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锦集5篇))由网友“juejuer”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
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
摘要:生态批评是劳伦斯・布依尔十余年来的研究重点.程相占提出有两种生态批评:一种可以称为“生态文学批评”,它是一种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另外一种可以称为“生态文化批评”,它的主要目的是重新考察某种文化传统对于自然的.态度、对于环境的文化构建.劳伦斯・布依尔则认为二者的区分并不明确,他从理论上总结了生态批评运动的主要趋势和几种研究方式,指出第二阶段的生态批评日益将其基础放置在“环境正义(公平)”的伦理范式上.程相占认为生态批评最初关心的是自然或自然环境问题,但考虑到城市和都市区域是最大的人建环境,“环境批评”这个术语包容的对象范围更宽广.劳伦斯・布依尔的主要著作之所以都采用“环境批评”术语,原因之一在于他对城市环境的重视,其研究与环境美学有着一致之处.作 者:程相占 劳伦斯・布依尔 Cheng Xiangzhan Lawrence Buell 作者单位:程相占,Cheng Xiangzhan(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劳伦斯・布依尔,Lawrence Buell(哈佛大学,英美文学与语言系,剑桥,02138)
期 刊: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Journal: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2(5) 分类号:X171.1 X21 I01 关键词:生态批评 环境批评 城市环境 环境正义 环境美学篇2:艺术、科学与生态批评
艺术、科学与生态批评
〔摘要〕作为最具跨学科性质的主题教育之一,环境教育将艺术与科学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自由教育形式,同时,它也是一种道德职责,兼具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视野。它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习惯改良、学习内容更新和伦理观重构。我们要在不断追求科技发展的同时,提倡对传统品德的回归,将自己从坏的习惯中解放出来,转变自己,乃至重新界定人类的价值体系。
〔关键词〕环境教育;生态批评;伦理批评;跨学科研究
〔作者简介〕〔美〕詹姆斯·恩格尔(James Engell),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萨诸塞波士顿剑桥02138;
陈靓,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副教授,上海。对人类和整个地球来说,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毋须赘言,它兼具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同时也必须有科学、社会和人文视野。在具体内容上,环境教育将技术开发及应用等科学知识与道德实践、伦理习惯和养成相结合,坚守谦逊、勇气、克制、智慧、胆识和耐力等道德规范,秉承客观公正的精神,在统观全球的视野下,在具体领域积极实践。它要从新的方式审视我们对物质不断增长的占有欲,并研究如何取得更好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环境教育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托马斯·贝里(Thomas Berry)称之为“生态纪”。在这个时期,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制约着生态系统,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沉甸甸的责任,以及需要重新定位的价值观。一些人怀疑环境教育会有什么成效,认为只有经济压力和市场力量才会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还有一些人说只有灾难才会让人类转变习惯。这样说只会把我们等同于动物,依靠饥饿、干渴等本能来存活,而我们是有理智和责任感的生灵,就像乔纳森·斯威夫 特(Jonathan Swift)说的那样,我们至少拥有“理性的能力”(capax rationis)。
〔1〕可以说,我们所经历的自然灾难,更多地是因为我们对环境的无知和忽视。导致灾难的因素是潜在的:它们在缓慢增长,悄无声息,同时也不可逆转。在某种作用上,这就为悲剧搭建好了平台,而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再做任何防范就已经太晚。更糟糕的是,当更加吸引眼球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比如经济不景气、国内外的恐怖活动或医疗理由等,我们的注意力就立刻会被转移。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每天对待自然界的方式会缓慢地转变我们未来的经济、恐怖主义、战争、社会保障、移民及就业这些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不可或缺的事物。
从本质上来说,这不是一个科学或公共政策理由,而是一份道德职责。精神、风俗、习惯、文化等元素均带有道德色彩,都是人性和文学所要面对的理由。我们如何践行对环境的关爱和职责,不仅关乎公共政策,也关乎个人动因。它涉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受益于我们对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中获取的技术方式和物质资源。
在环境理由上,要做出成效,需要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跨学科的关联意识,后者更为关键。不需要政治中的党派区分——“保守派”和“自由派”都可以在环境理由上找到共识。两党制最糟糕的缺点在于把行为选择确定为非此即彼。一些政客说,要应对气候变化,或者通过市场激励体制,或者通过法律规定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比孩子还幼稚的非此即彼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必须要多管齐下,通过法律、市场、税收、自由资本和激励体制等综合因素发挥作用。
环境教育涉及到每一个领域,它必须是跨学科的探讨:我们需要了解自然、人类社会、人口统计、经济学、公共政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价值等元素,以便明了我们该如何应对、该制定什么政策以及获得什么样的目标。在环境教育和实践中,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必须通力合作。科学帮助我们了解自然和物质世界,明确它的发展、细节和趋势。但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史蒂文·威恩伯格(Steven Weinberg)所言,科学不会也无法告诉我们什么是值得珍惜的。
〔2〕这个理由只有人文领域的知识,如道德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才能帮助我们去做决定。此外,只有社会科学才会帮助我们在群体的层面中以经济的、制度化的方式来落实这些价值观。
〔3〕①普卢塔克,约公元46-约120,希腊传记作家、哲学家,著有《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
②蒙田,米歇尔·(埃康)·德(1533-1592),法国散文作家,被认为是现代散文创始人,著有《随笔集》。环境教育可能是最具跨学科性质的主题教育,它将艺术与科学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自由教育形式。比如,达尔文希望他可以多读一些诗歌和文学作品,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华尔华兹的`诗歌中找到了治愈抑郁症的良方。同样,人文学者也需要更熟悉科学领域的知识。
环境理由无法依靠某一个学科解决,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依赖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来应对环境危机。如果一颗小行星正在朝地球飞速驶来,并很可能在40年内撞击地球,将海平面提高6-16英寸,地球上1/4的生物因此灭亡,引发瘟疫和疾病,淹没一些国家和岛屿,并带来飓风、海啸和数以百万人的死亡,每一个政府都会不顾一切地研究如何去摧毁小行星。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行星,因此也还没有出现这么大规模的 国际合作。但是,这个灾难的场景中,除了小行星之外的所有情节都有可能出现,它们只不过发生的速度缓慢,比较隐蔽罢了,而起因就是我们对碳的燃烧。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这个方面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就环境政策而言,美国在十几年来没有对全球的环境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要熟悉地球的气候,我们就需要了解大气化学、古气候学、海洋学、统计学、数学模型、计算机运算、生物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例如,美国能否主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么多年来,很多美国人都知道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也在税收上鼓励购买混合能源车,建立风能和太阳能系统。很多能源企业也明了这一道理,并享受类似的鼓励政策。
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整体上减少了吗?没有。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激励举措、法律约束和教育活动,局面会有所改观吗?也不会。因此,人文主义者必须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 在这里,我们需要三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习惯改良、学习内容更新和伦理观重构。如果没有这三个元素,我们就没有办法来应对在这个生态时代未来的种种生态理由。
篇3:批评与手术
批评与手术
医科大学有位桃李满天下的教授,他不仅医术好、医德高,而且还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典范。
他最受学生欢迎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对学生特别和蔼可亲。
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他从不当众批评。
同事们对他的看法跟学生们正好相反,他们认为他仁爱有余但威严不足。
教授说:“批评别人,就像给病人动手术,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批评环境。
在恶劣的环()境下批评人,就像在恶劣的环境下做手术一样,不仅会使病人的隐私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更糟糕的是,还会引起可怕的感染!”
篇4:表扬与批评
表扬与批评_初中记叙文
表扬,多么美好的字眼,人人都喜欢,但这样美好的字眼后却还藏着种种陷阱,使人防不胜防;批评,尽管逆耳,人人都不爱听,但它往往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使你加快前进的'步伐。
在小学三年级时,我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成绩仅仅次于班上的“尖子”们。每当老师表扬他们,同学们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眼光时,我的心便直痒痒,希望能和他们一样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同学们心中的偶像。于是,我暗暗下决心:超过他们,把属于他们的表扬揽在自己的怀抱里。后来,那颗飘来的虚荣而好胜的种子在我心里慢慢萌发了,并扎下了深根。随后,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天一个人泡在房间里,埋首于作业与书中,有时写写划划,有时念念有词,还真下了点“悬梁刺股”的苦功。
课前,我认真地预习课文;上课时,我更加积极地踊跃地回答问题;课后,我认真地复习,不敢有一点儿松驰与怠慢,生怕高分被别人占据。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次考试中,我出乎别人意料地考得那么好--居然在年级上独占鳌头。于是,同学的赞叹,老师的表扬不停地挤进我的耳朵里,我整个人好象跌在棉花堆里,简直比灌了蜜还要甜。以前与我闹矛盾的“尖子”们又和我玩了,同学们都对我刮目相看,众星捧月地围着我。在回家的路上,天好象比往日更蓝,云儿好像比以前更白,树上鸟儿也鸣得格外动听。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生活在蜜罐里,成天乐呵呵的,心里总想着“现在我是年级第一名了,这些我都会;就算不会,凭我这么聪明的脑瓜,课后只要一看书也就明白。”所以上课也不再如以前用心了,书扔一边,作业乱涂乱画,把学习丢到爪洼国去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又一次考试来了。又一次出风头的机会来了,我胸有成竹地拿起试卷一看--不看则已,一看则傻眼了,怎么这么多不会!“嗨!都怪自己不听讲……”我一边埋怨自己一边连蒙带做地写完了试卷。第二天,老师公布成绩发试卷了,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伸长脖子,张大了耳朵,生怕听错或漏听一点什么的。我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我猜犯人等等法官的判决的心理也不过如此。前十名是肯定不可能的,十几名应该有吧……二十名、二十一名……直到三十名还没有……我再也坐不住了,竟连自己已经微微站了起来趴在桌子上都不知道。好久好久,老师才念道:“李非,78分!”什么!什么?我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拿到试卷,揉揉眼睛,红红的“78”分映入眼帘,犹如当头一棒。后面老师和同学们讲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他们说什么对我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我听不听也无所谓了--因为我知道,这时老师讲的无非是恨铁不成钢的批评,同学们窃窃私语的无非是“幸灾乐祸”的“风凉话”,外加怪异的眼神。那天上午我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
回家的路上,我总觉得天空阴沉的,并嫌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吵得烦人,还往树上狠狠扔了几块石头,吓得小鸟们惊叫而逃后来,我才逐渐明白了:表扬是一种鼓舞,而不是一个蜜罐;批评是一种鼓舞,而不是一种刺激,我们既不能因为得到表扬而沾沾自喜,进而忘乎所以,也不能因为受到批评而气馁,失去上进进取之心。
所以,我们在批评与表扬面前都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才能摆正好自己的位置。
篇5: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
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
一是激进的、生态主义的文学批评观。一批风华正茂的学者对生态批评充满信心。北京大学的赵白生博士不久前发表《生态主义:人文主义的终结?》一文,这次又提出“文学的生态转向”的论题。他认为弥漫世界的“生态焦虑”日益加剧,需要做如下三个方面的大文章:文明盛衰的生态基础,文化沟通的生态平台,文学发展的生态转向。他主张花大力气做一些“田野工作”,生发真正的绿色思维。其关键在于“摆脱人本主义的思维定势,实行生态主义的互滋教育”。生态主义意味着确立一种全新的“思想范式”,而人本主义将受到全面挑战。深圳大学的王晓华博士在2001年已发表《中国生态主义宣言》,此后又提出“另一种全球化与中国文艺学的生态主义走向”,他认为生态文艺学是对“现代性”批判与超越而产生的,“能够在逻辑上真正扬弃主体论文艺学的,迄今为止只有生态文艺学一个流派。”并认为“中国生态文艺学在诞生之初就表现出鲜明的建构品格”,是一种新的“整体主义的文艺学”。这些年轻的博士们锋芒毕露地高扬生态主义,对以往文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成见”进行了尖锐地批判。二是宏阔的、开拓建设的生态批评观。生态批评的主将鲁枢元教授较早关注“走进生态学领域的文学艺术”,多年来倡导生态文艺学批评,创办《精神生态通讯》,出版专著《生态文艺学》,又发起召开“中国首届生态文艺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推出新作《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等,致力于生态文艺学建设,显示出广阔的视野、开拓的精神。他指出“生态批评与后殖民批评、女性批评一样,都是现代世界格局中弱势群体的话语”。当前,生态批评的.兴起,意味着文学批评已经开始发生“时代性转移”。这种转移有可能为文学艺术提供“重建宏大叙事,再造深度模式”的机遇。这种宏阔的生态批评观还体现在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关于“生态美学”的系列论文中,他指出“生态美学的提出实现了由实践美学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存在论美学的转移”,是对“机械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突破。他从“绿色的人生”来定位生态美学,视之为新时代的“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在他主编的《文艺美学》中设有“生态美学”专章。他认为这一学科尚在发展之中,但其意义不可忽视,它丰富了建设性的美学理论,派生出生态批评方法,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并将推动由西方话语中心向中西平等对话的转变。
三是温和的、以人为本的生态批评观。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在1990年代就发表过关于“文学中绿色观念”的论文,倡导“圆形批评”,最近又发表新作《陶渊明的人文生态观》,他主张以人为本寻求文艺学与生态学的沟通点。他认为,“生态学还是要以人为出发点。”文学及文艺学从根本上要关注人,一切文学都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回答,追求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生态学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地球的生命系统和人的生存质量。对人的生存的关注应该是二者的相通之处。他指出,“建设生态文艺学,思考的重点要放在推动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要放在推动国民健康的生态观和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消费观、人生观的建设上面。”这种人文生态观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在批评实践上比较注重对本土生态文化资源的发掘。《文学评论》编辑部王保生研究员也认为,生态批评包括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成都大学曾永成教授的专著以《文艺的绿色之思》为题,而以《文艺生态学引论》为副标题,由“人本生态观”立论展开阐述。与上述两种生态批评观相比,这种以人为本的生态观显然比较温和,比较适合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四是低调的、要求学理化的生态批评观。武汉大学曾庆元教授较早关注生态问题,但他坦言自己对于生态状况和生态批评至今并不乐观。他认为人和环境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矛盾,建立真正平衡的生态谈何容易?但他表示愿意作生态批评的“护花使者”。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指出,“反生态”导致文化倒退,“生态”的根本精神在共生共荣。他主张各种话语自由竞争,和平共处,在对话中求得生态平衡;不要搞过速转换,抢夺话语权。有的学者对生态文艺学的学科性质提出质疑,学科的建立要有自己的理论建树与一定的范畴支撑,现实需要生态批评,但学科不忙建立。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批评只是文学批评的一种视野,目前谈“转向”估计过高。华中科技大学何锡章教授指出,文艺生态学这个学科存在的基础有了,但它的内涵、外延还不很清楚。具体的环保问题并不是它的研究对象。它更该研究文艺自身的发生、发展、存在的生态;各类艺术品种的生态平衡;文艺创作、传播、接受、批评的生态协调;文艺生态的演变史及规律;文艺与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种学理化的要求表明众多学者对生态批评的关注与期望。
五是宽容的、主张多元化的生态批评观。学术界中坚力量的一些代表对生态批评持比较谨慎的赞赏的态度,或支持,或宽容,主张生态批评与其他文学批评多元共生。四川大学冯宪光教授认为,生态主义是全球性的,是对现代化进程的反思;生态主义的文艺学可以百花齐放,有人文主义的生态主义,也有与之对立的生态主义;他主张一种温和的包容人文主义的生态主义。可以采用“生态主义文学批评”的提法,正如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一样。他乐观地认为,文艺生态学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可以成为文艺学的新的生长点,要研究对人的价值关怀,很有前景。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也撰文论述为什么需要生态文艺学,对生态批评予以热情支持。武汉大学龙泉明教授认为,文学与生态的关系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课题,很有现实意义。文艺生态批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对反映生态问题的文艺文本的批评研究,对文艺自身生存状态的研究。前者可叫生态文艺学,后者可叫文艺生态学。需要认真梳理弄清基本概念。可以暂不称学科,先广泛研究,再逐渐定位。
此外,江汉大学文艺学学科近来推出了国内第一套“文艺生态探索丛书”,包括《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生态意识透视》《小说因素与文艺生态》《老庄生态智慧与诗艺》4部。清华大学出版的《新文学史》设有“生态批评”专栏,选载了英美生态批评的译文。厦门大学王诺副教授等人积极介绍国外生态批评现状。南京师范大学韦清琦博士最近发表《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又有博士生选择生态批评为题作学位论文。这些不完全一致的声音扩大了生态批评的影响,形成了生态批评发展的声势。
总之,生态批评出现多种声音十分正常,这表明中国文艺理论界在走向成熟。目前,无论在英、美,还是在中国,生态批评都刚刚起步,如果在研讨之初就已有既定的理论模式,那恐怕是先验的东西。在实践中发展,在演进中成熟,在多元中共生,才是合于生态的。因此,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为我们昭示了中国文艺学与时俱进的前景。
相关链接
“生态批评”是由生态视野观察文学艺术的一种文艺理论批评,是文艺生态学批评或生态文学评论的简称。目前对于生态批评如何界定,有狭义、广义两种看法。狭义的看法特别注意“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广义的看法则主张全面研究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和文学艺术的联系。
“文艺生态学”或称“生态文艺学”,指借用现代生态学观点,考察文学艺术与自然、社会以及人的精神状态的关系,研究生态文艺与文艺生态现象的一种边缘性的文艺学学科。生态文艺学也可以特
别称为“生态诗学”,是用生态学观点研究文艺现象的诗学,是探索人的诗化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文艺理论。
★ 文学批评写作范文
★ 生态与环境作文
【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锦集5篇)】相关文章:
试论翻译文学的价值-以意象派的出现和济慈研究为例2023-05-21
学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心得体会【精粹版】2023-10-22
环境整顿活动动员会议讲话2024-01-21
环保局民主生活会个人检查材料2023-05-18
学习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心得体会2022-10-28
党内政治生活若干规定心得2022-05-06
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工作总结2022-05-21
宫崎骏动画设计与生态主义关系论文2022-06-23
农田水利建构状况研讨论文2023-02-19
建言十九征文选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