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法院执法环境的若干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4-05-02 07:20:2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影响法院执法环境的若干因素及对策(共6篇)由网友“xtkk”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影响法院执法环境的若干因素及对策,欢迎大家分享。

影响法院执法环境的若干因素及对策

篇1:影响法院执法环境的若干因素及对策

影响法院执法环境的若干因素及对策

目前,法院面临的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法官在办案过程中不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已经成为影响司法公正不可忽视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环境方面

1、地方保护主义是导致人民法院执行难的重要因素。由于案件的执行结果影响到地方的经济利益,有的地方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对外地法院前来执行的不予配合,甚至制造障碍,抗拒执行。

2、部门保护主义给人民法院办理案件造成相当大的困难。由于部门利益作怪,国土、金融等有协助义务的单位,拒不配合法院办案。如在执行案件中根据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要求国土部门、房管部门协助办理过户手续相当难,延误了执行时机,影响了案件执行。对破产企业土地资产的处置,破产法明确规定由清算组予以处置,但国土部门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文件,认为应该由他们处置,而现在政府倾向于国土部门,所以现在法院处置破产企业的土地资产就很困难。个别银行片面考虑自身利益,也以种种借口拒绝法院划拨、扣划被执行人的款项。

3、对法院的行政干预未能杜绝。特别是一些基层法院在办理破产案件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党政领导以稳定为名“打招呼”、“提要求”。法院在执行一些案件时,地方党委、政府、人大也以涉及稳定为名(有的被执行单位只有二三十人),要求法院暂缓执行。由于法院的人、财权受制于地方,对地方有较大的依赖性和服从性。所以,一些基层法院对行政干预往往只能妥协。如某县法院在审理一起破产案件中,县委决定以已抵押资产安置职工,这有违法律规定,使法院很难办。

4、一些重大刑事案件受到舆论审判的干扰比较大。一些媒体的宣传报道从案件的侦破阶段就开始了,对案件的性质、事实甚至判决结果都发表见解。如果法院最终认定的案件的性质、事实和判决结果与媒体不一致,广大的媒体受众就会怀疑法院判决的公正性。我国实施的新刑诉法确立了无罪推定的原则,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要由法庭判决,而不能是除此之外的任何组织或个人说了算。舆论审判不但侵犯了被告人的基本人身权利和合法权益,而且有碍司法诉讼程序和司法公正,也与我国新闻主管部门关于对未决案件的报道不得擅自定性定罪的新闻纪律格格不入。

二、内部环境方面

1、一些法官政治、业务素质不高,影响了司法公正。一是个别法官裁判不公、违法违纪,败坏了法院形象,影响了司法权威。造成法官裁判不公、违法违纪的主要原因是少数审判、执行人员政治素质不高,未能抵制来自各方的拉拢腐蚀,接受宴请或钱物,故意偏袒一方,枉法裁判。二是一些法官尤其是基层法院的法官业务素质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对法律研究不够。三是少数法官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2、司法透明度还有待提高。公开审判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诉讼制度,但从目前公开审判制度的执行状况看,大多数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公开。审判活动即审判过程的外在形式向当事人、社会公开了,但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对案件证据的采信、事实的认定、是非的评判的公开落实得并不好。由于未能全面贯彻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这就在制度上容易导致案件审理的暗箱操作,也容易导致司法缺乏应有的监督,最终导致权力滥用、枉法裁判、徇私枉法。

3、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诉讼意识差。近年来,行政诉讼案件增长趋势明显,但是,这个数量相对于民商、刑事案件来说是很少的。其原因在于人们的诉讼意识尚很淡薄。老百姓不知告官,不敢告,不会告,告后怕报复等意识还十分普遍,因而行政诉讼案件撤诉率高。行政机关尤其是县政府不愿当被告,羞于当被告,恼于当被告的意识仍然很强,极力阻止发生诉讼案件,因而不应诉、不出庭,法院判决后不执行判决的现象依然较为严重。如宜宾全市法院先后受理了6件对交警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行政诉讼案件,交警部门不应诉、不出庭、不向法院提供证据材料。法院判决交警部门重新作出责任认定,但交警部门置之不理,影响了司法权威。

4、公、检、法等政法机关在刑事案件的配合上有待加强。特别是公安机关在一些案件的证据收集上存在问题,一些办案人员证据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够,该提取的物证、痕迹未能及时提取,导致案件到了法院认定犯罪事实都有问题。

三、改善执法环境的几点建议

改善执法环境是社会的系统工程,是公正司法的需要。我们认为,改善法院目前面临的执法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革现行的法院管理体制,使人民法院真正从制度上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从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2、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各级领导应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和经济,在法院办理案件时,坚持不批条子、不搞暗示、不施加压力,支持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同时加大对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查处力度,要抓住典型,严肃查处。

3、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法官队伍的业务素质。二是完善法官的职业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重点查处利用审判权、执行权贪赃枉法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进一步纯洁法官队伍。

4、提高司法透明度。一要强化公开审判制度,加大当庭裁判力度:一方面将审判活动向当事人、社会公开;另一方面公开法官对案件证据的采用、事实的认定以及评判的过程,从而促使法官提高执法水平,使当事人服判息讼,从制度上防止司法腐败的产生。二要在办理再审案件、执行案件、减刑假释案件中引入听证程序,加强司法的公开性。三是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提高裁判文书质量。

5、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

6、公、检、法机关加强配合,加强责任心,强化证据意识。

7、规范法制新闻报道工作。作为舆论喉舌的传播媒介应该正确把握宣传尺度,不得以其报道干扰法院审判

篇2: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依法行政,是法治观念和制度对现代政府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而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在大力倡导依法治税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税收执法环境。因为,税收执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一、税收执法的内涵

税收执法环境,是指与税收法治活动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税收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执法的难易程度和落实税务决定难易程度。

从我国的实践情况中看,税收执法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地方党政领导对税务执法重视和支持程度;公民的法制观念;有关部门对税收执法的配合状况;税务执法机关的地位和外在形象,法律规范及各种内部机制的完善程度等。

改善执法环境,重在改善社会环境。这就要通过制度完善和创新来加强执法人员人格塑造,以克服那些不利于税务机关公正执法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改善执法环境,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改善执法环境,内外环境应当并重。在税收执法环境诸多要素中,执法机关领导和执法人员素质是内部环境要素,执法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组织保障属于外部环境要素。人是内部税收执法环境中最具决定性因素,优化税务执法环境,必须从优化税务机关内部环境和改造税收执法的外部环境入手,双管齐下。其中,优化内部税收执法环境的核心在于提高税务执法能力和税务执法水平。

二、当前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

(一)税收立法欠缺。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税收立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认为,当前税收立法与市场经济需要相比,主要有这样“五个不相适应”:一是市场需要的税收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建立起来。如在实体法方面,一边是随着入世、外资的不断涌入、急需制定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但另一边却是依然故我,继续执行过去制定的有关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使得其成为阻碍外资进入、影响外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瓶颈”,又如:出口退税,因没有正式的程序法,均按红头文件操作,且变动频繁,使得在纳税人的印象中,税务机关不是按税法征退税,而是按红头文件征退税。加之这方面的文件,只发至税务机关,纳税人并不知道,故造成执法困难。二是一些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税收法律法规没有及时废止。以地方税制为例,现行的15个税种中,除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外,其余10个税种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地方税收的征收越来越难,地方税源缺乏,地方财政收入越来越难以保证。这些税法制度应当尽快废止,比如个人所得税就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其工资薪金所得采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级距过多,个体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负太轻,对于体现这些东西的有关规定必须尽快废止。三是立法层次不高,《立法法》与税收法定主义不协调。目前我国已开征的税种中,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暂行条

例,暂行办法等低层次的法规上,且这些法规草案和规章处于经常增补、修改和变动之中,显得刚性不足、柔性有加,既缺乏税法的严肃性又不具执法的稳定性。真正通过全国人大立法的税收法律不多。税收基本法酝酿多年,至今尚未出台,使税收立法缺乏根本依据。四是法律体系不完备。一个国家的税法应该由多种涉税法律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不仅要包括不同税种的税法,还应该包括《税收立法法》、《税收征管法》、《税收计划法》、《税收行政复议法》、《税收行政诉讼法》以及税收司法体系(如税收法庭、税务警察等)。特别是税收立法权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就现行税制而言,中央税和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地方对税收立法没有空间和可能。但客观地讲,地方如果享有一定程度的税收权限,运用税收手段调控地方经济,从而使地方通过合法途径取得与实现其事权相适应的财力,对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强化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效力,实现依法治税,以及防止腐败都有积极的意义,也符中统一领导与调动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宪法原则,不会导致统一税法被肢解,所谓开了正门,“歪门邪道”就会减少或者禁绝,在税收执法上“动脑筋”的情况就会发生好的变化。因此,我国目前税收法制建设任重道远。五是现行的某些税收法规不够规范,弹性大,变化多,法律责任界定模糊,可操作性差,惩罚手段单一,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难以界定。

(二)税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内部环境差距。当前,税

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内部环境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税收执法环境中的领导因素,主要表现为领导理解国家法律和政策方面存在偏差,对依法行政是约束,挫伤积极性。改革就要闯法律禁区,符合自己利益就执行,不符合自己利益就不执行。从本位利益出发,忽视国家利益

。在观念误导下,把法律、政策上公开搞“变通”,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严重。政府对税收执法干预过多,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随意变更税收执法。二是税收执法环境中的执法人员因素。目前税收执法从中央到地方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依法治税的需要,特权思想和权力本位观念支配下,认为管理就是整人,执法就是处罚。忽视了税收执法中纳税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居高临下、作风霸道、语言粗暴、恣意妄为。个别执法人员廉政执法的意识较差,用国家赋予的税收执法权作为交易、送人情、捞好处,接受当事人宴请,甚至收受贿赂,进而在税收执法中丧失原则、私自变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助长了违法行为,而且还破坏了税收法规的严肃性,损害了税务机关形象。执法人员运用法律水平不高,对法律和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习惯于用传统方式执法,应对新型法律能力不强。缺乏学习,应变能力不强,遇到问题无从入手,直接影响税收执法。三是执法手段、技术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信息、交通、通讯等方面,税收执法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税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外部环境差距。税收执法

环境与法治要求外部环境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干预税收执法的现象,经常是口头上要求严格执法,而实际上是以达到环境宽松为名而疏于执法。二是政府部门对税收执法不配合、或协助不力,或讲条件,司法部门要经济支持、工商、公安等部门不理不采等。三是公民与纳税人的法律意识不强,缺乏纳税的自觉性,更缺乏利用税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从而增加了税收执法难度,如此等等,既不利于税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更不利于纳税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有意或无意不遵守税收法律,偷、逃、骗、抗税时有发生。

三、如何推进税收执法环境的改善

改善税收执法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和规定,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建设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执法质量、能力、水平等内容,都是改善税收执法环境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一)完善税收立法。首先要加快税收立法的步伐,大力推进税收基本法的出台,彻底取消与税收法律不相适应的条例和规章,使税收法律不断准确和完善;其次是提高主体税收的层次,特别是主体税源和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内外企业所得税合并等;三是完善税收法律空缺和税法与行政机关不衔接之处;四是规范税收法规、规章及相关文件。

(二)提高税务机关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建立依法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并做出依法行政的规划与计划,落实依法治税,做到每年有规划、年度有安排,全面实施税收执法责任制,将税收执法责任制细化、分级次、分岗位、做到人人有岗位、岗位有职责、有目标、考核有标准,一个阶段一个时期有税收执法结果;二是建立税收执法考核制度,加强税收执法的规范、制约与监督,在税务系统分解层次责任、明确权限、实行岗位责任制、对照考核标准每月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评定税收执法效果,与行政、经济责任挂起钩来;三是建立定期税收执法报告制度,推行领导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四是充分发挥法制部门的作用,承上启下,按专业化要求配备人员,常抓不懈,促进依法行政。

(三)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责任心。税收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了执法行为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一是要求税务执法人员结合实际多学习,注重学习法学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如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赔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高屋建瓴、触类旁通;二是完善法律培训制度。按照不同的职位,学以致用,按因需施教的原则,加强人员培训;三是建立税务执法责任制考核制度。依据考核内容、原则、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将执法考核质量作为奖、惩、培训、辞退和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的重要依据。

(四)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和

权利意识,为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依法维权创造条件,培养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并加强税收宣传、增强服务意识,通过提高税收执法行为的公信力,吸引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其次通过完善税收执法程序及相关制度,降低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风险。

(五)建立纳税人诚信纳税意识。一是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税收法制观念,创新新形势下税务协作法制化的途径,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公安、司法机关和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共筑依法治税的坚强防线,营造一个执法、守法、护法良性的税收环境;二是建立执法公示制,政务公开制,从纵向、逆向、横向等方面构成立体社会监督网络;三是严格执法、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严格控制欠税,建立诚信纳税制度。

综上所述,税收执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税收法律法规的准确实施;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的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权利与合法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对税收执法环境给予高度关注,必须有的放矢,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只有全面整治税收执法环境,才有可能大力推进依法治税。

《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fZR

。在观念误导下,把法律、政策上公开搞“变通”,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严重。政府对税收执法干预过多,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随意变更税收执法。二是税收执法环境中的执法人员因素。目前税收执法从中央到地方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依法治税的需要,特权思想和权力本位观念支配下,认为管理就是整人,执法就是处罚。忽视了税收执法中纳税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居高临下、作风霸道、语言粗暴、恣意妄为。个别执法人员廉政执法的意识较差,用国家赋予的税收执法权作为交易、送人情、捞好处,接受当事人宴请,甚至收受贿赂,进而在税收执法中丧失原则、私自变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助长了违法行为,而且还破坏了税收法规的严肃性,损害了税务机关形象。执法人员运用法律水平不高,对法律和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习惯于用传统方式执法,应对新型法律能力不强。缺乏学习,应变能力不强,遇到问题无从入手,直接影响税收执法。三是执法手段、技术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信息、交通、通讯等方面,税收执法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税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外部环境差距。税收执法

环境与法治要求外部环境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干预税收执法的现象,经常是口头上要求严格执法,而实际上是以达到环境宽松为名而疏于执法。二是政府部门对税收执法不配合、或协助不力,或讲条件,司法部门要经济支持、工商、公安等部门不理不采等。三是公民与纳税人的法律意识不强,缺乏纳税的自觉性,更缺乏利用税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从而增加了税收执法难度,如此等等,既不利于税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更不利于纳税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有意或无意不遵守税收法律,偷、逃、骗、抗税时有发生。

三、如何推进税收执法环境的改善

改善税收执法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和规定,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建设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执法质量、能力、水平等内容,都是改善税收执法环境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一)完善税收立法。首先要加快税收立法的步伐,大力推进税收基本法的出台,彻底取消与税收法律不相适应的条例和规章,使税收法律不断准确和完善;其次是提高主体税收的层次,特别是主体税源和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内外企业所得税合并等;三是完善税收法律空缺和税法与行政机关不衔接之处;四是规范税收法规、规章及相关文件。

(二)提高税务机关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建立依法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并做出依法行政的规划与计划,落实依法治税,做到每年有规划、年度有安排,全面实施税收执法责任制,将税收执法责任制细化、分级次、分岗位、做到人人有岗位、岗位有职责、有目标、考核有标准,一个阶段一个时期有税收执法结果;二是建立税收执法考核制度,加强税收执法的规范、制约与监督,在税务系统分解层次责任、明确权限、实行岗位责任制、对照考核标准每月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评定税收执法效果,与行政、经济责任挂起钩来;三是建立定期税收执法报告制度,推行领导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四是充分发挥法制部门的作用,承上启下,按专业化要求配备人员,常抓不懈,促进依法行政。

(三)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责任心。税收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了执法行为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一是要求税务执法人员结合实际多学习,注重学习法学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如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赔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高屋建瓴、触类旁通;二是完善法律培训制度。按照不同的职位,学以致用,按因需施教的原则,加强人员培训;三是建立税务执法责任制考核制度。依据考核内容、原则、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将执法考核质量作为奖、惩、培训、辞退和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的重要依据。

(四)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和

权利意识,为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依法维权创造条件,培养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并加强税收宣传、增强服务意识,通过提高税收执法行为的公信力,吸引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其次通过完善税收执法程序及相关制度,降低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风险。

(五)建立纳税人诚信纳税意识。一是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税收法制观念,创新新形势下税务协作法制化的途径,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公安、司法机关和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共筑依法治税的坚强防线,营造一个执法、守法、护法良性的税收环境;二是建立执法公示制,政务公开制,从纵向、逆向、横向等方面构成立体社会监督网络;三是严格执法、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严格控制欠税,建立诚信纳税制度。

综上所述,税收执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税收法律法规的准确实施;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的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权利与合法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对税收执法环境给予高度关注,必须有的放矢,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只有全面整治税收执法环境,才有可能大力推进依法治税。

《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fZR

篇3: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依法行政,是法治观念和制度对现代政府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而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在大力倡导依法治税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税收执法环境。因为,税收执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一、税收执法的内涵

税收执法环境,是指与税收法治活动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税收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执法的难易程度和落实税务决定难易程度。

从我国的实践情况中看,税收执法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地方党政领导对税务执法重视和支持程度;公民的法制观念;有关部门对税收执法的配合状况;税务执法机关的地位和外在形象,法律规范及各种内部机制的完善程度等。

改善执法环境,重在改善社会环境。这就要通过制度完善和创新来加强执法人员人格塑造,以克服那些不利于税务机关公正执法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改善执法环境,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改善执法环境,内外环境应当并重。在税收执法环境诸多要素中,执法机关领导和执法工作人员素质是内部环境要素,执法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组织保障属于外部环境要素。人是内部税收执法环境中最具决定性因素,优化税务执法环境,必须从优化税务机关内部环境和改造税收执法的外部环境入手,双管齐下。其中,优化内部税收执法环境的核心在于提高税务执法能力和税务执法水平。

二、当前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

(一)税收立法欠缺。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税收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认为,当前税收立法工作与市场经济需要相比,主要有这样“五个不相适应”:一是市场需要的税收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建立起来。如在实体法方面,一边是随着入世、外资的不断涌入、急需制定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但另一边却是依然故我,继续执行过去制定的有关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使得其成为阻碍外资进入、影响外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瓶颈”,又如:出口退税,因没有正式的程序法,均按红头文件操作,且变动频繁,使得在纳税人的印象中,税务机关不是按税法征退税,而是按红头文件征退税。加之这方面的文件,只发至税务机关,纳税人并不知道,故造成执法困难。二是一些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税收法律法规没有及时废止。以地方税制为例,现行的15个税种中,除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外,其余10个税种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地方税收的征收工作越来越难,地方税源缺乏,地方财政收入越来越难以保证。这些税法制度应当尽快废止,比如个人所得税就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其工资薪金所得采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级距过多,个体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负太轻,对于体现这些东西的有关规定必须尽快废止。三是立法层次不高,《立法法》与税收法定主义不协调。目前我国已开征的税种中,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暂行条

例,暂行办法等低层次的法规上,且这些法规草案和规章处于经常增补、修改和变动之中,显得刚性不足、柔性有加,既缺乏税法的严肃性又不具执法的稳定性。真正通过全国人大立法的税收法律不多。税收基本法酝酿多年,至今尚未出台,使税收立法缺乏根本依据。四是法律体系不完备。一个国家的税法应该由多种涉税法律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不仅要包括不同税种的税法,还应该包括《税收立法法》、《税收征管法》、《税收计划法》、《税收行政复议法》、《税收行政诉讼法》以及税收司法体系(如税收法庭、税务警察等)。特别是税收立法权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就现行税制而言,中央税和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地方对税收立法没有空间和可能。但客观地讲,地方如果享有一定程度的税收权限,运用税收手段调控地方经济,从而使地方通过合法途径取得与实现其事权相适应的财力,对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强化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效力,实现依法治税,以及防止腐败都有积极的意义,也符合集中统一领导与调动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宪法原则,不会导致统一税法被肢解,所谓开了正门,“歪门邪道”就会减少或者禁绝,在税收执法上“动脑筋”的情况就会发生好的变化。因此,我国目前税收法制建设任重道远。五是现行的某些税收法规不够规范,弹性大,变化多,法律责任界定模糊,可操作性差,惩罚手段单一,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难以界定。

(二)税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内部环境差距。当前,税

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内部环境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税收执法环境中的领导因素,主要表现为领导理解国家法律和政策方面存在偏差,对依法行政是约束,挫伤积极性。改革就要闯法律禁区,符合自己利益就执行,不符合自己利益就不执行。从本位利益出发,忽视国家利益

篇4:中学德育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中学德育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一、环境因素及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外部因素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因素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社会环境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成年人的榜样作用等构成。社会环境对中学德育有着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信息社会呈上升趋势。家庭环境是由家庭作风、家长作风、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和家庭教育方法等构成。家庭教育理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父母)与受教育者(子女)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关系和供养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具有情感互动优势,因而更容易产生“教育共振”效应。学校环境主要由教风、班风、校风和学生校内外交往关系等构成。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学校德育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但这也是学校德育无法实施全程控制的因素,唯有学校环境是可以被控制和操纵的。

二、环境因素影响的对策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挥着作用。因此如何控制、协调三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激励性原则。教育者及时将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后,学生在这种指导信息下行为思想有所改正时,教育者要及时采取表扬、鼓励等方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这样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2.及时性原则。教育者在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后,必须及时调整德育方法和内容,适时地将指导性的信息合理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反馈出的某些不良信息及时得到引导。

3.开放性原则。逐步扩大学生与外界联系的范围与深度,锻炼其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社会学习心理。

4.反复性原则。中学生的心理稳定性较差,教育者在获得不良反馈信息后,要针对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反复的强化刺激,使学生学会辨别周围环境。

5.导禁结合的原则。整个德育控制过程中,教育者应坚持以疏导为主的教育原则。同时,切不可忽视禁堵的作用,要适时地运用一定的制度、纪律等强制措施去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总之,面对影响德育的环境因素,我们学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要大家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深入思考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一定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使德育工作呈现出生机与活力。

篇5:环境空气中臭气浓度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环境空气中臭气浓度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在测定环境空气的.臭气浓度过程中,就三点比较臭袋法的采样、配气、嗅辨和数据处理等环节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作 者:杨萍    周志洪    区晖    徐丽莉    吴清柱    YANG Ping    ZHOU Zhi-hong    OU Hui    XU Li-li    WU Qing-zhu  作者单位: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广州,510030 期 刊:环境科学导刊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年,卷(期):, 29(3) 分类号:X83 关键词:臭气浓度    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篇6:环境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论文

环境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论文

对一座城市的容貌影响最大的就是这座城市里的环境建设,其次还有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等。站在宏观的角度讲,其也影响着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此看来,环境建设问题很值得我们关注,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急需进行解决。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1概述

环境工程指的是参加和研究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对环境质量进行提高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所涉及到了很多方面,例如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生物中的生态学等。虽说环境工程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治理环境的污染源还是保持不变的。环境工程基本上已经包括了水污染防治工程、治理大气污染工程以及水、大气污染的防治工程,等很多方面关于环境的工程。

2环境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废弃物等因素对环境的污染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因此环境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各级政府的重视。就会出现一些提高工业生活垃圾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等各方面的逐渐提高,这样居民的生活环境能够得到稍微的改善。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我国的环境工程建设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距离国家的标准还很遥远。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大量的工业、生活垃圾到处堆放,这些垃圾很难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不少,但是导致的是垃圾总量也在不断增多,其中包括垃圾对土地的污染,废弃物对空气的污染,还有两者对水资源的污染等,都破坏了居民正常的生活环境。因此想要对城市环境进行有效建设的前提就是将这些垃圾进行合理地处理掉。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垃圾总量在逐年递增,例如2004年全年我国有1.5亿吨的'垃圾处理量之历史,而在前10年的时候,全国垃圾年处理量只不过5万吨。而且现如今的垃圾很难达到无害化标准,这为我国的环境建设工作带来了很大难题。与上述现象极为相近的就是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流入湖泊、江河等区域,为人们的生活又带来一次污染。预期对应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落后的污水处理技术,对很多污水不加处理,或者处理不到位,就直接排放,使我国普遍的额污水处理率始终处于偏低状态。其次,还有城市中的噪音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城市道路上一辆接一辆的汽车,不断排放着废气、工业产业不断排放污染大气的气体、建设施工当中工地上发出杂噪音等等都会对环境的建设工程带来一些难题。对于这些问题,虽说有一定的政策,但是能够按照其执行或者说监督执行人执行的都特别少,基本上适应不了目前城市的发展现状。还有一点就是一些城市的绿化被忽略了,使城市出现整体生态失衡的现象,这又使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

3城市环境工程中的问题分析

3.1一些地区的政府对环境工程不够重视,导致政策无法落实

现如今,大多城市都只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其对环境的影响、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虽说有的地区具有相关的政策,而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执行和监督机制,导致环境工程建设更加困难。

3.2资金短缺,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要想将环境工程建设相对完善,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拥有先进的建设技术,只是有的地区因为种种原因,对建设环境工程的资金投入远远达不到建设所需,因此环境建设工作一直处于待建状态。资金不足,无法引进先进的工程技术,使环境建设工程一直处于最初阶段。

3.3公众没有足够的保护意识

环境贵在保护。但是很多城市的居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由于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选出没有做到位,致使居民和工业、企业等单位都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很少有人自发地去保护环境。所以就算是有良好的政策、健全的环境保护制度,以及完善的环境治理技术,如果得不到人类群体的保护,一切都成为徒劳。

4环境工程建设的策略

4.1提升政府部门的环境保护意识

要想加强环境工程建设,首先必须使政府部门进行高度重视环境工程建设这个问题,继而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并且能够设置一定的监督部门进行监督执行,这样才能加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环境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完善,号召各级领导不断组织广大民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4.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多元化投资建设机制

将固有的社会资金以及外来资本等,投入到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等的环境工程建设中来。只有引进足够的资金,才能够加大环境工程的建设,环境保护才能够顺利地实施,与此同时,要使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对于污水的治理以及垃圾的处理将会变得更加容易,其处理效率也会相应增高。

4.3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国人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

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可以采用新闻媒体等媒介的宣传职能,呼吁每一位国人都加入到环境保护这个大群体中,社会就是一个大集体,充分发挥每一位公民的监督作用,如果人人都能够自觉维护公共环境,那么环境工程建设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例如,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等职能、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够拥有主人翁的保护意识。

4.4使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只有有效利用土地、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使城市绿化工作落实到位,并且出台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政策,鼓励居民应用绿色建筑产品来进避免不必要的环境问题出现,这样才能够使环境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5结语

要想一个城市能够进行长远发展,就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对于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而言,由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进行全面的研究,然后对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管理。

简述“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

环保自力救济性质分析与对策研究

法学论文题目

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工作计划中存在问题

浅析交通事故原因及对策

检察机关环境保护工作完善

人民调解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原因及对策

问责制执行情况调研报告

影响法院执法环境的若干因素及对策
《影响法院执法环境的若干因素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影响法院执法环境的若干因素及对策(共6篇)】相关文章:

调研报告格式以及2022-05-17

什么是调研报告2022-06-20

社会矛盾纠纷的调研报告2022-09-01

环境污染调研报告2022-05-06

法学毕业论文题目2023-09-19

街道办事工作情况处调研报告2022-05-24

电大土木本科毕业论文2023-04-18

调研报告格式范文2022-05-06

行政论文2024-01-11

电大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02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