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篇第「营卫生会」

时间:2022-05-22 01:45:0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营卫生会」(精选10篇)由网友“時光機”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黄帝内经灵枢篇第「营卫生会」,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营卫生会」

篇1:黄帝内经灵枢篇第「营卫生会」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十八篇「营卫生会」

本章指出了营卫来源于饮食,生成于脾胃,上输于肺脏,传之五脏六腑,发挥营养全身的作用。营卫循行的征路是: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说明营卫运行的周次是昼夜各二十五度,合为五十度;会合于手太阴。概述了营卫与三焦的关系以及营卫与气血的关系。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①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阳衰,平且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②。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③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④,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⑤,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⑥,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注释】

①清:指水谷精气中轻清且富于营养作用的一部分。

②与天地同纪:指营卫两气日夜运行不停止,如同天地日月运转一样是有规律的。

③昼精:指白天精力充沛的意思。

④其气未定:指精微之气尚未化生。

⑤腠理:和皮毛同义。

⑥济泌别汁:将水液经过过滤,分出清浊的意思。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人体的精气受自何处?阴阳之气是怎样交会的?什么气叫“营”?什么气叫“卫”?营是怎样生成的?卫是怎样和营相会的?老年人与壮年人气的盛衰不同,日夜气行的位置各异,请你讲讲交会的情况。岐伯答道:人体精气来源于饮食,饮食入胃,经过消化,再经脾吸收其精微之气,然后向上传注到肺,从而五脏六腑都能得到精微之气的供养。这些精气中,精粹的部分叫“营”,剽悍的部分叫“卫”,营气运行于经脉之内,卫气运行于经脉之外,川流不息,各行五十周次而后大会,阴分和阳分互相贯通,终而复始,如圆环之无端始。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周次,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次,这是以白天和黑夜来划分的,所以气行到阳分为起始,行到阴分为终止。因此,当中午阳气隆盛时叫做“重阳”,到半夜阴气隆盛时叫做“重阴”。太阴主管人体内部,太阳主管人体外表,营卫在其中各运行二十五周次,都以昼夜来划分。半夜是阴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自半夜以后,行于阴分之气就逐渐衰减,到早晨时,则行于阴分之气已尽,而阳分开始受气。中午是阳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从日西斜,行于阳分之气就逐渐衰减,到日落时,则行于阳分之气已尽,而阴分开始受气。并且在半夜的时候,阴阳之气相会合,此时人们均已入睡,称为“合阴”。到早晨则行于阴分之气已尽,而阳分开始受气。如此循环不息,和自然界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黄帝说:老年人往往夜间不易熟睡,是什么气使他们这样的?壮年人在白天往往不想睡,这又是什么气使他们这样的?岐伯答道:壮年人的气血旺盛,肌肉滑利,气道畅通,营卫的运行都很正常,所以白天的精神饱满,而晚上睡得很熟。老年人的气血衰少,肌肉枯瘦,气道滞涩,五脏之气耗损,营气衰少,卫气内伐于阴,所以白天的精神不振,晚上也就不能熟睡了。

黄帝说:请教关于营气与卫气的运行,是从什么道路来的?岐伯答道: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上)焦。

黄帝说:请教三焦之气的出发处。岐伯说:上焦出自胃的上口贲门,与食道并行向上至咽喉,贯穿于膈膜而分布于胸中,再横走至腋下,沿着手太阴经的路线循行,回复至手阳明,向上到舌,下循足阳明胃经,卫气与营气同样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次,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周次,这就是昼夜一周,所以卫气五十周次行遍全身,再与营气会合于手太阴肺经。

黄帝说:人吃了热的.饮食入胃,还没有化成精微的时候,就已出汗,有出于面部的,有出于背部的,有出于半身的,不循卫气通常的运行道路而出,这是什么缘故呢?岐伯说:这是由于外表受了风邪的侵袭,腠理开发,毛窍疏泄,卫气趋向体表,就不能循常道而行,这是因为卫气的本性是剽悍滑疾的,见到何处疏张开来,就由此道而出行,所以不一定循行于脉道,这种出汗过多的情况,名叫“漏泄”。

黄帝说:请你再谈谈中焦的出处。岐伯答道:中焦的部位与胃相并列,在上焦之后,它的功能是吸收精气,通过泌去糟粕、蒸腾津液,而化成精微,然后向上传注于肺脉,再化为血液,奉养周身,这是人体内最宝贵的物质,所以能够独行于经脉之内,称为“营气”。

黄帝说:血与气,名虽不同而实是同类的物质,如何来理解呢?岐伯答道:营和卫,都属于精气;而血是精气所化生的更高贵的物质,因此叫“神气”。所以说血与气名虽不同,而实质上是同类的物质。凡失血过多的人,其汗也少;出汗过多的人,其血亦少。所以说人体夺血或夺汗均可死亡,而血与汗缺一则不能生存。

黄帝说:请教关于下焦的出处。岐伯答道:下焦分别清浊,糟粕从回肠而下行,水液注于膀胱而渗入其中。所以说,水谷同在脾胃之中,经过消化吸收以后,糟粕传入大肠;水液渗入膀胱,这就是下焦的主要功能。总的来看,是经过分别清浊之后,循下焦而渗入于膀胱的。

黄帝说:人饮的酒也是入胃的,为什么五谷尚未消化,而小便独先下行呢?岐伯答道:由于酒是谷类已经蒸熟酿成的液体,其性剽悍而质清稀,因此,酒液虽在五谷之后入胃,但经过脾胃的迅速吸收,多余的水分反在五谷腐熟之前排出于体外。

黄帝说:很对。我听说上焦的作用能输布精气,像雾露蒸腾一样;中焦的作用主腐熟运水化谷,像沤渍东西一样,下焦的作用主排泄废料,像沟渠一样,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篇2:黄帝内经灵枢篇第「营气」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十六篇「营气」

本章黄帝内经【营气】简述营气的来源和生成。具体叙述了十四经脉的循行方向、次序和交接部位,构成“常营无已,终而复始”的`整体循环。

【原文】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

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中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①。

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注释】

①畜门:颃颡为内鼻孔;畜门为外鼻孔。

【译文】

黄帝说:营气能运行全身,以纳入饮食为最宝贵。

饮食入胃后,传输到肺,流溢于内营养脏腑,布散于外滋养形体。

其中最精纯的部分,则行于脉道之中,经常营运不息,终而复始,这是自然的规律。

营气的运行是从手太阴经脉出,注于手阳明经脉,上行传注足阳明经脉,下行达足跗,传注足大趾间,与足太阴经脉会合。

上行股内入脾,从脾上传注心中,沿手少阴经脉,出腋窝,下臂,至手小指,会合于手太阳经脉。

上行经过腋部,出眼下眶内,注于眼内角,再上行头顶中央,下走项后,与足太阳经脉会合。

沿脊柱下行于尾骶部,再下行注于足小指尖,斜入足心,注于足少阴经脉。

上行注入肾脏,由肾转注心脏,向外布散于胸中,沿手厥阴经脉,出腋窝,下臂,经腕后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尖,回出注无名指尖,合手少阳经脉。

上行于两乳之间,膈膜之上,散布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肋,注入足少阳经脉。

下行至足背,复从足背注入足大指,合足厥阴经脉。

上行至肝脏,从肝脏上注于肺脏,再上沿喉咙,入上颚之窍,深入于鼻内通脑之处。

别行的分支,由额沿头顶,下项后中线,沿脊柱入骶内,这是督脉;再由此环绕阴器,从阴毛中部上行,过脐中,上沿腹内,入缺盆,下注肺脏,复出手太阴经脉。

这就是营气运行的途径,无论上行下行,都循此常道而不变。

篇3:黄帝内经灵枢篇第骨度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十四篇骨度

《骨度》具体记述了人体各部分骨骼的长短尺寸。说明经脉的长度是以骨度为依据的。认为外形大小与内在脏器有关。例如胸部与肺,上腹部与胃,下腹部与肠等,其大小、长短都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骨度和人身体健康有什么联系呢?

【原文】

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①。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骨曷骨亏,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骨曷骨亏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

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②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之七。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注释】

①度:指大小、长短、宽窄。这里指骨度。即用骨骼作为标尺来衡量人体经脉的长短。

②膂骨:指脊椎骨。

【译文】

黄帝问伯高道:《脉度》章所说经脉的长短,是如何确定的呢?伯高说:应当先测量骨节的大小、宽狭、长短,从而就可以测定经脉的长度。

黄帝道:想听听关于一般人的.骨度,成人以七尺五寸长计算,其骨节的大小、长短各是多少?伯高说:头颅大骨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头发所覆盖的部位,颅至项为一尺二寸,前发际以下至颐长一尺,后发际至颐共二尺二寸,君子则折中各一尺一寸。

喉结以下至缺盆中央长四寸,缺盆以下至剑骨突长九寸,如果超过九寸的是肺大,不满九寸的是肺小。剑骨突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超过八寸的是胃大,不满八寸的是胃小。天枢向下至耻骨长六寸半,超过六寸半的是回肠宽而长,不满六寸半的是回肠狭而短。耻骨横长为六寸半,横骨的上缘向下至膝内辅骨的上缘长一尺八寸,内辅骨上缘向下至内辅骨下缘长三寸半,内辅骨下缘向下至内踝骨尖长一尺三寸,内踝骨尖至足底长三寸。膝腘窝向下至足跗两踝之周围所属长一尺六寸,跗属向下至足底长三寸。以上这些骨的尺寸数字,粗大的会超过,细小的会不及。

两侧头角向下至柱骨长一尺,肩骨行至腋中尽处长四寸,腋部向下至软肋长一尺二寸,软肋向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向下至膝盖中央长一尺九寸,膝向下至外踝骨尖长一尺六寸,外踝骨尖向下至小趾侧后的京骨长三寸,京骨向下至足底长一寸。

耳后当完骨部之间宽九寸,耳前当两耳门之间宽一尺三寸,两颧骨之间宽七寸,两乳之间宽九寸半,两髀之间宽六寸半。

足长一尺二寸,宽四寸半。肩峰至肘关节长一尺七寸,肘至腕关节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中指本节至中指端长四寸半。

项后发际向下至背骨第一节的大椎处长二寸半,大椎骨向下至尾骶骨共二十一节长三尺,上面的七节每节长一寸四分一厘,零数在下,所以上七节共长九寸八分七厘。以上所述是一般人骨的长度,根据这个标准,然后来确定经脉的长短。所以说经脉在人体中,其浮于表面,坚实明显而粗大的多血,细小而隐于内的多气。

篇4:黄帝内经灵枢篇第官能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73篇官能

本章《官能》说明针刺必须知道形与气的关系,注意左右、上下、阴阳、表里以及各经气血的多少、运行的顺逆、出入流注交会等,以便取穴针治。掌握五输穴的生理状况,以及阴阳五行、四时八风、五脏六腑等理论,并结合面部的气色,以断定病变的性质和病灶所在。说明凡是太寒在里、阴阳俱虚,以及经气下陷等症,都宜用灸治。说明针刺补泄的手法。说明带徒的原则,必须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性情、志趣和特点,分别传授不同的技术。特别对徒弟要慎重选择,提出: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①。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其正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岐伯稽首再拜曰:请听圣王之道。

黄帝曰: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知解结,知补虚泻实,上下气门,明通于四海。审其所在,寒热淋露以输异处,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肢络,尽知其会。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虚与实邻,知决而通之,左右不调,把而行之,明于逆顺,乃知可治,阴阳不奇,故知起时。审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知官九针,刺道毕矣。

明于五俞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言阴与阳,合于五行,五脏六腑,亦有所藏,四时八风,尽有阴阳。各得其位,合于明堂,各处色部,五脏六腑。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膈有上下,知其气所在②。先得其道,稀而疏之,稍深以留,故能徐入之。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上下者,引而去之;视前痛者,常先取之。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不知所苦,两蹻之下,男阴女阳,良工所禁,针论毕矣。

用针之服,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而观百姓,审于虚实,无犯其邪。是得天之露,遇岁之虚③,救而不胜,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乃言针意。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粗之所不见,良工之所贵。莫知其形,若神仿佛。

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

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④。

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

雷公曰:愿闻官能奈何?黄帝曰: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手毒者,可使试按龟,置龟于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复生如故也。

【注释】

①以为一纪:古人以理清使之不乱叫做纪;以为一纪,就是通过整理,使之系统。

②膈有上下,知其气所在:膈的上下有不同的脏器,应该知道病气所在,以进一步知晓具体什么脏器的病变。

③岁之虚:指岁气不足出现的反常气候,如春天不温暖,冬天不寒冷等。

④用针之要,无忘其神:指用针的关键在于调养神气、推动生机,以扶正祛邪。

【译文】

黄帝对岐伯道:我听你讲解九针的学问已经很多了,是难以计数的,这些内容经过我详细的推究和考证,已经把它概括为一个系统的纲要。我现在亲自读一下,你听了其中的理论后,有不对的就告诉我,并加以修正,使它得以流传后世而不被遗忘,如果遇到合适的人,就传授给他,不合适的人就不必和他说。岐伯恭敬地一拜后说:让我来恭听这些高深的道理吧。

黄帝说:针刺治病的原理在于,必须知道病症邪气所在的部位,辨别分清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的多少、脉气在全身运行的逆顺情况,血气出入交会的腧穴,才能根据病情作出适当的治疗。应懂得如何排解结聚,了解补虚泄实的手法,以及各经经气上下交通的腧穴,更要明确气海、血海、髓海和水谷之海这四海的路线。观察寒热、羸弱疲困等症的虚实情况。治疗时要针对各经荥输的不同部位而选取相应的穴位,并要谨慎地调理气机,确知经脉循行的线路以及左右支络相交的地方。患有寒热交争的病,就要调和阴阳;患有虚实难辨的病,就要诊断明确使其通调平定;如患左右不协调的病,就要用缪刺的方法,左病刺右,右病刺左;要明确经脉循行的顺逆,一般来说,顺的易治,逆的难治;阴阳调和之时,也就是病愈之时。审察清楚了疾病的标本、寒热,确定了邪气所在的部位,每次针刺治疗时就不会发生错误。再掌握了九针的不同性能,那么针刺这门学问就掌握得较全面了。

明白了井、荥、输、经、合五腧穴的主治功能,在这些穴位上施以除疾补泻泄的针法及行针时体位的屈伸出入和针的出入,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体的阴阳两个方面,是与五行相合的。五脏六腑,配属于阴阳五行,也各有其所藏的功能。而四时八节的风,都有阴阳之分,各自侵犯人体的一定部位和脏腑,都会表现在面部的一定部位,显现出不同的色泽。五脏六腑的病变,可通过观察其疼痛的部位,再结合面部左右上下所显现的颜色,就可知道疾病的寒湿属性和病在何经。审察皮肤的寒温滑涩,就能了解被何邪所苦了。膈以上为心肺所居处,膈以下为肝脾肾所居处,所以审察膈的上下,就可知道病气的所在。首先要掌握经脉运行的道路,再选择针刺的几个穴位。用针宜少,进针要慢,刺入到一定深度后。应作长时间留针,使正气徐徐入内。如果高热在人体上部,就当推热下行,使下和于阴,热邪由下而上,就引导邪气排除体外,同时又要注意,先病者应当先治,寒邪在外的,应当留针而用补法;寒邪入于中的,应当取合穴以泄之;有的寒邪不适宜用针,应改用灸法加以治疗;上气不足的,应当用导引推补的方法,引举其气以补其上;下气不足的,应当用留针随气的方法,以充实其下;阴阳都虚的,当用灸法治疗;寒气厥而上逆,阳气大虚,或骨侧的肌肉陷下,或寒冷已过两膝,就应当灸足阳明胃经的三里穴;阴络所过之处,寒邪侵入而留滞在里面的,或寒邪由络脉深入到内脏的,当用针推散其寒邪;如果经脉下陷,就应当用灸法治疗;若脉络坚实凝聚,也要用艾灸治疗;如果不知道病痛的确切部位,就灸阳跷脉的中脉穴和阴跷脉的照海穴,男子取阳跷,女子取阴跷;如果男子取阴跷,女子取阳跷,这就犯了治疗上的错误。知道了上述道理,针灸的理论就学完备了。

学习用针治病,必须掌握方法和准则。上要观察天气阴晴的变化,下要注意四时、节气的变化,以避免四时不正的邪气侵入人体。要告诫广大民众:虚风实风都可伤人,平时应注意观察,加强预防,才不至被邪气所侵袭。遇到风雨灾害,或遭受不正常气候的'伤害时,假如医生不懂得这些知识,救治又不得力,就会使病情加重。所以只有了解了天时的宜忌,才能谈论针治的意义,要继承古人的成就,并在现代的医疗实践中加以检验,只有仔细观察微妙难见的变化,才可以通达变化的无穷的疾病。平庸的医生是不会注意这些方面的,而精良的医生却很珍视它。如果诊察不到细微的形迹变化,那么疾病就显得神秘莫测,难以把握了。

邪气伤害了人体,便会出现恶寒战栗,形体振动的症状;正邪(人在劳动出汗后,腠理开泄,此时偶尔遭受的风邪,称为正邪——译注)人体受伤害,先只是在气色上稍微有一些变化,身体上并没有什么特殊感觉,此时邪气似有似无,若存若亡,症状也不明显,病人的确切病情也不易知道。所以高明的医生能根据脉气的变化,在疾病的初期就进行治疗;医术低下的医生,则往往要等到疾病已经形成,才知道如何进行治疗,这样就容易造成病人的形体衰败。

所以医生在用针时,必须要知道脉气运行的所在部位,再守候其出入的门户,并应知道怎样来调理气机,哪里该补,哪里该泄,手法上是应快还是应慢及应当取的穴位。如用泄法,则须采用圆活痢覃的手法,直刺病处而转针,使正气得以运行。操作时进针要快,出针要慢,以引邪气外出,进针时,针尖的方向要迎着经气的运行方向,出针时要摇大针孔,邪气才会很快地外泄。如用补法,则须采用端正从容的手法,首先在皮肤上导引揉按,令病人舒缓,看准穴位,然后用左手按引其穴位,使周围平展,右手推循着皮肤,轻轻地捻转,慢慢地将针刺入,刺入时针身必须端正,刺针的人要安心静神,坚持不懈地等候气至,气至后要稍微留针,待经气通畅后则应快速出针,随即在穴位的皮肤上揉按,使针孔迅速闭合,这样真气就能存于内而不外泄了。总之,用针的关键,在于不要忘记调养精气。

雷公问黄帝道:“针论”说:如遇到合适的人就传授给他,不是合适的人就不必跟他说。那么,你怎样来判断谁是适当的人选呢?黄帝说:根据每一个人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观察他的品德和能力,就可以知道他是不是合适的人选。

雷公说:我想知道怎样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才能而分别使用呢?黄帝说:眼睛明亮的人,可以让他分辨各种色泽;听觉敏锐的人,可以让他辨别声音;言语痢覃,善于讲话的人,可以让他传达言论;语言徐缓,行动安静,心细手巧的人,可以让他使用针灸,调理气血的顺逆,观察阴阳的盛衰,以及兼理各种治疗工作;手势轻缓,举止柔和,性情平和的人,可以让他做按摩导引,用运行气血的方法来治病;生性嫉妒,口舌恶毒而且语言轻薄的人,可以让他唾痈肿,咒邪病。若是爪甲粗恶,手势狠毒,做事常常损坏器具的人,可以让他揉按积聚,抑制痹痛。这样依据每个人的才能,发挥他们的特长,各种治疗方法才能得以施行,他们才能声名远扬。否则,传人不当,就不会成功,老师的声名也会被埋没。所以说,遇到合适的人才能教他,不合适的人就不能教,也就是这个道理。试人的手是否狠毒,可叫他按乌龟,把乌龟放在器具下面,将他的手按在器具上面,手毒的人按五十天,乌龟就会死;而手柔顺的人,即使过了五十天乌龟也还是活着的。

篇5:黄帝内经灵枢篇第终始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九篇终始

黄帝内经灵枢篇《终始》说明针刺十二禁。叙述了各经气血将绝时所出现的症状。

一、针刺疗法,必须首先掌握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生理变化规律,然后根据脉象与症状等情况,制定虚补实泄的治法。

二、针刺要求针下得气,以达到气血阴阳的调和为目的。

三、指出循经近刺和远道刺法的原则,并说明针刺的深浅与先后,要根据病人体质、时令气候、发病先后、针刺部位等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

【原文】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①。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天殃。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②,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少气③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④,如此者弗灸。不巳者因而泄之,则五脏气坏矣。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⑤,溢阳为外格⑥。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⑦,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⑧者,与之短期。

人迎一盛,泄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泄一补⑨,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⑩,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三脉动于足大趾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

膺俞中膺,背俞中背,肩膊虚者,取之上。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泻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其脉皆实。

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

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

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千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yín乱,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目系绝,一日半则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喜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憔而终矣。

【注释】

①以血为盟:歃血盟誓的意思,用来表示这些道理的重要性,学习者要有坚定的决心。

②脉口人迎:脉口,指寸口脉,手腕内侧桡动脉的搏动处,属手太阴肺经,可候五脏阴气的盛衰;人迎,在颈部两侧颈动脉的搏动处,属足阳明胃经,用来候六腑阳气的盛衰。

③少气:短气,元气虚弱的意思。

④至剂:指药力猛烈能迅速起效的药物。

⑤溢阳:阳经的脉气过盛不能被约束而盈溢于脉外。

⑥外格:阳气过于旺盛,阴气不能入内而被格拒于脉外,以致阴阳不能相交的意思。

⑦内关:阴气过于旺盛,阳气不能入内而被格拒于外的一种状态。

⑧关格:指阴气、阳气都很旺盛,但不相互交运达到阴平阳秘,而是相互格拒,造成阴阳离决的状态。

⑨二泄一补:取两个用泄法的穴位和一个用补法的穴位,即用泄法的取穴要倍于用补法的穴位。

⑩阴阳俱溢:指阴阳两气都偏盛到极点而充斥于五脏。

三刺:指由浅入深的分三个步骤进行针刺。

舌柱:舌下根柱部,即指舌底静脉。

补:这里指补泄两种方法。

稀按其痏:出针后不要很快按住针孔。稀,即慢;痏,指针孔。

齐:同“剂”,药物的剂量。这里指针刺的数目与深浅程度。

缪刺:即病左刺右,病右刺左的针刺方法。

脱其五味:身体极度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五味,这里代指水谷精微。

绝皮:皮肤不显血色的意思。

绝汗:汗出将绝,脱症临死前的汗出。

【译文】

针刺的原理,全都在“终始”之中,如果要准确了解终始的含义,就必须以五脏为纲纪,以确定阴经阳经的关系。阴经主五脏,阳经主六腑。阳经承接四肢中运行的脉气,阴经承接五脏中运行的脉气。所以,在采用泄法刺治时要迎而守之,采用补法刺治时要随而济之。掌握了迎随补泄的要领,就可以使脉气调和。而调和脉气的要点,在于了解阴阳规律,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如果要将这些道理传授给后世,传授时应歃血盟誓,也只有如此,才能发扬光大。如果不加重视,这些道理就会逐渐消亡,如果不按这些方法去做,就会造成天祸。

谨慎地顺应天地间阴阳盛衰的道理,以掌握针刺终始的含义。所谓终始,就是以十二经脉为纲纪,诊察寸口和人迎两处,以了解人体阴阳的虚实盛衰,以及阴阳的平衡情况。这样也就大致掌握了阴阳盛衰的规律。所谓平人,就是平常无病的人。平人的脉口和人迎两处的脉象是和四时的阴阳变化相和的,脉气也上下相应,往来不息,六经的脉搏既无结涩和不足,也没有动疾有余的现象产生,内脏之本和肢体之末,在四时寒温变化时,就能相互协调,形肉和血气也能互为协调。这就是平常无病的人。

气短的人,脉口和人迎都会表现出虚弱无力的脉象,与两手的寸、尺两脉也不相称。这种情况,属于阴阳都不足的征象。治疗时,如果补阳,就会导致阴气衰竭,泄阴又会导致阳气脱泄。因此,只能用甘缓的药剂加以调补,如果还不能痊愈则可服用能快速起效的药物。像这样的病,切勿用艾灸治疗,如果因不能快速产生疗效,而用泄法,那么五脏的精气就会受到损害。

人迎脉比寸口大一倍的,病在足少阳胆经,大一倍而又同时出现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少阳三焦经。人迎脉比寸口大两倍的,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大两倍而又同时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的,病在足阳明胃经,大三倍而又同时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人迎脉比寸口大四倍的,并且脉象又大又快的,叫溢阳,溢阳是因为六阳盛极,而不能与阴气相交,所以称为外格。

寸口脉比人迎大一倍的,病在足厥阴肝经,大一倍而又同时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厥阴心包络经。寸口脉比人迎大两倍,病在足少阴肾经,大两倍而又同时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少阴心经。寸口脉比人迎大三倍,病在足太阴脾经,大三倍而又同时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太阴肺经。寸中脉比人迎大四倍,并且脉象又大又快的,叫做溢阴。溢阴是因为六阴盛极,而不能与阳气相交,所以称为内关。内关是阴阳隔绝的死症。人迎与寸口脉都比平常的大四倍以上的,叫做关格。出现了关格的脉象,人也就接近死期了。

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的,就应泄足少阳胆经,而补足厥阴肝经。用二泄一补法,每日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必须切人迎与寸口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表现为躁动不安的,应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二倍,就应该泄足太阳膀胱经,补足少阴肾经。用二泄一补法,每两日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应切人迎与寸口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同时有躁动不安的情况的,应取用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的,就应该泄足阳明胃经,补足太阴脾经,用二泄一补法,每日针刺二次,施针时,还应切人迎与寸口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表现为躁动不安的,就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

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一倍的,应该泻足厥阴肝经,以补足少阳胆经,用二泄一补法,每日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应切寸口与人迎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有躁动不安的情况的,就应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二倍的,应该泄足少阴肾经,以补足太阳膀胱经。用二泄一补法,每两日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应切寸口与人迎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有躁动不安的情况的,应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的,应该泄足太阴脾经,以补足阳明胃经,用二泄一补法,每日针刺两次,施针时,还应切寸口与人迎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有躁动不安的情况的,应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每日针刺两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太阳主胃,当谷气充盛时,人就气多血多,所以可以每日刺两次。

人迎和寸口脉的脉象都比平常大三倍以上的,叫做阴阳俱溢。这样的病,如果不加以疏理,血脉就会闭塞,气血也不能流通,流溢于肉里,就会损伤五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妄用了灸法,就会导致变易,而引发其他的疾病。

大凡针刺,都以达到阴阳调和为目的。补阴泄阳,就是补五脏不足的正气,泄六淫邪气,这样人才能声音清朗,元气充盛,耳聪目明。如果泄阴补阳,就会导致气血不畅。

所谓针下得气而有了疗效,是说实证因为用了泄法,征候便由实转虚,这种虚症的脉象虽然与原来的大小相同,但已变得虚软不坚了;如果脉象仍然坚实,病人虽已感到轻快,但疾病也并未祛除。如果虚症用了补法,征候就会由虚转实,这种实症的脉象虽然与原来同样大小,却比先前坚实有力;如果经过针刺,脉象还像以前那样大,却虚软而不坚实,患者虽然觉得舒服,但疾病也未除去。所以应正确运用补泄的手法,以使补能充实正气,泄能祛除邪气,病痛虽不能随着出针而立即除去。但病势却必然会减轻。必须先了解十二经脉的机理,才能领悟终始章的深刻含义。阴经阳经各有固定的循行部位,与脏腑也有确定的配属关系,补虚泄实的原则也不能互为颠倒。针治也应按经取穴。

凡适于用针治的病,都应当用三刺法,使针下获得谷气流通的感觉。由于邪气侵入经脉后会与血气相温和,会扰乱阴阳之气原有的位置,使气血运行的逆顺方向倒置,脉象的沉浮异常,与四时不相应,邪气就会滞留体内而淫溢流散。这些病变,都可用针刺治疗。初刺是刺皮肤,以使浅表的阳邪排出;二刺是刺肌肉,以使阴分的邪气排出;三刺是刺分肉,以使谷气流通而能得气,但得气后就可以出针了。所谓谷气至,是说在用了补法之后,会感觉到正气充实了,在用了泄法之后,会感觉到病邪被排出了。也因此知道谷气已到了。经过针刺,邪气被排出后,虽然阴阳血气还没有得以完全调和,但已察觉病痊愈。所以说准确地使用补法,正气就可得到充实;准确使用泄法,邪气就会衰退,病痛虽然不会随着出针而立即痊愈,但病势必定会减轻的。

阴经的邪气旺盛,阳经的正气虚弱,就应该先补充阳经的正气,再泄去阴经的邪气,以调和其有余和不足。阴经的正气虚弱了,阳经的邪气盛了,应该先补阴经的正气,再泄去阳经的邪气,从而调和它的有余和不足。

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三脉,都搏动于足大拇指与食指之间,针刺时应当察视三经的实虚。如果虚症误用了泄法,叫重虚,虚而更虚,病情就免不了会加重。凡是刺治这类病症,可以先切其脉搏,脉的搏动坚实而急速的,就立即用泄法;脉的搏动虚弱而缓慢的,就用补法,如果用了相反的针法,那么病情就会加重。至于三经动脉,足阳明经在足跗之上,足厥阴经在足跗之内,足少阴经在足跗之下。

阴经有病的,应刺胸部的腧穴;阳经有病的,应刺背部的腧穴;肩膊部出现虚症的,应当取上肢经脉的腧穴。对于重舌(舌下所生的一肿物,形状像小舌——译注。)的患者,应当用铍针,刺舌下根柱部,以排出恶血。手指弯曲而不能伸直的,即筋病;手伸直而不能弯曲的,属骨病。而病在骨的就应当治骨,病在筋的就应当治筋。

用针刺的方法补泄时,必须注意:脉象坚实有力的,就用深刺的方法,出针后也不要很快按住针孔,以利其尽量泄去邪气;脉象虚弱乏力的,就用浅刺的方法,以养护所取的经脉,出针时,则应迅速按住针孔,以防止邪气的侵入。邪气来时,针下会感觉到坚紧而疾速。谷气来时,针下会感觉徐缓而柔和。脉气盛实的,应当用深刺的方法,向外泄去邪气;脉气虚弱的`,就应当用浅刺的方法,使精气不至于外泄,而养其经脉,仅将邪气泄出。针刺各种疼痛的病症,大多用深刺的方法,因为痛症的脉象都坚实有力。

所以说:腰以上的病,可取手太阴、手阳明二经的穴位针治;腰以下的病,可取足太阴、足阳明二经的穴位刺治;病在上部的,可以取下部的穴位;病在下部的,可以取上部的穴位;病在头部的,可以取足部的穴位;病在足部的,可以取腘窝部的穴位;病在头部的,会觉得头很沉重;病在手上,臂很沉重;病在足部的,会觉得足很沉重。取穴刺治时,应先找出最先发病的部位,然后再行针刺。

春天的邪气伤人的毫毛,夏天的邪气伤人的皮肤,秋天的邪气伤人的肌肉,冬天的邪气伤人的筋骨。治疗与时令相关的病,针刺的深浅,应该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针刺肥胖的人,应采取秋冬所用的深刺法,针刺瘦弱的人,应采取春夏所用的浅刺法。

有疼痛症状的病人,多属阴症,疼痛而用按压的方法却不确定痛处的,也属于阴症,都应当用深刺的方法。病在上部的属阳症,病在下部的属阴症。身体发痒的人,说明病邪在皮肤,属阳症,应采用浅刺的方法。

病起于阴经的,应当先治疗阴经,然后再治阳经;病起于阳经的,应当先治疗阳经,然后再治疗阴经。

刺治热厥的病,进针后应当留针,以使热象转寒;刺治寒厥的病,进针后应当留针,以使寒象转热。刺治热厥的病,应当刺阴经二次,刺阳经一次;刺治寒厥的病,应当刺阳经二次,刺阴经一次。二阴的意思,是指在阴经针刺二次;一阳的意思,是指在阳经针刺一次。

久病的人,病邪的侵入必定已经很深,针刺这类疾病,必须深刺而且留针时间要长,每隔一日应当再针刺一次。还必须先确定邪气在左右的偏盛情况,刺之以使其调和,并去掉血络中的淤血。针刺的道理大体就如此了。

针刺前,必须诊察病人形体的强弱和元气盛衰的情况。如果形体肌肉并不显得消瘦,只是元气衰少而脉象躁动的,这种脉象躁动而厥的病,必须用缪刺法,使耗散的真气可以收敛,积聚的邪气可以散去。

针刺时,刺者应如深居幽静一样,静察病人的精神活动,又如同紧闭的门窗一样,心神贯注,听不到外界的声响,以使精神内守,专一地进行针刺。或用浅刺而留针的方法,或用轻微浮刺的方法,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直到针下得气为止。针刺之后,应使阳气内敛,阴气外散,持守正气而不让其泄出,谨守邪气而不让其侵入,这就是得气的含义。

针刺的禁忌:行房事不久的不可针刺,针刺后不久的不可行房事;正当醉酒的人不可针刺,已经针刺的不能紧接着就醉酒;正发怒的人不可以针刺,针刺后的人不能发怒;刚刚劳累的人不能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要过度劳累;饱食之后不可以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能食得过饱;饥饿的人不可以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要受饥饿;正渴的时候不可以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要受渴。异常惊恐的人,应待其情绪稳定之后,才可以针刺。乘车前来的人应该让他躺在床上休息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再给他针刺。步行前来的病人,应叫他坐下休息大约走十里路所需的时间,才可以针刺。以上这十二种情况,大多会脉象紊乱,正气耗散,营卫失调,经脉之气不能依次运行,如果此时草率地针刺,就会使阳经的病侵入内脏,阴经的病传致阳经,使邪气重新得以滋生。庸医不体察这些禁忌而用针刺,可以说是在摧残病人的身体,使其全身酸痛无力,脑髓消耗,津液不能布输,丧失了化生五味的精微,而造成真气消亡,这就是所说的失气。

手足太阳二经脉气将绝时,病人的眼睛上视而不能转动,角弓反张,手足抽搐,面色苍白,皮包败绝,汗水暴下,绝汗一出,人也就快死亡了。

手足少阳二经脉气将绝时,病人会出现耳聋,周身关节松弛无力,目系脉气竭绝而眼珠不能转动,目系已经竭绝,过一日半的时间就会死亡了,临死时会面色青白。

手足阳明二经脉气将绝时,病人会出现口眼抽动、斜,易惊恐,胡言乱语,面色黄,三脉躁动,脉气不行,这时人也就要死亡了。

手足少阴二经脉气将绝时,病人会出现面色发黑,牙齿变长且多污垢,腹部胀满,气机阻塞,上下不通等症,这时就接近死亡了。

手足厥阴二经脉气将绝之时,病人会出现胸中发热,咽喉干燥,小便频数,心烦,甚至舌卷,阴囊上缩等症,并很快会死亡。

手足太阴二经脉气将绝时,病人会出现腹部胀闷,呼吸不利,嗳气,喜呕吐,呕吐时气机上逆,气机上逆面色就会发赤,如果气不上逆就会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就会面色发黑,皮毛焦枯等症状,人也因此而死亡。

篇6:黄帝内经灵枢篇第通天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72篇通天

本章《通天》首先提出人的体质性格可以划分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类型,并分别说明五种类型人的性情特点。其次说明这五种类型人患病治疗上应有所不同,如不注意到生理上的特点,便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最后又分别说明阴阳五态之人在体态与行动表现上的特征。

【原文】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①,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②,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谛好自责,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③是谓至治。

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④,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⑤,不知人也。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毋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知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

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其状黮黮然⑥黑色,念然下意⑦,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崄,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颙颙然,愉愉然,目旋目旋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注释】

①心疾而无恩:指因为心怀妒忌而忘记了恩惠,有忘恩负义的意思。

②志发于四野:这里是形容好高骛远。

③谭而不治:谭,即“谈”。指用说服的方法以德服人。

④肠:这里的肠应该指小肠而言。

⑤暴死: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突然的死亡,一种是突然不省人事的假死。

⑥黮黮然:色黑不明的意思。

⑦念然下意:指故作姿态,谦虚下气。

【译文】

黄帝问少师说:我听说有人有阴与阳的类别,什么叫做阴性的人?什么叫做阳性的人?少师答道:在自然界里,四方上下之内,一切事物都离不开“五”数,人也与它相应,而不仅仅局限于是一阴一阳。言阴性阳性人,只是从其大概方面说的,对于生理禀赋的情况,是很难用语言把它完全说清楚的。黄帝说:希望你把它的意义,扼要地讲给我听,比方说贤人和圣人,他们的禀赋是否阴阳兼备,而行无所偏呢?少师说:人大致可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的人,他们的形态不同,筋骨的强弱、气血的盛衰,也各不一样。

黄帝说:五种类型人的不同点,可以告诉我吗?少师说:太阴型的人,性情是贪而不仁。表面谦虚,假装正经,内心却深藏阴险,好得恶失,喜怒不形于色,不识时务,只知利己,看风使舵,行动上惯用后发制人的手段。具有这些特性的,就是太阴之人。

少阴型的人,喜贪小利而暗藏贼心,见到别人有了损失,他就幸灾乐祸,自己很得意,好搞破坏来伤害人,见到别人有了荣誉,他反感到气愤,心怀嫉妒,对人毫无恩情。具有这些特性的,就是少阴之人。

太阳型的人,处处喜欢表现自己,而扬扬自得,好说大话,但并没有能力,言过其实,好高骛远,作风草率,不顾是非,常常意气用事,过于自信,虽屡遭失败,也不知悔改。具有这些特性的,就是太阳之人。

少阳型的人,做事精细,很有自尊心,稍有小小地位,就高傲自得,喜欢出头露面,善于对外交际,不愿默默无闻地埋头工作。具有这些特性的,就是少阳之人。

阴阳和平的人,生活安静自处,不介意个人名利,心安而无所畏惧,寡欲而无过分之喜,顺从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遇事不与人争,善于适应形势的变化,地位虽高却很谦虚,以理服人,而不是用压服的手段来治人,具有极好的治理才能。具有这些特性的,就是阴阳和平之人。

古代高明的针灸家,就是根据人的五种形态分别施治,邪气盛的就用泻泄法,正气虚的就用补法。

黄帝说:对待五种形态的人,怎样分别治疗呢?少师说:太阴型的人,体质多阴而无阳,他的阴血浓浊,而卫气滞涩,阴阳不能调和,所以形成筋缓而皮厚,刺治这种体质的病人,若不急泄其阴分,就不可能使病情好转。

少阴型的人,体质是多阴少阳,胃小而大小肠大而不调,所以足阳明胃经的脉气就微小,手太阴小肠经的脉气就偏大,因气少不能摄血,容易造成血脱、气败的局面,因此,必须详察阴阳盛衰的情况,进行调治。

太阳型的人,体质是多阳少阴,对这种病人必须谨慎调治,不能泄其阴,以防阴气虚脱,只能泄其阳,但要避免泄之太过,如果阳气过度损伤,就容易导致阳气外脱而发狂,若阴阳都脱,就会暴死或突然不省人事。

少阳型的人,体质是多阳少阴,经脉小而络脉大,血深在里,气浅在表,即是多阳少阴,所以在治疗时就当充实其阴经,而泄其阳络,如果单独泄其络脉太过,又会迫使阳气很快地耗散,而形成中气不足,病就难治了。

阴阳和平之人,其体质阴阳之气协调,血脉和顺,在治疗时,应当谨慎地诊察其阴阳的盛衰,邪正的虚实,并端详其面容的表现,以推断脏腑、经脉、气血有余或不足,然后进行调治,邪气盛的,就用泄法;正气虚的',就用补法,一般虚实不明显的病症,就从其本经取治。以上是说明调治阴阳时,要根据五种类型人的不同特性分别施治。

黄帝说:与五种形态的人,素不相识,乍一见面很难知道他们的作风和性格,属于哪一类型的人,应怎样来辨别呢?少师回答说:一般人不具备这五种人的特性,所以“阴阳二十五人”,不包括在五态人之内。因为五态之人是具有代表性的五种类型,他们和一般人是不相同的。

黄帝说:怎样辨别五种形态的人呢?少师说:太阴型的人,面色阴沉黑暗,而假意谦虚,身体本来是长大,可是卑躬屈膝,故作姿态,而并非真有佝偻之病,这就是太阴之人的形态。

少阴型的人,外貌好像清高,但是行动鬼祟,偷偷摸摸,深怀阴险害人之贼心,站立时躁动不安,显示出邪恶之相,走路时状似伏身向前。这是少阴之人的形态。

太阳型的人,外貌表现出高傲自满,仰腰挺胸,好像身躯向后反张和两腘曲折那样。这是太阳之人的形态。

少阳型的人,在站立时惯于把头仰得很高,行走时惯于摇摆身体,常常反挽其手于背后,这是少阳之人的形态。

阴阳和平的人,外貌从容稳重,举止大方,性格和顺,善于适应环境,态度严肃,品行端正,待人和蔼,目光慈祥,作风光明磊落,举止有度,处事条理分明,众人都说有德行的人。这是阴阳和平之人的形态。

篇7:黄帝内经灵枢篇第寒热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70篇寒热

本章《寒热》讨论了瘰的成因、治疗方法。说明瘰的预后诊断法。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疬①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②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著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请从其本引其末③,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而死。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注释】

①瘰疬:一种顽固的外科疾病,多生于颈部或者腋下,形状如硬核,推之不动,小者为瘰,大的叫疬,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目前认为属于淋巴结结核的一类病。

②鼠瘘:瘰疬破溃后,流出清稀的脓液,久不收口,就称为鼠瘘。

③从其本引其末:本,发病的根源;末,外在症状。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时发寒热的'瘰病,多生在颈项和腋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岐伯说:这都是鼠瘘症,是寒热的毒气,羁留在经脉中不能消除的结果。

黄帝说:怎样消除它呢?岐伯说:鼠瘘的病根,都在内脏,它所标症的症状,却上出于颈腋之间,如果毒气仅是浅浮在脉中,还没有内伤肌肉腐化为脓血的,较容易治愈。

黄帝说:怎样治疗呢?岐伯说:应从致病的根源着手来治疗瘰,可以使毒气衰退,停止寒热的发作。要察明主病的脏腑经脉,以便循经取穴,给予刺治,用针缓入缓出,使补泄得当,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若瘰初起,形小如麦粒的,针一次就能见效,针三次就可以痊愈。

黄帝说:诊断这种病,怎样判断他的生死呢?岐伯说:诊断的方法,可以翻开眼皮进行观察,如果眼中有赤脉,从上下贯瞳子的,是病情恶化的征兆。出现一条赤脉的,死期当在一年;出现一条半赤脉的,死期当在一年半;出现两条赤脉的,死期当在两年;出现两条半赤脉的,死期当在两年半。如果出现三条赤脉的,死期当在三年。如果出现赤脉并没有下贯瞳子,还可以医治。

篇8:黄帝内经灵枢篇第师传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29篇师传

由于《师传》文中所记述的内容,都是先师传授的宝贵经验,故以“师传”名篇。本篇介绍了如何在问诊中通过病人的恶欲来了解疾病的性质,从中推论病机和正确得宜的医疗方法,讲述了通过观察外部形态来测知内部脏器盛衰常变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劝慰开导法等“理疗法。

【原文】黄帝日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著于方[1]余愿闻而藏之,则而{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岐伯日远乎哉问也。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黄帝日顺之奈何?岐伯日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2。

【提要】本段主要论述临证治病首先要问清楚病人的喜好,以便选择病人最合适的治法,即”临病人问所便“。

【注释】[1]方指古代记载文字的木板。

[2]病人问所便便,相宜之意。病人问所便,指对病人最为相宜的治法。

【白话解】黄帝说我听说先师有些医学心得,没有记载到书籍中,我愿意听取这些宝贵经验,并把它铭记在心,以便作为准则加以奉行。这样,既可以治疗民众之疾病,又可以保养自己的身体。使百姓免受疾病之苦,所有的人都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并让这些宝贵经验永远造福于后代,使后世的人们不必担心疾病的困扰。你能把这些宝贵经验讲给我听吗?岐伯说你所提的问题意义很深远,无论治民、治身、治此、治彼,治理大事小事以及治国理家,没有违背常规而能治理好的,只有顺应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才能处理好各种事情。所谓的顺,不仅是指阴阳、经脉、气血循行的顺逆,还包括了广大人民的情志顺逆。

黄帝问怎样才能做到顺应呢?岐伯说当进入一个国家,要首先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到了一个家庭,应当首先了解人家有什么忌讳;进入别人的居室,要问清礼节;临证时,要问清病人的喜好,以便更好地诊治疾病。

【按语】本段引用”入国问俗,人家问讳,上堂问礼“的简单道理,突出了”临病人问所便“的重要性,说明在问诊中,要注意病人的好恶,从而取得病人的合作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原文】黄帝日便病人奈何?岐伯日夫中热消瘅[1],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县[2]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黄帝日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跚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日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黄帝日治之奈何?岐伯日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黄帝日便其相逆者奈何?岐伯日便此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怆[引,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无灼灼[5],寒无沧沧[6]。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

【提要】本段举例说明医者要加强对病者的说服工作,以达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注释】[1]消瘅即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此处指中消表现为多食易饥。

[2]县同悬。

[3]血食指吃荤而言。

[4]凄怆形容寒冷很甚的样子。

[5]灼灼灼,烧炙也。在此指饮食物过烫。

[6]沧沧沧,沧凉寒冷之意。此处指饮食物过凉。

【白话解】黄帝说怎样通过了解病人的好恶来诊察疾病的性质?岐伯说因内热而致多食易饥的消渴病,病人喜欢寒,得寒就会感到舒适;属于寒邪内侵一类的病,病人喜欢热,得到热就会感到舒适;胃中有热邪,则饮食物容易消化,使病人常有饥饿和胃中空虚难忍的感觉,同时感到脐以上腹部的皮肤发热;肠中有热邪积滞则排泄黄色如稀粥样的粪便,脐以下小腹部有发热的感觉;胃中有寒邪,则出现腹胀;肠中有寒邪则出现肠鸣腹泻及粪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胃中有寒邪而肠中有热邪的寒热错杂证,则表现为腹胀而兼见泄泻;胃中有热邪而肠中有寒邪的寒热错杂证,则表现为容易饥饿而兼见小腹胀痛。根据这些,就能大致判定疾病的性质。

黄帝说胃中有热而欲得寒饮,肠中有寒而欲得热饮,二者相互矛盾。遇到这种情况怎样做才能顺应病情呢?还有那些有着高官厚禄、生活优裕的人,骄横自大,恣意妄行,轻视别人而不肯接受规劝,如果规劝他遵守医嘱就会违背他的意愿,但如果顺从他的意愿,就会加重其病情,在这种情况下,又应当如何处置呢?岐伯说愿意生存而害怕死亡,是人之常情,因此,应当对病人进行说服和开导,告诉他们不遵守医嘱的危害,说清楚遵从医嘱对恢复健康的好处。同时诱导病人接晕适宜他的养生和保健方法,指明任何不适应疾病恢复的行为都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照这样去做的话,即使再不通情理的人也不会不听从吧! 。黄帝说那怎样进行治疗呢?岐伯说春夏之际,阳气充沛体表,应先治其在外的标病,后治其在内的本病;秋冬之际,精气敛藏于内,应先治其在内的本病,而后治其在外的标病。黄帝说,对于那种性情与病情相矛盾的情况,应当如何措置才合适呢?岐伯说在这种情况下,要让病人调整饮食起居,顺应天气变化。天冷时,应当加厚衣服而不要着凉;天热时,当减少衣服而不要热得出汗,饮食也不要过冷过热,而应寒热适中。由此人的正气就能固守于体内,邪气就不会进一步侵害人体了。

【按语】本段内容中”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一段文字,属于开导劝慰疗法,与《内经》中的”以情胜情法“、”祝由疗法“等,皆属于精神心理疗法的范畴。

【原文】黄帝日本脏以身形肢节胭肉候五脏六腑之小大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岐身形肢节者,脏腑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黄帝日五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节知而阅之,奈何?岐伯日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黄帝日善。岐伯日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骷骨有余以候髑肟。黄帝日善。岐伯日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黄帝日善。岐伯日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黄帝日善。岐伯日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黄帝日善。愿闻六腑之候。岐伯日六腑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夕,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腑者也。上下三等,脏安且良矣。

【提要】本段主要论及根据人躯体及面部的外在特征,诊查五脏六腑功能状态的方法。

【白话解】黄帝说在《本脏》篇中提到,根据人的形体和四肢、关节及隆起的肌肉,可以测知五脏六腑的大小。但是如果在位的统治者以及地位显贵的王公大人想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谁又敢抚摸他们的身体进行检查,然后再答复他们呢?岐伯说形体、四肢、关节是覆盖在五脏六腑的外围组织,和内脏有一定的关系,这与直接观察面部情况的方法不同,但对于这些人还是可以采用望面部的方法来进行推断。黄帝说通过诊察面部色泽来推测五脏精气的方法,我已经知道了。那怎样根据形体肢节的情况推测内脏的情况呢?岐伯说在五脏六腑中,以肺的位置最高,而为五脏六腑的华盖,则可通过肩部的上下动态,咽部的升陷情况,来测知肺的虚实。黄帝说对。岐伯说心为五脏六腑的主宰,缺盆为血脉运行的主要通路,观察缺盆两旁肩端骨距离的远近,再配合观察胸骨剑突的长短,就可以测知心脏的大小坚脆等情况;黄帝说对。岐伯说肝为将军之官,开窍于目,欲知肝脏的坚固情况,则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的`大小来进行判断;黄帝说对。岐伯说脾运化和输布水谷精微,从而具有充养人体而卫外的能力。它的强弱,可直接表现在食欲方面,所以通过观察唇舌口味的情况,可以推断脾病预后的好坏。黄帝说好。岐伯说肾脏的功能表现在外的就是人的听觉,因此根据耳朵听力的强弱,就可以判断肾脏的虚实。黄帝说对。我还想听你再讲一下测候六腑的方法。岐伯说测候六腑的方法如下胃为水谷之海,是容纳水饮食物的器官,如果颊部肌肉丰满、颈部粗壮、胸部宽阔,胃容纳水谷的量就多。鼻道深长,可以推测大肠的功能正常。口唇厚,人中沟长,可推测小肠的功能正常。下眼睑大,胆气就强。鼻孔向外掀,则膀胱不能够正常的存储尿液而致小便漏泄。鼻梁中央高起的,则三焦固密功能正常。这些就是用来测候六腑情况的方法。总之,面部的上、中、下三部相等,则内脏功能正常而安定。

【按语】本段旨在说明根据肢体五官的外部形态来观测五脏六腑的方法,这是古人据临床观察所得出的一些结论,是否正确,可待进一步的研究。此外,本书本脏篇是以五脏应皮、脉、肉、爪、骨来候知六腑的形态和病变,同本篇所言的略有差异,可相互参考。

篇9:黄帝内经灵枢篇第痈疽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81篇痈疽

《痈疽》文中专门论述了痈和疽的成因、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故篇名为”痈疽“。

【题解】痈、疽,是外科疾病中的两类病证。

【原文】黄帝日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豁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叫,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岐伯日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萱不成引,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提要】本节论述了营卫气血的运行,并阐明了痈肿的病因、病机。

【白话解】黄帝说我听说肠胃受纳饮食物以后,所化生的精气沿着不同的通道运行于全身。其中出于上焦的卫气,能够温煦全身的肌肉、皮肤,濡养筋骨关节,通达于腠理。出于中焦的营气,像自然界雨露布洒大地一样,流注于人体肌肉的大小空隙之间,同时还渗入孙脉,加上津液和调,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就化成红色的血液而运行于人体的脉道之中。血液运行和顺而有条不紊,首先充满孙络,再注入络脉,络脉充满了便注入经脉,这样阴经阳经的血气充盛,便随着呼吸而运行于全身。营卫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和循环道路,与天体的运行一样,周而复始,无休无止。如果发生病变,要细心地诊察虚实,然后进行调治。用泻法去治疗实证,就能使邪气衰减,但泻得太过,反会损伤正气。泻法宜急速出针,可迫使邪气衰减,若仅用留针法,不能及时泻邪,则病情先后如一,仍不见好转。相反,用扶正的方法,可以消除虚弱的现象,但过于补了,也会助长邪之势。经过调治,气血就会协调,形体和神气也就可以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了。关于血气是否平衡的道理,我已经知道了。但还不了解痈疽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又怎样把握其形成与恶化的时间及判断死生口期的远近呢?你可以讲给我听一听吗?

岐伯说气血运行于经脉,循环不止,它与天地的运动规律相一致。如果天体运转失其常度,就会出现日蚀月蚀;大地上江河淤塞或决溃,就泛滥四溢,水涝成灾,以致草木不长,五谷不生,道路不通而民众不能往来,使得长年居住在城里或乡间的百姓们流离失所。人体的气血也是这样,请让我谈谈其中的道理。人体的血脉营卫周流不息,与天上星宿的运转、地面河水的流行相应。如果寒邪侵入经脉血络之中,就会使得血行滞涩,血行滞涩不通,卫气也就壅积不散,气血不能往复周流而聚结在某一局部,便形成痈肿。寒气郁久化热,热毒盛积熏蒸,使肌肉腐烂,肌肉腐烂便化成脓液,脓液不得排出,又会使筋膜腐烂,进而伤及骨骼,骨髓也就随之消损了。如果痈肿不在骨节空隙之处,热毒就不能向外排泄,煎熬血液而令其枯竭,使筋骨肌肉都得不到营养,经脉破溃败腐,于是热毒深入灼伤五脏。由于五脏损伤,人就会死亡。

【原文】黄帝日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岐伯日痈发于嗌中,名日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颈,名日天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日脑烁州,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

发于肩及牖,名日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炳之引。

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日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踪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

发于胸,名日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发于膺,名日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菰莸吲,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

发于胁,名日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判陵蔻。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发于股胫,名日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禾急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尻,名日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股阴,名日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

发于膝,名日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

发于胫,名日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发于内踝,名日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引,而止其寒热,不死。

发于足上下,名日四淫,其状大痈,急治之,百日死。发于足傍,名日厉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鲰益,不治,百日死。

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提要】本段分别论述了猛疽、天疽、脑烁等十九中痈疽的病名、症状、部位以及治疗与预后。

【白话解】黄帝说我想详尽地了解痈疽的形状、死生的限和名称。岐伯说痈疽发生在喉结的叫做猛疽。这种病如不及时治疗就要化脓,若不将脓液排出,就会使咽喉堵塞,半天就会死亡。已经化脓的,要先刺破排脓,再口含凉的猪油,三天即可痊愈。

发生在颈部的,叫做天疽。这种痈部位较大,颜色呈赤黑色,如果不迅速治疗,热毒就会向下蔓延,侵入腋下的渊腋穴处,向前面可伤及任脉,向内可熏灼肝肺,使肝肺损伤,十几天就会死亡。

邪热亢盛,滞留于项部,上侵而消烁脑髓的,叫做脑烁。表现为神色抑郁不欢,颈部剧痛如针刺,如热毒内攻而出现心中烦躁,是不治的死证。发生在肩臂部的痈肿,叫做疵痈,局部呈赤黑色,应当迅速治疗,此证使人遍身汗出,直到足部,由于引起此痈的毒气浮浅而不深陷,不会伤及五脏,即使在发病四五天的时候速用艾灸治疗,也会很快痊愈。

痈肿发生在腋下,局部坚硬而呈深红色的,叫做米疽。应当用细而长的石针稀疏地砭刺患处,然后涂上猪油膏,不必包扎,大约六天就能痊愈。如果痈肿坚硬而没有破溃的,称为马刀挟瘿之类的病变,应当急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生在胸部的痈肿,叫做井疽。它的形状像大豆一样,在初起的三四天内如果不及早治疗,毒邪就会下陷而深入腹部,成为不治之证,七天就会死亡。

生在胸部两侧的,叫做甘疽。局部呈青色,形状好像楮实和瓜蒌的样子,时常发冷发热,应急速治疗以解除寒热。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迁延十年之久而死亡,死后溃破出脓。

胁肋部生痈,名叫败疵,败疵主要发生于妇女。如果迁延日久,就会发展为大的脓肿,其中还生有赤小豆大小的肉芽。治疗这种病候,可用切割的.连翘草根各一升,加水一斗六升,煎取三升,乘热强饮,并多穿衣服,坐在盛有热汤的铁锅上熏蒸,使病人汗出至足部,即可痊愈。

痈疽生在大腿和足胫部的,名叫股胫疽。这种病的外部没有明显的变化,然而痈肿所化的脓紧贴骨上,如果不迅速治疗,约三十日即可死亡。

痈疽生在尾骶骨部的,名叫锐疽。其形状红、大而坚硬,应当迅速治疗,否则,约三十天就会死亡。痈疽发生在大腿内侧的,名叫赤施。如不迅速治疗,至六十天就会死亡。如果两腿内侧同时发病,是毒邪伤阴已极,多属不治之证,十天就要死亡。

发生在膝部的,名叫疵疽。其症状是外形肿大,皮肤颜色没有变化,伴有发冷发热,患处坚硬,这是尚未成脓的表现,切不可用砭石刺破,如果误用砭石刺破排脓,便会导致死亡。须待患处柔软成脓,再用砭石刺破,以排脓泻毒,疾病就会痊愈。

发生在关节的各种痈疽,并且出现内外、上下、左右对称发病的,都不易救治。生于阳经所在部位的,约一百天死;生于阴经所在部位的,约三十天死。

发生于足胫部的,名叫兔啮疽,其外形红肿,毒邪能够深入至骨,应当迅速治疗,如不急治,就会危害生命。

痈毒发于内踝的,名叫走缓。其外形如痈,但皮肤颜色没有变化。治疗时应当用石针屡屡砭刺痈肿所在之处,使寒热的症状消退,就不会死亡。

痈疽发生于足心、足背的,名叫四淫。其形状好像大痈一样,如不迅速治疗,约一百天就会死亡。

痈肿生在足四傍的,名叫厉疽。其外形不大,如果从足小趾开始发病,并呈现黑色,应当迅速治疗以消除黑色,如果黑色不消退,却逐渐加重,就不能治愈了,约一百天就会死亡。发生在足趾的,名叫脱疽,其症状如果出现赤黑色,是毒气极重,多属不治的死证;如不呈现赤黑色,是毒气较轻,尚能救治。如经过治疗而病势仍不减轻,应当迅速截除其足趾,否则毒气内攻深陷于脏腑,必然导致死亡。

【原文】黄帝日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日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岁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炼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日痈。黄帝日何谓疽岐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日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提要】本段主要论述了痈和疽的区别。

【白话解】黄帝说你所谈的痈疽应当如何鉴别呢?岐伯说如果营气滞留在经脉中,血液就凝聚而不能畅行,从而使卫气受到影响也阻滞不通,使壅积于内而化生毒热。如毒热发展不止,便使肌肉腐烂化脓。但是这种毒热仅仅浮浅在体表,不能深陷到骨髓,所以骨髓不会被灼伤而焦枯,五脏也不会受其伤害,这种疾病就叫做痈。

黄帝说什么叫做疽呢?岐伯说如果热毒亢盛,深陷于肌肤的内部,使筋膜溃烂,骨髓焦枯,同时还影响五脏,使血气枯竭。其发病部位比痈的发病部位深,使得筋骨肌肉等都溃烂无遗,所以称之为疽。疽的特征是皮色晦暗而坚硬,如同牛颈部的皮一样,痈的特征,是皮薄而光亮。这些就是痈和疽的区别。

篇10:黄帝内经灵枢篇第贼风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58篇贼风

因《贼风》文中主要讨论外邪侵袭人体所发生的疾病,故称为”贼风“。

【题解】贼风,系指四季气候异常所形成的邪气,俗称外邪。

【原文】黄帝日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空穴[1]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岐伯日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

【提要】本段主要论述了”因加而发“的发病方式,即因于故邪,加以新邪而发病。

【注释】[1]空穴因上古之人穴居野处,故称之。

【白话解】黄帝问道你经常讲到,人体发生疾病都是因为贼风邪气侵袭人体引起的。但是有些人并没有离开居处的房屋或遮蔽得很严密的地方,没有遭受贼风邪气的侵袭,却突然发生疾病,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这种情况的形成,都是因为平素就受到邪气的.伤害而没有察觉所造成的。或曾经被湿邪伤害,湿邪侵袭人体后,藏伏在血脉和分肉中,长期不能消散;或从高处跌落,使瘀血留滞在体内;或暴喜大怒而情志活动不能节制;或饮食不适当。或不能根据气候的寒热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导致腠理闭塞而不通畅。若腠理开时感受风寒,使血脉凝滞不通,新感受的风寒与体内原有的邪气相互搏结,便会形成寒痹。由上述原因使体内有热,则会形成身体出汗,在出汗时就容易感受风邪。即便不是遇到贼风邪气的侵袭,也一定是外邪与体内原有邪气相互结合,才会使人发生疾病。

【按语】本文指出卒然发病的原因,除贼风邪气外,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均可引发疾病。这对后世温病学家”伏气"观点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原文】黄帝日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1]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日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黄帝日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日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

【提要】主要强调虽然有时邪气侵袭人体不易被察觉,但是疾病的发生绝不是鬼神等因素所导致,并扼要介绍了祝由方法治疗疾病的机理。

【注释】[1]怵惕恐惧之义。

【白话解】黄帝问道上述疾病发生的原因,都是病人自己能感觉到的。那些既感觉不到有邪气侵袭,又没有惊恐等情志的过度刺激,却突然发病,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有鬼神作祟吗?岐伯回答说这种情况,也是有宿邪藏伏在体内而尚未发作。由于性情有所厌恶,思想有所羡慕,而引起气血逆乱,逆乱的气血与藏伏在体内的宿邪相互作用便发生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发生的原因不明显,既看不见,又听不到,所以就好像鬼神作祟一样。

黄帝问道这类疾病既然不是鬼神作祟,为什么用祝由的方法能够治愈呢?岐伯回答说古代的巫医,掌握一定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又首先了解了疾病发生的原因,所以再用祝由方法就能把疾病治愈。

【按语】祝,就是祝由,是古代治疗疾病所使用的一种精神疗法,《素问•移精变气》亦提及,其临床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五变

军训五味篇作文

黄帝内经第阴阳别论

黄帝内经太素之尺诊知识简介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

传统中医学论文范文

《内经》与肠道养生

《黄帝内经》全文简介

《黄帝内经》介绍

“和于术数”与《黄帝内经》养生的三个层面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营卫生会」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营卫生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营卫生会」(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内经由来简介2023-09-01

母亲节简介和由来2023-07-04

黄帝内经读后感2023-08-13

《黄帝内经》哲学范畴2022-07-07

《内经》作息之道2022-05-08

内经句子解析2023-04-27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2023-07-05

《内经》太阴阳明论2023-01-17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什么2024-03-08

黄帝内经整体养生观的探讨论文2022-09-2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