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dashao”为你分享9篇“《向天堂的琴声》阅读试题及答案”,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飘向天堂的琴声阅读的训练题和答案
去年暑假,我应邀去一所老年大学代授琴课,一个星期后,一位瘦削、白皙,长着两道剑眉的七十岁左右的长者要插班学二胡。他斜挎着琴盒站在教室门口,看上去有几分疲惫,眼睛还有些微红,但他执意说想学琴,能跟上。并且一定要我把他安排在临窗的那个空位上。
那个空位曾是一位六十多岁女学员的座位,一个月前她因为晚期肝癌去世了。老人的头发雪白,还鬈鬈的,像电影演员秦怡。她学了两年二胡,拉得已经很专业了。据说她喜欢二胡已经到了一天不拉心里不安,一晚不拉无法安枕的地步,老伴戏称她是“琴痴”。
说也奇怪,自从这位“插班生”来了以后,我常常在他身上看到“琴痴”的影子。这位老先生拉得也很认真投入,从执琴到运弓,不懂就问。除此之外,他还央求我每周给他多加一小时的“小课”。“我交补课费。”他一再央求。在这儿学琴的老人大多很执著,有时像个孩子。
就这样,每周两次四个小时的大课后,别的学员放学回家,他留下来继续学。半年后他已经能很熟练地拉《雪绒花》了,而且我发现每次他都要在我离开教室后很认真、很投入地从头至尾拉一遍《雪绒花》。他拉的节奏流畅,音色优美,但不知为什么,节奏总是比平时处理得慢半拍,绵长而低沉,像是一个人在对另外一个人倾诉,深深浅浅地低回在我的心头。
有一次,我从办公室出来想回家,教室里又响起《雪绒花》缓缓的琴声。我翘首从门上的玻璃往里看,发现老先生端坐着,面朝外,忽高忽低忽远忽近的琴声从他的弦上汩汩地流出。飘向窗外,而窗外已是暮色渐浓,几片云悄悄地隐去,似乎怕挡住琴声飘向更远的天际。忽然,琴声戛然止住了,我看见老先生抱住琴杆,双肩抖动,既而,我听到嘤嘤的啜泣。
我推门进去,老先生端坐未动。当我低声询问他时,他突然抱住我,一阵大哭,他哭得像个孩子似的对我说:“我太想老伴了!我天天练琴拉琴,就是想让她听见,让她高兴,让她知道我想她……她去了天国……”后来我知道,他的老伴就是那位头发雪白还鬈鬈的“琴痴”。
1、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文中多处暗示“老先生”对老伴“琴痴”的思念之情。请找出几处来(不少于2处),将原话写在下面。
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飘向天堂的琴声”这个标题的含义。
4、如果你是文中的“琴痴”,你在天国听到了“老先生”的琴声,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说?
(1)想的:
(2)说的:
5、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一位老人说一说心里话?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答:我想对 说:
答案:1、一位70岁左右的长者坚持插班学二胡,以他的琴声来让去世的老伴高兴,来表达他对老伴的思念之情 2、如:a.看上去有几分疲惫,眼睛还有些微红 b.执意说想学琴 c.并且一定要我把他安排在临窗的那个空位上 d.这位老先生拉得也很认真投入 e.像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倾诉 f.似乎怕挡住琴声飘向更远的天际…… 3、有两层含义:实指“老先生”对去世的老伴所拉的二胡琴声,虚指“老先生”对老伴的思念之情。4、开放题,只要表达她对老先生的感激与思念之情即可。5、开放题,言之有理、简明得体即可。
篇2:《琴声何来》阅读及答案参考
《琴声何来》阅读及答案参考
天气清凉,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马骁驭心里打了个闪,想起了母亲。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哪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拥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马骁驭感觉和他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进入一条小巷,眼前出现了一个四木门,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壮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悉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吴秋明左揽右拖,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马骁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她喝茶。马骁驭咨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头。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子的头上,阳光穿透水径,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在,却无法捕捉。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藩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②看见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下。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吴秋明伸出另外一个胳膊搂住了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
19.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突出文章主题,表明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怀,需要亲情和爱。承接上文,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表现做铺垫,突出吴秋明对孩子们的爱。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解答。从内容上看,“绒布妈妈”实验通过对猴子进行实验而验证了一个道理,就是孩子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爱。从结构上看,“绒布妈妈”实验写在文章的第5至第7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引出这个话题的正是上文所写的是吴秋明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作为也正验证了“绒布妈妈”实验所讲的道理。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2分)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分)
【答案】(1)运用比喻的手法,暗示马骁奴已经放弃了对吴秋明的戒备,吴秋明已经走进了马骁奴的内心,马骁奴已经爱上的吴秋明。
(2)运用动作、神态和细节描写,展现出一幅充满温情的母女相拥的温馨惬意画面,表达出马骁奴内心的感动,赞美了吴秋明的善良与爱心。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分)
【答案】吴秋明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她有很高学识,并能学以致用;她质朴善良、乐于奉献、细心、而且有爱心,她关爱儿童村的孩子,经常去看望他们,并用自己的怀抱温暖他们,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母爱。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从文中看,吴秋明是“心理学博士”“单身”;熟知儿童心理,能够学以致用;为人质朴,“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善良,有爱心,真心爱儿童村的孩子,并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考生依据这些信息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案】第一次是在吴秋明讲了“‘绒布妈妈’实验”之后,马骁奴“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表明马骁奴开始关心吴秋明;第二次是在马骁奴听老师们讲述儿童村孩子的情况后,马骁驭“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表明马骁奴已经从内心里开始关心儿童村的孩子们;第三次是在马骁奴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的时候,“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表明马骁奴被吴秋明感动,对吴秋明产生了爱意和敬意。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串连起全篇内容,增加了小说的层次感,使小说结构紧凑;表现出人物心理的起伏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使小说主题逐渐得到升华。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探究题,但答案并不开放。考生解答时需要先从原文中找出题干中所说的“三次心理冲动”,然后逐一分析每次冲动的原因,并思考“三次心理冲动”在展开小说情节、表现小说人物、突出小说主题方面各起到什么作用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篇3:《山羊不吃天堂草》阅读试题阅读答案
《山羊不吃天堂草》阅读试题阅读答案
阅读试题
一、填空题
1、《山羊不吃天堂草》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2、《山羊不吃天堂草》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
3、《山羊不吃天堂草》的作者还写过这些长篇小说等。
4、明子花了两百多块买奖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5、《山羊不吃天堂草》的主人公生活在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城市社会中。
6、《山羊不吃天堂草》中的黑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7、当1000元押金在明子的兜里,明子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
8、《山羊不吃天堂草》曾获__________________。
9、《山羊不吃天堂草》中的鸭子和明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10、最后,鸭子成为了明子的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紫薇的爸爸妈妈为了感谢明子,送了他
A、一个围脖,一顶帽子还有200块钱
B、200块钱
C、一个围脖
D、一个帽子
2、三和尚让黑罐回家是因为()
A、黑罐的爸爸病的厉害,家里让他回去
B、黑罐身体不好,干活老是不出活,连累了三和尚和明子
C、黑罐偷了木料
D、明子和黑罐闹矛盾,三和尚才让黑罐回家的
3、明子花了两百多块钱买奖券,结果()。
A、中了一辆跑车
B、中了一台彩色电视机
C、中了一块毛毯
D、中了好多的洗发水
4、明子被抓到了公安局,是因为()
A、新楼的住户没等到明子,起了疑心,觉得受骗了,就报了案
B、明子骗了住户们的一千多块钱
C、明子偷了木材
D、明子和成里的人打架
5、三和尚的假发花了多少钱()
A、100元
B、120元
C、180元
D、160元
6、黑罐他们从一堆破烂中发现了一个淡蓝色的信封,里面装着()外国钱。
A、三张
B、五张
C、六张
D、九张
7、黑罐他们捡到的外国钱突然不见了,这钱是()。
A、被明子藏起来了
B、被黑罐藏自来了
C、被三和尚藏起来了
D、掉鞋壳里了
8、一天,明子在回小窝棚的路上,帮紫薇捡起了()。
A、一条白色的纱巾
B、一条红色的纱巾
C、一个长毛绒玩具
D、一幅画
9、三和尚他们和三个青年在澡堂打架是因为()
A、三个青年喝醉了
B、三和尚喝醉了
C、他们不让三和尚唱歌
D、黑罐骂了三个青年
10、黑罐偷木料被抓罚了多少钱()
A、200元
B、300元
C、400元
D、500元
三、判断
1、《山羊不吃天堂草》的作者出生于1954年2月。()
2、《山羊不吃天堂草》中的山羊不吃天堂草是因为草有毒。()
3、鸭子卖出的3张彩票中,其中有一张中了跑车。()
4、《山羊不吃天堂草》中的一张澡票是一元三角。()
5、黑罐他们捡到的外国钱是美元。()
6、鸭子的鸟最后飞走了。()
7、鸭子的鸟叫画眉鸟()
8、明子为紫薇做拐杖的木料是捡的。()
9、通常,明子他们每隔半个月洗一次澡()
10、黑罐偷木料被罚款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曹文轩
2、长篇少年小说
3、《草房子》、《青铜葵花》、《细米》等。
4、中了好多洗发水
5、物欲横流、金钱至上
6、胆小、害羞、坚强
7、信守承诺
8、第三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
9、朋友
10、徒弟
二、选择题
1、(B)
2、(B)
3、(D)
4、(A)
5、(C)
6、(B、)
7、(D)
8、(A)
9、(C)
10、(C)
三、判断
1、(X)
2、(X)
3、(√)
4、(X)
5、(X)
6、(X)
7、(X)
8、(√)
9、(√)
10、(√)
篇4: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试题及答案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1.释词:
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宿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提到的孔子,你知道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对此理解不当的选项是[ ]A.鹿是匾下面的装饰画。
B.先生要学生对匾行礼,学生以为对匾和鹿行礼。——表现孩子的天真和无知。
C.鹿是灵物,是神灵的象征,先生让学生对匾和鹿行礼。
D.天真无邪的孩子把对书屋行礼理解为对鹿行礼,——增加一点幽默感。
4.第二段三句话从三个方面写先生。首先写他的'________________,继而写他的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我”的恭敬来烘托。
5.“我”问“怪哉”遭拒绝一事,从“我”的角度看,表现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__,从先生角度看,表现了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第一段写了“我”对三味书屋的印象,从这些描写上看,可以看出“我”对三味书屋的印象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能体现“我”对先生态度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年高而博学的读书人。
2.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意近即可)
3.C
4.行为;外貌;声望
5.生性天真和兴趣广泛;为人极严厉。
6.只寥寥数笔,却使读者如同目睹一般,可见作者对三味书屋十分熟悉和有感情。(意近即可))
7.恭敬
篇5:错过天堂阅读答案
一次偶然,善良的天使遇到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善良的天使决定要帮助这个人,于是,他们成了朋友。
为了自己的朋友,天使拔下自己的羽毛,并且卖了一个好价钱;天使为自己的朋友买了足够的食物。
一天,穷人对天使说:我说朋友,光有一点食物是不行的,我还得有衣服、房子、车子、老婆、孩子
天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穷人,为了他的朋友,天使又一次出卖了他的.羽毛,可穷人仍然不满意,他还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穷人一天天地富了,天使身上的羽毛却一天天地减少一天,穷人问天使:朋友,你为什么总能赚那么多的钱?天使想都没有想,就说:朋友,你还不知道吧,我是天使,每次给你的钱,都是我卖羽毛得来的。
穷人的眼睛犹如黑夜的枯灯一般,亮了一下,他小声嘀咕:天使,天使一丝奸诈浮上了他的笑脸。
第二天,天使醒后,突然发现自己被关在一个笼子里,他大声地叫着:朋友,快来帮我,这是怎么回事?
穷人走了过来说:我可没把你当朋友,你想象一下,如果让你在全世界展览,那我就会成亿万富翁了!哈哈哈哈说着,他顺手拔下了天使身上最后一根羽毛:听说天使的羽毛可以使人不死
又过了一天,来参观天使的人都发现天使没有了羽毛,天使死了。大家议论纷纷。
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天使是那个穷人害死的。顿时,愤怒的人们向穷人涌来就在这时,关天使的笼子倒了,穷人被压在了下面。
他死了。
死后的穷人来到了地狱,他大声喊着:我要去天堂,我有天使的羽毛
有一个声音回答了他:你背叛了朋友,很不幸,你错过了天堂
篇6:错过天堂阅读答案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穷困潦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议论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根据省略号的不同用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表示内容的省略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穷人对天使说:我说朋友,光有一点食物是不行的,我还得有衣服、房子、车子、老婆、孩子
[]
(2)顿时,愤怒的人们向穷人涌来就在这时,关天使的笼子倒了,穷人被压在了下面。
[]
(3)死后的穷人来到了地狱,他大声喊着:我要去天堂
[]
3。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1)穷人一天天地富了,天使身上的羽毛却一天天地减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背叛了朋友,很不幸,你错过了天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错过天堂阅读答案
1。(1)生活贫困,经济困难;(2)形容做事非常坚决
(3)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2。(1)B;(2)A;(3)C
3。(1)穷人富了,天使身上的羽毛却少了,可以看出天使为了帮助这位朋友,不惜一切代价却无怨无悔;而穷人却贪得无厌,毫不领情,可以看出他为人的本质。
(2)这句话点明了对待朋友的正确态度,凡是那些无情无义,背叛朋友的人,终究是会得到报应的。
篇8:《错过天堂》阅读答案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穷困潦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议论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根据省略号的不同用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表示内容的省略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穷人对天使说:“我说朋友,光有一点食物是不行的,我还得有衣服、房子、车子、老婆、孩子……”
[ ]
(2)顿时,愤怒的人们向穷人涌来……就在这时,关天使的笼子倒了,穷人被压在了下面。
[ ]
(3)死后的穷人来到了地狱,他大声喊着:“我要……去……天堂……”
[ ]
3.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1)穷人一天天地富了,天使身上的羽毛却一天天地减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背叛了朋友,很不幸,你错过了天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9:《火柴天堂》阅读答案
《火柴天堂》阅读答案
那天,妈妈看到我在玩游戏,站了很久,轻轻地说:“东东,游戏⋯⋯还是少玩些吧。”妈妈是在家上班的自由职业者,对我一向还算理解,可能与她这时尚的职业有关吧。
为了躲妈妈,我开始转战网吧。其实,玩久了也有些厌倦,但还是不愿下线,哪怕只待在安全区看热闹也觉得踏实。那天,一行字跳入眼帘:“火柴天堂:出售传奇最可爱女孩一名,愿意收徒的私聊!”
多么独特的拜师启事!我点了她的名字,就这样,火柴天堂成了我的徒弟。我急于提升等级,基本没带她练过级。小火柴并不介意:“玩嘛,我不会为此花费太多精力的。”她躲在安全的地方,一边打小怪物练级,一边和我聊天。她说游戏是为人服务,而我投入得本末倒置了。我何尝不知呢?只是迷恋已久⋯⋯
两周她只练到15级。然而那天我与一个40级武士PK,她却挺身而出,结果死了N次。我,也屡战屡败。一周后,她买了个42级道士号,我问: “不是说不会花费太多精力吗?”“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你的号有没密保啊?要是被黑了怎办?”“啊?”她半晌才回道,“看造化吧!”
从此,有人来犯,我们就下线换号,由我用“清风道士”出战。然而我渐渐发现,传奇与生活不同:纵然我杀死对方N次,他还是可以用脏话骂我。我突然有些厌恶这种生活。
又一晚,她呆站在安全区,半天才说:“清风道士的'号,果然被黑了。”我的心猛地就痛了。我明白那是她为我而买的号,是她要给我的保护。
可我不能表现得伤心,我劝她:“你说过的,游戏而已。”“可我真的不想你被欺负。”“是我技不如人,没关系的。游戏里败了就败了,生活中技不如人那才糟糕呢。”没想到,我居然用她的论调来安慰她。但,说着说着,想到日渐荒芜的学业,一种从未有过的彻悟穿过我心。
最后,我们相约退出传奇,但我还想用QQ 视频看看她。
“不,不要!你会吃惊的。”“不会,你是我徒弟嘛。不管你什么样,我都不会吃惊的。”
然而如火柴所说,接通视频,我还是吃惊了:妈妈!
妈妈打过来一个笑脸:生气了?“东东,妈妈只想更了解你,只是想让你明白: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妈妈有没有自作聪明?”妈妈说,“知道我为什么叫‘火柴天堂’吗?有首《火柴天堂》里唱‘妈妈牵着我的手回家’,妈妈想牵着东东的手,回家⋯⋯”
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但我还是笑着打出:“得了,还牵我回家呢,你不就是个小火柴嘛,还要我保护呢!”
“嗯。”妈妈说,“那么,师父,小火柴等你回家!”
阅读题:
1.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2.摘取文中的词语,梳理“我”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变化过程(均限用两个字)。
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简要分析一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4.关于“小火柴”的真实身份,小说在前半部分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一处简要分析。
5.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在“放、管、疏、严”中选一个字填入下面的句子。
教育孩子改掉不良习惯,“ ” 永远比“堵”更为有效。
参考答案:
1.妈妈匿名拜“我”为师参与网络游戏,帮助“我”戒掉网络游戏习惯。
2. 迷恋厌倦厌恶 彻悟。
3.“小火柴”,是一个尊重孩子、很有教育方法的开明母亲。
4..本题可以分析的伏笔,如:开头交代妈妈的职业以及对“我”的理解;“小火柴”成为“我”的徒弟后对“我”沉迷游戏的劝告;“小火柴”挺身而出保护“我”;“小火柴”说自己买号的原因是“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当“我”提出视频时她说“你会吃惊的”,这些都暗示着“小火柴”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妈妈对“我”的关心和教育方式的现代,为后文的情节逆转作了充分的铺垫。
5..疏(2分) 以上共12分。
★ 西湖阅读答案

【《向天堂的琴声》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9篇)】相关文章:
山水画卷小学作文2023-02-26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2022-09-22
题甘泉书院,题甘泉书院陈与义,题甘泉书院的意思,题甘泉书院赏析2022-11-26
唤醒良知作文2023-11-30
《小提琴的力量》阅读答案2022-12-18
努力背后的自信作文2023-03-03
感动我心作文800字2023-02-16
举国哀悼闪耀人性光辉阅读答案2022-11-09
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2024-01-06
古琴教学计划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