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痛苦阅读习题及答案(共9篇)由网友“nbcs”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读书是一种痛苦阅读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读书是一种痛苦阅读习题及答案
①真正的读书是痛苦的,一种很深很深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逼进你的灵魂,嵌入你的骨髓,使你大汗淋漓,甚至使你喘不过气来。因此,北大怪才余杰把这种阅读叫做“黑色阅读”。周恩来有一句话气壮山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可许多人仅仅把它理解为一种崇高的理想而纷纷模仿:我将来要当科学家,我长大要成为一名工程师……其实,现在的读书人未必有几个深刻理解他当时读书的痛苦。那满目疮痍的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的苦难深深嵌入他的灵魂,因而注定他的求学是痛苦的、悲壮的。
②现在的年轻人多半喜欢说自己爱“读书”,认为读书是一种资本,一件可以用来在人面 前炫耀的冠冕。能够真正理解读书的苦难的人也许并不多,他们不是在读书,只是想捞张“文凭”向社会讨生活:把口袋装满一点,把门面装点得堂皇一点。事实上读书应该是一种苦难的历程,心灵的磨难,而不是酒足饭饱之后的谈资。
③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投水时,留下一句绝唱:“五十之年,只此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关于他的死因,有很多说法,但我更认为他是死于自己的文化,这是读书人最大的悲壮。读书读得如此痛苦,有几人能比?他的死与苏格拉底的死,与布鲁诺的死遥相呼应。他们的死,理应震撼我们所有的人;他们的死,应该成为人类心灵上的一块高耸入云的丰碑。
④现在,苏格拉底走了,布鲁诺走了,王国维走了……连中国近代最“尖酸刻薄”的鲁迅也走了。他们一个个都痛苦地走了。可他们带给人间的光明却被我们大多数人给利用了。这是我们的荣幸,亦是我们的悲哀。读书是痛苦的,为解除人类苦难而读书的人不但是痛苦的。而且是孤独的。
(选自《作文成功之路》有删节)
1.请说出第①段中“真正的读书是痛苦的,一种很深很深的痛苦”这句话中“真正的读书”和“痛苦”的内涵。(2分)
2.如何理解第④段中“这是我们的荣幸,亦是我们的'悲哀”一句的含义?(4分)
3.请结合②③两段分析文章是怎样证明“读书是一种痛苦”这一观点的?(4分)
参考答案:
1、真正的读书”是指为解除人类苦难而读书;“痛苦”指读书是一种“苦难的历程,心灵的磨难”(每点1分,共2分)
2、他们通过自己的读书为人间带来光明,我们能够享受他们的成果,我们是荣幸的(2分);但我们却不能了解他们读书的痛苦,只是为个人理想而盲目地模仿他们的行为,或把读书当作一种资本,一件可以用来在人面前炫耀的冠冕,或为捞张“文凭”向社会讨生活,而让伟人们孤独离去,从这一点说我们是悲哀的。(2分)
3、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现代年轻人的事例为反面例子,王国维的例子是正面,通过正反对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方法1分,分析3分)
篇2:《淡泊,是一种智慧》阅读习题及答案
《淡泊,是一种智慧》阅读习题及答案
①前不久,我回到了故乡,见到了儿时的伙伴。大家畅所欲言,从儿时的单纯有趣,到毕业前的难舍难依。更多地聊到毕业后工作的经历,有人谈及工作中的一些成绩时,眉飞色舞,一脸的优越感;而也有一些人是满腹牢骚,面对工作与生活和实际中有极大反差时,自怨自艾,满是沮丧和失落感。
②我那时是他们忠实的听众,没有表现出大起大落的心情变化来。一方面,自己工作业绩平平,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我只是尽自己的心力而努力工作,然后就是踏实地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自己曾有过生活的艰难和工作的磨砺,走过之后,才会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淡泊,时刻保持一颗淡泊、豁达、平静的心,这才是大智慧!
③淡泊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一种情致,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雅趣,一种乐观,一种洒脱,是人生的一种气韵!淡泊是从容、平和、谦卑的人生态度。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以为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好高骛远,总想能金戈铁马乘风破浪,或是战天斗地壮志凌云,梦想轰轰烈烈地成就一番事业。
④然而,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英雄毕竟是少数,更不能唾手可得。从古到今,那些英雄、贤才,哪一个不是从平凡开始,经过重重磨砺,最终才能赢得辉煌的人生呢?而有一些人功成名就后,就沾沾自喜,甚至饱食终日,不思进取了,有的甚至挥霍无度,以至晚景凄凉可悲。
⑤面对成功,我们更需要从容、淡泊,就如商坛一些杰出人士,既能坦然面对事业的一次次成功,也能在失意和落败中,总结教训,东山再起。
⑥淡泊也是一种豁达、宁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背负难以承载的压力,工作、家庭、爱情中不如意十有八九,一些人面对挫折会迷离彷徨,不知所措。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可曾明白倘若没有路遥、疾风,怎能知道它们有多少能力。对于挫折,我们应坦然面对,淡然处之。
⑦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激烈的,如果人们一味地追求心目中的成功,恐怕总有失落和不平衡。实际上,成功的喜悦,不在结果,而在追求的过程。因此,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你不妨给自己定一个前进的方向,一个远期目标,然后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只要你用心工作和观察,就会获得人生意外的收获。这就需要人们应该多一份人生的淡定,少一份浮华。
⑧人生的潮起潮落,人生的'迷惘困惑,人生的失意痛苦,这么多的风雨,我们总要经历,这就更需要我们拥有一份淡定。这是一个人的修养,是坦然的人生态度,是人生的积淀,是一种气韵!
(选文略有改动)
2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6.联系文本,说说开头①②两段的作用?(3分)
27.文中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8.联系全文内容,给选文第⑥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29.结合文意,请理解第⑥段疾风知劲草中疾风一词的含义。(2分)
参考答案:
25、淡泊,是一种智慧。(或时刻保持一颗淡泊、豁达、平静的心,这才是大智慧。)(3分)
26、把我和身边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中心论点(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1分)。
27、对比论证(1分)。突出地论证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英雄毕竟是少数,更不能唾手可得。这一分论点,进而更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分)。
28、示例:南非总统曼德拉历经27年牢狱之灾,始终坦然面对,淡泊处之。他曾说过,生命中最伟大的辉煌不是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再度升起。正是靠着这样的人生态度,出狱后他依然精神矍铄,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语言表述简洁、流畅,能够论证中心论点即可,3分)
29、疾风比喻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意思对即可,2分)
篇3:作文:读书是一种痛苦
作文:读书是一种痛苦
真正的读书是痛苦的,一种很深很深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逼进你的灵魂,嵌入你的骨髓,使你大汗淋漓,甚至使你喘不过气来。因此,北大怪才余杰把这种阅读叫做“黑色阅读”。周恩来有一句话气壮山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可许多人仅仅把它理解为一种崇高的理想而纷纷模仿:我将来要当科学家,我长大要成为一名工程师……其实,现在的读书人未必有几个深刻理解他当时读书的痛苦。那满目疮痍的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的苦难深深嵌入他的灵魂,因而注定他的求学是痛苦的'、悲壮的。
现在的年轻人多半喜欢说自己爱“读书”,认为读书是一种资本,一件可以用来在人面 前炫耀的冠冕。能够真正理解读书的苦难的人也许并不多,他们不是在读书,只是想捞张“文凭”向社会讨生活:把口袋装满一点,把门面装点得堂皇一点。事实上读书应该是一种苦难的历程,心灵的磨难,而不是酒足饭饱之后的谈资。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投水时,留下一句绝唱:“五十之年,只此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关于他的死因,有很多说法,但我更认为他是死于自己的文化,这是读书人最大的悲壮。读书读得如此痛苦,有几人能比?他的死与苏格拉底的死,与布鲁诺的死遥相呼应。他们的死,理应震撼我们所有的人;他们的死,应该成为人类心灵上的一块高耸入云的丰碑。
现在,苏格拉底走了,布鲁诺走了,王国维走了……连中国近代最“尖酸刻薄”的鲁迅也走了。他们一个个都痛苦地走了。可他们带给人间的光明却被我们大多数人给利用了。这是我们的荣幸,亦是我们的悲哀。读书是痛苦的,为解除人类苦难而读书的人不但是痛苦的。而且是孤独的。
(选自《作文成功之路》有删节)
篇4:读书是一种德性阅读答案
丁国强
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当一个人强迫着自己作出某种读书姿态的时候,他其实是在折磨自己了。读书是一种心灵义务。一个人,如果没有把一段青春时光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那么,他就是自己的敌人,因为他放弃了对自我心灵的塑造,错过了在读书时光中体会“物我两忘”的机缘。这一机缘,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弥补。当你回过头来,重新拾起书本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何等陌生!古人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更何况是错过了一段读书的岁月呢!
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是无条件的,完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曾国藩有言:“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自立,则家塾亦不能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这段话可以从更广阔的意义上去理解,说白了,之所以不读书,首先是因为你不想读书,而并非客观条件不具备。
我读故我思。表面上看来,思想者与无知者的差别或许就在一本书。一本书所产生的精神距离是无法测量的。思想者的沉默,本身就昭示着一种精神力量,而无知者越是喋喋不休,越发暴露出其内心的苍白。但是读书并不意味着手不释卷,阅读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仪式,它的存在不依赖于外在的表演。一个曾经有过一段疯狂的阅读史的人,一个对过去的读书生活心怀依恋的人,即便不能拥有一个书房,一面书橱,一盏书灯,一个畅游书海的安静夜晚,我们依然相信他那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读书是一种德性。在理性的引导下,读书人在灿烂星空与神圣道德律之间,获得了灵性和自由,以及诗意的生存。(摘自《中国图书商报》有删改)
【问题】
2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22.文中引用曾国藩的一段话,从论证方法上讲是【 】论证,作用是【 】。(3分)
23.谈谈你对下面一句话的.理解。(3分)
一个人,如果没有把一段青春时光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那么,他就是自己的敌人。
24.阅读全文,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
21.读书是一种德性。
22.道理论证;作用是阐明读书是无条件的,完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23.读书可以塑造自我心灵,放弃了读书,其实也就等于是放弃了对自我心灵的塑造。
24.最后一句话明确点题,阐明读书的重大意义,收束全文,强化了文章主旨。
篇5:短篇阅读习题及答案
短篇阅读习题及答案
①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方式了。
②我们不可能也绝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于世,作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语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这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与煎熬。我们承受着,承受着风霜雨雪,也承受着鲜花硕果。
③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是为实现自我的一种收敛;是为寻求迸发所做的自我蓄结。
④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不论你愿意与否,生活本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终将是山、是海,是那只踽踽而行、默默跋涉的戈壁骆驼,终将以胸怀以肩膀去承受生活的各种施加。
⑤生为人,我们需要承受,也只有承受。
1.用|标出全文的结构层次。(直接标在下面的序号中)(3分)
① ② ③ ④ ⑤
2.结合上下文说说②段画线句子中风霜雨雪与鲜花硕果不能互换的原因。(2分)
3.分析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2分)
4.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2分)
5.根据全文内容,你为这篇文章拟写的标题是 。(2分)
答案:
1.(3分)(每处1分)①|②|③④|⑤
2.(2分)(答对1点的满分,答出2个以上要点加1分)
①保持行文思路一致,与上下文的恶意与善待苦涩而美丽先从负面说,再从正面说的顺序相照应。
②先后顺序不同,读文时得到的心理暗示也不同。后说风霜雨雪容易带给人前途未卜的心理暗示;后说鲜花硕果容易带给人前途光明的心理暗示。
③表明先有风霜雨雪,才能换来鲜花硕果的哲理。
3.(2分)比喻论证(答成道理论证得1分)
4.(2分)①比喻贴切 ②句式整齐 ③用词讲究 ④语言严密(未举例扣1分)
5.(2分)示例:承受
篇6:语文阅读习题及答案:《读书养气》
语文阅读习题及答案:《读书养气》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读书养气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选文论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①段中,作者指出了读书的多种目的,且认为“均无不可”。在这几种读书目的中,你觉得哪一种最适合我们中学生?请简述理由。
读书的目的最适合我们中学生的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列举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厚积而薄发”中“厚积”指的是__________,“薄发”指的是_________。
5、下面是几则关于读书的名言,如果要在本文中引用,可以选择哪两项?并说说理由。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②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孔子)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④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可以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结合你课外阅读的感受,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读书可以养气。
2、“略”。
3、运用举例论证,证明“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这一观点。
4、读书多写出好文章。
5、①和④理由:扣读书可养气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6、示例: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养刚强之气;
读《红岩》可养浩然之气;
读《鲁宾孙漂流记》可养勇敢之气。(言之有理即可)
篇7:《阅读是一种孤独》阅读答案
毕淑敏
①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②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当,不断溢出像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
③ 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地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是把整碗面都吃光,才知道碗底下有没有卧着个鸡蛋。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他们只吃一口,就尖锐地判断出成色。我想老寿星的胃一定都是很坚强的,只有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得了一个聪明的脑。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 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生命。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也许在航道的选择上有趋于保守的看法,但他们对风暴的预测绝对准确。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大为享乐。
④它有些像睡。我小的时候,当我忧愁,当我病痛,当我莫名其妙烦躁的时候,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说:“去睡吧,睡一会儿就好了。”睡眠中真的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比躺下去时信心倍增。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戏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当我们读完名著的最后一个字时,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⑤ 它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地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在读名著时,我常常在看上一页的时候,揣测下一页的趋势。它们经常同我的想象相距甚远。这时候我会很高兴,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只是江湖上的口诀多藏之深山传之密室,每个学科大师们的真迹却是唾手可得。由于它们的廉价和平凡,人们常常忽略了它的价值。那是古往今来人类最智慧的大脑留给我们的结晶啊!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辩与精湛的匠艺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记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今人虽然暗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天鹅。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⑥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抢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刻只感觉到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同他对话。
⑦阅读名著不可以在太快乐的时光。人们在幸福的时候往往读不进书。快乐是一团粉红色的烟雾,易使我们的眼睛近视。名著里很少恭维幸运的话语,它们更多是苦难之蚌分泌的珍珠。阅读名著也不可在太富裕的时刻。阅读其实是思索的体操,富裕的膏脂太多时,脑子转动就慢了。名著多半是智者饿着肚子时写成的,过饱者是不大读得懂饥饿的文字的。真正的阅读,也可以发生在喧嚣的人海,也可以坐落在冷峻的沙漠。可以在灯红酒绿的闹市,也可在月影婆娑的海岛。无论周围有多少双眼睛,无论分贝达到怎样的嘈杂,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撞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为你讲的故事。
题组一:
1.文章第4段中,“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 “苍老”和“年轻”是什么意思?请加以解释。(4分)
苍老:
年轻:
2.作者把阅读的感觉比作“吃”、“睡”、“搏斗”,其作用是什么?(4分)
3.为什么说“阅读是一种孤独”?(5分)
4.作者在文中教给我们阅读名著的方法有哪些?请你结合阅读中外名著的切身体会来回答。(6分)
题组一答案:
1.“苍老”指的是一种人生岁月的体验;“年轻”是说自己得到了精神愉悦,而变得年轻起来。
2.(1)化抽象为具体,阅读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作者把它比作“吃”、“睡”、“搏斗”,形象而具体;
(2)化深奥为浅显,作者把阅读活动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让人接受。
3.(1)阅读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能独啜,是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
(2)阅读不可在太快乐的时光,
(3)阅读不可在太富裕的时刻。
4.此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能从阅读的需要、体验、审美等角度来回答即可。
题组二:
1.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2分)
(2)快乐是一团粉红色的烟雾,易使我们的眼睛近视。(2分)
2.文章为什么在第八自然才点出“阅读是一种孤独”这一主旨?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4分)
3.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题组二答案:
1.(4分)(1)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往往不如作者缜密和深刻,但通过与作者的交流、碰撞,我们思维的力度会得到进一步提升。(2分)(2)人在快乐的时候,很容易失去冷静的心态和客观的视角,对名著当中所包含的真知灼见往往就会视而不见。(2分)
2.(4分)文章前七个自然段对阅读进行了通俗形象又富有感情的解读,使读者对阅读产生强烈的向往和期待之情;(2分)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提出“阅读是一种孤独”这一主旨,更易于广大读者理解接受。(2分)
3.(6分)本文通篇运用比喻的手法。(2分)答案示例:文章前七个自然段运用三个众所周知的比喻,从内容选择、精神收益、思维过程等方面对阅读进行了多角度的描述,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容易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4分)(结合文本内容,自圆其说即可。)
篇8:《阅读是一种孤独》阅读答案
毕淑敏
①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②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当,不断溢出像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
③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地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是把整碗面都吃光,才知道碗底下有没有卧着个鸡蛋。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他们只吃一口,就尖锐地判断出成色。我想老寿星的胃一定都是很坚强的,只有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得了一个聪明的脑。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 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生命。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也许在航道的选择上有趋于保守的看法,但他们对风暴的预测绝对准确。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大为享乐。
④它有些像睡。我小的时候,当我忧愁,当我病痛,当我莫名其妙烦躁的时候,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说:“去睡吧,睡一会儿就好了。”睡眠中真的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比躺下去时信心倍增。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戏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当我们读完名著的最后一个字时,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⑤它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地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在读名著时,我常常在看上一页的时候,揣测下一页的趋势。它们经常同我的想象相距甚远。这时候我会很高兴,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只是江湖上的口诀多藏之深山传之密室,每个学科大师们的真迹却是唾手可得。由于它们的廉价和平凡,人们常常忽略了它的价值。那是古往今来人类最智慧的大脑留给我们的结晶啊!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辩与精湛的匠艺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记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今人虽然暗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天鹅。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⑥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抢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刻只感觉到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同他对话。
⑦阅读名著不可以在太快乐的时光。人们在幸福的时候往往读不进书。快乐是一团粉红色的烟雾,易使我们的眼睛近视。名著里很少恭维幸运的话语,它们更多是苦难之蚌分泌的珍珠。阅读名著也不可在太富裕的时刻。阅读其实是思索的体操,富裕的膏脂太多时,脑子转动就慢了。名著多半是智者饿着肚子时写成的,过饱者是不大读得懂饥饿的文字的。真正的阅读,也可以发生在喧嚣的人海,也可以坐落在冷峻的沙漠。可以在灯红酒绿的闹市,也可在月影婆娑的海岛。无论周围有多少双眼睛,无论分贝达到怎样的嘈杂,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撞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为你讲的故事。
篇9:《阅读是一种孤独》阅读答案
1.“苍老”指的是一种人生岁月的体验;“年轻”是说自己得到了精神愉悦,而变得年轻起来。
2.(1)化抽象为具体,阅读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作者把它比作“吃”、“睡”、“搏斗”,形象而具体;
(2)化深奥为浅显,作者把阅读活动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让人接受。
3.(1)阅读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能独啜,是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
(2)阅读不可在太快乐的时光,
(3)阅读不可在太富裕的时刻。
4.此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能从阅读的需要、体验、审美等角度来回答即可。
★ 词作业习题及答案
★ 草原习题及答案
【读书是一种痛苦阅读习题及答案(共9篇)】相关文章:
练习题指导教案2022-11-29
高三新学期的学习计划2022-05-07
《列夫托尔斯泰》练习题与答案2023-07-07
说林冲高考阅读训练习题及答案2022-09-06
高三新学期学习计划安排2022-12-20
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2023-09-21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习题及答案2023-03-14
高三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宝典2023-01-27
句式转换练习题及答案2022-08-27
七年级快乐暑假练习题答案参考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