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相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时间:2023-07-15 07:44:20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王安石在相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推荐8篇)由网友“idkwi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王安石在相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王安石在相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篇1:王安石在相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安石在相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子 妇 之 亲 萧 氏 子 至 京 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因谒公

(2)公约之饭()

(3)意为公必盛馔()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萧氏子盛服而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人愧甚而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2、(1)拜见(2)吃饭(3)心想

3、中午过后,觉得非常饥饿但是不感离去

4、意为公必盛馔

5、身为宰相的王安石过着如此俭朴的生活,自己却过着骄纵的生活。

6、“略”。

篇2:王安石在相位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安石在相位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果蔬:泛指菜肴。

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⑤脔(luán):切成块的肉。

阅读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 ②意为公必盛馔( )

③又久之,方命坐( ) ④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

2、翻译句子 ①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其人已心怪之

3、理解:上文末了说“人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

4、这篇文言文中可以看出王安石什么品质?

阅读答案

1、①第二天 ②食物 ③才 ④ 吃

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

3、胡饼的四傍。

4、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萧氏子虽人品不坏,但似乎是一个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人,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引用说明知识点

有力说明,并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

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篇3: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两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甲]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便扶向路______________

②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

③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

④无问津者______________

⑤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

⑥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段中,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明明“处处志之”,为什么回去寻找桃花源时却“遂迷,不复得路”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乙]段横线处按原文内容填空。并说出它们各自的出处。想一想,这雕刻的句子与文中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沿,顺着;②做标记;③计划;④渡口;⑤零数;⑥大约

2.①南阳的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

②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船篷覆盖在上面。

3.答案要点;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只是人们美好的理想而已。(意对即可)

4.水落石出清风徐来 《后赤壁赋》《赤壁赋》 盖大苏泛赤壁云

篇4: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注]掘株:挖了树根的坑。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2)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3)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4)童子方欲弹黄雀

2.翻译下列句子。

(1)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2)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3.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

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展开 夺取(这里有“捕捉”的意思) 抬(起)、伸长 正

2.(1)螳螂正想吃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后面,伸长脖子,正想啄食它呢。

(2)小孩子正想(拉开弹弓)去弹黄雀,却不知道前有深坑后有截断的树桩。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①为人处世,应该有长远的打算,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的利益;②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侵害别人的人,也往往被他人算计。

二:

1.下列的“之”意思完全相同的是

①不知螳螂之在后②欲攫而食之也 ③欲啄而食之也

④迎而欲弹之 ⑤此皆贪前之利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2.翻译下列句子。

(1)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

(2)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3.从选文中可以归纳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_______”画出表示议论的.句子,并谈谈此故事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C

2.(1)黄雀正想要吃螳螂,却不知道孩子挟着弹丸就站在榆树下,等着要击下它。

(2)这都是贪恋前面的小利,却不顾后面的害处的做法呀。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启示)做事要考虑周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提醒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篇5:王安石待客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王安石待客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⑥,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公约之饭 (2)又久之,方命坐

(3)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4)其人愧甚而退

11、翻译:①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其人已心怪之 (2分)

12、理解:上文末了说公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2分)

13、王安石是一个怎样的人?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3分)

参考答案:

10、(1)代词,代萧氏子(2)才(3)吃(4)回去

11、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12、胡饼的.四傍。即胡饼的四边,没有肉馅的部分。13、王安石是一个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人。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从自身生活做起,杜绝浪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6:文言文阅读《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

原文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娇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翻译

王安石在担任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达京城,于是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过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果品蔬菜类的菜都没有准备,萧氏的儿子心里对王安石的做法感到奇怪。他们喝了几杯酒,先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小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汤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了。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羞愧地回去了。

注释:

(1)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2)至:到,往。

(3)京师:京城,都城(4)因:于是

(5)饭:饭食。(6)翌日:第二天。

(7)馔(zhuàn):饭食(8)去:离开。

(9)方:才。(10)果蔬:泛指菜肴。

(11)其人:指萧氏之子。(12)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13)脔(luán):切成块的肉。(14)置:放、摆。

(15)而已:罢了。(16)颇:很,十分。

(17)复:再。(18)箸:筷子。

(19)啖(dàn):吃。(20)旁:旁边,身旁。

(21)公:代词,指王安石。(22)食:吃。

(23)之:代词,指胡饼。(24)甚:很,非常,表示程度深。

(25)之:代词,代指萧氏子。(26)而:转接,意思为“但”。

(27)顷:一会儿。(28)而已:罢了。

(29)在:担任。(30)盛服:穿着华丽的服装。

(31) 怪:感到奇怪。(32) 约:请。

(33)惟:只(34)相:宰相

(35)纵:惯养(36)退:回来

(37)愧:羞愧(38)盛:丰盛

(39)谒: 拜见

篇7:文言文《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果蔬:泛指菜肴。 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⑤脔(luán):切成块的肉。

【文言知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说“颇”。“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译文】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王安石待客》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 ②意为公必盛馔( )

③又久之,方命坐( ) ④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

2、翻译句子 ①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其人已心怪之

3、理解:上文末了说“人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

4、这篇文言文中可以看出王安石什么品质?

《王安石待客》参考答案:

1、①第二天 ②食物 ③才 ④ 吃

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

3、胡饼的四傍。

4、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萧氏子虽人品不坏,但似乎是一个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人,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

5.解释:

(1)谒 (2)意 (3)具 (4)怪

(1)拜见 (2)料想 (3)准备 (4)以……为怪

【启示】

做人应当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王安石贵为宰相,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

篇8:文言文《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果蔬:泛指菜肴。 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⑤脔(luán):切成块的肉。

【文言知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说“颇”。“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译文】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王安石待客》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 ②意为公必盛馔( )

③又久之,方命坐( ) ④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

2、翻译句子 ①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其人已心怪之

3、理解:上文末了说“人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

4、这篇文言文中可以看出王安石什么品质?

《杨修颖悟》阅读答案及翻译

《秦观 还自广陵》译文及注释

秦观:还自广陵

而知之范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古今异义及成语总结

《赤壁赋》教学实录两课时 (高一必修一)

游统一嘉园作文

新课程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

低年级学生理解词义的方法初探

《还自广陵》原文及译文

王安石在相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安石在相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王安石在相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

文言句式(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05-06

文言文阅读训练(已发表)(教师中心稿)2022-09-25

熟悉解题技巧,掌握文言词义(已发表)(教师中心稿)2023-06-25

《旧唐书·裴耀卿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023-06-13

伤仲永的教学反思2024-02-08

高考语文学习文言文解词有哪些方法2022-09-11

《伤仲永》的教学反思2022-09-30

《晋书谢安传》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2023-03-24

范文正公逸事阅读答案2022-10-31

王安石待客文言文阅读附答案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