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教学的一些思考论文(共13篇)由网友“小鱼干江湖骗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线性代数》教学的一些思考论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线性代数》教学的一些思考论文
《线性代数》教学的一些思考论文
[摘要]
《线性代数》是工科高校中颇为重要的一门课,也是较抽象难学的一门课程。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以作者的体会与认识,提出《线性代数》教学抽象概念的讲解应注意的几点问题,阐释了如何进行《线性代数》课程的课堂教学,并且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线性代数;数学概念;教学方法
《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重要的数学基础课。它不但广泛应用于概率统计、微分方程、控制理论等数学分支,而且其知识已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其它学科,如工程技术、经济与社会科学等领域。不仅如此,这门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训练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都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线性代数”本身的特点,对其内容学生感到比较抽象,要深入理解与掌握代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生感到相当吃力、难以理解。因此,为培养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甚为重要。
一、加强基本概念的教与学
线性代数这一抽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构成的。行列式、矩阵、逆矩阵、初等矩阵、转置、线性表示、线性相关、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抽象概念根植于客观的现实世界,有着深刻的实际背景,即是比较直接抽象的产物。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在含义与思维模式上的变化必然会在教学中有所反映。线性代数作为中学代数的继续与提高,与其有着很大不同,这不仅表现在内容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研究的观点和方法上。在研究过程中一再体现由具体事物抽象出一般的概念,再以一般概念回到具体事物去的辨证观点和严格的逻辑推理。新生刚进入大学,其思维方式很难从初等数学的那种直观、简洁的方法上升到线性代数抽象复杂的方式,故思维方式在短期内很难达到线性代数的要求。大部分同学习惯于传统的公式,用公式套题,不习惯于理解定理的实质,用一些已知的定理、性质及结论来推理、解题等。
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研究概念的认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性,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的规律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借助概念的直观性
尽管抽象性是《线性代数》这门课的突出特点,直观性教学同样可应用到这门课的教学上,且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欧拉认为:“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模型和图形的广泛应用就是这样的例子。”直观有助于概念的引入和形成。如介绍向量的概念,尽管抽象,但它具有几何直观背景,在二维空间、三维空间中,向量都是有向线段,由此教学中可从向量的几何定义出发讲解抽象到现有形式的过程,降低学生抽象思考的难度。
2.充分利用概念的实际背景和学生的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经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概念发现和创造。如在讲解n阶行列式,首先从学生已掌握的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入手,然后求出方程组的解由二阶、三阶行列式表示,分析二阶、三阶行列式的特点。
二阶行列式,不难看出:它含有两项,若不考虑符号,每项均是来自不同行不同列的两个元素的乘积,那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右边各项之前所带的正负号有什么规律?同样的,三阶行列式若不考虑符号,它含有3!=6项,每项也是来自不同行不同列的三个元素的乘积,并且包含了所有由不同行不同列的三个元素的组合。为解决n阶行列式,又引出排列的概念、性质,介绍奇偶排列后,又回到我们提出的问题上,可以发现,行标按自然排列,列标排列为奇排列时,该项为负;列标排列为偶排列时,该项为正(问题得到解决)。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对n阶行列式已有接触和了解,此时可给出n阶行列式定义,这样一来,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n阶行列式的性质了。
3.注意概念体系的建立
R.斯根普指出:“个别的概念一定要融入与其它概念合成的概念结构中才有效用。”数学中的概念往往不是孤立的,理解概念间的联系既能促进新概念的引入,也有助于接近已学过概念的本质及整个概念体系的建立。如矩阵的秩与向量组的秩的联系:矩阵的秩等于它的行向量组的秩,也等于它的列向量组的秩;矩阵行(列)满秩,与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也有一定的联系。
二、学生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在理解,学生必须在理解、领悟其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定义、定理及一些结论,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线性代数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体系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的`。前面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如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熟练与否,直接影响求向量组的秩及极大无关组,进一步影响到求由向量组生成的向量空间的基与维数;又如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通解熟练与否,会影响到后面特征向量的求解,以及利用正交变换将二次型化为标准型等。因此,学习线性代数,一定要坚持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及时复习巩固,为此,教师课前的知识回顾以及学生提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对学生解题的基本训练
一定量的典型练习题能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解题后反思,及时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如证明抽象矩阵的可逆,就有很多方法,一是用定义。二是用秩的有关命题。三是借助于特征值理论。四是证明矩阵的行列式不为零等。
四、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方面在传授知识,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有针对性的设计他们的目标,这样,他们才肯自觉钻研,乐于钻研。同时,课堂教学中可选择近年来研究生入学考题及一些与实际联系较紧的题目讲解或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给他们带来成功的满足。此外,还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有趣的应用典范或教学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发挥多媒体优势,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自己的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所做的一切,其目的应在于既教会他们有用的知识,又教会学生有益的思考方式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向阳.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于朝霞.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篇2:探究线性代数多媒体教学论文
探究线性代数多媒体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杌的普及与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步走进课堂,而且在现代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线性代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据多年从事线性代数教学的经验,给出了如何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线性代数教学的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线性代数 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线性代数是理工类、经管类数学课程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其基本内容是讲授向量空间和矩阵的理论。线性代数在数学、力学、物理学和技术学科中有着各种重要应用,因而它在各种代数分支中占居首要地位。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密码学、虚拟现实等技术无不以线性代数为其理论和算法基础的一部分。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实际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线性化,而由于计算机的发展,线性化了的问题又可以计算出来,线性代数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工具。线性代数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直观和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普遍被学生认为是比较困难的一门课程,主要的困难是太抽象。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的教育技术,在很多方面显示出其优越性,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良好的结合并应用于线性代数的教学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线性代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多,课时少一直是很多高等学校线性代数课程的一个重要矛盾。我们都知道线性代数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板书量大,费时,费力,而用多媒体教学一些重要的定义、定理作成课件直接播放,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同时增加了更多的'讲解和补充其他内容的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有效节省了师生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2.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面对黑板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可以形象直观的展现一些问题的求解过程。另外,利用多媒体还可以增加数学史,数学家轶事等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传统授课方式的枯燥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能力培养
线性代数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使得数学实验和数学模型进入到教学环节,运用线性代数中的矩阵、线性方程组等内容建立投入产出模型、Leslie人口模型等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线性代数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日益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其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尤其在线性代数这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严密推理性的学科的教学中。例如,节奏快,不利于保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不利于学生记笔记;纠错,应变能力差,不利于教师临场的即兴发挥;过多色彩动画、音效使学生眼花缭乱,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利于教师和学生良好的互动。“
三、线性代数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线性代数教学中需要多媒体技术,但如何合理的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经验,对于多媒体技术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运用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虽然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尤其对于线性代数这门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学科。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选用多媒体教学。当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其优势所在,课堂上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良好的结合,做到优势互补,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色彩、声音、动画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的一大亮点,但这些元素的运用不宜过多,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该注意,色彩要鲜明,但不要太花哨,声音和动画的运用不要太频繁,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例如,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要用特殊的颜色加以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加强学生的记忆;对于一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使其更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
3.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把握课堂节奏,不要只顾点击鼠标,照本宣科,让学生感觉是在听报告,而忽略了学生的理鹪和接受情况。课堂上,要多提问,适当的做练习并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避免教学进度过快,影响教学质量。
4.对于已经讲授完的课件可以传到校园网上,供学生浏览和下载,便于学生温习和记笔记。另外,对于一些习题,思考题也可以在网上给出简要的解题思路,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四、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优化教学效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选择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当然,多媒体也有其局限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其作用将会更大,其局限性也将逐步减小.
篇3:线性代数课堂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从线性代数课程的特征出发,研究了在保持课程内容体系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把握主线、引入几何观点、结合代数发展史三个方面,来改进传统的线性代数课堂教学.结论表明,以上的改进不仅能减轻由于代数的抽象性带来的学习困难,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能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及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线性代数;课堂教学;教学主线;几何观点;代数史
线性代数及微积分(常称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当今大学生三门必修数学课.由于中学数学教材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微积分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部分知识点已经在学生的高中阶段都有所接触,而且这两门课的大部分知识都有较为丰富的背景和应用范围.相比而言,线性代数中的行列式、矩阵概念对学生是全新的,没有在中学接触过的,就现行的大量教材来看,线性代数在内容安排上,显得逻辑性、抽象性有余,而背景性和应用性不足.
加上线性代数一般都安排课时较少,所以使得学生对线性代数课程的学习更加吃力,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理想.本文探讨在不改变线性代数课程内容体系的前提下,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中必须把握两条主线
如前所述,与其他两门数学课程相比较,线性代数的教材编得更为抽象,更加远离现实.学生通常会觉得概念、定义多,而且由于缺乏背景,一般会显得零散,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也较难把握.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握线性代数课程的两条主线,才能把这些大量的概念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1.第一条主线是线性方程组
求解线性方程组是线性代数课程的一个主要任务,将中学的消元法经过一次抽象,就是线性代数中矩阵的初等变换概念.根据各种方程组的特点,形成了线性代数课程中一系列概念和方法.当未知数个数与方程的个数相等的时候,行列式可以派上用场,于是引出了行列式的初等变换、求值、克莱姆法则等相关概念.对一般的线性方程组,我们用秩来描述“真正起作用的方程的个数”,方程组的有解无解,有唯一解还是无穷多解,自由未知量的个数,都可以用系数矩阵的秩和增广矩阵的秩来理解了.
为了对无穷多解有更深入的认识,把方程组的解看成向量,对齐次线性方程组,就需要引入向量空间的概念,这样就不难理解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最大线性无关组这一连串的概念了.可见,抓住了线性方程组这条主线,就可以把行列式、矩阵、向量组这些概念合理地联系起来了.
2.第二条主线是二次型的标准化
解析几何中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要把一些二次曲线方程化为只含有平方项的二次型,以便研究曲线的类型,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二次型化为标准二次型.利用矩阵这一工具来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从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出发,来讨论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问题.线性代数课程一般给出了三种化二次型为标准二次型的方法,着重讨论的是用正交变换的方法.
在课堂上,抓住这样两条主线,不但可以避免概念的零碎,而且对学生掌握线性代数整个课程体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在课堂上引入几何的观点来介绍代数知识
大部分线性代数教材都从知识结构的逻辑性来安排内容,使得代数知识以抽象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事实上,在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初等代数时,是非常注重代数与几何之间的结合的.数形结合不仅有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也是掌握代数思想的一个必然要求.如何用几何的观点来学习代数,是一个在线性代数的课堂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5)的解即为方程组(2)的满足整体误差最小的近似解,这就是最小二乘法求最优近似解的结果.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直观的几何意义使得很多推算得到了简化,更能让学生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三、从代数发展历史的角度来讲线性代数课程
前面提到,大部分教材的编排由于注重严格系统化的形式推理,都不可避免地使线性代数抽象性特征明显,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妨灵活处理知识的来龙去脉,站在从知识发展的历史的角度来认识这门课程,这也是引起国外越来越多大学重视的一种教学方式.SpringerVerlag出版社出版的大量大学数学教材,就是基于这一观点来编写的.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普林斯顿数学指南》(the Princeton Companion to Mathematics),这是一本数学综合类的普及读物,全书共有一千多页,尽量用浅显的语言,把现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在线性代数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借鉴这种从知识产生历史角度来讲授知识,不仅能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可贵的是,能把很多数学大家当时对这些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大有益处.
四、结 语
线性代数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征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点,如何在不改变课程知识体系的前提下,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在抽象的代数学习中,接受知识,形成创造性思维方式,提高数学能力和素养,是每个大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实践中,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数学教育理论,提出了几条相应的措施.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长时间在实践不断去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唯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才能保证线性代数课程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系编.线性代数[M](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小远,李尚志.大学一年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大学数学,(4):13-21.
[3]李大潜 漫谈大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1):7-10.
[4]刘春林,李宝娣.线性代数教学方法探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53-155.
[5]李尚志 线性代数新教材之精彩案例(之二)[J].大学数学,2012(4):5-12.
篇4:线性代数课堂教学论文
[摘要]在大类招生背景下,线性代数是浙江大学大类课。
它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是作者在浙江大学教学中总结出课堂教学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线性代数;课堂教学;方法
一. 浙江大学线性代数现状
大学基础数学课程(主要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重要的大学基础课之一。
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受用终身。
如果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
这是因为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数学技术已成为高技术的突出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影响和作用已深入到各个行业,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线性代数是让学生通过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的必要训练,逐步形成运用线性代数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备的代数知识.公理化演绎的思想(如:线性空间等各类代数系统),分类的思想(如:矩阵的相似等等各种等价关系),相互关联的思想(如:同态等各种形式的映射),矩阵的方法,初等变换的方法,抽象推理的方法…等等,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思想。
浙江大学在四校合并以后,经过多年的调整,承担课程教学的主要队伍已经稳定。
在相对稳定的11人教学队伍中有教授4名,副教授6名。
获博士学位的有8位,承担课程的老师均为中青年教师,教学效果良好。
现有的教学队伍基本上能够以科研来带动教学的改革,把课程的前沿知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常讲常新。
这为新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队伍基础。
在每学期开学之时,我们按时确定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制定教学日历,并
按照规定把教学资料上传网络。
教学期间,严格按照制定的教学安排实施教学,每周安排两位教师答疑;期中时举行教学研讨会交流经验,开展为青年教师的集体备课等活动;期末时,集体讨论评分标准,集体改卷。
这些规范化的管理,为我们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线性代数是浙江大学的校精品课程,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
目前,浙江大学的线性代数正着手推进省精品课程,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不断锐意改革,总结了一套很好的课堂教学方法。
针对浙江大学理学院大类招生制度的建立,由于培养模式的改变,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大范围覆盖学生类别,我们编写了适合大类招生需求的《高等代数》 教材,增加小字部分的内容提高难度,以适应对数学有较高要求的学生。
原先教师都采用陈维新编的线性代数教材。
由于新教材的采用,如何适应新教材的教学,特别是组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课堂教学改革
1.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
传统的教学一般采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段式教学”,即组织教学、检查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传统的利用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教学中有着现代教育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
线性代数涉及很多数学符号和复杂的计算,所以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由单纯的PPT课件的教学以及单纯的板书教学,过渡到把两种授课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中,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授课的质量。
2.强调把建模思想融入线性代数教学
以线性方程组为主线,矩阵为工具,介绍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
线性规划模型以及整数规划模型,突出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和现代化计算工具解决
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注重于建立模型方法的介绍和实际应用。
例如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介绍一些网络流模型。
网络流模型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通讯、电力分配、城市规划、任务分派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众多领域。
通过这些模型的介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模型带动理论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浙江大学在这方面有过成功经验,并且在期末考题融入建模试题。
3.从实际出发,注重概念与定理的直观描述和实际背景,再讲逻辑推理。
本课程是理论型的课程,没有实验部分。
我们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要返璞归真,从源头讲起,讲清楚问题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讲明道理,再讲推理,然后再抽象化和形式化.通过习题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熟悉基本内容和基本技巧,以附录的形式在学习到相关章节的时候,向学生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背景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并不常见。
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这部分背景资料的学习,并不占用课堂时间。
在教学内容上,在保留我国传统的重归纳、演绎、推理的基础上,更注重分析、综合的思想。
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的引入,注重概念实际背景的分析与教学。
许多定理的结论与条件用发现探索的方式引出并用分析、综合的方法给予证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对定理深入理解。
4.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
根据不同情况学生的不同特点,参照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师在课堂有
导向性向各个由学生组成的小组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理解并作适当的回答。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在小组中讨论这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定义,性质以及如何应用等等做出解释。
在问题的构思上必须精心设计,做到既要使学生以现有的知识水平无法轻易回答问题,又对课堂教学有实际意义。
这样,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容易会对讨论的主题抱有种种疑惑。
而为了解决这些疑惑,学生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
5.开通微博微信答疑:
利用学校提供的先进的技术教学平台,助教把批改作业时发现的典型错误公布
在网上,学生思考,找出错误原因。
学生有问题可以发布在网络课程中的问题集锦里,由教师、助教,也可以是学生来回答,共同讨论。
教师、助教在网络虚拟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理解,提高了学习质量。
课堂上,讲重点,讲知识的背景与形成过程,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学是指有些教材内容则采用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出思考题,课后下班辅导及答疑.去年开始,开通我们开通微博微信答疑,笔者可以通过移动网络随时与学生互动答疑,效果非常好。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亮点
强调团队合作精神,提倡自主学习,互相讨论、团队讨论、问题发现、师生探讨法。
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到线性代数的教学,将数学建模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入线性代数教学,推进线性代数教学改革。
首次提出开通微博微信答疑,学生有问题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正达,李方,温道伟,汪国军.高等代数(上册)[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李方,黄正达,温道伟,汪国军.高等代数(下册)[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篇5:线性代数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线性代数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各领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笔者就高等学校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展开了论述.
作 者:袁慧 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基础部,湖北・武汉,430065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34 关键词:线性代数 多媒体教学 探讨篇6: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点滴论文
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点滴论文
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点滴论文【1】
摘要: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是高校公共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具有应用性的知识,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线性代数;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是高校公共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科间不断地相互交叉、渗透,作为基础科学的数学更显示出它的广泛应用性。
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具有应用性的知识,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目前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面临的情况,较为突出的有两个方面。
首先,教学对象即学生在快节奏的环境中成长,与以往精英教育时代学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渴望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希望从老师那里学到更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这是他们的优势和特点,然而他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多样化,节奏又快,微博、手机、QQ、看小说等情形课间随处可见,无形中对新时期教师授课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多年来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内容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从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求解、向量空间到二次型,但独立学院教学学时要减少到32课时且都是大班授课,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独立且思考能力较差,赶进度似的匆忙输入这些内容,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对线性代数产生排斥和抵触情绪。
为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教学方式,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本文结合所在独立学院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把握中心 紧扣主线 合理布局 突出应用
仔细看整个线性代数可以理解为围绕着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展开,从开始行列式的介绍,为解决一类特殊的线性方程组铺垫,其中方程个数与未知量个数一样,之后的莱姆法则利用行列式工具把这一问题理论上解决了。
但实际计算起来未知量个数越多计算量越大,并且对于未知量个数与方程个数不等的线性方程组,此法则显然不适用,主要原因是方程组的系数已经不能构成行列式。
有人就会问:“方程个数与未知量个数不一样时线性方程组如何求解”?由此开启矩阵板块的学习。
矩阵是线性代数这门课程最重要的工具,一般方程组的具体求解和判定理论都化为矩阵的相关问题,对矩阵的方法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整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从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模型和通路矩阵等实际例子引入矩阵为一数表的概念,相关性质这部分内容必须精讲。
之后用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组,这一最基本的思想学生在高中有过接触,选择两道二阶和三阶阶线性方程组为引例,先把消元法的思想交代清楚,强调保证同解只会实施三种行初等变换,关键还要将每一步求解用矩阵与之对应表示,使学生清晰地看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过程完全等同于将其增广矩阵化为标准形的过程,这是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的重点。
这前三章的教学内容必须保证学生绝大部分都能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
第四章《向量的线性相关性》概念非常抽象。
学生对“向量间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定义接受起来总是很困难,多年来一直是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难点。
如何克服这个教学难点?首先在宏观上要做好与上一章节的衔接,研究对象依然是线性方程组,对齐次线性方程组我们换个角度看它,横看成岭侧成峰,写成向量形式便得到系数矩阵列向量之间的关系式。
此时开始引导学生明白这一关系式的作用,在空间解析几何上有其对应的几何意义,系数矩阵的列向量能否通过尺度伸缩变换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回到原点,因此原来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时,系数矩阵的列向量能够齐心协力回到原点。
从而将向量的线性相关性概念与大家熟悉的线性方程组联系起来,新问题的研究全部化为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以及它的主要工具——矩阵问题。
在这一章要给学生建立线性方程组—矩阵形式—向量形式“三位一体”的模型,形式不同实质一样,这一模型的建立和相互间的转化在本章和后续章节学习中至关重要。
那么研究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对线性方程组又有什么贡献呢?慢慢给学生拨开迷雾,有了向量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概念,就会很自然地有了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概念。
启发学生思考:有一特殊的向量,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时的解空间,它的极大无关组是什么样子呢?继而得到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理论,对比上一章按部就班的具体求解,深化了我们对线性方程组解空间的认识,对空间的面貌有了清晰准确的把握。
第五章也可以从线性方程组开启,将同学们非常熟悉的AX=b形式稍作修改为AX=y,这便是Rn→Rn空间的映射,不同于高等数学中的普通函数,举个简单的二位图案经此类线性映射后形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感觉。
结合例子提出问题,强调该变换中有一现象非常值得关注,即AX与y平行,从而引入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步步逼近为什么叫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反馈出矩阵什么样的特征呢?从而导出矩阵的可对角化问题,其中实对称矩阵的正交相似对角化问题在工程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第六章的二次型可以理解为这一旧问题的重新包装。
整门课程安排上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合理布局,把不同的知识串在一起,以前看起来零散的内容,忽然不再繁杂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分析能力同样适用于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
二、鼓励思考 勤于实践 加强概念 归纳总结
课堂上教师以讲清主干概念为原则,枝节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归纳,同时加入相应背景知识以增加课堂信息量。
上课前要交待清楚讲授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共同逐一地解决这些问题,把学生摆在解决问题的主人翁的位置,而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听课。
注意讲课的艺术性,善于提出问题并向学生寻求答案,鼓励大家思考甚至讨论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比如正交矩阵概念的引入,可以让学生自己动笔算算空间中n个标准正交组作列构成的矩阵,其转置与自身的乘积有什么样的效果,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到一类新的特殊矩阵,正好把以前学过的矩阵家族里的特殊成员一并复习一下。
对提出的问题一步步深入,一个个解决。
做到语言简练而不重复,重点地方应加强语气放慢速度引起重视,让学生一字一句听得清清楚楚,同时给学生一种紧迫感,让学生感觉到思维一停顿就会脱节接不上,保证上课全神贯注注意听讲。
当学生身临其境地经历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后,最终目的还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发现并找到结论,找到一个新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新的数学概念。
独立学院学生普遍不喜欢推敲抽象的理论和内容上串讲章节的基本概念和重点,他们比较乐于接受直接讲题做题,因此因材施教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哪怕是以前讲过的典型例子都可以拿过来,总结出其中的规律,理清思路,点明解决的方法,从而做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通过例子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基本内容和方法。
三、更新知识 自我提升 教书育人 教学相长
教师仅仅从教材本身来讲解本课程是不够全面的,倘若能借助各方面的知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matlab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举例,全方位地进行立体多维教学,对学生而言更有吸引力。
这对教师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余时间多看相关参考书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做无论对于教学工作、教师的自我成长和提升都有百利而无一害,参加全国教师网络培训和高校教师的暑期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相比一般普通本科学校学生,独立学院学生有两类特征鲜明:一部分学生高中基础知识相对不错,进校后却产生迷茫找不到方向,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尽快进行四年大学学习生活职业规划,他们是优秀班风良好学风构建的核心力量,极有可能将来成为本届学生的佼佼者和学院树立的`标杆榜样;另一部分学生是在比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习惯于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但不稳定,遇到困难缺乏积极主动意识,倘若教师实时给予鼓励启发他们多思考,学会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与同学交流寻求帮助,这部分学生可以与前部分相得益彰,成为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的中流砥柱。
作为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有了学生热情互动和参与,教学才会变得流畅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赵慧斌.问题驱动是线性代数有效的教学法之一[J].高等数学研究,,(4).
[2]周玲.《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点滴谈[J].大学数学,,(8).
线性代数教学点滴【2】
【摘要】本文总结了作者上线性代数课的一些经验,老师应该向学生讲清楚为什么必须学线性代数,要抓住核心内容和核心方法,要积累一些反例,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优秀学生要进行特别培养,努力提高研究生升学率.
【关键词】线性代数;核心内容;核心方法;反例;团队合作
篇7:线性代数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线性代数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输出人才。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高等数学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而高职数学教学中,线性代数是高数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要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线性代数;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高职数学是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线性代数是教学的难点,由于线性代数的内容较为复杂零散,且对学生的逻辑连贯性要求极强,因此学生往往感觉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线性代数与中学数学知识联系不大,且高等数学的教学任务紧迫,课时安排有限,在众多因素的限制下,线性代数的教学必须要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革,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有效贯穿,整体性掌握,提升数学学习成绩。基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中线性代数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究。
1.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高等数学中的线性代数是教学的难点,且由于高职数学课时安排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应该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学辅助工具的支持进行线性代数教学[1]。例如MATLAB软件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数学教育中的难题。MATLAB是应用于工程计算中的高性能的编程软件,能够在复杂的计算中发挥有效功能,在现实中该软件常用于工程计算,但现今已经在数理统计、概率论以及线性代数等数学教育课程中应用,并且实践证明应用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线性代数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实际生活中,案例教学法通常应用于财务、会计、法律等专业的.教学中,但对于高职数学而言,线性代数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也具有较大的优势[2]。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前提是适宜的案例导入,因此要求教师寻找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中的最佳交叉点,将专业性的应用案例转化为数学教学的一种方式,将专业知识融入数学知识中,并且通过一些工具的辅助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贴近生活、与专业相契合的案例导入,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能让学生认知到线性代数在实际的专业和生活中能够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简化线性代数的复杂概念,以抽象性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提升线性代数的基础性教学
线性代数的教学难点在于概念、性质的复杂性和零散性,因此明确线性代数的重难点之后,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学好线性代数的前提在于基础性的学习,基础概念,知识掌握熟练就会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更灵活的应用这些知识,从而提升基本运算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线性代数教学时,将应用作为教学的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线性代数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不能过分注重线性代数的理论性,要注重线性代数和其它专业的关联性,并且注重生活实际中线性代数能够应用的领域,在课堂中讲授在实际岗位中能够应用的知识,让学生认知到线性代数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从而深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提升线性代数的基本计算能力。只有基础性知识的掌握较为熟练,并且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基础知识理论框架,才能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更为困难的数学难题,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在高职教学中,不仅要应用新式的教学手段,将线性代数的复杂过程简化分解,同时还要应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线性代数与其它专业的关联性和实际应用性,强化应用性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基础运算能力,如此才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学好线性代数。
参考文献:
[1]赵巧蓉.基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高职《线性代数》教学改革[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5:40-42.
[2]杨朝晖.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质量———谈高职线性代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0:102+104.
篇8:线性代数的教学反思
线性代数的教学反思
【摘要】由于线性代数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较多且较抽象、知识连贯性较强,致使大多学生感到学习较困难,学习兴趣下降。为了摆脱枯燥乏味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给出了在实际教学中的五个注重。
【关键词】建构 趣味性 概念图
【Abstract】Due to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operties in linear algebra are more abstract, and the knowledge consistency is very strong, resulting in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feel it difficult to learn and lose interest in learning.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tedious learning, enhanc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his paper gives five focus on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linear algebra; teaching
引言
线性代数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而且在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由于我校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大多学生普遍反映线性代数课程枯燥无趣、计算繁琐,毫无实际意义。要想改变现状,提高学生的兴趣,学好线性代数这门课程,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反思,认为在线性代数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五点。
1.注重在原有知识上建构新知识
要让学生明确,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是和他们自身息息相关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与他们过去的经验或已经掌握的知识相关,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概念、知识来解释建构新概念、新知识。这样引入新知识不显突兀,而且便于学生接受。例如:行列式定义的引入。
在中学,同学们已经学习而且牢牢掌握了如何解线性方程组,因此可从一般的二元、三元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出发,引入二阶、三阶行列式的定义,即由已知探索未知。
通过对一般的二元、三元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引入二阶、三阶行列式的定义式,后继学习中引导学生观察二阶、三阶行列式计算式中的项数、每一项元素的特点及符合特征,进而让学生自己尝试定义n阶行列式。得出n阶行列式的定义后,让学生思考:在什幺条件下可以利用n阶行列式表示n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等问题。诸如此类问题的提出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望,提高其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
2.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2]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人们常常关注那些引起他们情绪反应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对那些缺乏兴趣的事物不愿多关注,因此,富有变化、新颖有趣的教学过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如在讲解定理“任一排列经一个对换后奇偶性改变”的证明之前,可以用与该证明思路相类似的生活例子去引导。即:10个1至10岁的小朋友随意的站成一排。问题1.任意对换两个小朋友的位置分几种情况?问题2.对换两个相邻小朋友的位置,队中每个小朋友右侧比他自己年龄大的.人数是否改变?问题3.对换两个不相邻小朋友的位置后得到的新队形,如何由仅仅对话相邻两个小朋友的位置得到?这样的定理证明类比过程,会让学生感觉定理的证明不再那幺枯燥难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兴趣和积极性。
3.注重教学过程中概念图的使用
概念图[4]是用节点代表概念,用连线代表概念间关系的一种图示法。在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将所学知识、概念紧密的联系再一起,可以建立一个个概念图,进而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整体的把握所学知识。如图1的行列式概念图,借助图该概念图,有益于学生对行列式相关知识的掌握,从整体上理解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尽而达到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知识概念的“相同”和“不同”
通过比较发现两种不同事物的“相同”和“不同”,针对相同之处,进行归纳总结,针对不同之处,分析其原因,深化理解记忆。比如:矩阵的学习中,关注以下几组公式的相同,通过归类总结便于学生记忆及应用。
在关注相同之余,注重不同。比如:行列式的加法仅仅是对同一行(列)的元素进行相加,但其他各行(列)元素不变; 而矩阵的加法则是两个相同行数、相同列数的矩阵对应位置上的元素均相加。再比如:数乘行列式仅仅是对某一行(列)的元素乘以该常数,而数乘矩阵则是该常数乘以矩阵的每一个元素。诸如此类的总结,对于学生的知识记忆和完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5.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线性代数不仅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具
有非常广泛的实用性。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比较难以解答的问题,倘若能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且用线性代数相关知识去解答,这些问题将会得到比较简单的解决方法。比如:指派问题[5],即欲分配n个人去做n项工作,每个人做且仅做一项工作,若分配第i个人去做第j项工作,需花费cij单位时间,则如何分配工作才能使工人花费的总时间最少?该问题的求解如下:定义矩阵A=(xij)nxn,其中xij=1,第i人做第j项工作0,第i 人不做第j项工作,则该矩阵的每一行、每一列的元素之和等于就是该问题所满足的约束条件即线性方程组:=1,j=1,…n,,那幺满足该条件使目标函数:min达到最小值的解即是所求。总之,无论是数学的学习,还是其他课程的学习,都应该注重应用,让学生知道有什幺用如何用,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凤娟.线性代数的教学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32(1).
[2]赵婷.线性代数的课堂趣味性教学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5(2).
[3]王跃恒,李应求.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线性代数教学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8(1).
[4]王文文,金花等.“问题串―概念图”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6,33(1).
[5]司守奎,孙玺菁.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7.
篇9:物理教学思考论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及实施,农村中学物理教学的问题愈加凸显。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结合笔者多年的农村物理教学经验,对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有以下思考。
1.学生因素
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科技息息相关,知识点繁杂,说理严密,换算单位严谨。对于刚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抽象晦涩的学科。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科技成果较少,亲身体验感受的更少,对许多概念很难形象理解,只能死记硬背。物理学科的题目大都来自城市建设,城市生活,以及能源创新。农村学生接触到的文化环境较少,信息渠道闭塞,对物理知识点并不能真正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渐渐降低,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进而导致学生上课紧张害怕,不喜欢物理课,甚至连物理老师也不喜欢,消极应付物理作业及考试,互相抄袭。这样厌学的情绪会影响到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最后出现翘课,逃学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一些起初对物理学科感兴趣的学生来说,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透彻,也会影响到物理学科的学习。通过对我校九年级13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有43.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物理成绩在九年级上学期时开始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理解能力差,听不懂等等。第三,农村中学中也不乏物理成绩一直保持良好的学生,这类学生只能在本学校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却没有信心参加与物理知识相关各种的比赛,导致学生有坐井观天的思想观念。
2.物理教师因素
众所周知,在乡镇及乡村,教师资源匮乏。很多物理教师带不止一门课。这样一来,物理教师面临着备课量大,作业批改量大等实质性问题。而这些问题也直接影响到物理课堂的质量。近几年,国家颁布了许多激励大学生下基层的措施,不断有物理教师被引进。但是,这些年轻的物理教师并不能完全扎根于农村中学,因而导致物理教师流动性大,在教学管理上很难实施长久、长远的工作目标。物理教师如果无法安心、静心地在农村中学扎根,那么物理课程的讲授也是敷衍了事,照本宣科,与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目标渐行渐远。由于地域性的因素影响,教师很难及时或许最新的物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及资料,所以在与时俱进方面也难实施。
3.客观因素
首先,在农村,物理教学受到特殊地域性的影响。学生上学路途遥远,极少有午休时间,有些学生放学后还要帮家里做农活,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物理教学的实施。另外,学校也没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可以获取信息的来源,这就阻碍了学生与外界的知识沟通。物理教材内容有限,物理习题训练也相对较少,这就限制了学生的见闻,生活中、科技中的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就很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给物理教学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其次,农村中学的学校设施也是困扰物理教学的一大难题。学校人数不多,但是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却举步维艰。尤其是物理实验教学,学校没有实验室,鉴于课程内容的设计,物理教师只能在教室演示实验,学生只能坐着看老师讲解演示,能亲自体验实验过程的学生为数不多。特别是一些实验器材体积小,精度高,例如千分尺,在实验演示中很多同学只能靠老师描述的想象,然后强行背诵记忆。有些实验器材已坏,无法精准地向学生展现实验结果。实验器材也有短缺现象。严格来说,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是失败的。
4.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目标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新课程标准下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于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来说,由于学生接触的生活现象、科技实物太少,所以物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不够。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方面,学生只能由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引导,课后通过练习加强巩固。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另一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于农村中学物理实验设备的欠缺,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还远远不够;由于地域性因素,学生搜集和处理物理现象等方面的能力也与城市学生相差甚远;另外,农村学生在物理课后的习题训练也甚少,对知识点的理解也难以透彻。对物理知识点一知半解的现象在学生中占不少比例。鉴于学生因素,教师资源因素,客观因素等,在农村中学实施新课程的改革目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这并不代表农村的物理教学无法做到。新课程标准要求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农村初中物理教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多关心、鼓励学生,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上做出更大努力,这样才会渐渐向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靠近。
篇10:物理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在现阶段的理工科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理工科学生的学习现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本文着重就目前各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并结合目前理工类学生对于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想法,从而提高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理工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和应用大学物理知识及思想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学习现状;差异性教学
一、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物理学是所有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它揭示了物质的运动规律。而大学物理教学就是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传授给学生,使之对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及其相互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另外,通过大学物理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目前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大学物理教学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理工科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时的兴趣普遍不高。大学物理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同时需要较高水准的高数知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的限制,上课时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进行深入探讨,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时变得消极、懈怠。
(二)大学物理课程不断压缩减少
对于理工科院校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物理只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并不会像其它专业课一样被重视,所以大学物理的课程不断地被压缩。而大学物理课程的内容却和往常一样,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增加了一些现代物理与高新技术的内容。这就致使教师们为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对大纲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浅显的描述性的讲解,而对物理问题的本质以及其它相关知识的应用却很少有时间来进行详尽的分析。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形成良好的物理知识结构,学生们学习物理的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差,并且由于课程时间较少,教师们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导致教师与学生的严重脱节。
二、理工科学生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理工科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课程的过程中,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的也非常不明确。这些学生学习大学物理这门课程仅仅只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而他们对这门课程的态度更是处于无所谓的状态。这些学生是当前大学物理教学中最让老师头疼的,他们可能连最基本的物理概念都不知道,甚至可以说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没有能力通过大学物理考试的。对于这些学生,我认为老师们首先要让学生们对大学物理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而不仅仅是为了敷衍应付考试。只有学生们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了,才会去用心学习这门课程。另外,老师们对于学生这种散漫的学习态度也不能听之任之,应该严格课堂纪律,让学生们用心学习。
(二)学生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普遍不足
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重视基本知识的教授,却不够重视学生们的能力培养。因此,学生们普遍存在着自学能力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通过自学能看懂的内容,教师可以先进行部分讲解,然后以思考题的方式列出要点,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们通过自学完成学习,以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大学课程和初中课程以及高中课程相比较而言,有着更强的学习难度,知识内容也更加的抽象。在这种情况下,以往传统单一、被动学习的方式,也就逐渐转变为更加多维化、自主化的学习。大学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学生们就必须要充分的借助课下时间来进行学习,并树立更加良好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大学学习。一般来说,大学物理的教学时间大多是设置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最迟是大二的第一学期。在这一阶段当中,很多学生正处于适应期,再加上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们单纯去被动听课、上课的话,那么必然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树立良好的信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信心是建立在对大学物理学习具有正确的认知基础之上的。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认为大学物理是非常难的,同时也有很多学生认为大学物理只是一门选修课而已,并没有多大用处。不得不说,这样错误的认知,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与积极性,进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并没有积极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都显得非常被动,最终所获得的学习效果也必定不尽人意。
(四)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探索事物发展规律,并解释事物内在联系的一门科学。因此,物理学习也就需要学生们积极的通过演绎、分析、归纳的方式,科学合理的进行推理判断,以此来揭示出事物和现象两者之间所存在着的密切联系及物理规律。在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当中,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力、热、光、电以及原子物理等内容,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结构,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全新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然后将所掌握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到接下来的实际学习当中,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往往有很多学生觉得大学物理学习只是学习一些物理概念而已,只需要记住物理公式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过于关注局部事物以及事物的感觉体验,并没有充分的掌握问题的背景,更无法对相关问题记性推理判断,不得不说,这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对于“力”都有着自己的概念,但是如果从“推、拉、提、压”等众多的动作当中概括出一些抽象的“作用”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充分的掌握在物体运动背后,都有一个“力”的支撑,在整个推理判断的过程当中,需要具备较强的归纳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只有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下,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现象和本质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因果关系。
三、关于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现代学习理论指出,在学习高层次领域知内容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智能的有效参与,同时也需要相关学习人员具备较强的学习动机、坚强的毅力。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很多大学老师往往会忽视这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贯彻落实实施“以方法为本,以能力为重”的教学目标,我们就必须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大学物理这一门课程,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所在,进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在有效改善学习状况的同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注重交流和引导,了解学生的学习认知。加强学生和老师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形成一个更加融洽的学习环境,这对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并且还能够优化教学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之前,首先就应科学合理的安排设置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展开激烈的讨论,继而使其更加充分的了解大学物理这一门课程,在消除错误认知的同时,树立积极的信心,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2)介绍成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在具备良好的学习信心之外,要想学好大学物理,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教师应引导树立课前预习、做好课前知识准备的良好习惯;同时应树立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课后练习的好习惯。然后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问题背景的基础之上,形成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强研究分析,学会举一反三,更好解决类似问题。(3)突出学习的能力目标。在大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做人、做事、以及社会生存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当中,老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弱化专业与非专业课程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区别,并确保学生能够将每一道物理题目当成实际问题来进行解决。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大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对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以及生活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只有学生赋予大学物理学习新的内涵,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加强物理知识与学生专业知识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出,在大学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有意义的接受系统知识为核心,并将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有效的重组。只有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的时候,才会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学生的这一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认知结构重组的速度及效能。对于非物理学专业的学习来说,只有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学的内容和自身专业知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联的时候,才会对学习赋予自己的意义,进而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这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度分化、重组的认知结构的。举个例子来说,简绍数学与物理的联系时,我们就可以充分的借助在物理学领域当中所做出的一系列巨大贡献的数学家的故事,进而激发出学生将物理和数学两者进行有机融合的学习热情。例如: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其实还有一个身份是数学家。牛顿不仅创造了我们所熟知的经典力学,同时也建立了微积分。再例如:德国数学王子高斯,通过自身对曲面的研究分析,然后结合电磁场当中的电场强度以及磁感应强度的物理属性,进而建立了电场和磁场中的高斯定理,这也为我们揭示出了稳恒电场以及磁场的基本性质。通过加强物理知识与学生专业知识的联系的方式,充分激发出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当中。
(三)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性教学
差异性教学指的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立足并尊重于学生个体和群体各种的差异性,实施满足学生多方面需要的大学物理教学方案。差异性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为学生学习各自专业实践课奠定坚实的基础。类似于“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大学物理知识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服务。
(四)转变大学物理的教学理念,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探讨其合理性,只要教学目标是合理的,适合学生发展的,那么教学活动就会产生有利的效果。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只有正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引领正确的'教学内容,才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价教学。
(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来合理的处理教材
由于不同的专业对于大学物理知识的需求不同,在内容和要求的掌握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来合理的处理教材。只有全方位地认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特点,及时地进行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才能巩固大学物理基础课的地位,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六)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目前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变得日益多元化。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多元学习方式。多元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将启发式教学融于讲授之中,让学生们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语
大学物理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理工科学生对于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现状十分引人堪忧,因此,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篇11:物理教学思考论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思考
物理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内容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并且对理解和分析以及运算等各项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施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不断改革,促进学生物理水平的提升,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增强。
一、高中阶段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过去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相对较为保守,教师通常在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通过记笔记来进行学习。这种教学过程也表现出教学理念没有更新,教学的方式不够创新,造成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过程趣味性不足,学生难以真正投入其中,学习效率不高。其次,物理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整体的素质还不够高。部分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在没有进行有效培训的状况下就开始进行授课,并且也无法进行观摩学习,导致教学的经验不足,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对教学手段的更新,一般使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思路和方式,导致自身工作的负担比较大,但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教学水平有待提升。部分教师没有对物理的基础知识进行比较全面地掌握,使得学生思维能力也受到限制,对于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最后,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科学的互动。师生两者的科学互动是物理课堂学习氛围构建的重要因素,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能够有效提升物理课堂的活跃度,学生更容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与分析。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会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造成物理教学过程枯燥无聊,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物理的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提升。
二、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1.更新教学理念
人类的各项活动都是有目的和有意识的。教育改革也是一样,所以在进行改革之前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过去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应该处在课堂的主要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指挥者与组织者,把控着教学的节奏与过程。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教和学应该是一种良性的互动,而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使得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并且应用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才可以有效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和谐的环境下完成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只有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可以让学生真正对知识感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的质量。
2.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方式,推动学生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的突破,一方面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要按照教学的具体内容,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情境,有效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推动学生对难点与重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逐渐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增强物理学习效率。并且,兴趣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关键动力,因此教师在应用现代化手段的同还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以及合作探究的教学手段,构建和谐轻松的物理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提升学习积极性,有效保证教学的质量。另外,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师还要加强对物理教学内容的研究,强化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两者的联系,按照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物理知识解决实际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最终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把握物理知识,提升学习质量。
三、强化对物理教学的投入
高中阶段物理在教学中对于教师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学校对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全面地掌握,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及时改进。另外学校还要重视对物理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工作,通过公开课或者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另外教师也要及时对教学进行有效的总结,加强反思,找出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逐渐提升教学能力。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改革对于提升物理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关键的意义,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与手段,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12:初中生物教学思考论文
关于初中生物教学思考论文
一、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凸显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根本目的是正确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程度,然后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施以不同层次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内容时,我便让学生通过显微镜来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观察之前,我先让学生了解了显微镜的构造,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耐心仔细地听教师讲解,很快就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时,非常认真、细心,因为他们急于想弄清楚这些常吃的蔬菜在显微镜下会是什么样的状态。我还让学生结成小组,交换来观察,这样便形成了很好的生生互动。在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了解了植物细胞的不同形态和基本结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做学生情绪的调节员
情绪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态度和听课效率,研究证明,学生情绪高涨时,各种感官都得以调动,对外界信息和教师所讲知识接受得就会非常迅速,甚至会超常发挥,相反,就会出现了不在状态和不知教师所云的现象。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很注重调节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这样,学生就不会受不良情绪的影响,使思维完全能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例如,有一次上生物课,也许是下午的原因,学生情绪不高,有的还出现昏昏欲睡的状态。那节课正好学习膝跳反射的内容,我灵机一动,便要求每个学生亲身来体验这“神奇”的膝跳反射,首先让学生坐在椅子上,这个要求让学生既兴奋又充满疑惑,学生不知道这样做的目的。然后我故弄玄虚地要求学生膝半屈,小腿自由下垂,接下来,让学生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叩击半屈膝盖下方的韧带。这时,学生的小腿做急速前踢的反应,学生哈哈大笑。面对学生兴奋又好奇的表情,我趁机为学生讲解了膝跳反射的原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采用幽默、轻松的教学方式
生物学科看似枯燥,实则有趣,因为它研究的是植物、动物、细菌等形形色色的生物,包括我们人类自己的身体。对人类来说,生物学非常重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都与生物学息息相关。那么,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学好生物呢?
(一)大胆使用新的教学方式
我认为教师在上课时应该采用幽默、轻松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讲课幽默的教师,在轻松诙谐的良好教学氛围里,学生心里不会感觉到有压力,心情会很舒畅,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遇到必须掌握的.内容时,我就会扮演学生的角色,由学生提问,我回答,当我流利地把内容背诵出来时,学生就会充满钦佩。或者我和学生一起背诵,比比谁先会背,有时我故意背错,学生就会非常认真地指出我的“错误”所在。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更乐于做教师的“纠客”,久而久之,学生就对生物学科充满兴趣,特别喜欢上生物课。
(二)生物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
初中学生好奇心很强,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针对这一特点,我上生物课时,常常联系生活实际,如生活中植物的叶子、花朵、根、茎,还有一些蝴蝶、蜜蜂等标本都可以作为课堂上活生生的道具。这些富有生命活力的道具,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和热情,唤起学生热爱生命、喜欢生物学科的意识,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再如,植物的无性生殖有压条、扦插、嫁接等方式,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把新上市的“苹果梨”带到了课堂上来,结合视频为学生讲解了嫁接的原理,在让学生感知自然界奇妙的同时,增强了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之,生物教学成功最大的因素在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情正确引导学生,并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才会得以提高,生物学科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才能更好地展现,才会为学生学好生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论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要想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好这门学科的兴趣,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率呢?本文从更新教育理念、实施分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多元化评价等方面来探讨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分层教学;多元化评价
当今是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它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变得越来越重要。于是信息技术课程在这样的时代召唤下应运而生。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进行基本的操作,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上好这门课是我们一直在思索和探究的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工作,来浅谈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要做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首先要从理论上武装自己,用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1.教师要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要认识到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实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明确现代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坚实且良好的基础。
2.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要学习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要将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整合,以全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
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认识水平、家庭环境以及学习环境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他们在步入初中之后,信息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如果教师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极易造成好学生“吃不饱”、中等生学不好、后进生“吃不了”的不良局面。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使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无法实现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所以,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具体操作如下:我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的不同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为学习基础比较好、电脑基础知识和操作熟练的优等生,第二层次的学生为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一般的中等生,第三层次为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也相对较低的后进生。在备课过程中,我会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三、教师要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智慧的火花在交流和讨论中碰撞出绚烂的光彩。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可以倾向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础操作技能的训练,但是在课外的时间里,学生的思维应该是无拘无束的,教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的活动中,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继续学习和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师要采用小组互助的方式进行教学,减轻教师的辅导负担,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基本上都是在微机室里完成的。在具体的上机操作过程中,几乎每个学生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刚刚开始进行操作学习的阶段,教师在微机室里忙来忙去,还是无法兼顾到全体学生,以至于部分学生因为无法得到教师的帮助,不能及时解决操作时遇到的问题而逐渐失去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想出了一个小组互助学习,用学生来辅导学生的办法。这个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解决了教师忙不过来的难题,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办法是这样的:在刚开始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认真观察哪些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操作任务,然后我会大力地表扬这些学生,并且宣布让这些学生来充当教师的小帮手,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这些学生分别负责辅导一组学生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开展小组竞赛,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他们更是干劲十足。在学生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视指导工作,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重点地辅导某些学生或者班内存在的共性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一举多得。而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比师生的交流更容易,因此学生辅导学生的效果甚至比教师的讲解更好。总之,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是我们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避免传统教育的缺陷,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邹桂开.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4).
[2]司清清.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导刊,2013(2).
[3]滕飞.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2(18).
[4]李志河.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发展性评价的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5).
★ 课堂教学情况论文
★ 高等代数教学论文
★ 数学建模论文摘要
【《线性代数》教学的一些思考论文(共13篇)】相关文章:
线性代数教学总结2022-12-19
计量经济学的期末论文2023-01-18
一题多解教学方法浅谈论文2022-12-06
常微分方程的教学2022-12-25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设计思路及其教学2023-10-22
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2023-10-14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探讨论文2022-06-30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023-02-14
本科毕业论文正确范文2023-11-11
用器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 2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