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论文

时间:2023-06-20 08:17:05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论文(精选10篇)由网友“乌兰巴托的大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论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论文

篇1: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论文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论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学 高校教师 角色转换 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推广,高校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今网络时代,高校教师应尽快实现自身的角色转换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现代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逐步推广。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对自己的角色重新进行定位,努力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素养。

一、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概念

早在19世纪下半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提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概念,他指出: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曾伴随我国教育历史走过了漫长的历程,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网络教学模式已被引进到我国现行教育教学中。

网络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相关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网络教学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并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它强调学生的个体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网络教学相对传统教学的优势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青睐于网络教学,因为它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打破时空限制,降低学校办学成本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大多是采取面对面的口授形式进行教学,教师与学生只有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这一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完成常规的教学活动,它的教学活动范围受到了明显的时空限制。网络教学因其具有较好的虚拟性,完全可以打破这种时空的限制,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及网络通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随时随地、灵活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模式下,教学规模可以充分地扩大,学生的学习机会可以大大地增多,这使得办学成本大大地降低了,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办学”,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前,国外许多高校采取这种教学模式,他们师生之间往往采用网络视频交流的方式或者利用E―mail、FTP等网络平台工具来进行教学,效果颇好。

(二)广泛搜寻,获取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

对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来说,即便教师在课前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但他在一堂课中所能表达并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信息量还是非常有限的。高等教育特别注重和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大学生传输大量的与专业相关的前沿知识信息,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不应仅仅局限在教材里、课堂中,而应对知识信息进行充分的扩展。

网络资源就像是海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其信息资源量非常大,其中不乏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在网络教学模式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可以采用适当的检索工具(如“百度”、“谷歌”等)先对教学信息资源先进行“海选”,然后再进行“精选”,以获取免费的可用的信息,当然也可以直接登录相关网站平台通过支付费用的方式来获取所需要的教学信息资源(如教学软件、课程资源等)。

(三)突破常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充当听众,按部就班地被动接受,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明显特点,这种情况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高校也不例外;网络教学则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相当于一个指导教练,同时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思考和实践,自主分析和处理问题。这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据悉,我国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全世界排名顺数第一,创新实践能力却排在倒数第一,基于这一点,我们要着力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四)增进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有限时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且这种交流基本上是单向的、缺乏互动的,课后师生之间见面的机会很少,师生之间推心置腹交流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以至于现在师生关系出现平淡化、冷漠化的趋向。网络教学因其具有交互性、便捷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师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和情感的交流,这对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以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广泛而成功地开展网络教学是推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条良好途径。

三、高校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基于以上网络教学优越性的考虑,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策划者,高校教师应逐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尽快实现自己在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角色定位。

(一)由“单能型”教师向“多能型”教师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我们心目中的往往是一个在课堂上通过口授、手写,课后挑灯备课、批改作业本的教书匠形象,教师的作用大多局限于单一的传授科学文化理论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走向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走向了各种教育教学领域,与此同时对教师的作用提出了新的定义和要求。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教师除了应具备基本的教师职业技能和素养,还应具备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成为一个既能教书,又会育人,既掌握本学科业务知识技能,又掌握计算机、外语、心理学等工具型技能的多能型教师。

(二)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

在当今网络教学环境下,高校教师不应是传授文化理论知识的简单说教者,应实现由教学中的主导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的身份转变,充当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导学者。在对学生进行导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网络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网上辅导和答疑,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形成有效的网络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网络学习过程中自觉性和有效性的实时监控。另外,在对众多学生实施网络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可千篇 一律,可适当地考虑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分层教学特别适合在网络教学模式下进行)。

(三)由评审者向评价者转变

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对学生来说往往代表着权威,教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现实表现,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说一不二的评审认定权。在网络教学模式下,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学生学习创作的思路和途径各异,师生的思想和观点各有千秋,同样一件事情,同样一件东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评判,而且评判的标准可以不一样。所以,在网络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不应是唯一标准的制定者,不应是唯一结论的评审者,而应是一个站在欣赏角度与学生进行共同交流探讨的评价者。高校教师要善于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评价一个大学生,要多采用鼓励式、引导式评价,不能有在学生面前充老大的思想意识。

(四)由师生关系向“网友”关系转变

讲到高校师生关系,有些人容易把它理解成师生之间知识传授与接受的简单关系,有些人甚至认为师生关系仅存在于或有效于课堂上45分钟之内,这是对高校师生关系的严重曲解,网络教育教学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更加丰富多样。教师作为教学活动方案的主要制定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主动放下架子、转变思想观念、与学生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互助、朋友式的新型高校师生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是基于网络环境建立的,在此权且称其为“网友”关系,相信这种“网友”关系的合理建立,对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高校教师实现角色转换的能力需求与培养

教师的核心能力是教学能力,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指的是高校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的个体特征,是由教师个人的智力、智慧以及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构建而成的一种职业能力。在网络教学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能力在原有能力基础上赋予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要成功进行网络教学,必须具备或进一步提高信息检索和处理、网络学习、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的能力。

(一)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信息,若不能拨冗见简,我们会感到无从下手。而当我们掌握了便捷得当的检索方法,选择了正确的检索工具之后,获取信息资源将会得心应手。另外,检索到的信息资源有时并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及整合之后,才能变成真正可用的信息。所以,高校教师还应具备对信息加工处理及整合的能力。比如,如果要对图形图像信息进行处理,通常可采用MATLAB、Photoshop等软件来进行;如果要处理动画信息,通常可用3DMAX、Flash等软件来进行,等等。为此,高校教师还应熟练掌握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应用软件的操作技能。

(二)网络学习能力

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诞生对我们人类的生产、工作和学习等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互联网就好比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在这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信息,只要你想得到的,就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可谓“一网打尽”。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网络信息时代,如果仅仅依靠阅读书刊来获取知识信息,那么,我们获取的知识是相当有限的,而且这种方式是不快捷的、低效的。作为高校教师,应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网络学习的平台和途径有很多,例如,现在许多高校的校园网站上,还有各省教育厅及教育部等有关机构网站上都设有不同类别的精品课程展示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可以认真学习别人是怎样进行课程建设、课程设计及组织课程教学的,这对培养和提升我们高校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网络交流协作能力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频繁。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如何与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是新时代新环境下产生的新课题。作为高校教师,应从两方面来提高网络交流与协作能力:一方面从教学的角度考虑,教师应学会借助多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有效的网络信息资源,基于可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课外答疑辅导等多个层面与学生、同行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另一方面从融洽师生关系角度考虑,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网络教学的情感基础,为此,高校师生可以尝试采用新型的现代化的通信和交流方式,来弥补当今高校师生之间普遍存在的缺乏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不足。作为高校教师,应学会借助和利用E―mail(电子邮件)、BBS(电子公告板)、FTP(文件传输系统)、QQ、校园论坛等现代化信息传送技术手段,真诚地与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和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进行朋友式的对话与交流。

(四)网络课程设计能力

网络教学离不开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网络课程的设计。高校教师要成功地进行网络教学,应在充分把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要素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课程学习者(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需求,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利用不同的课程设计软件,最终成功设计完成网络课程(或网络课件)。当然,网络课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许多环节),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强团队协作,负责设计的教师应协同其他相关人员来共同完成此项工作。

高校教师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要认识到网络课程设计不是简单地呈现网络课程内容,而要以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来进行课程设计,要寓教于形象生动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主要应把握如下四点原则:第一,交互性原则。要有良好的交互性,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评价,并能将评价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第二,界面直观友好原则。界面要美观,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操作要简单,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第三,个性化原则。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设计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个性和特色的空间。第四,创新能力培养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网络教学的组织实施能力

教学实施是指教师实践预先设定好的教学方案的全过程。网络教学组织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利用网络进行讲解和答疑的能力,同时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指导能力。因为网络教学的教学实施不具备传统课堂教学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现场操作的可控性和可变性,为此,教师事先一定要精心策划好教学实施的全过程,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学生协作活动的设置等),以确保整个网络教学能顺利、高效地进行。成功组织实施网络教学除了要求高校教师对教学内容本身了如指掌,还要求教师对网络教学的运作流程和相关教学软件的操作技巧十分清楚。因此,网络教学的组织实施对高校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结束语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教师应当积极行动起来,花时间,下苦功,积极转换角色,努力提升自己的网络教学能力,并在网络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网络教学方法和规律,为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庄建忠,在网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J],继续教育研究,,(8):36-38.

[2]周雪梅,论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3):139―140.

[3]林永柏,浅谈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养成[J],教育与职业,2008,(9):121―122.

[4]谢亚峰,网络环境下教师适应能力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8):97-99.

[5]柳栋,定义网络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7):60―63.

篇2:新课标下英语教师角色转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英语教师角色转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疆奎屯市八中 王雪娥

【摘 要】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确立崭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新课改的良好契机下,全面提升英语学习能力,成为新课改的最大受益者。

篇3:新课标下英语教师角色转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师德修养,转变教师角色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联系,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人际关系”。人们在协同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中情感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和稳定程度。“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英语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于漪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个“勤”字。在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再次,知识上要追求一个“博”字,教师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当今社会的发展,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二、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1.教学理念的转变――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全面、认真、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这样,不但可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能使学生终身“享用不尽”,即所谓的“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要达到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授人以渔,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教学方式的转变――“填鸭式”到自主学习方式。传统的英语教学一般都采取填鸭式教学,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给学生所谓的考点、重点,让他们死记硬背,不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新课程强调的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即交流,交流即对话,交流即参与,它是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教育精神。对学生而言,这种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对教师而言,上课不再是无谓的牺牲和浪费时间,而是传授知识、自我实现的过程。好的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教学生学。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如游戏、歌谣、多媒体展示等,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语义,并且掌握学习的方法,达到“善教”、“乐学”的目的。教师的角色转换对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重大影响。教师由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敢于放手,把“舞台”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转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成实践者,充分运用语言知识并转化为己有,同时也获得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平庸无能的教师传授知识,水平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学习知识。教师应该学会鼓励学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光荣感,让他们明白尝试“光荣”,从而消除自卑感。教师要激发他们学习英语、说英语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法有三: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励自身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增强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学生们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帮助他们产生学习英语的主动需要和动机,真正增强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②要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作为引导者,要适时引导学生自觉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同时它也是克服学习困难的一种重要的内在的心理因素。所以要让学生会自主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同时更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通过感知、实践、体验和参与逐步发展自身多元智能,从而掌握和运用语言。它明确为教师指出,教师是知识的承载者,肩负着将知识传承下去的重任。但同时,教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要尊重、热爱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思中。张思中与十六字外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许成南。浅谈新课改下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J].成才之路,(15)。

篇4: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宜春市电教馆   刘钢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正在形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随之改变。教师不只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教师的功能更应集中体现在如何把“信息”化为“知识”,把“智能”化为“智慧”。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育模式、教学策略

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化学习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社会的文明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能力,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环境。

随着Internet网络的出现,为网上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空间,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种新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和发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它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的“学”而展开。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处于中心的'位置,教师应围着学生转。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即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的结合起来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大脑各区交替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二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励学习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教学中适合不同进度,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学生的个别差异,创造了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唯一的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有限的知识,一方面又利用网络主动获取无限的相关知识并不断的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学习,促进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者,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围绕同一主题,提出不同问题,大家分头获取信息,找出答案的过程。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造。同时教师在参与、指导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沟通,和谐了教学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的基础教育不但应该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更应该在挖掘学生潜力的过程中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教学生五年,为学生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五百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注重怎么教,更注重怎么学,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交互式的网络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交互式教学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把交互性、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融为一体,学生获取信息已不仅仅依靠教师,它可通过网络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量,为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潜能,优化自身素质结构,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和调整,应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这样才能自如地与学生进行真正的交流讨论,扮演好辅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教师的功能更应集中体现在如何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智能”转化为“智慧”。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真正体现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的现代教学思想。

当然,教师角度的转化并不是削弱了教师的地位,如果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交互和交流,那么这种教学是失败无疑的,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必须要明确,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教学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成场外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但教师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强,每一环节若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因此,教师在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反而更重要,教师的作用不应有丝毫的忽视。一个好的教师要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要当好组织者、辅导者、合作者。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引起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建设一支优良、精干、高效,适合信息时代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证。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认识,做到:一、转变观念。人们对任何一种新的知识和技术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要使自己接受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加强宣传和学习,了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认识到我们开展的“发展信息化技术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完成跨世纪的教育变革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认识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现代化教育,谁把握了信息科学技术,谁就把握了未来教育,谁就能在未来信息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角色转化意识到位。要通过学习,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旧的教育方式, 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具体地讲,就是教师由“权威者”转变为“合作者”和“指导者”,将学生从“吸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三、加强自身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具有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意识,认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就差,而且由于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信息分散等因素,造成信息吸收困难。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效应。四、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实现三个面向目标,面对21世纪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科学的超前意识,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合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首先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掌握计算机的方法和要领。其次学会CAI课件的开发和使用,学会常用软件如Author ware 、Photoshop、FrontPage等的使用和技巧。同时学习上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习获取、应用、处理信息的方法。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

篇5: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终身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媒介素养

【论文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任,也是终身教育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能力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培养策略作了初步探讨。

前言

这个时代是终身学习的时代,终身学习强调个人在一生中持续地学习,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大学生们接受的一次性高等教育远不能满足学习要求,因此,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外,还必须具备适应未来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网络学习环境对学生终身学习提供了支持和有利的环境。因此,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学会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基本技能。而怎样才能使高校学生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当前不仅迫切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更新广大师生的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终身学习能力。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结构

1、要学会学习,我们要清楚地认识终身学习能力的结构。

首先,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为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口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网络环境下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比,学生除了需具备传统的学习能力以外,还要具备与信息有关的能力,即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它主要是体现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有意识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特征,在大学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和研究能力,现在必须加上提高适应新要求的信息能力。

面对信息时代,要有“与信息有关的能力”即“信息素养”。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进一步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素养标准,信息素养不仅包括信息技能,更重要的是包括在新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从六个方面归纳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为:(1)高效获取信息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环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这些能力都是围绕学习者为适应信息社会而提出的`。因此,信息素养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主体构成部分。

2.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人类己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从而学生能终身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业已成为教育者思考的迫切问题。通过实践与研究,在网络环境下,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1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

我们把领会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作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切入点。转变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是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与终身学习相应的终身教育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理念,是传统的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是为了个体的脑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因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转变教育观念,使我们的教育行为符合终身教育的要求。

传统的学习模式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主动性欠缺,学习能力也只是停留在简单认知层次上。当网络进入教学,给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它。

教育学者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适应网络学习环境开展学习的模式,如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远程自主学习等,它们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于普及,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作为高等网络教育后台支持系统的网络学习的平台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相继出现了blackboard,firstclass.moodle为代表的一些成熟而应用广泛的网络学习的平台,支持多种学习模式。到为止,国内40多所高校通过赛尔毕博网络学习的平台发布了涵盖理工类、经济类、师范类等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359门。网络课堂学习模式,是现代远程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重新结合,为学习者提供交流的空间,学习资源自由选择。

新的教学模式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大学生特点,应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不仅“授之以鱼”,更重要是能“授之以渔”。

2.2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可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支点。大学生信息素养不是传统的文献检索能力问题,我们要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信息素养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2.2.1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教师面对新技术的关键在于教师们有没有一种理念去主动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一些教师担心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而受到削弱或丧失。古人云: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的学习者。教师通过学习培训,确立正确观念,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创建、开放网络教学课堂,充实教育资源库建设,造就紧密合作的教师群体。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我们培养好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2.2.2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得、加工、分析能力

大学生理应首先理解信息基础知识,掌握目录、索引、文献的检索方法和工具书的使用,学会使用图书馆,提高网络检索能力,对如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网站熟练使用。其次应该学习综合信息应用及信息道德规范,要以专题信息的检索、收集、鉴别选择为主要内容,加强信息情报的分析、预测、开发综合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除了教学大纲、考核说明、文字教材及辅导资料外,还要充分利用音像教材、cai课件、网络课堂上的辅导和教学信息等,能够适当选择和熟练使用这些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整合运用各种可获得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更为广泛和丰富的资源进行学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资源的增长非常快,有相当部分的资源是可以用于开放学习的。当然网上的资源往往是良芳不齐、真假混杂,需要善于辨别和选择。目前有一些网站的资源比较可靠,如国内重要报纸和期刊的网上资料库、中国教育科研网等。这些网站都提供了方便的查询检索功能,便于阅读和下载。一些网站的资源还可以免费下载,如国家现代远程,新浪读书网可以免费阅读,各高校精品课程网站、数字图书馆等。善于使用这类网站的资源,等于拥有了一座藏书丰富、刊物齐全的大型图书馆。

2.2.3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协作能力

利用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和网络课堂,引导学生多参与网络课堂学习,在线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良好的信息反馈条件加强对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教师扮演帮助学生组织、管理信息的角色,更有利学生意识自身的主体性,提高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2.3优化网络学习环境

技术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我们要扬长避短,同时优化网络环境尤为重要。

网上的学习需要自由徜徉的环境。如前面所提到的“协作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资源,由于受传输速度的限制,信息庞杂,势必影响学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速度,甚至于助长急躁,厌烦心理,影响学习进程。因此在校园网基础上,教师可以用各种网页制作工具建立自己的网上教学系统,并根据学习内容,精心创设科学化、艺术化的信息资源环境,各学科课程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建设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库,遵循《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采用标准化资源描述格式,建立良好的教学资源平台。另外要为学生提供友好的、便捷的查阅通道,让学生在资源环境中自主选择,缩短无效时间,从而提高协作学习的效率。

当前的网络教育在缺乏面对面的师生交流和有效的网络交流的情况下,人文关怀会有所缺失。为了弥补这种缺失,网络教育环境的建设还需要社会的人文关怀。网上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

3.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对高等教育提出新挑战,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才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作为受教育者,在校的大学生更应该利用现有的条件,在现实的和虚拟的大环境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终身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更好的在未来信息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做好准备。

篇6: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多媒体、INTERNET为代表的第四媒体,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动态的海量知识信息以超文本链接的非线性方式组织在一起,无论从信息的组织方式、交流的便捷高速,还是信息检索功能,在本质上远胜于传统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电脑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以下简称“网络教学”)的特点是: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这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倡导。在网络氛围下,课件的制作已经使内容向前、向后作出适当的纵向的延伸,向其它学科、德育和心理教育作适当的横向的延伸,使学生既可温习以前所学习的知识,也可以超前学习以后的'内容,并能够在网络上获取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或者在网上寻求帮助或帮助他人,在网上写作业和提交作业等,课堂始终保持一种活跃的探讨气氛,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通过网络教学,培养学生“信息加工”的能力和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习资料一般由教师选择,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这些有限的媒体单向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信息显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可选择性,学生一般只能全盘皆收。长期下去,学生形成“你说什么,我就听什么”,缺乏对信息选择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信息充满着每一个角落,学生每时每刻都受着各种信息的影响,如果学生不加选择地完全接受,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如果学生光是接受信息,而不对信息进行重新建构,学生也不能完全掌握这些知识,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筛选、重组信息的能力。在网络教学过程中,由于网络信息的容量非常大,这就要求学生有选择地从网上获取知识,通过协作学习,最终通过自主建构,形成知识体系。这种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转换到主动探究的学习主体上来,从中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网络技术的发展成就了Internet,同时也为现代社会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信息观念和通道。可以预见,以因特网为基础载体的各种信息将成为未来知识的主体,而信息存储、信息交换、信息创造、电子商务等等各种活动均逐渐对因特网产生一定的依赖性。教育应当具有超前意识,网络教学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流,要求学生有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信息的收发。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就要求学生进入Internet世界,亲身体验信息世界,掀开了互联网的神秘面纱,快速收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这就为学生以后适应信息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通过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会创造,构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这需要教师本身彻底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弄清“教”与“学”的辨证关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计算机网络以其信息的大容量、超强的处理能力、丰富多彩的对象以及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重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存在着严重的“高分低能”问题。多媒体网络的交互性和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挖掘了他们的潜能,实现了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的学习再也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或媒体的帮助,通过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由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去主动建构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对学习产生好奇和疑义,对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刻苦钻研,对解决问题后的自信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良好情感,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

三、通过网络教学,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和同龄人交往比较少,不少家长只关注学习成绩,缺乏全面培养,使不少学生形成了固执、任性、不合群的不良性格,甚至有的还患有孤独症,这样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网络教学由于其信息的共享性,要求学习者联系密切,而网上一般提供了聊天室、BBS等交流环境,对学生心理压力较小,学生在对自己的课题大致了解后,就可以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相对立的同学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定的手段,呈现信息,分析原因,解释所用的查询策略,并根据不同成员提供的信息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重新建构。在网络多媒体提供的条件下,信息共享使学生自身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也为小组创建了相对独立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交流信息,培养协作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

在网络教学中,利用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通过网络,打破了书本局限,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学生知识的创新、学习方法的创新、思维品质的创新,从而全方位地实施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篇7: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传统教育己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的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这也为高校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其中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网络学习己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当今社会对终生学习能力的一种要求.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们呈现出各种状况:面对网络学习环境,大多学生感到迷茫、浮躁、信心不足;在繁杂的网络知识库中缺乏信息素养和相关的计算机技能;对网络学习的特点和方法无法掌握;不知道如何通过网络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并相互促进.自主学习需要合作学习的配合,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发挥自主与合作学习两者相结合的优势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发挥巨大的作用.根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的状况,假设让学生完全的自主与合作学习,学习必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如果没有完全掌握网络环境下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方法,以及自我监控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学习上的完全自主,当然更谈不上合作,从而无法保证学习的时间和效率,达不到自主与合作学习预期的目的和效果,这就使得我们对大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要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

篇8: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2. 1自主与合作意识的养成

2. 1. 1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

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设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近期的和远期的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指学年目标和学期目标,细化到课时和单元目标,学生在清楚自己学习的优势和缺点的情况下,根据大纲和教师的建议来安排学习进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符合自己实际的,能够实现的.计划必须包括:目标,时间,地点,内容,步骤,方法等以及自我检测的实施方案.学生通过一步步的实施,完成计划就能有所收获,增强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2. 1. 2合理分组,布置网上合作学习任务

合理分组是保证完成高品质任务、所有成员共同进步的前提.小组成员的性格,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自我约束力往往是不同的.合理的分组才能保证合作时间的动态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在自主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任务.任务的完成是自主合作学习的驱动力,网上合作学习任务能够促进成员间的互动交流,监督协作,培养运用实际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在场,成员在遇到困难时,依靠的是其他成员的帮助,任务的完成需要小组成员间的协助和合作.网上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的任务分为自定和规定两种.自定学习任务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自己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规定性任务是小组内部的分工,每个成员为了完成小组任务,自己应该完成的学习内容.

2. 1. 3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与讨论

在线论坛是网络合作学习的主要讨论交流工具,它是互联网提供的一种最常见的互动交流服务.论坛有开放性的分类专题讨论区,在这个区域学生可以交流技术和经验,最关键的`是可以其对他学习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建议.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活动的引导者、反馈者,教师所起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反思活动.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需要和学生进行深入的对话来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利用反思来促进知识的迁移,不断的利用抛锚式、启发式、支架式的策略来引导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通过每个学生交流内容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学习小组的贡献.将形成性评价作为学业考核的一部分,同时鼓励小组或个人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对维持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2自主与合作学习环境的构建

2. 2. 1加大高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建设

高校信息资源是学生学习中获取学习资源时很重要的途径之一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以及专门的资源库,但存在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内容陈旧,缺乏高水品的最新资料,信息不能及时更新等问题.学生仅仅只依靠图书馆的相关学习资源无法满足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需要,某些有用的资源由于权限和收费的原因,学生没有权限使用.因此高校需要建设自己的信息资源,加大建设数字化、多途径的共享资源库从而为扩展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保障.

2.2.2提供有效的学习的平台和信息环境,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校园WIFI的建设和使用,数字化图书馆的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微博平台互动等都是支持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因此,在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大力倡导校园手机微网的建设和推广,推动和提倡学生进行校园移动学习和微学习,指导学生合理的使用校园论坛,为学生搭建校园MOODLE平台,加强师生交流学习.网络资源的建设应该与课程教学相一致,以课程为系统组织资源,建成一个可开展异步、实时教学,具备查询、检索、下载等功能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将学校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学生在常规的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在网络中扩展知识视野,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通过交流协作,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困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 2. 3加强自主与合作意识,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在课程的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去自主的发现问题,通过合作讨论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往往是直接从教师那里模仿学到的.一个教师教法的科学J险、完整性、灵活性、连贯性,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深刻且有效的影响.

2. 2. 4学习总结与交流,构建教与学的共同体

总结和交流是学习过程的两个必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及时主动的学习总结能够使学生时刻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保持高效率的学习.交流能够加快学习的步伐,充分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二者共同协调和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关键.因此要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结构,结合网络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用各种教学手段构建教与学的共同体.

2. 3自主与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2. 3. 1利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大学生技能比赛,课外知识扩展,团体性的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比赛的过程中又能充分的合作起来,共同进步.

2. 3. 2用任务驱动来提高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任务驱动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它是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推动力.它以目标为导向,以任务引领学习活动.所有成员在共同的目标下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精神,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中任务引导机制要求只有成员各自自主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才能实现课程规定的目标,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发挥集体智慧,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3.3在科研项目中,提高自主与合作能力

高等院校的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鼓励有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大学生个人或团体积极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家以小组的形式明确分工,积极合作,制定有效可行的实施步骤,充分发挥自主的能动性,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3结语

高等院校教育的深刻变革必将给社会人才的培养模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养成,能够为未来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文中对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旨在能够为以后相关的探讨提供参考,引起更多院校对大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唐春吾.论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田长沙铁道学院学报,,7 (2) :231 -232

[2]王月会.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田中国远程教育, (7) :72 -74

[3]赵海霞,陈毓超,乐建兵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田电化教育研究, (2) :44 -47

[4]刘萍,秦军教师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指导、监督与管理田外语电化教学, (118 ) : 63 - 67

[5]刘颖,孙斌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 (6) :125

[6]李清华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研究综述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1) :109-111

篇9: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2.1自主与合作意识的养成

2.1.1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

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设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近期的和远期的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指学年目标和学期目标,细化到课时和单元目标,学生在清楚自己学习的优势和缺点的情况下,根据大纲和教师的建议来安排学习进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符合自己实际的,能够实现的。计划必须包括:目标,时间,地点,内容,步骤,方法等以及自我检测的实施方案。学生通过一步步的实施,完成计划就能有所收获,增强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2.1.2合理分组,布置网上合作学习任务

合理分组是保证完成高品质任务、所有成员共同进步的前提。小组成员的性格,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自我约束力往往是不同的。合理的分组才能保证合作时间的动态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在自主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任务。任务的完成是自主合作学习的驱动力,网上合作学习任务能够促进成员间的互动交流,监督协作,培养运用实际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在场,成员在遇到困难时,依靠的是其他成员的帮助,任务的完成需要小组成员间的协助和合作。网上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的任务分为自定和规定两种。自定学习任务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自己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规定性任务是小组内部的分工,每个成员为了完成小组任务,自己应该完成的学习内容。

2.2自主与合作学习环境的构建

2.2.1加大高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建设

高校信息资源是学生学习中获取学习资源时很重要的途径之一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以及专门的'资源库,但存在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内容陈旧,缺乏高水品的最新资料,信息不能及时更新等问题。学生仅仅只依靠图书馆的相关学习资源无法满足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需要,某些有用的资源由于权限和收费的原因,学生没有权限使用。因此高校需要建设自己的信息资源,加大建设数字化、多途径的共享资源库从而为扩展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保障。

2.2.2加强自主与合作意识,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在课程的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去自主的发现问题,通过合作讨论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往往是直接从教师那里模仿学到的。一个教师教法的科学性、完整性、灵活性、连贯性,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深刻且有效的影响。

2.3自主与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2.3.1利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大学生技能比赛,课外知识扩展,团体性的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比赛的过程中又能充分的合作起来,共同进步。

2. 3.2用任务驱动来提高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任务驱动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它是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推动力。它以目标为导向,以任务引领学习活动。所有成员在共同的目标下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精神,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中任务引导机制要求只有成员各自自主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才能实现课程规定的目标,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发挥集体智慧,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结语

高等院校教育的深刻变革必将给社会人才的培养模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养成,能够为未来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文中对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旨在能够为以后相关的探讨提供参考,引起更多院校对大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

篇10: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培养论文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培养论文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雷要考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多方面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无提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君要考虑的重要一方面内客。首先分析了高校教师教毕能力构成并指出了教师教学兴趣对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接粉介绍了中原工学院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些措施,作为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参考。

关键词: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兴趁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但是高校教师的必备能力,也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1、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文献指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和效果的个体心理特征,是由教师个人的智力和智慧以及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建构而成的一种职业素质。并提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共有10部分组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认知能力;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学科内容的评价能力;教学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教学煤体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活动的调控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等。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不过我们认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还应强调教学兴趣的重要性。

教师需要具有浓厚的教学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着兴趣和热情,才能积极主动的去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而且,教师的教学兴趣是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教学兴趣可以正确的培养,首先,社会应大力提倡并发扬尊师重教的美德,教育管理部门要营造有利于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使教师热爱自己的岗位并愿为之奋斗和奉献。其次,教师要对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识,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来培养自己的兴趣方向。

2、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参考措施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高校需要创造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环境和氛围,需要采取正确的培养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原工学院及所属系、部在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

2.1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是中原工学院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方式,团队是根据各学科具体情况,以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并能有效指导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团队。教学团队又分为省级教学团队和校级教学团队,优秀的'教学团队不仅可以带来更高的个人工作效能,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团队成员间积极的人际关系,创造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这对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中原工学院的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教学团队属于省级教学团队,汇聚有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全国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承担人等,人才梯队层次合理,形成了老、中、青、传、帮、带的传统,建立了新教师在团队中成长的机制和氛围,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积淀,在新型纺织材料、纺织材料结构与性能、功能性纺织品等方面的教学已形成明显的优势。

2.2课程组建设

课程组是一个更为基层教学组织,是一个由数名讲授相同或者相似课程的教师按照一定原则组成的教学及教学研究团队,是一个以课程或课程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学及教学研究群体。课程组具体任务是负责课程组内课程的日常教学,负责课程组内课程的基本建设,组织课程组内的教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等。以我院服装学院服装设计教研室为例,设计教研室改变原来只有教研室主任单打独斗的模式,下设设计理论组、设计基础组、服装设计组、面料服饰组四个课程组,并指定四位骨干教师作为课程组负责人,课程组之间的选课、协调、课程负责等都由课程组负责人来承担,这一方面给青年教师以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推波助斓的作用。

2.3讲课比赛制度

学校出台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文件,定期举办青年教师的讲课比赛,并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讲课比赛,而且对表现优秀的教师采取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等鼓励措施。

讲课比赛的执行方式采用层次式的比赛制度,各个学院首先组织专家进行学院的讲课比赛,选出表现优秀的教师代表学院参加学校的讲课比赛,学校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的老师将随后举行全校性质的讲课观摩示范课。这项制度一方面督促青年教师积极苦练教学基本功。另一方面无形中带动了整个学校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全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4专家组听课制度

专家组听课制度也是中原工学院一直采用的增强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学校一般在各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教授等专家中抽取一部分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负载对学校的青年教师进行不定期的随机听课检查,专家们从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案设计、教师仪表等多个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考察和指导,督促青年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等。这项制度促使青年教师从课堂的各个方面提高和完善自己,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效果十分明显。

2.5学生评教制度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评教制度,学生评教的方式并不是采用以前很多学校使用的纸质评价模式,而是开发了完善的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由学生在每学期期末对自己的任课教师进行匿名评教,并把教师的评教成绩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这项制度也无形中对教师的教学产生督促作用,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除以上典型措施外,其它的一些措施如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助课制度、青年教师互听课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等,也都是中原工学院采取的旨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措施。

3、结语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综合素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最具效力的因素。本文以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为讨论目标,指出了教学兴趣对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介绍了中原工学院在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所采取的有关措施,旨在为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服务。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题目

信息处理与现代汉语轻声的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工商管理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

浅析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浅谈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论文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论文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论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浅析民族地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问题研究论文2023-01-13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2022-05-07

英语毕业论文题目2024-01-05

酒店管理专业创业能力培育的途径论文2023-05-26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浅析2022-08-26

浅析高校国际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2022-05-07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论文2023-03-28

浅析高校文秘人员素质现状及培养论文2023-07-19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题目2022-05-06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