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现状分析的论文(锦集15篇)由网友“和其他家伙不同”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现状分析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现状分析的论文
时下,素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种声音见解也不绝于耳。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素质教育改革还是在全面实施。各种措施包括新课程的改革也是纷纷上马。什么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科学课、探索实践活动课、品德课等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排满了学校的课程表。紧接而来的是似乎强有力的督导检查。各种新课程的教案汇报检查、听课、日常开课情况检查等等,一环扣一环,真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阵势。更有禁止给学生打分数排队,禁止举办特长班、重点班,禁止拿成绩向家长说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一时间,学校内外、师生、家长、社会上下沸沸扬扬褒贬不一,有喜有忧。这一切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着想。可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效果如何呢?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吗?学生的家长满意了吗?事实不得不让人摇头怀疑,甚至是担忧。
担忧之一:
学生的素质标准到底是什么?这恐怕并非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非常确切和明白的问题。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弄清学生素质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才会有可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恰倒好处,直至事半功倍。不容质疑新时期学生素质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统一。全面发展是指应该求得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育并举和相互贯通。个性发展是指激励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其他个性品质。强调个体才能和特长达到充分发挥。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接班人。素质教育改革制定的一切举措的出发点在此,落脚点也应该在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教育目的、教学方向,一切教育行为都应该服务服从于教育目的。
担忧之二:
素质教育改革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或流于形式,或剑走偏锋,或拣起芝麻丢了西瓜,顾此失彼。其结果当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丢失了已取得的好的教育成果,迎来的是素质教育的夹生饭。把仅有的一点办学特色拱手让出。把本已紧张活泼的`教育教学秩序变得涣散。把本已熟悉擅长的教学抛之脑后。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家长对素质教育改革抵触,因为改革使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学生对素质教育改革欢迎,因为改革让他们变得更轻松,有了更多的玩耍时间。教师对改革未置可否,有的高兴,有的无奈,因为改革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没有了教学成绩和升学的压力。改革也让一些优秀教师迷失了努力的方向。擅长制假者有了用武之地。只要做好应付各种检查的纸面文章,我的工作就是好的,就可以完成工作任务。而真正事关学生风俗制发展的教育活动却没有扎实的开展起来。尤其是在农村,学生素质训练的重要途径音体美教学秩序仍然是我行我素可有可无。各种音体美教育教学设施仍然是空中楼阁若有若无。音体美教师的配置也是随意指定。至于教育教学也就依旧原地踏步,完全没有目的和教法可言。至于停课或放羊教学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倒是现在被停的音体美课已没有哪个任科教师愿意代替。因为没有了教学成绩的压力,谁都懒得再去多上几节课去逼迫学生多学一点。至于所谓的各类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学校教育中更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且不说教师中此类教育人才以及教育教学经验同时奇缺,没有成熟的先例可以借鉴。单单就实践活动中所要求具备的人力、物质、时间条件就根本不具备。所以所谓的许多实践活动只有布置没有检查。也不可能取得怎样的实践成果。其他新设置的课程也是有课节无教材无考评标准,任课教师本就是新手,又无积极性可言。这些新开设课程的素质教育结可想而知。
担忧之三:
素质教育在农村缺乏经费资金支持。各类教育教学设施陈旧落后严重短缺,直接制约了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也难怪素质教育改革流于形式。
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城乡办学水平的的差异长期存在。有限的教育经费到了基层已经所剩无几。学校无米下锅有限的资金不能维护正常的办公需要。还要腾出手搞花架式,为自己涂脂抹粉。更有甚至很多农村学校长期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至于学校内素质教育应该具备的硬件设施更是上了放,放着坏,坏了拖,拖了再上。有限的资金及教学设施没有被利用好。有限设施无法满足师生从事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教师们业余自修的空间狭窄,施展自身教学素质的条件简陋,久而久之很多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也懒于提升已有素质,随遇而安原地踏步或干脆生疏掉已有素质乐得自在。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改革在农村学校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弊端,不由得不发人深省。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可能葬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发展起来的大好局面,就有可能引起教育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下滑。就有可能耽误和影响一代热的人才培养。
问题固然存在,但决不能否定素质教育改革在学校推广的意义。克服以上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切入点仍然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实施素质教育的义务、责任所在。把思想意识提升到为学生素质发展的高度去工作。加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克服麻痹消极思想,一丝不苟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认真执行素质教育改革思想。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尤其是一校之长,要带头真抓实干,时刻绷紧素质教育这根弦,坚持从严治教。要求开设的课必须上好,培养新人才及早让广大师生适应素质教育需要。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围绕提高学生素质开展。克服弄虚作假应付思想。
可喜的是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台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秀教师下乡,加大学校资源整合等等。广大农村百姓正热切的确期盼着分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果实。
篇2: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结合各级教育部门的指导意见面对学生开展了广泛的`德育教育,力图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然而在目前的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某些问题,本文笔者简单做下分析.
作 者:赵宝善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大河面九年制学校,陕西商洛,726004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6) 分类号:G420 关键词:农村学校 德育教育 现状篇3: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论文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对策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是我国整个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提高对于推进和实施新课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心关注孩子的文化知识教育,从而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给学校体育的体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二)学校体育观念落后
农村虽然在实施课改中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对策,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力度显得不够,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没有把体育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三)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学设施落后
农村体育教学条件与城镇学校相比,差距很大。由于是沙土地和煤渣跑道,因此遇到刮风下雨,体育教学很难实施。在现有的农村体育教学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经费不足,也导致体育器材的严重不足。
(四)农村学校师资的紧缺,专业教师缺乏,且教师的流动比较大
据调查,大部分农村体育教师是由任课教师来兼课而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师。就农村教师整体而言,体育专业知识极其贫乏,体育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功十分欠缺。由此致使农村的体育教学形成了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人员分配不完善等现状。
(五)对专职体育教师重视不够,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低下,专职体育教师缺乏事业心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体育教师每年都有一定的服装经费。据《现状》显示,所按规定执行的仅占42.3%,许多体育教师从未享受此待遇。中小学基本上无体育特级教师,兼职体育教师现象严重。在每年的评优秀、先进教师等一些名单里,总是难见体育教师的名字。
(六)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
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
(二)加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1.积极推进教师制度改革,提高教师质量
2.推动城镇教师支教,促进教师的交流,促进教师资源城乡范围的合理配制
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的能力。 3.加大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因地施教、因人施教,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因地施教
农村教师要充分发挥农村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田野、道路、小山等拓展我们的教学场地,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享受阳光和快乐,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因人施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体育教学或活动。
(四)根据学校实际,创造条件,合理利用体育器材和场地
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现有体育场地和器材资源的多种作用,使体育课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场面,让学生享受健康体育、快乐体育。
1.巧用场地
教师课间细规划,“小”中见巧。作为体育教师应仔细地研究好操场规划,使之更合理地得到利用,不浪费每一寸土地。深思熟虑,利用“小”字。因地制宜,顺其自然,也能让学生的情绪高昂,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校组织体育比赛,不忘“小”字。通过一次次小型的体育比赛,便会在校园内涌起一股活动的热潮,这或许就是体育带给我们的魅力。
2.巧用器材
巧用学校现有的体育教材。体育教师要对现有的体育器材进行重新编排,从有限的器材中提炼出无限的使用价值。但要本着新颖多变、集中实用、一材多用等原则。
(五)巧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来自制器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可以用来制作成为体育器材,这样既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习惯。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四、依据优化的实质和要求,结合在农村教学的实际经验,我认为优化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与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从农村实际出发,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2.探索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规律,研究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总结出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海宝.试论我国体育教育的城乡差异.2005.
篇4: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论文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论文
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浅谈职业教育中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质量教学模温州人精神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启示试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云计算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影响研究浅谈在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的研究浅析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如何做到优质教育1:1数字学习及其网络教育应用探索试析流浪乞讨儿童受教育权的保护试析受教育权理论发展综述
相关信息
关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初探浅析学前教育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的探索试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教学问题浅谈对学前教育期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情况试论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信息教育探究浅析抚州市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论学前教育的改革思路及其对应策略关于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浅议学前教育的目的
相关热搜: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形成与发展.但由于农村学前教育在经费、师资、规模以及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出现了整体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等诸多问题。
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研究表明,少儿是人生的第一关键时期,这时的心理发育状况往往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性格及其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小学布局调整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对科学知识认识程度的提高,幼儿园或学前班在农村应运而生,大量涌现,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县、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层次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整体上来说,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由于多元办学管理和各种制度还不够健全,教育主管部门无力严格管理等原因,当前山区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1.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
由于受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目前仍处于边缘地位。一方面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人们普遍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各级教育机构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不强.因此,呈现出学生流动性大、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材不完善、班额大等现象,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2.教育观念滞后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盲目追求显性结果,忽视对孩子情感、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隐性教育过程。一些学校受经济利益驱动,把学前班看作学校创收的渠道,开设兴趣班、特色班,迎合家长心理,吸引生源,不顾及幼儿成长规律。
3.师资力量薄弱、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农村师范学校择优录取比例低,幼师专业又不予分配,加之名师进城热和老教师退休热,导致山区农村教师严重缺编,幼师专业紧缺。青年教师不足。幼师队伍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老中青教师梯队结构不合理。农村中还有大量的民办教师,且发现很多大龄教师出现占岗现象,造成教师老龄化等问题。
4.幼儿年龄构成较为复杂
在农村学校的村级学校, 学前教育幼儿园的年龄构成极为复杂。在一个学前班里,年龄结构从不满三岁到六岁以上。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不比城市的幼儿园,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到学前班, 小班是三岁及以下的儿童就读, 中班是三至四岁儿童就读,不到五岁的就可以读大班, 五到六岁就可以读学前班了。但农村学校不可能沿用从小班到学前班的教育模式,不仅生源不够,师资力量也是问题。
5.幼儿园管理相对不完善
农村幼儿园特别是村级幼儿园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一是幼儿园布局不合理,规模小、园舍陈旧、设备简陋,办园条件差;二是很多村办幼儿园人数少,办园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浪费教育资源;三是“小园”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低,教师疲于应付,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的发展特点与教育规律,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
6.学前教育经费不足
目前,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 国家不纳入财政统筹中, 因此教育经费得不到保证。同时,国家只要求各级办园单位有责任对所办幼儿园给予扶持和支持,但没有统一明确规定各地区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比例,各地仅靠收费和视财力情况给予专项补助很难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需要。
此外,由于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收费标准不统一。有些地区收费过低,许多乡镇和村都不愿承担办学责任,再加上随着农村教育附加费被取消。更加剧了农村幼儿园经费的短缺,使得学前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经费不足农村幼儿园设备不得不异常简陋。教室室内空间小,孩子多。有一些学前班没有图书,没有任何玩教具,更没有适合幼儿使用的厕所、饮水设备和洗手条件等,严重影响教育质量。
7.“小学化”教学倾向严重
农村学前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无论教什么,都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填鸭式、满堂灌;以教材为中心,以读、写、算为主,教学活动以学校统一课表安排为准;教学式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指示、幼儿做”;教师上课严格要求孩子们坐端正,双手背后,两眼看黑板,教学没有趣味性。
农村学前教育虽然面临以上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见它在困难中不断的前行,只要我们共同关注、大力支持,一定会日趋规范化、可持续化健康发展。
篇5:农村体育现状分析的论文
农村体育现状分析的论文
[摘要]农村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部分,其对于提高农民群众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现状进行调查,归纳总结了廊坊农村体育的现实状况,并分析了影响廊坊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发展廊坊农村体育的对策,以其为廊坊农村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廊坊农村体育现状
1、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解决农村的生产方式,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同时也要在农村建立现代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入和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进一步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和在农村中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更加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关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健身,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体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体育的整体状态和趋势不容乐观,农村体育是群众体育工作的难点和盲区。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廊坊农村70个体育锻炼点的情况进行实际调查与分析。共发放居民问卷700份,体育锻炼点问卷70份,其中居民有效问卷682份,有效率为97.4%,体育锻炼点有效问卷为70份,有效率为100%。
3、现状及其分析
3.1廊坊农村农民对有关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
通过廊坊农村农民对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认识程度的调查表明,广大农民对体育法规认识水平及了解程度普遍偏低,仅有3.1%的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很了解;有28.7%的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略知情,而有68.2%的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毫无所知。以上问题说明,廊坊农村农民对体育法律法规了解缺乏,农村体育管理法制化程度不高,宣传体育法规政策方面力度不够,加强对体育政策法规具体内容的贯彻落实及宣传教育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要部分。
3.2廊坊农村农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通过调查,廊坊农村农民认为增进健康的主要方式依次是:增加营养,保证睡眠,改掉不良习惯和体育锻炼。
3.3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情况
3.3.1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项目状况
项目秧歌武术气功交谊舞羽毛球篮球混合项目数量97666百分比28.5%22.9%12.8%10%8.6%8.6%8.6%从表1中可以看出,廊坊农村的体育锻炼点内容选择比较单一,其中民族传统项目占的比重较大,主要是由于传统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比较简单,容易开展。而羽毛球、篮球项目主要的人群是青壮年。廊坊农村的体育锻炼点中气功练习点较多,因为廊坊是我国推广保健气功的试点,所以气功活动点不仅发展规范,而且发展的速度也较快。
3.3.2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场所现状
活动的场所村委会的活动场地村头巷尾麦场空地树林河边其他数量25181764百分比35.7%25.7%24.3%8.6%5.7%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迅速提高,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增大,对体育需求不断的增长,以农村现有的条件看,正规场地设施很少,农村人的体育活动场主要是有村委会提供的平坦的空地。并有很多农村把活动场所扩展到了村头巷尾、麦场空地等地方。这与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体育资金匮乏、场地设施稀少造成的。
3.3.3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锻炼时间状况
通过调查廊坊农村有70%的体育锻炼点在晚上活动;有58.6%的体育活动点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到2小时之间;有75.7%的锻炼点受季节的影响。这非常符合农村的生活习惯。一般在早晨农民都会去田间劳作,而且在春播秋收的季节由于农活劳累,多数锻炼点由于没有人员参与而暂时停止。
3.3.4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经费情况
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村委会支持,占48.3%,有86.7%的锻炼点经费缺乏。由此可以看出,廊坊农村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锻炼点的资金投入与扶持少,大部分还处于一种由村委会自由组织与发展的状态。经济条件是影响廊坊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本符合我国的国情。
3.4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社会指导员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几乎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在70个体育锻炼点中,共有通过正式培训和考试的社会体育指导员7人,且均为3级。
这与廊坊市城市社区体育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体水平差距很大,说明廊坊市的体育管理部门没在技术上对农村体育的扶持,必将会影响到廊坊农村体育科学、快速的发展。
4、建议
4.1政府部门应发挥其政策导向的作用,尽快完善农村体育组织建设,落实健全农村体育法规、制度建设与宣传,全面提高农村体育组织的组织化、社会化。
4.2适当增加农村群众体育事业经费,积极引导和加强农村体育消费意识培养;逐步引进体育产业化运作方式,摸索建立体育创收自给的渠道。
4.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注重业务培训,建立常设培训系统,培养合格的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农村体育活动质量。并进一步加强与周边不同单位的合作,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王凯珍,任海,王渡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7(5):6―10.
[3]胡国雄,王牡娣.我国农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
[4]冯健.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
篇6:浅谈学校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学校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到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上来,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即要给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又要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的教育,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关键词:素质教育 快乐体育 个性
一、前言
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在我国已有近的历史。素质教育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积极影响,在对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更充分的发展。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风靡一时素质、生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技能素质、能力素质、交往素质、外在素质等体系。其中身体素质是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要求改进现有的中学体育教材体系
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我们的方向。我们在依据国家体育教学大纲的统一性和灵活性原则的前提下,对教材中一些细节和内容进行探索改革,以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适合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
1、增大中学体育健康教育的比例。
素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所以要加强中学生健康教育,使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脑卫生,懂得心理卫生,促进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为智力的'充分发挥和机能的发展奠定基础。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抵御疾病,延长寿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健康的观念和意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防止和纠正不良习惯,如不吸烟、不西酗酒,多运动,注意心理卫生,讲究道德健康等。在体育成绩的评定时,适当加入体质健康和身体形态的分值比例,如:身高、体重、台阶测试等生理指标。
2、适当减少教材中太深、太难的竞技运动技术部分。
增加有趣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或游戏,因为太难、太深的竞技运动技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我们要改的,不是要把竞技运动项目从体育教材中排挤出去,也不是排挤学校中的竞技运动,而是要改去教材中过于强化的竞技运动技术,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体质、技术水平和可接受能力,经过实战探索,逐步建立完善身心素质教育的体育教材体系。一是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包括简化规则、裁判和简化活动形式,例如“篮球比赛采用三人比赛适当降低篮圈的高度,增大篮圈的半径,使学生体会扣篮成功的喜悦;排球比赛把三次传球增加到四次五次等等都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在大纲规定的选用教材范围内,选择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如适当增加各种球类的运动和健美操、体育舞蹈等的内容,使娱乐性、技术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三、要求改变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引用前苏联的军体式的教学模式,严谨有余,活泼不足,严谨得有些过“度”,过分强调“统一”,学生缺乏主动,课堂缺乏生机,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应建立中学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乐中达到健体、育心,发展个性,使学校体育的工作充满生机,体现出学校体育的锻炼实效性、内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兴趣的广泛性、个性的随意性和活动的可选择性,从而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快乐体育教学的实质就是为学生提供练习的乐趣,重视学生主体的满足感、成功感,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主动、自发学习,达到练中有乐,乐中有趣,趣中有练,练而有成,培养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的习惯。
四、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教育观念的更新,要改变应考教育的观念,具体来讲,要从为升学服务,为比服务转变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服务,从只有升学才能成才,只有运动尖子才是人才转变为指导全体学生各自成才,从以考分、升学率、运动成绩为评价标准转变为以学生基本素质,发展水平为标准的观念。另一方面要求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的方法不断更新。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开拓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知识的能力。例如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提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性,提高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来提高教育改革创新的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篇7: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及改革反思论文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及改革反思论文
摘要:从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现状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研究和探讨,总结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为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扫除一定的障碍,促进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现状;解决方案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教育资源且已有资源较为落后
经济状况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来说,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较为落后且落后时间长、国家投入的资金相对较
少,导致无法吸引优秀的教育者投身到农村教育的建设中去。这就使得农村教育体系中基本都是学历水平和自身素质都不是很高的教师或者教育行业从事者,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再加上受到地理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学体育的设施也落后于城市,学生的体育活动缺乏完整的体育设施,而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未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农村中学体育始终得不到发展反而日益落后的状况。
2.教学方法未能与时俱进
农村地区人民的思维方式就比较固定,受其地域条件的限制所能吸收的新鲜事物也相对较少,所以当地人民对于教育这一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还是将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运用于当今的教学中,使得学生不能真正地燃起对学习的兴趣,这也阻碍了农村中学体育的发展,学生没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投身到课堂活动中去,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导致这种局面出现且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未能与时俱进接受最新的教学方法,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设施的不健全导致教师只能指引学生侧重基础知识而缺乏运动的实践。
3.体育设施不健全
农村学校经济条件落后,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与现有的体育设施状况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说我国经济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农村的经济状况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对于教育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也有了一定的增多,但是需求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协调性,这不仅让体育学科成为学生最为落后的学科,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远远落后于全国中学生的平均水平,所以要想改善这种局面就必须先从教学设备上着手,首先改善教学环境,有一个系统的体育器材以及场地。
二、转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手段
1.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
农村经济状况的不乐观决定了教育包括中学体育教学方面的落后并且使之长期处于这样一个状态。鉴于这个情况,国家就应该在教育这一块着重关注落后地区。国家对于农村应该加大资金和优秀教师的引入,提高人才报酬,吸引高新人才投身到基层建设。另一方面,除了国家长期关注农村教育,社会各界人士也应该伸出援手关注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建设,扶持农村教育,以此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农村孩子也能更加平等地充分享有他们本该拥有的受教育的权利。
2.学校通过完善对体育教师的考核机制提高教师素质
由于环境相对艰苦而工作报酬低且没有太多保障,所以,农村体育教师普遍都是由学科以及综合素质不高的教师组成,而有着高新知识、综合能力突出的教师无法被吸引到农村建设中。所以,学校要本着对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负责的态度对教师进行一个有规定、有制度的阶梯式选拔,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素质。
3.根据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实际的综合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明其道理操其技法。所以,教师在提高自身知识文化水平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扩充社会知识,了解教育最新动态掌握教育导向,在不断变化的实际中改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做到:
一是要学会把握时代的机遇。
二是要适时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参加一些专业培训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这种方式来与时俱进走在教育风潮的前列。
三是要努力钻研。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在摸索中前进,一方面懂得学生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一方面要明白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能够主动学习知识。
四是要不断地在课程改革反思改进中成为推动国家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光荣一员。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多观察、多总结,让学生打开心扉,投入到教师设计的课堂环节中去,融入课堂。
参考文献:
[1]吴群艳.浅谈制约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因素及解决方法[J].价值工程,.
[2]俞建炜.浅析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1.
篇8: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及改革反思论文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及改革反思论文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教育领域中如火如荼的进行,学校体育教育对于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现代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认真做好农村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教育改革的反思,根据《中央7号文件》的指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健康为第一,增强学生体质,为提高全民素质服务。构建主体意识,依法治体;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因地制宜,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空间。
农村学校主要是指县以下的由镇乡一级政府直接管理的乡村中小学校,其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农村的义务教育。目前,我国现有普通中小学866万多所,农村约占89%,在校中小学生1亿6900多万,农村约占74%。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农村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也关系着我国新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1、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
(1)名义上虽有校长分管体育,但实际上许多分管校长分而不管,对随意占用体育课尤其是毕业班的体育课听之任之,有些地区毕业班根本没有开设体育课。
(2)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抓升学率,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体育课质量基本无人关心,校领导只对文化课感兴趣,体育课可有可无。
(3)分管领导对体育课多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数年不听、不看体育课是常事。
(4)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抓体育工作与教育质量对立起来,使学校体育工作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2、师资队伍严重匮乏。
(1)具有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专业教师不足,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在我县十三所中学,一百多所小学中,除了一中、二中、三中、和为数不多的几所乡镇中心小学的体育教师配备较全,其它学校严重缺编。
(2)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在师资缺乏的学校,都是拿其它学科教师代替上体育课,业务教学水平不能保障,就不能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有序进行。
(3)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男、女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女教师寥寥无几。
(4)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在农村学校,体育课一般被认为是副科,体育教师很难被列入师资培训的范围内。体育教师的业务教学能力和水平得不到再提高,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犹如闭门造车、瞎子摸象。
(5)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没有规范的评价标准,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得不到认可,不能同工同酬。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严重的阻碍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3、场地器材、基础设施不足,投入力度不够。
在我所了解的近两百所学校里,体育设施暴露的问题很严重,只有三所学校有田径场,每年各学校的资金大多用于基建,对体育经费的预算和器材的购买没有纳入计划。场地器材的不足很难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4、教学问题突出。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科学性、灵活性;体育考试项目的确定不够科学、灵活、全面。
(2)体育课开课率低,随意性大。
二、改革中的反思
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社会评价与管理上,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还缺乏一套科学规范、严格公正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在经济上,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体育教学落后的重要原因。此外,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缺乏整体性和配套性。在农村,学校体育与农村体育构成了一个体育文化整体,但事实却是农村体育与农村学校体育属于不同的条块,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教育政策“城市取向”,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等。
三、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理性回归
1、构建主体性意识,依法教改,依法治体。
第一,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定新的制度和法律,具体明确农村学校体育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二,加强制度和法律的宣传,唤醒农村学校体育改革中各主体的主体意识,特别是教师主体的法律意识,用法律维护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教师自身的利益与地位。第三,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加强对教育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2、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第一,农村学校教育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五育”是一个整体,偏废任何一育都不利于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第二,树立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一样重要的观念,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是现代教育的主体。第三,教学内容需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利用学校教育的时间(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习)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足可以让一个人接受终身体育的思想,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第四,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依托,推动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空间。
农村学校体育改革要解决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不管是教师还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必须勤于学习,掌握和培养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开展创造性实践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要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教学空间。如农村有山、有水、有着城市所不具备的大自然,让学生去爬山不会比枯燥单一的“跑圈”运动量小;让学生在田野里抓蝴蝶,听到的笑声或许是最开朗的。
农村学校应尽可能地根据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的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这种“兴趣”能够陪伴他们一生。
篇9:西北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西北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O2O等电商平台的建立使得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广大农民同胞。特别是西北的农村地区,其主要以农副土特产品取得收入且经济模式单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主要以我国西北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西北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措施
一、西北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西北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前景
据有关数据表明,截至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2.7%,互联网普及率为54.3%。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网民的数量在快速增加,这为我国西北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加之近年来连续将“三农”工作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也说明党中央对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视。近几年由于“红鸡蛋”以及“瘦肉精”等事件的发生和消费养生观念的改变使得人们对于纯天然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增加。我国西北地区农村向来以农副土特产品作为广大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大多数是用来满足自家需求很少进行销售,虽然随着当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部分农民开始推进农村电商但依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西北农村电商发展现阶段主要方式及其效
西北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利用了电商的B2B、B2C以及C2B等模式,但其主要借助于阿里云服务平台提供的“中国供应商”,“诚信通”等服务进行网上店铺的运营,然后与圆通、申通、韵达等物流公司合作进行运送,将自家或者以集体承包的果园,花圃等所产出的农副土特产品进行售卖取得收益。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当地政府的援助,现如今西北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果,相继出现了以新疆葡萄干等干果制品、甘肃平凉金果、宁夏黑枸杞、西藏牦牛乳业、陕西岐山面皮等农副土特产品为依托的电子商务,使得部分农民可以利用自家的产品取得可观收入。但由于大多比较单一尚未形成大规模大品牌,并且在保鲜运输过程中成本较大以及获取市场信息的及时性较差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并不乐观。
二、西北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副土特产品从农民开始生产到面向市场大致经过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这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当然在西北农村地区也不例外。接下来将从这几个阶段分析西北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阶段
生产得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在我国西北地区农村互联网普及度还较低,据有关数据显示大多农村网民学历水平主要集中在初高中文化程度,部分人还处于文盲以及小学水平,目前还有一部分村庄处在“村村通”、“户户通”有线电视的普及当中所以很难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生产还需要掌握相关技术,比如在农作物以及瓜果类选种、栽培以及施肥方面虽然农民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但如今是科学种植要借助于科学技术才能丰产,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多数农民对于相关科学技术还处于一知半解状态。
(二)加工环节
由于西北地区开发较晚位置偏僻从而企业投资较少,加之我国西北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商品的种类也较少,主要是生活必需品。在加工方面由于技术要求性高、市场变化性强等原因,这又是摆在农民面前的一大难题。
(三)运输环节
西北内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虽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兰新线、陇海线以及青藏铁路和宝兰高铁等线路的开通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观了西北地区落后的交通现状。但距离村村通公路还有着一段距离,西北地区农村的道路建设还在一定的完善当中。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1-8月份,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161.0万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要增长6.9%。但在西北地区农村的物流发展起步晚发展缓慢,物流快递点主要集中于县级城镇区,部分乡镇也设立有物流点但在村级单位物流点少之又少。
(四)销售环节
西北农村地区以往大多数农产品是在生产后待中间批发商来自家农田果园进行购买采摘的,然后由批发商再将其运送从而走向市场。这使得会有部分批发商随意砍价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由于农村电商的发展有部分农民已经省去中间商这个环节,但大多仅在淘宝开店做微商这个层次上,且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思想观念一时半会转化不过来,保鲜技术不到位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同时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不足生产规划设计不合理,使得有部分地区出现了同质化产品,农民之间进行低价恶意竞争最后导致彼此都受损。
三、西北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措施
(一)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基础设施,完善物流体系
对于西北内陆地区来说,基础设施较落后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农村地区建立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中心普及计算机网络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以及在十三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农村电子商务有着很大的市场。特别是在最近宝兰高铁,兰渝铁路这几条新线路的开通对于西北地区建立完善的物流系统有着巨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观了以前单一以公路运输的方式也降低了成本。所以完善物流系统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去规范物流市场避免物流公司恶意竞争使得广大农民利益受损。
(二)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培养技术
专业技术的严重缺乏让西北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停滞不前,所以应该借着“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进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贫等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去引进专业人才助力农村电商的发展。在农民中也应该去培养一批经验丰富具有发展眼光的人进行经验交流,树立农村电商创业典型进行表彰,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由于农村地区关系的特殊性,可以实行由一人带动一家,一家带动几家,几家带动一社,几社带动全村全镇发展的点线面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农副,农牧结合的农村电商,以一种建立试点村,试点镇的方式去逐步推进。
(三)建立信息共享系统
当今是经济一体化时代,也是一个共享的网络社会。西北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相对来说网络普及度并不是很高,特别是对于发展农村电商的知识几乎为零,建立信息共享系统有着很大的必要性。由于对市场的把握不及时让他们以前经常会出现滞销积压的情况,对于收入单一的农民来说无异于断了生活来源。提供实时信息对于广大农副产品的需求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种植以及养殖计划。
(四)拓展融资渠道
发展农村电商对于农民来说在资金方面有着挑战性,拓展资金渠道就要在以前的财政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多元化融资,积极招商投资。要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比如年11月甘肃平凉金果在天津市成功举办创意推介晚会就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可以鼓励农村中小企业投资发展加工业,比如甘肃陇南地区的药材可以发展药品加工业,新疆葡萄种植业发展加工业,陕西的地方土特产小吃发展保鲜业等,多元化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助力西北地区农村电商发展。
(五)构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
近年来,由于在食品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在西北地区农村电商发展中构建标准化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大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审核和行业自我监督。同时也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使得在农产品发展当中标准化品牌化,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并且也需要合理引导最大程度地降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同质化现象从而让农民之间进行恶意竞争。
参考文献:
[1]王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09).
[2]宋文官.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案例与实训[M].高等教育出版社,.
[3]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M].商务印书馆,.
[4]汪凡智.西北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N].甘肃金融,2016(02).
[5]马凤兴,郑功帅.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浙江省情,(07).
[6]刘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初探[J].农业经济,2013(09).
篇10:我国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论文
我国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各类灌溉工程控制范围内的小型水利设施数量超过万处,对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以讨赖河流域的各农田水利工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出意见。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现状;改进意见
讨赖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段的讨赖掌,属于黑河水系,是嘉峪关市境内唯一一条地表河流,现阶段讨赖河全流域水库建设的规模数量在不断增加,总库容大约2.5万m3,已经建成的干支斗渠道工程超过2600条,流域内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近9万hm2,这些水利工程建设为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同样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讨赖河流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
1.1部分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早,工程建设标准低
对流域内现阶段正在运行的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归纳分析之后发现,绝大多数工程的建设时间都比较早,大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的限制,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基本都比较低,工程质量与当前新建的水利工程相比明显比较差,经历了几十年的运行使用,许多工程都已经达到设计年限,存在着严重的老化失修的问题,有关统计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平均完好率低于50%,这就导致这些工程的实际灌溉面积明显小于工程设计灌溉面积。同时,许多工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透的问题,一旦遭遇洪涝灾害必然会威胁到下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1.2重建设轻管理,工程维护检修工作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都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许多水利工程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的情况,许多病险工程没有及时的进行除险加固,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功能的发挥。讨赖河流域有许多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部分工程是由区域农村居民基于自身农业生产的需要建设起来的,本身建设施工时施工标准就比较低,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都比较落后,加上有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产权不清晰的问题,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责任难以有效落实,没有建立起缺乏完善的维护管理机制,许多工程都采用的是集体管理的模式,没有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导致集体内农户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农田水利工程无人管理。虽然近年来部分地区积极的推行了农田水利工程改革,以转让、承包等方式明确产权,但没有构建起科学完善的管理维护机制,整体来说,管理的水平比较低,缺乏财政资金支持,维修养护工作难以落实。
1.3经费不足、管理人员紧张、设备流失老化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离不开“人”这一重要的因素,但讨赖河流域农田水利工程数量较多,很大一部分工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失修的问题,受到财政因素的限制,水利管理部门工程管理人员的人数远远达不到实际需要的人数,管理人员紧张,内部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且部分区域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建设不够完善,水利工程原有的机械设备流失,部分水利工程的机电设备出现零部件老化、缺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
2如何有效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水利工程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但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为了切实促进传统农田水利向着现代水利转变,水利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工程的建设管理。
2.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讨赖河流域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水利部门有关管理人员必须要积极的转变自身的观念,要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属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要切实认识到水虽然属于公共资源,但为了实现以水养水的目标,必须要将其看做是“商品”,转变以往无偿供水的观念;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水利部门要积极地创新进取,树立“义利并重”的观念,帮助广大农村居民脱贫致富。社会主义实行经济体制之下,为了适应市场形势,同时更好的调度广大水利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水利管理部门要转变思想,积极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将水资源商品化,支持水权转让,比如引导鼓励区域内的广大农户积极地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之中。实际的管理工作之中,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热情,同时,为了更好的规范广大农民的管理行为,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明确各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所有人的管理职责,从而有效的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建设完善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现阶段为我国许多地区都在积极的推行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但总的来说改革的成果还不够明显,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与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完善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能够为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首先,结合各县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承担起区域农田水利建设、水资源管理等公益性职能,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奠定基础。其次,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专门负责受益区域末级渠系建设管理、水量分配、水事纠纷调解等工作。再次,由县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构建喷微灌设施维修队、抗旱服务队等准公益性专业化服务队伍,为区域内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水利技术服务工作。三个队伍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起水利建设管理的责任,切实解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2.3积极开展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基础,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明显的行政管理主体不明确、权责划分不清晰的问题,比如水库的灌溉、防汛抗旱、租赁经营等工作之间的关系十分不明确等。明晰产权、明确责任是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际的建设管理过程中,要能够积极的开展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必须要明确支渠以下的农田灌溉用水工程的产权归区域内村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者农村居民所有,要能够积极地推行农民用水自治,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在实际的工作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用水管理、工程管护等方面的作用。对于承包租赁出去的小型蓄水工程,要制定完善的管理维护机制,明确工程使用管理的要求,为安全防汛、农田灌溉抗旱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农民用水户协会要结合区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用水管理制度、渠系工程管理制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工作的时效性。
3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比较简单,施工技术落后,日常的维护管理不到位,以及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排水、储水等功能严重退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文章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为有关水利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
篇11: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论文
摘要: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及生活状况,受教育情况、身心发展和健康状况影响,作者组织学生赴随州市随县厉山镇进行了“走进农村留守儿童,携手共建和谐社会”社会调查活动,通过深入乡村走访调研,进行问卷调查,组织座谈会等,对厉山镇4所小学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了解。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儿童群体
1.实证研究调查范围―――厉山镇简介
随州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43所,在校学生34.83万人。小学学校总数200所,小学生总人数14.47万人,其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4.7万人,占所有小学生总数的32.5%(随州市教育局提供,数据截止底)。厉山镇位于随州市西北郊,距市区20公里。厉山版图面积239.5平方公里,有6.2万亩耕地,1.55万亩水面,15万亩林场。其中镇区面积4平方公里,辖2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8万人,劳动力3万人。实现工企业总产值11亿元,农业总产值4.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6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100元。
2.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随州市厉山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1~6年级在读学生,年龄分布在6~12岁之间。厉山镇4所小学总人数1938人,其中留守儿童553人,占所有儿童总数的29%。4所学校位置情况如下:厉山镇中心小学在厉山镇上,条件较好,人数众多,留守儿童总数较少。其他三所全在周边村子里,尤其是王岗中心小学,离镇区远,交通不便,条件不好,学生全部寄宿在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较高。三河中心小学是调查重点,因其留守儿童众多,存在问题最大,全校286人,留守学生200人,占70%(所有数据来源于厉山镇各个学校提供,截止12月)。我们走访了全部4所学校的校长和部分老师,也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各个村,发现农村70%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其中务工者中30%是夫妻双双外出务工。打工赚得的劳务费是当地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大量人员长期外出务工,使当地百姓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在远离乡镇较远、自然条件相对艰苦的王岗等地,外出务工人员比例上升到88%。我们面向小学各个年级450名学生(包括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发放问卷调查表,收回425份。按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分类进行分析研究。
2.1农村儿童抽样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在抽样学生样本中,从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看,父亲单独外出打工比例最高,占27.9%,其次为父母同时外出打工,占12.3%,母亲单独外出打工比例最低,占9.8%,三类合计比例50.0%,说明随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比例相对较高,若按此比例计算,全市约有7万名6~12岁农村留守儿童。
2.2农村留守儿童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在随机抽取的随州市厉山镇农村留守儿童样本中,留守儿童平均年龄较低,为9.5岁。小学留守儿童比例较高,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可能还会呈现上升趋势。在监护方面,9.8%的留守儿童由父亲监护,15.7%的.留守儿童由母亲监护,由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监护的比例高达72.5%,说明隔代监护现象较为普遍。
2.3随州市外出农民工样本特征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在抽样外出农民工样本中,男性占72.6%,女性占27.4%,男性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36.2岁。在文化程度方面,小学文化程度占23.6%,初中文化程度占43.0%,高中文化程度占30.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4%,说明外出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在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值方面,期望值高的占92.0%,期望值一般的占6.8%,没有期望的占1.2%,说明绝大多数外出农民工对子女都抱有很高期望。从中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外出农民工对子女的学习都抱有较高期望,但是由于受到家庭条件的影响,随州市外出农民工对子女的年教育投资平均值为2612元,按照目前教育投资需求显然偏低。
2.4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样本特征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在随州市厉山镇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样本中,男性占47.0%,女性占53.0%,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监护人样本的平均年龄57.6岁。在文化程度上,文盲的占1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9.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9.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5.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0%,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总比例占到82.3%,说明随州市厉山镇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2.5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联系情况分析
从表7可以看出,父母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而对留守儿童生活关心不够,尤其对留守儿童为人处世等做人道理的教育不够。
3.结语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随州市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仍处于一般或较差水平,所占比例为85.7%(表4),生活困难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很多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得不到应有保障,基本生活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篇12: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论文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论文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作为国家体育的基础性体育模式的主阵地,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可由于社会、学校、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运动能力还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笔者也耳闻目睹了一些相关报道和事实,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都在严重下降,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上体育累坏了、学校担心体育课发生安全事故、教师害怕学生做复杂动作发生意外吃官司……这些原因无不制约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行新课程的今天,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仍令人堪忧。
大部分学生不爱运动,爱运动的学生没有时间运动,更别谈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做细致的分析,仅供读者参考。
1.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缺少经费投入,对农村学校体育重视不够。
这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尤其是一些村级小学,甚至连个像样的乒乓球台、篮球场地都找不到,不少学校受到场地限制连必要的操场跑道都没有。体育器材、设施条件是开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而正是这些基本的体育设施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但在现在实行的“一费制”,一些学校连正常开支都成问题,何谈对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呢?正如温饱问题还没解决,谈何发展呢?
2.学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严重不足。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每天最少要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在“减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每天只有在老师还没到校的那段时间,在班干部的监督下“自由”活动,甚至有些连下课时间都是在老师的“关心”下继续学习,锻炼时间可能不超过5分钟。这也是造成55%的小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午放学应是学生活动最多的`时间,为何操场上看不见学生呢?学生不喜欢?不是,是学校要求学生放学后马上离校。组织集体课外体育活动就更少了,根本达不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要求。
3.学校、社会对体育教师重视不够
在优秀、先进教师的名单里,根本看不见体育教师的名字,是体育教师缺乏上进心?没有努力工作?答案是――非也。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勤勤恳恳工作的,最主要是人们对体育老师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其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体力”教师,所以导致许多体育教师转教文化课,造成专职体育教师流失和丧失信心。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关系到我国一代人身心健康的大事,是关系到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 面对农村学校体育以上的各种问题,要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落实体育经费,做好体育经费预算
要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根据需要和学生比例进行统一购置,从中减少挪用或不对体育投入经费的机会。学校也要根据每学期的体育活动需要做好预算,对每个活动进行适当投入。这样也能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学校应该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开足体育课时,任何班级不得以任何理由停上体育课。体育课教学必须严格按照体育教学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结合当地实际,严格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备课、上好体育课,并吸取先进教学经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加强课外体育活动,推行终身体育、快乐体育计划
学校要抓好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各班级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实施。学校必须建立“两操”制度,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提高学生做操的质量。各班学生做操情况应列入文明班、先进班的评比范围。学校要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每天在课后根据实际,可安排一定的体育活动,让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4.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
(1)要通过制定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加大教师培训工作的投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组织形式多样的基本功比赛和教学研讨会,组织课题组和实地参观学习等,采取各种途径,让教师接受教学新理念、新思想,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适应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和需求。要让教师认识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备有一桶水。”
(2)规范体育教学管理,对体育教学有正确科学的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进一步促进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落实,进一步促进学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有转变,促进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克服体育教学的“随意性”和应试教学思想,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全社会的人都应该来关心、支持我们国家的体育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只有农村体育教育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才不致于成为空谈。
篇13:学校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工作核心,着力做好人的工作。学校是以培养人事业的阵地,做好人的工作,特别是下一代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作的重点。学生的德育不好会出危险品,因此,作为主抓德育工作的教师,应该时刻从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格外关心下一代人的成长与成才,才能促进人的科学发展。
近年来,我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得到了改善和加强,取得的成绩是主流。但我们必须看到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近段时间来,学生的思想消极,不求上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普遍缺乏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缺乏青少年应有的蓬勃朝气,让人深感担忧。经过调查发现,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由于上一个年度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本期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抓好教学质量上。特别是上届初三教师,忙碌一年到头,却落了个罚款的下场,一方面工作的积极性不如以前,另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学科的教学之中,很少顾及德育工作;当前,社会评价学校,上级考核学校看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看学科成绩,“一好遮百丑”。有的学校每周唯一的一节班会课也往往是被占用。由于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其二各个学科教育内容,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一个模式,“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有学生反映:校会老调重弹,国旗下讲话东拉西扯,团、队活动很不正常,至于社会实践活动,一学年也难得搞一次。
2.学生德育活动时间不够。安排学生进行德育活动,有时候很尴尬。现在学校的课程排的很满,很难让学生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做有充分准备的德育实践活动。
3.班主任德育意识不强。班主任忙于事务性的检查上交,从根本上忽视了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所以每次的德育例会成为了很多班主任诉苦的时间。班会活动只做记录,不开展活动,或者有一点点时间应付性的开展活动,剩下的时间用来上课,甚至直接上课。对于必须参加的大型德育活动,也只是选择一两个人训练,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存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懒散,熟视无睹,不能积极引导和纠正。比如做操。
4.全员育人成为一纸空文。开展德育活动,忙前忙后的是班主任;组织德育活动忙前忙后的处室管理人员。很少有主动关心德育活动的其他教师。全员育人,除了在课堂上能有所体现,课后很难见踪影了。学校制定的《全员德育工作考评》操作难度大,工作量大,加上但主观上努力不够,德育这一块在整个考核方案中所占比重很校还有人反映,以往评选德育先进学校凭印象、凭上报材料,很少进行认真扎实的实效评估,评优的不公正也挫伤了一部分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5.教师的精神面貌待调整。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有相当的影响。升国旗讲话,队容不整;开会接电话,上课打手机,学生做操时、上课时大声喧哗,讲笑话或开不宜在学生存在的公共场合开的玩笑;学生进办公室是打游戏,种qq农场;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等现象在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
6.三结合的教育力量失衡。学校是育人的殿堂,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而且需要和谐净化的外部环境。目前学校周边的环境与学校育人要求很不协调,特别是撤乡并镇后,我校周边的环境令人担忧。尤其是失调失控的网吧,无人监管,有的孩子成天挂念上网,对涉世不深,自控力差,易受暗示的青少年学生产生诱惑和影响,成为现实生活没有网络生活精彩的诱因之一。大多数青少年的品行不良也与家庭教育失当有很大关系。当前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单亲家庭,家庭破裂的孩子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应有的管束,容易受坏人的引诱和利用,进而走向邪路;二是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使孩子从小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
篇14: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分析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分析
一、起因
1、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需要。当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有三方面因素:一方面农村优秀青年入党减少,党员队伍年龄呈老化趋势,外出务工经商增多,大量优秀人才未加入党的队伍,使党组织后备人才缺乏,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和能力。我镇有党员1488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344名,占23.2%,全镇入党56名,只有47名。第二方面党的影响面呈下降趋势,许多党员忙于生计,疲于奔波,经济利益凸显重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第三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滞后,形式、内容简单,各种宗教势力甚至FLG等邪教组织渗透加快,与党组织争夺群众,影响党的执政基础。
2、是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农村党员的制度,而且在实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集中起来主要表现在党员的入口关难把,出口关难畅,制约力不强,面情党员、亲戚党员依然存在。党员管理较难,党员干部激励的多,制约的少,做多与做少,做与不做缺乏有效的监督。年底的民主评议也往往形式化,部分党员信仰退化,宗旨观念淡薄,不关心群众疾苦。有的思想空虚,精神不振,不思进取;有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不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对错误的东西不批评、不斗争,无故不参加党员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等。对尾巴党员、牢骚党员、三不党员缺乏约束机制。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按照区委要求,我镇正加快发展步伐,力争提前实现小康社会。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而党的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的保证作用,最终依赖于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切需要我们党员适应时代要求,加强宗旨观念和党性教育,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保持先进性。
二、做法
这次调研活动于9月中旬在四个试点单位展开,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个村、一个企业、一个居民会、一个事业单位,共分调查摸底、党性分析、民主评议、整改提高四个阶段,具体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为认真做好这次调研活动,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此我们专题分别召开了四个试点单位负责人和各支部党员动员会,讲清目的和意义,要求。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来统一思想、落实责任。镇党委主要领导和各联村、厂(单位)班子成员分别在动员会上讲了话,为顺利开展调研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其次,明确调研内容,我们调查不同党员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经济条件、工作岗位分布状况,排摸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党员思想现状和精神需求,重点是要客观了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的主客观原因,找准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如何增强教育管理针对性、有效性,增强党员责任意识,怎样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方面进行探索。
(二)调查摸底,分析党性。
1、座谈调查,走访摸底。首先在党员大会上下发了调查表格。内容涉及党员个人基本情况:包括职业、能力、年龄、文化、经济状况;第二部分是涉及本人对理想、信念的看法、党费交纳和党员基本义务履行方面情况。其次召开好五个层次座谈会,即支部书记和企业厂长、居民会负责人座谈会;普通党员座谈会;专业户或个体工商户座谈会;老年党员、困难党员座谈会;村民代表、企业职工、普通群众座谈会。再次进行走访谈话,对作用发挥先进和落后的党员;经济状况好和差党员及老年党员、流动党员进行个别走访、谈话,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内心真实思想,倾听他们的要求和呼声。
2、对照先进,剖析自我。试点单位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利用各种载体,开展认真学习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如试点单位同岙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到嘉兴南湖参观红船,重温入党宣誓,唤醒了党员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位党员对照党章,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找原因,每人写一篇300―500字左右的自我剖析材料,开门见山,先剖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再提出整改措施和方向,尽力使每位党员从心灵上有所触动、有所收获。
(三)民主测评,落实整改。
各支部负责人和联村、厂(单位)干部认真走访了每位党员,进行交心谈心,加强思想上沟通。在充分准备基础上,召开民主生活会,大家敞开思想,坦诚相见,发挥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既谈自己,又说别人,也对党组织提出合理建议,开展了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确保民主评议不走过场,然后进行民主评议,吸收部分村民代表、普通群众和单位职工参加人数一般在10名左右,填写党员民主测评表,当场收回。评议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档,将评议结果公开,并把意见反馈到个人,对评议先进党员要在精神和物质上进行奖励,对不合格党员根据情况作出劝退、警告等组织处理。对基本合格党员再进行一次谈话,听取整改意见,落实帮教对象和时间,从而纯洁党员队伍,保持先进性。
三、调研结果分析
这次调查,对四个单位共发出问卷130份,占全镇党员数8.6%,收回117份,占90%。年龄在55岁以下63人,占53.8%,最大年龄79岁,最小23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3人,占36.8%,小学及以下文化54人,占46.2%,年收入3万以上21人,占18%,1万以下68人,占58%。
从调查情况看,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在区委的领导下,我镇的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党员队伍素质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一是党员的宗旨观念得到加强,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党员对共产主义信念坚定;8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信心。大多数认为党员应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二是党员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调查显示,有91%的党员对中央“反腐倡廉”的力度和决心比较满意,有70%的党员一年参加组织6次以上,有95%以上党员认为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60.7%党员能坚持按月交纳党费。三是党员队伍素质有新的提高。党员普遍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认为党员自我修养很重要,党员不能信教的占80%。我镇坚持在党员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把党员管理工作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规范制度,注重实效,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还应重视存在的问题。
1、党员思想影响先进性体现。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党中未经过各级党校系统的培训。有的党员认为共产主义理想很难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对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在哪些方面认识模糊;有的党员对十五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大理解,甚至完全不理解;有的党员认为党的宗旨和宗教不矛盾,党员对自己所处行业职业道德满意度不高。这些情况表明,我镇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部分党员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2、党员的经济状况影响先进性的体现。调查中发现,个别私营企业党员对员工不够关心,职工应该得到的福利没有得到保障;有些农村、社区党员经济状况较一般群众差,在群众中缺乏号召力;有些老年党员生活困难,靠组织上照顾只是杯水车薪,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还有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的增多,使组织上管理难度增加。
3、从严治党的力度不足,影响党员先进性体现。当前许多党员特别是老年党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相当关注,随着社会上落后现象、经济中的无序现象、党内的腐败现象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侵蚀着党的肌体,一些腐败案件的查获曝光,使部分党员产生错觉,认为这么多高官、大官都要犯罪,本人作为普通党员发挥作用有啥用。同时,社会治安的不尽人意,也导致部分党员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意,影响先进性体现。个别干部工作作风差、作风不实,不以身作则,不执行党的政策法规,也一定程度对党员产生负面影响。
4、管理水平的不适应影响党员先进性体现。党要管党,关键是要逐步实现党员管理的科学化。这方面不适应表现在二方面。一方面党组织习惯于粗放管理,缺乏目的性、预见性、规范性,往往凭经验简单地看开了多少会,发展了多少党员,开展了多少活动,建立了多少制度。初级阶段的初级管理引发形式主义陋习,使党员管理仅仅停滞在浅层次管理上;另一方面党务干部素质不适应。由于部分同志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着“抓经济实惠多,抓党务麻烦多”的心态,应付差事,个别党务干部文化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运行机制跟不上,显得力不从心。
四、工作措施:
调查结果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让党员先进性体现在具体行动中。
1、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个体素质。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头脑,引导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我们须臾不可背离的理论依据,只有坚持这一理论指导,才能使党员管理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坚持每月一次党日活动的同时,可以让党员来轮流主持,一是变被动为主动去学习,二能提高综合能力和兴趣。
2、要找准载体,分类管理,凸现基层党员先进性。以党校为主阵地,对全镇党员实行针对性轮训,让各行业党员在各自的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首先是按年龄层次提出不同要求。老党员要凭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将党支部的决议向群众做好宣传,为组织分忧;协调解决邻里矛盾,移风易俗;反对赌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要把群众的意见、建议与要求及时反馈给党组织,努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中青年党员特别是有一定经营能力、有发展经济潜力的年轻党员,要带头学科技,用科技,努力开拓市场,积极探索新兴产业,示范、带动、帮助周围群众发展经济;并在执行政策、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兴办公益事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带好头。其次,是按行业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务农党员应突出一个“引”字。将重点放在带头从事高优农业或发展家庭工业上。通过先行示范、提供住处传授技术和帮助促销,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推动高效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带动农民群众致富。从事私营企业或大户营销的党员要突出一个“带”字。应正确把握好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多雇用些非亲属群众,特别要带头顾及那些在致富过程中落了伍、仍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户。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要突出一个“聚”字。要敢于亮明身份,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配合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等工作;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协调解决劳资矛盾,把广大职工团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同时要立足本职,争当业务上的行家里手,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3、要严格党内生活制度约束党员,督促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严格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和强化党内生活制度,不断完善民主测评党员制度,对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员要严格按组织条例处置,该劝退的劝退,该开除的开除,决不手软。同时必须拓宽视野,改正方法,从源头抓起,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推荐并举的原则下,把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扩大党的先进基础。
4、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使所有党员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不断探索新的管理办法。要按照有利于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有利于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和简便、易行、实效的原则,要采取建立档案落实具体责任长期跟踪联系的措施,切实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做好。
第二、成立“保先”服务中心。一是进一步强化“双带”作用;二是镇村建立党员基金,结对帮扶凝聚人心;三是建立下岗党员登记制,拓宽就业门路,党组织要面向非公企业推荐下岗党员,有利于扩大党的覆盖面。
第三、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党务工作是党员管理的载体,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强化培训措施,造就跨世纪复合型党务管理人才。
第四、党组织要帮助党员掌握自强自立本领,使党员有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镇党委继续完善党员联系户上制度,落实党员“双带”作用,加强对党员致富技术培训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镇450名45岁以下党员进行分阶段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自强自立的能力。
篇15: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分析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分析_[实习报告]
一、起因
1、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需要。当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有三方面因素:一方面农村优秀青年入党减少,党员队伍年龄呈老化趋势,外出务工经商增多,大量优秀人才未加入党的队伍,使党组织后备人才缺乏,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和能力。我镇有党员1488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344名,占23.2%,2000年全镇入党56名,2002年只有47名。第二方面党的影响面呈下降趋势,许多党员忙于生计,疲于奔波,经济利益凸显重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第三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滞后,形式、内容简单,各种宗教势力甚至FLG等邪教组织渗透加快,与党组织争夺群众,影响党的执政基础。
2、是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农村党员的制度,而且在实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集中起来主要表现在党员的入口关难把,出口关难畅,制约力不强,面情党员、亲戚党员依然存在。党员管理较难,党员干部激励的多,制约的少,做多与做少,做与不做缺乏有效的监督。年底的民主评议也往往形式化,部分党员信仰退化,宗旨观念淡薄,不关心群众疾苦。有的思想空虚,精神不振,不思进取;有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不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对错误的东西不批评、不斗争,无故不参加党员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等。对尾巴党员、牢骚党员、三不党员缺乏约束机制。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按照区委要求,我镇正加快发展步伐,力争提前实现小康社会。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而党的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的保证作用,最终依赖于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切需要我们党员适应时代要求,加强宗旨观念和党性教育,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保持先进性。
二、做法
这次调研活动于9月中旬在四个试点单位展开,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个村、一个企业、一个居民会、一个事业单位,共分调查摸底、党性分析、民主评议、整改提高四个阶段,具体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为认真做好这次调研活动,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此我们专题分别召开了四个试点单位负责人和各支部党员动员会,讲清目的和意义,要求。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来统一思想、落实责任。镇党委主要领导和各联村、厂(单位)班子成员分别在动员会上讲了话,为顺利开展调研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其次,明确调研内容,我们调查不同党员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经济条件、工作岗位分布状况,排摸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党员思想现状和精神需求,重点是要客观了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的主客观原因,找准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如何增强教育管理针对性、有效性,增强党员责任意识,怎样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方面进行探索。
(二)调查摸底,分析党性。
1、座谈调查,走访摸底。首先在党员大会上下发了调查表格。内容涉及党员个人基本情况:包括职业、能力、年龄、文化、经济状况;第二部分是涉及本人对理想、信念的看法、党费交纳和党员基本义务履行方面情况。其次召开好五个层次座谈会,即支部书记和企业厂长、居民会负责人座谈会;普通党员座谈会;专业户或个体工商户座谈会;老年党员、困难党员座谈会;村民代表、企业职工、普通群众座谈会。再次进行走访谈话,对作用发挥先进和落后的党员;经济状况好和差党员及老年党员、流动党员进行个别走访、谈话,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内心真实思想,倾听他们的要求和呼声。
2、对照先进,剖析自我。试点单位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利用各种载体,开展认真学习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如试点单位同岙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到嘉兴南湖参观红船,重温入党宣誓,唤醒了党员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位党员对照党章,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找原因,每人写一篇300―500字左右的自我剖析材料,开门见山,先剖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再提出整改措施和方向,尽力使每位党员从心灵上有所触动、有所收获。
(三)民主测评,落实整改。
各支部负责人和联村、厂(单位)干部认真走访了每位党员,进行交心谈心,加强思想上沟通。在充分准备基础上,召开民主生活会,大家敞开思想,坦诚相见,发挥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既谈自己,又说别人,也对党组织提出合理建议,开展了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确保民主评议不走过场,然后进行民主评议,吸收部分村民代表、普通群众和单位职工参加人数一般在10名左右,填写党员民主测评表,当场收回。评议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档,将评议结果公开,并把意见反馈到个人,对评议先进党员要在精神和物质上进行奖励,对不合格党员根据情况作出劝退、警告等组织处理。对基本合格党员再进行一次谈话,听取整改意见,落实帮教对象和时间,从而纯洁党员队伍,保持先进性。
三、调研结果分析
这次调查,对四个单位共发出问卷130份,占全镇党员数8.6%,收回117份,占90%。年龄在55岁以下63人,占53.8%,最大年龄79岁,最小23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3人,占36.8%,小学及以下文化54人,占46.2%,年收入3万以上21人,占18%,1万以下68人,占58%。
从调查情况看,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在区委的`领导下,我镇的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党员队伍素质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一是党员的宗旨观念得到加强,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党员对共产主义信念坚定;8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信心。大多数认为党员应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二是党员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调查显示,有91%的党员对中央“反腐倡廉”的力度和决心比较满意,有70%的党员一年参加组织6次以上,有95%以上党员认为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60.7%党员能坚持按月交纳党费。三是党员队伍素质有新的提高。党员普遍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认为党员自我修养很重要,党员不能信教的占80%。我镇坚持在党员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把党员管理工作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规范制度,注重实效,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还应重视存在的问题。
1、党员思想影响先进性体现。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党中未经过各级党校系统的培训。有的党员认为共产主义理想很难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对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在哪些方面认识模糊;有的党员对十五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大理解,甚至完全不理解;有的党员认为党的宗旨和宗教不矛盾,党员对自己所处行业职业道德满意度不高。这些情况表明,我镇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部分党员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2、党员的经济状况影响先进性的体现。调查中发现,个别私营企业党员对员工不够关心,职工应该得到的福利没有得到保障;有些农村、社区党员经济状况较一般群众差,在群众中缺乏号召力;有些老年党员生活困难,靠组织上照顾只是杯水车薪,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还有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的增多,使组织上管理难度增加。
3、从严治党的力度不足,影响党员先进性体现。当前许多党员特别是老年党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相当关注,随着社会上落后现象、经济中的无序现象、党内的腐败现象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侵蚀着党的肌体,一些腐败案件的查获曝光,使部分党员产生错觉,认为这么多高官、大官都要犯罪,本人作为普通党员发挥作用有啥用。同时,社会治安的不尽人意,也导致部分党员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意,影响先进性体现。个别干部工作作风差、作风不实,不以身作则,不执行党的政策法规,也一定程度对党员产生负面影响。
4、管理水平的不适应影响党员先进性体现。党要管党,关键是要逐步实现党员管理的科学化。这方面不适应表现在二方面。一方面党组织习惯于粗放管理,缺乏目的性、预见性、规范性,往往凭经验简单地看开了多少会,发展了多少党员,开展了多少活动,建立了多少制度。初级阶段的初级管理引发形式主义陋习,使党员管理仅仅停滞在浅层次管理上;另一方面党务干部素质不适应。由于部分同志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着“抓经济实惠多,抓党务麻烦多”的心态,应付差事,个别党务干部文化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运行机制跟不上,显得力不从心。
四、工作措施:
调查结果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让党员先进性体现在具体行动中。
1、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个体素质。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头脑,引导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我们须臾不可背离的理论依据,只有坚持这一理论指导,才能使党员管理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坚持每月一次党日活动的同时,可以让党员来轮流主持,一是变被动为主动去学习,二能提高综合能力和兴趣。
2、要找准载体,分类管理,凸现基层党员先进性。以党校为主阵地,对全镇党员实行针对性轮训,让各行业党员在各自的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首先是按年龄层次提出不同要求。老党员要凭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将党支部的决议向群众做好宣传,为组织分忧;协调解决
【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现状分析的论文(锦集15篇)】相关文章:
历史作业设计的现状与对策论文2022-11-12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2022-05-06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2024-04-21
关于体育教学环境的论文题目2023-10-24
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2022-04-30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022-11-06
身体社会学下农村教师身心现状研究论文2022-08-17
农村体育教学论文2023-11-30
毕业论文选题查资料及写作技巧2022-07-02
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