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旅游管理论文

时间:2023-10-03 07:40:02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旅游管理论文(锦集18篇)由网友“quancheng”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旅游管理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旅游管理论文

篇1: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旅游管理论文

1CBE模式概述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CBE)是近年来流行于北美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111,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能力本位教育强调的是对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掌握和运用,也就是以职业或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作为从业能力的基础,以能力表现为教学目标及教学进程的基准,注重“学”的内涵,并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受时间和环境限制来组织课程与实施教学的系统方法。

CBE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其目标具体,针对性强12。这种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突出的实践性,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要求完全吻合,它吸收了当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些改革成果,反映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以能力为基础的CBE模式,强调知识综合和掌握核心知识与能力。CBE以能力为基础和从企业需要出发的思想,有效地冲击了我

国以知识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的管理中,CBE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按照流程组织和安排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应能得到每次评价的信息反馈,以便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CBE模式内容组成与模式管理如图1所示。图1CBE模式内容组成与模式管理示意图

能力本位教育是社会对旅游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现代社会对旅游高级技能人才的要求是动态的能力结构而非静态的知识水平,而相对应的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则是社会实践。所以成功、高效的旅游专业教育应该把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点。旅游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旅游高级应用型人才,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旅游行业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内涵丰富且强调综合性,除了行业基本技能外,还特别注重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应急能力等非技术性综合能力的运用。旅游专业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以旅游经济发展为导向,面向现实旅游行业,培养旅游行业所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能力本位教育是社会对旅游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旅游专业教育实现自身特点的根本保证。由此看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与旅游专业教育的本质是高度一致的。

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构成

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旅游专业教育不仅要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更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既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应用,又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服务意识与技巧、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相吻合,要尽可能减少传统的学科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以及实践条件的限制,增加管理性的实践教学内容。针对以上的要求,以旅游产业的需求为前提,根据旅游企业岗位群对旅游专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知识与素质结构,以旅游学科理论为指导,把实践教学内容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和高等教育的学年周期,改变传统的“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一再实践”的模式,把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实行“实践一学习一再实践一再学习”和边学习边实践的原则。学习和实践重复循环,建立起课程实践一校内实训一专业实习的阶梯式提高循环机制与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及时地通过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图2所示)。

校内实践主要是利用课程实践及校内的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及基本技能应用能力;校外实践则给学生创造了全面实战的锻炼机会,为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打下良好基础。图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构成图。

3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旅游管理专业涉及面广,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要求培养的人才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型、复合型人才。然而许多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关于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应掌握哪些知识、练习什么技能、培养什么素质等问题,没有规范的要求。目前的实践教学多是以饭店的“两厅一房”服务和旅行社、景点导游服务等旅游服务实习为主,且往往只能针对其中的某一项内容进行实习,不能互相兼顾、综合锻炼。所以,尽管有些院校安排的实习时间也不少,但仍不能达到系统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全面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直至毕业,学生对旅游管理还是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旅游企业中的许多岗位对他们来说,不但陌生而且神秘,不但择业受影响,就业后也不能及时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3.2课程设置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偏向于经济类、管理类与工具性、技术操作性的课程,培养出的学生知识较单一,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缺乏文化上的厚重感实际工作的潜力与后劲不足,很不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实践少,教学脱离实际,教学中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的传递和灌输,忽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三是课程的设置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相应调整所设专业课程,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特点18。目前,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普遍滞后市场需求,不以是否适应行业需要为标准,不以就业为导向,导致不少旅游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或流向其他行业,出现了企业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

3.3实践教学功能较难发挥

长期以来,由于对实践教学在旅游教育中的地位与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实践教学体系与专业培养目标、学科理论体系、课程体系、产业需求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受传统教学思想方法的束缚以及技术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致使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一直困扰着旅游学科的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衔接不合理、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备、实习基地不巩固、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实践教学重形式、实践教学考核制度不科学、不完善、实践教学管理较松懈等问题。现有实践教学,尚未构建起既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适应旅游产业需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完整教学体系,这是旅游教育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3.4师资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是知识传播的主体因而要强化实践教学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广博、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普遍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在教学中难免出现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训练不足的情况。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旅游专业不但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开阔的知识视野、综合的知识结构、从事旅游实证问题研究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旅游业阅历和实践经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制约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专业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因书施教,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也直接关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塑造。

篇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旅游管理论文

4.1确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运用CBE理论,以就业为目标,强调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的宽泛性,确定以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为职业岗位群,分析其所需能力111。在明确旅游管理专业性质、专业方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把适应性摆在教育目的的第一位,并关注行业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有条件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m31。高等旅游教育必须摒弃单纯的“学历为本”的传统理念,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摆在教育活动的核心位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4.2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实践课程设置

根据旅游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机械割裂,使其有机融合,建立起符合旅游业实践教学体系要求的实践教学课程。突出实践课程设计,按认知实习、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综合能力训练4个阶梯循序渐进安排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案例教学,按照“知识要点阐述,配以实践案例,布置实操训练,师生共同点评”的模式教学114。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教学为基础,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市场为发展导向”为原则,突破从学科体系出发的传统,通过市场调查、毕业生的跟踪分析、国际旅游发展预测,以及旅游人才的供需分析设计旅游人才规格并建立评估体系,同时邀请旅游业实际从业人员加入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

4.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极强的特点,使得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变得尤其重要。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模拟现实环境的各种实训室和教学场所,通过采用先进的实验设备、科学的教学模拟软件、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与旅游企业相近的仿真职业环境。公共实训室一般包括语音实验室、公共计算机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包括餐厅及客房模拟实验室、模拟酒吧、形体训练实训室、旅游企业信息管理实训室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应密切与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以及建设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旅游见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这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内部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流程,并获得最直接的感受,从而加强学生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认识,养成职业意识1151。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市场环境和工作场景中接触企业、接受锻炼,高校还应与旅游企业联合,建立产学研教育模式,形成比较稳定的、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

4.4注重师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国内外旅游教学现状和研究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求越高,同时高校也非常重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我们要努力克服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的问题。首先,要加强与企业合作,把旅游专业的教师轮流送到管理水平较高的旅游企业中去,不仅可以避免教师“高学历、少实践”的现状,而且也能扩大教师的视野,改变他们教学的思维方式。其次,改变教师的考评体制。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强调研究成果,于是这些教师更多地投入到理论研究中去,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实践教学活动,这样更加与现实脱节。鉴于旅游专业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考核应该有一套特殊的认定标准,把实践教学的成果纳入到考评体系中来。再次,旅游院校还要实行“外聘”的机制,把社会上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和社会名望的旅游企业专家请进课堂,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或者是定期举行专业讲座,把旅游行业中的新问题、新动态、新政策及时带到课堂中来,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总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和培养目标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高素质和实践技能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较高的实践技能的关键。

4.5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171。对学生课堂实验、教学实习、操作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等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地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的实践技能,充分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教学特色。在评价过程中也要密切注意旅游企业的信息反馈,考虑不同实践层次要求上的差异,评价内容注重客观、具体、便于操作1181。旅游专业的学科体系无论多科学、实践教学计划无论多严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系统的监控措施,也会流于形式,这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以及发展空间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完善实践教学要求、考核制度、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则,制定科学、系统、全面的实践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实施细则、实践教学管理条例等教学文件,使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有章可依,形成制度保障。

5结束语

构建以能力本位教育(CBE)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要培养符合旅游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必须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从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制定、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及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立足旅游行业的特点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性质,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重实践、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

篇3:浅谈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感加强,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但具备较好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匮乏,且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差,不能很好的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到教育机构与人才培养部门,得出需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的结论,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能真正提升旅游管理者的素质,从而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日渐提上日程。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与教学状况简析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点,学生要具备基本的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这种实践能力既包括毕业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后,能将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还包括能较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接纳新的企业文化。旅游产业可以看做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性产业,这样便要求从事该产业的人群具备高度的服务意识,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在学生已慢慢接受学习技能和学生理论知识逐渐养成之时,通过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旅游意识,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篇4: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论文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市场需求导向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满足旅游企事业单位现实的人力需求。实践教学计划制订前期,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行业需求,邀请业界人士行业专家参与其中,以行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旅游实践教学体系。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旅游管理是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为此,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不仅要强调理论教学,更要兼顾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和实验课时数。

(三)实践教学过程连续性的原则

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就是要以就业和职业能力为教育出发点,“以终为始”将实践学习贯穿整个本科四年的教育过程。从大一的认识实习,大二的课程实践,大三的专业实践,到大四的实习和论文的撰写,在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实践教学“如影随形”。

二、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强调实践教学活动的协同性、创新性和连贯性。实践教学各环节要实现立体化。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的立体化和协同化,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基地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立体化。

(一)实践教学内容的立体化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遵循人才成长的时间和阶段性客观规律,即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理解—接受—应用—提高”的过程。因此,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四阶段,即“启蒙、塑造、体验、择业”,设计分层递进“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内容:认知实习—课程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一年级设计认知实践,目的是让学生对旅游行业有一个初步认知与感受,对旅游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是带领学生参观考察星级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参与当地的各种旅游节庆活动。二年级安排课程实习。课程教学的实习要模块化,做到课程实习项目化和内容复合化。旅游管理课程实习可以分为“饭店管理”模块、“旅行社管理”模块、“旅游规划与开发”模块、“旅游景观设计”模块等。遵循认知的规律,并根据旅游企业工作流程,每一个模块又划分若干环节,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实践。例如“饭店管理”模块可以分解为饭店认识实习、饭店业务实习、饭店综合实习、饭店毕业实习。实践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专业认知、情景模拟、案例讨论、岗位角色扮演、创新设计、以赛代练等。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熟悉各种知识的应用,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实习做准备。三年级进行专业实习。一般在大三下半学期,安排2-4个月的生产性实习,让学生到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会展公司等单位参加岗位实习,对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所学习的实践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旅游业的运行和管理有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学习和掌握工作所需的基本职业技能。四年级安排毕业实习。大四下学期,安排学生到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业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好选题、材料和案例准备。

(二)实践教学基地的立体化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设立应充分考虑校内和校外资源,不仅要建立校内实训教室,而且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旅游专业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色,选择性地建立模拟导游实验室、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实验室、景观景点模拟沙盘等实践设施,也可利用学校内部的宾馆建立校内实习基地,采用“校企投入,企业化操作,专业指导,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运作模式。此外,可以建立专门的实习餐厅等小规模运营机构,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环境。旅游专业要实行“开门办学”,必须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争取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支持。高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借助企业的力量完成学生认知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真实场景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对接。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应坚持“地方化、特色化、集团化、品牌化”的原则,建立定点的实训、实习和就业基地。一些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可以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现与职业岗位直接对接,创建开放的实践环境,如导游服务技能实训、餐饮服务技能实训、会展服务实训等。

(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立体化

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是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衡量立体化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在不同学习阶段,培养学生不同的职业能力。不同的阶段与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相匹配。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完成后,需要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相应测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旅游服务性行业“即时性、互动性”特点决定了旅游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学生从入学初期的通识教育,到专业知识的学习,最后实现“高位就业”,这个过程需要完成三种能力的培养,即通识能力、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因此,大学四年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同。大一阶段,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大二阶段,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大三阶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大四阶段,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三、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更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传统以理论灌输为主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协同创新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教育理念,也是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教学思想。以协同创新思想为指导,构建一套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校内外资源一体化无缝连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篇5:浅谈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实践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计划的根鉴,当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学目标不够确切,具体表现在没有定制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明确,很多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且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理论教学的关联性不大,学生很难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学生实习的地点与方向不强,也是实践教学目标上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应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旅游院校或从事该方面教学的院校应积极与校外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方便学生实习,但是很多学校都依靠老师与学生个人与实训单位取得联系,且不同实训单位条件参差不齐,由此造成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习结果各不相同,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程度。

二、旅游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明确旅游实践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联系的

能力,让旅游管理专业可以步入理论的高度,去观察、处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中技毕业生正义信用度,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其次,注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对于旅游性这样偏向服务性的产业,需要的并不全是多高深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服务意识至关重要,这是需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培养而来的。实践教学还应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处。

篇6:浅谈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硬件体系要完备,完备的硬件体系指在校外,学校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稳定的实行场所,像旅游局、饭店、旅行景区等,从而构建一个长久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到时安排学校学生进行实训,培养良好的操作技能与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当前实习分为鉴础性的认知实习与综合性生产实习,学校选派学生去旅行社进行综合实习,进行导游综合实习等。在校内,构建实训基地也很重要,校内实训基地是构建可以满足学生进行模拟实验与校内实习的场所。师资力景对学生能力对学生素质与能力有很大影响,学校要组建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老师团队,他们既具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也要具备一定的教授知识的技巧,更新教学观念,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效评估教学成果。学校配给的教学物资要充足,设备完整,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管理部门应不断支持实践教学的实行与改革,给与足够的资金支持且不断加强质量监控,形成有效地教学管理机制。

篇7:浅谈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及时做好实践教学评价,能规范实践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评价过程分几个阶段进行,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对实施进度,任务的落实程度进行评价。对学生能力的检测也要改变单一的考试制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认真落实实践任务,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具体的评价与考核措施包括竞赛制,老师让学生自己选取竞赛题进行答辩,或教师开放考试形式,多选取主观题让学生自由论述。

三、结语

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过程,是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摸索的,也需要每一位学生真iH把学习实用知识落到实处,从而不断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更多专业人才的培养。

篇8:浅谈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要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具体的教学内容应包含以下四个子系统,专业认知、专业实习、教学实验与第二课堂,注重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专业认知主要是教师对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的介绍,完成该教学任务可通过安排学生参观工作现场、播放录像等形式。专业实习山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构筑,具体实施要与实习基地相联系,实训鉴地有饭店、旅游局与旅游景点,山旅游企业给学生安排岗位,在企业老员工的带领下,进行3到6个月的实行,掌握一定的工作经验。教学实验要进行专业基础课实验与专业必修课实验,在实验完成实验教学,实验内容有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掌握基本景观设计、制图知识,对一些管理软件的应用有了解等。第二课堂是课堂内容的延伸,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进行学术研究,了解更多社会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提升实践能力。

篇9: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一、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依据

1.高职教育的定位。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的纯学历教育和中专层次的纯操作性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有着自己的定位,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这种独特的定位,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要正确把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度”,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高职旅游管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将培养目标设定为面向地区的旅游经济和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高素质和熟练运用旅游管理知识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高职旅游人才的就业方向主要是旅行社、全职导游、兼职导游、客户管理、计调、企业内部职能管理等。这些就业的岗位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既有明确的边界,又有共性的要求,总体表现为综合性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时候要体现出这两种特点的分化和整合。

3.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上,要以就业为导向,为该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素质技能要求示意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很多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形成综合的职业素质。由此可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达成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的目标。

二、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

旅游的基本要素包括六项,分别是吃饭、住宿、交通、游览、购物以及娱乐,表现出了旅游很鲜明的综合性特色。所以,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要从这些要素出发,实现多元化的综合教学,培养专业素质。

1.认知实习系统。高职院校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活动的认识会引导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参与认识性的实践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水平。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专业知识以及实际旅游中涉及到的景点案例,以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其素质,并了解旅游各个要素间相互关联的程度。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旅游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加以了解,熟悉流程,同时还能为以后的更专业的学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学生对所学专业充满好奇。

2.实训课堂系统。作为旅游专业较为重要的实训教学方法,是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训课堂系统由多个教学环节组成,一般是在实验室进行,该项实训能够提升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专业的课堂实训应该包括多个项目,如实验室可以分别设置旅游景观与规划设计实验室、饭店管理实验室、模拟导游实验室等。

3.校外实习基地系统。校外实习基地系统设置的目的是要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本专业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系统中应该按照学习的基本目的设计三个主要的学习子目标,分别是景点、旅行社、饭店实习目标。以上三个相关的企业需要为学生设置相关岗位,由企业中有经验的老员工带学生,经过3到6个月的专业实习,让学生加强对旅游企业的体验,从自身实习的经历中感受旅游专业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从课堂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此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课后实践系统。课后实践和课堂教学共同作用,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完整的。课后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新能力,是对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对课后实践活动多加关注,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并对学生参加该类活动予以鼓励,令学生对假期时间加以利用,参加到一些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中,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更加了解社会、发现不足、找出办法、进行解决,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合理构建教学体系

1.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科学的培养方案能够反映出企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在制定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的规律,认真贯彻教育的方针,将能力、素质、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制定的方案要科学合理,要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把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主线,要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在构建的过程中,相关的制定者要对行业现状进行广泛地调查,根据其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构建出比例协调、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让教学体系更加的有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高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要在发展中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的高职素质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的`准则,无论怎样发展都不能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而高职教育中,最看重的就是职业素质教育,从这点上来看,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还要对学生从事旅游职业的素质进行培养。在高职旅游教育中,要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同时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教学与实践的关系。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要保证教师的专业性。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高职旅游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的现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全新的要求,既要保证学生的素质教育,还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培训,要在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教育的内容上不断的创新,以创新推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

3.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规程。完善的实践教学规程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标准可以进行参考。完善的实践教学规程包括实践教学的大纲、实践教学的程序、计划书、指导书、日常教学管理等,这一系列的内容能够使整个教学体系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从制度上能够保证标准化以及程序化教学。综上所述,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而言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同时还要时刻关注社会和旅游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针对需求进行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要把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素质作为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篇10: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研究论文

1 引言

从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本质出发,其是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以强化教学内容的关联关系为根本,坚持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与层次分明原则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整合运用,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首要目标,通过教学模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一体化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内容的断层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完美融合提供可行性条件。

篇11: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研究论文

3.1 能力培养为核心整合实践教学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核心是为该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奠定基础,为营造其可行性实施途径,则需要有效整合实践教学课程,在系统的课程体系中达成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与实践课程,针对性的实现培养,避免由于教学环节的衔接不当导致的教学效果不理想问题的出现,保持教学课程的系统连贯十分必要。具体从以下几个阶段入手:基础认知阶段,专业内做好对课程内容的优化设计工作,以学生初始评价与认知能力的情况作为切入点,找准课程的研究方向,为教学工作的进行提供保障,让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增强并强化职业认同感;在关键训练阶段。基础理论知识得以掌握之后需要做好校内外的实训教学衔接,校内的实训教学课程是以模拟的方式呈现,增强学生的技能操作与实践能力。而校外的实训则是以定岗实习的方式展开,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完成理论知识与校内实训技能的转化;在专业化熟练阶段。需要充分结合毕业论文与课外活动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完成本专业的拓展与延伸。可以说,整合实践教学课程要坚持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原则,才能够确保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发挥实效。

3.2 强化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支撑实践教学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确保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實施的关键,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学校应该针对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作出全面的调查,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缺口,从而在政策与资金上面向着旅游管理专业倾斜。学校应该积极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进入,以此来满足学校发展要求。大量的资金支撑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价值最大化提供条件,优化校内环境,真正意义上打造高质量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打造灵活的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学校可以与本地区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才输送与培养关系,做到双方的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学校能够直接向旅游企业输送优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学校知名度。企业为学校提供校外定岗实训基地,以便于企业挑选优质人才,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3.3 打造高质量“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直接决定着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从传统的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不具备“实践型”师资队伍的要求,即大部分教师多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实践能力却严重不足。这就导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法真正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指明方向。针对这种问题,学校应该积极打造高质量“实践型”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在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考取各类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派遣教师去知名的旅游企业进行学习,了解相关的业务操作流程与基本规范,从而在教学中将所学内容进行传授,确保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趋势与旅游业的发展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通过改善相关政策以及考核体系,吸引更多的优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型”教师,以此来弥补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

3.4 优化考核机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考核机制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有效的考核机制能够全面验证该体系的应用价值。从现有的考核机制来看,绩效考核与考核模式主观方面的影响较大,考核随意性较强,从而导致考核内容不科学,考核结果不准确,考核机制实施之后的内容并不能够作为评价依据。由此可见,全面优化考核机制成为推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持续发挥效用的有效保障。因此应该优化考核机制,从学校、实训指导教师以及企业等三个方面做好多元化的监督与评价指导,全方位、多元化的构筑评价体系,形成科学的考核系统,准确得出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魏颖.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创设方法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06):254.

[2]李偲.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3):247.

[3]李楠.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12):192.

[4]陈玲. 一體化实践教学体系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 高教学刊,2015,(20):219-220.

[5]陈玉涛.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0(04):118-120.

篇12: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研究论文

2.1 课堂教学为基础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以课堂教学为根本,只有满足基础教学要求才能够进入到实践学习阶段。当然,该阶段也被称之为实践教学的理论准备阶段。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内容较多,理论知识也相对丰富,在该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知识应用、社会交际、专业意识与创新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强化与完善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作用显著。为满足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创新,即将先进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具体包括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的养成团队协作精神与行业服务意识。

2.2 校内外实训为核心

在基础知识的教学完成之后,则进入到实训阶段。实训阶段的内容是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所在。在实训教学阶段主要将其分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两个阶段,校内实训内容更强调基础知识的转化过程,将其转变为实践操作知识来完成,明确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各个业务流程。依托于学校的相关教学资源来做好模拟教学,让学生处于一种更真实的教学环境下,以此来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掌握与基础知识的掌握。校内实训内容是以环境为依托的一种教学形式,与传统灌输式学习方式相比优势明显;校外实训则是学校与相关的旅游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实现人才的`对口输送与订单式的培养,不单单能够持续的输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还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校外实训与校内实训不同,校外实训是让学生真正在自己的岗位当中进行实习,而不仅仅是通过模拟的方式完成技能的锻炼。这样的训练方式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将校内的实训内容完成转化,培养从业服务意识与敬业精神。

2.3 毕业论文为重点

综合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即通过毕业论文对理论知识进一步的深化与研究,通过发现与挖掘岗位实训的相关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实用性课题。毕业论文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检验学生理论与实训情况的关键手段,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对学生具有积极作用,不单单能够通过规范性的文章来检验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还能够通过在完成文章的全过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勇于创新的研究精神,最终拓宽自己的视野与决策能力。

2.4 课外活动为保障

课外活动也是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对教学内容的持续深化产生影响。这里提到的课外活动多是以相关的竞赛与比赛内容为主,借助这些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业务操作水平,为职业精神与道德情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在相关的课外活动内容方面,主要涉及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以及社会劳动等多方面的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竞赛平台与技能比赛,全方位的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环境,从而实现自身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篇13: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影响旅游专业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对于旅游专业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及特征,阐述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并提出了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措施: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旅游管理 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 校外实践 管理制度

实践教学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将学生置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之中,训练学生利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真实环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践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成长为专业旅游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及特征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首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整体,它包含与其相关的各种因素,如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各种教学方案和计划等。其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也可以仅指实践教学的内容,即通过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之后,学校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的具体事项,设置实践科目、课时、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实践教学体系也将这些内容和要求涵盖其中。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征

1.职业教育特征。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因为其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旅游这门理论学科的理论修养,更为重要的是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后获得一定的就业优势,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这些为了学生在今后职业生涯中获得优势的教育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具备明显的职业教育特征。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应当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现代化特征。现代社会各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升级,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经济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都随着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而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这些岗位对员工的知识素质、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员工在上岗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修养和丰富的操作实践经验,否则难以适应岗位的要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及时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旅游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应聘人员能力要求的变化等,以此调整自己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就业基础。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明确的目标体系是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基础。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必须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实践教学工作更加有秩序地发展起来。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人文学科,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会进入旅游业相关岗位,都要接触旅游资源管理,且旅游业作为一种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如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语言能力、知识背景、心理承受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仅靠课堂上系统的理论讲授,是难以形成的,必须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进行训练和提升,因此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该包含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训。此外,目标体系中还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交际能力等从事旅游管理必不可少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目标体系具体化。如果说目标体系给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方向,那么内容体系则是对这种方向的具体贯彻和丰富。例如,针对目标体系中设置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中就应当体现出来。为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到社会、企业中去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学体系强调传授知识的过程是学习,实践的过程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通过应用提升能力,把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一方面,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该从整体上科学地处理知识基础、技术基础、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相互关系,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的相互关系,形成理想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将教学目标中的内容体现为教学中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即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体系中有所凸显。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以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为基础。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各种不同的实施部门,如实验室、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实习生管理等,因此,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该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日常运营,负责校企合作框架下与企业方的正常沟通交流,负责跟踪监测学生在外实习状况,处理各种学生反映的普遍性问题等,此外还负责进一步开发新的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另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一是全校实践教学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将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纳入全校实践教学进行管理;二是旅游院系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门管理。这两种管理办法都应当有旅游管理的专业教师参与。 三、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措施

(一)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

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内实践主要是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或者客房模拟实验室、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等学校自建的实践环境中进行的实践锻炼。这些校内实训室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高校应当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校内实验基地的设施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和教学条件,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学校应加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其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质量和力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因为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方面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对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这对于即将毕业、面临找工作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因而,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双师型”教师队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质量水平的关键因素。旅游管理作为一门具有明显职业性特征的专业,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一是可以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二是引进企业中的专门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扩充学校师资队伍。

(三)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完善的教学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正常开展的必要基础,而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组织专门的教学管理研究人员组成专门的实践教学统一指挥部门,制定专门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政策环境和组织保障都十分充分的条件下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及质量。

(四)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和贯彻实践教学内容实施与发展的体系,产学研结合是其主要途径。产学研结合对企业和学校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学校的科研资源优势,直接帮助企业找到生产方面问题的症结,从而提出解决的策略;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直接根据企业的情况,提出在科研技术方面的创新课题,丰富学校的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但是,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学校应该组织专门的人才到企业中实地调查,反复研究,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及什么样的人才,据此提出适合企业的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林源源.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

[2]林淑飘.基于服务地方旅游经济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咸宁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为例[J].咸宁学院学报,2011(1).

[3]张金霞.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4).

[4]王有存,陈万强,苏晓明.构建新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7).

相关阅读: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思考

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教育的剖析与对策

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对策分析

篇14: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论文摘要:实习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科学、公正、综合的实习教学全程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激发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实践技能,及时反馈实习效果,规范实习成绩,实现实习教学评价的科学化、目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将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理念、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化成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完善的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实习教学质量控制,以切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人文社会科学,对于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主要以获得旅游管理相关职业能力为目标,这就要求在旅游管理教育教学体系中必须充分重视实习教学环节。旅游管理的实习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实践性,在强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界对实习教学的逐步探索和改革,各方对于实习教学的重要地位已取得了共识。但在对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上,我国传统的旅游管理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课堂理论教学质量而轻实习教学质量的现象,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教学实践环节质量的考核、评价还停留在原来的评价手段和方法上,往往通过作业、实习报告、学生座谈会、实习指导教师的评分等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通过实习教学环节是否真正训练或提高了专业水平,对于实习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究竟如何,缺乏准确的把握。合理、科学的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完善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形成良好的质量监控机制.有利于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一、构建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着眼点并不仅仅在于对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活动进行效果评估,而是旨在建立整个实习教学模式的评估标准体系和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建设存在不足的指标,以完善实习教学模式。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

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在实习质量方面评价、控制和提高的体系,应关注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两个;以过程控制为关键,以此保证实习教学环节过程的有效性,使实习教学质量切实得到改进,提高学生自身和社会用人单位对专业实践能力的满意度。建立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应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要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实习教学环节的实际状态,并通过对实习教学环节质量的评定,把实习教学环节隐藏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暴露出来。第二,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有全面、学和有效,以不断提高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为最终目标。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是指对实习教学整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实习教学质量是通过多方面、程序性情况来综合体现的,对实习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评定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涵盖实习教学的各环节和教与学的各方面,要求全面系统的设计、确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主要观测点以及评定标准,指标体系要全面、系统,要体现结果与过程结合。

2.目标性原则。评价的目的不是单纯评出名次及优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引导和鼓励所有的实习教学课程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现在旅游企、事业单位用人从看重学历转到学历、素质能力并重,甚至以素质能力为主。因此考核中必需包含对素质的评价,关注专业认知能力的高低,也要关注职业素养的培养。

3.可实施性原则。在设定各项评价指标时,必须要充分考虑指标的可实施性,指标定义要明确,一、二级指标与主要观测点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评审标准应客观、全面,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总体目标。制订评价指标体系应既能对实习质量进行度量,又要简单易行,便于评价过程中操作实施。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设计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

旅游管理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主体,因具体实践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凡属校内模拟实习教学环节,评价主体主要包括授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对于综合性的毕业实习活动,还应包括实习教学领导小组和实习单位。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学校、教师、学生和实习单位共同参与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导向、鉴定、改进、调控以及服务等功能。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与标准

通过建立实习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定评价标准,并进行量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对实习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指导水平,也直接促进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重点是实习教学评估指标和标准,对于包括课堂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各种形式在内的实习教学体系,该体系应当包括实习规范、可行的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教学计划、学生实习指导手册、对实习教学情况的综合考察指标、对实习管理的量化考核指标和学生对实习教学收获的评价等内容,所以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是一个综合性、总体性的质量评估体系。该体系应具体涵盖7项一级指标、l9项(毕业综合实习22项)二级指标和相应的观测点及评价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三、旅游管理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习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应该根据实习教学形式的不同有所区别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依据和标准,只是一个总体性、综合性的'评估标准。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有对应于专业课程的课堂内实习环节,又有综合性的毕业实习;既有校内实训,又有校外实践。所以,在应用本质量评价体系于具体实习环节时,必须及时调整评估的各项指标和主要观测点,如在评估旅游小组调查实习教学质量时,评估指标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小组内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具体实践任务分配的均衡性和合理性。

(二)实习教学质量的评定与结论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全面性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得出的结果,不论是数据还是信息,不能简单地加以统计、公布了事,需要做具体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既要看到成效,也要看到不足;既要指出问题,也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尽量使实习教学最大可能促进每个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养的发展。对于实习教学质量的评定,除依据评估指标等客观标准外,还要综合考虑课程结构、课时设置、实习项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

(三)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一定要有反馈机制

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不是静态评价,不仅注重结果,而且更加关注过程。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一定要有反馈机制,使评价结论由“评定分数等级”转变为教师诊断和改善实习过程、激励学生发展和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使学生理解评价结果,从而吸纳对自己成长有指导意义的信息,学会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实践证明,单一的结果性评价不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认知和教师改进,只有综合性的实习质量评价能将评价的教育功能渗透在整个实习评价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消除评价误差,并及时改进提高,真正促进教学相长。

篇15: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论文

目前,我国还是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检验学生的标准也是以成绩论英雄,因此,教师一直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低,但是,旅游管理专业毕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就业企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高等院校一定要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学生以后发展的重要性,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办法。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实践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科学生动手能力差是普遍现象,因此,学校开设实践教学是教学发展的必然需要,是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问题的本质要求,学校只有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做到游刃有余。

2.有利于培养学生产生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一种意识,它是需要学生通过实践课程学习才能体会到的。当学生开始学习旅游管理专业时,学生就已经接触了实践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见习或者实习就慢慢养成了服务意识,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性质,了解到这个行业的本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产生服务意识的唯一途径。

3.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多种基本技能

旅游管理业是一门特殊的服务行业,它需要学生掌握多种技能。例如:英语口语能力;普通话口语能力;旅游景区知识等。而旅游管理专业是面向全国招生的专业,各地区学生的英语口语和普通话能力都不相同,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培养,因此,实践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技能。

二、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时间尚短,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高等学校教师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却要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还是服务性行业,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很快,旅游行业急需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却很低,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说明了高校教育的缺陷。据有关资料证明:对我国16个重点旅游城市的人才市场进行统计,旅游管理人才缺少比例占16%,而当地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说明了这些毕业生没有达到旅游企业的岗位要求,旅游企业不是不缺人,而是缺少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人才。后来,我们又对沈阳、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旅游企业进行调研,结果发现,有近85%的企业认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不仅动手操作能力差,而且好高骛远,人才流失严重。可见,高等院校一定要认识到旅游行业的性质,认清人才培养的目标,否则,人才供应和市场需求脱节不仅给毕业生带来严重的难就业问题,更会影响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2.实习教学没有产生应有的学习效果

有些学校认识到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把实习教学当做实践教学来进行安排,给学生的思想认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大多数学校安排学生去旅游企业实习,这些旅游企业基本会把擦桌子、扫地、客房服务等工作安排给学生,这些工作枯燥乏味,根本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知会产生偏移,他们对本专业的抵制情绪会增加,这不仅影响了实习的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的就业。也就是说,实习教学只能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工作内容,却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这就造成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会对他们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3.技能培训课时安排过多影响了学生其他实践课程的学习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过多的增加学生技能培训的课时,而技能培训课时过多就会造成学生其他实践课程时间减少,必然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旅游专业,其技能培训内容较少,其他专业学生经过简单培训都可以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这对本专业学生来说是不小的冲击,再加上一些高校缺少专业的教师来进行教学,更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有大幅度的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较低成为了普遍现象。

4.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由于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是难以衡量的,所以,本科学校一直认为实践教学不属于知识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不适合本科学生的学习,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都知道本科教育也是为了培养人才,尽管实践效果难以考核,但是它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内容,如果只为了考试而进行教育就会完全违背了教育的根本要求。

三、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办法

1.加强对学生外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旅游专业对学生外语口语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多倡导学生多收听英语歌曲和观看外国电影,让学生多与国外学生交朋友发邮件、打电话,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口语能力。

2.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

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由于本科学校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许多学校的旅游专业对实践课程安排的很少,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

3.让实习见习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实习和见习是学生学习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在实习中,学生会来到旅游企业进行职业培训,实习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工作,因此,学校一定要做好学生实习见习的验收工作,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保证实习活动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篇16: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论文

一、引言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就业形势堪忧,已连续两年成为本科就业的“红牌”专业。专家指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许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技能与经验,与《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所要求的培养“实践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相去甚远。因此,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社会所需求的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旅游人才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分析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认识,发现新睡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

二、研究设计

1.访谈的内容整理。由于访谈可以面对面的深入了解,所问对象的问题可以根据回答者的状态进行提问。把访谈的问题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访谈对象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访谈对象的年级、民族等基本信息。二是访谈对象对于实践教学的基本认识。主要包括对实践教学安排的了解程度、对于实践教学效果的探讨及对实践教学的满意程度。三是实践教学状况分析。主要是对于实践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四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2.数据收集整理。笔者用了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主要采取了面对面访谈,访谈对象是新疆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大一到大四,总计访谈人数40人,每个班级随机访谈5人。其中所抽选出来的汉族学生18人,维吾尔族14人,蒙古族3人,哈萨克族2人,柯尔克孜族2人,回族1人如图所示:

三、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研究对象介绍。1988年,新疆师范大学开办了第一个旅游管理培训班,是新IS最早开办旅游培训的高校,19%年开办旅游管理专业大专班,建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成立旅游管理硕士点,针对中亚地区招收旅游管理硕士生,截止,新疆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新理培养各类旅游人才超过人。

选择新聒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1)创办时间较早;(2)专业设罝时间较长;(3)学生素质受到业界的肯定。

2.新疆师范大学实践课程设罝。新疆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共有18周的实习时间,包括专业见习、专业研习、专业实习、旅游资源基础野外实习、疆内旅游野外实习、区域旅游综合野外实习和毕业见习,见表3-1:

四、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以认知性为主,缺少求知性。新睡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以认知性实践为主要目的,缺少求知性。如新疆师范大学从大一到大四的野外实习的路线各有不同,《实习指导书》也各有侧重,但据调查学生只是草草浏览,更多地是利用《实习指导书》完成实习报告。在实习的过程中仅有5%的学生表示想要了解所去实习地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而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只要去过此地就好,至于效果或者此次实习的目的没有想太多,只要能取得学分就好。

2.看重实践教学形式,轻视实训考核结果。实践教学对于旅游管理的学生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加强巩固同学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其尽快的运用实践中,而且还可以检验学生们学的理论知识是否扎实,同时还可以通过实践尽快的反馈在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中的问题。新碟师范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学校组织安排的实践机会很多,但是调查结果反映,大多数的实践只重视了教学形式,而轻视了考核结果。

3.内容实践教学内容较缺少细化目标。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在主导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应把具体内容细化,使学生实习更有针对性。如酒店实习,由于实习酒店不希望学生经常换岗,学生在实习期间一直在同一个岗位,从而缺少对其他部门、其他岗位的了解,也容易产生惓怠情绪,实习效果就大打折扣。野外实习是学生全方位接触旅游业务的难得机会,由于时间和经费的严重制约,许多专业操作技能涉及不到,实习目标的设定难以细化,使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大局限。

4.校内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不足。由于条件所限,旅游管理专业室内实践教学环节十分薄弱、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及相关视听资料严重匮乏。如”酒水知识与服务”课是操作性极强的应用性课程,但教学中不能进行实际演示(没有模拟酒吧),缺少感性认知,即使专业教师讲解内容很丰富也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一般。同样的问题困扰着诸如《客房服务管理》等专业骨干课程。

五、改进实践教学的对策

1.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认识和验证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应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认识自己不足超越自我的一条途径。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开拓创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方面,还没有可操作的具体办法,学校应重视实践教学,早日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专业教师革新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2.加强考核体系。由于对于学生野外实习和专业实习考核要求低或者说是体系的不完善,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只是当作"游戏〃,没有真正的结合专业知识,或者说需要结合专业知识没有发挥特长。一方面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应该提高:二是应该有更严格、科学的考核体系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将每次每天完成的任务明细、明朗化,用严格的制度去约束可以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3.增加实践教学投入增建实习设施。增加实践教学投入是改进实践教学的基础和保证,而目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严重不足。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客房、摸拟餐厅、模拟酒吧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不可少的室内实践教学设施。目前新疆师范大学校室内实践教学的软、硬件几乎是空白,这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加大投入和建设。

4.提高教师水平,配备双师型教师。老师们的专业知识过硬不可否认,但对于实践教学这块可能一些政策和地域文化没有系统的了解,学校要组织专业的老师去带领学生实习,不仅是对学生负责人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培养学生能力贡献力量。双师型教师更适合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上课的任课老师具有亲切感,老师也带领实践教学课使同学更放开,同时也为校方节约资源。

篇17: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体系的构建论文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体系的构建论文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过程的现存问题

1、教学计划注重理论、轻视实践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就决定了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仅仅拥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拥有较强的实践和应用能力,这些都需要实践或者实习过程才能够实现。当前,一方面,大多数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偏重理论知识,确实实践知识和技能,这就会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道学习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自身实践和应用能力的锻炼,导致学生在实践或者实习的过程之中对自己不够自信,不能很好的完成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实习的时间最好不多于三个月,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多进行一到两个月的实习,实习时间较短导致很多学生不容易找到实习单位,即使找到了实习单位,不能具备充足的时间去熟悉企业的情况,很难达到实习的效果。

2、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生对实习环节不够重视,甚至把实习环节当作学校要求的任务去完成,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切身参与到实习环节中,甚至随便找个单位盖个章,应付过去;第二,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工作态度不端正,不能清晰了解自身实习的目的,工作不认真,白白浪费了实习机会,对学校和企业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学生的实习环节不仅是学生提升自身实践和应用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维护学校和企业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影响的过程。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实习环节的重要性。

3、实习内容单一

目前,大多是高校都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安排在酒店的一线经营部门进行实习,较少高校会将学生安排到旅行社、景区或者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实习。这就导致了实习的内容过于单一。而酒店为了保持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求学生的实习至少要达到6个月,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不允许更换岗位。长时间、单一性的实习内容导致学生随着实习时间的增长,工作的积极性逐渐降低,甚至产生厌烦、抵触、消极怠工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实习的效果。另外,学生仅仅进行酒店方向的实习,使学生缺少导游实习、旅行社实习、景区实习以及旅游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实习的经验,导致学生对旅游管理行业的认知模糊,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定位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4、学校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安排不到位

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校、实习单位及实习生之间联结的纽带。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实习指导教师都没有很好的起到纽带的作用。一方面,学校及教师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认为指导教师仅仅是负责将学生送往实习基地,实习后再负责将学生接回。指导教师与实习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不能及时将学生的身心现状反映给高校和企业,也没有将高校和企业的要求或信息及时的反馈给学生,他们仅仅是为了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高校的教师很多都是毕业之后直接参与教学的,没有相关的企业工作的经验,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实习过程中,都不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构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体系的方法

1、调整教学计划的重心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实践知识和技能,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之后要多安排实践内容,逐渐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为实习环节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程的设置上,要依据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可以定期安排一些知名学者或者旅游行业企业家开展讲座,为学生提供实习或者工作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其次,教学计划可以将学生的实习时间增长,充足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对实习单位进行选择,充分熟悉企业的基本情况,并且可以深入的参与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使自身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从而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2、丰富实习内容,为学生择业奠定基础

一方面,高校应该依据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特点以及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选择多元化的趋势,应广泛开辟酒店、旅行社、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景点、会展公司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而且也能保证实习的内容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另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将学生安排到两个单位进行实习,以期丰富实习的内容。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的和实习单位沟通交流,在尊重实习单位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实习期望,同时也可以达到使实习单位重视实习生的目的'。

3、加强对实习过程的指导

首先,高校要提高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要求,定期的为教师开展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够具备指导实习生的能力。其次,教师应该把对实习生的指导重心放在学生的心理辅导上,这是由实习地点距离高校较远,实习教师无法随时跟踪指导所决定的。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情绪的波动。实习前,学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会产生紧张甚至惧怕的心理;实习前期,学生面对角色转变、人际关系处理等多方面的压力,会感到不知所措;实习中期;学生面对长期单调的工作内容,会产生厌烦、抵抗的负面情绪;在实习的后期,学生面对即将结束的实习生活,会产生急切、躁动的情绪。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实习期的心理变化和个人特点,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在时期期间,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到学生的实习基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听取实习单位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校,积极构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体系。

4、学校要构建完善的实习评价体系

首先,高校可以依据企业针对员工建立的绩效评价方法,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校的考评、实习单位的评价、顾客调查、同学评价等评价内容都融入到实习评价系统中去,使评价内容趋于多元化、客观化和公正化。其次,实习评价体系的重心应该放在学生个体进步程度上,将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这就决定了实习的评价标准应该依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归类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最后,实习评价体系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实习的整个过程,因此高校可以在实习中期增加一次考评,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而且能够提升实习评价的反馈效果,确保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能够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东西。

三、总结

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对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其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习环节不仅仅关系到学校和企业的名誉和地位,更关系到学生的自身,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良性实习体系的构建要同时从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入手。在实习的过程中,要将学校、企业以及实习生紧密的联结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及时发现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实习环节的顺利进行;学校才能逐渐完善实习环节,构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良好的实习体系;企业才能不断提升整个旅游管理行业的整体素质,保证旅游管理行业的服务质量。

篇18: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论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在我国迅速崛起并快速发展起来,我国已然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之一。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也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成为当今旅游教育专业研究的重点课题。

本文通过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实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剖析我国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改善。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业 实践教学 培养 专业人才

1 旅游管理专业实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实践教学,就是指专业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实习、实验、设计和实践等。

这种教学方式最开始知识为了检测各专业的理论教学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能力,从而很好适应社会上各职业的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其所应用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用来验证该专业的理论教学成果,更重要的目的是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在应对旅游业中的突发事件上具有妥善处理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行实践教学能有效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为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因此,在当今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必须实行实践教学。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把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当作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为我国旅游业培养专业人才做准备。

2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顺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旨在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出专业水平高的旅游应用型人才,虽然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在进行不断的改革,但在许多旅游业不够发达的地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践课学时短。

高效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高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课学时的安排。

在高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只有保证实践教学课时充足,才能有效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许多高效的旅游管理专业只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理论教学质量,课程时间分配不科学,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差,远远不能达到当今培养高技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

(2)实践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用作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较少,很多教学课程都只能实行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大多数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不能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3)实践教学不符合社会需求。

由于目前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导致我国旅游业发展步伐受到阻碍。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不能沿着新的科学性知识体系将实践教学很好的融入到课堂。

(4)实践教学的层次过低。

由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单一且层次过低,使得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

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时间学习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改善

(1)加强旅游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整体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的水平,才能有效保证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为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可以有计划的安排相应数量的教师外出进修,将全国各地有名的旅游景点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贯穿到实践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教师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不断更新,才能跟得上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此外,高校还可以聘请中外知名旅游学术专家到该校开展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和专家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增加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实践学习中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

(2)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个性的培养。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旅游管理企业都希望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企业中从基层做起,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旅游管理的经验,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但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们大多希望一毕业就能从事旅游管理工作,这与企业的生产要求相差甚远。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整,加强学生在该专业中综合技能的培养,给学生分析当今旅游管理企业的现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面对旅游管理工作中的突发问题时,能够做到沉着冷静,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职业个性的培养,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的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个性特征,从而引导学生培养该专业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学生自身职业素养的塑造起到促进作用。

(3)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将理论教学贯穿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要想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更显著,首先,要对实践课程时间比例进行相应的调整,缩短理论课的授课时间,使得课程比例分配更合理,这样能有效完成学生就业的上岗前培训,实现当今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为我国旅游业培养人才,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还要单独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制定相应的实践课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劳动观念,使其在就业前就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深化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理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兴趣。

最后,各高校应该在校内外都建设稳定的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训后,即可进行校外实训,校外实训也就相当于岗位培训,学生能在实训中更深刻的理解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市场塑造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4 结语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都存在问题和缺陷,各大高效只有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实践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调整,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志军,杨洪.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81-184.

[2] 陈娟.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57-59,72.

[3] 苗雅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04(1):103-104,113.

[4] 史灵歌,毛安福,海萌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2):7-9.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

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加强系级教学督导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论文

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外部监控体系研究

建筑节能方案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论文

应用型大学统计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探究论文

浅谈高校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探讨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旅游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旅游管理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旅游管理论文(锦集18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探析教育论文2023-08-18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建筑工程论2022-05-15

临床医学毕业实习量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论文2022-11-23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论文2022-11-09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2023-06-20

简析远程教育法律专业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教育论文2022-05-06

工商管理实践教学论文2023-09-21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2022-05-06

浅谈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2023-12-09

法学实践教学体系论文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