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的体系改革论文(共13篇)由网友“狗头山顶”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的体系改革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的体系改革论文
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的体系改革论文
摘要: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院校存在实践教学资源紧张,实验教学不足以满足学生需求的问题。文章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综合阐述,重点介绍了实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调整、实验类型设计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的一些经验与做法,同时指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关键词:动物医学;实验教学;实验类型;改革;体系
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知识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因此,各教学单位在进一步稳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基础上,都会把教学活动的关注点投放在实验教学上,除了增加对实验室基本设施建设的投入外,更多地会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针对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综合素养,以实验课程体系创新为抓手,以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不断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等措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2]。对农业院校中的动物医学专业而言,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未来执业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对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符合国家教育改革、行业发展和动物医学人才职业化的发展需求,已经成为时下各农业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因此,笔者一直致力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已经初见成效。
1改“课程实验”为“实验课程”
目前,我国各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大多沿用前苏联的模式,更多依附于专业课程而设置,称之为“课程实验”,这种设置旨在强调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只是把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验证手段,仅仅把实验教学作为消化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辅助方法,就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参加实验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实验教学效果不明显等现象的出现[3]。首先,将基础兽医学所属的所有专业必修课程的“课程实验”全部从理论课程中分类出来,单独设课,设立为“实验课程”。按照研究方法和观察指标的相似性,将“动物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课程合并为“动物形态学实验”,将“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实验课程合并为“动物机能学实验”。由于“动物生物化学”的实验内容和手段方法自成体系,将“动物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内容融汇成“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验课程。其次,将“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所属专业必修课程的“课程实验”也完全从相关课程中分离出来,设立成跨课程界限的“预防兽医学综合性实验”和“临床兽医学综合实验”两大模块,同时设计性实验的设置也在逐步试运行中。
2实验类型设置的多样化
动物医学专业沿袭已久的实验教学活动更多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学内容科学性和客观性。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照实验指导书,按照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以期获得实验结果,以消化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从实验内容设置上就决定了实验类型大多为验证性,学生从其中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能够认知和掌握一些常规的实验方法,学会操作一些实验仪器设备,但是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意识的培育是非常有局限性的[4]。因此,通过近五年的筹划与实施,利用实验课程独立设课的契机,对所有实验项目类型进行针对性改革,设置有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等类型。在实验项目类型设置时,充分遵循教学规律,体现渐进性原则。具体做法如下:在第一至四学期开展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环节,设置有三个实验模块,即动物形态学实验、动物机能学实验和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其中,在动物形态学实验项目设置时,针对形态学的内容特征,保留一些课程基础验证性实验项目,为后期的综合性实验开设做前期铺垫,同时设置有综合性实验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在动物机能学实验项目设置时,把侧重点放在综合性实验项目上,尤其是融“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和“兽医药理学”三门课程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实验,以便于充分利用实验材料与资源,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动物机能学实验项目设置中,还大胆尝试设置设计性实验环节,由指导教师给出选题范围,或给出参选的命题和说明,并针对性提出具体要求,然后再由学生们自主实践,学生们以团队的形式自主完成实验选题、资料查询、设计实验、综合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撰写报告等整个实践过程。教师在设计性实验环节只担任指导者和考核者的角色,学生则担任设计者和完成者的角色,学生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学习、照章执行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置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项目时,总体原则是以综合性实验为主,设计性实验为辅。随着年级的增加,从第五学期开始开设的专业实验课程,所涉及到的预防兽医学综合实验和临床兽医学综合实验的内容,除了保留一些必要的关于病原学检验和疾病诊疗常规方法的实验项目外,极大程度地消减验证性实验项目数量,设置实践性强、操作性高的综合性大实验。针对疫病的综合防治、养殖场防疫检疫和寄生虫驱虫等方面进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设置,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而创新性实验环节则大多安排在第六学期、第七学期,学生们密切结合学院组织的科研能力训练活动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立项、开题、研究和结题等科研活动,学院给予一定金额的经费资助,如形成好的成果,并能给予一定的奖励或研究生推免的优先权。
3实验项目与内容的优化
随着畜牧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逐步细化,兽医领域的执业要求也越来越得到公众的关注,兽医执业化进程也随之深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为兽医从业者必须要面对的新常态。虽然实践内容的考核只是卷面考核,没有动手操作,但是所涉及到临床实践内容却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和兽医执业化并轨,教学内容要符合执业化要求,满足社会和行业需要。因此,动物医学专业在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应着眼于实验内容更新。动物形态学实验除了保留鸡、猪、羊的形态学研究外,增设了犬、猫和兔等小动物的学习内容,以满足日渐火热的宠物诊疗市场的需求。同时,伴随综合性大实验的设置,消除了课程界限,实现了跨课程内容的自然衔接和融会贯通,如“正常和病理条件下鸡(猪)的比较剖检和组织学观察”这一实验项目的设置,其中就涉及到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解剖学等课程教学内容,实验所需要的技术手段包括组织切片制作技术和尸体剖检技术等[5-6]。而动物机能学实验内容更多是围绕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BL-420F)而展开更新和项目的设置,如“离体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因素及药物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和“血压的调节因素及药物对血压调节的作用”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开设和内容的更新,融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实验内容数字化处理的可操作水平。预防兽医学综合实验和临床兽医学综合实验的内容和项目设置完全消除课程界限,以兽医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致力于病原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流行病的防控体系建立等方面的实训,突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得兽医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日益凸显。如牛(羊、猪或禽)疫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规模化养殖场免疫程序的制订及免疫效果评价、规模化羊场寄生虫诊断方法的建立及驱虫方案的制订等项目。通过实验内容的更新和项目的优化,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为学生毕业后考取兽医执业资格证做好准备。
4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
由于实验课程独立设置,与原所属课程分离,因此实验课程就无法与理论教学同步,明显滞后于理论教学,再加之项目类型与实验内容的.调整优化,就要求实验课程考核必须独立进行,自成体系。对于实验课程的考核和成绩评定是依据各门实验课程的学时数相应设定学分,学分与学时的换算标准为1学分/20学时,学分的最小计数单位为0.5学分。由于各门实验课程基本都是多门课程实验内容的融合,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不可能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因此考核和成绩评定就不能一蹴而就,因此采用的方法就是过程考核,分阶段评定成绩。具体做法是:一些基础性验证实验和课程内综合性实验随着理论课开设而同期开展,并根据具体的学时数核定阶段性学分,而跨课程的综合性大实验等到所涉及课程全部结束后再组织实施,并核定相应的学分,所有阶段性学分相加的总和则作为该门实验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对于基础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而言,考核的关注点在于实验态度(包括出勤、纪律和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实验操作(包括实验过程、仪器设备使用、实验效果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与分析(包括实验作业、实验结果和结果分析等)。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考核关注点在于学生团队选题的可操作性、文献的查询与引用准确性、实验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的客观性和实验报告撰写的规范性等方面。在实验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加强对整体过程的管理与考核,对上述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评定。在考核时,教师都会有意识地淡化对实验成败的关注。也就是说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实验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们都要认真地参与实验的设计与论证,认真地完成实验过程,认真地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认真地查摆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地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这才是设计性实验项目设置的目的。对于创新性实验而言,由于更多与科研能力训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结合在一起开展,大多有省、校和院级的专项经费支持,因此对其的考核评定都是按照相关的评审条件进行。主要是针对立项、开题、中期汇报、结题和成果产出等环节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学院给予相应的实践学分,表现优秀者可给予研究生推免的优先资格。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渐成体系,内容设置由简入繁,遵循渐进性原则,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前后内容衔接紧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但是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避免综合性大实验形式上的融合和内容上的拼凑、如何组织设计性实验、如何建设全能型实验教师队伍等问题,都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以满足社会和行业对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董常生.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8):65-67.
[2]李培英,李福宝,祁克宗,等.动物医学专业形态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2(6):32-34.
[3]李明元.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6(4):50-52.
[4]黎双飞,王娟.实验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9(8):199-201,232.
[5]赵磊,张忠双,马克涛.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垦医学,,36(6):557-558.
[6]王爱梅,王琴.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2):19-22.
篇2:电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论文
电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论文
摘 要:本文从更新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模式、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等多个方面介绍电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以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方案、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电工实验教学 改革 教育观念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一、引言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更确切地说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谁在21世纪的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我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发掘学生的求知潜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校训“修德笃学,求是创新”,确立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实验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实验课程体系内容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以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组织领导、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为保障,抓住改革规划方案、教学实践、检查评估、反馈总结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教育改革,经过两年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电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方案和措施
(一)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教学定位,是电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前提
以人为本,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
(二)实现实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电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条件
过去,电工电子实验以经典的原理实验为主,综合性实验为辅,缺乏研究设计性实验,实验项目设置也仅局限于“小电工电子”范畴。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中提高了实验的综合水平和技术难度。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拓展思路,大胆改革,以综合性实验为主体,以基础教学、专业发展、学科融合为主线设置实验项目,合理选取“大电工电子”范畴下的教学内容,增设研究设计性实验项目,教学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形成从低到高、从基本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级提高的实验创新课程体系。如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Pspice验证欧姆定律,利用和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实验教学等等。改革后的新课程以培养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目的,进而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电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有效途径
我校在实验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采用现场演示与当面指导相结合,实物安装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理论验证与电路设计相结合,必修选修与创新发明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实验教学。采用实测与模拟,搭接与仿真,设计与制作的手段完善实验教学。概括起来,做到三个结合、两个统一、一个多元化:经典的实验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手段相结合,实证实验与多媒体及计算机软件仿真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统一教学计划和统一教学大纲;多元化实验成绩考评体系。
1.经典的实验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手段相结合
经典的实验教学手段强调学生的同一性教育,现代的实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育。经典的实验教学体现在基础实验、单元内容实验的设置上,强调基本原理与方法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现代的实验教学体现在综合性与研究设计性实验、单独设课实验和创新性拓展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个性化教育,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空间。关键问题是把握好经典的实验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手段的尺度,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根据现实条件和发展需要,我们将开放性实验分为三级开放:一级开放为基础实验,主要针对一年级新生;二级开放为综合性实验,主要针对有兴趣的学生;三级开放为研究设计性实验,主要针对高年级优秀学生。同时结合教师科研、大学生创新活动和学生毕业论文,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
不同层次的开放实验,不仅时间对学生开放,而且实验内容也对学生开放,从而形成了对优秀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机制。
2.实证实验与多媒体及计算机软件仿真相结合
以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载体,从实验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教材、队伍建设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一个实验形式上开放预约与计划安排相结合,实验内容上基本内容与创新相结合的新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建立全新的网络化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平台,开发计算机模拟电工电子实验软件,使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进行预习、复习或模拟实验过程,实现经典的实验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手段相结合,实证实验与多媒体及计算机软件仿真相结合,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教学效果。
3.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
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为丰富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学校每年组织科技节,定期组织全校性电工电子实验竞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和申报科技创新基金,引导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如我校机电系学生参加了的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完善学生成绩评价制度,是电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有效手段
对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非综合性实验),采用实验预约、开放性实验室进行,采用计算机助教,实验指导电子化等形式进行。学生按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和步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报告上应包含实测数据,并要进行数据分析,并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实验成绩评定主要采取实验全过程的评价方法,即实验预习占20%(教师课前检查),实验操作过程占50%(教师现场记载),实验报告占30%(教师课后评阅)。
对综合性实验,让学生自由地选取感兴趣的实验作为实验考核题目,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后以小论文的方式提交总结报告。
对于研究设计性实验,由老师给定(或学生自己选定)实验项目,老师给出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学生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步骤交给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过程,最后以论文形式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中应包含设计方案比较、理论计算、调试结果以及心得体会等。选修实验单独记学分。
目前,在实验成绩考评体系中,主要采用三种记分制式。
综合记分制:譬如,将电工实验、单片机实验、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的'每门成绩分别汇总,按相应课程成绩总分的15%评分,交理论课教师,记入学生期末成绩。
独立记分制:譬如,将电路原理实验平时成绩累计折算成30%,学期末将实验考试成绩折算成70%,合并记入学生本门实验课的成绩。
独立综合记分制:譬如,将电子工艺实习实物安装的工艺水平、质量、效果等按70%评分,将工艺实习报告按30%评分,综合后独立记入学生实习成绩;将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的原理电路设计正确与否,主要元器件参数计算正确与否按70%计算,将安装调试的效果理想与否按30%计算,综合后记入学生课程设计总分。
(五)改善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学水平,是电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关键
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验教师,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背景和学科结构上应跨越传统的学科专业界限,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广泛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基本和综合技能、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科研能力、严禁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六)加强实验室建设,是电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保证
具备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实验装置、仪器,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是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必要保证。从电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角度加强对现有实验室的投入,调整好重点实验室的布局,对相近、相关及二级学科以下的多个实验室,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的进行合并重组,同时新建了一批急需的新兴、交叉学科方面的实验室,以此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群体创新活动的水平和层次,更好的培养创新人才。
三、结束语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在电工实验教学改革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体安排上逐渐趋向合理,注重了时代性和先进性,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双向教学,加强了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实验教学内容,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缪中兴,王如梅,刘海增.论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大学物理实验的改革.大学物理教育专刊..1
[2]李伟鹏.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3]夏全福.开展电路课程评估深化电工教学改革.电气电子教学学报..1
篇3: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关于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1、教育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的建置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学校特色与定位、产业发展及职场需求、家长与校友期望、学生个人能力与发展等,确立了三级(校级、院级、专业)教育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即学习成果的确立。制订的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目标为:面向畜牧兽医行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较高敬业精神,具有信息处理、有效沟通和终身学习能力,从事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动物检疫检验的兽医技术人员。核心能力从协作力、学习力、责任力、执行力、专业力、发展力六个方面进行制订,每项核心能力指标具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沟通整合(协作力),具备与他人、动物有效沟通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具备跨畜牧、兽医等专业合作的能力。二是学习创新(学习力),具备学会学习及信息处理的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及创业的能力。三是责任关怀(责任力),具备承担责任、关怀社会、关爱动物的精神;具备人文、艺术的基本涵养。四是问题解决(执行力),具备发现、研究动物疾病问题的能力;具备制订、实施动物疾病防控或诊疗方案,处理动物疾病的能力。五是专业技能(专业力),具备运用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检验动物疾病技术、技能的能力;具备管理动物诊疗企业岗位的能力。六是职业素养(发展力),具备爱岗敬业、遵守规范、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的职业操守;具备适应岗位、心理调适、自我提升的能力。
2、课程的调整
在教育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的导引下进行课程调整,将原来的基础课+专业课调为素质通知课程、专业统整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学程,增加体现学生协作力、责任力及发展力的课程,以便达到预期目标。素质通知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语文阅读与表达、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办公设备与软件应用、专业英语、体育、就业指导等;专业统整课程开设实用化学、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及免疫等;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动物病理诊断、动物临床诊断、动物药物应用、动物外科手术、动物防疫检疫、中兽医、兽医法规等。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设置动物疾病模组课程和宠物疾病模组课程,学生可根据就业方向进行选修,也可全修。动物疾病模组课程有牛羊病防治、猪病防治、禽病防治、宠物病防治、特种动物病防治;宠物疾病模组课程有宠物内科病防治、宠物外产科病防治、宠物传染病防制、宠物寄生虫病防制等。
3、课程的设计
动物医学专业在课程设计时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按照兽医行业“诊治防控检”工作过程开发学习领域,突出动物疾病诊治能力、疫病防控能力和动物检疫检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养殖场、动物医院等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岗位是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动物检疫检验等。通过对岗位工作任务的收集,整理出疾病调查、病原检验、病理剖检、临床检查、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疫病预防与扑灭等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动物医学专业的行动领域是动物疾病诊断、动物疾病治疗、动物疫病预防、动物疾病控制和动物检疫检验。在此基础上,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将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与企业行业合作,参照兽医职业资格标准,针对兽医临床工作特点,以诊疗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成果导向课程大纲及单元教学设计的开发。
4、课程的实施
在单元教学中设计真实或模拟的情境,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在学习情境实施过程中,按准备活动、发展活动、整合活动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料单、工作任务书、评量表等材料,指导学生按项目式教学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实施行动导向学习,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
5、学生学习成效的评量
篇4: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起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河南中医学院近几年对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在实验室管理体系、实验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提高了实验用房、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验课的.开出率及所开实验的层次,对加强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 者:李瑞琴 孙宁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刊 名:中医药管理杂志 英文刊名:MANAGE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17(3) 分类号:G646 关键词:教学改革 医学机能 实验教学 实践篇5: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论文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论文
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现行的“单学科叠加式”模式的影响,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轻技能培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了促使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本文提出“多学科渗透式”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1.本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改革的基本思路
1.1采用“多学科渗透式”教学模式从原来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将原有的“单学科叠加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多学科渗透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即打破医学检验专业各学科之间的界线,对各专业实验课程内容经过“精简一融合一重组”使各学科教学内容相互交叉渗透,通过基础实验、各课程综合性实验、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4个模块教学,加强各专业课程间的融合、贯通,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1.2教学内容优化重组按照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为依据,以学生“三能”的培养和全面质量控制意识和检验实践中标准化为主线,打破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界限,加强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将原有的7门主要检验课程优化组合成以下4个模块。
1.2.1第1模块(基础实验)以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涉及到的共性的基本技能和技术、专业基础教育和实验室管理基础内容为主。掌握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让其了解医学检验专业,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2.2第2模块(各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以医学检验专业的每门课程特点进行根据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实验,锻炼学生对本学科内检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按照课程将医学检验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分别进行实验设计、操作,接着在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实训。然后轮换小组,完成各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以及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实训。
1.2.3第3模块(跨学科综合实验)以临床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路径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提高综合分析检验结果的能力,加强检验与临床结合的密切性,产生实用性人才。1.2.4第4模块(毕业设计)结合教师的课题和临床实践,锻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3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1.3.1“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多种教学途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其授课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单向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M。
1.3.2立体化教学立体化教学即在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互联网技术、图片、动画等向学生传授知识,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分析、提取、重组、综合有关因素,把重要的信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给学生,教师启发式地传授知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5]。
1.3.3强化式教学法强化式教学法即课程教学时边学习专业课程边到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实践,最后1年再到临床全面地强化式实践,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
2.本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改革的目标
2.1构建“多学科渗透式”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2.2调整教学安排,建立更科学的实验课程体系。
2.3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多种便于接受知识的渠道。
2.4编写教材,打破课程界限、加强课程间融合。
2.5完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为医学检验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3.本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改革的实施
3.1第1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7月已开始准备,召开专家研讨会对改革的背景、前景进行分析讨论,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师资的培训;完成教材目录的建设;撰写相关教学文件;0准备完成教材编写;教师做好改革的预试等。
3.2第2阶段教学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进行4个模块的教学实施;中期评价等。
3.3第3阶段总结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撰写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对培养的学生跟踪调研,并撰写调查报告。
4.本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改革的监测与评价
4.1加强曰常管理每学期定期检查改革进行的进度,可以
采取工作组汇报、听课、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等方式。
4.2改革实施过程的评价
4.2.1制订科学合理的改革评价体系严格按照《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进行评估。
4.2.2中期评价主要评估改革进展情况、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
4.2.3终期评价主要评估改革完成的情况、分析改革的质量、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
4.3改革实施结果的评价
4.3.1评价小组预备会小组人员学习相关评价文件,准确理解和把握评价指标。
4.3.2汇报会包括改革实施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等。
4.3.3随机听课随机参与教学,实地考察。
4.3.4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及教学管理座谈。
4.3.5技能测试包括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等。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高科技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检验医学的教育也提出新的要求,尽快培养一支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刻不容缓。目前,本校检验学院实行的是“院科合一”的管理模式,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全区检验医学技术人才需求,提出“多学科渗透式”实验教学改革,目的就是促进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各专业实验课程间的融合、贯通,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篇6: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摘 要:医学遗传学教学以遗传病为主,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临床遗传学学科,学生没有教学实践,实验课就尤为重要。
学校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更新实验内容,依据不同专业开展实验教学,同时开展开放式实验,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7: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和遗传学结合的学科,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该学科涉及数千种疾病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已成为现代医学中十分活跃的学科。
医学遗传学理论教学学时数较少,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临床遗传学学科,对于各种遗传病例,学生没有实践机会,实验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方式,结合实验内容的更新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还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继续深造和实践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验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以基因病、染色体病为主,对于单基因遗传病可以进行基因诊断,但我校实验室不具备基因诊断的实验条件,因此实验教学的重点放在染色体的观察上。
首先,安排正常人类染色体的核型分析,让学生对遗传物质有直观的认识,通过对染色体带型、核型的识别,对理论课讲授的染色体相关内容进行验证,同时也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
了解了正常染色体,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病患者的染色体标本,学生能够在显微镜下找到细胞分裂相,观察病人的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畸变,理论和实践结合,对染色体病的诊断加深了认识。
实验教学也要结合不同专业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
对临床专业的学生,重点引导其结合实验理解染色体病的发病机制;对于检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在细胞遗传学诊断染色体病,识别染色体的带型特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除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我们还计划开展开放式实验,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流程,进行多学科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能力,要求教师讲课不能超过20分钟,把时间留给学生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思考如何改进。
对于医学遗传学的重点内容单基因遗传病,学生对具体病例很有兴趣。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查找遗传病例;也可以让学生做家族遗传性状的调查,做出多媒体课件,在实验课上展示。
这种实验内容的改革深受学生的欢迎,大家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学到了很多理论课上无法学到的内容,拓展了知识面,对单基因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还增强了制作多媒体课件、汇报表达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结合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
实验教学新增了人类皮纹分析,皮肤纹理是真皮乳头向表皮突出,形成许多整齐的乳头线,称为嵴纹。
在突起的嵴纹之间形成凹陷的沟,这些凹凸的纹理构成了人体的指/趾纹和掌纹。
皮纹在胚胎发育第13周开始出现,第19周左右形成,出生后终生不变,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皮纹。
人体的皮纹既有个体的特异性,又有高度的稳定性。
大量的研究表明,某些遗传病患者的皮纹发生变异,可作为遗传病诊断的辅助指标。
目前,皮纹学的知识和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以及作为临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很感兴趣,通过实验课掌握了皮纹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我们还引导学生将实验内容与科研相结合,指导学生参与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对新疆医科大学513名维吾尔族与汉族学生皮肤纹理进行分析,研究维吾尔族与汉族学生皮肤纹理的差异与特异性,最后汇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发表论文。
综上所述,通过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不仅学生的独立完成实验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经过学习、思考、探索,也更新了知识,改革了教学方法,培养出了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慰云,谢天炽,李佩琼,等.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17(2).
[2]张银,王芳,孙树汉.八年制模拟遗传咨询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
[3]甄红英,白云,杜晓娟.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困惑和改革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34(3).
[4]郭卉,周洁,赵涛,等.新疆医科大学513名维、汉族学生皮纹分析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33(10).
篇8: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和医学结合起来的交叉学科,是横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课,它的地位也随着科学发展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而不断提高。
这对我们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
实验教学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多以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手段、方法改革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启发创造性思维[2]。
我校在二年级医学生开设医学遗传学,性质为任意选修课,理论授课与实验课组成本科生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内容。
后者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验证遗传学理论、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密不可分隔的一部分。
但我校实验课时只有6个学时,长期以来开设实验课的学时不足,其实验内容的改革受到极大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选择实验内容是我校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
我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为突破口积极实施实验教学改革。
1 实验课内容选择原则
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取对这类实验的总体认识,而不是这个实验的认识,也就是说,侧重于建立起一种实验、实践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某一实验本身。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确立的实验课内容选择的原则是不求全但求精
2 加强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实用性强、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是课程开设成功的首要条件。
由于受教学时数、教学实验室条件的制约,有选择地开展部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此我们选择X染色质制备与观察实验[3],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指导,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写出实验报告。
该实验以学生自身口腔黏膜细胞为生物样本,学生可以带着极大的兴趣完成实验,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际能力。
3 培养学生自然科学辩证思维
单基因性状的遗传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系谱分析法[3],该方法是对绘制好的系谱运用遗传学原理进行分析,了解该病的'遗传方式及其规律,是诊断遗传病的一种特有方法。
通过系谱分析可初步了解该病是否为遗传病以及其遗传方式,并进一步推断家系其他成员及未出生儿的发病风险。
掌握系谱分析的方法,就可为遗传病的诊断,预防提供重要信息,并为病人及其家属的婚姻、生育和疾病的防治提供遗传咨询。
此部分实验内容我们以病例的形式列举于实验指导,课堂上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学员的思维能动性,激发学员对新知探索的需要与兴趣,能使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水平而发展创造能力的可能性。
加深对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规律的理解,培养培养学生自然科学辩证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临床遗传咨询奠定基础。
4 加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我们选择一项综合性实验——群体平衡定律的应用,实验的具体内容为ABO血型、MN血型鉴定PTC尝味试验[3]。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实验内容,得出结果,然后进行Hardy-Weinberg定律的检测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实验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能力,在实验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忠于实验数据,尊重客观事实。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会用理论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实验结果,从而实现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5 存在问题
通过对实验内容的教学改革,改变了我们过去医学遗传学实验课枯燥乏味的状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除了经费、时间、空间等问题外,课程性质和理论教材等也都是问题,因为课程是选修课没有教材,就很难实现我们所希望的触类旁通的目的,带教老师必须有很好的基础才能驾驭实验课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墨林.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13(1):34-35.
[2] 吴华彰,吴守伟等.关于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3634-3635.
[3] 左伋.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篇9: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论文
1电子商务课程群建设框架
随着区域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已不再仅仅停留于操作与应用层面[9],更需要整合共享网络经济各环节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网络中海量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挖掘以识别有价值信息为决策服务的能力。因此,电子商务课程群建设及相应的实验教学项目设置还应考虑到现阶段企业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10-12],建立开放式实验室,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设基于电子商务课程群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形成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系列课程。1.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群的构成本文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针对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学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及培养目标定位,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划分为电子商务业务技能课程群、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课程群、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群。组成各课程群的课程名称及相应的结构层次如表1所示。基础层课程多为电子商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主导层则多为专业限选课或选修课程,当然也可包含专业必修课。电子商务业务技能课程群中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由传统的“电子商务概论”和“电子商务案例分析”2门课程整合而成;“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是对传统的“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增加与裁剪了一些内容以后与“电子商务物流技术基础”整合形成;同时增设“电子商务服务”、“多元统计分析”以及“数据挖掘”等课程,满足企业对客户数据分析以实现精准营销服务的新需求。电子商务专业的3个课程群分别承载着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这3个课程群又互为基础,存在着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关系。
篇10: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论文
电子商务课程群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应结合各校的实验条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时考虑便于操作实施等因素。
2.1电子商务课程群实验教学项目设计
依据本文所述电子商务课程群建设框架,以及笔者所在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本校实验条件,同时考虑便于组织教学,对电子商务课程群内有实验要求的课程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实验项目,其中综合实验需要综合运用群内多门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2.1.1电子商务业务技能课程群拟设实验项目该课程群内“网络支付与结算”、“电子商务服务”2门课程的相关实验内容分别整合到“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电子商务安全”等课程中,原“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课程中有关网上市场调研的实验内容则调整到“网络营销”课程实验中,避免以往不同课程间存在的重复教学现象。“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课程实验可开设网络工具(包括浏览器、电子邮件管理工具、搜索引擎等)的使用实验、B2B电子商务交易模拟实验、C2C与B2C电子商务交易实验4个实验项目,同时将信用卡/电子钱包/电子现金/第三方支付工具等的应用实验穿插在上述3个有关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实验中进行。“网络营销”课程实验可开设企业网站专业性诊断与搜索引擎友好性分析、许可E-mail营销、网络广告与社会化网络营销、网上市场调研4个实验项目。“电子商务安全”课程实验可开设数字证书申请与安装、加密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信用认证服务、电子签名或电子签章4个实验项目。“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课程实验可开设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物流配送服务管理、射频识别系统RFID模拟应用、物流条码设计4个实验项目。2.1.2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课程群拟设实验项目该课群内“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基础”、“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2门课的实验内容与“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实验进行了有机整合。“电子商务平台开发”课程实验可开设网页及特效制作、电子商务平台用户管理模块设计、电子购物车设计、网络商品智能搜索设计、商务网站(基本框架)开发与发布、网站流量统计分析与压力测试等实验项目。“网络数据库”课程实验可开设数据库创建与对象操作、SQLServer的安全管理、数据的导入与导出、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等实验项目。“Java语言”课程实验可开设简单Java应用程序的编辑和运行、面向对象编程练习包、接口与异常处理、建立图形用户界面及JDBC连接数据库等实验。“JSP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可开设安装配置Tom-cat与JSP、编写第一个JSP程序、数据库与JSP文件使用、Servlet与在线测试系统实现等实验。2.1.3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群拟设实验项目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群多为综合性实验,宜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安排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例如可分别安排在第3、4、5学期各分配2周左右的时间完成。可开设的具体实验项目如下:网上开店的方法与技巧,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或搜索引擎优化,电子商务策划或企业网络营销运营策划综合实验。
2.2实验项目的主要内容及实验规范要求
综合实验项目以“课程设计”形式实施,下面对其具体内容及要求进行说明,其他实验要求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赘述。2.2.1网上开店的方法与技巧以B2C或C2C中一种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为基础,综合运用所学的网络支付工具、网络营销方法、物流管理技术等完成实验。实验过程要求从网上开店前的准备工作入手,学习在淘宝网以及其他平台(例如易趣网、拍拍网、有啊网)上开网店或自建网站开设独立网店,并对网店开设后的经营策略和技巧等内容进行系统训练,包括网上申请、注册、开店、进货、铺货、宣传展示、交易、物流配送方式选择、网银结算、售后服务、客户资源管理等全过程的操作。2.2.2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主要是设计一个基于B2C或C2C的零售网站,能够实现会员注册、查询选购、商品管理、用户与订单管理及支付方式选择等功能。设计的具体要求是利用ASP.NET等完成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并逐步掌握电子商务类网站的后台数据库开发与系统功能的实现,尤其是对动态页面的开发和网络数据库编程技术的应用,掌握ASP.NET与数据库连接、读取、写入、删改等操作的实现方法,熟练制作基础动态页面,实现网站的交互功能。2.2.3搜索引擎及SEO实验研究并学习几种常见的搜索引擎算法,包括网络蜘蛛爬行策略(如深度优先策略、广度优先策略、网页选择策略、重访策略和并行策略等)、中文分词算法、网页正文提取算法、网页去重算法、Google的PageRank和MapReduce算法,了解它们的基本实现原理,运用所学SEO技术对网页进行优化。具体要求:使用C++、C#和Java等任意一种编程语言,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网络蜘蛛爬行程序,使之在输入关键词、设置爬行深度和初始网页URL之后能够实现网页搜索,输出包含关键词的网页URL和网页标题。在SEO实施过程中需采用如下技术:网页标题的优化,关键词的选取与优化,元标签与Heading标签的优化,网站结构和URL的优化,创建robots.txt文件禁止蜘蛛抓取网站后台页面,网页内部链接优化,图片优化与网页减肥技术。2.2.4企业网络营销运营策划选择学校或家乡所在地的一家中小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为其制订一份完整的企业网络营销运营计划与实施方案。要求学生务必深入企业实地考察,了解其实际商务需求,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价值的网络营销运营实施方案。2.2.5电子商务策划要求依据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开展对“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策划”或者“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策划”等问题的探讨,完成一篇5000字以上的策划书。具体题目可以从以下2方面进行选择:(1)选择学校或家乡所在地的一家中小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后,从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需求出发,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为其拟出一份完整的电子商务运营实施策划方案;(2)以模拟公司的形式设计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电子商务创业项目,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交一份完整的电子商务创业策划书,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价值的电子商务创业计划。
3基于课程群的实验教学实施与考核方法
上述实验项目及综合实验的内容与要求,可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及本校培养目标定位适当取舍。实施基于课程群的实验教学项目,既要考虑课程群内各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共通性和学科特色以及相关教师作为一个集体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上的研究、交流与整体发展情况,同时也要兼顾每门课程、每位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个性,可以考虑依课程群组成教学团队,课堂教学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予以实施。电子商务课程群以及相应的实验项目设计与实施,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三创”能力的高质量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因此,相应考核方式的选取应能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学习成果,同时参考其社会贡献和社会评价,采取学校教师与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做到客观、公平、公正。
4结束语
从专业课程群的角度综合考虑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为课程实验教学开启了一条新的思路。在实际操作中,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商务的思维去综合分析、解决实际电子商务问题的能力和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本文所创设的实验项目,大部分已在浙江万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规划和融合相关课程群体性的信息、删除重复与过时的内容,同时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电子商务综合业务技能的新内容,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篇11: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的教育论文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的教育论文
【摘 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一直以来备受中职的关注,许多学校都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一定成效。本文结合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近年来实施的分类设置、分层教学、分步考核,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 三步实验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新一轮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改革目标意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目前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普遍存在与工厂脱节的现象,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熟练掌握地技能而学生在校学了二、三年却依然不会,农民工与职校生竞争岗位,职校生丧失了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如何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结合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具体分析了近年来实施的分类设置、分层教学、分步考核的三步实验教学方法,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以便使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逐步趋于系统和完善。
一、传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弊端
1、重理论轻实践
电工电子实验基地承担着全校电子技术、机电、数控、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等多个专业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任务。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验课程学时较少,成绩只也占总成绩的一小部分,甚至有的课程将实验课程成绩包含在平时成绩中,不进行专门的实验课程考试。
2、实验内容单一,没有新意
传统实验课程教学主要以基础验证型实验为主,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根据理论课所学的原理,按照教科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记录数据、填写表格、书写固定格式的实验报告,加之实验结果基本上都是可以预知的,即使实验结果与已知的结果有所不同,也主要是由于实验过程错误或者实验误差引起的。
3、实验设备陈旧,配套仪器数量较少
由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校配备的实验课程教学设备陈旧简陋,配套数量较少,多个同学共用一台设备,实验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可采取分类设置、分层教学、分步考核三步实验教学方法:
(一)分类设置:
调整实验课程内容,将实验教学分类实施,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推进。
1、实验基本知识。将安全知识、实验测量、实验仪器、操作规程等内容在首次实验课中进行详细讲解。
2、基础验证型实验。安排一些基础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后继实验打基础。
3、设计型实验。安排设计型实验,主要通过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一些电路设计,形成实验设计报告,课堂上再进行验证实验。
4、综合型实验。通过安排一些有难度的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仿真实验。利用先进的电子仿真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电子设计自动化,学生通过计算机完成电路的设计及构图,进行性能分析、测试等。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合理安排上述各类型实验课程教学课时,验证型实验以2个实验课时为一个实验单位,设计型及综合型实验适时调整为4~6个课时不等,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实施设计内容。同时,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型及综合型实验,并适当安排电子仿真实验,应用电子仿真平台,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分层教学
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目的来看,不同专业的学生,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我们主要将学生按专业分为两类:
1、电类专业的学生:加大实训力度,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实验内容后,增加实训项目。具体安排是,对电子类一年级学生,实训主要针对工具使用、基本元器件的认识和检测、单元电路焊接与参数的测量、良好的实训行为习惯和对电子专业兴趣地培养。二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训主要针对集成电路、数字电路等综合电路安装与调试和电路板制作技能掌握;提高电路原理和测量数据参数分析水平。三年级学生实训主要针对产品整机的组装、调试与维修掌握,通过使用仪器仪表测量各关键点的电量和波形,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2、非电类专业的学生: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数控等专业,对这类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数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内容设置可以适当浅显一些,特别是基础性方面的.实验可多安排一些,而综合性、难度较大的实验可适当减少。为了体现实验教学对象的分层施教,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教学结束后,我们还可以通过选修的方式,对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培训后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考试,通过者省、市劳动职业技能中心颁发中级维修电工合格证书。特别优秀的学生选派参加省、市电工电子技能竞赛。
(三)分步考核:
细化成绩评定,将实验课程考核分步实施。为了杜绝学生应付实验课,我们改变了实验课程的考核方法,将实验课程考核分解为几个过程,进一步细化成绩的评定。
1、预习
教师至少提前一天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准备,鼓励学生有备而来,上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预习阶段的成绩一般占10%。
2、操作
实验操作当堂打分。主要包含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卫生情况。操作阶段的成绩一般占50%。
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考查学生实验总结和分析能力的依据,成绩一般占30%。
4、德育
主要是出勤和课堂表现,根据签到以及课堂的情况打分,迟到、早退按照不同程度扣分,未到者本次实验0分记录。德育成绩一般占10%。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新体系,通过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水平及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深知,实验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市场机制对实验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学校专业方向的不断调整,电工电子系列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还将继续深入下去,改革的工作任重道远。
篇12: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析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析
环境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实验课程设置少、实验项目设置不合理、实验设备缺少等问题急需解决.通过构建基础验证性实验、专业设计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探索研究性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和实验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在成绩考核、实验教师业务素质、实验项目、实验报告编写等多方面尝试采用新的办法,从而完成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 者:刘潘 李圣楠 任百祥 滕洪辉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4(5) 分类号:G420 关键词:环境工程 实验教学 改革 创新人才篇13:探索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科研训练论文
探索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科研训练论文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和遗传学结合的学科,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该学科涉及数千种疾病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已成为现代医学中十分活跃的学科。医学遗传学理论教学学时数较少,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临床遗传学学科,对于各种遗传病例,学生没有实践机会,实验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方式,结合实验内容的更新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还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继续深造和实践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验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以基因病、染色体病为主,对于单基因遗传病可以进行基因诊断,但我校实验室不具备基因诊断的实验条件,因此实验教学的重点放在染色体的观察上。首先,安排正常人类染色体的核型分析,让学生对遗传物质有直观的认识,通过对染色体带型、核型的识别,对理论课讲授的染色体相关内容进行验证,同时也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了解了正常染色体,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病患者的染色体标本,学生能够在显微镜下找到细胞分裂相,观察病人的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畸变,理论和实践结合,对染色体病的诊断加深了认识。实验教学也要结合不同专业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对临床专业的学生,重点引导其结合实验理解染色体病的发病机制;对于检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在细胞遗传学诊断染色体病,识别染色体的带型特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除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我们还计划开展开放式实验,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流程,进行多学科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能力,要求教师讲课不能超过20分钟,把时间留给学生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思考如何改进。对于医学遗传学的重点内容单基因遗传病,学生对具体病例很有兴趣。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查找遗传病例;也可以让学生做家族遗传性状的调查,做出多媒体课件,在实验课上展示。这种实验内容的改革深受学生的欢迎,大家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学到了很多理论课上无法学到的内容,拓展了知识面,对单基因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还增强了制作多媒体课件、汇报表达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结合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
实验教学新增了人类皮纹分析,皮肤纹理是真皮乳头向表皮突出,形成许多整齐的乳头线,称为嵴纹。在突起的嵴纹之间形成凹陷的沟,这些凹凸的纹理构成了人体的指/趾纹和掌纹。皮纹在胚胎发育第13周开始出现,第19周左右形成,出生后终生不变,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皮纹。人体的皮纹既有个体的特异性,又有高度的稳定性。大量的研究表明,某些遗传病患者的皮纹发生变异,可作为遗传病诊断的辅助指标。目前,皮纹学的知识和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以及作为临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很感兴趣,通过实验课掌握了皮纹分析的内容和方法。我们还引导学生将实验内容与科研相结合,指导学生参与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对新疆医科大学513名维吾尔族与汉族学生皮肤纹理进行分析,研究维吾尔族与汉族学生皮肤纹理的差异与特异性,最后汇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发表论文。
综上所述,通过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不仅学生的独立完成实验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经过学习、思考、探索,也更新了知识,改革了教学方法,培养出了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 临床医学实习论文
★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类理科硕士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论文
【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的体系改革论文(共13篇)】相关文章:
当代小学教学改革论文2023-08-29
本科中医临床专科毕业论文2024-01-15
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论文2022-07-05
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23-11-11
初中英语教学改革论文2023-01-01
法医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2023-12-19
浅谈高校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探讨论文2022-10-15
改革实验考核体系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论文2022-11-06
基础医学类毕业论文范文2022-05-02
常微分方程教学改革启发论文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