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论文

时间:2024-02-06 08:13:21 数学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论文(锦集10篇)由网友“冰凝”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论文

篇1: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论文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论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人才的标准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我国的教育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而新的教育改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种科学的改革措施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学科,高中的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本文就我国高中数学中核心素养的具体指向进行探讨,并基于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高中数学中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逻辑思维能力,它指导学生独立自觉地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其更好地适应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及其他社会经历。例如:根据教育部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接受数学教育的程度越高的人,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越强,解决问题时采用的方法也更加理性。

当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还是基于高中数学的基本教育内容的,它不能越过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因为这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但是,核心素养不只要求学生掌握理论,更要求学生可以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另外,高中的数学知识是有限的,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但核心素养却是一个长久的问题,因为它是伴随着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等其他经历而一直存在的,并会随着这些经历而不断被修正和强化。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是与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基本知识技能同步的,两者不可割裂开来。但是,在学习中,可能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表现得还不够明显,一旦遇到了实际问题,核心素养的价值便可以凸显出来。

数学核心素养高的'学生应对实际问题时可以快速形成清晰的解决思路、主动调动相关的知识储备,从而迅速在脑海中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指导实际操作。相反,数学核心素养差的学生在应对实际问题时就可能陷入一片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学生接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社会化,因此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引导和强化学生的数学兴趣。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个体意识正在逐渐增强,尤其是处在青春期,大多数学生都有着逆反心理,这无形中给教育工作增添了难度。

另外,高中生已经接受过九年的义务教育,对数学不仅有自己的理解,甚至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态度。这就说明,激发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最佳时间点已经过去,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只能通过引导来进一步改善、维持或者强化学生的数学兴趣。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都喜欢新鲜事物,对传统的东西则更多地表现出不理解、不接受的态度。因此,传统“满堂灌”的方式并不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即便是引入了计算机、投影等电子设备,很多教师也只是把黑板板书变成了PPT形式,有“换汤不换药”的嫌疑。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深入,“满堂灌”的形式正在被“学生集体讨论学习”的形式逐渐取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获得知识,不仅在课堂上的存在感更强,而且也会增强学习给他自身带来的满足感。

2.把“讲授”变成“交流”如果教师经常以“授者”自居,会在无形中拉大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果学生对教师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会不自觉与该教师讲授的课程保持距离,这就很难引导学生强化兴趣了。因此,教师也应与时俱进,保持年轻的心态,在交流方式上跟上年轻人的步伐。例如:在上课时,穿插几句网络流行语,便可很大程度上消除距离感。学生喜欢老师的同时也会“爱屋及乌”地喜欢相关课程。

3.以竞争促合作高中生正处在喜欢争强好胜的时期,大多有不服输的心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结合数学知识特点,设定相关的竞赛项目。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测评体系,设置竞争环节。这也可以说是在激发学生的斗志,给学生带来胜利的快感。

除了个人竞争,还要有小组竞争,根据学生特点设置小组,避免出现差距悬殊的情况。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小组间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拉帮结派,搞坏班级风气。引导和强化学生的数学兴趣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只有兴趣不减,学生才会想学数学,爱学数学,原意去钻研和进步。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十分注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工作中,注重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经常习惯性地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于所谓的“好学生”重点关注,重点培养,而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则放任自流。随着教育改革,这种思维模式也应被现代教育所摒弃,不能简单地以成绩论英雄。教师只有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独立思考结果的机会。

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首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选择几位学生做代表发表自己的思考结果。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能因为其思考中出现错误而有所责难,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对同学的见解表示嘲笑或不屑。另外,对于学生的思考结果中有创新性的亮点,教师也应及时发现、及时提出、并且对其积极的表现进行表扬,在肯定学生的同时也鼓励创新。例如:对于“圆锥曲线方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教师应该首先认识到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比较难的一个章节。

但是,也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结合之前类似方程知识点的教学过程,在变通学习的过程中思考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和联系。甚至可以邀请自认为思考得很好的学生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解,教师来对遗漏点或偏差点做相关补充和更正。对于“圆锥曲线方程”类问题的解答,不能直接向学生给出惯常的解题思路而限制学生思维,应该鼓励学生就题论题,在解答过程中逐渐总结解题规律。

(三)在总结和反思中提升素养。课后总结和知识点反思是学生对一天所学内容二次消化的过程,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知识点,也能帮助学生更灵活地运用知识点,甚至可以发现新的知识点。

长此以往,总结和反思的习惯会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这与数学核心素养不谋而合。数学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单一存在的,在实际应用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相关的知识点共同起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而准确的调动和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总结和反思就是在不断地培养和强化这种能力。例如:对于“立体几何”这一章节的学习,教学工作是把不同类型的立体几何分开来讲的,那么在总结和反思中,学生就可以把整个立体几何放在一起,思考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和相似点,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提高灵活应用的能力。

三、结束语

社会需要发展,时代需要进步,教育改革实际上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改革,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改革。当今时代需要的是综合、全面的人才,也是核心素养高的人才。因此,就数学教学来讲,我们要不断拓展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力求更大程度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作者:吴建文 单位: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

篇2:幼儿教师美术素养培养途径论文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制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使学生形成基础艺术素养”的标准被编制在艺术课程中,包括对艺术内容和现象的基本理解,对艺术创作方法和过程的基本认识,对艺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的基本认识。艺术成就包括艺术知识、审美能力、艺术观念、艺术兴趣和艺术理想五个方面。这些要素中的每一个都有其自身的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相辅相成,最终成为个人素质教育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组成部分。他们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层层关系的深入。

一、培养美术素养途径的研究述评

艺术实践能力和主导模式需要与美术学习和创造过程中人的视觉心理活动的表现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和谐相处才能把艺术能力确定为横向发展。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认为学生要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去拓展思维。教师应该摆脱单纯传授技能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特别应重视幼儿教师在艺术领域中的艺术直觉体会。教师应该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优质资源,强调学生对于美的建构模式。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知识学习的独立探索和不断追求的过程。培养幼儿园教师艺术成就的途径,通过渗透进审美教育教学内容的方式,使学生在练习或者欣赏的同时,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美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这也是美术教学最终的目的,但从总体上看,当代的教育观念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的培养上还未得到充分体现,仍然存在沿袭旧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们应在教学内容上,让幼儿教师摹仿,多采用创新型的绘画教学模式,培养幼儿教师美术素养应有的'原始状态。

二、幼儿教师美术素养培养方法

(一)现阶段幼儿教师美术素养培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美术素养培养目标主要是幼儿园的骨干教师,需要对培养何种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美术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环节,美术的培养需要幼儿教师具备较好的审美,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好的美术素养观念,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不能沿袭美术专业学生的学法和教法,过于注重专业能力的教学。在对幼儿教师美术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须注重幼儿教师对美的理解、感悟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想象力;另一方面,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指导学龄前儿童美术素养的教育能力。

(二)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的内涵及其教育重点

美术素养是在美术审美基础之上对于美的领悟感受的能力和领悟力。美术素养首先和先天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与此同时,还包括后天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对美的欣赏与表现美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如何教和怎样教,强调构建以应用为目的的幼儿教师的美术素养提升教学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幼儿教师对美的欣赏和识别。美术素养的提法来源于实际的美术教学,是美术教学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预设。

(三)构建幼儿教师美术素养培养的教学内容、实施和评价体系

“美术素养的培养”不仅是一个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概念,更是情感与事物外在定性的相互渗透,存在于理性层面也会有情感层面,都可以通过可控的实践环节训练加以改变。构建幼儿教师美术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需要从审美意识方向着手,让学生了解美的层次和审美心理结构,用艺术的眼光和品质去理解美,感受美,注重对美本身的关注。从美术素养培养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这几个方面,有重点,有层次地形成包括审美情趣、审美理解力和审美创造力三个方面在内的幼儿美术课程教学体系,从培养幼儿教师的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构建幼儿教师美术素养培养途径,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教师发展及其美术素养水平的提高。

三、幼儿教师美术素养培养途径

首先,综合运用多学科领域知识体系,通过观察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绘画前、绘画过程中和作品完成后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分析绘画不同阶段的学生绘画表现心理和表现手法,注重培养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的同时能够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探究美术素养养成训练的绘画模式和方法,运用全面系统的科学理论方法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个体差异的幼儿教师针对性地建立美术素养培养方案,使其能够在培养美术素养的同时美术素养得到相应提高。其次,通过简笔画教学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没有接触过美术的占大多数,学生入校后绘画水平参差不齐,“因简笔画具有浅显易懂,表现手法简单等特点,将简笔画应用于幼儿教学,能使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激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抽象的问题。通过简笔画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都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教学实践。因此,对于简笔画的训练应采取不限工具,不限表现形式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与色彩课程、装饰课程相结合,在技法训练上,可以通过运用概括简练的线条表现形式表现出物象的形态结构,也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等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领会,根据教学内容,在形式上,以递进,临摹,写生到应用逐步递进的方式完成,最后,还可以通过进行色彩训练来提高绘画的表现力和色彩应用力,应根据学生对色彩的认知与感受来设计。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将色彩运用到不同画种中,去表现主题、内容和绘画情感,形成色彩与内容、情感及表现背景层次的相得益彰,其次,是以视觉为主,以听觉为辅的一种感知方式。色彩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渲染气氛,可以影响形象的表达。优秀的色彩表现,需要设计者灵活地运用色彩来增强表现力。在美术教学中,通过丰富学生主题活动,艺术性制作和表现美术作品,通过艺术语言,如点、线、面、体、空间、光、色、材质、肌理等美术知识,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以促进学生逐步过渡到高层次的审美活动为目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授课前,收集和教学内容能产生联系的古今中外名画,通过多媒体或优秀设计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供学生探讨、总结、再探讨,不断提高审美的能力,敏锐感受美的触角。

参考文献:

[1]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蔡正非.美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徐建融.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赫伯特.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6]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作者:杜艳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美术系

篇3: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论文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对于高中化学来说,高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做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是应对高考学生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学习工作。然而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说,所要教给学生的远比这多,引导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每个高中化学老师的职责。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

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由社会、公民、国家三个方面组成。因而在对于人才的培养上面一方面需要培养其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与当下国情相结合,发展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

1.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教学不能只有知识理念方面的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技能与知识在发展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包含有受教者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有关化学的观念、概念、方法以及原理等等,同时受教者的品性和中心技能也含有相关的学科特质。需要引导学生在化学信息、化学思维、化学学科、跨学科综合创新等方面的素养培养、同时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整合能力。所谓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指的是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需要做到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现阶段的教育学习主要是以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基础实操没有相关培养,对于学生的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给予一定的放松式教学,学生只能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相关学习,成绩测验也只有片面的知识点理论等。过分依赖老师的相关教学,而少有自身的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的意识。

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此能力是指学生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化学信息意识,利用化学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能力。当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学生要会正确使用相关网络通信工具存储、传递、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学会如何使用相关的应用信息能力。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寻找相关学习资料,获取相关信息文件。获取、识别化学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能力。现阶段的教育情况检测主要还是依靠卷面分数来看,当下的高考相关化学题目逐渐开始注重学生的化学基础能力和化学信息素养,新型的题目需要学生有相关的分析、处理以及总和信息条件的能力。在化学信息交流合作中,学会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守法,形成信息伦理。在化学信息交流合作中,学生要学会如何逐步筛选、整合、生成、应用相关化学基础信息,同时以相关化学知识技能来解决相关化学题目,还要培养学生能够加工信息、评价信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思想。在整体的教学培养中,要让学生有创造精神、要自主学习吸取有利相关信息、排除不良信息。

2.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在学习相关的化学基础技能以及基本知识过程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推演到学习相关的化学理念、概念等等,从而掌握相关的化学基本规律,有自主的化学学科学习思想,同时能够实操进行相关化学实验。化学思想。何为化学思想?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能够运用到与之相关的思想意识,有对化学特征、价值、本质的相关认识。如守恒思想(质量、能量、原子、电荷守恒);对立统一思想(微观和宏观、量变和质变、定性和定量);控制变量思想;一般与特殊、归纳与演绎思想;验证探究思想;绿色化学思想;学以致用思想等等。化学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高度综合地将多种方法运用于化学研究中,如把物理、生物及数学等方法移植于化学方法之中并加以融合。于此同时,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要踊跃吸收整体论的相关思想,有新的学习开年,构建化学相关的新理论、新概念,以此促进当下化学的进步。

2.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动手能力。现阶段的教育只着重于相关知识的摄入,老师往往将很多的动手实践都改换成只有知识的输入学习,学生没有进行相关的化学实验,动手能力没能得到很好施展,有些相关的知识点需要动手才能学习到,而学生并没有动手实操导致知识点的学习不完全。因而需要加重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增加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掌握、运用相关知识,让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得到解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猜想、提问和设计以及实验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知识的探究能力。

2.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学习不能只靠老师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本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因而在整体的教学当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方面的相关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在工作中能够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等等。竞争与创新能力。有竞争就会有新的思想产生,在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有常见,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答题竞争,让学生快速、独立、正确思考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陈出新。合作互助能力、团队精神。当下社会的发展十分需要人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自古就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说法,个人的成果离不开团队的团结协作,在学生的相关教育培养当中就需要培养其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将团队协作的能力看作一项重点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要开展相关的团队合作活动项目,培养学生相关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结语

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是根据当前社会现状和文化教育特点提出的,同时还是对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的反映。以整体来看“核心素养”的基本结构,其主要中心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这个核心价值观是可以在学习当中获得的,是可以塑造、培养、维持的。

参考文献:

[1]黄成梅.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06)

[2]房宏.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06).

篇4: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论文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与学科知识,学科教学实践过程相互承接。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为了准确把握学科素养提升要点,就必须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而实现学科素养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学生内在能力提升的主要方面。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生物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生物实验探究工程,逐步形成的自主探究、独立整合能力,该能力培养,对培养高中生的抽象感知能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案例概述

我所在的高中当前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讲授法”和“创新教学”两者有机集合的策略,开展高中生物教学。一方面,教师实践期间,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辅助学生了解、学习基本的学科理论知识,并通过“教什么”向着“学生学会什么”层面转换,着重突出对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高中生物在高一、高二、高三三个阶段,均开展了“创新教学法”。即,教师通过设计生物学科研究主题,让学生从理论引导,向着社会实践探究层面开始授课,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学科创新意识、知识点积累意识也明显提升。

(二)案例分析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分支,该学科内容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等特征。当前高校开展生物学科教学,也主要以实验作为主要方法,由此,想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应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我所在的高中,在开展生物学科教学时,教师主要在课堂中讲授生物学科研究相关理论,而课堂中由浅入深,由教师辅助到学生自主实验的探究过程,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我在开展《走进细胞》一章教学时,就要求学生借助显微镜,小组探究洋葱表皮细胞的变化情况,学生在小组实验分析过程中,不仅对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组成部分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结合教师课堂中讲授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等理论,对洋葱表皮细胞的构成情况作出了相应分析,从而实现了借助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知识总结、分析的能力。2.设定核心素养培养情景生物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练习紧密度较高,教师在培养学科素养的过程中,需明确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紧密度较强,教学过程必须是连贯的,否则就会影响学生学科知识认知、识记效果。我所在的高中开展生物教学时,为了突破这一问题,实践教学过程期间,教师将“讲授法”,作为辅助学生理清学科知识思维的主要策略,并在高一到高三过程中,始终坚持“情景设计创新法”,作为生物学科内容探究的主要手段。如,在探究《植物成长素的发现》一节中,学生需依据课题探究准备,提前一周进行植物种植,并对植物生长期间胚芽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教师课堂教学时,则采用PPT视频动态模拟的方法,帮助学生重新梳理植物成长过程。这种课堂教学情景,与学生日常探究情景有机结合的过程,不仅达到了教学实践过程综合分析的效果,也为能够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这也是现代资源综合探究分析的过程。3.辅助学生构建理性思维意识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也需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生物学科内容,是自然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它具有客观性、自然性等特征,因而,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该学科内容的探究过程,实质上也是自然发展规律的把握过程。我所在的高中开展教学期间,始终以教材中理论探究结果,作为学生生物素养提升的出发点,又以尊重自然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实践探究的终结点,因此,本高中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探究过程,达到了逐步培养学生理性认知能力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浅谈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是拓展学科教学范围,提高学生学科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定核心素养培养情景、辅助学生构建理性思维意识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生物核心素养。因此,关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探究,将为学科教学方法创新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瞿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第一卷)[C].,2017:5.

[2]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6):60-62

篇5: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论文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论文字

论文摘要:职业素养是高职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只要把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生就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又好又开发展。本文简述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及重要性,明确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重点内容,探索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素养 就业导向

职业素养是高职大学生发展成为职业人所必需的基础,是任何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素养。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两个方面,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是职业素质的教育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素养的培养要与现代社会体制和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要在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中来完成。

一、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职业素养培养是高职教育的要求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越来越被用人单位注重。以前那种一辈子就指望某个专业或一种职业吃饭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了。高职院校必须将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一起抓,全面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对高职生的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存在着集体主义思想淡薄,责任心差,缺乏合作精神,怕苦、怕累,学习懒惰,纪律松弛,挥霍浪费等不良品质。这些学生的职业素养肯定不会好,最终被社会所淘汰。目前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些大学生对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不以为然,不能够认真对待职业技能训练时的严格要求,职业素养表现令人堪忧。大众对高职教育的热情,主要是对学生就业值期望比较高。如果学生毕业时很难就业,家长的教育投资的不到回报,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不满势必会增加,这必然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素养培养是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和学生对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期望值很高。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状况是高职生最重要的人生诉求。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面临着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校园往往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训练基地。虽然各行业都有各自的行规业律,但各个行业对求职者的基本职业素养要求是一致的。因此,要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追求高尚的职业理想结合起来。透过教育,培养大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使大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将来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创业理念。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而成长为训练有素地骨干人才一,为自己进一步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平台。

二、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涉及面很广,覆盖的内容也比较多,要提炼出一个具有代表性和接受性的语言并非易事。但培养的目的是让大学生身心健康、明荣知耻、坚持原则、遵纪守法、诚信为先、高效工作、团结合作、顾全大局、勤奋钻研、言行有责、与时俱进。因此,职业素养的培养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品质的'培养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许多单位在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时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其次才是个人能力。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这也正是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它为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参考。引导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形成优秀的品质,既要立足现实,又要胸怀抱负。道德是人生的第一道防线,要靠个人的自律来遵守。事实证明,道德品质的培养仅有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法纪教育。法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规范自己的言行,也有利于他们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代社会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要求人们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从篮球比赛到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都是最好的例子。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就要从日常学习生活的点滴做起。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经常交流思想,在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实训练习中应有意识增加模拟团队工作的场景,教师扮演指导角色,引导各成员分工协作。通过集体活动,学会正确的“争”,可敬的“让”,在共事中增强合作的迫切感和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敬业精神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致使一些聪明人事业告败的重要原因是:尽管他们个人才华、学识出色,然而无法弥补他们态度中更为致命的缺陷—缺乏敬业的投入、缺乏对他所在单位的忠诚以及在责任感中激发出来的主动性。许多成功人士的体会可以进一步验证,勤奋、敬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对待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都要积极主动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融人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基础课到专业课,从校内实验实训到校外社会实践,构建学院全员培养、全程培养、全方位培养的局面。

(四)市场观念培养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机制,是优胜劣汰的筛子,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高职生要经受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大手的拨拉,我们就必须培养他们一些市场观念,如信息观念、质量观念、服务观念、法纪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

(五)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方案的优化都要紧紧围绕学生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来进行,都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打基础。

三、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职业素养培养包括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与培训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我们就是要在教育活动和培训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素养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围绕个人的人生目标,明确人生阶段的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完成,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高职生人学开始,就要抓住时机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明白专业培养目标,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二)通过“两课”教学培养职业素养

为适应高职培养目标,两课教学的内容、方法在不断改革,组织学生学习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意义和内容,掌握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爱岗敬业服务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等观念。

(三)通过技能训练和资格证书考试培养职业素养

技能训练的各项要求无疑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职业准人的标准,它反映了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内容全面、训练科学且具有权威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必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聘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优秀人才为学生上课,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样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四)通过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职业素养

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要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开展向雷锋、李素丽、邓建军、洪战辉等先进人物事迹学习活动,举办体育竞赛、演讲比赛、技能展示、科技制作、知识竞赛,报告讲座等,让职业素养培养无处不在。

(五)通过就业和创业教育培养职业素养

就业和创业教育就是要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根据就业形势和自身条件进行全面权衡,在科学的职业理想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形成正确地职业态度。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明白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来体现,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人工作,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积累,只有这样不断提升职业素养,才能迈向更高的目标。

职业素养是高职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只要把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生就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又好又开发展。

篇6:高职教师人文素养培养途径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培育新型社会人才、高组织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心。如何构建高职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机制成为当前教师培养机制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回顾当前我国高职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文化和新时期下高职教师培育模式的创新来探讨如何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高职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机制。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机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文明建设便同物质文明建设一起被提上时代议程,而其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这一方面与社会发展中暴露出来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缺失萎靡现象相关,另一方面也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物质文化和消费文化冲击下面临被湮没而发出的呐喊。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方式便是师承,通过一批优秀的教师在言传身教中传承和教育优秀的文化价值观来影响一代一代社会人。因此培养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篇7:高职教师人文素养培养途径论文

3.1建立并完善教师上岗前培训机制

岗前培训是高职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的基础环节,起着关键性作用,是教师明确自身社会角色、了解未来工作任务安排、制定自身发展规划的指明灯[6]。职业院校在聘用新教师时一定要展开针对性的培训,一方面把学习发展规划和教育教学理念及时、详细地传达给每位教师,帮助教师们理解和树立自我培训意识,从宏观上把握学校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并将其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发展规划相结合;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多将正面榜样传给教师,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3.2加强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学习,创建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文化具有熏陶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为师生们创造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师生们的人文素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毫无疑问具有重要意义,而校园文化也是培养高职教师人文素养的又一重要内容。因此,学校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教职工群体自觉主动加入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学习中,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人文修养,培养学校的人文环境,为师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用文化熏陶并助力高职教师自觉提高文化素养。

3.3建立健全教师工作考核机制

教师工作考核机制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思想品德、生活为人等各方面的监督、评价和考核,这种弹性而具体的评价体制可以激励教师自觉遵守师德风范,提高教学能力[7]。然而当前教师考核机制更加偏重于强调教师的科研成绩、教学成果,对于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师风的考核较少,当今社会频繁出现的高校教师猥亵、威胁学生事件就是典型例子,由于行为、德育的失范并不会为教师带来违法成本,因此一旦此类事件出现时受害群体往往无法寻求到公平公正的解决方案。因此还需要完善教师德育工作考核机制,考核标准要更加多样化。

3.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爱因斯坦曾说“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良好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个具有师德的人一定要有爱岗敬业的专业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符合社会文化规范的行为举止。为了帮助教师加强人文素养,学校可以适当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并将师德教育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宣传力度和监督。同时,培养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还需要将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而不是单独拎出来。人文素养的教育要立足于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活动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开设专门的人文素养培训,还要时刻将人文素养的教育融汇贯彻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两者相辅相成。

3.5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主要能力,也是作为教师的基本工作任务,培养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不能脱离于教学能力这个主心骨。高职教师作为学生的授业解惑者,对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培养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高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极为重要。高职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紧跟行业前沿,同时要注重高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一方面良好的业务实践能力是高职教师入职的必备条件,同时这种实践能力也是保证高职教育中学生动手、就业能力的关键。学校可以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列入教师培养计划和发展路径,同时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适当引入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丰富教师队伍。

4结语

高职教师肩负着职业教育的重任,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人文情怀、专业技能的重要队伍,在对高职教师的培养机制建设中不仅要关注教学教育能力的提升,还要关注教师群体的人文素养建设,只有建设一批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才能保证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友华.基于五年制高职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传统文化传承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7):14-15.

[2]黄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J].青年时代,2016(4):178-179.

[3]凤卓.传统文化视阈下的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11):68-71.

[4]赖扬.论高职高专学生对人文素养课程中传统文化的认同[J].高教学刊,2016(12):226-227.

[5]谭贵娟.浅议语文教师在高职高专校园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J].发现,2017,78(8X):17-18.

[6]杨玉娟.全球“汉语热”背景下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J].大观,2016,87(2):98-90.

[7]闫晓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人文素养的培育[J].现代经济信息,2016,45(20):68-69.

篇8:高职教师人文素养培养途径论文

造成人文素养缺失的一大重要原因便是我国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在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和传统文化优秀价值观的教育上没有做好。要提高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群体的人文素养就离不开学校专注、系统化的培育,而其中只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才能有效提升教育育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育机制正在形成并不断完善,然而从整体来看,培育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依据教师队伍的种类和属性而出现分化的情况,比如说小学、初中教师作为学生出入校园接收到的教育人群,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养成优秀道德品质的引路人,因此在小学、初中教师的培养和考核中除了关注基本的教学能力外,还格外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建设。而对于高校和职业院校教师来说,对于人文素养的培育则关注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思维认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道德素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则因为传统教育观点总是过于关注知识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和教师群体的个人品德建设。反观现实,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高校教师学术造假、猥亵学生、欺压学生等事件就是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缺乏造成的恶果之一[2]。因此,加强对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是当代社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职教师作为特殊的一类教师群体,教育对象即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对于他们来说在校学习的不仅是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技能,这些专业技能是其进入社会与行业接轨的关键,因此高职学生在校教育是一个与社会接轨的缓冲地带,对其的教育就不应该停留在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上,还需要人文素养、道德品质的培养,而这就需要一批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高职教师群体作为引导者和言传身教者。

2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与体现

人文素养一般而言是指文化素质和文化品质,狭义上的人文素养是指道德品质、人文修养等精神内涵,而广义上的人文素养内涵更为丰富,包含知识(文学、历史、哲学等广泛的知识)、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观察力和反应力;以及有一套系统科学的分析观察问题的方法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行为举止能力等[3]。其中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是指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态度、行为举止、专业教学能力等,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各品质之间不是相互分割,而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2.1情感

情感作为表达情绪的一个词,在此处并不只是意指一种喜怒哀乐的情感,而是指高职教师对待自身职位和工作的情感态度。一名优秀的高职教师必定对自身的教学工作有着敬仰和认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严谨地处理科研事务,把教书育人当作一项神圣而伟大的工作,怀着尊敬、认真负责地工作[4]。一位优秀的高职教师还应当像对待家人、朋友一样关爱尊重学生,而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指挥学生做事,关爱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对之予以帮助。

2.2态度

态度是指高职教师在对待与学生有关的事务以及教学事务时有着严格的自身底线和鲜明态度。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对待自身的工作态度必须是认真的,在教学时不仅要严谨还需宽严有度。教学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因此作为高职教师还需要有着与时俱进的教学态度,不断学习行业最新知识,传授学生最新、最前沿的技能,全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3行为举止

个人修养是一个人内涵的体现,而行为举止则是修养的外在表现。一个具有优秀的人文素养的人不仅在气质和品质上保持着优秀的水准,其行为举止也是如此,一言一行都是个人内涵、修养的体现[5]。一名优秀的高职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外,还需要时刻在日常行为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和以身作则,用自身行为来引导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4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具体化教师的各种专业表现和行动,还体现为教师教学能力。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普通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教育教学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这种专业实践能力是保证教师个体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相关行业、企业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表现为操作能力与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行业职业能力、专业建设能力等。

篇9: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实质内涵及培养论文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实质内涵及培养论文

【提要】高中语文学科在多个选课学科中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而且其所处的地位十分的尴尬。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我们提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另外核心素养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点,而语文核心素养的关注点在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欣赏与创造等方面。因此,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并阐述了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提出了有关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实质内涵;培养;方法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的教育过程中,为了促使个体的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基于语文学科的基本、全面、独特的特点,语文核心素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多元性。一方面,启蒙思想、认识社会、接受思想教育的目的可以通过人类文化来实现。另一方面,精神满足可以通过优雅的文化来实现愉悦身心和陶冶情操。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语文的核心素养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培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文知识的.吸收来自教师的传授。因此,教师在这个程中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继续学习和探索所教授的知识,树立新的语文教学观念,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的知识。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教学,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在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应将语文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注重语言建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对语言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语言知识渗透,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价能力。在课堂形式的选择上,应注重学生语言的建构。例如,写作训练需要注意学生在作文中的语言表达,是否真实地诠释了客观世界,不同的写作风格选择不同的语言来支撑。另外语言能力是语言思维的表达,语言思维同时也承载着语言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

(三)发展思维

所谓思维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性和合理性的反映。这个过程中自身更依赖于概念和现象来做出自我判断和推理。语言和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掌握和运用语言要依靠大脑的思维,而且语言的使用还能够促进思维的健康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应在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思维训练中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思维的发展是高中语文教育核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学科自身的独特性,使其在审美创造活动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语言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情感,净化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造语言美。其次,需要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形象美的能力。另外,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造情感美。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有意义美的能力。

(五)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

语文教育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活动,这是一个文化理解和传承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高度整合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高中语文教学应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联系,使上世纪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相融合,避免因民族情结的改变而导致的非理性极端主义;将民族情感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站在一个高度上,重视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尊重文化差异,把握鲜明的文化个性,整合文化的共性。

(六)组织课外活动和丰富文化生活

组织课外活动和丰富文化生活同样也是学习语文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语言素养。例如,古诗的提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传承。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三、结语

创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语文素养的关键,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途径上,应相互呼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姜婷 单位:宁夏育才中学

篇10: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实质内涵及培养论文

【提要】

高中语文学科在多个选课学科中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而且其所处的地位十分的尴尬。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我们提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另外核心素养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点,而语文核心素养的关注点在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欣赏与创造等方面。因此,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并阐述了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提出了有关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类比教学研究论文

信息化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研究论文

学生核心素养与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数学教育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策论文

新课程教学经验论文

初中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数学小课题论文开题报告

教学论文的题目

数学课题的开题报告

高中化学教育思维创新分析论文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论文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论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2024-04-21

识字教学开题报告2022-04-29

翻转课堂理念下《服务营销》课程教学创新研究论文2024-01-28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2022-05-28

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论文2022-12-22

民法教育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培养方法探讨论文2023-04-23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2023-09-11

新课程下生物教学的几个策略论文2022-04-30

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2023-09-27

提升企业职工责任感的途径探索论文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