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参考

时间:2023-05-24 07:35:5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参考(共18篇)由网友“晨钟破晓”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参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参考

篇1:有趣的科学实验和实验报告

有趣的科学实验和实验报告

今天上午,我去参加小记者活动,科学实验之染色工艺。

活动开始了,老师先告诉我们什么叫染色工艺。染色工艺就是在布上染色,在布上不好染,所以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下。

老师拿来三个盒子,她给我们介绍里面的东西,里面有三个空塑料小瓶子,还有捣蒜时用的`捣棒、扣子、茶杯、夹子、冰糕棍等等。

老师还告诉我们染色工艺有许多种手法,我们今天要学习扎染和夹染。老师拿出三袋颜料,分别是红、黄、蓝,她拿出小勺子挖了两勺放在小瓶子里,又倒了两厘米的水,再一晃就行了。

我们先试了试扎染,扎染就是把一张纸或是一块布折三折,像一个扇子样,然后再用皮筋扎起来,在两边扎一下,中间扎一下,然后再染色。出来的形状是条条形的,非常美丽。

我们又试了夹染,这时冰糕棍或者扣子就派上用场了,夹染就是用夹子把扣子或者冰糕棍夹起来。染色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滴太多了颜料,只能滴那么三四滴,滴多了就不好了。滴完后,让颜料在纸上或布上蔓延出来,再把用夹子夹着的冰糕棍、扣子去掉,打开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做出来的手绢上面印有扣子的形状,非常漂亮。

然后,我还染了一个商标牌,因为商标牌没法折,所以我是用夹染制作的。

最后,老师送给我了一个小手绢,我非常喜欢这个小手绢,因为这个小手绢里的颜色非常丰富饱满。

这次的活动真有意义!

篇2:《咏柳》教学例谈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小语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名作佳篇,修订后的大纲也要求在小学阶段背诵80首古诗词。这充分说明古诗是小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古诗教学,往往注重讲解注释,学生在枯躁无味的逐字逐句的解释中,往往不能体味到我国古诗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

最近,我校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我校教师创意,由网络公司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尝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古诗教学。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料和教学信息的共享,增加了教学的知识容量。同时,灵活方便的交互方式,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创景设境,感受古诗意境美。

古诗的艺术美体现在它的画面意境美上。古诗中的意境美,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创造性艺术,古人云:“有境界自成格”,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

课始,师生共同进入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资料室,点击视频动画,随即在学生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动态画面:在清清的小河边,一排婀娜多姿的垂柳倒映在水中,柳叶翠绿翠绿的,把水面染绿了。微风徐徐吹来,柳条儿迎风飞舞。学生在悠扬的古筝曲中仿佛来到河边,与诗人共赏美丽青翠的柳树。他们激情高涨,思维活跃,已经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了。当教师板书课题“咏柳”时,学生情不自禁地说,柳树好美,值得人们去歌颂、赞美。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对所学古诗有一个很好的感知。

二、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信息库,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库是网络学习环境中最主要的信息资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大纲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利用网络平台信息丰富和高交互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取和应用的具有多种外部表征的信息库。它包括资料室、小字典、指导栏、赏佳文、测试区、写作栏等栏目。将与所学古诗有关的资料,如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典故趣事、学习任务、难点导学、相关诗文、自测题等,通过图片、文字、音像等形式收录,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对平台所供的信息加以选择吸收、加工处理,从而使学生真正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地学习理解古诗。

1、利用资料室,查询知诗人。

新大纲要求学生在学习浏览时,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我们利用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在资料室里查询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如学生通过浏览查询资料后,不但了解了诗人贺知章的生平,还知道了诗人的其他诗歌。有一位学生还当堂兴致勃勃地背诵了诗人的另一首著名诗歌《回乡偶书》。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要懂得根据学习需要搜集处理有效的信息,就是要搜集跟课文有关的,有助于理解诗意的材料。

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里查询有效信息,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利用小字典,自学生字。

网络平台里的“小字典”一栏有每个生字的读音、书写过程、部首、字义及相关的同义字、形近字、成语等资料。《咏柳》这首诗有四个生字,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平台中的“小字典”,自学生字,并要求学生学完生字后,做一做平台中的测试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自测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导与点拨。如:教师根据检测反馈系统查询到部分学生没有读准“绦”字的读音,在自测题中选择了“tiāo”这个音节,便运用听录音、范读等形式帮助学生纠准字音。

网络平台具有教学信息多样化、教学反馈信息及时性、便于监督学习的特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三、运用网络教学资源,质疑讨论明诗意,欣赏古诗语言美。

古诗的艺术美还表现在它的语言艺术上。文字是语言的艺术,古诗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古诗中的语言艺术美必须要挖掘,借以提高学生欣赏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诗人把“碧玉”、“丝绦”形象地比作碧绿的柳叶和狭长的柳条,作者比喻得十分精当,使语言产生了美感。在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语言艺术美,教师向学生展示碧玉那精美的图片,出示柔长的绿丝带,让学生说说柳叶与碧玉、丝带与柳条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通过讨论,深深感受到:春天的柳叶颜色鲜亮如碧玉般闪着光亮,碧玉是名贵的,而春天的柳叶是那样娇美,同碧玉一样珍贵,从而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同样,绿丝带是细柔的,长长的,那柔软的柳条不真如这丝带吗?作者的想象真丰富细致呀,比喻多恰当呀,学生由衷感叹。

又如,诗中的“裁”字巧妙地把春风比作一位高明的裁剪师,把柳叶裁剪得又细又长,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时,教师播放一段录像:春风吹过,小草钻出嫩绿的脑袋;桃树、李树上花团锦簇;蝴蝶在快乐地飞舞、蜜蜂在辛勤地采蜜……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多彩的画面、教师声情并茂的配音,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诗中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而且还领悟到诗中语言文字运用之妙。

建构主义也强调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那精要之点还是需要教师去精心点拨的。教师在熟悉教材,钻透古诗,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注意精心设计思考题与讨论题,使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总是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能“跳起来摘到苹果”。

四、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想象诵读悟诗情,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后,教师再次出示与诗歌内容想吻合的录像,让学生感情诵读,这首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情感丰富,语句简练,琅琅上口。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和品味到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真像一幅写意的中国画,从而激发了学生美的情感,增强学生美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学生赏读诗歌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赞赞春天的柳树,这时的语言训练可谓水到渠成了,学生的发表欲高涨,一句句精妙的话语脱口而出:“柳树,你是春天的使者,给我们带来了春的气息!”“春天因有了你而更加生机昂然!”“你那婷婷玉立的姿态是春天里最美的画!”

利用网络平台可以便捷地在精彩纷呈的画面中让学生感受意境美。而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化素养以及教师的讲授方法等因素,使学生很难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而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教材的感悟是多元的。因此运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可以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的底蕴。

五、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网络平台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网络平台的功能强大,教师充分运用平台功能组织学生进行写话、绘画、阅读、歌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喜欢写作的学生随意调用平台资料室的精美图片,给图片配上佳句美文,学生就将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在此时倾吐一番,写出了散文般的话语,学生得到了创造美的能力的锻炼。绘画小组的学生利用画笔软件,根据诗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练习作画。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产生了,他们对春天的感受用画画形式表达出来,并且把画上传到平台里,同大家欣赏。喜欢音乐的学生,点击平台上的“古诗新唱”按钮,就可进入音乐区。他们带上耳机,随着乐曲尽情欢唱,那婉转动听的音乐使孩子们深深陶醉期间。喜欢阅读的学生走进“赏佳文”区,在网上浏览其它描写春天的诗歌和散文。古今中外那些文笔精美的文学作品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他们在诗情画意中复习巩固所的内容。

在这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制作电子小报和网页,因为编写电子小报和网页的过程其实是一次语文综合素质全面展示的过程,也就是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在互联网上采集图片、文章,编入自己的小诗和文章,在Word 和FrontPage软件里排版制作,适当地用动画和花边点缀。这一张张生动漂亮的电子小报和网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知识完全由学生主动探索、相互协商建构而成,其价值远远超过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灌输。

网络教学平台进入课堂,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来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实践证明,运用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古诗教学,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采用“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古诗教学效率,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咏柳》教学例谈]

篇3:数学语言例谈

数学语言训练例谈

仙居一小  丁卫志

【摘要】: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语言    培养

数学语言不同于日常的交流语言,它不但要承载日常语言的交流功能,而且更要体现和传递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因此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衣,要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必然要求数学课堂要加强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训练。考察数学课堂,根据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数学语言训练通常包含以下几种形态。

一、简述数学信息

通过情景探究完成数学学习是现在数学教学的主流方式。但生活情景并非简单的数学语言,一方面需要学生根据情景再现生活经历和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学生用特定的数学语言方式简述数学信息,并形成简洁的数学问题。

例如:五下的《因数和倍数》第一课时,出现一个飞机飞行表演的情境图。显然,在不同学科出现这样相同的情景,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如果是语文,教师期望学生对飞机的颜色、飞行的状态等进行描述。而数学课堂教学则完全不同,教师期望学生简述:飞机进行飞行表演,排成两行,每行有六架飞机,一共有几架飞机参与飞行表演?

在以上的数学简述信息中,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简述遇到了一件什么事,二是简述数量,三是提出数学问题。其核心特点是含有一组相关联的数量和一个或几个相对应的数学问题。

根据数学信息的特点,教师在情景解读时,首先要保持数学学科的特点,要尽量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要及时阻止无关信息的简述。

其次,要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方式表达出相关联的数学,而不是采用描述性的进行语言游戏。

第三,要指导学生数量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问题和信息的对应性。

第四,通常一个情景会有不同的解读途径,因此会有出现不同的数量关系和对应的问题,这时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主题任务进行主导。要确立和主题任务一致性的数量关系。

第五,有时一个情景围绕一个主题任务,但有多重的数学关系和问题,这时候,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指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数学信息简述。

第六,一般来说,在低年级可以采用三个连续的问题来完成情景解读,而且由多个人来分部分完成形式。但到中高年级就要引导学生一次性完成数学信息和问题的简述,或者在分步简述的基础上,要求全体学生能够一次性完成表述。

数学信息的简述实际上是学生从生活情景到数学情景的提升过程,其简述语言是实现这种提升的主要桥路,简述信息需要关注和训练。

二、概述数学常识

数学常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于一般学生来说,都具有高度生活经验化的数学知识,这种数学知识学生高度熟悉;另一种是数学发展史上形成的一些基础数学术语和规定。

在数学常识的学习中,一般可以采用学生阅读式的自学完成。例如,左图五下《在容积和容积单位》的部分教学内容便是如此这样。

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概述阅读材料中包含的数学常识:容积就是容器能够容纳物体的体积。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时用升(L)和毫升(ml)计量。

显然,概述数学常识不是要学生重复阅读材料,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主要的数学知识。所以要概述数学常识,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提取主要数学知识的方法,要将概述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整理相结合,要引导学生养成圈一圈、写一写、画一画,再说一说的习惯。

三、描述数学事实

数学事实是指数学知识中实际存在的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公式、数量关系、逻辑关系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等不可否认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用严谨清晰,精炼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它会起到功半事倍的作用。正如我们常说,“对一个问题能清楚地说一遍,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例如上图中,三个大小不同的瓶子的容量。学生观察,然后陈述所观察到的数学事实。

小号改正液瓶子容积是10ml;

中号饮料瓶子的容积是500 ml ;

大号饮料瓶子的容积是1L;

小号改正液瓶子容积最小,大号饮料瓶子的容积;

1L>500 ml。

在以上的陈述中有两个要点需要关注:

1、学生用上“容积”术语和新认识的升和毫升。

1、学生描述了比较直观的判断结果。

对于要点(1),用上新认识的数学术语和知识进行观察描述是关键,显然,这种描述不仅是一种直观的事实表述,更是一种经过加工的数学事实的准确描述。对于要点二,看到现象,产生一些直观判断,也是构成数学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些基本判断是构成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因此描述数学事实,除了用数学的语言表述现象,也要描述基于现象一些直观的判断。

四、陈述数学发现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时候是由学生独立探究或者合作实验完成的。而学生自主探究后汇报自己的发现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也就是陈述数学发现环节。

例如《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中要进行单位关系的实验研究。

提供学生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形模型和一个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形塑料盒以及一瓶1升的饮料。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陈述数学发现。

将1立方分米的正方形模型放入正方形塑料盒,发现这个塑料盒的容积刚好是1立方分米。

将1升的饮料倒入正方形塑料盒,发现这个塑料盒的容积刚好是1升。

由此,我们发现:1升=1立方分米

又如,《圆锥的体积》的研究。

提供每组学生同底等高的圆锥、圆柱各一个,和一盆水。让每组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做实验,然后引导陈述数学发现。

把圆锥装满水,倒入这个圆柱体当中,正好倒了3次倒满,

由此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同底等高圆柱的体积的13 。

因为圆柱的体积v=sh,

所以圆锥的体积v =13 sh

在以上的发现陈述中,包含了学生的实验方法、过程、结论,是一个微型的实验报告,内含了较强的逻辑性。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数学语言训练要点。

五、演绎数学逻辑

数学逻辑演绎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平台。这种演绎,常常是将学生学习交流中所积淀的经验、常识等进行数学化的处理,理清相互关系,从而产生新知识的过程。例如,容积、体积单位之间进率教学,其中通过实验,可以得出:

1升=1立方分米,

1升=1000毫升,

但是由于1毫升和立方厘米是比较小的单位,不宜用实验验证方式证明其关系,但可以用数学演绎的方式得出毫升和立方厘米的相等关系。

因为:

1升=1立方分米,

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所以:

1毫升=1立方厘米

又如,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通过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操作以后,可以推出:

因为: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在以上的数学演绎中,数学演绎的语言要简洁、恰当,同时,要注意一定的格式规范,例如因为…所以…格式的应用。让数学演绎成为一定固定的、常见的数学语言训练平台,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推理、概念演绎的思维发展。

六、言传学习体验

在数学学习中,常见的语言训练还有学习经验和学习体验的传递。很多时候,学生不善于提炼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这便要指导学生抓住核心、关键、亮点进行言传学习体验。例如:在容积教学中,要让学生提炼,测量容器的容积要从里面测量,在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可以采用排水法等经验。

总之,数学语言是打开数学之门的金钥匙,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忽视了数学语言的教学无异于买椟还珠。如果说数学是装载知识的船,那么数学语言就是水,水积的越深,托起的船就越大。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数学语言训练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数学语言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教学中的常规训练平台,只有长期关注和坚持不移地训练,才能造就学生科学、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光华、刘明海:《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02期。

2、王建军:《关于数学语言的一些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 12期

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兼、孙晓天主编,5月。

4、肖玉凤《精炼数学语言 提高课堂效益 》《教育艺术》  第10期

5、张彩平《谈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育艺术》  第8期

篇4:探索题例谈

探索题例谈

探索型题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教材新增加的一种题型,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由易到难始终有这样的题型。探索型题涉及数学知识较广,做这类题的关键应从观察已知式的变化特点入手,找出规律,并正确地用数学术语或式子表示出来。

例1.7.023023……是一个循环小数,请探索小数点后第10位﹑100位﹑998位﹑999位等第n位上的数字是多少?

分析:通过观察发现,7.023023…这个数的循环节是“023”,三位数。小数点后第10位的数字应该这样探索:

10÷3=3……1

3次

7.

第9位

第10位上的数字是0;

同理,100÷3=33……1

33次

7.

第99位

第100位上的数字是0;

998÷3=332…2

7. 2

↓第996位

第998位上的数字是2;

999÷3=333

333次

7.

第999位上的数字是3;

n÷3=a……b(b=0﹑1﹑2)

当b=0是,第n位的数字3,

当b=1是,第n位的数字0,

当b=2是,第n位的数字2。

例2.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写得数。

6×7=42

6.6×6.7=44.22

6.66×66.7=_________

6.666×666.7=________

分析: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因数的整数部分共有几位数,积的整数部分就有几个4;两个因数的小数部分共有几位数,积的小数部分就有几个2。

﹙n-1﹚个、﹙n-1﹚个、n个、n个

即、6.  × .7= .

例3.研究探索下列算式,你会得到什么规律?

1×3+1=4=2

2×4+1=9=3

3×5+1=16=4

......

请将你找到的规律用式子表示出来:

n(n+2)+1=(n+1) (n是大于1或等于1的自然数)

分析:等号左边是两数之积再与1的和,两数之积的第一个因数分别是1、2、3…是n从1开始的自然数,第二个因数分别是3、4、5…当n=1时,3表示1+2,当n=2时,4表示2+2,当n=3时,5表示3+2…当n=n时,这个数表示为n+2,等号右边是某个数的平方,这些数分别是2 、3 、4 、5 …,当n=1时,2 表示为(1+1)  ;当n=2时,3 表示为(2+1) ;当n=3时,4 表示为

(3+1) …当n=n时,这个数表示为(n+1) 。

因此,这个规律可表示为n(n+2)+1=(n+1) (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例4.经过计算:   , =  ,   ,

,观察上述结果的规律,并把此结果的特点写成一般表达式:

于是,  + + +… 的计算结果为1- (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分析:从已知观察, 可表示为  则,

+ + +… =  +  +  +…+ - + - 。除第一项和最后一项外,其他的和为0,最后的结果为1- (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做探索型题的关键是观察--归纳--猜想,探索型题是数学推理的应用。数学推理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演绎推理方式,而做探索型题要有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猜想能力。这是对数学探索研究的一般思维方法。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景福乡中心完小  张正舒

邮编:676214

联系电话:15394944246

篇5:知识“盲点”例谈

知识“盲点”例谈

对某些学生来说,看不透、想不准、理不清的知识点,我们称之为知识“盲点”。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盲点”如果积聚多了,未能及时疏通、挑明,未解决的知识难点就越来越多 ,会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越来越缺乏信心,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这正是我们的教学产生差生的重要原因 之一。本文通过对知识“盲点”的分析,探究其产生原因及减少或消除的方法。

一、思维定势的干扰。

新知识的学习,是在相关的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的迁移,对知识的不断积累有正面作用,但因为 旧知识学习的深刻性,形成定势,有时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在新、旧知识相似之处,学习思维 受到干扰,容易混淆不清,造成知识“盲点”。例如:

1.小数读法受整数读法的干扰。如:3002.002,正确的读法是三千零二点零零二。有学生却读作三千零二 点零二。其错因是把整数中有关“0”的读法的规定错误地迁移到小数的小数部分的读法上来, 而忘却了小数 部分的读法的特殊性。纠正的办法是加强整数、小数的对比练习,尤其要加深对小数位名称及其读、写法的认 识。

2.计算方法定势的干扰。例如:简便计算

(1)39×99+39 (2)39×99+99

有学生两题都得3900。原因是(2)的简算受(1 )的干扰。 因为99个39加上1个39,正好是100个。所以 ,当上两式先后出现时,以为都是(99+1)个39。要纠正这个错误,可把原式变形:39×99+39= 39×99+ 39×1.39×99+99=99×39+99×1,这个变形, 学生易于接受。然后用乘法的概念去考虑,不难发现:(1) 是(99+1)个39,即100个39,(2)是(39+1)个99,即40个99。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 还应把这两类型的 题目同时出现,反复对比练习,以达到正确理解、辨识,融会贯通。

二、对概念理解不透彻。

这里既包含了对数学概念、术语、法则等的理解,也包含了从语文角度去琢磨、推敲数学概念的用词和词 义。

1.如三角形的定义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当做判断题“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时,由于学生对“组成”与“围成”的词义理解不清,往往会出现判断上的错误。教学时通过教具或画图 ,认识“组成”可以是@①或△,而“围成”必须是△。

2.如应用题:“有5只黑兔,又跑来了3只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兔?”和“有5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3只。 白兔有多少只?”它们的计算都是求和:5+3=8(只)。但如果让学生讲讲各题的数量关系的话, 第二题就 不那么容易理解了。因为白兔的只数不是“黑兔的只数加上白兔的只数”而是“白兔与黑兔同样多的只数加上 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可见,让学生弄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对理解概念、术语的含义,正确解答问题是大 有帮助的。

3.死背定义、法则,缺乏对概念的真正理解。如填空题:“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所得的数比原 数增加( )。”不少学生填“100倍”。错在哪里?“……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原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例如:31.25扩大100倍是31.25×100=3125,而这 所得数比原数增加3125-31.25=3093.75。这是对概念“扩大”与“增加”的理解不清所致。

4.对内涵较丰富、叙述层次较多的定义、法则等,学生因较难理解而不能正确运用。例如判断题:①2.35 35的循环节是35( );②循环小数13.243243……可写作13.24( );③1.3<1.333( ),有些学生全判 对。实际应全判错。原因是他们对循环小数这个概念“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 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以及对“循环节”的概念较难理解:①错在忽视了定 义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因为2.3535没有“不断……出现”;②错在忽视了定义中“一个小数,从 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③错在把循环小数1.3看作1.3。

像循环小数这样冗长的定义,讲课时要分段解释、举例,正反辨析说明。

综合上述几例可见:对概念及术语、用词等的理解,要全面而不偏颇;要抓住关键字、词、句的分析;要 重在意义、算理的理解,而不要死记硬背。

三、未注意到生活实际中的特殊性,缺乏分析能力。

1.以锯木、上楼梯一类题目为例:

(1)以同样的速度把一条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断。如果锯成3 段要6分钟。那么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

有些学生错误认为是12分钟。理由是:锯3段要6分钟,每锯一段要2分钟,所以锯6段要2×6=12(分钟) 。可能这些学生缺乏生活常识或没有细心分析研究:一根木锯成3段要锯多少次?其实, 把一根木料分成3段只 锯了两次,所以每次用了3分钟;分成6段则要锯五次,应要3×5=15(分钟)。

(2)两层楼之间有20级步级。小明家住六楼。 他从一楼到六楼,一共要走多少级步级?

有些学生的答案是20×6=120(级),错了。他没弄清从一楼到六楼只有五个间隔,走了20×5=100(级 )。

2.对四舍五入法的认识,停留在书面上而忽视了生活实际的意义。例如:

(1)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做多少套这样的童装?

因为50÷2.2=22.7272……,有些学生的答案是:可做23套。(理由是四舍五入,保留整数。)也有答案 是:可做22.7套。事实上,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50米布只能做这样的童装22套,做23套就不够布了。这不 能生搬硬套四舍五入法而应用去尾法。同时,衣服是整套的,不应取小数。

(2)每个油桶最多能装油4.5千克。要装油60千克,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

计算结果是13.3。有些学生的答案是需要13个或13.3个这样的油桶。这也是生搬硬套了四舍五入法,而没 注意到生活中这些数量的实际意义。因为13个或13.3个这样的油桶装不完这60千克的油,应要14个这样的油桶 才正确。这是根据生活实际而采用进一法。

有鉴于此,对学生的训练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和黑板,而应组织一些活动,使学生熟悉生活,热爱生活,在 生活实际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四、学习方法不够灵活。

1.机械模仿。

模仿是学习(尤其是小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如果我们的教学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一味是 照样画葫芦,那么学生只会死套例子,不能变通,不会思维。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是产生知识“盲点”的原 因之一。

有些学生不认真去理解题意,全面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而是抓住应用题中的某些极个别的名词术语,机 械地套用例题,作出错误的判断:一见“多”就加,一见“少”就减,一见“倍”就乘。如应用题:“水塘里 有18只鸭,比鹅多6只。水塘里有鹅多少只? ”有的学生就错用加法:18+6=24(只),要纠正学生单一的思 维方法, 必须让学生多运用实物图、线段图等,形象地揭示数量关系。另外,列式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

2.空间观念不强,不懂得变换方法、变换角度或画图去思考。

例:有一长方形,如果把它的长延长6米,它的面积就增加48平方米;如果把它的宽延长3米,它的面积就 增加54平方米。 原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就要知长和宽。如果想象力不强,实在难于解决,画图来帮助思考,则易若反掌。如 图:

附图{图}

不难发现:原长方形的长是54÷3=18(米),

原长方形的宽是48÷6=8(米),

所以原长方形的面积是18×8=144(平方米)。

当然,知识“盲点”产生原因还有别的,要减少和消除知识“盲点”的方法也还有很多。我们认为,对知 识“盲点”要解决在萌芽状态;消除知识“盲点”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长期地、耐心地解决它。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匡字去掉王

篇6:例谈如何突出人物性格

上传时间:-5-6 浏览量: 403

我的同桌是一个可爱的女生。她的嘴巴大,嘴唇厚,笑时总显得很勉强,而且笑起来脸颊上的肉就堆积得更厉害,实在有些难看。她很谦逊,很能为别人着想,因此和谁都合得来。有一次,她迟到了,一番道歉就让我的怒气全消了。

【问题诊断】

1 外貌没能为主题服务,不但不能突出“可爱”,反而影响了中心的表达。

2 内容空洞,不能反映人物特点。

【处方配药】

1 写外貌,既要注意抓特点,又要注意外貌描写应为主题服务。如笑脸上的酒窝、黑亮的眼睛、穿戴整洁……都能突出“可爱”啊!

2 选择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特点。你可以跟放电影一样,先回忆曾经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情,然后进行比较,从中选择一件最精彩的事来写。

3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进行细致描写。

【康复出院】

我的同桌李敏是一个爱笑的女生。她喜也笑,怒也笑,仿佛世间只有一种表情――笑!(外貌特点突出。)

她很谦逊,随时都能为别人着想,因此和谁都合得来。有一次,我和她约好星期天上午8点在校门口集合,然后到科技馆参观。可是我从7点50分一直等到8点半,她才姗姗来迟。我正要向她发火,却见她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坐爸爸的便车来,没想到路上堵车了。让你久等了,实在对不起!”一下子,我满肚子的怨气烟消云散了! (通过语言描写,反映人物特点。)

【跟踪复查】

经过修改的短文只抓住“爱笑”这一特点,很好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此外,小作者精心选择“迟到后道歉”这一典型事例,细致地描写朋友真诚的言行,所以一个勇于认错、谦逊友好的少年形象便跃然纸上。

篇7:阅读教学创新例谈

阅读教学创新例谈

阅读作为从文学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向来居于语文4大能力之首.因此,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作 者:何灵杰  作者单位:河南省叶县昆阳中学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8:阅读教学切入点例谈

阅读教学切入点例谈

阅读教学切入点例谈

――简评王雅玲《母鸡》切入点艺术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怎样使“初对话”有效,这就是教学切入点,它反映了教师的睿智。

拿人教版小语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母鸡》来说,它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赖格卢特认为:“研究教学设计,必须站在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起点上,给学生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有效途径。”愚以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切入点组织教学。

一、教师在板书课题后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由此引出“你从哪

里体会到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你能体会到作者此时对母鸡是怎样的态度?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这时的母鸡的特点?” 等引导学生在找划重点语句,理解重点词,表达自己的体会(感悟)等环节中理解这是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作者对母鸡特点描写如此生动形象的方法,并让学生在个别读、小组读、角色读等各种形式地朗读中,去感悟母爱的伟大――这是质疑解疑策略。

二、教者抓住作者情感变化这条线以“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后来

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一关键问题,让学生围绕作者前后对母鸡特点描写的语句,进行比较品读,体会作者是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词句来描写这只母鸡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结合朗读、感悟,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笔下“伟大的母爱”――这是对比品读策略。

三、教者抓住“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

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个中心句,让学生通过自读(个性化阅读)、互读(同伴研究)、集体研读(探究性阅读)来感受母爱的无私与奉献――这是直奔主题策略。

四、教者还可以从母鸡的叫声入手组织教学。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马

良小学副校长王雅玲另辟蹊径,其《母鸡》教学切入点让人耳目一新。

师:在我们的词语王国有一群特殊的、非常有趣的朋友,他们是谁呢?大家请看。

1、出示词语:

咩咩 哞哞 汪汪 呱呱 喵喵 唧唧

嗷呜 吱吱 喔喔 咯嗒 咯咯嗒 叽叽

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描写动物叫声的词,叫象声词,也叫拟声词)

2、老师想考考同学们,我学一种动物的叫声,你们猜猜这是谁来了?(老师学母鸡叫,学生答,师接着问:这种叫声你在什么时候听到过吗?生:母鸡生蛋时,你能猜它当时想通过叫声告诉人们什么吗?)

3、出示母鸡图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母鸡的叫声走进作者老舍爷爷写的文章――《母鸡》,去了解母鸡,去了解老舍爷爷的内心世界。

4、板书课题,指导写“母” 字。

过渡: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将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自己读完后在小伙伴面前展示一下,将生字和你觉得印象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听。

5、学生自由读文,相互检测

6、出示词语:嘎嘎 警告 啼叫 顶尖锐 顶凄惨

没完没了 颤颤巍巍 如怨如诉

7、指名读: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文中形容母鸡的叫声的词语)

8、齐读

过渡:那么文中有哪些句子写到了母鸡的叫声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来并画上记号。(板书:叫)――这是品读感悟策略。

五、教者也可以从第四自然段(过渡段)入手,让学生以此为分界线,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通过阅读――欣赏――评价来感受母爱的伟大――这是结构分析策略。

凡此种种,只要我们不断研究阅读教学切入点,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马良教育工作室 刘宏伦

篇9:班主任工作方法例谈

班主任工作方法例谈

江莉莉  研培信息

今天,借着长白山教师进修学校在全区开展以“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策略”为主题的百日论坛活动,谈谈我个人关于班主任工作方法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为百年树人的长白山教育尽我的绵薄之力。

一、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认知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手头要有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特别是我们所教学段学生心理学方面的,了解一下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以帮助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班级是一种氛围,教育是一种影响

氛围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处于某种氛围中,人们的行动往往就不由自主了,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位温文尔雅的人往往出身书香门第。一个才艺俱佳的人一般都有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背景。这就是氛围的巨大作用。因此,我认为班主任应该要想办法营造一种乐观向上、快乐和谐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自觉主动地改正错误、去关爱他人,去刻苦学习。

生活中,不犯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学生就是在不断地犯错改错中成长的。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不必苦口婆心地去说教,更不必心急火燎地去拔苗,拔苗是没用的,而且是有害的。教育是个慢功夫,只要氛围营造好了,学生们就会在这种乐观向上快乐和谐的班级氛围中自然成长。那么,如何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以润物无声的方法来影响学生呢?我主要采用的是以下三种方法:

1.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

2.为学生们树立道德学习的榜样;

3.建设丰富而生动的班级文化。

具体做法各班主任要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三、尊重每一位学生

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约翰?高而斯华馁。是这样的,一个人的个人尊严受到侮辱,一定是他没齿难忘的痛苦和仇恨。如果这个人特别有本事,那么他曾受到的侮辱还会时时警醒后人。比如韩信的跨下之辱。所以,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最重量的就是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否则,你对他纵然有千般好也是枉然,他只会记住你曾经对他的那句羞辱。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尊重。你可以不爱你的学生,但你不能不尊重你的学生。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有时爱还是一种伤害呢,实际情况是: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本领,看谁先把路人的大衣脱下来。北风用尽全身的力气,想把路人的大衣给吹下来,结果是他越吹路人把大衣裹得越紧;最后是气喘吁吁,大败而归;南风则不同,他缓缓地吹,给路人送来缕缕暖意,路人感到热了,就自然把大衣脱了下来。比赛的结果,南风轻松获胜!这就是着名的南风效应。它告诉我们老师,不能像北风那样,跟学生对着干,把学生的逆反心理都给激活了,你还怎么教育他们呢?我们要像南风那样,在教育学生时,要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尊重和关心,学生们因为被尊重而感到温暖,因温暖才能更容易地接受老师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在尊重中长大的孩子,才能学会平等待人,才会真正地尊重每一个个体,才不会对另一个生命冷酷无情。

当然班主任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与科任教师沟通、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等。这些方面大家接触的可能比较多一些,在此我就不多说了,总之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班主任,除了借鉴别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去创新,就像我们看《卡尔威特的教育》等关于教子经验的书籍一样,他们的教子经验我们只可借鉴不可照搬,因为我们的家庭情况不同,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最重要的是孩子与孩子不一样,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注定不一样。(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

篇10:词语活用例谈

词语活用例谈

浙江省瑞安市平阳坑镇学校小学部  谢尚江  戴少霄

词语一般是约定俗成、固定不变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写作中如能活用词语,则令人耳目一新,增强表达效果。

一、词语借用。

一同学写父亲的秃头:“……头顶的头发经不住长期的‘营养不良’,都纷纷脱离‘工作岗位’,‘下海’去了……最令他伤心的是连最后几个‘独傲霜雪’的‘忠诚者’也在这几次‘行动’中下了台。终于在头顶上独立出了个‘地中海’……”如此幽默、俏皮的借用语,把父亲秃头的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需要指出的是,使用借用语要加引号,以示与原意的区别。

二、词语别用。

如,词语“三心二意”的原意是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有同学这样用:“学习要做到‘三心二意’,所谓‘三心’:一要专心,集中精力;二要虚心,不骄不躁;三要有恒心,坚持不懈。‘二意’是:一是课堂注意听讲;二是课外留意观察。”词语别用,开创新意,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

三、词语仿用。

剧本《创业》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龙二井又有油和水的矛盾,这是它的特殊性。周队长说,要促使矛盾转化,就要捞水,把水捞干。我们想一不做、二不休,搞它个水落油出。”文中的“水落油出”无非是仿用“水落石出”一词而来。巧换一字,推陈出新。

四、词语缩用。

如“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缩写成“投桃报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缩写成“见仁见智”等。

五、词语拆用。

如“排忧解难”可拆成:“排……之忧,解……之难。”

六、词语并用。

如,按句意将词语“马到成功”、“旗开得胜”合并同类项,写成:“……现已马到旗开,这就预示着……成功得胜。”

一言以蔽之,词语一经活用,新意顿生。但,切不可滥用,以免造成语言混乱。

篇11:知识“盲点”例谈

知识“盲点”例谈

对某些学生来说,看不透、想不准、理不清的知识点,我们称之为知识“盲点”。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盲点”如果积聚多了,未能及时疏通、挑明,未解决的知识难点就越来越多 ,会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越来越缺乏信心,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这正是我们的教学产生差生的重要原因 之一。本文通过对知识“盲点”的分析,探究其产生原因及减少或消除的方法。

一、思维定势的干扰。

新知识的学习,是在相关的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的迁移,对知识的不断积累有正面作用,但因为 旧知识学习的深刻性,形成定势,有时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在新、旧知识相似之处,学习思维 受到干扰,容易混淆不清,造成知识“盲点”。例如:

1.小数读法受整数读法的干扰。如:3002.002,正确的读法是三千零二点零零二。有学生却读作三千零二 点零二。其错因是把整数中有关“0”的读法的规定错误地迁移到小数的小数部分的读法上来, 而忘却了小数 部分的读法的特殊性。纠正的办法是加强整数、小数的对比练习,尤其要加深对小数位名称及其读、写法的认 识。

2.计算方法定势的干扰。例如:简便计算

(1)39×99+39 (2)39×99+99

有学生两题都得3900。原因是(2)的简算受(1 )的干扰。 因为99个39加上1个39,正好是100个。所以 ,当上两式先后出现时,以为都是(99+1)个39。要纠正这个错误,可把原式变形:39×99+39= 39×99+ 39×1.39×99+99=99×39+99×1,这个变形, 学生易于接受。然后用乘法的概念去考虑,不难发现:(1) 是(99+1)个39,即100个39,(2)是(39+1)个99,即40个99。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 还应把这两类型的 题目同时出现,反复对比练习,以达到正确理解、辨识,融会贯通。

二、对概念理解不透彻。

这里既包含了对数学概念、术语、法则等的理解,也包含了从语文角度去琢磨、推敲数学概念的用词和词 义。

1.如三角形的定义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当做判断题“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时,由于学生对“组成”与“围成”的词义理解不清,往往会出现判断上的错误。教学时通过教具或画图 ,认识“组成”可以是@①或△,而“围成”必须是△。

2.如应用题:“有5只黑兔,又跑来了3只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兔?”和“有5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3只。 白兔有多少只?”它们的计算都是求和:5+3=8(只)。但如果让学生讲讲各题的数量关系的话, 第二题就 不那么容易理解了。因为白兔的只数不是“黑兔的只数加上白兔的只数”而是“白兔与黑兔同样多的只数加上 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可见,让学生弄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对理解概念、术语的含义,正确解答问题是大 有帮助的。

3.死背定义、法则,缺乏对概念的真正理解。如填空题:“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所得的数比原 数增加( )。”不少学生填“100倍”。错在哪里?“……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原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例如:31.25扩大100倍是31.25×100=3125,而这 所得数比原数增加3125-31.25=3093.75。这是对概念“扩大”与“增加”的理解

[1] [2] [3]

篇12:实验报告标准格式与

实验研究报告的标准写法

实验研究报告是实验之后,对科学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总结,从而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因此,撰写好实验研究报告对总结和推广实验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研究报告主要由题目、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课题的由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实验的方法、实施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组成。

(1)题目

用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实验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判断出有无阅读价值。

(2)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

写出课题组组长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

(3)课题的由来

简要说明课题的背景和来源,即问题的提出。

(4)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①说明实验的重要性,揭示实验的动机和目的。

②说明选题的依据,说明实验的对象、进展和规模,揭示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③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和趋势。

④说明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

(5)实验的方法

这是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强调阐明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过程,而且强调科学性。告诉读者实验的结果是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①主要概念的定义和阐述。

②怎样选择的实验对象,实验的组织类型和分组名册。③有哪几种实验因子。④用什么方法控制哪些无关因素。⑤实验步骤。⑥测量的材料和实验的器材。⑦实验数据的搜集和分析。

(6)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要说明每一结果与实验假设的关系。主要内容有二:

①用统计表、统计图等方式把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等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

②用统计检验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得出研究的最终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的事实加以分析说明。

(7)分析与讨论

①从理论上分析和论证实验结果。

②探讨实验中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

③提出可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8)结论

实验结果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因此,应对实验研究的问题作出明确的解答,推出一般的结论,使其具有客观性和概括性。作结论时,应做到语言准确、简明,推理严密,有理论依据,有逻辑性。

(9)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报告的文尾,应列举报告中直接提到或引用的资料的来源。

篇13:实验报告标准格式与

“小学教师心理素质优化研究”在我们实验点开展五年了。这个课题的实验,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我们学区收到了比预期更好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全学区教育质量的提高。虽然五年来的实验与探索,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收获的是全学区教育教学的好成果,连续三年来,我们学区各年绩的统考成绩,在全市都是名列前矛。这样的实验,这样的探索,我们虽苦犹荣!我们倍感欢欣!

回顾五年来的实验与探索,概括起来,我们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了教师心理素质优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生能否发展的前提。好多名校广招天下名师,就是看重教师的素质,看重教师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成份。因此,我们在实验的开始,就注重理论学习。我们学习了《小学教师自我心理修养方法》、《小学心理教育原理与方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教育的智慧》等书籍,听取了耒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指导老师的讲座,组织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到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的不良心理,如:性格孤僻、冷漠、人际关系恶化、情绪不稳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创造性,必然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负效应,从而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而且,在我们学区,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在我们学区开展“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研究”的实验,十分重要,很有必要。五年的实践也证明,由于我们深刻地认识了优化教师心理素质的意义、内容和过程,自觉地加强了教师自我心理修养,熟练地掌握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卓有成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自觉地加强了小学教师自我心理修养,优化了教师的心理素质。

通过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优化教师心理素质,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自觉地加强自我心理修养,及时地调控自己的心态。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老师容易产生不正常的心态。

一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前景下,改革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教师必须适应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必须努力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这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二是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受社会和时代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极易产生不利于教育的因素,如缺乏学习的动力、耐挫力差、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反叛性强等,对待他们很多老师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并因此而产生焦虑和失败感。三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由于教师的收入与其他许多行业比较,差距较大,尤其在我们市里,政府还不能按档案工资足额发给教师工资,致使很多教师尤其是年青的教师感到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感对教师的工作和心态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这些原因,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自我心理修养,调控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良田小学的女教师伍xx参加工作八年了,可工资还只有360元,自己进修学习要钱,小孩读书要钱,除了生活开支外,所剩无几,有时想买一条漂亮的衣服都为难。如果象有些地区那样按档案工资,足额发给我们,这个女老师的生活就不会如此拮据了。经过一天繁忙紧张的工作之后,她有时也在心理抱怨着,认为工作太累了,从天亮忙到晚上熄灯,就是熄了灯还在想着学生,既劳心又劳力,可是得到的报酬却是如此少,口喊全社会要尊师重教,说的比唱的好听,心里感到很不公平。可一下这位老师又想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重任在肩,虽苦犹乐,不能因工资低而影响党的事业。再说,自己再苦,比起农民来,还是要好些。这样想来又想去,她一时灰暗的心底,又出现了明亮的蓝天。尽管工作苦,工资低,为了祖国的建设,她几年来如一日,还是默默地、任劳任怨地备课、上课、解卷……真是象有人形容我们教师是“价廉物美,经久耐心。”这个女老师能解除自己心里的不公平感,就是因为她能以党的事业为重,加强自我心理修养,及时调控心态。这个女教师体现我们教师淡泊明志,乐于奉献的可贵的风范。

篇14:实验报告标准格式与

实验研究报告的标准写法

实验研究报告是实验之后,对科学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总结,从而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因此,撰写好实验研究报告对总结和推广实验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研究报告主要由题目、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课题的由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实验的方法、实施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组成。

(1)题目

用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实验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判断出有无阅读价值。

(2)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

写出课题组组长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

(3)课题的由来

简要说明课题的背景和来源,即问题的提出。

(4)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①说明实验的重要性,揭示实验的动机和目的。

②说明选题的依据,说明实验的对象、进展和规模,揭示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③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和趋势。

④说明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

(5)实验的方法

这是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强调阐明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过程,而且强调科学性。告诉读者实验的结果是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①主要概念的定义和阐述。

②怎样选择的实验对象,实验的组织类型和分组名册。③有哪几种实验因子。④用什么方法控制哪些无关因素。⑤实验步骤。⑥测量的材料和实验的器材。⑦实验数据的搜集和分析。

(6)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要说明每一结果与实验假设的关系。主要内容有二:

①用统计表、统计图等方式把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等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

②用统计检验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得出研究的最终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的事实加以分析说明。

(7)分析与讨论

①从理论上分析和论证实验结果。

②探讨实验中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

③提出可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8)结论

实验结果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因此,应对实验研究的问题作出明确的解答,推出一般的结论,使其具有客观性和概括性。作结论时,应做到语言准确、简明,推理严密,有理论依据,有逻辑性。

(9)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报告的文尾,应列举报告中直接提到或引用的资料的来源。

实验报告范文

“小学教师心理素质优化研究”在我们实验点开展五年了。这个课题的实验,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我们学区收到了比预期更好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全学区教育质量的提高。虽然五年来的实验与探索,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收获的是全学区教育教学的好成果,连续三年来,我们学区各年绩的统考成绩,在全市都是名列前矛。这样的实验,这样的探索,我们虽苦犹荣!我们倍感欢欣!

回顾五年来的实验与探索,概括起来,我们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了教师心理素质优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生能否发展的前提。好多名校广招天下名师,就是看重教师的素质,看重教师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成份。因此,我们在实验的开始,就注重理论学习。我们学习了《小学教师自我心理修养方法》、《小学心理教育原理与方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教育的智慧》等书籍,听取了耒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指导老师的讲座,组织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到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的不良心理,如:性格孤僻、冷漠、人际关系恶化、情绪不稳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创造性,必然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负效应,从而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而且,在我们学区,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在我们学区开展“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研究”的实验,十分重要,很有必要。五年的实践也证明,由于我们深刻地认识了优化教师心理素质的意义、内容和过程,自觉地加强了教师自我心理修养,熟练地掌握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卓有成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自觉地加强了小学教师自我心理修养,优化了教师的心理素质。

通过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优化教师心理素质,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自觉地加强自我心理修养,及时地调控自己的心态。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老师容易产生不正常的心态。

一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前景下,改革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教师必须适应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必须努力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这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二是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受社会和时代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极易产生不利于教育的因素,如缺乏学习的动力、耐挫力差、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反叛性强等,对待他们很多老师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并因此而产生焦虑和失败感。三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由于教师的收入与其他许多行业比较,差距较大,尤其在我们市里,政府还不能按档案工资足额发给教师工资,致使很多教师尤其是年青的教师感到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感对教师的工作和心态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这些原因,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自我心理修养,调控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良田小学的女教师伍参加工作八年了,可工资还只有360元,自己进修学习要钱,小孩读书要钱,除了生活开支外,所剩无几,有时想买一条漂亮的衣服都为难。如果象有些地区那样按档案工资,足额发给我们,这个女老师的生活就不会如此拮据了。经过一天繁忙紧张的工作之后,她有时也在心理抱怨着,认为工作太累了,从天亮忙到晚上熄灯,就是熄了灯还在想着学生,既劳心又劳力,可是得到的报酬却是如此少,口喊全社会要尊师重教,说的比唱的好听,心里感到很不公平。可一下这位老师又想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重任在肩,虽苦犹乐,不能因工资低而影响党的事业。再说,自己再苦,比起农民来,还是要好些。这样想来又想去,她一时灰暗的心底,又出现了明亮的蓝天。尽管工作苦,工资低,为了祖国的建设,她几年来如一日,还是默默地、任劳任怨地备课、上课、解卷……真是象有人形容我们教师是“价廉物美,经久耐心。”这个女老师能解除自己心里的不公平感,就是因为她能以党的事业为重,加强自我心理修养,及时调控心态。这个女教师体现我们教师淡泊明志,乐于奉献的可贵的风范。

三、认真地掌握了心理教育的原理与方法,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认真、熟练地掌握心理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健康的心理能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创造有利条件。教育教学的过程,犹如知识的播种和培育过程,试想一下,在一片杂草丛生、问题成堆的心田里播种知识,能有什么效率可言?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通过几年的实验,我们许多老师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途径和方法。如中心小学女老师谷总结自己的经验,在她的《尊重孩子、相信学生》的论文里写道:“赞许是人类最深切的渴望,孩子更是如此。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会使他们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她班上有个小女孩,说起话来通通畅畅、滔滔不绝。可是她的相邻同学却不喜欢她,认为她爱玩小聪明,好耍嘴皮子,是华而不实的人。其实这个女孩很诚实、又谦虚,话说得好,说明她有才智,在语言方面有天分。谷小兰老师在班上赞许了这个女孩的特长,还有意训练她的说话技巧,使这个学生的语言天赋得到很好的发展,如今成了学校有名的小播音员,语文、数学成绩都很优秀。

还有中心完小的黄老师,她担任四年级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发现一向品学兼优的男学生,平时性格开朗、天真活泼,不知什么原因,现在一下变得沉默寡言、愁眉苦脸,课外活动也不参加,成绩下降到中等。黄老师及时地主动找了这个学生进行谈话,经了解是因为该生父母要离婚,引起了该生的忧虑和害怕,致使上课分心,情绪不好。了解之后,在一天傍晚,黄老师约了校长一同赶到该生的家里,苦口婆心地劝解了该生父母。该生父母羞愧难言,为了孩子的成长,答应重归于好,不再离婚,并感激黄老师的劝导,表示今后一定督促孩子好好学习。此后,这个学生更加发愤学习,成绩仍保持在班上第一。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学生自觉刻苦学习,蔚然成风,在全学区统考中,成绩跃居第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师心理素质优化研究,是一个长远的任务和永恒的课题,我们的实验仅仅是刚刚迈开研究的第一步,今后的路程更长,任务更艰巨。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广大教师矢志不渝,坚持不懈,我们就一定能走出一条更加宽广的研究之路!

篇15:谈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论文

议论文是高中学生写作需要掌握的一种文体,很多学生平时积累了大量的事实论据,但总写不好议论文,为此很苦恼。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有了米也未必就有美餐。议论文重在讲道理,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材料的积累只是第一步,还得学会对材料的叙述与分析。不少学生在使用事例论证时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叙例不当,文体走样;堆砌事例,有据无论;分析肤浅,不够深入;油水分离,脱离中心。这些失误的共同点在于不会紧扣中心论点处理论据,在叙例与析例方面缺少方法和技巧。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在指导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一些感受与做法,谈谈议论文叙例与析例的方法。

一、有效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

1、定向转述,一例多用,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需要灵活选择、处理论据

学生积累的许多材料是可以多方面多角度使用的,同一则材料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观点,特别是一些关于人物的材料,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就可以为不同的观点作论据。因此,叙述需要“定向”,这个“向”是论据证明论点的指向、方向。

“滥竽充数”的故事为人们所熟悉,故事中有南郭先生、齐宣王、齐⊥跫捌渌演奏者等几个对象,在作文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对这一则材料进行不同角度的转述。

[例一】观点:人必须具备真才实学。战国时期,南郭先生听说齐宣王喜欢听三百人同时吹竽,就前去报名,给齐宣王演奏。其实,他根本不会吹竽,只是想混到乐队里来骗取银两的。后来齐⊥跫涛唬他不喜欢听合奏,要听独奏。南郭先生听说后,知道自己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连夜逃走了。

【例二】观点:制度改革的意义。战国时期,齐宣王听吹竽要三百人同奏,三百人的乐队为南郭先生不会装会、不懂装懂创造了客观条件。齐⊥跻患涛唬要听独奏,这样南郭先生露出了马脚,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连夜逃走了。

【例三】观点:环境的影响。战国时期,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进了齐宣王三百人的大乐队里,几年来,乐队近三百名队员明知他是滥竽充数,却不检举不报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环境为南郭先生的混饭吃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以上三个例子的定向转述,都能围绕各自的观点,通过剪裁舍弃、挖掘增补,突出与观点有关的内容,弱化与观点无关的内容,所叙述的材料都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2、巧用论据链,用“面”的材料增强语势,增强论证的力度

所谓“面”指的是那些同类的比较概括的事实,我们可以用论据链的'形式把它们合理地串起来,既能加大论据的容量,使材料更丰富,又不占文章太多篇幅。这种做法关键在于根据观点选择同类事例,进行高度概括,用排比句等特殊句式表达,凸显主旨。

[例四]观点:俯下身子,聆听他人的教悔。李白俯下身子,聆听老婆婆的教诲,于是才有了“铁杵磨成针”的意志,成就了一代“诗仙”的美名;蒲松龄俯下身子,聆听过路人的述说,于是才有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的文言小说;唐太宗俯下身子,聆听房玄龄、魏征的直言,于是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毛主席俯下身子,聆听李鼎铭先生“精兵简政”的建议,中国共产党才得以打败国民党,建立新中国!俯下身子,聆听他人的教悔,使得我们内心变得更加澄澈而明亮、圣洁而宽敞。

这一段叙例,结合排比的句式举例,穿越时空,把同类的论据串成论据链,增强语势,加大了论证的力度。

二、做好例后分析,力求“点”的深刻

所谓“点”是指那些具体的、有代表性的、能深刻反映观点的重点事实。“点”的材料能否有深度,关键在于是否对材料进行利用和分析,即“析例”。学生写的议论文往往只是叙述事例,而不进行分析,形成“论据+论据=观点”的错误形式,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其实用事例论证法写议论文好比用砖砌墙,事例是“砖”,而分析议论则是砖与砖之间的“泥”,离开这些“泥”,“墙”就不牢固。析例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叙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它的标志性词语通常为“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

【例五】观点:瞬间铸就永恒。一位母亲带着儿子乘缆车观光,突然缆车从高空坠落,在落地的一刹那,母亲用双手高高举起儿子,儿子活下来了,而母亲却离开了人世。无独有偶,在一次大地震之后,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挖出一具僵硬的盲女人的躯体,她双手上举,手中托着的是她一息尚存的女儿……这两个感人的画面虽然都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它们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短暂的一瞬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这就是伟大而崇高的母爱!这是母爱的伟大力量使得原来转瞬即逝的刹那保存到永远。

这一语段,在简要叙例之后合理运用“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推理,例后推因,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2、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就是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反面分析的一种方法,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叙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推论,叙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推论。它的标志性词语常为“如果……那么……”、“假如……怎能……”、“倘若”、“若”、“试想……”等。

[例六]观点:自强。“自强是事业的催化剂,是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张海迪、莫泊桑、帕格尼尼经历坎坷,因为能自强,最后才一举成名,假如他们没有自强作为精神支柱,张海迪也只不过是一个碌碌无为的自卑者,莫泊桑不会成为著名的作家,帕格尼尼始终是一个坐过二十年牢的政治犯。(正例反设)

[例七]观点:人要有自知之明。三国时蜀汉的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战策,天下无敌,不听别人劝告,死搬书本知识,在街亭之战中将大军驻扎在山上。结果被敌军切断水源,蜀军大败,街亭失守,马谡本人也因此被杀。假如他能有一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多听听别人的正确意见,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呢?(反例正设)

3、意义分析法

意义分析法就是在叙述事实论据之后,用精练的语言揭示、评价事物或事件的效果、价值、影响,从而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它的标志性词语通常为“……显示……”、“从……中,感受到……”等。

[例八]观点:正视历史。20世纪80年代,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他虔诚地跪在被纳粹分子杀害的犹太人的墓碑前,为纳粹分子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向波兰人们谢罪。这一跪,不仅显示了德国人民对自己所犯下的历史罪行的真心忏悔,也让人们从中感受到勃兰特正视历史的高尚的人格魅力。

这一语段在简要叙述勃兰特下跪的材料之后,揭示了“下跪”的意义,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4、正反对比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例九]观点: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

实践表明,经过系统训练,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议论文叙例与析例的方法与技巧,以往在这方面常犯的错误便少了许多。总之,在事例论证中,点面结合,有例有证,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学生就不会再为写议论文而苦恼了。

论文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篇16:谈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论文

议论文是高中学生写作需要掌握的一种文体,很多学生平时积累了大量的事实论据,但总写不好议论文,为此很苦恼。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有了米也未必就有美餐。议论文重在讲道理,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材料的积累只是第一步,还得学会对材料的叙述与分析。不少学生在使用事例论证时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叙例不当,文体走样;堆砌事例,有据无论;分析肤浅,不够深入;油水分离,脱离中心。这些失误的共同点在于不会紧扣中心论点处理论据,在叙例与析例方面缺少方法和技巧。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在指导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一些感受与做法,谈谈议论文叙例与析例的方法。

一、有效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

1.定向转述,一例多用,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需要灵活选择、处理论据

学生积累的许多材料是可以多方面多角度使用的,同一则材料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观点,特别是一些关于人物的材料,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就可以为不同的观点作论据。因此,叙述需要“定向”,这个“向”是论据证明论点的指向、方向。

“滥竽充数”的故事为人们所熟悉,故事中有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湣王及其他演奏者等几个对象,在作文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对这一则材料进行不同角度的转述。

观点:俯下身子,聆听他人的教悔。李白俯下身子,聆听老婆婆的教诲,于是才有了“铁杵磨成针”的意志,成就了一代“诗仙”的美名;蒲松龄俯下身子,聆听过路人的'述说,于是才有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的文言小说;唐太宗俯下身子,聆听房玄龄、魏征的直言,于是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毛主席俯下身子,聆听李鼎铭先生“精兵简政”的建议,中国共产党才得以打败国民党,建立新中国!俯下身子,聆听他人的教悔,使得我们内心变得更加澄澈而明亮、圣洁而宽敞。

这一段叙例,结合排比的句式举例,穿越时空,把同类的论据串成论据链,增强语势,加大了论证的力度。

二、做好例后分析,力求“点”的深刻

所谓“点”是指那些具体的、有代表性的、能深刻反映观点的重点事实。“点”的材料能否有深度,关键在于是否对材料进行利用和分析,即“析例”。学生写的议论文往往只是叙述事例,而不进行分析,形成“论据+论据=观点”的错误形式,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其实用事例论证法写议论文好比用砖砌墙,事例是“砖”,而分析议论则是砖与砖之间的“泥”,离开这些“泥”,“墙”就不牢固。析例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叙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它的标志性词语通常为“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

【例五】观点:瞬间铸就永恒。一位母亲带着儿子乘缆车观光,突然缆车从高空坠落,在落地的一刹那,母亲用双手高高举起儿子,儿子活下来了,而母亲却离开了人世。无独有偶,在一次大地震之后,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挖出一具僵硬的盲女人的躯体,她双手上举,手中托着的是她一息尚存的女儿……这两个感人的画面虽然都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它们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短暂的一瞬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这就是伟大而崇高的母爱!这是母爱的伟大力量使得原来转瞬即逝的刹那保存到永远。

这一语段,在简要叙例之后合理运用“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推理,例后推因,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2.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就是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反面分析的一种方法,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叙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推论,叙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推论。它的标志性词语常为“如果……那么……”、“假如……怎能……”、“倘若”、“若”、“试想……”等。

观点:自强。“自强是事业的催化剂,是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张海迪、莫泊桑、帕格尼尼经历坎坷,因为能自强,最后才一举成名,假如他们没有自强作为精神支柱,张海迪也只不过是一个碌碌无为的自卑者,莫泊桑不会成为著名的作家,帕格尼尼始终是一个坐过二十年牢的政治犯。(正例反设)

观点:人要有自知之明。三国时蜀汉的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战策,天下无敌,不听别人劝告,死搬书本知识,在街亭之战中将大军驻扎在山上。结果被敌军切断水源,蜀军大败,街亭失守,马谡本人也因此被杀。假如他能有一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多听听别人的正确意见,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呢?(反例正设)

3.意义分析法

意义分析法就是在叙述事实论据之后,用精练的语言揭示、评价事物或事件的效果、价值、影响,从而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它的标志性词语通常为“……显示……”、“从……中,感受到……”等。

观点:正视历史。20世纪80年代,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他虔诚地跪在被纳粹分子杀害的犹太人的墓碑前,为纳粹分子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向波兰人们谢罪。这一跪,不仅显示了德国人民对自己所犯下的历史罪行的真心忏悔,也让人们从中感受到勃兰特正视历史的高尚的人格魅力。

这一语段在简要叙述勃兰特下跪的材料之后,揭示了“下跪”的意义,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4.正反对比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观点: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

实践表明,经过系统训练,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议论文叙例与析例的方法与技巧,以往在这方面常犯的错误便少了许多。总之,在事例论证中,点面结合,有例有证,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学生就不会再为写议论文而苦恼了。

篇17:例谈物理图像与情景的转换

例谈物理图像与情景的转换

图像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是难点,在高考中是重点和热点.本文试图利用高考题从物理图像与物理情景相互转换过程中寻求规律,并进行分类探究.

作 者:张政 Zhang Zheng  作者单位:新海高级中学,江苏省,连云港市,22 刊 名:物理教学探讨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 年,卷(期): 27(7) 分类号:G633.7 关键词:课程标准   临界问题   图像   情景   转换  

篇18:语文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例谈

语文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例谈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美学、计算机、网络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下面试以笔者设计、制作的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荷花》为例,略作探讨。

一、课件的设计如何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设计出实用性、适应性和艺术性强、

交互方便的多媒体课件,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1、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由于多媒体计算机与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项特性特别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正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日益扩大其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求做到“运用电脑、构建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结合,尤其是特出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本课件本着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组织引导作用的理念,力图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出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达到

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2、设计思路

为了克服现行商业课件普遍存在的界面花俏、技术性高但针对性缺乏、实用性不强的弊病,笔者认为课件设计应该紧扣学习内容,针对学生实际,特出学科特点,实现意义建构。《荷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本课教学重点是:审美教育、语感训练、想象训练。

通过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创设情境,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也可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课件力图依*多媒体手段营造出课文的意境,让孩子倘佯其中,读悟结合,边读边悟,可以培养语感,增强积累。抓住重点词句训练语言,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引发感悟和思考。挖掘教材的“艺术空白”进行想象训练,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获得审美体验,提

高审美情趣。总之,《荷花》课件设计的目的是使阅读教学个性凸现,让教学过程成为教师、

学生、教材、课件之间的积极“对话”。

3、课件结构

多媒体课件的结构也就是多媒体教学信息的组织与表现方式,它定义了课件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及其发生联系的方式,反映了整个课件的框架层次和基本风格。本例中,将课件设计成复合式模块化结构,总的分为四个功能模块(影音配读、词句品析、课堂训练、图片欣赏),每个功能模块又分为若干个基础子模块,使教师(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航行,但同时受主流信息的线性引导和分层逻辑组织的影响。在教学控制策略上采用计算机――教师(学生)交互控制,由计算机控制知识点序列,而在每个知识点的内容的表示中采用

超媒体技术,满足实时教学的要求。

4、界面及交互

界面设计即对屏幕上将要显示的信息的布局进行设计,包括主菜单、不同级别的操作按纽、教学信息的显示背景、翻页和清屏方式等。软件界面是实现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界面的好坏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布局合理、色彩协调、风格独特、美观大方的界面会对学生的

学习产生激励作用。因此,本课件在界面的设计和美化上花了一定的功夫。

首先,课件的教学内容是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散文,所以在课件界面设计上,宜于采用大方、美观、清新、雅致的风格。其次,语文课学习是特别注重形象渲染的,所以要利用尽可能多的各种视频、图像、照片和声音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加快意义上的建构过程。再次,由于本课件既可用于多媒体教室的实时教学,又可以用于网络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课件应该教学信息突出,提示信息明确,美观清晰,丰富多彩。因此采用了较为简单易用的全程鼠标操作方式,为了提示可操作的链接,利用了热字的变色功能和热区的功

能,以及鼠标指针变形和“气泡”文字提示功能,使操作容易,便于使用。

5、脚本编写

文字脚本是课件设计思想的具体表现,它为课件制作提供指导性的方法和步骤。文字脚本就像建筑的设计图一样,是多媒体课件最初阶段的总体设计。《荷花》多媒体课件文字脚本部

分内容(主控页面)举例如下:

文字脚本还不能作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直接依据,还需要将文字脚本改写成制作脚本。制作

脚本是课件制作的技术施工图。

二、课件的制作

1、工具的选择

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很多,就目前我国应用情况而言,主要有国外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Director、Action、Flash,Microsoft公司的幻灯演示文稿PowerPoint、VisualBasic;国内北大方正集团的方正奥思、武汉汉声公司的洪图多媒体编著系统、武汉凡高软件公司的课件大师等使用较为普遍。本课件制作使用的是方正奥思多媒体创作工具6.0豪华版,它的特点是界面简单、面向对象、所见即所得,具有直观、简便、友好的全中文用户界面和很强的文字、图形编辑功能,支持丰富的媒体播放方式和动态效果,能实现灵活的交互操作和多媒体同步。方正奥思的基本制作单位是页,用户在页中可以加入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及影像等多媒体对象,对象之间可以实现交互控制。方正奥思通过层次结构管理器来设计和管理页,制作出不同的页之后,可以很方便地实现页与页之间的超文本链接。此外,用方正奥思制作的课件可以很容易地生成EXE文件或HTML网页格式,脱离奥思环境安装、运行。

2、主要技术及实现方法

(1)文字的编辑

本课件的文字完全由方正奥思6.0自身具有的文字功能完成,为了把标题文字做得比较美观(如封页),使用了方正奥思中矢量文字的变形动画功能。充分利用方正奥思本身提供的各种文字效果进行编辑制作,可以减少制作过程中其它辅助性软件的使用,加快课件制作的速度。

(2)图像的采集

本课件中少量的图片,来自于对教材彩色插图的扫描,如背景图。大量图片文件来自于各种多媒体素材光盘及Internet,处理时使用到屏幕截图软件HyperSnap-DX。最后在方正奥思

6.0中进行各种效果(如背景半透明及丰富的过渡)的设置应用。

(3)动画的编创

Internet上采集的动画往往并不十分切合我们的要求,因此本课件中的动画都是自行制作或经过加工的。一是通过方正奥思6.0系统本身的图形组合(并接或串接)成动画的功能,实现按路径循环播放(如蜻蜓);二是利用AdobeImageReady7.0、UleadGIFAnimator5.0、

FlashMX2004等软件自行制作(如蜜蜂、小鱼)。

(4)声音的录制

本课件中声音应用量大,课文朗诵部分取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配套磁带,用磁带录音机播放,通过声卡的Line口传送到电脑,再用创新声卡附送的.录音程序CreativeRecorder转录成WAV格式文件,并根据课件设计中需要分段朗读的具体情况,把朗读声音文件分割

成相应的5段。课件中的其它音效或音乐来自Internet或素材光盘。

(5)视频的处理

本课件的视频主要是用来配合朗读的,也有一部分用来再现情境激发想象。根据预定的教学意图,选择合适的视频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笔者千方百计地利用Internet下载到有关“荷花”内容的视频文件,但播放后发现视频过长,其中不少片段与本课教学无关,于是利用超级解霸3000中的视频处理工具进行文件切割,去除不适合的内容,再用UleadVideoStudio7.0重新组合编辑,加入前面制作的朗读声音,设置好必要的字幕及过渡效果,最终形成新

的视频文件。

(6)课件的生成

为方便用户使用,课件必须能够脱离开发平台而运行。随着网络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课件开发平台对网络应用的支持已变得非常重要,课件能否在网络上应用,已成为评价和选用课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方正奥思6.0提供了打包成光盘发布形式的功能,可直接打包生成“exe”可执行文件,使产品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直接使用。方正奥思6.0也提供了网络发布功能,可生成网页文件格式,直接在网络上应用。这样就使多媒体课件在使用上更加简单、方便和可*了。

三、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本课件提供了一个友好、生动的操作环境,特出语文学科特点,让学生进行品读、理解、思考、想象、表达等综合性阅读训练,形成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课件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内容中的基本知识,作为所学知识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的建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各个环节的综合训练,达到对本课知识系统的意义建构,进而形成一定的能力。本课件曾应用于本市小学阅读教学观

摩课教学,并获得好评,实践证明,基本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例谈

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论文

谈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的技巧

例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

向更深处漫溯――《落花生》教学例谈

激发交际动机──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例谈

以一次课为例浅谈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

谈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润物细无声--谈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谈网络、说教学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参考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参考(共18篇)】相关文章:

结合课例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任务2022-12-20

以“纲要”课实践教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策略探讨2022-08-05

例谈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题的发掘2023-03-01

浅谈开发多种资源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优秀论文2022-09-25

教师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2022-08-24

陵口中学科技教育工作总结2022-12-08

学会读书:谈阅读教学(网友来稿)2022-08-06

高中生物教学总结2023-09-15

谈在教学中养成概念辨析的几种方式2022-08-08

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心得体会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