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共17篇)由网友“nirenzhang”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例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例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
例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
例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柏延学
新课程教育理念中提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思想政治学科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就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从生活到教学”的新课程理念,将生活实践体验与教材理论逻辑有机统一起来,立足学生生活实际,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
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教师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创新意识
对整个教学模块在自己的脑海中要有整体印象,以便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教学模块的顺序,整合教学资源,收到“一材多用”“以点带面”的效果。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但教材总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也是学生上政治课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注重改进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赋予时代性,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我的做法是:针对每年三月,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全国“两会”召开,此时恰逢学生刚刚开学,学习热情高涨,我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适时提前,结合第一课《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等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两会”,并通过对时政的分析,让学生既了解社会热点,又能理解理论知识,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融入社会生活中。
二、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在全国“两会”召开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渲染“两会”的重大意义来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不失时机地布置任务:“两会”指哪两会?其构成成员的称谓及产生方式怎样?它们分别是我国哪种政治制度的组织机关?这些机关分别有哪些职能?当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以上常识后,再引导学生关注“两会”进程。要求学生将“两会”的议程及活动情况做搜集整理,并联系课本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每节政治课前用五分钟时间展示其收获,体会“两会”是如何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的,又是如何体现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
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有效参与,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拓宽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领会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人本主义教学价值观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在本模块的生活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方式,促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研究型、参与型、体验型、实践型的学习,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等多样化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生活体验和情景感悟,能既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又能让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完成价值的生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获得终生发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四、教师要善于运用联系的方法,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伴随“两会”的进程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及其优越性,人大代表的职权与义务,人民政协的性质及其职权等知识点学生基本都能掌握。在涉及我国国家领导人选的产生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相关议题时,再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查阅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向“两会”推荐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的建议名单和向全国政协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的建议名单。审议通过了建议国务院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样将党代会和人代会相联系,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体现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这样的教学伴随“两会”的进程逐步展开,所以时间周期比较长,内容也有点庞杂,它将高中政治教材中第一单元《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和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融入社会生活中。但是只要教师精心准备,持之以恒,学生的参与意识被调动,就能达到既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实现,又能紧跟国家大政方针,体现政治学科的时代性,彰显政治学科的特色与魅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既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关注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又把学习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二中学)
篇2: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生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尝试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把抽象的教育理论转化为具体的`选择性策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
作 者:成洁 作者单位:南通市第一中学,江苏,南通,226001 刊 名:中小学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TEACHING RESEARCH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生活化 教学模式篇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可当我们冷静、仔细地观察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之一的高 治课教学时,发现存在着如下两种情形:一是在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评比课中存在着以追求吸引和满足学生感官刺激为目标的教学倾向,还美其名曰为“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二是在日常教学课堂中存在着以各类考试分数为目标的教学追求,弥漫着一心提高考试技能的浓厚气氛。这些值得提醒广大一线教师。
一、“吹气球式”课堂教学
篇4: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担负着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学生的德育重任,有其特殊性与要求。而此次课改的核心是新课程的实施,但新课标的各项配套跟不上。以往的老问题如今又遭遇新困难。因此,如何把握课标实质,树立新的教材观、教学观,跟进新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等,是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摸索、反思的问题。为便于交流以共同提高,更好落实新课程教学,现将一学期以来对上述问题的实践与思考作以下概括总结。
一、学科教学情况
1.学习新理念,落实备课组的活动
备课组的工作伸缩性很大,既需一定的客观条件,更需发挥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
①在暑期七月培训的基础上钻研课程标准,通读《经济生活》教材并整体思考教学,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统一目标、进度、作业、测试。
②开展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相互听课评课;与兄弟学校交流合作,借鉴以提高教学质量。
③进行阶段性反思,做好命题、阅卷、质量分析和教学小结等工作。
2.围绕新课标,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旧教材《经济常识》分上下两册,供高一一学年教学使用,而今压缩成必修模块Ⅰ《经济生活》一册,需在一学期教完,每周课时仍为2节。显然,每课时的容量比以往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可能导致课上“听懂了”而到用时又束手无策的现象。
我们在处理教材时的策略: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如:
①有所突出,各课突出关键词主干观点,第一课的核心是介绍“货币理论”;
②有所引伸,降低学生起步的门槛,第一课第一框题调整为两节课,围绕货币的 “神”(神在何处、为什么神)和“奇”(奇在何方、为什么奇)两个问题展开,货币的“奇”主要通过货币形态的发展来认知,“神”主要通过货币的职能来理解;
③有所改造,利用时事新闻、生活热点设计阅读材料,取代教材中的部分探究活动,关于“公司的经营”就有许多典型案例可供学生讨论分析;
④有所省略,自编学生“学案”、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新时代的劳动者》、《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由现状到目标,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就分别省下一课时时间。
3.辩证运用传统教学,强化对核心观点的体悟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课程专家建议把课堂交给学生,于是老师讲授少了学生讨论多了。但一段时间实施,我们发现: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跃分子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不准备,也不想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反不如以前。这样下去可能导致:学生中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则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就会落空。
我们针对政治学科的特点,立足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巩固。虽然尝试了一些课堂模式,组织了些个综合探究活动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感悟,但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加以辩证运用。教和学都无定法,该探究时就探究,该传统时就传统,关键在于实效性。讨论辩论课、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等是否就是新课改的标志,是否就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
现有人教版配套的《新课标新学案》、《教师教学用书》实际上与新课标不太配套;高考的考试要求有可能和新课标的要求不一致。要兼顾高考结果和素质过程,功夫还在过程的有效管理,克服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重视和开发非智力因素,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①学生学案等教辅资料有选择有改造地用,重在学法指导,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课后练习及作业处理:根据教学进程适当编选一些练习,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有区别地书写评语,使学生在评语中知道自己的学习状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反馈。
③尝试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多元化,指导学生使用好“个人成长记录袋” ,随时随地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学习表现和活动业绩,鼓励和培养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教材与新课程标准如何对应
课改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对完全落实课程标准要求而言显得过于理想化。大量的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从真实情景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而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压缩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时内,要求学生跳跃性思维,却带来断层感和挫折感,无疑又影响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落实。
2.教辅资料与新课标还不配套
作为同步使用的学生学案题目偏旧,参考答案思维答法老套,能力拓展题有的一眼望穿有的则不知所云,和教师用书中一样,有的提法仍沿用旧教材甚至出错,使学生无兴趣做、懒得思考、不屑于动笔或干脆不练。求助于网络资源,江苏广东等地的多数练习偏难,他们立足于当地情境的开放性试题又让学生无从下手。
3.学生双基不扎实,学习起来捉襟见肘
由于学生对中考政治开卷考的错误认识和初中教学及考试的短视性操作,形成学生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和应对方式,进入高中,门槛一下提高,加大了衔接上和适应中的难度。课堂、作业、答卷中暴露出学生缺乏对知识的表述、理解、整合的能力,对材料、观点和设问的阅读能力、运用理论术语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地书写、有逻辑性地组织答题能力欠缺。
4.学生生活经验贫乏,教学生活化有难度
如不能准确认知生活必需品、三农、农民工,设计家庭消费结构及其开支比例不实际、设计投资方案随心所欲等;绝大部分学生在家庭的过多关怀和直接保护下获取生活经验的途径还较少,探究活动难以进行,那么,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逻辑怎样体现?
5.学习动力不够、课时不足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和某些显见的对政治的偏见而使部分学生对该科目的自主学习大为打折。而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争取教学高质量,师生都有负担。
6.学生的学习如何评价
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评价就必须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感、学习方式等。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尽快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如何随堂、随课进行学习评价,对于学生修习过程的评价如何做到公正、客观。这都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拿出一套既符合我们学科实际,又可操作好的评价方法。
三、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难处与困惑,在教改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它既是我们探索与解决的科研课题,又提供了我们推进课改、深化课改的发展空间。对此,我们曾经思索并坚持了如下思路与办法:
1.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继续学习《课程标准》、《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学术文章,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质,尽快度过烦躁期、摇摆期。
2.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
希望多走出去引进来,能与同行老师们研讨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参与校本教研,努力研讨和开发学校课程;用足用好新教材并合力开发教学、教辅资料。
3.多渠道师生互动促教改
可以以师生面对面的座谈形式、一对多或学习小组等形式,配合班主任协调其他科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情况,做好成长记录,体验成长的收获与喜悦。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
利用我校视听课提供的视频资源,让学生点评时事;适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兴趣挖掘潜能,促使学生能利用家校网络搜索、收集资料,更好掌握和拓展双基,体验政治学科的实用性和并实现生活化。
5.教学中几对关系的适当处理:
①知识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准确解读课标,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与整合。
②教学进度与学生参与度的关系: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在活动中体验,转变学习方式。
篇5: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年以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学年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时时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一学年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做好各项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年的教学任务很重。本人争取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本人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本人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这学年担任高三(1)(2)班语文教学,并担任高三年级备课组组长,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培优辅差是这学年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本人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在班级工作方面,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三(2)班班主任,在本年度的班级工作中,本人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还常跟班干部交流,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部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班级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本人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不斤斤计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这一学年里,我班学生陈丹同学在南京市好家长杯作文比赛中获县二等奖。在上学期期末调研中语文合格率为86﹪。
总之,本人在工作上发扬了任劳任怨的精神,做到不计个人得失,以校为家,以教为本;对待同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并能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学生则爱护有加,但决不放松严格要求。这一切行动,都源于一个目标──我要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
>>>下页还有更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总结
篇6:思想政治课原理教学摭谈
思想政治课原理教学摭谈
思想政治课原理教学摭谈徐国平
原理是某一领域、部门或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突出生活逻辑,淡化学科逻辑,但不等于不要学科知识,特别是学科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一定要确保学生准确掌握必备的学科理论。否则,没有“批判的武器”,何以进行“武器的批判”?动之以情是为了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也要以晓之以理为前提。实践证明,只有知书识“理”,才能通“情”达“理”,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原理;而“理难清”(对原理理解不准)和“不讲理”(不能正确运用原理),则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大忌。
怎样搞好基本原理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必须抓好“分类”、“理解”和“运用”三个环节。
一、正确归类
高中政治学科的原理较多,只有正确分类,按类梳理,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避免出现混乱。思想政治学科的原理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类:
(一)按内容分类
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的原理,具有明显的“学科属性”(即分属于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范畴)和“板块属性”(即分属于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某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因此,我们在原理教学时,应当将每一原理归人到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中,并按一定的逻辑将各个原理纳入各自所属的体系中。这样,就可以在整体中、在比较和联系中对每一个原理的学科属性和板块属性有清楚的界定,在运用原理时,才能做到“门当户对”。否则就会出现“张冠李戴”,把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内部的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原理混为一谈,在答题时出现原理选用错位。例如,江苏卷第38题的第(1)问要求回答三个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面对这一问题,不少考生无所适从。实际上,只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对现行哲学中的原理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体系进行归类,熟悉了教材中已涉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就不难正确、全面地作答。
按“学科属性”将原理分类比较简单,毋需赘述。这里仅对按“板块属性”分类作简要说明。按“板块属性”进行原理的归类梳理,通常可以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或一条基本线索来建构反映原理之间逻辑关系的逻辑结构体系。它具有提纲式、线索式的特点,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例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关原理包括: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家性质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需要说明的是,要科学地按上述“板块属性”进行归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这种分类往往可以按多种内在逻辑进行,因而就显得复杂多样。如果我们在复习中一味地追求这种“多样性”,则会适得其反,到头来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
(二)按层级分类
原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由于复杂事物包含若干层次,整个世界的层次是无限的,因此原理也必然是有层次的。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对每一原理所处的层次进行正确定位。
按层级对原理进行分类,通常是以单元或课、框为单位,构建反映原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顺序关系)以及各个层次构成的基本内容(或要素)的层次结构体系。例如,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层次:第一层:世界物质性原理。第二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它包括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也称意识能动性)两个原理。第三层:意识能动性原理。它包括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意识的反作用两个原理。第四层: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它包括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和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两个原理。
(三)按表现形式分类
政治学科的原理,按其表现形式来分,大致说来主要有“概念型”、“判断型”、“关系型”三大类。
“概念型”原理,即基本概念本身就作一个独立的原理。如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规律”、政治生活中的“国家主权”、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多样性”、生活与哲学中的“矛盾”等。对于这种概念型原理的复习,主要是搞清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其适用的条件等。
“判断型”原理,通常表现为一个判断,对所反映的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如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政治生活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生活与哲学中的“真理是客观的”等。
“关系型”原理,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间的关系呈现出的原理。如经济生活中的“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生活与哲学中“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对于这类原理的复习,首先要搞清其中的基本概念,其次要全面把握概念间的关系。
二、全面理解
如果把原理比成中药的话,则前面对原理的分类就可看成是将中药有序地放入了相应的药柜,便于选取。然而,如果对每一味中药的药性以及不同药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的掌握,那么就不能有针对性地选用,更不能正确地配伍,也就不能娴熟地利用这些药物来治病救人。同理,只有在对原理进行正确的分类以后,进一步准确、全面地理解这些原理,才能正确发挥其在认识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全面准确理解原理,就要求我们既要正确把握原理本身所揭示的规律,又要懂得这一规律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论意义。
(一)正确理解原理本身所揭示的规律
首先,准确把握原理中的有关概念。
其次,对于“判断型”和“关系型”的原理,还要进一步理清概念间的关系以及“关系”成立的条件、应注意的问题等。
例如,对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要在把握了“物质”和“意识”这两个基本概念之后,进一步懂得物质对意识的作用、意识对物质的作用、两种“作用”的关系,以及在理解这两种作用时易犯的错误。具体说来,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应注意如下方面:
第一,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自然界的长期进化,就不会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人的意识。(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没有人脑这一高度发达的物质器官,就不会有人的意识。(3)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没有客观的物质世界,就没有了被反映的对象,就不会有人的意识。(4)从意识的来源看,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社会实践,没有社会实践,也就不会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5)从意识能动作用所需的条件看,意识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和反作用,都必须以客观的物质条件和客观事物的属性为基础、以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为前提。
第二,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1)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这种反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预见性。当然,限于主、客观条件,人们的认识仍有待于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就个体而言,由于受时间、空间和认识条件的制约,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就整个人类而言,认识能力又是无限的。总之,世界上只有未知事物,没有不可知的事物。(2)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从性质看,这里的反作用包括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和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从途径看,意识的反作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从实质看,意识只是对实践活动起引导作用,直接引起客观事物变化的还是物质的力量而不是意识本身。
第三,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两种作用是对立的.。决定作用和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决定作用是第一性的,能动作用是第二性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是以决定作用为基础和前提的。这两种作用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颠倒了它们的地位,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2)两种作用又是统一的其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就必须同时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割裂这两种作用,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再次,还要明确原理适用的条件。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人类社会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因此,只要涉及主观与客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都可以适用这一原理。
(二)明确原理对应的方法论意义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是行动的向导。揭示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是为了正确地运用规律,按规律办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在正确地理解了原理内容即懂得了有关的规律之后,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明确该规律对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所提出的内在要求,明确相应的方法论意义。把原理和方法论要求一一对应起来。
例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主、客观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在谈方法论意义时,有人往往狭隘地理解,仅仅在教学哲学的原理时才联系方法论意义,这是不对的,也是有害的。事实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原理也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揭示,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也有指导意义,只不过是不如哲学原理对应的方法论意义明显罢了。因而在教学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原理时,也要懂得与其相应的方法论意义。例如,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这一原理正确地揭示了国际关系变化发展的规律,它要求我们在分析当代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及其变化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研究,揭示其背后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又如,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这一原理要求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减少进入流通领域的纸币数量,增加社会供给,控制社会需求,从而保持物价的稳定,防止和抑制通货膨胀。
(三)从内在联系上把握原理
如,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唯物论的根本要求。而要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与辩证法、认识论有机结合起来。从唯物论角度讲,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坚持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主观主义,包括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从辩证法角度讲,坚持从实际出发,就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实际出发,即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承认矛盾的特殊性等等。从认识论角度讲,坚持从实际出发,就要做到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实际应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掌握“批判的武器”,归根到底是为了进行“武器的批判”。要真正做到原理的融会贯通,就必须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会运用,这样才能深化理解原理,并能用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认识的根本目的。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时,出示了以下材料:5月1日,增设了“危险驾驶罪”的刑法修正案(八)开始施行,对于醉酒驾车行为,从过去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刑事处罚。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市民认为,“醉驾入刑”的举措难以解决屡禁不绝的醉驾难题。理由在于:(1)醉酒驾车仍然是多发现象,顶风违法时有发生。(2)“醉驾人刑”执行起来能否保持标准统一、是否能够严格依法执行尚存疑问。由此让学生回答:根据“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解答该问题的思路如下:(1)该市民所述理由是“醉驾入刑”施行过程中的困难。这些困难确实存在。理由1醉酒驾车的多发性和顶风违法,表明人们对该法律的认识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理由2执法标准能否统一,表明该法律的执行需要一个完善过程。这些是新事物发展中的曲折性表现。上述理由夸大了这些困难,把困难看成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不是看作前进中的困难,夸大了曲折性,从而否认了前进性。(2)“醉驾人刑”是有利文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新事物。“醉驾人刑”作为新事物需要经历一个被人们逐步认可、自身逐步完善的过程,虽然不可能迅速解决顽症,但总的趋势是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醉驾入刑”的施行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3)因此,该市民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
该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醉驾入刑”的必要性和复杂性,更重要的是深化了学生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晦涩的原理唯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绽放智慧的光芒,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篇7:例谈小学生活化数学教学论文
例谈小学生活化数学教学论文
摘 要:本文从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化是小学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窗口”,教师要有效把握住这一“窗口”,就必须从理论、备课、生活、创新四个方面准备,同时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实施机制等方面谈了一些体会。
关键词:窗口 生活化 实施机制
小学数学从编排结构与情景设计上都匠心独具,体现出新课程理念,那么怎样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呢?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是其必由途径。下面谈谈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些体会。
一、数学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化
数学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化是小学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窗口”,教师要有效把握住这一“窗口”,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一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准备。没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想理论基础,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并能站在其前沿,方能跟随课改潮流,使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新课程告诉我们以教材为凭借,而不是就教材教教材,为数学教学生活化打开了“窗口”。二是备课中要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因为备课就是为了上课,如果在备课这一环节没有充分准备,就难以把握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度,也不利于上课时的选材与发挥。至少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容应心中有数,或是相关内容有可供选择的探讨例子。三是为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生活准备。这是要求教师注意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以数学的眼光洞察生活,体会数学的功能与妙趣,从而为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里做准备。使自己在教学中从容地选择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容,有利于自己厚积薄发,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适合学生心理与年龄特征的内容。四是挑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要符合时代生活特征,具有创新的`思维特征,更能激发学生创新心理需求。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这主要是强调教学方法与生活化教学内容保持协调一致。要使教学方法生活化就必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带来的乐趣,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他们在学习中彰显自己的创新思维,让学习的动机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充沛。如教学“测量长度”,我先让他们怎样知道自己的身高,需要使用哪些工具。随后我让他们选出一人,再分组讨论怎样给他(她)量,并试着给量一量,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再量一量。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6)克和千克时,从学生每天吃的蛋奶引入,再让他们动手称一称,从而让他们在感知中体会克和千克的关系。认知身边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学生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一方面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还学生一个精彩的学习生活空间,激发他们转变学习方式。使用直观的教学具或多媒体课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一比、赛一赛也能彰显他们的学习激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机制
一是要选准内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这种方法。必须要选贴近学生生活的、有丰富感知力的内容,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他们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因地制宜,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准教学内容。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考虑到本地山区学生的居住环境,秋季学生喜爱捡拾核桃、板栗等果实的活动,导入时问学生;“星期天你在家附近的树下捡了多少颗核桃(或板栗)?”学生都很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各自的成果,然后我接着问:“同桌两人一共捡到多少核桃(或板栗)?”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计算起来。之后我让部分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有两位同学在计算中忘记加进“1”,一位不知进“1”怎么办,我让他们根据以前所学展开小组讨论,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时我再与他们一道归纳小结。数学是身边的学问,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所设计的数学问题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只有综合了这些因素,才能有效激活数学课堂教学,使数学教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二是要把握好恰当的契机进行切入,这与每个教师的教学艺术有关。如果在教学时运用学生身边的悬念,巧妙的问题设置可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当然使用多媒体技术、远教IP等都能作为很好的凭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三是教学设计要富有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常教常新教学相长。四是要有灵活的教学机制。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提倡他们仔细观察事物(生活),大胆质疑、动手验证,合作分享。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宜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留给他们展示自我、创新自我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创造中成长,并形成主动与人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分享成功时共享欢乐时光。
五、数学教学生活化中要注意的事项
一要避免教学过程形式化。不能为数学教学生活化而生搬硬套。二要避免教学准备不充分、仓促上阵。易造成教学目标不明、效果不显,挫伤学生学习热情。三要避免教学环节戏剧化。不能人为地一折又一折,波澜起伏,高潮迭起。而应根据教情学情恰当引导、适时深入,自然形成高潮。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与反思。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以生活化的情景为基础的,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任何背离这一原则的做法,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篇8:高中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一、深究考纲
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余音未绝的情景下,提高学生的成绩依然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中之重。而高考则是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试金石,我们的政治教学工作成效怎样样,较终要理解高考的检验,所以要想使高中政治教学有成效,教师首先必须对当年高考考试大纲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因为《考试大纲》明确界定了高考命题的范围,具体到了所有要考查的知识点,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有具体要求,同时对本事测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仅有研究了高考考试大纲才能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才能把握好高中政治教学的重点,才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少走弯路、错路,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次,教师不仅仅要研究当年的高考大纲,还要研究历年高考大纲,尤其是比较历年高考大纲的新变化,这样便于教师从宏观上把握高考命题趋势,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也进取的做出调整以适应高考考纲的变化。再次,教师要研究考试大纲与现行高中政治教材一致之处、不合之处,要进取思考如何弥补现行教材中的空白之处。研究学生与考纲的要求还有哪些距离?怎样弥补?研究教学与考纲的要求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怎样补救等。仅有这样才能使高中政治教学工作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钻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我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是几桶水。高中政治教师要想上好政治课,自我必须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必须能熟练掌握教材。一方面,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掌握每节中考试的重点、难点,要熟悉所教授的每一课的资料;另一方面还要熟悉教材的整体构架,即这册教材是怎样样编写的,它是以怎样样的脉络为主线的,主要资料有哪些,分为几大版块,每个版块有又具体的哪些资料构成。了解了这些以后,还要更深地拷问一下,编者为什么要这样编写,他是为了体现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到达什么样的教育结果,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等。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上好教材,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熟悉新的课程标准。如果说新教材是我们的兵马粮草的话,那么,新课程标准就是这三军的统帅,是指挥官。仅有了解熟悉了指挥官,熟悉他的指挥思想,熟悉他的作战方法,我们才能有效地理解他是如何调动三军作战的。才能理解胜仗是如何取得的。所以,认真学习理解、熟悉新课程标准,对于我们教授好政治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兴趣
教学是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学效果怎样不仅仅与教师的教有关也与学生学有关,所以我们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强调教师教好的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学。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政治学科的理论性强,知识资料集中且枯燥乏味。许多同学是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的驱使下被迫学习,缺乏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这样使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1.联系实际学习理论知识。我们讲政治不能只讲理论知识,不能只给学生灌输条条框框。如果只讲这些东西,政治课就失去了趣味性,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这样的政治课同学们是不喜欢的,甚至课后也不愿意多翻政治课本,导致政治教学效果不梦想。我们应当在讲理论的同时结合实际,把理论知识与同学们身边的实际情景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进取地引导同学们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同学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使政治课变得生动活泼,使政治理论变成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使同学们深切的感受到学政治不仅仅趣味并且有用,仅有这样同学们学政治才能由被动变主动。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在我国目前的教学理论研究中,存在重“教”轻“学”的研究倾向;教学实践中又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致使学生的主体性仍然发挥不够。不重视学生的教学,必然效果不佳,所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我的智慧进取探索问题,总结知识,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运用多媒体增加趣味性。多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影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富趣味味性、启发性、交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较好的教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融合为一体,声情并茂地全方位地表达教学信息,这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直接,更有效,更能吸引学生进入主角,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变被为主动,提高课堂效率,增加政治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梳知识,建体系
许多人认为高中政治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其实不然。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它,首先必须要记忆它的较基本的理论知识,记忆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政治也是一样。但光靠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是学不好政治课的。高中政治的知识点既繁又杂,要把这么多知识点经过死记硬背放在头脑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背下来了,在应运相关知识解答问题时也很难及时从头脑中又翻又杂的知识库中提取出相应的知识点。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下政治课的知识点,并做到在解答问题时运用自如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忙学生梳知识,建体系。教师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全面、细致地掌握考点知识,又要求学生构建和领悟学科知识体系,同时教师也要恰当地确定核心概念,做好概念分级工作,研究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规律,把握原理,梳理观点,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每一课、每一单元、每册教材教师都要按照政治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出相应的知识框架,把看似散乱的知识点用知识间的逻辑线串起来构成政治知识的框架体系。这样不管是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识记还是对知识的提取应运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篇9:高中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人们常说“经历就是一笔财富”,我认为人的经历再加上对这些经历进行过充分深入的反思感悟后才真正算是一笔财富。异常是身为一名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毫不夸张“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个公式永远是真理。在近8年的从教日子里,我深深体会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表现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举例显得尤其重要。能够说举例是一门艺术,举例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每堂课的教学效果和最终的教学目的。为了更好地运用举例这一教学手段,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锁定教育性
高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即实现知识、本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的统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构成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思想教育性是政治课教学的本质职能,这就要求课堂举例时要锁定教育性,始终把教育性放在首位。
如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增设的必修模块《文化生活》,以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各种生活现象,获得参与文化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本事,包括如何进行文化鉴赏、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但最终的落脚点是教育引导学生深切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取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活生生的例子使学生在感动中受到教育,暗暗下决心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的人。这堂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得到升华,到达了预期的效果。
二、围绕启发性
教学过程不是为了举例而举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选择精致而具有启发性的例子,这样才能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明白教师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又是怎样说明相关知识的,这样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位教师在讲到商品的概念时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入手,“平时送给好朋友的生日礼物是商品吗?”“妈妈给你织的毛衣是商品吗?”“那我们每一天享受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呢?”“还有一些发达国家出卖加工净化后的罐装1
空气呢?”在一环扣一环的例子提问中,同学们兴趣及高,进取思考,抢着回答,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概念自然就牢记心中。
三、结合时代性
政治课永远都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国际风云的变幻,经济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变化,信息网络四通发达的今日为思想政治课供给生动而丰富的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在举例时根据教材观点结合一些国内外重大新闻材料,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为政治课增添时代活力,有能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如安徽劣质奶粉坑害儿童事件的暴光,我国海尔集团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世界具有影响力的100品牌之一”,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些都可引入必修一《经济生活》的教学中说明有关的理论观点,同样必修二《政治生活》的有关例子也可随手拈得,象刚刚结束的六方会谈,闹得沸沸扬扬的联合国改革,我国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党的先进性教育,只要我们有心,具有时代性的例子比比皆是。
然而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吃透教材,对所讲的资料了如指掌,包括基本观点、基本资料,以及涉及到的一些争议观点,都要准确把握,另方面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留心收集各种资料,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最新观点、经济动态和有关数字、国内国外形势的热点问题和政治动态的最新消息,新的政治法规及社会重大事件。
举例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蜻蜓点水,应当锁定教育性,围绕启发性,结合时代性,除此之外还要科学准确、具趣味味性,促进互动等等。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争使自我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篇10:高中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景,反馈出这样这样几点信息:一是由于刚刚开始哲学的学习,一部分同学不能很好的把握哲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学习进取性不高;二是答题是出现的问题,哲学题主要是对哲学原理的考查,可是很多同学遇到任何一个题目都不加分析地答出所有的哲学原理,答题变成了原理的简单堆砌;还有一些学生审题不准确,往往答非所问;三是原理、方法论对应不起来条理不清,思路混乱;四是把所学唯物论和认识论混为一谈。反映到一点就是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所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景和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得出如下几点反思:
一、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中政治的考试更注重于对本事的考查,但本事的发展依靠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那么,要巩固扎实的基础知识,就需要异常注重构建知识体系和网络,从宏观上驾驭知识,否则,知识点就会零乱不堪。
课堂教学首先应从微观知识、重点知识着手,在此基础上,更要注重宏观知识体系网络的构建,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运用起来就能够得心应手。
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把课本的知识变“薄”,也要善于把课本的知识变“厚”,来构建知识体系。把课本的知识变“薄”,关键是把握主干基础知识,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整理和重组,即打破教材原有知识编排体系,将知识要点化,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构建自我的学科知识体系。
二、关注时政热点、拓宽学生知识面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仅有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很好地去解释和分析问题,才会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才会表现出学习的进取性。高中政治试题不回避社会热点,往往是迎着热点考,几乎每一道题都是以热点为载体设题,要求学生运用重要知识来分析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三、认真审题,把握规范化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生所学的知识必须要经过书面化的答题表现出来,所以对学生审题以及答题规范化的培养至关重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训练:
第一、要认真审题,要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审题时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
(1)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
(2)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
(3)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细心,不能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去解答。
第二、在保证答题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和简洁性。具体方法技巧如下:
(1)找出设问的限定词,缩小包围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例如,题目涉及哲学知识时,首先要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板块,然后再研究属于该知识板块内的哪一方面的资料,哪个知识点。若考查的是唯物论的资料,则应研究物质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点;同理,若考查的是辩证法的资料,则应研究其为矛盾、发展、联系知识等。
(2)要用政治专业术语答题,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答题语言不能过于随意,想当然。由于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规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所以,对这些现象进行概括分析时,常用“一般情景下”“多数是”和“绝大多数”等词语来描述,而不能一言概之。
(3)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这样既能够证明对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显得有条理,也有利于阅卷者尽快发现答案的采分点。异常需要注意的是:对正确性没有把握的资料尽量不要写,以免影响原本正确的那部分资料的得分。
当然,有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异常是学生刚刚开始哲学常识的学习,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可是尽早地找出问题的所在,有的放矢,在教学中不断地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篇11:高中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我们的反思,不仅仅反思我们的课的资料,反思我们的教学手段,还要多多反思学生的理解本事及理解本事,做到有的放矢,做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我们实验区的学生属于所谓的差生,他们的理解力和自制力都不够,在新课程理念下,他们是否能够做回课堂的主人,是否能够真正的自主学习就成为他们能否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景出发,真正的让学生学会才行。
培养学生进取健康的思想情感。教学中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讲话要明白、简练、清晰,尽量使用幽默语言,注意观察学生流露表情,控制教学节奏。使学生跟的上教师的进度。同时要不断地经过眼神或语言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自信地对待学习。
帮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待实验区的学生不能只停留表面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更正其学习态度问题。还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能够允许你慢一点,可是不能什么都不做。还要多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意志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进取作用不可低估。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功夫,锲而不舍,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果。但实验区的学生很多都是对学习已经失去了信心,所以对待学习更是缺乏毅力。每种方法都不能持续下去。教师应当经过不断的鼓励使学生坚持对学习的毅力,长期下去必须会取得必须的效果。
个别辅导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经过对学生进行个体分析,深入观察,查漏补缺,因材施教,耐心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把“你要我学”变为“我自我要学”,仅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发生根本性的转化。
篇12:高中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大多数人都认为,高中政治的学法就是以背为主,其实这是对政治课的极大不公,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际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只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本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不能真正体会。教师能够用恰当的“效果”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问”,发生新奇感和探求感,使思想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开展。当然,教师的“效果”要提得准确,有必须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味。
同时,要想改变对政治课的以”背”为主的误区,作为政治教师还必须在政治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教师教学要有活力,仅有有了活力的教师,才能有生活的课堂。教师必须有亲和力。教学不拘泥教材。更应当高于教材。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本事,采取多种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篇13:政治变生活生活化政治-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理念
政治变生活生活化政治-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理念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如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等核心理念对于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伴随着这些核心理念,又出现了一些边缘理念,如生活化理念、反思性教学、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和合作性学习等.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这些理念落实得最为全面的`学科之一,很值得大家共同研究体会.本文主要就其生活化理念略作阐述.
作 者:张晓锋 作者单位:新昌县知新中学,浙江・新昌,312580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33.2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 新课标篇14: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研究
本文总结了本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尝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新的`教学方法,处理教学问题,形成符合课程特点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
作 者:王晓云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 刊 名: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32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课 主体性篇15:高中思想政治课线性教学误区管见
口秦璐
所谓线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授课时依据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按规定的步骤和课堂时间对教学内容分段排列,并按次序予以讲解,侧重于知识点的前后衔接关系,是一种确定的、序列性的、量化的教学模式。
尽管新课程改革启动多年,进行了多方教学变革的尝试,也取得了许多扎实有效的成果,但在广大基层教学战线中仍存在着大量线性教学行为。
一、线性教学的表征
1.知识传递上重陈述性知识,轻程序性知识。现代知识观广义上将知识区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指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骤,解决的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陈述性知识一直是各学科进行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进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时,是顺应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并存储成为信息再次加工整合的资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对其加工、利用、迁移,可形成新的技能。但在一线教学中却存在着过分强调陈述性知识、轻程序性知识的趋势,多数政治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主推线式或框架式教学,将课程熟练罗列出各种知识框架体系。殊不知,这其实是对探究具体情境,获得一般性认识的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的违背。
2.在评价观上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布卢姆在其论著《教育评价》中表明:“所谓评价是为了基于教育计划而做出决策,收集与运用信息”。因而其将评价细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三种评价视角应兼而有之,以达到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的目的。而纵观教育一线,大多仍是考试成绩――一考定成败,“分数是学生的命根”,教师在接待家长、评价学生的学习时仍要翻看成绩册。
3.课堂教学观上重标准化结论,轻生成性资源。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高高在上的“主管者”角色自居,在提问或组织学生进行其他探究活动时,预设好了标准化答案,以此为模具卡压学生的探究结论,缺乏宽容性与发展性。(教学论文 )对于课堂生成性资源较少及时、有效运用,造成资源浪费,降低学生学习动机,特别是不允许错误的出现,将课堂教学最终操作成为“一言堂”。
4.教材素材陈旧,缺乏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及创新。部分一线教师仍存在以本为本,教教材而非教学生的陈旧教学观,在课堂上展现的教学素材陈旧,数年如一日,未能及时开发利用新素材,且对教材缺乏深度挖掘,仅依据教材框架复印式教学,少有创新。
二、线性教学纠因
线性教学误区的现实原因是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迷茫与瓶颈的折射。多年来受制于高考“指挥棒”,各项考核以高考、小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作为教与学的终极评价,以强大外力的形式掣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思维和评价方式,是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外显。
线性教学误区的根源在于教师自身的`线性思维方式。线性思维意即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是静态思维的一种。长期处于线性思维模式,易造成思维定式,缺乏创造力。鉴于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实情,尤其是自以来江苏新高考方案实施以来,政治学科仅作为高考文科选修考试的非必选科目,教师往往承担更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不乏跨年级教学的情况,不少教师往往还承担着班主任、心理教育等其他教育教学工作,因而缺乏时间和精力对自身思维高度和理论基础进行提升。一些教师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教学门槛类理论书籍很少涉猎,不了解学习的理论,不掌握教育理论及发展动态,对生活素材和时事政治缺乏深度的剖析和开发利用,自然影响其思维发展的方向性。
三、走出线性教学误区的基础策略
1.根本方法: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力。
所谓教学力,并非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能力,还包括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实质在于交往。因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再纠结于教师的表现如何,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获取了什么,是掌握了知识还是提高了探究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全方位素质,笔者均将其界定为“教学力”。
①拓展视野,优化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教育观。许多教师鉴于工作压力,对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存在盲点,缺乏贯彻的热情。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在现行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也增设了综合探究的活动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视探究学习的过程和比重,让学生学会学习,感知学习的乐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②深入研究教学理论,践行学习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个原理: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政治教师最为耳熟能详的,因而各种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笔者经过对学习理论的学习,倾向于建构主义,即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于是在教学中会注意多创设情境,尤其多利用乡土资源作为导人案例,组织学生多渠道探究学习,在探究中自主建构关于本课程的知识概念。如今年3月在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的教学中,就以我校赵校长2月末顺利当选徐州市泉山区人大代表这个鲜活的案例作为情境导入,组织学生就其当选过程进行分析,获取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任期等信息,通过人大代表
更多内容请访问:中国大学网 《高中思想政治课线性教学误区管见》篇16:高中思想政治课线性教学误区管见
高中思想政治课线性教学误区管见
高中思想政治课线性教学误区管见口秦璐
所谓线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授课时依据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按规定的步骤和课堂时间对教学内容分段排列,并按次序予以讲解,侧重于知识点的前后衔接关系,是一种确定的、序列性的、量化的教学模式。
尽管新课程改革启动多年,进行了多方教学变革的尝试,也取得了许多扎实有效的成果,但在广大基层教学战线中仍存在着大量线性教学行为。
一、线性教学的表征
1.知识传递上重陈述性知识,轻程序性知识。现代知识观广义上将知识区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指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骤,解决的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陈述性知识一直是各学科进行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进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时,是顺应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并存储成为信息再次加工整合的资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对其加工、利用、迁移,可形成新的技能。但在一线教学中却存在着过分强调陈述性知识、轻程序性知识的趋势,多数政治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主推线式或框架式教学,将课程熟练罗列出各种知识框架体系。殊不知,这其实是对探究具体情境,获得一般性认识的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的违背。
2.在评价观上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布卢姆在其论著《教育评价》中表明:“所谓评价是为了基于教育计划而做出决策,收集与运用信息”。因而其将评价细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三种评价视角应兼而有之,以达到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的目的。而纵观教育一线,大多仍是考试成绩――一考定成败,“分数是学生的命根”,教师在接待家长、评价学生的学习时仍要翻看成绩册。
3.课堂教学观上重标准化结论,轻生成性资源。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高高在上的“主管者”角色自居,在提问或组织学生进行其他探究活动时,预设好了标准化答案,以此为模具卡压学生的探究结论,缺乏宽容性与发展性。(教学论文 )对于课堂生成性资源较少及时、有效运用,造成资源浪费,降低学生学习动机,特别是不允许错误的出现,将课堂教学最终操作成为“一言堂”。
4.教材素材陈旧,缺乏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及创新。部分一线教师仍存在以本为本,教教材而非教学生的陈旧教学观,在课堂上展现的教学素材陈旧,数年如一日,未能及时开发利用新素材,且对教材缺乏深度挖掘,仅依据教材框架复印式教学,少有创新。
二、线性教学纠因
线性教学误区的现实原因是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迷茫与瓶颈的折射。多年来受制于高考“指挥棒”,各项考核以高考、小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作为教与学的终极评价,以强大外力的形式掣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思维和评价方式,是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外显。
线性教学误区的根源在于教师自身的线性思维方式。线性思维意即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是静态思维的一种。长期处于线性思维模式,易造成思维定式,缺乏创造力。鉴于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实情,尤其是自07年以来江苏新高考方案实施以来,政治学科仅作为高考文科选修考试的非必选科目,教师往往承担更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不乏跨年级教学的情况,不少教师往往还承担着班主任、心理教育等其他教育教学工作,因而缺乏时间和精力对自身思维高度和理论基础进行提升。一些教师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教学门槛类理论书籍很少涉猎,不了解学习的理论,不掌握教育理论及发展动态,对生活素材和时事政治缺乏深度的剖析和开发利用,自然影响其思维发展的方向性。
三、走出线性教学误区的基础策略
1.根本方法: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力。
所谓教学力,并非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能力,还包括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实质在于交往。因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再纠结于教师的表现如何,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获取了什么,是掌握了知识还是提高了探究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全方位素质,笔者均将其界定为“教学力”。
①拓展视野,优化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教育观。许多教师鉴于工作压力,对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存在盲点,缺乏贯彻的热情。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在现行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也增设了综合探究的活动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视探究学习的过程和比重,让学生学会学习,感知学习的乐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②深入研究教学理论,践行学习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个原理: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政治教师最为耳熟能详的,因而各种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笔者经过对学习理论的学习,倾向于建构主义,即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于是在教学中会注意多创设情境,尤其多利用乡土资源作为导人案例,组织学生多渠道探究学习,在探究中自主建构关于本课程的知识概念。如今年3月在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的教学中,就以我校赵校长2月末顺利当选徐州市泉山区人大代表这个鲜活的案例作为情境导入,组织学生就其当选过程进行分析,获取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任期等信息,通过20人大代表的工作个案分析其职权和义务,建构得出人大代表在我国的重要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已有的公民民主选举的知识基础之上,通过合作分析案例,对人大代表、人大、全国人大这些原本距离他们生活较远的政治内容进行了主动探究,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③不断更新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
在笔者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当前制约高中政治学习热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教学内容概念性强,不易理解;二是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过于宏观(以《政治生活》为主);三是教材案例较陈旧,缺少时效性;四是教学容量较小,内容枯燥;五是教学语言死板,缺乏趣味性等。可见,政治特殊的学科特色,带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学术性,为学生学习设置了一定的障碍,但同时也对我们从教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就是不断更新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时效性是政治学科的生命特色,政治教师应广阅新闻,保持信息的流畅性,关注身边实例,开拓乡土资源,利用学生资源,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在教学手段上,应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实现扩容和激趣。
2.基本途径:提升教师自身的评价力。
①角色转换:从单纯的评价者到引导者、鉴赏者、评价者的三元合一。
在线性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往往以“领导者”自居,因而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标准答案为据,忽视了学生在得出答案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缺乏宽容性,对于错误答案更是视而不见。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教育实践家东井义雄认为“儿童是出错的`天才”,我们据此理解:课堂中产生的错误也应是一种教学资源,通过剖析错误可以正本清源,既是思辨的过程,也可以具体展示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这就需要教师走下“领导者”的神坛,去引领学生展开课堂学习,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产生的思想火花,客观而宽容地评价他们的学习。
②优化评价方式,做到科学性与人文关怀并重。
线性教学模式往往将陈述性知识的掌握度作为评价重点,并以标准化考试作为量化学生学科学习的唯一依据。然而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未必拘泥于同一角度。对于学科检测既要采用标准化考试对学生的成绩进行量化评定,也要鉴于政治学科的复杂性和自身的丰富性,在评价方式上兼具人文关怀,加入学生白评和同学互评的方式,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之上。基于上述要求,笔者自制了一个学生评价量表,以加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破解之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何谓学习力?理论界的定义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有学者认为也应包含学习创造力,笔者深以为然。学习力的提高是学生学习的价值根源之一。
①帮助学生更新学习理念,提高学习动力。
激发高中学生政治课学习的热情,首先应帮助他们破除为考试而学习的功利思想,回归到学习知识和品味获得知识的成就感的质朴心态上来,开眼看世界,意识到天地如此广阔,豁达的开拓学习的机会和空间。
②引入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在于认为政治作为一门文科学科,内容庞杂,缺乏科学性。这虽是对政治学科的误解,却也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政治学科的教学应引入科学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学习观。比如观察分析法、表格对比法、查阅文献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都是适合高中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
③培养学习毅力,激发学习创造力。
兴趣的激发促动一时,但毅力的培养却是中长期任务。为此,可借用榜样的力量,在学生熟悉的人群中树立楷模标本,感召学生奋起直追。同时建立惩罚分明的长效激励机制。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言:“奖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激励他们进一步努力。”而“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培养学生抵抗引诱、战胜引诱的能力。”对于奖励与惩罚,使用时都应谨慎,“看环境、时间、个人和集体的特点,看最近时间要达到的目的,看全部的形势如何而定”。这是基于人人都有的惰性,通过正强化,可以有效地复制榜样行为,进而推广。
除此之外,还要不断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自我效能感。学生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增强自己学习政治的信心,拥有学会政治的自信。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生当前的实情,设计不同层级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在思辨中、在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造力。
线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不得已而为之,“人间正道是沧桑”,让我们在眨思中成长,走出误区,走出一条与新课改精神更为接轨的道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五中学)
篇17: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这使得人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形成,因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时,可以通过对我国当前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的了解,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要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作 者:刘玉妙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县长古城乡白沙中学,河北,唐县,072350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2010 “”(18) 分类号:G621 关键词:思想政治 心理健康教育 适应能力★ 议论性散文
★ 议论性散文 范文
【例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共17篇)】相关文章:
学会读书:谈阅读教学(网友来稿)2022-08-06
颁奖词写作技法例谈2022-04-29
白描手法作用例谈(网友来稿)2022-12-04
以新浪网为例谈互联网产品之间的打通问...2022-05-17
《谈知识》650字作文2023-04-29
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论文2023-06-04
谈作文写前指导2022-05-18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例谈2022-08-29
教学机智读后感2022-08-12
中学一级职称述职报告202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