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享受美的教育(精选12篇)由网友“elricy”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享受美的教育,欢迎大家分享。
篇1: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享受美的教育
小学语文新教材每一课的插图都很新颖,很有趣,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地享受,从而达到陶情养性,美化心灵的目的。
一、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美、欣赏美
教师应诱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审美联想、想象、体会课文所包含的自然美、生活美、形象美和艺术美和积极的心理反应,激发学生对生活、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教师应根据儿童爱想象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触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促进联想,开拓创造的空间,发挥创新的潜能。学习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过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如教《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我边播放春雨的录音,边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外面是什么声音?感受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学生们有的笑咪咪地说:“那是春姑娘播种的声音。”有的甜甜地说:“那是百花齐放的声音。”有的欢快地说:“那是天使顺唱歌的声音。”还有的轻轻地说:“那是蜜蜂采蜜的声音。”这时我告诉孩子们:我也听到了,我听到了你们诗一样的声音。这下孩子们可乐坏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这样充分地发挥学生丰富的个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欣赏的能力,感到课文的意境美、语言美。
二、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美、演绎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关键的一环就是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新教材中有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教材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味、感悟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色彩、意境等。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得到最舒畅的审美体验。如教《荷叶圆圆》一课时,我边让学生欣赏夏天的美景边启发学生:这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荷叶是夏的标志,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让我们去看一看,摸一摸那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感受到充满童趣的童年。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个个都急着阅读课文,去感受夏天的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朗读,练习表演。读后,我出示小动物和小水珠头饰,请四名学生上台表演,并举起大荷叶提问:你们看见茶叶时会说什么呢?接着我又问:他们分别说出荷叶是我的摇篮、荷叶是我的停机坪……这时候,小动物们和小水珠都有什么心情呢?请同学们怀着这样的心情练习朗读课文。学生个个都带着高兴、愉快和美滋滋的心情各自读了起来,当读到:“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时,他们真 的眨起了 自己亮晶晶的。这就是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即兴表演,它把抽象的语言文学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调动和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对美的追求与体验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整体语言素质的应该。
三、让学生在画中描绘美、创造美
语文教学应充满情趣、乐趣,充满活力,要把行之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语言教学中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是促进 其对语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限手段也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喜爱动手画画,在画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享受了美,而且还创造了美。教《画家乡》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美丽的家乡,并展现给大家观看。他们个个画得很认真,谁都想把家乡最美的、最有代表性的地方画下来。有的画了海边,有的画了高楼大厦,有的画了村庄,他们用自己的笔描绘和设计了美丽、富饶的家乡。学生在画中不仅能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体会,而且激发了 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生活离不开美,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美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作品里面美的因素,运用各种有限的手段,使学生在美育中理解课文,在美育中进入课文的意境,在美育中领会作者的情感,在美育提高了自身的想象力和欣赏的能力。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享受美的教育]
篇2:让师生在创新中享受教育
让师生在创新中享受教育
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塑造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则是塑造人的精髓。
当前,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学校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采用钻研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活动、推行研究性学习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我们的认识是: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根主线,才能让教师和学生把创新当作是一种“日常的生命状态”,而非“追赶时尚的点缀”。所以,我们以学校的“大教研”活动为依托,用教学科研管理引导教师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然后,教师就会带着这种美好的“创新体验”去研究教学、设计教学,最终使全体师生在课堂上享受教育、享受生命。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目的呢?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精心打造教学设计
我们先来看一节语文课。青年教师李静在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先抛出了“10-1等于多少”的问题,立刻有学生脱口而出“9”,也有学生用生活中的事例回答是“0”或“10”,并且解释得合情入理:“10只鸟打死一只,其余的都飞走了”,“10条鱼中死了一条,但尸体还在水塘中”。这种导入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顺势让学生以地理老师、语文老师、社会学家等不同的身份解释“风”的含义,多姿多彩的答案不断涌现:“大气的流动”(地理老师)、“民歌”(语文老师)、“风气、风俗”(社会学家)、“疾病”(医生)……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观点也极具个性,经过总结得出:身份不同,考虑问题的视角不同;角度不同,答案就不同。李老师进一步带领学生深入:“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很重要?”“创造性思维由哪些要素构成?”两个问题的讨论揭示了学习该课的意义――学会创造性思维,做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人。
整节课始终将重心放在学生身上,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来生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受到听课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课后评议时,李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千万不可小看学生,他们有很多奇思妙想。只要老师能给学生设置一个平台,给他们内容,给他们机会,他们都会不遗余力地展示自己。”可以说,“给学生设置平台”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时的核心任务,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精心打造的教学设计。
在开放中质疑
创新始于提问。古人曾说:“学则需疑”,“大疑则大进”。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思维品质;常有疑问,才能常去思考、常去创新。学生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常常想方设法弄清新奇事物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使之养成随时发现新问题的习惯。
在处理开放性课程时,高中化学老师王海燕就把学生变成了提出问题的“能手”。在执教《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一课时,王老师通过网络课件链接有关资料,提供相关网站20多个,其中有文章、资料、图片,把化学课放到微机室上。学生一听老师请大家上网,全班一片欢呼雀跃。他们在老师提供的“课件包”中畅游、驰骋。
课堂上,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解决问题之快,提出问题之多,反馈信息之纷繁,都是出人意料的。一节课,老师只是在引导和结束时讲了10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了学生。下课铃响了,微机还迟迟不能关上,交流还在继续,问题还在学生们脑海里徘徊。这情形不禁使人想起了一位教育家的话:“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离开课堂。”
在自主中历练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方面,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是我校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其中,尤以刘新京老师的英语教学改革最有代表性。刘老师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从每周的英语课里拿出2―3课时,交给学生搞“自主教学”,具体的实施过程为:学生自拟课题→自编教材→查阅资料→精心备课→自制课件→在全班展示→全班评议→老师点评→学生课后小结。学生自主讲课可一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内容丰富多彩,远远超出课本,老师对难易程度提出参考建议。讲课的学生将讲稿打印好,分发给全班同学,人手一份,从内容方面看大致有: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哲学、医学(如艾滋病、安乐死)、军事(如一战、二战)、体育、电影、环保等。学生还喜欢尝试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就奥运会、世界杯、世乒赛等热点交流资讯、发表看法。
这种自主性学习远远超越了规定的教材,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更为可贵的是,学生自主教学每周2-3节,而正常的英语课本教学还能如期完成,学生的考试成绩突出、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经有关领导推荐,刘新京老师两次被邀请在课改大会上作主题发言,其相关经验受到西安市英语教育同行的广泛关注。
大教研:面向全体教师
要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一个学校出一两个有想法、会创新的教师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全体教师都能参与到课程与教学改革当中来,难的是如何使学校教科研由“面向骨干”转为“面向全体教师”。我们的做法是搞“大教研”。
自1994年以来,西安铁一中的“大教研”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18届。顾名思义,“大教研”就是大型的教科研活动。所谓“大”,一是规模大,涉及每一位教师;二是内容多,包括赛课、说课、评课、教研专题、论文评选、论文发布、新教材研讨、新教法展示、班主任经验介绍、课件制作展示、各教研组教改专题的研究、研究性学习的汇报等等;三是时间长,从开学到期末,天天有安排,周周有活动,集中在期末进行展示和交流;四是奖罚力度大,以奖为主,大教研成绩同职评、评优挂钩。
要想把“大教研”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依据教师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事业开创期、事业稳定期、事业挑战期、事业停滞期、准备退休期)确定不同的目标,才能使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新教师希望自己能够基本上维持课堂秩序,慢慢培养更大的信心,并不急于追寻教学上的重大转变。所以,我们便鼓励他们在公开课中展示他们的年轻气息以及对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熟练应用,使他们树立起自己的信心,找到自己的位置。处于事业稳定期的.教师,急欲晋升,期望表现自己过人的能力。为此,在学期初,我们将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任务布置给他们,在期末的“大教研”活动中,我们举办专门的场次让他们来展示其成果,并给与奖励。这样,就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大教研的舞台上竞显风流。
为了吸引老师参加大教研,引领他们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校还特别注意活动的新颖性。比如,教师“课本剧”的公演可以说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所有教师不分学科、自由结合,将中学课本中的一些小说、剧本等搬上学校的舞台,而观众则是他们的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他们纷纷发挥自身或自身学科的特长,投入到统一剧目的排练当中。虽然所有的排练都是在工作之余进行,但教师们却非常积极和主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种活动形式极大地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产生了一种默契,找到了年轻的感觉。
大教研要长远发展,最需要的是科学的管理与计划。我们力图运用激励机制,创造一个让教师全身心释放自己能量的氛围。在教师们忘我地展示才能的时候,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奉献都是一道特别的风景,这风景里鲜活的生命之树凭借着自己的成绩和尊严而伟岸挺拔。当一个人的劳动、自尊被看重、被呵护时,他一定会创造奇迹。
篇3: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外作业中享受快乐
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外作业中享受快乐
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外作业中享受快乐陈碧华
(四川省资阳雁江区第七小学校)
语文课外作业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自然补充、延伸、巩固和消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课堂,向课外延伸。让课外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探究、自主性发展的活动过程。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的。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外作业中享受快乐。
一、课外作业要注重层次性
印度著名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进行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
设计梯度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例如,教学S版第八册《桂林山水》一课,设计如下分层作业:(1)爱朗读的你,有感情地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2)爱积累的你,将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摘录在“语文知识”手册上;(3)爱旅游的你,在网上查一查我国桂林山水的其他美景,讲给同学们听;(4)爱画画的你,画一画漓江的水;(5)爱习作的你,仿照本文的某一段写作方法介绍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点。(要求全体学生完成第一道题;有兴趣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完成第二、三、四、五道题;学有余力的再完成第六道题)。采取分层次作业,分档处理,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吃得饱”“吃得好”“吃得细”“吃得精”,让每个学生着重发展自己所拥有的特长,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享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喜悦。
二、课外作业要具有趣味性
有了兴趣,再难的作业学生都愿意去尝试,教师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外作业,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在“玩”中构建新知识体系,享受到寻觅真知和发展智能的成功乐趣。
作业内容达到兴趣化。据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有关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演一演等内容的作业,还可选择课外的内容,除教师设计的`作业外,也可让学生自行设计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作业。例如,在教学《塞下曲》时,学生为大漠将士的精神所感动,他们自发地发挥各自的想象,小组合作,将课文中的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再按故事的情节画成连环画。因为全诗只有20字,借助想象把诗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诗改写成自己喜欢的小故事,有的学生还给故事赋予了现代文明的成分,让静态的文字变成了优美生动的图画,让古人的精神长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做到学科之间的融合,同时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又学到了与他人合作的经验,学习方法与知识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且培养了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课外作业要讲究实践性
新课标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我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让学生多与生活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
结合教学内容,搜集各种资料。我时常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方面设计一些相关的收集性作业、想象性作业、观察性作业、思考性作业等类型。如,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要求每个学生有一个“语文知识积累手册”,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翻阅图书、上网、调查访问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积累的资料以记录、剪贴、照片、绘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积累手册”上。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积累,形成了习惯,终生受益。如,教学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后,鼓励学生搜集实践,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上网、查找资料、咨询等)去了解草原风光,去了解真实的羊群与塞外民风,认识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内化为自觉保护生态平衡的动力。
设计有趣的语文课外作业,有机地把语文学习和运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历了过程。为学生的认知、语言、思维、情感、意志等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丰富源泉,使其情、智、知、能得到了同步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绍纯。语文创新作业设计浅[J].语文教学与研究,(05)。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6.
[3]冼柳。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种形式[J].教育科研论坛,(1)。
[4]付宜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与策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09.
作者简介:陈碧华,女,1964年出生,四川资阳人,大专,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篇4:学生在享受中学习--语文教学方法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到达科学的顶峰”,对待学习须“以苦为乐”,在学习的过程中“勤能补拙”。这是长期以来每所学校、每个家庭、每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发出的同一个声音。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强调“勤”和“苦”才能达到目标,似乎学习就没有“快乐”可言,更不用说“享受”了。其实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实践锻炼。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学生学习的特点,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兴奋点”,使学生在评议学习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享受,在享受中学习。
第一, 让学生充公享受老师的关爱。
古人云: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便于班级工作的管理。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必要的父母般亲昵,能融洽师生感情,缩短师生的距离。同时,学生学习活动中非常关注教师的言行态度,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始终保持着各种信息的交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影响,“让学生陶醉在学习中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有这样一个女学生,因爸爸长期赌博,妈妈去世而心情低落,上课经常走神。我一直想让她开朗起来。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在她生日那天,我在她的作业本里夹了一张卡片,祝福她的生日,并用漫画的形式画了我和她一起在大海边携手散步的情景。旁边还有对白:“你快乐吗?”“我快乐,因为你快乐!”在第二天,她向我说:“除了我自己,您是惟一祝福我生日的人。我快乐!因为有您的爱环绕着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变得开朗起来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我没有给她什么了不起的礼物,只是一句真诚的祝福和一份关爱,却能让我们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在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建立起来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用真情去打动学生,用关爱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享受到教师的关爱,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课堂变得更加人性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老师“同乐”,享受学习的乐趣。
第二, 让学生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的学习更应重视平时的训练和应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学习,在课外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在活动中享受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词语接龙、课文朗读、语文小品创作、语文夏令营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置身于各种令人兴奋、放松的学习环境中,让他们从多方面接语文、感受语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学生不仅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而且在各种活动中充分享受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第三, 让学生充分享受现代化的教育过程。
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学语文应设法运用好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的感官得到充分的接触和享受。如组织学生收看一些语文知识方面的电影、指导学生收看一些节目,将语文学习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语文;充分利用Internet.Internet上有丰富的语文教学信息资源,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教师要可加以充分利用,给学生提供语文学习的最新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和设计精美的课件,使抽象的语法、词汇生动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枯燥的教变成有滋有味的欣赏和享受;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文化的特性,享受文化的乐趣,加深对语文内涵的掌握。
第四,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成功。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成功。成功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高层次的享受,学生的学习也不例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肯定每个学生的成功,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享受它。试想一个,如果学生每天都可以体验到一次或几次成功的话,他们是不是会更加地自信,是不是会表现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不需要多么隆重的仪式,不需要多么热闹的场面,不需要什么包装精美的奖品,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点头的微笑、拍肩膀的动作,一句真诚的话语,在孩子看来,这些已是非常珍贵的奖励了。既然教师拥有这么多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方式,就不应该吝啬,让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可以感受到来自成功的喜悦,从而迸发出追求成功的更大热情。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片面追求什么模式,而使语文教学“机械化”“公式化”,使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一个人如果有了高飞的冲动,就决不甘于在地上爬”,作为教师,必须激发学生这种学习的“冲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在享受中学习。
[学生在享受中学习--语文教学方法谈]
篇5: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语文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其实用性能几乎遍及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平常的教学中,脱离实际应用,一味死读、死背,死抄、死写的现象非常普遍,搞得教师疲累,学生厌烦。结果,往往是学生六年小学上下来,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没有形成,应用写作更是连许多学历更高的成人都感到一筹莫展。为了试图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教学模式,我尝试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入语文课堂内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主要采取了这样的一些形式;
一、新闻快报。我要求学生每天花半小时左右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并把其中的3-4条重要新闻记录下来。第二天早上带到学校交流,然后由同学们自己进行整理、编辑,用小黑板写下来,供全校同学观看。
二、手写报。每隔一段时间,我就组织学生就某个主题编写手写报,(有时由同学们自己选题)学生们自己搜集资料,编辑排版,并做好美编。学生可独自主办,也可以自由组合,分工合作。编好后在班上展出,并择优在学校门前进行展示。
三、课本剧。一些表演性强的课文,我经常组织学生改变成课本剧进行排练演出。有时同一个内容组织成几套独立的班子打擂台,看谁改编得好、演得出色。
四、辩论会。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与家长之间,常常会存在某种观点上的分歧,抓住这样的热点话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各自搜集证据,组队进行辩论。如:小学生应该不应该看电视,学生应该不应该有零花钱等,通过讨论,学生掌握了搜集资料、阐述观点、团结协作等多方面的品质和技能,并培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五、及时写。除了刻意安排的活动外,我还注重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学生练写作。如:家中有事要和远方的亲友联系时,要求学生要主动请缨(受于永正老师的启发);丢了或捡到东西,及时用班上的小黑板写“寻物启事”或“招领启事”;中队委员会议讨论形成的决议要用书面形式进行公示;组织活动先出通知,期末要写个人小结,已形成我班学生的惯例。
在这些平平常常的活动中,学生培养了各方面的语文综合素质,尤其是表达能力有显著提高。教师在活动中充当参谋,观众,评委,甚至是“运动员”,师生关系融洽了,负担减轻了,而学生的兴趣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寓丰富的语文教学任务于不经意之间。
篇6:让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感受美论文
让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感受美论文
一、创设情境,从生活的角度发现美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的。好的艺术作品,必须是反映现实生活和人们的心声的。来源于生活的艺术作品,才能真正汲取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养料,反映真实的生活;而反映人们的心声的作品,必须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各种形式的艺术都必须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中学生来讲,怎么去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是有一定难度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教师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读懂艺术作品的内在之美。应该使学生清楚一点,那就是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从来不缺少美的东西,缺少的往往是我们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知道怎样让学生学会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客观世界中的美,以独特的心灵去感受自然中的美。为此,如何在生活、教学中,让学生用心感受美术的独特之美,从而让学生真心喜欢上美术课,让课堂丰富多彩,让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就是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特别是教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美的造型、美的因子、美的构图,从而认识到艺术之美并能感受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可惜的是往往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让美术教师帮助学生擦亮眼睛,到生活中去发现美、去体验美,为生活创造美,并一起享受美。
二、角色转换,从艺术的角度感受美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地球村”,艺术的交流早已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但是怎样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画出高于生活的美术作品呢?如果你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你又会怎样看待这样的作品呢?这种身份的假定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身临其境的.眼光去认识、理解和审视艺术作品,并且学会以宽容、开放的眼界和态度看待不同的艺术作品。作为美术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大画家齐白石艺术创作为例,就能很好的说明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是分不开的。齐白石先生不可能将家乡的草木带到北京,但家乡一草一木却都作为一种自然信息随齐白石先生来到了北京,并化作艺术信息传达出来,以实现齐白石心理的平衡;齐白石先生篆刻了许多方寄托着怀乡之情的闲文印,表现了齐白石先生自抒胸臆的一种手段;齐白石先生还写了许多的怀乡诗,如:“登高时近倍思乡,饮酒簪花更断肠,寄语南飞天上雁,心随君侣到星塘。”又如“饱谱尘世味,夜夜梦星塘”、“此时正是梅开际,老屋檐前花有无”,这些诗句是齐白石“夜不安眠”、“枕上愁余”时所些的肺腑之语。这些都在说明齐白石先生的变法和着变意,变意和着变法,乡心伴着童心,童心也总念乡心。齐白石先生的作品《我最知鱼》,画着小鱼围逐钓饵,是他少时惯作之事,故能知鱼;齐白石先生77岁时画《墨猪出栏》,是因为他有一颗“牧汝追思七十年”的心;齐白石先生画那些黑蜻蜓、红甲虫,是因为他还记得乡里人叫黑蜻蜒作“黑婆子”,叫小甲虫作“红娘子”,这正是农民眼中的草虫,是农民的审美情趣;齐白石先生画鲇鱼题“年年有余”,画石榴象征多子,画桃子象征多寿,也是民间艺术喻意象征的特色。这类作品,是他的恋乡情结和童真情趣的自然流露,也是他从毕生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却又远远高于生活的艺术。同时,作为美术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应引领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认识和感受大自然和现实生活当中的美。还要注意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感知美的兴趣,加深对生活的感知体验和能力。比如说,低年级的学生在认识线条时,我会让学生在了解绘画中线条之前先探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真实的线条和线段,如家里的电线、做衣服的尺子、门窗的边沿等等。这些活动都强化了学生对线条的视觉感知。因此,我认为中小学美术欣赏课想要真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不能只是我们教师在讲台上平淡地讲解艺术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也不能只是不断地播放多媒体图片那么简单,而应该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比如带学生去大自然中发现美、感受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知这些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并愿意学会去欣赏和尝试,这是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的开始。
三、做到教学性、思想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作为一名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上做到教学性、思想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提高正确的审美素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特别是注意对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的培养,进而达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艺术作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艺术家能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结果,它反作用于社会。美术作品的生命力,归根结底体现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美术教学的生命力也应该是做到教学性、思想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美是客现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去发现和感受各种各样的美,并学会运用各种美学理论和美术原理进行家庭摆设,以及个人日常穿衣戴帽等。美术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美的内容、美的形式使人们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去感受艺术中独特的美,从而提高审美修养,并通过作品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和生活态度陶冶人们的情操,启发他们的心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学会如让学生从自然中发现美、感受美,且综合美术教育、整合并重构教学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从而改善单一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美术课,最终实现创造美。
篇7:如何让小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快乐的论文
如何让小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快乐的论文
摘要:上体育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知识,掌握最基本的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快乐!使全体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形式、比赛方式、幽默逗乐。
现在的小学生在家里和父母谈论的话题是什么课最让我开心快乐,那一位老师我最喜欢!确实现在的孩子太需要快乐了,学习的压力和作业的繁多使不少小学生失去了儿童的天真。由于文体娱乐的活动时间减少,在学校唯一能寻找的快乐就是盼望上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寻找快乐的影子。而不是随意上上或是放羊式地让少数学生自己快乐。体育课有它独特的教学特殊性,课上的过于机械了学生就像工人安装零件那样反复地练习,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厌烦,如果课上的松散,学生纪律就像天上的小鸟一样乱飞容易出现意外事故。怎样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快乐的玩耍?通过观察了解有一些体育老师在上课时,认为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学生喜欢还是不喜欢一概不问,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会碰到上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内容时学生就像过节日一样高兴开心。如要上耐力跑、跳远、投掷等项目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没了。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从人的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人的兴趣是通过外界的内容来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点,而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激烈对抗性,最合男生喜欢。所以看到上篮球、足球课时男生个个兴奋不得了,而女生由于性格上的差别更喜欢羽毛球、软式排球、乒乓球这些项目,一是身体接触少,二是运动量小。为什么耐力跑、跳远、掷垒球学生不喜欢?通过调查问卷大多数学生说这些项目枯燥、太脏、辛苦、没情绪。心理学家说过:当一件事情不被别人接受和喜爱时,又怎能谈的上让人去接受兴奋呢?难怪学生不喜欢这些内容!但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必要向学生传授这些内容。如何让学生在这些项目中快乐地学习掌握运动技能, 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教学:
一、以故事、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快乐感:枯燥就是机械性的运动,也就是反复地重复这些练习。而学生最怕这种机械性的运动。了解到学生不喜欢的心理意识,所以我在上这些项目时,尽力将游戏结合到教材内容中去。如上耐力跑课时,第一节课学生还能跑下来,到了后面几节课学生就开始偷懒不愿跑。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怎样让学生接受些项目和喜欢这些项目?唯一的办法是改进教学方法,因此我将耐力跑课,编成故事以情节后形式进行教学。如:将耐力跑编成红军一支分队在追赶大部队的急行军的情节,将教材内容与当年红军艰苦奋斗的故事情景结合起来,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并通过短片和书本将所学的知识演变成战争年代红军在没有汽车的情况下如何行程二万五千里?又如何将自己变成飞毛腿的感人故事。学生在革命传统教育下,练习耐力跑的信心更足了,加上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如;背书包负重走、跑、两人手牵手的配对跑、小组团体跑、红旗接力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学生你追我赶的欢快场面层出不穷。下课后学生高兴的围着老师要求下节课还继续上类似的游戏课!
二、以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快乐感: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会了一些球类项目的技能会要求老师安排比赛,来展显示自己的球技。特别是男生较突出。可是女同学就没有那么积极,这个时候在安排比赛形式的教学中,要特别照顾女同学的优势项目,以免女同学冷场,所以我在跳绳、踢键球、呼啦圈等项目上也安排比赛,让女学生也出出风头体会胜利的滋味。通过比赛方式的教学,学生在快乐中体验了自己的体育技能。表现了自己的才艺,满足了自己的愿望。
三、以幽默笑话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快乐感:学生的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情,如上课前因其他事让学生不高兴时,学生这时的心情肯定不会很好,怎么办?如果不问清楚就批评学生,造成学生上课心情不愉快。所以我在了解情况后,在上课前有意识说一句笑话或做一个幽默动作让学生乐一乐,转移学生的不愉快的心情。让学生忘掉刚才所发生的事情,尽快地调整学生上课的心情。让不愉快的心情与快乐的教学氛围融为一体。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是我在上体育课的一点体会和经验,可能还不够全面。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体会快乐的含义,让快乐体育永远伴随着学生。衷心地祝学生在体育课中更欢喜、更快乐、更健康!
篇8:让师生在美术作业评价中享受美术艺术论文
让师生在美术作业评价中享受美术艺术论文
摘要:美术教学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来体现的,评价的目的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思,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创造条件,评价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享受美术的过程。
关键词:美术作业;享受;人生素养
一、传统的美术作业评价重结果,轻过程,挫伤了学生学习美术、教师教授美术的积极性
美术作业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重要依据。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合作探究精神、操作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通常以“画的像不像”,“绘画技法好不好”为评价标准。这种只看结果,不重过程,表扬极个别,批评极少数的做法,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偏离了美术学科的本质规律,忽略了大多数学生,没有使学生从美术评价中获得愉悦的感受,更谈不上享受美术。作业评价成为少数人的评价,有人欢喜有人忧,更多的学生则处于不被关注的状态。久而久之,造成了美术作业的评价只是教师在评价,学生没有发言权,学生对美术失去了兴趣,教师对美术教学失去了热情的尴尬局面。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便成了一句空话。
二、美术教育是一门人文科学,更多关心的应该是人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许多教师都赞同“学好美术需要的是天赋”的观点,这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实用功利主义的认识。美术是一门人文性质的学科,更关心的应该是人。关心人的个性、尊严、价值、道德、理想、情感、意志、智慧、自由等等。当教师不把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把美术作业同鲜活的学生个体剥离开来,美术作业的评价将焕发出极大的魅力。唤醒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鼓舞他们去创新、实践。基于这种思想,在教学中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
“同学们,今天我们举办一个美术作品展示拍卖会。首先大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一名主持人和一名拍卖师。然后请同学们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创作的.感受,作品的特点。在拍卖阶段,以八个小组为基本单位参加竞标。最后看看哪个小组财大气粗,收藏的作品最多。”话刚落地,全班的学生一下子都活跃了起来。大家议定每件作品的底价均为十万元,各竞标小组每说出作品的一个优点,理由充分,作品价格便晋升十万元。谁说出的优点多,报价高,谁获胜。接着学生便一个个争先恐后,大胆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学生们侃侃而谈,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竞标小组的报价声此伏彼起,拍卖师锤声不断,最后全班68件作品全部拍出。而且有三位学生的作品都突破了一百万。最使我感动的是,一位一向被视为“画盲”的学生,大家竟也给他找出了五条优点。他终于在美术课上昂起了头,找到了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想想现实中美无处不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虽然也研究美,提倡创造美,但却不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多么可悲呀!坐在学生中间,看着他们一张张真诚愉悦的笑脸,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欢笑,我感到了由衷的快乐。
三、美术作品的评价应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传统的美术作业评价中,往往是教师起主导作用,给予的评语和成绩对学生个人及整个班级都有重大的导向作用。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则应以学生为本,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扬起自尊、自信的风帆。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创设出自由、平等的活动空间。解放了学生的个性,既实现了信息的多向交流,拓宽了获取知识能力、情感的渠道,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树立了团队探索、创新的进取精神,达到了全方位的共识、共享,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
四、要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如果教师一味用挑剔的眼光,苛刻地对待学生的作业,必将使学生失去原有的自尊、自信。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必将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出既符合教学目标,又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切实有效的美术作业;同时,用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激起学生无限的创作热情。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才能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思维敏捷。每个人的才华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得以展现。
五、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从而实现美术教育的终身化
现代教育的标志之一是教育的终身化,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评价学生美术作业方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形式的灵活多变,将会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美术学习,走进实际生活,去发现美、创造美,领悟生活中美术的价值。教师也将在丰富多彩的变化过程中,加深对学生作品及学生本人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学生设计出更为广阔的美术活动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从而达到教育终身化的理想境界。
篇9: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在纠错中提高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在纠错中提高
湖北省黄梅县蔡山镇一中 梅红兵
语文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或演板中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正常的事情,在这时,教师该如何纠正学生的错误呢?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如果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处理不当,很可能就此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处理得当,可以让学生欣然接受自己的错误,并牢牢掌握住正确的知识,甚至由此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埃米尔说:“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语文教师在课堂纠错中也应起到引导的作用,并且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
一、 字词识记问题,同伴互助解决
经过小学阶段几年的学习,进入初中后学生的语文基础有好有坏,这是不争的事实。教学不能只针对几个优秀的学生教,也不能停课为基础差的同学补小学阶段的知识,我们只能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学生基础知识上的缺陷,并在教学中花最少的时间,用最有效的办法,既纠正犯错的同学问题,又让其他的同学得到最有效的巩固。面对基础知识问题,如果教师只是粗暴地说:“这么简单的字也写错了!”或“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知道!”并为之改正,也许这个学生知道了如何改正,但他从此再也不敢暴露自己的问题了,甚至由此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者,只听到批评,连如何改正都不知道了,对其他同学更没有效益。此时,如果我们借助同伴互助解决,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既让犯错的同学易于接受,又让其他同学加深印象。比如说,字词的默写,词语的解释,演板的同学出现错误,教师不宜直接指出,应该让其他的同学去发现并借助工具书考证,然后让其他同学去纠正错误的同学,错误被同学发现比被教师指出能更深地记住,找出错误的同学也因为有成就感而印象更深;在下面写的同学,老师不可能一一检查,如果让同桌相互检查,既节省时间,又能找出同桌习惯性的错误。当然在同伴互助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指出同学的错误,或讲解一些易犯的错误的原因,如“衣”字旁与“示”字旁的区别。
二、 语句仿写问题,师生互动解决
仿写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必备的能力之一,语言能力是在不断地学习模仿中提高的,所以仿写也是中考的一个考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在仿写中,学生常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且有时犯了错误还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想的很绝妙,这与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关,这时,我们要纠正学生的错误,最好的办法是师生互动解决。老师要做的是告诉学生仿写的方法,并重申方法:1、分析原句句式结构。2原句运用的修辞。3、原句前后内容的照应关系。4、仿写句所选内容与原句的相配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其他学生进行修改,教师适当为学生提供更佳的语句,并述说理由。这样做便能让有错误的同学便于接受,并在改正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更得到锤炼语句的乐趣,同时其他同学也在为同伴修改中,为实现成就感而开动脑筋,从而得到共同提高。
三、阅读思辨题,教师引导解决
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特别是记叙文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思辨性的问题,学生往往因为生活阅历不够,思想不够成熟,而常犯偏激的.错误。这时候教师一定要站在理解学生的角度,在肯定他们的前提下引导他们认识他们认识上的不足或不全面,指导他们如何才能把问题看得更全面。上完《桃花源记》后,我要求学生对陶渊明进行评价,有的同学说陶渊明有自己的理想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他不同流合污, 能弃官归隐很了不起;有的同学说,陶渊明逃避现实是懦弱的表现,他应该在官场上进行斗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至少可以在官场为老百姓做一点好事。这时我只能说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但同时告诉他们,在肯定陶渊明时应指出他的局限性,在否定陶渊明时应点到他的伟大之处,这样才是对陶渊明最全面的评价。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才会学会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评价人事,并乐于参与这样的思辨性问题的讨论。
四、拓展思维问题,学生自己解决
语文教学中,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常常会设计一些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去放飞自己的想象力,这时往往有许多学生的想象,在常人看来是不合常理的、看似错误的。这时候,教师绝不能妄下断言说学生错了,这时学生没有错,哪怕其他同学说错了,是真的错了,我们也应让他错下去,除非他自己说错,不然他应该永远是对的。只有这样才能不因为老师的评判而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在《孔乙已》的教学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作《孔乙己之死》,色大部分同学是写孔乙己悲惨的死去,这大概是符合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可偏有一位学生想到孔乙己用手走路,手撑在了大金块上,最后捧着金块大笑而死。另一位同学也说他拾到金块,治好了病,还了欠的钱,因有钱而痛饮,醉死了。还有一位同学想象孔乙己遇到一位赏识他书法的贵人,最后也在欢乐中死去。对于这些同学我都大力肯定,因为设计这个题目,其目的就是要学生动脑筋,只要他们想象了,答案已无对错,只要学生自己认为对,他便是对的,他们想象了,以后自然会对自己以前的想象给出对与错,或者叫恰当与不恰当的判断。
课堂纠错,尽管是语文教学中的“点缀”,但如果教师处理得法,可以加深学生印象,巩固学生基础,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和加深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引导学生轻问题答案重解题角度和过程,并在日积月累中的正向、逆向、立体思维的课堂纠错中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良性循环。掌握纠错艺术,让学生在纠错中提高。
梅红兵
篇10:让每个学生在希望中茁壮成长教育论文
让每个学生在希望中茁壮成长教育论文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能够将一个个新班级打造成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充满阳光雨露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希望;爱心;信心
班主任在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能够将一个个新班级打造成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充满阳光雨露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笔者在近十年普通班班主任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未来充满期待,才有可能去谈论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为此,笔者做了一点有益的探索。
一、把希望留给学生,让他们感到前途光明
“老师,我想把孩子转入重点班……”每当在新生报到时,总会有一些家长恳求笔者,只因为笔者接手的班级是普通班。每每碰到这样的“请求”,笔者会一一给每一位家长送上自己的承诺名片,上面写有笔者的联系地址及一句贴心的话:“把孩子交给我请您放心,我会让你的孩子看到明天的希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组建新班级,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班主任科学决策,运用恰当的策略引导来自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学生步入正确轨道。对于普通班新生来说,刚入学就面临分层次编班。成绩中上者感到灰心失望;中者自卑、自暴自弃;下者破罐子破摔,并且对学校、教师产生排斥逆反心理。因此,一些家长会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小孩转向重点班。
笔者的做法是:一是新生报到时准备好贴心的名片方便与家长沟通联系,以取得家长的信任。二是把新教室重新布置一番,挂标语,贴新生花名册,黑板正中画一个大大的“心”形字。三是新生进入教室前自行找同桌搭档,班主任亲自在教室门口笑脸迎接每一位新生,当学生两两拉手进门时,与之击掌表示祝贺,诸如“欢迎你加入我们大家庭”、“祝贺你升上中学”、“邀请你加入我们的团队”等,温馨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对新班级有了家的感觉和温暖。
接下来开学初的一段时间里,笔者会教学生唱励志歌,讲讲丑小鸭的故事,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每一位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并给自己定位。这样,每一位新生会对未来重新燃起希望。
二、把爱心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到温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心里只有装着爱与责任,才会用自己的一颗慧心以无痕的育人艺术,实现对学生的关怀与呵护。”为了让学生感受“大家庭”的温暖,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善于倾听学生的心里话,让他们敢于并愿意向班主任诉说自己的忧愁。班主任还应在学习上、生活上细心观察并敏锐发现学生表现在脸上的喜怒哀乐,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甚至伸出关爱之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赵若兰是一位来自最边远山区的女生,生性腼腆,上课从不主动回答问题,下课总是一个人静静发呆,忧郁的眼神常常流露出几分伤感和无奈。笔者几次找他谈话,总是避而不答。后来笔者到她家去家访,这是一件摇摇欲坠的瓦房,那天刚好没人在家。
笔者通过邻居了解到赵玉兰不幸的身世:原来,赵玉兰三岁时被亲生父母抛弃,是赵玉兰养父捡来抚养成人的,由于养父身体残疾,每天放学回来赵玉兰还要帮父亲做一大堆家务活。升上初中后,赵玉兰不得不离开父亲在校住宿,因此,她常常因为想念父亲而暗自流泪。回来后,笔者与几个班干部商量,决定在班上发动同学为她捐款,并指派两名班干辅导她的功课。在全班师生的关照下,赵玉兰顺利地完成了初中学业。现在她已经是某公司的一名主管。
“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普通班学生平时成绩不是很理想,极少得到父母和教师的关爱。他们渴望了解,渴望爱的滋润。班主任要有一颗博爱的心,把爱的阳光播撒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上。你的不经意的举动会温暖他们一生。三、把信心交给学生,让他们顽强拼搏
普通班学生成绩平平,在思想上认为自己是一个无望的群体;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在行为上出现盲从,甚至我行我素或自暴自弃,这种消极的做法会让学生丧失拼搏向上的斗志。班主任可用激将法和循循善诱法激活他们的学习信心,然后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深感到自己仍然是有用的,那么换来的'是学生信心满满的努力奋斗。
89班周荣煌,理科成绩较好,但语文欠佳,每一次模拟考试中,语文科总是拉后腿,笔者很着急,多次给他开小灶,但收效甚微,中考前最后一个月他产生了绝望情绪,他甚至悲情地对笔者说“老师,我仅是一名中等生,请别再为我浪费时间,好吗?”“老师相信你一定成功的!”笔者给他讲保尔、丑小鸭、贝多芬等主人公不屈服于命运的故事。日常生活中,一条短信,一枚书签,一张便条……,笔者都会用各种法式告诉他:无论结局如何,你的背后都有教师的支持。在笔者的倾情鼓励下,周荣煌重新燃起必胜的信心,投入新一轮复习当中,在中考中一举夺取了全A+的佳绩,并考上了崇左高中宏志班。前不久,笔者收到他寄来的贺卡:“老师,您用执着的关爱铸就了我永不言败的信心,是您帮我拨开重重迷雾,让我看到辉煌灿烂的明天!假如当初我选择放弃,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可能就给毁了。”
四、把快乐带给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
普通班学生同样活泼好动,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他们有自己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尽管每一次考试后会失落一段时间,但他们也是一群快乐的天使。笔者深知分数在我们班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每次考前,笔者要求学生努力做到最好,考中认真答题,考后以平常心对待,不过多关心分数。考后总结会遵循三原则:不宣读分数,不给考生排队,不公布最高分。在我们班,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和睦的、融洽的。为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家”的快乐,笔者常常深入学生当中,教室走廊里、操场边上、宿舍门前随处可看到笔者与学生一起谈笑风生,那一声声“头儿,我认为……”消除了我们之间的代沟(“头儿”是学生给笔者的昵称)。笔者俨然成为学生一个无所不谈的铁哥们。为了增进班级的凝集力和战斗力,笔者和全班学生一起制订了班歌,他们一致选定《隐形的翅膀》作为班歌,当他们一起动情地演绎“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时,笔者知道这种内在的力量已经化为同学自觉的行动。笔者相信他们一定会有一片蔚蓝的天空。
十年来,尽管笔者一直担任普通班班主任,但笔者从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也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失望而离开,更没有一个班级纪律散漫而拆散。虽然笔者的学生还没有多少个考上“一本和二本”的大学,但当看到他们已在社会上自食其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社会创造财富时,笔者依然欣慰地说:“只要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希望中成长为社会用的人,再辛苦也值得!”
参考文献:
[1]李志宏.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M].北京:开明出版社,.
[2]丁锦辉.有效上课的师德修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1: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小学语文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小学语文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小学语文江苏省沭阳县开发区实验学校张婵
【摘要】
快乐是一根神奇的魔棒,如果把它用在课堂上,就会让枯燥的变成生动的,乏味的变成有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应在“味”“趣”“乐”上下功夫,采用直观生动,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简单语文 快乐语文 愉悦教学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学生对象的年龄特点,容易出现“老师激情澎湃,学生无动于衷”的情况。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课堂教学就应在“味”“趣”“乐”上下功夫,采用直观生动,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寓乐于创――开启智慧的大门
1.创造性的进行教学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的阵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打开孩子的思路,让他们独立思考;引导他们敢于表达,在课堂上畅通所欲言。而讲解课文时,我们可以给呆板的课题“改头换面”,使它变的更生动。如《小柳树和小枣树》―课,出示板书的时候,可用绿粉笔写“柳树”,用红粉笔写“枣树”,并把一个写得大些,另一个写得小些,这样学生一看,就觉得有新鲜感,注意力就跟着集中了。
2.创造性的进行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话: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去理解孩子,让教学评价的语言更丰富,更有色彩,力求做到:“准确得体,亲切丰富,婉转巧妙,独特创新。”
二、兴味盎然――原来语文这么简单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的重心应落在语言这一思想内容的载体上。而有些老师不停地解词、说词,反复地分析、强调,这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生吞硬咽,强行施教,不但起不到教好语文的效果,还使得学生害怕语文了。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使课堂有“语文味”,我认为关键在于要抓好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对此,要注意以下两点:
1.把握教材内容,降低学习门槛
一些教育界的前辈早就指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针对学生实际,把握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语文。比如,二年级上册《识字8》仅8个词。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的形式,不断重复再现词卡、图片,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达到有效识记。老师不失时机地播放我国嫦娥一号升空的壮观场景,学生被吸引住了,有的同学还小声地讨论。这样,孩子“说”的欲望就被调动起来,随后,老师可以以此创设对话交流的平台,把自己知道的我国航天科技成果跟学生分享。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我国科技的进步,以及作为中国人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也就能轻松的学好语文了。
2注意细节处理,提升学生水平
特级教师刘仁增老师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纵观刘老师的课堂教学,他总能从一个个普普通通的词中拽出些“不普通”来。如刘老师上《矛和盾的集合》一课,他抓住“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句话,()结合其中的“盾的自卫、矛的进攻” “合二为一”“大显神威”等词进行语言训练,并以这句话为原点,辐射整篇课文教学,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说明文立刻变得形象生动有滋有味。当然,这样的`精彩离不开这位优秀的特级老师对教学细节的妥善处理。这也教会我们,从细节出发,有效引导课堂教学,学语文,很简单。
三、激趣导学――激发快乐的火花
快乐是一根神奇的魔棒,把它用在课堂上,就会让枯燥的变成生动的,乏味的变成有趣的。那么如何运用快乐这根“魔棒”进行教学呢?
1.开展游戏,用表演来愉悦教学
语文课的教学,倘若就凭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已经远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老师就要学会对教学形式进行变通,可以尝试游戏法。如在教学拼音时,可以利用拼音卡片进行“猜一猜” “快找同伴”等游戏,帮助学生掌握拼音,学会归类。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文字的印象和理解。
而低年级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注意力易分散、好动,但是,他们模仿能力强,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的有效手段。而且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集合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这样,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理解水平,更是整体的语文素质。
2.开展比赛,用竞争来愉悦教学
小孩子大都争强好胜,我们可以把比赛活动引入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如在“展示台”中比比谁识的字多,谁的画画的好,谁的日记写的棒等。有比赛、有输赢,学生们就会产生竞争心理,争着上榜,形成积极向上的向学氛围。
比赛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猜谜语、读儿歌、绕口令等比赛,使学生在仔细听、认真想、相互说、高兴做的比赛活动中,思维始终处于一种“要学要说”的活跃状态。
3.讲演故事,用情节来愉悦教学
小学生擅长形象记忆,他们听故事时注意力比较持久,所以课堂中的某个环节,如课文导入、课中情绪调动、识字等,老师可以联系教材进行编故事,创设情节,如教“游”字,笔者借鉴了一本资料书上介绍的故事: “方”先生一个“人”带着儿“子”去游泳。教学时,老师先让学生注意观察,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或者哪些地方需要提醒的?学生很容易就说出“游”字的右边与“放”字不同,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从“识字”到“写字”需要一个过程,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老师就引入了这个故事,听着听着,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明白了,方先生的孩子我们不能把它弄丢。”于是老师就顺水推舟地说:“是啊,要是你们把方先生的孩子弄没了,他要找你们赔的呀。”学生听了,哈哈大笑。在以后的检测中笔者发现,这个以前经常写错的“游”字,学生居然全都写对了。
篇12:让小学语文教学在平凡中追求美
让小学语文教学在平凡中追求美
让小学语文教学在平凡中追求美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实”,需要我们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薄名利、无私“忘我”的心。我欣赏“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小学语文教学。因为课堂教学先是一门科学,然后才是一门艺术。真实的课堂,教师在课上应该表演意识减少,教学意识增强。早几年,课堂上华而不实的多媒体手段屡见不鲜,教师过分夸张的语言、表演过头的动作,对着学生和观众煽情、调侃的情况也习以为常。可是,热闹过后,我们给孩子留下了什么呢?
简单的就是美丽的,简单的就是真实的。简单的语文课就是深奥道理说浅显,复杂问题作简单,抓住语文教学关键和本质,让语文教学真实、朴实、扎实、有效。过去,一些语文课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又有学生的合作交流,既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又要引导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要深入解读文本,又要超越拓展文本。盲目地效仿多学科整合,让学生在课堂上画一画、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通读顺,就忙着小组讨论,组中还没有说上两句,就又开始了集体交流,因而对文本的感悟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根本谈不上超越文本。我们不如让学生静下心来深入文本。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去掉所有的花哨,抓住语文的主干,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的训练,引导学生走“读通、读顺、读懂、感悟”的路线,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语文。
在教学中,我注重这几点的落实:
一、注重生字教学,渗透写法,把握规律。突出了写字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
识字、写字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学大纲明确了“写字教学”的刚性要求,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写一手好字。平时,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低年级年段目标重在识字、写字,但发现实际用在书写指导的时间太少,这应该说是我们的疏忽、失误。就算到了中、高年级,写字教学环节已不再作为教学的重点,但这并不代表写字对于中、高年级来说不重要。现在,很多老师喜欢随文识字,可是,大多在读了后,都忽略了写的落实。在教学中,老师要灵活地穿插识字、写字环节,注重生字教学,渗透写法,把握书写规律。对重点字要安排时间指导书写、练习,提醒学生保持良好书写的姿势和习惯。那么,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认识、记住了本课最容易错的字词,对生字学得轻松,学得清楚,学得扎实了
二、抓住重点,读中悟情,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读书。
朗读既是理解,又是表达。朗读可以内化语言,可以培养人的语感,重要的阅读教学在于朗读。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走“读通、读顺、读懂、感悟”的路线,抓住语文的主干,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语文,让我们看到了一堂扎扎实实的本色语文课。“读书如欣赏风景。”这句话是于永正大师在《“蕃茄太阳”》这篇课文时常提醒学生的话。他说,读书跟欣赏风景一样,进入风景区要边走边欣赏,看到美景就要停下来慢慢欣赏。读书也是一样,也要慢慢地读,边读边欣赏,读到好的句子,就停下来细细想,细细品,就能读出“味道”,读出语感。在这个环节的训练中,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发和点拨,用自己的朗读逐步感受到文中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于老师的入情入境地教学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里,欣赏词语、欣赏语言、玩味语感、体会情感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有老师这样地引领着,何愁学生们欣赏不到文章中的`一处处“风景”呢?如此的品读,学生的语文素养怎能不提高呢?真正的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在思考中体会作者的心境。这样,进行扎实训练语言文字同时,人文性也得到了体现,欣赏到了既得文又得意的风采。
此外,要重视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我想,我们学校这一点做的比较好,校长一直倡导经典诵读,多读书,读好书。可见,我校教育理念的前瞻性。
语文学科本身的魅力是语言,是形象,是美感。语文教师必须心知肚明,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留住形象,获得美的体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觉得我们就是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努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到常态、朴实、实效的道路上来,不做好看的“绣花课”.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语文这门课真正地教好,才能真正扮演好组织者和引领者的角色。
★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享受美的教育(精选12篇)】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2022-06-25
学习小学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2022-12-24
谈风景画审美境界解析论文2023-01-09
让语文课堂美一点(网友来稿)2022-12-17
艺术教育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践2024-01-13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娱乐教育2023-07-11
小学生语文审美教育方法2024-05-21
李吉林情境教育随笔2023-02-23
医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2023-08-05
美术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植论文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