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依据□

时间:2022-09-29 08:03:5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试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依据□(精选9篇)由网友“呼呼”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试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依据□,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试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依据□

篇1:试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依据

试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依据

试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依据   不同国别、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现实的经济调控机制,按照调控主体的不同,大致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市场调控机制,一类是政府调控机制。这两类经济调控机制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依据何标准对它们进行选择方为适宜?这既是国内外经济学家长期争论不休、至今未能彻底解决的重要理论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

一、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

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市场调控机制,其作用基点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独立性、差异性;调控信号是包括工资、利率、产权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与产品价格等在内的一系列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信号;调控方式是各微观经济主体在获利目标的驱动下,根据变动着的价格信号所提供的市场供求信息,对自身经济活动作出调整,进而引起经济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使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趋于均衡。简言之,市场调控机制作用的本质在于各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与相互协调所表现出的整体的合目的性。从这种意义上说,市场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种内在的、自动的自我调控机制。由于价格信号所提供的供求信息往往是即时信息、短期信息,便决定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控结果具有即时均衡、短期均衡的性质。

政府调控机制,其作用基点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共同性、一致性;调控信号是政府、各级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计划部门发出的各项行政指令与法律部门发布的各种法律条文;调控方式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出于对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认可与维护,按照政府部门的指令、指向及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对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整,进而引起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使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政府是作为一个凌驾于一切微观经济活动之上的国民经济总体利益的代表者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协调与控制,因而政府调控机制不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内在的自动的自我调控机制,而是一种外在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非自我调控机制。经济资源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使经济资源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则必然离不开事先设定的调控目标。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政府调控是一种事先的自觉调控。由于政府调控目标是事先设定的,这一目标不过是作为调控主体的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及其长期变动趋势的预测与自觉意识的外化,故政府调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长期调控,而非即时调控、短期调控。

市场调控机制本质上是各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经济资源宏观配置均衡是这种机制运作的必然结果,因此,市场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其存在的必然性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政府调控机制,虽然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市场调控机制的完善,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曾一度减弱,并退居为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但不能由此得出市场调控机制可完全替代政府调控机制的结论。历史的辩证法是:伴随着商品经济更高阶段的发展,市场调控机制的缺陷、局限性正在充分地暴露出来,而政府调控机制得以发挥作用所必需的条件与手段却日趋成熟。人类的经济生活正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补充,从而实现二者有机的辩证的融合。二者的相互补充性,也就是二者的非相互替代性。从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二者作用的最终结果看,二者都是实现经济资源宏观优化配置的方式、手段,故表明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不可替代性,才决定现代经济的调控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也正是因为两种调控机制具有可替代性,才存在一个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与配置问题。因此,对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的选择,不可能是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的选择,而只能是二者不同组合的选择。

二、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选择与配置的标准

对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依据的标准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必然存在差异。我国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推崇政府调控机制,贬低市场调控机制,其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经济调控机制的评价与选择,依据的不是经济标准,而是政治标准或伦理标准,认为市场调控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两极分化与贫富差距,有悖于广大劳动阶层的利益,故必须摒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逐渐认识到,对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必须符合经济的本性及其发展要求,依据政治标准或伦理标准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选择的做法是不足取的。由此人们开始从对经济发展利弊得失分析的角度去寻找选择经济调控机制的依据。这种做法显然是正确的。但由于这种利弊得失的分析尚停留在定性分析层次,未能深入到定量分析层次,故仍难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提供科学明晰的依据。

笔者认为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科学选择与合理配置的依据,只能从经济调控活动相关的成本与收益量的对比分析中去寻找。人们要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均衡,以获得尽可能高的宏观经济效率。由经济调控活动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可视为是经济调控活动的产出或收益。进行任何经济调控活动,都要有一定的投入,这种投入是为获得经济调控收益而支付的经济调控成本。经济调控收益扣除经济调控成本后的余额,即为经济调控净收益。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科学选择与合理配置的实质,就在于找到一种经济调控机制组合,通过其运行,使所获得的经济调控净收益最大。

为了进行经济调控成本与收益分析,有必要引进市场调控成本与政府调控成本、市场调控收益与政府调控收益、等调控成本线与等调控收益线三对范畴。

市场调控成本,即采用市场调控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所付出的代价。由于市场调控机制的本质在于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相互作用,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均衡不过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市场调控成本必然包括各微观经济主体间的交易成本(比如纯粹流通费用、信息费用与契约费用等)和市场调控损失(比如由信息的不完备性、短期性与调控时滞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波动性损失,由市场的过度竞争所导致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等)。

政府调控成本,即采用政府调控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所付出的代价。政府调控活动是一种通过行政指令而实施的调控活动。就某一调控活动的全过程而言,政府调控成本包括指令的拟定与发布费用;指令的传递与接收费用;对指令执行的监督、协调控制与激励费用;指令执行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费用四大部分。政府调控成本还应包括政府调控损失,比如由于政府官员的主观原因或决策信息的不完备而发布错误指令所造成的损失;由于指令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或不能正确地被理解所造成的损失;由于指令的强制性而对指令执行者创造性、主动性

的抑制所造成的经济效率的损失等等。市场调控收益,即采用市场调控机制对实现经济调控总体目标所作的贡献。

政府调控收益,即采用政府调控机制对实现经济调控总体目标所作的贡献。

市场调控成本与政府调控成本之和为经济调控总成本。在经济调控总成本既定的前提下,市场调控成本与政府调控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就一般情况而言,由于市场调控成本、政府调控成本分别与市场调控力度、政府调控力度正相关,故市场调控成本与政府调控成本的此消彼长,便意味着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此消彼长。假设总调控成本为E,市场调控力度为X,为维持单位市场调控力度的成本支出为a,政府调控力度为Y,为维持单位政府调控力度的成本支出为b,则Z=aX+bY。等调控成本线就是Z=aX+b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投影,亦即经济调控总成本既定前提下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不同组合的轨迹。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可以有无数条互相平行的等调控成本线,等调控成本线越远离原点,总调控成本额越高;反之,等调控成本线越接近原点,总调控成本额越低。

市场调控收益与政府调控收益之和为经济调控总收益,即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综合运行对经济调控总目标实现所作的贡献。等调控收益线,就是在总调控收益既定的前提下,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不同组合点的轨迹。经验事实表明,市场调控收益(或政府调控收益)与市场调控力度(或政府调控力度)呈非线性相关变动。具体说来,随着市场调控力度增强(在经济总调控力度既定的情况下意味着政府调控力度减弱),其边际市场调控收益递减(边际政府调控收益递增);反之亦然。故此,等调控收益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这条曲线的斜率 -family:“Times New Roman”“>Δ Y -family:”Times New Roman“”>Δ X Δ Y表示政府调控力度增量, -family:“Times New Roman”“>Δ X表示市场调控力度增量)是处处不相等的。它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组合,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具有不同的相互替代率。随着市场调控力度(或政府调控力度)的增强,单位市场调控力度可替代的政府调控力度(或单位政府调控力度可替代的市场调控力度)越来越小(越来越大);反之亦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同样可以有无数条互不相交的等调控收益线。等调控收益线越远离原点,总调控收益越高;反之,等调控收益线越接近原点,总调控收益越低。

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经济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最佳组合。所谓最佳组合,或者是可使获得等量调控收益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最小,或者是可使支付等量调控成本所获得的总调控收益最大。根据等调控成本线与等调控收益线的关系,可找到这一最佳组合点。经济调控目标一经确定,所要获得的调控收益值及等调控收益线也就随之确定。这条等调控收益线必然与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无数条等调控成本线中的一条相切,其切点就是使既定经济调控目标得以实现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最佳组合点(见图3)。

在图3中,R为等调控收益线,它与等调控成本线C1、C2分别相切与相交。E2与E1点由于位于同一条等调控收益线上,故其代表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两种组合均能实现所设定的调控目标,但E2组合所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无疑高于E1组合所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E3与E1点由于位于同一等调控成本线上,故其代表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两种组合所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是相等的,但E3组合所获得的调控收益却低于E1组合所获得的调控收益。唯有等调控收益线R与等调控成本线C1的切点E1所代表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组合,才是以最低的调控总成本实现预定的调控目标的最佳点。设市场的边际调控成本与边际调控收益分别为MCm与MRm,政府的边际调控成本与边际调控收益分别为MCG与MRG,维持单位市场调控力度所需支出的成本为ACm,维持单位政府调控力度所需支出的成本为ACG,总调控成本为C,则最佳组合点E1满足下列条件:ACmX+ACGY=CMRmMCm=MRGMCG线性也就是说,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最佳组合点是在总调控成本既定的前提下,增加支出一单位货币所获得市场调控收益与政府调控收益相等的点。

在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经济分析时,应该注意由于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同类型经济活动因其自身的性质与所依存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对同一力度的市场调控或政府调控,往往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换言之,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同类型经济活动的等调控成本线与等调控收益线是各不相同的,进而两种调控机制调控力度的最佳组合点也是各不相同的。有鉴于此,在对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作用的利弊得失进行评价与对其组合作出选择时,切忌一概而论,而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或同类型经济活动的不同发展阶段作出具体分析。

三、几点结论

1 相对现代经济活动而言,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是两种既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又不可完全相互替代的经济调控机制,因此,对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选择,就不是一种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的互斥选择,而只能是对二者调控力度最佳组合点的确定。

2 无论是市场调控机制,还是政府调控机制,都有其利弊得失。它们既不是只获益无需支付成本代价的,也不是只有成本代价而无益处的。因而,对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应树立经济观念,严格遵循经济合理性原则,进行成本 ――― 效益分析。选择的依据只能是 使达到既定的调控目标所付出的成本代价最小,或支出既定的成本代价所获得的调控收益最大 ” 。背弃经济合理性原则是不科学,不足取的。

3 市场调控机制或政府调控机制的利弊得失相对不同的调控客体,有不同的情形,抽象地评价市场调控机制或政府调控机制的利弊得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相反,却有可能把人们的认识引入歧途。故对经济调控机制作用的评价及其选择,均应针对具体的调控对象作具体分析,不应先入为主,妄下判断。

4 冲破传统观念的樊篱,从经济的本质及其客观要求出发,遵循经济合理性原则,通过客观的、科学的经济分析,对经济调控机制作出合乎规律的选择,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没有这一变革,科学、合理、高效的经济调控机制就无法确立,现代化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就会成为空谈。

作者:曾小彬 /广东商学院城市经济管理系

篇2:试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依据□

曾小彬

●内容提要: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是两种既具有一定可替代性又不可完全相互替代的经济调控机制;对二者的选择不是非此即彼的互斥选择,而是对其一定组合的选择;选择的依据是:使达到既定调控目标所付出的成本代价最小或支出既定成本代价所获得调控收益最大;因二者的利弊得失相对不同的调控客体有不同的情形,故对其作用的评价应在针对具体调控对象作具体分析之后,而不应在此之前。

●关键词:市场调控机制政府调控机制等调控成本线等调控收益线

●作者简介:广东商学院城市经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不同国别、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现实的`经济调控机制,按照调控主体的不同,大致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市场调控机制,一类是政府调控机制。这两类经济调控机制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依据何标准对它们进行选择方为适宜?这既是国内外经济学家长期争论不休、至今未能彻底解决的重要理论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

一、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

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市场调控机制,其作用基点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独立性、差异性;调控信号是包括工资、利率、产权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与产品价格等在内的一系列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信号;调控方式是各微观经济主体在获利目标的驱动下,根据变动着的价格信号所提供的市场供求信息,对自身经济活动作出调整,进而引起经济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使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趋于均衡。简言之,市场调控机制作用的本质在于各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与相互协调所表现出的整体的合目的性。从这种意义上说,市场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种内在的、自动的自我调控机制。由于价格信号所提供的供求信息往往是即时信息、短期信息,便决定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控结果具有即时均衡、短期均衡的性质。

政府调控机制,其作用基点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共同性、一致性;调控信号是政府、各级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计划部门发出的各项行政指令与法律部门发布的各种法律条文;调控方式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出于对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认可与维护,按照政府部门的指令、指向及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对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整,进而引起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使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政府是作为一个凌驾于一切微观经济活动之上的国民经济总体利益的代表者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协调与控制,因而政府调控机制不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内在的自动的自我调控机制,而是一种外在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非自我调控机制。经济资源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使经济资

[1] [2] [3]

篇3: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控机制及路径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控机制及路径选择

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和调控政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本文依据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互作关系及反馈机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

作 者:田虹 马发生  作者单位:长江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当代经济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CONOMICS 年,卷(期): ”“(23) 分类号:X3 关键词:循环经济   制度创新   研究  

篇4:我国市场竞争调控机制特征探析

我国市场竞争调控机制特征探析

我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态势正全面拉开,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并保持经济发展的长期竞争力,我们必须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其动力效力的同时,积极构建市场竞争调控管理机制,实现”双机"优化组合.构建一个符合一国国情的市场竞争调控模式是该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的市场竞争调控具有初级阶段过渡性、后起追赶性、政府主导性等属性特征.

作 者:盛敏 姚林楠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27 刊 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4(4) 分类号:F123.9 关键词:市场经济   市场竞争   调控机制   中国特色  

篇5:谷氨酰胺体内代谢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谷氨酰胺体内代谢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在简要介绍谷氨酰胺的基本结构与理化特性的基础上,重点对谷氨酰胺在体内合成与降解基本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就国内外谷氨酰胺的生产与应用开发前景作了展望.

作 者:王书平刘俊华  作者单位:王书平(滨州学院生命科学系,山东,滨州,256603)

刘俊华(滨州学院生命科学系,山东,滨州,256603;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3)

刊 名:畜牧与饲料科学 英文刊名: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年,卷(期): 30(4) 分类号:Q591.2 关键词:谷氨酰胺   体内代谢   调控机制  

篇6:流转税促进经济增长机制

摘要:在我国现行税收体制中,流转税已经名副其实成为我国税收收入的第一大税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保证我国财政收入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做出了卓越贡献。

因此,对流转税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本文首先从微观角度分析流转税在投资、消费、出口和技术进步几个方面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其次,结合我国现状,对优化流转税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流转税;经济增长;税收政策

一、流转税税负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的传导机制

经济决定税收,经济是税收源泉和基础,但税收对经济有反作用,经济和税收活动之间既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又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的传导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流转税税负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的传导机制,实质上就是指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程序及规律。

由于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消费、出口和技术进步来拉动,所以,流转税税负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的传导机制,又要通过流转 税税负对投资、消费、出口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来描述。

(一)流转税税负对投资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时拉动经济增长、增加个人收入和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动力,微观税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民间资本的收益率,从而间接影响私人部门的投资决策。

例如,企业和个人在进行投资选择时,往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倾向于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项目或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个项目或产品的微观税负较低,且投资回报率较高,投资者必然会跟进。

诚然,还应该看到,企业和个人的这种投资决策,从局部看是理性的,但从全局看则会造成低税负高回报行业的生产过剩,即发生所谓市场失灵和效益损失的现象。

(二)流转税税负对消费的影响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消费对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起着引导作用。

微观税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消费品的价格,从而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即产生所谓的替代效应。

例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品的供给比较丰富,人们选择的余地比较高,势必引起物价波动,对消费者的选择产生较强的替代效应,从而扭曲市场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

反之,如果微观税负水平较低,则对物价的影响较小,对消费者的选择产生较弱的替代效应,从而较为真实地反映市场消费结构,满足消费需求。

(三)流转税税负对出口的影响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求,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商品和劳务出口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微观税负的高低,直接影响出口商品和劳务的成本和竞争力。

例如,我国虽然按照国际惯例,对商品和劳务出口实行了退、免税政策,但由于受国家财力的制约和政府行政效率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出口商品和劳务的成本,降低了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

(四)流转税税负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已成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较低的微观税负有利于技术进步。

例如,微观税负的高低主要是由税基、税率、税收政策等因素决定的,在一定的税制条件下,税基和税率不会轻易改变,但税收政策的调整比较灵活。

国家为了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通常会制定优惠的税收减免政策,相对降低微观税负,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反之,较高的微观税负直接阻碍技术进步。

例如,我国目前实行的“生产性”增值制模式,对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额不予扣除,直接增加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投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犹如,我国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尚未涵盖只是产权转让和软件开发等领域,企业购进的知识产权或受让是专有技术使用权所含的营业税税款不予扣除,直接增加了高新技术产品的成本,影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流转税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1994年进行的全国税制改革,以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方式,保障财政收入为指导思想,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税制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税制框架。

流转税为保证我国的财政收入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每一个国家实行的税制是由自身的经济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决定的,所以我国也不例外。

我国流转税税收比例占总税收的比例很大,这种税制结构的形成是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连的。

由于流转税征税范围广,而且税收收入稳定,为了能够筹集到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我国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采用以流转税为主的税收制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国税制最大的缺陷是流转税在税收总额中所占比重过大,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抬高物价,制约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无法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流转税作为税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也必须逐步进行改革。

(一)政策建议

1.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天然缺陷决定改革增值税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即对纳税人固定资产买价中的税额,在固定资产购入时不允许一次全部扣除,而是根据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逐期扣除每期提取折旧额中所含的税金。

由于生产型增值税对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不予扣除,因而企业投资的税负较重,不利于企业扩大投资,促进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另外生产型增值税将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因此会导致对固定资产的重复征税,加重企业的税收负担。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这样在增值税税负成本上,这些国家的产品就比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中国要低,不利于我国产品与外国产品竞争。

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将固定资产购入时所支付的增值纳入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并允许一次性全部扣除,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加速更新设备和积极采用新技术,也有利于减少资源配置中的税收扭曲、公平税负。

同时要拓宽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将交通运输业和建筑并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是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能够顺利连接。

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前提下,逐步降低税率,以充分发挥税收中性的作用。

2.改革营业税。

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范围划分不合理,导致了重复征税问题的出现。

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和营业税各个税目的划分不清楚,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税收流失、不同经营者之间税负不平衡,有悖税收的公平原则。

调整营业税的征收范围,按照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将第三产业全部征收营业税、同时简化税目税率,以促进从事第三产业的各类企业平等竞争。

为了保持对某些行业的特殊税收调节,可以对这些行业实行幅度比例税率,其中奢侈性消费项目税率还应当从高。

3.改革消费税。

我国目前仅对烟酒等11个税目征收消费税,但对于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商品种类繁多的我国来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还是显得很窄。

而且,即使是在原来的税目中,也存在着一些遗漏。

调整征税范围,对酒精、汽车轮胎、护肤护发品等普通消费品停止征税;对一些收入一般的消费者极少问津的高档消费品、奢侈品和不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的消费品征税,并课征高税率,这不仅符合优化商品税理论的原则,也能加强消费税的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雍君.税制优化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2]胡怡建.转轨经济中的间接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3]倪秀莲.发展相关经济,增加“两税”收入[J],《税务研究》,7.

篇7:女宝宝起名用字选择依据

天地间柔和、婉顺、明快的景物,不仅给人以愉悦感,而且与女性的阴柔之美恰好协调,如果用春、夏、秋、冬、云、霞、虹、冰、霜、雯、霓等字人名,确具女性魅力。人名如:潘虹、林青霞、龚雪、冰心、江月、周春梅等。

以上就是女宝宝起名用字选择依据,给女宝宝起名字和男孩取名大不同,中国一直有:“男楚辞,女诗经,文论语,武周易”这样的说法,男孩取名讲究阳刚、气势宏伟,给女宝宝起名讲究叠音,当然还有其他给女宝宝起名字的技巧。女宝宝起名在用字方面人们偏爱一些美好的字。一品威客网提供专业的男宝宝起名、徐姓宝宝起名、张姓女宝宝起名等服务,只要您在网站发布任务需求,就会有众多宝宝起名工作室给您提供多种方案供你选择。

篇8:选择美国大学的五个依据

选择美国大学的五个依据

1.大学平均成绩(GPA)

大学GPA成绩部分,要重点关注所学的专业基础课和理论基础课的成绩。如果学生读经济学专业,则数学课程和宏观、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成绩最为重要;如果学生读材料科学专业,则专业基础课的固态物理、表面分析等课程成绩比较重要。美国研究生院确定申请者是工科生还是理科生、是否符合他们的课程要求,并非根据学生的学位专业名称和总体GPA成绩而定,而是学生所学的具体课程。因而从自身的专业背景寻找与申请学校的匹配度,是非常重要的。

2.标准化考试成绩(托福、GRE、GMAT等)

虽然大部分美国大学并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必须提供托福、GRE、GMAT成绩,但一般情况下,美国大学会至少提供一个已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以作为录取时参考标准之一。因而学生可从考取的标准考试成绩水平切入,看自己的成绩水平是否达到该校学生的普遍水平。

3.工作经验

对于申请硕士的学生来说,尢其是MBA和法学院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成为申请美国名校的重要砝码。但对于申请博士的学生来说,工作经验在申请成功率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工作时间太长的话,反而要在学习计划中明确阐述自己职业改变的动机。

4.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偏好

对于硕士申请者来说,自身的研究兴趣和偏好与申请学校的专业导师是否匹配,会直接影响导师选择。此外,每个专业还有很多细分的分支专业。在选择专业时,要了解该校该专业的细分情况。如电气工程专业细分出通讯、DSP、自动控制等专业。

5.经济实力

对于任何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都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而有些硕士课程如MBA、法学院课程为国际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也很少。因而建议学生最好在申请前确定一下自己的经济实力,并以此圈定自己选校的范围。

以上是美国大学择校要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有意申请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所帮助。如有更多美国留学问题,欢迎拨打热线电话400-088-6518咨询育路出国留学专家。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留学预科中心,获取更多的留学资讯。

篇9:磁热效应及磁制冷材料的选择依据

磁热效应及磁制冷材料的选择依据

从热力学基本理论出发,解释了磁制冷材料的磁热效应,并推导出等温熵变|ΔSm|和绝热温变ΔTad的基本公式,为选择合适的磁制冷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 者:吴忠旺 徐来自 黄焦宏 刘金荣 金培育 邱巨峰 WU Zhong-wang XU Lai-zi HUANG Jiao-hong LIU Jin-rong JIN Pei-yu QIU Ju-feng  作者单位:吴忠旺,WU Zhong-wang(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徐来自,黄焦宏,刘金荣,金培育,邱巨峰,XU Lai-zi,HUANG Jiao-hong,LIU Jin-rong,JIN Pei-yu,QIU Ju-feng(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刊 名:稀土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RARE EARTHS 年,卷(期):2007 28(4) 分类号:O482.5 关键词:磁制冷材料   磁热效应   绝热温变  

试论节能减排背景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论文

试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若干问题

公共政策学论文

试论脑死亡立法模式

《纽约公约》中的公共政策论文

试论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试论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航天航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试论法理学视角下我国税收立法研究评述

试论售房养老模式推行中信息不对称和风险规避的探讨

试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依据□
《试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依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试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依据□(精选9篇)】相关文章: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有效防治措施研究论文2022-06-30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2022-08-14

试论如何建立高效率的税收征管模式2023-01-15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推荐2023-09-12

试论税收宪政的理论及其实践价值2022-10-21

试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探讨论文2023-02-11

浅论物业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2023-09-03

法律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技巧2022-10-20

宏观调控法的周期变易2023-04-27

公共关系毕业论文选题2023-12-1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