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失衡与优化分析

时间:2022-10-15 07:39:2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失衡与优化分析(共10篇)由网友“Speechless”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失衡与优化分析,欢迎大家分享。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失衡与优化分析

篇1: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失衡与优化分析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失衡与优化分析

目前中国经济系统的地区结构状况很不合理,对此可以用地区结构失衡的'测度模型来加以衡量.导致我国地区结构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公平竞争及要素自由流动来实现我国地区结构的优化.

作 者:陶立新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刊 名:当代财经  PKU CSSCI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年,卷(期): “”(12) 分类号:F061.5 关键词:地区经济结构   失衡与优化   泛系   西部大开发  

篇2: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分析

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分析

本文基于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及成因的分析,对缩小农民收入差距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作 者:唐芳 蔡志  作者单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 刊 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5(3) 分类号:F121 关键词:农民收入   差距   成因   对策  

篇3:我国地区工业生产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

我国地区工业生产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

一、引言 生产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行业或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

作 者:蔡金续 Cai Jin-xu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统计系 刊 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QUANTITATIVE AND TECHNICAL ECONOMICS 年,卷(期): 17(11) 分类号:F4 关键词: 

篇4: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对策分析

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分析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方面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 者:杨宏 刘海军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刊 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4(6) 分类号:F125.4 关键词:利用外资   市场经济   产业结构  

篇5: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投入总是分析及对策

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投入总是分析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分析-三年间,荆州、襄樊两市累计向农业投八1464780.8万元,其中1992年555674万元,较1990年增加134187.3万元,年均递增14.82%.农业投入大体有四部分,一是财政支农资金,三年共计安排69693.8万元,其中1992年26345万元,较1990年增加5098.3万元,增长23.1%:二是农业信贷资金,三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635440万元,其中1992年289273万元,较1980年增加78438万元,增长37.2%;四是农业利用外资三年共计9179万元,其中1992年5392万元,是1990年的26倍.

作 者:朱信凯 李辉 梁山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刊 名:新疆农垦经济 英文刊名: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年,卷(期):2001 “”(6) 分类号:F3 关键词: 

篇6:经济结构优化中金融服务贸易的战略分析论文

摘要:

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为了提升在国际中的经济影响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一个新的关注点。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而言,我国需要高度重视并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以达到使得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最终目的。加快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不但能够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的现代服务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形成创造力最强的人力资本。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了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国家战略分析及结论。

关键词:

篇7:经济结构优化中金融服务贸易的战略分析论文

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的多元化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趋完整,能够提供的服务日益繁多,而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就是服务类经济,基于与全球经济发展接轨的考虑,我国应当重点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并将之提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里程碑加以重视,发展金融服务贸易不仅仅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路径,更是我国从一般服务经济转向金融服务经济的战略性大计,纵观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相比较之于之前的经济增长保八的增长率而言,当前经济增长速率已不能继续维持在如此高的增长率上,这说明,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在新常态的经济状态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现阶段可以采取的相对理性的经济措施,而发展金融服务外贸首先可以加速我国金融外贸产业的结构升级优化,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优化,最终将积极作用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之后的经济贸易带来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具体而言,经济结构优化中金融服务贸易的战略价值有一下四点:

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逐渐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发展,一系列新兴行业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新生并且扩张,一些服务性活动也被赋予了可贸易性,于是,金融服务贸易业务应运而生,世界贸易相较于过去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自然禀赋的服务型贸易逐渐转向了以知识技术型为基础的新兴服务贸易,尤其是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国际上这类趋势愈加明显,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当顺应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化趋势,加快本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发展,在这样的国际大潮流面前,跟上世界经济的脚步,是我国当前金融服务贸易行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本文通过论证认为,在当前国际背景下,我国的金融机构应该借助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产业转移,开拓创新,力争使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全面走在当今世界的前列。但是,不大乐观的是,就我国目前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现状(本文以宁波市为例子进行说明)来看,正在经济发展期的中国,与世界其余各国相比较,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在国民经济体中所占据的比重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纵观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存在着产业结构落后甚至有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是我国目前面临的艰巨挑战,在此艰巨挑战之下,我国要做到国民经济产业链的升级优化,就应大力扶持第三产业(譬如金融业)的发展,而金融服务外贸就是手段之一,所以,发展该项产业的确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认为,我国要借助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实现国民经济的优化升级,第一个要做到的是学习和借鉴,在发达国家,相关行业发展已经拥有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发达国家在金融服务外贸行业方面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终加以借鉴,从而带动我国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为了提升在国际中的经济影响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一个新的关注点。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而言,我国需要高度重视并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以达到使得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最终目的。加快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不但能够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的现代服务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形成创造力最强的人力资本。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了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国家战略分析及结论。关键词:经济结构优化;金融服务贸易;战略价值分析的金融服务外贸产业的发展。理论上讲,加快金融业与国际贸易产业的融合与互动,能够有效降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终将形成服务产业链体系,从而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第二,当今社会世界各国贸易发展十分迅猛,金融贸易化在各国的服务性新型贸易中所占的部分也越来越重,毋庸置疑的是,一国贸易水平在现阶段都集中在金融服务贸易竞争中。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应当尽快发展该产业,因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外贸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这种战略价值的一点重要体现就是能够极大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促进我国处于经济型常态下的区域经济新型发展。

二、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金融服务外包是金融服务业全球化发展的代表性体现。金融服务外包有很多定义:根据服务内容可以分为金融服务业务流程外包和金融信息技术外包,最常见的是金融信息技术外包,金融性外包服务占据着全球该项服务市场份额的60%以上;按照服务供应商的地理分布来划分,可以分为国内服务外包和离岸外包服务。由于该项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竞争力由此得以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各发达国家的该项服务已经成为金融企业参与国际化金融服务业的主要手段。直到现在,各国通过金融服务外包形式实现的金融服务贸易已达到了较大的规模,对于我国而言,同别的行业相比,金融贸易对GDP的贡献要远远高得多。从成本上来考虑,金融服务外包在各方面(乃至环境保护方面)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因此,笔者认为,在实施金融服务贸易的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我国承接国际金融服务外包的能力,以赢得我国在国际化竞争中的优势领先地位。

三、提升我国的现代服务能力----基于宁波市金融服务贸易现状

1.我国现代服务业总体状况综述当今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发展的金科玉律是:第一产业(主要为农业)表现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不断下降,然后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表现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率持续上升。在世界各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其中大量劳动力先是从农业等产业转移到工业等产业,再从第二产业转移到服务业领域(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现在已然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核心国民经济增长点的经济局面。从我国的经济实践中可以发现,一个国家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取决于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资源开始朝着一体化的配置方向发展,众多发达国家其国内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在本国市场开始持续下降,随之而来的是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金融服务业发展尤为迅速。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行业,是我国服务业顺应时代潮流进行的改革。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通过金融服务贸易可以有效推动形成我国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国际金融市场交易,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一种新思路,一种新途径。

2.宁波市金融服务贸易业现状从到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宁波市金融服务贸易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规模整体偏小、服务水平整体偏低,这种现状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较为微弱。深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宁波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的主导产业长时间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宁波市的生产结构有向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但是金融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宁波市现阶段在这方面发展的动力相对不足。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国内服务业发达,服务贸易就自然有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作为全国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宁波市,由于第三产业的不发达,会相应影响到服务贸易的发展。

(1)宁波的港口优势在发展金融贸易服务业中还未充分发挥。宁波市拥有巨大的天然港口优势,但是这一优势在宁波市发展金融服务外贸行业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宁波市政府主要将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运用于港口沿岸发展,并未将外贸理念与港口发展相结合,所以说,宁波的港口优势在发展金融贸易服务业中还未充分发挥。这一点应该引起宁波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且予以建设,使之成为宁波经济增长的又一个关键点,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港口经济优势,切勿使宁波市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闲置浪费。

(2)目前宁波市政府也存在缺乏金融与外贸结合的意识形态局限,从部分运作机制上看,宁波市政府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与完善机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而这些组织在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又是必须存在的,此外,宁波市政部门协调管理机制十分缺乏,导致部门管理效率低下甚至存在徇私现象,以至于难以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如果没有统一的市政部门内部协调机构,则会导致行政体制不顺,部门工作力度小,协调。从立法层面上分析:一套行之有效的国际服务贸易全口径统计与监测体系是我国现阶段所缺乏的,有关外贸部门缺乏相关立法。

四、加大人力资源转型力度,形成我国人力资本的新型格局

当今中国社会,由于人才市场上劳动力趋于饱和,市场并不缺少一般的劳动力资源,所以,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的主要招募人士主要集中在以金融人才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和服务技术密集型人才。在我国积极发展金融服务贸易行业,为我国金融业注入国际化的发展活力,将我国高端的劳动力变为最具创造力、竞争力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创新性高端人才,从而从根本上转变我国人力资源类型。这一点也是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的战略意义所在,笔者认为,从这一点上来讲,对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的大力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国推行的国策是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有利于我国金融行业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国策的全面推行,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全面转变,试想,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高端技术型金融人才,必将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21世纪最为可贵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我国目前最为缺乏的也是人力资本,所以,本文认为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行业有利于转变人力资源类型,形成我国独有的智慧人力资本,众所周知,金融服务贸易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金融服务外贸将使得我国金融外贸产业乃至其他产业的人力资源将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政策建议

如何深化推动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是政府和企业面对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无论是与金融有关的贸易政策还是与贸易有关的金融政策,都应该充分考虑我国金融业的行业特性与发展需要。

1.政府角度金融服务贸易政策的制定和严格推行需要政府做到以金融支持为核心。政府在制定相关金融外贸政策或产业政策时,需要重点关注资金的支持。例如,鼓励金融市场降低门槛,提供新能源的发展,技术研究和发展需要的相关企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规范和引导外商投资的流动,鼓励资本流动,积极鼓励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国内大型企业等等。

2.企业角度在目前世界范围内金融服务外贸产业竞争压力急剧增加的大背景下,国内金融服务外贸企业应该以创新性产品的研发为切人点,重视企业非价格竞争力的发展。在今后,生产外贸创新型金融服务产品的企业将成为国际市场的宠儿,对产品的不断深化发展,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

六、结语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为了提升在国际中的经济影响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一个新的关注点。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而言,我国需要高度重视并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以达到使得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最终目的。加快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不但能够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的现代服务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形成创造力最强的人力资本。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了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国家战略分析及结论。

总之,在经济结构优化中金融服务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随着我国金融外贸相关产业的逐步完善,与国际标准逐步接近,严格的金融规制已经在我国很好的实施,到那时,我国的金融服务外贸产品在国际上将有很强的国际环境竞争力,而不是由国际市场中的贸易壁垒所阻挡,进而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因此,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逐步建立严格的金融规制政策体系,而且还需要相关企业的创新意识,方能使得中国的金融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充满创新的生机与活力,方能使得我国金融服务外贸在真正意义上为我国的经济增添一抹亮色。

参考文献:

[1]周政华.当代经济增长结构效应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0).

[2]王希.世界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金融融合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学报.,(7).

[3]郭更龙,冯宗宪.金融服务贸易市场次序的经验及一般逻辑[J].新经济,(4).

篇8:我国经济增长背后的结构失衡问题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背后的结构失衡问题分析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但中国经济还存在就业压力大、农民增收困难、收入分配不尽合理、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度、领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经济增长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统一,坚持统筹、协调的`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作 者:吴丽娟 刘晓英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刊 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年,卷(期):2005 18(1) 分类号:F120.2 关键词:经济增长   结构失衡  

篇9:我国经济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状况分析

我国经济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保持了近三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更大程度上还是一种简单的规模扩张,与经济增长形影相随的是经济失衡问题,而在总量失衡的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是结构失衡,而且这种实体经济的结构失衡被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资本流入和我国金融体系本身存在的结构问题不断放大,反映在金融领域便形成了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难题。

流动性过剩的体现: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在经济学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资产的流动性,指资产变现的速度及成本;还有一种理解主要用于央行货币政策层面和银行体系层面,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或银行体系的资金头寸状况。我国当前存在的流动性问题是指货币供应量方面,流动性过剩集中体现为沉淀在银行体系的资金头寸过多。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如图1),自以来,基础货币同比增速稳中有降, 但处于经济软着陆以来的较高水平,尤其是第四季度达到20.9%;M1和M2的增速则一直攀升。这说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充足。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来看,利率水平在20达到历史低点,目前仍然处于不到3%的水平,间接反映出银行体系流动性非常充裕。

综观银行体系内流动性,更能说明问题。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的增多,转化为银行体系的资金头寸增多,超额准备金率不断上升。 准备金/存款比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的差额在以来不断扩大,在年前后达到历史高点(见图2)。

从实体经济部门来看,除了投资时有过热之外,消费长期面临需求不足问题。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融资难的困境中。

综上,我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主要是银行体系内流动性过多问题。

流动性过剩的根源:经济结构的失衡

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直接来源于外汇占款的增多。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缺乏弹性和强制结售汇的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首先由企业持有的外汇转为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同时引起企业在银行存款的增加,然后由商业银行外汇资产再转为中央银行外汇资产,同时引起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超额准备金)的增加,这样一个直通道造成的结果是基础货币的增加、银行可用资金的增多和货币供应的扩张以及银行存贷比(贷款占存款)的下降。

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导致我国长期的双顺差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进出口增长迅猛,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在贸易方式上,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5%左右,加工贸易差额占贸易总差额的70%左右。这种简单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张吸引了国内大量资源,也带动了国内投资。与此同时,我国消费贡献率则一直在下降,2005年只有36%左右,国内投资加上净出口则占据近64%①。国内消费部门的相对萎靡使得家庭部门资金以储蓄形式滞留在银行体系,更加剧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多的问题。

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巨额顺差的积累,反映了我国不断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现实,这一方面与我国特殊国内背景下鼓励出口的政策取向有关,另一方面得益于国际分工体系内部调整的国际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奉行鼓励出口、抑制进口和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在全球内寻求要素的最优配置,因为东亚各国和地区持续多年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拉高了其出口产品的要素成本,所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跨国公司将加工贸易逐步由周边国家转移至我国。事实上,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缺乏弹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背景下劳动的无限供给、资源要素市场分割和价格非市场化所带来的要素成本的低廉,让我们在对外贸易上获得了目前的价格优势。

看来流动性问题的根源是经济结构的失衡,是靠低端贸易的规模扩张拉动经济所带来的副作用。加工贸易是一种简单的规模扩张,其带来的知识技术“溢出效应”较小;而且低端出口的扩张造成国内资源逐步向出口部门转移,这不仅大大延缓了我国产业升级的步伐,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扭曲了资源配置。目前,加工贸易的规模扩张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资源的紧张,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挤出”效应,造成我国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缺失,使得我国一直处于国际产业链的底端。

问题的放大:国际资本流入和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问题

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大量短期资本流入我国和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问题则对流动性过剩问题起了放大作用。

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入

当前全球流动性都比较充足,在此背景下大量资本追逐有限的投资机会,形成了巨额短期资本在一国的流入流出。

这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二战后和平发展期私人财富尤其是证券化资产的巨额积累,为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从主要工业化国证券市场资本化率(1995-平均值)来看,许多国家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市值之和占GDP比重都超过了100%,美国该比重达到227%,英国为163.4%,日本为114.1%,德国为98%。②证券化资产流动性强,交易成本低,在跨国交易时这种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 二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跨国交易的物质成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经济开放与金融自由化尤其是资本项目自由化为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扫除了制度障碍。三是机构投资者兴起,组合投资原理得到广泛应用,这大大增加了跨国组合投资的数额,也使得组合调整的频率加快,使国际资本流动倾向短期化。四是当前美元单一主导型的国际货币体系刺激了全球流动性,其内在的不稳定性也大大增加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汇率趋于浮动,但是美元依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国为减少贸易逆差也不时的用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来影响贸易收支和国际资本流动,这直接影响到全球流动性。五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主要工业化国中央银行采用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20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后,美、德、日等主要国家央行都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基准利率。日本在后甚至采用了零利率政策。主要国际货币所在国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全球流动性泛滥。

当前全球流动性过剩除了体现在市场基准利率之外,还表现在低通货膨胀与高资产收益率(高资产收益率源自不断被推高的资产价格)并存(见图3),这说明全球过多的流动性并没有大量进入消费领域,而是以资产投资的方式形成跨国公司的资本,刺激了企业投资。而过度的投资反而会构成未来通货紧缩的压力。

我国经常项目的开放和资本项目的有限开放为国际资本流入我国打开了渠道。近些年来市场逐步形成的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进一步刺激了国际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国,加剧了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

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金融体系长期以银行机构为主导而且是国家银行占据主体地位,造成的融资渠道单一,使得资金主要向国有大中型企业配置。但国有企业的改革尤其是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许多行业逐步实行“国退民进”),中小企业虽然得到迅猛发展,但却从银行很难得到融资。所以目前银行客户市场被严重分割为国有大企业客户市场和中小企业客户市场,在前一市场上,许多银行资金在追逐有限的优质客户,利率被不断压低;在后一市场上,许多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最终结果是银行体系内滞留大量流动性,不能转化为一些实体经济部门迫切需要的投资。

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

按照传统理论,解决当前流动性问题的方法有两种:对冲干预和加强对资本项目管制(限制资本流入)。

但是,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需要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从出口规模扩张转型构筑综合竞争力,从倚重外向型发展转向刺激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短期内增加汇率弹性、加强对冲干预和开放资本项目可以起到一定缓冲作用。

具体来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地有序推进:

1.资源要素市场的统一和价格市场化

目前能源、工业投入品等资源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品价格不能称作市场化的价格,其对资源配置的引导可能存在扭曲。从这个角度来看,出口部门贸易品的对外价格也不能反映真正的综合竞争力,即使汇率放开后,在此条件下形成的汇率也不是完全市场化的汇率。我国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还存在人为分割的现状,户籍制度和职业准入等制度人为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要素分布过于集中,要素投入缺乏弹性。要加快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化的价格引导资源在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进行配置,以达到经济结构最优;同时加快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统一,打破人为限制,增加要素市场应对国内外冲击的弹性。具体措施如:提高能源、水和其他资源的价格,使价格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同时对污染行为征税,增加排污成本;同时通过立法提高农民工福利,使其享受与城镇就业者同等的社会保障。

2.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我国投资主体先后从中央财政为主演变为国有企业为主。在现有投融资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财务软约束加上地方政府政绩追求下的投资冲动,使得投资规模不断扩张,并带有明显的政治周期性。投融资体制改革离不开对市场微观主体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还需要完善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

3.金融体系结构改革和产品创新

我国金融体系过于倚重间接融资方式,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能迅速转化为实体部门的投资。流动性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站在银行体系角度,更要放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及产业升级。这种转型和升级中所需要的对人力资本、知识、技术的投资都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这需要市场、机构和产品的创新,形成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分散承担的机制。

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体制改革

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和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可以起到暂时的缓冲作用,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但在汇率放开之前,首先要加快国内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另外资本项目开放要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步推进,因为在目前资本项目管制的情况下,有很大部分交易和交易所引起的对外汇的需求和供给是被人为抑制的,这种情况下即使放开了汇率,汇率价格并没有反映市场全部的供求信息。

由于我国汇率缺乏弹性、利率形成机制还未市场化,在目前大量短期资本流入我国的情况下,我们还很难用市场化调节方式通过影响利率汇率来引导国际资本流动,所以可以暂时对资本项目采用“宽出严进”原则予以调节尤其是鼓励走出去,但不能因此而延缓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

篇10: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分析

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分析

始于1995年的国内对劳动力需求的突然减少;使中国经济逐渐偏离了充分就业的航向.国民经济受市场疲软、内需不足、亚洲金融危机、出口大幅减少以及大量职工下岗的`积累性冲击,取而代之的是日益严重的失业压力.那么,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或者说抑制中国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究竞是经济总量问题还是经济结构问题?本文以充实的数据对此进行分析.

作 者:阎文谦 窦庆菊 Yan Wenqian Dou Qingju  作者单位: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刊 名: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TAX COLLEGE 年,卷(期):2001 “”(6) 分类号:F121.3 关键词:产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   经济结构   就业结构   非均衡发展  

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区域差异论文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试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若干问题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对策论文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人力资本扩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分析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

浅谈高校德育如何适应新形势

根据地区发展模式视角下社会工作学介入社区足球发展的研究论文

金融会计视角下的会计制度问题和防范措施论文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失衡与优化分析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失衡与优化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失衡与优化分析(共10篇)】相关文章: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观后感心得精选2023-06-08

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优秀观后感精选2022-11-28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2022-09-07

广东利用外资评价及比较2022-11-24

十五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及相应的财政政策论文2022-10-06

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观后感2023-04-23

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论文2023-11-14

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城市群经济发展梯度与辐射效应2022-05-06

区域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2022-06-10

略谈网络经济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2024-01-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