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妙用之诸佛境界((共8篇))由网友“Vakk”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妙用之诸佛境界,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妙用之诸佛境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妙用之诸佛境界
心经讲述,大圆镜智于内心能明照一切种性之微细特况。对自据点,因主伴昭彰。而由普贤性所联络之诸佛种性,亦莫不炳现当前,成立金刚界曼陀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遍照金刚唐密第五十代普门传灯大奢黎冯达庵 撰述
后学弟子普式 录要
第二节 诸佛境界
菩萨因地圆满而证果位,则谓之佛。
佛为佛陀之略称;或译勃驮,母陀、没陀,乃至古作浮图,及其他相类之音,皆同一梵字也;义为“觉”。有二释:(1)觉察,对烦恼障言之;察其为贼,知所防御也。(2)觉悟,对所知障言之;悟一向被其昏蔽,今得通达也。由觉察可获一切智;由觉悟可获一切种智。具此二智,即名自觉。运以大悲,又名觉他。悲智并用,菩萨能之。一法未精,犹在因地。法法纯熟,则名觉行圆满;遂证佛果。
因地依般若波罗蜜多而修六度万行,及功行具足,则般若波罗蜜多转为一切智智。依此智显现三种法身:
(一)自性法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即究竟涅槃,为受用变化诸身所依。寂然离相,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
自性法身,即一切法之自性全体也。此种法身,本来生佛同具。但众生不能显出;故独曰诸如来真净法界。法界者,一切法所依体也。约不生不灭而能任运示现生死无所留滞,则名究竟涅槃。受用身依此而建立。变化身依此而出兴。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故曰寂然离相,绝诸戏论。真实无量功德藏恒常具足;一切法本性莫不赅摄于是。
(二)受用法身
此有二种:
依无相之自性法身,开展为常乐我净之真实色身;示现主伴,受用无边法乐,谓之受用身。约自性并现,则称受用法身。
(甲)自受用身
谓诸如来于无央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湛然相续,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约渐教,如来在因地时,于无殃数劫,广修六度万行,为一切福慧资粮,及会得波罗蜜多,则成无边功德藏。得十方如来共同加持,则现极圆净常遍色身。是名自受用身。所为圆者,圆满无缺;净者,清净无垢;常者,恒常不断;遍者,普遍加持。此种色身,妙若虚空,寿命无尽;广大法乐,受用无穷。约顿教,先蒙十方如来三密加持,于金刚心中顿显自受用身。然外迹经验未备,须依深般若波罗蜜多以大悲愿力普救一切众生也。
(乙)他受用身
谓诸如来由平等性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轮,决众疑纲,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自受用身,属大圆镜智内证之境。能与感通者,唯十方诸佛。因地菩萨虽得妙平二智,示许参预也。佛为接引此类根机,依平等性智将无量功德藏开拓为外境。色相较详,能令当机菩萨感见之。此色相名曰微妙净功德身。所衬之境,则为纯净土。十地菩萨皆得现身于此境之中。佛以大神通力加持彼身,令接受一切法平等实性。又以妙观察智取相当*轮而开示之,令各悟入法界妙用,同受大乘法乐。此法乐与自受用身不同;内外境互异故。
(丙)变化法身
谓诸如来由成所作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及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
他受用身之法力,唯具妙平二智之菩萨乃克感应。无此二智者,须以变化身摄受之。此用成所作智潜力加持当机,使当前各见随类之身也。 当机若为变易身,则现同类意成身在净土说法。听法者,或声闻,或缘觉,或地前菩萨。当机若为分段身,则现同趣五识身在秽土说法。听法者皆异生之伦。有时为摄机故,亦现神通而说,俾各得利乐。曰变化身者,亦约自性并现言之也。
上为显教极谈,最足依据。在密教更开出等流法身一种;乃如来分位差别智平等流现之身(如观音等)。然亦可摄于受用变化二身眷属之内。此诸佛境界之大纲也。
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现在未来,谓之三世。任何法性,当显现为法相时,名为现在法。未现之前,似作引导之他相,及今追溯之,则名过去法。既现之后,似作代兴之他相,于今预测之,则名未来法。
过去之法能引起现在法;现在之法能引起未来法;此乃因缘展转牵引之义。
过未之法,只有其名,为妙观察智所独知;加以意识,则幻作法尘,此属非量。现在之法,则由意识与前五识俱起,而成现量之相。
诸佛体性,自妙观察智观之,本无时方可言。今曰三世,约世间所见之变化身也。
三世诸佛,有狭义,有广义。或以贤劫中之释尊为现在佛;释尊以前三佛为过去佛;释尊以后九百九十六佛为未来佛;此狭义也。或以现时十方应[化]身佛为现在佛;前此化迹皆为过去佛;后此化迹皆为未来佛;此广义也。
贤劫者,现在大劫之专名。每一大劫含四中劫,每一中劫含二十小劫。小劫之长,无确实数量,只是历时久远之表示。四中劫者: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者,约诸佛修因时言之。盖必如是,乃能成办一切智智。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为无上正等正觉,亦译无上正遍知;即一切智智之异名。此性可分五门显之;即上章第五节所述之五智。
梵音“阿”义为无;“耨多罗”义为上;“三藐”义为正等;“三菩提”义为正觉;合而言之,曰无上正等正觉。又正等者,平等普遍也;正觉者,灵知也;故或译无上正遍知。一切智者,诸识所起法相,当体即空之智也。于“空”之中,更会其所成“有”之理趣,而无所不明,是谓一切智智。正遍知即对一切法正理无所不明,故为一切智智之异名。一切智智虽无所不摄,揭其要旨不外五智。
以五智摄三身,其说不一。取其显密融通者,则如下表:
(1)自性法身——法界体性智摄
自性法身,原是大空中证明一切法性之正智所显现。此智因所证无象,只是体性;故曰法界体性智。中分本有修生二种。本有法身,一切从生皆具;但只具性理,不能随缘起用。修生法身,从实地习练得来;一切妙用皆能转变无碍,此唯佛独“得”。本节所谈,即指此也。
(2)受用法身
(a)自受用身——大圆镜智摄
(b)他受用身 ①福德身——平等性智摄 ②智慧身——妙观察智摄
大圆镜智于内心能明照一切种性之微细特况。对自据点,因主伴昭彰。而由普贤性所联络之诸佛种性,亦莫不炳现当前,成立金刚界曼陀罗。曼陀罗中尊即自受用身。为依大圆镜智明照而有,故曰大圆镜智摄。
他受用身依平等性智普遍开发无量功德藏之真实法性;现作种种光明,或三昧耶形,以接引,皆福德之表示,故曰他受用之福德身,平等性智摄。又依妙观察智随缘献宝种种*轮;启发地上菩萨无量智慧,俾各获无上理趣。故曰他受用之智慧身,妙观察智摄。
(3)变化法身——成所作智摄。
依成所作智之羯磨事业,加增自身五根力量,以加持当机。当机得此强力增上缘,若曾种过相当因缘者,便得从六尘发见化迹功用,而隐揭发解脱种子。故曰变化法身,成所作智摄。
此据各种法身所依主要智言之;其实三身皆具五智。五智之中,镜等四智修习而生;法界体性智则与之互证而已。
五智具足之法身,不惟转识蕴得大自在;即色受想行四蕴,亦无不转为大自在。诸佛境界,如是如是。
识原助智发达,喧宾夺主,智遂不彰。能随时抑识扬智、即是转识成智得大自在。色受想行四蕴依识而有。识已真净,此四蕴亦各转为妙性,皆大自在。此乃佛之境界。
摄大乘论彼果智分云:“法身由几许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种:(1)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2)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3)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4)由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5)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
彼果智者,是为彼行人离一切障所生智德;是已证佛果,以殊胜智显三种法身。三身皆大自在,实由转五蕴得五种自在也。
首章照见五蕴皆空,属因地摄。此五转依乃果地摄。观自在三摩地至此,庶称造极;即观自在王如来矣。
篇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妙用之菩萨境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妙用之菩萨境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遍照金刚唐密第五十代普门传灯大奢黎冯达庵 撰述
后学弟子普式 录要
第三章 般若妙用
般若波罗蜜多究竟何所用?此首章所引大经之言也。修此智慧至无功用道时,虽绝无状况可拟;然菩萨必须依之,乃能证无上菩提,入究竟涅槃;其妙用如此。
第一节 菩 萨 境 界
上二章所释,皆依般若波罗蜜多而显之道相智,与一切智也。菩萨得此,属受用境界。而菩萨境界,原有浅深;本经意在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克证法空真如者。既证法空,必兼生空;妙平二智亦充分发展;根本后得二智即寓其中。若只证生空真如者,其受用未能如下文所云也。
菩萨境界,依三乘教,既证无生法忍者,不受分段身之缠缚;六尘境界无不如如;当境即是凡圣同居净土。此身既灭或乘愿再来度生;或往方便有余净土。此与浅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克证生空真如者之受用境界。依一乘教,当破阿赖耶识时,即生得见方便净土。当显妙平二智时,即生得见庄严净土。此身既灭,得长住华严胜境之中,随缘示迹娑婆。此与深般若相应,克证法空真如者之受用境界也。
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生空智现前,我执净尽,烦恼失其巢穴,即破细惑;心可无挂碍矣。然习气犹存,非彻底自在。法空智现前,法执俱泯;所知障失其根据,则破极细惑。功夫到此,庶称究竟自在,则无挂碍也。
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九云:“无分别智即是般若波罗蜜多”。是依般若波罗蜜多,即依无分别智也。无分别智,初地菩萨得相应;然直到十地乃能成办。中分根本后得二种,已见上章。
又卷八云:“根本智能脱一切障,即消除种种障碍也。后得智非世法所染,即毁誉苦乐等八风吹不动也。”依般若波罗蜜多心所以无挂碍者,更可据此义释之。
既能脱一切障,以百世法所染;宜其心无挂碍也。
经云:无挂有别于故,无有恐怖
恐怖略分两种:一曰身境上之恐怖。如感身命将有危险,或财产将有损失。虽未心见诸事实;而心当顾虑之时,已大起恐怖矣。二曰修行上之恐怖。如素习小乘者,忽闻殊异之大乘;素习三乘教者,忽闻超绝之一乘;因教义互相冲突,纵不敢毁谤,而恐怖心骤然兴矣。会得生空,心略无挂碍;得免身境上恐怖。会得法空,心更无挂碍;得免修行上恐怖。然只一念相应,,未能净除习气者,仍不免两种恐怖心之流露也。
传灯录卷四载禅宗四祖访法融禅师故事云:“师曰:因何降此?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之处否?师指后面云:别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绕庵唯见虎狼之类;祖乃举两手作怖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曰:适见什么?师无语。少选,祖却于师宴坐石上书一佛字,师睹之,辣然!祖曰:犹有这个在。”融师道行素高,时感百鸟衔花供养;对虎狼围绕其庵毫不介意;是能免身境上恐怖者。惟睹座上佛字则竦然,是三乘教习气使然;不免修行上恐怖也。四祖举手作怖势,游戏耳!岂四祖犹有挂碍之心耶?
禅乃禅那之略称,义为静虑;即心定一境,静起思虑以审现量细境也。本为色界所具之德,而亦一切定境之通名。禅宗之禅,直依妙平二智起用,不同三乘禅之仅溯源于赖耶或异熟识也。以超三乘教义之上,故称教外别传。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云:“大梵王至灵山,以金色优钵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而请说最上禅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皆悉惘措;唯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属摩诃迦叶”。世称禅宗初祖。廿八传至菩提达摩,乃来东土为初祖。递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为二三四五祖,惠能为六祖。
经云:远离颠倒梦想,
“颠倒”者,不符真理之妄见也。
正现有了义,不了义。了义者,以智默契法界本性也。 不了义者,以识了别尘境习惯也。
凡夫有四颠倒:
(1) 于世间无常之法而起常见,是谓常颠倒。
(2) 于世间者苦而起乐见,是谓乐颠倒。
(3) 于世间染法而起净见,是谓净颠倒。
(4)于世间无我法而起我见,是谓我颠倒。
二乘亦有四颠倒:
(1) 于真常而起无常见,是谓无常颠倒。
(2) 于真乐而起不乐见,是谓无乐颠倒。
(3) 于真我而起无我见,是谓无我颠倒。
(4)于真净而起不净见,是谓无净颠倒。
凡夫四颠倒,固由执着相对法而然。三乘却以相对法破之,所为以五十步笑百步也。若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法法皆绝对。乃能远离颠倒耳。
梦也者,睡眠时独头意识所起之法尘也。大都依想蕴而生,其要有四:
(1)四大不调梦
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虎狼劫贼追逐;此因四大不调,心神散逸也。
(2)先见梦
随从前所见之事,乘相当之动机而重现于梦也。
(3)天等梦
若人修善。护法天等示现善梦,使增善根。对作恶者则示恶梦,使怖恶生善。
(4)思想梦
常所思维忆想之事,以熏习浓厚,往往现诸梦境也。(见善见律十二)
此外,尚有种种解说,未暇详述。
“梦想”者,即梦中想念也。其境虚妄不实,故属颠倒。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者,想蕴既空,自无颠倒之梦想矣,是谓远离。
大毗婆沙论三七云:“异生圣者,皆得有梦。圣者中从预流果乃至阿罗汉独觉亦皆有梦;唯除世尊。所以者何?梦似颠倒。佛于一切颠倒习气,皆已断尽,故无有梦。如于觉时,心心所法无颠倒转,睡时亦尔。”
大乘菩萨十地,想阴已尽者,颠倒习气亦不能起,故亦无梦。
经云:究竟涅槃。
涅槃具译涅槃那,或译泥洹;义为寂灭或解脱;......内分有余无余二种,大小乘意义各别.小乘以断分段生死之因为有余涅槃;并断分段果者为无余涅槃。大乘以断变易生死之因为有余涅槃;并断变易果者为无余涅槃。亦有以断分段生死果为有余;断变易生死果为无余;此则大小乘对比之论也。然此皆非究竟之谈。若能即生死显涅槃,即涅槃示生死,方得究竟涅槃之道。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者会之。
梵文译音曰涅槃或泥洹,即安住于无生无扰之法性也。所云“寂灭”者,“寂”为纷扰之反,“灭”为生起之反。到此境界。即能解脱生死缠缚,故又译解脱,亦有译为灭度者。或译圆寂。德无不备曰圆,障无不尽曰寂,所谓究竟涅槃。内分有余无余二种,如上所说。
成唯识论卷十云:“涅槃义别,略有四种:(1)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之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量数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2)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尽,而障永寂;故名涅槃。(3)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4)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非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此以无住涅槃为究竟,正符大悲观自在菩萨境界也。
篇3:浅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浅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照自在,菩萨在修般若观照之时,能够当下不假寻思直捷彻底照见五蕴皆空,而没有丝毫间隔或障碍,明明了了,亲证实相。
接下来解释「观」,它的内容有三种:即空观、假观、中观。
什么叫「空观」?简单来说:即是用般若智,先观一切外境,皆是缘起假象,当体即空,本非实法。次观自身四大假合,终归坏灭,离四大之外本无实我。其次再观六识妄心,生灭无常,离根尘之外,本无自性。
什么叫「假观」?即是用般若智,观一切境,虽体达空义,而不废缘起诸法,能够应物随缘,于一切境上不生执着。
什么叫「中观」?即是用般若智,观一切法,皆是中道,彻证性相不二,色空不异之理,不取不废,圆融无碍。总之空观不着一切法(知诸法无性),假观不舍一切法(达诸法如幻),中观圆融一切法——虽不着而同时不舍,虽不舍而同时不着(了诸法非有非无,不生不异)。观自在菩萨,即是由此三观而得自在。
其次「自在」亦有三种:
一、 观境自在,是说菩萨用般若智,照了真如之境,于一切法圆通无碍。
二、 观照自在,菩萨在修般若观照之时,能够当下不假寻思直捷彻底照见五蕴皆空,而没有丝毫间隔或障碍,明明了了,亲证实相。因其所修的观照工夫有如是甚深造诣,所以称之为观自在。
三、 作用自在,菩萨行深般若,亲证法身本有,从体起用,一切神通作业皆得自在,能随缘赴感,分化无碍。又自在即指「自」性常「在」不变(菩萨由「观照般若」证入「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真如自性,此性乃万古不变,历劫常在;常在即是实在。五蕴幻妄就是不实在,唯此真如自性方为真正之实在)。由于菩萨修习深妙般若,亲证「自」性常「在」之理,而得解脱觉悟,是故称之为观自在菩萨。又以「自在」明「观」,正显示菩萨的自在是由般若观慧而得来的。
总括而言,「自在」不出体、用二义;前面所说三:观境、观照、作用,是属「用」方面(「观境」是明所观之境自在;「观照」是明能观之智自在,此二属智、属因、属自利;「作用」是明度生自在,属悲、属果、属利他)。后一说所谓「亲证自性常在」,是属「体」方面。前之观智修习无非要证明自性常在;后之悲心度生又莫不根据此理。以上菩萨「别名」——「观自在」的意思已讲完。
接着再讲「通名」——「菩萨」。「菩萨」二字是梵语音译略称,具足应云「菩提萨埵」,因我国好简,略去二字。「菩提」意译为「觉」,「萨埵」意译为「有情」,合言之为「觉有情」(有情即是众生。旧译众生,新译有情。「众生」则连无情之生、植物亦兼含在内,实不及有情二字较为确切。凡有知觉、有精神活动者,皆称为有情,含有情识、情见、情爱等的意思,指人及一切动物;凡有生命者都包括在内。今单就人类而言,「觉有情」就是觉悟的人。)即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有情以「觉他」;换言之,以「菩提」佛果为上求,「萨埵」有情为下化(「菩提」是所求之果,「萨埵」为所度之生),故称「菩萨」。
因此,菩萨的基本条件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智慧的追求;下化众生是福德的培植。前者是智,属于理,为自利;后者是悲,属于事,为利他。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上求佛道的精神,与下化众生的责任,悲智双运,自利利他,就可以称为「菩萨」。详细地说,「菩萨」有三义:
一、 自利——自觉,谓菩萨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不是一般在迷的有情)。另一说:菩萨能分证如来「觉」道,然而尚「有」微细「情」见未尽;即使是等觉菩萨,尚且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断,虽「觉」而尚「有」、「情」见在,所以称为「觉有情」。(此处「觉」字是指菩萨自觉,「有情」是指菩萨自己)
二、 利他——觉他,谓菩萨不但自己觉悟,而且能以大悲心于生死苦海中去开「觉」其他在迷的「有情」,使之同归觉道,同得解脱,故谓之「觉有情」(此处「觉」字指「觉他」,「有情」指一切众生。)
三、 自他兼利——自觉觉他,谓菩萨广修六度万行,在希望成佛,要成佛,不得不广度众生,所以菩萨是上求佛道之「觉」(自利),下化「有情」之迷(利他),是故被称为「觉有情」(此处「觉」字指佛道,「有情」仍指一切众生)。
因此,必须具足以上三种意义才能称得上是「菩萨」。我们如果要立志成为菩萨——就要彻底地实行「上求下化」;一个彻底「上求下化」的人,他就是菩萨;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可以成为菩萨,只要我们有着与菩萨一样的行愿就可以了。(本经,照见蕴空句是「智」的'作用,度苦厄句是「悲」的作用;此为菩萨「悲智双运」的一种表示。又蕴空句明「无我」,是属修行方面——自利;度苦句明「大悲」,属救济方面——利他。此亦是表示菩萨之无我大悲,自他兼利的意思。)
「观自在菩萨」的意思,也就是说:
能够「观」察诸法实相之理,得大「自在」,不为境界所转,又能救度迷苦众生,具有「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精神,所以称之为「观自在菩萨」。
篇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dù yī qiē kǔ 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 ,kōng bù yì sè , sè jí shì kōng , kōng jí shì s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shòu xiǎng xíng shí,yì fù rú shì。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bù shēng bù miè, bù gòu bù jìng, bù zēng bù jiǎn ,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wú yǎn jiè,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wú wú míng , yì wú wú míng jìn,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lǎo sǐ jìn。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 yǐ wú suǒ dé gù。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 ài。
菩提萨剩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wú guà ài gù,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uò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néng chú yī qiē kǔ, zhēn shí bù xū。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篇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jí shuō zhòu yuē:
即说咒曰:
jiē dì jiē dì, bō luó jiē dì,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pú tí sà pó hē。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篇6:《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关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由于根性的不同,也就所见不同而所证亦有别了。若了达苦等生灭已灭者,则见「真谛」理,证偏空涅盘,是二乘的证悟。
话再说回来,如何是「无苦、集、灭、道」?也就是说,菩萨以般若妙智照见苦等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清净本然,非但没有世间苦、集二谛的虚妄,就是出世间的道、灭二谛,在真空实相的理体上,也不存在它们的形迹。因为诸法空相中,是没有生灭修证可得的。自性空寂本无生死可了(无苦),亦无烦恼可断(无集),自性具足(功德智慧),本不待修(无道),亦无须证(无灭)。正如天台大师所说:「阴入皆如(真如),无苦可舍,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也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因为苦、集所依仍不外是五蕴之法,而菩萨行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既空,则苦、集无所凭借。因为既然失去了生起的要素——五蕴,就自然没有所生的事实——苦集;同时既然没有所灭的对象——苦集,则又怎会有能灭的主体——道灭?由于众生迷故,所以说四谛法以对治之,而菩萨悟故,了知苦等全体即空即真,所以说:「无苦集灭道。」道理就是如此。
此四谛法,可以说是佛教的根本思想,因为一切教典都由四谛开展出来的。但从表面上看来,似乎专属小乘声闻所修之法,其实乃通一切大乘法门,这是怎么样的说法?
「谛」就是真理,也就是「三谛」理:即真谛、俗谛、中谛。而苦、集、灭、道四谛,都各各具有三谛理性。体达诸法皆空是真实的道理,名为「真谛」;体达理性之空不废事相之假,是真实的.道理,名为「俗谛」;体达空、假不二,性相一如是真实的道理,名为「中谛」。迷此谛理为凡夫,悟此谛理为佛、为圣者、为菩萨——对于谛理全迷者为凡夫(不知人人本具天然三谛之性德);中迷者为二乘(二乘迷中、俗二谛,唯悟真谛,故云中迷);少迷者为菩萨(菩萨只迷中谛,已悟真、俗二谛)。反过来说,少悟者为二乘(只悟真谛,未悟中、俗二谛);中悟者为菩萨(已悟真、俗二谛,只迷中谛);圆悟者为佛(彻悟三谛)。凡夫虽全然不悟,二乘虽悟但见真谛;菩萨所悟较深,尚未圆极、只见俗谛;佛则智无不极,悟无不彻,圆证中谛实相理。
由于根性的不同,也就所见不同而所证亦有别了。若了达苦等生灭已灭者,则见「真谛」理,证偏空涅盘,是二乘的证悟;了达苦等,当体如幻即空者,则见「俗谛」理,证但中涅盘,这是菩萨的证悟;了达苦等当体即实相者,则见「中谛」理,证究竟涅盘,这是佛的证悟。
简单地说,「谛」是具有「方便」和「胜义」二门:如审察三界唯苦无乐,此理真实──此「谛」字即作「审实」解,为「方便门」,属小乘。如了达苦等全体即真,各具真空实相之理──此「谛」字即指真理言,是为「胜义门」,属大乘。如《教观纲宗》云:「解苦无苦,而有真谛,况灭道耶?」亦如《法华经》所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由此可知,苦等当体即具寂灭之理。至于解苦无苦,而有中谛,则苦等当体即具实相之理。故本经云:「是诸法空相。」
是以,天台宗依《涅盘经》立「四种四谛」以配合四教:
生灭四谛:如上所说,这是小乘所修之法,为藏教摄。
无生四谛:了达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当体即空,解苦无苦,不为苦所苦;解集无集,不为集所转;知灭无灭,本无生灭;知道无道,不着法相。此为三乘共修之法,属通教所摄。
无量四谛:了达苦有无量相,一界已具众苦;集有无量相,有八万四千烦恼故;灭有无量相,有诸波罗密故;道有无量相,有八万四千法门故,此为权教菩萨所修之法,属别教所摄。
无作四谛:了达一切法,当体即是实相,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道可修,无灭可证,以实相之体离诸造作,故名无作;此独为大乘菩萨所修之法,属圆教所摄(观自在菩萨即是亲自证悟这种境界)。
此外,我们可以看见大乘菩萨的「四弘誓愿」亦是依于四谛而发的:
┌众生无边誓愿度─苦谛
四弘誓愿┼烦恼无尽誓愿断─集谛
├法门无量誓愿学─道谛
└佛道无上誓愿成─灭谛
如果再深入地研究,不难发现,佛教一大组织的内容,无论原始佛教与后期大乘佛教,均离不开四谛的范畴。由此可见,四谛确实是释尊一代说法的中心思想与大小诸乘一贯的根本教义。不过小乘是断灭现实界因果的苦、集二谛,而入于理想界因果的灭、道二谛;而大乘则是把苦、集二谛转化为纯粹化的灭、道二谛。也就是说,小乘是灭生死证涅盘,断烦恼得菩提;而大乘是了达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从根本上说,大、小乘的不同,乃在于四谛观之不同。由上述所引,足证四谛确乎通于大乘法门:如以变易生死为苦谛,法执未忘为集谛,六度、四摄为道谛,无住涅盘为灭谛;这就是大乘所修之四谛法。
全句的意思是说:没有生死「苦」的感觉,也没有贪爱的「集」因可断,没有寂「灭」的涅盘可证,也没有解脱的「道」法可修;因为自性本来解脱没有生死可舍,本来清净没有烦恼可断,本来空寂没有涅盘可证,本来具足没有菩提可修,所以说是「无苦、集、灭、道」。
四┌苦谛─苦果─世世受生老病死,以有身则苦┐
谛├集谛─苦因─念念起贪爱妄想,则恶业丛集┴世间因果─凡夫迷界
表├灭谛─乐果─灭除生死烦恼,证得涅盘寂灭┐
└道谛─乐因─勤修戒定慧,精进诸道品──┴出世间因果─圣者(佛、菩萨)悟界
以上破声闻四谛法竟。
篇7:《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节选解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节选解释
可是,我们要知道,其实无生无灭,永恒不变才是真正的常;寂灭永安,长离诸苦才是真正的乐。
此外,亦可约「能得」、「所得」、「本具」三义以作解释说明:
一、谓依般若胜慧了达诸法皆空,到底何所得?所以说是「无所得」。此约所得方面言。
二、谓自性本自圆满不缺,无须丝毫所得,所以说是「无所得」。此约能得方面言。
三、谓实相本具一切功德智慧,凡夫迷而不见不知,今菩萨依行深般若亲证实相——一切功德本自现成,不是前无而今忽有,更非从外得来;由于是本具的缘故,因此不是真有所得,所以说是「无所得」。此约本具方面言。
其实,一切诸法皆因妄情执着而有,如凡夫执五蕴故有身心世界可得;二乘执空故有偏空涅盘可得;权教菩萨执二边故有上求下化而能所历然。总之,「无所得」即是「无取着」(无爱取、执着);「有所得」即是「有取着」,一有了贪取执着的妄见,则三惑烦恼随之而起。正如《观音玄义》所说:「见思取生死相,尘沙取涅盘相,无明取二边相」。今用观照般若照之,则妄情顿消,执着俱遣,是为凡圣情尽,智虑皆亡,还有什么三惑可言,诸法可得呢?但是既然没有一法可得,为什么下文又说依般若而得究竟涅盘乃至佛果?
以下引《大般若经》文,以作说明:
「善现言:世尊若不可得,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若不得一切法,云何能圆满六度,入菩萨正性,严净佛土,成就有情?佛言:菩萨摩诃萨,不为一切法故,修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无所得故,修般若波罗密多。」
我们要知道,如果真有所得,则心生执着而受缚;若无所得,则心自空寂而解脱──菩萨究竟涅盘,即由无所得心而得来的。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有所得则无所得),若见诸相非相(以无所得故),即见如来(即是真得)」。断际禅师也说:「不得一法名为传心,只无所得名为坐道场。」。凡此皆是说明「无所得即是真得」的道理。与此同时,亦要知道,「自性空」不碍「缘起有」,所以无妨因果的建立;而「缘起有」不离「自性空」,所以没有万法的取着。能够说有而不着诸相,谈空而不废诸法,这才是般若真空最微妙的地方。是故下文说:菩提萨埵依般若而究竟涅盘。
菩提萨埵,略称「菩萨」,前文已解释过。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谓依此般若毕竟空慧而获至心无罣碍,乃至究竟涅盘。
「罣碍」,「罣」是「网罩」义──喻无明烦恼蔽覆真心,如被罗网罩着不得自由;「碍」是「阻滞」义──喻众生执着,阻碍正道,不得前进。意思是说真心受了无明的蔽覆,事事妄加执取(罣),对境生着,触途成滞(碍),故谓之罣碍。亦即被物牵罣障碍而不得自在的意思。
但是到底被什么牵罣障碍着呢?凡夫被色牵罣,故有我执的障碍;二乘被空牵罣,权教菩萨被二边牵罣,故有法执的障碍。
「恐怖」,「恐」为「恐惧」;「怖」是「怖畏」。又,一时惊骇曰恐,常存畏惧曰怖。简单地说,即被事物所牵累而生恐惧怖畏,心不得安的意思。究竟恐怖些什么?凡夫为五蕴的罣碍,而有分段生死的恐怖,二乘为偏空的罣碍,权教菩萨为二边的罣碍,而有变易生死的恐怖。
现单就凡夫方面来说:因迷而不觉故,所以内执四大假合之身为我,贪恋取着,故以身为罣碍,而有老、病、死等种种恐怖的`发生;而外执万法为实有,妄为取着,故以万法为罣碍,而有患得患失等种种恐怖的发生;这都是无般若智,迷实相理,一向以妄想心用事、烦恼心用事,故有种种罣碍恐怖。菩萨依般若智,纯以真实心用事,清净心用事,故无一切罣碍,因而也就没有什么可恐怖的了。
我们学佛之人,若能依般若而修,直至功行得力,此时自然心境一如,解脱自在——内不执着身心,则不为身心所罣碍;外不执着万法,则不为万法所罣碍。到了这个时候,一切老、病、死,和无常转变的种种恐怖,自然化为乌有;要知道,执着是惑,罣碍是业,恐怖是苦,即惑、业、苦──由于没有执着(惑),则无罣碍(业),既无罣碍,也就没有恐怖(苦);故曰「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远离」二字均读去声,作「去」字解。亦可以说,远是永远;离是脱离,即解脱的意思;合之为「永远解脱」。《大般若经》云:「甚深般若波罗蜜远离之相。」又云:「于一切烦恼、六趣、四生,蕴界处等而得远离,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颠倒」,「颠」者「头」也,「倒」是「倒置」。如人之头本在上(顶天),脚本在下(立地),今则错乱相反,头使垂地,脚使朝天,是为颠倒。这是一种譬喻,意谓众生背觉合尘,认妄作真,故称之为「颠倒」。正如《圆觉经》所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以东为西,以南为北)。」
一般而言,世间有四倒。什么是「四倒」?依《俱舍论》十九、《大论》三十一所说:
一、 对于世间诸行无常之生灭法,妄计为常,此为常倒。
二、 对于世间诸苦,妄计为乐,此为乐倒。
三、 对于世间诸法,不明一切无我,妄计为我,是为我倒。
四、 对于世间诸不净法,妄计为净,是为净倒。
所谓妄认血肉之身为净,世间享受为乐,缘影之心为常,缘生之法为我。
可是,我们要知道,其实无生无灭,永恒不变才是真正的常;寂灭永安,长离诸苦才是真正的乐;自在解脱,真实无碍才是真正的我;永离一切尘劳垢染才是真正的净。凡夫精血构成之身,又怎会清净?所受众苦交煎,又焉会是乐?妄心刹那生灭,又何处有常?因缘所生之法,那里有我?这四倒皆为众生迷了真心所起之妄见。
因此,佛陀于临入灭前,曾谆谆警戒诸弟子们说:「若我灭度后,尔等当依四念处为住(「住」是「不离」的意思,谓时时不离四念处观)。」四念处:一、观身不净,可以对治净倒;二、观受是苦,可以对治乐倒;三、观心无常,可以对治常倒;四、观法无我,可以对治我倒。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篇8: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文
唐三藏法师玄奘[注二]译
观自在菩萨[注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注四],照见五蕴皆空[注五],度一切苦厄[注六]。舍利子[注七],色不异空[注八],空不异色[注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注十]。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注十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注十二],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注十三],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注十四],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注十五]。无苦集灭道[注十六], 无智亦无得[注十七],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注十八]。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十九]。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注二十]。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注二十一]。
[注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本处所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则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 可谓言简而义丰, 词寡而旨深。 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
此处的“般若”, 为梵语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 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 有色能见, 无色也能见; 有声能闻, 无声也能闻。 它能产生一切善法。 至于凡夫的“智慧”, 则由外物所引生, 必须先有色与声, 才会有能见和能闻。 若无色与声, 即不能见不能闻, 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 因而我们说, 凡夫的“智慧”, 在佛家看来, 也就成了愚痴, 成了妄想。 “般若”如灯, 能照亮一切, 能达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分别慧”。
“波罗蜜多”, 梵文为paramita,意为“度”, “到彼岸”。 亦即意在说明“度生死苦海, 到涅槃彼岸”。 所谓“彼岸”是对于“此岸”而言的。 生死便喻“此岸”。 它指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造业, 因而不得不轮回于生生死死当中, 永住于烦恼苦海中。 只有修行才能摆脱轮回, 永超生死地。
“三界”, 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共有二十八重天。 下面六重为欲界。 所谓“欲”, 指的是男女、饮食、睡眠三者。 中间的十八重为色界, 居于此界当中者已经离于三欲, 但又保存了“质碍色身”, 仍然离不开物质元素。 是中众生, 虽然有色欲等, 但已经不必非有“物质基础”了。 至于那上面的四层属于无色界。 居于此界的众生则没有形色, 他们已经修成了“空”与“定”。 较之此一境界更高的则是所谓“涅槃”。就佛教说, 可以认为涅槃境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它仅指超出生死轮回世间, 摆脱人生有限性和相对性。 以传统说法, 指的是因修道而超出三界的圣人, 他已经处于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 获得了不受垢染, 永远安乐的寂灭之体。
凡任何修习佛教的人, 按照经往的讲法, 只要依法受持, 就可以度脱生死苦恼, 到达涅槃彼岸。 一般认为, 修习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属于六种“到彼岸”的法门之一, 又称为“六度”, 具体说, 这也就是大乘佛教修习的基本内容。 它包括:一、布施(檀那); 二、持戒(尸罗);三、忍(羼提); 四、精进(毗梨耶); 五、定(禅那); 六、智慧(般若)。 《大品般若经》卷一说:“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 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那波罗蜜, 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 罪不罪不可得故, 应具足尸波罗蜜; 身心精进不懈怠故, 应具足禅那波罗蜜; 于一切法不著故, 应具足般若波罗蜜。”法相宗将六波罗蜜的“智慧”扩展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 合称“十波罗蜜”, 作为菩萨“胜行”, 以配合菩萨十地, 说明修行的次第。 这是题外的话了。 总之, 这六法门又可以喻之为船筏, 它们运载修善众生过渡到彼岸去。 六度之中, 又特别以般若波罗蜜多为最上法门。 即是说, 一旦深入般若甚深法门, 便可以随机而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诸度功德。
“心经”的“心”,意为“核心”、“纲要”、“精华”, 言下之意是说, 此经集合了六百卷般若大经的“精要”而成。
[注二]三藏法师玄奘, 所谓“三藏”, 即指经藏、律藏、论藏三者。 经与律记录了释迦牟尼所说的大法, 经为佛教真理的显示, 律为佛教的禁则及规矩, 而论藏是佛和弟子们讲论其教义的记录, 三藏的内容包含了戒、定、慧三学。 “三藏法师”, 意谓其通晓三藏教法, 自己修法而得利益, 又令人修行而得实在受用, 所以堪为人师。玄奘为唐代僧人, 俗姓陈祎,河南洛阳偃师人, 幼年家贫, 十三岁出家, 十五岁已因聪慧而闻名, 二十一岁受具足戒, 此前已经博通经论。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长安因发生饥荒, 朝廷许百姓出城就食, 他就趁机潜往西域, 传说到羪宾国是道路更为险恶, 虎豹横行, 他只得在一洞内打坐, 天快亮时, 见一老僧, 头面疮痍, 身被脓血, 盘脚静坐。 玄奘上前施礼求问, 老僧即授之以此心经一卷, 说一旦朗诵则山川平易, 虎豹不能为害,鬼魅不能作祟, 于是玄奘继续往西前行, 最终到达中印度的摩揭陀国王舍城, 在当时东方最负胜名的那烂陀寺广学佛教经论, 成为了中外称誉的“大乘天”。 玄奘回国时, 带回了大小乘经律论共500多帙,600余部。 其中便有这部《心经》。 他晚年主要住持长安宏福寺, 主要从事译经。65岁时寂化, 葬于白鹿原。 若无玄奘法师, 作为末世众生的我们, 如何能够沫浴佛祖的法恩呢?!回心经正文[注三]观自在菩萨, “观”作“观照”、“审视”、“审察”等解。 此处并非指用眼作观察, 而是以心去“审视”, 以心去调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取其妙用。 “自”, 作“自己”讲; “在”, 即“存在”。 “菩萨”是bodhisattva的音译。 意为“觉有情”、“道众生”, 汉译又作“开士”、“大”、“觉士”等。 有自觉觉他, 导引众生开悟的意义。 据大乘佛教, 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 菩萨有两种身, 一为生死肉身, 一为法性生身。 三贤位之菩萨, 若未证法性, 仍有惑业, 受三界生死分段身者为前者; 证得无生法忍性, 舍离三界生死肉身, 得不生不死位。 菩萨又有的称为“菩萨摩诃萨”, 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 “摩诃”, 意为“大”; “萨”为“萨埵”的略音。 “萨埵”, 意为“有情”或“众生”。 摩诃萨指有大心, 能救度极多众生, 使之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大智度论》说, 此种人心能为大事, 其智能得大理; 因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 能修难修, 能舍难舍, 能忍难忍; 经三大阿僧祗劫而行愿不退; 唯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求目标。
观自在菩萨, 合起来说, 就是能观照自心, 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 心中常能住寂, 又能慧天悯人, 以大觉有情为己任, 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 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 观自在菩萨, 又称作“观世音菩萨”, 梵文则为avalokiteshvara。
[注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 此处作“功行”解; “深”, 则释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 已达到甚深境界。 说到这种功夫, 是一步一步由浅而深地达到的; 先是初发心, 行观照审察, 这就要求自心常在, 要扫除妄念,专住佛境, 眼只见佛色; 耳只闻佛声; 身只对佛境, 这样才能发见真心。 但这也只是浅近功夫, 进一步则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后, 又能在无意中作意念守持, 不为外界所牵动。 知道所谓心想, 无非是妄想攀缘影子。 无论是能知所知, 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 从其本性来说, 它们既是空是假, 又非空非假, 是有是无, 又非有非无。 若能到此, 可以说已经达到空境了, 但犹未达到“空心”; 再进一步扫除妄情, 观照现前的身心世界, 一眼看透, 一切意念也无非自心所现, 浮光掠影, 也如镜中像, 如水中月, 一切声响, 如风之过树, 一切境界, 如云在空中, 都是幻化不实的。 不仅外面的世界如此, 内心的妄情何尝不是如此呢?一切爱恨种子、习气烦恼也都是幻化不实的。 于是起先要用意念来克服的心, 现在就是不用心意守护也达到了空。一旦境也空, 心也空, 心境两忘, 便升入了一个新的阶次。 更进一步, 连此境界也可以抛弃, 便可以达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经扬弃, 这样的功夫达到纯熟而转深, 再勇猛精进, 便可以最终使一切人为的妄念消除, 生出妙智妙慧, 达于涅槃彼岸。 “处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即是得到妙观察智和无想慧的时候。
[注五]照见五蕴皆空, “照”, 光明所到, 照耀; “五蕴”, 梵文pancaskandha的意译, 也称为“五众”、“五阴”, 实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者。 “蕴”的意思是指“蕴集”、“积聚”。 “色”指有形有相的事物。 对于人的感觉来说, 形质之色包括了地水火风等四大, 一切有坚湿暖动性质的东西。 人的身体称为“色身”。 “受”作为“领纳”义解。 即领纳感受种种境界; “想”是思想, 由六根感触种种境界, 心中思想种种相貌形状, 这叫“想蕴”; “行”, 即行为; “识”, 指对所感觉的对象分别所起的认识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修习了般若法门, 功夫深久, 生出了妙智妙慧, 于黑暗中也有光明照耀, 因则能够洞见一切诸法均为不实在, 均为虚假。 懂得了众生的五蕴对于菩萨的真心是有掩盖障蔽而使其昏昧的功能的。”
[注六]苦厄, 逼恼身心的苦恼灾厄。 苦厄起于生死。 生死因结聚五蕴而有, 因之不能返观五蕴的虚假不真。 由于认识有如是的错乱, 难免受到痛苦烦恼。 痛苦烦恼不得清醒的认识, 不免要起惑造业, 结果便陷入了更深的魔道, 因而轮回生死, 现世执有五蕴, 未来招致生死苦厄。 如果能够了达, 连五蕴都是虚假幻化的妄想, 扫除一切魔缘, 自然心中清净, 生出智慧, 也就可以度脱一切苦厄。 这便是修行般若法所能达到的境界。
[注七]舍利子, 即舍利弗, 梵语shariputra(舍利弗怛罗)的音译略称。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因其持戒多闻, 敏捷智慧, 善解佛法, 被称为“智慧第一”。 此处称呼他的名字, 因般若法门是大乘的真空妙理, 最深最上, 非具足大智大慧者不能享用。 而舍利弗是智慧的象征, 故佛在此称呼他, 意在告示: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非有深心智慧者而不能得入之。
[注八]色不异空, “色”即形色, 色身等。 也可以说就是前面说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质碍的东西, 简言之, 一切物质形态。 “空”指虚空, 真空。 “空”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 或者说“色灭为空”, 不能说除掉了世间一切事物就可以达到空, 因为“空”并不是空无所有, 不是虚无。 “空”是实相, 实然之相, 实然本体。 空是绝对的相待性。 而相待性是世界的真相, 是它的依止。 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具有相待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 无不依止于相待性, 离却相待, 也就是离却了“空”, 事物就会堕入虚无, 堕入真正的无根无据无着落。 正是从此意义上, 才说“空即是色”, 意思是:空与色本来就是不可以分析为二的。 色身借四大和合而成, 自体就是空, 本来就含有相对性。 不仅如此, 世间的什么事物又不是假借因缘而成的呢?就其相待性, 依赖性而言, 本来就是假, 就是幻。 而只是因为凡夫迷昧真性, 以假为实, 执色身为我所有, 于是起惑造业, 违背真心, 贪恋物质利养, 以为自己的一切可以安享百年而不坏, 殊不知人生犹如风中的烛, 犹如深秋枯树上的一片叶, 不定何时就会熄灭, 何时就会飘落, 哪里能够自恃呢?我们由四大所成的身体, 不过是假缘暂住, 给人一种虚幻的实在性而已。 究其实, 物质之色先天性地包含着不稳定, 包含着“短命”, 所以说“色即是空”。 此句既是佛祖广释般若法真谛的开端, 更是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的要义。
[注九]空不异色, 真空与形色并没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这样说呢?以色执著为实有的, 固然不应该; 而将空执著为虚无的, 同样也背离了释迦牟尼的教导。 要知道, 那怕凡夫的五蕴之身, 也是业力所成, 也是由于过去世的业力习气熏染才凝集而成。 从因缘的角度, 它不是无端呈现的, 人生的内在依据便是佛所教诲的缘生之法院, 世间 一切事物无不处于前后无际的因果系列当中。 一切色质均是因缘凑合而成。 这因缘凑合就是相待性, 就是空性, 因此才说空不异色。 空不异色是要强调世间因果的实在性, 是想说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 是要说人类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所赖以成立的基础, 是不可以用空的理论来取消的。
简而言之, 身由业力所造, 业力由妄心所造, 人若造业便会感受人生的苦果, 以致受身出世而偿还果报的苦恼, 今生受过去世的业报, 未来世感受现世的苦果。 三世之中, 轮回流转周而复始, 除非修善根而超越, 否则不会有了结之时。 外道中人因为不了正因至理, 远离妙智妙慧, 错认为色若灭了便是空, 落于顽空, 认为人若死后, 清气归天, 浊气归地, 一灵真性归于太虚空, 于是追求清心寡欲, 一味修持苦行。 还有的人坚持断灭空的见解, 认为人生既然终归是五蕴分离, 便没有现世的道德可言, 也没有未来的解脱可言, 因而进一步便胡作非为, 结果种下恶因, 将来自己遭受恶果。
只有二乘声闻缘觉罗汉, 依佛法修持, 知见能够超出凡夫之外, 得阿罗汉果位。 他们知道三世因果道理, 因而了解以色为实有是一种妄想, 但仍未了解三界也是心中的幻现之法, 不懂得万法无非识情变化而有, 生死也是一种幻化, 因而有的惧怕三界厌离生死,以为只要离开色就是真空, 于是闭门独修, 或在深山, 或在坟冢, 殚精竭虑, 一定要离一切相, 只为了求得解脱。 结果忘了舍己救人一说, 失却了众生同一本性, 救他即是救己的真谛。 他们把解脱也执为一种相, 把空也执成一种相。 所以仍然陷于幻妄之中。 小乘得道果者难免执相。 相是什么呢?我们不妨称为“相分”之“相”。 所谓相分, 就是心中所生起的关于事物或者观念的心中之想, 犹如人们所说的心念等。这种相分其实是心中幻化出来的。 心中不著相, 就不会有相分, 一切境界也就了了可明, 不会拘于形色而生惑。 从而起心动念, 无不符合自心本性, 无不符合真空实相。 这就是大乘菩萨的境地了。 所以说, 真空不是空, 真有不是有。 空不是色灭亡之后才有的, 空与色本来无异, 空是色的规定和依据。 因而真空即是妙有。虚空是华藏的虚空。
[注十]色即是空, 此处菩萨又反复再说了达色性是空, 真空即是色的道理。 空性并不是兀突突的空, 它是要落实在色的相对性中间的。 色也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荒谬的世间事物, 它们自身就包含了作为世界本质的真性, 也即是空性。 没有空, 也就没有安立色的去处。 诸佛菩萨, 在时说空, 有时说色说有, 这是因为在一切诸法当中, 色与空是相互通达的圆融而同一的。 就空性至极言, 世间无一色不空; 就空性也要发用流行言, 无有一色不显真性。 空与色是两极, 但又是包含着对方的两极。 世间无一物不空, 世间也无一物不有。 修佛的人, 关键是不要执迷于任何一工侧面, 不要偏于任何一极, 既不执于空相, 也不执于色相。
由此可以引出“受想行识亦步亦趋复如是”的进一步推论。 五蕴当中,色蕴为首, 色蕴如果能够安立到本性是空又因空而相待假, 而因缘有的立场上,则其它的四者, 即“受”、“想”、“行”、“识”也就不难理解其一方面因缘而有, 因空性而生; 另一方面, 也就因缘而无, 也就是因缘相待而不可依恃, 从而归为空的道理。 总而言之, 一切形色之有, 无不是假, 因为它们要依缘才能存在; 又无不是真, 因为它们无不包含着那绝对的相待性, 无不包含着空性。 所以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说“色即是空”。华藏是虚空的华藏。
[注十一]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诸法”,指世间一切法, 亦即天地间的一切事事物物。 此处指五蕴诸法, 即因五蕴而生的一切相待而有者。 “空相”, 指“真空实相”。 人的真心本来是常住不动的, 只因五蕴集聚心中生出私欲遮蔽真性, 才会有种种执著, 才会妄执外境为有, 才会视所见、所闻、所嗅、所触为真, 才会以五蕴为实有。 只有般若慧才能如同利剑断除诸多迷惑, 只有在缘起性空的立场上才能把握“空相”。
“不生不灭”, 五蕴真空, 便无法可生, 若法不生, 自无可灭。 一旦明了般若妙法, 无妄想心, 就不会有生有灭, 也就无需乎求离苦, 也就没有度脱苦厄一说了。“不垢不净”, 污垢与清净本来是两相对立而存在的。 凡夫未破烦恼, 未除贪嗔, 生出了我执与法执的偏见, 这就是垢秽; 二乘修习者已断烦恼, 无离贪嗔, 能证人空, 名为清净; 凡夫染于有漏的恶缘, 名为垢; 圣人熏修无漏的善缘, 名为净。 然而他们的垢净只有其名, 究其本体言, 根本无所谓垢与净, 所存在的只是空而已。 空是既不可谓净, 也不可谓垢的。 凡夫若一念头不觉, 生出妄心便是垢; 圣人了达空性实相, 不受拘于五蕴, 不受诸法色相影响, 则是净。 从诸法的本然之相上说, 垢也没有, 净也没有, 这叫“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世人的本来心量, 如大海一样宽广博大, 含容万物, 蕴育万机。 但只有圣人才能把本来的心显示出来, 不为事事物物所遮掩。 从极的角度看, 本有的心量并非修行而有, 而是修行而显, 所以说心量不会因为觉悟而增另加一分, 也不会因为迷妄而减去一分。 凡夫似乎心量狭小, 但那只是因为五蕴蔽障, 六尘牵缠束缚, 不能修行观照, 所以才会有真心隐没不显。 无论凡夫, 无论圣人, 佛性本有, 真心俱在, 人为地增一分或减一分都是不可能的。 生灭垢净增减, 都是从生的情见妄分别所致, 这也就是苦厄, 所以佛在此教诫, 只有了达心性本来是空, 一切善恶凡圣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其体性原本寂然, 没有任何分别想量的必要。回心经正文[注十二]是故, 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真空实相中的五蕴诸法, 都是因缘和合, 虚妄而生, 不可以用生灭垢净的心去追求。 彻底了悟真空实相的圣人, 连因缘本身也视为空, 其中自然没有挂碍之色法, 没有受想行识诸蕴的心法。 只有勘破般若甚深法, 才能无幽不洞, 无暗不除。 佛祖告诫说, 修般若慧的人要时时观照, 不可迷于色心二者。 从根本的究极的角度来看, 一切存在的根本相是空, 是相对, 是依赖, 它并非磐石不可动摇, 所以才说“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色心二法都因为空性而丧失一切实在。
[注十三]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称“六根”, 梵文为sadindriya。 也称为“六情”, 为“十二处”的“内六处”, “十八界”的“六根界”。 “六根”能够摄取相应的“六境”, 即色、声、香、味、触、法;生长出相应的“六识”, 亦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有着向外的取著倾向, 众生由于外务, 所以易于不知所归, 因而真性蒙蔽, 起惑造业, 丧失本有佛性。
色、声、香、味、触、法六者, 称为“六境”, 它们是六根作用时不可少的境界, 即眼能视色, 耳能闻声, 鼻能嗅香, 舌能尝味, 身有所触, 意有所思所念。 总之, 六境包含了一切可认知的对象。 “六境”有引诱众生心思向外的可能, 即说它们易于蒙蔽众生本有的真心, 由于有污染性, 所以又称为“六尘”, 因而“六境”又叫“六尘”。 “六根”与“六尘”的相互作用使众生生出了种种虚妄分别心, 造作种种业因, 感受种种果报。
佛告舍利弗说, 六根六尘都是由真空实相上幻化出来的虚妄法, 本来并非实有, 如果能够了解引理, 虽有六根对待诸尘, 但仍可以不受诸尘所染。 最终能够做到眼见色尘而平等一如, 由不起分别而视天界地狱相等; 耳闻声尘而不作分别, 无论他人是毁是誉, 终归不起欣喜心、沮丧心; 鼻闻香尘而不作分别,能使厕室化作香殿; 舌尝味尘而不拣择甘苦; 身感触尘而无意于涩滑软硬, 以至能够令刀箭化为天华; 意触法尘, 而不随逐诸法, 由不随虚假打转, 心中自定, 陶冶涵养,终归显出真心本性。 [注十四]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此处所说无非是“十八界”, 即“六根”、“六识”、“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 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 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 六尘作为认识对象; 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总说起来, 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这里的“乃至”是举十八界的首尾,将中间的各界省去了。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注十五]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明”,指痴暗的意思。为十二因缘中的一支。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生”。是佛教“三世轮回”中的基本理论。这十二支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称“十二支”。据《俱舍论》卷九说,十二支的关系是:
1. 无明缘行,“谓诸愚夫于缘生法不知唯行”。由于不懂得佛教缘生法,所以起惑造业。
2. 行缘识,“由引业力,识相续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凭附中有,驰赴所生结生有身。”前支的思想行为,作为引导力量,使识凭附中有,而向与其相应的投生处转生。
3. 识缘名色,“于此趣中有名色生。”此“趣”指六趣中的诸“趣”,善恶一共六道。此“趣”,亦即“结生”一刹那之“有身”,谓此“有身”于母胎中之心(名)、身(色)得到发育。
4. 名色缘六入,“如是名色渐至成熟时,具眼等根,说为六处。”即胎儿由心身之混沌状态发育至有认识器官的分工。
5. 六入缘识,“次与境合便有识生,三和故有顺乐等触。”六入,或六处与外境相合而生识,称为三和,触觉由此发生,此相当于幼儿的阶段。
6. 触缘受,“依此便生乐等之受。”由有触觉便生苦乐及不苦不乐等受,此相当于所谓童年阶段。
7. 受缘爱,“从此三受,引受三受。”由有感受,引生贪爱。三爱,指对世俗世界的执爱,这相当于所谓青年阶段。
8. 爱缘取,“从欣受爱,起欲等取。”由有贪爱,便生出狂热的对世俗种种享受的追求,此相当于成年阶段。
9. 取缘有,“由取为缘,积聚种种招后有业,说名为有。”由贪爱执取等思想行为,必然招致后世果报,就此能招后世果报言,这些思想行为总称为“有”。
10. 有缘生,“有为缘故,识相续流,趣未来生。”由“有”产生后世之果报的思想行为,必然导致“来世”之再生。
11. 生缘老死,“以生为缘,便有老死。”此下二支为一个总的因果循环链条,每两支间顺序成为一对因果关系,而配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又可以概括为两重因果:由无明、行两支作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则成为现在果;由爱、取、有三支作为现在因,行、老死则为未来果。此称三世两重因果。佛教认为,任一有情生命个体,在未来得到解脱之前,均依此因果链条的力量在三世和六趣中间流转,永无终时;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不平等现状,也都可以从这一因果系列得到根源性的说明。
总之,十二因缘中的各个环节,是互为因果的,人类之所以陷于悲剧,人类的痛苦所以没有终了之时,都由于它的桎梏。缘觉罗汉悟得生死转回的苦趣能够逆观老死苦的境界以生为因,生以有为因,有以取为因,取以爱为因,爱以受为因,受以触为因,触以六处为因,六处以名色为因,名色以识为因,识以行为因,行以无明为因,而无明以真空妙性为体,本来是虚妄。若能返妄归真,返本还灭,便无明灭,由无明灭,便有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都随之而灭。这是缘觉罗汉修行观照的境界,叫做“还灭门”。缘觉罗汉认为十二因缘为实有,便用功去消灭它;而大乘菩萨以般若妙慧观照这一境界,以为其未必是实在之体,应视同大虚空一般,因此说到底,凡夫流转于十二因缘中也属一种假说,从根本上看,仍是虚妄。只要达到了悟真实,扫除一切执著,把握因缘起而性空的谛义,也就空除了十二因缘。这才是大乘法门。达此境界,也便不再追求一己之私的解脱,不至于在“个人”的道德完善上下功夫,不会只追求了悟生死。因此才会悲心大振,无意于摆脱个人的十二因缘桎梏,而是投入世间,上行下化。不度空地狱,誓不成佛。
[注十六]无苦集灭道,“苦集灭道”,指四谛道理,也称四谛法门。“谛”为“真理”的意思。“苦谛”者,是人对于社会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苦,指生死果报,有三苦、四苦、八苦等的说法,简而言之,大凡世间上一切逼恼和身心不安的事,都可以叫做苦;“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的痛苦的原因,“集”是“招集一切苦恼”的意思。世人所以有苦恼,都因为倾向于以“我相”为基础和出发点,因有“我相”,故执著我有与我所有的妄想,一切争夺欺诈、穷奢极欲无不因之而起,也无不因之而导致更大的痛苦。世间的快乐,说到底也仍是苦,正所谓“乐是苦因”。众生因贪欲而造罪,招集众多苦报,所以苦集二谛是世间法,又是有漏因果,集是苦因,苦是集果。明白了这种烦恼业因的来源,自然就会思量厌离苦恼,并因此而行动起来,修善止恶,断灭集的苦因。
至于“灭”与“道”二谛,是出世间法,又叫无漏因果。“灭谛”指断灭产生世间诸苦的一切原因。“灭”者,灭有为还于无为,也就是涅槃,亦即靠修行而达于最终的寂静;“道谛”是指脱离“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超入无苦有常无我清净地的理论说教和修行方法。“道”有“能通”的意思。简而言之,它包括了戒、定、慧三无漏学及所谓“三十七道品”。人有造罪的业因,所以一定会招来苦果,自作自受。罪业只能自己为自己消灭,这是灭谛;要消灭罪业,只有依据一定的方法,此为“道谛”。道谛为正道修习法门。这个法门又可以简单地说成“知苦、断集、修道、证灭”。
[注十七]无智亦无得,“智”作“般若”解。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智”为能求的心;“得”为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佛果有四种,一缘觉、二声闻、三菩萨、四佛。二乘菩萨修行六度法门,上求法于诸佛,下普化众生,自己修行得利益,又以利益泽润他人。所以能如此,都因为以智慧为第一,有智慧,也便能够彻上彻下,自己得真空大智,又能教益众生,使除惑生慧。在凡夫看来,入了菩萨阶次,功行很大,智慧非凡,已经很了不得;但在菩萨本人看来,这不过是还了本来面目,并没有什么智慧可言。其实,什么也没有证得,不过是回归本来寂寥而已。因为真心本来空寂,在般若真体当中,一念圆融,本来没有修习的事,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证得。所以不见有知的大智,也就没有所证的果德,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经不是真空。知而无知,才是真知;得而无得,才是真得。所以归结为“无智亦无得”。换言之,人人皆有本觉真心,智慧本然,不假修行。只要不起妄念,不作分别,也就复了本性和真心,就能返观自性本空,除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智慧之障。障碍一除,本心显露,一切世间的空性、真如性了了分明。
从这个意义上说,修佛其实是复性。既然智慧本来就在心中,修般若也就不必执为实有,否则也就成了迷妄,成了遍计所执了。所以《中观》上说:“大乘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于空,诸佛所不化。”道理大致如下:众生执有为病,证空是除病的药草,有病既除,空也随之消灭,正如病愈而不再用药一样。如果明白这点,为什么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诸法本性是空也就可以理解了。进一步,还可以说,缘觉所修的十二因缘法门,声闻乘所修的四谛道理,二乘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都是空,都是假设,都是譬喻。但这是得了大道之后的返观,是回首下看的结果。若众生尚在修行路上,就宣布佛说十二部经原本虚拟,那就是说胡话,信口雌黄,我慢如须弥山了。修行之人,依法修持,一步一趋,待到功夫圆满,机缘成熟,自然真心常住不变,其中既没有丝毫虚妄,也就没有什么解脱无碍,生死惑尽,安乐现前。这就是大乘菩萨亲证后的境界。
[注十八]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此处的“以”说明原因和来由。《大般若经》上有“佛果以无所得故而得也”。
“菩提萨埵”,全称为“菩提萨埵摩诃萨”,意为“大菩萨”,梵文应为mahabodhisattva。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便得度脱生死的菩萨。《大智度论》说,此种人心能为大事,指心能度大众,智能悟大理,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能修难修,能舍难舍,能忍难忍;经三大阿僧祇劫而行愿不退;唯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求目标。这是区别于二乘菩萨的。
“依般若波罗蜜多”的“依”,作“依靠”讲;大菩萨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罗蜜是所依之法,其解脱智慧从所依持的修行法门中生出。
“挂碍”,的“挂”即牵挂;“碍”即妨碍。意谓由于物欲牵挂妨碍,所以不得自在;“恐怖”,即惊恐怖畏的意思,心中惊慌,当然不得安乐;“颠倒”,不平顺,不安定;“梦想”,不符合真实的妄想,错乱之想;“究竟”,达到至极地位。
“涅槃”,无余涅槃与有余涅槃相对而言。先释涅槃,涅槃为音译,梵文名nirvana。通常译为“灭度”、“寂灭”、“解脱”,也译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寂灭者,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也。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此中所译'灭'即为正翻。僧肇之《涅槃无名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秦言无为,亦名度。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流四度。”涅槃又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两种。有余涅槃生死惑业已尽,但有漏身所依之苦果尚存;相对之无余涅槃,谓更灭依身之苦果而无所余也。
《大智度论》说:“涅槃是第一法无上法,是有两种:一有余涅槃;二无余涅槃。爱等诸烦断,是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就大乘而论,变易生死的因如果得以断除,则为有余涅槃;变易生死的果如果得以断除,则为无余涅槃。
究竟涅槃是大灭度,大,谓其法身清净圆满,普遍显现于一切方所。由其无处不存,所以为”大法身“。”灭“是解脱,摆脱世间一切事物的妨碍,心中没有欲念,故谓之”灭“”度“,也即是”般若“,为六度之一,即照破众生长夜痴暗的智慧光明。菩萨依照般若法门修行,观照真实,最终达到人空、法空、空空,三障尽除。人空则境空,境因心有,境依人而立,人尚不得,何来依人的境?勉强地说,无人之境本来寂寥,荡然无存,仍然是空;从法空一面说,观境自然不见境,境不妨碍妙智,观心也不见心,惑不碍心,心境两空,于是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滞碍,也就不致生出惊恐,没有死的怖畏,既已断尽恶因缘,心便常定不乱,远离七颠八倒,昏烦扰乱和幻妄,得解脱,得通达,证常乐我净,得究竟涅槃。
[注十九]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者,此处含有”十方三世“的意思。这一佛教用语,大致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一切时间和空间,这也就是佛教所看待的时空宇宙。十方,谓东南西北四方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方,再加上上方和下方,一共十方。”三世“的”世“者,有”迁流“之义,”有为“之义。用于因果轮回,它也指个体一生的存在时间。即: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现世、现生、中际),未来(来世、来生、后际)的总称。《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沙门瞿昙恒说三世。云何为三?所谓过去、现在、将来。“又说:”云何过去世?若法生已灭,是名过去世。云何未来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来世。云何现在世?若法生已未灭,是名现在世。“
”佛“,即佛陀,意为”觉者“或”妙觉“,这是出世的圣人的极果。”觉“有三种意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按佛教的说法,凡夫所缺的是全部三种意义:而三乘菩萨所缺的是后两项,只有佛才能做到三项具足。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sambodhi的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正觉“,就是佛智,或称作”一切种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无上“,指其至高无上,无人可凌其上;”正“者,不偏不邪之义;十法界同为一体。谓之”等“,不同于凡夫外道的见解,称”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圆极佛果,自在菩提。菩萨虽了然心性平等,自利利他,但尚未圆证究极之果,其上尚”正等正觉“有待努力;二乘超凡入圣,明心见性,但不能明了一切众生心性平等,故犹只能自利,而不能觉他,只是”正觉“而已;外道心外取法,修诸多苦行,却不明心性为何物,所以是”邪见“;凡夫众生,虽有本觉真心,但妄念未除,故称”不觉“。只有佛陀三智圆明,五眼洞照,始觉与本觉合而为一,能转生死为涅槃,化烦恼为菩提。总之,诸佛也是依赖般若法才得到菩提智果的。
[注二十]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此一段极赞般若功能。”故知“二字,总结前面说的般若功用,引起后面所说的般若利益。就是说:因般若波罗蜜多能够了脱生死苦恼,驱除烦恼魔障,所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咒,也叫”总持“,梵文为dharani,音译为”陀罗尼“。意思是”有力量的语言“,”能成就除恶生善的事实“。
佛教认为,不断地念咒,就会受到这语言的熏习,便是一种熏修,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教化。这里说佛陀以慈悲心说显密法,以法味熏习一切众生,愿他们如同佛一样也得正觉,在潜移默化中超凡入圣。另一方面,又因甚深般若的道理难以显明说尽,唯有密证一途,所以称作”咒“。咒,已经有”神“的意义。”大明咒“,谓其能破长夜痴暗,照彻一切皆空,无所遮蔽,如同日光照世,”无上咒“,指世间出世间无有一处超过此法门,若依此法门修行,便能证得”无上“的佛果;”无等等咒“,说没有一法能与般若相等,般若法是佛的修行心要,是圣中之圣,依此修行是无等等的途径。修般若法,能破色法心法,无牵无挂,不但明心见性,并可以径此证佛果,尽除一切众生所受的苦厄灾难。所以说,般若法门”真实不虚“。
[注二十一]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为梵文咒语。本经前面,从”观自在菩萨“始,至”真实不虚“为显说般若;此段咒语则为密说般若。佛法本来分为显密两种,显明者,佛经借世俗文字语言传达道理,示现于人,导人修持而得利益。秘密法则含有咒语这样的方法,佛法的本质在至极之处是不可说的,佛只是为了众生利益才不得不说法,那神妙不可说的秘密只有借咒语来教授了。秘密法门之一的陀罗尼,凡夫不能理解,只好不作汉译,但念诵仍是有效力的。
按以往的说法,《心经》中全部要义,完全包括在这四句咒语中。念诵这四句咒,其效力等同于诵读此经。
依法藏大师所说,此四句分别可以释如下:”揭谛“者,此处为”去“或”度“之意,这也就是深般若的本有功能,度众生于彼岸;重复”揭谛“二字,无非是自度度他的意思;”波罗“意为”彼岸“;”波罗揭谛“者,”度到所欲之彼岸“的意思;至于”僧揭谛“的”僧“,意为”总“或”普“,因而”波罗僧揭谛“的意思便是”普度自我及他人都到彼岸“;”菩提“为”觉“;”娑婆诃“即”速疾“也,意谓依此心咒,速疾得成大觉。只要默诵此密咒,就在不觉不知的状态下超凡入圣,所以才说,此咒即般若,而般若即是咒。
《心经》一卷,说尽了《大品般若》六百卷的义理。佛教化众生,随机引导,由凡夫至佛界,修行的法门因人而异。若众生有迷于色法远甚于心法的,佛为之说五蕴合色而开心法门;若有迷于心法而远甚于色法的,则说六入十二处合心而开法门;若有众生迷于色法与心法二者不能自拔的,则为之说十八界的虚妄义;若众生有不迷于色法及心法的,又为之宣说一切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假,因假而得中道的含义。
总之,众生有异,是因为心不能照见诸法实相,所以不能照见,是由于根尘识显现且相互纠缠,所以执有执无,失却般若光明,起惑造业,陷于六道轮回,受苦无穷。若能回光返照,依般若法修行,功夫纯熟,自能自见本性,自显圣性,从而照五蕴为当体空,照十二因缘为缘起空,照一切诸法为自性空。得三智,即一切智,一切种智,道种智。《大般若经·初品》中所说的:”欲以道种慧具足一切智,......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习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上说:”此三智一心中得,若就其次第而言,则有道种智生一切智,由一切智生一切种智“。《摩诃止观》说:”空、假、中,皆见实相,名一切种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但这是配合《中论》的三是偈中的空假中来说佛智的。按照我们的说法,一切智是关于一切对象的认识能力,若就佛教而言,它所把握的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性。《大智度论》卷二七说”总相是一切智,总破一切法中无明暗“。《大乘义章》卷十八说”知一切如,名一切智“;至于一切种智,那是关于事物个性或别相的认识。《大智度论》卷二七说:”别相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一切种智有时也被认为是综合认识共直与别相,即共性与个性的智慧。《大品般若经·三慧品》说:”一相故名一切种智。谓一切法之寂灭相;复次,佛如实知诸法行类相貌,为显示故说名字,以是故名一切种智“;而道种智是一切智和一切种智的基础,贯穿佛教修习的全部过程。《大智度论》说:”初发心乃至坐道场,于其中一切善潜心产名为道;此道分别思惟而行,是名道智。"
以此三智观待诸法,可以了然,声闻四谛法、菩萨六度法、大乘菩萨的究竟解脱、佛的菩提大觉,都是真空所摄。一切法空,一切圣解脱法空。因为一切法原本不生不灭,也就不需要解脱,无需转染成净。世间与涅槃,生死与烦恼、佛与众生平等一如,了无差别。得此三智,强以了直空妙有,得中道之旨,这也就是摩诃般若。至此,也就显出了众生本有心性和灵光,其所照显,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正是观世音菩萨修行甚深般若的亲证境界,也就是全部般若经类的义趣所在。
回向
圣菩提心极珍贵,诸未生者令生起,
令已发起不衰退,辗转增上恒滋长。
★ 心经解释
★ 心经全文及译文
★ 观自在美文
★ 《金刚经》的精髓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妙用之诸佛境界(共8篇)】相关文章: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解释2023-04-26
观潮释句导读2022-08-11
《心经》修法2023-09-14
论《金刚经》之般若2023-05-26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2023-02-06
金刚经讲什么2022-05-24
《心经》系列自序2023-02-17
从《信心铭》与《六祖坛经》 看禅宗不二法门2023-06-28
金刚经一滴2022-04-30
《心经》别说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