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如何理解中介范畴

时间:2023-08-30 08:12: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也谈如何理解中介范畴(精选7篇)由网友“蒋劲夫”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也谈如何理解中介范畴,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也谈如何理解中介范畴

篇1:也谈如何理解中介范畴

也谈如何理解中介范畴

矛盾中介不同于联系中介.中介依对立面的存在而存在,没有矛盾(对立)中介便失去了其性质和意义.“一分为二”是矛盾规律的朴素表述,“一分为三”只是矛盾的一种解决方式,而不是其普遍存在状态.只有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性质,才能准确地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和中介观.

作 者:王家忠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刊 名:东岳论丛  PKU CSSCI英文刊名:DONGYUE TRIBUNE 年,卷(期): 26(1) 分类号:B0 关键词:中介   矛盾   唯物辩证法  

篇2:也谈对戏弄臣的理解(网友来稿)

也谈对戏弄臣的理解(网友来稿)

刘泉德

6月1日的《语文报.高中版》登载了陈国泰老师的一篇文章《“戏弄臣”辨》,我看后颇受启发,也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各位老师商榷。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一句“大王见臣(于)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于)美人,以戏弄臣”,人教社的《教师教学用书》将“以戏弄臣”译为“以此来戏弄我”,陈老师认为应理解为“以此来戏弄我王亲近的大臣”,并阐述了三方面的原因。对其中前两条原因,我非常赞同。但对第三条原因我认为不够明确。历来的注家对此句有两种理解:一是现行教材的“以此来戏弄我”,二是原先老教材曾选用过的“拿它在亲近的大臣之间戏耍”。可惜的是第二种注解仅出现过一次,后来就没再采用过。对现在教材的注解我赞成陈老师的'看法,古代的“戏弄”确实不能与现在的“戏弄”等同起来理解,古文中应该当两个单音词来理解,而现在它是一个双音词。但是陈老师把此句译为“戏弄我王亲近的大臣”,我认为不妥。

其一,戏应为“戏耍,游戏”之意,非“戏弄”之意。其二,“我王”指代不明。如指秦王,则不合情理,似与和氏璧无关,且此句为廉颇所言,称秦王为“我王”难以理解;若指赵王,则此句只能是说戏弄蔺相如了,这样译法和教材意思完全相同,只是更繁冗了。所以我认为不妥当。我认为应该理解为“戏(于)弄臣”,即“拿它(和氏璧)在亲近的大臣之间戏耍”,这样理解符合文言文的语法习惯(省略介词“于”),同时更能显示语言的简洁,体现出司马迁作为史家的语言功力。

此外,语文课本文言文中有许多像“戏弄”一类的古今异义词,课本没有加注,老师教学、学生自学时有较大困难,而一些参考书的注解又众说纷纭。建议教材编辑要对此类词语特别注出。还有一些较难区分的多音字(尤其是古音字)、多义字,课文也要注出为好。

以上只是一点粗浅看法,如有不妥,请各位同仁指正。

作者邮箱: liuquande1969@sohu.com

篇3:也谈《金刚经》

也谈《金刚经》

《金刚经》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也称《金刚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一卷,属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异译本主要有北魏菩提流支和南朝真谛的同名译本、唐玄奘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义净译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等。此经也可看成是般若的一个略本,因为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它都有了。《金刚经》虽然只有一卷,但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在汉地佛教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例如,禅宗六祖惠能就对此经十分推崇,认为“若欲入甚深法界、人般若三昧者,直修般若波罗蜜行,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

《金刚经》全文约五千四百多字,经梁武帝昭明太子分为三十二章(分)。通过佛陀与“解空第一”的弟子须菩提的问答,阐述了般若性空的道理。全篇没有出现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都是空的智慧。在《金刚经》中,佛陀用非此非彼、有无双遣的重重否定,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实相者皆是非相”;世界万法本质上都是“性空幻有”,人们将“如梦幻泡影”的有为法执为实有,才生出种种烦恼;为了破除烦恼就应该扫相破执,这样才能认识到诸法实相。为了使人们真正做到扫相破执、无相无住,它还举了很多例子用以指导人们的修行实践。

如,佛陀使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而进人涅架,却“无一众生实解脱者”,因为众生之相皆为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无实实在在之众生可得,是名众生。再如,佛陀的身体有三十二种相好,但不能根据这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因为这不过是外在的虚妄之相,但又不能不以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因为这样又会陷入另一个极端。《金刚经》对“相”的破斥是十分彻底的,指出对佛法也不能执著。“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法只是破除烦恼,证悟真理的手段,并不是真理本身。经中以舟筏作喻,说明佛法只是方便施设,不应拘泥死守,“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另一个要点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相传六祖惠能听人诵经至此处言下大悟。

住,意为住著之所,无住,则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著于一定对象。因万法无常住不变之自性,人之认识也不应以固定概念当作事物的固有本质。《金刚经》最后强调,般若法门是佛法修行解脱的最高智慧,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承诺如果有人信持此经,并为他人解说,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果报不可思议”。该经末尾,佛以一首偈颂作为全经思想的总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在佛教史上影响极大,被认为是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其建立的性空幻有、扫相破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是获取佛法正见的基础,也是建立佛教信仰和开展修行实践的前提。般若性空的理论,就佛教的信与解来说,主要解决了解的问题;就佛门的知与行来说,主要解决了知的问题,自然成为诸佛之母。对大乘佛教而言,《金刚经》及其思想有着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金刚经》作为译介最早、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一,对中国佛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就中国佛教宗派内部而言,隋唐以后天台、三论、法相、华严诸宗都十分崇奉《金刚经》,各宗大家都结合宗义写下了不少有关《金刚经》的注疏。直至近现代,寺院僧人日常课颂和讲经说法,都依此经。在民间,《金刚经》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连目不识丁的妇孺都有可能随意背出一段或一句《金刚经》。在佛教扶世助化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金刚经》应验、感应故事成为中国民间社会劝善化导的重要形式。而以《金刚经》为题材的各种文化艺术创作则说明了该经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影响和地位。《金刚经》与中国佛教、中国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故要了解中国佛学与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一下《金刚经》是十分必要的。

拓展阅读:读《金刚经》的建议

最近在纽约大觉寺讲了两次‘如何读《金刚经》’,著重于字音及如何读断句子,好像颇得听众的欢迎。特别是初读《金刚经》的,发觉有许多地方,和他原先以为是对的并不相同。事后有人建议我应该将它写出来,也许有很多人会得到好处。其实,只要诚心诵经,念错几个字也没多大关系,各地方言就有许多不同,顶要紧的是掌握住经中的意义。又何况我所知有限,所谓对,也是主观的见解,不过能够满足几位同修的愿望,也是应该,所以就写出来,抛砖引玉,望能多得读者的指正,欢迎有新的意见。

中国的文字很美,包容性极大,古文不用标点,所以往往有各种不同的读法和解释。千余年来,因为抄写及印刷校对的不够精确,差异错误,在所难免。《金刚经》版本极多,各种版本有不同出入的地方,恐怕比任何经典都多,于是许多大德的注解,因为依据不同版本的经文,也可能颇有出入,有的地方,使读者莫知适从!譬如须菩提第一次所问的‘应云何住’,许多近代版本印成‘云何应住’,一字易位,影响极大。又如‘不’字,可有三种不同的读音及意义,也容易为人忽略。

依据我看了近二十种不同版本的结论,认为台湾大乘精舍印行的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校正本》为最合理,他参考了十一种版本的经文、注、疏、赞述,有敦煌石室发现的一千多年前唐朝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金刚经》(石刻)文,有九百多年前东传到日本再传回来中国的《金刚经注》,以及清朝乾隆时的《金刚经疏记汇编》等等,江居士的校正严谨,是值得介绍的。

这次即采用这本校正本作为蓝本,经文与目前的流通本,有多处不同。我建议读经大德参考大乘精舍所印江居士的校正本内的校勘记。另外,我依照下列二个原则,加以注音及简单的标点。

(一)一个字如有多种读音及意义的,则根据《辞海》加以注释。

(二)加入简单标点符号,并不采用校正本原有的标点。

很有趣的是,《金刚经》的前半部,似乎读音、句读等的问题比较多,后半部则很少。现在请各位逐字逐句的研读下去。如果觉得太长,不妨中途休息。如果能有一字一句合您的意的,就很不错了。

篇4:也谈诸葛亮

也谈诸葛亮也谈诸葛亮诸葛亮,你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一颗赤胆忠心令古今英雄钦佩不已;上知天文、下小地理、□通今、神机妙算令古今智者顶礼膜拜!油灯之下,你稳坐中军帐,手持羽扇,运筹帷幄,谱写了一个个传奇故事: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你,令敌人闻风丧胆,谈亮色变,何其雄哉!你让周瑜问天:既生瑜,何生亮?又何其智哉?

而今——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人说:诸葛先生,你好愚呀!知子莫若父哇!白帝城托孤,刘备将扶不起的刘阿斗托付给你,你明知他无治国之能,你却竭尽心力去辅佐。你明知刘备有言在先若其不才,君可自取,你却因那一颗忠心而为蜀汉奋斗到生命的尽头。以近人的心态揣摩六被的用心——孔明取代阿斗也好,这样阿斗会有个好未来;但他心里还是希望孔明能辅佐阿斗辅佐阿斗吧。为了将先主未完成的事业发扬光大,你尽心竭力,夙夜忧叹,“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没有一事不是希冀在有生之年“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何等的赤胆忠心哪!

如果你自己成为蜀汉的一国之君,以你的才智何愁国家不能兴旺呢?哪会有后来的曹魏繁荣?那里还会有乐不思蜀的笑谈?可怎奈时不与我待,于是便有了五丈原的那一声长叹,是叹自己未完成先主的遗愿吗?聪明的你知道,你的死亡会使蜀国遭受灭顶之灾,即使巧施锦囊妙计,斩杀已有反心的魏炎,用自己已死之身吓退来来势汹汹的司马懿,又有何用呢?你的用心何其良苦哇?有人说你傻,也许吧!你为蜀汉奋斗一生,不求功名利禄,到头来又得到了什么?扶不起的刘阿斗,最终被司马炎所灭,没有了你,他又能干什么?即便如此,还留下了乐不思蜀的千古笑谈,让您的一生心血付诸东流,真是可悲可叹哪!

难道刘禅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你的一生,让你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吗?难道他的出现就是为了陪衬你的这颗巨星,让古今英雄顶礼膜拜吗?而今,我要说,及古今大智慧于一身之人——诸葛亮也!仅凭一颗对先主的忠心,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一生,古往今来,又有谁能企及?

篇5:也谈雷锋精神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歌曾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是的,爱就是奉献,它的前提是“无私”;如果奉献带有附加条件,这样的爱就变味了,它还能让世界变得美好吗?

在五十年代,湖南长沙市出现了这样一个人,他就是雷锋,他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他的一生中做过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有一次,他去旅游出差,发现一位妇女丢了车票和钱袋,立即掏钱给她买了车票。又有一次在沈阳车站,看见一位老大娘去抚顺看儿子,手里拄着拐杖,拎着大包行李,十分不便,便主动上前去帮助她。人们称赞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新世纪的今天,人们以物资条件为主,逐渐擦试过雷锋蒙尘的记忆后,仔细阅读雷锋说过的这段话,对人生的价值重新进行认识----有人很自私,强调以自己为中心,把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视为没有自我意识的工具论;更有人指出,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是陈腐的,现代青年重视自我价值,办事要让“自我”合算,吃亏的事“我”绝对不沾。有识之士面的人对这种现象,提出疑问:为什么社会需要温暖,人们却不象雷锋那样燃烧自己?雷锋精神是否应该继续发扬?

应该。雷锋精神是一种美,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高尚的风格和博大的胸怀,虽然青春短暂,一眨眼,已白发苍苍,但精神上的青春是万古长存的。那位曾受雷锋帮助的丢失火车票的妇女一直把雷锋铭记在心中;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一直唠叨着雷锋这位战士……雷锋已成了群众心目中的榜样,风里浪里的一面旗帜。

在五十年代中国贫穷时,雷锋的名字响彻中国大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社会风尚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而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雷锋精神奏出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交响曲。

逝去的岁月无法唤回,但在新世纪的清晨,“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又复活在大地上:台湾著名的歌手张惠妹来宁,除了开演唱会外,另一重要内容是为快报和江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共同推出“献出一角十分爱”大型助学活动捐款。南京一位老人在他90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来到报社决定以毕生积蓄8万元建立一个爱心助学基金,每年帮助两位在南京高校读书的女大学生。

让我们发扬雷锋精神,响亮地朗诵:“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篇6:也谈激励机制

也谈激励机制

在“人的管理”问题中,很少有比激励更令经理们感到兴趣的。激励是指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

授权激励的现实基础

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率领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这就是著名的霍桑工厂实验。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实验,梅奥等人总结出这样的观点:员工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产有很大的影响,而物质环境、奖金对工人的生产效率影响有限。

于是,行行色色的激励理论相继登场,“物质人”到“主权人”,X理论到超Y理论,马斯洛的5大需求层次,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近代的ERG理论,麦克莱兰德的需求理论……

时至今日,由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极大丰富,人们已不单单追求金钱,他们还要求得到社会的认同、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美国有一本小说描写了一个家族的奋斗史:第一代人因为贫穷而追求财富,成为当地的首富;第二代人生来富有,追求地位,成为社会名流;第三代人名利皆有,转而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这三个发展阶段不但是几代人的追求,它同样是个人成长理想的上升阶梯。“仓廪实,而知礼节”说的是同样的道理。

今天个体的需求多样化、复杂化,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事半而功倍。前面已经列举了各式各样的激励理论,但其核心在于:所有人都需要尊严,既要自尊,也要他人的尊重。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需求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因此,任何使人们自我感觉良好的东西都能激励他们。

所以,授权的激励价值在于为下级表现自己提供机会,使下级有机会自我感觉良好。

授权的原则

激励机制中的授权是有原则的,具体来讲,应分为:

1.评价风险

老板和经理在授权以前应充分评估风险、损失。可是有的领导拿授权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错误地认为授权之后,事务由下属全权负责,他可以高枕无忧。他们忘记了“士卒犯罪,过及主帅”,忘记了自己还有领导责任,下属完不成任务,上级也要承担“用人不当”的责任。

所以,可以先授予下属一些风险小的权力,随后逐渐加大风险和权力范围,直至下属能完全独挡一面为止。

2.充分授权,权责相符

给予下属充分的权力,不干预下属的具体做法,下属才能大展拳脚,不会因空间狭窄而觉得缚手缚脚。有的公司常常责大于权,使工作很难开展。由于责大于权,员工没有努力工作的动力,工作效率低下,这恐怕是企业最大的浪费。

授权不单单是给予权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授权上级可以指导、监督、锻炼下级,使下级尽快成长。同时上级也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更为重要的事务。为此,授权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人总是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会努力表现自己,而授权就是提供给人们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

3.合理检查

一般可以通过下属的业绩、进度报告或与下属研究计划的方式进行监督指导,即“信任是好的`,控制更好”。

所以,授权必须进行有效的指导与控制。一定程度的控制才使之不敢有所逾越。

授权的误区

目前在执行授权机制时许多人关于授权通常有两个误区:

1.将授权等同于放权。

有些老板认为授权之后自己就失去权力,无法再管理别人了。于是他们就紧紧握着权柄一刻也不放松,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过问,连买支铅笔也要亲笔签字。可是,事必躬亲会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重要事务,难以使企业发展壮大。

所以,授权是为了更好地掌权,授出小权才能独掌大权。

2.怀疑下级的能力而不授权。

有些经理担心下级干不好,便不断干预下级的工作。下级被看作是“经济人”,没有自主权,都是被动的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依赖心理,“反正上级会来管,用不着我瞎操心”。人就如此,给他一根拐杖,他就会把全身的力量都压上去。因为没有授予自主权,下属也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对于企业这恐怕是最大的浪费。

也许下级开始时是干不好,企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上级也不能一味追求稳妥。上级只要给予下级适当的指导和监督,该放手时就要放手。

组织越庞大,授权越重要。尽量减少管理工作当中的“家长制”、“包办制”,使每一个成员,都感觉到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作独立判断而不是任人指使的“跑腿的”。要在企业管理上做到充分授权,分层负责。毕竟,选授一部分的职责,上级退居一边观察,适时给予指导,这样要比到最后关头才把权责一古脑丢给下属好得多。

作者:光起 叶华

篇7:也谈“朽木不可雕”

一直很喜欢尼采的一句名言:“才能是一件修饰物,而一件修饰物同时也是一件遮掩物。只有当一个人什么都不能做的时候,他才真正显示出自己是什么。”是的,也许对于雕刻而言,朽木只有赤裸裸的坦诚和无奈———在这一领域,它是无能为力的。这就如同一个已经残废的人,要如何同常人一样健全呢?这要求本来就是蛮横无理的。然而我深信在这世上大凡存在的便是合理的。朽木,它的生活在别处罢了。

记得初中生物课本的第一章便是“食物链与食物网”:草木为植食动物提供食物,而植食动物又为肉食动物所吞噬;当这些二级消费者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它们的躯体将重新融入土壤,孕育出更加繁盛的生命。我想若从自然平衡的角度剖析,树木枝干的腐朽并不等同于某种放弃或是决绝。相反,“病树前头万木春”,如果说枝繁叶茂是一种奉献,那么化作春泥未尝不是一种牺牲。默默无闻将自己的生命悄悄化作花的精魂,在芳菲世界中千回百转;像是歌剧魅影中的假面人,朽木掩去了自己丑陋的面容,而让自然界更加美好的事物绽放出充满喜悦的歌声。这样一种割舍难道无法证明朽木存在的价值吗?默默的奉献难道只换来人们对朽木的不屑一顾吗?也许仅仅是因为草木理所当然的欣欣向荣,使朽木在这方天地中格格不入。或者只是因为朽木的消亡方式与肉食动物同伍,超出了绝大部分植物的想象,所以它被视作异端,以“朽木不可雕也”受到千古的嘲笑。这本就是一种极大的不公正。

卡夫卡说:“在孩子们中间,我并不算是最聪明的,但也不是最糟糕的。可这一切到了人们的口中却成了我是最愚笨的。”这样一种遭遇让我很是同情。爱迪生为了摆弄他的瓶瓶罐罐、破铜烂铁而一再逃学,结果自然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和父亲重重落下的巴掌。这样一段经历更是令我叹息。然而,最后的结局是卡夫卡成了一代文豪,而爱迪生则以“发明大王”闻名世界。类似朽木上结出累累硕果的奇迹,也许恰恰验证了所谓“朽木”的另一种价值,一种超脱世俗功利目的的光芒与成就。

哲学上称藏身之处可以有无数,而能使你获救的唯有一处;然而在这绝无仅有的一处,获救的方式却层出不穷,贯穿着一往无前的可能性。所以何必只抓住朽木的“不可雕”这一弱点穷追不舍呢?何必要在这样一条单一的道路上苦苦追逼最后失望或者抓住绝望呢?

朽木有朽木的用途,而我们的希望,同样可以在别处。

也谈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

论司法会计鉴定与审计的共性与差异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和译评

谈教学反思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实践的辨证关系探析

近十五年来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状况分析

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

《步入大学》读后感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新模式-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也谈如何理解中介范畴
《也谈如何理解中介范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也谈如何理解中介范畴(精选7篇)】相关文章:

海外高校也扩招 当心留学陷入“文凭工厂”2022-06-08

兴发教学预习导航心得作文2023-06-28

谈音乐教学中的互动学习和即兴创造-论文2022-10-13

什么是读书笔记2023-04-24

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2023-07-19

读出一方新天地2023-05-07

常见的英语复试考查形式2022-09-17

内部关系自查自纠范文2022-05-13

也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2023-03-05

加强公司党委班子建设 提高执政与执行能力汇报2022-08-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