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之影响浅析

时间:2023-09-01 08:58:4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金融危机对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之影响浅析(精选10篇)由网友“清梵2233”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金融危机对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之影响浅析,欢迎大家分享。

金融危机对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之影响浅析

篇1:金融危机对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之影响浅析

金融危机对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之影响浅析

人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发展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 ,是国际气候合作关键性的`一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缔约方第15次大会将于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将主要就后京都时代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进行讨论,力图出台一个更有效的新协议来替代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作 者:万之光  作者单位:外交部财务司 刊 名:中国外资 英文刊名: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全球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物候期提前,一些野生动物的分布区北移,动物的繁殖、种群变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物种甚至灭绝.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地区正向暖干化方向发展.与历史分布比较,青海湖地区现生动物的分布和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设计自然保护区时,考虑全球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完整性.

作 者:马瑞俊 蒋志刚 MA Rui-Jun JIANG Zhi-Gang  作者单位:马瑞俊,MA Rui-Jun(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蒋志刚,JIANG Zhi-Gang(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刊 名: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5(11) 分类号:Q143 S759.6 关键词:气候变化   物候期   生物多样性   青藏高原   青海湖  

篇3: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已上升0.74℃,到21世纪末还将上升1.1~6.4℃.

作 者:何建坤 刘滨 王宇 he Jiankun Liu Bin Wang Yu  作者单位:何建坤,he Jiankun(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北京,100086)

刘滨,王宇,Liu Bin,Wang Yu(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6)

刊 名:科学(上海)  PKU英文刊名:SCIENCE 年,卷(期): 60(6) 分类号: 关键词: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减排   低碳经济  

篇4: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度增加及由此引起的以气候变暖为标志的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和自然环境领域的问题,而且也是涉及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陆地表层生态及自然环境特征复杂多样,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区域差异性,服从地域分布规律。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影响、适应和减缓等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认知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可能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格局变迁是由自然界气候本身的变化引起,而过去几十年和未来21世纪的自然环境格局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

本文分别从历史时期、20世纪和未来三个时间段来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格局的影响。

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格局的演变

根据考古、孢粉和历史记载等资料,历史时期以来,中国自然环境格局曾发生过多次较大幅度的迁移。

竺可桢(1972)指出,过去50来中国桔、竹等亚热带植物类型分布的位置发生明显变迁。龚高法等(1987)研究表明,在距今约8000~3000年之间的全新世中期气候最适宜时期,普遍较现今温暖,中国东部地区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3℃左右,相应的气候带的位置比现在偏北;中国东北地区当时普遍生长以阔叶林为主的阔叶-针叶混交林,其中含有许多喜温的阔叶树种;亚热带气候几乎控制了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京津地区已接近亚热带北缘,燕山山脉南麓处于由暖温带向亚热带气候过渡地带。整个历史时期,在最温暖时期亚热带北界曾北移5~6个纬度,达到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在寒冷时期曾南移约2个纬度,移至长江以南,现代(20世纪)亚热带平均位置处于比历史时期以来平均位置偏南,但较明清小冰期偏北。

在18000~15000 a B.P.的末次冰期最盛期,中国东部松嫩平原已无森林,北方针叶林带在中国北方较现代南移4~10个纬度,在欧洲南移16~17个纬度,森林迁移后则由草原、草甸或苔原所代替。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中国东北、北欧、北美的泰加林又重新占据了以前的苔原带或森林苔原带;青海湖畔分布松、云杉和冷杉,为半湿润气候;藏南羊卓雍错湖畔有桦、栎林;苔原带从西伯利亚北部消失(崔之久,1991)。在气候最适宜时期,华北平原北部分布的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京津地区及冀中、冀南平原有一些亚热带植物种属,华北平原中南部分布有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及一些喜暖乔灌木种属,与现代地带性植被分布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在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初期,全球气候出现一次寒冷期,在中国东部地区,亚热带北界南移,甚至越过淮河,向南移了约1个纬度,华北平原北部曾出现过的一些亚热带植物种属消失,华北平原中南部的自然植被已不再具有北亚热带森林性状,而大部分地区变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朱士光,1994)。

篇5: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决定自然环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条件和干湿状况差异,两者对多数自然现象和过程都有影响,并且其变化可能引起一系列生态与自然环境变动。

温度是决定陆地表层大尺度差异、影响作物与植被生产生长的重要因素(黄秉维,1993)。一定界限的温度,尤其是日平均气温为10℃以上时期的活动积温及其持续日数在自然区域划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过对比1981~和1951~1980年的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积温和持续日数的变化幅度,发现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中国东部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普遍北移,其中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移明显;中国西部地区除了滇西南、青藏高原和内蒙古西部所处的各温度带有北移或上抬趋势外,其他地区变化不大或略有南压和下移(沙万英等,)。根据195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逐年青藏高原各地日均温≥10℃期间日数、最暖月气温和最冷月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发现高原各气候带过去40年的总体变化特征为动态稳定,各个冷暖期的气候带界线稍有变动,但气候带的性质基本稳定(赵昕奕等,2002)。

自然格局的长期演变可通过CRU(Climatic Research Unit)过去百年气候数据集来分析。

从1901~1925年段到1926~1950年段,中国区域温度带的变化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在西南地区的南亚热带北界,后一阶段明显比前一阶段偏北;东北地区寒温带的范围后一阶段也比前一阶段小。1951~1975年间,部分地区温度带界线又往南有所回缩;而1976~,大部分地区温度带界线开始北移,如亚热带北界、热带北界、寒温带等,尤其寒温带的范围最小。

1951~1975年时段中国西北地区极端干旱区域范围最广,1976~年时段明显缩小,这与中国西北部分区域降水有所增加是密切关联的。20世纪四个时段中,干旱区的范围变化不明显;1976~2000年时段,半干旱区的范围明显扩大;四个时段里,湿润地区的范围从第一个25年到第二个25年先缩小,到第三阶段扩大,而到第四阶段又开始缩小。过去百年干湿格局的总体变化特征是极端干旱区范围缩小,而湿润区的范围也缩小。

未来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格局的可能影响

黄秉维(1993)曾按照IPCC估计的2100年全球增温3℃,预估未来中国寒温带大部分变为中温带,中温带大部分变为暖温带,暖温带有一半变为北亚热带,北亚热带全部变为中亚热带,中亚热带小部分变为南亚热带,南亚热带全部变为边缘热带,边缘热带一部分变为中热带。干湿地区较气候变暖前的分布差异减少,从而缓和了自东向西水分急剧减少的趋势(赵名茶,1995)。随着温室气体的增加,全国范围内气候变干的趋势明显存在,极端干旱区和亚湿润区增加的幅度较大,半干旱区增加的幅度较小,干旱区的面积基本上变化不大(慈龙骏等,2002)。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模拟分析中国未来21世纪的区域气候变化(分辨率为50km×50km),在IPCC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B2情景,未来中国大部分区域将是升温的趋势,与基准时段(1961~1990)相比,B2情景下中国~将平均增温1.16℃,2041~2050年为2.20℃,2071~2080年为3.20℃(许吟隆,)。SRES B2情景与IPCC最新发布的RCP 6.0(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情景对未来21世纪气温的预估相近(Rogelj et al., )。

基于PRECIS系统的区域气候变化,分析了生态地理区域对未来气候变化可能的响应范围。未来中国的生态地理区域温度带将产生显著变化,未来温度带将可能普遍北移,寒温带很可能从中国消失,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高原温带预估面积扩大;寒温带、中温带和高原亚寒带预估面积缩小。未来远期(2051~2080年)相对于基准期(1961~1990年),暖温带北界、亚热带北界和高原温带北界北移最大幅度分别为6.6个纬度、5.3个纬度和3.1个纬度(Wu et al., )。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由于对气候系统理解方面的局限性、社会经济情景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分析的不确定性,以及气候模式系统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气候变化和区域响应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知识点总结

1.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中生代中晚期侏罗纪白垩纪:恐龙

新生代晚期第四纪:人类

2.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 海生无脊椎动物 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 原始鱼类 和古老的 两栖 类全部灭绝, 蕨类 植物明显衰退。

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绝一时的 恐龙 突然灭绝外,海洋中50%以上的 无脊椎 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3.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篇6: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海岸和近海工程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海岸和近海工程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冰冰情变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强度和频率加大等事件的发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渤海和北黄海的冰情持续偏轻,中国海域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高于全球水平.从我国海岸和近海工程安全与未来规划和建设的角度论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伴生事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 者:雷瑞波 王文辉 董吉武 刘秀峰 LEI Rui-bo WANG Wen-hui DONG Ji-wu LIU Xiu-feng  作者单位:雷瑞波,董吉武,LEI Rui-bo,DONG Ji-wu(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王文辉,WANG Wen-hui(冀东油田勘探开发公司,河北,唐海,063200)

刘秀峰,LIU Xiu-feng(黑龙江测绘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刊 名:海岸工程 英文刊名:COASTAL ENGINEERING 年,卷(期): 27(1) 分类号:X4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   海岸工程   近海工程   影响  

篇7: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在认识人类活动对近百年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中,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起了关键性作用.自1990年以来的间,IPCC主要通过四次评估报告不断加深对人类活动引起近百年气候变化的认识.这是通过提供三个方面的'证据实现的:(1)温室气体自工业化时代以来(1750年以后)的迅速增加,(2)近百年地表和对流层温度以及海洋温度明显增加的观测事实,(3)根据气候模式进行的对过去1“气候变化的模拟.它证明,近百年气候变暖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造成,但最近50年大部分气候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本文首先阐述人类活动在影响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对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争议也作了简略介绍和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全球水资源系统和水资源管理有重大影响,文中从大气温度、降水、海平面上升和蒸散发的变化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为采取适应措施提供了科学基础.

作 者:丁一汇 Ding Yihui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100081,北京 刊 名:中国水利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2008 ”"(2) 分类号:P461 TV121 关键词:人类活动   全球气候变化   水资源   自然气候波动  

篇8: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和特征。

让学生阅读课本资料来了解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古代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生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图表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开阔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跟气候有密切关系。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确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及其特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分析、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分组,把相互邻近的4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全班共13组左右。

(2)分发卡片,每小组4张卡片(卡片已编号,卡上的问题用纸条封住)。

上课:探索部分:全球气候变化

[师]介绍旅游景点——楼兰故城,播放楼兰故城的位置图。

然后要求各组同学揭开第一张卡片,问题:“用自己所搜集的资料来描述古代楼兰和现在楼兰的情况,可加以设想?(课前已布置学生去收集相关资料)

[生]各小组相互讨论、想象,把结果写在卡片上,并派代表描述。

[师]根据各代表的描述(5个左右),归纳楼兰故城由昌盛到消亡,继续问:“这是为什么”。

[生]很轻松的回答:这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

得出消亡的原因:气候变化孔雀河干涸罗布泊湖水萎缩楼兰消失

[师]要求学生揭开第二张卡片,在屏幕上播出卡片上的问题:“全球气候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根据课文分组思考、讨论,把要点记录在卡片上。

[师]播放表格提示

[师]问题1、通过上面“地质时期气候的变化曲线图”来说明地质时期气候的变化特点?

2、据考证,美洲北部的印第安人属黄种人,想一想:亚洲的黄种人是怎样进入北美洲的?

[生]思考、作答。

[师]通过世界地图解释。

[生]举一反三,完成上面表格。

自读部分: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方法

[师]要求学生揭开第三张卡片,在屏幕上播出卡片上的问题:“古代气候距今时间很长,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当时的气候状况呢?”

[生]兴趣很浓的阅读课文资料,把相关方法写在卡片上。

[师]叫一位同学朗读这篇资料。(加深学生对这四种方法的记忆)

活动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师]打开第四张卡片,播放问题: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

[生]思考、分析,在卡片上写出主要影响。

[师]播出“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图,提问:“挪威雪线变化与中国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有何不同?”

[生]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

[师]用下图解释什么是雪线,然后根据学生的见解归纳:这两条曲线的高低变化在时间上和程度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彼此的变化趋势却非常近似——雪线升高,气候变暖,雪线下降,气候变冷。

[活动]各组同学用自己收集的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资料进行按时间顺序接龙,看哪一组接得最长。

[生]动手做

[师]根据学生资料,通过分析“古代气候变化对中国人类活动的影响”图得出气候变化对人类古文明和经济的影响。

[师]继续介绍印度哈拉帕文化。

南亚次大陆的青铜时代文明。从公元前2350年或更早,到前1750年。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而得名。由于主要城市遗址哈拉帕又称哈拉帕文化。

起源和衰落有人认为该文化起源于西亚;有人认为主要从前哈拉帕文化发展而来,在发展中受到西亚的影响。后一种说法较为流行。其创造者,一般认为是达罗毗荼人。

印度河文明中心地区约从公元前1800年开始衰落。衰落的原因,较通行的说法是外族的大规模入侵。另一个较有力的说法,是由公元前1700年左右发生的地震和由地震引起的水灾所造成。

[案例研究]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

[师]播放“不同历史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示意”图和问题:“中国野象的迁移方向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很有兴趣地研究并回答:迁移方向是自北向南,说明了我国气候从暖湿到冷干的变化。

[师]从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得出: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总结]1、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气候特点?

2、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后探究活动部分:

本课测评1、简述研究古代气候的几种方法。

2、简述自人类诞生以来的气候变化。

学习延伸:

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全球变暖对我国农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篇9:气候变化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最近一系列的研究集中讨论气候变化对农产品、陆地利用、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意味着气候变化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已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虽然如此,气候变化对消费者的食物和饲料安全影响的专题研究报道仍然很少.通过文献综述,主要围绕气候变化对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影响,分析气候变化对食品安全的各种影响.一般认为,种植业是农业和养殖业中对气候变化反映最为敏感的环节,气候参数如温度、干旱、降雨、风和CO2 水平的变化,将改变农业化肥、农药投入,引起土壤退化,加重作物害虫、昆虫和病害受灾程度.气候变化对畜牧业也将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极端天气如洪水和热浪伴随的食品病原菌污染都对将来的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将面临食品安全的严峻挑战.

作 者:李裕 张强 王润元 肖国举 王胜 LI Yu ZHANG Qiang WANG Runyuan XIAO Guoju WANG Sheng  作者单位:李裕,LI Yu(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张强,ZHANG Qiang(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气象局,甘肃,兰州,730020)

王润元,王胜,WANG Runyuan,WANG Sheng(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肖国举,XIAO Guoju(宁夏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21)

刊 名:干旱气象 英文刊名:ARID METEOROLOGY 年,卷(期): 27(4) 分类号:Q142.2 关键词:气候变化   食品安全   环境变化  

篇10:金融危机对人力资源影响论文

金融危机对人力资源影响论文

1金融危机将导致人力资源行业新一轮洗牌

对于国内人力资源来说,如果将《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对行业所起到的促进合法、打击非法黑中介的规范作用视为行业的第一次洗牌的话,那么国内企业在经济危机爆发后所暴露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将是构成国内人力资源行业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而这种机遇无疑将有利于刺激行业实现新一轮洗牌。

2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正是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蔓延担忧,西方一些国家的实体企业经济及国内企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内外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国内一些企业相继或联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经济危机的抵御,以便企业渡过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直接的重大威胁。除直接加强资金流转速度、大幅压缩管理成本、谨慎投资以外,还涉及一些企业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没有来得及调整的中小企业纷纷地葬身于此次危机之中。广东、浙江先行的中小企业纷纷先“走”一步了。超过30%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超过30%的中小企业勉强渡日,超过30%的企业处于微利状态或盈亏临界状态。只有不到10%的企业因为资源或权利的原因在正常运营。

3企业苦练内功应对金融危机

无庸讳言。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业绩会造成直接影响。与此同时,为企业正常运营提供人力资源保证的人力资源相关政策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习惯于增长模式下的人力资源决策,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衰退?企业应当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使危机的影响程度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诸多问题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现实挑战。

3.1采取适当措施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危机中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想到的是裁员、降低人员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危机给人力资源带来的是灾难,因为裁员、破产所涉及到的谈判、员工补偿处理起来相当棘手,尤其是一些工会制度完善的发达地区更是如此。然而,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并无这种战略的企业来讲,则未尝不是好事,因为这种对未来不确定的心理预期会影响职员离职的决定,因为需要考虑新的企业是否会取消招聘计划从而造成失业的风险(目前据说已有类似案例)。同时在人职后也要承担在试用期期间因新企业战略变化导致可能裁员的风险(裁减试用期职员应该是裁员的优先选择)。因此,这就使企业的主动离职率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降低,也给企业赢得了一定的时间去挽留潜在的跳槽职员。当然,定位这些潜在职员并能够制定挽留政策并非难事。

裁员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最快速的解决方法。但是企业也必须认真对待裁员,因为它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裁员不但严重地伤害了企业商誉,更重要的。它还会影响企业内部员工对组织的情感。组织内部长期工作的员工,他们是企业文化、能力、经验、知识的载体,如果失去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未来绝对会有极大的消极作用。为此:(1)不着急裁员。进行进一步的考核评估,确实不适合的再裁员。对于目前的企业而言,裁员的成本也是很高的,而最妥当的作法是,把好的员工留下来,一个都不裁。首先是为以后的发展扩大做好准备,其次是避免因为裁员造成在市场上的不良影响。(2)抓紧时间练内功。重新分析现在人员配置是否过剩。是否还有提高的空间。哪些工作可以合并,哪些流程需要改进。公司还有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3.2抓住机遇为企业未来纳贤

在经济繁盛时期。因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大于供应,职业人士或者员工在工作中需要往往表现为不能完全的投人或者无法表现出足够的'责任心与敬业态度。而在经济危机时期,由于人力资源市场供应大于需求。员工在工作中往往可以表现出责任感与敬业态度,对于现实所在的工作职位更加的谨慎,对于跳槽所带来的风险更加理性。企业就会在人力资源外在要素,即量的管理方面要求更多,对于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即质的管理方面缩减相关投人,以便能够做到成本低、费用低、收益高两低一高的结果,以便保证企业获得更多利润,最终渡过经济危机带来的企业运营环境的冬季。虽然这种运营模式不是企业运营所必须的可持续运营模式。虽然劳动者的主动离职意愿会降低,但却并不会造成劳动力的供应减少,因为企业破产或裁员引起的非主动离职会增加,因此从招聘的角度来讲选择的空间应该会更大,日前有呼声建议去华尔街抄底金融精英就是这一点的体现。此外,由于企业对未来经济预期的悲观趋向,在制定下一年度计划时会更谨慎,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则是会降低人员需求(据称,部分企业已经降低了本年度的校园招聘数量或干脆取消),这样在市场供应增加、人员需求降低的情况下,企业的招聘应该面临着不错的外部环境,能够趁机为对未来有积极预期的企业“抄底”相应人才。

据悉,为了在经济发展相对困难时期给企业提供海外吸纳高级人才的机会,江西省外专局计划明年组织省内知名企业到美国等国家开专场招聘会。企业只要引进本省急需人才,将给予相关优惠政策。江西省人事厅外专局副局长许建新表示,海外揽才也要看企业自身的观念,一个企业发展到需要引起高端人才的程度,其自身也会到国际市场上去寻觅。江西赛维LDK有实力强大的专家组,不少就是海内外的高级人才。3.3苦练内功加紧人才培育

企业的内部培训所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出勤率不高、内部讲师参与程度不够,而金融或经济危机则可能对这个问题产生积极影响。在危机中,销售人员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年底指标尚未完成的时候,因此他们对于培训的“感冒”程度反而会降低。但对于承担制造、物流或相关职员来讲,如果企业出于种种考虑降低产能的话,那么在这一时间给他们进行培训,他们的参与热情应该会提高,同时这对企业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不仅避免了劳动力的闲置、而且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从而为提高生产率做相应的准备。

3.4抢先一步储备人才

尽管经济萧条冷清,但是对于不少企业来说,“人才储蓄”仍然是重头戏。金融危机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危”也是“机”。目前人才供需形势严峻,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短缺。在当前形势下,经济波动期是人才流动期,也是人才重组期,有的企业在紧缩用人,但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才流向市场,因而此时正是出手招揽人才、吸纳与储备人才的最佳时机。企业借此提高门槛,降低待遇,又能吸纳人才,相信不少企业也觉得有甜头可尝。企业应该借机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对新旧人员进行重新分析,优化组合。

在经济困难时期,用好人才就显得更加关键,同时也更加困难。员工们可能士气低落,而且企业资源短缺,这些会导致一些非常有雇佣价值的现任企业领导和有潜力成为领导的人开始寻求别处的机会。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战略来保护这些企业中最珍贵的资源。而需要的投资很可能比替换重要员工或有潜力的员工所需的成本要低得多。

毫无疑问,最有效的战略就是为员工创建项目,提供促进其发展的机会。同时,还有必要指出大多数取得成功的企业领导都使用多重战略,如赋予更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提供员工更多机会接触管理高层、更频繁地监控员工进步和工作满意度,以及提供一个按劳取酬的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调查还建议使用战略手段,让重要的领导担任“变革推动者”或“项目领导者”的角色,这样他们不仅可以参与到关键的决策过程,而且可以使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公司的目标相挂钩,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3.5目标融合,用事业留住人才

在经济低迷时留住重要员工比在经济繁荣时更加重要,在当前情况下,大多数公司稀缺的资源不仅是资本,更是人才。许多管理团队认为,只要给予员工股票期权和额外津贴,便能赢得人才战。但是当经济走向低迷时,态度却逆转:卸磨杀驴的做法让重视人才沦为空谈。股票期权缩水,额外津贴被取消,裁员风暴迅速袭来,有些公司的做法让人心寒。企业的人际脉络毁于一旦,员工也心怀不满。企业与员工之间需要重新建立互信,重新缔结契约。员工们认识到父辈们的“铁饭碗”对他们来说已成为历史,而管理者们同样需要晓得,对最抢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金钱永远是重要的,但是人们越来越多地希望从工作中寻找人生意义、人际关系和身份的认同。要想实现事业留人的目标,领导者需要为企业制定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发展目标、愿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同时,企业为员工,尤其是关键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员工的个人发展、追求目标融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因为即使企业有清晰的远景目标,如果不能使员工明白自己未来的发展与企业的远景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现目标中的作用,也无法产生激励作用。因此,要让员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感到在企业里“有价值、有奔头、有收获”,原意在企业长期干下去。优秀的企业会创造工作岗位并行使这样的职责,员工觉得他们对于所做的工作有一定的控制力,职场关系受到重视,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并非空头承诺,而且看到雇主确实信守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企业若能切实地将这些原则付诸实践,打造组织的社会资本和知识资本,将会建立起不会轻易被替代的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企业竞争不仅表现为产品竞争,最关键是人才竞争,人才是构成企业持续竞争力的知识与技能的创造者和载体。因此在产品、技术、渠道等竞争因素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人才成为企业之间差异化竞争的焦点。一句话“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要想在全球经济危机之时站住脚跟,就必须抓住这次机遇,为企业拥有、用好和留住人才做好准备。摘要: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正在经历巨大挑战。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习惯于增长模式下的人力资源决策。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衰退?企业应当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使危机的影响程度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

关键词:人力资源需求;市场角度

秦皇岛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生论文

当今二氧化碳减排措施的综合分析与比较

试论我国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构建论文

浅析瑞典环境税对我国的启示论文

浅析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论文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欧元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票据和金融凭证诈骗若干问题研究论文

金融类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竞技规则变化对健美操教学的影响论文

金融危机对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之影响浅析
《金融危机对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之影响浅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金融危机对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之影响浅析(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推进宜昌低碳发展对策研究2023-10-16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1000字2024-03-26

假日经济与发展琅琊山旅游资源的对策2022-12-29

我国学前教育价值2024-01-17

如何保护全球环境论文2022-11-03

低碳经济下绿色物流管理及建议的论文2023-06-05

国际贸易论文2023-03-02

教学论文研究方向2023-06-06

毕业论文范文题目模板2023-11-02

议论文热点素材2023-08-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