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时间:2023-10-03 08:01:1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锦集7篇)由网友“minstar122360”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篇1: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一、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1.农村金融的影响

由于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具有二次元结构,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农村的资金向城市等发达地区大规模流动,导致了农村经济的缺乏。政府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缺口,却无力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未能有效解决问题。

2.农村金融效率的影响

农村金融效率主要是指相关金融机构利用资金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速度和质量。由于农村地区缺乏相应的金融机构,且信息传递、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较少,资金的流动性不强。如何将有限的金融资金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让金融资金进行高速运转,从而减少农村经济对资金的需求量,并缓解农村经济的压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金融机构开始落户农村,并开始对新的服务产品进行探索,通过不断的创新,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新的服务,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向多样性和多层次发展。

二、农村金融理论的相关分析

农村金融理论主要包括信贷补贴理论以及市场论,下文进行详细分析。

1.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该理论认为,低收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农村经常出现资金短缺现象,农村地区人民资金收入不高,储蓄不足,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农村政府必须要吸引外资,建立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从而促进农业部门的发展。

2.农村金融市场论

该理论主要是在对信贷补贴的批判上产生的,其主要的作用就在于强调市场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提倡利率市场化。该理论可以让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弥补农户的高交易成本,并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

三、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分析

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对管理人员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有利于商品的交换,有效生产率。

1.农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

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提供了支付交易系统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提供快捷方便的支付系统。如果不存在支付系统,则会增加生产者和商家的成本。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下,开始发展各种金融产品,如储蓄卡、信用卡、支票、资金电子划拨系统、支付结算系统等。这些又进一步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更深远的影响。

举个例子,我国山西某农村金融通过提供支付系统,从而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该农村的金融系统较为发达,其货币化程度和发展水平都非常高。可见,支付交易系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2)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

经济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的有效性。有效的投资能为资金的增长奠定基础。由于金融中介机构和市场在规模和政策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并能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共担的机制。此外,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投资者可以对金融产品的品种进行选择和组合,从而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

(3)增加储蓄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不仅有利于金融的聚集,更有利于降低交易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实施金融政策,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又能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举个例子,陕西某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开拓信贷交易,对社会和企业的债权和债务结构进行整合管理,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2.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

农村金融和增长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它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经过支付手段,从而有效提高储蓄率和资金的支配效率。此外,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会对金融产生促进作用。一方面,正规的金融机构能促进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使银行卡、信用卡等服务能得到延伸;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两大经济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和企业,因此必须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村金融业务量。

举个例子,为了要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某地区农村政府建立多样化金融中介机构,降低机构的进入标准。通过对机构进行不断的改革,实现多方面合作,从而满足发展需求。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农村的实际例子,对经济的发展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只有调节好政府金融与经济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促进两者的发展,才能有效提高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则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 .06(4)

[2]陈军,王亚杰.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02(3)

篇2:农村金融结构转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时期,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是实现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是现阶段中国改革农村经济的正确方向。实现农村金融的正确转型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农村金融结构转型的原因

1.金融机构相对单一,金融机构之间缺乏竞争性

国有商业银行结构性市场退出和农村民营金融市场进入不相匹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真正走上了商业化道路, 实行“大银行、大城市、大行业”发展战略, 逐步从县级市场退出, 压缩了基层经营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是民营企业和居民融资的主要渠道,由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民营经济和小企业失去了金融支持的主渠道。

建立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就必须要保障金融机构的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会带动金融业务的多样化,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满足我国农村的金融需求,而且还会进一步推动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在在农村及乡镇的金融市场占主导地位,为农村金融注入了很大的一部分资金,在农业的资金周转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 农村信用社开展这项业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并且存在一些不利于这类贷款业务发展的因素:一是单笔贷款的额度小、期限短, 贷款发放成本较高;二是贷款的.利率低, 机会成本较高;三是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无法全面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巨大的金融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金融组织的参与。

2.县域内农村信贷紧缩。

一是农村资金流出严重,特别是通过金融渠道(包括邮政储蓄)实现的农村资金净流出份额较为巨大;二是县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基本没有放款权利, 对县域内经济主体的贷款增加很少。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的放款主要集中在大型基础设施、国债配套资金和生态建设贷款等大型项目, 而对农业生产和中小型工商业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却处于全面紧缩的状态,大量农村资金“农转非”,使本来不足的农村信贷资金越发捉襟见肘,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3.农村企业发展的融资机制不健全

尽管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很快, 但农村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小, 间接融资仍占主导地位,一是缺乏股权融资渠道, 内部融资比例高,资金供给仍然主要依靠间接融资,较为严格的企业股票上市条件, 只对大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上市有利, 导致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对称。二是债务融资渠道单一,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滞后,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是债务融资,而债务融资绝大部分来源于国有商业银行,较多的农村中小企业不得不以非正规金融形式融资,造成企业的成本上升,而对于大多数农村企业,由于无力支付民间资金的高利率,企业的发展后劲受到影响。

二、农村金融结构优化的思考

1.健全农村经济金融体系

要发展更全面的金融组织来参与农村的经济活动,大力的支持农村需要的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降低他们的门槛,给他们一些优惠和好处,让他们看到农村经济体制中需要他们,从而解决农村金融结构单一,资金融入小的问题,加大农村金融的创新,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三农经济发展。

2.优化农村金融组织结构

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转的机制, 打破和消除垄断格局, 真正形成基于竞争的农村金融业组织结构,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并存, 促进市场竞争, 提高市场效率, 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

3.农村金融结构转变方式

一是放宽对内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 建立一批与传统体制脱离关系的、以民营企业为主要股东的银行, 专门为高新技术产业、民营成长型企业服务。二是整合现有县域金融机构,包括国有金融机构的县域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 组建地方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三是对现行农村信用社进行制度创新, 改制为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社合作性质, 增强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 四是合理、明确界定民间金融与高利贷、民间金融与非法金融之间的界限, 并对一些具有创新性质的非正规金融市场活动给予引导。五是因地制宜地推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建立,构建以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市场。

三、结语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支点,起到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血液”,它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和各类经济主体,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 没有高质量的金融发展,就没有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良好的农村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能够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良好的农村金融结构体系,必将撬动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广文. 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 中国农村观察,,02:12-20.

[2]冯兴元,何梦笔,何广文. 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一种局部知识范式视角[J]. 中国农村观察,2004,05:17-29+59-79.

[3]魏登峰.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应走多元化之路[J]. 农村工作通讯,,02:11-12.

[4]何广文. 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的路径选择[J]. 中国改革,2007,03:34.

[5]张前. 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的实现[J]. 理论观察,2010,05:154-155.

[6]李秀茹,郭庆海. 新农村建设时期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定位研究[J]. 特区经济,,10:185-187.

篇3:农村金融影响农村经济论文

农村金融影响农村经济论文

一、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国际上对于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观点认为它们之间没有必然关系(罗宾逊、卢卡斯),有的观点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金融发展(单俏颖),还有的观点认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消极作用(戴蒙德、库格曼),等等不一而足。在中国特殊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下,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有所助益。根据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在我国,农村金融主要通过储蓄银行的存款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规模特别是存款规模的'扩大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资源,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地区的存贷结构比例失调使得用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可用资本相对减少

农村投资的产出效率也不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

(三)农村投资效率一直不高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外流导致的,资金外流致使农村的整体投资额增长缓慢,用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资金肯定也会减少。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农村金融要更好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就必须对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一定的调整,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应该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助益。

(一)明确农村金融的角色定位

以前,农村金融的定位通常是为城市经济输送农村的剩余资源和资本,在农村经济高度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今天,农村金融的作用更多地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方面的保障,还要吸引城市资金参与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中去。所以要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民间小额信贷公司等创新农村金融机构,使农村金融市场更加有活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而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

(二)选择正确的农村金融发展政策

农村金融目前的发展重点不在量的扩大,而是质的提升,目前农村金融中的资本利用效率底下,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颇有不利,为了提升农村金融的资本利用效率,应该使用较为合理的手段与政策提高农村市场上金融机构的贷存比率,从而有效防止农村金融机构造成的资金外流,从而使资金流向实现正确的导向,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村产业发展的促进发展效率,有效吸引和巩固农村的可用资本。

(三)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建设

针对三农问题,要通过政策和财税的扶持增强农村的技术设施建设,引入更多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合法权益,使其在法律法规上有一定依据,从而在农村市场站稳脚跟,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可能由于先进的农村金融体系得到进一步的达发展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农村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十分有必要,也是广大农村经济研究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篇4: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文

从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得出,城镇化,是我们人类不断发展之后的必然选择,也是通往国家现代化的其中一把钥匙。归根结底,城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生产方式由农业转移到工业的一个过程,从本质上说,这种在生产或生活方式上产生的变化,都是人口在变化。深入地讲,城镇化不只是由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更是指随着空间结构布局的变化资源配置的合理调整,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1城镇化与我国农村经济现状

1.1城镇化与城市化

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与城镇化均翻译于一个外来词,即urbanization,学术上讲是没有区别的。而在我国的语境里,城镇化与城市化在自由度上有所不同,城市化指农村居民自由迁徙到自己想要居住的城市中去,中心城市不断扩张,吸纳吞并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更大的城市;城镇化指农村居民就近城市化,推广小城镇的遍地开花。

1.2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化总体处于快速稳步上升阶段。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日益扩大,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力度加大,成果显著,城镇人口容量增大,城镇现代化水平也逐步提高。现如今我国各大中城市加大力度建设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产业,力求进一步缩小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差距,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布局日趋合理。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达792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全国人户分离人口2.92亿人,比上年末减少20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171万人。

1.3农村经济现状

近些年,中国农村经济不惧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积极向上的走势。在农产品方面,由于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扶持力度的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农业连续增产。但农产品价格上涨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更多压力;在乡镇企业与农民工工资方面,近年来农民工工资较大幅度上涨,中国农村经济正在步入劳动力短缺特别是技术工人短缺的阶段;在流通方面,连锁化“农家店”覆盖扩大,逐步形成起一个城区配送中心为树干、乡镇店为树枝、村级店为树叶的现代流通网络,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更为突出。总之,农村经济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农村经济建设还需继续放在国家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

篇5: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文

2.1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有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1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人口就业率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由于不断增加的城镇建设需求,农村土地的人均占有量日益减少。不过对于农村特色产品的加工,出现了新的就业形势与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有了新的`就业选择,这些就业岗位可以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推进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进程,收入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2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从历史发展经验得知,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结果,不仅是城镇人口增加,规模扩大,还会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农村转移人口就业问题的解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即对农产品的质量、品种和数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农产品需求水平不断上升的趋势,农业部门势必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大产量,改进技术,提升农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而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2.2.3扩大城市内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收入水平得到提高,进而消费与需求水平也随之加大,农民旧的生活观念产生变化,打破传统的消费思想树立起新的消费观念,这样的改变,使得城市农村内需不断扩大,人们利用起这些需求,顺应形势发展生产,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4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不仅提高城镇需求,增加农民就业率,同时,还指引着农村产业结构从分散化结构向着规模化结构进行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作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力部队,农村私营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极大改进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使得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城镇化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

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主要是农村人口和农村土地的城镇化,它的发展推进并不仅仅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而同时也在一些方面产生出消极影响。

2.2.1大量土地被占用,农业资源严重流失。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均土地、农业资源都有限。而我国传统的城镇化建设致力于建设基建工程,力图打造起富强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需要征用大量土地资源,使得农业资源短缺现象更加严重。

2.2.2城镇化建设滞后,拉动农业部门作用有限。就目前数据来看,我国城镇化建设情况依然滞后于世界其他国家。20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乡村常住人口减至58973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373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9298人,较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仍落后于世界整体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建设的滞后,使得城镇市场需求不足,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无法很好地体现出来。

2.2.3农民就业问题未完全解决。城镇化发展征用大量农用地,农民人均占有土地量下降,耕地资源有限,这需要农民走进城市就业,由传统农业转向二三产业寻求新的工作机会。而目前来讲,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依旧处于滞后状况,无法提供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使得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都成功进入城市,使得仍然有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未能妥善安置,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就业难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并未得到完全解决。

篇6: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文

在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之中虽然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城镇化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针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应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

3.1培养农民综合文化素质

培养农民综合文化素质指对农民文化水平、科学技术、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多种素质方面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农民的个人综合能力。作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撑部分,农民这一生产主体所具有的综合文化素质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经济能否很好地可持续发展。

3.2合理规划城镇布局

农村城镇的规划,必须注重整体协调发展,而不是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在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上,各地政府要认真把握,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因地制宜,构建个性化城镇。注重发展建设城镇第二、第三产业,保证农村劳动力能够更好地从第一产业向着第二、第三产业方向转移,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3.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当前,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十分重要。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传统的种植方式向着先进的生产技术方向演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这同时必须要注意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小结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刺激了农业生产能力提升;缓解了部分农村人口的就业率;扩大了城市内需;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为农村发展带来弊端:耕地资源的短缺、农村综合资源减少、劳动力资源流失等诸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等等。因此,在加快城镇化发展时应注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劲松.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出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02).

篇7:浅谈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影响论文

浅谈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影响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七、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分析论文

基于当代金融对经济发展策略透析经济论文

美国住房金融体系分析论文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对策初探论文

当代金融体系的对比与启示论文

互联网让金融真正普惠论文

我国高校命名存在的问题及规范

利率市场化发展创新应对策略影响论文

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

财政金融毕业论文范文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锦集7篇)】相关文章:

金融危机对贵州省资本市场的影响和启示的论文2022-11-28

财政论文范文2022-04-30

银行欠息问题的对策散文2023-05-20

财政金融检查汇报材料2023-07-06

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论文2022-09-27

信息化平台建设下化学工程论文2023-07-05

从多维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论文2023-08-17

什么是存款保险制度 带来了什么影响2022-11-22

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新模式探讨研究论文2023-01-09

关于普惠金融的党课内容2022-12-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