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护理学基础教学论文(共14篇)由网友“fafa3102”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护理学基础教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护理学基础教学论文
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护理学基础教学论文
一、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的意义
皮亚杰等心理学家建立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就是说,学习的过程是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的诸多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建构主义理论用于指导有效课堂教学
1.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
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不佳。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如,以前教师教授如何给病人做口腔护理时,经常是教师先示范,然后给学生看视频,视频看完后教师再讲授口腔护理的操作注意事项,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口腔护理的操作要点。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后,我们改变了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方式,上课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十分钟,然后随机派两名同学,一位当病人,一位当护士,进行口腔护理操作,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操作结束后教师提问刚才学生操作的`失误之处在哪,进行总结。最后教师再做示范,观看教学视频。通过这种角色的转变,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提升。
2.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
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教学不是简单的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要创设或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在此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如,教师在教授输液不良反应肺水肿时,就可以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对肺水肿的产生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建构,讲授前先让学生复习血液循环的过程,再让学生理解如果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或超过患者的可代偿量时会出现什么反应,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从而完成新信息的建构。
3.教学活动体现为合作、探究方式
传统教学多强调规范和纪律,学生很少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合作。而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面对问题情境,刺激学生思考和探究,同时营造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如教师在护理学基础的技能操作课时,对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每个小组选出一位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为组长,当某一位同学练习时,组内其他同学负责观察并进行点评。下课前从小组中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评比,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对比赛进行观察和评审,发现问题并进行打分。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完成了教学目标。
4.教学活动应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传统护理学基础教学,尤其是教授基本技能操作时,一般都是教师告诉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学生不需要理解为什么,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就可以,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教师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可充分引导学生提出疑难、困惑,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如:教师在教授铺床法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一定要从右往左铺,不能从左往右铺吗?”“老师,一定要一个人铺吗,两个人一起铺可以吗?”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再告诉学生能或不能这样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导他们思考、探索,让他们尝试解决困惑。而教师就负责观察,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牢牢掌握了铺床法的步骤,还学会了面对不同情况时如何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对为什么要这样做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建构主义理论从独特的角度对教学和学习这对关系作出了全新的诠释。运用这种方法,教师需要在进行护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时,采用全新的教学思维和方式,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护理学基础教学相融合,这对提高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有效性有深刻的意义。
篇2:基础护理学教学做一体化研究论文
基础护理学教学做一体化研究论文
1教学做一体化的涵义
高职医专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以教学为重点,而教学的重点又要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要重新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传统意义上,我们习惯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虽然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但从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来看,还是把实践放在从属的地位。教学改革要颠覆这一观念,提升实践的主导地位,变理论为服务于实践的从属地位。教学做一体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共同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在模拟病房或在示范教室中进行项目化的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工作任务),学生分组承担某一个项目,通过自己动手,边做、边学,遇到问题时同学之间共同探讨,老师在必要时给予专业指导或点拨,理论指导完全融入到项目驱动教学实践之中,淡化了理论授课与实训的界限,根据《基础护理学》课程的特点,将课程内容科学性、艺术性整合,使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动脑及动手融为一体。
2实施
2.1优化教学环境,实施一体化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强调了做的地位,做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和纽带,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是通过实践实训这一平台来实现。因此,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教学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理论教学教室无法满足实训实践的需要,而传统的实验实训室又无法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对实验实训室进行改造,使理论教学教室与实验实训室融为一体,按照现代医院病室,以1:1比例建成仿真式的实训大教室或基地,实现实际护理工作岗位的职业情景,保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另外配备优质的足够的、先进的教学设备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2.2强化教学团队,加强师资建设,实现教师一体化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有书本理论而没有实际职业操作技能的老师或者只有操作技能却理论知识欠缺的老师,显然是无法满足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简单说,教师必须是名副其实的双师,既为能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的讲师,又是能规范指导学生实训操作的护师。在国外护理课的教师全部都是硕士以上的学位,担当护理教育者、研究者、社会职业工作者等多种角色。而我校教师除少数护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外,大多毕业于医疗专业,缺乏对护理专业系统理论知识及业务水平。我国护理师资队伍的现状,很难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因此,加强基护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整体业务素质,已是当务之急!开展进修与培训,分期分批选送青年教师到省、市“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临床护理新知识、新技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定期派教师到实习医院临床实践上班;另外,外聘省级医院护理专家、教授担任部分《基础护理学》课程,以老带新、以传帮带方式、以拜师学艺的形式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落实带教措施,定期检查带教结果。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训操作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于有一支技能一等,艺高一筹的基护课专业教师团队。
2.3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将理论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这一教学模式顺应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基础护理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能手,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过硬的职业操作技能。实训室里不仅有必备的专业实训设备,还配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一体化教室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如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临床见习与实习等。在一体化教室里,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充分凸显出来,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师生围绕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或者项目共同探讨,互相交流摸索,以技能训练与提高为教学目标,提高护理生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增强实际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2.4增加了实践考核成绩的比例
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技能型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以满足医院护理岗位群,又要满足社区护理岗位群的需求,必须修改《基础护理》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将实践考核的比例由原来的30%增加到50%,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起到了积极的督促作用,明显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明显加大实验课成绩考核的比例,有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2.5操作项目的综合测评
传统的基础护理课实训操作考核仅根据操作步骤设立评分标准,教师依此判定考核分数。这种考核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操作技能,忽略了学生整体素质及沟通技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评判思维能力的发展。改革单一考核变为综合测评,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及意义
第一,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第二,从目前学生的素质状态,适合一体化教学来提升高职医专院校的教学质量。第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现了“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理念。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第四,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第五,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增加了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例如各种注射法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人亦教,二人一组,一对一的“真人真做”,交换操作。由二位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及护士的角色,“病人”角色者亲身感受了注射前的紧张害怕和注射时的疼痛;在扮演“护士”角色时更能理解病人的心情和痛苦,能更好地与病人交流互动,形成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角色的实践操作能力,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她们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爱伤观念、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等综合能力的有效感悟和有效锻炼。
4思考及建议
第一,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关键是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学院要加大建设的力度和投入,纳入议事日程。第二,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教学资源必然加大,实习费用必然增加,教学成本也必然提高,但取得的效果一时半时不会有大的提升。第三,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课程及教学大纲为基础改变课程设置,修订课时及进一步改革授课方式。综上所述,教学做一体化不仅有助于改善单调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降低学生普遍厌学的情绪。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基础护理等专业课的教学质量的增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护生的就业面,促进高职护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篇3:建构主义理论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社区护理教学,适合学生终生学习的需要.文章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特点、协作学习、抛锚式教学、情境性教学方面探讨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一致的教学方法.
作 者:陈萍 鲁芳 CHEN Ping LU Fang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重庆,400038 刊 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建构主义 社区护理教学 建构篇4: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情况。方法:选取该院级护理班66名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名。对研究组学生予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对参照组学生予以常规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观察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对两组学生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研究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两项成绩考核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学生进行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应用于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基础护理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14-0264-01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于护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治医生和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都具有较大的影响,缺一不可[1]。基础护理学课程是护理人员要学习的重点专业知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础护理学课程将护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融合、共同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次实验选取66名护理班学生,对其中的33名学生予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良好。现将实验数据进行详细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级护理班66名学生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所有学生均为女生。其中研究组年龄16~21岁,平均(18.5±1.2)岁,高考平均分数为(325.5±13.5)分;参照组年龄16~19岁,平均(17.5±1.1)岁,高考平均分数为(331.3±17.5)分。对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如平均年龄、高考平均分数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教学方法对参照组的33名学生予以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讲授所要学习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并且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1.2.2研究组教学方法对研究组的33名学生予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在进行课程讲授之前,学校要聘请相关的护理专业人员,教师向专业人员介绍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以及目前的教学进程和教学规划等,随即护理专业人员要与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计划的设定,将护理岗位的工作内容针对不同学生予以合理分配,使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相融合[2]。根据护理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将整个护理内容分成五部分,其中有生活护理部分、用药护理部分,同时还包括入院护理部分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出院护理部分,在此基础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专项护理部分[3]。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专业护理人员共同为学生设计教学情境,将护理实践操作内容与基础护理课程理论知识相结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与实践性,最终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1.3成绩考核指标
对两组学生的基础护理课程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学生的基础护理课程的实践操作进行考核。
1.4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学生的教学实验数据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指标和实践操作考核指标均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础护理课程理论知识成绩考核
对两组学生予以不同方法进行基础护理课程教学,研究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78.96±11.03)分]考核明显优于参照组[(56.23±10.15)分,t=8.7111,P<0.05)]。
2.2基础护理课程实践操作成绩考核
两组学生予以不同方法进行基础护理课程教学,对两组学生的静脉输液实践操作进行考核,研究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基础护理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属于填鸭式的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改变教学方法,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应用其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是将课本知识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等相互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实际护理操作技能,并且对自己未来工作内容有全面的了解,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自豪感[4]。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础护理课程教学中应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柴翠萍,王兰芝.院校联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8(5):58-60.
[2]陶巍巍,丁淑贞,孙雪洁等.以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探讨提高护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4):1043-1046.
[3]谢晓芳.在护理学专业临床课程改革中开展综合性实训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32(22):114-116.
[4]朱晓琴.浅谈基于任务引领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才智,2015,(26):86.
篇5:护理学基础教学应用体会论文
摘要:目的问题教学法是护理学基础教学的重要部分,问题教学法是把众多案例中精选其中代表病历为模板,接着提出系列代表性问题,在问题的指引下,启发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让学生投入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同时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强调从问题着手,学生必须去探索的是那些他们所要知道的知识,并且要求他们应用这些所学来的知识能够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是一种探索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们养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对于护理学基础教学课程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
本文对护理学基础教学和问题教学法进行简单的概括,对两者之间的配合实践加以介绍总结和归纳,从中得到一些体会,便于在以后的护理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篇6:护理学基础教学应用体会论文
1.1《护理学基础》属于应用科学。对于护士生来说是接触护理学的第一门课程,护理学基础的学习情况对今后其他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影响和帮助。
1.2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护士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学基础》的课程核心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护士学习生学习临床护理课程(例如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的基础,更是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护理学基础教学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对于护士学生来说学好护理学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如何提高护士学生的学习效果的问题上国内外很早就开始积极的探索了。
1.3实践教学方法。优化教师示教室演示、学生实验室练习、学生临床见习的各个环节,不但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突出了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与教师的互动,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效果。
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简称问题教学法)
2.1在1980年,Barrowes和Tamblym建议把“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作为教授医疗卫生健康学科的策略,同时把主要目标的学习定义为以理解和解决问题,并从中得出工作结果。“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精选病历为模板,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着重于问题为出发点,学生需要去探索的那些他们所要知道的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那些所遇到的问题,是一种探索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在1993年的的世界医学教育峰会议上世界联合会建议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简称问题教学法),并特别提出:“问题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们专注于分析、综合和评价问题,从而有利于掌握解决临床所出现的问题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2.3什么是“问题教学”呢?在马赫穆托夫的观点中是这样描述的:“问题教学应属于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都需要教师系统地创设出一些问题情景,并且能够合理高效地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最优地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和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领会,从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评判性的思维方式和更加科学的工作方法,我们选择应用“问题教学”方法在护理学领悟进行了不断教学探索与实践总结,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3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方法
3.1授课教师本着以解决问题的方式。组织教学中的内容和过程,向学生呈现学习材料,大概6名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学生就以问题为基础和出发点进行思维、推理和分析,从而达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需要某种知识的时候,教室应该起到导向作用。即可以提供学习的参考文献,而不会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主导并维持学生的学习不断向教学目标进行,在学习目标的分配上要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3.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病案分析法”,通过视频录像或者文字提供出一个完整的案例,其中包括“褥疮问题”或“发热问题”等护理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褥疮或发热的发生机理,程度分类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做到提供相应的资料,引导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主动积极的去获取知识。另外,在进行沟通技巧教学的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包括如何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观,以及怎样对服务对象应用鼓励和表扬的沟通技巧等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锻炼。
3.3按照学科的特有属性教师应该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安排。①教学注重实际运用,而不是简单的学习有关知识分析理解。对于理论教学的时间不能超过实际的能力锻炼,学生们自主采取角色扮演,模拟场景,引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②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护理科研教学中,教师先进性基础知识教学,然后胖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文章。④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操作。让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分析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一来既可以达到减少在相同时间和教学资源,比如图书资料,模拟病人的重叠利用,又可以锻炼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更全面的知识。
4对于问题教学法评价及其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4.1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结束后对38名本科生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临床、管理、科研,特别是在自学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模式培养的学生。有55.6%学生认为,在理论联系临床、促进临床思维发展、自学能力发展和增进临床兴趣等方面,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效果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学生与老师随时可以沟通,反馈教学效果,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师的鼓励和赞扬使学生敢于大胆发言,课堂气氛融洽,对于教和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2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组讨论,是促进合作学习技能的有效方法。合作学习是一种交互性的教学策略,可促进护生统筹能力的发展,增强个人的责任感。小组的护生共同协作,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努力。当共同努力的结果得到老师的肯定时,学生自然会产生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讨论中,学生能了解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差距,将同伴和老师作为自己学习的资源,由此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同时增加了语言沟通的机会,护生逐步学会了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避免传统式教学法的弊端,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对于知识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能够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评判性思维和团队精神,更好的提高学生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并且这一整个过程也有助于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教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也会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接受知识的程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达到师生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将护理学基础知识这一“地基”打牢,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英杰.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开展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15(2):45-47.
[2]沈宏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8):5762577.
[3]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1(12):94296.
[4]崔炳权,何震宇,王庆华等.PBL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7:105.
[5]李芒,徐乘龙,胡蔚.PBL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173(6):8.
[6]刘芳丽,白琴,靳艳.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5):67.
[7]张春仙.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J]1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33-9351.
[8]石敬萍1提高学生《护理学基础》技能学习自主性的尝试[J]护理学杂志,,19(23):53-551.
篇7:例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政治课教学的论文
例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政治课教学的论文
【摘要】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以灌输知识为目标,现代教育观念以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及应用知识和探索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为目标,其中构建主义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构建主义理论指导政治课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新课程理论犹如春雨滋润着广大教师的心田,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践行新课程的重要标志。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就建构主义理论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粗浅的做法。
建构主义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即向与客观主义更为对立的另一方面的发展,有心理学家称之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十分丰富,但其教育理论的核心观念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性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各种媒体与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接收到笔记本上;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强有力的支持,其理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就使得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进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学科,它具有教学目标的方向性和全面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教育机构的权威性等特点,在政治课教学中,注意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
在情境设置方面,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力争在情境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互相交流中获得知识。如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框的教学中,恰逢安徽省皋阳市等地假震惊全国。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有关假的录像及图片资料,特别突出了受害婴儿的大幅照片,同时又充满感情地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是一个出生仅100多天的女婴,她的名字叫徐汉菁,此时的她正躺在皋阳市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她的头很大,那是极度浮肿的表现,她的嘴巴和鼻子凹陷于过度肿大的面庞中,眼睛已经肿得睁不开了。在她出生的100多天里,每天都在死亡线的边缘徘徊,就在即将撞线的瞬间,人们拉住了她,使其捡回了这条命,是谁差一点就夺走了一个如此幼小的生命?就是这包装精美的假奶粉。它看似真品,包装袋上厂址、厂名一应俱全,上面还印有“国家优质产品”、“更接近母乳”的字样,但这一切都是假的。谁能想到,小汉菁的生活之源竟是这种连米汤的营养价值都不如的奶粉!这种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只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十分之一,与白开水没有什么区别。像小汉菁一样的大头娃在皋阳市人民医院就发现了171例,其中十几例已经死亡。他们中最小的只有40天,最大的也只有8个月。同学们,我想大家和我一样对造假者、售假者充满了愤怒,那么就让我们替小汉菁和那些刚刚来到摇篮又懵懂走进坟墓的孩子们讨个公道:他们的什么权利被侵害了? 我的话音未落,很多同学已经流下了眼泪,对制假、售假的痛恨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我又带着愤怒诉说了自己或他人受害的经历。有了这些饱满的案例,教学内容自然呈现:消费者有哪些合法权利?消费者应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达成了教育目标。
协作会话,也是建构主义在教学中应当应用的方法。如把这一方法运用在预习中,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因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主义的`构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预习过程中的协作活动十分重要,没有协作,就没有建构。协作可以分为相互协作和自我协作。先是自我协作,即自我争辩,自我协调,这是一个独立思考学习的过程,预习者通过反思,修改和提炼自己的策略;然后是相互协作,即对当前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从而达到初步的意义建构。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框的预习中,先让学生个人阅读教材内容,并找出本框的知识点,尝试着形成知识系列,根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老王一家六人的收入分别属于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哪几种收入方式,在此基础上,合作预习小组内进行协作会话,相互协商。很快形成了共识,老王的收入属承包收入,大儿媳妇在国有企业内的收入属按劳分配,老伴经营小商店的收入属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大儿子在外企中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小儿子失业救济金属于社会保障收入,炒股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但在相互协作会话中,对于二儿小媳妇的高收入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属于按劳分配,因为国有企业中应该实行按劳分配;有的认为属于生产要素分配。通过讨论后认定属于生产要素分配,但属于生产要素中的什么要素,无法形成共识。于是,小组成员分头查找资料,最后一位学生从家长那里了解到,这是一种正在尝试的国有企业领导人收入分配的新方法,是对企业领导人的复杂劳动的一种认可。按照有关政策,这种收入应该属于生产要素分配中的管理要素分配。
通过这样的协作预习,学生个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由整个学生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主义建构。
以上事例,只是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自己摒弃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旧观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渴望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当问题解决时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成功的喜悦和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当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或缺,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计,协作会话的内容,教学环节的过渡等都需要教师的调控,当学生对某些问题似懂非懂时,更需要教师的适当点拨。这样,才可以使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得心应手,取得实效,发挥该理论应有的作用。
篇8:高中语文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研究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第三中学 马永刚
【摘要】
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我国的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而建构理论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在各个领域中都可以看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存在,所以结合国民最关注的教育问题也应该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这样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建构主义思想也很切合教育的理念,它提倡以教师作为主导地位引领学生,学生作为主体的方式来学习。本文主要讲述建构主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篇9:高中语文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的方式本来就提倡着重强调教师以及学生的地位,要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必须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就很适合教学中的适用性,本文要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要从各个方面展开,包括具体的形式还有模型,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原则都要求我们注意。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原理,能够在实际过程中具体操作。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施的原则
第一,提出的问题要联系学生。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定的题目要充分设置好与学生的关系,问题一定要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让同学们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可以积极地引导他们自己回答出问题。而且对于不同的学生的感兴趣的侧重点不同,要想让所有的同学都有兴趣,就要求教师起到作用,帮助大多数学生理解这些任务特征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并且对于语文来说,现在学生们使用的教材古文的比例大大增加,同时要求学生们对于文言文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这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需要强化记忆。因为内容量庞大,所以会忘记一些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而且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第二,需要以基本概念为中心来讲述课程。构建基本的概念知识、组织学生积极学习的活动是这一理念的基本思想,这样问题和概念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效率提高,状态变好。传统的教学重点是讲述一部分知识,而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全面讲述,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并且牢固地掌握知识,使知识达到一定的系统性,避免出现一部分的知识,学生无法连接记忆的情况出现。第三就是要重视学生们的想法与观点。学生们的思路要在教师的引领之下进行发展,然后再向学生们提出高层次的要求,但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线想法,能够让同学们更加确定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改正自己的想法。同样学生们是课程教育的主体部分,必须要以其为依托才能真正起到效果,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在完成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评价学生的成果,由于学生以学为主不能够及时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有具体的了解,就要求教师要完成这部分的教学工作,可以通过考试、评价作业或者是课堂提问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这些方式又有些缺点是不能弥补的,向学生们在生活中以及为人处世方面的提高就不能通过这些方式表现出来。可以在评价时引导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形成思维方式,不能单纯地以考试判断性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和各方面能力的掌握。
2.以主体参与为建构主导的高中语文的.应用
首先,要通过案例让学生体验教学,以这种模式来设计教学,建构高中语文的教学以及学习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构主义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主要思想就是要通过“解决问题”来达到学习的方式,科学表明在追寻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发现问题是思维开始运动的起点,也能够推动思维的进一步前进。没有问题直接记忆的思维是僵硬的,是容易忘记的,也是没有深度的思维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加深记忆,先通过发现问题。产生对于这类知识的兴趣,这样可以开发大脑自己解决问题的模式,在问题解决之后加深对答案以及知识的深刻印象。这种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置问题、怀疑问题、解释问题和掌握问题的过程,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面对问题的发散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创新能力以及参与实践的能力。所以以问题为主导是建构主义理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主要形式。其次就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为了增强交流,也可以采取让学生讲课的方式让他们了解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的内涵、要掌握的技巧、如何能够把握学生的前进方向。多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多鼓励学生探讨深层次的含义以及问题。最后,要加强同学们在学习知识中的合作,在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中进行对知识的了解。要相互弥补不足,相互学习,也要学会在相互学习中学到好的学习方法,要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这样可以促进高中语文知识的系统性,能够更好地理解高中语文知识,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把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3.总结
把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既切合教学的标准,又提高了教学的完成质量。能够强化同学们对于知识的记忆,使他们拥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和独立完成任务的思想。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合作,锻炼团队精神,这些都是要求同学们掌握的能力,所以这一理论很适合用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
篇10:初探建构主义理论下美术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论文
初探建构主义理论下美术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论文
长期以来,我国美术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是目标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知识目标的选择、实施和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向导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目标的制定者和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对整个教学过程起支配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属于被动的接受者,在这种模式中,过分重视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个性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有效发挥,学生的个性、意志和情感无法得到培养。因此高等美术教育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角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对教师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是通过新本文收集整理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作为一种认知和教学理论,它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及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所以,现代建构主义理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的教育环境的需要,对美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本人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出发,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美术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
一、提升教学理念,师生共同建构教学活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建构知识体系的互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与时代同步,及时捕捉当代世界前沿信息,因为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艺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学科科学的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水平,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教师参与课程研究与实践的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为依托,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为目的,狠抓教学环节,把理论传授与教学理念教育相结合,技法传授与创新教育相结合,把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美术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能搞一言堂,强调多元化、崇尚个性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看法、观点,让学生体验到探索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唤起美术学习的动力。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过程,而不要过于追求结果和目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面向全体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形成基本美术素养。
2.不同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性不同,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适应不同的学生。同时给学生强调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不仅要开拓学生美术视野,同时要重视美术史教学。给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4.避免压制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学生潜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改革教学方法,建立美术鉴赏和技法训练相统一的模式
教师根据某些课程内容,有意识地选择美术史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水彩静物为例,首先,确立正确的教学思想,通过对色彩静物练习,认识色彩规律、造型规律,大胆借鉴近现代静物画家的成功经验,把教学内容面向“印象派”模式中,注重色彩
的对比、明朗、通透、跳跃、空间感。在“塞尚”模式中,注重结构、节奏、稳重。在“马蒂斯”模式则注重画面的构成,强调色彩构成、色彩对比和装饰意味。
美术鉴赏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切实可行的途径。技法、创作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初级阶段,模仿也是一条途径,是超越的前提。正如王肇民先生所说:“风格是可以学的”,艺术史上德库宁、戈尔基、霍克尼都受到毕加索的影响,而他们都在画坛上独树一帜,现代的许多画家至今仍受到塞尚的影响。因此,加强美术史的学习和教学,是一种建立美术鉴赏和技法训练二者结合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针对一些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主动引导下,运用美术史的只是,对某些流派的风格特征和表现手法进行总结,找出倾向性,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学习美术史的契机,从而带动高水平的创作,这实质就是把美术鉴赏和技法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三、加强教学考评,改进美术教学的考评方式
课程的考评是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方式,是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受成绩与学分的影响,评分标准对学生学习起导向作用,要使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必须有之相适应的学生考评方式,按着建构理论体系,全面考评教与学的成果,本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性,创造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考评中一改过去轻过程重结果一张试卷定成绩的现象;二改过去描绘客观对象为目的的无创造性作画,为以客观对象与创作相结合的方法;三改过去以写实为唯一考核标准,为写实与多种表现技法共存的考评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自我创造意识显著,对学生的成绩考核更客观、更公正,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
教学模式的设置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教与学起促进作用。教师的教学实践常常受到性格、气质、社会环境、生活阅历、个人艺术修养等约束,教师的技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教师传授知识的理念应是最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其真正目的在于启发个人创造潜力,通过借鉴突破,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有待于完善和发展。
篇11: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心理学教育是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必修的一类重要基础课程,但是经过相关调查发现,在心理学教学中,通常教师对理论课程教育较为重视,但是实践机会却较之少则又少。建构主义理论的出现,为心理学教学实际应用方面创造了机会,并且建构主义理论在专业人士口中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本文根据实际高职学校相关专业心理学教育现状,针对其忽略实践在心理学教育的重要性的现象,探讨建构主义在心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心理学;应用
1引言
在高职相关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如果说本科学校的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培养,那么相应的高职院校就是针对社会需求,向社会培养专业性的技术性较强的实践型人才。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高职相关专业的心理学教育主要是针对相应年龄段的儿童研究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其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将建构主义理论更好地融入心理学教学,是现阶段高职院校首要探究的工作之一。
2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让皮亚杰提出的,这也成为了相应心理学教学中的一次革命。在二十世纪末期,大量的学者注意到心理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也关注到建构主义在心理学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的重要作用,从而构建主义逐渐地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在构建注意理论中,学生成为理论的核心,相关的理论探究都是强调学生为主体,对知识进行主动地探索,并且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地去发现,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种主观的构建。这种理论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的教学。也就是说,构建主义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这种教学方法在一方面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又更好地利用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播者变为知识的帮助者,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主动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在建构主义的教学中,由上述理论可见,学生再也不是知识的承受者,教师虽具有知识的传播作用,但也不再拥有传统的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个理论的创造为学生和教师都赋予了新的意义,并且转变传统教学的思想模式,为教学注入新的血液。与此同时,它还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处于主动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其理论也强调了学习的社会性,除此之外,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的,在某种程度上建构理论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性,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建构理论不仅强调了传统教学忽视的几种观点的重要性,更为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思路,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教师应注意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与每个学生知识含有量的不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不再是刨除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强行教学,强调教师应将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与经验作为教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产生新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理论。
篇12: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3.1项目教学法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高职心理教学可以运用项目教学法。根据心理教学主要目标,在较为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此问题,创设相关的项目情境。以此活动为基础,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与相关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等形式,完成对本项目的问题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心理教学中的应用,具体过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问题定向、操作示范、探究导向、协作学习、总结评价。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的完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此过程的探究提高学生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突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地位。
3.2情境教学法
在高职教育中,相关的心理学教育根据教学实际知识与世家生活相结合,在课堂上创设相关的心理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模拟出来的教学情境中体会真正的教学内容,并且在此种模拟训练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建构主义理论下产生的情境教学是离不开生活实际的,所谓知识源于生活,心理学相关知识也不例外,高职心理学教育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主要有三方面的具体体现。第一,生活实际情境中处处存在知识;第二,人类知识的培养与应用源于生活并应该应用于生活;第三,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与应用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社会活动。在建构主义下的心理学教育中,相应的情境教学法具体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运用语言的魅力声情并茂地向同学们描述一个相关的情境,此种方法主要依靠学生的想象能力,虽将建构主义思想与高职心理学教学相联系,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第二种是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情境,主要是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为学生体现一种较为真实更为具体的情境教学。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具体可分为情境引入、情境分析、总结知识等几个步骤,在较为接近生活的情境中,实现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4总结
经过前人长时间的实践与应用证明,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关键的作用。除本文介绍的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项目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外,还有着案例教学法等相关多种教学方法。将建构理论融入高职心理学教育,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技术行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崔玉金,苏焕平.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4):70-73.
[2]欧越男,欧胜虎.浅议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圈,,(22):152-154.
[3]任焕妮.浅谈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18):173-174.
篇13: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论文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论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现象法,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于高校武术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教师是知识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并在此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分别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三方面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为我国高校武术教学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武术教学:教学内容
1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身需求与日俱增的态势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科学健身的教育,同时向学生传授科学健身的知识和方法,为形成科学健身的观念、能终生从事健身打下良好的基础。随之而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其宗旨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使他们能终身受益,为进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高校开设武术课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传统教学的重教于学,重运动技术的掌握,其无论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来看都没有明显的突破,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以什么样的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高校武术的教学,使其在新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发挥真正的作用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人们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传统的教学活动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于学生的知识获取是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主,教学再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过程,而是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的结构,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则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3.1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中,教师先对所讲授的套路进行讲解,然后分解示范、分节训练,待动作基本掌握后再配合音乐进行整套动作的练习。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什么就学什么,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教师指令性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尝试的机会,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能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武术教学要求一切的学习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那么其教学过程应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1)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设置情境,即在教师教授之前出示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例如理论课的武术之功效或实践课上基本步法的教授),并给与学生对该内容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达到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一定程度上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的初步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在对讲授的内容的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指导对所讲解的内容进行重建构,把新的感受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进行交互活动,同化所讲授的内容。
3)小组的合作式学习。继第二个步骤之后学生对新学内容有了一定感受,就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一般以“5人学习合作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性讲解后,由小组长带领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对所学的知识技能的再认识和巩固。
4)个人的自主练习。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再以个体为单位,结合自身的情况,自主地消化、吸收、巩固、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
5)变换练习条件在实践中尝试创新。有效的学习应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知识也是具体的环境下掌握的。学生能按一定要求完成某个练习之后,要增其难度,变换项目、场地背景条件,让学生在新情境之下进行练习。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尝试创新。
3.2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武术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为目的的“教”与“练”,忽视了以锻炼为目的的“教”与“学”,忽视了对练习方法的掌握及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其特点是单纯追求技术动作的掌握,追求群体效果,忽视个体差异,不利于个体的提高与发展。许多高校开设武术课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3~4套的动作套路,讲几次理论课,再考一下已学过的1~2套动作,就结束了课程。调查发现,许多学校由于开设武术课时有限,一般只进行武术技术教学,而未向学生传授武术的理论知识,致使武术教学过程变成纯动作教学过程,理论知识缺乏,学生对武术的内容分类、作用、特点、素质要求、音乐选配和欣赏、比赛方法和规则等基本知识却不甚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推崇“知识结构的网络化”,知识的结构不一定是直线形的,而是可从网络的任意一点开始。武术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练习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理论知识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在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利用多种辅助工具对其加以建构,尽可能多的、广的搜集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对武术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学生首次课上介绍“武术”这个概念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健”、“美”、“操”这三个字眼加以理解,进行建构。对于技术课的教学,不能单纯的教学生几套操,应更多的教给学生创编动作的方法,在学校体育结束后,可以自觉地、有能力地进行锻炼或指导他人锻炼,为学生进行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3.3教学评价
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处于主导核心的位置,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把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评价的内容,围绕教师的“教”展开,以知识为核心,更确切地说,是考察学习者能够记忆教师所教知识的数量的多少。而武术课的评价方式更是单一,主要以学期考核为主,内容便是教师所教授的几套操中的~两套而已。对学生单纯得掌握老师所教授的动作的量及准确度则成了评价的标准。学生做得和老师一模一样获高分。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就是单纯的模仿,更谈不上对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能力的评价了。
高校的武术教学,其评价体系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优秀的运动人才,而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质、提高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武术课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
1)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的运动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还应包括对学生的体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习惯养成的评价。
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要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评价方法过多的强调了定量地、绝对地、终结性地评价,在今后的教学评价中应多定性地、相对地、过程性地评价学生。
3)评价主体应多元化,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评价主体应由教师转化为教师与学生。应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是其学习活动的直接体验者,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或他人进行积极、客观、有效的评价。
4结论
1)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武术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并能为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武术教学,其教学方式应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方式,而应用“五环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更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3)武术课的教学应该是理论课与技术课齐头并进,理论课的教学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借助多种辅助工具,广泛搜集资料,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技术课的教学应为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服务,围绕这个目的展开。
4)新理论指导下的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三个方面。评价内容要多元化,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14:建构主义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
建构主义被人们认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正在发生的一场教学革命”。虽然建构主义是在认识发生论、智力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但从作用的角度来看,建构主义是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于一体的教学理论。当前,建构主义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得到了大部分教育者的支持,其非常重视在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对其事物自身的见解。因此,建构主义是把增进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基本教学任务,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一、建构主义的分类
1.激进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主要有两条原则:其一,知识不是一时积聚而来的,是通过自身不断学习积聚而来的。其二,知识的功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提高自身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皮亚杰认为知识是在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得来的,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众所周知,知识不仅可以用于发现客观存在的事物,还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2.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是以维果茨基的教学理论为基础,该主义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知识是在人类社会的范畴里慢慢积聚而来的。该理论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还关注学生在社会中的主要表现。
3.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的主要思想是:知识是由个体建构得来的,靠的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其实就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中,找到另一个知识点,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知识。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1.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与教师
部分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见解,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有部分教学者认为,这一解释太过笼统,没有更好地解释出何为知识。通过教学者的努力终于发现较为合理的解释: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学生通过自身环境中所得到的,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吸取的。从建构主义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学生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来获取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出自身见解,可以对教师和环境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反应,从而把吸收到的知识进行重组,生成新的知识点。也就是说,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在刺激和反应间形成联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层面上发现不同的知识点,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逐渐形成一种主动求知、主动求问、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2.课程是学习者原有经验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学习者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接受者,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由于学校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进学校之前,学生已经从家庭和社会环境吸收了部分知识,而这些知识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清楚,学生不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要通过其自身的不断探索。生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结构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知识是日积月累的,不是一时之间就可以积聚而来的,当代心理学家古宁汉提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不是把外界的知识硬搬到记忆中,而是通过对原有知识的不断探索,以得到更多的知识理论。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建构主义教育者建议改革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把理论知识逐渐转换成更多的实践活动,要尽量体现出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多样性,全面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进而促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参与新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和学生既是教学的主体,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看法都大一样,对待解决问题也有自身独特的解决方法。因此,相关人员特别强调学习活动不单单只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通过他人的互动过程。只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交流,才能促使教师与学生发觉自身不足之处,并不断改正自身缺点,以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习者和教师共同进步。建构主义者认为传统的师生关系,并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的身份应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上,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不能把自我观点和看法强行灌输给学生,比如,在分析课文时,教师问:同学们,冬天和春天的树有什么不同呢?甲同学回答:冬天的树叶子全掉光了,春天来了叶子又长出来了。教师忙点头道:该同学观察非常仔细。教师点了点乙同学,该同学说:四川冬天的树不掉树叶,反倒是夏天的树掉树叶。教师说:这是你的个人看法我不同意。上述教师的做法并不可取,教师必须要知道答案不是唯一的,教师应该在学生遇到的问题时及时给予有效指导,给学生提出实质性的建议,要让同学独立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4.学生是学校课程和教学的中心
课程与教学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但是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可以进行自我发展和进步的个体,若教师只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是不可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型人才的。因此,建构主义者建议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视学生为学校课程和教学的中心,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学习内容。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高等教学改革的启示
1.教师必须要转换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国外的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国内教师的支持与应用。部分中小学教师正尝试着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比如“满堂灌”“只注重学生成绩而不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学生前进的脚步。要想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学校就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构建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建构过程,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优秀学生。
2.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实用性
课程内容的编制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进程和教学效果,还会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学改革的脚步,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所联系,同时还应该满足学生的各个需求,全方面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出新的知识,充分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通过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说明,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可以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相关人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要为学生编写适合的教科书和参考资料。当然,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也会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以此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摒弃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树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建构主义理论更好地应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并不断汲取国内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进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方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医学生(本科)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6.
[2]李改玲.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3]杨丽.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4]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孙丽媛.建构主义教学论与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6]宋静.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乏力”现象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 论文综述
★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护理学基础教学论文(共14篇)】相关文章:
对于建构主义纲领评析论文2022-05-06
经济社会下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论文2023-09-23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论文2023-08-27
教育心理 - 教育心理学2023-09-15
合作学习法对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论文2022-10-09
项目式教学法在电子课程的实施论文2023-10-12
女性主义乌托邦精神再现论文2022-07-27
物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2023-06-17
考研模拟题一之教育心理学2022-11-03
视听说教学培养综合技能分析论文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