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

时间:2022-04-29 11:54:0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管理￳员”为你分享6篇“论自由”,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论自由

篇1:论自由作文

论自由作文

都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在人们眼中,自由,是极重要的。甚至于对很多人而言,自由是值得他们穷其一生追求的目标。但是,自由于这些人而言又代表着什么呢?或者说自由了,这些对自由极度向往的人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不知道。因为自由的概念,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然而,几乎所有人的概念都可见一条,即:可以不受受缚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也有很多人对我说:现在多努力,将来就有多自由。那么,我在之前,那么多人努力了,他们自由了吗?他们的自由又是什么呢?于是,回首望去,看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

或许是狂人狂语,却见得字里行间皆是自由。盘古不愿被束缚在混沌之气中,于是,一斧分天地,而后用尽气力,只为自由的天地更加广阔。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小部落合并、统一,为了能走的更远,而不是束缚在那小部落里小小的一方天地。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么说未免太过勉强,但在我看来,分分合合的历史中,为了自由,所以征战;为了自由,所以反抗。更有甚者,如秦始皇,渡湘水不成,归罪湘君女神,令人伐树,以示惩罚。虽然,如今看来,如此愚昧,如此霸道,但无疑,他不愿受自然的禁锢,他要乾纲独断的自由,连自然都不得忤逆。为了自由,人们不断的让自己变强,于是,分分合合,历史发展着,进步着,所以这是人类发展史,也可以说,这是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史。

追求自由固然很好,但历史中为了自由而疯狂的人也很多,如秦始皇,为了更大的统治自由去征战,而这么做本身就是过度的自由,因为这是他一个人的意愿,却引的举国不安。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豪不犹豫,因为没有留恋了,自由已被夺走。于是,千秋万代的帝国,三世而亡。于那君王,却是悔之晚矣,恨不能早悟老子无为之言。可见,过度的自由会使人反受其害。

历史的长河中,有风光一时的弄潮者,也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隐士们,他们选择了山野,而不是大多数人选择的.庙堂。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追求权力的自由,只是忘却了,他们付出了自己的自由,纵使吃喝不再愁,却再没有曾经的快乐,因为渴望的不断膨涨,他们已忘初心,欲望成了他们的全部,纵使可以放自己自由,他们又怎么舍得呢,就象金笼里的金丝雀,即使钥匙就在身边,大可以归去,却深怕别人将自己捉出,急于隐藏钥匙的存在。但当其想要离去,却再难离开,如洪武年间的大将徐达,一世英名,却不得不喝下一碗鲤鱼羹;如清朝名臣张廷玉,为归隐山林,几近失去所有荣誉;又如拿破仑,曾经教堂抢夺皇冠,最后却孤身一人,一杯咖啡也得不到。这才惘然,原来当初只是为了追求自由所以追求自由而已。

再阅《论语》,字字珠矶,其中“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果然妙语,个人的成长是全人类发展史的缩影。当有了足够的阅历,学会了知足常乐,于是可以随心所欲,因为真正的自由是自己给予的,不逾矩,竹杖芒鞋轻胜马,纵使天下之大,又有何处不可行?

篇2:论自由作文

“无自由,毋宁死”,这句话对于处于殖民地状态的弗吉尼亚州人们具有极大的激励意义,引导美国人民实现独立。但是对于处在新时代中国势力的当下,无自由,毋宁死?不,是万万不可取的。

哪怕失去自由,也不能丧失希望,自由与不自由相互制约才是生活的本质。

“人生而自由,又无往不在枷锁中”,自由本就是生活的垫脚石,多踩高一寸,视野便是大相径庭;多垫高一尺,责任也就随之愈加厚重,言行举止就愈加受限,自由也在无形之中付诸流水,消逝不见了。也许生活的枷锁有时太过沉重,压弯了原本对未来生活抱有美好幻想的我们,我们由此产生了退却与恐惧,许许多多的压力和制约给我们明亮的眼睛上抹上了一层雾霾,这才产生了对绝对自由的绝对崇拜,渴望拥有一个自由自在的身体,透明敞亮的心灵,摆脱犹如“负荆请罪”般的痛苦。

自由听上去是幸福的,但是往往没有绝对意义的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是自由的,但是一旦开始工作就要受到公司等等来自社会的制约。无拘无束的自由也许会有,古人为了追寻无忧无虑的极乐世界,选择入山修行,到头来还是要受到货币兑换,一物买一物的规则制约。如果真的存在绝对的自由,那也必定脱离社会轨迹单独存在的,是会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败下阵来,落得个为人笑柄的。不考虑面包和牛奶的自由,只会在耗费自身热情之后,形销骨立,周身疲惫,寒气袭人,在孤零零的角落落得一声空切切的悲叹。

自由与不自由相互制约构成人生。自由引导我们成就人生,独立的头脑和灵活的思想给了我们自由创造模拟的机会,但是不管行不行动,规划合理与否,我们都要把那段路走下去,并且是孤独地自己走下去,无论甘心与不甘,痛苦又或是失望,我们总得一边抱怨哭诉一边重整行装继续前进,动力与压力并存,悲观和热情共舞,这就是人生,这就是自由给我们最大的驱动力。

“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有桎梏的自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有阳光就有希望,随着那自由飘向人间的阳光,有自由的灵魂的作伴,走向这不自由的沙漠。

篇3:论自由作文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芬所写的一首诗。由此可见自由的宝贵。失去了自由,那金钱,名利等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自由的拥有也有一定的约束。

自由需要约束,没有约束的人便得不到自由,还会反而失去更多自由。20xx年5月7日晚,著名音乐家高晓松在北京东城区,因醉酒驾车并且发生四车追尾事件,而导致四人受伤。他对此这样说:“我一直以为喝酒能给人自由,最后却因喝酒而失去了自由。”人人都渴望自由,每个人都希望无拘无束的做自己喜欢的事。但自由是在约束下产生的,没有了约束的自由,便如同美国的亨利·罗伯特说的那样“一旦离开了规则,每个人都自由行事,结果将是每个人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自由是最宝贵的,远远超过其他,失去了自由便等于一无所有。美国第一个黑人国务卿克林·卢瑟·鲍威尔,出生于纽约,在南布朗克斯长大,父母都是来自牙买加的移民。童年的鲍威尔非常贫困,艰苦磨难没有阻碍鲍威尔的奋发成功,为了追寻自由以及黑人与白人间种族平等。他不断努力,在种族意识仍很强烈的美国赢得了白人和黑人的尊敬和爱戴,为美国黑人获取自由做了巨大贡献。鲍威尔深知自由的价值,为了自由生活他也放弃过一个极有可能成为第一届美国黑人总统的机会。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生活便会黯然失色,生命也会失去光彩。的确,“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宝贵的自由,那他就只能永远的做奴隶。”

自由需要约束,有了公路的约束,汽车才得以自由疾驰;因为有了峡谷的限制溪水才得以自由流淌;因为有了海的阻挡,鱼类才得以自由遨游。自由也是珍贵的,拥有了自由才会拥有其它一切的美好。

篇4:读《论自由》有感

读《论自由》有感字

四月裂帛

密尔的《论自由》为西方思想发展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倡导自由与追求个性的思潮对西方人影响至今,渗入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读完之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1.密尔自由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对于倡导自由的论述有两大支点――权利理论和功利主义,密尔对自由的探讨显然属于后者。他所说的功利“必须是最广义上的功利,即以人作为进步的存在者的永久利益为依据的功利。”我的理解是指对于社会即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和观点或言论本身的真理性。密尔试图划清社会可以合法施加于个人权利的界限,那么就必然要以功利的得与失为出发点进行劝服,在本书的扉页上提纲挈领地引用洪堡的《政府的权限与责任》中的名言“人最丰富而多样的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奠定了文章现实主义的基调。

然而,就我看来,他的理论也一定程度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密尔受托克维尔影响,重申其“多数人的暴政”这一政治论题,核心观点是“‘人民’与作为权力施加对象的人民并不总是一回事;而所谓‘自治政府’也不是每个人管治自己的政府而是每个人都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但这个观点是建立在一个假设基础上的:政府作为社会公器真正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声音,就中国的状况来看,政府长期处于与人民“脱节”的状况,正希望通过反腐等一系列措施拉近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这样“暴政”就不成立。若从微观的角度说,“每个人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显然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不应一概而论。政府的决策兼顾所有人的利益的是不现实的,作为政府来说,对于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决定并不是单选题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调和与协商的,这个社会也不只有一个阶层,而是多种社会利益错综复杂的共同体,因此这样“二元的假想”是浪漫且富有哲学内涵的。再者,密尔的论证大多将自由的对立面设定为与人相关的权威(精神、世俗、文化、法律),事实上,自身和时代的物质局限远比精神局限的影响更加深远,没有物质的支撑,思想自由只是一句空话,这也是密尔自由思想的不切实际之处。

2、密尔自由思想中社会责任意识和时代观的萌芽

“任何在总体上不尊重这些自由的社会,无论其政府形式如何,都不是自由的社会;在任何一个社会中,这些自由的存在如果不是绝对和不受限制的,那它也不是完全的社会。”密尔认为,人的自由的恰当领域是不剥夺他人的自由,即“自我保护”.这说明在创造“观点的意见市场”的同时人应担负起对他人、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故我也认同老师上课所说的维基解密的正确性有待评判的观点。我国现在允许宗教自由的也是建立在对社会不造成危害的基础之上,这一层面和传播学中的社会责任论有相似之处。我所说的“社会责任”还包含另一方面,政府(和能做出决策影响社会的集体)有通过观点的探讨给人们判断正确与否的机会的社会责任,然而现今对于观点表达的惩罚仍然依法存在,党媒在体制内的限制已然为“意见市场”立定了“市场准入原则”,单一与趋同的观点让新闻事业禁锢于框架之中,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密尔对言论自由的探讨始终都是允许谬误生存,让正确的和错误的观点都能在“意见市场”上流通。可是结果呢?自由的思考与讨论能完全避免错误产生吗?显然不能。“一个人得以更多接近了解一个题目的整体,唯一的途径就是倾听持各种不同意见的'人能够就此说些什么,并研究每种不同的心智特写能够观察的它的方式。”这里密尔用了“接近”一词暗示了思想和言论自由带给社会效用的局限性。()后文更明确地提出“只是我们已做了人类理智现状所允许的最大努力:我们没有忽略能使真理有机会达至我们的那些东西。”这都看出他内心时代观的萌芽和思维的严谨性。

3、密尔自由理论中“极简原则”的前提和社会效用

密尔对自由的范围设定了一条“极简原则”,即“当有权绝对地支配社会以强力和控制的方式处置个人的事情时,无论采取合法惩罚形式下的物质力量,还是公众舆论下的道德强压的手段,其准绳是自我保护,即人类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任何成员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其唯一的正当的理由只在自我保护。”但这样的原则前提是在一个文明群体之中,如果这个社会上只有少数精英,多数人都平庸的情况下,或者说其自我保护的对象并不被社会舆论所认同,那么这样的原则在短时间内就不能对社会产生普遍效力。尤其是公众舆论的道德强压,相比法律来说更具有社会性和不确定性,受传统思想影响更深,需要全民思想素质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维护这样的准则,因此我认为个性的解放不应只停留在优劣差别上,即少数人和多数人,阶级与阶级,社会精英和平庸的人之间,而是更加注重多样性和多元化,毕竟从广义上说个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其评判标准也是社会上人们内心所认可的价值观而已。并且,密尔在倡导个性解放的问题上希望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宽容和理解少数精英的个性,我认为这是需要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只有个人的积极的思想推广到大集体中来,整个社会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进步。

篇5:论合同自由原则

引  言

历史跨入到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新世纪伊始,中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WTO,为中国走近世界、了解世界、融入世界提供了无限空间,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不仅仅直接冲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我国现今的法律制度,尤其是中国尚不发达的私……

一、合同自由的含义

所谓合同自由,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缔结合同、选择相对人、选择合同内容、变更和解除合同、确定合同方式等方面的自由。在西方国家的合同法中,合同自由是合同法最基本的原则,是贯穿于合同法的一条主线,是研究合同法的出发点。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合同自由的含义;具体而言,合同自由包括以下五方面

内容:

篇6:《论自由》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论自由》是英国著名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最重要的政治著作, 完成于1859年。严复在1903年译成中文,以《群己权界论》为书名。1959年商务印书馆重译出版。2009年10月1日南京译林出版社重译出版。

全书中心论题有三个:

(1)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2)论个性自由;

(3)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控制。

通读该书,可以看到对个人和社会之间权力界限的划分是全书的核心要义之所在。一是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

二是个人对社会负责的唯一条件是,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的利益。密尔认为,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时,无论在任何制度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失。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因此,密尔所强调的个人自由是种社会自由,这体现了密尔对如何实现自由原则的思考。他认为人格的价值不仅是形而上学的教条,而是在实际条件下要实现的东西。《论自由》肯定思想和讨论自由,并要求政府不仅要通过消极地不干预来保障公民自由,还须依靠立法来创造和增进公民自由。体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社会,社会要素被引入密尔对自由的讨论之中。密尔认为,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本身具有价值,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不仅于己有利,也使社会能从中得到好处。

通过密尔的论述,自由的范围更加广阔,自由主义哲学也更加贴近时代要求。自由原则和自由主义哲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论自由》共5章,以公民自由为中心,对自由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

第一章为引论,指出全书要阐述的是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探讨社会对个人施用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认为干涉社会成员行动自由的唯一目的应是“自我防卫”──防止对他人的危害。宣布自由是在不剥夺他人自由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道路去追求自己的好处的自由。

第二章论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

第三章阐述个性的自由发展,认为这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会使人对自由、对他人更有价值。主张容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反对社会习俗的专制。

第四章讨论社会对个人自由控制的限度。提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源于社会对他的保护。社会成员的行为只要互不损害利益和权利,只要为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受损害与妨碍而承担责任,就不受社会强制。

第五章重申两条基本原则:个人行动只要不涉及他人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也不得对之干涉;个人行动若有害于他人利益,个人要向社会负责,要承受社会或法律的惩罚。

作者简介:

约翰·密尔(JohnStuartMill,1806-1873),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著名的自由主义法学家。自幼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受教于英国和法国,为《旅行者》、《编年史早报》、《威斯敏斯特评论》、《法学家》等刊物撰稿多年后,应聘主编《伦敦评论》。在此期间的著述后被收入《论文集》中(1859)。密尔主要著作有《逻辑方法》(1843)、《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妇女屈从》(1869)、《论自由》(1859)、《代议制政府》(1861)等。其中《代议制政府》是西方第一部论述代议制的专著,是密尔政治思想特别是国家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约翰·密尔的代议制理论主要包括代议制政府的形式、职能、民主制、选举权、议会以及地方代表机关和民族等问题。约翰·密尔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甚广,尤其是其名著《论自由》(OnLiberty),更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这部著作的要义可以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成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接受社会的强制性惩罚。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因此,当1903年严复第一次把《论自由》介绍到中国来时,书名就叫《群己权界论》。

作品目录:

导 读 为什么我们今天依然还要读穆勒?

献 辞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论思想言论自由

第三章 论作为幸福因素之一的个性自由

第四章 论社会权力之于个人的限度

第五章 论自由原则的应用

译后记

图书简介:

《论自由》一书写于1859年,在西方政治思想史和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密尔在《论自由》中开宗明义,阐明《论自由》的主题不是讨论所谓意志自由,而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即社会可以合法地施加于个人的权力之性质和界限。”严复在译密尔《论自由》时,把书名译为《群己权界论》,实在是精辟地理解了密尔著作的主旨。应该说,群己权界问题并不是密尔时代才出现的新问题,密尔注意到,“它几乎从最遥远的古代开始就一直把人类区分开来”。不过,密尔强调,在他的时代,一些“比较文明”的国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进步阶段”,出现了新的情况下,对于自由问题,“要求人们给予不同、更为根本的对待”。这一 “新阶段”的最大特征是民主化与商业社会的勃兴。

民主化的出现给人类追求自由的事业带来新的课题。在民主化之前,人民通过制约政府权力来保障自已的自由。一方面,人民可能以宪法限制政府的权力,维护个人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另一方面,人民可能期望通过民主的方式控制政府,使其追求人民的利益。然而,随着民主化的出现,人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运用权力的‘人民’与作为权力施加对象的人民并不总是一回事;而所谓‘自治政府’也不是每人管治自已的政府,而是每人都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这样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大多数人民监督制衡政府,使专制暴政的弊端在民主社会中不复存在。

密尔还特别注意到现代商业社会所带来的平等化、平庸化、与趋同化倾向。密尔认同商业社会是一个倾向于平等、平均、平庸的社会,在这种社会,所有人“在很大程度上生活在相同的世界”,“他们现在读相同的东西,听相同的东西,看相同的东西,去相同的地方,所持希望和恐惧也指向相同的对象,拥有相同的权利与自由,以及主张这些权利的相同人的手段”。大众教育的普及,传媒的力量,交通的改善,商业制造业的发达,“所有原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如此巨大的敌视个性的势力,以致不容易看出个性如何还能保住其领地。”

《论自由》(OnLiberty)这部著作的要义可以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益,个人(成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的利益时,个人才应接受社会的强制性惩罚。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如果整个人类,除一人之外,意见都一致,而只有那一个人持相反意见,人类也没有理由不让那个人说话。正如那个人一旦大权在握,也没有理由不让人类说话一样。《论自由》还探讨了自由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简单将之归结为两句格言: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第二,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假如社会的意见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己的话

宗旨思想

《论自由》认为公民自由所应当包括的三个方面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和讨论的自由,即在科学、道德、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问题上,人民有形成、阐述和坚持自己意见的自由。思想自由,通常也称为思想自由权。英国历史学家伯里在其名著《思想自由史》一书中称:希腊人之所以使我们永远铭感难忘,乃是因为他们最初发现了“思想自由”。“思想自由”作为一项概念的提出则始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关于思想自由的概念,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着各种不同的表述。笔者认为思想自由是进行思考,形成一定主张、意见和想法的权利。思想自由强调个人内心活动的自主性,它是保证公民依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思维能力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做出各种自主性行为的基础。

讨论自由是以语言、文字、音像、电子、艺术或其他形式表达意见、寻求信息、接受观念、传播思想的自由。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组织的演进、科学技术的提高,都离不开言论的自由传播和广泛交流。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与讨论自由密不可分。因此,人们通常把讨论自由称为“第一权利”、“人类最重要的、潜力巨大的、活动的资源”。而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关系可谓紧密。《论自由》认为,对于各种思想的自由探索和自由讨论,是保证科学和艺术获得发展的首要前提。凡有这种自由的时代,必是学术昌明、艺术辉煌的时代。凡压制这种自由的时代,必是思想和艺术死气沉沉、愚昧黑暗的时代。真理只能在自由探讨中才能被发现。在某一个时代某一个民族思想界一时居统治地位的观点,并不能因此而被认为即是真理的观点。尽管思想自由不应该受到控制,但现实告诉我们,控制思想绝非不可能。关于人的思想不可能被控制因而不可能不自由也并非事实。第一,国家权力可以通过干涉或剥夺人们的表达自由而变相限制或剥夺人民的思想自由。因为,国家权力无法干涉人们的内心思考,但却可以干涉人们思想的表达,而没有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播,人们就会失去信息源、失去观念的碰撞和不断完善而无从思想或正确地思想,人们的思想就会逐渐的枯萎甚至死亡,思想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二,国家权力可以通过剥夺人们的信息自由或向人民灌输错误甚至有害的信息、理论而引诱或逼迫人民错误地思想。现实中,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被侵犯往往是间接的,政府或个人总是通过侵犯公民的其他权利达到侵害公民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目的,因而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实现对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保护。就我国法制现状而言,当前应该对一些表现公民思想的权利进行立法,尤其是十几年仍然呼之不出的新闻立法!尽快出台新闻法对于思想自由以及言论自由都有着超越一部法律本身的意义。

价值观念

《论自由》自由观的背后存在这样一个价值预设: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人类的理性具有局限性。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同一时空状态下多种价值的共存。价值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价值冲突的出现。对此,流行着这样一种危险的观点:最好的生活可能无法实现或难以达到,但可以无限的接近,因此,对于所有的个人来说,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努力获致最好的生活。在《论自由》看来,“最好的生活”便是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在对这样一种最高价值目标达成理性共识的前提下,自由仅仅是对愚昧与落后的一种宽容。尽管密尔主张不同的民族及其人民应该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其并没有把这种开放的观念应用到非西方民族中去。当密尔在讨论东方各民族时,他主张的是西方国家应该把他们的文明传播到东方世界[8]。 《论自由》价值冲突是不完美的标志,不同价值观念之间存在等级层次。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当某一民族确信其比其他民族更接近“最终目标”时,其便会运用已经掌握的“更高等级的价值观念”来同化其认为是“较低等级的价值观念”,差异性的存在仅仅是达致最终一致性的一个缓冲期,一旦确信掌握了“最高等级的价值观念”,自由与宽容将遍布全世界。

图书评价

《论自由》一书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理论家约翰·密尔的著作,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密尔(JohnStuartMill,1806-1873)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可以说本书是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系统论述,也是研究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著作。《论自由》在自由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在于,第一次赋予自由主义完整而全面的理论形式,从心理学、认识论、历史观、伦理观等角度为当时已经达到黄金时期的自由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并以充沛的激情与清晰的逻辑对个人自由的理想作出强有力的辩护。用一些研究者的话来表述:如果不读此书,就不了解自由主义的真谛。

《正义论》读书笔记个人收获

《正义论》读书笔记个人感触

读书笔记:论爱情

大学生《文明论概略》的读后感800字

论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

《政府论》读后感800字

论文选题来源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

读《差异教学论》有感

严复的人权思想的演讲

论自由
《论自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论自由(共6篇)】相关文章: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笔记2022-10-02

反杜林论的论文2023-05-25

论自律作文2022-04-29

观念论2023-09-23

《国富论》读后感——论分工阅读笔记2023-09-01

论文选题依据范文2023-07-15

《幸福教育论》读后感2023-08-08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推荐2023-05-19

《富国论》读后感2023-11-10

《人生十论》读后感2022-11-0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