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创作作文(共21篇)由网友“不加糖不行”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生活与创作作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生活与创作作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浪费资源的现象越来越多,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我们都要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节约资源,过有品质的低碳生活。
我们都知道,纸是由树木制造而成的,而树是一个天然的二氧化碳吸收器,也是制造氧气的净化器。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树,就没有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环境。空气不再清新,
树木失去活力。朋友们,想想吧,人类再肆无忌惮地乱砍乱伐树木,地球将会面临着何种景象,我们将无法想象。为此,我们该行动起来了。我倡议:多植树造林,少砍伐树木吧,为世界多增添一份绿吧!
污染无处不在。不知道你们可否还记得,我听妈妈说,他们那个年代没钱,无论擦眼泪还是擦嘴巴,用的都是手帕。而现在呢?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过上好日子了,不愁吃不愁穿,不管一点擦伤划破血都用纸巾擦,任何小灰尘也用纸张擦净……虽然手帕是上世纪的老玩意儿,可它方便携带,还可以多次利用,多环保啊。纸巾呢?便宜又方便,人们的适用率很高,但也产生了很多垃圾。为何我们不重拾手帕来用呢?
现在,许多小吃店为了吸引顾客,在各类小吃中加入了香精、色素等多种化合物,这些东西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还有小吃店了的一次性碗筷。你们知道吗?一次性筷子是树的“进化”物,它们的上面不仅有残留的碎末签,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再如,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在用的塑料袋。塑料袋被称为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因为它大都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的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以上才能腐烂,而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虽然,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起来的,但是我们的生活需要绿树红花,我们的生活需要更多环保类型的新科技产品,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只要我们现在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将还给未来一大步。朋友们,行动起来吧!低碳生活,你我共创!
篇2:生活与创作作文
今天是作为特邀家长去参加孩子学校组织的沈石溪报告会的。坐在位置上,回想着沈石溪的篇篇惊世小说,内心想着,他一定是一个纯净的有着孩童一般的心灵的青年人。当沈石溪先生在校长女士的引领下,迈着矫健的步伐登上讲台的时候,全场的孩子们欢声雷动,掌声雷鸣,真是毫不夸张。沈石溪的美文,展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动物世界,他已经征服了孩子们的心,也征服了很多大人的心。
小学课本收录了他的《最后一头战象》,中学课本收录了他的《斑羚飞渡》,如今,写这绝世文章的作者就在眼前,怎么能让孩子们不兴奋呢?
沈老师的故事是从当年上山下乡开始的。当年他16岁,他下乡插队的地方,是距上海很遥远的云南西双版纳一个傣族村寨。这是一个热带雨林地区,这里的人五十多岁就是长寿了。他在这里做了六年的猎人,六年的农民,经历了一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素材。
当时沈石溪插队的时候,生活很困难,当地猎人常去打孔雀,主要是拔孔雀毛卖,一根能买一元钱,一直孔雀的羽毛最多能够卖700多元,相当于一个县长的一年的收入呢!
有一次和另一个人一起上山打孔雀,遇到了六只狼穷追不舍,最后他们上到树上,把孔雀毛拔完后把孔雀肉扔给狼群,瞬息全光,结果狼群没有离去,反而更有力气等候树上的猎物。沈石溪非常绝望,后来,他们点燃身上的衣服,意欲吓退狼群,,结果衣服燃尽,狼群不去。被困三天三夜,正当绝望之时,老乡来救,方才脱身。
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后来被写成了《狼妻》,收在《第七条猎狗》里。以西双版纳这段生活为背景,沈石溪写了500多万字的小说,《狼王梦》是狼小说的代表。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刻骨铭心的.经历给了他观察和创作的素材,提供了最感性的经验和体会。
但是仅有源泉是不够的,有了源泉,还要勤奋和努力,才可以写出优美感人的作品。否则生活在西双版纳的祖祖辈辈的人那么多,涌现出的作家却是寥寥无几呢?
沈石溪这样,我们也是这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的细节,用一颗纯净的心灵去观察聆听这个世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即是最美丽的文章。
无疑,沈石溪是善于观察的,被狼困三天三夜的经历,后来成了《狼妻》《狼王梦》最原始的素材。如果他的心很粗,这些素材就不会成为素材。不善于观察的人,生活在他的生命中是不会留下太多痕迹的。那一个个易失的顿悟和灵感如同一粒粒珍珠,网眼太大是留言不住的。让自己的心像布一样细密起来,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太多的素材,有太多的意义等着我们去品味,去感悟。
我们总是大大咧咧的,对很多美丽的浪花视而不见,对很多充满哲思的语言听而不闻。所以,才会有“材到写时方恨少”。
沈石溪的经历我们没有,但是我们拥有自己别样的人生,每天生活都是不一样的,只要善于发现,原来每一个素材都一样的精彩。
篇3:立意与创作
立意与创作
摘 要:中国画家作画讲究“意在笔先”,这里的“意”就是创作的首要环节“立意”。所谓“立意”,刘永健先生曾在《水彩画创作概述》一书中提出,指的是画家的主观创作意图。在作品的创作之前,画家经过了长期的写生训练,对自身的情感有了积淀、技巧有了完善,从而确定了创作目的。
关键词:水彩; 立意; 创作; 刘永健
《・矿工纪事》描绘的是湖南新化县的一群煤矿工人,这里也是刘永健先生的故乡。当决定要创作一幅关于煤矿工人的作品时,他来到了矿井的开采工地,试图能近距离地了解这些工人的生存状况。作品完成后,刘永健先生在水彩教学时也提及过这次深入工地的情景,他说:“刚开始这些工人很排斥和外面的人交谈,我在那里呆了将近两个月,才有了今天的画作。”他对所描绘的矿工形象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神似,而是基于长期对生活的体验和细节的捕捉,并利用亲身去体验生活在劳动力底层所造成矿工性格中所体现出来闭塞、无助,同时和他们充满力量的身躯产生的反差来刻画人物形象。从完成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刘永健先生试图通过对矿工恶劣的生产环境的描绘,以及矿工精神上对生活担忧和劳动后疲惫的刻画,来突出这个时代矿工的生存状态。
在《2009・矿工纪事》的创作构思中,刘永健先生对作品的最终效果做了全方位的构想并最终付诸实践。第一是对象的取舍,作品中的五个矿工形象,只是他众多的写生对象的一小部分,也是矿工形象的浓缩和代表。画面前排的两个人物是整幅作品的主体,分别代表了中年和青年的矿工群体。两个主体人物一紧一松、一老一少在矿工的年龄上极具代表性。对这两个主体人物的刻画详略得当,对人物的面部和手部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塑造,而其余部分略有简化。除了两个主要人物之外,他同时在画面中设计了三个人物作为补充和平衡,利用人物的身体转向将画面中心收缩。这样,五个矿工的形象,就如同一座纪念碑般呈现在观众眼前。第二,是构图的处理,作品采用复合三角形式的构图方式,一方面,画面中任意三人组成大小不一的三角形,相互交错,打破了传统三角形构图的呆板;另一方面,对人物的视线刻意处理成不同的方向,增加了复合三角形构图的外延。复合三角形的构图方式使作品在三角形的稳定构图上加上动感,最终形成了厚重、动态并且富有张力的画面效果。第三,造型及色彩的处理,《2009・矿工纪事》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写实性的,要求作者对人物的比例、透视关系以及结构中都遵从形象的准确性,而在人物的形态、主体烘托、气氛渲染以及道具刻画上则可进行独具特色的艺术处理。画面中的五个矿工或走或坐或行,他们脸上的疲惫和沉积这厚厚的煤灰的衣服裤子上的补丁,都透露出工作的劳累和辛酸。前排两名矿工作为作品的主体部分,是作者表现的重点。画面左边的中年矿工略显拘束地坐着;眼睛直视着前方,四肢交叉显示出他的不自在和自我保护欲望;虽然是坐着,但帽子和衣物依然穿戴整齐,水壶的带子依然挂在肩上,显露出中年矿工的沉稳和拘束。而在画面右边的青年矿工较为轻松而随意地朝向中年矿工站着;赤着胳膊将衣服搭在肩上;双手正打算解去裤带;稚嫩的脸上却有着为生计微微皱起的眉头;年轻的身体上有着不符年纪的苍老双手。这两名矿工露出了整张脸,使观众能一眼就看到他们脸上所透露的情绪。第二排的矿工平衡了画面的重心并且丰富了动作的层次,左边行走的矿工处于整幅图画的最左端,用来填补第一排中年男子坐姿所造成的左上角空隙,右边的矿工坐在第一排矿工之间,身体朝向与第一排的青年矿工保持一致,将画面的主体部分收缩。同时,根据透视减少对第二排的这两名矿工衣纹的刻画,将其头部压低只露出半张脸,减少观众注意力的分散。最后一排的矿工则背向所有矿工处于画面的右上方,他被浓浓的灰尘淹没,脸部几乎被帽檐和衣领遮住,形象刻画也相对简略。除此之外,刘永健先生巧妙地在画面的背景中加入红、橙二色,运用背景的亮和人物的灰暗形成反差,并且打破大面积的黑黄色调,使画面的色彩倾向更加明显。同时,红橙二色也象征着火的颜色,既是矿工工作环境的危险所在,也是他们的劳动成果--煤炭燃烧所发出的的光,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第四是技法与材料的运用,此作品中延续了刘永健先生的内敛、节制的灰调和雅致精到的刻画风格,强化了物象的轮廓线,突出了线性造型的特色,压低了色块的对比关系,在表现手法上,运用罩色、层涂、接色和留白等技法,以富有水墨韵味的湿画烘染和富有国画功力的线条和皴擦,塑造画面的形象和氛围,构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的水彩画。第五是对光的控制。《2009・矿工纪事》的主光源来自背景中的一个长方形天窗,这是整个密闭空间中的唯一的自然光,于是,所有的人物都处于一个逆光的环境中。刘永健先生将这种逆光与人物的姿态、道具相结合,进一步描绘了矿工的精神状态。不难发现,作者有意将画面中的四名中年矿工的脸都处于阴影中,只将青年矿工的脸和上身全部暴露在阳光下,将中年的麻木和青年的朝气利用光线生动地表现出来,区分时间的沉淀在不同年龄的人所造成精神上的差异。除了主光源,作者运用辅助光源对逆光状态下的细节进行刻画,并巧妙地运用空气中扬起的氤氲的煤灰,使人物之间拉开距离,模糊部分细节,反而使熟悉的矿工形象和观众拉开距离,产生朦胧和不确定感。
作为一幅优秀的创作作品,《2009・矿工纪事》是作者对中国社会现状、政治文明、文化发展的深刻认识,运用他卓越的辨析能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悟,从“矿工”这个群体的生存现状这一细节出发,形象地反映了这个时代劳动者的面貌,生动地描绘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在创作中,刘永健先生始终都按照最初的立意所进行,无论画面构图、形象塑造、色彩光影、技法表现等一切的构思和设想都以为主题服务为目的,从而形成他作品中主题明确、内容丰富且表现手法独特的艺术特点。刘永健先生以心作画,他全身心的贴近生活,以炙热而又理智的虔诚之心去感悟自然和生命,以空灵和宁静的境界造就了个人温文尔雅的抒情风格,让观画者感到一种舒缓的愉悦和敲击生命深处的感动。
参考文献:
[1]刘永健,唐晓明.水彩画创作教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导师:胡师正)
篇4:天人合一与汉赋创作
天人合一与汉赋创作
天人合一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汉赋的'创作,一是表现为汉赋作家大力宣扬对帝王的“一尊”和“一统”的思想;其次,还表现为汉赋作家对天子仁政的歌颂;第三,汉赋中细致地描绘了天子的祭祀活动,从中也可以看出天人合一观念对汉赋题材的影响;第四,汉赋在对建筑的描写方面,同样充满着天人合一的观念.
作 者:李桂荣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中文系,山东,临沂,276005 刊 名: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NYI TEACHERS' UNIVERSITY 年,卷(期): 24(5) 分类号:B234 I222.4 关键词:天人合一 汉赋 题材 创作篇5:民族文化与广告创作
民族文化与广告创作
广告活动是一个创作活动,广告作品实际上是文化和艺术的结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任何民族的广告文化都受其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广告文化也不例外.因此,为提高现代广告的.有效性,需要从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绚丽的现代文化中吸取营养,借助文化适应、文化融合等策略,使民族文化与现代广告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现代广告的文化品位,强化广告宣传活动的市场销售效果和形象塑造效应.
作 者:陈秋萍 作者单位: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530003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6) 分类号:G0 关键词:民族 文化 广告 创作篇6:创作与积淀作文800字
创作与积淀作文800字
最近,我爱上了创作,同时在思想方面变得不再那么幼稚了。
我天真地以为这是创作给我带来的好处,于是,我越发痴迷,竟有些“走火入魔”了!
这时,我才发现我竟有些停不住手、刹不住脚了!“真的该把这件事给放一放了!”这个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一直提醒我,可是我就是舍不得放弃啊!是啊,花了这么多时间辛苦写的,说放弃就放弃,哪个小孩子办得到呢?
于是,我就徘徊在写与不写之间,斟酌、犹豫着。
直到父亲与我心平气和地沟通了一次:
“你过来。”父亲说,指着我。
“你知道,长江在这千百年里,为何从未干涸吗?”他用和蔼的声音慢慢地吐出这数个字眼。
我只能老实地说:“我想,是因为在下雨天,会有很多雨水‘滴’入长江。”
“知道这是什么吗?”
“不知道。”
“告诉你吧,因为在下雨天,会有成百上千万吨的雨水涌入长江啊!
“所以两个字:积淀。想到什么了吗?”
“嗯……好像,好像跟朱自清读书积累知识是一样的!”
“对!”父亲点点头。
“你现在啊,只是一条小溪,无法流出那种长江的气魄!(是的,就是绵绵不息、波涛汹涌!)你现在需要的只是,慢慢地蓄势、厚积,静静地沉淀,等到铅华被洗尽的那天。这样,才走得长远啊,儿子……”
父亲没有多说,“放”我去睡觉了,并让我好好地想想,思考一下。
夜幕被月亮拉了起来,我坐在床上,思考着父亲说的话。
为什么父亲的后面半句话突然不说了呢?
也许,他想让我明白:
我现在还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来创作!
有了这句话,这句父亲说的宛如启明星一般的.话,我明悟了,顿时从“走火入魔”变回了正在努力积淀的孩子。
长江都在积淀,忍住痛苦,更何况人呢?
更何况,我呢?
想必时光再走二十年,我成为了社会上的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时,回过头看到二十年之前那个正不断成长的孩子的背影时,想起父亲的话,会笑的十分灿烂吧……
我,也该长大了……
五年级:潘映昆
篇7:生活随笔创作:五元钱
商场有一家品牌店的羽绒服打折处理,我看好一件,已经做好了买下来的打算。下午上班的时候就拿了钱,不过还是叫了一位女孩子当参谋,两人就往楼上走去。路上她让我把现金给了她,让我刷她的卡,说是她不想去取钱。结果我穿上以后她说感觉没有我穿其它衣服的那种感觉,不太合适,于是我就没买,然后她就把钱又给了我,我也没看,就塞进了口袋。后来在口袋里掏个东西,顺手也掏出了那几百块钱,发现里面还多了一张5块的,不过也没在意,我以为是我买东西时顺手塞进去的。
过了一会,那个女孩跑进办公室问我,给我的钱里有没有个5块的钱,我说没有呀,她很失望地说:“唉,那就是丢了呗。”这话说了不到20秒,我说等等,是有个5块的,我还以为是我自己的钱呢,然后就给了她。我笑着问她:“你好细心哪,少了5块钱都能知道啊。”她说:“平时可能不会注意,但这两天是没钱了,就剩20多块钱,少了5块当然能知道啦。”我是个比较粗心的人,对钱不太在意,反正我的家就我一个人,除了我花再没有人花,要是没有了,就是花了。有时换衣服的时候偶尔从口袋里掏出几块零钱来也是常有的事,总之我不会记得很清楚。
幸亏那个女孩和我很熟悉,她主动问我,要是不问,我就把她的钱当我的花喽。假如遇上个小心眼的人,一定以为我是个爱占小便宜的人呢。
公众号:明月原创
篇8:对联的规范与创作
对联的规范与创作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对联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对仗、平仄亦要求严格,本书将根据对联的规范,讲述与解析创作方法,供学撰联者参考。窃国大盗袁世凯,在攫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做起了他的皇帝梦,但还没有等到袍笏登场,就一命呜呼了。他死后有人送了他一副挽联,联曰: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从字面上看,这副联并没有什么恶意,但仔细一读,上联为五字,下联为六字,这副挽联对不起来呀!有一个执事者看出了其中端倪,他暗暗对丧主说:这副挽联用意不善,是说我们袁公对不起人民啊!
这则小故事说明了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三、汉语四声与对联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一般说来,平声字音平和,有较长的尾音。仄声字尾音短促,或者无尾音。近代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首先肯定了释真空对于古汉语四声的分析是正确的。半农先生又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作了补充,他说:“平声平去,曲折最少,习称为平衡调。上去两声曲折最多,或上升,或下降,或降升,或升降。应为非平衡调。入声最短,称促调。”半农先生的论述,简单而明了。张世禄先生更为简要地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两大类,平声是长音步所在,仄声是短音步所在,平仄主要是长与短的区别。笔者还认为,古汉语四声,除了有长音步和短音步之分外,读音高低也是大相径庭的,如以:“东董冻笃”为例,从平声起,音阶逐渐升高,至去声达到顶峰,亦即第三声读音最高。入声一落千丈,音量低短而简捷。简言之: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上列散论,只是一般方法,读者可在学习和实践中再行验证。
篇9:高二议论文 :浅谈文学与创作
高二议论文 :浅谈文学与创作
文学创作是高尚的精神创造活动,也是异常艰难的个体劳动过程,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因此,“生活”要以“浇花”的优良传统为主,尊重人才多彩绚丽的艺术实践,努力为才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思想氛围和环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即用语言来创造艺术形象,以反映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文学作品描写的主体对象是现实生活,更确切地说是人。文学是通过具体感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反映现实。文学是形象思维,是语言的艺术,顾名思义:写作的基层工作即是深厚的语言文学知识和过硬的文字表达能力的锤炼。文学语言的主要特点:一是,形象思维;二是,含蓄性。即要使文字精炼含蓄、细墨丰容;又要使读者有亲临其境,渐入佳境之感。有鉴于此,在创作时,应当力求运用简洁、生动、传神的文字,来营造惊心动魄的波澜,从而精心的构建自己的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与精确的语言文字时常无法分离。语言文字与作品的关系,好比直观的物体与漂亮的外表。外表的华丽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物体的气质和风度,乃至整体的舞台形象效果。换而言之,语言文字是作品形体的一件羽衣。语言文字的精粗、优劣,往往会影响到作品的风格、品位、意境以及艺术魅力。生动、传神、鲜活而富有灵气的语言文字,自然会使作品大为增色,反之,意然!
文学作品与语言文字的功力艺术修养密切相关。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往往取决于作者自身艺术修养深厚浅薄的程度。艺术修养不仅仅是学识与相关艺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在审美范畴内感悟的能力,确切地说,艺术的生命影动的音符。大凡有志青年对艺术形式的`直觉,实际上是以生命本体认识论去拥抱,感知外在客体世界。简而言之,艺术修养与生命意识,人生感悟息息相关,其更能体现自身的学识、文化素养的整体实力水平。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应当注意其基本功的修炼……“阳气发处金石可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功到自然成,重在基本功:一,博览群书,广涉中外名著,潜移默化如“积学以储宝”,要细细品味,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有所得;二,以的热枕去投入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会留心生活,储幽探微,捕捉时代脉搏,探拮生活中闪光的细节。三,对于初习者,要勤动手,动笔,养成读书,作摘录的习惯。究言“熟能生巧”亦如说“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
真正的文学作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犹如全文的序幕,既要抓住读者之心,又要定下全文基调,一篇之妙在于落句吗?因此,好的开头,如朝霞开曙,花苞含露欲放,由此引人入胜,叫人一见钟情,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留下美的想像空间;卒章显其志,当然也有些大手笔,结尾一言九鼎,笔力千钧,郑地可做金石之声。读之令人满气迥肠,热血沸腾,令人拍案叫绝。
文学作品的视角与新颖的构思异常重要。旷世天才,我国宋代的文学大师苏东坡诗云“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丰富的意蕴哲理显而易见,可以说一语道破了观察生活的,视角效应的天机……
篇10:浅谈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
浅谈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
摘要:油画创作是在写生的基础上不断地提炼获得宝贵的经验,在追求微妙的色彩同时,运用灵活的笔触来营造画面诗一般的意境。是每个艺术家对自己的风景画创作都有不同的体验方式,要按照自己想法,自由的创作表现,表达自己感受,同时不应把前人的经验当做创作的牢笼,而应视为通向艺术领空的的翅膀。这便是艺术富有感染力有真实性,直抒胸臆,重新认识自然,注重创作,使画面意境更加充沛。
关键词:创作;笔触;意境;写生
风景创作内涵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表现淳朴的自然风光之美,但不是单纯的对自然的追求,其中透露出山水画的个人情怀,个人情感隐藏在自然景物之中。作为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建立又不断的推翻探索寻觅才能真正体现艺术创作的乐趣,才能值得无休止的去探索玩味。不论怎么说色彩和笔触表现了哪种意境都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情感的旋律创造出来的。对创作来说世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关注,一种本能的反应,还有更长远的、更深刻的。
一、创作离不开写生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油画风景创作同样从写生中获得灵感,在创作中多想多思多画收获是不言而喻的,面对一个很普通的景物,只要以欣赏的眼光来审视,一切风景皆收眼底。
如果把每一次的写生都与创作结合,那么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当写生和创作有机的结合,才会有创作的新起点。不然一味的写生无法创作中得到实质的进展。只有大胆的取舍,造型上的多变、色彩上的主观、随之心里的感受逐一的表达。
二、创作中追求的色彩和笔触
1、捕捉色彩的微妙关系。色彩的搭配是否明亮、色调合理、协调美观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好坏。要使画面活跃有冲击力,那么色彩和形体一样,把原本图示变得不稳定不平静。例如“法国巴比松画派的许多画家在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风景写生,认识到景物先原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的关系,认识到色调对于时间、环境、气氛烘托艺术主题,构成画面意境与情调的重大意义。他们大量的风景创作画出了大自然风、雨、晨、暮等特定的色彩气氛。”这对自然写生,首先采取明亮的色彩,是表现情感的关键问题。有时很多油画家在面对同样的景物创作,画出来的作品相差太多,色彩差异也因人而异,画家对景物的侧重点光影色调有所迥异。在在绘画过程中又把握的定调、准确的'用色,以一气呵成为目标,使画面有种流畅,又能节省时间。这种做法是为了透视和光线在短时间内,或是在更短的时间内,不让你的色彩视觉受到干扰,从而扰乱第一感受。色彩的微妙变化真是让你束手无策。当我们创作时都不按套路进行,那么绘画出的作品画面不生动、杂乱和色彩不明快,从而没有没有通透感。所以定调十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2、笔触的运用。艺术高于自然,高于生活的表达方式,也是艺术引人哲思的最高境界。我们所追求的笔触是:“带有颜料的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轨迹。”画家的情感使他们在创作笔触的运动产生重视,学会用情感驾驭笔触的动势。除了情感控制笔触,其实笔触本身也具有表现力。运动轨迹的不同,塑造的形象具有灵动感,轻重缓急特。笔触使人触景生情,使人向往,归功于音乐般的色彩,来提高由自然景物上升的情感。如今,我们创作也注重笔触的偶然效果,提高了画面所要的预期效果,不断的尝试才能释放内心的情感。
三、创作中意境与情感的表达
一个有内涵的画家对文化的注重是对艺术追求和绘画观念的认同,同样也是形式语言的以种技法投入与意境的尝试。是自然的感悟和意境历练的成果。
一幅作品层次感受是因人而异的,人们对意境的体会也是有所迥异的。当面对同一幅绘画作品时,在不同的心情、地点、时间,每个人意境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有时意境给人感觉是说不出来的,是个虚的东西,模糊看不见的。意境是虚实相结合的产物,他的精华在虚的部分,是实的延伸和拓展。那么,以芭比松画派为例,这是专门以画风景为主题的画派,画家笔下的作品大多是表现那一带的风光,作品的自然外貌不以简单写实来表达,而是以自然内在的生命之美的探索。作品力求传达绘画者真诚对自然的感受,通过画震惊而抒情,给自然赋予了勃勃的生命力。其中,芭芘松画派一直要求到回到自然的两位大师米勒和柯罗,在作品中热情洋溢的倾诉了对自然的诗意感受。如米勒的《晚钟》,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
生活是艺术的灵魂,油画风景创作是艺术再造自然而又高于生活的体。一幅作品在绘画中的的过程很重要,如果画面不能吸引观者,那么创作就失去意义。我认为作为创作,首先要打动自己。所以无论写生还是创作,色彩、笔触和意境的联系是极其微妙和复杂的,下笔不是表面上去那么容易,都是酝酿很久才下笔的。每个局部与局部都服从着一个总的要求神韵和节奏。这样大量的连续作画,不断的思考,随时随地的调整想法和心态,补充不足。这一切都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动笔就大胆,无拘无束的进行创作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杨成凯(译).艺术与错觉[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编委会编.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论油画风景写生中的意境要素[J].怀化学院学报,(03).
篇11:审美现代性与沈从文创作
审美现代性与沈从文创作
沈从文在对待现代性的姿态上具有双重性,表现在创作上:一方面它反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希望通过引进现代性来改造之;另一方面又对现代性有着一种预警和价值设防.一方面呼唤现代性,一方面又对现代性内部功能的'相互僭越而导致的人性异化表示抵抗.由此,沈从文的创作便呈现审美现代性的意义维度.
作 者:刘晗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湖南,吉首,416000 刊 名: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URUMQ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 11(4) 分类号:B83 关键词:沈从文创作 审美现代性 功能理性 价值理性篇12:创作与赚钱杂文随笔
创作与赚钱杂文随笔
对把纯文学创作视作一项崇高事业的人来说,这个标题本身似乎就意味着一种恶毒的嘲讽。但是,真正对纯文学滥施嘲讽的绝对不只是一篇文章的标题,而是我们正在面对的全部真实。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笔者就写过两百多首现代诗。结婚后,兴趣看似非常自然地转向了自己一向厌恶的仕途,然后又看似乎非常自然地转向了商海。数年后,笔者从商海刹羽而归,一边操着自己并不喜欢的职业,一边从事纯文学创作。几年下来,笔者已经写出了三部长篇、数十部中、短篇和近两百篇散、杂文,现在另一部长篇又将脱稿,足足可以印六大本书了。这些作品的质量,当然是只能由读者包括未来的读者去评说的。不过,从当下网络读者的反应来看,它们似乎可以在当代文坛占有哪怕是巴掌大小的一席之地。然而,迄今为止,它们给笔者带来的收入似乎还抵不过写作时烧掉的烟钱。原因究竟何在?这暂且不去说它。重要的是,笔者现在面临一个难题:必须自己出钱出书,然后致力于书籍的推销,以便收回从菲薄的工资收入中支出的出版成本。出不出得起这笔钱?出了又能否收回,收回了还能否赚钱,这也暂且不去说它。问题在于,对一个把纯文学创作视作一项崇高事业的人来说,这种活动本身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高尚,还是低俗?
文人,或多或少有点清高,或多或少把赚钱视作低俗。但是,当代文人的行为本身真的还像自己所标榜的那样清高吗?平媒已经成为公开的卖场,只是卖的主要不是刊物,而是在刊物上登载作品的权利;网络呢?站也成了公开的卖场,只是卖的主要不是作品,而是登载广告的权利;作家呢?当然有卖作品发家致富的作家,正如娱乐界也有一炮走红的超女。但是,走红的超女只有八个,而在网络上孜孜不倦地写着的作家却如恒河之沙数。那么,这些人真的如自我贬损的那样只是来写着玩玩的吗?
在商海浮沉的岁月里,笔者做过几年期货。虽然败光了做现货时赚到的钱,但是,笔者也收获了两样一般人可能难以得到的东西。其一就是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其二就是对人与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具体情况,笔者将会在后续的文章里谈到。这里想说明的是,这两种能力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核心,那就是客观地面对真实。分析预测市场靠的是什么?首先就得摒弃一切幻想与恐惧,客观地面对市场的真实。而写作呢?对于诗歌和美文写作者来说,也许最重要的是幻想与激情。但是,对于散文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作品的写作者来说,靠的主要可能也是摒弃一切幻想与恐惧,客观地面对人与社会包括政治的真实。所以,仅就个人经历而言,赚钱的经历正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那段赚钱的经历,迄今为止,我也许还和某些写作者一样在唱着无病呻吟或者哗众取宠的歌呢。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认识,笔者偶然想到一个问题:当代纯文学作者是否非得像曹雪芹那样苦行苦修?换言之,当代纯文学作者能否一边写作一边以非写作的`方式赚钱,进而用赚到的钱滋养纯文学创作呢?
笔者想到的是炒股。托科学发达和社会进步的福,现在坐在家里就可以通过电脑与电话炒股了。这至少在表面上意味着炒股与写作并不直接发生时地冲突。其实,假如能够客观地把写作与赚钱同样看作我们自身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我们也许就能够消除那些把写作与赚钱对立起来的观念的束缚,进而进入一种新的、也许是非常美好的生存状态:一边写作一边赚钱,或者,一边感受生活的低俗,一边追求精神的崇高。也许,那时候,对把纯文学创作视作一项崇高事业的人来说,“创作与赚钱”将不再是一种对纯文学的恶毒的嘲讽,而是另一种美妙的真实。
于是,笔者决定在完成手头的长篇之后再度出山,杀进股市,从有钱人手里光明正大地取点钱过来用用。为了保证万无一失,笔者已经在重温早就料熟于胸的股市操作理论,并深入研究其风险相对期货市场而言不值一提的中国股市。笔者喜欢讨论与分享,遂在征得常德作家网管理人员同意的前提下,决定在论坛开设“股市沙龙”,并担任主持,敬请纯文学创作者或者可爱的赚钱迷或者想二者兼而顾之的朋友关注,届时光临指导。
篇13: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
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相得益彰,其代表作“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恪守“中庸”之道,体现了“隔”与“不隔”的文化心态。
1、生平简介
梁实秋,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北京。19夏,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欧美文学。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1949年5月移居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长。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梁实秋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等,并翻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2、翻译之路
梁实秋被任为外国文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成为学校里的大员。青岛大学于1930年10月21日正式开学,梁实秋担任的课程有“英国文学史”、“文艺批评”等,这些课都是以前讲过的,轻车熟路。他除了担任教学和外文系的行政职务外,还负责图书馆的工作,购书、内部行政事务等等,工作十分忙碌。在青岛期间,除了教学,梁实秋更多的时间还用在读书、写作和翻译上。此前,他在上海从事文学批评时,曾遭到以鲁迅为首的左翼文学家的猛烈攻伐。来到青岛后,梁实秋他已基本上绝意于批评而潜心于读书了。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读书计划,其中,《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二十一史》被列在首位。《十三经注疏》全系“圈读”,而《资治通鉴》除圈读外,还加了批注。一部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一直跟了他五十年,都被“翻烂了”。对这些卷帙浩繁的典籍,他是下了真功夫的,一部《十三经注疏》他甚至是在厕所里读完的。他自述说,将经书“置于厕内,虽云不敬,但逐日浏览,稍得大意,亦获益不浅。厥后对于经书始知仔细阅读。在厕内看书,在枕上看书,是我的毛病,积习难除,不足为训”。但梁实秋更用心的还是他的翻译工作。
也正是在青岛大学,他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为人所钦仰、也是规模最为浩大的“工程”——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1930年底,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即美国庚款委员会)开第6次年会,议决成立编译委员会,以胡适、张准为正副委员长。经胡适推荐,第29次执行委员会议通过聘请了丁文江、徐志摩、陈寅恪、傅斯年、赵元任、闻一多、梁实秋、竺可桢等13人为编译委员会委员。编译委员会下分两组,一为自然科学组,一为文史组,其工作则分为三部,其中一部是世界名著部,任务是“选择在世界文化史上曾发生重大影响之科学、哲学、文学等名著,聘请能手次第翻译出版”。编译委员会成立后,胡适拟定了一个计划,准备成立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专门委员会,由闻一多任主任,成员有徐志摩、叶公超、陈源、梁实秋,共5人。其工作为担任翻译及审查,并先行试译,以期决定体裁问题,经费暂定为5万元。
为此,胡适曾致信与闻一多、梁实秋仔细研究过,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决定用何种文体翻莎翁。我主张先由一多、志摩试译韵文体,另由你(指梁实秋)和通伯(指陈源)试译散文体。试验之后,我们才可以决定。或决定全用散文,或决定用两种文体。”对这项工作,起初闻一多等都很热心,做了初步的计划,自己分工从《哈姆雷特》入手,预计5年内先成莎集。然而,由于时局不靖,大多数成员未能按计划进行。1931年11月徐志摩去世后,人手更为缺乏,合译计划遂无法实现。
3、伟大成就
梁实秋原来对莎士比亚的认识也甚为有限,只在读书时读过《麦克白》、《亨利四世》等几个剧本,但他自念翻译莎剧乃极有意义之工作,遂决定独立为之。他制订了一个翻译计划,预备默默耕耘,每年译出两部,后中文本莎翁全集即可问世。从此以后,在教学之余,梁实秋就开始埋头翻译莎剧,到抗战前夕共完成了8部,4部悲剧4部喜剧。1936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出版梁译莎剧,到1939年,相继出版了《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第十二夜》等8部。1967年,梁译《莎士比亚全集》才最终完成出版,这是梁实秋对于中国文化的最杰出贡献。
梁实秋平生主要有三大成就:一是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他出版的散文、小品、杂文集多达20多种;二是编纂英汉词典,他编写了30多种英汉字典、词典及英文教科书;三是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这也是耗时最长、用精力最大的一项工程。可以说梁实秋不愧为一代文学大师、翻译大师。
篇14: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
1、无论是机关主持的,或私人进行的翻译,对于原著的选择宜加审慎,愚以为有学术性者,有永久
价值者,为第一优先。
有时代需要者,当然亦不可尽废。惟尝见一些优秀的翻译人才做一些时髦应世的翻译,实乃时间精力的浪费。西方所谓畅销书,能禁得时间淘汰者为数不多,即以使世俗震惊的诺贝尔文学奖而言,得奖的作 品有很多是实至名归,但亦有浪得虚名不负众望者,全部予以翻译,似不值得。
2、译者不宜为讨好读者而力求提高文字之可读性,甚至对于原著不惜加以割裂。
好多年前,我曾受委托审查一部名家的译稿——吉朋的《罗马衰亡史》。这是一部大书,为史学文学的杰作。翻阅了几页,深喜其译笔之流畅,迨与原文对照乃大吃一惊。原文之细密描写部分大量被删割了,于其删割之处巧为搭截,天衣无缝。译者没有权力做这样的事。又曾读过另一位译者所译十六世纪英国戏剧数部,显然,他对于十六世纪英文了解不深。英文字常有一字数义,例如flag译为“旗”,似是不误,殊不知此字另有一义为“菖蒲”。这种疏误犹可原谅,其大量的删节原作,重辄一二百行则是大胆不负责 任的行为,徒以其文字浅显为一些人所赞许。
3、中西文法不同,文句之结构自异。
西文多子句,形容词的子句,副词的子句,所在多是,若一律照样翻译成中文,则累赘不堪,形成为人诟病的欧化文。我想译为中文不妨以原文的句为单位,细心体会其意义,加以咀嚼消化,然后以中文的固有方式表达出来。直译、意译之益或可兼而有之。西文句通常有主词,中文句常无主词,此又一不同之 例。被动语态,中文里也宜比较少用。
4、翻译人才需要培养,应由大学国文英语系及研究所担任重要角色。
不要开翻译课,不要开训练班,因为翻译人才不能速成,没有方法可教,并且没有人能教。在可能范围之内,师生都该投入这一行业。重要的是改正以往的观念,莫再把翻译一概摒斥在学术研究与文艺活动 之外。对于翻译的要求可以严格,但不宜轻视。
5、主张译人语“国化”。
译文就更注重文本意境的传达,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不局限于形式的严格对等。故在译文形式上相对比较松散,格律不严谨,在语言使用上,文风朴素清雅,把原诗那种浓烈的感情通过自己的素丽文笔呈现出来。比如“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过很明显”、“美繁荣事物总不免要凋落,偶然的,或是随自然变化而流转”,读起来更像是散文。可见,译者的风格在语言风格的选取上、在形式格律的取舍上,都得到了彰显,尽管在传达原作风格上,诗味不够,语言也不够华丽,该译文仍不失为佳译。至少我们看到了立体的作者和译者。
6、梁实秋对翻译的一些见解
翻译可以说不是一门学问,也不是一种艺术,只是一种服务。所以译者不是学者,而有时被情势所迫,不得不接近于学者治学态度的边缘,否则便不是良好的服务。凡是艺术皆贵创造,翻译不是创造。翻译是把别人的东西,咀嚼过后,以另一种文字再度发表出来,也可说是改头换面的复制品。然而在复制过程中,译者也需善于运用相当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原著的内容与精神,这就也像是创造了,虽然是依据别人的创作为固定的创造素材。所以说翻译不是艺术而也饶有一些艺术的风味。翻译,若认真做,是苦事。逐字逐句,矻矻穷年,其中无急功近利之可图。但是苦中亦有乐。翻译不同创作,一篇创作完成有如自己生育一个孩子,而翻译作品虽然不是自己亲生,至少也像是收养很久的一个孩子,有如亲生的一般,会视如自己出。翻译又像是进入一座名园,饱览其中的奇花异木,亭榭楼阁,循着路线周游一遭而出,耳目一新,心情怡然。总之,一篇译作杀青,使译者有成就感,得到满足。翻译是为了人看的,但也是为己。
昔人有言,阅书不如背书,背书不如抄书。把书抄写一遍,费时费力,但于抄写过程之中仔细品味书的内容,最能体会其中的意义。我们如今可以再补一句,抄书不如译书。把书译一遍费时费力更多,然而一字不苟地字斟句酌之余必能比较的更深入了解作者之所用心。一个人译一本书,想必是十分喜爱那一本书,花时间精力去译它,是值得的。译成一部书,获益最多的,不是读者,是译者。无论是机关主持的,或私人进行的翻译,对于原著的选择宜加审慎,愚以为有学术性者,有永久价值者,为第一优先。译者不宜为讨好读者而力求提高文字之可读性,甚至对于原著不惜加以割裂。中西文法不同,文句之结构自异。西文多子句,形容词的子句,副词的子句,所在多是,若一律照样翻译成中文,则累赘不堪,形成为人诟病的欧化文。翻译人才需要培养,应由大学国文英语系及研究所担任重要角色。
<翻译书目之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的故事>
1、主要翻译书目
梁实秋一生翻译了很多作品,其中包括:《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结婚集》《潘彼得》《西塞罗文录》《职工马南传》《威尼斯商人》《奥赛罗》《哈盂雷特》《暴风雨》《吉尔菲先生之情史》《情史》《咆哮山庄》《百兽图》《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雅舍译丛》《莎士比亚全集》。 2、著名译文《莎士比亚全集》的诞生
这当中最有名的算是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了,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不仅历时长、工程大,而且尚有鲜为人知的奇特经历。梁实秋在晚年回顾他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经历时说:“使我能于断断续续30余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有三个人:胡先生、我的父亲、我的妻子。”翻译莎翁的剧作不是梁实秋个人的选择,而是胡适先生的倡导。正由于胡适先生的倡导合乎梁实秋读第一流书的主张,才使得梁实秋接受了这个挑战。1930年,任职于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翻译委员会的胡适,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计划。胡适共物色五人担任翻译,他们是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叶公超和梁实秋,计划五至十年完成。对这样一个庞大计划,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就十分积极,他不仅明确答应承担一部分任务,而且拟定了八条具体实施计划,得到了胡适的首肯。
从此,梁实秋文学实践中极其壮丽辉煌的诗篇开始了,他个人的命运注定和伟大的莎士比亚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没有辜负胡适先生的期望,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年复一年地工作着。特别是当闻一多、徐志摩等四人临阵退出,梁实秋便一个人把全部任务承担起来。胡适先生对梁实秋的翻译工作一直非常关心,有一次,他赴美国开会,临行前还带了梁实秋刚译完的《亨利四世》,说:“我要看看你的译本能不能让我一口气读下去。”胡适还对梁实秋说,等全集译成之时他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庆祝酒会。可惜,全集译成开酒会之时胡适已经去世了。抗战爆发前梁实秋完成了八部莎翁剧作的翻译工作,四部悲剧,四部喜剧。“七七事变”后,为了躲避日寇的通缉,梁实秋不得不逃离北京,抗战八年间他几乎中断了莎翁剧作的翻译。抗战胜利后梁实秋回到北京,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课余之暇,他又把荒废多年的莎翁剧作翻译工作重新开始。这时父亲已满70岁,有一天,老态龙钟的父亲拄着拐杖走进梁实秋的'书房,问莎剧译成多少,梁实秋很惭愧这八年交了白卷,父亲勉励他说:“无论如何要译完它。”一句话,说得梁实秋心头发热,眼含热泪。他说:“我就是为了他这一句话,下了决心必不负他的期望。”
梁实秋一个人承担起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在当时的情况下,一没有稳定的环境,二没有可查阅的资料,其翻译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妻子程季淑给予最直接的鼓励与支持,梁实秋不可能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妻子季淑经常询问梁实秋一天译了多少字,当梁实秋告诉她译了3000多字时,她就一声不响地翘起她的大拇指。她虽然不看梁实秋的译稿,但很愿意知道梁实秋译的是些什么,所以莎士比亚的几部名剧故事季淑都相当熟悉。当梁实秋伏案不知疲倦时,季淑不时地来喊他:“起来!起来!陪我到院里走走。”她这是让梁实秋休息。梁实秋回忆说:“我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穷年累月,兀兀不休,其间也很少得到鼓励,漫漫长途中陪伴我体贴我的只有季淑一人。”
像漫长无尽的马拉松赛跑一样,梁实秋在经历了顽强拼搏之后,终于到达了终点。1967年,由梁实秋一个人独立翻译的莎士比亚37种剧本全部出齐。这个奇迹极大地震撼了台湾文化界。8月6日,台湾的“中国文艺协会”、“中国青年写作协会”、“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中国语文学会”等团体联合发起,在台北举行了300多人参加的盛大庆祝会,向为中国文化建设事业建立功勋的梁实秋致敬。当天的《中华日报》报道说梁实秋是“三喜临门”:“一喜,37本莎翁戏剧出版了;二喜,梁实秋和他的老伴结婚40周年;三喜,他的爱女梁文蔷带着丈夫邱士耀和两个宝宝由美国回来看公公。”
此后,梁实秋没有松劲,又用一年的时间译完了莎士比亚的三部诗集。至此,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40册算是名副其实地完成了。
<大师风采的逸事>
1、逸事之一
儿子梁文骐回忆,梁实秋教学数十年,口操英语,却总是长袍马褂,千层底布鞋,迭裆裤子,还要绑上腿带子,常引得时髦男女窃笑,他却毫不在意。在师大授课时,一次讲英格兰诗人彭斯(Burns)的一首诗,某女生听到动情处,竟泪下如雨,伏案放声大哭起来。梁文骐问父亲:“您是否觉得很抱歉?”他回答:“不,彭斯才应该觉得抱歉。”梁实秋上课,一度黑板上不写一个字,他说:“我不愿吃粉笔灰。”
2、逸事之二
儿时,梁实秋特别憎恨他的小辫子,觉得像猪尾巴一样难看不说,早上起来梳辫子也实在恼人。年岁稍长,听父亲读《扬州十日记》《大义觉迷录》等书,又听父亲讲清军入关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故事,梁对辫子愈加反感。辛亥革命后,他马上跑到理发店剪辫子,虽然“连揪带剪,相当痛,而且头发渣顺着脖子掉下去”,但内心“十分快意”。
梁实秋儿时顽皮,对读书不感兴趣,每当此时,母亲就高举笤帚疙瘩进行威吓,但每次都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一次,母亲监督他读书,读到“一老人,入市中,买鱼两尾?步行回家”时,梁大惑不解,问母亲:“为什么买鱼两尾就不许他回家?”全家大笑。
上小学时,梁实秋各门课程都应付裕如,唯独畏惧“算术”,他说:“像‘鸡兔同笼’一类的题目我认为是专门用来折磨孩子的,因为我当时想鸡兔是不会同笼的,即使同笼也无需又数头又数脚,一眼看上去就会知道是几只鸡几只兔。”
3、逸事之三
清华对体育特别重视,毕业前照例要考体育,对梁实秋来说,最难过的一关是游泳。考试那天,梁约好了两位同学各持竹竿站在泳池两边,以备万一。他一口气跳进水里马上就沉了下去,喝了一大口水之后,人又浮到水面,还没来得及喊救命,又沉了下去„„两位同学只能用竹竿把他挑起来。他当然不及格,一个月后需补考。虽然苦练了一个月,但补考时,刚入池中,他便一个劲地往下沉,一直沉到了池底,摸到了滑腻腻的大理石池底,好在这次稍微镇静些,在池底连着爬了几步,喝了几口水之后又露出水面,在接近终点时,从从容容地来了几下子蛙泳,逗得一旁的体育老师马约翰笑弯了腰,给了他一个及格。
梁实秋对火腿品质要求甚高,对台湾熏制火腿很是不满,常说“有死尸味”,视为下品。逢年过节,有人送礼,常有火腿一包,打开一看,或有蛆虫蠕动,或有恶?扑鼻,无法忍受,弃之又觉可惜。梁百般思索,顿生妙计,将火腿挂在墙外电线杆上,谓之“挂高杆”。片刻工夫,即被人取去,如是者数次。夫人程季淑非常反对,梁却认为愿者上钩,不伤阴功。
篇15:《芒种》歌曲歌词与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天光云影,于岁月中隐隐闪烁,有人在其中看见复生,有人于其中遇见死亡。
佛家的箴言恍恍惚惚刻进石碑,你经历了来来去去的分与合。
你在尘世中沉思,或疑惑,或明悟,浑浑噩噩却也终将学会懂得。
人生的路上,你种什么因,便得什么果。
歌曲歌词
一想到你我就
Wu
空恨别梦久
Wu
烧去纸灰埋烟柳
于鲜活的枝丫
凋零下的无暇
是收获谜底的代价
余晖沾上 远行人的发
他洒下手中牵挂
于桥下
前世迟来者
掌心刻
你眼中烟波滴落一滴墨 wo
若佛说
放下执着
我怎能 波澜不惊 去附和
一想到你我就
Wu
恨情不寿 总于苦海囚
Wu
新翠徒留 落花影中游
Wu
相思无用 才笑山盟旧
Wu
谓我何求
谓我何求
种一万朵莲花
在众生中发芽
等红尘一万种解答
念珠落进 时间的泥沙
待 割舍诠释慈悲
的读法
前世迟来者
擦肩而过
掌心刻
你眼中烟波滴落一滴墨 wo
若佛说
放下执着
我怎能 波澜不惊 去附和
一想到你我就
Wu
恨情不寿 总于苦海囚
Wu
新翠徒留 落花影中游
Wu
相思无用 才笑山盟旧
Wu
谓我何求
篇16:《游子吟》译文与创作背景
《游子吟》译文与创作背景
【译文1】
慈母做着手里的针线活,为将要出远门的儿子缝制衣服。外出的行装,缝得密密实实,怕的是儿子短期内回不来,在外地没有人给他缝补。谁能说细一嫩的小草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给它的恩情呢?孩子们同样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惠呀!
【译文2】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译文3】
兹母用手中的线,缝好了出门远行的.儿子身上的衣服。她在儿子临行时密密麻麻地缝了一针又一针,心上怕的是独生子迟迟不回家。谁说小草的嫩茎,能够报答春天阳光的恩德。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2]
游子吟介绍
(唐代孟郊诗作)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作品原文
游子吟⑴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⑵。
临行密密缝⑶,意恐迟迟归⑷。
谁言寸草心⑸,报得三春晖⑹。
注释译文
游子吟词句注释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游子吟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游子吟白话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篇17:“京味”文化与老舍创作
“京味”文化与老舍创作
在众多的“京味”小说作家中,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老舍。老舍的京味小说在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他本人也是京味小说的源头。以至于赵园这样评价老舍:“他是使‘京味’成为有价值的风格现象的第一人。”[1]老舍作品中“京味”体现在各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用北京话,写北京城、北京人,表达京味幽默。
一、说北京话
“京味”小说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说北京话,用北京话写北京城,谈北京人,叙北京事,使北京方言成为文学世界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老舍小说语言口语化,并不是夸张。据统计,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全书洋洋洒洒近11万字,真正用到的汉字只有2400个,都是一些常用字,这些常用字的循环使用,构成了整部小说。北京市民的口语,是老舍创作语言的主要来源,让读者读起来感觉到京味的纯正、漂亮、活泼、通俗易懂。《离婚》中老李一家刚搬来,马老太太对他们叮嘱的那段话,就是平常生活中的拉家常,真是惟妙惟肖,极富生活情趣。此外,老舍还特地用到了北京的土语,来增加语言的地方色彩。如写祥子的身体有两个词“挺脱”、“硬棒”,写刘四是个“放屁崩坑儿的人”。在其作品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作为一个北京人,老舍是把北京话当做一种艺术品来展览。虽说老舍用的都是口语化的语言,但经过他的精心加工,使作品读来亲切、真实、生动,富有文学气息。在对北京话的运用上,“老舍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2]其实取得这样的成就,与老舍本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老舍自己说:“我的文章写的那样白,那样俗,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有时候一千多字要写两三天。”[3]老舍作为“语言大师”,在现代白话语言的创造与发展上,有着杰出的贡献。
二、写北京城
老舍自幼生活在北京,对于北京的地域特点、建筑特点了如指掌。“老舍聚集其北京的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写已经斑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4]在老舍众多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创作特色。说起老北京,人们头脑中映现出的就是四合院、大杂院、胡同,好几户人家住在一个大院里,或是一个大户人家独占一个大院,老舍所写的事情就发生在这样的场景。其著名长篇《四世同堂》就是以大户人家――祁家为描写对象,作品中对生活场景的描写有很多,特别是对祁家房子的描述,更能突显北京的地域建筑特色。除了对物质文化的客观展示,还有对北京城里特有的职业活动的生动描写,老舍对这些都有比较详细的说明,让“城外”的读者对这些新奇的职业有一个细致的了解,从而了解“京味”文化下北京市民特有的生活方式。《我这一辈子》中提到的裱糊匠这一职业,在小说的开头部分,作者不惜笔力用了三个自然段来详细的介绍做裱糊匠的好处――不愁没饭吃,工作――不只是伺候死人,还有神仙与活人也有他们的事。经他这么一介绍,人们对这一职业就明白了八九分。再者是对北京城里流传的民俗进行描写。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丰富多样,其中关于四时节令和婚丧嫁娶、人际往来等方面的民俗描写,在老舍的作品中描写得尤为生动具体。《离婚》中张大嫂要认菱做干女儿,既然认了,就要按北京的习俗来走过场,木碗和银锁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描述就更为详细了,单独写一篇散文《北京的春节》来描画北京人在春节里制造的的热闹景象,还有过元宵节时踏月、看灯的场面,通过这些描写,我们看到北京城在欢度节日氛围的笼罩下,是那么的多姿多彩。正是因为这样,他的作品充满了浓浓的“京味”。
三、写北京人
北京城的主角是“北京人”,写北京,断然少不了写“人”。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京味’作为小说的风格氛围,又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方面。”[5]北京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经济与政治中心,因为一直生活在天子脚下,所以北京人觉得自己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感。老舍曾用“官样”一词来形容北京人所表现的文化特征。说起北京人特有的优越感,在老派市民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就《离婚》里的张大哥来说,除了北平人都是乡下老。包括国外的巴黎、伦敦都算是乡下,世界的中心是北平。这种想法有多么的荒唐可笑。有优越感的人,必然就好面子。讲究体面,讲究排场,刻意的去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忘了礼仪。“面子”就是北平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华丽的装饰,把他们的生活装点得热热闹闹,遮掩着实际生活的空虚无聊。《四世同堂》里的祁老太爷,在外面战火纷飞,即将成为亡国奴的情况下,还想着自己的生日要怎么过:“别管天下怎么乱,咱们北平人决不能忘了礼节!”即使做了亡国奴也要为自己庆寿,这种思想让人感到深恶痛绝,民族危亡意识已消失殆尽,只剩下所要讲求的面子。北京文化的“精髓”在老舍笔下的人物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老舍在写这些“京味”文化时,是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作为北京人的老舍,对自己家乡特有的文化是热爱的,但对于这种文化导致的过于腐朽的一些思想,他又是竭力批判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含的特有的高雅、舒展、含蓄、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的欣赏、陶醉,以及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油然而生的伤感、悲哀,以至若有所思的怅惘,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衰败而惋叹不已。”[6]
四、“京味”幽默
老舍不仅是一位“语言大师”,而且还是一位“幽默大师”。老舍自幼接触到的是下层贫民的生活,又受到北京作为皇城的那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加上他深受英国幽默讽刺小说(狄更斯等)的影响,形成了老舍笔下特有的幽默风格。他为这种幽默打上了深深的“京味”,成为一种北京人特有的幽默。所以说,幽默也是老舍作品对于“京味”的表现。老舍的幽默风格是慢慢走向成熟的。在早期的作品中,他的幽默并不成功,好像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口味而故意的去制造幽默,使他的幽默陷入了一种“油滑”状态,为幽默而幽默,成了一种北京话似的调侃。老舍曾一度为此苦恼,还故意禁止自己幽默,却又觉得这是艺术创作个性的缺失,在苦苦思索之后,他终于为自己的幽默找到了健康发展的方向:追求更加生活化,谑而不虐,使幽默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追求艺术表现上的节制与分寸感。标志着老舍幽默风格成熟的作品是《离婚》。写到老李第一次去张大哥家吃饭时的少言寡语、紧张,作者这样写道:“到朋友家去,他的汗比话来得方便的多,有时候因看朋友,他能够治好自己的伤风。”还有对吴太太外貌的描写:“吴太太的模样确是难以为情:虎背熊腰,似乎也是个练家子,可是一对改组脚,又好像不能打一套大洪拳――大概连太极都得费事。”此时,我们再看他的幽默,已经是把握有度,贴近生活,谑而不虐。老舍对于这些人物的刻画,是为了展示北京的文化,用幽默笔法表达他的讽刺意味,用茅盾的话说就是:“在老舍先生嬉笑怒骂的笔墨后边,我感到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的严肃,他的正义感和温暖的心。”[7]
综上所述,老舍作为北京人与北京文化的关系可谓是浑然一体。他用他那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入地挖掘了对他影响颇深的“京味”文化,对于他熟知的文化有热爱,有批判,有反思,作者对这种文化的复杂态度,都倾注于创作的笔端,试图通过自己对北京文化的阐释,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文化,从而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反思,最后留给读者的是无限的思考和探索,这也是一代文豪留给人们的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篇18:生活故事创作:煤油票的故事
物资匮乏,什么都要凭票。岁月流逝,有些烙印却是那么深刻。面对现在超市商品的琳琅满目,网购的方便快捷,我总会想起那年月的艰难,以及三嫂为求煤油票憔悴的面容。
二月,虽然寒冷,但已能感觉到春天的气息。
喜从天降,我终于接到招工的通知,虽然是最后一个接到招工通知的,但心里还是非常高兴。这些年来,天天盼着跳出“农门”,可一旦真要离开泥土的墩厚芬芳,乡亲的憨厚善良,还真有点依依不舍。
短期培训后,我安排在本地的供销分社上班。这是一栋老祠堂改建的,南杂、百货、生资日杂三个柜台呈U字型摆着。三个营业员一个经理,外加一个炊事员和一个挑夫(我们叫脚子,就是专门从10里外的供销社挑货物回来的)就是全班人马了。
上班第一天,接待的第一个顾客是三嫂。她提着一个玻璃瓶进来看到我,憔悴的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因为同住一个村,我们以前相识。她丈夫在水利工地受伤瘫痪在床两年多了,儿子长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全家就她一个劳动力,在靠工分吃饭的年月,她白天必须在生产队劳作,工休时间别人休息,她就往家里跑。晚上也难得睡个安稳觉,一大一小两个病人需要她定时喂药翻身清洗。生活的艰难使她比实际年龄苍老了许多。
三嫂用微擅的手递给我一张贰角钱的“煤油票”说:煤油真不经照。
三嫂紧了紧煤油瓶上的绳子,和营业厅其他顾客点点头,因为都是一个村的,大家彼此熟悉,就急匆匆地走出了店门。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景,有人议论:真不容易呀,她家的灯常常要点通宵。另一人接着说:昨天还用10个鸡蛋,和别人换来一张煤油票呢!
几天后,三嫂来找我们经理,请求照顾一张煤油票。被拒绝后,显得一脸的无奈。也来打煤油的秦木匠见状,忙将自己的煤油票塞给她,说:我家没病人也没小孩,晚上可以不点灯的!
月末盘底,煤油有点盈余。我望着经理提着两瓶煤油朝大队书记家去的背影,仿佛看到的是三嫂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操劳的身影。晚上,月亮躲进了在云层,我提上煤油瓶,做贼似的来到三嫂家……
不久,我回城安家,三嫂找煤油票的神情一直跟随着我。每次看到进城的乡亲,我总要打听三嫂的情况。后来得知,当地政府帮她治好了儿子的病,三叔的生活也能自理了,我真为她们高兴。后来又听说,她儿子保送上了大学。
多年后,知青旧地重游。
幢幢农舍坐落有致,笔直的村道两旁绿树浓阴,硬化的公路延伸到每家每户,两旁的路灯站成整齐的队伍,村街店铺的商品应有尽有。月换星移,旧貌新颜,我无心欣赏充满希望的田野和干净整洁的村庄,只想去见见三嫂。
热心的乡亲指着前面一栋漂亮楼房说:那就是三嫂的家。又说:现在是三奶奶了,孙子也上学了。她儿子回乡办了水果种植合作社,现在有上万亩基地呢!
我迫不急待地朝三嫂家走去。
公众号:乡土文学
篇19:创作作文500字
美术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回家用心去画一副平面画,下堂美术课上交。同学们心里都有疑问:什么叫平面?画这个有什么用处……
马老师给我们放了好几张画作,其中有一幅现在任让我记忆犹新——内外两个圆上画有许多颜色不一的小圆,马老师让我们盯住圆心,人前后俯动,会发现圆在转动。我按照马老师说的做。“咦?!真的!”我禁不住叫起来!又揉了揉眼睛,来证实一下,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一副看似普通的画作竟有如此神奇的一面!
下课后,许多同学开始忙起来,有的是剪贴的,有的是画的,也有的是撕的。我看着他们,却对自己该做什么毫无头绪。
放学回到家,做完作业正在看书,用尺子在划好词好句,我的尺子中间有7个有小到大的圆圈,划着划着心里便有了个好主意:不如就用这把尺子来划吧!
我先找来一张白白的白纸、黑彩笔和一只铅笔。我将尺子斜放在白纸上用铅笔依着圆的边缘线画,第一条画好后,我以最小的圆为中心向四面画,画完6根这样的之后,第一步就完成了;接着我又将用铅笔将圆修饰得更加圆。修饰完后,便可以给这些有规律的圆上色了,我小心翼翼地用黑彩笔在上面给一个个圆圈上色,尽量让黑色不出圆外。我像这样的画画了五张,在其中挑出一张我认为最出色的。
我得意地看着我自己与别人与众不同的画作:中间一个最小的圆,四面的圆慢慢大起来,好像由中间的一点向外面扩散而去,真不错!
带着成功的喜悦,我自豪地向同学们展示我的作品,“你画得真好!”“你真了不起!”“你画得真有创意!”……这样的赞叹在我耳边响起时,我脸上会不禁漾满笑容。
篇20:创作作文500字
最近,网上有一个话题讨论的很激烈,这个话题就是各个城市如何才能实现“四城同创”。网上有各种说法,我查阅了有关武汉的“四城同创”。
武汉的“四城同创”明确地提出了创建目标,出了一道全民考题:20xx年,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20xx年进入申报程序,20xx年争创国家卫生城市;20xx年进入申报程序,20xx年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十一五”期间,巩固、深化国家园林城市成果,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既然提出来了,就要努力去做。市“四城同创”办公室作出初步统计:市民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多种渠道,为“四城同创”工作提出的建议、意见已多达数千条。“从来没有一项活动,赢得市民如此高的关注。”市“四城同创”办公室负责人感慨:“这说明,‘四城同创’与广大市民密切相关。这道‘考题’,需要全体市民共同书写答卷,也将使全民共享创建成果。”所以,全武汉市的市民都要为武汉市实现“四城同创”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网上,我看到大家正在为“四城同创”做出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四城同创’必将从一个陌生概念,变成每个武汉人都感同身受的亲切名词。”市“四城同创”办公室负责人信心百倍地说。我也充满信心,期盼有一天武汉能实现“四城同创”。作为一名学生,我也要积极响应群众,作出贡献。
我相信:在武汉市政府与武汉市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市会越来越好,最终到达“四城同创”的彼岸。
篇21:创作作文500字
现在的小学生,戴眼镜的人越来越多了,虽然眼镜可以帮助我们看的更清楚,但是也会遇到很多的麻烦。
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兴冲冲地从外面跑进教室里,刚打开教室门,唰的一下眼镜就出现了一片白色的雾气,一瞬间我什么也看不到,心里害怕极了。赶紧把眼镜拿下来,蹭着衣角擦了擦,还没擦干净就赶忙把眼镜戴了起来,慌忙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于是我经常在想:有没有一种不会受到冷热控制的新型眼镜呢?
一眨眼,我来到了十年以后,我居然成为了一名发明家,真是太开心了。于是我第一个发明的就是不怕冷的新型眼镜。相信大家都见过汽车前面挡风玻璃的雨刷吧,我发明的这种新型眼镜其实就是根据雨刷原理制造出来的。
这种眼镜看起来跟普通眼镜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但是只要你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其中不一样的奥秘。我发明的`眼镜可以声控,而且它的眼镜框上有个小洞,里面装着一把小巧玲珑的可爱的刷子,你可不要小瞧这个雨刷哟,它可是用来清洁镜片的呢!这是一个非常灵巧的小刷子。只要我对着眼镜说:“刷子刷子,请你帮我把眼镜刷干净”它就会立马摆动她它身姿,帮我把里面的镜片刷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可好用了呢!
怎么样?我这种不怕冷的眼睛是不是很令人向往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眼镜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 谈谈三句半的创作
★ 英语戏剧课程作文
★ 文学社活动计划
★ 爱国的肖邦的作文
【生活与创作作文(共21篇)】相关文章:
民族声乐教学多样化研究论文2023-09-02
漫画教学设计2024-04-22
卖报歌的作文100字2023-04-05
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变革创新,方能显其大2023-01-11
烦恼连环画作文2022-08-16
给文学一点空间作文2023-04-27
我的儿童文学作文2023-01-15
寒作文高二2022-04-30
三年级作文教学体会2024-04-17
名人传读后感600字作文初二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