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学教学特征论文(精选13篇)由网友“baiybaiy”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当代经济学教学特征论文,欢迎阅读!
篇1:当代经济学教学特征论文
当代经济学教学特征论文
一、教师教什么
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凯恩斯说过“:经济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导出正确的结论”。显然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与一般课程不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面所体现出的思考方法或者分析工具。学了经济学就要达到这样一种目的,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这是一个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正是因为经济学整个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方法性或者工具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所体现的思考方法和分析工具揭示出来,讲授也应该始终围绕着对方法和工具的介绍和运用来进行,以便学生掌握经济分析这种“天下之公器”,形成一种被称为“魔术师头上的帽子”的经济性思考。因此,教师切不可局限于对教材内容的陈述介绍上,介绍内容只是手段,目的还是要向学生传输一种思考方法或分析工具。
掌握了这些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或者说培养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明确了教学目的之后,那么经济学的思考方法或分析工具到底体现在何处呢?经济学与其它社会科学不同,作为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它专注于因果关系和行为反应的揭示,使其具有极强原理性。经济学的整个分析工具或方法也正是通过一个个经济学原理展现出来的,所以国外教师非常注重经济学原理的教学,一般都会在教科书的开编或者新学期的第一次授课中将重点经济学原理列举出来。例如,Mankiw的教材将《经济学》原理分为十大类,Case和Fall的教科书将经济分析方法分为三种,而Rhoads则在他的著作里将思考方法分为四种,Baumol则在他的作品中强调了六种学生必须掌握的分析工具。尽管这些学者对原理的列举范围或重点不同,但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就是强调《经济学》教学的重点,就是经济原理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思考方法或分析工具。
所以经济学教什么,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通过一个个具体经济学原理的讲授,揭示出一种种思考方法或分析工具,以让学生接受和掌握。其实还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教学还肩负着一种重要使命,即传输一种自由开放的理念。如高希均、熊秉元、Marshallhe和Samuelson等中外学者均在他们的教材和教学中对此有特别强调,其实一种自由开放的理念对于社会稳定、和谐、繁荣有着非常长久深远的影响的,我们的改革开放带来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就是最好的印证。因此经济学教师理应承担培养学生自由开放的理念重任,这也是教书育人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当在整个讲授过程中,注重将蕴涵在经济学大量内容中的`自由开放理念展现出来,同时向学生强调这种理念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以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只有自由开放,社会才能进步,经济才能发展。这恐怕也是经济学在教学上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教师如何教
解决了教学目的问题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教师如何教?也就是如何将确定下来的教学重点,以一种更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方式传输给学生。对于原理性极强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的讲授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对原理的介绍。教师通过对教材上原理的详细介绍和讲解,使学生对经济学原理有个基本认识和理解,为理解例子打下一个基础。其次是对事例的分析。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讲授要从抽象到具体。事例分析最好地体现了经济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或思考方法是如何来分析具体问题的。最后是对原理的总结。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应对所讲的原理进行一个归纳和小结,包括对疑点、难点、重点的强调,包括对原理的高度概括。例如,对于机会成本这个原理,教师可简洁的概括为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但不能两样都得;对于边际分析方法也可概括为多一点如何,少一点怎样。教师还可以利用汉语词典里丰富的成语来概括原理,例如勤能补拙、朝三暮四、覆水难收等等蕴涵的经济学原理,通过这种上口、易记、通俗的口诀般概括,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教学,学生对原理的认识相应也经历了一个了解―理解―深化的过程,老师这种带有一定层次递进性的重复讲授,很有助于学生将原理内化到自己的脑海中,提高教学效果。美国经济学家Sharp认为“:教学的最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如果对经济学课程有了兴趣,自己便又多了热爱这位最好的老师。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还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又可利用经济学“得天独厚”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教师应强调经济学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西方经济学就是现代经济学,也就是常称的经济学。一般说来,作为一名现代人,掌握一门事关“柴米油盐”的现代学问,无疑会让人生活的更幸福,正如大文豪肖伯纳所言“,经济学是一门让人幸福的艺术”。更重要得是,经济学是所有财经学科的基础,因此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果没有经济学基础,就无法进入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所以经济学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不仅要学而且要学好。教师也可介绍经济学在国外的重要地位来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重要性。如在美国经济学是几乎所有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并且所有大学都有经济学系,所有大公司都有经济学家,所有总统都不得不依赖于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经济学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会在工作中或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遇到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即使你与世隔绝像鲁滨逊那般,一个人漂落到荒岛上,不存在任何法律、政治、社会等等涉及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但一定会存在稀缺资源分配的经济问题。
第二,教学要体现经济学的趣味性。与其它许多枯燥的学科不同,研究人类行为选择的经济学按照Samuelson的说法,天生就是一个有着无穷魅力的“睡美人”,它吸引着无数人来探索和研究。原因除了它的重要性以外,还有一个就如Pindych所言,“经济学是所有学科里面最生动,最有趣的学科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在授课过程中,去展现经济学的无穷魅力和引人入胜之处,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经济学不仅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为此教师应将经济学理论和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去找寻蕴涵在食堂、课堂、寝室、图书馆和运动场等等学习生活场合中的大量经济学事例,向学生讲授身边的经济学,使学生感到经济学可亲可爱、可触可感。教师甚至还可以利用沉没成本与选择的关系,说明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要让小错变大错,结果错上加错之道理,来诠释人生之路如何走。如此这般,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教师要强调经济学的应用性。按照Marshall的观点,“个人行为的基础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宗教,一个是经济”。经济原因是行为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现实中的各种现象背后,我们都可以找出其经济原因,因此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如果学生掌握了经济理论,就会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世界。美国学者D.Friedman就认为:“经济学像一把锤子,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其它的所有东西看起来都像钉子。”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把锤子来钉社会中的各种“钉子”,例如,歧视、犯罪、婚姻、医疗、教育等等“钉子”,以便学生认识到经济学的广泛应用性和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强大势力。如果教师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就会明白经济学在经邦济世中的大学问,在衣食住行中的小道理,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学生如何学
教的问题解决后,随后的问题就是如何学?经济学与其它课程不同,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从未接触过现代经济学,而且往往对属于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中充满大量的数学和图形分析感到非常陌生和不适应,甚至会出现畏难和胆怯的心理,那么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就需要教师能在学习方法上给予一个很好的引导。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理论结构。根据经济学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特点,教师要整理出一个主线,揭示出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结构和理论框架,让学生通过居高临下般的鸟瞰,对经济学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以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点对提高学习效果非常重要,Case和Fall就说过,“一门学科如果没有清晰的框架,内容根本就无法维系,并且它们很快就会被学生遗忘”。显然学生如果掌握了经济学清晰的结构和完整的理论框架,就不会像有些课程(如历史和语言)那样死记硬背了,通过理解性的掌握,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是教师要特别强调课后的阅读和思考。对于经济学学习来说,无论教材写得多么详细,教师讲得多么清楚,仅仅听课做笔记是不足以掌握教材内容的,教师要特别强调课后的阅读和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对经济学有个真正的领会,才可能将教材写的、老师讲的消化吸收成自己的。所以Rousseau说,“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思考,是彻底消化新内容的最好办法”。从某种方面来说,学生自己主动的阅读和思考产生的效果更好。
三是教师要强调做练习的重要性。按照Samuelson的说法“,经济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由此可知经济学具有极强的理科属性,所以人们也常说经济学家是摆弄数据和图表的人。为了将来能够熟练地运用数据和图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动口不动手,而应尽可能多地做练习,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避免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模糊理解出现,才能对所学内容有个准确和深刻的理解,才能熟悉和适应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也才能适应各种形式考试的需要,这一点老师要特别强调。具有经济学“通天晓”、“常青树”之称的Samuelson,曾经把经济学称之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经济学布道者,若能在教学过程中拨开学生眼前的层层迷雾,展现经济学的真实面目,无疑会让经济学―――这颗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更加璀璨,更加耀眼。
篇2:电化教育技术在当代教学中运用的特征论文
电化教育技术在当代教学中运用的特征论文
摘要:“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它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电化教育” 更名为“教育技术学”,带来了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变化。当代的电化教育已超越了它原有的名词含义,在教育实践与创新中不断得到扩展和延伸,并呈现出新的教学特征。
关键词:电化教育 扩展 延伸
电化教育是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之后的现代时期,人们利用电为基本能源,把工业社会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不断引入到教育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人才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逐渐变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电化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作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存在,并反作用于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促进其变革、更新和发展。
一、电化教育的起源
“电化教育”一词,究其根源,可追溯到上世纪的3O年代,是我国特有的教育概念,它的出现是西方视听媒体技术进入中国并与教育联姻的结果。清朝末年,在国内外各种新思潮的冲击下,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学。伴随新学的建立,西方国家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手段,以及电影、幻灯等先进媒体也随之涌入。尤其是受美国视觉教育的影响,使我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焕然一新,纷纷移植西方国家的现代教育思想,开始了最早的无声电影和幻灯教育手段。我国的一些教育学家,如蔡元培、叶圣陶、陶行知、胡适等人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通过举办讲座、巡回放映等形式,积极推进影音教育,使得电化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1936年,南京金陵大学举办“全国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 ,其间,正式使用了“电化教育” 的名称。新中国成立后, 电化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代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化教学模式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至今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品、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思维的活生生的人。由于受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们的大部分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不会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同样也形成了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不良习惯,使认知主体的学生主动性无从发挥,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三、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国外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经验、新成果不断被介绍进来。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学,在理论概念、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电化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开始用新的观点来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这个领域,一系列新的变化也随之在电化教育中出现。例如,电化教育的研究重心开始从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劣的EE较,转向了对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和整体教育技术等原理的研究。
90年代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进入了深入发展的阶段。 “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认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原理的引入,对于理论建设和实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开通,以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多项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都大大推进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
四、教学形态的变化
我国的电化教育源自美国的视听教育,并借鉴美国的视听教育。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电影、幻灯等进行教学的国家,但是他们不叫“电化教育” ,而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叫法。例如,上世纪代叫视觉教育,3O至5O年代叫视听教育,6O年代叫教育传播学等等。70年代随着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兴起,传播学、行为科学和系统设计等开始渗透于教育之中, “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逐渐形成。美国是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影响最大、发展脉络最完整的国家,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借鉴。因此,美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具有典型的代表作用。美国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中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诸如,语言实验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网上通信教育、人工智能教学、虚拟现实仿真教学以及现代教学设计、现代媒体教学法等等,这些都给我国的电化教育带来了冲击与活力。
我国的电化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与应用,主要是通过应用来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育规模。这从本质上讲,只相当于美国的视听教育和传播教学范畴,科技含量不高,电化教育只停留在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等媒体,虽然信息比较直观,有助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但是它并未改变教师主导教育资源的局面,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电教工作人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只是拍片子、放带子、修机子的媒体服务员角色,电化教育的现代教育功能始终处于初级阶段。
上世纪9O年代,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逐渐形成了除教师、学生、教材以外,影响教学结构的第四项重要因素――多媒体。教学形态的转变,不但影响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还影响了教学理念和教学的组织形式。以视听教育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强调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支撑作用,逐渐成为电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的电化教育实践,大大改变了人们对电化教育的认识,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正在取得支配的地位。
五、当代的教学特征
目前,我国的电化教育教学呈现出5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电化教育开始从单纯的运用媒体,向着融入教育技术体系的方向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已从当初使用投影、录音、录像,发展到如今的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新媒体的运用带动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更新。二是电化教育环境开始从校园向着国际化和广域化的方向转变。随着教育信息高速公路的逐渐完善,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运用信息。三是电化教育媒体开始从以投影、电视为主体,向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四是电化教育的作用开始从封闭化、群体化,向着开放化和个别化的方向转变。由于校园网的建立,一些教师逐渐从班级授课制中走了出来,利用网络与学生开展人机对话,发挥交互作用,拓展学习空间,进行个别化教学。五是电化教育媒体的使用从单一方式,向着综合化、智力化的方向转变。以前不少学校的电化教育只是简单地使用常规投影仪、电视录像,或者用计算机单机演示进行辅助教学,现在这种简单的或单一的媒体运用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的需求,以教学设计为前导,以软件、教学资源库开发为重点的电化教育开始了综合化、整体性地推进,形成了与目前学校教育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与现代教育方式。
六、结束语
电化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迄今已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历程,它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的推行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优化了教育教学结构,促进了整体教育改革的进程,提升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篇3:经济学教学论文
摘要:案例教学的改进与运用,是提升高职经济类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案例教学的发展背景、案例教学的作用、案例的组织与选择、案例的课堂研讨与效果评价,作了相应的分析与研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法;经济类课程
当前,高职教育对案例教学法的课堂应用,总体显得较为滞后。高职经济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较,由于校内实训环节的相对简单,案例教学的引入尤为重要。不少老师课堂上照本宣科,对于贴近实际的“什么是案例”“案例教学的作用”“案例教学的组织与评价”等问题研究不深。如果课堂教学仅仅理解为大量知识的机械记忆,缺乏对源于实践领域的复杂案例的变化与研判,这种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效果,与高职教育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高职经济类课程的教育应尽早摆脱远离实践的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在经济类课程方面,整个案例教学体系尚未完善,与案例教学相关的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下面对高职经济类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做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一、高职案例教学的发展背景
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学习者认知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问题的个案形探讨与研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最终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最早由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CClangclell推出。他的《合同法案例》是世界上最早的案例教学教材。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案例教学法”,其特点是所有案例来自现实,利用案例方法实现对学生的职业培训,唤醒人的潜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高职经济类课程的案例教学,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与组织案例。高职的学生普遍对课程中出现的文字解释兴趣不大,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涣散,兴趣不易集中。而案例教学法所内含的原则、方法与观点,是基于其对社会实践经验的深刻透视。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案例解说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二、经济类课程案例的来源
所谓案例,是一些与现实相关的、需要进行分析与探索的疑难情景的描绘。案例的结构具体包括几个部分,有背景叙述、事件发展的初级阶段、矛盾冲突的激化、针对解决对策的不同看法等。经济类课程案例的选择途径如下。首选图书。我国每年新出版的十余万种图书中,经济类案件的判例、学者的专著以及有关案例分析的图书较多。图书的特点是来源广泛,观点丰富,分析深入透彻;不足之处是案例内容时效性较差,分析水平参差不齐,案例散乱无序,缺乏系统的组织,案例教材缺失。其次是期刊。期刊时效性较强,对当前热点问题的跟踪及时。期刊资料的缺点:一是阅读不便,只有图书馆有较全面的馆藏;二是期刊案例研讨性强,虽然观点丰富,但争议较多。三是期刊个案分析深入,但从面上看案例的系统性不足。第三是网络。网络上经济类案例内容丰富,时效性很强,选择面广。但网络资料也有缺陷,主要是分析不深,鱼龙混杂,资料散乱,搜索整理不易。资料的收集还有参加研讨会等方式。案例汇总后,信息的处理是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通过电脑编辑处理,讲稿内容及时更新,长年积累,吸取各家所长。案例的划分,从属性看,有描述性案例、实证性案例、说明性案例和探索性案例等。如今,经济类课程案例的种类变化多端,有事实与虚拟的组合;全局与局部重点的组合;案例教学的表现方式从平面图文案例的讲授,到多媒体教学,及视听案例等方向转变。
三、案例的组织与应用
掌握经济类课程案例的特点,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非常重要。选择案例具体要注意几点。
1。案例与教学目的的相关性。案例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与教学环节相关。案例主题各不相同,情节或长或短,所涉范围宽窄不等。课堂教学中,案例必须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问题根源所在、矛盾和冲突结合点;选择案例忌讳情节冗长、背景模糊、平铺直叙、脉络含混、乏味枯燥等不足。现有的经济类案例体系欠科学、系统性不强、分析能力参差不齐、适合课堂教学的不多。适应高职教育的案例,只有不断筛选积累,才能适应教学目的的需要。
2。把握经济类案例的时效性。经济现象不断变化,经济理论包括国家的政策法规也不断变化,案例分析的结果随之可能推倒。选用时效性差的案例,内容陈旧过时,会降低高职学生参与研讨的积极性。教师要不断地更换、筛选、充实新案例,确保经济类案例的时效性。
3。针对高职特点把握案例难易程度,这主要针对高职学生,掌握他们在学习中的理解、思考能力,确定案例的难易程度。案例难了,学生因预习不充分无法入手,课堂消极等待,重回填鸭式灌输。反之,案例容易,一目了然,学生兴趣也不能持久。掌握高职经济类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案例难易适中,对提高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4。案例材料需要重组与编辑。一个成功的案例绝非机械的课堂复述,它提供适于思考的复杂环境,使学生在一定的研讨框架内就多重选择的可能作出判断。为配合教学目的,教师要对案例材料重组与编辑,例如融合课程教学的重点,围绕某主题对案例剪裁加工,串联单个案例,发挥案例最大的价值。
5。选用视听型案例,采用微课等方式组织教学。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视觉、触觉、听觉三种信息传输方式中,视觉接收的信息的比例约占85%;听觉、触觉(口、鼻、肢体等部分)接收的信息量分别约为11%和4%。选用视听型案例,采用微课等方式组织教学,学生更多通过视、听来接受案例信息,从而确保课堂效率。
四、课堂案例教学的过程
高职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学可分三个步骤,包括案例的课前收集准备、课堂研讨和课后思考。案例教学开展的前提,就是案例课前的收集准备。教师上课前除了有目的地准备案例,还要尽量组织学生阅读案例材料。课前的阅读是课堂讨论的预演,有必要加强学生对理论及案例材料的课前阅读。试想如果没有案例准备的过程,学生的课堂研讨往往措手不及,思维短路,坐等答案,这有违案例教学的初衷。案例教学的成败,在于课堂研讨,师生互动,找寻解答途径。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案例研讨,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其观察力。经济类课程案例大多源自生活场景,与高职教育中的仿真实训有一定的共通之处。由于社会关系纷繁复杂,案例也会变化多端。学生要准确地运用经济类课程的知识,通过案例找寻线索,发现问题,理清各种关系,同课程中的教学难点、重点联系起来,由理论到实践,提出解决对策,这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案例教学可强化观察力的培养,具体途径包括多维度的思考、开放式的小组研讨等,从争论与思维交锋中训练思维,找寻答案。长此以往,可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第二,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案例的分析,如果机械而简单地采用理论到案例的拼凑连接,案例的价值虽有挖掘,但是难以充分的体现。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独立思维,仔细推理,缜密判断,引导学生将经济学课程的原理与案例有机结合,解决现实问题。案例分析的方式多样,有情景模拟、角色换位等方式,分析框架来自不同的角度、相异的出发点;争议观点百家争鸣,讨论分析言无不尽。如果学生熟练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就能改变学生对案例分析无所适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的窘况。第三,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程参与研讨。案例教学与传统的填鸭灌输模式相异,它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研讨。针对高职学生,经济类课程相对实训场景较少,案例教学贴近生活、真实生动的特点,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利的。课堂调动学生,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模式是必须的。学生参与的研讨过程,要求角度多样、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教师在案例研讨中的作用是控制节奏、把握进度、启发引导、提供线索、指引方向,不必马上给出答案、指引谜底,鼓励为主,不宜对学生做否定性的课堂评价。除了案例的课后思考不容忽视,课后思考对巩固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建立独立的判断分析能力,掌握课程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某一章节课后,教师除留下理论复习题,还可留下相应的案例思考题。案例思考题最好与课堂研讨相关,案例问题相似,情景各异,留下思考线索,举一反三,印象深刻。
五、案例教学的效果评价
案例教学的成败,着眼点在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案例教学的评价,可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学生方面,主要看他是否做了课前研讨准备、课堂讨论有备而来;是否独立思考、探究过案例中的问题;对相关的经济类课程理论是否熟悉,是否达到加深理解的效果;课前准备与课堂讨论的比对有何收获,对于课后的案例思考题能否独立完成。教师方面,一是考查学生参与案例研讨的过程,根据其课堂表现做评分记录;二是看案例教学效果,能否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案例问题提出个人独到的见解,学生研究、创新等综合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所提高。三是考察案例教学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关联性,如果案例教学未达预期效果,则对所选案例及时更新。传统的高职经济类课程教学主要考查学生对识记点的识记,对案例教学深入有限。案例教学法的课堂引入,不仅要实现教学目的,而且要体现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法的优越性。案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对深入推广案例教学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郭兴忠。案例教学优化过程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3]刘琼瑶。浅析美国法律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J]。长沙大学学报,
[经济学教学论文]
篇4: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若干新动向论文
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若干新动向论文
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出现了若干新动向――新兴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等相继兴起。这些新动向代表经济学在多个领域的新发展,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传统经济学的新要求。通过对这些新兴理论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进入了一个不断变化的新时代。其表现是:一方面,原有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面临着众多新学派、新学说的挑战,另一方面,经济学视界内产生了很多新经济学分支,这些新学说或新分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从不同层面展示了新古典经济学在未来的可能进展。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进展进行一个较全面的综述。
一、古典经济学的现代复兴:新兴古典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
20世纪80年代先后兴起两个新的学派:一个是试图以现代数学工具――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复兴古典经济学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思想的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另一个是试图用高级数学工具重新解读古典区位和空间理论而与正统经济学相容的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
(一)新兴古典经济学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看来,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因为无论是从经济学的开创者亚当・斯密的整个理论体系来看,还是从更早的经济学传统来看,它们均以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理论作为其研究的重要支点。新兴古典经济学就是这样一股试图用现代分析方法复兴古典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思想的思潮。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背景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理论以及交易成本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代表人物以杨小凯 (x.Yang)、黄有光(Yew-KwangNg)、博兰(Borland)、贝克尔(Berker)和罗森(Rosen)等为主,超边际分析则是其基本分析工具。他们认为,所谓边际分析就是决策中有关某变量取值“多”与“少”的问题,而不是“做”与“不做”的决策。他们宣称,一旦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社会分工水平,则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缺陷便可克服,现代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都可以在一个统一框架内合乎逻辑地被加以组织,许多经济现象都可以用专业化和交易效率提高来进行解释。
新兴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1)每个决策者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而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消费者决策与厂商决策是互相分离的;(2)每个人作为消费者喜好多样化消费,作为生产者喜好专业化生产,而专业化生产不同于新古典模型中的规模生产,专业化生产与每个人生产活动范围大小有关,而与厂商规模大小无关,这样,所有个人专业化生产合起来就表现为社会分工和网络效果;(3)每个人面临的总收益和总成本将决定整个社会的专业化水平和模式。新兴古典经济学所谓的超边际分析并没有抛弃边际分析,而是兼容了边际分析,并依旧强调一般均衡、经济人自利、成本一收益分析等。其缺点在于很多理论假设还不成熟,一些重要假定和结论是否站得住脚,还有待时间和实践检验。
(二)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的前身是所谓“经济地理学”。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经济地理学可能是德国几何学、社会物理学、循环累积关系、当地外部经济和地租以及土地利用五大传统的某种综合。事实上,从整个经济学的理论演进来看,其直接源头则是古典经济学中的农业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以城市作为一个假定来研究其周围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这种处理方法暂时回避了“城市如何产生”的问题,从而使它能够在完全竞争和报酬不变的经济学框架内研究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问题。但随着城市和空间在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上升,这种解释法无助于理解城市区位产生的内在机制的缺陷便成为其致命伤,从而使后来的经济地理学走进了其研究的尽头。
令人欣慰的是,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很多有力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工具――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在20世纪 70-80年代开始应用于现实。另外,数学和自然科学中也涌现出很多新的发现――混沌理论、控制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新进化论等。这些发展客观上均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保罗・克鲁格曼(P.Krugman)、福吉塔(M.Fujita)、西赛(J.F.Thisse)、维纳保斯 (A.Venables)等。他们主要解释了经济活动中区位或空间的内生性问题,以及为什么在有的地区或者地点出现厂商或者消费者的集聚,而在有的情况下却出现完全相反的过程。为此他们引入了三个关键概念:不可分性(indivisiblities)、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ens)和不完全竞争。不可分性意味着某些生产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的作用会促使生产成本的下降;报酬递增则意味着一定的固定投入之后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报酬,这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斯密所说的“分工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完全竞争则是保证报酬递增和不可分性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仍然处于农业地区,这样,两者之间的角色就会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就会被锁定,从而就会形成中心和外围的关系。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优点在于处理了空间异质性、空间集聚与分散、城市形成、多中心城市的兴起等关键的空间经济学问题,这些问题在此以前的模型中均没有很好解决。其缺点在于该理论研究过分依赖数学模型,经验应用尚不丰富,许多模型结论有待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如果将新兴古典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这两个学派进行一个横向比较便会发现,在两者的产生背景、所运用的模型、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释结果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共同性。(1)两者均产生于20世纪80-90年代,而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学领域的一系列进展均构成其理论基础;(2)两者均试图在现代的躯体上恢复古典经济学的思想;(3)两者模型的基础均是1977年的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andSiglitz,1977)的垄断竞争模型;(4)两者模型的结果均产生多重均衡。这些共同性意味着,经济学家均认识到了现代经济学面临的困境,并且在越来越多的问题上形成了共识。
二、对人类行为与心理的重视: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兴起
对人类行为、心理的重视早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甚至之前就已存在。但新古典经济学不考虑人类行为和心理的缺陷,近年遭到越来越激烈的批评和反对。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就是这一批评的典型代表之一。
(一)行为经济学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重视
1.经济学家对人类偏好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们的效用取决于其自身的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但行为经济学近年的发现表明,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的过程中,其个人的偏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个人与他人的比较,而并不一定依赖于决策者的收入和消费的总水平。这意味着经济学在进行效用分析的时候,应该将人们的习惯性消费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决策变量纳入效用函数。又如,传统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命题是人们的偏好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这意味着经济学家可以依据一个固定的贴现率对不同时期的储蓄进行贴现。但行为经济学发现,人们对现时效用和福利的关注往往要强于对未来效用和福利的关注,这意味着人们的偏好在时间上是不一致的。毫无疑问,这些新认识大大加深了经济学家对人类偏好的认识深度和广度。
2.人们进行决策时遵循前景理论
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进行决策遵循的是所谓前景理论,而不是传统经济学所谓的主观期望效用理论(subjective eX--pected-utility)。
主观期望效用理论意味着人们在一种概率状态下的偏好水平独立于另一种概率状态下的偏好水平,而前景理论并不这样认为。首先,行为人主观上的决策权重会影响最终的决策。其次,行为人心理上的参照点以及财富水平相对于此参照点的变化也会影响其最终决策。这意味着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原先的期望效用理论将面临着被改写的命运。再次,在这些有关偏好的新认识下,人们主观上的判断将会与“理性”决策之间存在很大背离。比如,在信息模糊和不完全情况下,人们头脑中原先保留的偏见可能会得到强化,从而使这种偏见愈演愈烈。这意味着人们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事物典型特征的过多影响,从而使最终的判断与经济学所谓的理性判断出现偏差。
(二)实验经济学对人类行为与心理的重视
实验经济学对人类行为与心理的重视则与行为经济学不同。就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特点而言,它更重视对金钱刺激在决策中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它也更加关注实验设计的重复性;就研究的领域来看,实验经济学更加关注市场结局,而行为经济学更加关注个人行为。比如,实验经济学的重要奠基者V.史密斯就先后进行过多次有关价格机制的实验。获得的结果与市场运作的结果基本相似,这表明通过实验可获得对市场机制的正确认识。此后,实验经济学家还针对拍卖市场运作机制、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以及放松管制、私有化、公共物品提供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
就实验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的意义来看,正如史密斯所表明的那样,它可以检验或区分不同的理论,探讨理论失灵的原因,为构建理论提供实验基础,比较不同的制度环境对经济理论的影响,评价理论的政策含义,为制度设计提供检验场所等。实验经济学带给经济学的启示是:制度具有重要性,市场相互作用中人们具有不自觉的最优化行为,决策的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人们的行为具有公平性偏好等。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实验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Smith)和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D.Kah― neman),这似乎是对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很好评价:(1)它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认识程度大大加深,对经济行为背后根源的洞察已大大超出了传统经济学家们的想象;(2)经济学的很多假设和原理建立在较弱的心理学和实验基础之上,在以心理学和实验为基础的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新认识下,传统经济学的很多假设和命题面临着被改写的命运。比如,“经济人”假设是整个经济学体系中最根本的假设之一,传统经济学常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最大化行为者。但是,行为经济学的有关发现证实,经济个体的行为除了受利益的驱使以外,还常常受到自己“灵活偏好”及个性心理特征、价值观、信念等多种心理因素影响旧。所有这些均意味着传统经济学中很多有关人类行为的假设需要进行某种修正,而这种修正正是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目前从事的事业。
三、经济学工具的革命: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之所以可被称为经济学工具的革命,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博弈论对理性经济人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研究比传统经济学更为深入
它认为个人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个人的选择,更依赖于他人的选择,因而,个人的最优选择不仅是自己选择的函数,也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显然,这不仅扩展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视野,而且也使经济研究变得更加精致和科学。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后,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呈现加速趋势。博弈论成为主流经济学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这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博弈论和经济学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使然。
(二)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工具主义色彩还可以通过考察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两个基本假设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新古典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设:(1)市场是充分竞争的,(2)局中人之间信息充分,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但在现实中,这两个假设均难以满足:(1)市场局中人的人数常常是有限的,市场也是不完全竞争的,于是市场局中人之间往往是直接的相互影响;(2)现实中市场局中人之间的信息往往并不充分,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要进行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就必须满足“激励相容”和“自选择”条件,而这一扩展恰恰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可见,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是不存在外部性条件下的个人决策问题,而博弈论以及由之衍生出来的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是存在外部性条件下的个人决策问题,这使得融入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真正成为所谓的“现代经济学”了。
(三)博弈论及其应用研究的信息经济学之所以可称为经济学工具的革命,还体现为博弈论的数学特征
1944年冯・诺依曼(V.Neumann)和摩根斯坦(0.Mor-genstem)合作完成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The Theory of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一书所讲的博弈论,实际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与经济学并没有多大关系,只是到了后来才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20世纪 7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的生产日益集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垄断和寡头势力不断增强、经济生活中各种力量的联合和对抗不断强化,这使得各国政府出于一定目的开始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使得经济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和制约更进一步强化。注重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相互影响、作用、依赖和制约的博弈论符合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始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并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
1982年,斯蒂格勒因他对经济管制和信息经济学的贡献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94年,与信息经济学密切相关的三位博弈论大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米尔利斯(J.Mirrlees)和维克里 (w.Vickery)因对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的突出贡献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经济学领域再次捧回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些事件表明:(1)博弈论作为一种有效分析工具,已经取得了经济学界的普遍认同。(2)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在引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和新结果。另外,将博弈论引入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也使制度经济学有了自己的方法论基础,使其在融入主流经济学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还有,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上,把博弈论引入宏观经济分析,也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
四、对制度和体制变迁的新认识: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
(一)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和组织的研究加深了经济学家对制度和制度变迁的认识
1.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在考虑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考虑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尤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新制度经济学为主流经济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交换和生产的制度结构。它依然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范式,采取了一些与之兼容的分析方法,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它的缺陷,因而客观上推动了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赋予它新生命力。
2.新制度经济学重新评估了市场、组织和制度安排的资源配置作用。认为市场和组织都存在运行成本,正是在市场成本的边界上出现了节约交易费用的.组织。市场和价格并不是惟一的配置资源手段,国家干预和制度安排都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其理论对于人们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与作用、组织和制度的重要性以及交易费用的节约等内容都具有重要意义。
3.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可应用到许多领域。比如制度起源(如科斯)、制度变迁(如诺斯)、制度结构(如威廉森)以及生产的制度结构问题等,从而使传统经济学的现实性大为增强。总之,新制度经济学带给人们的不仅有理论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它还给予世界以更多的现实关怀㈣。
(二)演化经济学借鉴生物进化论思想方法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获得了对制度和体制演变规律的新洞见
演化经济学在当代的杰出代表是理查德.R.尼尔森(Richard R.Nelson)和悉尼.G.温特(sidney.G.Winter)两人。他们认为,企业之间也存在自然选择,盈利的企业会不断增长,而衰败的企业会不断萎缩,最终会出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经济主体的目标是追求利润,但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人并不一定完全理性,而可能是有限理性;经济均衡只是暂时的而不可能是长期的。
演化经济学加深了经济学家对制度和体制变迁的认识,这可从其分析框架看出:(1)其研究对象是随着实践而变化的某一变量或者某一系统,该变量或系统表现为一个动态过程;(2)这些变量和系统的变化具有一定随机性和扰动性,又通过系统的筛选机制而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3)演化的关键在于其系统的筛选机制和过程。一个演化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依赖于对该筛选过程的把握。、通过系统的筛选机制生存下来的特征具有一定惯性,因而很多变化量在较长时间内有着一个非常清楚的演化轨迹。
演化经济学的主要议题是解释经济变迁,它把经济看成一个演化的复杂系统,该系统呈开放状态,系统演化的结果难以预测。影响系统演化的基本因素包括: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易变性以及系统的选择机制(这个选择机制受到内部压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演化经济学借鉴了生物学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利用它们解决经济系统存在的重要难题,这样的交叉研究对于认识人类社会、组织行为、经济系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演化经济学对制度的关怀再次印证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很多思想,这对于认识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制度的形成、制度结构、制度对经济系统的作用等都均具有重要意义。2.演化经济学表明,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演进过程,其中偶然事件、历史进程等扮演了很大作用;同时,演进过程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惯性和稳定性,因而经济发展本身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进程,其中既有规律性也可能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混沌或者无序状态。这为人们认识经济系统的发展、变化及其复杂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3.演化经济学考虑了经济发展中的非线性、报酬递增等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现实主义特征,这对于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结论
现代经济学在当代的新进展从不同层面展现了近年经济学发展的新动向。如果进行简单的分类,可将博弈论、演化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列为经济学工具上的某种革命,因为它们要么是运用数学工具,要么在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理解经济学理论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其他的新进展――新兴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行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则可归结为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扩展,它们不过是将被经济学过去所遗忘、忽略或不重视的研究内容重新带回经济学的殿堂。在这当中,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和人类知识的进步无疑是它们共同的时代背景。这表明,时代的发展对传统经济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以上所述的几个新动向不过是经济学与时俱进在客观上的表现。
篇5: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论文
关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论文
从穆勒到萨缪尔森,西方对方法论的探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服务于主流经济学发展与变化的现实需要而建立。本文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进行了研究,主要对波普尔证伪主义、经济学修辞论、批判的实在论、真实波普尔主义、现代穆勒方法论以及其它一些方法论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
引言
在研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的比较之前首先我们应该给经济学哲学以一个明确的定位。经济学哲学,作为科学哲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如同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数学哲学一样,是对经济学的基础性问题、元理论问题的逻辑的、哲学的分析和追问。而对西方经济学历史上发生的有影响力的方法论及其方法论之争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各种研究方法的理解。
一、波普尔证伪主义
(一)波普尔证伪主义流派
在经济哲学界,引入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形成波普尔证伪主义流派的重要学者是哈奇森、布罗格。布罗格与哈奇森在解读与应用波普尔思想过程中着重吸收了其证伪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波普尔的理论是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经验证实是评价选择理论的唯一尺度。因此,评价选择理论“不应当根据逻辑客观主义所主张的‘证实’而应当根据它能否可被“证伪”。在实践上,布罗格常对主流经济学持抱怨态度,因为他认为虽然主流经济学者赞同证伪主义,但并没有付诸行动。
(二)拉卡托斯的科学思想
拉卡托斯是波普尔学说的追随者,但他对迪品―蒯因论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主张理论检验是比较性的而非绝对性的。当理论遇到经验窘境时,理论家总是试图对其进行修正。也就是说,评价选择理论应当以“经验前进”而不是经验检验的成败为标准。立足于波普尔传统,同时发展了库恩的“范式”学说,拉卡托斯提出“科学研究程序”及“硬核”等系列概念来解释理论的普遍结构与发展过程。
波普尔证伪主义在70与80年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经济哲学家开始对它展开研究、反思或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他方法论学说。
二、经济学修辞论
修辞论目前在经济哲学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其创始人为麦克罗斯基。麦克罗斯基认为,经济学家建立经济理论并试图说服别人接受他们理论的行为并不像波普尔证伪主义所宣称的那样是按照“证伪”原则来进行的,证伪主义方法论因而是对经济理论实际方法的一种错误阐释。通过借助修辞概念,麦克罗斯基强烈反对证伪主义为经济理论抽象立法的传统,反对它试图用不合乎现实的方法论来裁剪经济理论。对麦克罗斯基来讲,哲学家只是“局外者”,他们不能为经济学作出任何实质性贡献;也正是如此,他们的主张应当被实践的经济理论家所漠视。“方法论学家应当把自己限制在‘修辞”上――即描述经济学者是如何进行相互说服的”。
经济学修辞论是一种激进的反方法论的方法论学说。它勇于挑战主流方法论的研究传统并力图把哲学家对方法论的思考引导到相反的轨道中来。虽然麦克罗斯基的修辞概念激起很大的争议,但反对为理论进行方法论立法的精神却在不同的流派中得到回应。
三、批判的实在论
如何通过哲学思辨达到对社会经济现实本质的抽象理解?又如何使它与经济学方法论相结合?劳森以“人们选择”为主题通过逻辑分析来回答这些问题。他认为,人们在给定的现实条件下可以选择行动A也可以选择行动B的现实,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实的社会经济世界是“开放”的系统,也就是说,它不是一种 “给定条件X则结果Y”的完全规则性系统。开放的性质为我们利用“信仰与愿望”来描述与解释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性。因为现实的社会经济世界是“开放” 的,具有存在延续性的被认知对象必然不会存在于经验领域――是“非经验的”。这些非经验的被认知对象采用了社会结构(社会规则与关系)的形式。劳森强调,社会经济现实是“非传导性的”,即构成社会经济世界的社会结构与实践活动不是科学研究通过思维建立起来的印象,而是先于研究的、既定的。事实上正是“非传导性”思想使得劳森的学说被称为实在论。劳森指出,“实在论本质上属于存在论范畴,是社会经济现实本质的'核心”。
对社会经济现实本质的抽象理解建立之后,劳森认为,“主流经济学遵循的是演绎论模式,即从系列定理与假设出发演绎出理论结果。这些定理与假设虽然表述了社会经济行为主体的特征及他们所面对的环境,但却采用了因果解释的模式―――‘给定条件X则结果Y’。这就隐含了研究对象是‘封闭’的,因此人们的选择就不会是自由的。但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恰恰与此相反,这就产生了逻辑矛盾”。批判的实在论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提出批判,为非主流经济学派作了辩护。
四、真实波普尔主义
该流派同样是在批判波普尔证伪主义基础上建立的。博兰德撰写了大量文献来批判拉卡托斯、布罗格等人的波普尔证伪主义,认为证伪主义严重扭曲了波普尔本人的思想,对波普尔的学说重新进行阐释。博兰德认为,哈奇森与布罗格对波普尔思想的引进没有以原始材料为依据,而是从拉卡托斯的叙述中发展而来。然而拉卡托斯却错误地把波普尔理论概括为证伪主义。博兰德重点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批判的理性主义”才是真实的波普尔思想。
博兰德从休谟归纳问题的角度分析了主流哲学家倾向于把波普尔思想归结为证伪主义的思维逻辑,指出辩护主义思维是造成他们扭曲波普尔学说的根本原因。根据博兰德的解读,波普尔认为休谟归纳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但主流哲学家回避称它是“归纳问题”而宁肯把它当作“关于归纳的问题”,这是因为归纳法一直被前休谟哲学家当作是对科学及其方法进行判断与辩护的手段,即辩护主义。波普尔如此推理的目的不是为证伪主义辩护,而是为发展出“批判的理性主义”。因此,证伪主义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五、现代穆勒方法论
部分哲学家如巴斯克、卡特爱特及豪斯曼对穆勒的方法论进行了新的解读,宣称穆勒的方法论更适合于描述当前经济理论的实践。在该意义上,我们把他们称为现代穆勒流派,其代表人物为豪斯曼。豪斯曼对穆勒方法论的看法持与多数哲学家相左的观点:穆勒的方法论并不排斥对归纳法及经验方法的重视。按照豪斯曼的分析,穆勒是一个经验论者。他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归纳方法:先验方法与后验方法。后验方法是一种直接经历方法,适用于那些只有个别影响因素在起作用的现象或者能够进行控制性实验的现象。不管它的名称听起来如何,穆勒坚持认为先验方法也是一种归纳法,其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是一种间接的归纳方法。由于现实经济世界的复杂性,经济学家在用后验法归纳出基本假定时必然忽略一些影响因素,这是造成经济理论常常与现实不符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只是一门“趋势”科学。
六、结语
由于当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与科学哲学的发展紧密相联,经济学方法论似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交叉性的学科,并已成为经济学家与科学哲学家共同建设的园地。本文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只是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粗浅研究,由于学识有限,难免有很对不足,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进一步进行完善。
篇6:当代流行文化的五大特征论文
当代流行文化的五大特征论文
【内容提要】
论文从五个方面探析当代流行文化的特征,指出了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我们常规文化造成了冲击,它既是对于常规文化的破坏,也可以是一种难得的补充。最后指出,流行文化作为我们身边发生的文化事实,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生活也可能会改变流行文化的进程。
【关键词】
流行文化、文化层阶、思想资源、知识合法化、体制化
流行文化正在成为我们时代的一种汹涌的潮流。对于这种潮流人们可能已经作出了各种反应,包括对于它的一些评价。但是,对于一个对象的认识应该是在对其特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这种认识人们大多并不是根据一种理论分析的方式,而是根据过去的成见或者直觉作出的,因此,对于当代流行文化的特征的论析就有其必要性。以下,论者归纳出五点特征。[1]
一、对于文化层阶的消解
流行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消解了文化的层阶,即它把传统中关于文化的高级与低级、典雅与粗俗的定位作了否定。它不仅不是精致的文化,而且根本就不屑于作出这一区分,也根本不进行这种努力。流行文化的某一类型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完全来不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分层。它是在时间之流中以新颖和过时作为区分的标志。由于流行文化没有高低的层阶,因而也就缺乏一种文化的引导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剥夺了是统治者机构和知识分子平时秉有的话语权,在表达的民主性上它可以具有一种变革意义,但是也具有无政府状态的可能性。由于流行文化没有内在的层阶标准,因而在评价上它的运作方式和指标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2]其实,从深层次来说,流行文化是在现代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运行规则。如果说到我们既有的一般的文化,那么它是以传统作为自己的圭臬,另外又以某些知识分子或者专家作为这一圭臬的看守人,从而形成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流行文化追求新颖,当然不可能崇尚传统,因此原先有效的评价体系只能弃置一旁。
流行文化看重的只是“现在”,这种对于当下的强调在现代性社会就往往被商家染指,由此形成一套文化上的生产―消费关系。流行文化的产品有其精神上的内涵,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它才可能流行,但是它的精神不是提升人的内心世界的动力,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它是按照市场供需状况调整产品的供应结构。流行文化的消解层阶也体现在它对于文化的隐秘意味的无视,传统性的文化往往有着隐秘的和神圣的内涵,这种不能仅靠思想,还需体验加以把握的性状,成为人们对一种文化产生不能割舍的感情的根源。流行文化既没有长时期的积淀过程,也缺乏知识分子进行相关的理论辩解和宣传,它就只是针对人们需求。人们可以喜爱某种流行文化,甚至出现追星那种狂热的倾情,但是难以形成一种宗教式的沉醉与迷恋的感情,人们没有仰视它的那种层阶距离。
二、有关思想资源的转换
文化和文化思想是相关的,不过二者有着区别。文化是一种存在范畴。如利奥塔指出,“文化存在于一个民族与世界和与它自身的所有关系之中,存在于它的所有知性和它的所有工作之中,文化就是作为有意义的东西被接受的存在。”[3]这就是说,文化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关于文化的思想则是对于文化的阐释和引导。譬如,自从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近代问世后,它就渗入到人们生活中,尤其每天固定时间出版的报刊影响更甚。对于这种Daily news(每日新闻)的定期阅读,我们可以从人们需求对于社会近况的了解来说明,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非得了解它的规定性。这时参照黑格尔的阐说就可以见出颇有意味,他认为当时的欧洲人已有了每日早餐后阅读报纸的习惯,这是现代人的“晨祷”,即人们已把读报培养成了固定程序,如果哪一天无报可读或没有时间去读,则这一天就相当于没有祷告那样,生活就沦为空虚和没有意义。黑格尔关于读报的阐说,就给报刊阅读赋予了一种文化意味,而我们看来也是揭示了读报的文化意义。
关于文化的理论阐释,传统文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民间文化,它依凭的传统规范,如春节作为一年的年头岁尾,要求直系亲属的大团圆,这一团圆成为一种文化仪式,标志着一年的平安幸福,否则就是一种深切的遗憾,这种规范通过一些传说、礼俗而获得强化,有时成为一种惯例,深入到人的无意识之中,不自觉地就会就范。另一种是精英文化,它以一些文化精英的学说作为根基,它包括某些哲学家、宗教领袖、学派的中坚人物的学说等。这些精英学说的最高形态都可以上升为一种哲学,哲学代表了精英文化的核心。而流行文化则既没有传统规范,也不依凭什么哲学思想,它的文化核心应该寻求一种经济学意义的阐释:即人的行为过程的经济性。一方面是社会的公众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压力需要抒缓,另一方面是社会可能并未注意公众需求,公众在民间文化中不能得到现时的言说,在精英文化中又不能得到针对个人的言说,在此状况下,流行文化就是在经济体制的参与下,动用商家的力量加入到文化建构的过程。它没有根据过去的传统根基,也没有对于未来的长远规划,而是立足于此时此地的公众个人。在流行文化中,它的价值目标就是对于此刻的关注。这一关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进餐对于肚腹的抚慰,出发点到最终目标都没有终极关怀的承诺。
三、知识合法化问题的回归
从叙述派学说看,文化是一种言说,而言说就需要某一知识来进行合法化的包装。可以说,民间文化是通过各种传统化的方式,包括传统礼俗、传说、宗教、仪式等加以强化。精英文化经历了一段时期发展的坎坷之后,走向了“科学”道路,即作为知识,必须要通过学科研究的方式进行证明,言说过程还有若干规范要求,它通过法律条文、词典、学科术语、科学公式、科学定律等加以体现。精英文化经由教育、大众传播、国家干预等行为得到强化,并且知识的言说就被作了垄断,似乎非精英化的知识就不配称之为知识。精英文化的知识观把事实的唯一性与知识的唯一性等同起来,一件事实是怎样就只能是怎样,不能指驴为马;可是对于事实的言说可以具有不同的方式,驴和马是不同的动物,但属于大型草食动物并且是马科动物上二者具有同一性。说马与驴是不同动物,同说马与驴都是马科动物都是有效的,而在言说形式上却是迥然不同。近代以来西方形成的精英文化把知识的合法化变成了一座专制主义的殿堂,知识体系的竞争被作了意识形态性的阐释,即是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流行文化重新定义了知识的合法化问题,它是在时间序列上恢复了“地方性知识”的有效性。所谓地方性知识即未走进课本与词典等的知识,“如巴厘人按出生的长幼序数而被命名为‘头生的’、‘二生的’、‘三生的’、‘四生的’四种,过了老四又开始新的循环,第五个孩子也叫‘头生的’,第六个则叫‘二生的’,在一母所生的同胞中,叫‘二生的’那个人也许是‘头生的’老五或老九的大哥。这种循环式的称谓系列并不能真正反映同胞之中的长幼之序,却体现着一种往复无穷的生命观念,它不可翻译,却是具有文化特质的地域性的知识,故称之为‘地方性知识’。”[4]这一地方性知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完全相近的表达,即每过就是一个生肖序列,每五个生肖序列是60年,算是一个“甲子”,一个“甲子”就是一次轮回,由此形成了中国人朴素的历史循环观。当人们面对变化时,是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说。从西方引入的公元纪年以及西方的工业革命生产模式,打破了这种循环,时间仿佛成为一条线形的矢量。流行文化则使得循环重新成为可能。一次潮流之后,隔了若干时间又可能重新回归。传统的精英文化是以理性原则作为支撑,它的知识的合法性体现在各种学院式的学说之中;流行文化是贯彻的非理性原则,它的知识则奠立在以无意识欲望为中心的个人感受上,各种关于享乐的合理性的言说,都可以成为流行文化的凭借。另外,它也可能成为当代人们心理障碍的幻想性的替代物。
四、体制化构成的新型模式
当今时代是体制化生存的时代。对于这种体制化生存的说明,从马克斯・韦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论述可以见出基本梗概。那就是,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实行世袭制度,社会阶层代代相传,子承父位;社会等级森严的结构中,让人安于现状。资本主义的革命性变革不只是采用了机器生产,更重要的是调整了生产关系,使得社会实行一种按照个人表现和能力给予一定职级的任职制度,社会荣誉也随着个人业绩定夺,起到了鼓励人们勤奋工作的积极性的作用。如果说中世纪欧洲是采用社会等级制,那么资本主义就是采用根据能力、教育水平、个人业绩、工作需要等方面综合评定的科层管理制。这种科层制度依靠一定的体制化得以实施。譬如对于教育水平的认定方面,以前只是通过一种考试,甚至是很不规范的认字、赋诗等只能考核一个狭小方面的`方式来认定教育水平。现代教育体制则使得水平认定规范化了,小学、中学、大学各有自身的教育目标,知道了某人受教育年限,再辅以规范性的考试,那么水平认定是客观的,就是说各地的认定都是大致相通的套路,可以通约。
应该说科层管理制是一种比较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对于社会的变革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科层管理制同人员的提拔相关联,即每个人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随着年资的或业绩的或二者俱备的增长,地位也可以随之上升。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德通过统计分析提出了“彼德原理”,即不称职原理,他说:“(在科层组织中)他们中的许多人,肯定会赢得一、两次提升,从一个能够胜任的职位向另一个更高的能够胜任的职位,而在新职位上的胜任又使他们有资格被再次提升。对于每一个人,你或我,最后一次晋升都是从称职级升向不称职级。所以给定足够的时间,并假定科层组织中有足够的等级,那么每一位雇员都要升到并停留在他的不称职级上。彼德推论表明:总有一天,每个职位都会被不能履行它的职责的雇员所占据!”[5]彼德原理是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出现的,其中难免偏激之处,不过它对于我们认识当代社会的体制化提供了一个视角。
流行文化的特性就在于,它不同于我们上文说到的体制化。流行文化也可以有着自己的体制特征,但是它对于常规性的文化起到了一种抑制作用或替代作用。如果说常规的文化实行一种科层管理,科层体制是逐级提升,个人的提升成为可以预期的目标,提升也有着社会评定的指标体系作为参照;那么流行文化则没有逐级上升的常规模式,它完全可能一夜成名,不久又销声匿迹。当年歌手苏晓明凭借一曲《军港之夜》,红遍了大江南北,歌手费翔更是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表现成为流行歌坛的重量级人物,然而他们都被人淡忘了。这里,他们的成名并没有一种可以量化的成就标准作为依托,成名与淡忘都不是在完全可以预期的范围中运行。可以说,流行文化在体制化生存的现代人常规科层文化映衬中,相当于人们的一个梦幻。体制化生存的常规使得社会成为合理化的工场,没有了惊奇与意外,而流行文化成为理性原则无暇光顾的人们的非理性精神的最后领地。生活在一个合理化的社会可能是公平的,但也是使人压抑的。考虑到常规的体制化生存还有“彼德原理”那种负面影响,那么流行文化的存在也是必要的补充。
篇7:经济学教学思考和建议论文
经济学教学思考和建议论文
摘要:经济学自从十五、十六世纪在欧洲萌芽以来,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逐渐的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我国的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了经济学这门学科。原本经济学是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如人意,高校教师在经济学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本文从目前我国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提高经济学教学效果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高校
1我国目前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环节设置上
关于经济学在教学环节设置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时太少的问题,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规律的学科,一般高校中关于经济学学科的设置分为微观经济学部分和宏观经济学部分,课时48小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济学涵盖的范围太广,既要研究不同阶级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不同阶段内的经济活动和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又要研究从整体上来看经济学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包含的内容十分的复杂和繁琐,即使高校中关于经济学的课程只教授初等经济学的基础内容和中级经济学的部分内容,还是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些内容的详细教学,这就导致了高校老师在教学时只能对教学内容有重点、选择性的去教授,但是这样选择性的授课容易造成两个章节之间的断层,学生们无法做到深入的理解学习内容,导致了教学效果较差。
1.2教学方法上
高校教师在经济学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导致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目前我国普遍的课堂教学都是以老师作为课堂主体,以讲解式的教学为主,老师在课堂上把知识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自己理解和吸收的时间,大量的信息输送给学生,使得课堂上的气氛不活跃,学生们没有对知识进行讨论和实践的机会,这些理论知识只在进行考试的时候能排上用场,学生们很难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具体问题。另外是从经济学本身来说,经济学的理论萌芽于西欧,成长阶段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因此很多理论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来经济发展规律的概括和研究,这些理论跟我国的国情、历史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别,本身经济学就是对于抽象规律的研究,再加上与我国的这些差距,造成了学生在理解上更加的困难,学生很难把经济学内容与我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不能学以致用,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全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对教学效果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1.3教学考核上
目前我们对于学生经济学学习效果的考核,主要是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平时上课出勤和课外作业为辅。这种以卷面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判标准的考核方式,就很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现象出现。学生对于课堂上所讲的经济学知识并没有完全的理解和吸收,但是在考试之前通过对名词解释、计算、论述等内容的死记硬背,基本上都能在考试时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卷面上的高分成绩并不是我们进行经济学教学的目的,我们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吸收经济学知识,理解经济学中所讲到的各种规律,并且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去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这才能体现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2提高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建议
2.1改革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
前文中已经提到,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灌输式教学,上课时主要是老师在给同学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吸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高校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的显露出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是一种封闭被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中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单纯的教师进行讲解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进行讨论和吸收理解知识的时间,对于那些具有开拓创新思维的同学来说是一种天性的扼杀,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高校教师逐渐的意识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目前的教育形式,必须要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创造气氛良好的课堂环境,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的交流保持平等客观的态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对课堂教学提出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树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教学理念
目前经济学中大多数的知识理论都是根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年的经济发展规律总结和概括出来的,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与我国的发展历史截然不同,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实际相结合。经济学教学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做到的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再像之前的教学模式打造出一批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而是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的创新能力。其次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兴趣,以兴趣作为老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享受学习,热爱学习。最后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考试时的高分成绩,而是学生能够通过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的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苏亚日勒,那仁满达,滕英霞.关于经济学原理教学的几点思考——以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04):68-69.
[2]胡雪梅,范陈玉.关于经济学的教与学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06):42+60.
篇8: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新时代经济的发展,中职院校的经济基础课程,也需要随之发生转变,中职院校想要有效的提升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不仅需要转变的教学方式,加强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还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不断的改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探讨;中职经济;学基础课程
中职教学最终的目的是面向未来社会的需求,近年来,由于学生和社会对于中职学校教育认识的偏差,导致中职学校入学生源质量严重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职经济学基础教学课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经济学基础课程作为中职经济学教学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经济的基础与桥梁,夯实基础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可谓是至关重要。
1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基础环节薄弱,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中职学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生源,大多数一些中考成绩不理想,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一部分学生。经济学基础课程本身而言,是一门理论与实际想结合的课程,不仅考验学生的洞察力,更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对于基础本身就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而言,经济学基础的学习可谓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开设时间,一般是学生进校的第一个学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于经济知之甚少,更何况是富有逻辑的财经知识呢?传统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传授为主,学生往往作为被动的角色,负责接收和转化。这样的教学氛围是比较枯燥和单一的,大量的理论知识的堆积,也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无论是教师的提问还是互动,对于学生而言也难以提起兴趣,点滴积累,学生也就逐渐的丧失掉对于经济课程学习的兴趣了。
1.2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手段单一。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的还是以概念和理论知识为主,目前中职院校主要的教学手段还是以教师的板书和讲解为主,虽然有许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经验都非常丰富,但是长久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思维的浸入,也让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面,难以有所突破。21世纪是个互联网经济时代,虽然随着互联的普及,学校也开始逐步的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教师们的使用却还是以简单的操作和展示为主,并不会通过多媒体设备作为辅助,为学生知识点。即便是采用多媒体设备,由于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大量计算内容时,教师们往往也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传统的板书教学法中,试想本身就枯燥的经济学,再加之学生浅薄的基础、教师单一的讲解,这样如何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水准和质量呢?教师“一言堂”学生“满堂灌”,这样的教学现象是现如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忽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及时的建立沟通和交流,枯燥的概念抽象的理论,让学生对教学内容难以兴趣,教师想要转变这样的境遇,还需要不断的转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力度,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篇9: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学教研有了很大的发展,为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其应有的作用还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本文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关于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完善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改革;激励机制
一、中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
我国有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把国外通用名称为经济学(包括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称为“西方经济学”,并招收相应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称为“西方经济学”专业,以便区别于政治经济学课程与专业,存在着“两个经济学”的地盘之争。
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王则柯教授曾撰文,指出“西方经济学”不是科学的学科概念,但这一课程名称在很多院校一直延续至今。
科学地界定学科名称及设计培养计划是学术研究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早在,以刘国光、林毅夫等数十位著名经济学家为代表的学者,曾围绕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展开过大讨论,就中国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走向进行了研讨。
尽管不同学者之间存在着一些观点的差异,但是一致认为应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
虽然上述“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这两门课程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有共同的经济学研究始祖亚当•斯密,这两门课程都是对经济基本问题的研究,另一个是在生产关系既定条件下的研究,一个是生产关系本身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及如何和生产力相适应的研究,从而促进经济效率、公平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中国经济学构建是不同学派和不同理论体系间相互融合、渗透和互为补充、发展的漫长过程。
”因此,引进研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学,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和应用体系是未来高校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改革方向。
(二)内容的思想性和形式的完美性的权衡和统一问题。
教学,其实是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如果能培养学生热爱经济学的兴趣,兴趣就能成为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前行。
否则过于枯燥的讲授会使学生初燃的兴趣的火花熄灭。
CharlesC.Bonwell&JamesA.Eison(1991年)认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对经济学教育尤为重要,应让他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并运用掌握的经济学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典型生动的案例、现实热点经济问题的剖析,都会点燃学生思考探索的火焰。
经济学也像任何学科一样,需要思想的深邃性和表达完美性的统一,教学中需要重视经济学与数学之间主仆关系的处理,不能为了漂亮的外衣而失去了内涵和受众。
这一点在对低年级学生教学和成人教育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经济学说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数学科班出身马歇尔和凯恩斯,在他们成名的著作中并没有大量运用数学公式,甚至尽量不用数学公式,以便能让更多的人理解他们的思想。
亚当•斯密的著作之所以影响巨大,广受关注,除了其思想的深邃,我们也不得不赞叹其语言的精炼与生动。
(三)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的处理问题。
中国的经济学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吸收市场经济的精华,构建这样的经济学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国目前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学自编教材,同时也引进了大量国外的原版教材和翻译教材。
一些学校还采用了双语教学方式,促进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但在内容体系方面,大多介绍已有的研究,联系本国实际方面以及提供教学服务方面还很不够。
国外一些有影响的出版社所出版的教材大都有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出版发行和维护良好的网站。
国内的教材教学案例数量相对较少,且更新周期比较长。
究其原因,引进国外教材的案例,虽然可以有不少新的案例,但很多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全盘引入的话价值会缩水,而国内案例的搜集和整理与编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也需要有一些激励措施。
此外,我国也存在经济学双语教学应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对于初学经济学的低年级学生,如果能先学习了用中文讲述的基本经济概论,了解基本经济关系后,再学原版教材,效率会比较高一些,能够避免双语教学中,中文英文变换多次解释的低效率讲法。
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具备较好的专业英语及理论基础,适合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
二、中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与经济体制转轨的特定阶段相适应。
“一个经济学与多个经济学之争”是经济转轨时期的现象。
我国1978年开始建设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相应的理论和政策需求。
此外,当前我国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也与考研等导向有关,有相应的研究生招生目录,就会引导设置相对应的本科课程。
(二)教与学的激励机制问题。
虽然高校教师内心都希望完善教学效果,但教学研究与服务是费时耗力的,也需要外在有效的激励。
如果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考核、聘任只与学术论文、专著等研究成果水平有关而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效果质量关系不大,教师就会将更多的时间配置于写科研论文、做课题,相应方面投入的精力必然会减少。
从学生的角度看,期末考试和研究生升学考试也像指挥棒,引导着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时间分配,比例过大的计算和固定答案的考试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也会降低经济学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我国经济学教学研究仍处于引进吸收阶段,未来将进入创新阶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规律研究的经济学理论教学时间还比较短,这一阶段引进消化是主流,而未来吸收和创新将是主流。
在教学方法上也将面临从引进输入式到改造创新型的飞跃。
经济学的本土化要把有用的经济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逐渐找到适合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措施,丰富经济学理论研究。
三、经济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尝试分级教学、梯度推进的教学改革。
可以考虑低年级学生开设经济学原理课程,并在此课程中注意介绍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教学中侧重于学科体系介绍,基本理论介绍及应用,增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分析,如微观的选择与机会成本,投资理财和创业的知识,宏观的经济政策对微观主体的影响等。
高年级学生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侧重于较深层次理论分析。
研究生开设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或者“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在数学推导和应用方面可以加深。
以上的课程设置划分比较与国际接轨,对于学生国际交流和学分互认也有益。
此外,对于不同的专业,所安排的课程学时及课程教学内容也可以有一些差异,内容安排应有选择的侧重。
在有条件的高校(考虑教师英语表达能力和学生的英语接受能力等方面),可以引进优秀的原版教材,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双语教学,使学生在了解经济学一般原理与术语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原著者的思想精髓,促进专业英语的学习,实现由简入难、由普及到专业的梯度推进。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克尔(WilliamE.Beckeretal,1991)等呼吁教师要重视对经济学教育方法的研究,指出多项选择题、小品文、案例等在经济学教育中具有独特地位,因为社会科学几乎不可能在重复的条件下进行社会实验。
教师应针对当前在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强调逻辑性,而生动性不足,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及强化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不足等这些国内外教学中的难题上多下功夫。
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应增加案例教学和背景知识介绍的内容比例,在初级教学阶段应注重思想性和启发式教学,不仅要搜集西方的经典案例,还要注重开发国内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典案例,并用于教学之中。
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应适当增加讨论式及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争取在这一阶段实现内容思想性与形式完美性的统一。
由于经济学教学每章都有大量的图形分析和公式,黑板作图和推导会很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
因此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不仅能节省作图时间,提高效率,而且也能增强形象性、生动性和动态效果。
为了防止许多教师同时做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更有效地使用稀缺的资源,政府和有关部门及高校,可资助一部分有教学研究基础和思路,并联合具有相应技能的教师,建设经济学公共教学资源库。
组织力量有选择,有计划、有重点引进和翻译国外有影响的教材和教研成果,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案例库、教材、教辅资源等,建立具有示范性的学习网站以共享。
出版社和教学及研究人员应加强教辅服务体系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能够获得网上资源甚至免费资源,减少重复性开发的资源浪费,实现教与学,课内与外的补充、互动,也为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提高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三)建立有效的教与学激励机制。
要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必须使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学生考试评价制度科学化。
中国高校教师在考核晋升等方面,应加大对教学成果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比重,设立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
基础学科科研应围绕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实行汇报制度,教师可以选择其代表性的成果参与评价,纠正很多高校教师评聘期过短,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的揠苗助长的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现象。
加大对教学研究质量效果和学术道德的社会监督力度。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方面,应鼓励教师进行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学进行评价主要针对教学的内容、过程管理、考核方式、考题知识点和覆盖面及考卷难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美国经济教育委员会CEE进行教学评估时,要求开设经济学课程的大学提供评估学生成绩的材料:包括试题、问题、作业等,新的评估更重视经济学的考试方法改革。
不同于以往采取有固定答案的考试方法,新的考试增加了考查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内容。
学生的考试分为阶段性的测试和期末考试,阶段性测试类似于学生的平时作业,但主要是考核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数学计算能力。
期末考试的试卷计算题都附有公式,不需要学生背记公式,要求学生会运用公式、利用数据计算即可。
考试试卷有一定比例的分析题,案例都选自最新经济类的报刊杂志或教材,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中国教育管理部门对各高校教学的管理和评估方面,应多注重教学实质内容和过程管理监控,而教学形式则可以鼓励多样化,并激励创新。
【参考文献】
[1]祝志勇,吴垠.创建与发展中国经济学的策略[J].当代经济研究,,1:59~62
[2]刘伟.经济学教学和科研若干问题的探讨[N].光明日报,-10-21
[3]孙祁祥.实践是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本源与基础[N].光明日报,2005-10-11
[4]方福前.新时期西方经济学如何中国化[J].学术月刊,2006,3:80~84
[5]贺景霖.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157~159
[6]周荣蓉.应用型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3):74~77.
篇10: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探讨论文
2.1因材施教,提高内容针对性。在经济学课程的的教授当中经常遇到接受课程比较小,知识内容多的情况,教学质量和教学的结构经常的冲突,而《经济学基础》作为经济学人的基础,不仅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要学,而且类似信息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也要普及以及学习。但对于在中职中接受知识的学生来讲,教学任务对于课程知识点进程要求非常快。教师如果在教授重点知识点的时候要根据结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教学知识传授度就难以达到标准,学生接受到的知识面就越狭隘,但是教师如果迫切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水平高度就很难把持,学生学到的知识面虽然宽广,但往往不清不楚。这样就出现两者都不能兼顾的尴尬局面。因此,在内容上,首先教师要对课程知识结构上面进行严格的把持,本着足够、实用的教学标准,在讲课时不用特地追求知识规整度,而是集中讲解经济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结构。
2.2创新改革教学方法,让教学内容多样化。从目前中职教授学生的旧式教学方式来看,其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仅限于预热、上课、回顾三个常规的.学习步骤,他们对于扩展知识面的态度就是懒于进行扩展性的思考、缺乏探究的好奇意识。这种学习状态覆灭了学生的勇于探索新知识系统。教学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应该得到重视,学生应该敢于提问,敢于扩展自己的逻辑思维,发现自己的探索精神。所以在中职经济学基础只是结构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创造性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不仅仅可以给学生生动积极的的课堂氛围,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及个性的延伸。当然,适当的进行课堂提问是有效启发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适当合适,这样能激起学生扩展性的思维,而且可以达到启发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每次教授课程之前,都需要认真考虑备课,把要在上课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做好备课以及结构梳理。例如在讲需求定理时,对于在别的其他不动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和需求数量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很多同学在生活中都能发现以此的问题,就可以进行适当合理的提问,让学生归纳出需求定理的结构。而对于别的需求定理存在的个例,学生在生活中也有所见闻,可以通过课堂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总结出需求定理别的其他的几种情况。通过适当提问和分组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不仅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课堂结构的能力,并不是把学生的思维当作容器、进行填鸭式教育。
3结语
中职的经济学基础教育作为教育普及中的一个特殊存在,需要中职的经济学基础教师不断加强相关问题的思考,不断的提升经济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水准,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经济学理论知识基础,让中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迈上新的历史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午峰.中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02).
[2]魏周杰.浅析如何提高经济学基础课堂效率[J].科技展望,2016(05).
作者:刘晓晨 单位:邢台技师学院
篇11: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摘要:翻转课堂在创新教学方式、拓宽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其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经济学理论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等特点决定了翻转课堂可以在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其中微课程的设计和运用在翻转课堂中具有基础地位,不容忽视,应作为重点来强化建设。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翻转课堂;微课程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必将加快教育现代化。
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教育资源整合和重新配置正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全面展开。
这必将对我国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和教育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篇12:《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论文
《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论文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而对试卷质量和考试结果进行科学化测度有助于检验教学效果。本文以SPSS为统计分析工具,通过成绩分布直方图、题目难度等指标来科学化测度试卷质量,直观分析考试结果,从而掌握考试信息规律,借助试卷测度来评估教学效果,为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提供参考模式。
教育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丰富人的知识和才能,而对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教学效果评价是测评、促进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最为传统而有效的方式是考试,考试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个人能力,因此考试这样一种教学评估的方式虽然饱受诟病,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考试评估的科学合理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评估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因此需要采用科学化的测度手段,利用教育统计学方法,在保证试卷出题质量的基础上,才能将考试结果作为检验学生、教师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武汉市某高校某年级学生的79份《经济学原理》考试样卷为样本,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量化分析,旨在结合实例分析,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科学统计学方法,深入挖掘考试的有价值内容,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研究框架及数据处理
本文的研究主要借助SPSS统计学软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试卷题型及分值构建、考试成绩录入和分析结果输出模块等。
本次考试的试卷经过初步构建、中程调适最终得以形成。待检验的试卷题目总数为40,其中客观题数为29,主观题数为11。试卷题型及分数结构如表1。考生人数为79,有效样本数为79。经过客观公正批改,形成实得成绩。根据成绩既定功效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成绩统计汇总方法。首先在Excel文件中将数据录入完毕,然后将其导入SPSS分析软件。
(一)数据录入
数据录入需要视考量成绩汇总用途而定,在汇总成绩时如果主要考虑测评学生的学习能力,汇总录入学生卷面总成绩即可,如果考虑测度试卷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汇总录入试卷各小题的得分情况,生成更为细致具体的数据表。具体录入操作规程为:进入SPSS软件后,点击进入数据编辑器,再点击进入Variable View标签,在变量命名定义界面里的Name标题下标注题号(Q1~Q40),总分项命名为Total,ID为学生的学号,Label标题下添加定义内容,完成定义设置后返回数据编辑器录入数据。
数据录入时,按序列一次输入学生各题目的成绩和总成绩,依次输入每位学生的成绩,之后得到扩展名为“sav”格式的文件。
(二)数据导入
SPSS格式文件的扩展名为“sav”。人们一般不会直接将数据录入SPSS系统,因为sav格式的数据修改起来较xls文件显得笨拙。所以在实际操作当中,往往是直接将统计汇总完毕的数据导入SPSS用以分析。SPSS可以识别包括Microsoft Excel、Lotus、Sylk、SAS、dBase、Stata等格式的数据文件,其中以Excel文件使用最为广泛。以Excel文件的导入为例,具体导入操作规程为:运行File,找到Open选项,点击Data进入文件所在地,选择文件类型为Excel或All Files,点选需要导入的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Read复选框,选择OK按钮,就可以显示导入的文件内容。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点选Read复选框可以将表格第一行变成变量名导入而非数据导入。
二、实验步骤
(一)建立教学效果分布直方图
在教育统计方法中,正态分布最为常见,在特定条件下的考试成绩应该也服从该规律。一般而言,学生考试成绩平均分在75分区间,标准差通常在5~9区间,这样的数据表明试卷的设置难易度较为合理,通常特定教学环境下、特定学生群体的真实成绩都在这一范围内。
SPSS软件中的具体操作程序为:运行Analyze找到频数表,导入Total,运行菜单中的`With normal curve 得到直方图,从频率表和直观图可以观察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本文研究的79名学生的成绩情况来看,接近正态分布,结果符合统计学原理。
(二)题目难易度分析
难度(Difficulty)借助通过率或得分比来计算,对于选择题等客观题来说,一般是用通过率来表达难度的大小。以主观题(Q30~Q40)为例,利用SPSS软件的分析方法为:将Descriptives中的Q30~Q40选入Vaviable(s),得出均值,再建立 包含均值与满分值的数据文件,输入难度系数P和公式Mean/W,计算得出考试的难度统计结果。以本次考试为例,其难度统计结果详情见表2。
通常考试试卷上试题的难度在0。5左右最为合适,如果考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拨学习成绩更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试卷试题的难度,而如果考试的目的仅是为了衡量学生学习的达标情况,则试题难度一般会相应降低,并增加部分高难度试题来考察学生的差异情况。因此,试卷试题的难度系数多控制在0。3~0。8区间,且要拉开试题的难度系数,以免同质化的试题降低了试卷整体的区分力,既要有部分试题难度偏高,也要有部分试题难度偏低,使试卷难度有所分散。只有如此,试卷测评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才可以较好的实现,也更容易掌握学生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情况。
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本次试卷上的习题中以Q20题最难,难度系数0。06;而Q5等题偏难,难度系数在0。30以下;Q30题最简单,难度系数为1。00,表明全部同学都得分;Q11等题偏简单,难度系数在0。80以上。试卷整体的试题难易程度比较合理,同时难度系数低的题比较集中于主观题类型上,这也可以体现出学生主观题把握的比较准确和出色。
(三)题目区分度分析
题目的区分度主要指的是试卷上的试题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区分鉴别能力,区分度好的试题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水平,因此区分度是试卷评价的重要因素,一个合理有效的试卷应该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利用SPSS软件来计算试卷的区分度,如果是客观题则可以在软件中选择Bivariate选项,然后选择试题序号选项和Total字段进入表达式,再选择Spearman获取输出结果,而如果是主观题,则需要进入表达式后选择Pearson。得到输出结果后,能够找出区分度数值,针对本次试卷试题的区分度情况来看,Q4等试题的区分度不高,可以考虑加以修改或是淘汰删除处理。
(四)信度分析
信度反应的是考试中随机因素的影响,如果随机因素影响比较小,则信度的数值就比较大,反之则信度小,随机因素影响与信度成负相关。因此信度是一种衡量试卷稳定性的数值,本次试卷的信度分析采用科隆巴赫α系数,该系数能够计算测验内部的各种一致性系数,无需题目是记分型,因此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实际操作流程为:打开Analyze,从中点开Reliability Analysis,在信度分析对话框中选择全部表示题目的字段,选用Alpha方法,从而求得信度系数。本次考试的信度系数为:Alpha=0。576。信度值的合理范围为0。5~0。9,本次测试的信度系数为0。576,信度较低。
(五)效度分析
效度(Validity)是覆盖面和权重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否有效检验考试能力水平。利用标准关联效度法(predictive validity)进行测度,把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效度分析的标准,利用积差相关法求效度(Pearson法)。具体操作方法为先建立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表,其中Total为考试总分,PS为平时成绩。在SPSS中单击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选择Total和PS字段进入表达式,然后在Correlation Coefficients中单击Pearson。本次考试的试卷效度为0。593。效度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全部有效和全部无效之分。效度的取值范围在0至1之间。对于一次考试来说,其效度系数一般应在0。4~0。7之间,值越大效度越高。
三、结语
根据测度结果进行试卷调适,并对考试考评方法进行改革,是试卷科学性测度的重要目的,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的提高。对考试考评的改革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行全过程考核。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注重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评价,侧重平时成绩,特别是在翻转课堂、模拟课堂中的小组学习参与、主题发言等。在《经济学原理》课程的考试中,以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设立评价指标,以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按照权重和学生表现打分,以50%的比例计入总评成绩。
二是强化对知识与理论的应用能力考核。《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的题型多多传统的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试题,缺少实践能力考评,在改革过程中应在注重考查基本知识与理论的基础上,强化对知识与理论的应用能力,将学生对当前国民经济和生活中经济学的理解通过PPT讲解的形式纳入考核中,由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和实践进行评分,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三是进行操作性技能考核。依托学校和国家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对《经济学原理》课程进行演讲、行为模拟考试和辩论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篇13:探究型教学经济学论文
探究型教学经济学论文
一、地方性高校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式与区域经济学教学特点的不适应
区域经济学学科具备综合性、应用性与区域性特点,这要求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之外更要注重应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从而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重心局限于理论,学生只是掌握或记忆理论和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根本没有掌握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必然要求由传授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型教学模式转变,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知识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体系的滞后,缺乏地域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中最年轻的的学科之一。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更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经济问题,如不同地区发展路径问题、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等。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区域经济学科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但因为本课程开设时间不长,经典教材不多,如现在为众多高校使用的孙久文的《区域经济学》,该类教材大多都是对于经典理论的梳理和介绍,案例引用并不多,而且案例大多是国内或国外发生的经典性案例,缺乏地域性特点,难以培养学生关注、分析和解决地区性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
西部高校地处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后同样带来了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教学理念的滞后,难以吸收经济学类精英人才。现有的经济学教学者大多为新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或由经过短期深造进修的老教师承担,区域经济学学科教学经验缺乏,甚至缺乏对经济学科体系的完整把握。地域的偏僻使得教师与国内及国际先进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有所脱节,缺乏敏锐的经济学触觉,难以把握经济学发展动向,无法进行深入的相关科研工作。以上这些是地方高校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碰到的最常见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突出探究式教学的地位。
二、探究式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案例教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转变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着重于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着重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案例穿插讲授
在校大学生缺乏对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就理论言理论,学生很难予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本课程的重点或难点时,应穿插使用案例,用大家熟知的案例来分析说明深奥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解释区域开发中的政府作用时,可利用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这一经典案例。但在案例使用中需要注意案例与学生生活的可连接性,书本上许多案例距离学生比较远,如这里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案例的引用,对于中国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学生而言太遥远,如果能在备课中将本土或本国大家所熟知的案例引入,则更具有现实性,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现实并掌握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能力。
2.热点问题讨论
为保证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在某章节或某问题讲授之后,教师可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案例及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如针对均衡增长理论与非均衡增长理论,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以及西部大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梯度理论,可以引入中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案例,激发学生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展开讨论。这种热点讨论的形式使得学生了解经济事实发生背景和原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气氛,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形式更是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促进教学相长。本方式需注意教师仅仅是指导,而要避免给出固定标准答案,禁锢学生思维。
(二)灵活多样的课外辅导
教学应当不局限于课堂内,应该开展各式的课外辅导与教学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巩固学生所学的的相关理论。
1.开展专题讲座
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高校、知名企业或是政府经济部门邀请一些专家、企业家或政府官员来校召开专题讲座。这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这一形式在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专家、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最好能在讲座结束后安排学生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
2.组织学生亲身实践
在搞好课堂案例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一是情境案例,即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区域政策制定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区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到企业参观学习,以使学生能够更感性、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完善学生学业的考核机制是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考核方式大多是闭卷笔试,弊端有二:一是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因此,应当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多样化考核。建议将最终考核成绩的评定分为期末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以及出勤率三个版块,从学生科研论文的情况、学生平时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等对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甚至可以采取面试和口试方式,以综合性案例来考察学生在事实获取、探索研究、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探究型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对思考、讨论,理论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教学上突破课本限制,保证基本理论体系完整,通过热点讨论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引入热门研究领域以及跨学科的内容,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水平与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构建适合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是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中,要注意师生间的平等对话,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自己的相关课题调研工作、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调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 毕业论文题目
★ 英语毕业论文题目
【当代经济学教学特征论文(精选13篇)】相关文章:
人格心理学论文2022-09-12
山水画元素运用与创作教学探究的论文2022-12-11
武术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论文2023-11-09
民族音乐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论文2022-04-30
当代艺术设计的状况和进展论文2022-08-14
分析写实性油画论文2024-02-07
当代室内设计论文2023-08-28
人文地理论文2023-05-24
艺术的论文2024-01-17
优秀大学生论文题目有哪些202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