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时间:2023-01-16 07:40:30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整理14篇)由网友“廖茫茫”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优秀教案,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篇1: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的提高,是学生思维的飞跃。这几天在教学时我有两点感受:

1、学生读题的习惯不是很好,光看数字的学生还是大有人在,对于图文的题目里面隐含的条件较难找出来,因此导致诸多错误。课堂作业这道题用一步计算的同学真不少,他们看一遍就做,没有看见图中有4只熊,也没有理解条件中的“我们”。

2、有的学生光看教师判的对错,自己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列式。比如:爷爷说:“这瓶药共30片,每日3次,每次2片,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学生的答案有:①3×2=6(片) 30÷6=5(天);②30÷2=15(次) 15÷3=5(天)③30÷3=10(天) 10÷2=5(天)。第一种做法,大部分学生能理解,明白先求出每天吃几片,再求这瓶药一共可以吃几天:第二种做法,只有一部分的人理解,会说出解题思路;第三解法,没有一个学生能正确说出每步求的是什么,可是这样做的人为数不少。

反思自己的教学,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历经解题的过程。

1、整理图文信息,在教学中多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挖掘题意,能完整表述应用题。学生能在讲题的过程中,保留有用信息,通过有条理讲题,理解题意。

2、我在细致分析每一道题时,都对学生的各种算法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答,不要一味的追求标新立异,对于学生不能解释的“正确答案”,如上题说的第三种做法,要判错。

3、尽量让学生多说,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思,充分理解题意。

4、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各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对中间问题,理清解题思路。

篇2: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一、创设问题情境。教材安排了解决一套衣服价钱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明确解决问题要找相关条件,渗透解决问题基本思路的训练。

二、探索解答方法。让学生借助直观的.线段图,理清数量关系,是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线段图的画法,体会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合理性,重视借助线段图理清解题思路;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倡导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最后注重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此类问题数量关系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的联系和区别,从而逐步掌握方法。

三、重视识图能力、解题思路训练。想想做做的第1、2题是看图列式计算,练习时首先安排看线段图说条件、问题及思路的针对性练习,再通过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不仅巩固了例题中学习的基本解题方法和策略,而且让学生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两道习题中说问题的环节比较重要,因为学生习惯算了第二条线段的长度就认为是两条线段的总和了。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是:

1. 线段图是第一次在教学中出现,学生在认知上由直观具体的图文,向较为抽象的线段过渡是一次,将重点放在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教师先亲自示范画图,再让学生尝试画图,使学生充分感知,能很好完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2. 算法的实际生成情况。学生还是先想到算上衣的价钱,然后加上裤子的价钱。在我的追问下,我还是向学生讨到了第二种方法。联系线段图,学生对1+3=4的解释也比较到位。

篇3: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10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两步计算问题的解决,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体验两种分析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2、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分析问题的两种策略

1、出示教科书第101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同学们精神真不错,看得出身体棒棒,调查一下,你们平时有哪些锻炼身体的方式呢?

学生简要举例。

教师谈话:身体棒棒,我们才不怕挑战,不仅如此,在这些活动中,还蕴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跑步的情景吧!

2、收集数学信息。

(1)提问:仔细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在课件上强调显示数学信息:每天跑两圈、每圈400米、一个星期(7)天。

(2)提问: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在课件上强调显示: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

3、解决问题。

(1)审题指导。

教师谈话:请仔细默读这些信息和问题,想想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预计学生理解题意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让学生感受审题这个环节,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师谈话: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已知信息和问题。

视学生状况适时结束审题,进入解决环节。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回顾反思。

教师谈话: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每位同学独立思考,在作业本上做出解答,做完以后根据大屏幕上的问题回想一下你的解题过程。

学生独立解答,大屏幕显示反思提纲:

①你是怎么想的?

②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③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运算方法?

4、提炼解题策略。

全班就反思提纲进行汇报。

(1)教师主要就①展开详细的追问,帮助学生明确思路:

A、综合法:“你是读到这两个信息就发现可以求……呢还是读完以后根据问题想到要先求……?”如果学生回答是前者,则继续追问:“哦,你是读到……和……的时候就发现可以求出……,当继续读到……的时候你又有什么发现?”

课件逐步显示框图,教师借助框图梳理分析方法:“原来这位同学是从已知信息出发采用边读边想的方法进行分析的。当他读到……和……的时候就发现可以求出……,当继续读到……的时候又发现可以求出……。”

课件框图举例:

“还有没像他这样也是从已知信息出发来进行分析的?”……

B、分析法:“你是读到这两个信息就发现可以求……呢还是读完以后根据问题想到要先求……?”如果学生回答是后者,则继续追问:“你是读完以后根据问题想到需要先求……,怎么解决的呢?”

课件逐步显示框图,教师借助框图梳理分析方法。类似A的步骤。

(2)对②的汇报一般不做追问,对③的汇报如果学生出现困难,教师可引导表述,例如:跑道一圈400米,两圈就是两个400米,求两个400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通过表述检查这种运算是否合理,加深运算意义的理解,但不做过多追问。

在汇报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方法一:400×2=800(米) 800×7=5600(米)

方法二:7×2=14(圈) 14×400=5600(米)

方法三:400×7=2800(米) 2800×2=5600(米)

答:一个星期(7天)跑5600米。

(3)教师小结:

(结合框图进行小结)面对问题,我们可以从已知信息出发,边读边想: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与其它信息有什么关系?能求出什么?

还可以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要求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所需要的信息告诉了吗?如果没有可以通过哪些信息求出来?

其实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这样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初步应用分析策略,感受两种策略的作用

1、出示教科书第99页例1主题图,收集数学信息。

教师谈话: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教师提问:谁能将已知信息和问题完整地叙述一遍?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回顾反思。

教师谈话: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每位同学独立思考,在作业本上做出解答,做完以后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大屏幕显示反思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分析的?怎样分析的?

3、全班汇报,感受策略。

学生汇报分析方法和解答。

4、列综合算式。

教师谈话:能将你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试一试!

5、小结:刚才我们使用了两种分析方法帮助我们迅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一种是从信息出发边读边想,一种是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同学们能不能用这两种方法又对又快地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强化巩固解题策略

1、解决第103页第9题。

(1)独立思考,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2)根据大屏幕的问题进行回顾与反思:你是用什么方法分析的?怎样分析的?

(3)小组就列式和大屏幕问题进行交流。

(4)全班汇报。

2、教科书第101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1)独立思考,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2)全班汇报。主要汇报分析过程和列式。

四、全课小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两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分析方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总结,教师梳理。

五、机动练习

教科书第104页练习二十三第11题。认真读题。独立解决。

篇4:三年级数学下学期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10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两步计算问题的解决,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体验两种分析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2.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分析问题的两种策略

1.出示教科书第101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同学们精神真不错,看得出身体棒棒,调查一下,你们平时有哪些锻炼身体的方式呢?

学生简要举例。

教师谈话:身体棒棒,我们才不怕挑战,不仅如此,在这些活动中,还蕴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跑步的`情景吧!

2.收集数学信息。

(1)提问:仔细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在课件上强调显示数学信息:每天跑两圈、每圈400米、一个星期(7)天。

(2)提问: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在课件上强调显示: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

3.解决问题。

(1)审题指导。

教师谈话:请仔细默读这些信息和问题,想想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预计学生理解题意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让学生感受审题这个环节,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师谈话: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已知信息和问题。

视学生状况适时结束审题,进入解决环节。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回顾反思。

教师谈话: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每位同学独立思考,在作业本上做出解答,做完以后根据大屏幕上的问题回想一下你的解题过程。

学生独立解答,大屏幕显示反思提纲:

①你是怎么想的?

②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③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运算方法?

4.提炼解题策略。

全班就反思提纲进行汇报。

(1)教师主要就①展开详细的追问,帮助学生明确思路:

A.综合法:“你是读到这两个信息就发现可以求……呢还是读完以后根据问题想到要先求……?”如果学生回答是前者,则继续追问:“哦,你是读到……和……的时候就发现可以求出……,当继续读到……的时候你又有什么发现?”

课件逐步显示框图,教师借助框图梳理分析方法:“原来这位同学是从已知信息出发采用边读边想的方法进行分析的。当他读到……和……的时候就发现可以求出……,当继续读到……的时候又发现可以求出……。”

篇5: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课题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型新授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    1、通过熟悉的场景,使学生从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使学生感受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教育要点: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教法选择:引导法、讲解法、发现法教、学具准备:情景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设计:一、     课前准备、激情导入  。1、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32+13       45 - 6    2 -716+23       54 - 7      49 -228 +43       64- 20   2、谈话:同学们,元旦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游园活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们唱着歌出发好吗?(唱新年快乐歌)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的第2、3页,说一说图上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还有想去做什么的?分别有多少人?数一数。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     1、谈话:我们来到了游园点,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在看木偶戏)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走了6人。      2、同学们,你们看得真仔细,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还剩多少人?对于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提出后很快就解答。(3)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4)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对说出(3)(4)两题的学生给予表扬。2.解决问题提问:你们会解决“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1)独立思考谈话:在四人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样算的?(2)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充分地交流,说自己的想法,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了解情况。(3)汇报:并说想法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1)22+13=35(人) (2)22-6=16(人)35-6=29(人) 16+13=29(人)(3)22+13-6=29(人) (4)22-6+13=29(人)让学生明确(1)、(3)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是同一种方法;(2)、(4)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是同一种方法。4.比较(1)、(3)和(2)、(4)两种方法的联系。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5.谈话:小朋友们看木偶戏看得多高兴呀!你们看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看懂了什么?你能把图意说完整吗?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再让几名学生说解问题的方法。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电脑专卖店原来有18台电脑,运来36台,卖出15台,还剩多少台?(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2、交流,自编题目,互相解答。四、小结: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2.谈话:请同学们做一名有心人,用本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作业 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      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型新授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初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选择:观察发现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具准备:情景图教学过程 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们最喜欢做什么?       2、同学们,你们玩得高兴吗?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肚子有点饿了。走,老师带你们到面包房买面包去。    出示情境图(买面包)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剩多少个?)谁能把这个问题说完整?2、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二、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     1、(原来面包房里有54个面包,先卖了22个,又卖了8个,现在还剩多少个?)提问:谁会列式解答。板书:(1)54 - 22 = 32(个)   32 - 8 =24(个)(2)54 -8 = 46(个)  46 - 22  =24(个)(3)54 -2 2-8  =24(个)(4)还可以先算一、二组一共买几个面包?22 + 8 = 30(个)再用做的面包总数54去掉买的总数30,就是剩下的'面包数了。师板书:22 + 8  =30(个)   54 - 30 = 24(个)师提问:你会把22+8=30和54-30=24写成一个算式吗?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强调:54  -22 +8 =30(个)不对,因为应该剩24,不是30》有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吗?四人小组讨论,汇报。师讲解:要想先算22 + 8,就要把22+ 8用小括号括起来,有小括号的,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板书:54 -(22  +8)= 30(个)2、选择方法,把想的过程说出来。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谈话:游园活动快要结束了,你们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练习一的第2题)[他们在收集拉罐筒。]他们真是环保小卫士。提问:你会把这幅图的图意说完整吗?让学生自己解答,再说想法。2.果园里一共有90棵果树,38棵桃树,40棵苹果数,有梨树多少棵?3.谈话: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同桌交流,自编题目,互相解答。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看图,能提出问题,并基本掌握了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同学们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同一个问题。在今后的练习、作业 中,你喜欢用那种就用那种。    板书设计 :作业 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      阅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题解决问题(练习一)课型练习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          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2、          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法选择:自主探究法、活动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幻灯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设计:(一)准备练习1、          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2、          强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强答。3、          听算:老师说算式,学生回答。(二)基本练习1、          练习一第3题本题是配合例2设计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然后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着重练习如何正确使用小括号,同时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          练习一第4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汇总互相启发,加深理解。       谈话:我们走出了游园活动点,看,我们被一张统计表给吸引住了,这个表没有填完,你会填吗?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想法      教师结合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课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三)思维训练1、练习一第5题,是一个有关过生日的实际问题,设计这一 问题的目的,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且找到是问题得到解决的办法。     2、一枝钢笔8元,一枝圆珠笔5元,小红有20元钱,她买一枝钢笔和一枝圆珠笔,还剩多少钱?(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3、          幻灯片看图编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解答出来。玩具汽车52元 玩具摩托车20元 玩具自行车18(四)小结1、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2、          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作业 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      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型新授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2、          学会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3、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4、              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思想教育要点:养成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法选择: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发现法教、学具准备:投影、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设计:     (一)学前准备      口算卡片: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二)探究新知1、投影出示情景图(1)请同学们看图说图意。(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又来了 7人)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知道一点说一点     (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列式计算(分组讨论)     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4 ×3 =12(人)     又来了 7人,12 + 7=19(人)      列综合算式:4 ×3 +7 =19(人) (3)还可以怎么计算?生1:左边有6人,右边也有6人,再加上后来的7人,一共有19人。列式为:6 × 2 + 7 =19(人)生2:4 × 4 + 3 =19(人)2、做一做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解答吗?生;树上原来有10只小鸟,飞走了4只,又飞来了3只,树上现在有多少只小鸟?列式10-4 +3 =9(只)或10+3-4=9(只)生:中间有2盆花,左边有5盆花,右边有4盆花 ,一共有多少盆花?列式:2+5+4=11(盆)生:前面有4只蜜蜂,右边有4只蜜蜂,左边有3只蜜蜂,一共有多少只蜜蜂?列式:4+4+3=11(只) 或4×2+3=11(只)      (三)思维训练      帽子9元     袜子6元1、          如果买3顶帽子和一双袜子应付多少钱?2、          如果买3双袜子和1顶帽子应付多少元?3、          小红有30元钱,她能买什么?能买多少?应找回多少钱?(四)小结同学们,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要学会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作业 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      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练习二)课型练习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学生从具体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喜欢用那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3、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 数学的 良好情感。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教法选择: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具准备:投影、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 设计:   (一)准备练习1、口算卡片(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2)强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强答。(3)听算;老师说口算卡片,学生回答。2、解决问题(小黑板)(1)一个笔记本8元,一枝钢笔13元,小力买了9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2)一个篮球7元,一个羽毛球4元,小明买了一个篮球和7个羽毛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3)一个足球元,小军拿了100元,买了7个足球,请你算一算,应找回多少钱?(二)基本练习1、第1题和第2题,分别设计了低年级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2、第3题,设计的是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购买门票的情境。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3、第4题,仍然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20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思维训练(投影) 1、玲玲去商店买东西,她给售货员2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1)瓜子每袋4元,如果买3袋,应找回几元?(2)花生每袋8元,如果买2袋,应找回几元?     2、第5题,是一道思考题,可以用多种方法。算式是:3×3×3-2=25(个);3×3×2+7=25(个);3×3+3×3+7=25(个)……     (四)小结:      通过仔细观察,同学们基本能发现、提出问题,并能够用解决问题的 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希望大家最好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板书设计 :作业 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      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解决问题(综合练习)课型练习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  1、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2、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3、继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教法选择:引导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投影教学过程 设计:(一)准备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      击鼓传花练习口算     2、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出题口算(2道)     3、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        争夺智慧奖牌    (二)基本练习1、出示投影(解决问题)有70名游客来北京旅游,有5辆面包车,每辆面包车上坐8人,其余的游客坐大客车,请问,坐大客车的有多少人?(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再让几名学生说解问题的方法。)2、有两个小组,每小组有5人,第一个小组每个人折7只纸鹤,二小组折了30只,两个小组一共折了几只纸鹤?看大家这么聪明这道题就由你们独立完成,好吗?再汇报想法。)3、          提问:怎样计算有小括号的两步试题?(三)思维训练1、          笔记本每个7元,钢笔每枝12元,如果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应找回几元?(让学生分组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并让学生汇报解决的思路)    2、买4个玩具娃娃和一个魔方共用35元,每个玩具娃娃8元,那一个魔方多少元?(汇报不同的算法,并说说自己小组的想法,并强调列出综合算式)(四)小结同学们,我们要学会认真审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大胆尝试用综合算式解答问题。               板书设计 :作业 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      阅者签字:   年   月  日

篇6: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课题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型新授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熟悉的场景,使学生从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使学生感受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教育要点: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教法选择:引导法、讲解法、发现法教、学具准备:情景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     课前准备、激情导入。1、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32+13       45 - 6    2 -716+23       54 - 7      49 -228 +43       64- 20   2、谈话:同学们,元旦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游园活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们唱着歌出发好吗?(唱新年快乐歌)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的第2、3页,说一说图上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还有想去做什么的?分别有多少人?数一数。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     1、谈话:我们来到了游园点,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在看木偶戏)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走了6人。      2、同学们,你们看得真仔细,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还剩多少人?对于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提出后很快就解答。(3)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4)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对说出(3)(4)两题的学生给予表扬。2.解决问题提问:你们会解决“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1)独立思考谈话:在四人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样算的?(2)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充分地交流,说自己的想法,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了解情况。(3)汇报:并说想法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1)22+13=35(人) (2)22-6=16(人)35-6=29(人) 16+13=29(人)(3)22+13-6=29(人) (4)22-6+13=29(人)让学生明确(1)、(3)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是同一种方法;(2)、(4)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是同一种方法。4.比较(1)、(3)和(2)、(4)两种方法的联系。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5.谈话:小朋友们看木偶戏看得多高兴呀!你们看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看懂了什么?你能把图意说完整吗?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再让几名学生说解问题的方法。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电脑专卖店原来有18台电脑,运来36台,卖出15台,还剩多少台?(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2、交流,自编题目,互相解答。四、小结: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2.谈话:请同学们做一名有心人,用本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型新授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初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选择:观察发现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具准备:情景图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们最喜欢做什么?       2、同学们,你们玩得高兴吗?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肚子有点饿了。走,老师带你们到面包房买面包去。    出示情境图(买面包)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剩多少个?)谁能把这个问题说完整?2、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二、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1、(原来面包房里有54个面包,先卖了22个,又卖了8个,现在还剩多少个?)提问:谁会列式解答。板书:(1)54 - 22 = 32(个)   32 - 8 =24(个)(2)54 -8 = 46(个)  46 - 22  =24(个)(3)54 -2 2-8  =24(个)(4)还可以先算一、二组一共买几个面包?22 + 8 = 30(个)再用做的面包总数54去掉买的总数30,就是剩下的面包数了。师板书:22 + 8  =30(个)   54 - 30 = 24(个)师提问:你会把22+8=30和54-30=24写成一个算式吗?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强调:54  -22 +8 =30(个)不对,因为应该剩24,不是30》有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吗?四人小组讨论,汇报。师讲解:要想先算22 + 8,就要把22+ 8用小括号括起来,有小括号的,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板书:54 -(22  +8)= 30(个)2、选择方法,把想的过程说出来。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谈话:游园活动快要结束了,你们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练习一的第2题)[他们在收集拉罐筒。]他们真是环保小卫士。提问:你会把这幅图的图意说完整吗?让学生自己解答,再说想法。2.果园里一共有90棵果树,38棵桃树,40棵苹果数,有梨树多少棵?3.谈话: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同桌交流,自编题目,互相解答。四、小结。同学们通过看图,能提出问题,并基本掌握了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同学们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同一个问题。在今后的练习、作业中,你喜欢用那种就用那种。板书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解决问题(练习一)课型练习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          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2、          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法选择:自主探究法、活动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幻灯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准备练习1、          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2、          强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强答。3、          听算:老师说算式,学生回答。(二)基本练习1、          练习一第3题本题是配合例2设计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然后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着重练习如何正确使用小括号,同时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          练习一第4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汇总互相启发,加深理解。       谈话:我们走出了游园活动点,看,我们被一张统计表给吸引住了,这个表没有填完,你会填吗?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想法      教师结合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课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三)思维训练1、练习一第5题,是一个有关过生日的实际问题,设计这一 问题的目的,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且找到是问题得到解决的办法。     2、一枝钢笔8元,一枝圆珠笔5元,小红有20元钱,她买一枝钢笔和一枝圆珠笔,还剩多少钱?(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3、          幻灯片看图编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解答出来。玩具汽车52元 玩具摩托车20元 玩具自行车18(四)小结1、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2、          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型新授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2、          学会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3、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4、              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思想教育要点:养成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法选择: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发现法教、学具准备:投影、口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学前准备      口算卡片: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二)探究新知1、投影出示情景图(1)请同学们看图说图意。(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又来了 7人)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知道一点说一点     (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列式计算(分组讨论)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4 ×3 = 12(人)又来了 7人,12 + 7= 19(人)      列综合算式:4 ×3 +7 = 19(人) (3)还可以怎么计算?生1:左边有6人,右边也有6人,再加上后来的7人,一共有19人。列式为:6 × 2 + 7 = 19(人)生2:4 × 4 + 3 = 19(人)2、做一做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解答吗?生;树上原来有10只小鸟,飞走了4只,又飞来了3只,树上现在有多少只小鸟?列式10-4 +3 =9(只)或10+3-4=9(只)生:中间有2盆花,左边有5盆花,右边有4盆花 ,一共有多少盆花?列式:2+5+4=11(盆)生:前面有4只蜜蜂,右边有4只蜜蜂,左边有3只蜜蜂,一共有多少只蜜蜂?列式:4+4+3=11(只) 或4×2+3=11(只)      (三)思维训练      帽子9元     袜子6元1、          如果买3顶帽子和一双袜子应付多少钱?2、          如果买3双袜子和1顶帽子应付多少元?3、          小红有30元钱,她能买什么?能买多少?应找回多少钱?(四)小结同学们,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要学会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练习二)课型练习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学生从具体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喜欢用那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3、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 数学的 良好情感。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教法选择: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具准备:投影、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一)准备练习1、口算卡片(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2)强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强答。(3)听算;老师说口算卡片,学生回答。2、解决问题(小黑板)(1)一个笔记本8元,一枝钢笔13元,小力买了9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2)一个篮球7元,一个羽毛球4元,小明买了一个篮球和7个羽毛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3)一个足球元,小军拿了100元,买了7个足球,请你算一算,应找回多少钱?(二)基本练习1、第1题和第2题,分别设计了低年级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2、第3题,设计的是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购买门票的情境。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3、第4题,仍然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思维训练(投影) 1、玲玲去商店买东西,她给售货员2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1)瓜子每袋4元,如果买3袋,应找回几元?(2)花生每袋8元,如果买2袋,应找回几元?     2、第5题,是一道思考题,可以用多种方法。算式是:3×3×3-2=25(个);3×3×2+7=25(个);3×3+3×3+7=25(个)……     (四)小结:      通过仔细观察,同学们基本能发现、提出问题,并能够用解决问题的 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希望大家最好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板书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解决问题(综合练习)课型练习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2、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3、继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教法选择:引导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投影教学过程设计:(一)准备练习1、出示口算卡片击鼓传花练习口算2、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出题口算(2道)3、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争夺智慧奖牌(二)基本练习1、出示投影(解决问题)有70名游客来北京旅游,有5辆面包车,每辆面包车上坐8人,其余的游客坐大客车,请问,坐大客车的有多少人?(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再让几名学生说解问题的方法。)2、有两个小组,每小组有5人,第一个小组每个人折7只纸鹤,二小组折了30只,两个小组一共折了几只纸鹤?看大家这么聪明这道题就由你们独立完成,好吗?再汇报想法。)3、          提问:怎样计算有小括号的两步试题?(三)思维训练1、          笔记本每个7元,钢笔每枝12元,如果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应找回几元?(让学生分组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并让学生汇报解决的思路)    2、买4个玩具娃娃和一个魔方共用35元,每个玩具娃娃8元,那一个魔方多少元?(汇报不同的算法,并说说自己小组的想法,并强调列出综合算式)(四)小结同学们,我们要学会认真审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大胆尝试用综合算式解答问题。板书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

篇7:《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

第95、96页例4,“练一练”,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部分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答这类应用题的两种方法,并会解答。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分析法思路分析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出示:

(1)一本书140页,看完80页?

(2)商店运赖100箱苹果,卖掉120箱?

(3)一段布长15米,还剩多少米?

(4)商店有80个水瓶,还剩多少个?

2、小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根据两个条件,可以求一个问题,根据一个问题,可以想到需要什么条件,补上缺少的条件。

3、出示

商店有48台电冰箱,卖出35台,还剩多少台?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是怎样求的?

二、教学新课

1、导入:

老师把第2个条件改为:第一天卖出15台,第二天卖出20台。

(1)提问:你会计算吗?

(2)学生读题,并找出条件和问题。

(3)学生尝试解答。

(4)反馈时,学生讨论: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5)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7)同桌互相说说两种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8)比较,思考:

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第一种解法是怎样想的?先求什么?

第二种解法是怎样想的`?先求什么?

2、课堂小结:

第1种方法是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根据两个条件确定先算什么。第2种方法是从问题出发进行思考的,根据问题找到缺少的条件,确定必须先求什么。以后在解题时,既可以用第一种方法,也可以用第2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第96页练一练

(1)学生读题

(2)学生画线段图

(3)学生列式解答

(4)说一说两种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97页第3题

比一比,下面每组题的计算结果是不是相同?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作业

第97页第1、2题。

篇8:《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一步计算解决问题已不成问题。但在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算哪一步(即找中间问题) 会有一些困难。

“主题图”它是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情境图由上、下两幅图构成,上图隐含的问题是下图的条件,上图是用图意呈示信息,需要自己观察读懂,下图中呈示的人数是不完全的,需要联系上图来获得信息。

这种上、下图之间的关系需从两幅图中间的`一个图标(箭头)来发现,解题思路分析采用的是分析法。而在这之前,解决问题例题中的情境图都只有一幅,图中的信息也是通过对话框+图画来表达与呈现,解题思路分析是从条件到问题联系起来想的。

当两幅图一起呈现后,学生看到了很多数学的、非数学的信息,由于脑海中还没有问题意识,所以找信息没有了方向性,提问题也就漫无边际,只要是他们能想到的,就一股脑儿全提出来了。显然,学生对连续的两幅图的意思不够清楚,出现了负迁移,致使提问题的方向发生了偏差。只有几个灵巧的学生意会到了人数的不确定,大部分学生还是处在一片茫然之中。

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我以通俗的话来帮助学生理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老师我哪个地方还不知道,我还不会算,然后再提示他们这个问题你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吗,其实就是让学生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让学生思考之后真正发现这个问题,加强理解。

篇9:《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9页的内容。教材呈现给学生一幅广播操表演的情景图。图下面小精灵提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接着,显示出学生搜集数学信息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是围绕《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来设计整节课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在例题和每一个练习中,我都喜欢这样问学生,不同的学生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经过对不同学生想出的不同解决办法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选择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例1中,求“3个方阵一共多少人?”,学生可以从先算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人入手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先算出3个方阵共有多少行入手解决问题,还可以……完全取决于学生观察思考的`角度。这些习题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寻找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

二、注重让学生学会表达数学思维

因为学生是聪明的,很多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用了多种策略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难的是还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所列的算式来探寻算式背后的东西,让学生在探寻、展示的过程中暴露自己的数学思维,在交流中产生碰撞,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所以,让学生真正弄懂算式背后表达的意思非常重要。我把训练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作为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每一题中都尽量多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说”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一个更高要求,促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让学生形成好的数学的思维方式,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想这也是数学的真谛吧。

三、精心加工教学材料。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本节课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没有按部就班,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选择和加工。新授和练习都围绕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中的活动展开,情节具有连贯性,使学生的学习材料更贴近他们的生活,让探究更有效。主题图基本不变,只是对数据作了相应的调整,使其更真实,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我围绕“六一”学生的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学生熟悉的情境:首先是广播操比赛,从这一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相应的数学信息,并让学生说说“你想知道什么?”从中选择书本的问题“三个方阵一共多少人?”这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人性化,又尊重了教材。接着,“六一”节学校饭堂给每个学生鸡蛋作为节日礼物,我让学生帮助饭堂的阿姨数鸡蛋,“李阿姨不想一个一个地数,怎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鸡蛋?”我抛给学生这个数学问题,让学生自由独立解答,使学生充分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展开运用环节改编了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利用自己班中一位同学的实际跑步情况“跑道每圈200米,玉凤每天跑4圈”让学生添加一个条件和问题,让它成为连乘的解决问题。通过让学生编题、再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了火花,更透彻的掌握用连乘来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型。由于我们学校三年级的大多数同学多参加了学校的鼓号队,利用这一点,我设计了一份鼓号队的统计表,让学生课后去猜每个小组的人数,给了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同时,也为用两步除法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

在“解决问题(连乘)”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要改正的地方:

一、例题中的课件设计不够周到

在例题探究环节,学生运用了三种方法来解决“三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分别是10×8×3=240(人)、8×3×10=240(人)和10×3×8=240(人),学生列的连乘算式到底什么意思呢?第一种方法,因为有课件的帮助,所有学生很容易明白是先求出“一个方阵有多少人”,但是,后面两种方法就只有个别空间思维比较好的同学能明白,所以不多同学举手。因此,我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学生的描述来进行直观的展示,比如,“8×3×10=240(人)”可以把队形做一个变换,3个方阵竖着排列,先算出有总行数8乘3等于24行,每行10人,再乘以10,等于240人。“10×3×8=240(人)”是先把这三个方阵的同学集合在一起先求整个大方阵每行的人数10乘3等于30人,有8行,再乘8,就等于240人。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数形的结合是相当必要的,可以通过形象思维这个中间环节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加深学生对某些抽象关系的理解;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数学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忽略了细节

1、对连乘的教学只局限与两步计算,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编题中出现的三步乘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知道连乘的真正含义:“两步或两步以上的乘法计算都属于连乘。”

2、因为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综合列式很少接触,而且在此之前教材都是在算式的后面直接写得数,所以,很少同学懂得正确的书写格式。应趁机利用曾玉凤同学的规范的板书进行书写格式的榜样示范教育。

篇10:《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郭家堡乡中心校潇河湾小学 张金环

在新教材学习中,在新知识教学后一般要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结合例题教学循序渐进地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且尽量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教材把解决问题分为三个步骤:一、阅读与理解。二、分析与解答。三、回顾与反思。即理解现实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之――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是在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之后,设计的解决问题,意在巩固笔算乘法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小组交流,给足学生租住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我把问题在课前设计的小研究,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显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与探索,有的孩子边画图边分析;有的孩子用序号标清自己的思考思路。……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充分地阅读与理解题意,让学生把自己课前的研究成果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中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样让学生在交流中熟悉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过程和不同的方法,并获得欣赏自己和同学的愉悦心里体验。

二、知道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注意加以指导和归纳:学习解决乘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意强调,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一定要仔细分析数量关系,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在学生列分步算式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尝试自己列综合算式,教师适当给予指导。在学生解答完毕后,再次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一步求什么,接着再求什么……让学生在说思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问题表征方法与策略的指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问题情境呈现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有以情境图方式呈现的,有以文字呈现的,还有部分信息直接呈现,部分信息隐含在图中。这就需要有较强的信息解读能力和从事理中抽象出数学信息的能力。因此注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选择、处理信息。可引导学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从题中你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你觉得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信息?”这样经常提问引导学生解读丰富的数学信息,排除干扰因素,尝试用数和数量表示有关信息,用语言叙述问题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问题情境”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篇11:《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首先感谢教研室领导给我这次展示交流的机会。

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是青岛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去姥姥家――混和运算》的信息窗一,这个信息窗的内容是学习连加、加减混合的混和运算和解决问题,即引导学生根据现实情景列出混合运算的算式来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实际情景体验运算顺序。

1、教学目标的定位

我们课标实验教材的混合运算承载着两项任务:一是解决问题,二是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拿到教材后,我们仔细分析了教材,像这种连加、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就学过10以内、2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下册又学过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河加减混合,可以说学生对这类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熟练掌握了,到现在已经是第四次接触了,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们把重点定位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因此,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重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对运算顺序只是一笔带过。

2、情景的选择

教材中呈现的情景是去姥姥家买衣服而引发的数学问题,选取的素材虽然非常生活化,但学生并不是太感兴趣,所以我们在设计这节课时就尝试着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景,由于我们学校前段时间刚刚召开了春季运动会,我们觉得这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如果用运动会的情景来教学,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设计了运动会的情景,试讲时发现,学生对这一情景并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还是调动不起来,学生还是不能长时间地专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于是,我们就对孩子做了调查发现,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我就观看了剧情简介,依据《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情,我们创设了羊羊们过新年买新衣的情景,并把练习题以庆新年开运动会的形式串成了情景串,课堂的面貌大为改观,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了起来,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整节课学生始终都是以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学习的。在试讲的时候,下课后就有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对我说:杨老师,我最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了,所以我特别喜欢这节数学课,太有意思了,你下回还能再能给我讲一节这样的课吗?看来童话情景的创设确实能刺激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能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由于童话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和连贯性,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保持着不断向前发展的积极态势,在完成一个任务后,多数学生都能自觉的寻找和承担新的任务。

3、两步应用题思维训练的体现

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个转折点,而解析应用题的核心就是分析数量关系,它与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定律等数学知识一样,是用数学化的语言总结出的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有数学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模式。在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去读题、读懂题,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主动探索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等,进而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解题时我们注重分析题中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了一个中间问题,来帮助孩子建立一种数学模型,比如例一,要求一共花了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也就是让学生说说想法,然后又让学生说说算法,你先求的什么,又求的什么,学生无论从条件推向问题去思考,还是从问题追溯到条件去分析,根据找到的数量关系都能发现只要先求出喜羊羊的衣服多少钱,题目的最终答案便可迎刃而解。使学生达到会做、会想、会说,真正有效的解决问题,训练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促使学生的数学思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关于学生列出的综合算式,我又问了一句:在这个综合算式里,你先算的什么?为什么先算65+62?目的就是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来理解运算顺序,发现这节课学的综合算式和以前相比只是数变大了,但是运算顺序还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在设计练习时,我注意了层次性,把练习逐步深化,先是一道简单的加减混合,然后是一道只有两个条件的解决问题,最后一道是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的,信息和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还有多余条件,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这样有坡度的练习,充分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节课有一个地方我忽略了,就是关于脱式计算的问题,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教材中并没有要求学习脱式计算,但是由于这节课是第六单元的内容,为了讲这次课,这个班的老师一直在给我留着这节课,在学第八单元连乘应用题的时候,他们已经学了脱式计算了,所以今天有很多孩子做题时都是用的脱式计算,但是我板书时忽略了这个问题,直接写的得数。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反思,由于我比较年轻,没有上公开课的经验,所以在一些环节和细节的处理上,还缺乏经验,存在不足,还请各位领导与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

篇12:《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评课稿

《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评课稿

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新课标》提出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这样看来,低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如果在这个学段对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方法掌握的如何,那么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给学生一个结实的阶梯。下面结合朱老师执教《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教学应当以乘除法一步应用题的教学为基础。分析数量关系是一件非常枯燥无味的事情,如何让学生对它感兴趣呢?朱老师于是将分析数量关系放到学生熟悉的事情中去,去游玩的情境中去,这点做的很好,学生在情境中能很快地提出问题。法国著名文学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该归功于“如何”。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点拨学生,用什么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实践证明,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精心创设情境,从设置的情景中启发他们提出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情景的设置对整堂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朱友国老师的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生成中提升,数学情感在互动中生成发展。平凡的课堂就在动态生成中焕发出了别样的精彩!

二、形成一定的应用题教学模型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可见让学生建立一定的应用题教学模型是非常重要的。而应用题教学模型的建立这一内容的教学主要表现在数量关系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低年级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求出正确的结果,还应该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其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也要得到很好的发展。朱老师在解答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时让学生明确:求什么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各条件间的数量关系如何。让学生能很好地突破这个难点,问题也就解决了。全班学生在投身于教学活动之后,靠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在现实的活动中得以理解和发展。学生在解决课堂中老师提出问题的'同时,还注重同学间的交流与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比如说,老师提出小猴与大猴采桃子多少后,不是马上让学生回答,而是在全体同学积极讨论后,让各小组推荐代表讲出依据以上条件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在同伴的商量中学会了相互间的补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在交流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也与同学们进行了沟通,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这学生的学习。

篇13:《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1页~第32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借助购物的生活经验及动手实践活动学习探讨用乘除两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和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灵活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每组准备20个花朵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师: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

屏幕显示:小花猫“咪咪”

师:同学们,小花猫咪咪开了一个儿童商店。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

屏幕显示:例4主题图(题目中设计到的商品都不标出价钱)

屏幕显示:(动画播放并配音)

咪咪介绍: 30元可以买6只熊猫玩具;买4个钟表要用24元钱。

师:请同学们根据咪咪给我们提供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说出以下答案。

如:(1)买一只熊猫玩具多少钱?算式:30÷6=5(元)

(2) 买一个钟表要用多少钱?算式:24÷4=6(元)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呈现例4主题图,把学生带入生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创造了条件,并为后面新知识的学习巧妙地做出铺垫。]

二、小组交流,自主探究

屏幕显示:(动画播放并配音)

小明和小红来到商店。小明说:“我想买5辆小汽车。”咪咪对他说:“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小红说:“算一算你应付多少钱?”

1.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

2.请两名同学分别代表小组汇报。

师板书:12÷3=4(元) 4×5=20(元)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个问题是分几步来解答的?(两步)

那么,先解决的什么问题?又解决的什么问题呢?

[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时间,让他们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独立解答问题,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解题思路。]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怎样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4.挖掘资源,归纳算法

师:同学们,刚才咪咪看到你们这么爱动脑筋思考问题,高兴极了。

所以它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请大家注意看大屏幕。

屏幕显示:①27元可以买3个篮球;

②买6个铅笔盒需要18元;

③花28元能买4个羽毛球拍;

④5个地球仪的价钱是40元。

师:谁愿意做咪咪的小顾客呀?

出示四种题板:(多套)

买( )个篮球,应付多少元钱?

买( )个铅笔盒,应付多少元钱?

买5个( ),应付多少元钱?

买( )个( ),应付多少元钱?

师: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确定你们所要买的`商品,然后派一名代表上来选择题板。

小组活动:

(1)继续讨论,填出所买商品的数量或名称,再根据咪咪提供的信息,列式计算应付的钱数。(完成后把题板贴在黑板上)

(2)各小组汇报: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答的?

师:同学们,你们所解决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像今天这样根据已知信息求几个物品的价钱,都要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引导学生归纳算法:一般都是先解决买一个物品的价钱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再解决买几个物品的总价钱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不仅能把教材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选择商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归纳解答方法的一系列学习过程。此活动的创设,不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这么多实际问题,真是太棒了。现在老师想把我们学校在美化校园中遇到的问题交给你们来解决,你们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

屏幕显示:学校门口两边各摆放9盆花。

师:为了美化校园,学校买来许多盆鲜花放在校门口的两边。请大家想一想,如果照这样(教师示意每6盆摆一个图案)摆成一个个漂亮的图案的话,用这些花可以摆几个这样的图案呢?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自己手中的图片先摆一摆,再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

(2)集体订正。

指名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学生摆图片的过程及解答方法。让学生说说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又解决了什么问题?

师:如果让你们自己来设计,你喜欢用这些花摆什么图案?你打算每几盆摆一个图案,想一想能摆几个图案呢?

同桌交流:边说边摆,并说说怎样解答。

[为学生创设一个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身边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自己设计图案的环节,注重了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练习七第1题。

(1)指导学生看书

师:仔细观察,男孩和女孩在讨论什么问题?

(2)独立解答。

(3)全班交流,让学生表述解题思路。

2.练习七第2题。

(1)让学生自己看书。

师:谁愿意把题意说一说?

(2)独立解答。

(3)同桌订正,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全体学生讨论。

3.练习七第3题。

屏幕显示:3把气球,每把8个,一位老师和4个同学。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想好后在本上列式解答。

屏幕显示:(动画播放)又跑来2个同学。

师:谁能再提出一个新问题?谁来解答?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男孩又在想什么?

屏幕显示:(图示:男孩想)“字幕:如果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人?”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怎样解答。

师:哪位同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会解答吗?

[练习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点拨”,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处理好课堂上可能生成的问题。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第三题改编成有趣的故事情节,开拓题目的广度,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举例说一说你是怎样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

你还有没弄懂的问题吗?

篇14:《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一.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1.出示学校各个兴趣组的活动情况。航模组18人美术组25人数学组

2.引导思考,提出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的校园生活,创设现实情境,将数学问题寓于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要知道数学组有多少人,你有什么好办法?生自由回答,师小结:要知道数学组的人数,必须补充一个和数学组有关的条件。出示所有条件。如果要把这些条件分类,你准备怎么分,说说为什么这么分。出示: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多人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少人

航模组的人数比数学组少人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多人

数学组和航模组、美术组的总人数学组的人数是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的倍数一样多

师小结:如果补充的是左边的这些条件,要求数学组的.人数所需要的条件就直接告诉我们了,只要用一步就可以求出来了;如果是右边的条件,要求数学组人数的条件就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把和数学组有关的条件求出来再进行计算。今天我们就从大家补充的这些条件中选出三种情况,一起来研究一下。选出三种情况:

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少人

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多人

数学组的人数是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的倍

谁来完整地这三个题目叙述一下。

2.学生尝试独立解题这些题如何解决呢?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选出一个最想解决的问题,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伙伴交流。

3.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尝试解答,然后小组讲座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装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做数学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4.观察比较提示课题提问:

(1)这在三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说一说为什么这两题都用两步计算?

(3)为什么都在求数学组的人数,而解题方法却各不相同呢?

(4)刚才这几题都是先求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观察这几题是不是也要和他们总数比呢?出示: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和美术组的差少人

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和美术组的差多人

数学组的人数是航模组和美术组的差的倍

生回答后小结:如果是数学组的人数是和两组的总数在比,就要先求出他们的和,如果是和差在比,就要先把差先求出来,然后现进行计算。象这样的两步应用题还很多,但不管这些问题怎样变化,都要先把和问题有关的条件求出来,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百合花有3朵,玫瑰花有5朵,睡莲有8朵,太阳花比百合花和玫瑰的总数多2朵。太阳花有多少朵?

学生独立完成。

问:如果3+8=1111+2=13,条件怎么改?

2.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各式各样的比赛,比如跳绳比赛。

(1)指名说说能跳多少下?

(2)互相提供住处猜猜能跳多少下?

(3)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猜猜老师能跳多少下?

3.大家都知道,如果谁表现好,老师就会给他加上红五星。现在,三(6)班的几个小朋友正在为比谁的红五星最多吵了起来,我们一起去帮他们分清楚,好吗?明明说:我有5颗星兰兰说:我有3颗星亮亮说:我的星数比明明和兰兰的总数少4个小刚说:我的星数是兰兰的3倍小红说:我的星数是明明和兰兰总数的3倍大家讨论一下,谁的星数最多?并说明理由。[评析:本环节的练习设计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不确定性的生活情境。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找到不同的答案。最后一个练习题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样的教学给学生求异思维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四.全课总结,知情并举

师:你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对老师有什么建议?[评析: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信心等,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练习》的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案

有括号的两步式题数学课件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计算二年级作文

两步连乘应用题教学后记

第四册复习课文3教案示例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整理14篇)】相关文章:

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一2023-01-27

连减应用题(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2022-12-27

连减应用题数学教案2023-06-16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2022-05-03

初中数学全册优秀教案有哪些2022-09-21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2023-07-14

人教版连乘应用题教学设计2022-12-22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2024-03-05

《列综合式解答文字题》数学教案2022-05-06

连加、连减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