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综合式解答文字题》数学教案((锦集9篇))由网友“ElephantKing”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列综合式解答文字题》数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列综合式解答文字题》数学教案
《列综合式解答文字题》数学教案
教学要求:掌握在列综合算式时使用中括号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列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课本43页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只列式不计算。
(1).3.84与1.2的4倍的和是多少?
(2).3.84与1.2的和的4倍是多少?
(3).4.5加上0.8乘以1.25的积,结果是多少?
(4).4.75乘6的积,减去1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5).12.4去乘2.2的积,再被1.1除,结果是多少?
3、用文字叙述下面式题。
(1)10?2.5?3(2)(10?2.5)?3
(3)2.1?4.2?0.2(4)2.1?(4.2?0.2)
将(1)与(2)、(3)与(4)区别,强调文字叙述要突出运算顺序。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出示例5。
例5: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
师生分析:
(1).这道题的“结果”是求什么?(求商)
(2).求商必须要知道什么?(被除数和除数)
(3).这里的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什么?(被除数是12,除数是2.4与0.48的.差乘以5)
(4).2.4与0.48的差乘以5,这里是求积,哪一个是被乘数,哪一个是乘数?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5).先算2.4与0.48的差,该怎么办?
(6).在这道题里要先求除数,又该怎么办?
(7).列式:
12?[(2.4?0.48)?5]
指导看书。
小结:列式解文字题要注意在一个句子里若有两种运算同时出现时,有指明“和、差、积、商”的,应该先算。列综合算式时要用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题意加以对照,如果题意与运算顺序不合的,就要用括号加以调整,使必须先算的部分得到先算。列式时还要注意“?”、“?”,有时会采取“逆读法”叙述。
三、巩固练习。
1、课本做一做第1题。
2、练习十一2、3、6题。
课后小结:
篇2:五年级数学列综合式解答文字题教案
五年级数学列综合式解答文字题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42页例5、例6。
教学要求:
掌握在列综合算式时使用中括号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列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课本43页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只列式不计算。
(1).3.84与1.2的4倍的和是多少?
(2).3.84与1.2的'和的4倍是多少?
(3).4.5加上0.8乘以1.25的积,结果是多少?
(4).4.75乘6的积,减去1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5).12.4去乘2.2的积,再被1.1除,结果是多少?
3、用文字叙述下面式题。
(1)10?2.5?3(2)(10?2.5)?3
(3)2.1?4.2?0.2(4)2.1?(4.2?0.2)
将(1)与(2)、(3)与(4)区别,强调文字叙述要突出运算顺序。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出示例5。
例5: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
师生分析:
(1).这道题的“结果”是求什么?(求商)
(2).求商必须要知道什么?(被除数和除数)
(3).这里的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什么?(被除数是12,除数是2.4与0.48的差乘以5)
(4).2.4与0.48的差乘以5,这里是求积,哪一个是被乘数,哪一个是乘数?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5).先算2.4与0.48的差,该怎么办?
(6).在这道题里要先求除数,又该怎么办?
(7).列式:
12?[(2.4?0.48)?5]
指导看书。
小结:列式解文字题要注意在一个句子里若有两种运算同时出现时,有指明“和、差、积、商”的,应该先算。列综合算式时要用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题意加以对照,如果题意与运算顺序不合的,就要用括号加以调整,使必须先算的部分得到先算。列式时还要注意“?”、“?”,有时会采取“逆读法”叙述。
三、巩固练习。
1、课本做一做第1题。
2、练习十一2、3、6题。
课后小结:
篇3:《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教案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教案
教学目标
(一)正确使用中括号,进一步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和文字题的能力。
(二)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难点:正确使用中括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小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
2.2+7.8-0.9×0.5。
(1)说出上题的运算顺序。
(2)如果想先算7.8-0.9怎么办?(加括号,算式成为:2.2+(7.8-0.9)×0.5。)
(3)如果想先算2.2+(7.8-0.9)又该怎么办?(加中括号,算式成为:×0.5。)
(4)小结:①小括号、中括号有什么作用?(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②中括号与小括号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在使用了小括号以后,还需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就要在小括号的外面使用第二重括号:中括号。)
2.口述算式并说出结果。
(1)3.7与6.5的和;
(2)5与3.291的差;
(3)100与0.075的积;
(4)25除以5;(5)25除5;
(6)30个0.5的和;
(7)21除以42的商的一半;
(8)2.5乘以4的积除以10;
(9)10.2的5倍减去7的差;
(10)7.8与2.2的和除以5。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5: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列综合算式。)(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
①这题最后求什么?(求商。)
被除数是什么?除数是什么?
②根据题意“缩句”。
积去除12,求商。
③写出关系式:
(3)学生列式并计算。
12÷
=12÷
=12÷9.6
=1.25。
提问:①算式中为什么要加中括号?(根据题意, 12是被除数,除数是(2.4-0.48)×5所得的积。由于需要先算出除数,而这部分算式中已有小括号,所以还要在小括号的外边加上中括号。)②不加中括号行不行?(不加中括号不行,因为如果不加中括号,就不能先算出积了。而要先算出12÷(2.4-0.48)的商,这样不符合题意。)
(4)练习:列出综合算式。
①5.1减去1.8加上0.2的和与0.5的积,差是多少?
②最大的一位纯小数与最小的一位纯小数的和,除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③7.5加上5的`和乘以8,所得的积去除5,商是多少?
④12.4乘以0.8的积,减去9除1.44的商,结果是多少?
订正:
①5.1-(1.8+0.2)×0.5;
②(0.9-0.1)÷(0.9+0.1);
③5÷;
④讨论哪个算式正确?
(12.4×0.8)-(1.44÷9)(×)
12.4×0.8-1.44÷9(√)
思考:
为什么第②小题要用两个小括号,而第④小题不能用小括号?(因为第②题如果不用两个小括号,就不能先算差与和,只能先算商,这样不符合题意。而第④题不用括号,也先算积与商,这时就不必使用小括号。)
(5)小结:
解答文字题时,必须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列出综合算式,需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时,必须使用小括号或中括号。
2.学习例6:
一个工程队铺一段公路,每天上午工作4.5时,下午工作3.5时。如果按每时铺路48.5米计算,这个工程队一天共铺路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1)学生分步解答后讲解。
解法1:
①上午铺路多少米?48.5×4.5=218.25(米)
②下午铺路多少米?48.5×3.5=169.75(米)
③一天共铺路多少米?218.25+169.75=388(米)
解法2:
①一天共工作几时?4.5+3.5=8(时)
②一天共铺路多少米?48.5×8=388(米)
答:这个工程队一天共铺路388米。
(2)用综合算式解答。
解法1:
48.5×4.5+48.5×3.5
=218.25+169.75
=388(米)
解法2:
48.5×(4.5+3.5)
=48.5×8
=388(米)
(3)比较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有什么联系?
讨论得出: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符合乘法分配律。
(4)小结:
第二种解法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因为需要先算和,如果不加括号,只能先算积,而后算和,所以必须要加小括号。)
说明:在解答应用题时,需要改变运算顺序时,也应添上括号。然后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巩固反馈
1.P43:2。
(1)先分步计算。
(2)用文字叙述出题目的意思:
①78除以4.01加上2.72减去1.53的差所得的和,商是多少?
②4.01加上2.72减去1.53的差,所得的和去除78,商是多少?
(3)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
2.P42“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后订正。
(1)×0.4;
(2)0.90×3+0.60×3和(0.90+0.60)×3。
思考:
例6及“做一做”第2题为什么都能用两种方法解答?(例6的每份数相同,做一做第2题的数量相同,所以都能用两种方法解答。)
说明:如果相乘的两个因数中,有一个因数相同,就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
3.选择正确算式填入( )内。
(1)小明买了5本练习本4.50元,5本田格本2.50元,每本练习本比每本田格本多多少元?
①4.50÷5-2.50÷5
②(4.50-2.50)÷5
正确的算式是( )。
(2)第一小队7个人,共摘苹果31.5千克,第二小队5个人,共摘苹果31.5千克,第一小队平均每人比第二小队平均每人少摘多少千克?
①31.5÷5-31.5÷7
②31.5÷(7-5)
③(31.5+31.5)÷(7-5)
④31.5÷7-31.5÷5
正确算式是( )。
4.课后作业:P43:3,4,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正确地使用括号。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括号,复习中通过改变运算顺序的练习,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括号的作用。
较复杂的文字题是由简单的文字题组合而成的,因此首先复习了加、减、乘、除的意义,以及它们不同的叙述方式,为解答较复杂的文字题做好铺垫。
例5的教学采用“缩句”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题意,先明确求商,再分析,找出被除数和除数,并要求学生写出分析过程,明确解题思路。在学生列式解答后,重点提问“为什么要加中括号”。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中括号的使用方法。
例6则先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看到括号和运算顺序的关系。并通过对例6和“做一做”2的分析,得出如果两个因数中有一个因数相同,则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的规律。
练习中的选择题将乘法分配律扩展到除法,并明确只有除数相同时,才能用两种方法解答。
板书设计(略)
篇4:数学教案-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如何依据题意正确使用小括号列出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用综合算式解答下面各题.
(1)500减去150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2)500减去150的差,再除以5,商是多少?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订正: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第(2)题的“500―150”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2.以旧引新.
出示:三年级要浇300棵树,已经浇了180棵.剩下的分3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
独立审题,列出分步算式.
300―180=120(棵) 120÷3=40(棵) 答:平均每次要浇40棵.
教师提问:说说你是怎么分析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一步的结果在第二步的算式中作什么数?
根据分步解答的过程,这道题还可以用综合算式解答,怎么列综合算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讨论探究,初步认识.
2.出示例4:三年级要浇300棵树,已经浇了180棵.剩下的分3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先分步解答,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教师让学生再次审题,讨论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分步计算应该怎样列式?
观察上面的`分步算式,小组讨论:分步算式中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这两步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提问:你能试用文字题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分步算式中第一步求的是还剩多少棵数;第二步求的是平均每次种多少棵树.第一步的结果在第二步中做被除数.用文字题概括是300减去180的差,再除以3,商是多少?)
教师提问:该怎样列出综合算式呢?(学生独立动手列式)
订正并且板书:
(300-180)÷3
=120÷3
=40(棵)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表示的是什么?“300-180”不加小括号行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根据题意用文字题概括成“300减去180的差,再除以3,商是多少?”所以这样列式.算式表示是剩下的平均每次种多少棵.“300-180”不加小括号不行,因为根据题意,必须先求出剩下的棵数,并且在分步算式中300-180的结果在第二步中作被除数,所以列综合算式时,必须加小括号.)
3.再次尝试,领悟规律.
将例4改为“三年级要浇300棵杨树,浇180柳棵.分3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
(1)让学生讨论:“把哪些树分3次浇完?”
(2)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300+180)÷3 300+180÷3
(3)开小辩论会:哪个算式对?说说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题目要求的是300与180的和,把“和”的两种棵数分成3次浇完,所以要给“300+180”加上小括号,这样符合题意了.)
三、反馈调节,总结归纳.
1.用综合算式解答下面各题.
同学们栽树.一班要栽58棵,二班要栽67棵.平均栽5行,每行栽多少棵?
学校组织同学去博物馆参观.三年级去了62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两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订正:
教师提问:说说怎么想的?第(2)题还有别的解法吗?
2.做一做.
(1)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2)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教师提问:第二题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1.选择正确答案.(可用反馈牌)
王左乡今年修水渠1800米,相当于去年修的3倍,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
A.1800÷3-1800 B.1800-1800÷3 C.1800×3-1800
同学们到果园摘梨,一班摘了8筐,比二班少摘了3筐,每筐梨重40千克.二班摘了多少千克?
A.40×(8+3) B.40×(8-3) C.40×8+3
2.列综合算式解答.
纺织厂一、二两车间工人听科学报告.一车间有工人83人参加,二车间参加的人数是一车间的2倍.听报告一共多少人?
花市电影院原来每天放映4场电影,现在每天多放映3场.每场买票930张,现在每天可以买票多少张?
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3小时,每小时批改12篇.还剩多少篇?
五、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依据题意正确使用小括号列出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
六、布置作业.
1.中、高年级同学听科学家作报告.中年级有84人参加,高年参加的人数是中年级的3倍.听报告的一共有多少人?
2.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6篇,剩下的作文要多少小时批改完?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猜年龄
游戏目的
训练学生四则计算的速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程序
1.设疑引趣.教师说,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把你的年龄乘以10、加上5、又乘以10、加上你出生的月份,然后减去152,这样运算以后,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的年龄和出生月份.试验几位学生之后,教师讲述其中的奥妙(把算得的结果加上102,所得的和,前一位数表示年龄数,后两位数即出生的月份),并请学生想想其中的道理.
2.熟悉运算顺序,请一学生说出自己的年龄和出生月份,其余学生集体加以验算.
3.学生之间按规则互猜年龄.
4.全班学生猜老师的年龄.
注意事项
1.提示学生记住正确的运算顺序.
2.想一想“102”是怎么来的.
错题诊室
活动目的
1.通过对“病题”的诊治,加强辨析,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丰富练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做题错误,提高计算能力.
活动过程
请2位学生扮演病人,分别手持下面各题来到讲台前,请其他学生扮演小医生为病人会诊.全班或分组讨论错题原因,找到病因病改正错误为治好,病人回家(回座位).
36+64÷64×0 130+60-90×2
=100÷64×0 =190-90×2
=0 =100×2
=200
注: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时要留心寻找具有普遍性的错例,提供出来更有实际意义.
篇5:小学三年级数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和解答简单文字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的文字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为进一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作好准备。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和文字题结构及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教学关键:为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递等式计算。
(1)942-136÷8×20 (2)146×13-360÷6
(3)73586-16940+40780-50245
先要求学生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哪几步可以同时脱式,然后集体练习,三人极演。
2、文字式题。(口答,要求列式并算出得数)
(1)37加上16的和是多少? (2)37加上16,得多少?
(3)350减去80,差是多少? (4)350减去80,得多少?
比较第(1)与(2),(3)与(4)题在列式上有没有区别?
(5)35个2是多少?70里面有几个2?
(6)11的6倍是多少?66是11的几倍?
(7)48除以6的商是多少?8与6的积是多少?
(8)60减去49,差是多少?17乘以3,积是多少?
二、新授。
1、引言。一步计算的文字题,我们可以根据和、差、积、商的意义直接列式计算。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怎样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文字题呢?这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
2、教学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列出综合算式)
(1)读题,理解“积”,“差”等术语。
(2)提问:这一道题与刚才口算的第(3)题比较有什么不同?350减去了什么?减去了多少?怎样列式?
被减数 减数
350-80×3
归纳:因为这题的要求是求差,必须找到被减数与减数,被减数是350,减数是80乘以3的积,所以列式是350-80×3。
从运算的顺序来看:80×3应该先计算,这样列式是完全符合题目要求的。
接着计算: 原式=350-240
=110
3、把例3改题。“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怎样列式呢?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一道题求的是什么?怎样想的?怎样列式?
被减数 乘数
(350-80)×3
归纳:因为这一题求的是积,必须知道被乘数与乘数各是多少,被乘数是“350-80”所得的差,乘数是已知数了,要先算“350-80”,就要加上小括号,所以列式为:(350-80)×3。
接着计算:
原式=270×3
=810
从运算顺序来看,350-80应该先计算,所以(350-80)×3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巩固。完成教科书第94页上的“做一做”题目。
四、作业。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4题。
篇6: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运算顺序及小括号的应用的训练.
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维.
教学重点
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小括号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
(1)8+2×3(2)45-(3+7) (3)(26-14)÷6 (4)18÷9×3
2.列出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并口算出结果.
350减去240,差是多少?
270乘以3,积是多少?
72与28的和是多少?
75除以15商是多少?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
3.导入:刚才复习了一步文字题,熟悉了和、差、积、商的含义及加、减、乘、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第一层:讨论探究,初步认识.
1.学习例3.
(1)出示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
分组讨论:这道题最后求什么?能一步解答吗?
被减数是谁?减数是谁?题目直接给了吗?
必须先算什么?
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
(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
讨论后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最后求差是多少?被减数直接给出,减数没有直接给出,要先算出来.列综合算式时被减数350写在前面,减数“80×3”写在后面.
(教师板书350-80×3= 350-240=110)
教师指出:象这样由几个式子合并在一起写成一个式子叫综合算式,与分步计算道理一样,但书写过程简单了.
(2)反馈练习.
第二层:试做探究,初步掌握.
教师提问:如果把上题改成:“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怎么列式呢?
学生试做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巡视中发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解法:
小组讨论:以上两种解法哪个对,为什么?
教师说明:这道题最后求积是多少,就要先确定谁是第一个因数,谁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没有直接给出,要用“350-80”作第一个因数.要先算出减法,求出第一个因数,再乘以3.所以必须加上小括号.如果不加上小括号,即第二种解法,最后求出的是差是多少,不符合题意.
第三层:分析比较,加深理解.
请学生看书,对例3和改编的题进行比较.
小组讨论:例3和改编的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补充概括:相同点:数相同,计算符号相同.
三、反馈调节,总结归纳.
1.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2.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师问:第二题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1.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1)42乘以5,加上36,积是多少?
(2)800减去18乘以16的积,差是多少?
(3)525加上525除以25的商,和是多少?
(4)57与43的和,乘以87,积是多少?
(5)930除以48与42的差,商是多少?
2.先在□里填上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3.正确答案.(使用手势表示)
(1)75加上25乘以3的积,和是多少?
①75+25×3 ②(75+25)×3 ③75+(25×3)
(2)75加上25的和,再乘以3的,积是多少?
①75+25×3 ②(75+25)×3
(3)400除以25减去21的差,商是多少?
①400÷25-21 ②400÷(25-21)
(4)400加上25减去21的差,和是多少?
①400+25-21 ②400+(25-21)
说明:第1题中③中的括号是多余的,按照运算顺序先乘后加,没必要加小括号.
五、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解答时应注意:从问题入手,弄清最后求什么?哪部分是直接的,哪部分是要先算的,列式时哪部分应写在前面,哪部分应写在后面,注意正确使用小括号,并检验列出的综合算式是否符合题意,计算是否正确.
六、布置作业.
列出综合算式,并算出结果.
1.42乘5,再加上36,和是多少?
2.800减去18乘15的积,差是多少?
3.625加上625除以25的商,和是多少?
4.75与25的和乘78,积是多少?
5.390除以48与35的差,商是多少?
板书设计
篇7: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运算顺序及小括号的应用的'训练.
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维.
教学重点
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小括号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
(1)8+2×3(2)45-(3+7) (3)(26-14)÷6 (4)18÷9×3
2.列出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并口算出结果.
350减去240,差是多少?
270乘以3,积是多少?
72与28的和是多少?
75除以15商是多少?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
3.导入:刚才复习了一步文字题,熟悉了和、差、积、商的含义及加、减、乘、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第一层:讨论探究,初步认识.
1.学习例3.
(1)出示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
分组讨论:这道题最后求什么?能一步解答吗?
被减数是谁?减数是谁?题目直接给了吗?
必须先算什么?
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
(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
讨论后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最后求差是多少?被减数直接给出,减数没有直接给出,要先算出来.列综合算式时被减数350写在前面,减数“80×3”写在后面.
(教师板书350-80×3= 350-240=110)
教师指出:象这样由几个式子合并在一起写成一个式子叫综合算式,与分步计算道理一样,但书写过程简单了.
(2)反馈练习.
第二层:试做探究,初步掌握.
教师提问:如果把上题改成:“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怎么列式呢?
学生试做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巡视中发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解法:
小组讨论:以上两种解法哪个对,为什么?
教师说明:这道题最后求积是多少,就要先确定谁是第一个因数,谁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没有直接给出,要用“350-80”作第一个因数.要先算出减法,求出第一个因数,再乘以3.所以必须加上小括号.如果不加上小括号,即第二种解法,最后求出的是差是多少,不符合题意.
第三层:分析比较,加深理解.
请学生看书,对例3和改编的题进行比较.
小组讨论:例3和改编的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补充概括:相同点:数相同,计算符号相同.
三、反馈调节,总结归纳.
1.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2.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师问:第二题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1.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1)42乘以5,加上36,积是多少?
(2)800减去18乘以16的积,差是多少?
(3)525加上525除以25的商,和是多少?
(4)57与43的和,乘以87,积是多少?
(5)930除以48与42的差,商是多少?
2.先在□里填上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3.正确答案.(使用手势表示)
(1)75加上25乘以3的积,和是多少?
①75+25×3 ②(75+25)×3 ③75+(25×3)
中国大学网
篇8: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运算顺序及小括号的应用的训练.
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维.
教学重点
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小括号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
(1)8+2×3(2)45-(3+7) (3)(26-14)÷6 (4)18÷9×3
2.列出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并口算出结果.
350减去240,差是多少?
270乘以3,积是多少?
72与28的和是多少?
75除以15商是多少?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
3.导入:刚才复习了一步文字题,熟悉了和、差、积、商的含义及加、减、乘、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第一层:讨论探究,初步认识.
1.学习例3.
(1)出示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
分组讨论:这道题最后求什么?能一步解答吗?
被减数是谁?减数是谁?题目直接给了吗?
必须先算什么?
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
(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
讨论后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最后求差是多少?被减数直接给出,减数没有直接给出,要先算出来.列综合算式时被减数350写在前面,减数“80×3”写在后面.
(教师板书350-80×3= 350-240=110)
教师指出:象这样由几个式子合并在一起写成一个式子叫综合算式,与分步计算道理一样,但书写过程简单了.
(2)反馈练习.
第二层:试做探究,初步掌握.
教师提问:如果把上题改成:“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怎么列式呢?
学生试做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巡视中发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解法:
小组讨论:以上两种解法哪个对,为什么?
教师说明:这道题最后求积是多少,就要先确定谁是第一个因数,谁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没有直接给出,要用“350-80”作第一个因数.要先算出减法,求出第一个因数,再乘以3.所以必须加上小括号.如果不加上小括号,即第二种解法,最后求出的是差是多少,不符合题意.
第三层:分析比较,加深理解.
请学生看书,对例3和改编的题进行比较.
小组讨论:例3和改编的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补充概括:相同点:数相同,计算符号相同.
三、反馈调节,总结归纳.
1.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2.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师问:第二题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1.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1)42乘以5,加上36,积是多少?
(2)800减去18乘以16的积,差是多少?
(3)525加上525除以25的商,和是多少?
(4)57与43的和,乘以87,积是多少?
(5)930除以48与42的差,商是多少?
2.先在□里填上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3.正确答案.(使用手势表示)
(1)75加上25乘以3的积,和是多少?
①75+25×3 ②(75+25)×3 ③75+(25×3)
篇9: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运算的文字题,并初步掌握分析方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
难点:掌握两步计算的文字题的分析方法,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和、差、积、商等术语.
在□内填上适当的数,使和、差、积、商都等于16.
□+4=16 □-4=16
□×4=16 □÷4=16
填出后,请依次说出每个算式各部分名称.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题.
例: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列综合算式)
请同学默读例题,想一想,这道题求什么?(求差是多少)
师:要求差是多少就必须知道什么?(被减数和减数)
师:请找出这道题里谁是被减数?谁是减数?(350是被减数, 80乘以3的积是减数)
师: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减数,应该先求出减数,也就是 80×3的积.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这道题不能一步求出差是多少,必须先求出减数,再求差.如果把这两步合起来,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怎样列?
350-80×3
讲一讲这个算式的意义:因为求的是差,所以用被减数(350)减去减数(80×3).
然后根据列式检查是否符合题意.
350-80×3,先算乘法80×3=240,再算减法,用350减去240,求出的是差.符合题意.
师:如果我们把上面的题,改成“求积是多少?”应该怎样叙述.
(同桌讨论一下,可以互相启发.老师巡视时可有目的的进行指导)
集中讨论请学生叙述.(写在黑板上)
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
师:请根据上题的分析方法,试着说一说怎样列式.(每个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动笔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统一认识:这道题是“求积是多少”,首先确定谁是被乘数,谁是乘数.根据题意,被乘数是“350-80”的差,乘数是3,被乘数没有直接给出,要先计算350-80,所以要加上小括号.
(350-80)×3
=270×3
=810
师生共同检查.
深化理解
根据350-80×3如果不改变计算结果,能不能换一种叙述方法,想一想,怎样叙述,互相讨论一下.
集体归纳几种叙述方法:
(1)350减去3乘80的积,差是多少?
(2)350减去80与3的积,差是多少?
(3)350减去80的3倍,差是多少?
(4)350减去3个80,差是多少?
师:根据一道文字叙述题,可以有不同的叙述方法,但不论怎样变化,分析思路仍然是从问题入手.
做一做:
(1)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400-(170+80)=
(2)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16+24)÷8=
每个同学在本上做,几个同学做在玻璃片上,订正时备用.
订正时让学生说明思路.
师生共同小结.
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时,要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弄清求什么,哪部分是直接给出的,哪部分是没有直接给出的,哪部分要先算.列式时哪部分写在前面,哪部分写在后面.同时要注意正确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反馈
1.在□里填上数,再列综合算式.
列式:________列式:________
列式:________列式:________
2.把下面每组算式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
(1)17+18=35
35×7=245 (17+18)×7=245
(2)35×4=140
280+140=420 280+35×4=420
(3)270÷6=45
990÷45=22 990÷(270÷6)=22
(4)47+18=65
65÷13=5 (47+18)÷13=5
3.判断.(准备“√”“×”反馈牌)
(1)325比8除416的商多多少?
325-8÷416 ( )
(2) 416除以8的商比325少多少?
416÷8-325 ( )
(3)24与26的和,乘以8,积是多少?
24+26×8 ( )
(4) 18加 17的和,除以 5,商是多少?
(18+17)÷5 ( )
4.列式计算.
(1)130加上15乘以18的积,和是多少?
130+15×18
(2)130加上15的和乘以18,积是多少?
(130+15)×18
(3)14乘35的积,除以70,商是多少?
35×14÷70
(4)14乘以35,减去70,差是多少?
14×35-70
思考题
1.12乘32的积减去240除以181的商,差是多少?
32×12-240÷18
2.1008除以42的商加上65与14的积,和是多少?
1008÷42+65×14
解这样三步运算的文字叙述题,也是从问题入手分析.
1题是求“差是多少”,弄清谁是被减数,谁是减数.用被减数-减数=差.
2题是求“和是多少”,弄清谁是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加数=和.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我们今天所学的是基本解题思路的一种,以后还要继续学习其他的解题方法.
作业:第96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一步计算文字叙述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使学生初次学习两步文字叙述题扫清障碍,首先复习和、差、积、商的意义,(通过一道有趣的题目,吸引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理解两步文字叙述题搭桥铺路.
学习新课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讨论、探索、试说、试做等方法,使学生从中悟出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的分析方法:“从问题入手”寻找文字叙述题的解题思路.
最后的思考题是为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教学时,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
板书设计
【《列综合式解答文字题》数学教案(锦集9篇)】相关文章:
连减应用题数学教案2023-06-16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2023-12-18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练习》的教案2022-05-05
用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2023-07-05
(1)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2-06-02
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2022-05-14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1-27
六年级分数应用题教案设计2022-05-08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连除应用题教案2022-11-26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