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论文(共12篇)由网友“hhai851”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谈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论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浅谈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论文
生长在农村的大多数孩子,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大多数小学生由于父母的文化程度低、知识面窄、见识不广阔,往往没有认识到从小训练孩子说话能力的重要性,致使孩子从一开始在说话表达能力方面就存在很大的缺陷。
新课程改革使传统语文教学面临着一次严峻的挑战,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使语文教学过多地剥夺了学生的说话权利,教师习惯于站在讲台上进行精彩的讲演和说教,其结果是费尽口舌、收效甚微,学生被晾在一边,只有听教师说的份,只听不练,不长技能。新课程的实施使语文教学有了让学生说话的机会,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取代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理智地走下讲台,留给学生一定说话的时间和空间,少讲精讲,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主地进行说话训练。在教学计划中要对说话能力的培养作出具体明确的.计划安排。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据我在一线工作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有效:
一、在学习生字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根据多年来对小学生说话教学的尝试和探究,首先要在学生学习生字时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教学生字时,让学生不仅学会字、会组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用组成的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这样把生字放在句子里学习,既有利于生字的学习,也能促使学生学习说话。
二、利用语文课本插图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现行小学生的语文课本,每课几乎都是图文并茂,插图很好,我们可以利用插图,在学习课文之前,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然后根据插图自己先说一段话,说完后再看看课文上又是怎么说的。这样学生就能找到不足之处或成功之处,说得好的就会体验成功的快乐,说得不好的也会找到差距,从而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处处留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课堂外,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景训练学生说话。例如利用天气情况训练说话:“今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小鸟在树枝上歌唱……”只要教师处处留心、用心训练,相信小学生说话的能力一定会提高很快。
四、看想结合,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看图说话时,大部分学生只把从图上看到的写出来,或者只写出看到的一部分,很少有人把由此而想到的也写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生看图说话时,一定要告诉学生把想到的也写出来,只有看想结合,才能写出一段很好、很完整的话。
五、利用课外书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要求他们每天看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书籍二十分钟左右,学生不仅能从这些书中学到优美完整的句子,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何乐而不为呢?
篇2: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将会有更高要求,特别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作为教育者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证明,重视口语训练,不但能促进学生口头语言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听话和说话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于处在启蒙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说话训练更显得尤为重要。“说”的能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能说,二是会说。我在教学实践中,始终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课堂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一、适时表扬鼓励,使学生有话敢说
小孩子天真活泼,爱说爱动,平时在家里在小伙伴中无所不谈。刚入学后对于新的环境,接触的同学难免有些生疏,感到害羞,甚至感到害怕,学生便不爱说话了。他们怕说得不好,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勇气是成功的希望,只有鼓起学生说话的勇气,才有希望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说话训练中,要因人而宜,分别对待。不要过早肯定哪个学生说得好,而要表扬那些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说不同句子的学生。对于差一些的学生来说,首先不能打击他们说话的积极性,为了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即使是所答非所问,也不马上给予批评,而要肯定他能积极举手,敢于说自己的话。然后,再逐步引导,让他再思考,直到说出符合要求的话。这就是说话训练中,不仅要点燃儿童说话的火苗,而且要吹旺已点燃的火苗。通过这样的鼓励,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说话的兴趣越来越浓,为提高学生说话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交际欲望
说话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容易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但小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具体形象的,因此说话内容一定要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实际紧密相联: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说说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介绍自己居家布置,尤其是自己的卧室;说说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小物件;夸夸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等。这样学生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趣,产生说的欲望,使每个学生“说”起来。平时布置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课外读物、观察图画、观察实物、参加劳动,目的在于使他们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摄取大量的有价值的说话材料,寻到说话的源头,有了交际的欲望和一定的能力。
三、强化训练意识,使学生说好
感兴趣固然重要,但针对小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实际,我总是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如规定学生每天都要将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小结,第二天用精练的语言向老师汇报,每周讲一件最令人难忘的事给大家听。这样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说话训练,强化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他们敢于说话的信心。
四、逐步引导,使学生“会说”
(1)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在低年级,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就是要说清楚(什么)在干什么(怎么样了),这可为中、高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刚开始学生习惯说半句话,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是平时交谈中随时提醒学生说完整的话。低年级在造句练习中,学生也习惯说半句话。比如用“专心”造句,有的学生会说“专心听讲”这个短语,显然不是一个句子。这时可引导学生:“什么时候谁要专心听讲呢?”学生很快地说:“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这样通过长期不懈地要求、指导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2)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说具体生动的.话。在学生能够说完整、通顺的话的基础上,还应训练学生说具体生动的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些不同句子的比较,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具体生动的句子。如《小小的船》中“小船”和“小小的船”、“月儿”和“弯弯的月儿”、“我在船里坐”和“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各组句子中哪个句子好,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地说出都是第二句好。学生通过比较就已知道第二句更生动。此外,在教学中要随机抓住学生使用的词汇来扩充词汇,让学生把句子说生动。
(3)向看一幅图、一种物说几句话,一段有条理的话过渡。低年级教材有很多的说话训练,看图说话就是其中一种。看图说话时教师首先要与学生进行启发性谈话,以激发学生适合于感知画面的情感和兴趣。接着指导学生观察,教给方法,然后提出一些与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最后让学生按照问题的顺序说一段条理通顺的话。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可以先同桌、分小组,再指名在班上练习。互听互评,做到互相启发、补充、纠正。这样经过长期的、细致的训练,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具有热情、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这样做了,语言的训练从小学低年级抓起,相信每个学生都将会是未来社会的语言天才。
篇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小学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认为通过以下几点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激励学生大胆说话,独立说话。
谈话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会不会听别人发言,善不善于在听中发现对方的情绪意图,善不善于捕捉对方谈话传递的信息。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有一半时间是听。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声音传播,保留信息的渠道发展很快,这就要求我们有很强的“听”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呢?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有渴望表现自己的心理愿望。但由于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到的是那么多不认识的老师和学生。就容易变得怯生生的,想说又不敢说,这就要设法在说话训练中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童心、童趣的内容作为训练学生说话的材料。
兴趣是对人脑思维的一种激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听一些感兴趣的故事,听完这些故事以后,让学生重复讲这些故事,看学生中哪一个说得最好,记得最快。老师要适当地表扬说得好的学生,说不好的学生要多多鼓励,不要打击他们,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敢说、爱说了。听的注意力也更集中了。对听说产生了兴趣,才能在大量说话实践中学会说话。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是形成说话能力的重要条件。
小学生语言是在丰富的生活中自然发展起来的未经系统训练,而且普遍存在着“不该说话时随便插嘴,该说话时又不说”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以下几点说话习惯。
1、 别人说话时不妨碍,能静听别人说话。
2、 别人说话时注意听,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
3、 对别人讲的话,若有疑问,会提出质问。
4、 能听懂别人说话的内容,而且能记住。
5、 说话简洁,不拖泥带水。
6、 始终一贯,不前后矛盾。
7、 围绕主题,不离开中心话题。
8、 说话得体,词语适当。
9、 音调清晰、流畅、不口吃等。
以上几点学生若能做到,就说明学生也具备良好的说话习惯。
三、结合教材,结合教学进行说话训练。
教材是说话训练的依据;教学是说话训练的主要形式。对于小学来说,首先是以教材教学为本来进行,具体做法有:
1、利用听话训练,进行说话训练。利用听话进行说话训练是教学中一个应该重视并加以利用的必要做法。只有听得清楚、细致、准确,才能说得全面、周到、深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听话习惯,说话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在小学低段,有许多插图。教学这些图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画的内容,通过直观的、形象的画面,不知不觉地训练了说话。
3、在识字、学词、学句中训练说话
在识字、学词、学句的训练中抓住说的训练。如教“红”字时,先让学生说音节中的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其次说结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部首是什么。第三把这个“红”字组成词,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这样由字到词,由词到句不断训练,日积月累,学生的认字能力,造句能力,说话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4、结合课文训练说话。
课文是训练说话的依据和主要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识字,识词,通过朗读课文内容,知道要认识的字出现在那里,是什么意思,然后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样从字、词、句、段、篇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知道不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懂得一句完整和一段完整的话,以及怎样才能把话说完整、说准确。
四、有意识地组织和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训练说话。
组织讲故事、续编故事说话,通过游戏训练说话。结合学校、班级的活动训练说话,进行随机的说话训练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五、重视教师的语言示范作用
教师的语言示范作用在说话训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语言,模仿性很强,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在坚持说普通话时,表情动作自然大方,表达意思完整清楚,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语言抑扬顿挫等方面都应起示范作用。
总之,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以上几点是我在训练小学低段学生听说能力方面的一些粗浅认识,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篇4: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1用赞美之语,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在二年级有这样一篇文章——《称赞》,小刺猬的称赞,让小熊有了继续下去的勇气和决心,小熊的称赞让小刺猬的一天的疲劳消除殆尽。
可见,实时的称赞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小孩子天真活泼,爱说爱动,平时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无所不谈。
可是在课堂上,在和老师的对话中,会感到害羞,甚至感到害怕,学生便不爱说话了。
他们怕说得不好,老师批评,同学嘲笑。
勇气是成功的希望,只有鼓起学生说话的勇气,才有希望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说话训练中,要因人而宜,分别对待。
赞美要由衷,不能一句“好极了”、“棒极了”就敷衍了事,不要过早肯定哪个学生说得好,而要表扬那些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说不同句子的学生。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首先不能打击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对于他们的答非所问,也不能在课堂上,当众人的面给予批评。
我们要看到他敢于说话,敢于大胆站起来的勇气。
孩子们回答有时候难免信马由缰,老师此时应该逐步引导,让他再思考,直到说出通顺、完整的话。
这就是说话训练中,不仅要点燃儿童说话的火苗,而且要吹旺已点燃的`火苗。
通过这样的鼓励,使他们不再害怕在大庭广众下说话,而且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说话的兴趣越来越浓,这样才能为提高学生说话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
2用生活情境,激发孩子交谈欲望
说话训练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更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而且训练内容一定要丰富多彩,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说话的欲望。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具体形象,所以我们设计的说话内容一定是他们熟悉的,比如说:让学生介绍自己;说说自己的喜欢的小动物;介绍自己家居住的位置,尤其是自己的卧室;说说自己听到的小故事、小新闻;夸夸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等。
这样学生就会言之有物,能够找得到说的实体。
而老师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善于发现的人,并在教学中创造出有趣的情景,让孩子们通过情景再现。
当然,在孩子们的讲述中,难免有颠三倒四的情况出现,这时候老师就要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懂得先说什么,再说什么。
培养小学生当众说话能力四步曲
一、诱发兴趣,使学生愿说
一个人只有在心情愉悦、情感激动的时候,“话匣子”才能打开。
为此,我经常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训练办法,来开启学生之口。
如开展“一分钟讲话”活动,让学生讲报刊上读到的消息,广播里听到的新闻,电视中看到的镜头,街头巷尾碰到的新鲜事,等等,学生便兴趣盎然,侃侃而谈。
二、消除顾虑,使学生敢说
有些学生开始有了说话的兴致,但因缺乏说话的勇气,还是不敢张嘴。
我针对这种情况,反复强调,课堂上当众说话,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还可以互相交流。
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纠正,指出在训练说话的过程中,说得不对,说得不好都是正常现象,教师绝不批评训斥、讽刺挖苦。
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个个踊跃发言,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指导方法,使学生会说
敢说不等于会说。
我让学生克服语无伦次、无头无尾、任意粘连、?嗦重复等语病,尽量把话说顺、说细、说活、说准,做到言之有义——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内容具体,言之有序——条理清楚,言之有情——倾注情感。
并教给学生描绘一方景色、勾勒一件实物、介绍一个场面、刻画一幅肖像、阐述一种思想的基本方法,让他们“出口成章”。
四、掌握技巧,使学生善说
我要求学生当众说话语脉要清楚,语流要顺畅,语点、语式要合乎语言习惯,做到神情自若、落落大方。
或坐或站、或颦或笑,动作表情切合说话内容,注意形体造型美,并且要有礼貌。
切忌吐舌头、玩小辫、摸耳朵、卷衣角、搔脑袋等一些洋相出现,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说话能力
1、说说说,不停地说。
注意!我们可不是鼓励你成为絮絮叨叨的唐僧。
你需要做的,是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通过清晰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告诉给孩子。
当孩子坐在澡盆里洗澡的时候,你可以不停地对孩子讲:“小肚皮上是不是觉得温温的?”“你听,洗澡水溅在澡盆上‘仆——仆——’的声音??”“好了现在该出水了。
看看小手指的指肚,泡在水里的时间长了,都起了小皱褶。
”总之,运用你的经验和所有感官,帮助孩子增加体验,并且学会如何描述。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
读书,从多早开始都不算早。
而孩子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今后的学习习惯。
所以,只要有可能,从孩子很小就开始带着他一起读书吧。
你们可以先从一张、两张卡片开始,然后过渡到配有很多插图的彩绘本,最终慢慢进入以文字为主的阅读。
3、一起听歌唱歌。
歌曲是孩子们接受和掌握语言的最佳形式,他们在学会旋律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歌词。
所以,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听歌、唱歌。
唱的过程中,你可以配合上相应的手势,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意
4、不要小看讲故事。
经典的儿童故事,不单能够教给孩子勇敢、诚实、勤劳和爱,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语言学习课堂。
而且,对于不是非常善于言辞的父母来说,讲故事是教给孩子良好表达方式的捷径之一。
不过,父母还是要提前做一些功课的。
首先,挑选那些比较精致的译本,无论翻译还是插图,都应该和一流的故事内容相般配。
其次,自己先浏览一遍,不要边讲边看,那样会严重破坏孩子的收听兴趣和故事的价值。
最后,如果故事内容里面有你不认可的部分,可以进行适当改。
5、迎合孩子的兴趣.不要主观地按照你的喜好,给孩子安排阅读内容。
平时多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抓住要害,才能强化效果。
如果孩子对F1感兴趣,可以给他提供更多、更详细的有关赛车的图片和知识。
如果孩子最近沉迷于烹饪,多带去超市转转,告诉他每种食物的来源、口味和营养。
同样是看书,如果孩子对于故事情节没有兴趣,而是纠缠于画面上的七星瓢虫的话,你不妨就把话题转到这种小昆虫上。
总之,有兴趣才有效果,做父母的需要见机行事,灵活处理。
6、不要指摘孩子的发音。
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肯定有吐字不清晰,甚至沾染了其他口音和错误发音的地方。
这个时候不要模仿、更不要嘲笑他,你只要用正确的发音重复一遍他的话就可以了。
敏感有聪慧的小家伙并不需要很长时间,就可以在你若无其事的影响下,学习到正确的吐字发音。
篇5: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认为朗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学好语文、理解文本、抒发情感的,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因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还可以使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思维习惯有所突破和发展。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形成突显自主性和自身优越性的朗读习惯呢?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一、抓住每篇课文里的“情感点”,用教师的情感去点燃孩子心中的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朗读的激情。我们都知道,语文课本中所节选的文章就是一本精选的文学经典,具有优美的意境,且每篇文本都有一个可以激活学生“想读”的“情感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个点。
如在教学《我们的手》一课时,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得不透,为了让学生能深入把握文本的内涵,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揣读文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然后让学生试着有感情地读文本,想像我们的手是什么?学生对读、师生接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明白了课文的“情感点”。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我们的手传递的是和平、幸福,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中找到了文本的主线,达到了朗读的境界。因为爱,所以爱……教师丰富的情感像一块磁铁吸引学生走近老师,让他们感觉自己天天都徜徉在一片温馨又静谧的海洋里,快乐着,幸福着……
这种情感会牵引学生进入文本,去感受文本中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素材之美以及主人公高尚的品质之美。你那种在引导中的平静之美,你那种在朗读中的激情之美都会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模仿、去表现,结果就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语文,有了这份热情,我们就会事半功倍。
二、以富含情感的朗读感染学生,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
朗读时,要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激昂处不低沉,委婉处不豪壮,务必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读得入情入境,这样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而教师好的范读可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引起学生对课文情节的想象。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他们大多朗读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但模仿能力极强。
根据这一特点,在课文朗读时,我一般采用播放录音和反复范读的教学方式,师生先共同听录音,多听几遍,把握好语音语速、重音句读等,然后做好范读,读准语音,读好重音,读好停顿,重点句子重点读。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常常会遇到有学生在我范读时情不自禁地模仿着跟读,这让我很欣慰,因为我唤起了他们朗读的欲望。
三、抛开支离破碎的文本解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自己感悟每个细节该怎么读
不要小看学生,他们的能力很强,我一直这样想着,也这样努力着。在课堂上,我更多的时候是让学生去读,不过这读要有形式(适合独立朗读的决不分角色读,因为那样会破坏文本的美感),还要有梯度(你引导孩子们去评价朗读的过程其实是体现孩子对文本理解梯度的最好表现形式,所以,在这时,千万别着急去讲出你的见解),更要有汇报(就是在每堂课上让尽量多的孩子有机会体现自己的读,他读了,你才会逐渐掌握他对文本的理解水平,以便做适度的朗读引导)。
在不同形式、不同梯度的朗读中,学生其实在感悟着、理解着,他给你汇报的朗读就是他对文本最好的解读,因为他理解了,才会知道这段应该饱含深情地读,因为他感悟了,他才会知道这句要读出气势、读出豪迈,所以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时间长了,他们就会不断地取得进步。
四、教给学生抓准文章中心、理清文本脉络的方法,会为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所以我一直认为充分利用文章题目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中心、理清文本脉络是一种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好方法。学生在你的点拨和训练之下,具备了这一能力,会让他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点的朗读都把握得越来越准,我一直朝这个目标努力着。
五、以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牵引孩子将朗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恰当的评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但教师评价时切忌使用一些没有指引作用并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语言,如你读得不好、不行,读得太没有感情了等。这样的语言不仅没有指出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还会打消学生以后进行朗读的积极性,抑制他们朗读能力的发展。《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富有激励性、情趣化、个性化的语言:你抓住了关键词的情感表现,真棒;今天你的语气真像电视里的播音员,真了不起;你读得可真好,老师都自叹不如呢……教师只有多指导、多鼓励、少批评,才能使学生拥有爱朗读、会朗读、朗读好的能力。朗读是学生对文本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目的就在于引领学生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见解,获取作者感悟,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重视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就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他们从中受到真、善、美的情感熏陶。
篇6: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让学生学会文明地与人沟通交流”。 小学低年级的说话能力是学生基础的学习阶段。 加强学生的说话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也是提高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基础。 多层次、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对于语文课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怎样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呢?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说话来练习安排。 具体来说,主要的训练方式有两种:一是看图回答问题;二是看图说话。 但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对学生的说话训练, 从而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谈谈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几种训练技巧。
一、看实物,说句子
心理学告诉我们: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处于直观形象水平, 思维活动的直观形象性是很突出的。 针对这一特点,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时,教师可先参照实物引导说话。比如, 教师可先把一个漂亮的文具盒放在讲桌上,然后让学生分别从颜色、形状、作用诸方面各说一句话。 这样,学生有物参照,就能做到有话可说了。
二、找联系,组句子
进行这种形式的练习是为了从表达与思维的联系方面训练学生。 为此,教师可给学生出示看似毫无联系, 实则意思相关的词语,鼓励学生认真分析、综合,领悟其中的联系,并将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 比如:(1)草地里,黄牛,吃草,在;(2)做清洁,在教室里,同学们;(3)花,真美,的,公园里。 这样的练习,学生需综合分析才能完成。而且,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能同步获得提高。
三、填词语,扩句子
学生仅会说一句通顺的话还远远不够。为了让学生的口语表达逐步向生动、具体、形象过渡,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在一句简单、完整的语句里补充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发散学生思维,练习口语表达。比如:(1)( )的花坛里盛开着( )的牡丹。 (2)( )的雨点( )落下来。 (3)( )的蝴蝶在( )飞来飞去。
四、按句式,说句子
通过以上的练习, 句子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有一个清楚的、感性认识。 这时,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特定句式来说句子。比如,首先让学生按“谁、干什么、”的句式说句。 其次,让学生按“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句。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按“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句。 这样安排练习,逐步加大难度,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从而可以达到训练的目的。
五、仿叠词,说句子
词语的重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能增强句子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于是,我利用这一优势, 给学生安排设计仿照叠词说句子的练习。 比如:(1)表示声音的:公鸡喔喔喔地叫着。 (2)表示颜色的:黄澄澄的鸭梨压弯了枝条。 (3)表示形状的: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
六、创情境,说句子为了让学生在说话时有物可观, 有话可说, 我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并加上表现自己个性化的语言, 对情境进行再整理和加工,然后再即兴表演。 学生只要悉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逐步用通顺、完整、生动的语句表达所设情境内容, 从而达到训练句子的目的。
七、依教材,说句子
教材中的儿歌、寓言、童话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或者是比较强的故事情节, 通过这些故事的描述也能增加说话的训练。 那么,选择什么样作为说话训练内容呢? 教师所选的训练内容不能单纯适应学生的口味, 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听听而已,而应该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迪和教育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八、依托阅读,说句子
教学中, 我将说话训练辐射到阅读教学中。 因为只在说话课中训练学生说话,每学期练习的机会有限, 所得学生说话能力提高也肯定有限。 所以, 我依托低年级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情趣性强的阅读教学内容,用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堂上, 需要明确学生说话意识和策略的训练方式,注重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朗读一直都是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式。 教改虽然在不断革新,教学方式也逐渐的多样化, 但是朗读仍然是现在不可或缺的语文教学方式。 朗读过程讲究眼脑口耳多种器官的相互配合,可以加深阅读语句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的记忆更加牢固。
九、拓宽内容,练句子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能更好地开拓他们的视野, 增长知识,还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和模仿能力。现在市面上的阅读刊物也比较多, 我们应该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去给学生挑选。 当然,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去选择适合他们的刊物。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样书, 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起讨论一些故事情节。 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能更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 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分享给大家。
十、走进生活,说句子
即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说话的训练。 在阅读的同时,让学生联想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会有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教师在结合说话教材,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同时,要从多方着手,准确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并在设计练习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的说话能力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篇7: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技巧论文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技巧论文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依赖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学生;说话能力;技巧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依赖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说话能力的高低与否是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之一。我想试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一、多读,是培养说话能力的基础
多读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基础。我平时很注重让学生朗读或背诵诗歌、散文等美文佳作。具体作法是:
1.熟读课文,背诵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如《有的人》《海燕》《听潮》等。
2.多记,多指导学生阅读。平时课上、课下要求学生多记一些名言警句,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如我给学生推荐的`.《唐诗三百首》等。多指导学生阅读名著这里指古今中外十大名著,在课下让学生广泛阅读,定期规定读一部名著。比如说《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长篇巨著。一般两个月读一本书,读完之后让学生交流心得体会。采用自由谈的形式,可以说从中学到哪些知识,了解了哪些人物,感悟到哪些人生的至理名言,妙词佳句等,不拘一格。
二、多创设语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要想让学生多开口,应该以平等、宽容、欣赏的态度善待每一个学生。我开始训练学生说话。有的学生说话语无伦次,有的结结巴巴,有的漏洞百出。我都以一颗博大的爱心,微笑着欣赏他们,接纳他们。从来不恶言讽刺挖苦。渐渐地学生放得开,胆子大,我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我利用诵读课、阅读课、口语课等,挖掘学生的潜能。诵读课,我注重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去品味文章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情感。日积月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在诵读时我注重张扬学生自己的个性。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少用齐读的方式,而多要求学生个体来朗读。阅读课分两步走:一是课内阅读,二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一般选择学生兴趣浓厚的书籍,篇幅短小精悍,能用两课时完成。比如说一些游记、历险记、名人传记、散文等,易于课上完成。一般我多采用读后感、讲故事等形式。课外阅读,根据篇幅的长短,定期完成,假期也不例外。课外阅读我多选名著推荐给学生,多采用读书报告会等进行读书经验交流,平时我注重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方法和技艺,使阅读时效果明显。口语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讲普通话,语音清晰,语句连贯,表达准确,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乍一听起来,口语交际好像属于语文工具性的范畴,但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简言之:学生口语表达要适合不同场合,换句话说,因情境生文。所以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口语课,让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采取不同形式来训练,比如说开展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等。
三、多写,多写指写作训练
我们通常的说指口语,文章多指书面语。书面语要求比较严格,逻辑性强,口语一般随意性强,条理性差。口语和书面语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应该说书面语是口语的延伸与发展,是口语的高层次,书面语要雅正一些。举个例子,比如早晨散步碰见熟人,我们就可说:吃了?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书面语就必须有一定语言情境来界定,否则就会笑话百出。口语看似平常,其实说起来并不简单。有时必须需要书面语的帮助,这样才能使说出的话声情并茂。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打个比方,如果说多读、多练是说话能力量变的积累,多写就是说话能力质变的飞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读写关系。多写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说话要合逻辑,才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因此平时应该对学生加强写作训练。这对说话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具体做法是:
1.是仿写。仿写是迅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我在执教《山中访友》一文,我就指导学生学习拜访古桥一段的三层式结构进行仿写,即叙述(记叙)、描写、抒情三层结构。运用三层式结构来描绘家乡的一革一木,一山一水等。除此之外,学《荔枝密》一文时,让学生体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来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
2.片段描写、写调查报告、随笔、写读书心得等,也是我平时采用让学生练笔的方式。我认为“梅花香自苦寒来”,由于平时磨励、训练,所以学生作文水平迅猛提高。我的语文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我自感获益菲浅。
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说话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上内容是笔者在教学中的肤浅认识,如幸蒙你认同,不妨一试,我自认为有益无害。
篇8: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语文教案
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语文教案
说话能力是认知能力和观察思维想象力等多项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既是语言训练的重点,又是难点。那么如何加强低年级语言训练呢?我认为,最佳途径是激发兴趣,教给方法。
一、看说结合
训练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画面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我经常从课本和课外书中找一些形象性、趣味性强的图画,一边引导观察图画,一边指导说话。
如《上课》这幅图的说话训练,我先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有谁?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从而让学生感知观察要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要有重点、要有层次性。然后指导学生用几句连贯的话完整地叙述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又启发学生根据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并指导学生把画面上老师同学上课时的表情动作等内容用几句连贯的话表达出来。这种说话训练方式,既调动了说话兴趣,又渗透了观察方法,从而使说话训练有层有序、活泼有效。
二、听说结合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学习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一特点,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益智的故事,以增强他们的有意注意。要求他们听清内容,抓住重点,听后,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们听。由于学生对故事特别感兴趣,所以听起来认真,讲起来绘声绘色,生动感人。
三、课内课外结合
在训练说话过程中,我有目的、有计划地拓展训练空间,使其由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如举行踢毽子、跳绳、小制作等活动比赛,活动后让说说活动过程或比赛场面。这样练练说说、赛赛说说、做做说说,大范围练习,调动了学生说话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表达能力。
四、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使人人参与说,人人敢说,人人乐说。
宽松和谐的气氛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现在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提高了,但是有的同学喜欢多说,有的'同学不爱说。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会说、敢说才不至于在竞争中失败,所以现在必须好好锻炼自己。语文活动课上,读绕口令,交流积累的精彩片断,讲《小红帽》等栏目的故事等,总是鼓励中下等学生先读先说,或以优秀生带动中下等学生来读来说,老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或目光赞许,或点头示意,或微笑鼓励,或语言点拨.让全体学生都从老师那里得到鼓励,从而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另外,在练说过程中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有感情,进步快的同学,奖一朵小红花,以资鼓励,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使人人乐说。
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在认识了规律,掌握了说话方法。
篇9: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张艳宾 李艳娇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基本能力之一,计算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算是数学的灵魂,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题做了很多,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帮助学生掌握算理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
1.领悟
如:1 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等。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以让学生在摆、画、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已达到领悟。
2.明理
如:小学教材中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讲解时,我首先使学生理解这几个定律的意义。鉴于学生难掌握减法性质和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可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并配合画一些直观图加以说明,已达到明理。
二。培养学生计算兴趣
在教学中,我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讲究训练形式,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
计算练习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
2.用故事激发兴趣
如:在教学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养成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好。一般来说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主要表现是平时做作业或者考试时粗心大意,不主动、不愿意检查。因此,要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习习惯。
四。组织学生有计划的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要重视算理的教学,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还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练习。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细致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失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小数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加强计算学习,培养计算能力呢?
1.明确计算的要求
几年教学实践证明,要求偏低,不仅能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影响教学任务完成;反之 要求偏高,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能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根据课改课标大纲要求,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和学生年龄特点,把握住各种计算的尺度。
2.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卡片、PPT 课件、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于是我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口算优胜组,并给予优胜组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3.笔算是关键,利用每周十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因此要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4.增强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5.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化估算意识估算意识是指当主体面临有待解决
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比作准确的计算,并以正确的算理为基础,通过迅速合理的观察和思考,从众多信息中间寻求一批有用的或关键的数学信息,从而得到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中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于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
(作者通联:025357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宇宙地热水小学)
篇10: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从小组合作入手
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越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学校教育强调如何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小组合作的理念:
合作的理念――实现自我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小组合作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总是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喜欢和接纳,而害怕被群体冷落,正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胜心,个体之间才会有意无意地展开竞赛,在班级小组化管理中不但小组成员之间存在这种心理效应,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存在这种群体效应。另外,任何人都处在竞争与合作之中,这一理论反映到教学管理上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而小组合作模式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在教学中体现了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师生合作性,学习主动性。
二、小组合作方案:
1、小组的组建。小组成员的调配主要采用互补式,将文化成绩、行为习惯优秀的同学、中等同学与处于低层次的同学调配在一起,全班50人,划分为8个小组,调配方法:依据学生成绩将全班学生男女生分别按上、中、下等次排列,每一组中择取男生上、中、下层次各1人,女生类同,6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小组间各方面量化总分基本相等具体安排时再兼顾其他,诸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排在一组,将干部与普通同学排在一起;将性格内向、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基本情况相近的同质小组,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2、小组内部自我管理。先竞选出组长、副组长、中心发言人、监督员和记录员。由组长组织全组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对此学生往往兴趣盎然,新意叠出。本班的小组名称有:快乐组、爱心组、发展组、自信组、成功组、猛虎组、学习组、彩虹组、优胜组。小组建立以后,组长即根据教师课堂合作学习的要求给小组成员分工。如:主持人、汇报员、书记员等以便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索学习。小组的课后学习。A、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南北交流”,即学生成绩优秀的同学之间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习经验、方法,以文或以题会友,互相命题相互检测,共同提高。所谓“南北交流”即组内成绩优秀的同学定期为本组后进同学辅导,以出题(卷)形式帮助后进同学巩固课堂学习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提高,从而提高本组在班级中学习成绩的竞争力。 B、同写小组周记,沟通思想,提高写作能力。小组共同使用同一本周记本,6人轮流写,每人一天,每周由语文教师命题或小组自主命题,大家同题作文,小组其他成员可阅读修改并在文后点评。C、共办一份黑板报,共同积累生活。在摘录中提高知识积累,在交流中开阔视野。D、小组作业互查互督。组长负责检查全组成员背书情况,每次默写或考试以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默写进行批改,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订正。
3、小组纪律管理。纪律委员记录班级纪律情况,以便在小组间开展评比。因此,小组内同学也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周班会留出时间给每组同学进行表扬和批评,小组内同学表扬同组同学本周优点,批评自已不佳表现,增强纪律意识,提升道德修养。
三、小组合作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1、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个个都是学习的参与者,这就促使学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 、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力改变自我,尽量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为小组争光;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本职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促进了学习目标的完成。
3、学会了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设性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虽然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波折,但学生可以在这种挫折中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勉励,自主思考,自力更生地解决问题,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4、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为了实现小组及班级的目标,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小组必然会尽心尽力,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发挥特长,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每一个个体都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模式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平等性,强化了群体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管理的热情,在自主管理中增强自我约充分挖掘了人的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制造,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不断研究学生,运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创新的乐园。
篇11:小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论文
无声胜有声――小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论文作者/ 於 丹
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们常可以在教学中听到琅琅书声,老师们也觉得有声的课堂胜过无声的沉默,对默读这一能力的训练缺少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没有有意识地去指导学生怎么默读。因此,当学生在需要快速阅读大量文本时,由于方法不当,不仅速度很慢,还常常会“眼花缭乱”,不自觉地又要用上嘴巴、手指帮忙,这样阅读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一般来说,汉语朗读每分钟平均150―200字,默读每分钟至少可达400―600字,默读的速度是朗读的3倍以上,甚至更多,且有利于学生作深入的思考,所以想提高阅读效率,必须学会默读。
一、目标引路
20 1 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对于各个学段的默读又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中年级“初步学会默读”;高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依据学段目标,有重点地进行“默读”能力的培养,并且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正确的默读方法,如只能转动眼球,少作头部运动。在学生进行默读时,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发现学生有“唇动”“指动”等多余的动作辅助阅读的,要加以纠正规范,从细节处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学生只要长期坚持下来,就能使各个学段的默读要求落到实处,逐渐提高阅读的速度,直至符合“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速度的要求。
二、语群阅读
学生刚开始学习默读时,可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阅读,阅读的速度自然很慢,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由词到句,由句到行,由行到段,平时注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这样去读材料,让学生眼睛在每次停顿时看到比较大的材料范围,同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阅读,而应把与词义有关的词语联成一个较大的单位,一组一组地读,一边读,一边理解。
当然,视区不断扩大,阅读内容是否能记下来也很重要,因为读后没印象的阅读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要一边看一边记,慢慢地提高默读的速度。
三、计时阅读
学生的阅读速度不够快,并不是他真的阅读能力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本身缺乏时间紧迫感。而计时阅读就是用计时、限时等训练激发学生的时间紧迫感,提高默读效率。
1.同文不同时。在课上要求学生默读文本时,预先告诉他们老师要抽取几个同学帮他记录阅读的时间,这样,全班同学都有可能成为老师锁定的目标,在阅读时自然就有了紧迫感,会加快阅读的速度。在结束阅读时老师宣布三至五名同学的阅读时间,并记录到他的书本上。还可以在课上开展阅读比赛,比一比谁的默读速度最快。学生参与了比赛,他自然会主动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2.同时不同文。在课外阅读课上,还可以拿出一段文字让学生进行默读,老师计时,一分钟后喊停,在同样的时间里,让学生说说自己读到什么地方。像这种计时阅读,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增强阅读速度的自我需求感:当然到了中高年级还要求加以理解,不能光看速度,不求甚解。
3.课外常练习。在课外,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在旁边放一个时钟,以备计时,看看过一段时间,自己的阅读速度是否有所提高。像这些计时阅读的训练方法,方便快捷,可以直观地反映效果,激励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缺乏紧迫感以及时间观念不强会降低阅读的速度,反之,则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海宁市实验小学)
篇12: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之我见论文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之我见论文
【摘 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文章通过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写作营养,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并探求写作方法,在愉悦的气氛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等手段和方法,积极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方法,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6-0130-02
小学作文教学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循规蹈矩,没有根据学生特点真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应该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及时转变作文教学思路,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方法,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了一些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从3个方面来谈谈感受。
一、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写作营养
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越充实。所以,要引导学生多留心身边的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怎样指导学生汲取生活中的营养呢?笔者注重做到以下两点:
1.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不单是记事,更多的是锻炼认识能力,培养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正如老舍先生所说,“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作品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多起来了。”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按要求写好“日记”,把感触最深的东西用记事的方法写进日记去。由于持之以恒,学生养成了勤观察、善思考的习惯,写作兴趣浓了,认识水平提高了,积累的词汇也丰富了,写作水平也自然提高了。
2.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现实生活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学生有丰富而充实的生活体验,才能激起写作的欲望,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景可写,有情可抒。为了深入实际生活,了解生活,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比如,春天,带领学生到村外野游,让学生饱览秀美的青山、绿水、花草、树木、鸟鱼、青蛙等;夏天,去观赏镇南“荷花泡”的美丽景色;秋天,和学生一起到田野参观农民喜获丰收的愉悦场面;冬天,让学生堆雪人、打雪仗,观察“树挂”,看查干湖冬捕。
总之,让学生把耳闻目睹的有意义的事情随时记下来。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写作的素材,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写作意识,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探求写作方法
阅读和作文是小学语文的两大组成部分,这两大部分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方面担负着不同的任务,有着各自的特点和相对的独立性,但二者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运用,吸收必先于运用。所以,让阅读教学为写作提供充实的条件,使学生在阅读课中所获取的知识向写作方面迁移,这样才能使阅读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此,笔者采取以下两种做法:
1. 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渗透作文因素
通过课文的阅读,让学生掌握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组织材料、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能力。阅读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写作基础知识,如文章的开头、结尾连贯和照应,以及常用的修辞方法等,多做对应训练,把谈和写结合起来。
2.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是抓住思想内容,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材料。思想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它是文章的中心,也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了写这篇文章选了哪些材料?”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子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文章,并积极思考: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里用了哪些事例?这样,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进而归纳出各个事例。接下来,教师再抛出问题:作者为什么用这些事例来写呢?引导学生把事例与中心句联系起来思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就会发现:原来课文所选的事例都是为中心服务的。这时教师可进行最后总结:文章中选的事例都是围绕中心思想而选择的。
这就告诉我们,写文章的时候都要学会围绕中心选材,并且要把能反映中心的材料详细写,不能反映中心思想的材料略写或舍弃。时间长了,在学生的心里就有清晰的观点:写文章首先要确定中心,然后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来写,注意详略得当。
二是抓住课文结构,教会学生如何布局谋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文的结构方式来教学生,比如总分总结构型、线索贯穿型等。对于各类文章,像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等,教师都要总结出课文的结构方式,包括总结出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总分式、因果式、转折式、递进式等,这对学生写作会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在写作中碰到类似的内容就顺理成章地采用此布局谋篇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三是品重点词句,教会学生“言之有物”。首先是在阅读中学修辞方法,如常见的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反问等。如《珍贵的教科书》中的第二自然段写具体的学习情况,就用了一个排比句:“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教科书,只能抄一课学一课。”四个“没有”写出了当时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教师在带领学生体会内容后,要告诉学生排比不但句式整齐,而且具有增强语势、方便感情的表达等多重作用。建议同学们能把在阅读课中学到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一定会使作文犹如锦上添花。其次是在阅读中学人物刻画,如常见的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等。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领悟课文写法的妙处,从而以课文为例子,引领学生学会人物刻画的方法,这样才能把文章写细,把人物写活。
三、在愉悦的气氛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对提高写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写作兴趣和欲望是很难写好作文的,所以,小学生作文需要有积极的情感参与。为了调动学生的愉悦情感,有效的方法是在愉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情趣,具体做法是:
1. 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这一特点,写作前教师先为学生创设愉悦而欢快的情境,然后指导作文。如在写“记一次劳动”时,教师可指导学生以“洗手帕”“浇花”“涮碗”“锄地”等为题,并把做这些事情的准备工作及劳动过程演示给学生看,也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使其有所体验之后,对创设的情境产生了兴趣,然后动手去写,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先联想后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已趋成熟。他们富于想象,想象的也比较合理,根据这一特征,教师可以随时创造一个故事情节,让学生以此展开联想、推测,并互相讨论。然后把自己和大家的联想整合在一起,写出故事的整体内容。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定,进行合理的想象。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学完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联想和讨论。“当小女孩带着微笑冻死在大年夜,死后她会怎么样呢?”“她见到疼她、爱她的祖母了吗?”“她得到温暖了吗?”“她吃到香喷喷的烤鹅了吗?”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把自己的联想用恰当的语言写出来。
总之,作文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汲取营养,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并探求写作方法,在愉悦的气氛中激发和培养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艳.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2,(1).
[2] 刘青平.小学生作文观察能力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院,2014,(4).
【浅谈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论文(共12篇)】相关文章:
课堂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论文2022-09-08
如何在中职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论文2022-11-28
结合种植专业课教学培养中职生的创业能力论文2023-04-30
浅谈让高中英语朗读教学快乐高效论文2022-05-06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论文2024-02-20
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论文2022-12-14
培养高中生口语表达能力论文2023-03-13
合作教学论文2023-06-08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论文2022-05-05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论文20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