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时间:2022-08-25 07:46:3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共9篇)由网友“凯蒂”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篇1: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 “ 东亚奇迹 ”( 世界银行, 1995 年 ) 。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 “ 东亚奇迹 ” 的不同解释

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 “ 四小龙 ” 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 50 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100 美元左右。但是,这些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并且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

关于日本、东亚 “ 四小龙 ” 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赶超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以为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其中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例如,有人观察到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勤恳耐劳和奉行节俭的儒家文化是这些经济实现成功赶超的原因 ( 例如金耀基, 1987 年 ) 。如果事实真正如此,其他国家实现经济成功发展的机会就相当有限了,因为文化是不同的,而且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儒家文化的濡染之下,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在 16 世纪、 17 世纪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 此外,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许多其他国家并没有实现同样的经济成功,而许许多多与儒家文化无缘的国家却更早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 〖注:如果要说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应该执天下之牛耳。但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历史表明,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她的经济发展绩效并未得益于这种文化传统。相反,有着类似的思想方法的文化极端主义者,却知耻于落后挨打的民族地位,喊出了 “ 打倒孔家店 ” 的口号。可见,用儒家文化解释不了 “ 李约瑟之谜 ” ,也无法回答东亚奇迹产生之谜,正如这种解释本身就否定了用所谓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对著名的 “ 韦伯之疑 ”(Weber,1991) 所作解释的有效性一样。〗

第二种解释是由一些从政治地理的角度观察问题的学者做出的。他们认为,由于长期的东西方冷战,美国和西方国家向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提供了大量的投资和援助,以期减弱社会主义阵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同时美国也更加乐于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转移知识、技术和开放市场 ( 例如 Haggard,1988,p.265;Woo,1991,p.45) 。然而,当年卷入冷战的国家远不止这些实现成功赶超的经济,为什么成功者寥寥 ? 按照这个逻辑,亚洲的菲律宾和大量拉丁美洲国家都应该在这个成功者的名单上;而恰恰是这些国家成为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典型事例。可见,由于冷战的需要而形成的政治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其量可以视为促进成功的经济发展的辅助性因素,而远非决定性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东亚成功原因,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兴趣,并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假说。我们可以将这种种观点归纳为三类。提出第一种假说的学派以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为代表 ( 参见 World Bank,1993;James,et.al,1987) 。他们认为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价格扭曲较少,资源配置得当且效率高。但这种解释过于理想化了,因而远远不能令严肃的观察者满意。因为人们同时很容易观察到,事实上,这些经济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政府干预,竞争障碍乃至价格扭曲和贸易保护也是存在的。例如,台湾省、韩国和日本都曾经积极地采用了进口限额和许可证、信贷补贴、税收优惠、公共所有制等等手段,以培育和保护其幼稚产业。

与此恰好相反,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 Alice Amsden(1989) 和英国经济学家 Robert Wade(1990)&n

bsp;为代表的另一学派提供的解释是,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政府有意识地扭曲价格、限制市场的作用、利用产业政策来扶持某些关键性的战略产业。诚然,这些干预的确存在,可是,许许多多存在着经济干预和扭曲价格的经济,却往往成为经济发展最不成功的例子。许多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就以其发展经验表明这种理论假说缺乏说服力。

第三种假说把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经济发展的成功归结为这些国家实行了外向型发展政策。由于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需要介入国际竞争,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必须具备竞争力,从而必须是有效率的 (Krueger,1992) 。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成功是至为关键的。然而,需要质疑的是,经济的外向型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还是导致经济发展的原因 ? 如果是后者,完全可以不惜代价地人为推行出口鼓励型的发展政策,提高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以便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实际上,那些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也经常把鼓励出口作为其赶超的一个手段。但由于采取的是扭曲价格和汇率以及直接补贴的办法鼓励出口,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误,经济仍然陷入重重困境。最近一些经济研究也发现出口比重和一个经济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关系 (Lawreace,et al.,) 。

二、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一方面需要在逻辑上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需要在经验检验中站得住脚。上述关于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成功地实现经济赶超的解释,无疑都触及事物现象本身的某个方面,但都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因而相互之间是矛盾的,而且各自的解释力都在这种矛盾中彼此抵消了。因此,我们所要提出的理论解释应该是一种能够包容上述假说的。

从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与赶超战略截然不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进行赶超。表 1 表明,这些经济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不同的比较优势,形成的主导产业也不一样。一个共同的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资源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面。

资料来源: Ito,Takatoshi,“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Are Its Features Idiosyncratic or

Universal?”,paper presented at the Ⅺ th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 at Tunis,December 17-22 , 1995. 无论是日本还是亚洲 “ 四小龙 ” ,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明确地宣布过它们实行怎样的发展战略。毋宁说,除了香港之外,这些经济在发展的早期,都曾经尝试推行进口替代政策或者说作为次级进口替代阶段的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政策。如果照那样的道路走下去,我们今天也许没有机会讨论所谓的 “ 东亚奇迹 ” 了。但是,这些经济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这些经济感受到赶超战略的高成本和沉重代价,因而较早地放弃了与其比较优势相抵触的赶超战略,转而按照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增加了出口和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达到了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虽然它们对这种发展战略从未明确表述,但是可以看出其特点是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 味甲裱?司?醚е兴?档?nbsp;“ 比较优势原则 ” ,因此,我们称之为比较优势战略。

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为什么能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经济,而在较早的阶段上放弃赶超战略呢 ? 经济学家也尝试做出解释。而我们将这些经济与那些固守赶超战略的经济作比较时,会发现两者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水平很低,同时人口规模较小。赶超战略是一种效率很低、浪费很大的发展道路,一个经济能够在多久的时期持续推行赶超战略,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人均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自然资源可供无偿开发的程度,决定了一个经济在低效率的发展战略下得以延续的时间长短。第二是人口的规模。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对资源浪费的人均负担程度,相对小的人口规模就无法维持长期的资源浪费。

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由于经济规模太小、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太少,在发展的早期,政府每次想要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马上就遇到财政赤字增大、外贸收支不平衡、通货膨胀过高的难题,因而无法坚持下去,只好放弃政府的积极干预,而由企业自由选择。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在选择技术和产业时,就必须以充分利用经济中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出发点。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是在政府放弃了赶超战略后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可见,它们都没有把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作为一种主动的政策选择。但是,既然它们成功的经验表明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可以快速地发展经济,作为后来者,就应该以此作为替代传统赶超战略的一种主动的战略选择。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差别。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者、德国的历史学派经济学、以及 “ 霍夫曼定律 ” ,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发展经济学中五花八门的发展战略的倡导者,以及推行形形色色赶超战略的实践者〖注: 80 年代世界银行邀请那些曾经以某种发展理论和政策而著称一时的经济学家以及一些评论家,回顾了他们理论的实施效果,后来形成文集 ( 迈耶等, 1988 年 ) 。〗,都把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差异看做是发达经济与落后经济之间的根本差别。于是,发展经济学文献中的 “

;大推进理论 ” 或 “ 中心 - 外围理论 ” ,实践中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都把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视为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经济的同义语〖注: “ 发展不可避免的先决条件就是工业化 ”( 普雷维什语,见伊特韦尔等, 1992 年,第 1001 页 ) ,而 “ 重工业的发展就是工业化的同义语 ”( 尼赫鲁语,见孙培均主编, 1991 年,第 51 页 ) 就是最典型的一些说法。〗。为了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这些国家或地区高度动员有限的资源,人为地扶持一两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即它们仅仅是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一个经济中资源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资源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国家之间并无巨大的差异,一般在 1%-3% 之间;所以,惟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异的资源是资本。有的国家可以达到年平均 20%-30% 的资本积累速度,而有的国家仅能达到 10% 甚至更低的年平均资本积累率。如果这种差异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譬如说一个世纪,将会产生巨大的不同。因此,当我们讨论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

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或当今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结构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重缺乏。在通过扭曲要素价格和其他经济管制人为推行重工业化的情况下,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把有限的资本倾斜地配置到几个产业上,与此同时必须压抑其他产业的发展。由此必然产生的几个问题是:

第一,以牺牲经济整体进步为代价的少数产业的赶超,不足以支持资源结构的升级或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受保护产业没有竞争力,利润低,经济剩余少;受压抑产业没有资本,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因此也提供不了足够的资本积累。在这种状况下,资源结构的升级最终只能落空。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用强制性计划手段动员资源,使其军事工业和空间技术产业得到高度发展,在冷战期间堪与超级大国美国媲美,其工业产值与发达经济比较也不算低,但在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综合国力和资源结构水平上,前苏联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差距并未缩小。更重要的是,前苏联在民生工业上极端落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第二,赶超战略所扶持的产业部门,由于不符合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只好完全依赖于扭曲价格和国家保护政策才得以生存。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它们固然可以成长起来,并在统计意义上改变国家的产业结构状况,但这些产业必然是缺乏效率的,毫无竞争能力可言。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窘境就证明了这一点。第三,在赶超战略下,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结构形成矛盾。这种偏斜的产业结构大大抑制了对劳动力的吸收,形成资源利用的二元性质,使广大人民不能均等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相当大规模的人口处于贫困之中。第四,赶超战略着眼于在前沿上赶超与发达经济之间的技术差距。然而,既然不能改变资源结构,某些产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必然降低其他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也就不能在整体上缩小与发达经济在资本和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真实涵义不是几个重工业产业鹤立鸡群式的增长,而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对于一个处于落后地位的经济来说,所要寻求的发展应该是资源结构的提升或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加,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只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

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经济由于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口规模的制约,对这种牺牲大部分产业而集中扶持少数产业的做法所带来的巨大代价承受力较低,所以较早地放弃了赶超战略。企业从利用其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出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而使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速度加快;作为其人均资本拥有水平提高的结果,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得以更快地升级 ( 表 1) ,最终进入发达经济的行列。实际上,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经济,对于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也同样适用〖注:以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发展绩效与拉丁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等国相比较,是十分有说服力的。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随后的经济发展中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不高,但却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不顾自身资源比较优势、推行赶超战略的阿根廷和乌拉圭却从当时的发达国家行列倒退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地位,虽然拥有更高的制造业比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大大低于前两个国家。〗。

三、比较优势战略与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改变资源结构,即增加资本在资源禀赋中的相对丰富程度。资本来自于积累,而社会资本的积累水平取决于经济剩余的规模,后者又依赖于生产活动的绩效和特点。如果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就会低,竞争能力就会强,创造的社会剩余也就会多,积累的量也就会大。我们可以把一个社会中的生产性活动分为社会生产性活动和私人生产性活动,社会生产性活动可以增加整个社会可用的产品或服务总量,而私人生产性活动虽能增加个人的收益,但有时未必能增加社会的产品和服务总量。寻租行为是造成私人的生产性活动与社会的生产性活动不一致的一个主要原因。例如,如果政府可以利用权力设定一项生产限额,就会使该产品的国内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利润。因而,相关的生产者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去说服政府官员设定和执行这个生产限额。这类寻租活动消耗社会资源增加个人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产出,因而是有益于私人的活动而对社会有害。如果每个人的私人生产性活动同时也是社会生产性活动,社会产出就会较多,可供积累的剩余也会较多。我们将论证如果一个经济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私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的生产活动将会取得一致。  

除此之外,积累的水平还决定于储蓄倾向,在同样的经济剩余水平下,储蓄倾向越高,社会资本的增加就会越多,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也就越快。一个发展中经济若能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储蓄倾向也会较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也强调

资本积累,甚至把储蓄率和投资率的作用强调到决定一切的地步 (Harrold,1939,p.1433;Domar,1946,pp.137-147;Solow,1988) 。但是,最重要的增长理论没有提出的问题在于:怎样增加社会剩余总量及怎样才能使所有的生产活动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生产性的、竞争性的,以及如何才能提高储蓄率。

从理论上看,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呢 ? 根据赫克歇尔 - 俄林模型 (Ohlin , 1968) ,如果一个国家劳动资源相对丰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这个国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轻工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由于生产过程使用较多的廉价的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相对来说成本就比较低,因而具有竞争力,利润从而可以作为资本积累的量也就较大。

要使整个社会都能够对比较优势作出正确的反应,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要素价格结构。即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禀赋条件下,劳动力价格应该相对便宜;而在资本变得相对丰裕的禀赋条件下,资本就相应地成为相对便宜的要素。如果一个经济中的要素价格结构能够充分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企业就会自动地作出调整,即在其产品和技术的选择中尽可能多使用便宜的生产要素,从而实现比较优势。必须指出的是,要素相对稀缺性在要素价格结构上的准确反映,必然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任何人为的干预和计划机制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把亚洲 “ 四小龙 ” 发展的成功归结为市场机制作用的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

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政府又较早地放弃了赶超战略,因此,各种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基本上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竞争决定,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企业在做产品和技术选择时就能利用各个发展阶段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此外,政府不对价格的形成进行干预,还可以减少社会中的寻租行为。这样,企业和个人要增加收益就只能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私人的生产性活动也就会是社会的生产性活动。

篇2: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 “ 东亚奇迹 ”( 世界银行, 1995 年 ) 。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 “ 东亚奇迹 ” 的不同解释

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 “ 四小龙 ” 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 50 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100 美元左右。但是,这些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并且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

关于日本、东亚 “ 四小龙 ” 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赶超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以为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其中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例如,有人观察到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勤恳耐劳和奉行节俭的儒家文化是这些经济实现成功赶超的原因 ( 例如金耀基, 1987 年 ) 。如果事实真正如此,其他国家实现经济成功发展的机会就相当有限了,因为文化是不同的,而且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儒家文化的濡染之下,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在 16 世纪、 17 世纪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 此外,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许多其他国家并没有实现同样的经济成功,而许许多

[1] [2] [3]

篇3: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ZQ学长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就说你可以把它当中国近现代史来读,应该很有意思。那天拿着写有书名、作者、检索号的小纸条,第一次穿梭在图书馆一楼找书,以往都只是看看三楼的书。当这本小黄皮书印入眼帘那一刻,还是着实兴奋了一把。就用这本书,开始我真正经济学的学习吧。

所以,这本可以当历史来读的经济学书籍至少让我这个在大四才开始想去真正了解我的专业的人来说,还是一个很符合我口味的开始。读完了,就想写点读后感吧,还不能算作评论云云。

这本书是由林毅夫、蔡P、李周合著的。林毅夫是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中国人,从台湾游到大陆的学者。本书从发展战略选择与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经济体制模式内生地形成逻辑,并将这种分析方法及其结论扩展到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指出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和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一致,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进而决定经济发展绩效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当时国际形势的考虑,从保家卫国自力更生的角度,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是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资金、设备且产业周期长,见效慢,这与当时中国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不相符。为了达到优先发展的目的,便不得不采用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以及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体制。然而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并未实现赶超战略,反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远。平均主义、大锅饭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生产积极性不高。

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从微观的放利让权开始,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在“交满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的便可以归于自己”的政策下大大提高了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随着资本的慢慢累积,需要资金较少而应用劳动力较多的乡镇企业开始蓬勃发展。在城市,国有企业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企业也取得了部分资源的配置权。慢慢地这些资源都流到了被赶超战略压制的部门,而这些部门的发展正是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环境。由此,才制造了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奇迹。

当然,由于整个发展战略并未改变,经济宏观政策环境并没有改变,基础行业的价格、利率、汇率依旧没有市场化。各种矛盾、寻租行为也层出不穷,金融体制的改革也是举步维艰。

然而,林毅夫分析了中国的改革内在逻辑具有不可逆性,这主要体现在,从微观角度开始的放开,难以再收回,只能进一步推进宏观体制的改革。

这本书,介乎学术与历史之间,语言通俗易懂,道理娓娓道来,或许它的观点仍存在可以修正的地方,但是却是一本良作。能让你更深一层的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了解比较优势,也能让我们坚定,唯有继续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才是我们最好的出路。

篇4: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再思考

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再思考

一、竞争优势含义的界定及特性的归纳 自从美国波特教授的战略理论传入中国以后,战略管理在我国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企业最有用的.,也是企业最感兴趣的是战略管理中关于企业如何获得优于其他企业的有利条件,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所以企业对竞争优势特别敏感,他们做梦都在想如何获得这种优于其它竞争者的优势.然而我们大多数企业对竞争优势并没有清楚的认识,搞不清楚竞争优势到底是什么,它具体包括哪些东西,以及怎样获取竞争优势.

作 者:黄华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集体经济 英文刊名:ZHONGGUO JITI JINGJI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 

篇5: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和优势的再认识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和优势的再认识

正确认识和分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是实施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据.国家提出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以及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自然资源、东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对计划经济弊端的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巨大的优势.

作 者:王音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列部,辽宁,沈阳,110035 刊 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年,卷(期):2004 6(2) 分类号:F420 关键词:东北地区   老工业基地   发展战略   协调发展  

篇6: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小引

“……我们正迅速接近有理性的和有意识的构图的时代,到了那时,画家将自豪的宣称他的作品是构成的①。

设计和艺术从历史的溯源看本是同源,都是造物文化的分合离散所致。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亲密关系是不言而喻的②

关键词

艺术 设计 设计艺术

一 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概念反映

艺术―名词,可以作宾语

设计―动词,可以作主语

偶然在《苏大艺苑》报上阅读了一篇“艺术是我,设计是他”的文章②,其中所表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艺术与设计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含义。从而也使我部分的明确了作为艺术和设计的模糊认识。早在几年前(或者说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国的艺术工作者已经针对这两者之间关系有所争执,到底设计是不是艺术,设计和艺术能否同一而论的观点一直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美术观察》也曾经围绕这一问题作了的讨论。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工艺美术界对“装饰”、“装饰艺术”、“工艺美术”、“实用美术”、“艺术设计”等概念的逐步过渡和划分,体现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对艺术与设计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有人说设计本身就是问题,而艺术不需要解决问题。这个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分歧,与“艺术是我,设计是他”有同工之妙。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在何方呢?又该如何深入认识和重新定位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呢?在这篇文章中,本人斗胆谈一下自己的认识,虽然有兔子谈论死亡的嫌疑,但还是要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本人就三个概念:“艺术设计”、“设计艺术”和“艺术与设计”谈一谈看法。在英文中我们很难看到“Art Design”或“Design Art”,而“Art and Design”倒是用得很多,如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美国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学院(Columbu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等。如果照国外的说法应该是“艺术与设计”较为准确。由此看来国际上将艺术与设计并列而立,体现了两个学科领域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特点。在这里,艺术涵盖了美术、建筑、戏曲、影视和音乐等等的大艺术范围,设计则包括了从手工艺到工业设计的所有设计范围。这样的名称涵盖较广,也比较合理。而且在英文中“Art与“Arts”也有微妙的'解释,西方院校名称中采用的大都是“Art and Design”,而不是“Arts and Design”,实际上在英文里“Arts”体现的是手工艺而不是艺术的多种类。当然,中国自有中国的国情,也不必一切都要以直接翻译过来为准。 (参考: 《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思考》,蔡军 )

对目前我国对“艺术设计”的说法,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对“艺术与设计”的简称或模糊化思维,省略了其中的“and”,这种方式比较概括,但对于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表达不明确。一种则是在当前中国特定阶段,设计教育者们对设计的“国情化”解释。所谓“国情化”解释,是在人们还停留在“工艺美术”的概念上,对“设计”的定义缺乏全面理解的情况下,在“设计”前面加注“艺术”二字,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一概念。然而在“艺术设计”一词中,“艺术”只是定语,它本身成了对“设计”的装饰。同时“艺术设计”还是对过去“装饰”概念的最好演绎,比如过去的室内装饰系就改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从更深层看,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国当代一批工艺美术界学者们对设计的认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只有工艺美术,没有设计,所谓设计只不过是“现代工艺美术”。虽然这一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变化,但认为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部分,要将其纳入“设计”范围还不如称其为“设计艺术”为好。

这只是从单独层面上划分,对直截了当的采用“设计”这一概念具有严重的妥协态度。忽略了设计艺术基因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催化和促进作用。设计艺术与艺术设计,虽然常常被当作同义术语即使在一些正式的学术讨论中也常被交互使用,但要研究设计艺术,首先要追寻即成事实的真相,但在我国的文化含义中,设计艺术有相对的界限,那界限可以涵概精神的艺术和物化的艺术的领域。从文化发展的观点来看,设计艺术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从原料加工程序到成品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存在方式,他同人的视觉思维、审美观点、生理需求一样,贯穿于艺术作品创造的始终。从古到今,从原始到成熟,在发展形式上,属于时间维的纵向状态,趋向于潜伏期。与设计艺术相区别,艺术设计更多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属于空间维的横向状态。趋向于爆发期。可以说当设计艺术处于空间维的横向发展机会中关注的越多,受重视的程度就越大,那么潜伏期也就相应的爆发,其实目前我们所处于的中西文化的碰撞,正是设计艺术的发展爆发期,也正是为什么会产生艺术与设计的争论的原因之一。

篇7: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小引

“……我们正迅速接近有理性的和有意识的构图的时代,到了那时,画家将自豪的宣称他的作品是构成的①。

设计和艺术从历史的溯源看本是同源,都是造物文化的分合离散所致。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亲密关系是不言而喻的②

关键词

艺术 设计 设计艺术

一 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概念反映

艺术―名词,可以作宾语

设计―动词,可以作主语

偶然在《苏大艺苑》报上阅读了一篇“艺术是我,设计是他”的文章②,其中所表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艺术与设计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含义。从而也使我部分的明确了作为艺术和设计的模糊认识。早在几年前(或者说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国的艺术工作者已经针对这两者之间关系有所争执,到底设计是不是艺术,设计和艺术能否同一而论的观点一直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美术观察》也曾经围绕这一问题作了的.讨论。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工艺美术界对“装饰”、“装饰艺术”、“工艺美术”、“实用美术”、“艺术设计”等概念的逐步过渡和划分,体现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对艺术与设计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有人说设计本身就是问题,而艺术不需要解决问题。这个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分歧,与“艺术是我,设计是他”有同工之妙。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在何方呢?又该如何深入认识和重新定位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呢?在这篇文章中,本人斗胆谈一下自己的认识,虽然有兔子谈论死亡的嫌疑,但还是要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本人就三个概念:“艺术设计”、“设计艺术”和“艺术与设计”谈一谈看法。在英文中我们很难看到“Art Design”或“Design Art”,而“Art and Design”倒是用得很多,如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美国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学院(Columbu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等。如果照国外的说法应该是“艺术与设计”较为准确。由此看来国际上将艺术与设计并列而立,体现了两个学科领域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特点。在这里,艺术涵盖了美术、建筑、戏曲、影视和音乐等等的大艺术范围,设计则包括了从手工艺到工业设计的所有设计范围。这样的名称涵盖较广,也比较合理。而且在英文中“Art与“Arts”也有微妙的解释,西方院校名称中采用的大都是“Art and Design”,而不是“Arts and Design”,实际上在英文里“Arts”体现的是手工艺而不是艺术的多种类。当然,中国自有中国的国情,也不必一切都要以直接翻译过来为准。 (参考: 《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思考》,蔡军 )

对目前我国对“艺术设计”的说法,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对“艺术与设计”的简称或模糊化思维,省略了其中的“and”,这种方式比较概括,但对于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表达不明确。一种则是在当前中国特定阶段,设计教育者们对设计的“国情化”解释。所谓“国情化”解释,是在人们还停留在“工艺美术”的概念上,对“设计”的定义缺乏全面理解的情况下,在“设计”前面加注“艺术”二字,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一概念。然而在“艺术设计”一词中,“艺术”只是定语,它本身成了对“设计”的装饰。同时“艺术设计”还是对过去“装饰”概念的最好演绎,比如过去的室内装饰系就改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从更深层看,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国当代一批工艺美术界

[1] [2]

篇8:对《课程纲要》的理解与再思考

对《课程纲要》的理解与再思考

底,教育部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

作 者:王建  作者单位:新疆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刊 名:中国音乐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MUSIC EDUC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9:对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再认识

对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再认识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广为流传的'说法,不论人们对其中的“管理”作何种可能的理解和解释,这里的“管理”系指管理活动.“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不仅表明管理实践具备两种属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而且隐含着科学性第一、艺术性第二的意思.

作 者:陈祥星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  PKU英文刊名:GROUP ECONOMICS RESEARCH 年,卷(期):2004 “”(5) 分类号:C93 关键词: 

我国法院体制改革的思考

对贡布里希艺术理论的反思论文

经济类书籍读书笔记

对网络时代科普宣传的再思考论文

“附国”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电动机再起动技术的几点认识论文

新时期德育的再思考-新三中心理念的思考

《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再思考论文

对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理论的再思考

我国CPA审计定价模式及其选择的探讨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共9篇)】相关文章:

负数的认识说课稿2023-06-23

成功电视品牌的再打造艺术论文2022-07-15

移动话务员年度工作总结2022-08-27

移动话务员年终工作总结2023-04-21

对德育主客体的再认识2023-09-20

售楼处话务员工作总结2023-02-22

管窥幼儿园教育环境问题的论文2022-06-24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再思考2024-04-22

高级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再思考2023-06-19

话务员试用期工作总结2023-10-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