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2-10-31 07:44:4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谈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共9篇)由网友“remika”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谈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浅谈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篇1: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XX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如下《XX科技有限公司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以弘扬五种作风、提升五种能力为核心、按照不间断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训新格局,培训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年底,通过培训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20%及以上、企业经营者比例达到70%及以上、管理人员比例达到40%及以上、技术人员比例达到20%及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及以上。

二、培训对象

公司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新招聘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工艺艺流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培训形式

(1)实行“4个1”优秀人才培训。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公司培养选拔1名优秀经营人才、1名优秀管理人才、1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名优秀技能人才。

(2)实行创新型人才培训。在化验、检验、经营、知识产权、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等重要领域,重点培养1-2名后备人才,培养3-5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建设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3)实行紧缺性人才培训。每年积极引进和培养造型、化验、熔炼、热处理和财务审计等高级专业人才各1名,以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4)实行人才拓展培训。根据昱工耐磨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才拓展培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年内滚动开展10人次的经营管理、化验、检验、安全生产、维护、行车等专业人才培养。

(5)实行学习型班组建设培训。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昱工”为载体,积极培育昱工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五、培训时间

(1)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每季度培训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2)新招聘工作人员初训不少三天。

篇2: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简介

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职责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的一流人才。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潜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潜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潜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

培养形式

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到达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到达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

人才培养质量,既要理解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务必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潘懋元先生表述是,“教育务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以引申,即可表述为,“教育务必受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不能很好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时,务必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自身的规律,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表述即是,“社会主义教育,务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务必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它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则能够表述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务必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知识、潜力、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这个表述中,既包含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包含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一般性要求。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贴合人才培养目标时,则务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的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地贴合人才培养目标。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

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取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等),反馈到社会,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的评价,即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群体是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反馈到学校自身,理解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即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贴合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而且,人才培养结果还务必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予以评价。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或者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学校务必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篇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从人才视角上进行革新,要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习惯。而批判性和发散性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正是创新思维习惯的集中体现。一是不迷信、不盲从,凡事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辨证地看待问题;二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拘泥于常规,善于从变异、多角度中寻求答案。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有赖于给予人们必须的自由空间、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这种自由不仅仅仅指向让人们拥有各种选取的自由,其根本还在于给予人们思想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务必从小抓起,要贯穿人生的全过程,要逐步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创新勇气与创新思维习惯。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观念上创新。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高智商全能型高素质人才;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领导,全体干部,促进领导干部全面发展;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取,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将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加强校园、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构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取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育体制与机制。其中,考试评价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重在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要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构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现高考招生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多给学生一些选取机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尤其是原创性思考潜力应予以重点考察。目前,这种改革制度正在实施中。

总而言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一个全方位、多领域、大环境下有效运行。要面向全体,面向社会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使命,同时又务必明晰各自的侧重点,透过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真正做到优化人才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和实践潜力,构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总结精选(2):

篇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教育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人才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改革学科专业设置,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一是动态调整学位授权点和专业设置。公布各地就业率较低和发展急需的本科专业名单,健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警、预测机制,推动各地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状况年度报告制度。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布实施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组织指导各高校对照整理4万多个现设专业点,新增1800多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点,撤销717个就业比较困难、布点过多的专业点。三是加快新兴学科建设。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微电子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用心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支持上海、河南等省份先行先试,试点高校达150所。

实施特殊支持政策,培养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以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制定实施特殊支持政策,以点上突破带动整体改革创新,推动高校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一是实施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核心的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高校面向海内外聘任长江学者2629名,培育创新团队781个,资助优秀青年学术骨干近万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薛其坤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被学术界称之为“诺贝尔奖级”的科研成果。二是落实“万人计划”特殊支持政策。筹措专项资金给予入选专家特殊支持,扩大教学名师遴选范围,实现各级各类校园全覆盖。目前,教育系统入选“万人计划”专家476名,占总数的58%。四是改善科研评价支持方式。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校园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及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要点,选取首批56家单位开展科技评价改革试点;落实大学科研间接成本补偿、科研经费中按需列支劳务费、增加大学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大学科技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改革举措,为大学科研营造良好环境;增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

入,总经费额度首次到达30亿元,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和青年人才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总结精选(3):

篇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必须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由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过程诸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称。简言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合成系统,透过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能够构建出多种不同的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我国社会经济现状及其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近,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二十大问题”之一,教育部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文理分科的思想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论”,认为在文科和理科之间,集中精力专注其一,能提高全社会的效率。我国建国后实行文理分科的直接原因,是全方位仿效了前苏联的高考制度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战后重建又急需超多专业人才。于是,便采取并强化了“分科教育”的办法,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这种“分科教育”,配以计划经济下大学毕业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分配制度,周而复始地生产着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大学生。

建国后,一切从零开始的新中国同样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很自然地拷贝了苏式的“文理分家”之路。客观地讲,文理分科在历史上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21世纪仍然完全是合理的。大学四年,文科生对科学所知甚少,理科生也可能“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种长期局限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学生日益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之中。而事实是,在校园学的再多,也不可能穷尽社会需求,没有一个稳定的、基本的、综合的素质,在面临新的挑战时,必然茫然失措。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知识创新不断加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的知识和潜力要素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从只强调“专才”教育,到“专才”、“通才”、“复合型人才”和“交叉型人才”并举。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实现4个转变:即,由单纯的专业对口教育向加强基本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实践潜力培养转变,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教育、因材施教转变,由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向注重工程的综合性转变。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

1、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一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是指按照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透过科学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使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提高。换言之,素质教育是使知识和潜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教育,简单地把素质等同于“琴棋书画”等才艺,是完全错误的。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改变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不是把人训练成工具或机器,大学教育的目的应以“君子不器”为准则。大学教育除了给人专业知识外,还就应培养学生有一个清楚的头脑,一颗热烈的心。只有这样,他才会主动去了解和适应社会,具有对是非的决定潜力,对有价值的东西懂得欣赏,他才不至于只理解现成的结论和表面的东西,不至于人云亦云,在大是大非面前丢失自己。

爱因斯坦曾言:“校园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校园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事实上,除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对应聘者专业及专业技能的要求较为严格外,不少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已改变了过去那种“一看校园、二看学历、三看专业”的招聘模式,更加务实。他们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的甚至在招聘启示上打出了“专业不限”的字样。

据一项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的调查指出:参加招聘的大学毕业生,除了实际潜力和工作经验不足外,在综合潜力和个人素质方面的表现也不尽人意,具体表此刻部分学生缺乏职业素养,欠缺团队精神,不愿从基层做起,忽视职业职责和人际关系等;有的用人单位还认为一些学生忠诚度和稳定性差,就业期望过高,频繁跳槽,品德素养方面有欠缺等,这些都表现为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

学生时代足够多的工程训练、专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固然重要,但只挑有用的知识学,尽管能够在短期内带来收益,而由此带来的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和思维方法的局限性,必将对青年人长远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后劲还是有赖于理解比较全面的教育,个性是人文的关怀和修养、人格的健全,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2、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思想

个性就是特色,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同一个类型、同一个规格,就意味着扼杀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忙,尽可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但不要求其各方面平行发展,以发挥其特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3、树立注重实践、注重创新教育的思想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很少鼓励学生探究问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科技领导小组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教学改革问题时说:“此刻,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我一向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当今社会正发生着快节奏的变化,科技更是异乎寻常地高速发展,新知识在不断地超多涌现,并有部分的知识相应的被淘汰,以致许多新成就来不及写在书本之中,一些过时资料来不及从书本中剔除。应对这种状况,务必以变应变。要下决心、花大气力将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实践(实践环节)、研究问题(论文),减少传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让学生思想活跃起来,多一点在实践中提高的欲望,多一点在创新中发展的精神,少一点书呆子气。

4、树立教育国际化的思想

21世纪国际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是一次人类资源的再开发,各国都将面临因此而产生的实力和地位的重新划分。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是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人才,是能够主动适应、用心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人才。我们要在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的培养;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健康的个性、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交往、竞争与合作潜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本年度校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实践潜力培养为重点,以“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建设,优化实践体系,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立足于民族地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大规模的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活动,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潜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导向,以深化学分制改革为载体,组织实施20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完善课内外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因材施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同经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我们务必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学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真正树立市场导向、社会需求导向的思想,树立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思想,树立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实现校园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即:培养创新创业实践潜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职责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学习知识和学以致用的潜力、较强的表达沟通潜力、团队协作潜力和组织协调潜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思想文化的拥护者和捍卫者;培养利用先进知识和技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的践行者和开拓者。

总结精选(4):

培养模式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思考、倡导和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了。20多年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要支撑主体的高等院校,一向在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必须的探索与实践,但成效并不明显,其中的关键既在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更在于没有构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展开研讨。

一、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已迫在眉睫

就应说,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适应社会现实、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对就业形势严峻性的必然反应。它的核心在于,以提高教学和教育的质量来提高培养的人才质量。但我国高校的高等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料和方法从总体上看还是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构成和变化的需要的。具体表此刻如下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高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系列弊端。

高校虽然在校际之间有所差别,但在创新问题上却有相同的问题。概括起来,其问题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其一,缺少甚至缺乏人才的目标和目的培养。很多校园只有单纯的教学计划而没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即使有些校园有了培养方案,其中也多半是没有培养“干什么”和“为什么”资料的。其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脱节不仅仅在专业设置上,更重要的是在所传授的知识和资料上,在品德和品行上,在思角、思维和思想上。其三,教学模式和方法故步自封。长期以来,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灌输轻思维培养和重专业教育轻全面发展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甚至有时还会变本加厉;教学上启发性不足、“照本宣科”比较普遍。其四,部分专业人才的专业和行业特色不明显。学过某个专业与没有学过某个专业并没有明显区别。在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过程操作中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培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专业和行业里也缺乏竞争力。其五,培养模式思路比较狭窄,缺乏整体性、环链性、系统性和有机性,主要是将人才培养混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忽视了活动、管理与服务等因素也能够起到与教学配合的综合育人效应和效果,忽视了对人才的全面和系统的提高和提升性的培养。其六,教学安排不合理。在四年的教学

安排中,必修课、选修课的设置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比重缺乏系统设计和科学论证,个性是课程设计缺乏特色性、针对性、循序渐进性和实效性,专业模块不够清晰。不少高校仍然存在因教师而设课的问题。其七,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甚明确甚至“全无”,由此带来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对自己究竟要学什么、要干什么和要朝什么方向发展既没有概念更没有理念,也就根本谈不上要创新什么以及要培养什么创新潜力。

二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要素的认识有所偏差。

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虽有不一致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即都强调了创新型人才务必具有的创新动力、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潜力和创新习惯等素质。在我国,通常把创新型人才定义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潜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实,创新型人才是既能够分为理论创新型人才、实践创新型人才和生活创新型人才,也能够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组合创新型人才和模仿创新型人才的,总之是生活处处都需要创新。新形势下的创新型人才不仅仅就应充满创新思想,而且还要具备创新型人格。

概括起来,创新型人才起码就应具备以下六方面素质:一是要有一种不懈奋斗的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其中必须要有理想、事业和为之的追求和奋斗;二是会动脑筋,会独立思考,要有别具一格的、别人没有的创新思维,要能想出一般人想不出的东西;三是要有勇气,要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要接触别人不敢接触的东西;四是要通才识,要广泛涉猎和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思维和技术并且要善于联系联想和乐此不疲,尤其是要具有必须动手的潜力;五是要有豁达心态,不仅仅在学识上要兼容并包,而且在人格上要相互尊重;六是要综合全面,要有文化底蕴,主要是要有必须的文学艺术修养,个性是对艺术,不必须要会操作,但必须要会欣赏。

客观地讲,创新型人才目前虽然从表面看主要是数量和质量问题,其实却是社会和高校及其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境氛围存在问题。个性是成才的环境问题要引起个性注意。所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创新和探索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二、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和方案的初步设想

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毕业生能否就业和是否有一个好职业,并不取决于是否受过高等教育,而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一个创新的思维与思路,也取决于是否有专业特长和特色、动手潜力或实际工作潜力、创新潜力。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着眼点要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内涵上做足文章,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力于营造民主、活跃、浓厚的学术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学术权利与多维的学术视野,并强调实践教学与启发式课堂教学相得益彰,从中培育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创新的思维与思路。

高校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务必要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思路。概括起来,它能够由5个方面组成:其一是拓展学科基础,在办学中要坚持加强基础、文理结合、通专结合、脑手结合、拓宽口径,强化通识教育,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潜力的培养;其二是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互动的教学和教育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思维活力,构成教学和教育的良性互动;其三是把学生课堂内外获取的不同知识、专业和兴趣,及校园对之的提倡和限制、规范和发散、处分和奖励等以同步、同幅、同度合力向前推进,以便对人才培养产生一种混合和综合的效用、效应和效果。其四是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鼓励教师辅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用心性,构成以创新教育带动常规教学的长效机制;其五是进一步充实培养方案的资料和内涵,将品德和品行培养、基本知识和见识培养、基本技能培养等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方面面纳入其中,把“专业培养计划”提升为“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靠“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两大体系结构来保障和保证的。而创新的战略思维其实是对这两大体系结构的具体展开而已,由此构成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事业战略、品牌战略、平台战略、方案战略、素质战略、结构战略、时间战略、子女战略、机理战略和环境战略等10个子方案。具体如下:(1)事业战略,指的是要引导学生明确上大学和学专业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的是什么,要使学生能有所追求和有所努力奋斗。这其实是创新的最根本动力所在。但现实是,很多人被现实的就业困惑住了。(2)品牌战略,指的是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校园综合实力,其中品牌是一个由校园品牌、学院品牌、学科品牌和学生品牌等四个方面和层次构成的一个立体系统,包含了校园的品牌特色与专业的培养特色。(3)平台战略,不仅仅旨在探索一个“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而且还在建立和搭建各种宽广和平等的机会平台,供学生能在其中比较自由地选取和拓展。(4)方案战略,指的是务必制订长远的、整体的、全面的和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再行制订教学计划的分计划或子方案。(5)素质战略,指的是务必着力于人才的能够长远发挥作用的基本素质,把品德素质和意志素质有机地结

合起来,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知识方法的掌握结合起来,为此务必大力繁荣校园文化活动。(6)结构战略,指的是对广义课堂的结构进行有机构建的战略,推荐构建“第一、二、三、四课堂”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人才培养设置为一个系统工程。(7)时间战略,指的是两方面:一是把人才培养时段扩展为6年,二是把就业工作时段提前,就是把就业意识和工作从毕业班层面提前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之中,甚至提前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阶段。(8)子女战略,指的是视学生如同自己子女的战略,这要求校园和教师就应树立一种“家长”意识,“爱”字当先,着眼学生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教学与服务水平,建立有效、高效运行的学生求助体系。其中尤其要加强教师的职责心教育。(9)机理战略,指的是要在教学管理机理上进行创新的战略,主张把激活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与制约学生的违纪行为紧密且有机地结合起来,放活培养过程、实行弹性学制,在教学安排上实行主体性、原则性、灵活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10)环境战略,指的是优化校园的校园、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校园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校风建设的同时,要在实验、实习和实训条件和学习生活娱乐的硬件设施方面增加投入,为学生

营造一个良好和良性的能促使学生更好成长、成才和成熟的环境。

总结精选(5):

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包括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

一、注重因材施教。

第一,注重学思结合。

实现学思结合,就要改变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被动理解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职责交给学生。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教学方式,其中的核心是启发式教学,其主要形式是探究和讨论,其主要表现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用心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注重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即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也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潜力的统一。从总的来说,教学是一个引领学生求知的过程,即掌握人类科学文化制度化的过程,但是,掌握知识不是唯一的目的,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人生的幸福生活奠基。而且,掌握知识的过程也要求既动脑又动手,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保障知识的有效习得。现实中知行脱节、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比比皆是,读死书、死读书的典型案例时有发生。提高教育质量,贯彻知行统一的观念是重要的前提保障。学习知识就应与已有经验相结合,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由于我们的教育过分地看重知识的获得和记忆,过分地看重考试的分数,使得我们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成为知识考试的机器,害了严重的知识脆弱综合症。

第三,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忙机制。改善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善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校园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综合以上几点,这些不仅仅是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也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篇6:班级管理中渗透创新素质教育

班级管理中渗透创新素质教育

班级管理中渗透创新素质教育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深入,适龄少年学生,都被一“簸箕”搬进初中,他们良诱不齐,而且受改革“洗礼”,思想较开放单纯,又受社会“金钱论”等方面刺激,这些都都有给班级管理工作增添了莫大的难度,再加上有些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陈旧滞后,更是制约着管理的效益,以致班级管理不力,甚至出现混乱局面。这一切亟待班主任提高全面素质,特别是提高创新管理能力,渗透创新素质教育,以适应时代之要求,因知识经济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取决于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而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一个棋子”管理方法,将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和禀赋,所以班级管理中实施创 新素质教育渗透已是迫切要求。这就要求管理中竭力树立创新意识,培植创新精神,实施主体性教育,使之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并努力培养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培植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所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少年儿童时期正是形成创新基本品质的最佳时机,我们班主任要提高管理效果,就应树立创新意识,培植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型的集体氛围。

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更新观念,充实知识,改进方法,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创新要求,使教育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

同时要着眼于学生的一切发展,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不仅要提高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而且更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是灵魂,起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还要抓法制教育,自我教育等,且要寓教育于乐学之中,递进式落实内容。在教育中,不要一手硬,一手软,要多管齐下,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创新教育大体系,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创新意识,含有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全面发展意识、健康意识等,在培植过程中,要多元化、多层化来衡量创新,多激励性评价,以此倡导创新,塑造创新型的集体氛围。这样,师生“双边共振”,才能催化促成创新意识及精神的产生。

其次,实施主体性教育,挖掘管理潜能。

班级管理与经济改革中解放社会生产力实质在于解放劳动者一样,也必须解放学生,充分开发他们在管理方面的发展潜能。这就必须重新认识学生,重新审视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模式行为中:学生在管理中究竟应该处于什么地位?是否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针对当前存在的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作用“越位”,学生被动,管理效率低的种种弊端,我们实施了主体性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他们是班级的主人,更应发扬他们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于是在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出发,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导和谐的接轨,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

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自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让学生讨论自制班规,自发组建学习。纪律、卫生、安全等检查纠察小组,培养小助理,轮流值B,让他们做主人,享受管理成的喜悦,使学生由单纯的“被管理者”变成“管理者”。这样既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又发展学生个性,很好地挖掘学生管理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第三、实行自我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叶圣陶说过“学习语文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坏习惯一辈子吃它的亏。”学习语文是如此,我们班级管理也是同理。如能从初一开始就注重抓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一旦养成良好习惯,那就达到“不管”(即“自管”)的目的。而且少年儿童时期是学生男心急剧变化发展的时期,容易受外界各种各样的影响,可塑性很大;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教师的教育引导对他们习惯养成起关键作用。

习惯的养成并非靠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经过不断地反复、肯定等“疗程”。要养成好习惯:

首先一点就要教会学生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我教育乃是教育的真谛和核心。”它是调动学生进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内在动力。

其次我们应以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燃起学生立志养成好习 惯的火花。

再次,平时就经常寻找契机,明示好习惯的内容,养成凡事认真的“牛劲”。

还应推行激励机制,以表扬代替批评,理直气“和”代替简单粗暴,善于去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班级管理中要创新就要学会偷懒艺术,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一劳永逸。

第四、尊重热爱学生,达成融洽和谐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尊重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同样又是对学生的鞭策和鼓励,它能很好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我们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播种理想,去培养文明,去启迪智慧,去塑造心灵,去呵护创新。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把爱心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并尊重和信任学生。管理时创设民主、宽容的教育气氛,减轻心理压力,平等对待他们。如果发现学生屡屡犯错或成绩差,就恨铁不成钢,一味训斥,就会伤害学生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坚信那些学生也是向往进步的,是能够进步的,多鼓励,多谈心,和他交朋友,倾听心声,拉拉钩,多引导而诲人不倦。这样通过我们感化,他定会“亲其师,信其道”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育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在这种师爱的情 感基础上,达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和谐关系,为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重要的前提,这定能有助于学生创造潜能发挥,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益。

第五。还需做好心理辅导,使之丢包袱,轻上阵。

在班级管理及学习中,随着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地增强,但对社会复杂性缺乏认识,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往往造成理想与现实,理智与 情感,交往与闭锁的矛盾;而且另一方面由于生理的迅速发育,特别是性的不断成熟,大脑皮层容易出现兴奋状态而不易调控,出现青春焦虑症、恐怖 症等,我们应如何让他们消除矛盾、症状,顺利度过青春黄金期?这就需班主任适时地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地进行心理指导。

“没有青春期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针对学生青春期出现症状,可通过讲座、录像或积极参加文娱活动,让他们既了解知识,消除神秘,并做好自我保护,帮助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针对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可用周记中赠言、平常谈心等方式,理解他们的感受,分担他们的压力,协助学生一起经历痛苦,成胜痛苦;激励学生调整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结构,帮助纠正不正确的认知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提高自信,从而使学生健康乐观地对待人生。

行之有效的心理指导,能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努力学习,无形中为提高班级管理效果,注入一针创新的强心剂。

除此之外,班级管理中也还应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勤严结合等,在此就不赘了。总之,多年的班级管理的创新教育生涯中,所带的班级学生十分自觉,纪律明显好于其它班级,而且学习成绩尤为突出,重高的升学率达20%以上,平均升学率达86%以上,已初步尝到创新的班级管理的甜头。

探索是无止境的,学习管理也是无止境,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成时代的“弄潮儿”。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美的,让我们做好绿叶的事业吧!做好铺路的泥土和路石,造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人。

篇7: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思考

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异常迅速,这就迫使所有国家必须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推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科技成果。创新教育一直以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高校创新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创造性、开拓性的能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各种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新时期的国家战略的实施对高校新时期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更加强调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必然和根本的要求。

二、当前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育思想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突出特点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使教学成为被动的、机械的活动,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思维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新思维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发明,只有具备创新的心理品质,才能发现新奥秘,探索新方法,只有拥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才可能不断涌现灵感和新思想。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以学科专业教学为中心,对于学生意识思维的培养缺乏重视,忽视了创新意识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影响。因此,院校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多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学科体系不完善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教育模式单一,课程设置陈旧,忽略了学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如采用一致的评价标准,偏重学生共性的教育,忽视个性化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性更是无从谈起。此外,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专业单一,学科间互不相融,再加上在大学课程中,传统内容较多,前沿内容、交叉内容等新课程太少,讲授性课程较多、讨论研究性课程较少,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会限制他们的思维,缩小了创新的空间。这在知识日益交叉、渗透的今天,这种知识和能力结构显然不尽合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三、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于创新型学生的培养,首要是加强师资建设。有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有一个提倡创新的教育环境,才可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作为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当根据科学知识的进展,及时的把前沿知识讲授给学生,做好知识更新,开拓学生的视野。对于理科的学生,在科研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让学生通过科研过程,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高校要重视创新教育的投入,改善科研的软硬件设备,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创新的思想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去激发、去孕育,它是产生兴趣、激发灵感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组织学生与老师间的学术探讨等,这种自由、民主的氛围可以较好的孕育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

2.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通过参与各种课外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参加科技活动,能够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训练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此外,通过参加科技活动,学生能够通过竞赛、学术论坛和讲座发现科技领域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吸引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去解决,触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欲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次,通过参加科技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活动能力等,既提高人文素养、知识涵养,又健全性格和人格。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过程,就是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克服挫折,调整心态,不断进取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实作风、科学的协作精神、坚韧不拨的意志。可以说,院校积极开展各种科技实践活动是符合素质教育本质要求的。

篇8:浅谈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浅谈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浅谈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文/郭 霞

摘 要:阐述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并以创新为主线,结合教学过程,从三个方面探讨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好奇心——创新意识的萌芽;质疑——创新行为的举措;探索——创新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创造教育;创新人才;教学过程

一、引言

所谓创造教育,就是将“创造学”(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的一般原理,通过教育途径,较系统地传给学生,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能力。简而言之,创造教育就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创造教育的深入开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自身教学过程,探讨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结合自身教学过程,探讨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好奇心——创新意识的萌芽

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

1.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和环境

创设问题情境和环境就是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的过程,通过设疑或举例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认识心理的矛盾状态,从而产生好奇心。教学中,教师再层层深入,逐步释疑,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让学生体验到愉快的学习过程。

2.注意课堂设计的科学性

科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地设计好每一节课,力求生动、有趣、好理解。设计一堂有科学性的科学课,应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满足了好奇,培养了兴趣,又带着问题去思考。而不是让学生解决了问题,没有问题再去探索了。尽可能做到课尽、趣不尽,使学生长久地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3.注意维持学生积极性

学生对什么都感兴趣,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老师应认识到,好奇是学生认识世界,实现社会化的起点,如果不予以支持和鼓励,将会挫伤其积极性。为了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和正确引导,教师应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切实改正。

(二)质疑——创新行为的举措

1.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吸引学生质疑

在教学中,要多点耐心,给学生质疑的时间与空间。面对学生的质疑,很少有耐心去思考与肯定:常态课下我们不了了之,甚至以批评来否定学生的质疑。要鼓励学生质疑,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质疑的勇气和信心。多点评价,给学生的'持久质疑加满油。只要我们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相信学生能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质疑的习惯,才有可能提高质疑的能力,教给方法。

2.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

(1)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氛围,保护好学生的好问和好奇的天性。(2)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乐于质疑,从中能享受到质疑的乐趣,而不是把它看做是苦差事。(3)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放思想,准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让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去质疑,在知识的作用上质疑,在知识结构上质疑,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等等。

(三)探索——创新学习的方法

目前大部分教学方式由于较少地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存在着学科内容的封闭、学习内容的不可选择、学生的学识与社会实际脱离等问题。探索性学习正是针对这种局限和不足,给学生开启了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从中自由地翱翔,从而得到锻炼和提高。这一学习方式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学科内容所提供的大量可探索的课题是探索性学习丰富的资源。这样的课程资源与学习理念和方法的结合,才使探索性学习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优化了课程的教学。

三、数学探索性学习

数学探索性学习对教师在知识、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探索性学习改变了常规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它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学生和教师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执行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以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执行贯彻。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执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还有待我们教师去实践。

参考文献:

[1]周丽。高中数学探索性学习探讨[J].农村教育,(03):75-76.

[2]燕俊彩。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农村教育,2009(02):165-166.

[3]张淑杰。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J].素质教育论坛,(05):109.

[4]李生荣。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初探[J].科学教育,2009,2(15):27-28.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中市长旺中心小学)

篇9:试析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规格论文

试析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规格论文

摘要: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它对素质、知识与能力方面都各有标准。但是现在素质教育与知识、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上逻辑似乎不够严密,对人才培养规格的主线的表述也存在分歧。从素质和能力的概念出发,探讨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中的适当表述方式,探讨能力在人才培养规格中的合适表述。

关键词:人才培养规格;素质教育;能力与技能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它是培养目标具体化的体现,是课程体系科学定位和调整的基础,解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是综观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总体来说还是存在缺陷,表现在多样性有余统一性不足,尤其在素质教育与知识、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上逻辑似乎不够严密,而且对人才培养规格表述的主线存在认识分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人才培养规格中素质与知识及能力关系的表述缺陷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都要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它不单纯是能力,也不单纯是知识或其他方面的东西,而是所有这些内容的概括――素质。

不同专业教学计划,在陈述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都会说明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本专业培养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再根据职业定向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分解指标,说明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如有的将知识、能力、政治思想都归结为素质的下位概念,认为培养规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要素、知识素质要素、能力素质要素、身心素质要素等,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为培养主线;有的把素质和能力并列,认为培养规格包括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或者认为培养规格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三要素,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两者的培养为主线;有的对能力做解剖,认为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再据此分别列明对知识点和素质的要求,这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这种将能力、知识与一大堆品质、心理特征及道德水平的要求并列来表述培养规格的方式,就使培养规格的内容臃杂、结构混乱,缺乏统一性。

提高学生素质,到底是该用“素质”概念来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内容,还是用素质、能力、知识几大体系一起来统领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人才培养规格中对能力的要求有无误区?

2 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差别

个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人们在表述和理解时往往把素质概念等同于或从属于“基本品质结构”或“基本品质”概念。这是素质的概念,本质就是指人的结构组成因素。构成人的结构组成因素很多,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很多人把素质和知识、能力一起作为平行概念进行排列。

个人的素质不能等同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要求的素质也是有重点的、突出的特征要求,而不是将普通受教育者基本素质要求的罗列。平常谈论的人的素质和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字面虽然相同,但落脚点却不同。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在素质,根本却是教育,是有关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中的“素质”虽然仍是与人的属性相关的,但却是对人的属性的塑造,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素质是有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素质。也就是说,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对普通素质的拔高,我们的教育是要让对象拥有独特的更优更好的素质,而不是让他具备作为个体的基本必要素质即可。既然是教育,就要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来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有的研究者把成功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这种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就要贯彻这一思想。

这里要规避一个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都会犯这样的毛病,把与专业有关的素质和作为培养对象的个人其他综合素质要求一起排列,共同列示,这样整个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就显得非常杂乱。尽管要把学生的各项素质提高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目标没错,但是毕竟要有所侧重。事实上,在教学安排上也正是如此。学校教务部门统管所有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具体的专业教研室再负责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培训。作为基础课程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要求可以不进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之中,或者即使有表述,也简单概括即可。有的研究人员将素质划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在讨论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只提和专业有关的素质,对非专业加以省略,就是对上述精神的体现。

3 能力与技能

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里,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决不是并列的、平行的。我们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在教学组织中按照这个总目标,根据组成素质的要素的内容来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加以贯彻实行。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不能将素质作为与知识、能力等要素平行的概念,而应该把它作为其他的上位概念来总括。在此基础上再谈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的构建才是合理的。

能力是素质的外显形式,素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以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为评判标准,这一点在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很多时候,由于能力不能量化成相关指标,结果能力的要求就转移成了技能的要求,实质上又转化成为知识要求,提倡素质教育的模式最终仍然回到强调“知识”型为重点的教学方式上。

(1)技能的实质是程序性知识。

与能力意思相近的概念有一个,就是我们常说的“技能”。这个概念也是我们在培养规格表述中用到的概念。以会计专业为例,在对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有的用“能力”概念来贯穿其内容,有的使用“技能”提高作为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到底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用哪个词汇更贴切,更能反映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高的直接要求?

在实践中一般说的那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技能,即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认知心理学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技能的实质是一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办事,与狭义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相对应。前者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而后者用于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包括如何从事并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通过习得技能可以使受教育者尽快获得相关能力,或者说获得能形成为能力的基础。将技能视为知识,并用程序性知识来解释,使技能习得具有了可操作性。

(2)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结构的主线应该是强调能力而非技能。

在很多专业领域,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没有绝对┆的区分,或者说知识和技能没有绝对的区分。以会计专业为例,有很多课程是既贯穿理论知识又传授操作技能,基础理论中要讲,会计实务中也是相同的内容加以训练,例如分录填写和报表的编制。这在认知心理学中被认为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具有相同的习得阶段,或者说程序性知识的习得首先是以陈述性知识的习得为条件。在此之后两种知识的习得阶段会发生变化,作为会计理论的陈述性知识通过巩固和提取运用来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和理解,而作为技能的程序性知识则通过一系列的变式练习来实现规则从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最终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程序性知识转化为技能。所以不管是不是会计专业,技能要求即是知识要求,只不过在教学环节中多用实践性教学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而已。

还是以会计专业为例。从能力产生的心理机制看,能力应该指人能够在意识的控制下,为了一定目的或目标而组织条件反射的特征。在这里的目标就是会计管理目标,有些目标是定式目标,有些是非定式目标。定式目标的条件反射固定下来就形成技能;非定式目标条件反射的完成则要依靠个人的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才能驾驭。社会上招聘会计人员强调经验,就是希望从业人员能将更多的非定式目标条件反射转化为定式目标条件反射,熟练自如的处理相关事情,减小突发事件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避免非正常因素造成经济利益的流失。所以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结构的主线应该是强调能力而非技能。

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与策略探讨论文

高校教学应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

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浅析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与借鉴论文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素探讨的论文

基于差异化视角的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都市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浅析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论文

农村金融“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

浅谈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浅谈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共9篇)】相关文章:

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2022-06-03

浅谈德国高校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迪论文2024-01-11

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2023-06-05

电气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2022-09-12

创新教研和开创教育新局面的研究教育论文2022-10-04

皮革制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2023-06-06

人才培养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论文2023-01-21

教育创新的经济学分析论文2024-01-17

论地方高等学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24-05-12

旅游管理中人才培养对比研讨论文2023-04-1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