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猪肉味散文

时间:2023-01-31 07:35:4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心中的猪肉味散文(精选8篇)由网友“hongyingtao”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中的猪肉味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中的猪肉味散文

篇1:心中的猪肉味散文

心中的猪肉味散文

小时候,在农村,家里喂有母猪,肉猪每年只能喂一头出来,都在130到200斤之间。临过年才杀,要给食品站交一半边,还得是硬边,自己家里只能吃软边。把一根猪剖成两半,从背脊骨的侧边砍下去,多的那一边就是硬边。杀猪时,父母亲忙忙碌碌,小孩兴奋不已。把猪身上所有的东西清理出来分门别类,挂在火塘上面用柏丫烟熏,肉熏干了就挂在墙上,这就是一年的猪肉了。只有杀猪时,才能吃到新鲜肉。我就一直以为,猪肉是熏好了才能吃的,新鲜肉只能在杀猪时才能吃。后来才知道,吃鲜肉才是最好的吃法。那时一周能见点油腥,炒菜时从捆好的腊猪油筒切下一片,或者是煮面时煎点腊油腊肉。没有人客来,一个月也难得吃上一回肉。我最喜欢走人户,到姨娘家、姑姑家、外婆家,多多少少都必定有肉吃。吃肉的感觉,肉香的诱惑,是一种盼望。

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怀念那时的肉的味道。煮肉时,香味弥漫整个院子,随风飘得很远,站在山上也能闻到河下人家煮肉的味道。那肉,闻起来很香,让人垂涎欲滴,有嚼劲,满口油味肉味。那时所有的人都喜欢吃肥肉,挡瘾,廋肉那就不算肉。

十多岁时,农村开始大变化,集体生产的时代终结,土地到户,农民的生产热情高涨,吃的问题被彻底解决了,家家户户都养鸡鸭鹅羊一大群,猪圈里大猪小猪一大群,一年分几次杀猪,家家户户都要杀三五头猪,多的十几头。墙上腊肉满壁,三年吃不完的都有。那些老腊肉,吃在嘴里夹口,涩口,但老人们还是喜欢存备起来,他们被穷日子过怕了,他们望着墙上的老腊肉,喜笑颜开。有贵客来了,他们就拿出一盘老腊肉,显摆自己的能耐。农村人养的猪,哪里吃得完,多半是拿去卖掉,换些钱。猪肉是最能换钱的,于是在农民中产生了养猪专业户。

逐渐地,我觉得新鲜肉更好吃,我一直肠胃不好,吃了腊肉便拉肚子,越来越怕回到农村去。大学毕业时,被分到矿山,当时不想去,一位长辈说,矿务局很多人想去都去不成,那些年,我们一个月六两肉,他们是想吃多少就有多少,食堂里天天都有肉吃。我动了心,一鼓作气跑到矿务局报了到。我是肉食动物,那些年拼命读书,是不是有几分在追逐着吃肉的梦想。

人们对猪肉的大量需求,导致养猪产业大发展,养猪大户不断涌现,饲料产业大发展。前些年回老家,幺姨父给我分享他养猪的心得,青饲料加配合饲料加尿素肥料,猪长得确实快,但化肥要临出栏时才能喂,喂早了猪会死掉。最好的饲料是黄豆粉,稍稍加点黄豆面,猪长起来快得很。他最快时三个月出栏,一年三茬,最快的一头猪一天长三斤多。去年国庆,没事就回老家参观一个养猪场。刚建好一年,一大片猪舍,一个圈里就装了几十头,共一千头,一般大小。圈舍封闭严实,四季恒温,冬天温度低了,便要烧锅炉升温。离圈门还有两三米远,便闻到臭味加热气,顿觉反胃,不敢再往里走。猪场旁大路上是一家饲料公司打的标语:热烈祝贺金华村某某养猪场首批出栏每头猪纯利润365元。在木阁寨上面还有一家,两千头一栏,由于时间来不及,没有去看。今天的养猪方式,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五个月出一栏,集团公司全部拉走了,再给你拉一栏小猪,如此循环往复。

这样的养猪法,挤掉了养猪散户,越来越没有小规模养猪的了,农家养猪亏本,只是少养点,自己吃,很多农村人干脆不养猪了。市场上越来越难买到猪草粮食喂出来的猪肉了。

猪肉原本的味道没有了,索然寡味也可以用来形容猪肉了!

那些年在大队的小学读书,回了家主要任务就是扯猪草,在园子里、田埂上,山坡上,到处找猪草,田地里各种嫩嫩的草类、黄了的菜叶子,田埂山的夏枯草、车前草、苦麻菜、地瓜耳朵,山坡上的构树叶、冬瓜树叶之类,一背篼背回家,和着米糠、麦麸煮了,猪儿吃了,慢慢的悠着一年多两年才涨到百几十斤。那时的猪肉味,是黄菜叶红苕藤各种野菜野草中药材在猪肚子里消化造化出来的.。如蜂蜜,菜花蜜有菜花之香,槐花蜜有槐花之香。猪肉,则有着来自于大自然的醇香。

在城里,倒霉的就是买到城边那些人用潲水喂出来的猪肉,我却偏偏遇到了一回。看起来很有油性,可把肉一煮,全化掉了,一锅油。灌香肠,熏不干,油直流几个月。不敢吃,害怕整个人也被化掉了。挂到第二年,被蛀虫吃光了,扔了。

有人喂出了跑山猪,还是黑猪,规模化养殖。在市里一个门市部一问,要8888一头,摆在柜台里的斤把重一袋,标价298,吓懵了。推销员介绍说,他们养的猪远销大城市高级酒店,成都航空订购了他们的猪。这年头,要回归到猪肉的本味,得用高价钱了,小老百姓,你就去吃现代没味道的猪肉吧。

有专家在网上站出来说话了,说的是,山里的猪细菌、寄生虫多,没有养猪场的安全。可我怎么都认同不起来,那些牛羊,都要用圈舍养出来才安全了?

经得住舌尖的检验,才是好猪肉。

于是,我们就往大山里钻,往农村的旮旯里去,离城市越远的地方越好。我们在那里,运气好的话,是可以买到青饲料加粮食喂出来的猪肉。即使花了大价钱,还是为买了好猪肉熏腊肉过年而心满意足。

在此,浓重怀念猪肉那原本的味道。

篇2:心中漫延的年味散文

心中漫延的年味散文

明天就是除夕了,得准备一副春联了!每年的除夕,红红的春联贴上大门,喜庆的气氛如红日东升,让人多出几分激动来。

下午借给领导外出办事之机到西门广场一看,卖各式大红灯笼和印制春联及“福”字的,还有摆地摊丢圈、投球的,还有用一次性塑杯摆着买金鱼的,卖各种各样儿童玩具的,满街都是!车辆因往来汇聚太多而阻塞。办年货的人,男女老少,更是人山人海,真是热闹非凡啊!

我不喜欢印制的春联,因为那上面的内容虽然有很多可代供选择,但太过于版式化了,显现不出书法的灵性来。我希望找一个书法功底深厚的人写一副我自己编撰的春联!正在想着,我看到一位清瘦的古稀老人,正在西安(小城西门到安织公路)边的行人道上摆摊为人写春联。仔细一看,这位一年平和而有文人气质的老人,正是黄良锦先生!我看过先生展出的书法,其行书、草书书写自然得体,沉静大方,体势如行云流水,让人感到其功力之深非一日之功。我感觉到,能遇上黄良锦先生,应是一种缘分。于是我走到先生身边说:“老人,请帮写副春联”。老人头也没抬地说:“好,写那样内容?”我心里暗暗激动,并及时想出一副对联:

上联:云海行雨五谷丰;

下联:春潮盖地万家乐。

横批:欢天喜地。

因为今年儿子愿望回老家陪爷爷奶奶吃团圆饭,我觉得他长大了,懂事了,心里高兴。加上二老的身体比以往好多了,工作上也算顺利,这很让人欣慰。所以想出了这副春联。

当我将内容告诉先生并请他书写时,他抬头看了看我说:“好像我们是认识的?”我说:“每年春节,县文联书法协会组织的书画展都都去参观,多次看过您老的作品,晓得您老的书法不仅在普定有名,还在省、市一级多次获过奖。应该也是全国书协会员?”老先生笑了笑,轻轻地摆了摆手说:“不说那些,这只是点爱好,要过年了,出来混混日子而已”。接着他问我:“这内容是你想出来的?”我点了点头说:“是的!”先生不假思索地肯定:“好!好联!我马上写!不过,这样的对联,得写大气点,建议一张纸两剖,连起来写!”我听后说:“行!按你的!”周围听到我与老先生对话的人纷纷围上来看先生为我裁纸、化墨、铺纸、蘸笔、提腕、书写。先生将一张纸一分为二裁好后,铺接在地,挥毫泼墨,行云流水,潇洒自如的行草从笔端展现。由于纸张恰好够写八个字,所以上联写成:云海行雨五谷丰登;写完才发现多了一字,因此请我在下联的内容上再加上字。我胸有成竹似地说:春潮盖地万家乐和!先生说:好!

春联写成,有人在一旁问:好!多钱写这样一副?老人说:你看着拿吧。那人还是要问。老人抬起头来看了看,那是一位农民。于是说:那就十六块吧。那人虽没说什么,可那表情暴露了他的心:嫌贵。我见此情景说:“老人的书法,获过省、市大奖,专门到他家请都难请。能得到他写的春联,那不是钱的问题!”

老人给我写好春联后,我奉上一百元的心意,老人无论如何不收这么多。还是我说来说去,才勉强收下,还连声说谢。

我因遇上老人而激动,没想到天下还下着毛毛细雨。虽然老人将帮我写的春联放到树冠很大的香樟树下,但那墨一时难干。在我等待的过程中,老人的摊位热闹起来了:争着请他写春联的`人多起来了。而且有不少人还用得着我编写的内容,请老人按此内容帮写。看到此联,围观的人说我也算得上文人,纷纷投来敬意。有的还请我帮编春联。我说我算不上文人,真要算的话,也只能是半个。因为我只是喜欢文学而己,是一种业余爱好,虽然也在地方报刊上发过几篇诗文,但现实中有自己的工作,都是以工作为主。

说归说,人们还是觉得我非同一般。见我想拿走春联却又怕墨汁淌了不好,纷纷帮我出主义。黄良锦建议我分几次平平地端着回家,因为这离我家不远。在两位老人的主动帮助下,加上我与儿子,一次就拿回了家。虽然有几个字上那墨汁有些淌,但总体上影响不大。

到了除夕之日,因为我们一家要回老家陪父母(儿子称的爷爷、奶奶)吃团圆饭,所以安排好时间,除夕前的晚上贴上门去。

看着这副气势不错、功底比较深厚的书家所写的春联,我心中的年味早已暗自漫延开来!

篇3:心中的年味的情感散文

心中的年味的情感散文

打开电视,新闻里不断播报着“春运”的消息,春节越来越近了。

昨天,一同事准备请公休假,要专程回四川老家,陪自己的老父亲过年去了。他还说,老家过年很热闹,他是去寻找年味的,这几年在城里过年闻不到年味。

听他这么一调侃,我脑海里不断闪现出过年那春意盎然的节日里,一家家人忙前忙后,一盏盏红灯笼,一个个中国结,一节节烟花爆竹,一张张年画春联在千家万户门窗上绽放的春节景象。

可是时下也听到身边不少人说觉得“年味”越来越淡。早上和同事聊天,她说起每回跟老公去乡下婆婆家过年体验了很多的***俗,过年的味儿好浓。但她在城里过时却感觉不到,很平淡。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叹。这是为什么呢?细细思量,不难明白,原来,都市春节生活已被你来我往的吃吃喝喝占据了;亲朋好友间的交往也在昏天黑地的麻将桌上和斗地主的牌局中了;孩子们都整日地盘踞在电脑桌前了;甚至有很多人的交往在名烟名酒甚至红包的交换中了。真正的亲情交往少了。家中父老兄弟的望眼欲穿的等候也被一个电话或一条信息取代了。可悲啊!

想到这里,我自己感到很欣慰,因为我这几年都是回老家过年。去年我虽没有回去,但是把我的父母接到我家来过年了。今年打算回老家去过。我不由得再次想起每次回富源老家过年的情景:杀猪宰鸡,炸洋芋皮荞丝花生和肉圆子,做各种各样好吃的。大年三十的那晚上,贴年画、放爆竹、敬灶神门神等各路神仙后,全家围坐在铺满青松毛的`地上,那儿已摆好12到18碗菜,磕头之后就开始吃了。酒足饭饱,全家人磕着瓜子,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初一初二这几天,男女老幼在小集镇上,放鞭炮、玩春欢、写福字、猜年画、品年糕、游园灯谜、舞耍狮子、敲锣打鼓、荡秋千、走高跷,有的人走亲戚、赶热闹的民间街会,热闹之极,到处洋溢着一种拜亲谒友的浓浓氛围。这些春节娱乐活动和习俗到处渲染着深厚的年文化,透出浓浓的年味。

最高兴的莫过于村里的小孩子了。他们漫山遍野疯玩,打灯笼、打得螺、玩过家家。他们身上装满了响炮竹,时而不时地甩一个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大哥,你好!”一声问候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一看这不是我邻居杜丽萍吗?她提着一大袋装好的香肠。“哟,你好在准备过年的食物了啊!”我笑问她。她嘻嘻笑道:“趁早啊!临近过年时忙不过来。娃娃放假要回来过年了,得给他好好补补身子。”“哈哈哈!一个好妈妈!”我夸奖她。

这几天,不管行走到那儿,随时会听到《常回家看看》的歌声和人们谈论过年的话题。曲靖城乡市场到处是置办年货的热闹,各种春节促销活动如火如荼。天上和地上,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载着归心似箭的人们奔向家乡。他们有的是因为家里有亲人倚门望归,有的是因为能与各居一方的亲朋好友互叙往事,推杯把盏,有的是因为去探寻心灵深处记忆中的痕迹,看一看,走一走那些熟悉的地方,那村前的溪流,田间的小道,村旁那片红土地和后山的那片树林。

下班回到家,我接到远在他乡当兵的侄子电话,他兴冲冲地说已请准假了,即将回来过年了,路过曲靖,要来看望我,给我带了一点土特产。我听了很高兴,不是因为土特产,而是可以见见这小家伙——我看着长大的。

记得元旦期间,我回到老家时母亲还谈到,远在福州某部队工作的小弟也要携妻小回家过年。父亲笑着说:“你母亲和我不图你们给我们买啥,我们都有。主要是期盼你们兄弟秭妹几家子到时都能回来,聚一聚,说说话,见见我那些孙子孙女们。至于如何过年倒是无所谓。”

我听了很是感动。不由得感叹到,什么是年味?原来只有让自己的心灵融入那种有着亲情的陪伴,有着记忆中熟悉的东西,有着喜庆、热闹、祥和,有着老少皆宜的红红火火的氛围,这样的年才会过得有滋味、有精神、有感觉、有欢乐、有幸福感。

过年的真正意义在于亲情的相聚,团圆。过年就是在父母等待儿女回家殷切的目光里,在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共同举杯的气氛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的岁月中,过了一年就少了一年。说白了,过年是一种团聚,是一种亲情,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氛围,更是一份翘首的期盼。过年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唠唠家常,兄弟姐妹欢歌笑语,陪父母说说话,那种亲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过年了,回家吧!

想到这儿,我不禁开心地笑出声来。女儿打趣地问道:“老爸您有啥好事,说出来让我和妈妈也乐乐噻!”

我回答她:“爸爸闻见年味了。今年,咱们一家子要回爷爷奶奶家过年去啰!”

篇4:吃猪肉现代散文

吃猪肉现代散文

昨晚8点,朋友小刘打来电话,说明天她家杀猪,叫我去吃猪肉。我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去。

第二天,我起个小早,从家步行4里出村到了公路,等了十多分钟坐上了公汽。二十分钟后,公汽到了终点站。我花了10元钱打了一辆出租车,只用几分钟,就到了小刘的家门前。

小刘家门前,泼洒了一大片的猪血水,冻成了冰。院子里,几个大嫂端着菜盆来回走动,几个小孩子跑来跑去。小刘看见我,急忙迎向我,把我领进屋子。

屋子里有很多人,大概是小刘家的亲戚、邻居。女人们见了我,都嘘寒问暖的,不容我推辞,脱掉我的鞋子,把我推到炕里。之后,留下一位陪着我,其余的女人都出去干活了。在屋地木凳上坐着不同年龄段的男人们,他们都站起来,谦卑地笑了笑。这时候,我忍不住咳嗽几声,我感冒还没彻底好。吸烟的几个人,赶紧把烟掐掉了。

我对朴实的乡民向来有特殊的好感。我没有主动和他们交流,我的性格有点古怪,有的时候滔滔不绝;有的时候三缄其口。只是,这个时候,我纯粹是出于尊重,心想,这些男人看着似乎有些拘谨,但他们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男人,我一旦没话找话,便有轻佻之嫌。以我的认识经验,初次见面,最好少说话,深沉一点,温和、平静的表情和得体、大方的行为,足以留给人一个好印象。

我拿出手机录像,笑呵呵地说,我好多年没有看过这么温馨、热闹的杀年猪的场面了。炕下坐在木凳上的男人们都附和着笑了笑,很理解很支持的样子,也有一点点的羞涩。

我家也在农村,可小刘所在的乡村,相对来说比较偏僻,那里的民风民俗还很淳朴。

开始吃饭。炕上、里屋地、外屋地各摆放了一个饭桌。就像操办一件喜事一样,人来人往的。几个妇女往饭桌上端菜,一大碗一大碗的。干白菜炖猪血、粉条,干白菜翠绿翠绿的,猪血紫红紫红的,粉条白亮亮的;酸菜丝炖猪肉,哎呀,酸菜丝切得那个细,猪肉油汪汪地打着颤;大豆腐炖白菜,我最爱吃;芹菜炒瘦肉丝,没放多少油,清淡、爽口;红焖肉,看着就有一种质感,颜色也恰到好处;腌制的.芥菜疙瘩,擦成条,和排骨、几个红辣椒放在有些辣,我不敢吃;宽粉、鸡块、蘑菇放在一起炖,也很好吃。炕沿放一盆栽葱,郁郁葱葱的,小刘薅下几棵,扒了皮,用手抹了抹根,也没洗,就放在了饭桌上,大家伙儿丝毫没迟疑,拿起葱就蘸酱。

各碗的菜才动几口,小刘就赶紧添加,一个劲地说,啥菜都有的是,可劲吃。我也不喝酒,叫小刘直接给我盛饭。我发现,小刘开始用大碗给我盛饭,后来,她好像思考了一下,又换成小碗。当小刘把一小碗小米饭递给我时,我说,换成大碗,小碗吃饭,我不习惯。听见我说话的人都笑了。

我吃了两碗饭,吃了很多菜。我说,从昨晚接到小刘的电话,今天早上我就没吃饭,攒着肚子,等着好好吃一顿杀猪菜呢。

饭后,其他人散去,小刘的眼睛湿湿的,带着哭腔对我说,我们家那口子你说他欠不欠,半年前晚上下班,在路上捡到一个小猪仔。你说他非得捡一个小猪仔回来干啥?咳,这头猪死得太惨了,杀了六七刀子都没死,嗓子那地方,都捅烂糊了。我听了,心里一惊,咋?捅了六七刀子,猪都没死?小刘说,本来找了一位会杀猪的,可是,他临时有事来不了,没办法,又找来五个不会杀猪的来帮助杀猪。我没吱声,满心的伤感和感慨。小刘接着说,往猪圈一看,空空的,心里不好受;这头猪吃食才好呢,一顿半桶食,闶阆、闶阆吃。

聊了很多,眼看下午三四点钟了,我对小刘说,不早了,我该回家了,你把我的皮鞋递给我。小刘哈哈大笑,说,就你有皮鞋啊?你说话从来都是那么有意思。

回到家,我的脑门生疼生疼的,被北风吹的。其实,我去小刘家吃猪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我和小刘相识于半年前,是在一个亲戚家认识的。当时,我感觉她很实在,就和她多聊几句。后来,我俩在街上偶然相遇,并且在超市给她买了一点礼物。礼物也没花多少钱,是我用偶然得到的超市卡买的,超市卡的资金额比较大,我也不心疼。

从此以后,隔三差五我就接到小刘的短信和电话,说太感谢我了,非要回请我。我耐心、诚恳地对她说,我们是真心相处,不是酒肉朋友。我们挣钱都不容易,你家还有一个艺术生,不要随便乱花钱。我们家有那么多的粮食,干嘛特意到街里吃顿饭?如果你不听我的话,我就不和你好了。小刘说,要给我一袋子小米,我说,我婆婆给我好多小米呢,吃也吃不完。

我不忍心她为了我花钱。

当小刘请我吃猪肉的时候,我坚定地答应了,我不想叫小刘背负人情债,我想叫她安心。

篇5:饕餮牙猪肉散文

饕餮牙猪肉散文

我1974年12月高中毕业,虽然父母都在公社卫生所工作,放学回家面对的是农村田野,可因为我是城市户口,毕业后依然被列入上山下乡人员名单。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毕业离开教室时,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的一行大字“我们都要去修地球了!”

下放在本县,比那些来自上海、安庆市的学生相对要舒服些。不过,由于姐姐已是下放学生,我下面还有妹妹、弟弟在读书,父母的工资又低,想在家里沾什么便宜也不行。

下放的地点是一个“五七农场”,农场位于该县最大河流的西北部,我们的任务就是拜贫下中农为师,“战天斗地”在一片沙滩上。沙滩,据说是清代某年发大水冲破堤坝时留下来的;原有一片松树林,一声令下活生生被连根砍掉要改种水稻。农场归生产大队管,下放学生最多时有8名(全公社上百名)。我们每天天麻麻亮就被场长喊醒,然后去沙滩根据季节为种水稻而忙碌,干了约一个小时后才回场刷牙洗脸、吃早饭。炊事员是由各生产队轮流派来的农民,一般只要求家庭成份好,愿意烧饭就行。说到烧饭,我想应该重点讲述那时“吃”的事——无论那个时代,对一个或一群人来说,“吃”总是摆在第一位的大事。想方设法不饿肚子,毕竟是生存的基本需要。再说,“吃”原本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沙滩生活、“接受再教育”,恼人的问题是缺水,不消说水稻的产量极低,连蔬菜也长不好。在农场一年到头,能吃到蔬菜是很稀罕的事,最常见的'菜,只有大水缸腌萝卜。我在农村呆了近四年,三餐饭几乎餐餐可见“红锅”炒腌萝卜(没有香油,只将锅烧红直接炒菜)。有时,腌萝卜也吃完了,我们就只好将醋加水泡饭吃。后来县里下来工作队,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将红辣椒整个放置玻璃瓶中,然后加盐腌制数小时后就吃,这种菜好看、下饭,很受大家的欢迎。

永远难忘农场“赐”予我们的一次丰盛加餐。当时农场养有一头杂交种牙猪,这头猪三百多斤,在农场的“贡献”可不小。周围生产队和社员家有猪需要配种,这头猪就被牵去“工作”,生产队和社员适当要给场上一点报酬。后来,不知猪是不中用了还是病了,场上决定宰杀它。猪杀掉后,烧了一大锅肉,农场学生和看场农民,中饭每人免费一大碗。那天,大家都喜笑颜开,终于集体“会餐”开荤了!

记得那是盛夏的一个中午,我端了一碗肉,只想到尽快吃肉而没有打饭。我坐在食堂后门的门坎上,用筷子夹起一块肥肉就往嘴里塞,可用牙一咬,肉竟咬不动。我转身询问是怎么回事,一位场员不客气解释说,这是杂交老种猪,肉肯定很“犟”;说完,他还“白”了我一眼。我看到,大家都低头在认真咀嚼,连平常公认娇滴滴的“阿拉”王小妹也不做声,于是我默默无闻也用起了“牙功”。天气本来很热,加上嚼肉出力,我当时吃的是汗流浃背。那每块肉尽管切的大而厚,又没放酱油白喳喳的,可一碗肉很快还是被“消灭”在肚子里了……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不是发愁没有吃,而是要控制吃、讲究吃,要吃营养,为养生而吃;若不注意吃,就可能被“三高”等病魔缠住。我虽然懂得科学进餐对健康有好处,可过去农场的“吃”事怎么也忘不掉。因此,现在我对“吃”几乎依旧从不挑剔。在外出差时,同事们知道我东西南北什么地方的口味都能适应。在家,有一桌菜能吃饭,少菜一碗腌菜照样也能香喷喷地吃。我还经常告诉已大学毕业工作的孩子对“吃”不要太讲究,尤其不要浪费。

篇6:米粉猪肉优秀散文

米粉猪肉优秀散文

我很爱吃肉,不管什么肉都很爱吃,到了无肉不欢的地步。年轻的时候,老天爷比较眷顾我,无论吃多少肉也不会被身子骨完全吸收,肚子不大腰杆不粗令身边的人羡慕的不得了,他们常常追问我是用了什么方法保持不胖。我笑而不语,我凡人一个,又从不讲究养生,我哪有什么方法?只能让人家叹气而走,或羡慕、嫉妒而归。

现在年纪大了,青春不再,身上没有了阳光,老天爷也开始嫌弃,身体机能开始紊乱,吃的肉中的很多营养被吸收到了身子骨里,体重蹭蹭往上长,挡都挡不住,想想都好可怕。现在也还是被羡慕和嫉妒,羡慕有一个大肚子,嫉妒身子骨好能够完全吸收营养。面对这调侃的羡慕和嫉妒,我还是笑而不语,只是笑的时候多了一份牵强。

如今吃肉的机会真多,可选择的肉类品种也很丰富。有机的,无机的,出口的,进口的,五花八门,挑花眼睛。在众多可选择的肉类里面,我又偏爱吃米粉猪肉。这个偏好,大概跟我从小吃到大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我小时候家里没有电,用的是煤油灯,更别提冰箱这个词了。十岁以前我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我们山里人家谁有电冰箱,连冰箱长成了什么样子我也是不知道的。就连大街上的店铺里也没有冰箱一说,冰箱就是一个天外来物,稀奇得很。但小时候还是吃过冰棍。吃的冰棍是专门有人从其他地方用一个泡沫箱子,用单车拉到我们山乡里面来卖的,一大早翻山越岭过来,到下午一点多钟就得赶路出了大山,要不然回到家天就要黑了。

没有电源,没有冰箱,这就造成了我们天气暖和时要吃猪肉的困扰。过去的老祖宗也聪明的很,其实早已想到了一个绝妙办法,做米粉猪肉。米粉猪肉是在做过饭以后,把猪肉经过腌制后用大米米粉把猪肉包裹起来放到锅里,利用灶膛里的余温把猪肉烘烤干而成的。这样让没有冰箱时代的山里人能经常吃到猪肉,也是一个绝佳的办法。做好的米粉猪肉放起来,每一次想吃粉蒸肉的时候,就取一碗来放到饭里一起蒸。这个聪明的办法,我们山里人家家户户独从老祖宗手里延续过来了,一直延续至今。只是各家各户做的时候添加的调料不同,但做法大抵是相同的。

我是一个贪吃鬼,从小捡鸡粪吃的时候就喜欢跟在大人的后面跟屁虫似的,看着他们做吃的。据说我很小的时候大人把我抱到晒坪的地上让我自己爬,我爬在地上专门找鸡粪,抓起就往嘴里塞。这个我自己没有印象,但随着我渐渐长大,常常被人笑话,我想大概也是真有其事。

我母亲做粉蒸肉的时候,我就跟在后面端个小凳子站起来看。多看了几回以后我也就记住了。

把一大块肥瘦相间的猪肉洗干净,连皮一起切成三个手指宽,半个手指头的厚度。切好的猪肉放在一个大碗里,加点糯米酒和少许水进去使劲抓直到猪肉把糯米酒喝水吸干了为好。老人家说过了,一定得加点水和糯米酒进去,这样吃起来也不会干巴巴的。

接着放一点茶油、酱油、盐和味精,放一点新鲜的九层塔,如果没有新鲜的'九层塔,她就去把屋檐底下把挂着的干九层塔取来一些,当然她还会把挂在一起的干薄荷花也一道撸下来一些,用手搓成了末子撒在猪肉上面。所有的调料配齐后再次把猪肉一起用手抓均匀,放置个把小时左右再做。

猪肉腌制的过程里,就炒制大米粉。大米粉,是我们自己家的大米用磨子磨的。磨的时候会添加一把糯米进去,增加口感。大米粉放点姜丝炒一炒,炒到稍微有一点发黄,姜的味道和米粉的味道就出来了。

大米粉炒好就可以接着下一道工序。把腌制好的猪肉,放到米粉里面滚一下,使其沾满米粉,再放到还有余温的锅里面。就那么放着,放一个晚上过后猪肉也烘干了。这样的米粉猪肉可以多放几天,少则能放一个礼拜,多则能放十天。

烘干的米粉猪肉,我们一般是蒸米饭的时候夹一大碗一起蒸。我们山里大人都烧柴火,用大灶台大锅做饭,大多数人家里早上做饭的时候把一天的米饭做好,用柴火做饭,先把米煮软,捞起来用甑饭桶蒸饭。这个时候也就可以把米粉猪肉连碗放到饭上面,约莫个把小时左右,米饭蒸好了,米粉猪肉也蒸好了,软乎乎的,碗底下大半碗的猪油。

掀开甑饭桶的盖子,米粉猪肉的清香味和米饭的香味扑面而来,令人垂涎三尺。往往这个时候我就先吃饭了。母亲会给我打一碗米饭,淋一点碗里的猪油在饭上面,再给我夹两块米粉猪肉,把碗塞给我,让我端着跑出去独自吃了。我就端着碗到处跑,扒一小口米饭,吃一小块猪肉,有时候把两粒米饭喂小鸡,有时间丢一点猪皮喂我的大黄狗。面对又香又软糯的米粉猪肉,我是舍不得一大口把猪肉吃了,宝贝似的珍惜得不得了。等把一碗米饭吃完了,还有一大半块猪肉,然后再舔一舔放到碗里,又端着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舔一下,回到家的时候,又夹起猪肉一把塞到嘴里,把碗伸到母亲的面前,朝她再要米饭和猪肉。我就这样吃了两碗米饭,撑得肚子圆圆鼓鼓,满嘴猪油,等到他们做好菜再吃的时候我已经不用吃了。

姐姐嫁人时我还在上小学。姐夫家里条件比较好一些,家里吃的东西多,我就经常厚着脸皮去她家里玩,玩了以后自然是要留下来吃饭。她知道我爱吃什么,也是给我蒸米粉猪肉吃,味道跟我们母亲做的一样,可见她是得到了母亲的真传。我也在其他亲戚家里吃过米粉猪肉,但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好像没有用九层塔腌制过,也好像少了干薄荷花末子,要么就是少了姜丝炒米粉的那一道工序,要么就是干巴巴的啃不动。

因为我的吃货本性,母亲总担忧我长大了会变成只会吃的大傻子。于是她隔三差五蒸一些米粉猪肉出来给我吃,希望我能吃得聪明一些,油滑灵光一些,将来有机会了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从小到大米粉猪肉是吃了不少,我也确实是从大山里出来了,但我并没有变得聪明。倒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反而是一年比一年笨拙,我自己也怀疑是不是贪吃的本性使我变得不够聪明。

自从走出大山,在家的日子少了,一直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停奔波。从南到北一路过来,又从北方浪迹到了国外,吃米粉猪肉的机会也就愈加珍贵起来。每一次回到家里,米粉猪肉是少不了的,吃起来还是小时候的那个味。在其他地方漂泊的时候也曾经尝试做过好多回米粉猪肉,由于条件和材料的局限,做出来的米粉猪肉再也没有了那个味道。到如今,我还是时常做起来吃,不对那个味,但对了那个形式,吃的就是那个情怀!

篇7:俗味散文

俗味散文

很多时候敲文字,都会用到俗这个字。

其实,每个人都有俗气的一面,尤其是女子,但俗有俗的好处,不俗的女子,怎么能理解世俗烟火的味道,俗一点儿好,难得有时间俗一回。其实俗的女子有时候很有味道,那种高雅的俗气是很多人装不出来了,尤其是小情调的女子,想着那俗得媚人的风情万种,心里面就嫉妒得不得了。

俗,一定是带有烟火味的那种,不然,就俗的没有底气了。真正俗得有味的那种女子,才算得上小资情调。

不知从那一天开始,我也喜欢上俗这个字,尤其是看到那些俗得要命的女子,心里就生起深深的羡慕。看着她们一个个像妖精一样在我眼前晃动,心里就冲动得想把自己也装扮成妖精。

俗,一般和女子心情有关,有些俗味无关乎爱情。当女子遇到爱情,那种俗就算是低到尘埃,也心甘情愿。俗,一定是心里有了爱,才会矫情,才会把女子最妩媚最温柔的一面表现。

说到爱情,就会牵扯到很多跟它有关的事情。比如一个女子心里有爱,那满满的柔情就会随时显露在脸上,看什么都是满满的,满满的情,满满的爱,满满的笑,那些小矫情无意不表明她们心里的情愫。中午看雨的说说,我噗嗤一声乐了,她说:深情莫过于此,梦里梦外都是那个人。这就是女子最可爱的一面,那么毫不顾虑的张扬,毫无顾虑的矫情,梦里梦外都装着那个人,想必那个人在她心里的分量,是多么重。原来,爱情就是这般味道……

这几天,上班闲时看了很多好友寄来的书,爱情文字专家,莫过于张小娴了,看她的文字,你会慢慢跟随她的笔迹走进书里,有时候,就好像是在写自己。记得看得最专心的一次,那是一个雨天,整整的一个下午全部都用在她的文字里,看到美好的爱情,我感动了,看到悲伤的结局,我落泪了,我就是这么柔软的女子,向友说起,友说我太感性了。原来,自己也有这么俗。

有时候想,让自己也俗一回吧,哪怕仅仅只有那么一次,只要时间,人物,地点,场合都对,我也会让自己俗到低谷,毫无顾虑的.爱一回。人的一生真的太短了,如果能在有限的时间好好的俗那么几回,也不愧对来尘世一次。

我一直子在想,身为女子,最可怕的应该不是怕老。而是在有生的年华里,一些情感被辜负,被压抑。

看雪小禅的《禅是一枝花》,里面那段《优雅的老去》很是入心。是的,女子,应该优雅的老去,应该去学做一只蝴蝶,穿一身红衣,要美就美的炫目,美的妖艳,即使有一天我们老的走不动了,但我们还有一段最美最美的记忆。

女子的俗,有时候是那么的矫情。周末了,早上带女儿去爬山,遇见一中年夫妻,两个人走在我的前面,手拉手的一边走一边看周围的风景,男人细声的说话,女子时不时发出几声娇笑,他们的声音那么温柔。我知道,我羡慕了,羡慕得有点嫉妒,不是嫉妒他们的温柔,而是嫉妒那女人都接近中年了,那笑声还那么媚人。

记得有一天早上出门时,看着镜子的自己,感觉面容是那样的苍白,顺手拿起口红想给自己最红的一抹,涂抹上去以后,那感觉那么怪怪的,最后试了几次,还是拿起餐巾纸抹掉了。其实,我心里想对自己说,俗吧,让自己多俗几次,只是这些话我只能说给自己听。

和朋友在一起闲聊,都说现在的光阴怎么变的这么短了,一天的时间还没有怎么好好打理,就很快的过去了,是的,时间太短暂了,尤其对我们这层年龄的女子。

很久没有逛街了,那天和朋友逛街,看见橱窗里那些五颜六色的服饰,感觉那么格格不入。我喜欢素色服饰,淡雅的那种,我觉得素色女子一样迷人,即使没有风情万种,那种高雅的俗足矣牵引很多人的视线。

其实,俗气只要不过分,不太那么刺眼,都可以令自己俗到舒心,赏心悦目。以前一直以为俗气的女子不怎么看好,感觉那不是自己想要的,可是近日特别迷恋俗的味道,也许就像雪小禅书里说,再不俗几回,真的就老了。

和友闲聊,友说,俗吧,女子是应该带有俗味的,就像矫情,只要自己心里喜欢,想怎么着都可以。

俗气,俗味,我想,我是应该好好让自己彻底俗一下了,不然,真的有一天老了,我年轻时候的资本还有什么价值。

俗吧,俗出女子的本色,俗出女人的味道,满满的那种,带那么一点野的风情,也不枉女子一回。

篇8:那些年,那些味散文

那些年,那些味散文

以前,老家的年味是从腊月十八、十九扫尘开始的。家乡有句俗语:要得发,扫十八,要得有,扫十九。腊月十八、十九这两天,家家户户都扫尘,把房屋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除旧迎新,寓意来年发财,全家生活红红火火,事事顺顺当当。

每年扫尘,都是父亲的事。早晨早早的起来,父亲就忙活起来了。找来竹竿,把扫帚绑在竹竿上,用旧衣服把头裹起来,父亲就开始扫尘了。我们家的六间泥土房,蜘蛛网、老鼠洞特别的多,父亲一间一间认真的扫着,不放过一个角落,房顶的每一个柴芭间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每间房墙角的老鼠洞也被父亲一一用泥土堵上了。忙了半天的父亲,脸上、身上都是灰尘。那时我和小伙伴,欢乐着走东家,奔西家,看哪家扫尘扫的干净,争相攀比着,结果都认为自己家最好。

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的日子。家家户户晚上都忙着包饼,有菜饼,有糖饼。每家的土锅灶上都贴上用红纸写的:“灶老爷上西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中间再贴上灶老爷的画像。那时的我,学父亲和母亲的样子,面朝灶老爷跪地磕头,口中默默地念着从母亲那学来的祈祷:灶老爷,您到西天多说好话,让我们全家吃饱肚子有钱用,每年“送灶”我们都包饼给您吃!那时的我总感觉,过年了有好吃的,都是灶老爷给的。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都忙着合伙做豆腐,两家或者三家一伙,做好了每家分十来斤,要不就是买猪肉、包馍头、榨肉圆。那时哪家过年能买五斤以上的肉,就是比较富有的了。最热闹的就要数大年三十那一天,家家户户都有油味、肉香了。中午的那顿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父亲烧锅,母亲总会把大菜、肉、肉圆、海带、粉丝等按区域放在一口锅里蒸煮,烧好了再把同样的菜一盘一盘地盛起来,那香味现在想想,还有流口水的'感觉。年龄大点的哥哥还会偷偷摸摸地买来一瓶酒,小心地倒在酒杯中喝几口。从不喝酒的父亲,也会在哥哥的劝说下抿一两口酒。每年年三十喝很少酒的父亲,在我的记忆中,下午总是睡上一觉,母亲说是醉酒了,现在想想,父亲是装醉的,就是想一年忙到头,好好的休息一下,也认为日子不错了,过年了有酒喝了,还喝醉了。下午,哥哥们就忙着贴春联,我就吵着要压岁钱,父亲、母亲、奶奶总会不分大小地分别给我们兄弟姐妹五分或者一毛的压岁钱。我和小伙伴就会拿压岁钱买糖吃,买小掼炮玩。那些年我家大伯帮人家杀猪,把猪尿包拿回来,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就把猪尿包用锅堂里的灰把尿包磨薄,然后吹起来当气球玩。没有自己气球玩的小伙伴都羡慕得要死。年三十晚饭后,母亲和姐姐就忙着炒花生和向日葵子,炒好后,连同年糕每人分一点。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我六岁,还不会嗑向日葵子,父亲和母亲就用自己的嘴巴嗑给我吃,他们嘴里的向日葵子一满了,我就屁颠屁颠的跑去,他们就嘴对嘴地把向日葵肉吐到我的嘴里,那时的向日葵肉,好香。

年初一,大人们就忙着看小纸牌了,我和我的小伙伴各人口戴里都装着好吃的东西,跟在玩麒麟或者唱民间小调人的后面,快快乐乐地能跑几庄人家。

现在,在城里工作多年,每年忙上忙下的,吃的、穿的、用的,基本上都有了,但年味却渐行渐远了。孩子对年的感觉也基本没有了。所以我和爱人决定,今年要创造点年味给孩子们。

腊月十九那天,正好是休息日。上午,我也早早地起床,爱人把两个孩子喊来“帮忙”,我们分别戴上爱人买来的口罩、手套、防尘眼镜,穿上工作服,拿起鸡毛毯,井然一副上战场的样子。开始扫尘。我和两个孩子在一楼一边仔细地查找,地毯式地排查,一边讲过年和他们爷爷扫尘的事,眼睛都查看酸溜溜的,竟然没找到一处有灰尘、蜘蛛网。开始排查二楼。我仔细查找房顶、屋角,六岁的小儿眼好,突然大叫:“爸爸,这儿有垃圾!”我惊喜地一看,地板上有几片破碎的纸片。我知道这是爱人的“作品”,她这是让孩子高兴呢。两个孩子兴高采烈地把地板扫干净了。在二楼又找了很长时间,再没发现什么情况。刚进入到三楼,女儿就发现了“新大陆”,不知是哪只可爱的小蜘蛛,在北墙角拉了几根丝,上面竟然还有只被俘的死蚊子。女儿立刻大叫:“蜘蛛网!”我一看,我的乖乖,今天扫尘真的没白忙。女儿立即用鸡毛毯一下就把蜘蛛网给清除了。小儿高兴得手舞足蹈,奔下楼告诉他妈妈说蜘蛛网让姐姐清除干净了!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祷,可爱的小蜘蛛啊,是你让我们家今年的扫尘有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希望你常年在我们家做客。

创造出来的年味总有点牵强附会,不实在。忘不了儿时的过年母亲忙碌的身影,父亲“喝醉”的样子,母亲买的新衣服,每天萦绕在耳边的耍麒麟的锣鼓声,还有那油味,那肉香,那嗑向日葵子的清响,年三十晚一家人在一起守岁乐融融的闲聊……

日子过的越来越好,可年味,却渐行渐远了。我儿时的年味哦,深刻在我的梦乡。

杀年猪的散文

杀猪菜的一天的散文

杀猪散文欣赏

那些年优美的散文

故乡的年味儿散文欣赏

过年随笔散文

杀猪饭散文

米线散文

有关过年的经典散文:逝去的年味

青椒肉丝作文

心中的猪肉味散文
《心中的猪肉味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心中的猪肉味散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汤包》2024-03-30

汪曾祺散文论析2022-08-11

过年的随笔散文2022-09-22

风味独具的糯饭菜的散文2023-06-19

一个人的火锅散文2022-05-06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溜黄菜》2022-04-29

买猪头肉作文2022-07-30

四川记忆散文2024-02-08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读<烹调原理>》2023-08-02

外婆的打卤面散文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