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化相结合(合集7篇)由网友“hjsm888”投稿提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过的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化相结合,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化相结合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化相结合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提出,必须要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加强法制教育.必须要改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以说服教育为主的`局面,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化相结合的教育必须做到坚持不懈.
作 者:隋玲楠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阿城学院政法系,黑龙江,哈尔滨,150301 刊 名:世纪桥 英文刊名:BRIDGE OF CENTURY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 关键词:和谐社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法治化篇2:高校图书馆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高校图书馆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之一,社会的和谐关系到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个行业。文章从高校图书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高校图书馆的职能等方面论述了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高校图书馆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和谐社会,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谐社会是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高校图书馆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谐社会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土壤,高校图书馆是建设更高的和谐社会的基石,促进和谐社会进一步发展。高校图书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知识信息服务、文化资源支撑,提供传承和谐精神的平台,社会环境因为有高校图书馆才能变得更加和谐、健康。
二、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
1、高校图书馆的职能
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包括基本职能、社会职能和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肩负着知识产生、人才培养、知识整合、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三大职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基本职能
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主要是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传递,具体包括收集、整理、加工、组织、管理、内阅、外借、复制、检索、咨询等,基本职能贯穿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全过程,是图书馆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
(2)社会职能
①科学情报传递职能
科学情报传递职能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图书馆收藏了世界各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学派、不同深度的文献信息资源,是科学情报的重要来源,它不仅能长期系统地保存情报信息的载体,而且能够检索出许多年前的历史情报资料,这是情报机构所做不到的。总体而言,图书馆收藏的科学情报资料较为丰富、系统和全面。图书馆是知识的源泉和纽带,在情报信息传递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
②文化遗产保存职能
文献是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而图书馆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任务,图书馆是为保存民族文化财富而存在的机构。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大型图书馆都是保存人类文献文化遗产的宝库,其中部分文化遗产是绝无仅有的,为此,很多国家专门制定了保护文献文化遗产的政策法令及相关制度。搜集和保存人类的文献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职责和社会职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也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
③智力资源开发职能
图书馆馆藏文献是人类文化思想的结晶,它为图书馆从事智力开发提供了丰富而雄厚的物质基础。由于用户知识的有限性和网络的局限性,馆藏文献资源和网络资源无法在同一时间里被用户全部使用,大量文献信息无法被读取,容易被长期湮没,这就造成了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图书馆应尽其职责做好对馆藏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时、准确、完整、全面地揭示文献的内容信息,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传递文献信息。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三方面,一是馆藏文献资源开发;二是网上信息资源开发;三是用户的智力启发。图书馆的智力开发职能,还体现在对用户进行的各种图书馆相关知识的教育上,包括书目知识、文献检索、网络信息检索、阅读和学习方法教育等等。这类教育对于启发智力、活跃思想,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终身学习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④信息产品开发职能
信息产品是指以信息资源为对象,经过开发、加工、组织、转换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可在市场中自由移动的信息媒体或信息内容本身。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善和图书馆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开发信息产品是目前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议题和难题。信息产品的开发必须以市场调查为导向,认真制订、落实开发策略,做好实施部署工作,确保信息市场的顺畅。
⑤网络导航开展职能
随着网络的普及,帮助用户在浩瀚的信息网络中快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源已成为图书馆必须具备的一项职能。由于网络信息内容庞杂,形式分散、质量不均,尚未形成统一的信息存储标准等特点,影响了信息检索效果,网络信息自身的特殊性也造成了网上信息资源的无序化现象。图书馆不仅要利用本馆馆藏文献对用户开展服务,而且要通过互联网使用户获取网上信息。图书馆应当设法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导航系统,把常用数据库的网址或者相关主题的网上资料汇集起来,为用户查询网络资源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⑥丰富文化生活职能
图书馆是文化娱乐中心,图书馆所提供的文献资源,如文学作品、学术专著、音乐作品、旅游休闲作品、美术作品、影视作品、网络资源等,能够满足读者文化娱乐消遣的需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促使图书馆在满足社会文化娱乐需求和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教育职能
高校图书馆除了具备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社会职能外,还具有其独有的教育职能。教育职能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属性,其知识信息服务应当从被动走向主动,对教学、学习活动的参与应当从间接走向直接、从局部走向整体具体表现为:
①保障教学资源职能。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辅助机构,它的工作是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学、学习活动提供了文献保障。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能够从事技术开发和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因此图书馆必须配合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自身的馆藏建设,逐步形成具有高校图书馆特色的馆藏。
②素质教育实施职能。中央文件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文件将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并提,突出了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指出:图书馆主要任务有:做好流通阅览、资源传送和参考咨询工作,积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展文献信息服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图书馆培养的目的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大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检索、收集、分析、处理能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并具有一定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以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③教与学辅助职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一条: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是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宗旨在于帮助师生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开发自身潜力以便实现教学目标。高校图书馆馆员在以资源为基础的教学中、在面向问题教学法的尝试中、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服务于高校教师,并针对高校图书馆存在学者型、实用型、应试型、盲目型、消遣性这样几种类型读者,要深入了解其不同的需求特点,开展好个性化的知识信息服务,实现对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全方位的服务。
④ 学生就业指南职能。就业率是毕业生质量高低的“温度计”,已经成为学院竞争力的重要因索,而图书馆可以利用资源的优势,通过地方人事、教育部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报》、《中国大学生就业》等报刊,并提供《就业指南》、《中国企业大全》等相关书籍以及电台电视台的相关消息报道,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结合当前形势来校讲座,向学生传授求职知识、技巧和职业道德,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另外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都回到生源地的特点,加强与各行各业的联系,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信息反馈给教学第一线,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舒希贵.创建和谐校园初探.卫生职业教育,(13)
[2] 徐军华.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定位与作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5)
[3]张桂英.跨入21世纪文献信息服务的新轨道.图书馆建设.(3)
篇3:论开放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论开放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构建开放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构建,要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要积极拓展教育的各种栽体,要建立开放多维评价体系和开放的实施管理体系.
作 者:蒋政兵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改革与开放 英文刊名:REFORM & OPENNING 年,卷(期): “”(22) 分类号:G641 关键词:开放式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篇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与创新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与创新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对人口素质的重视,高校也处于不断的扩招中,学生越来越多,高校教育的很多问题也就凸显出来,特别是目前最为冷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高校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行引导的一门公共课程,学校和教师教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首先是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不重视,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不科学等带来的压力。因此,通过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提出了几点对策,最终目的是希望解决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难以顺利开展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方法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01-0108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课程,是一门高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课。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随着世界大环境的改变、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各种思想文化大爆发,使改革开放后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热点难点问题越来越多。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课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会不到教育的成果,面对不同价值观念和新旧观念的冲突,不能及时调整适应,让学生也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社会价值及产生了怀疑和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坚定政治立场,把创新思想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单一,教师教学水平偏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一直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并且建立了一级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道德修养、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但实际上,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占了绝大部分。而教师在课堂上原封不动照读课本,不引入实际生活,使理论和实际生活脱离,教师和学生沟通互动比较少,单调死板的教学模式更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教师在课堂上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关注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对热点难点问题置之不理,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2.高校、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不重视。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加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基于务实性的考虑,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视度降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和理论层面,极少有针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建设而开展的活动。而部分学生、家长对高校思想政治课也存有偏见,常以“有没有实际作用”来判断是否应该学习思想政治课,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或者零星的几个学生散落在教师的角落里,或者就是坐在课堂上永远低着头,即便是教师努力调动课堂气氛也显得有心无力。
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队伍建设。在当今社会的物欲不断膨胀,急功近利、缺乏应有的信仰和道德准则的情况下,高校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阶段,要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要有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教学专业知识,为学生做出表率,作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仰支撑,树立起良师益友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科研、创新相结合,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中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2.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方面,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师的工作,鼓励教师使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育资源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对课程的.宣传全面深入,利用开展活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和教师、教学三者之间产生互动关联,使高校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健康、正确的世界观,学习基本的道德规范。3.在教学内容上创新。首先,要深入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如对于刚刚入校的大一年级新生,课堂上教师应该指导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教授他们求职的技巧,了解走上社会将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国家的经济走向和形式分析等,组织学生和教师之前对热点问题的讨论,沟通交流中分享知识,尽可能去了解学生的基本特征和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教学内容要贴近现状、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学生,在回答学生问题时,研究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抓住学生问题的根源,切合实际解答学生疑惑。4.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据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在校学生81.1%的学生有笔记本电脑,而智能手机的使用率达到100%,有31%的学生空闲时间选择上网聊天,或者打游戏,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或者生活问题,63.7%的学生会上网解决,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更广,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课堂上多采用研究、启发、共同参与、专题讨论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互联网优势和多媒体教学来体现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多样性,以便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少用深奥的专业术语,要多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语言来启发学生,增强教学效果。总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创新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时代的要求,但要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教师单方面能完成的,学校要重视起思想政治教育课,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也要加强自身品德建设,学会辨别是非,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J].中国人民大学报,
[2]顾海良.世纪新阶段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纲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3]赵艳.全球化背景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难题[J].思想理论教育,
篇5: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摘要:新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本文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思考和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解析,提出以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的创新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导向。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
新时期,高等教育不仅是智力的训练和提高、个人的自我实现,更是从全人类的科技、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发展相统一的角度,培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并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丰富创造力的综合型素质人才[1]。在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并向其它素质的培养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以及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交往教育、幸福教育[2]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言行规范要求通过各个方面内容的引导教育对学生进行训练和陶冶,使其形成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才层次越高,思想政治素质也要求越高。由此,在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时,更应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和创新。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砥砺
创新性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精华[3]。从内涵来看,它既涵盖了对人才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也涵盖了对人才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进取的精神信念,怀着对社会和历史的高度使命,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国家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宏伟事业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品质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勇于创新的思想观念、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在强烈使命感的驱动下,以不畏艰难险阻、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激励自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对敏锐洞察力、准确判断力、灵活应变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精神动力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良好的氛围中始终秉承优良的精神品质,深刻意识到要履行好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提升自己,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创新精神的推动下提升创新能力,做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精神动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期,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人才的竞争将不再是数量与结构的竞争,而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
(一)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渐退
万光侠先生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指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以工具性的目的为唯一目的,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4]。这种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以及以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工作中有着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其过于强调受教育者的服从性、可塑性和统一性,导致“灌输论”“强制论”的泛滥,缺乏自我教育热情,在新时期下愈显其与时代和受教育者特征的不相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流于形式,过于理想化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政治教育替代道德教育,缺乏时代性、生动性,忽视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现实生活情况。长期以来,注重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注重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忽视受教育者的实际利益和素质提高,注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从主观能动性引导激发。多讲理想少讲实际,多讲理论少讲规则,缺乏实践性和灵活性,不能引导受教育者在当下社会背景中思考人生、实现人生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离现实倾于理论
当代大学生受改革开放思潮的影响,思想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传统空洞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缺乏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也多被禁锢、个性多被束缚,难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偏于理论脱离现实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其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创新的诉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以下简称16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新的历史时期,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和受教育者发展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则迫在眉睫。
(一)高校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5]。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模式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的人的社会性,强调尊重人的精神性[6]。因此,这种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顺理成章的应当作为当代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教育工作积极践行的导向理念。
(二)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
高校应从办学育人、以人为本的层面思考,依托专业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形成一个与专业教育相衔接,与受教育者成长相适应、心理特征相协调、发展方向相吻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时,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落脚点,不断深化完善教育内容,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审核反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时代的鲜活性和生命力。
(三)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大力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高校教育思想,对不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合各学科、各层次的培养实际,制定体现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学计划,由单一的培养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培养模式转变。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变革,在教学改革中,通过学分制替代学年制、推行主辅修制、专业方向调整等办学特色,可使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择业标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课程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处理好基础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关系,加强实践锻炼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关系。
(四)加强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不仅只关注“教与学”关系中的受教育者,同时也要关注教育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重点,校、院党政管理干部、班主任为辅助,创新机制,建设起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技能辅导,不断加强他们的教学、科研以及理论研究的素养,使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五)营造良好的“教与学”关系和氛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应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活动中单纯“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7]。只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常会低估受教育者在建构人生规划和价值体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则会出现受教育者以自我为中心、放任自流、盲目自大、缺乏正确引导,同时无法获得成年人有益人生经验的启示、宝贵人生阅历的启迪。因此,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双向交流的教学关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地位,在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中,启发、激励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对知识创造的内驱力,即探索未知、追寻真理的强大精神和不懈追求。这一切来自于受教育者对社会、国家和人类的高度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受教育者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为培养重点,并为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此,在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应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通过理论创新与现实践行相结合,探索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充满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树立坚固的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陈锡坚。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3):34—36。
[2]闫艳,王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4)。
[3]蔡峋。创新性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5:83—84。
[4]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160。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J]。高教探索,2001(1):47—51。
[6]宇业力,顾友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理论及其时代走向[J]。教育科学,2010,26(3):87—91。
[7]曹东勃。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两大困境及其破解[J]。高教探索,2010(5):139—147。
篇6: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了高校辅导员关心的问题.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述新时期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作 者:刘江凌 李晓燕 韩淑萍 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刊 名:世纪桥 英文刊名:BRIDGE OF CENTURY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教育 社会实践篇7: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再议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再议
苏玉宁,张明艳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文章主要讨论了在中国现今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进行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现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现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高校在经济发展、社会思想变革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试图探求一条培养青年教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为高校迎接21世纪挑战性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青年教师;教育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2014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项目编号:YZUJX2014-3A)
作者简介:苏玉宁(1975-),女,199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馆员。
一、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40岁以下的教师群体占教师总数的64.3%。目前,高校教师至少有40%是新进教师。由此可见,当今高校教师队伍正朝年轻化态势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职责,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办学的主体,他们是培养大学生的主力军,其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和高校乃至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1.教师职业的示范性特点决定青年教师思想道德观将会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这就使教师职业具有特殊的示范性。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
学校工作,育人为先。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种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育人环境和育人质量。无论教师本人认识与否、承认与否,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价值取向,甚至气质风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而教师的人格中涌现出来的教育力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教育方式都无法达到的,高校青年教师是学校最有活力的人群,他们既有渊博的知识,又有充沛的精力,年龄又最接近他们的教育对象———大学生,他们刚从学校毕业,刚刚完成从学生身份到教师身份的转化,他们最了解大学生,大学生也最易和他们沟通,他们是大学生崇拜的对象。他们的新思想、新观念无形中会成为大学生模仿的对象。而从大学外在的社会性看,大学是社会中的开放性组织,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促进社会发展、弘扬社会正气中,大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德国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洪堡认为,“大学是社会道德灵魂”。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高校的事情,还是一项全社会行为。高校大学思想文化素养对全社会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大学文化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文明集成,它通过各种渠道,对全社会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影响,其思想价值观、文化观等都对社会产生极大影响。
2.高校教师创造的社会价值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高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而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未来从事管理和领导国家发展的领军人物。从经济角度讲,国家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主要依托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决定于人才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科技才能。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青年教师也必然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应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不仅直接决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让青年教师牢固树立对国家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加强高校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并以积极认真的态度,精心培养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国家经济发展使青年教师思想政治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文化思潮趁机涌入,对经济价值的不懈追求已成为社会主流文化,而功利主义思想占据了社会主流思想。学校曾大力弘扬的无私奉献的价值观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社会原有的价值体系已到了崩溃的边沿,学校最宝贵的公正感正在消失,教师工作的原动力正逐渐消亡。而国家加大的'教育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提高教师收入这一正确做法却最终拉大了教师的收入差距,放大了学校的不公平,使学校仅有的无私奉献精神领地近乎失守,而教师职业所倡导的就是奉献精神,但现在青年教师中愿意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他们越来越珍视自己的幸福,而为他人付出自己幸福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
2.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陷入困境。长期以来,在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人意。首先,虽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实际的应用和发展,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没有一个大家一致公认和推成的理论指导,也就无法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创建和研究。近年来,许多高校工作者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工作,但就整个高等教育思想工作发展来说,整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也存在严重问题。一方面,由于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绝大多数的人士在正式场合的表态中一定是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经验层面,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会大相径庭,有时候,人们几乎忘记思想政治教育,一旦发生危机,人们却又会想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了。最后,高校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单一。为了迅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我们习惯的做法是通培训灌输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企图使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青年教师心中生根发芽,但我们忽视了价值观和信仰的灌输无法达到培训的目的,因为价值观和信仰属于精神和价值层面。而精神和价值层面的东西靠培训和灌输,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常常不得不强制教师接受培训和灌输,并且为减少他们对培训和灌输的不满情绪,将接受培训和灌输折合成“次数”,运用经济杠杆方式来达到所期望的灌输目的。而这与我们学校的初衷大相径庭,即:以功利的方式教育他们远离功利;通过发放金钱的办法迫使他们淡漠金钱。
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1.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固有的特点使其陷于不利境地。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很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问题逐渐突出,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严重滞后,如果仍用原来的思想政治观点对青年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会引起青年教师的反感,促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这就与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已经提出,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用来实现这一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却还未形成。这种矛盾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期望难以实现。其次,在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典型倾向,就是在学校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对青年教师进行实际考核和评价时,主要以青年教师上课多少、发表论文多少及论文发表质量高低为标准。在关系青年教师事业发展的职称评定中,思想政治教育更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即使在职称评定表格中有思想政治一项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除非被评定人有品德方面的明显问题,一般我们都会给他合格成绩,这就使思想政治考核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2.高校群体的特殊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比社会上普通事务困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肖川教授认为,一个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的人,“应该是一个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的人”。这种人“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广博、深厚的基础文明教养,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能有效地表达自我,具有自我延伸(迁移)的能力,具有自由责任意识与能力,等等”。高校教师处于整个社会文化的最高层次,他们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比较明显,尤其是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理解能力不同于一般社会成员,在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由于自身接受新知识能力和机会远远高于社会其他成员,他们的观点势必会比较超前。在一种文化思潮没有形成统一共识时,往往会出现几个不同的观点,因此,在此文化行为形成共识之前,各种观点自由争论,势必会使思想政治观念混乱,只有当其中一种观念被确定下来时,才会达成统一共识,然后再出现新的思想政治观点,如此循环往复。高校一直会处于这种新旧观念不断形成和替代之中。这种特点,使高校中存在的思想观点总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状态,难于管理和协调。
四、在现在社会风气下如何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1. 高校管理者必须从思想上改变传统工作观念。从国内环境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引发了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也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由高度统一走向相对分离,主流意识形态的统领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这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态。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政治观念作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先决条件,影响和支配着思想政治工作行为,最终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而思想政治工作观念又受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和教师思想波动等诸多因素影响,任何一个影响因素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方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的令人瞩目的变化,几乎影响到思想政治观念的各个方面,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迫切要求高校转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以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其次,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文化根植于每个受教育人的思想之中。“重义”作为一种民族精神被传承下来,这是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继续传承和发扬的民族精神。但如果工作中我们把追求适当和合理的“利”视为“唯利是图”、视为不道德,其结果将会使人们讳言谈利,造成做事不讲成本、不讲实际效果,结果只会白白浪费社会资源。在劳动仍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时,我们必须在倡导奉献的同时,确立个人的利益,力求先公后私、公私兼顾、个人与社会一致的观念。其实,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物质利益有关”,即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利益需求,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们的社会实践也不例外。当我们的青年教师对自己的切身利益适度关心,就不应被认为没有奉献精神,人们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追求,共同构成了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基本源动力。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主体,满足他们生存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利益的需要,正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价值所在。
2.密切联系青年教师实际问题克服思想政治工作固定模式。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贴近教师的实际生活。当前,随着学校管理注重以人为本,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现实生活中对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社会保障和民主权利都十分关心,许多思想问题往往来自关系青年教师利益的实际问题不能妥善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在我们以往的观念中,是一个“务虚”的工作,就是讲大道理、搞形式主义,所以历来为青年教师所反感,只是碍于同事或领导督促的面子,不得不参加一些院系分配的学习任务。实际上管理人员也清楚教师的实际想法,但为了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不得不组织这样或那样的学习,以应付学校或上级检查。要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克服空谈大道理、读文章、学理论、念文件等“务虚”这一固有的工作作风,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务虚”观念转变为倾听青年教师心声、贴近青年教师生活实际、解决青年教师实际问题等务实的工作过程。在工作中不能推卸责任,应时时刻刻设身处地为青年教师着想,满腔热情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问题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结果,也要讲清原因,争取得到教师的理解,不能让教师心存困惑或产生怨恨。这样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与青年教师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得到青年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五、结束语
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极其重要,同时也及其难做,但它对我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我们应该清楚,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将会是长期困扰高校的问题。因为任何思想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它不仅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也要求我们放弃急躁情绪,静下心来,循序渐进地推进。
参考文献:
[1]黄丽茹。高校课堂教学与青年教师培养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
[2]张兴华,王铁军。教师职业道德[M].南京:人民出版社,1998:14.
[3]王小锡,王建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4-36.
[4]李琳,杨杰,李军。当代大学教育管理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64-67.
[5]林樟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认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20-321.
[6]邱柏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7.
[7]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3.
[8]刘秀清,程诚。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初探[J].科技教育创新,2008,(23)。
★ 行政管理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化相结合(合集7篇)】相关文章:
分析行政管理教学的应用论文2022-06-23
谈社团文化建设2022-11-09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2022-11-09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2022-04-30
激励农村干部 推进农村建设论文2022-11-08
试论减少和避免刑讯逼供的法律对策论文2022-09-14
大数据时代高校管理创新思路论文2023-07-10
开展体操课的难度和重点路径创新论文2022-07-25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023-08-15
宁夏法学教育现状研究的论文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