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精选14篇)由网友“aphotel”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跨文化交际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跨文化交际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人们在交际中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他对英美及两方文化的了解程度.或者说,其交际能力应表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应成为在汉语文背景下教授英语的主要日标之一.
作 者:安宁 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长春,130000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 “”(24) 分类号:H3 关键词:篇2: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
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
牛东育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430)
摘要:召开的全国职教大会,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为实施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交流提供支持的要求,针对我国高职职业英语教学实际,分析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探讨了通过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介绍跨文化交际背景知识,改变思维方式等方法将跨文化交际知识运用到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中,从而推进高职职业英语教育根据交流话题、语境、背景文化,培养高职学生讲出合适、得体的英语,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跨文化职业英语交际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型人才需求。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语境;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8-0224-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系统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课题主持人:牛东育,课题编号:tjk272)及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涉外旅游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主持人:牛东育,课题编号:GDGZ10059)的研究成果之
作者简介:牛东育(1968-),女,江苏南通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英语教育、ESP研究。
一、引言
20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教发[2014]6号文),鼓励骨干职业院校走出去,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院校,加快培养适应我国企业走出去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其根本就是要求高职院校改革外语教育模式,面向国际市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实在国家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号文)发布以来,我国高职职业英语教学逐渐由以前的结构主义理论和教学方法转为面向使用的交际性教学原则的方法。“跨文化交际”一词在英文里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背景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包括应用非母语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外,还包括对非母语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非母语语言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教育部高教司正式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将跨文化能力作为与语言知识和技能并行不悖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的应用技能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系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事职业院校职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职业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认识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的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不同的民族其发展历史及演变过程不同,故而在各民族不同的发展历史与生活环境里产生了不一样的语言使用习惯、社会文化以及风土人情。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人们可以方便进行跨地区、跨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个不同的国家之间在文化与经济方面突破区域性的差别,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在不同的经济单位以及不同经济环节上密切联系,实行不同层次的相互合作与交流,跨越国家、民族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及民族之间日益普及的行为,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是,当前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经济制度的产物,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跨文化研究的基础,同时,跨文化研究也有利于对文化全球化的具体分析与深入理解,经历改革开放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的中国需要与世界各国展开各家广泛的合作与交流,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为此而开展的职业英语学习就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开始。故而职业英语学习就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专业背景和语言能力,以模块化的职业英语课程设置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产教融合中实施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自1972年社会语言学家D・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概念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其内涵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一从内涵方面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能力两个概念的等同、大于以及小于的定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Hymes研究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划分为形式是否可能、实际履行是否可行、对应上下文是否恰当、实际上是否完成等四个关键要素组成。换一种说法也就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与怎样讲”(Who speak what to whomand when)。跨文化交际能力学说逐步发展成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功能、语境、交际者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知识等。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在与对方的交流中,根据文化背景、话题、语境讲出得体、恰当的.话。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年的研究积累,目前研究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及跨文化交际与翻译领域,逐步扩展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及商务和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等领域,并日益深入。
三、高职大学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分析
高等职业大学英语对职业院校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应用能力培养需要遵循跨母语语言教育的基本模式,跨母语语言教育的目的解释培养学习者应用非母语语言进行日常工作生活之间的交流,在高职院校第一课堂教学中应该在教育学习者开展基本单词、句法、语法等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外,教师还应在主动创设利于非母语语言学习的模拟语言环境及创设语言氛围,积极为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供学习的时间、环境和实践等。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来源,一是从本科院校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他们由于自身对社会、对企业缺乏充分的认识,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少对大学的社会环境及语言文化差异的深入认识与认同,使得他们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学校为对接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主动从行业企业接收一批有具体应用能力的能工巧匠担任教师,但是这部分师资欠缺实践教学能力,使得对学生的培养欠缺知识积累,也就是大学英语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能针对不同环境交流不同信息。三是高职院校中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专业教师转岗位到职业英语教学的行列,这一部分教师,主要承担着专业英语一类的课程,注重对专业科技英语文献的学习,关于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较少。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国家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世界各国之间交往日益增多,相应对面向不同语言国家、不同民族文化有深刻理解力、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对承担为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方式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全日制大学英语教学,全日制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较最大优点就是他们普遍具有较好英语会话基础,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弱,而职业要求注重行业企业背景下交际应用能力培养,注重要求学生理解和接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作为教师,在施教的同时,还应根据成人学员的具体实际,积极探索教学的突破口。
1.职业院校外语教学教师应不断提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导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我国职业院校外语教学教师先天存在许多不足,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学习、培养广泛兴趣、拓展知识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技术涉猎多学科领域,博览群书,积累跨文化背景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学生的培养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发专项项目,开展专项知识的介绍、讲解和阐释,提升学生跨文化知识的积累,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例如,文化背景不同,东西方对同一事件的理解不同,西方人对于吃东西时发出稍大一点声音认为是不好的,但是到亚洲地区则认为是对主任或厨师的肯定与赞赏,像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自身有较好的积累知识,其后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东西方社会关系中的这样现象并将其应用到跨文化交际中,才能做一名适应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教学要求的教师。
2.构建学生跨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院校教师应该立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把握职业英语课堂教学,加大对跨文化交际国家或地区、民族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分析,引导学习者对比学习与母语单词的不同内涵或外延及其跨文化含义,掌握不同背景下不同文化的内涵,从而达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
跨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国家、地区及民族的宗教、习俗、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历史、地理、文艺、礼仪、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民间谚语、成语典故乃至形体语言等,都包含着丰富的跨文化背景知识。比如互赠礼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表达方式存在许多不同,中国人接受别人礼物相对西方人则是表现得更为含蓄,接受礼品多表现为含蓄往往要推辞一番,避免显得接收者眼界小、贪心,但是西方国家的人对他人赠送的物品决不推辞,多是当面打开并加以赞赏,以表示对对方的衷心感谢。又如同为西方国家,不同国家之间也需注意,英国人习惯将教名和中间名起步缩写,如M. H. Thatcher;而美国人则习惯于只缩写中间名,如Ronald W. rReagan.可见这些不同背景知识的掌握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开展文化交际十分重要,需要教师适时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国内外几十年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对周边社会的认识,也同样影响人们在这个社会进行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模式。基于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需要结合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设置学习情境,凝练学习文化知识,了解语言特征,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在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新版涉及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材中有较多章节与篇幅表现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内容,要充分挖掘不同背景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的文化内涵,以注重能力培养的教材为线索,通过课堂教学或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教育课堂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
3.跨文化交际教学需要适时转变思维方式。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经历了不同历程,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不同区域人们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就因时因势产生诸多不同解释,产生不同交际效果,也就是说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人受传统思想影响,千百年来形成讲求谦虚的文化,在与人交际时,将“重人轻己”视为一种美德,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来表示谦虚有礼,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交际现象,英美国家人士乐于接受。这就是因为中国人多养成谦卑性格,西方国家多形成外向性格,故此使得东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的。因此,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中,应该是让学习者学习并接受交际对象民族、国家的特别思维方式,这必将促进跨文化交际效果。如涉及到个人及家庭隐私或社会禁忌语的使用问题,中国人见面一般会问及年龄、收入、家庭成员等情况,以示对朋友的关心而不会引以为怪,但是英美国家对此则是表示唐突和不礼貌,这涉及到别人的隐私和禁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主动创设文化教育情境,要求学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提高认识,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尴尬,同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增加外语学习的时效性,又能够使学员通过情境学习参悟不同国家民族思维方式与表述习惯,转变学员对外语学习的固有看法,在创设的文化氛围中学习。
四、结语
文化是语言生存扎根的土壤,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高职院校教师应意识到跨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讲授外语语言的同时应该注意同步传授文化及背景知识。在我们日常的口语交际中跨文化的因素就已经存在,当前各种各类语言学习的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学习语言素材,教师需要将其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主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原动力,并将文化知识及背景知识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中,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信心,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颖。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大众文艺(理论),,(02)。
[2]孙淑女,许力生。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J].外语界,2014,(4)。
[3]牛东育。跨文化交际知识运用于成人外语教学的思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
[4]吴彦蓓。如何在外语教育中实施跨文化交际的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8)。
[5]Communications Between Cultures[M].Wadsworth PublishingCompany.
[6]方汉文。比较文学高等原理[M].苏州大学出版社,.
[7][日]真田信治,等。社会语言学概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许红彬。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3)。
[9]甘小林。大学外语应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学习月刊,,(9)。
篇3: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但在交际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造成双方的不愉快.所以,英语教学应将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抓住文化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 者:易玲 作者单位:吴川职业技术学校 刊 名:广东教育(教研版) 英文刊名:GUANGDONGJIAOYU 年,卷(期): “”(5) 分类号:H3 关键词:篇4:浅析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浅析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和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然而有效的交际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 者:黄远卿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福建,泉州,36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13) 分类号:H3 关键词:文化 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篇5:试析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
试析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人民之问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和频繁,如何消除由文化引起的交流障碍,是跨文化交际主要涉及的一个问题.而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来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趋势也势不可挡,其意义也非同寻常.概述了跨文化交际,并剖析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推进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
作 者:徐冰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辽宁・锦州,121000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校英语教学 文化差异 交流障碍篇6: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重要及其人们在文化交际场合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改革商务英语教学,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使用外语这门工具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作 者:于虹音 YU Hong-yin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刊 名:国际商务研究 PKU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年,卷(期): 27(3) 分类号:H35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挑战篇7: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
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常见表现及成因,探讨有效防范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策略.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要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加强文化对比,培养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有效途径.
作 者:朱奕霏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年,卷(期): 9(9) 分类号:H31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英语教学 防范策略篇8: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论文
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论文
摘 要: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探讨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些对策。
1、跨文化交际论的内涵
大学英语教学区别于其他阶段英语教学最显著的一项特点就是英语教学从词汇、语法等角度上来说都具有非常突出的专业性特征,与学生的专业方向相契合。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必须以学生作为教学(也就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重点调动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积极性与潜能,通过对交际活动以及交际情景进行设计的方式,将学生融入实际的交际活动当中,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语言进行社会交际沟通的能力,从而达到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有关交际能力内涵的阐释虽然有非常多的类型,但归纳起来仍然有一些共同之处。具体来说,语言的交际能力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语言形式是否符合语法要求;其次是语言形式是否能够被交际双方所接受;再次是语言形式的使用是否得体妥当;最后是语言形式在交际运用中是否存在现实性问题。从现代语言功能学的角度上来说,认为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交际、交流是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语言的构成包括了词汇系统、语义系统、语法系统、以及音位系统这几个方面。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引入跨文化交际论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进行培养的重点就在于:以扎实的语法基础为前提,全面提高学生语言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并且在特殊语言环境下,能够根据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身份角色的得体的进行跨文化交流。
2、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论的关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需要将所掌握的丰富的语言材料知识正确应用于语言交际环节当中。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教学侧重于语言形式,无法提高学生在真正交际环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在语言运用的过程当中,学生常常会忽略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文化以及语言交际环境的特殊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言应用不得体的问题。而以交际为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论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其通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式,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交流。在语言交际的学习与训练过程当中,必然会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文化形式。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需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用语国家在民族文化方面的特点,掌握其在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风俗、宗教、以及礼仪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将本民族的文化内涵通过交际的方式传输出去。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使得英语教学自然而然地涉及到的跨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除了需要吸收西方文化中优越的素质因素(如创造性思维,明确的目标,突出的个性,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等),还应当尽全力摆脱只重视语言结构形式,学习目标空洞,语言交际能力差的问题,从而促进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断提升。
3、大学英语中跨文化交际论的教学策略
1)课堂融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融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至十分钟的时间进行练习,练习的主要内容是与英美国家相关的文化知识,特别是注意对文化差异知识的传授,然后引导学生们通过讨论的方式来比较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2)专门讲解:教师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对涉及到文化知识的部分进行专门注释,在语言知识的教授过程当中同步进行文化知识的分析与引导,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跨文化交际更加的灵活与有效。例如,在涉及到与英美国家历史知识相关的内容时,教师除了需要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语法语句外,还可以利用一定的时间介绍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背景,使学生能够加深认识。以新闻专业的学生英语教学为例,不同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常常会出现冉的专业词汇。政治报道方面,西方国家常见单词有“Parliament(议会)”,“Congress(国会)”、“senator(议员)”等。而在对中国国内事务的报道中,常见的词汇与短语则有:“invigorate China through science end education(科教兴国)”,“place equal emphasis on materie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s(两个文明一起抓)”等等。学生在学习中必须了解这些专用词汇所代表的含义,更需要通过教师专门的讲解,了解其所对应的机构构成以及作用,以便在脑海中形成联系,加强对上下文的理解。
3)系统介绍: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往往会根据专业领域的不同,开设一些与西方国家文化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使语言学习的中心自传统意义上的语言结构方向向语言功能方向转变,避免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过于孤立,而能够在社会环境中掌握语言形式的具体使用方法。
4)对比讲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思想,还可以对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比较的方式引入文化特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同时了解本民族与其他国家在风俗习惯或其他方面的差异。例如,在《冰河世纪》中,有原文为“Burn,Double burn”,如果采取直译的方式,则译为“燃烧,加倍燃烧”。但结合英语用语习惯,该俚语可以解释为“糗,太糗了”,所表达的是对某人的不尊重。这种翻译上的差异是学生必须通过跨文化交际学习而掌握的。再以新闻专业英语教学为例,英文中在表达数字概念时可以采取的表达方式非常多,而中文则以直接的方式进行表述。即中文中所表达的数字概念“75%”在英文中可以表达为“three quarters”,也可以表达为)“seventy-five percent”。除此以外,英文在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某些特殊句型也是影响英文语音转换为汉语语义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是在所用词语在两种文化中有对应物时,也会由于思维局限性使意义的传达产生偏差。例如: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在该句中,“straw”一词与汉语中的“稻草”一词相对应,而在英文中所指的则是”会使人超出承受能力的最后的事情或事物“。两者之间的联系“稻草”能联想至“最后的希望”,如“救命稻草”。
4、结束语
在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进一步突出了交际作为语言本质功能,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认为学生需要通过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应用来表达自身思想,同时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为了能够增加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需要积极改进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的对本国以及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综合学习,促进自身知识面的扩展,使跨文化交际能够更好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并开展。
篇9: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以及英语第二课堂中全面反映出来;要努力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 者:刘利平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100000 刊 名:职业技术教育 PKU英文刊名: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xx “”(14)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差异篇10: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意识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大学英语教学应针对目前大学生社会文化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作 者:杨静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70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篇11: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商务英语教学
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商务英语教学
经济的全球化呼唤具有扎实语言功底,熟悉国际商务规则和世界各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为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 者:李娟 柳青军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外语系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H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篇12: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常常因为缺乏对对方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而不能对言语行为作出恰当的.反应,产生语用失误,造成交际失败.英语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语用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避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作 者:冯源源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辽宁,鞍山,114015 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年,卷(期): 9(9)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英语教学篇13:浅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浅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已经成为学生工作与就业的基本需要.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市场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为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应摒弃陈旧的传统教育模式,改变教育理念;摸索采用各种有效的先进教育模式,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培养能从事基本的对外交流的实用外语人才;加强学生就业硬件,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具体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就如何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做了初步的探索.
作 者:冯超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职教育 英语教学 课堂改革 教学现状篇14: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跨文化学习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跨文化学习
本文从当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中所存在的跨文化障碍问题出发,剖析了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论述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嵌入的重要意义,针对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文化嵌入,学生如何进行跨文化学习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作 者:沈秋华 作者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无锡,21406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7 “”(21) 分类号:H31 关键词:跨文化障碍 文化和语言 英语教学 文化嵌入 跨文化学习★ 高职旅游管理论文
★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精选14篇)】相关文章:
高职商务英语探讨性论文2024-02-04
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育论文2022-09-16
浅谈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2022-05-31
英语竞赛体制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探究论文2022-05-20
英语教学法简介--任务型教学法2023-12-01
浅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旅游管理论文2022-09-23
视听说教学培养综合技能分析论文2023-05-17
服装商务人才的培养论文2023-01-03
英语口语教学2023-04-03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思考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