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本愿经与金刚经会有矛盾吗(锦集8篇)由网友“Let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同读本愿经与金刚经会有矛盾吗,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同读本愿经与金刚经会有矛盾吗
同读本愿经与金刚经会有矛盾吗
有人读金刚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觉得两者思想似有冲突,难道佛经思想有分歧?还是佛经典籍有真假?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本愿经和金刚经都是真经。
地藏经是基础。
没有地基的大楼如何建起来呢?
金刚经主要讲心无所住,见相离相。
地藏经的觉林菩萨偈:讲的也是不离一颗心。
是一不是二。
不理解就有分别,理解了说的都是一个心。
2:佛经是讲真空妙有,不是真的空。
就像电脑内容你不点开就没有,要百度查下就什么都有。是妙有,重点在那个“妙”字。当然还要修到一定程度才能讲妙有,我们现在凡夫还在真有阶段。
3:这世间本无真假分歧的是人心罢了。
地藏经是告诉迷了的众生因果报应的真相。劝众生不要在做恶了。金刚经说本来无一物是告诉众生不要痴迷不要颠倒讲的是见性成佛。佛也和孔子一样也是在因材施教就看众生的根基了。
4:性相如一,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妙明本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众生贪瞋痴烦恼起无明了,执着了,造业了,所以根据各自的业和共业才有了不同的显现。南无阿弥陀佛
5: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多学多参多悟,一颗心真正的走进佛法里去,佛法也自现了。
6:《金刚经》说心地法门,故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汝不知看经上文说的话,独以此两句,疑念佛求生西方。不知有有相三昧,有无相三昧。凡般若部中许多经,并禅宗所说,皆是依无相三昧发挥者,凡诸大乘经,备明修因证果,并开示念佛求生西方者,皆是依有相三昧而发挥者。
摘自《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答善熏师问。
7:不清楚不明白可以存疑,切莫怀疑真假。
如果信心都不足,如何切入佛的真实义。信为功德道源之母。你按照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说的`如实去行,做到,到时候自然会明白佛说的空性之义。况《地藏经》既为大乘经典,也就自然会说到《金刚经》的般若智慧。用心读诵,消业开慧。
拓展阅读:金刚经和地藏经一起念的功效
金刚经与本愿经—--合则两美,分则俱伤
金刚经是不停的在破一切相,甚至把空性也要破掉。
本愿经是在建立轨则,一点一滴,善恶因果分明。
地藏菩萨本愿经最后结尾是虚空藏,表一切法同入法性,空性能生一切法,空性能满一切愿。
地藏十轮经最后结尾也是虚空藏。可见地大坚实之极,即是虚空。
记得十几年前我读虚空藏经,经里写,虚空藏菩萨来的时候,极强烈的法性光明笼照大众,无眼耳鼻舌身意,一切菩萨天龙鬼神皆大惊恐,都急向佛求救。佛就说:不要怕,这是虚空藏菩萨的法性光明。
我当时看了就不以为然,心想,这有什么好怕的,不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吗?不就是强光吗?我要在场,肯定是不会害怕的。
后来我专修本愿经,求本愿经里面说的那个多闻灌顶,有一天晚上,睡在床上,一阵极强烈的光明就出现在头部,就如同虚空藏经里写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我害怕极了,心里狂念:不要,不要。于是那个光明就消失了。只三秒的样子,却如同经历了一个小时一样可怕。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一句最为经典,与前面一句《“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正反碰撞,能生出无数 种的解读法。后面那一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是亦正亦反,又可以生出无数种的解读法。一切因果轨则从此而建立。
所以,我常常劝人把金刚经与本愿经合起来读。
每天可以读一遍本愿经,然后读三遍金刚经。
几年来,我都是劝别人金刚经与本愿经合修,并没有感觉不妥。
篇2:金刚经与地藏经矛盾吗
金刚经与地藏经矛盾吗
1:地藏经和金刚经都是真经。
地藏经是基础。
没有地基的大楼如何建起来呢?
金刚经主要讲心无所住,见相离相。
地藏经的觉林菩萨偈:讲的也是不离一颗心。
是一不是二。
不理解就有分别,理解了说的都是一个心。
2:佛经是讲真空妙有,不是真的空。就像电脑内容你不点开就没有,要百度查下就什么都有。是妙有,重点在那个“妙”字。当然还要修到一定程度才能讲妙有,我们现在凡夫还在真有阶段。
3:这世间本无真假分歧的是人心罢了。地藏经是告诉迷了的众生因果报应的真相。劝众生不要在做恶了。金刚经说本来无一物是告诉众生不要痴迷不要颠倒讲的是见性成佛。佛也和孔子一样也是在因材施教就看众生的根基了。
4:性相如一,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妙明本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众生贪瞋痴烦恼起无明了,执着了,造业了,所以根据各自的业和共业才有了不同的显现。南无阿弥陀佛
5: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多学多参多悟,一颗心真正的走进佛法里去,佛法也自现了。
6:《金刚经》说心地法门,故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汝不知看经上文说的话,独以此两句,疑念佛求生西方。不知有有相三昧,有无相三昧。凡般若部中许多经,并禅宗所说,皆是依无相三昧发挥者,凡诸大乘经,备明修因证果,并开示念佛求生西方者,皆是依有相三昧而发挥者。
7:不清楚不明白可以存疑,切莫怀疑真假。如果信心都不足,如何切入佛的真实义。信为功德道源之母。你按照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说的如实去行,做到,到时候自然会明白佛说的.空性之义。况《地藏经》既为大乘经典,也就自然会说到《金刚经》的般若智慧。用心读诵,消业开慧。
拓展阅读:抄写本经功德之殊胜
一、增长福德:人生的幸福是基于福德。由有福德才能处处须遂,心想事成。受持《金刚经》能增长我们的福德。经中前后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身命布施校量,每日三时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校量,又以佛陀曾经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的功德校量,都不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功德之大。因为财富的布施,身命的奉献,那都只能给人以短暂的帮助。而受持或为他人讲说本经,却能令正法久住,启发人们的正知正见,健全人的品德,引导他人向上增进以至解脱成佛,由此而得彻底的安乐,所以非财施所能及。
二、消除业障:我们这个世界是业的世界,由于过去生中所造善恶业的不同,构成了世界的千差万别。因为我们无始贪嗔痴,造下过许多不善业,所以现实的生命总有许多缺陷及困扰,诸如天灾人祸,身体病弱,诸事不顺等等。受持《金刚经》却能消除业障。经曰:“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些人没有受持《金刚经》本来平安无事,可受持本经之后,反而遭到他人的轻视,没有关系,这正是在业障。受持本经三途恶业都能消除,其它小业障就不必论了。
三、开发智慧,通达实相:《金刚经》称曰般若波罗蜜,首要在于开智慧,《般若经》曰:“菩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本经处处教我们无住,无住是为了成就般若。经曰:“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又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成就第一希有之法,是乃成就智慧,通达实相。
四、消除烦恼:《金刚经》中虽然不曾出现“烦恼”二字,但般若法门处处都在解脱烦恼。经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乃烦恼生起的根本,消除四相,自然解脱烦恼。本经旨在成就智慧,智慧就是断除烦恼。住相能引起烦恼,本经要我们不住一切相,烦恼自然不生。
五、成无上道:学佛是为了成佛,佛陀汉译曰觉者、智者,是智慧的成就。《心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经曰:“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多此经出。”成就般若,方能成就无上佛道。
篇3:诵《本愿经》会有哪些功德与福报?
诵《本愿经》会有哪些功德与福报?
一个人的吉凶祸福、痛苦,是没有人需要为你负责的,佛法也不需要为你负责。你之所以会遭遇到一切不祥和的事情,完全是你自己内心状态的投影,是你自己的心念、计较念、贪念、邪念所产生的。《本愿经》上说一念生讥毁,必堕地狱;如果一念赞叹,就能获得未来、现在千万亿不思议功德。所以你的心业,是造成你种种不顺的根源。
师兄们要明白,业力是从念头开始的。在宇宙中,祸事要产生时,主祸的磁场就会跟你连结,因为你内在的念头有贪、嗔、痴这样的因。贪产生了计较;嗔产生了怨恨、愤怒,甚至想要毁灭;愚痴产生了遗憾、不甘心的情结。这些情结,就是祸害的种子!所以佛在《本愿经》上说,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往往小小的一个恶的念头,就会转化为巨大的业力,能敌须弥,能障圣道,当然你获得的就一定是现世报。
当然,如果你过去造了许多的恶业,但是你已经真正的忏悔了,你真正地要远离这些邪恶的心、不善的心,那你这个灾祸的种子,就无从发芽,这个恶果就无从连结起来,这才可以让你得到真正的'富贵、得到真正生命的自在、得到让你的生命全然蜕变的不二法门。
所以真正有效的离苦得乐之道就是对付你自己这颗小心量的心、邪恶的心,拿着手术刀往自己这些自我的念头去开刀,而不是一天到晚去算命,然后再祈福,跟那些神明谈条件:你帮助我,让我事业比较顺,比较健康,让我赚更多的钱,以后我就买水果来回报你;或者,我就帮助这个庙可以建起来。这是有限的福气,这都是谈条件,这些福都是非常的少,而且它能发挥的力量是非常短暂的。道友们可以在生活或遭遇里面,去细心自我观察印证一下。
有些人经过有恶狗的地方,恶狗对着他就一直叫,甚至想咬他、攻击他;可是有些人经过恶狗所在的地方,恶狗看到他会摇摇尾巴,很祥和的态度,甚至会想去亲近他,闻闻他身上的味道,对他表示善意,为什么?因为这只狗也是你的世界,狗对人不同的态度,全凭人的心境。你觉得你没对狗做什么,你觉得你内在里面没有讨厌这只狗,为什么它要咬你?想要攻击你?是因为你内在有愤怒的种子,有恨的种子,想要毁灭人家的种子,有贪婪的种子、很计较的种子、一大堆邪恶的念头的种子。
你的身体也是你的世界的一面镜子,你身体会有一大堆的病变,也是由你内心里面不善的念头所产生的,然后投影在你的色身上。你要知道,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运作,所以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心灵世界不一样。
所以我们要不欺暗室,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好好地扪心自问,你内心有没有不善的心、妒忌人的心、比较与计较的心,而产生了算计的手段?是否已经有了这些邪恶念?你内在有没有对人家满怀怨恨、愤怒、不满与不甘心?如果有,那好好念诵《本愿经》清除这些心念中恶的种子,让灾祸无从发芽。
拓展阅读:《本愿经》之修福治病法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尪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
供佛养病
此乃罪深病重之文。
复以讥毁之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病苦缠绵,既请医治,复自己调,总不见效终身卧床,不能起居,欲求其生,而不得生;意欲求死,又不速死。或时夜梦恶鬼来追;或时梦家亲叙面;或时梦游履险恶之道;或时梦魇鬼压身,寐不能觉。或共鬼神同游幽冥,从日至月,从月至岁,病入膏肓。转复尪瘵,劳病也,眠中常常叫苦,面容惨凄不乐者。
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此乃解释之文。
此是何病?非世间四大不调之病,乃宿世怨业来追,在幽冥界论对,既未能即定其是轻是重,岂便判是人之死生?所以应死者,或难即可舍寿;未应死者,尚尔淹留难痊,魂系阴司,灾生阳间。世人凡夫俗眼,岂窥此业道论对之事乎?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
此乃恶业报病,须藉法力才袪。盖诸佛心者,慈悲为体,能作大医王,善疗众生身心之病。此经是法药,能治宿业障病,菩萨是瞻病人,故须对佛菩萨像,读经。然只转一遍,便明因果,业报之事。金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革凡成圣,何俟多耶!
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
此乃为病舍物作福之文。
世人之病,有二种:一、四大是身病。二、三毒是心病。身病可用药,心病须修福。或取病人可爱之物,供养三宝,昔日以贪造业,今日以舍灭罪。务令其难舍能舍,难割能割,断其病之根也。三毒是病之根,或衣服宝贝,衣以严身,宝以致富。花园游玩之处,舍宅栖身之所,尽能舍之。舍物舍心,心空罪忘故也。
所舍之物,对病人说,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佛经佛像前,舍诸等物,供养经者法也。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皆供养法。
像是世尊遗容,虽泥塑木刻,见者皆生佛想。与真佛无异,故供者得福。
造佛菩萨形像者,功德殊多,因为造一尊佛像,或菩萨像,令无量众生,见者、闻者、合掌者、供养者、作礼者,皆种成佛之善根,是缘因佛性。如是善根功德,皆因汝造像而来,所以其功德,最为殊胜。
造像之人,来世眼目净洁,面貌端正,身体手足,常好柔软,若生天上,紫磨金色,端正无比。
或燃油灯,香油供佛,昼夜长明。尤其是鬼神龟精,非人等辈,因灯光照夜间,得睹佛相好庄严。
或将病人可爱之物,尽施十方招提,即常住,供养十方僧众,功德难思。
篇4:诵读金刚经有什么功德 地藏经与金刚经矛盾吗
1:地藏经和金刚经都是真经。
地藏经是基础。
没有地基的大楼如何建起来呢?
金刚经主要讲心无所住,见相离相。
地藏经的觉林菩萨偈:讲的也是不离一颗心。
是一不是二。
不理解就有分别,理解了说的都是一个心。
2:佛经是讲真空妙有,不是真的空。就像电脑内容你不点开就没有,要百度查下就什么都有。是妙有,重点在那个“妙”字。当然还要修到一定程度才能讲妙有,我们现在凡夫还在真有阶段。
3:这世间本无真假分歧的是人心罢了。地藏经是告诉迷了的众生因果报应的真相。劝众生不要在做恶了。金刚经说本来无一物是告诉众生不要痴迷不要颠倒讲的是见性成佛。佛也和孔子一样也是在因材施教就看众生的根基了。
4:性相如一,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妙明本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众生贪瞋痴烦恼起无明了,执着了,造业了,所以根据各自的业和共业才有了不同的显现。南无阿弥陀佛
5: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多学多参多悟,一颗心真正的走进佛法里去,佛法也自现了。
6:《金刚经》说心地法门,故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汝不知看经上文说的话,独以此两句,疑念佛求生西方。不知有有相三昧,有无相三昧。凡般若部中许多经,并禅宗所说,皆是依无相三昧发挥者,凡诸大乘经,备明修因证果,并开示念佛求生西方者,皆是依有相三昧而发挥者。
7:不清楚不明白可以存疑,切莫怀疑真假。如果信心都不足,如何切入佛的真实义。信为功德道源之母。你按照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说的如实去行,做到,到时候自然会明白佛说的空性之义。况《地藏经》既为大乘经典,也就自然会说到《金刚经》的般若智慧。用心读诵,消业开慧。
篇5:诵读金刚经有什么功德 地藏经与金刚经矛盾吗
《金刚经》中告诉我们,读、诵、书写或帮人解说《金刚经》,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利益。比如,读这部经的过程中,若被人轻贱、轻视了,前辈子本来是要下地狱的罪业,也可以得到抵消。按因果律,罪业是很难转的,该怎么报就要怎么报的。但是,因为读《金刚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本来是该当下地狱的罪业,现在被人骂骂就消除了。因此,在你读《金刚经》的时候,如果有人骂你,要赶紧起来给人家顶礼,因为你的罪业被他骂没了。
佛门中有一句话:骂我们的人是在给我们消灾!一般人总以为,被人骂是吃亏。反过来说,骂了人好像是捡了大便宜!事实其实不是这样。但一般人总是受不了被人骂,受不了眼前的一点损失。平常我也跟大家讲,受人欺负了,福报就该来了。吃一点亏,福报就建立起来了。吃亏真的是福啊!一定要相信这一点!今后,如果碰到人家骂你,你要请人家吃饭。以这种功德,才可以得到无上佛果。
《金刚经》中的许多话,好像是释迦佛专门对着我们现代人的心态在说似的。但是这么好的道理,读读经就什么事都解决了这么好的事,大家是不信的。佛所说的道理, 都是真实不虚,但这些道理不是一般人能信的,因为世俗人看待事物,总是以自己先入为主的思维来认知。大家看到我们一楼有翡翠,十几年前我做这个事的时候, 经常去缅甸进货,那里的'市场上,假货比真货多,而且,假的看上去比真的还好看。有时候,我见一些从福建来的游客光挑假的买,就用福建话给他们指出来,可他们就是不信。看上去很好看的那些东西,其实是用石头粉和塑料等化学的东西合成的。事情常常就是这样,真理常常是没人信的。
佛说的道理都是真理,因为如此不可思议,所以,许多人听了就哈哈大笑,根本不相信。但是信的人,就会按佛说的道理去做,果报也一定不可思议。历史上很多名人是信佛说的道理的,因此,会很虔诚地读诵和抄写《金刚经》,比如林则徐等。
篇6:读《与书同眠》有感
读《与书同眠》有感
萨特在《词语》一书中说:我在书里结束我的生命,也在书里开始我的生命,读完梁先生和余先生的文章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读书乃是一生的计划。
在余先生的笔下,书海忙忙,读书破万卷,真像大海中游泳一般,既赞美自己的`勇气,又害怕淹没其中。我深有同感,这么多书要读,无数的作业,让我们很少有一份闲心去读懂读透一本书,更何况书海深深。所以我认为读书破万卷不值得赞美,因为那有成为百无一用的书呆子的可能。读书应该就是一种习惯,如吃饭,似走路,像说话一般。这样我们既不辛苦,也能坚持阅读。读书就成为我们年轻人生活的必需,不读书反而感到欠缺和不安。
我特别喜欢梁先生说的“读书使人富有书卷气”。突然领悟苏格拉底的话:“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梁先生也特意引用黄庭坚的名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一日上晓风书屋,看到一幅书法,上面写着“书香”两个字,旁注“不问窗外纷纭事,但求世间未见书”。寻一好书,就像余先生说的“感觉极好的那种”,好象生活中多了一个“死党”,让人幸福而哭泣。从小到大,我买了很多书,一见到好书,都忍不住要一口气将她读完。
梁先生说读书要看各人的兴趣和需要。我认为此书不一定是公认最好的,只要我们在看的时候为她注入我们青春的感情即可。我小时候读过许多书,饶有兴趣,爱不释书,常常为书里主人公的命运此起彼伏,泪没少留,有时候也若有所失。后来重读此书,我很失望,并且诧异当初为何对她心醉神迷。也许这就是我当时的梦想和感情。我们现在要读许多文化经典和古典小说,里面的故事情节超出了我人生的阅历,我好象和古人保持着一个距离,无论多么出色的描写,无论多么揪心的场面,无论多么感人的话语,我都无法投入太多的感情读书,因此难有往日震撼的效果。老师说以后人生的阅历多了,再读这些书,可能会有不同的感觉。但愿如此吧。
我很庆幸如梁先生所说“我们现代人读书真幸福.。”我这几年读过几本真正的好书,他们记录了我的生活,感受了我的生命,描述了我的轨迹。我好象一个背着行囊的人,走在书路上一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至今还记得语文老师的那句话:非最书的书不读。事实上,字潮滚滚,
篇7: 读《与书同眠》有感
庄伟强萨特在《词语》一书中说:我在书里结束我的生命,也在书里开始我的生命。读完梁先生和余先生的文章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读书乃是一生的计划。在余先生的笔下,书海忙忙,读书破万卷,真像大海中游泳一般,既赞美自己的勇气,又害怕淹没其中。我深有同感,这么多书要读,无数的作业,让我们很少有一份闲心去读懂读透一本书,更何况书海深深。所以我认为读书破万卷不值得赞美,因为那有成为百无一用的书呆子的可能。
读书应该就是一种习惯,如吃饭,似走路,像说话一般。这样我们既不辛苦,也能坚持阅读。读书就成为我们年轻人生活的必需,不读书反而感到欠缺和不安。我特别喜欢梁先生说的“读书使人富有书卷气”。突然领悟苏格拉底的话:“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梁先生也特意引用黄庭坚的名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一日上晓风书屋,看到一幅书法,上面写着“书香”两个字,旁注“不问窗外纷纭事,但求世间未见书”。寻一好书,就像余先生说的“感觉极好的那种”,好象生活中多了一个“死党”,让人幸福而哭泣。从小到大,我买了很多书,一见到好书,都忍不住要一口气将她读完。梁先生说读书要看各人的兴趣和需要。我认为此书不一定是公认最好的,只要我们在看的时候为她注入我们青春的感情即可。
我小时候读过许多书,饶有兴趣,爱不释书,常常为书里主人公的命运此起彼伏,泪没少留,有时候也若有所失。后来重读此书,我很失望,并且诧异当初为何对她心醉神迷。也许这就是我当时的梦想和感情。我们现在要读许多文化经典和古典小说,里面的故事情节超出了我人生的阅历,我好象和古人保持着一个距离,无论多么出色的描写,无论多么揪心的场面,无论多么感人的话语,我都无法投入太多的感情读书,因此难有往日震撼的效果。老师说以后人生的阅历多了,再读这些书,可能会有不同的感觉。但愿如此吧。我很庆幸如梁先生所说“我们现代人读书真幸福.。”我这几年读过几本真正的.好书,他们记录了我的生活,感受了我的生命,描述了我的轨迹。我好象一个背着行囊的人,走在书路上一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至今还记得语文老师的那句话:非最书的书不读。
事实上,字潮滚滚,墨色迷蒙,要读一本好书,就像人生中找一知音一样,困难。于是我们一直寻找,坚持阅读,只为那美好。然而我身边的同学却热衷于《故事会》、漫画书、言情小说。这本无可厚非,但这些人似乎态度坚决,意志坚强,习惯单一,每天不论什么时候都执著于这些书,即使如余先生所说的“感觉不对”,也缺乏自身的逐渐改变。我以前也喜欢看报纸,似乎读得津津有味,但其实收获不大,只是无聊,只是消遣罢了,而天下的好书有何其多!正如余先生所言“赶快省点精神做点有意义的事吧。”有的同学常常抱怨:高考压力大,学习任务又重,没空看书啊!我也没办法,只能惨淡地面对现实。我最拙劣的办法是珍惜自己有限的时间,在理科作业之余坚持读书,并且一定读真正的好书。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吗?时间是靠人挤出来的。读起梁先生和余先生的文章,想起自己读书的成长过程,由此引发开来,虽未达到“与书同眠”的境界,但“与书同行”的感觉也是很好的,权且当作自己阅读两位先生的一点感受吧。
篇8: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心得体会
关于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心得体会1
歌德以往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是的,读好书,就像结交了良师益友,使我们获益匪浅;读好书,就像沐浴在温暖的春风里,使我们心旷神怡;读好书,就像找到了欢乐的源泉,使我们领悟到欢乐的真谛!
乘着一叶扁舟,我们遨游在书的海洋里,各式各样的书籍映入眼帘,使得我们眼花缭乱。
翻开厚厚的历史书,古今的一幕幕掠过眼前。看到那闻名中外的四大发明的记载,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之情,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句中国人好样的!看到所记载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凶狠残暴的恶行,罄竹难书,令人发指,可谓人人得而诛之;同时也为那敢于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们所敬佩。
历史记载书,不但让我们了解尘封已久的往事,也交给我们许多人生道理。
翻开散文书籍,给我们的不是一种沉重的感觉,相反,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清新脱俗,与众不一样的感受。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虽然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通篇的语言都十分朴实,但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父子间深沉的爱,读者为之深深感动。再试想在午后懒洋洋的阳光照耀下,你正拿着一杯花茶,捧着泰戈尔的《园丁集》优美的词汇,细腻的感情,深远的意境。那茶香书香融为一体,我们沉浸于此,给我们无穷的享受,让我们流连忘返。
散文,使我们从《繁星春水》中感受到那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从《乐观》中学会不畏挫折,终将获胜的信念;从《给亡妇》体会到夫妻间的深情。
翻开名着,看到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们爱不释手。我们也从保尔身上学会了钢铁精神从海伦的身上学会了勇敢战胜命运,永不低头的决心;被《巴黎圣母院》里爱斯梅拉达,加西莫多善良完美的心灵所感动。
在此,我引用冰心奶奶说过的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确,书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等着我们去挖掘;书就像指向标,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书带给我们知识,教给我们道理。
读书,充满了乐趣,就让我们在读书中共同寻找欢乐的源泉吧!
关于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心得体会2
读书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我可以得到体会;在体会中我可以得到乐趣;在乐趣中我可以得到知识。
在悠闲的时候,我会坐在阳台上,一边享受着阳光毫不吝啬的沐浴和微风温柔的轻抚,一边翻动着带着油墨香的书页,会让整个人感到心情舒畅,很惬意,很享受。
在遭受挫折,意志消沉的时候,我会找一些励志的书籍来反复读,学习书中人物的坚强,学习他们面对挫折时的乐观心态,激励自己的斗志,不让自己继续消陷沉沦,而是让自己抱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在孤单时,何不与书相伴呢?这时,我们可以进入书中的世界,去细细体会作者的心情。在孤独时读书,这时,我们的心会前所未有的空灵,是一种奇特的体验。我们可以在书海中畅游,在天空中翱翔。
在暑假,我看书基本上都在图书馆。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去大书店呢?因为,妈妈曾告诫过我:“看一本书,不但要看,还要感受书中的情感,那才是真正的读书。而在大书店,那里的书是新,但你根本不会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也就不会体会到书中的情节了。而在图书馆,虽然书旧了点,但有着安静的环境,同样的书。不会随波逐流。思考要看什么,感受哪本书更适合你。这才是读书的环境。”
希望书能够在你的书房静静躺着,等待主人来翻阅。
关于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心得体会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位少年的成长经历,是一段意义非凡人生,是一首革命英雄的颂歌。
这本书以十月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穷苦的不懂事的少年,在战争爆发后,意外邂逅了一位布尔什维克——朱赫来,他不但教会了保尔英式拳击,还培养了保尔对革命的热情。之后,保尔加入了红军,为革命事业付出了自我的青春,自我的健康。最终,当他双腿瘫痪、双目失明,仍不愿放弃自我,用惊人的毅力创作出了《暴风雨所诞生的》,并拿起纸笔继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保尔曾这样问过自我:“为了挣脱生命的枷锁,为了能够重新战斗,为了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你是否尽了的努力了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尽了的努力!”是的,他真的尽的努力在工作。上级派下的每一次任务,他都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为此,死神的黑翅曾先后三次碰过他。在三个月内修好铁路的如期修通、依法洛在法庭上的辩论胜利、与各种“歪风邪气”斗争成功,这些都是他的奋斗写照。正如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个问题我也曾问过自我。然而,回首往事,有多少岁月在消遣娱乐中逝去,而又有几许时光我在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呢!我不禁陷入沉思。虽然当今社会不用再为革命出生入死,可是我们能够尽的努力去实现自我的梦想,能够尽己所能为世界做出一份贡献,来让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是啊,虽然我曾无数次对时光从我身边走过视而不见,可是从此刻开始,我要一点一滴地珍惜时光,不再让他们白白流逝;我要跑起来,不再在追梦之路上止步不前;我要炼成钢铁,不再让梦想在我心中一片迷茫。度过的年华虽无法在挽回,但今后,我的未来由我做主,由我百炼成钢,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讲仅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是这本书最精彩的一句,也是最振奋人心的一句。这句话就像我的导师,鼓舞我、鞭策我努力实现自我的梦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同时,它还告诉了我人生的意义:人生可谓短暂,在这短暂的岁月里,仅有努力丰富自我的人生,才不枉这次“人间之游”。
愿再次回首往事,我不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关于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心得体会4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此诗集中,冰心以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为主题。女作家杏林子曾经说过:“除了爱我什么都没有!”的确,当你拥有爱就不需要别的什么东西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切。冰心接受着母爱,同时她赞誉母爱,她爱大自然的一切。
冰心的诗句,是那样简朴,但是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那样深的含义,许多诗句还透入着对母爱的深深的赞誉。从冰心的诗句中,我悟道:一个人爱万物,她(他)是美丽而快乐的;一个人被万物爱着,她(他)过得会安逸舒适。而同时为这两者,她(他)就是快乐的。
“冰心”这个词就是像她的人一般典雅清丽,超凡脱俗,也正如她所写的诗句,在淡淡的优雅的文笔中,还有着许多的哲理。一句“弱小的草呵!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告诉我们小草虽然渺小,但世界却需要你的点缀。又一句“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去做该做的,在时间的书上写下你的成绩与辉煌。总之,在冰心的诗句中,我们总能学到很多。
读这些小诗,似乎很亲切,因为冰心将大自然中最纯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东西用轻淡优雅的诗句表现出来,不加以任何人为的修饰,不添以任何华美的词句,带着一丝温柔的忧悠,或一些深深的内在美:明目下,绿叶如云,白衣如雪。怎样的感人呵!又况是别离之夜。在那娓娓道来的诗句中,满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是她冰清玉洁之心的再现。
读完这本诗集,觉得很美很美,不仅仅是美而美,也有忧而美,悲而美。冰心的诗下,一个多么美的世界!冰心的诗含蓄深刻,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不知为什么,看了这繁星春水,我的心灵微微触动了一下,也许,这便是感动……
关于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心得体会5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而可喜,面对死亡来临而可怕。那情形,该像路边的野花,庄子对妻子的去世就“鼓盆而歌”。真人不易,学者说儒家教人入世,道家导人出世,曾经,至亲的人离世,让我感到生命无奈,生活疲惫,很多时连“世”也分不清,混混沌沌,顾此失彼,随波逐流,以为明了的事多了,却是越发失了方寸和方向。我翻开书,参照已心。
有时,成年人比少年成熟,是成年人多经历了几场葬礼。生死是庄子一个永恒的命题,也是的,生死纠集了一切利益所在,物质、精神、爱憎,是人就逃不了。朋友学佛,说人世是苦难的集合体,要历无数生离死别,得失祸患,来日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下世不要为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庄子也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乎。”所以庄子说,我们要懂得“顺应”,去面对,当你已无能力握着的本文来自站的领头羊时候,去放开。世上没什么是理所当然,或是横加于人的。多经历了葬礼,我懂得无论对人对物,如果只去忧患失去的悲哀,而不感恩曾经相遇相守的幸运,那去到哪个世界,也并不能真正快乐。有人问佛祖,什么是佛?佛说,无忧是佛。原来,现在脚下的土地,也可以是极乐世界,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与众不同的生命力量。生命在思潮里庞杂,回归自然便直观,生命是八个数目字和一条小桥,像德兰修女1910—1997,周总理1898—1976,在看这篇文章的人,生命尚缺四个数字。我是人类社会的瑰宝,也是大自然的一棵草,我笑笑自勉,能踏上小桥赏过风光,“活好当下”活出真我就不“悲乎”。
何为真我?生活的本原,生命的本初,愿望的本真,书里娓娓而出。外面实在太吵了,在信息、物质、欲望膨胀的今天,滋长出原始森林里蔓藤一样的人际网,已天天疲于奔命,却发觉满足更难,快乐变小。“心为形役”原来心被外物奴役着,心当然是高兴不起来。是时候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声音。见过有种培训课程,学员要每日停下来和自己的手手脚脚,耳朵肚子身体各部说说话,关心它们过得怎么样。这近本文来自站的领头羊公于庄子的观心入门。“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庄子说的耳聪目明,不在于听得、看得有多高远,而是能听见自己的声音,看见自己的心。心要见,必先静。“水静尤明,况精神乎,圣人之心静乎。”水能映本文来源:照天地万物,是水清静的时候,风浪大作之下水映不出东西,人心亦然,心湖急流暗涌,世界万物也照不进人的心。
“庄子把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人叫善养生者。”以心为镜,才可看清现状,联系过去,看到未来。“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闭上目,静静的,我问我自己的心,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梦,怎样努力过?你心里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一幅画卷?“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奈何。”懂得生命真谛的人,不会花时间在不该当的事情上,不会因为执拗、较劲追逐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于丹老师说,为了娶绝色女子,为了虚荣嫁给富商,离开了爱情,于是此生与他(她)错过了;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一撮米,结果猴子给逮着了。“丧己于物,失性本文来自站的领头羊于俗,谓倒置之民。”将眼前的利益和自己的心分开,以心为镜照见自己,再去思索问题,我看到了前面的清朗。“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他的生活状态。”且好的心态,比生活中好的技巧和技艺重要,像运动员往往场上显不出场下的好成绩;搭在板凳上的板条我可以轻易走过,但横到悬崖上就我就却步了。静心达而见心,心能“以天合天”,能以一颗清明的心,以规律迎合规律,忘利忘名忘我,做事做人都会游刃有余,做得更好。
书禅明了一种“道法自然”的生命状态,以真求真,以真发现真,“大道合乎自然”是庄子所有理论的核心。“大道合乎自然”,不是人们平常断章取义的无为、懈怠、隐世避事,“大道合乎自然”我们才能最后获到大自然里“和缓的凝聚力”。天地运行,万物更迭,四时有序,生生不息,正是天地间有着一股和缓的凝聚力。大圣大哲,能聚贤纳士传授至理,是他们不可或缺地拥有和缓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五千年泱泱大国,骨子里就是有着一股和缓的凝聚力,团结共济和谐发展,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里不息不灭。“和缓的凝聚力”,让我们的心恒久澄静清明,精神有了足够的强大,便能找到自己心的大道。
★ 募捐父亲治病范文
★ 本愿经在讲什么
★ 持人演讲稿
★ 地藏经消业障法门
★ 孤独的修行作文
★ 陆天明简介
★ 简介范文
【同读本愿经与金刚经会有矛盾吗(锦集8篇)】相关文章:
社会实践简介范文2022-12-31
王永志简介2022-09-17
如何推崇领导人范文2022-08-16
酒店简介范文2023-02-22
《心经》的持诵感应2023-08-21
净空讲地藏经2022-05-07
生孝与死孝美文2022-12-09
《金刚经》布施功德2023-04-12
《地藏经》讲什么2022-12-09
孝与恩作文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