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训诂意识论文

时间:2022-04-29 11:52:31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ehun”为你分享14篇“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训诂意识论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训诂意识论文

篇1: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训诂意识论文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训诂意识论文

论文摘要:文言文的训诂意识是在坚持基本训诂原则及灵活运用基本训诂方法的前提下,对文言词语训释时具有的一种积极的、恒常的、稳定的训诂态度。具备一定的训诂意识,在阅读和教学文言文时,可避免容易出现的迷信教材、忘文生义、以今律古等毛病。中学语文教师至少应具备坚持基本训诂原则的意识和灵活运用基本训诂方法的意识。训诂原则与训诂方法须综合运用,融汇贯通,才称得上具备了训诂意识。

论文关键词:语文老师 训诂意识 训诂原则 训诂方法

所谓训诂意识。是在坚持基本训诂原则及灵活运用基本训诂方法的前提下,对文言词语训释时具有的一种积极的、恒常的、稳定的训沽态度。是为探求词语乃至篇章的丰富含义、揭示词语演变规律、避免误训误注所把持的训诂观念。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不具备相应的训诂意识,单依赖课本的注解、参考书的帮助,对词语的训释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学生的进一步追问也无法给以满意的解答,甚至出现迷信教材、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这些文言文阅读的大忌。根据大纲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及文言文词语训释的特点,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至少应具备以下两大方面的训诂意识。

1。坚持基本训诂原则的意识

坚持基本的训诂原则,就是要坚持从语言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及语言事实等方面,对词语含义作全面考察。

1。1坚持从语言的社会性考察词语含义的意识。

语言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约定俗成这一特性上。约定俗成是词语的形式与含义得以结合的决定因素,它不但决定了某个特定的语词与某个特定的含义的结合,同时还决定了这两者的结合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如高二册《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课本注“厌,通膺,满足。”从字形上分析,很难将“‘厌”与“满足”联系起来。“厌”本写作“队”,由“甘”,“月(肉)”,“犬”三部分组成,是个会意字,象一只狗面对香美(甘)的食物,却将嘴巴转向一边不理,表示“吃饱”“满足”“不需要”。就本字来说是容易理解的,只是后来人们却借用表示“压”的“厩”字来表示这个意义,本字“厥”反而废弃不用,于是“厩”担任了“压”和“厌”两个意义。如《汉书·五行志下》“地震陇西,压四百余家”中“压”字就写作“厥”。《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中“厌”也写作“厥”。后来人们为区别字形,就在“l”字下加“土”而成“壑”,表示“压”的意义。加“食”成“膺”表示“厌”的意义,简化为“膺”。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约定俗成的结果。

语言的约定俗成大多数情况下是任意的,而一旦固定下来就难以改变。王力在《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一文稿中指出:“如果我们所作的词义解释只是在这一处解得通,但在别的书上再也找不到同样的`意义,那末,这种解释一定是不合语言事实的。”清代学者王引之在《经传释词·自序》中也提出了。‘樱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的训诂原则,都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性的重要性。

1。2对语言历史性的敏感意识。

语言的历史性是词语含义流变的轨迹和见证。有词义变化的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意义是不尽相同的。如高一册《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课本注“按剑而踞,握着剑,跪直身子”,又注“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跪直身子。”这样解释是不错的,但如果对该句上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中的“坐”字,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坐一臀部放在椅子上支持身体重量”则难以说通,项王为何由“坐”而变为两膝着地跪直身子呢?这就要考虑到“坐”字在意义上的历史性。正如课本所注解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坐”的解释更为清楚,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叫做“坐”。如此,《战国策·秦策三》,“(伍子青)坐行蒲服,乞食于昊市”中的“坐行”其实就是膝行,跪着行走的意田

有些词语因历史原因已废而不用,对这些词我们既要弄清它的原义、用法,又须用现代词语作恰当的训释。《鸿门宴》中有句“沛公奉危酒为寿。”课本注“危,酒器”,但这种酒器今己不见,学生难以把握,必须弄清其容量大小。《王力古汉语字典》注:危,圆形酒器,容量四升。又注:春秋至汉时,一升相当于今200毫升。四升即800毫升。难怪齐人“左手持危,右手画蛇”(战国策·齐策》),为一危酒,三人喝显得多,四人喝显得少,最终留下了“画蛇添足”的千古笑诂。不过,项王赐给樊啥的“斗危酒”则要比一厄大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斗危者,危之大者也。”(第430页)。斗危,当然不是普通一危,即不只800毫升了,而应是足够几个人喝的酒,“啥拜谢,起,立而饮之”,一个勇猛、豪爽的英雄形象自然跃然纸上。

1。3对语言民族性的察觉意识。

一定民族的语言所具有的含义,由该民族的文化环境所赋予。离开了这个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词语的意义就发生变化。如关于星宿的分野,中国有,外国也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碰到文献中涉及星宿的问题,就不能套用国外的东西。如高二册《滕王阁序》“星分翼较,地接衡庐”,“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等句中,就只能按中国古代的星宿分野分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注:“据《越绝书》,豫章郡古属楚国地,当翼、较二宿的分野。又《晋书·天文志上》谓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的分野,所以言“龙光射牛斗之墟”。据此注:豫章既属楚地,又属吴地;在星宿分野上,既属翼、较二宿,又属牛、斗二宿。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关系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春秋战国时,豫章属楚国管辖,楚国属翼、转二宿分野。至三国时,天下三分,吴国占据江南一带,包括了上述的豫章(南昌),而吴国又属牛、斗二宿分野。作者这样写也正突出了滕王阁在地理位置上“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贩越”的显著特点。前后照应,古今贯通,滕王阁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可见一斑。

类似的如阴阳五行、干支纪年等都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常识,在文献中随处可见,不了解其中的关系,要阅读中国古代文献,往往就寸步难行。

1。4尊重语言事实,准确把握文义的意识。

语言事实是文献作品真实思想的唯一体现。由于文言词语难以理解,有关文言文的注释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只有在坚持前三项原则的基础上,从文献语言出发,运用多种训沽方法,才能作出合乎事实的训释。如高一册((勾践灭吴》一文中,主要叙述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恨,经过长期的奋斗,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文中既有外交上的能言善辩,又有内治中的卧薪偿胆。教材选用时,删掉了越国大夫文种游说夫差的一段诂:

(种)日:“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撤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日:‘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土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李,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以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在这段文章里,文种可谓极尽游说之能事,软硬兼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之以利,言之以弊。使一国之君的夫差“将欲听与之成”。有了这一心理基础,加上太宰豁的“美言”,夫差终于无视子青的忠告,“与之成而去之”。从而为吴越之间新一轮的斗争揭开了序幕。在教学中如不了解这部分,就很难领会全文的生动曲折之处。

2。灵活运用基本训沽方法的意识

在词语训释中,除了要坚持基本的训诂原则外,还要熟练掌握并运用以下四种常用的训诂方法:

2。1以形索义

这是从文字学上对词语训释的一种方法,也叫“形训”。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字的形、义之间具有可释性,通过分析字形,可探求字(词)的本意,再联系其它的训诂方法,即可求其引申义、假借义以及更深层的含义。如上文述及的“厌”字,就是运用了形训的方法。又如高一册《谏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教材训为“大”,为什么“景”训为“大”呢?从字形上看“景”从日从京,“京”甲骨文作“帝”,是人工筑起来的高丘,比喻为“大”。《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而“景”小篆为“景”,意为高达日头的高丘,其表示“大”之意相应比“京”程度高。因此在表示大时“京”一般是表有限的高大,而“景”则表示无限的或抽象的高大,如本例中的“景”即是。又《诗经·小雅·车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毛传:“景,大也。”《诗·周颂·潜》:’“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毛传:“景,大也。”毛传对“景”字作了相同的训释,但显然,“景行”指的不只是一般的大路,而要比一般大路要宽阔,“景福”则是指抽象意义上的洪福了,正如今天我们所形容的“齐天洪福”。而“京”字则用如“京都”、“京师”,程度不如“景命”、“景福”高大。如再深究下去,同样表示高大的“高”字,甲骨文作“裔”,象一所高房子,其高的程度当然在“京”“景”之下,作一般高低的用法为多。通过分析字形,不但对我们所要训释的词语有深刻理解,而且对于同族字(词)也能触类旁通。

2。2因声求义

汉字虽是表意文字,但在六种造字法中,形声造字法是占据首位的,其数量占有汉字的大多数,可见声旁在汉字的表意中同样居重要地位。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序》中有云“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臂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挚其纲”。因此,从字音求词义不能不说是一种既重要又基本的训诂方法,这种方法传统训诂学上又叫“声训”。

我们常以读音上的相同来判别同音通假字,这就是声训的一种。此外,通过声训,我们还可探知一些字(词)在形体上的讹变。如高一册《逍遥游》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句中。“野马”教材注“游动的雾气,旧说春天山林沼泽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所以叫‘野马’。”其实这里的“马”字,原是“座”字,“座”意为尘埃。“马”“座”在古代同属鱼部、明母,属同音替代。《楚辞》里有“愈象雾其如座”。如“野马”训为“春天的雾气”,则此“座”当可训为野马”显然是不通的,玉逸注“座,也座”,亦可知“马”当为“座”,“野马”即地上飘浮的尘埃,与“尘埃”同义词复用,强调环境的污浊。这是符合庄子远离尘世,追求清静无为的理想的。

2。3比较互证

比较互证,就是比较同篇或不同篇文献中类似的用例,分析归纳其中不同词语含义的一种训诂方法。如高二册《病梅馆记》中有“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敬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一句,其中“姿”“景”“态”三字,如从单个字去训释,是难以解通的。如我们综合这三句的意思,异中求同,就容易明白这三个字都表示梅的风姿神韵,不必穿凿单个字的解释。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字分别表示,只不过是作者行文上的风格而已。在不同篇章中比较互训的例子如《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联系《庄子·逍遥游》的“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知王勃在此用《逍遥游》中的句子“扶摇”指“旋风”,“北海”即“北冥”。在阅读常用文献中,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更是必不可少的。

2。4寻求词义理据。

寻求词义理据就是通过探讨事物命名的由来,用以对词语训释的一种训诂方法。一定的词的形式与该词所表达意义之间的联系是有理由根据的,找到了这种理据,对难训的词语就会迎刃而解,对有疑惑的词的理解也将更为明白。如高三册《鹊桥仙(纤云弄巧)》中有“金风玉露一相逢”,课本注“金风玉露,秋风白露”,为什么“金风”训为“秋风”而不是“金色的风”呢?原来,这里的“金”是指五行说中的金,据《礼记·月令》载: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宋·欧阳修《秋声赋》里也有:“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阳;又兵象也,于行用金。”因此,称秋风为金风,久而久之便固定下来。《文选》张景阳(l杂诗》“金风扇素节,丹露启阴期”。李善注“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说的也很明白。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八个方面的原则和方法,在训诂实践中是不能孤立运用的。单一的训沽原则或方法的运用,无法胜任对沉淀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词语的训释,更谈不上具备了相应的训诂意识。在文言文教学或研究中,只有坚持以正确的训诂原则作指导,灵活综合运用各种训诂方法,对词语作出合理的科学的训释,才有可能将训诂原则、训诂方法内化为训诂意识,自已的学问才能有质的飞跃,在教学实践中才可能做到得心应手。

篇2: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训诂方法,就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 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它主要包括:(1)训诂与文字学结合:以形索义;(2)训诂与音韵学结合:因声求义 ;(3)训诂与词汇学结合:寻规律以求词义;(4)训诂与语法学结合:明语法以求词义;(5 )训诂与修辞 学结合:由修辞以求词义;(6)训诂与历史学结合:据史料以求词义;(7)训诂与校勘学结合:考异文以求 词义;(8)训诂与逻辑学结合:用逻辑以求词义。 本文拟就中学课本文言文注释中的某些问题,结合上述八 种训诂方法来谈谈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形索义

以形索义,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的本义的训诂方法。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应遵循两 条原则。一是字形要能反映本义,本义要与字形切合,即要能证明造这个字时,是根据这一意义来构形的。为 达此目的,我们所依据的字形应是较古的文字。二是探求本义必须参证于文献语言,即本义不仅要与字形结合 ,还必须是在文献语言中有过用例。参证文献语言来探求词的本义,可以避免望形生训。下面我们运用以形索 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高中语文第二册注:“军,驻军, 动词。 ”余行达主编《古代 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在非判断句中,名词如做谓语,活用成了动词。如:‘沛公军霸 上’,‘军’做谓语,意为驻军。”

中学语文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把“军”解释为“驻军”,但前者以为“驻军”是“军”的固定 义项,而后者认为“驻军”是“军”的临时意义,即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时所临时具有的意义。孰是孰非?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军”字的形体结构分析来予以说明。

《说文》:“军,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车,兵车也。”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字从 车,从@①,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由此可见,“军”本为动词,本义是“包围”。将兵车围成 一圈时,当然是表示军队驻扎下来准备宿营,因此,“军”引申有“驻扎;驻军”义。是谁将兵车围成一圈呢 ?当然是军队,因此:“军”又引申有“军队”义。由此可见,军的“驻军”义和“军队”义都是由本义“包 围”引申出来的。既然“军”本为动词,那么“军”表示“驻军”义时当然就不是“名词活用成动词”了。由 此可知,语文课本的注释是正确的,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二、因声求义

因声求义,是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它主要是用来推求语源、解释联绵 词和解决文字上的通假问题。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古音(即上古音)为依据,因为绝 大多数的同源词在上古时已经形成了,训诂学里说某字与某字音同或音近,也是就上古音而言的;二是以文献 语言为依据,以避免滥用声训而流于主观臆断。下面我们运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来考证一条词义。

归有光《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高中语文第五册1984年版和1987年版皆未给其中的“借”字作注,其他古文选本亦不注。似乎“借”就是 现在的“借进”。其实不然。归有光为什么要把借来的书入满自己的书架呢?这合情理吗?按,“借”上古属 铎部精纽,“藉”上古属铎部从纽,因此“借”可以通“藉”,为叠韵通假。例如《诗・大雅・抑》:“借日 未知。”《汉书・霍光传》引《诗》作“藉”;《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战 国策・秦策》:“此所谓藉贼兵而赍盗粮者也。”“藉”本义是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垫物。《说文》: “藉,祭藉也。”既然是垫物,他物便可置之其上。如《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 李善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由此可知,“借书满架”就是“藉书满架”,直译就是“置放的书排满了书 架”。

三、寻规律以求词义

寻规律以求词义,是通过探寻古代汉语里词的内部构造、词的产生与发展和词义演变等规律来探求和诠释 词义的训诂方法。通过探寻古汉语词汇的内部构造规律,我们可以避免把古文中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 词的现象;通过探寻古今词汇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古语词的意义;通过探寻词义演变的规 律,我们可以了解某个词在古代具有哪些意义,为什么会具有这些意义,可以了解同源词的孳乳情况,可以了 解古今词义的差异情况。运用寻规律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古训为依据, 这是因为作古训的先代学者,尤其是“汉儒去古未远,经生们所说的故训往往是口口相传的,可信的程度较高 ”(注: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1卷, 中华书局1980年版,343页。);二是注意词义的时代性, 因为 “古代汉语”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古代汉语范围内,各个时代的词义是有差别的,不明乎此,则往往可 能导致以后起之古义解释更早之古义。下面我们运用寻规律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 释。

《史记・屈原列传》“不获世之@②垢。”高中语文第六册注:“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按,这种解释虽文意可通,然“获”并无“沾染”义,此属望文生义。《广雅・释诂三》:“获,辱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第五》对这句话是这样解释的:“获者,辱也。言不为滋垢所辱也。”课本亦采此 说。

四、明语法以求词义

明语法以求词义,是通过语法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的训诂方法。杨树达先生说:“治国学者必明 训诂,通文法。近则益觉此二事相须之重要焉。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 ,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注: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序例》,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运用明语法以 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和句意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古今汉语语法的区别,二是注意对古汉语语 法进行断代研究。下面我们运用明语法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初中语文第一册注:“何 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

按,这种解释盖本于朱熹《论语集注》。 朱熹云:“‘何有于我哉’,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 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然而这种解释既不合古汉语语法,又有悖于史实。下面我们仅从 语法方面来解释。

“何有”即“有何”,其中的“何”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何有”在古代汉语里又是一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其意思较灵活,可以根据上下文意而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等 。下面仅以“何有”作“有什么困难”讲为例来加以说明。

《左传・僖公九年》:“入而能民,土于何有?”杜预注:“能得民,不患无土”因此,“土于何有”就 是“得到土地有什么困难呢”。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何晏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因此,“何有”就是“ (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

《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朱熹集注:“何有,言不难也。”因此, “于王何有”就是“对于称王天下有什么困难呢”。

至于“何有于我哉”,《论语注疏》云:“此章仲尼言己不言而记识之,学古而心不厌,教诲于人不有倦 息。他人无是行,于我,我独有之。故曰‘何有于我哉?’”刘宝楠《论语正义》云:“与上篇‘为国乎何有 ’、‘于从政何有’、‘何有’,皆为不难也。”值得注意的是,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1978年版)对这 句话注释为:“在我这里有什么呢?这就是说,这三件事我都没有。”而在《古代汉语》(修订本)里则改注 为:“对我来说有什么呀?也就是说,这三件事对我来说都不难。”由此可见,“何有于我哉”就是“(这) 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五、由修辞以求词义

由修辞以求词义,是通过修辞方式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的训诂方法。运用由修辞以求词义的方法 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区分修辞方式与一般表达方式,二是注意参证于史实。下 面我们运用由修辞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司马光《训俭示康》:“人皆嗤吾固陋。”高中语文第二册注:“嗤吾固陋,嗤笑我固执不大方。”

按,这里的“固”不宜取“固执”义, 因为穿着朴素根本不存在是否“固执”的问题,只是可能让人误解 为“吝啬”。“陋”有“吝啬”义,例如《吕氏春秋・节丧》:“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李白《赵 公西侯新亭颂》:“俭则不陋,丽则不奢。”“固”有“陋”义,即“吝啬”义。《广雅・释言下》:“固, 陋也。”《论语・述而》:“奢则不逊,俭则固。”意思是,奢侈就显得骄傲,节俭就显得吝啬。由此可见, “固陋”在这里是运用了同义连用的修辞方式,即“吝啬”的意思,“嗤吾固陋”,就是嗤笑我吝啬。

六、据史料以求词义

据史料以求词义,是依据与古代社会生活有关的史料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运用“据史料以求词 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内证”与“外证”相结合,兼及“旁证”。我们在探求 和诠释某个与古代社会生活有关的词语的意义时,最好尽量从本文或本书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 加以训释,这便是内证;同时还可以从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品以及后代撰写的反映同一时代历史的作品中去寻找 史料来加以训释,这便是外证;也可以从较早或较晚的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加以训释,这便是旁证。二是以发 展的观点来看待史料。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前一时代的典章制度到了后一时代可能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现 象也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某些史料,以避免“以今证古”或“以古证今” 的现象。下面我们运用据史料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高中语文第三册(1984年版)注:“年成坏,不能纳税, (朝廷)卖爵位(来增加收入)、(百姓)卖子女(来度过日子)。不入,指百姓纳不了税,卖爵,汉朝有公 家出卖爵位以收取钱财的制度。”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注:“请卖爵子:请求卖掉自己的爵级或儿子。 秦汉时有赏赐爵级的制度,因此百姓也可以有较低的爵级。这种爵级可以转卖。”

“卖爵”的主语是“朝廷”还是“百姓”? 这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孰是孰非?我们可以据史料来求 词义。首先,汉代百姓是可以得到爵的,其得爵的'方式主要有三。一是赐给。据《汉书・惠帝纪》载:“孝惠 即位,赐民爵一级。”二是用钱买。《汉书・惠帝纪》:“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三是“入粟受爵 ”。这是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提出的主张,“于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于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 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汉书・食货志上》)。其次,百姓得到爵级后, 是可以转卖的。《史记・文帝本纪》:“后元六年,大旱,蝗,发仓庾以振民,民得卖爵。”《索隐》引崔浩 :“富人欲爵,贫人欲钱,故听买卖也。”可见《古代汉语》的注释是对的。后来1991年出版的高中语文第四 册改注为:“请卖爵子,(百姓)用爵位和子女换钱(以度荒年)。汉朝,人民的爵位可以买(包括由政府手 中买)卖。”这就注对了。

七、考异文以求词义

考异文以求词义,是通过比较、考究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中用字的差异,或原文与引文用字的差异,或同 一材料在同时之书中用字的差异,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考异文以求词义的方法主要用来解决四个问 题:一是订正误字,二是辨识异体字,二是明了通假字,四是同源字的通用和同义词的替换来诠释词义。运用 这种训诂方法应遵循正确分辨异文材料的原则,即要正确分辨异文材料的类别,不要把异体字、同源字、通假 字、同义词等当作误字处理,也不要把通假字当作同义词、同源字处理,等等。下面我们运用考异文以求词义 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词义。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高中语文第一册未给其中的“以”字作注, 其他有关古文选本亦未作注,似乎它与介词“以”相同而无需 作注。其实,无论用介词“以”的哪一种用法来解释此处的“以”,都不妥当。按,“以”通“似”。从异文 材料来看,《汉书・高帝纪上》:“乡者夫人儿子皆以君。”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以或作似。”《史记・高 祖本纪》作“皆似君”。从古代训诂材料来看,《玉篇・人部》:“以、似,二同,像也。”从语音方面来看 ,“以”上古属之部喻纽,“似”属之部邪纽,因此“以”可通“似”,为叠韵通假。由此可见,“以秦王之 威”,意思是“像秦王那样的威风”。

八、用逻辑以求词义

用逻辑以求词义,是运用逻辑推理并遵循逻辑思维规律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这种训诂方法主要 用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侧重于探求和诠释语言中的词义,即词的概括义;一是侧重于探求和诠释言语 中的词义,即词的具体义及语境义。运用这种训诂方法应遵循充分占有文献语言材料的原则。下面我们运用用 逻辑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高中语文第一册注:“按兵束甲,放下武器 ,捆起铠甲,意思是停战言降。”

如果仅从上下文意来看,课本的注释是说得过去的, 然而当我们运用归纳推理来考察“按兵”一词的意思 时,就发现“按兵”并不是“放下武器”,而是“止住军队”。“按兵”又常写作“案兵”。例如:《宋书・ 武帝纪上》:“我案兵坚阵,勿与交锋。”“按兵”又常与“不动”或“无动”、“勿出”等搭配使用,例如 :《荀子・王制》:“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吕氏春秋・召类》:“赵简子按兵不动。” 《战国策・齐策》:“故为君计者,不如按兵勿出。”由此可见,“按兵”是一个固定短语,表示“止住军队 ”的意思。

篇3:训诂学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训诂学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训诂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在教学上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作 者:董红燕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专业,河北,保定,071002 刊 名:大众文艺 英文刊名: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训诂学知识   文言文教学   应用  

篇4:训诂方法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吗

传统训诂学中的释义方法,是指探求词语意义的方法。由于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因此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形训、声训、义训三种基本方法。其中形训就是以形说义,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世界上有两种文字体系:表音文字(因形知音而知义,形与音关系密切)、表意文字(见形知义,形与义关系密切)。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直接反映出所记录的意义,形义统一在汉字的构造中,使我们由字形探求字的本义成为可能。

一、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词语的确切含义

在高中语文第一册《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一句。一些书,释“谤讥”为“批评议论”,大意是对的.但欠确切.据“说文”段注,释“谤”字:“谤之言旁也,旁,溥也”。“ 溥”即“广大”的意思。“谤”即在大庭广众的场合里,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在《国语·周语》中,“厉王虐,国人谤王”。“谤王”,即“公开批评指责厉王的过失”。又“讥”宇,段玉裁注作“讥之言微也”,微即隐微不显之意。“讥”就是含蓄的讽刺。《左传·隐公元年》“称郑伯,讥失教也。”即含蓄地讽刺郑庄公故意纵容共叔段而不加约束教育到最后酿成祸乱加以根除的阴险作法。据此,开头那句应释为:“能够在街市上朝廷上对我的过失公开地批评指责或含蓄地讽刺非议传到我耳朵里来的,受下等赏踢。”

又如初中六册《曹刿论战》一课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不少注本把“加”字释为祭品的增加,是不确的.课本注为“加,虚夸。这里说以少报多” 是对的。但我们还应知道,“说文”第十三篇下释“加”:“语相譄加也”段注“譄下曰:加也。诬下曰:加也。知譄、诬、加三字同义矣”又“说文”三下“诬,加也,段注:“毁誉不以实皆曰诬也”,“加”即是” 说假话”、“虚报”,它的反义词是“信”,而不是“减少”。可见掌握一些训诂知识对准确理解词义是大有好处的。

二、训诂学可以指导我们解决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

如初中语文第五册《公输》一课中“夫子何命焉为?”一句,课本注为“何命焉为?(有)什么见教呢?‘何……焉为’疑问语气。”《古书虚字集释》中说:“焉为,犹云‘乎哉’,皆疑问词”。

以上解释均较牵强: (一)古汉语里“何……焉为”并不是固定格式,“焉为”连用作疑问词十分罕见;(二)课注为“(有)什么见教呢?”这个“有”字难以据此格式落实。

此句中关键是“焉为”二字的正确含义。“为”在这里应解作“有”,《经传释词》中引了好几例当“有”讲的“为”字(例释皆略),高中语文四册《书博鸡者事》“敢用是为怨望”及一册《游褒禅山记》“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两句中“为”,课本均注为“有”,均可作证。

“焉”,这里当“是”或“之”讲,即把宾语提前的那种“是”或“之”的用法。说见《词诠》,“焉”字的第八义项:“语中助词,宾语倒置时用之,与‘是’ 同。”例句举《左传·隐公六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我们周室东迁,是依靠晋国和郑国),在《国语·周语》中此句即作“晋郑是依”。可见“焉” 即同“是”。《词诠》中还有三个例句,不录。

“何命焉为”即“为何命”,可译成“有什么指教”〔改书中注“见教”,为“指教”更确切些,因“见” 有“我”意,是外加给本句的)。这样古今汉语字字对译,且字字有据。

又如初中六册语文《隆中对》,刘备自言“遂用猖獗,至于今日”。课本注“就因此失败,(弄)到(成为)今天(这个局面)。用,因此。猖獗,这里是失败的意思。”丘迟《与陈伯之书》中,说陈伯之叛梁降魏是由于“不能内审诸已,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历代散文选》把前一“猖獗,注为“狂乱放肆,” 把后一“猖獗”注为“倾覆失败”,这两注都是不确的。因为刘备不会说自己“狂乱”,而陈伯之降魏也不是因为“倾覆失败”。

原来“猖獗”的“猖”,在这里应看作“伥,释作“狂也”“仆也”。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伥,俗字作‘猖’”, “说文”八上“伥,狂也”,段注:“假借为人狂之称。仲尼燕居曰:譬犹瞽相,伥伥乎其何之? ”意即就像盲人无助,行路要跌跤。刘备说自己“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这里应取“仆”义,‘仆”即“顿也”即跌跤意,引申为“失败”,是说自己才能不够,无人相助,才遭到失败,表达他对诸葛亮求贤若渴的急迫心情。丘迟信中的“猖獗”应取“狂”义,《广雅》“伥,狂也”,王念孙“疏证”:“性理颠倒失常也” “妄动作也”,“沉迷猖獗”意即,“你昏迷不清如盲人妄动而误人歧途”,这与后文晓喻陈伯之的“迷途知返”正相印证。

三、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纠正注释的错误

高中语文第一册《察今》篇开头“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课本注“〔为其不可得而法〕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古代的法令制度)。不可得,没有可能。”

篇5:训诂方法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吗

此注有两处错误:(一)“为”,应训“是”而不应释为“因为”。因为上句不表示结果,下句则不能表原因。这里不表示因果关系,而表示是非判断关系。 “非……为……”即等于“不是……是……”《论衡·刺孟篇》:“尽其道而死者,‘为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古书虚字集释》在此例下加小字批语:“‘为’训‘是’,此与‘非’ 为对文”“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与此例同,意为“(先王之法)不是不好,是它的不可能被效法。”(二)“其不可得”,应释为“它的不可能”。 “其”,在先秦不作主语,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一节中有详尽说明。吕叔湘先生在《文言虚字》中也说:“因为‘其’字等于一个名词加一个‘之’字,所以,也常常可以用来造成主谓短语,例如: (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因此,‘其’释为“后人”是没有道理的。“不可得”也不是“无从”,而是 “客观上不可能”。全句应译为:“国君为什么不效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不是它不好,是它在客观上不可能被效法。”

又如高中三册语文《孔雀东南飞》中:“府吏见丁宁’,课本注:“即‘见府吏丁宁’受到府吏瞩咐”还有书注“见,被”,此处“见”训“受”或“被”皆不确,应是具有指代性的副词,指代第一人称“我”或“自己”此种用法并不少见:

(1)《后汉书·吕布传》:吕布“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词诠》卷四释此句:“按此例当云‘几见杀于卓”,而云‘卓几见杀者,盖谓‘卓几杀己’耳。”杨树达先生把这种用法的“见”归为助动词的变式。

(2)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即“背弃我”(去世的委婉说法)。

(3)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冀君实或见恕也”“见恕”即“恕我”(原凉我)。

现代习惯用语“见教”“见谅”“见怪”“见告’等中的“见”均可解作“我”。《助字辨略》中说:“见教者,来教我也。”

“见”字作“被”字用的情况古书中屡见不鲜,如“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与上述情况的区别在于:这里的主语是行为的被动者,而上述句子的主语是行为的主动者。杨伯竣《古汉语虚词》说:“‘见’字在动词上,一方面表示被动,另一方面指代自己”,对此区分得很清楚。

《孔雀东南飞》中还有“君既若见录”一句,课木注为“既然蒙你记着我”“见录”,译为“记着我”,“见丁宁”则应译为“丁宁我”。

四、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弥补注释的漏失和缺陷

注释漏失往往产生以今义代古义、以常义代僻义的弊端。该注的不注,读者会产生似是而非的理解。

如高中六册《屈原列传》:“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这里“极”字课本未注,一般会把“倦极”理解为“疲倦到了极点”或“疲倦得很”,上古一般没有动补结构.这里的“极”应训为“疲”,与“倦”同义,是并列结构。《广雅·释诂》“困疲券穷欲惫,极也。”《汉书·王褒传·圣主得贤臣颂》”匈喘肤汗,人极马倦”。《世说新语·言语》:“顾司空未知名,诣王丞相。丞相小极,对之疲睡。”这两例中的“极”都是“困疲”的意思。“劳苦倦极”应译为“劳累痛苦疲倦困惫”。

又本课中,“不获世之滋垢”句中的“获”字,课木未注,一般易误解为“获得”,其实应解作“污辱”。《广雅·释诂》“获,辱也。”又“染镬辱点,污也。” “获”与“镬”古音同义近,亦有“污”的意思。课本译此句为“不沾染尘世之污垢”意思是对的。惜未注出“获”字的这一僻义。

再如《孔雀东南飞》中:“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这里的“暂”字未注,因诗中有“卿但暂还家”、“且暂还家去”两处的“暂”,字均可解作:“短暂”、 “暂时”,此处的“暂”亦易误解为上两句的讲法,实际上应解作“仓猝”为好。《广雅·释诂》“暂,猝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崤之战》“妇人暂而免诸国”,杜预注“暂犹卒也”。“卒”即“猝”之假借字。“因求假暂归” 应译为“於是请假仓猝匆忙地回家”,不要误解为“暂时回家”。

课本上注释不完备的,也可运用训诂知识来弥补充实。如《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课本注“属(zhǔ),写作”显得突兀,不如《张衡传》注的好: “衡少善属文”注“属(zhǔ)文:写文章。属,连缀。属就是连续不绝的意思。《说文》和《广雅·释诂》中分别属为“连也”、“续也”。《屈原列传》中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水经注·三峡》中“属引凄异”,这些“属”字均作“连继不断”讲。因为撰述时要缀词为文,所以写作可称为“属文”。若课本在注中的“写作”前加上“缀辑”二字,就显得源流分明了。

又如高中第五册《齐桓文之事》中:“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课本注:“隐,不忍”,此注也缺乏过渡。“隐”是“痛”的意思,赵岐注“痛也”。《诗经·柏舟》“如有隐优”,《礼记·檀弓》,“哀戚之至隐也”,《国语·周语》“勤恤民隐”这些句中的“隐”都当“痛”讲,“同情,不忍”是引申义。因此、课文中这句话的“隐”应注为“隐,痛惜,不忍”。

以上所谈训诂知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是提供给中学教师参考的,完全没有必要把这种繁琐的考释过程讲给学生听。但我们相信,语文教师掌握一定的训诂知识和方法,对深入理解词义和课文,肯定是会有补益的。

篇6: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蒲江中学 李然

【提要】:

“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而文化是指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1 本文通过文化干扰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进行归类分析,并结合外语教学,阐述重视文化教学,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并如何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

【关键词】:文化意识 文学修养 文化渗透 素质教育

布卢姆说:人在学习上的潜力是极大的,只要教育得法,几乎每个人都能掌握中小学课程。对此我们毋庸质疑。作为一名中学的英语教员,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下,如何教育得法,卓有成效地进行现代化英语课堂教学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不少所谓的“专家和学者”仍旧摆脱不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窠臼。填鸭式的教学外加“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的学生在劫难逃。学习的被动成就了老师的主动,学生的兴趣成就了老师的泛泛而谈。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操纵课堂,不仅是一个老师驾驭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老师综合素质的挑战。我们都在谈提高学生的素质,如果作为一门外国语言教学的老师都“空”素质而又何谈学生的“实”素质呢?这两者的对立和统一需要我们英语老师在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大力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种非智力因素对一个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健全人格来说起着“唇亡齿寒”的功效。学生不是机器,而是一个鲜明的活体。这个活体“多动”、“多思”、“多问”,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深知内外两种文化的迥然各异,在这种“外来文化意识”挑战“本国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和教育,达到一种兴趣带动主动学习的景象。

一、文化意识的重要意义: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这种“兴趣即最好的老师”的带动下,在加上高素质的英语老师,学生的敏感性和鉴别力能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这种文化意识的渗透,可以达到一箭双雕。正如胡春洞所说“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使学生从深层去理解和把握语言,减轻机械记忆的负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逻辑性,这大大有利于其他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 2 如果我们一味地只重视语言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社会意义,单纯地把英语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而脱离文化孤立地来教学的话,就会给语言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学生在运用语言时,也就常常会以“中文思维+英文方式”来套用所学词汇,从而出现许多不得体的句子,产生尴尬的局面,甚至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误会。例如交际时的失误,中英问称呼存在很大的差异,稍有不慎就可导致交际的失误。 例如,在向老师打招呼时中国学生经常说,“Good morning, Teacher Li" 在汉语中,“老师”不仅是称呼语,还是尊称。但是在英语中向老师打招呼时,通常叫姓,而不叫teacher,它只是一种职业,绝不可以作为称呼语,也非尊称。英、汉称呼系统是不对应的,英语中采用 Mr/Mrs/Miss加姓氏的称呼法。3所以外语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并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高中新大纲对语言知识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的阐述就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

二、如何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

语言学习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了解而且对他们以后步入社会,走向世界也大有裨益。那么如何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呢?

1.了解语言学习者存在的个性差异。语言学习者本身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各有千秋。我们应该体现个性,尊重个性,让学生“能飞则飞,能跑则跑”。那学生存在哪些个性差异呢?它包括:智力Dgeneral intelligence.语言学能laguage intelligence,E.人格特征personality traits,F.认知方式cognitive model,G.学习策略strategies,H.学习动机motivation ,I.学习兴趣interest,J.家庭环境envronment等差异。 4

2.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A.研究的客体逐渐过渡到主体;50-60年代前:主要集中在语言本身和教学方法上,通过研究逐渐认识到语言,教材,教法等都是外因,学习者本人才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60-70年代初:开始转移到语言学习过程和学习者个体特征,这种转变是当今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趋势。B.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现象研究受到普遍关注;掌握各种常见情景中的文化对话和行为原则并了解常见词汇内涵关系,深掘文化意识所隐含的本质及人文差异性。

3.注意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当今国际英语教育的发展正在经历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能力培养,从课堂的整体教学转向因材施教,从以教师传授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学习,以知识为目的的学习转向运用为目的学习,这些转变表现了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反映了英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4.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师作为学生行为思想的引导者,对学生的行为举

止,文化素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曾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个公式:

教学质量=[学生来源与素质(1分)+教材质量(2分)+学习环境与条件(4分)

+教学方法(3分)]×教师 5

括号内四项相加为10分,而老师的分值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在外语教学观念上进行改革,要改革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而外语教师首先必须是教师,必备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又同时是语言教师,他的工作要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文性,体现对人类活动的特殊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同时外语教师所教的内容是外国语言,他还必须具备更多的与教学相关的外国语言、文化及文学修养能力:

A.思想素质:学生本身具有“向师性”,要改变学生的错误观点,没有共同的语言和广博的知识是无法进行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即这个道理,所以老师要有较高的思想、人格和知识素质。

B.专业素质:语言作为人类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和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教师不仅要有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本族语言与文化知识,以及人类语言本质特征和使用规律的知识。

5.了解英语教学中的干扰因素。1)教学环境:现代英语的课堂教学缺乏真是的语言环境,是语言的单纯输入,对我们的英语老师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输入,为学生提供多种语言文化的背景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2)学习者的情感: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外语学习不仅是一种意识的体系学习而更是对另外一种文化体系的适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外语教师的重要责任。3)学生原有知识:尤其母语既有利于学习但却又在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语知识的获得,外语教师要有清楚的认识。4)不同文化的影响:语言结构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外语中词和句的正确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的了解,两种不同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作为外语老师不但要对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要有较深刻的了解,还要善于帮助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避免交际文化的误解之意。

三、课堂教学中的文学修养构建:

一般来说,教学内容是以一定的教学大纲为依据的。遗憾的是,我国的外语教学尚无文化教学大纲。《外语教学与文化》6 一文综合了现有的语言文化研究成果,把文化内容分为五个方面: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以上几方面在现行JEFC和SEFC中都得到了体现。如SEFC 2B. L.10 Body Language就介绍了非语言交际的知识。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乏文化教学大纲,JEFC和SEFC的编写中没有注意到文化内容本身的内部层次性和一致性,从而使所呈现的文化内容显得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另外,在教师用书中也无文化教学方面的建议和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创设文化渗入的条件,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和鉴赏能力。

1、 在课堂上加强文化的渗入。

1>课文背景知识导入。(1)用“文化旁白”的方法给学生加入文化知识的介绍和讨论。例如,SEFC Book 1A Unit 11 The sounds of the world谈到来自世界的个种音乐:非洲音乐、拉丁音乐、布鲁士音乐及爵士乐等,教师可以把音乐的其他分类如摇滚乐、轻音乐、钢琴曲、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等选录一些有代表性的曲子辑录、播放给学生听,边听边分析音乐的不同分类,这样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提高文学修养。如当我们谈到披头士The Beatles乐队时,我们可以重点讲到John Lennon 的Images: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试着去想根本就没有天堂

It’s easy if you try 如果你肯尝试

No hell below us 要做这样的想象并不难

above us only sky … 我们的脚下没有地狱

我们的头上只有天空……

我们在欣赏歌词的同时,又可以接触到优美的外国文学,既加深了对音乐的了解和鉴赏,又了解了他们所处时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文学作品的风格欣赏。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镜子,它能生动具体地反映该民族的习性、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而SEFC中不少课文就是文学名篇,阅读文学作品可帮助学生领略文章的美,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应不满足于知晓故事情节,而是要领会、欣赏文章的措辞以及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英语的文学水平。例如SEFC Book 1B unit 15 The necklace 是Guy de Maupassant的作品,可以介绍莫泊桑这位法国19世纪后半期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中短篇小说, 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 “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影响极大。我们所选的《项链》就是一例,它讽刺了主人翁极度的虚荣心,可引导学生并发现文中有些句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虚伪性以及“Judge a person by his clothes”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1>对话教学:对话教学(dialogue)编写的真实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口语材料完成日常交际用语、交际方式甚至体态语(body talks)反应等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口头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处理对话材料时,要紧扣大纲要求,充分反映教材编写着的指导思想,合理分析材料,处理好本族语与英语的文化背景差异,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有的放矢的教学。语用学家沃尔夫森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这种社交语用失误情况,它主要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错误,而违反说话原则就会看被成是不礼貌的表现。因此,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介绍中西方交际礼仪的异同。2>语言点教学时,要把语言点牵涉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如SEFC 1B Unit 16 Scientist at work 提到Good Friday可向学生介绍以下与此有关的资料:在基督教日历中,“受难日”在复活节的前一个星期五。星期五为犹太教的预备日,即安息日的前一天,耶酥在那一天被送上十字架,是为受难日。“Good”指耶酥为人类赎罪而自我牺牲,人类则因此而获益。7从而避免翻译或理解成愉快甚至友好星期五的错误。又如 “after tea”,要向学生说明“tea” is a meal taken around five o'clock in England. It consists of a pot of black tea, with bread, sandwiches, biscuits and cakes. 但美国人却没有下午四、五点用茶的习惯。这些文化内容都与课文内容有关,适当的渗入可扩大学生的文化常识积累。

3、听力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1923年,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说:“说话和听话者所共有的,对话语的理解和作用的背景知识。语境提供了交际信息帮助交际者正确理解交集内容”。对英语学习者而言,了解英语国家的特有事物是突破听力障碍的关键之一。如:

A: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now; it’s no wonder they go ahead for they know everything.

Question: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phrase “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A. the cat isn’t in the bag. B: leak the secret C: set free the cat.

Key: B

初听可能很多的学生要选B、C两个答案,而实际上答案选B,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个英语成语典故不理解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在英语中翻译成reveal/leak/divulge a secret:泄露秘密;露出马脚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含义呢?相传从前英国的乡下人出售小猪时,常有小猪装入布袋出售的习惯,为了欺骗买主,有些狡诈的人则装入猫来冒充小猪,以欺骗买主。缺乏经验而粗心大意的人往往不予检查稀里糊涂,“口袋里买猪”(buy a pig in a poke)可是有经验的老手总要先打开口袋来看看,这样便 “把猫从口袋里放了出来”于是就露了马脚,这个短语也就由这个故事the cat 转义为“秘密”。8由此可见,听力材料所涉及的英语国家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政治制度及历史等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阅读理解的文化教学。

英美文化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一直未能引起许多英语学习者足够的重视,他们简单地认为:“只要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理解水平就自然上去了。”其实,很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之所以提高不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美文化知识贫乏。因为离开了必要的背景知识,对许多句子的理解只是局限在字面的理解上,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如:“To sign a contract with such a cheap guy will ruin you. ”“He is a Shylock.”(同这样的小人签约会毁掉你的。 他是一个手段残忍的守财奴)。Shylock(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一个高利贷者,其性格贪婪、残忍,常被用来指贪婪、残忍的守财奴。如果对英美文化知晓甚少,要理解Shylock在这小段话中的含义是很困难的。词汇、语法和文化知识是阅读理解的三个要素。不重视英美文化的学习就难以向更高的阅读理解水平迈进。

4、 第二课堂中的英语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由于SEFC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以学生所熟悉的话题或题材为主,而涉及异域文化的比重还相对偏低。因此教师可建议学生多读外国有关的游记、人口统计、民意调查、官方思想研究、时事评论、文学评论等方面的书或文章,从中了解他们的文化和地理知识。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又导致了不同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还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国外文学名著,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涉及。教师可列出一系列世界名著让学生去选读。至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欣赏和学唱英文歌曲,观看英文影视节目,或鼓励他们积极去表演英文话剧、故事,让他们从反复排练的演剧中切身体会到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行为和方式。正如胡春洞指出“教人、教文化都是渗透于教语言之中的,不是脱离语言教学的”。

四、结束语:

中学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教学,通过一种文化意识的渗透,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了解外国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自身修养的提高。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性,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意识渗透已成为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我们强调文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以进行交流,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正如《大纲》指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了解。

参考书

1. 《英语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7月

2. 《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春洞,1994 P17

3.外研社建宏英汉多功能词 简清国,林茂竹 12 月 P1535 北京外语教学出版社

4.谈外语教学中科研问题 刘润清 北京外语教学出版社

5.薄弱高中搞好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徐汉东 P4

6. 《外语教学与文化》 胡文仲 高一虹 1995 湖南教育出版社

7.DICTIONARY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BIBLE 帅培天 周平马赫

四川人民出版社 P295

8.ALLUSIVE ENGLISH IDIOMS WITH EXAMPLE FOR USAGE AND TRANSLATION

张复星 陕西人民出版社

篇7:中学语文教学中智慧意识探讨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智慧意识探讨论文

摘要:学习的目的在于获得智慧,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更是如此。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语文学科属性,让语文教学充满挑战。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获得智慧,就必须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精髓,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语言发现生活的美、通过赏析文本体验境界的美,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日积月累下的语文知识,从而有智慧的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宇宙观;智慧意识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的精髓在于他提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并在某种意义上说,随着智慧的增长,知识将减少”。那么,何谓智慧?对这两个字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拈花一笑的故事是智慧,盲和尚在夜晚打着灯笼前行的故事是智慧,蜘蛛结网的过程也是智慧。语文学科可以被理解成、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无可置疑语言、文字、文学、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现行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智慧意识该如何体现呢?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一、感受语言,发现生活美

高中语文课本中选用了部分古今中外的文章,这些文学名篇在对自然美和生活美,以及情感美的体现上具有代表意义,它能有效地扩大学生视野,能够从中看到人类社会生活中不断前进的人文景观,和人类对未来生活的奇特、丰富的想象景观。有“杨柳依依”的明媚之景,也有“雨雪霏霏”萧条之境;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波涛汹涌之景,也有“满地黄花堆积”的忧伤之境作者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融入思想感情,并表达其美学的理想。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琢磨与赏析那些景物描写,使学生能自主地进入古人营造的那份情境之中,去感受那些惆怅与欢快,使学生的情怀得以培养与扩展,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得以提高。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调动学生身体的各个感官,让学生自己体会意象与意境,体会大自然中的细腻与壮丽之美;让学生能从更宽广的角度、更深层次地去从而在心灵上得到美的'享受。在体味语言中发现生活美。

二、赏析文本,体验境界美

中国古代经典的文学作品有天人合一、心物不二、文质不二的创作观点,节奏、流动、宇宙观、自然朴素和自由自在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某种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与人类共有的情感体现,作者的情思则在意境中被物化而得到了表现。吹皱一池春水,群花自落,细雨落花,枯树寒烟,仅仅几组词语,几个意象,便能带人进入意境。中国汉魏六朝时期,是人们精神得以自由解放、富有智慧的一个时代,有放荡不羁、以酒为名的刘伶,不懈追求心灵自由的嵇康、阮籍。晋人建立了最高的舍得与空明的意境,在发现自然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山水便成为他们抒发情感的媒介,因此中国诗常以山水境界做为表现和吟咏的主题。在空间上由远及近,由上及下的俯仰,是中国文化中最根本的宇宙意识的体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地意象,更是一种怡然自得心境的体现。人教版高中语文五本必修课本中,古代诗词所占篇幅较多,有助于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文化更深入的阅读与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补充学习课外与中国古代有关的文化常识,才能充分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奥妙所在。在文学作品的境界中去提升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涵养,以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三、综合运用,充满智慧美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追求自由,有智慧地生活。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识字;注重语言层面的理解,中学时注重技能与感知能力的培养;更高的学习阶段则是为了将已有的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转化成智慧,从而更好地生活。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是他的世界,空间和时间合成了她们的宇宙观,她们的生活从容而有节奏。登高而望远,他们以大观小、俯仰自得,用心灵的眼来笼罩全景,她们眼里的自然是节奏化了的自然。中国古代哲人曾经用音乐中的十二律来配合一年十二个月的节奏循环;他们认为否极泰来;绚烂之极总是归于平淡;他们有“空”的智慧,这些智慧常见于古人的文学作品中。学习语文,接触这些具有代表的文化原典,即使是被烟雾笼罩的眼前,也能看到清澈的景物,旨在于心得澄明。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用古人的宇宙观去看待生活,眼前也会是涣然冰释的景象。学生学习语文,在于自身生活境界的提高,在于自身修养的提升,在于运用古人的智慧能更好品味生活的深层意义。在语文教学时应让学生多亲身感受一下大好河山的美妙,然后把这些波澜壮阔的感觉记录下来,并且养成学生能纳百川的胸怀与豁达的情怀,是语文学习最好的境界。为了智慧生活而学习语文。为了学生有智慧的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智慧意识。

参考文献: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罗建成.如何在中学语文中实施美育[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9.

篇8:篮球教学中篮球意识的培养论文

体育比赛,是集身体因素、心理因素、智力因素和战略战术因素为一体的综合性比赛。特别是对于篮球比赛来说,在有限的场地内,篮球运动员要快速做出战术部署,这对于一个中专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中专学生,虽然从反应速度与体能都处于较好的状态,但赛场上所遇到的情况复杂多变,对于初涉篮球赛场,缺乏比赛经验的球员来说,在平时训练就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篮球意识,对于团队合作和个人发展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篮球意识概念和作用

所谓篮球意识,就是指在篮球比赛或篮球活动中,通过长期训练在形成的快速做出正确反应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从侧面反应出球员的综合素质和对篮球运动特殊变化的应变能力,是一种衡量球员发展、制定训练计划、指明训练方向的综合意识活动。因为篮球意识,归根结底是一种思维活动,意识的对实践活动的能动作用,是被哲学界普遍认同的。并且对于中专篮球学院来说,自我意识与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在训练中积极培养其篮球意识,是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的。只有培养中专篮球学院正确的篮球意识,才能让篮球教育教学训练更好更有效的发展下去。

二、篮球意识的形成规律

篮球意识的形成,与意识在人脑中形成的规律相同。意识,是通过长期生产生活中所得到的训练和积累的经验,通过思维活动和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所形成的具有普遍价值规律的思维活动,正确的意识,能够有效的、能动的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篮球意识的形成,亦是如此。篮球意识,并非运动员在赛场或训练场上所表现出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具有临时性、先天性和不可控性,但篮球意识,是能够进行培养和训练的`,是通过长时间的篮球训练活动,教练有意识的对中专篮球队员进行正确的篮球意识引导,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中专篮球队员自身对篮球的理解和思考,转化为能够帮助中专篮球队员在场上迅速做出正确选择的思维意识。并且,随着篮球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培养篮球队员的篮球意识,也越来越受到篮球教育中的每一位参与者的重视。

三、培养中专学生篮球意识的方法

1.观看比赛体育教学中,有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便是观看高水平比赛,让接受体育教育的队员,在观看比赛中,分析优秀运动员的协调配合能力、技术运用、战略战术部署等。观看比赛,不仅仅能提高篮球队员的职业兴趣,更能够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激发篮球队员的斗志,看清比赛中各个队员的优势劣势,从而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提醒,这种自我教育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对指导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所以观看比赛,反复对比赛中出现的进攻、防守、配合等篮球意识进行强化、加深,才能够逐步形成正确的篮球意识。

2.在技术训练中渗透篮球意识,培养正确篮球意识。(1)培养中学生的眼、手、脑并用的能力篮球运动,是一种高度配合的体育活动。不仅仅要求团队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更要求队员自身的手、脑、眼等的协同工作。其实,加强篮球队员的手脑并用,就是要在平时训练中,在科学的训练计划内,适当地加强训练强度,让篮球活动中的各个动作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对于中专学生来说,他们身体素质,和智力因素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加强肢体训练和协调性训练,是篮球意识培养的基础训练内容,是篮球意识的基石。(2)掌握真假技术动作与“正确篮球意识”的关系在篮球比赛中,灵活运用技术动作,是篮球活动中艺术美学的体现,在一些高水平的篮球赛场上,优秀运动员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假动作,给观众和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冲击。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在运用技术动作时,根据不同情况做到动作上的真假变化,以求迷惑对手。这种要求实质上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激烈的攻守对抗过程中具有“篮球意识”中的“空间差”、“时间差”和“位置差”,这能使中学生更好地主动制造攻击机会,增强攻击效果,增强运用与应变技术能力。

3.通过战术训练强化篮球意识。随着篮球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篮球战术战略的培养也成为篮球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那么,篮球技术作为篮球比赛战术战略的基石,篮球技术与战术战略有着密不可分,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篮球技术的熟练运用,能够帮助篮球队员在场上快速的做出战术部署并精准、正确的实施战术部署。另以方面,篮球战术战略的运用,能够让拥有高超篮球技术的队员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团队协作的能力,打出更精彩、更高质量的比赛,这不仅仅是微观上一个篮球队的优势,更是篮球活动能够更好更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4.狠抓作风训练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保证。作风建设,是比赛的灯塔,只有在文明、积极、正确的比赛环境下,才能体现出篮球运动的体育价值和人文价值。失去了正确价值导向的篮球运动,便是没有意义的、野蛮的人类躯体活动。因此,对于正确的比赛作风培养,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中专学生的比赛作风培养,更为重要。因为他们尚属于人生价值观、世界观未完全形成的人生阶段,这不仅仅关乎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更是培养青年人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正确的比赛作风,能够让篮球队员在赛场上,积极的参与比赛,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团队的优势,无论胜负,都能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这是体育精神的根本要求,是体育活动人文价值的体现。篮球意识的培养,不单一的涉及篮球训练,而是一门综合的学问,它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这些综合起来的专业素质,构成了篮球队员的篮球意识,因此,培养中专学生的篮球意识,是中专体育教学中的中心环节,本文意在分析篮球意识的培养规律,总结篮球意识的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沈国庆.浅析初高中篮球教育[J].体育师友,(2)

[2]孙志平.篮球教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67.

[3]侯孝平.试论篮球意识与篮球教育,体育学刊,,(4).

篇9:素描教学中创作意识渗入论文

素描教学中创作意识渗入论文

摘要: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形成个人风格的重要因素。素描教学不仅仅包括具象、写实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能力,使素描真正成为其美术创作的基础。素描课应该在研究造型规律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关键词:素描教学;造型能力;创作意识

艺术修养、艺术表现的培养是同时进行的。素描不仅仅是基础造型训练的方法,更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一种可以表达画家感受的创作手段。教师应该以更关注、更开放的态度看待和思考它,使学生的创作意识在基础训练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文章提出现代素描教学改革要在掌握再现客观世界的能力的前提下,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增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改变基础造型的单一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一、创作意识需要长期培养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造型基础,而对于造型基础的定义,美术教师基本上停留于写生能力、写实能力的范畴,而对于学生的造型形式、空间想象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美术学院造型学科的培养目标往往是引导学生成为能够顺利开展美术创作的艺术家。作为造型基础课的素描课,就应该围绕培养艺术家的目标设定课程的培养目标。造型基础的意义,就是要达到掌握创作能力的目标。造型基础绝不能脱离美术学院的培养目标和标准。一直以来,创作都是创作课的任务。教师负责创作方法、创作理念、创作技法等的教学。而一般高校的创作课往往较少,学生常常在三年级甚至四年级的毕业创作中才真正接触创作的知识和理念。面对创作,以往的素描教学培养的学生往往不具备创作所必需的画面构图组织能力,塑造夸张、生动造型的能力,大胆、浪漫、趣味的空间想象能力,等等。素描教学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严谨、扎实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素描课程教学缺乏创造性,导致学生在创作的时候既不善于想象,也不善于夸张,既不善于组合,也不善于联想。艺术创作指艺术家以一定的绘画理念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艺术创作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其生活积累、思想倾向、性格气质、艺术修养是艺术创作得以顺利开展和最终完成的基础和前提。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总是从特定的审美感受、体验出发,运用形象思维,按照美的规律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概括、提炼,构思出主观与客观交融的审美意象,然后使用物质材料将审美意象表现出来,最终构成内容美与形式美统一的艺术作品。美术创作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要运用形象、空间、线条、明暗、色彩、色调、制作技巧等要素,构思、构图、塑造形象、安排情节、调控节奏、创造意境、经营与锤炼艺术语言。创作是对作者阅历、人格、人生观念、知识结构、思维智能、创作能力、专业技巧等素质修养的全面检验。可以说,艺术创作是艺术学生和艺术家高级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创作所需要的各种方法、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和具备的。上述创作方法和创作能力需要经历长期的培养和反复训练才能具备和掌握。这个过程仅仅依靠创作课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时间也显得太晚。除了毕业创作课程外,一些美术院校的创作课程较少;而单一的素描写生已经使不少学生养成了对着实物毕恭毕敬、谨小慎微地忠实再现的习惯和惰性,他们往往不愿意思考、想象、夸张、突破、创造。因此,在素描课中导入创作意识,不仅可以早日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更可以通过想象、联想、夸张、变形等形式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习惯。当面对艺术创作时,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想象、夸张、创造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就能真正达到基础为创作实践服务的教学目标。

二、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创作意识

创作意识是促使创作能力转化为创作行为的意识。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没有创作意识,创作主体不可能运用创作能力开展具体的创作活动,艺术作品也就不可能产生。个人的创作意识至少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创作动机、创作预期和创作潜反射心态。创作动机是创作意识的基本要素,是促使创作行为产生并最终形成艺术作品的主体原动力,具有较高的个体性和个别性的特征。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写生时摆出的静物、人体模特等客观物象时,教师可以把握时机,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要求学生摒弃简单地复制对象或再现自然,充分利用想象、夸张、变形、联想、重组、趣味等形式语言和手段,把简单的素描写生习作变成充满创造性、乐趣、想象的艺术创作过程。

篇10: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忽视文化教学等问题,从语言、文化、教学的关系出发,通过自身在第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并提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语言文化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

记得看过一部电影,片名叫《刮痧》,是讲由于中国两千年、中医传统经络疗法“刮痧”不被美国认可,造成“虐待儿童”疑案,使得影片中许大同一家被迫服从法律,父子分离、夫妻分居。在中国人看来,明明是对爷爷对孙子的爱而用刮痧的手法为其治病,而美国人却认为是虐待儿童。可见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比较大的,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要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要求。

在中学英语教学方面,我国颁布了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于外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可以说这是我国外语教学界在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等方面认识深化的一种体现。同时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要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应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对交际教学法的实践还不够,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还很模糊,这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认为中学阶段外语教学主要目的是语言知识的教学,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中学英语教学最终面临的是考试,文化教学根本没必要,造成“高分低能”等现象。这些误区的存在,导致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出现投入多,效果差,应试能力强,交际水平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语言、文化与教学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里所指的文化,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音乐、文学、美术等,而是广义上所指的: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从语言的特征和功能以及文化的范畴和内容来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纪录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而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其语言的发展。正如L.A.White所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个民族的文化在其语言中表现得最为全面和完美。语言总是在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完整地、协调得反映文化,并将其固定下来,世代相传,成为民族文化与知识的载体和集体经验的储藏器。”

2、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同的文化通过不同的语言来反映。世界上不同民族的语言千差万别。而英汉两种语言是属于迥然不同的语系——前者为印欧语系,后者为汗藏语系,所以它们的语言形式差别很大,所负载的文化也各不相同。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跨文化交际,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应抱着这个目的去进行英语教学。鉴于语言与文化有着如此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跨文化的交往中,如果我们没有对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个中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英语文化的必要性。语言与文化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必要的。

1、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谈到中西文化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时间由邀请方确定,被邀请者视受到邀请为一种荣幸,一般都会按时赴约。而在美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些活动被视为占用别人的时间,需要双方协商有关的时间。因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风俗传统。在美国收到别人的礼物应当面打开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尊重,而在中国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所有这些说明了,在日常学习中,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2、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阅读。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文化背景知识。实践表明,在语言难度小时,阅读英语作品有困难主要是因为文化意识的缺乏。这一点许多英语学习者深有体会。因为英语作品的作者对文章的背景文化一般都比较熟悉,材料中词语的运用以及文章意义的表达都自然得体,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但是读者不一定了解这些文化背景,这就容易出现读者认识每一个单词,却不能理解文章意义的情况。

3、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的介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感受异国风情。如在SeniorEnglishforChinaBook3中Festival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英语节日的由来及一些节日的风俗,引导学生将之与中国的节日比较。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呢?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尝试:

(一)词汇渗透。作为语言基础的词汇,在语言交际中起着主要的作用。词汇的意义与文化关系最为密切,文化载荷量最大。外语中概念意义与母语一致的两个词很可能在文化意义上大相径庭。因此,在外语词汇教学中对一些看似相同而难以用其他方式表达的词汇,我们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讲解,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思想认识上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二)直观教学。直观法要求教师对教材之中出现有可能引起学生理解困难的“文化点”,特别是那些含有文化意义的词语和课文时可以直接阐述或利用物品、图片、电影、电视、录像、网络等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的方法。例如,有一次我和外国友人逛超市发现一种洗发水名叫“uglygirl”,翻译成中文就是丑小鸭,形象代言人是李小璐。当时这位朋友很不理解,明明很漂亮的小姑娘为什么叫丑小鸭,而且她说如果在国外,这种产品绝对卖不出去。为什么呢?这就是由于文化、历史、社会背景不同,人们可能会对某些词或知识点产生误解。我们知道,在中国,“uglygirl”意味着可爱,讨人喜欢,是长辈对晚辈的昵称。但是在英语中“uglygirl”却是令人讨厌的说法,听话者会因此而生气。于是,我以此为例,将这瓶洗发水带到了教室,让学生们讨论,然后讲解中西文化差异,这样学生们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三)讨论式教学法。“讨论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已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内容应体现教材的本质内容,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沟通教材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推动教学展开。例如同学们在学习中发现,美国人经常称赞别人,被称赞的人一般表现得受之无愧,当仁不让,与中国人的普遍做法迥异。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这说明了美国人彼此之间表达意思直截了当,反映了美国人坦诚、直率的性格,从而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了一定了解。

(四)模拟角色。模拟角色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由教师组织安排,以学生为活动中心,让学生担任主角或自选角色,采用演讲、情景游戏或剧本表演等方式表演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话语的理解,加深对话语含义的认识。由于大多数中学生没有或较少有机会和英美人士接触和交流,他们只能将课堂作为操练和运用的英语的主要场合。例如,人教版高一英语中有一篇文章“MillionPounds”,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以此使学生感受语言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加强对语言的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的交际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文化知识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文化具有民族性、独特性,是变化的。离开英语文化,要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英语是不可能的。因而,英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方保军.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素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3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71~473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72~7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上).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8):5~17

篇11: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探究论文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探究论文

摘要:新时期的职业中学数学,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职业中学数学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意识是数学学习应该掌握的一种能力,这就要求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优良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职业中学数学;创新;素质;能力培养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本人认为,职业中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一是作为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必须要掌握;二是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到工作当中去。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现就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提出自己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思想和方法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内心真实感受。在课堂上教师是“领衔主演”,多数学生是“听众、观众”,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阻碍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广泛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1世纪是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目前借助多媒体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进行数学课的辅助教学已被师生们接受。

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人的创造力是在一定的动机下引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运用多媒体的声光、图象的翻滚、闪烁、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我们要借助多媒体真正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探索出教学模式的新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切实贯穿数学思想,吸引每一位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和思考的状态。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自主创新意识。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基础出发,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讲到指数函数时,让学生将一张薄纸对折若干次后,可与珠穆朗玛峰比高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真正的参与过程,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学生既独立自主又相互协作,求知的欲望不断被激活,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自我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三、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引发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客观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的进步、发展都离不开数学,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新课导入要“创设问题情境”即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具体的教学情境。数学教师应确立新的教学理念,在导入新课时注入浓厚的生活气息,使数学问题以更生动具体的形式出现。例如在学习习近平面的基本性质时,我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笔尖和纸板、翻开的书本、门打开和关上。接着提出问题:“几个点才能确定一个平面?”从而引出不共线的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在我们学习的很多的数学概念中,都可以从实际问题引入,例如购房、购车分期付款中的数学问题,银行存(贷)款中的利息计算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对其进行探索,让其体验到数学的用处,数学的乐趣,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意识。

四利用数学背景知识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要注意体现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教学内容涵盖的知识与技能要尽可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探索性和开发性,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求和问题过程中,我讲了一个很经典的数学故事,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棋盘上共有8行8列,构成了64个格子,国王为奖赏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里的第1个格子放上1颗麦粒,第2个格子放上2颗麦粒,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完64个格子为止。问发明者要了多少颗麦粒。由此引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上作为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出好的教学方法,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为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海玉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8)

[2]汪晓君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点思考(11)

篇12: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论文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论文

环境保护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少年儿童预示着祖国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自然成为环境保护大军中的一支主力军,怎么样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环保教育呢?我的体会是: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保教育氛围。

一.启发情绪阶段渗透环保意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首先创设一定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为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奠定基础。如:《“植树造林”游戏》一课时,教师首先利用语言诱导学生进入情境,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要从小保护环境。教师说:“现在为了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在我们班特成立环保小分队,我给每个队员发环保标志,你们愿意参加吗?同学们纷纷举手参加,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各位环保小卫士,我们身边有哪些破坏环保的现象?你们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同学们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说出了许多破坏环境的现象,并提出了相应措施。有的说:有些人随便捕杀动物,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要提倡人人爱护动物,珍惜动物,让动物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有的说:有一些人乱砍乱伐,破坏森林,使我们严重受到了沙尘暴的袭击,我们要极力制止这样的行为,大力宣传,多植树造林。抓住时机再进行游戏,学生的道德情感就被充分调动起来,练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在做模仿操”小鱼儿游游“的练习中,以水为话题,向学生说明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水资源很贫乏的国家,我们每年要产生300多亿吨城市和工业污水,这些污水大部分都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许多河流湖泊的污染,有水也不能用,所以希望大家,从小要懂得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二.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渗透环保意识

根据小学生特点,在游戏中开展环保教育是十分有利的,因势利导,寓趣味于教育之中。如:在一节〈〈素质游戏课〉〉教学中,以环保为教育契机,采用多种游戏比赛形式来表现,一环扣一环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1.植树造林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人拿一个饮料瓶,教师在每个组面对的跑道线上打上”植树“的点,游戏开始,第一个学生跑到第一个点上植下一棵”树“,再向前跑,饶过标志物返回击第二个人的手掌,后面的学生依次进行,以最先植完的.小组为胜。这个游戏以废旧的饮料瓶代表小树苗,通过游戏中的”植树“给学生植树造林,爱护环境的教育。

2.抢救动物

在游戏”植树造林“设置的场地上进行。教师首先设置情景――洪水使各种小动物面临危险,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动物,发令后,每组第一个学生采用蛇行跑,绕过障碍(饮料瓶)跑到转折点,然后模仿各种不同动物的跑,跳,爬,飞等动作返回击第二个人的手掌,依次进行,以最先做完的小组为胜/这个游戏教育学生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动物。

3.绿化祖国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依照〈〈新课程标准〉〉,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讨论,设计出用废旧饮料瓶摆出能代表环保意图的图案、字画等,发令后,第一个学生跑到终点处,摆下一个饮料瓶,跑回击第二人手掌,依次进行。以小组成员最先摆好跑完为胜,最后让各组选出代表,来说出自己组的创意。有的组摆出了”一棵树“,即”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也有的组摆出了一个”保“字,即”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还有的组摆出了一只”小动物“,即”爱护动物,美好未来“等。这个游戏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为祖国的环保事业出一份力。

一系列的游戏练习都是通过不同的情景设置,使学生利用跑、跳、爬、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弹跳、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优良的环保意识。

三.在恢复阶段渗透环保意识

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常有一段放松恢复阶段,抓住时机,我常将传统舞曲改制成一种将鸟声、羊声、马声、大象声等各种动物声音汇聚而成的音乐――《满园春色》,学生通过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欢快的舞蹈,来感受这鸟语花香,美丽大自然的境界。

四。多渠道,全方位的渗透环保意识

要想让环保教育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让每个学生心中时时刻刻树立环保意识,我们就要从点滴抓起,从细节着手,利用多渠道,全方位的途径,结合教学实际,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操场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一个大舞台,因此我们注意把学校操场周边的环境,绿化搞好,围墙写上标语,画上图案等,让学生得到美的感受,让学生形成”我和小树一起成长及做光荣的张家口人,爱工人村小学“等美好思想。由于校园的郁郁葱葱,给飞来的小鸟提供了便利的留居条件,我经常教育学生要保护生态环境,让鸟儿和人类共同居住,让鸟儿成为大家的好朋友等,起到很好的环保作用。

篇13: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论文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论文

摘 要:课型的概念不同于课的类型。课型的划分是以课的组织教法、内容的选择和课的运行特征为标准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学生教育应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作为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拟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理论的要求,将体育课型划分为四类:体育技巧教学课、实践教学健身课、运动竞赛课、体育表演课。

关键词:中学教育 体育教学 课型设计

体育课程是寓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将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重视中学体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其中科学合理的课型设计又是搞好中学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

本文将中学体育课型划分为四大类,即体育技巧教学课、实践教学健身课、运动竞赛课、体育表演课。

一、体育技巧教学课

教学特点:在进行实际的体育活动及锻炼之前,需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体育技巧,避免受伤,尤其是在一些有可能受伤的运动中。比如,在做前滚翻的运动时,要告诉学生如何掌握做此类动作的技巧,并由教师进行示范,避免学生扭伤。在打排球和篮球等大型球类之前,要告诉学生带好必要的防护用具,如护腕等,并且要摘下眼镜这一系列比较详细的细节,将可能带来的一定的伤害降低到最低值。

教学目标:体育技巧教学课在体育课程中十分重要,也是体育教学的第一环,只有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保护自己,从而更好地使学生达到健身护体的目的,甚至在未来的人生过程的体育运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主要分为几个步骤:教师传授理论,教师示范,教师引导下学生示范,学生间互动监督示范。

二、实践教学健身课

教学特点:经过体育技巧的传授和细节上的提醒后,就可以进入实践教学健身课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是教师最难把握的一环,因为学生人数众多,老师需要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预防学生受伤的前提下,使学生的运动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应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有些学生过于关注学习或者不愿意活动,他们是上好体育课的“短板”。只有充分动员这些同学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身体的重要,才能保证更大范围的学生能够真正在体育课上受益。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中来。

教学目标:将学生掌握的体育技巧及一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是体育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体育教学能否收到成效,以及检验成效大小的环节。这个环节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使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教学策略: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互动性强,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性的运动,比如球类——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学校已有的器材,开展各种运动,以有氧运动为宜,如长跑、原地跑、健美操等。

三、运动竞赛课

教学特点:以往的体育课型设计中,对学生的情感需求稍显忽视。而通过竞赛则满足了学生丰富的情感变化模式和状态,使学生能够沉浸于这种生动的情感体验,从不快乐的心理状态改为快乐,从克制变为放松,从低沉迈向兴奋。

教学目标:通过小型的运动竞赛课,能够满足中学生“参与”和“游戏”的欲望、“娱乐”和“享受”的要求、“休闲”和“体验”的渴求。

教学策略:单纯的体育技巧传授和实践健身课略显单调。处于青春期的男女竞争意识强,凡事喜欢一争高下,不妨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以授课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内部的小型运动竞赛课。

四、体育表演课

教学特点:挑选有体育特长或体育爱好的学生进行体育表演,此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细心,同时内容要丰富、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爱好,并且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带动其他同学广泛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教学策略:选择一些有观赏性的体育运动,除了选择学生表演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充分地让学生领略到体育运动的力量美和形体美。

通过一系列崭新的体育课型设计,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中得到强健体魄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美学意识,还可以活动大脑、锻炼身心、有助学业,可谓一举多得。不能让体育课沦为应试或是应付教育部门检查的附庸,而是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黄平波安国彦刘龙学校体育异化现象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02)。

[2]周文琴对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

篇14:创新意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创新意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我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严师,而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仅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更要从生活上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慈母般的爱。只要学生对教师喜欢,就会努力地学习教师所带的课,这样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又回到了它的真谛。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到第一位,也就是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我们在让学生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自己充电,用渊博的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多才多艺,使其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设计不当,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是价值观目标设计不合理,语言表述不准确,目标设计没有体现出具体、可以操作和控制的特点;在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没有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思想,没有做出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随意性比较强,预设性低。

2.在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角色转化没有落到实处,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比较少,相对而言,教师在大部分时间和教学环节中包办代替,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发挥得很少。

3.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做的无用功较多,教学过程显得自由无须。课堂评价虚假,缺少真实和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跟不上;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阅读教学模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而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设问不精细,多、散、杂、乱,不具探究性。

二、提升阅读教学效益的理论依据

1.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学的主要模式都是“满堂灌”,不管学习基础好的还是学习基础薄弱的,都是一锅煮。对于一些学优生来说吃不饱,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同学来说吃的太多消化不了,这个与我们新课改提倡的要让学生共同发展的思想背道而驰。这样的教学课堂,很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这样一锅煮的教学课堂失去信心,没有激情。但是好多学生在老师的压制下身随而心违,这样教学的课堂,根本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要想改变目前的这种课堂困境,教师就要转变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在教育教学的课堂上,我们要演绎不同的角色,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引导学生科学掌握知识的领航员,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2.教学方法要新颖多样,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尽量让学生感到有趣、感到新奇。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从而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激情四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图文声形并茂的特点,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化虚为实,化难为易,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使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和发挥是教师创造性和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的实际条件、个人特长和教学风格,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游戏是一种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让游戏走进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让游戏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或者教师讲一个幽默的笑话,或者由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创新意识

如今的许多教师还在“穿新鞋,走老路”。口号是“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授课思路还是老一套“满堂灌,自导自演”。这与发挥学生潜力是事与愿违的。其实,他们身上的“淘”的缺点,正是我们所说的“潜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这些同学,从而泯灭了他们创新火花的绽放。从此他们便成了老师固定枷锁中的“模型”。就是教师常说的“老实,听话”型学生。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切忌不要使学生成为“方格里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运用深度的语言,精心设计,合理引导,创新情境,激发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我们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坚决抛弃“填鸭式”教学,让学生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第二、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激发创新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教学中,意识支配行动。不囿于教师的定论,敢于大胆质疑。要使学生明确,并非只有发现人类未发现的新事物和新规律才叫创新,一个人只要通过独立思考而产生的思想、做法,虽然对他人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本人却是全新的,这就是创新。为此,需不断激励学生,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增强创新意识,使创新成�樗�们的自觉行动。

由于人格因素对一个人成才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兴趣是推动创造力的强大内驱力,也是影响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认识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对自己的现实及未来发展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尽可能地为进行创造提供能激起创新的情境,让他们去尝试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从中体会由此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内在客观需要,是发展的唯一路径,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化的必然选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

微型电子计算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训诂学论文

《朱竹君先生别传》阅读及参考答案

古代文学教学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

《释梦》读后感

汉语言文学优秀论文

语文教师教学心得

古代汉语学习总结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训诂意识论文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训诂意识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训诂意识论文(精选14篇)】相关文章:

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质量提升策略分析2023-05-21

戴震难师 阅读答案2022-06-08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2023-06-10

教学语言的论文2023-10-22

《朱竹君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3-12-07

训诂学与俗文化研究2022-04-30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读后感2022-08-13

高中语文基本学习及提升方法2023-08-07

横渠先生行状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2023-09-14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课堂教学语言简析2023-01-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