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共15篇)由网友“鲁西西”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供大家参考。
篇1: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面积的含义
上课时间:5月9日, 累计课时:44。
教学内容:教材第74到7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3、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情境图,每个学生准备宽度相等的长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认识面积的含义。
1、出示情境图 问:从这副图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2、这些物体都有它的表面,大家进一步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3、指出: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黑板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
问: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二、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拿出准备好的两张卡片,问:你能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吗?
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结果如何?能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三、教学试一试:
1、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出示两个图形,问:如果直接看。我们很难比出哪个图形面积大,哪个小,请大家想办法比一比吧。
2、自画图形,比较大小。
每人画一个平面图形,再与同桌比,看谁画的图形面积大。
指名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第2题
集体交流比较结果。
3、做第3题。
出示题目 问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些?为什么?
集体交流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4、做第4题
问:图形中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红色部分的大小又是图形的什么?
5、做第5题
五、总结。
问:这节课你学习了那些知识?有了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
观察后请学生回答。
请学生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和凳子面,比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同桌互相说说。
学生发言,对不规范的加以纠正。
学生自主探索比较。
组织学生展示,充分地交流。
学生尝试比较,小组里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学生画图比较。
学生分别摸摸练习本的封面,三角尺的面。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说哪个面积大,哪个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比较的方法。
学生独立描一描、涂一涂,同桌互查。
学生小组合作并自由选择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
面积单位(1)
上课时间:5月10日, 累计课时:45。
教学内容:教材第78到7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等活动,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 及平方分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和含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操场平面图,内有篮球场图,旁边还有一个较小的体育器材室图。
谈话:图上可以看出,操场大约有6个篮球场那么大。你能仿照这种说法说一句话吗?
2、利用你桌上的书本、文具盒等测量你的课桌面有多大。
那我们也 不 知道书本和文具盒的大小,就还是不知道课桌面的大小。为了准确地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现在全世界统一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那么这些单位各有多大,下面我们进行研究。 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
1、拿出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来测量它们的边长。问: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老师板书 平方厘米 cm2
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厘米?你手上哪部分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出示第78页的两个长方形,说说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老师板书 平方分米 dm2
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面接近1平方分米?
2、谈话 大胆猜测教室里黑板的面积多大?
你觉得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作单位去测量怎么样?那么较大的面积单位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怎样规定它的大小?
老师揭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出示1平方米的物体,初步感知大小。
举例子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计1平方米的大小里能站多少个同学?
三、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 第2题
3、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面各用哪些面积单位测量比较合适。
全课总结: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说说。
分小组实际操作、交流操作结果。
学生回答,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符号cm2表示。
学生摸摸1平方厘米多大
画一画: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估一估普通邮票面积大约多大?
学生拿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讲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dm2.学生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学生找生活中的例子。
学生回答。
学生验证,在实地站一站。
学生独立填写,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回答。
面积单位(2)
上课时间:5月11日, 累计课时:46。
教学内容:“想想做做 ” 第3到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面积单位,能直接计量或估计面积大小,逐步提高对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的直观判断能力。
2、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教学准备: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
问:我们学习了哪几个常用的面积单位?
老师板书:平方厘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问:这三个单位用在用时要注意适宜,那你认为怎样算适宜?
二、巩固练习
1、做第3题
说清要求
集体校对。
2、完成第4题
说清楚要求
3、做第5题
理解题目意思
4、做第6题
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 估计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5、 完成第7题
问:周长是指什么?
集体交流。
交流后对比周长和面积的不同求法。
5、完成第8题
说清楚画的要求。
三、完成思考题
要求说明一下。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学生分组用小正方形拼摆。
交流反馈。
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一量。
同桌讨论 指名回答。
学生独立估计两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先拼成书上的图形,再独立求它的周长。同桌互查,交流。
求它们的面积。
学生独立画一画。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独立地阅读,理解其中的意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上课时间:5月12日, 累计课时:47。
教学内容:教材第82到8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或薄塑料板,1张电话卡或其他类似的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 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的面积比较大,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3. 谈话:通过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比较大的面积较大,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那会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 教学例题1。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4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再一切看摆出的每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分别填写在自己第82页的表格里。
问:每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给大家听听。表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所用卡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教学例2
出示例2的左图 要求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面积用什么?
问: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出示右图 问:你准备怎样测量它的面积?
请学生说说结果。
4、教学82页的试一试。
出示题目 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长和宽,你能利用前面量的经验,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5、归纳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问:你认为怎样计算长方形面积?
老师据回答板书 长方形面积=长×宽。还可以表示为S=a×b.
6.算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你能解释刚才我们讨论的两组图形为什么宽相等,长越大面积越大,长相等、宽越大面积越大吗?
6、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老师板书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或S=a×a
问:计算正方形面积需要几个条件?
三、组织练习
4. 做想做第1题
5. 做第2题
先明确要求。
3、完成试一试的两道题。
4、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四.总结
问:今天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两组长方形
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彼此交流,各自填表。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学生回答提问。
学生各自测量课本上的例题2的左图。小组内交流。
学生各自在书上测量,可与同桌小声议论。
学生在小组交流想法,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各自估计,记下估计结果,再测量计算来进行检验。
先用卡片测量书封面各有几个卡那么大,并计算封面的面积。指名说计算结果和测量方法。
面积单位的进率
上课时间:5月16日, 累计课时:48。
教学内容:教材第85到86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记住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会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
2. 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 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知道有哪些面积单位?
哪个是最大,哪个最小?你能比划出它们的大小吗?那么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又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识。
1. 探究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
拿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问它 的面积是多少?
问:边长1分米也就是多少厘米?那它的面积怎么算?
两个答案难道不是同一张纸片吗,讨论。
问:从刚才的学习过程里你发现什么没有?
老师板书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厘米
问:你能猜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厘米。
3,做试 一试。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
讨论:两题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完成第3题
四、总结全课。
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你知道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吗?
布置作业:1、
想做第4题和和补充若干。
2、完成思考题。
学生活动
学生比划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大小
学生回答出是1平方分米。
学生回答是100平方厘米。
学生讨论得出,是同一张纸,只是测量边长所用的单位不同而已。两种计算结果都是正确的。
学生个别回答。
学生小组里讨论后指名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里说说想法。
学生在书上完成,汇报交流。
指名读题,问:合多少平方分米是什么意思?独立做题 ,指名板演。共同订正。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练习八(1)
上课时间:5月17日, 累计课时:49。
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的第1到5题。
教学目标:www.xkb1.com
加深对面积的理解,熟悉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通过对比理解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不同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面积的概念
问:什么叫物体的面积?
二|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问: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才可以算?
正方形呢?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八第1题
老师强调:在摸桌面时候要用掌面去摸面的全部。
2、做第2题
先指出要看清楚需要填什么单位再仔细想应该具体填写什么。
3、做第3题
集体校对。
4、补充练习
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枝铅笔大约长18 ( )。
一张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64( )
一个操场的面积大约是400( )
一张明信片长30( ) ,宽20( ),面积是600( )
三、面积计算的练习
出示 一个足球场长90米。宽4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15米,它面积是多少?
集体交流。
实际应用: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5米,宽14米,这块地多大?在它的四周围上竹篱笆,竹篱笆长多少?
集体评讲,对比分析理解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四、总结全课,作业布置。
练习八的第4题和第5题。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面积的概念。
学生回答是长×宽
学生回答是 边长×边长
学生先自己估计 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进行交流。
学生独立填写完成表格。
学生口头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
个别订正。
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后完成解答。
新课标第一网
练习八(2)
上课时间:5月18日, 累计课时:50。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页的第6到10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对周长、面积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完成第6题
老师说明要求。
问:你是怎样得出结果的?
2、完成第7题
问:整块地是什么形状的?哪部分的面积大呢?
要求学生把两部分蔬菜地的周长用笔勾画出来。
问:从中你发现什么没有?
归纳: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的面积不一定相等。
3、完成第8题
理解题目意思,问: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
集体校对。
4、完成第9题
操作。
全班校对。
5、完成第10题
说明要求。
集体校对。
6、完成思考题
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7、全课总结。:今天主要练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校对。
学生回答是长方形的,
指名回答。。
学生动手画。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都是8平方厘米。
学生算出两个图形的周长。
学生用小正方形摆出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算出各自的周长。
学生计算少年报的面积(同桌合作)
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完成此题的画图。
学生回答收获。
我们的试验田
上课时间:5月19日, 累计课时:51。
教学内容:教材第90到91页。
教学目标
1、对所学的有关面积计算、分数和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增强灵活地组合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谈话揭题。
出示图,理解题目意思。
二、参观交流,解决问题
场景一:麦地
问: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问:你能根据搜集的这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这麦地的面积是多少?
每个年级的种植面积大约各占这片麦地的几分之几?
场景二:花房。
出示花房,问:来到花房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问: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全班交流。
场景三:菜地、玉米地
出示图片 问:你想解决怎样的问题呢?
老师小结:不管是课堂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善于提问、善于思考的的人。
综合观察,自主提问
出示整体组合场景。
问:你能估计出麦地的面积是菜地的几倍吗?可以怎样想?
三、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和感想呢?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
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了解的信息。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集体讨论。学生各自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说说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
小组讨论: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信息编写成完整的数学问题,然后解答。汇报交流。
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
篇2:第九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教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本单元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的内容目标,一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二是体会并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三是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见,面积的意义、面积的计量单位、面积计算公式是本单元的三大教学内容。对面积意义的教学要重体验领悟,对面积单位的教学要重实际应用,对面积公式的教学要重探索过程。
全单元教学内容分五部分编排,第74~77页教学面积的意义,第78~81页教学面积单位,第82~84页教学面积计算公式,第85~86页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第87~91页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 联系已有经验,初步建立面积概念。教学面积的意义编排了两道例题,先教学物体表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再教学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它的面积。教材里没有关于面积的定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面积的含义,逐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第74页例题结合实例,按照“物体有面-有的面大些、有的面小些-物体的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这样的认知线索,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面积的含义,教材分三个层次编写。第一层次分别看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比比哪一个面比较大,并告诉学生: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首次引进“面积”这个词。教学这个层次的内容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各个面都有确定的大小”。可以让学生指一指哪里是黑板的表面、哪里是课本的封面,感知物体的“面”。还要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或者闭眼想想黑板面有多大、课本封面有多大、感知物体的面有确定的大小。二是仔细体会“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这句话,把已有的感性经验提升成数学概念。三是在知道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以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促使认知迁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准确地体会面积的含义。第二层次是分别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较两个面的面积谁大些、谁小些。这个层次的教学紧接着前一层次,加强对面积的认识。在学生分别摸了课桌面和椅子面以后,要让他们说说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什么是椅子面的面积,然后比较这两个面的面积。这个层次的学习有迁移、也有模仿,是学生体会面积意义的重要环节。第三层次是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个层次的教学比较开放,一方面让学生反馈对面积的初步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在更大的范围里体会:看到的物体都有面,每个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第75页的例题有两个教学内容,一是平面图形的面积,二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学生在前面的例题里已经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通过本例题的学习,知道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这样,他们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就更全面了。例题出示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学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讨论,什么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什么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导认知迁移,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类推出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然后讨论,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前面例题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时,使用的方法是观察,因为相比的两个面大小差异很明显,一看就知道。本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差异不明显,凭观察难以作出判断。于是,要采用别的比较方法,如把这两个图形叠起来比一比,或者用同一张纸条量一量,当然,学生还可能想出其他方法。如果两个图形不便重叠的话,用同一张纸条量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它不但易于操作,而且对后面学习面积单位有积极的影响。“想想做做”第3题是在方格纸上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哪一个大些,用图形有几个方格那么大的方式描述图形的面积,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图形的面积是它的大小,另一方面又为以后用面积单位计量面积作了极好的铺垫。
2. 体会并应用面积单位。
第78页例题教学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先提出的问题是“你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由于学生曾经用自制的纸条量过图形的面积,所以例题的这个问题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自选工具来测量课桌面的面积,而且选用的工具各不相同,如用数学书摆、用文具盒摆……各人选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得数不可能一致。为了能有一致的答案,需要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进而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
教材编写还有这些特点:第一,重视培养学习能力。教材详教1平方厘米,简教1平方米,带出1平方分米。以1平方厘米为重点,讲述它有多大,并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教学1平方米时,教材的叙述比1平方厘米简单,1平方米有多大?留给学生去想象或制作。至于1平方分米,则安排在“想一想”里让学生自己描述、比划。
第二,通过语言描述、图形表示、实物比拟等多种活动,建立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在教学1平方厘米时,除了画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仔细观察,体会它的大小外,还要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特别是“同指甲面的大小差不多”,更有助于学生感受并记住1平方厘米的大小。1平方米比较大,教材让学生在地面上画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试试可以站多少个人。这项活动学生感兴趣,能帮助学生感受并记住1平方米的大小。“想想做做”第1题再次说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通过身边熟悉的实物,帮助学生把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有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1平方分米虽然留给学生自己学,教材仍提醒学生用手比划一下它的大小。
第三,重视用1平方厘米计量面积的实践活动。“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计、再测量图形的面积。无论是估计还是测量,都需要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比试,估计的时候是想象比试,测量的时候是操作比试。第5、6两题利用数方格的办法说出图形的面积,也是利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用面积单位计量面积的实践活动,既加强了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又为探索面积计算公式打下了基础。第2题,在填上适当的单位时,体会计量线段的长度应该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的大小应该使用面积单位。在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时,又一次体会了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
3. 探索面积公式。
过去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把很多精力都放在应用公式的计算上。新课程认为,应该加强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因为接受和按公式计算并不困难,而探索这些求面积的公式,有利于发展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让学生在探索公式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研究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编排的两道例题和“试一试”设计了探索面积公式的过程和活动,反复感受、逐渐清晰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宽的关系。第82页上面的一道例题通过摆长方形,初步感受长方形的长、宽与它的面积有关。这道例题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开放。要求每组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3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大小不作规定。这样,全班就会摆出许多大小不同的长方形,为感受长方形面积与长、宽有关创造了充分的感知材料。二是设计了一张表格,引导学生注意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是有关的。尤其是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这一栏,它的个数既是长、宽的乘积,又是面积的数量,拉近了长、宽与面积的距离,沟通了联系。
第82页下面的例题,通过测量继续体会长、宽与面积的关系。先量出长、宽的厘米数,再在长方形里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面积。这样,就能体会长是几厘米,沿着长一行能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是几厘米,沿着宽能摆这样的几行。例题非常重视长方形面积量法的多样和优化,从两个方面得到落实。一是左边的长方形里只摆5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摆。可以再摆7个小正方形,把长方形摆满;也可以再在长方形的左上角摆1个正方形,从而看出每行摆4个,摆3行。右边的长方形完全让学生独立测量,也留出了多种摆法的空间。二是组织量法的交流,在交流中优化量法。沿着长、宽各摆一排的量法,有利于体会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试一试”的特点在“想”,看着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想它的面积是多少。一要想用哪个面积单位来计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二要想怎样测量,沿着长量会怎样,沿着宽量又会怎样;三要想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在想的过程中应用了两道例题里获得的方法和经验。加强了长、宽与面积的关系的体验,发展了形象思维。
在充分操作、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安排小组讨论,清晰长方形面积与它长、宽的关系,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设计了“总结规律-建立模型-符号化”的教学过程。
“想想做做”减少了求积笔算的份量,因为单纯地套用公式进行竖式计算的价值不大。加强了估计,第2题要求先估计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计算。通过计算检验估计得怎样么,逐步提高估计的能力。第5题估计黑板面和教室门正面的面积,既是用估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估计的习惯。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4题用面积是46平方厘米的电话卡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这是测量工具的一次拓展。利用面积已知的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估测其他面的面积,和利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在原理和方法上,都是一致的。
4.发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例题首先呈现一个边长为一分米的正方形,但不注明条件,让学生算出它的面积。学生必然会先测量边长,然后运用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在测量边长时采用的长度单位可能是分米,也可能是厘米。于是得到的面积分别是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10×10=100),通过交流,就会发现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接着要求学生自己推导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学生可能用类似的方法通过计算推导出来,也可能运用迁移直接得出结论。
“试一试”让学生运用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由于学生已进行过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那些换算的基本思考方法可以迁移运用,所以学生尝试计算是可行的。教材还安排学生交流换算时的想法,这是为了加深对换算方法的理解。由于学生还没学习除数是100的除法,教学时不应要求学生列出换算算式,只要求借助对数的意义的理解进行推理。例如7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由于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700平方厘米里面有7个100平方厘米,所以可以换算成7平方分米。“想想做做”第3、4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可以进一步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实用价值。
5.经常区分周长与面积。
周长与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意义不同、计量单位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周长与面积是平面图形的两个不同的量,容易混淆。因此,教材十分注意帮助学生区分周长与面积,并把这种区分安排在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里。
第76页第4题,在初步建立面积概念后,区分周长与面积的意义。先描出图形的边线,再涂出图形的面积,通过描和涂,体会图形的一周边的总长度是图形的周长,围在边线里的面的大小是图形的面积,从而明白周长与面积是不相同的。
第81页第7题,在教学面积单位后,区分周长与面积的计量单位。通过分别说出三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理解周长是长度,要使用长度单位;面积是面的的大小,要使用面积单位。体会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两种不同量的计量单位。
第87页第1题,在教学面积计算公式后,区分周长与面积的算法。在估计课桌面的周长和面积的时候,想它们的算法,体会它们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第87页第5题,在应用周长、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对意义、单位、算法进行全面的区分。求苗圃有多大和求四周篱笆有多长这两个问题,涉及不同的数学内容和方法,要应用不同的数学知识。
第88页第7~9题,设计了周长相等、面积不等,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的现实情境,进一步加强概念。
篇3: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直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二年级(上册)知道这两种图形都是四边形,二年级(下册)认识了线段、直角。本单元继续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目标是: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算法。从《课程标准》提出的上述三条教学目标里,可以看到教学方式的变化,突出学生的探索、思考、交流、合作,主动建构知识。内容分成四部分编排:
P58~P60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包括长方形的长、宽,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
P61~P62教学图形的周长。包括周长的含义、测量、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P63~P65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包括周长的算法和实际应用。
P66~P69单元练习、实践活动。
二、教学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操作中发现、交流中总结、制作中内化。
第58页例题从操作的材料(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各几张),操作的方法(折、量、比),操作的目的(看长方形、正方形边与角的特点)三个方面给学生十分具体的指导,并用四张照片示范操作活动,让他们在操作中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59页交流操作中获得的知识,引导学生把点滴而不系统的认识,变成全面而有结构的知识。“蘑菇”和“辣椒”讲的都是经过整理后的长方形、正方形特点。
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是让学生反思两种图形的特点,对边与角的数量、相互关系有更深的体验。初步感受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所有特点。
“想想做做”里多种方法做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钉子板上围、三角尺拼、用纸折剪等。进一步体验图形的特点。
2.周长的意义:重在体验,为探索算法作些铺垫。
教材里没有给周长下定义,而是通过两个实例让学生领会周长的意义。第一实例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在具体、直观的情境里,指出“池口边线的长”是池口的周长。初步揭示周长是一周的长度,是线的长度。第二实例用绳子沿树叶的边围一周,量出一周的长。在围的时候进一步体会“一周”,在量的时候加强“周长是长度,可以度量”的认识,先围再量还有“化曲为直”的思想。
例题的素材都是物体表面的周长,从“试一试”起,把周长概念向平面图形迁移,理解平面图形一周的长是它的周长。先解决什么是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周长,理解它的周长是三条边或四条边的长度和。再思考怎样得到周长,以及测量和计算的方法。教材让学生经历“概念→策略→实施”的过程,通过解决求图形周长的问题,加强对周长的理解,完善周长的概念。
“想想做做”设计了指、描、量、算等学习活动,进一步体会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周长。尤其是计算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鼓励算法多样化,为下面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算法创造思想基础。
3.周长的计算:人人探索、相互交流长方形周长的算法,推导出正方形周长的算法。
联系熟悉的篮球场,提出求它的周长的问题。回忆“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思考“怎样求它的周长”。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周长的算法。
计算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能够列出不同的算式,每个算式都依据了周长的意义。因此,鼓励算法多样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交流算法要沟通联系,从“萝卜”的算式到“蘑菇”的算式,再到“番茄”的算式是一个有意义的变化过程。交流算法要突破难点,让全体学生都理解“辣椒”的方法。交流算法要突出重点,鼓励学生使用“番茄”或“辣椒”的方法。由于三年级还没有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所以暂时只能分步列式求长方形的周长。
“试一试”教学正方形周长的算法。学生有正方形周长的概念,了解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以及求长方形周长的经验,完全能够通过推理得到正方形的周长算法。
教材里没有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要学生说出怎样计算它们的周长。原因之一是通过算周长加强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和图形特征的应用;原因之二是缺乏表达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条件。
“想想做做”减少单纯的列式计算练习。突出先度量长、宽或边长,再计算周长;注意周长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拼图形求周长发展空间观念。
第七单元 乘法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教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内容分五部分编排。
P70~P71教学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这是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的一步。
P72~P75教学一般情况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包括笔算和估算。
P76~P79教学比较特殊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特殊主要表现在三位数的中间或末尾数位上是0。
P80~P81教学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和连乘两步计算的式题。
P82~P85单元练习和单元复习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联系已有计算经验,充分的练习。
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一位数要多乘一步,这一步就是几百乘一位数。先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就为学生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主动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创造了条件。
第70页例题的第一个问题是计算400×2,学生的各种思考都和4×2=8有联系,能够体会从4×2=8推出400×2=800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例题的第二个问题计算400×3,也可以从4×3=12推算。400×2的积小于1000,400×3的积大于1000,这两个计算把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都呈现出来了。
整百数乘一位数不仅是笔算的基础知识,还在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使用。因此,“想想做做”里安排了充分的练习。
2.笔算几百几十几乘一位数:突出教学重点,凸现计算难点,培养估计习惯。
第72页例题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竖式上已经计算的是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把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留给学生进行。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计算里的新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教学这道例题,要让学生了解竖式上已经算了什么,明白还要算什么,尤其要交流积的百位上写几,为什么。
“试一试”独立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完整经历计算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要从乘的步骤和怎样进位两方面,引导学生总结算法。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计算乘法,最会在进位时发生错误。因此,适当加强听算练习,如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加一位数,能有效地减少计算错误。
在初步掌握笔算的基础上,估计积的位数,为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作铺垫。第73页第3题,算算比比同组两题的积的位数。同组的两道题,三位数不同,一位数相同。有利于学生发现261×3的积是三位数的原因:2百乘3的得数小于1000;621×3的积是四位数的原因:6百乘3的得数大于1000。应用这些体验,就能先估计积的位数,再笔算,如第74页第6题。需要说明的是,教材避开了类似158×7这样的题。如果只考虑1百乘7,会判断这题的积是三位数。只有同时考虑十位向百位的进位,才能知道积是四位数。让学生进行这些思考,难度过大、要求偏高。
3.十位上是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理解和应用“0乘一个数得0”,利用估算支持探索。。
第76页上面的例题,联系直观、形象的情境列出算式0+0+0+=0,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改写成0×3=0,体会积为0是合理的。“想一想”算0×7、8×0,把0×3=0的体会迁移过来,从而得到规律:一个数乘0,积是0。显然,这是具体到抽象、个案到规律的过程。既让学生理解规律,又不机械记忆结论。
第76页下面的例题,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求4个看台的座位数的算式是102×4,引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这是一道新颖的计算题,在几百几十几乘一位数时没有见过。先估计商是三位数,大约是400多,再笔算就会感到0×4这一步应该乘,积的十位上不能漏写0。否则积不会是400多。先安排估计至少能起两点作用,一是把新颖的问题与已有经验联系起来,把特殊情况纳入一般方法中。二是利用估计监控笔算、支持笔算,解决新矛盾。
三位数的十位上是0,它乘一位数,积的十位上可能是0,也可能不是0。“想想做做”第2题联系实例,理解201×3的积的十位上为什么是0,607×4的积的十位上为什么不是0。再经过第3题的找错与改错,使学生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4.个位上是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用简便竖式计算。
第78页例题4×120教学两个内容,一是怎样口算,二是比较简便的竖式笔算。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如果计算过程中不需要进位,这样的题一般应能口算;如果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一般列竖式笔算,不要求笔算。
“番茄”从4×12=48得到4×120=480,学生都能像这样口算。“辣椒”的竖式是按原来的笔算方法计算的。通过交流,注意到这题的积的个位上是0,原因在于乘数120的个位上是0。
教材告诉学生,竖式还有新的写法和算法,示范了把120末尾的0暂放一边,先算12×4得48,再在48的末尾上添“0”。教学不仅要清楚地展示竖式的新写法,还要让学生理解这样写的道理以及它比较简便。
“试一试”里的三位数乘数,分别是几百几十的数和整百数。让学生在已经写出的竖式上完成计算,着重体会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得数末尾添适当个数的“0”。教材竖式计算700×9,是为了体会简便竖式的写法与计算。在“想想做做”里没有笔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题目,因为这样的题应该口算。
“想想做做”第1题仍在已写出的竖式上计算,巩固简便竖式的计算步骤与“末尾添0”。从第2题起,才要求学生写出简便的竖式。第3题把乘数中间“0”与末尾“0”编成题组,便于比较,体会算法上的不同处。
5.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数量关系,清晰解题思路,不要求一题多解。
本单元教学连续两步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有利于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如第80页的例题,看图可以想到一共有5×6=30(个)乒乓球;看“每个2元”能想到买1袋要2×5=10(元)钱。这些都是解题的第一步,都能从直观的问题情境里得到。
解答连乘问题一般用综合法思路分析数量关系,其实上面的看图(文)想到解题的第一步,就是应用综合法思考。教学要引导学生把这步的结果与另一个条件联系起来继续往下想,实际问题就解决了。
连乘问题的三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是交叉的,如每袋5个与买6袋、每袋5个与每个2元。所以连乘问题一般都有多种解法。用综合法思路分析数量关系,要抓住两个已知条件之间的一种关系,系统地往下想,找到问题的一种解法。既鼓励学生的解法多样化,又不要求一题多解。
6.单元复习:分别整理口算和笔算,提高估算,渗透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第1题里是本单元教学的口算,有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而两位数乘一位数是乘法里最主要的口算内容。第2题整理笔算,把一般的与特殊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组成题组,使它们有机融合。三组题之间还有积的位数的比较。第4题是估算,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应用整百数乘一位数进行估算。比新授时有了发展。第3题感受同组两题的得数相同,渗透乘法结合律。解决的实际问题更注意贴近生活,对理解题意的要求有所提高。
第八单元 观察物体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从不同位置观察比较简单的物体。教学目标是:1.认识长方体形状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2.通过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知道可能看到几个面;3.学会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4.根据视图摆出物体。这些内容和目标都是以前小学数学教材里没有的,教学这些内容,有利于发展空间观念。分二部分编排。
P86~P87观察常见的物体。了解长方体形状物体的正、侧、上面,同时可能看到的面。
P88~P89观察3个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指出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视图摆物体。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联系经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学生在生活中初步知道物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和下面。本单元把左面和右面统称侧面,在观察侧面的时候,只在其中选择一个面。
图书柜、洗衣机、电冰箱都是比较熟悉的物体,它们的形状都接近长方体。这些物体的正面是生活中约定的,不受它们摆放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确定正面以后,上面与侧面也随之确定。
第87页第3题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关键是确定它们的正面。教材让学生体会,正方体的红色面、长方体的黄色面正朝向他们,习惯上把这两个位置的面称正面。
2.体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教师和女孩都观察图书柜。教师能同时看到正、侧、上3个面,女孩只看到正、侧2个面。这些事实让学生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面的个数往往是不同的。第87页第3题,观察放在桌上的文具盒,感受最少看到1个面,最多看到3个面。体会在哪里能看到3个面、哪里只看到2个面,尤其是只能看到1个面的观察位置和方法,对下面的教学非常重要。
第87页第4题分别从正面、从侧面、从上面观察正方体。首先是联系已有的观察经验,理解从正面看,就是只看正方体的正面,要站在它的前面观察;从侧面看,就是只看到它的侧面,可以站在正方体的右边观察;从上面看,只看它的上面,要站在正方体的前面,低头观察。说说看到的图形都是正方形,初步体验平面图形能用来表示看到的形状。第5题里两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这个长方体,进一步体验如何观察、怎样表示观察的结果。从正面和上面看,视图相同,都是左右相连的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3.几何体的三视图
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是空间观念的一种具体表现。教材编排观察几何体,并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目的是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第88页例题应注意三点。第一,要准备学具,每名学生都用正方体照教科书图画里的样子,摆出几何体进行观察,绝不能观察教科书里的实物图替代观察几何体。第二,要让学生在正确的位置上观察,鼓励他们站在几何体的右边观察侧面。第三,要组织学生说出从正、侧、上面看到的形状,或画草图表示。
“试一试”根据提供的正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要引导学生做到两点,一是分析正视图:它是三个正方形组成的,下排有两个正方形且左右相连,上排靠左边有一个正方形。通过这样的分析,构思摆法,发展空间想象力。二是摆出几何体以后,要从正面观察。如果视图符合要求,可以确认摆出的几何体;如果视图不符合要求,则应另摆。“想想做做”第3、4题都是根据视图摆出物体。个别题的答案开放,根据一幅视图能摆出形状不同的几何体。遇到这样的题,要加强交流,加强验证。
篇4: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只管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显示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时间:五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内容:P58--90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图画,谈话:
⑴同学们,田老师画了三幅画,你们想看看吗?(欣赏)
⑵问:看了这三幅画后,你想说什么?
⑶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
2、举例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吗?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⑴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了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学生汇报。
⑵验证
谈话: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办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
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分组活动。
⑶交流、总结
问: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的两条边叫做邻边。
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
⑷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的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⑸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并板书。
问: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
⑹小结: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的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2、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电脑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呈现正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时,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依照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讲述: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3、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谈话:我们已经发现并验证了长方形的特征和正方形的特征,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小组讨论后在班级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在边上,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也就是说正方形不仅对边相逢,而且邻边也相等。
三、应用拓展
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说说围成的图形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用长方形纸折出正方形,并说明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
小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动手测量
⑴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⑵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4、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展示部分学生作业,要求说出所画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
5、游戏:猜图形
⑴狗弟弟:我的身后是一个长方形,看得见的两条边分别是8cm、5cm,你知道其它两条边的长度吗?
⑵猪小弟:我的身后藏着一个正方形,可以看到的这条边是6cm,请问:看不见的三条边各是多少cm?
⑶牛大哥:只知道我的身后是一个四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一条边是5cm。聪明的同学,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它的每条边可能是多少cm?
6、数图形:
7、思考题
说出图A、B、C中四条边一共有多长?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边 角
长方形 有四条边,对边相等 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有四条边,都相等 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P61--62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厂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能利用对图形周厂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察操作,感知周长
1、摸一摸
出示数学书,谈话:同学们,数学课本我们天天都在用,它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好伙伴,现在你能不能很块指出课本封面的边在哪里吗?
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四条边,并说一说,指一指。
谈话:课本封面的四条边的总长就是它的周长。
出示数学作业本,让学生独立摸一摸、找一找作业本封面的周长,再互相看看说说,集体交流。
2、找一找
出示瓷砖、手帕等物品的实物图,让学生指出这些物品的周长。
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观察哪里是儿童游泳池池口的周长。
指名说一说。
谈话:游泳池池口黑色的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
组织学生先独立指出课桌面、三角板的边线,再在小组、班级中交流,分别指出它们的周长。
让学生举例说一说一些物体的面的周长。
3、围一围
学生拿出钉子板,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围的情况,并指出围成的图形的周长,组织学生在班级里反馈做法。从而知道围成的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片树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分组操作,围出树叶的周长,并量一量。
组织学生交流做法。
二、量量算算,理解周长
1、描一描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各种形状的图形。说明题目要求是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让学生说一说在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然后独立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
2、量一量
出示“试一试”中的两个图形,问:你能知道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吗?学生独立量一量,算一算,做好后在小组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讨论,明确应先量出每个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然后将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相加算出周长。
3、算一算
“想想做做”4,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再在班级中说一说,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想想做做“5,说明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做好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地交流想法与做法,教师参与交流,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反馈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师生共同评析。
三、实际运用,拓展延伸
1、实际测量
“想想做做”3,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树叶,在小组中开展操作活动,量出它们的周长大约各是多少厘米,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了解学生活动情况,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操作的方法及测量结果。
2、解决问题(作业)
“想想做做”6,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选择简便易行的做法,然后让学生在班级中说一说,交流选择不同的但是合理并符合实际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互相测量腰围长度,布置学生课后测量大树树干的周长。
四、全课总结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P63--65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出示场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会提出数学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学习例题
⑴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为什么?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⑷问:你喜欢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怎样计算?
2、学习“试一试”
⑴出示题目:一条正方形手帕才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小组交流“你是怎样做的?”。班级交流“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3
独立做题,在班级内共同订正。
2、想想做做1、2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问:做这两题时,都要先怎样?再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求长方形的周长时需要什么条件?求正方形的周长呢?
3、想想做做4、5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问: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分别求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
4、想想做做6
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动手拼图形,拼好后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并口答题目中的问题。
在班内交流不同的拼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六
教学内容:P66--67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确判断长方形或正方形;掌握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P66.1、2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评讲小结。
2、P66.3、4
自由读题,明确题意。
尝试独立解答,再班级交流讨论。
3、P66.5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知道每张书签的周长?
小结:对于不同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找出不同的解决策略。
4、P67.6
事先发给学生如题中规格的长方形两个。
要求学生先量出数据,再尝试拼出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思考: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5、P67.7
理解题目要求。
学生尝试自主设计。并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
班级内再进行欣赏和评价。
6、P67.思考题
先引导学生指出这个图形一周的边线,再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对不同方法的交流。
二、拓展练习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65米,宽25米,小红沿着操场的边跑了3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李大爷靠墙用竹篱笆围了一个长方形菜地,这块菜地的长是20米,宽是15米。李大爷至少要围多长的篱笆才行?
将一个周长8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个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长方形(如下图)。剪成的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三、全课总结
实践活动:周长是多少
教学内容:P68--69
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在操作实践、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课前你们每个小组都分得了一个学具篓,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学具篓里有什么物体,能告诉老师吗?
揭示课题。
二、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1、围一围
谈话这是一根美丽的丝线,谁能告诉老师我们能用这根美丽的丝线做什么?
出示课本插图,明确围成的图案的要求。
问:你想用这根丝线围成什么美丽的图案?
学生活动。
评析:你围成的图案的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
2、摆一摆
谈话:刚才同学们用最方便的方法量出了自己围出的图案的周长,下面你能用尺量出学具篓里的小棒的长度吗?
你能从中选出几根小棒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摆出的不是长方形、正方形,及时提醒注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问:你是怎样摆的?周长是多少?
3、拼一拼
谈话:请每位同学从学具篓里拿出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用这些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你能拼出几种?你能算出你拼出的大长方形的周长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学生拼的作品。
问:比较这三个长方形的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量一量
谈话: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求出了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老师这有两个图形,你能想办法求出它们的周长吗?
学生尝试练习。
问:你分别量了它们的几条边就能知道它的周长了?
5、估一估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你们通过围、摆、拼、量求出了不同图形的周长,老师手里的这块手帕你能估计出它的周长吗?
指名学生进行估计,并将估计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周长。
问:你还想估计哪些物体的面的周长呢?自己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
学生自由活动:估计、测量、计算。
三、全课总结
单元测试及评讲试卷(两课时)。
篇5:第九单元:长正方形的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练习五、我们的试验田
教学要求: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使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已有的对面积、面积单位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选择不同策略,比较、计算或估计一些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
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面积的含义)
一、教学例题
例1:面积的含义
1、在我们周围,每一样物体都有它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比如,你们看,黑板的表面和数学书的封面,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呢?
你能在教室里再找一些物体来说说吗?谁的面比较大,谁的面比较小?
2、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通常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3、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比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让学生任意说。指名说,再同桌说。
(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中不规范的语言,要强调是物体的哪个面的面积。)
例2:比较面积的大小
1、刚才我们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都是用眼睛看的,因为我们所说的两个物体的面积相差比较大,用眼睛就能比出来。可有时眼睛也有欺骗我们的时候,直接观察不一定可靠,遇到两个物体的面积比较接近的时候,就很难辨别了。那有没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呢?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
a. 重叠法
b. 用同一张纸去量(这种方法学生不一定能想到,可作为要求,直接让学生去量一量)
c. ……
二、试一试:
1、P77 1 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A. 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小纸片去摆一摆
B. 在另一张纸上描出这两个图形,再剪下来比较
C. ……
2、每人各画一个平面图形,与同桌指一指它们的面积,并比比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想想做做:
1、提醒学生不要用手指尖去指面的边框,而要用掌心去摸遍面的全部。
3、(1)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2)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数是怎么数出来的?(重点)
4、追问: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红色部分的大小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面积进行比较。
思考题:可以在图中把空白处的方砖“铺”(画)上去。也可以数,或者想到其他的方法。左边空地用45块,右边空地用48块,一共用93块。
第二、三课时(面积单位)
一、教学例题
1、游戏导入:
(1) 同学们,如果让你回家告诉妈妈,自己的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你打算怎么说呢?
(2) 你准备用什么测量课桌面的面积?
(3) 请你用你的方法测量一下;
汇报。
(4) 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方法去测量的,选用的是不同的物体,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5) 是啊,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比较混乱,不能让人有直接的认识,所以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
2、认识1平方厘米
(1) 拿出学具中的小正方形,量出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1厘米)
(2) 揭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3)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4) 出示图
这两个长方形都是由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5) 请学生用平方厘米测量一下课桌的面积,请你猜猜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3、认识平方米:
(1) 想: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 揭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3) 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上大约可以站多少个同学?
让学生在老师事先画好的正方形地面上站一站。
(4) 估计一下黑板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二、想一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它的大小吗?
你能画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吗?
你想怎样来画?
三、想想做做:1~8
3鼓励学生摆出不同的形状,并交流自己的摆法。
4、先估一估把估计的情况在全班交流,在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个去量一量,提倡学生只用1个小正方形去摆。
5、先独立思考,再交流算法。第二张图要作一下指导。
6、让学生只数整格和接近整格的方格个数;也可以告诉学生不满整格的都当成半格计数。最后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数法的结果。
7、独立计算
8、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各种富有个性和情趣的图形来。还要让学生明确,不管画出来的形状怎样,他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厘米。
第四课时(面积的计算)
一、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长方形课桌面长5分米,宽4分米。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 请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去摆一摆。
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满桌面,正好是20个,桌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
(2) 启发思考:如果不把课桌面摆满,你还能量出它的面积吗?
桌面长5分米,一排可摆5个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宽4分米,可摆4排。一共摆20个,面积是20平方分米。
2、试一试:
出示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启发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如果沿着长边摆,一排能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像这样可以摆几排?一共摆了多少个?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刚才两题我们计算它们的面积都是通过它们的长和宽来摆面积单位,看能摆多少个,面积就是多少。
4、从中你能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吗?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5、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
启发学生:正方形的4条边是一样的,也就是长和宽相等。
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6、如果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会写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S=a×b
7、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面积用S表示,那么,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S=a×a
二、试一试:
书P85 1、2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各题所运用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三、想想做做:1~5
2、先估计图形的长、宽和边长的长度,再推算。
3、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确定每个图形的形状,再选择公式进行计算。
4、先弄清电话卡表面的面积,再测量数学书。
5、要启发学生用不同的策略估计黑板面和教室门面的面积,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第五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一、教学例题:
1、请学生测量书上P87的正方形的边长,算出它的面积。
(1) 边长是1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2) 边长是1厘米,它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2、同样的一个正方形,测量的单位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但是,可以说明,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是什么关系呢?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你能用同样的道理说明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4、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5、由上面两个关系式,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和我们以前学的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间的进率是10不同。要注意区分。
二、试一试:
1、独立完成
2、交流思考方法:用数的组成知识直接推算结果。
三、想想做做:1~4
1~2、先独立完成,再比较分析两组题在思考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
3~4、帮助学生理解第二问的意思:“合多少平方分米”的意思是指把第一问的结果换算成平方分米,是多少。
思考题:最多能分出10个小长方形。
第六-七课时 练习五
1、让学生实际指一指、摸一摸,再估计周长、面积各是多少。指名演示并交流估计结果。
2、先明确选择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再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3、先独立算一算、填一填,再指名说一说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4~5、先根据具体问题,判断要求的是面积还是周长,然后再进行计算。
6、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再交流各自的想法。
7~9、让学生在操作、计算、猜测、验证的活动中明确: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不仅形状可能不一样,而且周长也有可能不一样;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也有可能不一样。
10、先讨论具体的测量方法,然后小组合作测量、计算。活动后交流结果,并进行反思。
思考题:如果把一个已知的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该怎么办?要求其中另一个部分仍然是正方形,又该怎么办?启发学生画出下图
第八课时 我们的试验田
一、对场景图进行有序观察,收集信息。
二、对有关信息进行合理的组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三、组织交流,一方面让全体同学共享发现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以发现和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
板书: 教学心得:
篇6: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第一段:基本练习,
流程一、基本练习
PPT出示(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等腰梯形)
1、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你能说说屏幕上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吗?(暂停)
2、师: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边讲解PPT边闪动平面图形的边线,接着PPT导入平面图形每条边长的数据)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你会算吗?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师:这两个图形的周长都是12厘米,你们算对了吗?
流程二、引入课题
PPT出示
1、师:学校里有一块长方形的篮球场和一块正方形的草坪。小明和小红分别沿着篮球场和草坪的边各走一圈,他们走的一样快,怎样能知道谁先走完呢?
2、师:对了,计算出篮球场和草坪的周长,谜底就会自然揭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PPT出示课题)
第二段: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流程三、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PPT导入:上面图片中左上角篮球场放大充满全屏,并标明数据,成下图:
1、师:我们先来研究篮球场的周长。请同学们先想一想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怎样算篮球场的周长?然后试着列式算一算,最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算法。(暂停)
2、师:同学们一定想出了很多种算法,老师这里收集到几种,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导入:(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
3、师:第一种算法是把四条边的长顺次加起来;第二种算法是把相同的数放在一起加,第三种算法是先算两条长是多少,再算两条宽是多少,最后加起来。其实,这三种方法都是按照周长的概念计算的。也有同学是这样算的,你们看的懂吗?互相说一说。(暂停)
PPT导入:
(4)26+14=40(米),40×2=80(米)
4、师:因为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所以也可以先将一条长和一条宽的长度加起来,再乘上2,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5、师: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现在你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吗?在小组里说说看。(暂停)
第三段: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流程四、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1、师:下面我们来研究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PPT出示:上面图片中右下角草坪放大充满全屏,并标上:草坪的边长是20米。
2、师:请同学们自己先列式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暂停)
PPT导入:
(1)20+20+20+20=80(米)
(2)20×4=80(米)
3、师:同学们可能出现下面两种算法,第二种算法你们能看懂吗?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
4、师:现在你们能回答一开始的问题吗?小明沿着篮球场的边走一圈,小红沿着草坪的边走一圈,如果他们走得一样快,谁先走完呢?为什么?
第四段:教学想想做做1、2、3、4、5、
流程五、教学“想想做做第1、2题”
1、师:现在我们来完成“想想做做”第1、2两题。在动手做之前请同学们先思考:你准备测量几条边的长度,然后再动手测量、计算。(暂停)
2、师: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所以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只需测量一组长和宽就行了。而正方形四条边全相等,所以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时只要测量一条边的长度。
流程六、教学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这是想想做做的第3题:
1、师:请大家在作业本上计算每个图形的周长,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比一比谁的算法最简便。(暂停)
2、师:我们一起来核对一下,你们是这样算的吗?
流程七、教学想想做做第4、5题
1、师:下面我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PPT出示:
2、师:先想一想,计算需要多少米长的铝合金材料,就是计算镜子的什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暂停)
3、师:镜子的形状是长方形,计算需要多少米长的铝合金材料,就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暂停)因此做这样一个镜框,应该需要大约6米的铝合金材料。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第五段:教学想想做做6
流程八、教学想想做做第6题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动手拼一拼的游戏。活动要求是:用4个边长1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暂停)
2、师:老师也和同学一起拼,你们拼的方法和老师一样吗?(边演示课件边说明)
3、师:用4个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拼的方法是唯一的。这个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暂停)周长又是多少呢?
4、师:下面我们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拼成的长方形长、宽各多少厘米?(暂停)
5、师:有的同学拼成的是长6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有的同学拼成的是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边说边导入两个长方形)。猜一猜它们的周长会相等吗?再算一算验证你的猜想。(暂停)
6、师:比较拼成的两个长方形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7、师:用6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拼成一行,也可以拼成两行,由于拼法不同,长宽不同,周长也不相等。
第六段:全课总结
流程九、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还有什么收获?
篇7:第九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初步认识不确定事件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体会“经常”“偶尔”等词语的数学含义,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统计手段研究可能性,初步教学条形图。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P90~P91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P92~P93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P94~P97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例题的教学线索:安排活动,预测结果,摸球统计,反思体验。
无论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还是可能性有大、有小,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两道例题编排了相似的教学活动结构。
例题从安排摸球活动切入,对活动器材、摸球规则、摸球次数都作了规定。活动器材是根据需要设计的,第90页例题教学等可能性,口袋里两种颜色球的只数相同。第92页例题教学可能性不相等,口袋里黄球只数比红球多。摸球要在随机状态下进行,摸球的人蒙住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球的颜色、不能对摸的球有人为的选择。每次在口袋里摸1个球,观察颜色后仍放回。要把口袋抖几抖,使里面的球自然状态地分布。教学可能性相等,摸球次数多,才能说明问题。因此第90页例题安排摸40次,第92页例题只安排摸10次。
摸球前先估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少一些。安排这些估计,既符合可能性的本意,也符合学生实际。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等,或者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小,都是在摸球前的思考,教学可能性就是培养这样的认识。猜猜摸到两种球的次数,能被学生喜欢和接受。教学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学生的热情滞留在猜次数上,还要说说怎样想的,为什么猜两种球的次数相等或者不相等,引导他们体验可能性。
摸球统计,一方面是验证猜想,另方面在学习统计技术。第90页例题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这是以前没有用过的整理数据方法。第92页例题用涂方格的方法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左边涂成的方格图已经认识,右边的涂色是第一次出现条形图。教学要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统计技术,体会它的好处和特点。
把统计结果和摸球前的猜想对照,能进一步体会可能性。通常情况是,第90页例题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不大会刚好各20次,经常是次数比较接近,甚至也会次数相差较大。因此,摸球最好在小组里进行。全班十多个小组的摸球结果,有些红球次数略多于黄球次数,有些黄球次数略多于红球次数。综合起来,摸到两种球的次数比较接近,从“次数差不多”体验可能性相等。第92页例题的摸球结果一般能够和摸球前的猜想吻合。从中体验可能性有大、有小。
2.“想想做做”的两个层次:体会、设计。
配合两道例题各编排一次“想想做做”,都是两道题,设计成两个认知层次。
第1题抛小正方体,继续体会可能性相等与不相等。第91页正方体的两个面上写“1”,两个面上写“2”,两个面上写“3”,抛这个正方体,落下时“1”“2”“3”朝上的可能性相等。这道题要求把正方体抛的次数足够多(30次),还要收集四个小组的数据并算出合计,都是为了有效地体验等可能性。第93页正方体的四个面上写“1”,一个面上写“2”,一个面上写“3”,抛这个正方体,落下时“1”朝上的可能性大。让学生涂方格记录次数,再次接触条形图。教学这两次抛小正方体,要利用统计表或统计图里的数据,联系正方体上写1、2、3的面的个数,理解“各个数字朝上的次数差不多”“数字1朝上的次数比2和3多得多”,体会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不相等的含义。
第2题在布袋里放铅笔,按照预期的结果设计游戏材料。第91页设计三次,把以前认识的不可能、可能,和现在教学的可能性相等联系起来,能够体会到知识的发展、认识的深化。第93页只要设计两次,经历口袋里红铅笔枝数从较多变为较少的过程,体会可能性大与可能性小。教学这两次放铅笔,要让学生充分交流放铅笔时的思考,把心向放在对可能性相等、大些或小些的体验上。
3.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巩固双基,拓展视野。
练习九的内容之一,巩固统计知识,熟悉统计活动。第1题根据条形图里各种天气的数据填表,第5题根据调查获得的数据画条形图,锻炼看图、画图、用图的能力。
练习九的内容之二,用经常、偶尔描述可能性。第1题里晴天18天,经常出现;1天下雪,偶尔出现。在现实的情境里体会偶尔、经常的含义。第2题用这两个词语描述转盘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
练习九的内容之三,理解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大、可能性小。这些在例题和“想想做做”里已有足够的铺垫,第3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活动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体会这些数学语言的意思,作出自己的解释,并初步应用。
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条件发生变化,会引起可能性的大小发生变化。如在原来的扑克牌里加入几张红桃牌,摸到红桃牌的可能性会变大,摸到其他牌的可能性变小了。
第十单元 认识分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初步认识分数,教学的起点和要求都不高,以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为内容。
P98~P100教学几分之一。包括分数的读、写与各部分名称,比较两个几分之一的大小。
P101~P103教学几分之几。在体会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P101~105教学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体验分数的产生
第98页例题创设平均分物体的情境。从分的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到不能用整数表示,引出分数。让学生体验分数的产生是适应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是认数的一次扩展。这样的体验一直延续到“想想做做”里,一个图形被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能准确而清楚地反映现实的意义。
2.重点突破、举一反三,感知分数的意义。
本单元不出现分数的定义,在充足的具体素材里感受分数的意义。重点突出一个分数的意义,由它带出一批分数,是本单元教材的教学策略。
教学几分之一,以 为重点。首先在平均分蛋糕的情境中体验 的产生,每人分得“半个”是生活经验,“半个就是二分之一个”从生活经验引出新的数学知识。接着联系平均分蛋糕的实物图,讲述 的含义,突出“平均分成2份里的1份”,教学分数的写法、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让学生在长方形纸上表示它的 ,尤其是各种不同的对折,各个不同位置上涂色,能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
从 带出其他几分之一。第99页例题先用一张圆纸片,表示它的 ;再用另两张同样大的圆纸片,分别表示它的 和 。引导学生从 的意义联想 、 的意义,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体会其他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几分之几,以 为重点。第101页例题把正方形纸里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这是一次开放的活动。涂其中的一份,用 表示,是旧知识。教材指出:涂其中的3份,是这张纸的 , 也是分数。让学生初步感受 与 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分数,在几分之一的基础上引出几分之几。这样,就能继续体会涂其中的2份,是这张纸的 ;涂其中的4份,是这张纸的 。 和 也是分数。在这个过程中初步体会到 与 、 的区别与联系。
3.比较大小,进行加、减计算,继续体会分数的意义。
本单元比较分数的大小,都在图形直观下进行。不出现抽象比大小的习题,不总结比较的方法和规律。使比较大小在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促进分数概念的形成。
第105页教学分数加、减法。本单元的加、减计算是最简单的,在两个同分母分数之间进行,且分母不超过10,计算结果不需要约分化简。例题在现实的情境中,从分数的意义切入。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 和 ,能够感受一共涂了多少,红色比绿色多涂多少,由此引出分数的加、减计算,体会和为什么是 、差为什么是 。初步知道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法,并应用到简单的计算中去。教材里不出现计算法则,要求按分数的意义思考,可以加强分数的概念。
篇8: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书63-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活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复习“周长”的意义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来举例说说,周长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首先是从周长的名字想到──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如,三角板的周长就是三角板一周的长度。
生:围成一个物体的一周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周长。如我的腰围、胸围等等(边说边比划),还有一棵古树的树干的周长,就是围绕树干的一周的长度,我上次看到一本书讲,有一棵古树的树干的周长有十几米呢。
生:围成一个图形各条边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比如三角形就是三条边的总和,四边形就是四条边的总和,五边形就是五条边的总和,六边形就是六条边的总和……反正有几条边,就是把几条边加起来的总和。
师:(拿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谁愿意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指哪里的长度?(学生上来指出)
(学生讨论、反馈)
师:这里有许多的平面图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红笔描一描各个图形的周长。
(同学们拿出桌上同样图形的纸描起来)
2、探究求“周长”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通过举例、指一指、描一描等方法,知道了周长的意思。周长是有长短的。你能判断下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哪一个长一些?
生:长方形的周长长一些。
生:正方形的周长长一些。
生: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师:现在有三处不同意见,谁能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让大家心服口服。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讨论。
(学生讨论,或同桌交流)
生:我想用一根细线来“围”住图形,然后再量一下绳子的长就可以了。
生:我想把这两个图形都围绕一个尺子滚动一周,就能知道论谁的周长大一些了。
生:我想先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可以比较了。
师:大家想到的方法,都可以求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也能比较出它们的长短。但是,如果我们要大家比较的不是两个图形,而是两个不同操场的周长,那么用哪一种方法比较方便又比较准确呢?
生:用“滚”的方法是不行的,“围”的方法太麻烦了,用“先量再算”的方法比较方便准确。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
师:我们先来量一量、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刚才这位同学想到先量后算的方法。那么该怎样量?又怎样算呢?
生:我认为只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了。
师:对!现在,一个操场的长和宽已经量好了,请同学们看题(出示课本上的例题:学校操场是来一个长方形,长105米,宽80米,小强绕操场四周走一圈,走了多少米?),求小强走了一周,就是求什么?
生:长方形的周长。
师:操场的周长怎样算呢?请大家独立思考完成。
(同学们独自进行计算后,再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用多媒体动态、随机演示把长方形拆成四条边又合并起来的过程,展示学生的三种不同算法)
(1)105+80+105+80=370(米)
周长=长+宽+长+宽
(2)105×2=210(米)
80×2=160(米)
210+160=370(米)
周长=长×2+宽×2
(3)105+80=185(米)
185×2=370(米)
周长=(长+宽)×2
师:大家自己已经总结了长方形周长的三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
生:我喜欢第一种,它是把四条边都加起来,就是操场的周长了。
师:我觉得这位同学说的“把四条边加起来算周长的方法”确实不错!大家说,对不对?
生:我喜欢第二种,它是先把两条长和两条宽分别算出来,再相加就行了。
师:同学们,我们还是要尊重别人的发言,等别人说完了,再想想它说得对不对,这样才对我们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谁来说说,这位同学说得对不对?
生:他说得是对的!原来我也是这么算的。后来又想: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正好是长方形周长的一半,再乘2不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吗?所以我喜欢第三种方法。
师:这位同学既尊重别人的发言,又很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应该为这样的同学鼓掌!(大家齐鼓掌)其实,大家刚才都在动脑筋、想办法,都不错!(多媒体发出掌声和“你真棒!”的表扬声)
师: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生: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说得不错。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自己的喜爱填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填写)
师:那么,我们又怎样来求正方形的周长呢?请同学们继续看书,并填出求正方形周长的公式。(同学们阅读并填写)
师:现在谁来说说正方形的周长怎样求?
生:就是把四条边加起来。
生: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用边长乘4就行了,因为正方形的边长都一样长。
师:现在有一个操场,它是正方形,已知它的边长是90米,它的周长和刚才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比,哪个长一些呢?请同学们算一算,比一比。
(同学们自行计算后交流反馈)
生:还是长方形长一些。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90×4=360(米),而长方形是370(米)。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只要知道长和宽就能求出周长,正方形只要知道边长就能求出周长。现在我们来做几个练习。
3、 周长计算的应用
1、周长的基本应用。
2、引深拓展。
出示书第55页的第5题:A、B的周长相等吗?
师:计算B图的周长,光靠图上提供的数据行吗?
生:不行。
师:那么,还必须知道哪些数据才行?
(请一名学生到说出来,并上面指出来,同时电脑闪烁显示)
师:这样,没有标出数据的两条线段就是几厘米?
生: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
师:现在请同学们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是这样算的: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10×2+5×2=30(厘米),第二个图形的周长是:10+5+7 +2+3+3=30(厘米),它们是一样长的。
生:噢!我发现──(有一个同学迫不及待想说,教师示意他到前面来指着B图形接着说))如果把这两条短边分别移到外边去,就和A图形是一样的了!所以B图形的周长的算法也和A图形是一样的!
教学后记:
周长是多少(活动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增强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坦步提高动手操作水平,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3厘米、5厘米长的小棒。一个信封,内装一个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印有表格的纸、手巾纸、图片、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是什么呢?屏幕展示:
请你从组长那里去领一个吧!
请你想一想,你手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
指名回答。
谈话:为了得到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用线围一围再量出线的长度,也可以测量出图形的边长,再计算出周长,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五项活动,继续探讨周长问题。(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
1、围一围。
谈话:我们先进行围一围的活动。把书翻到66页,看一看上面一幅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也能用线围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吗?围好后想一想围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让学生围图形量周长在小组内交流。并指名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2、摆一摆,
谈话:我们再进行摆一摆的活动,请看课本第66页,要求我们用什么摆,摆成什么图形?请拿出发给你们的小棒,检查一下4根短的长度是不是3厘米,4根长的长度是不是5厘米。
你打算怎样用这些小棒摆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先想一想。
想好了,在四人小组里摆一摆
(1) 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2) 周长是多少?
(3) 请组长填表。
长方形 正方形
长 宽 周长 边长 周长
引导学生说:我们摆的是长方形(正方形),它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3、拼一拼。
智慧爷爷给我们小朋友寄来了一封信,你们收到了吗?
里面是什么?这12个小正方形请你猜猜智慧爷爷要我们小朋友做什么?猜一猜。
读要求,先想一想,商量一下怎样拼,同桌合作,可以一个人摆另一个人记录填表格。
长 宽 周长
指名学生交流。
一排摆几个?摆几排?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填好了这张表格。请你观察一下表格里的数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提问:周长怎么会不一样呢?
提问:周长与什么有关?在我们拼出的3种长方形里,它们的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
把你记录的结果和小正方形放回信封里,老师帮你们把回信寄给智慧爷爷。
4、量一量
青菜老师还给我们同学准备了一个挺有挑战性的题目。
读一读,先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你是怎样量的?周长是多少?可能有不同的相法。
(1) 一条一条量的。
(2) 移一移,只需要量一条长和一条宽。(用课件演示一下这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以后练习时可以先观察,找找有没有简单一些的方法再动手,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
5、估一估。
你利用估计餐巾纸和课桌面的周长是多少?
三、总结
艺术节上,我们全体学生和老师准备了一台精彩的节目。体育老师围了一个长方形的舞台,你怎样测量它的周长是多少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课后去实践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是否可行。
教学后记:
篇9:第九单元:统计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统计(教材第76~77页)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学习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初步学会
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初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
用,体会与同伴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 (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教学难点
有效组织统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合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具准备
教师:媒体课件、挂图、三种小动物头像、水果图的练习纸。
学生:每组一张统计花的朵数的纸和两组信封。(一个信封里装花的纸片,另一个信封里装水果的纸片)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到森林里去看一些动物。(课件出示森林里的大象图)大家看,这是谁呀?
大象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今天是它的生日。(课件出示给大象过生日的动物)你看,它的好朋友都来了。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观察场景图。
师:大家看看,大象的好朋友有哪些呀?
指名说出大象的好朋友有猴子、小猪和小狗。
引导说说小动物在哪里。(小猴有的在树上,有的在地上,还有一只小狗在妈妈的口袋里。)
2、分一分。
师:大象看到来了这么多客人,心里非常高兴,想给它们准备一些吃的,可是,它一下子搞不清楚每家来了哪些,来了几个。咱们想想办法好不好?
我们想办法把它们分分好不好?(板书:分一分)
提问:我们刚才看了,一共有几家呀?
引导学生说出有3家,分别是小猴家、小猪家和小狗家。
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让大象一看就来了几个?
指名说说自己的方法。
3、排一排。
出示挂图,从挂图上取下小动物的头像,师:现在我想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把这些小动物的头像分一分,然后排排队。(板书:排一排)
指名在黑板上操作,先分一分,再排一排。
排好后,引导学生观察每一排分别排了什么小动物。
师:你们认为这两个小朋友排得怎么样?谁来给他们提提建议?
引导学生把小动物排整齐。
4、观察统计图。
师:刚才,请两位小朋友把大象家来的客人先分了一分,分成了小狗家、小猪家和小猴家,然后再排了一排。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每家人家到底来了多少只呀?
指名回答:小狗家来了4只,小猴家来了5只,小猪家来了3只。
根据学生的回答划线,完成统计图。(板书4只,3只,5只)
如果学生不象书上竖着排的,也可以,就竖着划线。
师小结:刚才我们先分了一分,再排了一排,最后又数了一数(板书:数一数)很快就知道大象家来的客人分别有几只。
现在请小朋友再看一看刚才我们排的结果,你还能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哪种小动物多哪种小动物少,小猴比小狗多几只,小猪比小猴少几只等。
5、填写课本。
课本第76页,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完成。)
6、小结: 小朋友,大象家来的客人原来是杂乱的排的。后来,我们把它先分一分,然后再排一排,最后再数了一数。象这样的活动,就叫做统计。(板书:统计)
7、过渡:通过统计,我们就可以知道大象家来的客人的一些情况。用这些统计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来统计统计客人们给大象送的花。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分小组整理各种鲜花的朵数。
(1)师:你能不能把客人们送给大象的花先分一分,看看有几种颜色的花,再排一排,把相同颜色的花放在一起,排排整齐,再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花有几朵。
(2)学生活动。组长从1号信封里拿出老师准备的花。小组分工把这些花先按颜色分一分,再排一排,贴在纸上,最后再数一数,在( )里写上每种花的朵数。
学生剪贴,老师巡视指导。
(3)展示每组统计的情况。说说统计的结果。
(4) 组织全班交流讨论: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启发学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哪种花最多?哪种花最少?你还知道些什么等),给予评价。
2.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
(1) 谈话:今天我们帮大象统计了来的客人,送的鲜花,大象非常高兴。大象想准备一些水果感谢大家。(实物投影出示大象想准备的水果)
(2)统计学生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每人只能选一种,喜欢吃苹果、梨、西瓜、桃子和草莓的分别排成一排。
(3)全班一起统计,把统计的数字写在纸上。
(4)组织学生交流统计的结果,让学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少?你还知道什么?)
3.想一想,说一说。
(1)同学们,今天学了统计的本领,你觉得你课后可以去统计些什么?
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给予评价。
(2)回家后用今天学的本领进行一下统计。
篇10: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交汉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设计理念
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
在这节课中,通过创设两只猫比散步路线的长短这样一个实例,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开始学习,并且让这个情景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巧设数学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为学生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先说怎样可以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借助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得同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哪些策略;通过猜一猜图形的周长初步感知计算方法,培养了数学直觉;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说说自己比较喜欢哪种计算方法,等等。
三、及时反馈反思,渗透学习策略。
在本课的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对解决问题结束的及时反思,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认知过程。比如,通过反馈周长的计算方法,暗示性地让学生注意策略的优化;用试一试的方法教学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课小结时,通过交流收获与体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在猫王国里,有对有趣的好朋友。它们是猫先生加菲(显示)和猫小姐凯蒂(显示)。它们俩可喜欢散步啦!加菲每天围着这个市民广场走一圈(动画演示),凯蒂则围着这片宁静的湖面走一圈(动画演示)。这一天,它们却吵了起来,吵什么呢,我们一块来听听。(播放:甲:我每天走的路多。乙:我走得多。甲:是我走得多,不然我怎么会这么苗条。乙:不对,不对,我走多,要不我怎么回这么健壮。)
引导:看来,如果没人来帮帮忙,它们可会无休止地吵下去了。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到底谁走得路多些?
引导:加菲和凯蒂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加菲和凯蒂散步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
揭题:你想得真快!老师非常欣赏你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揭题出示)
[评析: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展开
1.提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生可能回答:用绳子绕一圈,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先量出每一步的长度,看看走了多少步,一乘就知道了;量出长.宽各是多少,再计算。)
谈话: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小组讨论一下,在这里哪种办法比较合适。说说你的想法。(用绳子饶一圈太订烦,有局限性;在不要求精确结果时用步测很好,这儿就不合适。
2.提问:加菲采用了你们的办法,量出了长方形的长是50米(显示),宽是45米(显示),请你猜一猜,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讨论完成。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4.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5.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
可能有这四种:
(1)50+45+50+45=190(米)这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加起来。
(2)50+50+45+45=190(米)先加两个长,再加两宽。
(3)50×2=100(米),45×2=90(米),100+90=190(米)。
(4)50+45=95(米)95×2=190(米)。
7.提问:用这些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都必须知道什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8.提问:数学中简单明了的东西喜欢的人总是多一些。这种同学们比较喜欢的方法还能列成综合算式愿意来说说吗?那你觉得列综合算式解答时最应该注意什么?给大家提个醒,好吗?
9.小结:现在我们发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的方法,在小组里说说可以怎样算长方形的周长。
[评析: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这里教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交流等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0.解决了加菲的问题,我们该帮一下凯蒂了,她量得正方形边长是45米。请你算出它的周长,开始吧。别忘了算它后可以跟你好朋友交流交流算法。
学生汇报。
出示两种算法,说明:其实这两个算式之间还藏着一个有关加法和乘法的数学秘密呢,今后你们说明后了。
[评析: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已使学生感悟到学习方法,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由学生主动去探索,这样的设计比较合理,展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1.提问:原来,两人走得一样多,知道了结果,加菲也对周长产生了兴趣。它来到篮场(出示书上的图)。你们愿意跟加菲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计算。
把书翻到67页,看看你的方法跟书上的哪一种方法是一样的。
提问:加菲有点累了,球场服务员兔子女士马上递上手帕,猫先生不急着擦汗,却问我们(显示:正方形手帕边长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口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深化,联系生活
过渡:掌握了方法,再难的问题我们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就请你们用已掌握的方法再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1.“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口答。
2.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那正方形呢?这儿有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现在请你先动手量出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出示第1.2题)
3.生活中经常需要求长方形的周长。这不猫先生又想给它的镜子做做美化了(出示第4题)。学生抢答,说出算法。
4.星期天,我们的加菲又闲不住了,他去效外租了一块边长6米的正方形土地种花,考虑到这块地有可能被践踏,要在四周围栏杆,请你帮他算一算,栏杆一共长多少米?如果花圃的一面借用这堵墙壁,栏杆需多长呢?(电脑出示图片)
5.出示第6题。动手拼一拼。(电脑演示拼的过程及结果)
[评析: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练习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学生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全课(略)
篇11:第十单元统计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平均数
上课时间:5月23日, 累计课时:52。
教学内容:教材地92到9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谈话激发兴趣
出示运动会的投影:
你想知道些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真多,学习了统计你就会明白这些问题。
二、自主探索,理解平均数
1、谈话:这是王小明统计的结果,仔细观察你知道些什么?出示图表。
老师板书: 6+9+7+6=28(个)
10+4+7+5+4=30(个)
男生中28个,女生中30个,是否女生赢了呢?
谈话:
看来只看个别人的成绩,或不管人数只看总成绩都无法解决今天的问题,现在4名男生套中28个,5名女生中30个,就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想办法知道到底是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准一些吗?
2、问: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
老师汇总学生的方法,问:你是怎样想的?
3、问平均数是7个和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比,你发现什么没有?
4、问:现在知道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准没有?
5、指出: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1、完成想做第1题
出示三筒铅笔。谈话:你能知道平均每个筒里有几枝铅笔吗?
2、做想做第2题。
3、做第3题
指名读题目。
4、完成第4题
仔细观察统计图。
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些什么内容?板书 平均数,你对平均数有什么看法呢?你能用今天的知识解决生活里的问题吗?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小组互相说,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问:怎样才公平呢?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小组讨论,交流算的方法。
学生有的可能是移多补少的方法,也有是总数再除以人数求出。
你能猜出女生平均每人中多少个?算出女生的平均数。
学生回答。
先学生分别数数,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指名板演,其他自己练。后集体校对讨论:平均数18和每根丝带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第3题,指名回答,要求说明理由。
互相说说你知道些什么。指名回答1,把第2小题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回答。
练习九(1)
上课时间:5月24日, 累计课时:53。
教学内容:教材的95到96页的1到5题。
教学目标:
1. 加深对平均数一样的理解,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 比较熟练地求平均数,并且能进行简单地对平均数的估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 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数的呢?
二、巩固练习。
1. 完成练习九的第1题
出示情境图:
这个小朋友认为自己的身高是145厘米没有危险,是不是呢?
指出:平均数是在最高的数和最底的数中间范围,小朋友认为身高比110厘米这一平均数高就没有危险是错误的认为。因为还有可能比110甚至更深的水域,所以是错误的。
2. 完成第2题。
出示第2题的题目。说明要求。
集体进行交流。
强调:
第2小题不能用平均数的方法来理解,因为比赛总得要有结果,不能平均用你进2个我也进2个理解。
3、完成第3题。
理解题目意思。
全班校对。
问:你还想到了什么?
4、完成第4题
出示题目 理解题意。
全班校对。
问:你还能怎样说明三年级的植树情况?
二. 总结全课。
今天你对平均数有怎样的理解呢?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指名回答。
学生讨论,然后指名口答。
学生独立完成3小题。
请同学说明具体的理解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结果
同桌相互说说各自想到的。。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思考,指明回答。
练习九(2)
上课时间:5月25日, 累计课时:54。
教学内容:教材地96到97页第6到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能够对平均数意义的深层次理解。
2、培养学生的组织交流的能力,深刻体会到统计是解决问题、说明情况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完成第6题
出示题目理解意思。
全班校对。
先前估计的结果和自己算出的结果相差大吗,你认为估计平均数怎样最合理?
问:你还能说出这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
2、完成第7题。
出示第7题题目 理解。
集体评讲。
问:你还能从记录中发现些什么呢?
3、完成第8题
组织活动。
计算完后,你能说出些什么感想吗?
www.xkb1.com
4、阅读“你知道吗?”
集体进行交流理解。
5、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些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完成各小题。
学生个别回答。
学生相互说说。指名说说。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气温。
请两个学生板演。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小组合作完成调查男生和女生的体重,填在表里,再分别算平均体重。男、女生人数各6人。
学生独立阅读。
运动与身体变化
上课时间:5月26日, 累计课时:55。
教学内容: 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练习收集数据、求平均数、分析数据。
2.学习运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研究、解决问题,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在实验活动中收集数据、求平均数、分析数据等数学活动。
教学难点:体验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并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探究运动与生命的科学常识。
教学准备:秒表,跳绳、毽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师生谈话 引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对身体有什么好处?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
2.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变化(板书课题)研究的方法是做实验,进行统计,相互合作,探讨结论。
二、分组实验 得出结论
1.研究原地跑步引起的脉搏跳动变化
(1)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运动会给身体带来很多方面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先通过实验了解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首先我们学习测脉搏的方法。(教师讲解)
(3)介绍实验方法:四人一组,先各自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报告给组长,组长记录在第98页表格里,再同时原地跑步30秒,停下来各自立即测出1分钟里脉搏跳动的次数,组长再做记录。休息3-4分钟后,再一起原地跑步1分钟,要用力跑,然后再测脉搏,组长再做记录。最后全组同学一起计算本组四人运动前的脉搏跳动次数的平均数、原地跑步30秒后的平均数以及原地跑步1分钟后的平均数,再分析每个人的三个数据及全组的三个平均数,看看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
2.研究不同的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变化是否相同。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运动可以使脉搏跳动加快,运动强度越大,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越多。那么同样的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脉搏变化的情况会相同吗?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两项强度不同的运动做实验,组长先把这两次运动的名称填在第99页表格的第一横行里。然后每人都先进行第一项运动,1分钟后测脉搏;休息一会再一起进行第二项运动,再测脉搏。组长记录好每次运动后各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并求出全组同学每次测量的脉搏平均数。
三、引申反思 升华认知
1.通过两次实验,同学们已经了解运动会使脉搏跳动加快,不同的运动项目,如果运动强度不同,带来的脉搏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运动强度越大,脉搏跳动次数越多。一般来讲,通过体育活动使脉搏跳动加快,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但是运动强度过大,脉搏跳动过块,也会给身体带来伤害。那么在体育课上每分钟脉搏最多跳动多少次比较合适呢?体育老师心中有数,课后可以向体育老师了解一下,他希望你们通过运动每分钟脉搏跳动最高达到多少次,以及他如何为达到这个指标安排活动。了解了老师的想法你们可以更好地按老师的要求参加活动。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设计并完成一项实验活动,测量你在不同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制成统计表。
学生活动: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想法。
新课标第一网
(2)学生练习测脉搏,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分组活动,汇报结果。
xkb1.com
(2)分组活动,各组汇报实验结论。
2.阅读课本第99页“你知道吗?”
单元测试+试卷讲评
上课时间:5月30日, 累计课时:56。
篇12:第四单元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上课时间:3月22日, 累计课时:18。
教学内容:P28-29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 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班的小朋友每天都喝牛奶,今天我们一起到三年级看看他们的牛奶是怎么分配的,好吗?
挂图出示。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例题。
(1)列算式。
提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
提问:要知道10箱够不够,就是要算出有多少瓶?
(2)探讨12×10的算法。
谈话:观察例题中的10箱牛奶是怎样摆放的,你能利用学过知识计算出10箱牛奶一共有多少瓶吗?
2。教学“试--试”。
出示问题:如果搬下30箱,够分给多少个同学喝?
列式:12×30
学习过程:
学生讨论并交流,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注意每箱有12瓶。
学生列式。
学生自由计算。
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尝试口算,再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谈出自己的想法。
在班内交流,得出最佳方案。
12×3=36 12×30=360
如果学生有不同意见,应给予鼓励,然后让他比较几种算法中最简便的方法是哪一种。
3.归纳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
提问:你认为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后边添写1个0。)
三、复习巩固,综合运用
l、做“想想做做”第1题。
分析每组题之间的联系,巩固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讨论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个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得到的数的后边添写2个0)。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相互交流,改正错误。
指名回答。
(1)一个学生拿卡片,其余学生抢答。
(2)同桌互相评价。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算法和得数,并说一说题目中有哪三种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上课时间:3月23日, 累计课时:19。
教学内容:P30-3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景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 谈话导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这小小的“喝”问题也不例外。
2. 创设情境:电脑播放豆豆去订牛奶的片断,然后定格在“一牛奶(每天一瓶)全月28元”的画面上。
3.提出问题:从刚才录像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老师板书问题及算式。
4.估算。
(1)谁能估算一下订一份牛奶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元钱?(300元)
(2)你是怎样估算的?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明确问题:有什么办法来说明白己估测的是否接近正确答案,或者与正确答案相差很远?(算一算) 。
怎样算呢?你们能自己动动脑解决这个问题吗?
2、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小组交流:同学们所用的方法不完全一样,交流之前可以先整理一下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想一想你准备讲哪几点,说哪几句话。
4.整理汇报: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如有学生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也应板书出来)。
用竖式计算。
5.比较方法:这个竖式同方法(3)比较有无联系?(实际上都 是分三步计算的,竖式是把三步计算写在一个式子里。)
6.选择方法: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呢? 为什么?自己选择一种方法算一算。
7.研究笔算方法。
教师随机板书:
(1) 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2)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3)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
(4)这一结果和我们开始的估测差不多吗?
8.归纳提炼。
教师适时引导归纳笔算乘法的方法,并板书课题。
指出: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其实是把它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来分别计算,然后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9.完成“试一试”。
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1)提问: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朋友应付多少元?)
(2)提问: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用到了哪些信息?哪个信息没有用?为什么不用?如果要用上这个信息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学习过程:
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口头列式。
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
请大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算法。
小组长代表小组在全班汇报,其他小组作补充。
请学生说说用前三种方法算的道理。
指名回答。
学生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计算以上这题的方法。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1)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班内交流。
(2)各自算出正确答案。
学生观察题目提供的场景。
学生独立计算解决问题。
全班共同订正。
练习三
上课时间:3月24日, 累计课时:20。
教学内容:书第32页。
教学目标:巩固前面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
教学过程:
一 口算
25×10 14×20 40×60 10×94 30×23 3×90 30 ×20
40×11 12+20 40×50 80×50
二 复习笔算
1 判断下面各题并改正。
24 32 59
×25 × 56 × 14
120 162 236
48 150 59
168 1662 726
2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56 73×27 39×16
3填表。
做练习三第3题。
总结:可以用每个的支数乘盒数得出,也可以看后面的盒数是5盒的几倍,后面相应的支数也应是60的几倍。从而渗透积的变化规律。
三 练习应用题
1 讨论第4题
(1) 提问:一共有多少千克? 怎样求?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2讨论第5题
(1) 提问:一共住多少户?怎样求?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说出每步的意思?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2、4、5题。
学习过程:
学生口答。
要求学生说出错在什么地方?再改正。
三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做在自练本上。
(1)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填表。
(2)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出“一共的支数”的
让学生观察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上课时间:3月28日, 累计课时:21。
教学内容:教科书33-34页
教学目标:
1、能估算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2、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出示例题,今天明明邀请我们去农场参观,通过介绍你了解农场的有关那些情况,明明向我们提出了那些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二、探索方法
1、谈话:估算以下明明一家一天可以挤奶多少千克?
2、全班讨论交流
引导评析:你觉得他的方法合理吗?
教师提问:29×42比800大,你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用这个“多”字。
29×42比1500少,你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用这个“少”字。
29×42接近1200,你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这么考虑?为什么用“左右”这两个字?
3、计算验证:我们估算的对不对呢,请你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验证。
比较交流:比较笔算与估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谈话:只要方法合理,都是可以的。
三、巩固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全班交流。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首先要计算出3种篮球各买24个分别需要多少钱,最后作出判断。
四、课堂小结
读一读“你知道吗”
讲一讲“铺地锦”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学习过程: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学生分别回答。
学生看书交流。
学生先估算一下,再在书上连线。
学生计算后做出判断。
练习四
上课时间:3月29日, 累计课时:22。
教学内容:教科书35页
教学目标:
1、能估算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2、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5×10 14×20 4×60 30×23 3×90 10×94
30 ×20 40×11 12 +20
40×50 80×50
二、练习四第二题。
全班交流。
三、完成练习四第3题。
四、完成练习四的第四题。
五、全课总结
六、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1、5题。 学习过程:
学生口答。
先指名想想,比600多,又接近800这样的算式的特点。
将书中的算式同位置的学生一一说一说你的思考结果。
学生先算一算,再比一比。
先观察每组算式的特点,同位置的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再填出括号里的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上课时间:3月30日, 累计课时:2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索乘数末尾有0 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的挂图。
问: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能列出算式吗?
老师板书 25×30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 探索算法。
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25×30的积呢?(口算或笔算)
谈话: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集体交流。可能用到的方法。
2. 掌握方法
刚才我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笔算,都是可以的。老师还发现有些同学用的方法很简单,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老师板书 2 5
× 3 0
-------
7 5 0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25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25×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25中的5对齐,再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25×3得75,再在积的末尾加0。注意乘数的末尾只有1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有1个0。
第三步检验:与前面对一下得数相同,说明正确。
用这方法既简便又不容易错。
3. 做想想做做第1题。
集体评讲做法,错的及时订正。
4.揭示课题:是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 板书)
问: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新知,综合运用
1. 练习计算题
做想想做做第2题的第1组题
做第3题
2. 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第4题
完成第5题
四.全课总结。
这课同学们积极动脑,你获得了哪些本领呢?
新课标第一网
学习过程:
学生交流中 提出问题 今天挤的牛奶有多少千克? 学上说出算式。
学上尝试计算。老师巡视。
www.xkb1.com
学上独立计算。老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然后组织交流,学生理解70×52 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计算后比较每组两题的得数,看与原先的想法十分一致。
学生说说图的意思,再列式计算,说说是怎样列的,又该怎样进行估算。提醒学生用约等号连接估算结果。
学生搜集第5题的有关信息,独立计算。老师巡视。
练习五
上课时间:3月31日, 累计课时:2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巩固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帮助学生能灵活地解答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 口算练习。
出示练习五第1题
10×37 50×40 75×10
20×14 22×30 330×3
二.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练习。
出示
13× 7 19×5 4×23
13×70 19×50 40×23
2×47
20×47
集体评讲,说说列式时的注意点。
出示
53×60 34×22 43×21
27×13 92×21 25×23
问:你能估计出积大约是多少吗?
老师指出估计的基本方法。
三. 引申练习
出示第5题的表格
问:观察表格你能从中发现些什么吗?
老师归纳初步的积的变化规律。
四,全课总结。
问:今天的课我们主要是练习了什么?要注意怎么写? 学习过程:
学生独立口算,指名说说怎么想的。
xkb1.com
请学生分组进行对比的练习,个别板演。
学生估计,并请估计的学生说说是如何想的。
再请学生算一算结果,看看是否差不多。
学生观察表格,理解后在书上填写完整。
学生开始讨论,指名说说。
学生归纳回答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复习(1)
上课时间:4月5日, 累计课时:2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页第1--5题。
教学目的:
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的掌握整十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小黑板出示
14+59 54-23 16×5 230×4
168÷8 30×20 65×10 50×80
2.完成复习的第1题
提问:13×30,你是怎么口算的?
80×30,你又是怎么口算的?
二、估算
在黑板上写上算式。
23×58
师:如果要估算这个算式,你可以怎么进行口算?
完成复习的第3题
要让学生说明是怎么估算的,把多少看作几十,然后口算出积即可。
三、笔算
小黑板出示:
43×21 25×23 56×78 63×80
并要求第一二小题进行验算。
集体反馈时,要注意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书写格式。
要注意强调,乘法的验算方法,可以调换两个乘法的位置即可。
四、填表找规律
完成复习的第3题
集体讨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通过引导与板书,让学生初步发展,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跟着扩大几倍。
五、解决问题。
通过条件与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感觉到图中的3个书架是个多余的条件,并没有用的。
六、课堂作业。
复习第2、4题。
学习过程:
学生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让学生试说:
23×58的比20×50=1000大,比30×60=1800小,大约在20×60=1200左右。
学生回答。
指名板演,其它同学独立完成。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表。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独立观察第4题,思考你可以从图中得到那些信息?
复习(2)
上课时间:4月6日, 累计课时:26。
教学内容:教科书P40T6-8,加思考题。
教学目的:
1. 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2. 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数量关系式的意识;
3. 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4×10 20×21 40×12 80×30
23+45 67+98 23+54 76+80
96÷3 960÷3 120÷4 180÷3
小黑板出示。
二、笔算
小黑板出示:
34×54 67×19 40×87
集体反馈。
三、完成复习第6题
思考:怎么算总千克数?
集体反馈时,提问:如果这三题,要你要一句话概括一下,你是怎么算的,你会怎么说?
四、完成复习第7题
然后指点回答。
1. 用35×90,得电脑的价格。
2. 电脑的价格比计算器的价格多多少元?
3. 电脑的价格与计算器的价格一共多少元?等等。
五、完成复习第8题
集体解答。
六、研究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出示:
24×11 35×11 57×11
完成后,让学生思考一个数与11相乘有怎么的规律?
最后通过竖式引导得出:一个数与11相乘,只要将这个数两边位,中间加,还要注意进位就可以了。
然后用比赛的形式完成思考后面的填空题。
七、补充作业
学习过程:
学生口算。
指名板演,其它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先独立看表格,
然后独立填表。
学生得出:
每筐的千克数×筐数=总千克数。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不同的提问,可以让其它学生进行列式,计算出结果。
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提出不同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完成。
独立思考后,可以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建议。
单元测试+试卷讲评
上课时间:4月7日, 累计课时:27。
篇13:第三单元 千克和克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有多少物质称它质量。我们民间习惯把物体有多重来代替物质有多少,生活中常常把千克和克作为计量物重的单位。《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里把千克和克称质量单位,是规范的说法。教材说成物重单位,是考虑了民间的习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条:1.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克、千克;2.知道千克与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感受克和千克,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形成初步的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P29~P32教学千克。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千克是计量物重的单位。
P33~P35教学克。知道克是较小的计量物重的单位,感受1克与几克,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
P36~P38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联系生活,了解有关物重的一般性知识。
千克和克都是计量物重的单位。教学千克和克必然涉及什么是物重、怎样计量物重、有哪些工具……一般性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的经验里都有,只要想办法把它们提取出来。第29页呈现两袋大小差不多、轻重差许多的食品,问“哪一袋重些?”引导学生感受有的物体重些、有的物体轻些,各个物体都有它的物重。回忆物重是可以比较的,还可以用秤称。生活里有各种各样的秤,用于测量不同物体有多重。
2.引出、讲解,感受千克和克。
第30页首先指出: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还在底注里介绍表示千克的符号“kg”。引出了学习内容“千克”。
接着讲解1千克。左边台秤上没有放物体,秤的指针指向“0”;右边台秤上放1袋红枣,秤的指针指向“1”。教材告诉学生:指针指着1,表示这袋红枣重1千克。在现实的情境里,联系具体的物品,让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1千克。还通过在秤面上找2千克、3千克……,进一步体会几个1千克是几千克,为用秤称物重作了准备。
然后让学生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称、拎、数1千克大米和1千克鸡蛋,到商店里寻找重1千克的物品,都是体验1千克的活动。只有反复地称、拎、掂重约1千克的各种物体,用心感受,才会形成关于1千克的初步观念,并保存在经验系统中。
第33页首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不但引出了“克”,还让学生在“食品净含量135克”的图片中,产生认识1克的愿望。
接着观察天平的砝码,并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数数10克黄豆的粒数,体会1克很轻。
然后掂一枚2分硬币,感受1克是多重。知道有比1克轻的物体,也有比1克重的物体。尤其是比1枚2分硬币和1支直尺的重,体会1克。
3.发现进率、应用进率。
千克与克的进率是在计算、称重的活动中,通过推理得出的。取2袋盐,每袋重500克,算出它们一共重1000克;把两袋盐放到台秤上称重,是1千克。从1000克和1千克都是这两袋盐的重,得到1千克=1000克。由于上面的计算、称重和推理都是学生能够进行的,所以教材把进率留给学生发现。
把千克为单位的数量与克为单位的数量相互换算,能巩固进率。由于没有教学多位数的乘、除计算,只能应用整千数的知识进行换算思考。如2千克是2个1000克,等于克;5000克是5个1千克,等于5千克。
第36页第3题尽管思考和方法可以多样,但仍以单位换算为基本思路的。
4.通过估计或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估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尤其在不要求精确结果时或较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比较多。第32页第4题让学生理解4千克多一些是大约4千克、2千克少一些是大约2千克,为估算作准备。第37页第6题,先求得半杯橙汁的重,再估计大半杯橙汁、1杯橙汁的重。培养通过估计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36页第4、5题都要通过计算解答。从此以后,可以让学生解决有关物重的实际问题了。
第四单元 加和减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加、减口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在加、减口算这部分内容里,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为主,还有整百数加整百数(进位)与相应的一千几百减几百(退位)。教学的实际问题是较难的两步问题。
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P39~P42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各有一道例题。其他口算在练习里带出。
P43~P45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以一道例题带出一串变化了的实际问题,突出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P46~P48单元练习。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法与减法分开编排;不进位加与进位加、不退位减与退位减连续编排;鼓励独立思考、算法多样;以估算促进口算。
第39页教学加法,第41页教学减法。加法与减法分开编排,是因为它们的算法和过程不同,尤其是进位和退位。在加法的例题里,先教学不进位的,再教学进位的,使计算的思路在由易到难的问题情境中迁移、发展。在减法的例题里,先安排不退位的,再安排退位的,编排意图和加法相同。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还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有这些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完全能够独立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而且算法多样。教学要引导学生把两位数加两位数,分解成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如44+38,先算44+30=74,再算74+8=82。类似地,要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经常会在进位或退位时发生错误。两道例题分别比较不进位加与进位加、不退位减与退位减在计算时的相同与不同,引导学生注意进位和退位,也为估算作些准备。
第40页第5、6两题,第42页第5、6两题都是估算,先是估算的方法,再是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估算安排在口算后面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口算时先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识别不进位与进位(不退位与退位)的经验,从而通过估算促进口算。教材设计的一些题组,如35+32、35+38,85-63,85-68等,有利于学生掌握估算。具有“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的习惯,能够及时发现口算的错误,这也是估算促进口算的一种体现。
2.在练习里编排其他口算内容:进位的几百加几百以及退位的一千几百减几百。
在认识千以内数时,曾经口算不进位的几百加几百,不退位的几百减几百。这里教学进位的或退位的口算,教学方法是在题组里类比迁移。如第40页第4题从60+70=130(6个十加7个十得13个十),带出600+700=1300(6个百加7个百是13个百)。第42页第4题从140-60=80(14个十减6个十得8个十,)带出1400-600=800(14个百减6个百得8个百)。在理解算理以后,计算几十加几十、几百加几百甚至几千加几千,都可以先想20以内的加法。计算一百几十减几十、一千几百减几百……都可以从20以内减法类推。
3.解决实际问题: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以解题思路带动一题多变。
第43页例题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再求两个数的和。这道题里只有两个已知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在解题时要连续使用两次。教材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研究数量关系。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已经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让学生画。可能出现两种画法:或者
前一种画法容易得出“蘑菇”的解题方法,后一种画法。会得出
“辣椒”的思考和解题。要注意的是,教学应该鼓励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多样化,但不要求学生一题多解。解法多样化是学生群体的、在交流时表现出来。解法多样化能开拓视野、开放思维,激起相互倾听、评价、吸收的合作热情。一题多解则会加重学习负担,没有必要。
教学解决实际问题,要学会思考,也就是要形成解题思路。例题的两种解法中,“蘑菇”的方法比较适宜多数学生,无论是分析法思路还是综合法思路,都能想到这种解法。教学时要适当突出分析思路,即:求一套衣服的钱只要把裤子的价钱加上衣的价钱,上衣的价钱还不知道,需要先算它。
教材从几倍求和的问题(例题)带出几倍求相差的问题(试一试),又在练习里带出比多(少)求和的实际问题(第6~8题)。只要教学时重视解题思路,尤其是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从例题到试一试不会有困难。为了从几倍求和发展到比多(少)求和,“想想做做”第1、2两题利用线条图引领,第3题利用连续两问铺垫。充分发挥这些题的作用,仍然要突出从问题出发的分析法思路。如求两条彩带一共多少长,需要先算另一条彩带的长度。求小华两次一共跳多少下,需要先算他第二次跳的下数。
4.单元练习注重培养能力。
练习五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先练习口算,再练习解答实际问题。
练习口算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为主,通过题组55+32和55+38,55-32和55-38回忆算法、比出要领,从整体上掌握口算时的思路和注意点。然后利用抽拉数字卡片的教具,组织较大量的训练,在口算练习中插进估算,使估算与口算相互促进,有机融合,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第4题是口算能力检查,了解学生用2分钟时间能不能说出12道题的得数,以及是不是全部算对。第5题是应用口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10题渗透加法运算律和加、减运算的部分性质,结合实例体会一些数学内容。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加强解题思路的养成。通过第6、7、8等比较熟悉的问题,熟练从问题想起,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在第9题里把“倍”与“相差”两个概念相复合,理解“3倍多9只”的含义以及它的数量关系,知道求“3倍多9”的数要先算“3倍是多少”。第11~13题通过问题情境的新变式,促进从问题想起的思路。如第11题两次求三班借书的本数,选用的已知条件不同。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过时、分、秒,能够认读钟面上时间的基础上,教学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是:1.了解24时记时法的记时原理;2.会使用24时记时法;3.会计算经过时间。教学内容分成三段编排。
P49~P52教学24时记时法的记时原理和方法。
P53~P55教学求经过时间,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P56~P57实践活动中应用学到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生活。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讲述记时法的原理:两次图示。
日常生活里已经较多地使用24时记时法,学生都有过接触。教材从电视节目预报引出24时记时法,缩短新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教学记时法需要讲述它的记时原理和方法,学生才能意义接受并掌握。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上午8时、下午4时、晚上9时等也是记时,但不是24时记时法。
第49页的钟面图,左边钟面表示0时(晚上,时针与分针都指向12),是一日的开始。中间钟面表示12时(白天,时针与分针都指向12),是一日的中午。从0时到12时经过了一天里的下半夜、早晨、上午,共12个小时,钟面里的粉色圈说明了这些。右边钟面表示24时(晚上,时针与分针都指向12),是一日的结束。从中间钟面时间到右边钟面时间经过的12小时是一天里的下午、傍晚和上半夜,钟面外的蓝色圈说明了这些。钟面图清楚地展示了一天有24小时,如果把一天里的整时,按0时、1时、2时……依次编号,那么中午后的时间就是13时、14时……24时。这就是24时记时法的原理。
线条图再次展示一天里的24小时,左边红色部分是一天里的前12小时,右边蓝色部分是一天里的后12小时。线条上的0、1、2……24是一天里的全部整时时间。其中24时,既是一天的结束,又是新一天的开始(应看成0时)。
2.教学使用24时记时法。
第49页的下面部分教学使用24时记时法记时。左边图画里的女孩向国旗敬礼,钟面上刚好8时。升国旗是每天上午的学校活动,这个8时应是一天的前一个12小时内的8时,记作8时,中间图画里的男孩在吃饭,钟面上为12时。很清楚,这个时间是一天的中午,记作12时。右边图画里的男孩正脱衣睡觉,钟面上刚好8时。显然这个时间在一天的后一个12小时内。因为12+8=20,所以记作20时。教材选择这几个典型的时间,尤其是一天里的两个8时,帮助学生理解:从中午起到午夜,是一天里的第二个12小时内的时间,要用13,14……24时表示,需要时可以通过“12+a”计算。
教材让学生回答“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能进一步体会24时记时法。16:00和18:30都是12时以后的时间,在一天里的第二个小时内,把它们表示成下午几时,应该进行16-12、18-12的计算。
第50~51页“想想做做”第1、7题把钟面上的时间或者已有的上午、下午时间用24时记时法表示;第2~5题对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作更具体的解释,这些都是理解和使用24时记时法的练习。
3.求经过时间。
生活中经常需要计算经过时间,有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情境比较简单,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同一天内的整时到整时、整时到非整时、非整时到整时,同一小时段内的几十分到几十分。至于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不在同一天内的,仅以小学生睡觉时间为素材出现一次。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多样。看着钟面数、列算式求、画图找答案……都可以。要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和学生的状态灵活选用。尤其在整时与非整时的经过时间,一般不列式计算。
教材由简单到复杂安排求经过时间的问题。第53页例题先求“六一剧场”的播放时间,开始和结束时间都是整时。“萝卜”想钟面上的14:00到16:00,用淡蓝色的扇形表示这段时间里的时针,从指向“2”移到指向“4”,经过了2小时。“蘑菇”采用列式计算,如果用下面的线段图配合,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样算。
“金色的童年”从8:10开播,到8:40结束,它的播放时间是同一小时段里的10分到40分。教材用画图的方法看出答案,学生也可以用数的方法,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4.开展实践活动,学习合理安排时间。
《周末的一天安排》分两段活动。先是阅读小华的周末生活安排表,分别计算她做家务、做作业、购书、游动物园、制作航模所用的时间,体会周末生活的内容要丰富、有意义,时间安排要合理、有规律。然后构思自己的周末打算,制作详细的时间安排表,和同学、老师交流。初步学习安排生活、利用时间。
篇14: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轴对称图形(1)
上课时间:4月25日, 累计课时:3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61页。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了,美丽的昆虫也都飞起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我们的眼前,(投影仪出示半只蝴蝶)可它把自己的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给藏起来了,你知道它的另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是怎样的吗?
教师出示多种翅膀
问: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一种?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样物体的照片(天安门、飞机、杯子)。观察这些照片上的物体,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谈话:我把这些物体画成平面图形送给了每一位同学,请你们拿出这些平面图形,自己折一折、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3)谈话: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说明: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4)提问:谁来说说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
出示: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圈出重要的词语--对折、完全重合。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提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判断每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提问:为什么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组织练习
1让学生判断“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英文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其中第4个图形认识吗?这是香港的区徽,知道香港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吗
3.谈话:我们欣赏到了这么漂亮的图形,而且还能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那你自己想不想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呢?请你们利用剪刀、彩纸、钉子板等自己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并展出。
4.谈话:你们的作品太漂亮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判断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动手连一连。
5.谈话:这些轴对称图形是我们剪出来的,想不想自己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
做“想想做做”第3题。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6.谈话:同学们,知道我国的国旗吗?每个国家都有国旗,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做“想想做做’’第5题。观察下面的国旗,你能找出哪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吗?
7做“想想做做”第6题。你能找出哪些交通标志是轴对称图形吗?
四、全课小结
你们能说说有什么收获吗?在收获时,你们觉得还有什么遗憾呢?
观看图片
学生思考,并选择其中的一种。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因为和身上的半边翅膀是一模一样的
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请你们把对折后的图形翻开来看看,还发现有一条什么?(一条折痕)
先让学生相互讨论后概括
学生的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拿出发给他们的图形纸片折叠、判断。
学生汇报自己的判断。
学生说理。
着重说明:S Z这些图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呈现作品
交流校对。
能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学生自由发言。
奇妙的剪纸
上课时间:4月26日, 累计课时:3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灵感,感受生活。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乔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图案。
教具准备:投影仪,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片
教学过程:
一、作品赏析
1。谈话:
2.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剪纸作品。
3.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
4.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
(主要针对古老的吉祥图案)。
剪纸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尤其体现在古代。剪纸都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装、瓷器、皮影、居家装饰等)
二、作品分类
1.观察分析。
(1)谈话:今天,大家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中,这些剪纸是分不同种类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
学生的分类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比如: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类别或以颜色分类。
(2)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一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看有哪些。
2.研究方法。
(1)引导观察: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当学生回答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请其他同学进行对折检验。
(2)教师拿出其中以一次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
提问:这张剪纸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将其对折重合展示给学生看。
(3)提问:这样漂亮的图案,你们知道是怎样剪成的吗?
(4)谈话:大家今天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艺人,用剪刀来创作漂亮的图案?
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的注意事项
三、作品创作
1.尝试创作。(一次对折剪纸)
(1)出示枫叶图案。演示对折后的形状,然后演示未剪的正方形对折纸样摞在一起进行比较.
①提问:大家请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根据对比回答出剪去多余的部分,教师按学生的要求完成剪纸,将其贴在黑板上。
③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制作。
一次对折一沿外边画轮廓线一剪去轮廓线以外的部分。同桌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引导: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的图案漂亮,而有的同学稍有不足呢?大家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
2.二次创作。
(1)出示课本第62页下方的剪纸步骤。
①提出要求:请同学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片,按照书上的顺序动手试一试,看谁做得好。
②完成较好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
③组内学生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
过渡提问:还有其他的折法进行剪纸吗?
(2)出示课本第63页沿对角线折法。
①学生完成作品。
②展示后谈话:我们还可以怎样折?还可以折成几折来剪?
③引导:我们通过学习剪纸,发现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一幅图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图案呢
①学生按顺序完成。
②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评。
3.独立创作。
谈话:剪纸的分类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阳刻,就是剪去轮廓线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第二类--阴刻,就是剪去轮廓线保留其他部分;第三类--阴阳混刻。
(2)要求: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行创作。对纸张的样式也不受限制。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4)展评作品。
四、全课总结
1.启发:同学们的作品样式繁多,都很美观,这些作品与我们以往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吗?
教师指导学生发现规律: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而完成的图形却不是。
2.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折痕就是图形(图案)的对称轴,折痕的两侧是能够完全重合的。
学生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谈话交流
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对剪纸艺术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从作品中找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剪纸图案。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展示,发现这个作品是对折后画样剪成的。
组织学生拿出工具:剪刀和几张纸片。
学生与同桌的小伙伴一起操作完成
新课标第一网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总结:①对折要整齐,②画样要美观,③用剪要稳当。
学生回答
(沿对角线折或两次对折)
学生思考,并动手实践。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
www.xkb1.com
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
篇15:第十二单元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整理与复习(1)
上课时间:6月7日, 累计课时:61。
教学内容:p.109~112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学期的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2、复习轴对称、统计、平移和旋转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整理:
本学期我们一共学了11个单元,对照目录,说说有哪11个单元。
(我们前面每一次单元测试之后,我都会要求学生把本单元测试的分数写在目录上。)
可参考自己的测试分数,把这11个内容分成3类:我学得好的内容、我最感兴趣的内容、我觉得学习有困难的内容,把它们一一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老师简单摸底,了解学生的情况。
听听大家的意见,说说你喜欢老师怎样的安排复习?
二、分块复习:
(一)计算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
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几位数,也可能是几位数?
什么时候是三位数?什么时候两位数?
如果除数是6,要得到三位数的商,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哪几个数?其中最小的是多少?如果要得到的是两位数的商,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哪几个数?其中最大的是多少?
什么时候商中间会出现“0”?
还是以除数是6为例,要使商中间是0,它的百位上只能填几?十位上可能填几?
一起来计算914÷4
注意有三个步骤:计算、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算得结果是228……2
如果没有余数,那被除数应该是多少?(912)
把算式改成912÷4=228
问:要使商,减少1,被除数应该怎么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要使商多5,被除数又应该怎么改呢?为什么?
2、板书:□□×□□,接下来我们要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几位数,也可能是几位数?
你是怎么想到的?
(可以分别举例:10×10和99×99)
这类乘法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就上乘数末尾有0
板书:40×50,请判断:
(1)这个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2)这个积的末尾只能有2个0
问:哪句话是对的?为什么?
估算:48×52。
算一算:(1)848÷4 283÷4 408÷4
32×30 40×27 40×30
(2)900÷3 545÷5 23×20
50×80 25×24 660÷6
复习一下25×24的口算方法。
(二)看第4题,请你说说这题复习的是哪一块的内容?
板书:轴对称图形
怎么样的图形可以称为“轴对称图形”?
判断书上的这几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的,要说出理由。
第2小题是什么方面的知识呢?
板书:统计
教师巡视,注意是否每个学生都能过关。
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三)平移和旋转:
分别用动作来表示平移、表示旋转
判断书上第5题,这4样运动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呢?
第6题:这也是平移的内容
在做这类题的时候要注意看清楚移动的方向和格数。
移动的方向,可以通过箭头来判断。而移动的格数要通过对应点之间的格数来判断,注意在数的时候,开始的那个点不要数进去。
学习过程: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回答:
(①百位整除②十位上不够商1)
说说像这样的题目,你可以怎么估算一下它的结果?
笔算该题,并验算,注意书写的规范
学生按照书上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一边涂色,一边要求学生估计它的平均数可能是多少?说说估计理由。
学生数一数,完成书上的练习。交流。
整理与复习(2)
上课时间:6月8日, 累计课时:62。
教学内容:p.112~113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整理复习千米与吨的知识,了解这是两个比较大的单位。
2、整理与复习分数的一些知识,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3、整理与复习年月日的知识,掌握其中较多的知识点及计算。
教学过程:
一、千米和吨:
这学期我们认识了两个单位:千米和吨,谁来说说与它们相关的知识?
(比如: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有米、分米、厘米、毫米;
其他长度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1千米很长,几千米的长度基本就是一种望不到边的感觉
……
吨是一个很大的重量单位,其他的重量单位还有千克和克
相邻的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
1辆小轿车差不多重1吨
一些很大的东西才会用吨做单位,比如集装箱等等
……)
练习:3千米=( )米
2000千克=( )吨
注意读的时候再次感受进率1000
二、分数复习:
1、12根小棒,每次分别拿出它的、、、、,每次各拿出多少根?
让学生分别说说每次的几分之几是怎么算的。
2、右边正方形中有16个相同的方格,请给方格总数的涂上颜色
问:方格总数的是什么意思?
老师巡视。
3、一杯饮料300毫升,小明喝了一杯饮料的方格总数的,小军喝了一杯饮料的,他们两人各喝了多少毫升?
看了图之后,你觉得你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三、复习年、月、日
板书年、月、日
这三个是时间单位,请说出关于它们的知识。
平年、闰年:
通常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年是闰年,但遇到整百的年份就应该是400的倍数
所以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定是闰年。这句话是错误的。
季度:一年分4个季度,三个月一季度
1、2、3月为第一季度,4、5、6月为第二季度……
想一想,哪几个季度的天数是不变的?
而第一季度由于二月天数的变化,所以有两种情况:
平年:31+28+31=90天;闰年:31+29+31=91天
算:从7月17日开始到9月23日结束,一共经过了多少天?
指出:求这类问题主要要分清楚两
今天是几月几日?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这个月合几星期余几天?
这个月所在的季度是第几季度?这个季度一共有多少天?
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今年一共有多少星期余几天?
上半年指的是哪几个月或是哪几个季度?
分别算一算今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有多少天?
比一比,哪个多?多几天?
合起来呢?
三、练习
学习过程:
学生练习。
www.xkb1.com
学生涂色。
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算一算。
第二季度:30+31+30=91天
第三季度:31+31+30=92天
第四季度:31+30+31=92天
学生计算。
学生回答。
整理与复习(3)
上课时间:6月9日, 累计课时:63。
教学内容:p.110~114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复习观察物体,知道观察物体的时候一般可以分别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并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2、复习面积单元,进一步了解面积的有关知识。新课标第一网
3、复习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注意规范解答。
教学过程:
1、复习观察物体:
完成书上的第14题,提问:一个正方形有几个面?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一般是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的。
2、复习面积:
我们学过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说说它们分别怎么算的?
(1)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大约是15平方米的花坛
(2)用一根20厘米的线,围长方形或正方形
问:20厘米是长方形的什么?(周长)
周长指的是2长加2宽,那也就是说1长加1宽是10厘米
所以在填写表格的时候,可以这样想:
10可以分成9(长)和1(宽),8(长)和2(宽),7(长)和3(宽),6(长)和4(宽),5(边长)和5(边长)
交流:这张表格告诉我们什么?
(周长一样,面积不一样,其中以正方形的面积为最大。)
3、复习解决实际问题:
前几天,有谁吃过粽子?你知道吃粽子的由来吗?
(1) 有19条龙舟参加比赛,每条乘坐13人。“胜利号”3分划行了744米,“屈原号”2分划行了500米,哪条船划得快?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要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找到相关的信息:19条龙舟,每船坐13人
列竖式计算,得数为247,与估算的结果作比较,发现一致性。
商店为比赛特制了360个礼品粽,每2个装一袋,每3袋装一盒,一共装了多少盒?
问:这一盒究竟装了多少个粽子呢?
给“屈原号”每位队员买一盒礼品粽作奖品,160元够吗?
。
(2)(p.112第8题)观察画面,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问:这辆汽车每分行1千米,到粮库还要多少分?
注意解答这题,先要把5000米改写成5千米
这辆汽车到粮库运35吨大米,要几次才能运完?
指出: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单要看文字信息,有的时候还要找到相关的图片信息。
(3)(p.113第12题)找到信息:8分米的蓝花布,1米4分米的红花布。
请你用小数来表示这两种布各买了多少米?
(注意关键字:小数、米)
买这两种布一共要付多少元?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习过程:
按照书上的样子,也用4个小正方体摆一摆,摆好后,分别说说从三个面观察能看到什么样子,用线连一连。
学生交流在设计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设计成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学生完成表格,并写上图形名称、计算出面积。
xkb1.com
要求学生交流规范的解答格式:
胜利号:744÷3=248米
屈原号:500÷2=250米
屈原号划得快。
学生先估计一下,再计算。
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这道题可以把19看成20,20乘13等于260,得数接近260,但不会超过260。)
学生解答。
学生解答,全班交流。注意格式的规范
学生回答。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 第十三单元:期末复习4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 第九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练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册)
★ 苏教版小学数学计划1-6年级全套二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3 备课资料(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
★ 认识负数(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共15篇)】相关文章:
小数加减法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上册)2022-09-04
统计(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4-04-18
可能性确定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2022-08-12
授课课题认识克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2022-12-29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2023-02-27
苏人版思想品德七上第2课《天生我才必有用》教案2023-09-15
苏教版上册教材分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2024-02-08
5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3-10-19
第七单元:分与合5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4-02-02
苏教版二上数学教案三认识图形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