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识乘法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时间:2024-01-04 07:24:44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识乘法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精选16篇)由网友“liuhu”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识乘法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识乘法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篇1: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识乘法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9月1日

课题:认识乘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三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在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永各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新课标第一网

(1)出示试一试(1)

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摆,边摆边说1个2,2个2……最后填在书上。

(2)第2题

让学生直接摆出3个4根,然后指着小棒4个4个地数一数,最后填一填。

三、认识乘法

1、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观察图,并说一说: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它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 :4个2)

(2)、认识乘法

老师说明: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2=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2×4”和2乘4”。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2  +  2  +  2  +  2  =  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  ×  2  =  8

(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成熟,等号后面的叫积。

2、教学第2页“试一试“

(1)学生观察图,数一数有几个4,并填一填。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

(3)讨论;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3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乘法

4个2相加,可以写成:

4  × 2  =  8     或   2  ×  4   =  8

乘号              乘数    乘数   积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兆和  朱殿祥  陈志海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209月1日

课题:认识乘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三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强对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并能灵活运用乘法。

2、进一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能自觉地在练习中把两者有机结合统一。

3、能熟练读、写乘法算式,并加强对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和理解。

重点难点:

加强加法和乘法之间的沟通,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熟练运用。

课前准备:

光盘、小棒

教学过程: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乘法,你们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下面老师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记性最好,通过一次见面就记住了新朋友的特征,谁愿意试试?

一、复习旧知,导入练习

1、学生介绍,老师适时板书xkb1.com

回顾要点

(1)“几个几相加”可以写成简便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的意义 就表示“几个几相加”

(2)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3)计算乘法算式的积时可以想加法算式。

2、小结:小朋友友真厉害,记住了新朋友的这么多特征。我们知道了这个新朋友原来是以前的老朋友“加法”变来的,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下面我们和加法、乘法这两个好朋友一起来做游戏好吗?

二、实践操作

摆一摆

3个2

(1)学生独立摆,同桌检查

(2)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

(4)追问:你是怎么计算出乘法算式的结果的?(为什么只要想加法算式就可以呢)

2个5,5个2

每题过程同上,

讨论:为什么摆出的小棒不一样,写出的加法算式也不一样,可是写出的乘法算式却一样呢?

读一读写的乘法算式,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2题、第3题。

(1)四人小组: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分别是如何得到的?进一步结合图分析两个算式的意义。

2、出示练习一第4题

(1)四人小组: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这题和第2、3题有什么区别?没有了加法这个好朋友,怎么得出乘法算式呢?说说每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3、出示第5题

(1)独立完成

(2)同桌检查:读一读乘法算式,说说各部分名称以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兆和  朱殿祥  陈志海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年9月1日

课题:认识乘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三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能列出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一、沟通加法、乘法的联系

第一组练习:

3+3+3+3=□×□    5+5=□×□

6+6+6=□×□      4+4+4+4+4=□×□

完成算式,并说说等号左右两边算式表示的意义。

你发现了什么(形式不同,意义相同)

小结:乘法是由加法而来,是比加法更简便的形式,它们表示的意义都相同,都表示“几个几相加”

第二组练习

3个5相加7个2相加2个4相加

(1)写出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追问: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为什么可以通过加法来计算?

二、练习

1、出示第6题

第(1)小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2)完成图右边的填空;

(3)完成算式:2×3=6(个)或3×2=6(个);

(4)提问2、3、6分别表示什么?2×3或3×2表示什么?

(5)6是怎么得来的呢,除了看图还有别的方法吗

第(2)小题,步骤同上,同桌交流,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以及是如何得来的。

2、出示第7题

(1)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图意

(2)追问: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呢

(3)独立列式:2×4=8(个)或4×2=8(个)。

(4)分析乘法算式

3、出示第8题

(1)独立完成算式

(2)汇报交流

4、出示第10题

(1)小组讨论:找出“几个几”并完成在书上。

(2)汇报交流:板书2个64个2

(3)猜一猜:几个几分别表示图上的什么?

根据黑板上的“几个几”分别列出乘法算式。

(4)全班交流:结合图意说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兆和  朱殿祥  陈志海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篇2: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5的乘法口诀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2009年9月16日

课题:5的乘法口诀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1课时,本课第 1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记1~5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地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2、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记1~5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地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2、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⒈ 复习1-4的乘法口诀(口诀对对碰)

⒉ 导入谈话:一(1)班的小朋友正在公园里划船呢!走,咱们瞧瞧去。

(出示挂图)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

(1)观察场景图,提出问题。

提问:每只船坐几人?2只船坐多少人?3只船呢 ?。。。。。。。

学生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2)填写表格,做好准备。

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船的只数 1 2 3 4 5

人数 5

学到这儿,看看黑板,你觉得我们今天学的知识会和哪个数有关?你能猜出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吗?--5的乘法口诀(揭示课题)

⑵ 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5的乘法口诀,那你们能根据表格、表示的意思和乘法算式编出5的乘法口诀吗?

先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然后请组长在纸上写下来

⒉ 反馈交流

⑴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编写的乘法口诀展示一下?

展示口诀:编得怎么样啊?哪句编得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建议呢?

第几句是你编的?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4个5相加,4×5=20可以编一句怎样的口诀?……

⑵ 真是太棒了!同学们齐心协力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观察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再读口诀。

你已经记住了哪句?怎么记的?你觉得哪句难记?有什么好办法呢?

如果四五二十不记得了怎么办?你能通过三五十五来记住四五二十吗?

刚才小朋友介绍了一些记口诀的好办法,下面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一记口诀,看谁最先记住?不记得的时候可以悄悄看看黑板哦。新课标第一网

谁能背一下?(真厉害,奖励)谁再来试一试?

谁敢和老师来对口令呢?(师生对口令 → 生生对口令)

⒊ 应用练习

⑴ 看来你们的口诀记的还真不错,老师这有几题口算题,你们有信心算出来吗?

指名学生口算,说说各用了哪句口诀

⑵ 还想算,好,没关系,请你像老师这样出题考考你的同桌,由左边的同学先出题给右边的同学,然后交换,并要说出用了哪句口诀,明白吗?

⑶ 刚才大家练的真认真,真像个小老师。下面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好吗?

先请同学们把卡片一张张地摆在课桌上,然后抱臂坐正。

接下来请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找出需要找的卡片,看哪组动作最迅速,注意要听口令哦!

请找出用三五十五来计算的卡片,开始!(学生贴)……

看着我们根据口诀整理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句(第五句)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三、巩固深化

⒈ 你们真是太棒了,从口诀里又发现了新的秘密。

你们能运用这些口诀完成一组口算吗?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投影批改,统计错题,进行巩固

⒉ 小朋友们算的真好啊,长颈鹿不服气了,你看,它们推来了一组题,我们来做一做吧。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汇报

提问:每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

⒊ 一阵清风,梅花翩翩起舞,你知道每朵花会落在哪片草坪上吗?

先算一算花中的算式,再看看会落在哪片草坪上,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4、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全课小结,趣味游戏

⒈ 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收获?那好,我们就来一次5的口诀对对碰好吗?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表格

船的只数 1 2 3 4 5

人数 5

编制口诀

练习设计:

教后记:xkb1.com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篇3: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6的乘法口诀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9月16日

课题:6的乘法口诀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2课时,本课第 1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6的乘法口诀。

2.培养简洁地表达和迁移类推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1. 熟记6的乘法口诀。

2. 能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瞧,今天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小动物图))你能口算一下小动物身上的算式吗?

瞧,小房子上面有些什么?(出示小房子上面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读一读。

提问:你能帮小动物们找一找他们的家各在哪里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算式和口诀之间画线连结)

讲述: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玩一玩。

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观察场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谈话:来到儿童乐园,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想玩木马转转车吗?

提问:一次可以坐几人?(6人)

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几人?3次、4次、5次、6次呢?

怎样知道2次、3次……6次各坐多少人呢?把你知道的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

集体交流。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2)填写表格。

谈话:如果列表加一加,用怎样一张表呢?(之前板书1,2,3,4,5,6师生共同设计出和例题一样的表)你能把这张表格填写完整吗?

找一人上黑板填,其余小朋友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现在你知道了什么?

1次可以坐6人,就是几个6人呢?2次呢……6次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3)写乘法算式,编口诀。

求几个6是多少会写乘法算式吗?口诀会编吗?

找一人上黑板写一写,编一编,其余小朋友把书上算式、口诀填写完整。

集体交流写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

2.记忆口诀。

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一起把口诀读一读,记一记。通过编口诀,记口诀,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比较每一句口诀)

你认为哪一句口诀最好记,哪一句最难记?你想怎样记住它?

3.教学“想一想”的内容。

提问:刚才你们编了几句口诀,这些口诀能算哪些乘法题?

下面这些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

6×2   6×5   6×1   6×3   6×4

三、想想做做,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愿意横着做还是竖着做?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统计对错情况。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再来瞧一瞧儿童乐园里还有什么?你能帮大象把算式算一算,并且说说用哪句口诀吗?

学生一起做题,写口诀。做完后提问:看看每个大象身上的题目和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再请小朋友们瞧一瞧,这里有两个新问题,想试试吗?

出示:(1)6个2相加是多少?

(2)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多少?

一起做题后,一人汇报,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老师听了小朋友们解答的问题非常满意,茄子老师还想考考小朋友们。

出示第5题图,瞧,茄子老师又提出了什么问题?

提问:你能看出搭1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正方体小木块吗?独立做题后集体交流。

5.“想想做做”第6题。

谈话:白菜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请大家看书上第18页第6题。谁能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后,独立做题,集体订正。

6.游戏--摸一摸,说一说。(袋子里有口诀、算式、数字卡片)

交代方法:每人从袋子里摸一张卡片,如摸到算式就说出口诀,摸到口诀就说算式,摸到数字就说出算式或者口诀。

以小组为单位做游戏。

四、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请大家课后把刚才想知道的问题与你的好朋友研究研究。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表格

坐的次数 1 2 3 4 5 6

人   数 6

2、列式算一算

3、编制6的口诀: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练习设计:

新课标第一网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篇4: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月23日

课题:《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7、8、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合作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9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

3、生生对口令。

4、口答--第1题。

5、第2题,让学生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看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让学生仿照教师的出题方式让同桌对口令、背口诀。

二、综合练习

1、第4题

小结:比较的方法有好几种,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判断,也可以在一个乘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另一个乘数的大小来判断等等。

2、第5题

出示题目,观察比较,提问:每一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明确:计算时要仔细看清题目,正确使用口诀。

学生练习,口答核对。

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第6题

要求学生边读题目边看图,解决问题

2、完成第7题。

补充:小明带了32元,最多能买几盒?

3、第8题

学生独立解决。

请学生理解题意,学生解答,并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达标测试。

谈话:在计算乘、除法的时候,要仔细看清数字,选择正确的乘法口诀。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达标测试--完成练习八第3题(时间2分钟)

完成后一起核对,根据班级情况提出要求。

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

练习设计:

口算

18÷9=      36÷9=     63÷7=       45÷5=

54÷9=      36÷4=     27÷3=       6×9=

18÷2=      72÷8=     9÷9=        9×3=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年11月23日

课题:《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

课前准备:

乘法口诀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这些鸽子在干什么?信件太多了,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你知道这些信件应该分别送到哪里去呢?

小组讨论一下,看谁的任务完成的最出色!

二、整理乘法口诀表

1、 让学生先想一想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再仔细观察书上这副图,想一想,自己打算按照怎样的顺序去填。

2、小组讨论:怎样填写比较快?

3、学生独立填完口诀表。

4、独立思考: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5、小组内交流,用规律帮助记忆。

6、试着背一背。

三、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

要求学生把每一题的所有填法都说出来。

四、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

练习设计:

直接写出下面的得数。

72÷9=      6×3=      5×9=      6×7=

54+9=      36÷4=     63÷9=    81÷9=

35÷5=     18÷2=      56+7=     1×9=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1月23日

课题:《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1.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重点难点:

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桃子、若干面小红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激趣。

同学们,南方有一座美丽小岛叫快乐岛,那儿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你们想登上这个小岛一起参加吗?让我们起航吧!

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快乐岛的大门就为你们打开,你们就能上岛参加游园会了。

2、复习。

同桌两人,一人读题,一人口算,再交换练习。

祝贺你们获得了参加游园会的入场券,请小松鼠为我们带路,快点儿吧!

二、新课

1、水果店的水果真多呀!你们听,猴老板正在喊:今天是数学游园会,只要能做出我出的题目,就能免费品尝又大又甜的仙桃呀!快来试试吧!

2×3×4

同学们,我们来试试,好吗?

(1)指导读算式。提问:谁会读这个算式?

(2)尝试计算。

这个算式该怎样算呢?

同时板书,最后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你们算得很好!可我还有个题目,你们会吗?

36÷4×3

同学们,你们谁来读一读呢?

指名试读,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你们想到怎样算了吗?

让学生试着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你们真爱动脑筋。看看又有谁来了。小熊要来考考你们了。

48÷6÷2=8×3÷6=

3、小结。

小动物给我们出了四道题,每道题都是几步运算,是什么运算?板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这种两步计算题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吗?

三、巩固练习

我们去聪明屋里看看有什么发现吧!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4、游戏:夺红旗-“想想做做”第4题。

男同学做左边的4题,女同学做右边的四边题,比一比看谁能夺得红旗。交换题目,再比一次。

四、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你们太棒了。谁来讲讲今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了什么?你又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

练习设计:

计算

2×9÷3=         72÷8×5=        1×5×7=

48÷6÷4=        2×3×7=         64÷8×7=

16÷4×8=        25÷5×8=        2×6÷3=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1月23日

课题:《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4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乘除法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

我们已经学完了表内乘、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表内乘、除法。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能更加正确、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

二、 口诀

完成练习九第1题。

三、乘、除法口算练习

1、请学生在乘法口诀表中找到积是十二的口诀,并列出相应的算式。再说说积是18、36的乘法算式。

2、完成练习九第2题。

3、完成练习九第3题。

4、完成练习九第4题。

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完成练习九第5题。

同桌合作完成

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乘法口诀和乘、除法计算,在计算时要用准口诀,平时要多加练习,把表内乘、除法算得又快又好。

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

练习设计:

计算

85-30+9=         64÷8×7=        9×7-6=

8×4+21=        48÷6×9=          4×4÷8=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1月23日

课题:《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5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2、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新课 标第 一网

重点难点:

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乘、除法(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一、回顾乘法口诀并练习。

(1)学生背乘法口诀。

(2)对口令,背口诀。

(3)完成复习第1题:看图写算式,想一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4)完成复习第2题:

同桌互动完成。

二、乘除法口算练习。

1、填一填--完成第3题

(2)选择两题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结:口算的时候一般我们想口诀计算,也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思考计算。

2、完成第5题第一行。

(2)针对错误评讲。(特别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

(3)提问:你认为笔算加、减、乘、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第5题第二行。

(1)学生们独立完成。

(1)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总结。

达标测试--第83页第4题。(在3分钟内完成)

同桌互批改,如果有错,同桌互相说明错误原因。

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

练习设计:

计算

3×8=         7×6=      9×7=      24÷3=

42÷7=        63÷7=     24÷8=     42÷6=

63÷9=     81÷9=     36÷6=   3×9=    4×9=

25÷5×7=       6×6÷4=      8×3÷6=

7+21-6=         64÷8×7=        9×7-6=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1月23日

课题:《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6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学过的计算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基本训练。

1、背乘法口诀。

2、找规律填数--复习第6题。

运用规律填写叶片上的数,其中,最后两小题是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填出多种答案。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盆花,找到规律。

二、找规律--完成复习第7题。

1、学生计算并填写。

提问: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两题的得数相等)

追问:为什么两题的得数会相等呢?里面藏着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用移多补少的思想来理解两个算式相等的道理。

2、运用规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2+3=( )×3   2+4+6=( )×4   3×( )=2+3+4

学生讨论。

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复习第8、9题。

交流:分别说说两题的解题思路。

对于第9题,提问:2指什么?

2、完成复习第10题。

提问:从图上你找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信息?

还必须知道什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3、完成复习第11题。

请学生明白图中所示的各种商品和价格。

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多种购物方案。

4、完成复习第13题。

引导学生思考,尽可能坐哪一种船用的只数少?

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讨论解法,只要口答。

学生根据题目,完整地叙述题意,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叙述题意后独立解答。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

练习设计:

竖式计算:

6×8=         9×7=        42÷7=

54÷9=        62-48=      23+49=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1月23日

课题:算24点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7课时 个人复备栏

朱殿祥

教学目标:

1、在玩扑克牌算24点的数学活动中,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

2、在活动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点数分别为1、2、3…….9的扑克牌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用A-9九张扑克牌来做数学活动游戏,算24点,很好玩,你想参与吗?

二、学一学

1、介绍算24点计算方法,

在A-9九张扑克牌中,把A当作“1”,拿出其中的3张牌或4张牌,根据牌上的数用加、减、乘或除法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是24。

2、主动探究。

拿出3、6、7三张牌,提问:怎样算24?

汇报:7-3=4 4×6=24

自我评价:如果是自己找到算法或与同桌交流时找到算法,为自己鼓掌祝贺。

3、讨论交流。

下面各组三张牌上的数怎样计算,得数也是24。

讨论汇报这三张牌的算法,并一一展示。

2  3  4   9  8  3  3  5  9

2×3=6 9÷3=3 3×5=15

6×4=24 3×8=24  15+9=24

4、小擂台。

(1)从9张牌中拿出三张牌,用牌上的数算出得数24。

全班学生参与活动,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同时为获得冠军的小朋友喝彩。

(2)4人一组,各人从自己牌里任意拿出一张牌,算出得数是24。

各小组合作交流,如何运用这4张牌算出24点,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算法。

学生相互交流,说说各自的算法。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再算一算,并说一说算法

小组汇报各种算法。

三、试一试

出示4张牌,让学生算。

2、让学生试着算一算。

3、把计算的方法与同学交流一下。

4、汇报算法。

4 5 7 8 3 1 7 9 5 6 5 3

4+5=9 9÷3=3 5÷5=1

7+8=15  1+7=8 1+3=4

15+9=24  3×8=24  4×6=24

四、比一比

夺星比赛--算24点。

每人拿出一张自我评价纸,每算出一组牌为自己画星,最后数一数自己一共的几颗星。

1、师任意拿出3张或4张牌,看谁最先算出得数是24。

2、同桌相互比一比,每人各出2张牌,谁先想出算法谁加星。

3、分四人小组比赛。(3分钟)

比赛规则:每人出一张牌,4个数不能算到24算和牌,如果谁最先算出24就获胜,就可以加一颗星。

数一数一共得了几颗星,比一比谁得的星最多,评出冠军。

五、总结

今天这节活动课我们通过开动脑筋,运用加、减、乘、除很快算出24点,真棒!回家后把学到的本领与爸爸妈妈交流一下,和他们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快。

板书设计:

算24点

练习设计:

和几个同学一起玩算24点游戏。www.xkb1.com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篇5: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复习1-4的乘法口诀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9月16日

课题: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 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2.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1-4的乘法口诀

现在老师想老考考你们1-4的乘法,谁愿意接受挑战?(指名答)

二、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第5题。

指名背 同桌互背集体背诵

2. “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检查。

3. “想想做做”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正确答案同桌互相检查并反馈作业情况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提醒学生注意:看清运算符号!区分加号和乘号!

4. “想想做做”第8题。

(1)教师读题,明确题目要求:注意提醒区分〈、 〉、=

(2)学生独立作业后,同桌互相检查,并反馈作业情况。

5. “想想做做”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正确答案

(2)提醒学生注意:答案有多种 不是唯一的

(3)同桌互相检查并反馈作业情况

6. “想想做做”第10题。

(1)看图,交流: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逐一解决书上三个问题

(3)同桌互相检查并反馈作业情况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篇6: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口诀求商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209月27日

课题:口诀求商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被除数小于12的表内除法算式的商,培养联想、推理的能力。

课前准备:

例题插图、10个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二(  )得八   三(  )十二    二(  )十二

2×(  )=8    (  )×3=12    2×(  )=10

2、从10里面连续减2,减去(   )次,正好全部减完。

3、引入新课: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乘法口诀,真的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插图。

提问: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说明:10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想一想:把10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实际上怎样分?(平均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板书:10÷2=)

提问:算式中的10表示什么?2呢?

(3)小组讨论:10÷2等于几呢?每位同学想想办法。

看哪一组办法多?

(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提问: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最简便?

小结:在计算10÷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2几得十,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的求出商。

(5)指名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思路。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8÷4、12÷3

(2)想一想他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答的?

(3)指名口述解题思路。

(4)学生们填写课本。

3、小结: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很快的解答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

(3)小结:在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跟相应的乘法算式来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快?

(3)揭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数字图,请看要求。

(2)学生默算。

(3)学生开火车比赛。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左边一副图(有8只小兔子,如果每个笼里放4只,需要几个兔笼?)

提问:既然每个笼里放4只,说明什么?(每个笼里兔子只数同样多)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

(3)集体订正。

提问:算式中的8、4、2分别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求出8÷4的商的?

(4)出示右边一副图。

(桃树上有12个桃子,小猴2天就吃完了她们,平均每天吃几个?)

想一想:要求平均每天吃几个,可以用怎样的算式来表示?为什么?(板书:12÷2=  )

学生填一填,算一算,并说说算式中答数的意思。

(5)小结:以上这两题,我们都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答的?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练习设计: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二(    )得八    一(    )得四   四(    )二十

(    )四十二    (    )五二十   三(    )得九

(    )六三十    一(    )得一   二(    )十二

2、6×(    )=12   (    )×2=10   5×(    )=10

(    )×5=15    6×(    )=6    (    )×2=8

3×(    )=3     (    )×2=6    2×(    )=4

3、3×4=(    )       4、5×1=(    )

12÷3=(    )         5÷1=(    )

12÷4=(    )         5÷5=(    )

口诀:(             ) 口诀:(               )

5、2×6=(    )       6、5×2=(    )

12÷2=(    )         10÷2=(    )

12÷6=(    )         10÷5=(    )

口诀:(             ) 口诀:(               )

二、口算。

8÷4=      12÷3=       12÷4=       4÷2=

9÷3=      10÷5=       5÷1=        6÷2=

12÷2=     3÷3=        12÷6=       5÷5=

三、列式计算。

1、把8个橘子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得几个橘子?

(    )○(    )=(    )(个)

2、把10本本子每2本分给一个小朋友,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    )○(    )=(    )(个)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年9月27日

课题:口诀求商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

课前准备:

“想想做做”第6题插图,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摆一摆,再列式计算。

(1)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板书:6÷2=3)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把6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板书:6÷3=2)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有4只小兔子,如果每只兔子吃5个萝卜,一共需要多少个萝卜?

(1)学生列式解答。

(2)说说为什么这题要用乘法算?算式4×3=12表示什么意思?

二.教学运用除法解决问题。

1、教学“想想做做”第6题左边一题。

(1)出示插图及左边题目。

提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通过这句话的叙述,它是把20个萝卜怎样去分的?要求可以分给几只兔子吃,就是求什么?

(2)学生列式。(板书:20÷5)

提问:算式中20表示什么?5呢?20÷5得多少?你是怎样计算得到的?(板书:=4)

提问:算式中4表示什么?算式20÷5=4表示什么?

(3)想一想:这题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解决?

2、教学右边一题。

(1)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从题中可以知道20个萝卜是怎样分的?

(2)提问:要求每只兔子吃多少个,就是求什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板书:20÷4=5)

(3)说说这题是怎样解答的?

提问:算式中20、4、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算式20÷4=5又表示什么意思?

说一说这题为什么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3、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的?每道题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两题都在平均分一些萝卜,由于分的方法不同,所以所求的问题就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

比一比:这两题在计算时都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小结:虽然这两题的被除数比较大,但仍然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1)学生一组一组地口算。

(2)说说每组3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强调: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两道除法算式。

2、口答:看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二四得八     四五二十   五六三十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4、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想想做做”第9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吗?在一般情况下,一句乘法乘法口诀能解决几道除法算式?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练习设计:

一、口算下面各题。

16÷4=      2×5=     12÷4=      3÷3=

1×4=       6÷3=     2×4=       12÷3=

5×5=       15÷5=    24÷6=      30÷6=

5×6=       30÷5=    15÷3=      9÷3=

二、列式计算。

1、把1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2、被除数是20,除数是4,商是多少?

3、30里面有几个5?

4、除数是3,被除数是18,商是多少?

5、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7日

课题:口诀求商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的方法,加深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较熟练地口算除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运用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看一看谁算得做好、最快。(出示课题)

二、求商训练

1、练习五第1题

2、练习五第2题

3、练习五第3题

让学生独立连一连,再要求说说用哪句口诀,还可以计算哪些乘除法式题。

4、练习五第4题

学生计算后,分别说说计算每组要想哪些口诀。

5、练习五第6题  比大小

完成P46第6题,同学自己评定。

6、练习五第7题

你能填出几道算式?

还有不同的填法?

三、作业

第46页 第5题

练习设计:

一、看谁算得对又快。

25÷5=    30÷6=     18÷6=     15÷5=

12÷6=    20÷5=     6×4=      25÷1=

12÷4=    12÷2=     24÷4=     24÷6=

20÷4=    6×6=      36÷6=     5×6=

二、填表。

被除数 15 20 18 12 24 9 18 16

除  数 3 4 3 6 6 3 6 4

三、列式算一算。

1、把1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2、被除数是15,除数是5,商是多少?

3、30里面有几个5?

4、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5、6个3相加,和是多少?

6、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7日

课题:口诀求商(练习课)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4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根据乘、除法的含义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10÷5=     6×2=    4×3=     4×6=

15÷3=      5÷5=     12÷3=     2×3=

3×6=       5×5=     3×5=      12÷2=

6÷3=       18÷6=    8÷4=      30÷5=

2、口答。

(1)3个6是多少?

(2)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18里面有几个3?

二.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

1.出示P46第8题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看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刚才的完整的说一说。

(出示题)大家齐读。

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大家齐读。

2、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出示第9题插图。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你是用什么样的算式解决的?为什么用除法?

说说在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思。

3、完成练习五第10题。

(1)出示第10题插图。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你是用什么样的算式解决的?为什么用除法?

比较:一个小朋友要把15盆花平均排成3行,另一个小朋友要把15盆花平均排成5行,结果每行排的一样多吗?

组织学生讨论:排的行数多,每行盆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完成练习五第11题。

让学生先说说题意,然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说说是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解答的,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说说算式中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比较,想一想:每次抬的个数与抬的次数有关吗?有什么样的关系?

5、完成练习五第12题。

出示插图。

提问:商店里都卖了哪几种食品?每种食品多少钱?

依次完成第1、2、3题,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除法)来计算?

小结:通过这3题,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解决,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师小结后完成第4题。

6、完成练习五第13题。

可以同桌互相配合,完成摆一摆和表格。

观察表格,四人一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一些物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求可以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而且平均分时,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的个数就越少,每几个分一份时,每份的个数越多,分的份数就越少。

四、全课总结。

练习设计:

一、填空。

1、 △△ △△ △△

⑴有(    )堆△,每堆(    )个,一共有(    )个。

算式:(                                 )

⑵把(    )个△,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

算式: (                                 )

⑶把(   )个△,每(   )个分成一份,分成了(   )份。

算式:(                                 )

2、根据“三五十五”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

3、填一填。

(    )×5=20      (    )×2=12     6×(    )=30

4×(    )=12      (    )×4=16     3×(    )=18

6×(    )=24      5×(    )=25     (    )×3=15

二、列式计算。

1、5个6是多少?

2、把36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被除数是10,除数是5,商是多少?

4、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多少?

三、把合适的条件和问题连一连,再解答。

1、

2、

3、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篇7: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练习二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9月16日

课题: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 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熟记5的乘法口诀

2、学会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景

谈话:小朋友们,中秋节就快到了!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准备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娱晚会,你们想去参加吗?

不过,在去动物园的路上设有许多关卡,只有闯过所有的关卡才能参加它们的活动,小朋友们敢不敢去闯一闯?

二、巧设练习、巩固知识

1、第一关:背口诀

师描述:在通往动物园的路上,第一个关卡边站着一只小蓝猫,它要求每个小朋友都能熟练地背出1-5的乘法口诀方能过去。

(1)师说生背:老师说出口诀上部分,学生背得数,如:师说“三五(  )”,生背“十五”。

(2)生说生背:同桌两个同学练习,左边同学说口诀上部分,右边同学背得数,然后再调过来练习,每人练习5次。

(3)看算式背:师拿出一个算式,比如:4*5,5*4学生背出口诀“四五二十”,答对的老师给予激励性评价,答错的再答直到答对为止。

2、第二关:写算式

(1)谈话:小朋友们刚才熟练地背出了乘法口诀,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可是嘟嘟熊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它说:看到了口诀“二五一十”,你能想到什么?想对了才能过第二关。

A:学生自由想,想到什么说什么。

B:学生汇报。

C:老师引导学生想出两个乘法算式。

(2)每个学生出口诀考同桌同学:(填下表)

乘法口诀 对 应 算 式

后由出题人进行批改、打分。

3、第三关:填数字

小朋友们来到了一座独木桥,桥头的精精兔手里拿着两块木牌,说:“哈哈,想过独木桥,先把木牌上的数字写上才行。”

(1)学生独立填写课本练习二第4题。

(2)组织学生汇报并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4、第四关:比效率

我们过了三关,现在来到一棵苹果树下,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狮子壮壮说同学们只有算得又对又快树上的苹果才归大家。(苹果树上挂满了练习二第5题算式。)

(1)计时3分钟,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前十名每人奖励3个苹果,第十一到第二十名每人奖励2个苹果,其他的同学每人奖励1个苹果。

(2)学生比赛后进行反馈,对有错的了解原因,并给时间让学生纠正。

小结:好了,今天玩通关的同学举举手,你们可以去参加晚会了,开心吗?其他同学我们下节课继续加油吧!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5*5    4*3     3*3    4+4

2*2+6      3*5-10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xkb1.com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16日

课题: 练习二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 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会分析乘法解决问题中数与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的叙述能力。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要在家招待客人,准备了一些桃子和花,你们能帮老师算算要多少吗?

出示第六、七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第8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统计对错情况,了解错误原因。

3、第9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你能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统计对错情况。

4、第10题

出示题图,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

师:老师觉得都不用算,只有一辆汽车,就是四个轮子。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5、第11题

出示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些什么?

组织学生一个一个,逐个提问,解决。

板书设计:

www.xkb1.com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篇8: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厘米和米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月19日

课题:厘米和米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 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兆和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重点难点:

1. 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

2. 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课前准备:

两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

提问:这根线是直的吗?(不是,是弯的)

找一找:这个线有几头?(两头)

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读。

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直了)

3、揭示课题:

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4、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上的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桌上的白线是弯曲的)

5、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呈 性。

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它斜拉,呈  或   性。

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两手放松,呈  性。

提问:这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6、小结: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直的,而且它有两个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

7、请学生摸一摸课桌的边,提问:是不是直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再指一指黑板的每一条边,说说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

8、请学生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9、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对能说明为什么不是线段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教学画线段。

1、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点?(说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

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

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

3、师介绍: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师边说边示范)

4、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自己练习。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老师示范折一折,请学生照样子折一折,再展开。

说明:中间的一条折痕就可以看作一条线段,请学生指出它的端点。

(2)学生折出一条比它长的线段。

(3)学生折一条比它短的线段。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请学生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2)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练习设计:判断:

1. 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

2. 直线和线段都可以量出长度。

3. 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年10月19日

课题:厘米和米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 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兆和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整厘米数)

重点难点:

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课前准备:

挂图,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懂得了线段有长短之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和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

请大家猜一猜:要量、画线段应该用到什么工具?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刻度尺”。

教师检查全班同学是否准备了刻度尺。

二、探索新知

1.学习量物体的长度

⑴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例题“量一量”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这个物体的一端要对准“0刻度线”。

②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哪一条刻度线。

⑵演示,直观感知

⑶操作、亲自体验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数学课本的长度。(大约几厘米)

学生量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2.学习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⑴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例题“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先让学生认识观察图,再让学生议一议:画指定长度的线段要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全班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4的地方。

⑵演示,直观感知

在画线段时,一定要在线段的两端表示出端点。

⑶操作、亲自体验

让学生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

学生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题中测量方法的正误,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量一量,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教师指出:今后遇到量线段或者物体的边的长度不正好是整厘米时,就可以用“大约”来表明长度。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学画、量线段

练习设计:

一、量一量

1.量一量你的笔盒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2.量一量你的一支铅笔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3.量一量你数学练习本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二、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19日

课题:厘米和米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5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兆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重点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课前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2、小结:线段必须是直的,而且还要有两个端点。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

2、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

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声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

(2)看刻度回答:“0”在哪里?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教学量一量。

(1)出示一支铅笔。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请学生说一说铅笔的长度。

(3)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

(4)打开书第51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号填完整。

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锝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提问:红线长几厘米?是整厘米数吗?那么它接近几厘米?为什么?蓝线呢?为什么接近8厘米?

(2)小结: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分三步画:先对着0刻度,点出一个端点。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所要的刻度4。

(2)学生按这样的方式试一试,画一画。

(3)提问:我们怎样画一条线段?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估计。

(2)再测量。

(3)同学间交流数据。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板书设计:新课标第一网

认识厘米

练习设计:

1. 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  )做单位。

2. 知道物品的长短,可以用(  )来量。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19日

课题:厘米和米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 课时,本课第4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兆和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重点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米

课前准备:

米尺,1米和3米长的绳子各一根xkb1.com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

2、量一量,我们的课本大约长(  )厘米,宽(  )厘米。

二、新授。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这就麻烦了,这时就要用不厘米大的长度单位一米(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1、认识长度单位“米”。

(1)出示米尺。

介绍: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2)请学生将1米长的绳子拉直,试着用两只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再用1米长的绳子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

提问:1米是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说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第1题量一量。

(2)请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3)量一量教室的长度。

(4)出示第2题,先估计,再测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张开双臂,比划一下。

2、完成“想想做做”2。学生自己填写。

3、完成“想想做做”3。学生填写,教师提醒看清单位名称。

4、完成“想想做做”4。

(1)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

(2)提醒注意测量的方法。

5、完成“想想做做”5。

(1)口答,并说明原因。

(2)提问“如果这辆车高5米,能通过吗?为什么?如果一座桥高3米,而一艘轮船高4米,能顺利通过吗?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在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

板书设计:

认识米

练习设计:

1.(  )是比厘米大的单位。

2.量比较长的物体时,通常用(  )做单位。

3.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400厘米=(  )米     9米=(  )厘米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19日

课题:厘米和米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 课时,本课第5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兆和

教学目标:

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量物体

课前准备:

学生尺一把、一张长方形纸、一把常见的其他形式的尺

教学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请学生介绍一下课前准备的尺。

2、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

二、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1、提问:如果要量一量一乍有多长,你觉得用什么尺量?一步呢?一庹呢?

2、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再汇报测量结果。

3、介绍:根据所测量的一乍、一庹、一步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三、用学生尺量。

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纸。

(1)学生量一量,并填在书上。在量时先找到什么?(0刻度)

(2)反馈测量的数据

(3)组织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4)小结。

2、这张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有多少厘米?学生量好,汇报各自测量的结果。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多少厘米?你用什么尺量的?

3、想一想,这么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为什么?

说明: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四、想办法量。

1、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为什么?

2、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度吗?

小组讨论:具体的方案。按方案到球场去测量。

想一想如何能在球架下面量出球架的高?

运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的测量工具,还可以量出球场上哪些线段的长度?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量一量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篇9: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练习三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9月16日

课题:练习三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巩固6的乘法口诀。

2. 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含义。

重点难点:

1. 熟记6的乘法口诀。

2. 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6的乘法口诀)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背一背。

1、口诀练习。

背6的乘法口诀。

(集体齐背,指名背,对口令。)

2、出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卡片,指明学生口算。

3、第1题。

(1)出示第一题图,看清图意先是4分别乘2、3、4、6,再依次指题目,读算式说得数,每说一道算式得数,集体齐答口诀。

(2)再让学生分别用2、3、4、6分别乘5、6,读算式说得数,齐答口诀。

4、第2题。小黑板出示

(1)老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时提问:6×4和4×6为什么相等?(都用口诀四六二十四)

4×3和6×2为什么相等?

(口诀不同,得数相同)

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请生回答。

5、第3题。小黑板出示

(1)要求学生比每组两题中得数的大小,并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出了大小,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

(如第一组中6×3表示3个6相加,6×2表示2个6相加,3个6大于2个6,所以6×3比6×2大)

还有其它方法吗?

(比乘数,如5×6和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的乘数6,另一个乘数6大于5,所以6×6大于5×6)。

6、第4题。

口算,要求学生在2~3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时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情况,统计哪几题错得较多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矫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板书设计:

新课 标 第一 网

练习设计:

1.口算:

3×6=    6×4=   2×6=   5×6=   4×5=   1×6=

5×3=    6×2=   6×6=   4×4=   3×4=   5×2=

2、在○里填上+、-或×。

2○3=5    2○5=7    5○4=20

5○6=30   5○2=10   5○4=1

3、不计算,你能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吗?

3×2□       5×6□      2×5□

3×3□       6×4□      4×5□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16日

课题:练习三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理解加法应用题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已学过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3. 熟记6的乘法口诀。

4. 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上一节我们已经练习了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将主要练习应用题。

1、巩固乘法口诀:

(1)口报乘法口诀,让学生写出2道乘法算式。

(2)出示第5题(小黑板)

学生独立填写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 解决问题的练习:

(1)、练习三第6题。

出示第6题,读题。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一辆小汽车可以坐5人,4辆小汽车坐多少人?)

生直接列式,独立完成。核对答案。

(2)、练习三第7题。

出示第7题,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

(3)、第8题(小黑板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提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

小结:这两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个,但是,左边一题的条件告诉我们每盘里有5个苹果,2个盘子就是2个5相加,所以能用乘法算也能用加法算;而右边一题两个盘子里苹果的个数不同,求一共有多少个,只能把两个盘子里苹果的个数相加,所以用加法算。

(5)练习三第10题

1、出示第10题,数一数,一班每行种多少花?二班每行种多少花?

2、不计算你知道哪个班种的花多些?为什么?

生讨论,汇报。

总结:两个班每行都种了4行花,一班1行种了5朵是4个5朵,二班1行种了6朵是4个6朵,4个6朵比4个5朵要多,所以二班种的花多些。

3、独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种了多少朵花?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1、不计算,在○填上>、<、或=。

2×6○2×4    2×6○5×2    6×6○6×3

2.(1)做一套校服用2米布,做3套校服,一共用布多少米?

(2)做一套校服用2米布,做另一套校服用了3米布,一共用布多少米?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篇10: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乘加,乘减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209月16日

课题:乘加,乘减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1课时,本课第1 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 能灵活运用1~4的乘法口诀算乘加、乘减题。

2.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感受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算式都要先算乘法。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一步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重点难点:

1. 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算式都要先算乘法。

2.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乘加,乘减的原理。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出示挂图: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2条,其中最后一个鱼缸有彩纸事先挡好)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

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会列算式吗?

学生列式   4+4+4=12  或者    3×4=12

谈话:看来小朋友们掌握的乘法知识还不错,那就再考考大家啦!准备接受挑战----

(出示出第4个鱼缸)

二、探究

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提出疑问:这样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每个鱼缸里的鱼一样多,才能改成乘法。

师:原来是这样,那你认为可以改写成什么算式?

生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

(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2条。(4×3+2)板书4+4+4+2=14条4×3+2=14条

三、拓展

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

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2

四、归纳

像4×3+2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五、应用

教材第12页第1、3、4题

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3×4+1=13

第3题,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猜一猜第(1)题图中的人数多,还是第(2)题图中的人数多?

再列式算一算,你猜的对吗?

提问:为什么第(2)题不能列出一步计算的乘法算式?

第4题,能帮帮茄子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块乒乓球拍吗?

六、课堂作业

教材12页第2题。

板书设计:

乘加  乘减

例题

A  4+4+4+4+2=14    B  4×3+2=14

C  2+4×3=14         D  2+4+4+4=14

试一试

3×4-2=□

练习设计:

www.xkb1.com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xkb1.com

篇11: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图形(一)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9月23日

课题:认图形(一)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地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回忆节假日和爸爸妈妈去哪些地方玩过。

2、谈话: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出示图片)

二、主动探索,合作领悟 1.认识四边形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也可称为四边形 。 师:让我们打开“图形王国”的门,瞧瞧遇到了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让同学们认一认)

出示对话框:“小朋友好,谢谢大家还记得我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俩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呢?你们能猜到吗?”

请小朋友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再拿出依仗正方形沿着四周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会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

出示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图,指名上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在哪里?

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地方就是图形的边,请大家再分别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数给同桌看看是不是都有四条边。学生摸一摸、数一数,相互交流。 出示:它们各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2)认识其他形状的四边形。

谈话:让我们再到“图形王国”看看,还能遇到哪些图形。(出示书上“试一试”图形)如果将这些图形分类,你想怎样分?  (师指名在幻灯机上分)

展示学生的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的分类可能有下面两种: 认识的分一类,不认识的分一类; 四边形分一类,三角形分一类。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它们手指着学生分出的其他四边形说:这些图形和我们一样。它们也都有四条边,是四边形。引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

2.认识五边形 谈话: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四边形,现在请拿出一张四边将它任意次,然后用剪刀沿着折痕剪下,看能见剪出个什么图形。 如果剪出的图形给它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呢?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两个画好的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跳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最后出示话框,让学生齐读。

3、认识六边形 想一想、议一议:六边形是什么样子呢?

三、总结评价,应用扩展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其余学生补充) 引导回忆:平常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去了“图形王国”,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练习设计:

你能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吗?能剪成两个四边形吗?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年9月23日

课题:认图形(一)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丰富的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的练习。

1、完成第3题。

(2)集体订正。说一说,如何分辨一个图形是几边形?

2、完成第4题。

(1)教师出示依仗长方形纸,沿着长边对折,展开后,再折入一个角,成为一个五边形。

提问:现在是几边形?

(2)再将另一个角折入。

提问:这又是几边形?你会折吗?

(3)看书第27页,请学生照样子继续折一折,并根据折的情况填写题中的小括号。

(4)启发:你还能继续往下折吗?

小结:刚刚我们利用手中的四边形--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了许多五边形、六边形。

3、完成第5题。

(1)说明要求。

(2)小组讨论,动手实践并交流。

(3)指名汇报,表扬有多种想法的学生。

4、完成第6题。

(1)说明图意。

剪的结果可有多种方法,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三、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3日

课题:有趣的七巧板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形,体会填写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发展空间观念,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好学具--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七巧板

1、出示一副七巧板。 提问:在这样一副七巧板中共有几块图形?你知道每块图形的名称吗?(同桌互说) 提问: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种?哪些三角形的大小完全一样?你是怎样知道的?

2、请学生试着用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

(2)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的。

(3)动手操作:试一试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拼成应该平行四边形。

二、动手操作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

2、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一个已经认识的图形

(2)指名板演、讲解。

(3)指名分组汇报时,应多鼓励、表扬有多种结果的同学。 3、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是否也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

4、出示第29页的四幅图。

5、说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能拼出有意思的图形。

请形式分别说说着四幅图是什么?

再让学生分组动手拼出美丽的图案。

练习设计:

用七巧板摆出下图,你能用几种摆法。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3日

课题:分一分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课前准备:

萝卜图片,桃子图片,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

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

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到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找几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

师小结:对了!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题中的插图

2、书本第31页的“试一试”

3、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4、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棵你们学到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了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棵我们继续学习习近平均分。

练习设计:

先用○画一画,再填空。

1、8个○,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8里面有( )个4。

2、12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12里面有(   )个3。

3、15个○,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   )里面有(   )个(   )。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3日

课题:分一分(二)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课前准备:

桃子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新课标第一网

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做平均分?

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

16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如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板贴8个桃子图片)

提问: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

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

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

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想一想,分一分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教师适时要点拨引导。

2.说一说,演一演

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有4个;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先每只小猴3个,再每制小猴1个……

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可分得4个。

3. 书上第32页的“试一试”

四、组织练习,加深认识。

1、完成第33页的“想想做做1”

学生同桌讨论解决,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书上第33页的第2题

3、书上第33页的第3题

4、书上第33页的第4题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按照份数分得。

练习设计:

1、用不棒分一分,再填空。

⑴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根。

⑵把8根不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   )根。

2、分一分。

把15个桔子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先用小棒分一分,再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3日

课题:分一分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1.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教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课前准备:

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出示例图,把12枝铅笔平均分,你想怎样分?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创设情景

谈话:今天是兔子妈妈的生日,为了祝贺妈妈的生日,小白兔到花园里采了许多美丽的花,数一数共有几朵啊?(出示12朵花)

小白兔拿来了一些花瓶,(出示一些花瓶)它想把这12朵花插在花瓶里,该怎么插呢?

2.明确要求

出示条件:把12朵花平均插在几个花瓶里。

提问:你想知道小白兔是怎样插这些花的吗?“平均插”是什么意思?

三、想想做做

1、第1题

2、第2题

3、第3题

4、第4题

教师在黑板上画8个雪梨

A提出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

把它们每4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C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5、第5题

6、第6题

7、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每一份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不同方法,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的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不同,但结果每份都是相同的,这都是平均分。

练习设计:

按要求分一分,画一画。

1、把12个△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怎样分?请画一画。

2、有15个○可以怎样平均分?请画一画。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3日

课题:除法(一)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可以用除法计算,对除法的实际含义有所体会。

2、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及除号的读法、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难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啊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幻灯、6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图说说每幅图表现的是不是平均分。

⑴○○   ○○○   ○○○   ○○

⑵△△ △△ △△

△△ △△ △△

请学生们判断,并说说为什么?

然后请学生说说第⑵题的图意。

2、揭示课题。

当我们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最终每份还是同样多,因此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这节课我们将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出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学课本第36页例题。

⑴出示幻灯图。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每辆车只能坐几个小朋友?

⑵出示题目,请学生们读题。

⑶给予时间,请学生们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借助手边的学具来分一分。

⑷提问:每辆车坐2人,你是怎样理解的?

根据这个题意,这题应怎样来解答?

2、介绍除法。

说明:像刚才这样,把6个小朋友,每2人坐一辆车,看看要坐几辆车,实际上就是把6个小朋友每2人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这时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分别板书:6  2  3)

3、介绍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说明:这种分法的结果是每辆车的人数一样,也就是平均分,因此可以列成一道除法算式。(板书完成:6÷2=3)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除法算式,算式中“÷”叫除号。(说明除号的写法)

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2等于3。(板书)

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

提问: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式中的“÷”是什么符号?请你来读一读这道算式。

提问:根据这幅图意,想一想,除法算式中的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说明:结果要坐3辆,就是等号的后面写3。

4、看图请学生们说说有几个2人?

说明:有3个2人是6人,就说明要坐3辆车,因此这里的算式也就表示6里面有3个2。

请学生们说说算式的含义。

提问:算式6÷2表示什么?

5、小结。

通过这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可以用除法计算。

6、教学课本第36页“试一试”。

⑴出示小熊图,请学生们口述图意。

⑵学生独立完成。

⑶集体订正。

提问:这里为什么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在算式中12表示什么意思?3呢?12÷3表示什么意思?

请学生们完整地读一读算式。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下面的算式。

28÷4=7     9÷1=9      8÷2=4

2、数一数,分一分。

☆ ☆ ☆ ☆ ☆  ☆

☆ ☆ ☆ ☆ ☆  ☆

⑴这里有几个五角星?要把它们怎样分。

⑵请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并说说结果。

⑶请学生根据分的情况,列出一道除法算式。

⑷说说式子中各个数表示的意义。

四、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你还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2、请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和今天学到的知识,摆出一幅图,请学生们互相看图,并列出一道除法算式。

练习设计: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 △△ △△ △△

8个△,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    )÷(    )=(    )

2、 ☆ ☆ ☆ ☆ ☆

☆☆ ☆☆ ☆☆ ☆☆    ☆☆

15个☆,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    )÷(    )=(    )

二、填空。

1、6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算式是(       ),读作(                          )。

2、6个○,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算式是(       ),读作(                          )。

3、15÷3=5,表示15里有(    )个(    )。

4、10÷5=2,表示10里面有(    )个(    )。

三、直接写得数。

2×5=     4×2=     6+6=     3×3=     2×2=

6×6=     5×3=     4×4=     3+3=     3×4=

2×6=     6+5=     1×6=     2+3=     1×1=

3×6=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3日

课题:除法(一)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并结合情境,从中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2、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插图、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铺垫

请学生们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一分。

1、学生们分完后提问:你是怎样分的?每份几根?

2、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    )根。

求每份几根,就是把8平均分成(     )份,求每份是(   )。

3、学生们齐读。

二、新授

1、教学课本第37页例题。

⑴情境引入。

有3个小朋友数学学得非常好,而且还在最近的一次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准备了6枝铅笔,如果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多少枝?

提出要求: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⑵请学生们用小棒分一分。

⑶提问:“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⑷通过刚才分小棒,实际就是把6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6÷3=2(板书)

提问:在算式“6÷3=2”中,“6”表示什么?(要分的数,写在除号前面)“3”表示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2”表示什么?(分得的结果,即每份是多少的数,写在等号后面)

说明:这道算式结合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就是: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指名学生说说算式含义。

2、教学除法算式里各部分名称。

边讲解边把“被除数”“除数”“商”写在算式相应的数下。

练习: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

3、小结。

通过例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4、教学“试一试”

⑴出示插图,请学生们口述图意。

⑵学生独立完成。

⑶集体订正。

提问:这里为什么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各是几,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

5、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1、2题。

可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再填空。

2、要求:用圆片摆一摆,并出示题目。

⑴学生们动手操作,指名板演。

提问:分好了之后说说几个几是10?

⑵学生填写算式,每填一个算式都说说算式的含义。

⑶比较:这两题分别要求我们怎么分的?得出的两道算式在含义上有什么区别?在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⑷小结:每几个一份,求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份,或者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都用什么方法计算?想一想除法算式可以表示哪两种意思?

3、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结合今天的学习,说说题中各个算式的含义。

练习设计:

一、看图填空。

1、      ○○○○

○○○○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算式是(             )。

2、 △△ △△ △△

△△ △△ △△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算式是(             )。

3、     ☆☆☆ ☆☆☆ ☆☆☆ ☆☆☆

表示(     )个☆,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算式是(                    )。

表示把(    )个☆,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算式是(                    )。

二、在○里填上“>”“<”或“=”。

2×2○2+2      2×3○2+3    7○6×1

3+3○3×3      2+1○1+2    25○5×5

教后记:xkb1.com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3日

课题:除法(一)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除法,弄清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练掌握除法中两种不同的分法,能用正确写出除法算式;

3、能学到的数学语言正确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练习四第1题 分一分,填一填。

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分成了份。

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1)分一分,写算式。

(2)比一比:你发现了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把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3)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二、练习四第2、3题 看图并填空。

出示:完成第39页第2、3题

(1)引导看图,想一想分的过程,再填空。

(2)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练习四第4题

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再填括号里填数,再填算式

四、练习四第5题

仔细观察图,再填算式

五、练习四第6题  根据文字叙述写除法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第40页第6题。

六、全课小结。

练习设计:

一、填空。

1、⑴6个苹果,每(    )个装一盘,可以装(    )盘。

(    )÷(    )=(    )

⑵把6个苹果平均装在(    )个盘里,每个盘里装(    )个。

(    )÷(    )=(    )

2、⑴12个小朋友,每(    )个站一队,站了(    )队。

(    )÷(    )=(    )

表示:(                              )

⑵把12个小朋友,平均分成(    )份,每份有(    )个。

(    )÷(    )=(    )

表示:(                              )

二、看图列式。

1、△△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3日

课题:除法(一)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4课时 个人复备栏

凌加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通过两种操作方法,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会看图写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并能说出各个算式的含义。

3、增强交流的信心,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解决练习四第7题。

1、审题分析,写算式。

A读题,理解题意。

B独立列式

C讨论分析

2、观察第7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不过每道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二、活动二、解决练习四第8、9题。

1、投影出示:三个花坛。

3、学生交流完成,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说说图意,教师指导,尽量用数学语言说。

思考:为什么第一题用乘法算,而第二、第三题用除法算?

三、活动三:选择信息,写出乘法或除法算式。

1、投影出示:第10题图片

2、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根据图,每个学生写出乘法或除法的算式,比比在规定时间内谁写得又对又多。

3、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写的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

四、活动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提问:小朋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设计:

一、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4=6    (    )×3=9

5×(    )=30    4×(    )=20

3×(    )=12    6×(    )=36

5×(    )=30    (    )×5=25

二、在○里填上“>”“<”或“=”。

4×6○10      4×6○24      2+5○10

2×2○2       6×2○8       1×6○7

三、填空。

1、10个△,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算式是(    )÷(    )=(    )。

2、10个△,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算式是(    )÷(    )=(    )。

3、15÷3=5,表示15里面有(    )个(    ),还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

4、6÷3=2,表示6里面有(    )个(    ),还表示把6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5、8÷2=4  有(  )个,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8里面有(    )个(    )。

四、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9除以3等于3。

2、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3、15里面有3个5。

4、2除12等于6。

5、把10个梨子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了2个。

6、24条金鱼如果每个鱼缸里养4条,需要6个鱼缸。

7、10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枝?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篇12: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快乐的队日活动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209月16日

课题:快乐的队日活动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 情感目标: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

主题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棒棒”假日小队的同学们来到郊外开展了一次野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后回答。(同学们有的在搭帐篷,有的在烧烤食物,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洗菜,还有的给小鸟做窝。)

板书:搭帐篷 烧烤食物 钓鱼 洗菜 做鸟窝

二、引导观察,体会方法

1.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参加活动的队员们已经把毛巾晾晒起来,如果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课件演示:晾晒毛巾的六个架子突出,其余场景虚化。

(有的学生可能是数出每个帐篷里住12人,教师引导学生: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吗?)板书:2×6=12。

(2)教师提问:根据搭帐篷小组队员们的活动,你还能提出什问题?怎样解决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3个帐篷一共住多少人?

教师指导学生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追问:你怎么算出来的?学生可能说出以下解法。

解法一:每个架子上有6条毛巾,有6个架子,一共住了6×6=36人。

解法二:每个帐篷住12人,有3个帐篷,一共住了12+12+12=36人。

2.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参加活动的同学晾晒的毛巾,就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用各种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参观其他小组的活动情况,看看你们会有什么新发现?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教师提问:选择你喜欢的活动项目,仔细观察,和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再想一想,别人提出的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比一比,哪组同学合作提出的问题最多,解决的办法最好。

2.各小组选择有关活动,在组长带领下,互相提问,开展讨论,解答说理。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与学生共同交流,了解各组活动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汇报交流,应用拓展

1.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补充。汇报的内容有时是无序的,教师通过以下有机的设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正确表达。

我提出的问题是( ),发现( )条件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说列式解答的过程及理由,教师板书相关解法。

(1)烧烤活动。

①学生可能提出:参加烧烤的一共有多少人?(17人)

根据图意,学生可能列出4×4+1、3×4+5等不同算式,只要能说出道理,教师都予以鼓励。

②学生可能提出:烧烤中拿着棒子的有多少人?(4×3+3=15)教师提出:你是怎样想的?

(2)洗菜活动。

①学生可能得出:在河边洗菜的一共有多少人?(在河边洗菜有3组,每组有2人,2×3=6)

②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个菜篮子?(每组有4个菜篮子,一共有3组,3×4=12)

3)给小鸟做窝。

①学生可能提出:一共做了多少个鸟窝?(每棵树放2个鸟窝,有5棵树,2×5=10)

②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大树?新课标第一网

(4)钓鱼。

①学生可能提出:扛鱼竿的小朋友钓了多少条鱼?(左边的小朋友说:“我钓了4条鱼。”扛鱼竿的小朋友说:“我钓的鱼和你同样多。”可见扛鱼竿的小朋友也钓了4条鱼)

②学生可能提出:两人一共钓了多少条鱼?(4+4=8或4×2=8)

教师对于能够根据对话提出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并及时小结:我们可以从画面中找到条件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对话知道解决问题的条件。

3.总结延伸。

今天,同学们参与了“棒棒”假日小队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队日活动,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真棒!回忆一下,我们中队开展过哪些队日活动,在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本领,能不能也提出几个问题,我们一块儿来解答。(学生自由说)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篇13: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复习(1) 本课初备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9月16日

课题:复习(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了解乘法口诀排列的一些规律。

2、能运用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

1~6的乘法口诀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

们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小朋友能熟练地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还要能用这些口诀很快地进行乘法口算。

二、整理1-6乘法口诀

1、引导学生看书第2题

提问:这是我们学过的1~6的乘法口诀,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口诀吗?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2、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

(1)横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同桌讨论,指名说。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横着看,口诀的排列与我们学习时的顺序一样,第1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2行是2的乘法口诀,……一行一行排到6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横着背。齐背,同桌互相背,指名背。

(2)竖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同桌讨论,指名说。

小结:竖着看,每一行中口诀的第一个数相同,第二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也就1个几1行、2个几1行……这样排列的。

让学生竖着背,齐背,同桌互相背。

(3)拐弯看,要说明先横后竖地读

小结:拐弯看,先横后竖,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都是与2有关的口诀,……

让学生试着拐弯背。

(4)师生共同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5)找出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并说出乘法算式。

(6)在其他的口诀中选一句,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同桌合作完成。

三、综合运用

1、做第4题,青蛙过河

小青蛙想到河对岸去,你们能帮帮它们吗?要求分男女生比赛两次,集体评讲。

2、做第5题,口算练习

限时练习,同桌互改,反馈,找到错因,及时纠错

3、做第6题

讲清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怎样想的

4、在○里填上>、<或=

2×3○6-3   20○3×8  2×4○4×2  5+1○5×1

学生完成后,核对答案,说说怎么做的

5、做第1题

第1小题独立完成;第2小题要求在后面写出得数。

补充:5+5+5=□×□=□ 1+1+1+1=□×□=□

□×□=□+□(填相同的数)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1、在○里填上>、<或=

6×4○20  16○3×6  5×4○4×5  1+1○1×1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3=15       4×(  )=4

(   )×6=(   ) (   )×(  )=12

学生完成后,集体评讲,反馈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

篇14: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7的乘法口诀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月28日

课题:7的乘法口诀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徐文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得意义,在理解乘法口诀得基础上,自编7得乘法口诀,并熟记口诀。

2、正确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回列竖式计算一位数乘法。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得意义,正确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挂图、卡片、每人7×3个小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图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口诀

出示由五块三角形拼成的小鱼拼图,共4条小鱼。

△△△△△ △△△△△ △△△△△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乘法口诀:

提问:“四五二十”这句口诀可以表示什么?

2、师:老师拼的小鱼好看吗?你能用7个三角形也摆一个图案吗?学生摆一摆,再集体展示。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准备题。

A、师:刚才小朋友都用7个小三角形摆了一个小船、一条金鱼……,它们都是1个几?

B、师:那么每次都加1个7,请你把得数填在空格里,好吗?(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C、比一比哪些同学加得又对又快!再集体校对

D、教师指14、28、42的格子问:这里表示几个7,为什么?

2、摆一摆www.xkb1.com

A、要求摆一条小船用了几个三角形怎样列式?  板书:7×1=7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会根据这个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吗?

学生编好后提问:这里的一、七、七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B、师:如果我们要摆2条这样的小船要几个三角形?摆3条、4条……7条呢?你们能想办法算出来,并编出乘法口诀并完成书上填空吗?要求:小组里商量一下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想想三角形不够该怎么办?

3、学生探索操作,教师注意巡视。

4、集体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师:2条小船是几个7?要用多少个三角形?怎样列式?怎样编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卡片出示。

要求:其它小组也能按照这样的方法来介绍吗?

学生进行介绍,教师板书。

1个7      7×1=7       一七得七

2个7      7×2=7       二七十四

3个7      7×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      7×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      7×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      7×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      7×7=49  七七四十九

5、揭题

同学们填写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7的乘法口诀。

6、熟悉口诀

A、齐读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7的乘法口诀。并小组讨论思考:7的乘法口诀中的第1个数表示什么?第2个数呢?最后一个数呢?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几? 为什么口诀第一个数一个比一个多1,而得数却一个比一个多7呢?

B、集体交流。

C、师:怎样记住7的乘法口诀呢?给你时间,你能很快背出来吗?试试。

生:交流方法并表演背。

师:说说你认为哪句口诀最好记?哪句口诀最难记,怎样想办法记住呢?

D、师生、生生对口令。如:一七(    )   (   )七四十九

7、用一句乘法口诀,你还会计算另一个乘法算式吗,是哪个呢?

生:三七二十一 可以计算7×3=21 ,还能算出3×7=21  ……

小结:在乘法里,由于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因此,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式题的积。

三、巩固提高

1、做教科书第62页上面“想一想”

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提问:观察每组题目,你发现什么?想想理由是什么?

2、做教科书第63页上面“想想做做” 1

校对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上下有什么联系?

3、完成第二题

4、读口诀编乘法算式。“想想做做”第3题。

5、口算比赛(想想做做第4题)

6、看图写算式。“想想做做第5题”,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正确表达思考的大致过程。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评评自己学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练习设计:

列式解答。

5个7相加是多少?

24里面有几个6?

6乘7得多少?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吴兆和 朱殿祥 凌加宝 闵燕妮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年10月28日

课题:乘法竖式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徐文兰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乘法和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

2、继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息,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重点难点:

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

积的个位与商的位置。

课前准备:

主题挂图xkb1.com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场景图,提问:一共有多少人?

根据生的回答板书:4×2=8(人)

指名说说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师:乘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二、教学乘法竖式。

1、教学乘法竖式。

先让学生想想加减法竖式怎样写,试写出乘法算式,并指名板演。

让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列竖式的。肯定板演正确的竖式,表扬写对的学生。

提问:你能说说乘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学生回答后,师在竖式旁标注。

讨论: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乘法竖式可以怎样写,这样算?跟同桌说一说。

揭题:今天我们学的是:用竖式计算乘法。

2教学试一试

出示:5×7=

学生口答得数后,独立列竖式,再小组里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板演,其它小组进行评讲。

重点是:得数的35的3与5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学生看书,说说自己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积的个位应和乘数的个位对齐。

练一练:

想想做做1,完成后小组批改,再集体讲评。

三、巩固练习

1、想想算算2,完成后小组批改,再集体讲评。

提醒:横式后不要忘记些得数。

2、背口诀比赛

3、卡片游戏。

4、比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想想做做5

5、看图找信息,提问题,讨论解决。要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先算“7辆车一共能坐多少人?”再与15人比较,并作出“够”还是“不够”的判断。

7、括号里能填几?先让学生填一填,再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乘法竖式

练习设计:

用竖式计算。

6×4=       4×5=        7×2=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吴兆和 朱殿祥 凌加宝 闵燕妮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8日

课题: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徐文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课前准备:

例题的插图的幻灯片以及复习题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出示一组口算题,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按顺序写出得数。

20÷5=  36÷6=  7 ×3=  5 ×7=

7 ×4=  24÷4=  18÷3=  7 ×7=

3 ÷3=  6 ×7=  30÷6=  12÷2=

集体校对后,引导学生观察上面12道算式,请将它们分成两类,学生通过观察,一般会按乘法、除法的特点将其分成这样两类。

2.引导学生回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20÷5、24÷4的口算过程。

小结: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3.引入新课。

教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用7的乘法口诀怎样求商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教师设置情境,出示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花朵图:一共有几朵花?扎了几个花环呢?如果每7朵扎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花环?

(3)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8÷7=       28÷4=

(4)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会用7的乘法口诀求这两道题的商吗?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交流、讨论,并在教科书上例4的空格里填数。指名让学生说用口诀计算28÷7=4、21÷4=7的过程。(因为4和7相乘等于28,所以28÷7=4、21÷7=4。)

教师板书: 28÷7=4  想: (四)七二十八

28÷4=7  想:   四(七)二十八

(5)总结出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师:比一比28÷7、28÷4与20÷5、36÷6,思考: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

小结: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2、做教科书第66页“想想做做”中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的第一组,核对时指名学生说出想法,再集体讲评。突出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写出两道除法算式的直观感知,渗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3,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4,让学生看图说说意思,然后列式解答,集体校对。

3、做想想做做5时,让学生轻声读题,弄清题意,同桌互相说题意。再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要总结的?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练习设计:

口算。

7×3=       21÷7=        7÷1=

5×7=       35÷7=        42÷6=

7×4=       28÷4=        14÷2=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吴兆和 朱殿祥 凌加宝 闵燕妮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8日

课题:除法竖式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4课时 个人复备栏

徐文兰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重点难点:

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根据算式列竖式

5×7=   7×6=    15-8=   16-7=

谈话:小朋友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和乘法,其实,除法也可以列竖式计算,不过,除法竖式的格式和加减法,乘法完全不一样了。你们想学吗?

二、教学写除法竖式

1、出示主题图

师“从图上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后写出横式。6÷2=3

如果用竖式计算,怎样列除法竖式呢?

要求:小组先看书讨论,思考:被除数、除数、商各写在哪里? 还有一个6是什么意思?0是哪来的?你们小组还有什么疑问?小组合作完成,再集体交流。由学生提问,其它同学能回答的回答,不能回答的请教老师。重点指导: 3   ……商  除数……2  ……被除数 6   ……3和2相乘的积6  除法竖式有自己的格式: 被除数写在它的里面,除数写在它的外面,商写在它的上面  3  用手指这着竖式读读看: 2 )6 ,这个除法竖式表示:6除以2,商是3。怎样来列除法竖式呢?  ①首先要把竖式题目写好。 ②再想6除以2,商是几,把商写在横线的上面。

注意:商是3,表示3个1,所以3要写在个位上,对齐了6写。

然后检验一下:把6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3,对不对(6除以2等于3)。用什么方法检验除法对不对呢? ③用乘法检验,想:3个2是几?2×3=6,把乘得的结果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④用6减6得0。

想: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3个2是正好是6;表示正好分完。6减6得0。

学生小组里按四个步骤说一说列竖式的过程。

试一试   42÷7=

学生比一比这个除法算式和前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会不会列竖式?

2、做“试一试”

学生做完后小组里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板演。

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评讲。

强调:商写在什么位上,要对齐了谁?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4人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讲评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时怎么列竖式的。

2、想想做做3。独立完成表格后,说说每次计算时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几。

3、想想做做4。可以先分别解决题中的两个问题,再让学生说说这两个

问题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巩固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4、想想做做5。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启发学生自由提出用除法计算的其他问题,并选择一些让学生解决。

四、全课总结

说说你今天学得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2

板书设计:

除法竖式

练习设计:

口算。

28÷7=        28÷4=

49÷7=        42÷6=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吴兆和 朱殿祥 凌加宝 闵燕妮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8日

课题:练习六(一)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5课时 个人复备栏

徐文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口诀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乘除法练习

1、练习六的第一题

学生集体背诵口诀。

2、第2题。

同桌游戏,一人出示一张口诀卡片,一人说出四道相应的算式。

3、第3题

师生互动,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4、第4题。

口算练习,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5、第5题。

笔算练习,要求学生在自备本上列出算式,指名学生板演,集体反馈。师:你觉得在笔算乘法和除法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6、第6题。

开放学生的思维,不要限制答案,让答案更丰富化。

7、第7题。

口算练习。学生在2-3分钟内完成。交换批改,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说出这些题的解题思路,弄清错误原因,即使纠正。

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

1、完成练习七的第4题

出示两图,让学生说说题意,然后独立解答。

比较:两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异同点?

三、开放性思维的训练

出示:7×( )=( )

先让学生填,反馈后:你有本领把他全部找出来吗?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第2个乘数可以从1开始填。

出示( 1 )÷( 7 )=7  ?让学生辨析,纠正。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六(一)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吴兆和 朱殿祥 凌加宝 闵燕妮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8日

课题:练习六(二)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6课时 个人复备栏

徐文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课前准备:

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1、第8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理解三题所表达的不同含义,自己解决问题。观察三题答案,有何关系?

2、第9题。

引导学生去实践操作,得出答案。

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理解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是怎样的,要学会理解题目的含义。

3、第10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充分理解题意,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题既可以用除法来解决,也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4、第11题。

引导学生具体说说解答每个问题的思考过程,要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5、第12题。

仔细观察图,说说图中所表示的意思,列式解答。

6、第13题。

找出书中所表达的规律,按规律填空。

板书设计:

练习六(二)

练习设计:

按规律填数。

1、4,8,12,16 ,(   ),(    )。

2、5,8,11,14,17,(   ),(   )。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吴兆和 朱殿祥 凌加宝 闵燕妮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8日

课题:8的乘法口诀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7课时 个人复备栏

徐文兰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掌握8的乘法口诀。

课前准备:

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用8个小正方体拼一拼,看看你能拼出哪些熟悉的形状?

在四人小组里相互合作完成。

谈话:用8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每人再拼两个这样的大正方体。学生拼完后,相互检查。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谈话:你们小组的同学摆一个大正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看看你们拼成的大正方体,数一数或算一算,摆这样的2个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摆8个呢?

2、看课本上的表格,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个表格的意思?请大家把表格填完整,尽量自己填。

组长检查每个同学表格填得是否正确,指导填错的学生改正。

3、提问:你能看表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根据表里的数先写乘法算式,再编口诀。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填写。

4、全班交流,指名读口诀,大家共同订正。

5、练习记忆,再讨论交流。

你认为哪几句好记?你用什么什么方法来记住的?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1

独立做题,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组三道题的得数相同?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指名在班上交流。

2、想想做做2

独立在书上填写。

订正后提问:你是怎样填写的?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知道6个8相加的和是48,你能算出7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吗?如果知道8个8相加的和是64,你能算出7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吗?

讨论:我们可以怎样记住那几句难记的口诀?

3、想想做做3。

谈话:看看题中的两个小朋友,你能说出这道题的要求吗?同桌两人一人说8的乘法口诀,另一人说能列出的乘法算式,说完后再交换角色练习。活动结束后提问:你们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说了几道乘法算式?有特殊情况吗?

4、想想做做4

独立作业。

5、想想做做5、6

谈话:仔细观察插图,看一看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想想该怎样列式计算,再填写算式。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练习设计:

口算。

8×2=    8×3=    8×4=     8×5=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吴兆和 朱殿祥 凌加宝 闵燕妮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8日

课题:用8的口诀求商练习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8课时 个人复备栏

徐文兰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课前准备:

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8的乘法口诀。(出示课题)

二、口算练习。

复习8的乘法口诀。

(1)背口诀

全班齐背--指名背--小组对口令

(2)开火车游戏

看卡片说得数,并说一说用了哪句口诀

三、口诀的变式练习

(1)看口诀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四八三十二

七八五十六

五八四十

一八得八

八八六十四

提问:除法算式的得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为什么八八六十四只能写两道算式?同桌选择互相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2)完成开放题

8×( )=( )                 ( )÷( )=8

比较:两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同桌互相讨论后集体交流。

四、比较练习

(1)8÷1        8÷2        8÷4        8÷8

8×1         8×2         8×4         8×8

提醒:要看清符号,不同的符号用的解题方法不一样。

(2)口算练习

第73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时间两分钟。

集体校对。

提问:你觉得在口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五、解决问题的练习

(1)出示题目。

小朋友在一起做花束。

(1)每束中有8朵花,56朵花可以做成多少束花?

(2)每束中有8朵花,6束一共有多少朵花?

学生口述题意,独立解答。

(2)比较。

两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第1小题要用除法算?第2小题要用乘法算?

(3)小结。

请学生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解答,在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解答?

(4)编题目。

提问:你能把你感兴趣的内容编一道类似的应用题吗?

小组活动,互相编题,其他同学解答。

六、全课总结。

我们在口算8的除法时,可以利用什么来计算?在口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用8的口诀求商练习

练习设计:

在(  )里填上合适得数。

8×(   )=56   (   )×6=48   (   )×8=48            8×(    )=64    (    )×8=32      7×(   )=42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吴兆和 朱殿祥 凌加宝 闵燕妮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8日

课题:练习七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9课时 个人复备栏

徐文兰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学生进一步巩固乘、除法计算,进一步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难点:

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1题。

从一一得一背到八八六十四。可以分小组背,同桌背。

二、完成第2题。

狮子的轮子是大圈里的数乘小圈里的数。猴子的轮子是大圈里的数除以小圈里的数,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完成第3题

用2-3分钟的时间练习,反馈时如有错误,说说错误原因。

四、完成第4题。

先请学生独立完成,再请个别学生上黑板完成。

五、完成第5题。

读题审题。问题:(1)8辆小汽车收费多少元?(2)7辆面包车收费多少元?找已知条件,停车场收费标准:小汽车4元  面包车6元   货车8元。让学生再提出问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七

练习设计:

学生自编加、减、乘、除得口算题。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吴兆和 朱殿祥 凌加宝 闵燕妮 徐文兰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8日

课题:9的乘法口诀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10课时 个人复备栏

徐文兰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重点难点:

记住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课前准备:

图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想得奖吗?老师这里有很多智慧星,只要你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题。

2、引导思考。

看看,每一行有几格?一行中有几颗智慧星,空几格?每行智慧星的个数比10少几?

一行是几个9,比10少几?两行是几个9,比20少几……九行呢?

3、分组讨论。

4、汇报讨论结果。

5、填表。(第76页)

(1)学生尝试填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出示结果,全班集体订正。读表。

6、让学生观察表中内容,总结规律。

7、刚才小朋友观察讨论的很认真,下面给积极动脑筋的小朋友奖励智慧星。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出色就从盒子里拿一课智慧星。

8、填口诀。

9、集体订正。

10、提问:怎样才能很快记住9的乘法口诀呢?

三、尝试练习

完成试一试。你都用哪句口诀?

四、巩固

1、游戏:对口令

2、完成“想想做做”第1、2、3题。

集体订正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课后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说给好朋友听,回家后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本领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xkb1.com

9的乘法口诀

练习设计:

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  )十八    四(  )三十六     (  )九四十五

(  )九六十三   (  )九二十七      (  )九得九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吴兆和 朱殿祥 凌加宝 闵燕妮 徐文兰

篇15:开发区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识物体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9月25日

课题: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 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陈增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物

体的名称

课前准备:

积木玩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意思。

2、分一分,帮助学生把积木按形状分成四类:

3、假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一起,圆柱和球分在一起,要先肯定是对的,然后再引导可以细分。

4、看一看,摸一摸: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在这基础上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5、教学各形体的名称。

6、感知认识:(1)可以由老师说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形体。

(2)也可以由老师拿出形体,学生说出名称。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2)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朋友。

2、“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再独立地数一数、填一填,然后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

三、总结拓展

四、能力检验:练习与测试

板书设计:

认识物体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练习设计:

教后记:新课标第一网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5日

课题:有趣的拼搭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 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陈增英

教学目标:

1、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球、圆柱,感知这四种形体的特征。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3、通过小组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课前准备:

1、 4快滚板,4套积木;

2、 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积木、正方体木快、乒乓球、圆柱各10个;

3、 4种形体模具;

4、 准备一个智慧袋,里面装有4种形体各10个;

5、 一个挖空的木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师:在“认物体”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个好朋友,它们分别是:(教师出示模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通过活动继续研究这些形体,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全班分为4组进行活动,每组选一种形体作为本组的代表。哪个小组爱动脑、合作好,就从老师的智慧袋里摸出代表这组的一个形体,记一分,最后比一比哪组得分最多。

二、活动安排

1、滚一滚

师:老师这儿有个滚板,如果让这4种形体同时从上滚下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哪个会滚得快些?哪个会滚得慢些?

不管学生预想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教师先不给予评价,让各小组进行活动,学生通过滚一滚、看一看可以发现:球和圆柱滚得快一些,长方体、正方体滚不起来,只能从滚板上慢慢滑下来。

再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说一说为什么球和圆柱滚得比较快,而长方体、正方体却不行呢?

2、堆一堆

发给每组10个相同的形体,堆一堆,看哪组堆得稳、堆得好。

活动后,对堆的结果进行评讲:正方体组与长方体组堆得比较顺利,而圆柱组与小球组未能堆成功。

师:正方体组与长方体组堆得好,而圆柱组与小球组堆得不好,所以我们要给正方体、长方体组各加一分,同意吗?

这时会立即引起学生的思辩:圆柱组与小球组之所以没能堆好,不是小组合作得不好,而是材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再让小球组、圆柱组分别与长方体组、正方体组交换材料,再次进行活动体验。

3、说一说

通过滚一滚、堆一堆的活动,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四种形体的特点,再让学生说说这四种形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得到了运用。

如:汽车轮子的形状近似圆柱,为什么不把轮子做成正方体呢?盖房子的砖头是长方体的,为什么不做成球的形状呢?……

4、猜一猜www.xkb1.com

让这四种形体中的一种从窗口中露出它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哪种形体,如图:

(长方体)              (正方体或长方体)

(圆柱)                  (圆柱)

5、搭一搭

学生分小组搭一搭,比比哪组搭的快搭得好。评讲时,可以让学生说说选择积木的理由。如房子为什么选择长方体或正方体,车轮为什么选择圆柱体等等。

6、数一数

如图P29数一数。

这三幅图的出现是按由易-难的层次安排的。在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到下地数。

三、课堂小结

统计各组得分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综合性评价:

是否有很好的合作意识;

是否敢于与老师进行辩论;

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

板书设计:

有趣的拼搭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5日

课题:2~5的组成 本课初备 课时 共6 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陈增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数2、3、4、5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2~5的组成

课前准备:

挂图、小黑板、卡片、圆片、盘子、桃子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我吗?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2)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指名示范,但动作比较快)

3)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儿快。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再指名示范)

4)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

预: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3、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二、展开教学。

(一)4的分与合。

1、今天来上课呢,老师带了4个水灵灵的桃,你能把4个桃子分一分,分成两部分吗?

(学生拿出发的桃子纸片,在小组内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板画简笔画)

4个桃分成1和3; 4个桃分成2和2;  4个桃分成3和1。

2、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相互说一说。(师边说边在相应的手势图下板书)

(板书: 4  4     4

/              /             /

3   1      2   □      □    □)

3、现在请小朋友打开书,翻到第30页,把我们刚才4的分法填在书上。

学生汇报,完成黑板上的板书。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分法。再请小朋友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呢?(或者说几和几可以组成4?1和3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3和1可以合成4。)

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余在小组内说一说。

5、手势变变变。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吧!这个游戏是要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的,大家都准备好了吗?(操作:曲大拇指,4指呈 /型,看到老师的手势,你想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也可以说几和几合成4?将手突然反过来,这下呢?)分法没有变,怎么看到的结果却不一样了呢?(因为手反过来了。)

哦,现在呀,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1和3,我们可以放在一起记住它。第二种分法呢?(还是2和2)师:为什么还是2和2?(因为原来左边是2、右边是2,所以反过来看是一样的。)

(二)5的分与合。

1、XX班的小朋友果然很厉害!一会儿就将4的分与合学会了。

那么你想知道5的分与合吗?

2、好,请小朋友们听清老师的要求:我说开始,大家就开始,明白了吗?好,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的花片纸在小组内分一分,看看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5?再把书上第30页的方格填写好,听清了吗?开始!

3、学生操作,老师指导。

4、学生反馈,老师板书:

(板书: 5   5   5   5

/        /        /        /

4   1    1   4    2    3    3   2)

5、你会这样说吗?

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1和4……

4和1可以合成5,1和4可以合成5……

三、拓展练习。

1、完成第1题。

(1)自己说说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

(2)完成书上练习。

(3)请学生说出分与合。

2、游戏:出手指游戏。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们一起来做出手指的游戏好吗?我出一次,小朋友们出一次,然后再说出两次合起来是几?如:师:我出1,生:我出2,2和1可以合成3。

(2)说一说其他的数。

(3)同桌玩玩说说。

(4)我们改成拍手游戏好吗?师生拍手说。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

3、完成第3题。

(1)出示玩具卡车:看谁最聪明,在卡车的窗户上写出最合适的数。

(2)学生自己填写,教师巡视。

(3)请学生将自己填写的读给大家听。

(4)找规律:  /   3  2  1       /   4  3  2  1

4                  5

1  2  3          1  2  3  4

有没有什么规律?

4、完成第四题。

(1)照样子画一画,谁能说说它有什么规律?OOOoOOOo

(2)请小朋友们完成第二题,边做边想想有什么规律?

(3)照样子接着画下去。交流订正。

5、完成第五题。

认真写数。每个数写三遍。

四、总结全课。

1、学习了什么?2、说说我们学习的分与合。

板书设计:

5           5           5           5

/           /           /          /

4   1       3   2       2   3      1   4

4           4           4

/           /           /

3   1       2   2       1   3

3           3

/           /

2   1       1   2

2

/

1   1

练习设计:

接着往下画,画满10个。

1.○△○△

2.○○●○○●

3.□○△□○△□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5日

课题:6~9的组成(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6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陈增英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重点难点:

掌握6、7的组成

课前准备:

7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设疑:茄子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三个学生的分法没有按次序出现,可以让其他同学调整他们排列的次序。

提问: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可以有几种说法呢?

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2页例题中的空格。教师板书“6的组成”。

二、动手操作,尝试练习

提问:茄子老师看到你们爱动脑、爱思考,每人奖7个○,你能把○分成2堆吗?有几种分法?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2页“试一试”的空└窭铩

填完后小组互相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连一连)。

讲述:茄子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得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6,请你连┮涣。

2.“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3.“想想做做”第3题(对口令)。

师生玩6的对口令:教师出手势2,说:“我说2”,学生出手势4说:“我说4,6能分成2和4。”学生之间玩7的对口令。

4.“想想做做”第4题(吃螃蟹)。

提问:同学们口令对得那么好。茄子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螃蟹,看谁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谁能把螃蟹身上的数分成钳子上的两个数,把钳子上的两个数合成身上的数,那只螃蟹就归你吃。

教师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最后统计谁吃得多。

5.“想想做做”第5题

⑴引导学生寻找木头的排列规律。

⑵学生交流反馈,哪两层的木头合起来是6根?哪两层的木头合起来是7根?

四、揭示课题,巩固应用

提问: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教师板书课题:6、7的分与合。

五、激励评价,猜数下课

叙述: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茄子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6、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同桌来猜,猜对了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

(教师先与学生猜,同桌之间再猜)

板书设计:

6、7的分与合

练习设计:

1.填一填:

6        6        6        6        6

/        /        /        /       /

1           4     3            2    5

7       7       7       7       7        7

/       /       /      /        /       /

1           5   3          3     5          1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25日

课题:练习三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6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陈增英

教学目标:

巩固6、7的组成

重点难点:

6、7的组成

课前准备:

1~6的数字卡片xkb1.com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组成,大家回忆一下6可以分成几和几?7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生交流6和7的组成。

二、练习

1.练习三1

⑴学生根据题意做一做

⑵交流各种不同的分法

2.练习三2

⑴出示图2,分析题目意思

⑵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三3

⑴师生互动。教师拿数字卡片4,学生说: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成4.

⑵学生同桌互助。

4.练习三4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练习三5

⑴帮助学生弄懂题意,指导学生完成第一幅图,学生既可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也可以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写。

⑵学生独立完成第2、3幅图。

⑶集体交流。

三、全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一.哪两个数合起来是7,连一连

3           6           2          4

5           4           3          1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篇16:开发区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识钟表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2009年12月7日

课题: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2课时,本课第 1课时 个人复备栏

魏玉珍

教学目标:

1、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3、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能准确的读出钟面上表示的各种时刻。准确区分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

课前准备:

媒体课件、搜集各种钟表、学具钟表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欣赏:小朋友把你的小闹钟拿出来,给小组里的同学欣赏。喜欢你的小闹钟吗?为什么喜欢它呀?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钟表。

二.动手探索,体会领悟

认识钟面:

1、观察:讲述: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有什么呢?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结合多媒体随机引导)

(1)数:引导:请小朋友指好钟面上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自己读一读。如果老师把其中的一些数拿去,你出能读出来吗?

老师任意指你出能读出相应的数来吗?

(2)针:引导:你的钟面上有几根针?(说明有的闹钟有4根针)老师的钟上有几根针?(隐去秒针)

这根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走的?小手比画一下。

说明:其实屏幕上这两根针也是按同样的方向走,只是它们走得慢一些,看上去好象不在动。

引导:比较一下这两根针。

在同一个钟面上长的针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谁来指一指这钟面上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

(3)大格子

(4)小格子

认整时,大约几时。

1、看大屏幕:这知道这是什么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看图说话:现在是几时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说明:这三个时刻都称为整时时刻(板书)

全班归纳总结。

2、拨一拨:说一说你准备拨一个什么时间?

3、除了钟可以告诉我们时刻外,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告诉我们时刻?

出示电子表:5:00

像这样的时刻我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的呢?

你会把2时改写成这样的表示办法吗?

7时呢?

4、出示隐去分针的钟面:

这是几时?

出示分针指示大约3时

小组讨论:如果是3时整的话分针应怎样?认几时整要看什么?

说明:象这样3时不到一点点的我们就称它为大约3时。(板书:大约时刻)

出示各种大约几时、几时的画面,学生读一读。

三、巩固认识,应用拓展xkb1.com

1、画一画

(1)把有缺省的钟面填完整

(2)画一个你喜欢的时间,说说那时你在做什么?

2、议一议(想想做做第6题)

(1)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了?

(2)为什么都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呢?

(因为一天有24小时,要转两圈,所以……)

3、说一说

(1)小朋友星期六的上午、下午、晚上准备怎么安排你的时间的呢?

(2)这是老师星期六上午的安排:

出示:通知

请于本周六8:00~10:00参加计算机职称考试

A:你知道考试什么时候开始?你是怎么知道的?

B:你觉得老师该在什么时候进入考场比较合适,在钟面上拨出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C:老师这场考试要考多久?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认识钟面

认整时,大约几时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  培  陈增英  魏玉珍  郭如贤  徐攀芳

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2月8日

课题:认识钟表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魏玉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

重点难点:

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www.xkb1.com

屏幕上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说一说,小东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小东早上7时起床)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时间的?”

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钟表,并及时教育学生怎样知识的?”早上按时起床,上学才不会迟到。

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钟面。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观察的结果说给小组的小朋友听。”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指几位同学上台演示,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一共的12个数,有三根长短不同的指针。

(3)边出示课件,边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了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3根针。又短又粗的──时针;较长的──分针;还有又细又长的──秒针。

3.认识整时。

(1)屏幕上再次出示主题图。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小东是早上7时起床的,同学们看一看图上的钟面,为什么钟面上表示的是“7时”呢?你还从哪里知道“7时”的?”

指导学生观察7时钟面上的分针分别指向几,建立7时的概念;同时,让学生认识7时在电子表中的表示方法。

(2)师:“小东是7时起床的,那么同学们猜一猜小东上午上第一节课的时间是几时?”

师:“你能在钟面拨出8时吗?拨给同组的同学看,并说说你是怎样拨的?”

并叫两名学生上台演示。

出示电子表,让学生认识8时在电子表中的表示方法,并写法:先写8,再点两个圆点,最后在圆点的后面写上两个0。

(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3时和6时。

(4)引导学生观察8时、3时、6时,分组讨论:这三个钟面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所指的数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8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3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6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学生也可能回答: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从1到12的任何一个数,指向几就是几时。

(5)教师小结: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三、课间活动(看动画,听音乐)

要求:看看动画中的钟所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并把它说出来。

四、反馈练习

1.拨钟游戏。

(1)教师拨钟,学生说时间;或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指名学生上台拨)

(2)小组活动:一个同学说时间,另一个同学拨钟。2.《快乐的一天》

师:“现在老师要带同学们去看看,小东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屏幕上出示课本92页插图。

(1)师:“看第一幅图,小东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并写出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师:“过1小时后是几时?小东在做什么?你能写出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吗?

其余的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小组间说说:小东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

(3)指几名学生说一说小东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并说出是什么时候?(如7时,是什么时候的7时。)

(3)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同组的学生说说,然后指名说说。并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习习惯。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一起认识了表示整时的时间,并学会了表示整时的时候,有两种表示方法,你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会认钟

会画钟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  培  陈增英  魏玉珍  郭如贤  徐攀芳

小数加减法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上册)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练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上册)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苏教二年级教学计划

苏教语文教学计划

苏教版上册教材分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数学教案-课题二: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苏教版二上数学教案三认识图形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得数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及说明(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5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识乘法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识乘法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认识乘法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精选16篇)】相关文章: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2024-02-0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2023-05-28

第十三单元:期末复习4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2-12-23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册)2023-10-26

确定位置6(苏教国标版二年级教案设计)2023-10-16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3 备课资料(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2023-07-23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实录及评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2023-11-30

八、加和减(一)5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2-10-10

苏教五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2023-01-21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