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经典语录(共14篇)由网友“绿色隔离霜”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祖坛经经典语录,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六祖坛经语录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既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坛经》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篇2:六祖坛经语录
佛说人生精华语录
佛曰:为何不必?佛曰:少欲,则少烦。佛曰:一切皆为虚幻。佛曰:刹那便是永恒。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佛曰: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最新佛语经典语录大全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篇3:《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禅宗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肉身菩萨,他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于岭南说法利生,广度有情37年,得道超凡者莫知其数。其开坛所讲法语,一千多年来惠施无量有情,广为流传。今不揣冒昧,敬谈《六祖坛经》法语之管见,以抛砖引玉,请各位同道指正。
一、六祖云:诸三乘人,之所以不解佛智者,患在度量,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与众生所依之性体虽然相同,但二者有迷悟之分。唐释宗密《禅源》云:“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意指悟即为佛,迷即为众生。但六祖在此明确指出:“诸三乘人,之所以不解佛智者,患在度量......“。
顿悟由心,心的含义,对于一般人来讲,大都认为以意识为主,普通凡夫的境界即由此而来。进一步能够通过修持或猛利者能通晓阿赖耶识,在修持中发现一条力线(或光柱)由命根达顶,了了明明,此时心之境界则进一层——知以阿赖耶识为主,所见所感自然不同凡夫。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指此境。更进一步,如能将所发现之力线(或光柱——名为根身)不断发展,发展之极,下至娑婆底,上达娑婆顶,强力所扯,得破俱生我执(禅宗名为远行地),顿悟诸法毕竟空寂,此时之心,固非前二者所能比,故六祖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此时只会如实空,不会如实不空;只会真空,未契妙有,明体而不达用,其后他蒙五祖加持为讲《金刚经》,讲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随即大悟,一连说出五个何期:“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至此,方能既契性体,又明妙用,真空妙有元自一体。
初发心之行者,由肉身(前六识——特别是意识所会之境)起修,破除分别我执、分别法执而发现根身(阿赖耶识所会之境);进一步破除俱生我执、俱生法执,而契法身(离识见性)。倘若行者不能离识见性,而执着以意识去度量根身乃至法身的境界,则徒费工夫,无有是处。故六祖强调:“诸三乘人,之所以不解佛智者,患在度量,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这句话对真心修道之人有大裨益!
二.六祖云: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
修持无上禅法,目的是明心见性,契会佛性要旨。佛性本体,定慧等持。在迷众生,分别定慧,不能等学,或言先定发慧,或言先慧发定;或口说善语,心中不善;或于修行,争辩先后,妄论胜负……以致妄念流行,烦恼障重,修持难以取得实际法效。六祖在《坛经?定慧品》中开宗明义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
冯达庵著《法华特论》云:“佛性要旨,慧定等持,不得缺一。慧而无定,庄严不彰;定而无慧,活用不作。内观自心惺寂,里面原有交融之乐。”世间众生大都以饮食、男女诸欲为享乐的手段,而以持戒修行为苦事。但修行之人若能明了定慧等持的法理,又能如法修持而获得真实法乐,则世人所追求之功、名、利、禄、情等所带来的快乐都属假乐,乐为苦本。正如《维摩经》云:持世菩萨在坐禅时,天魔波旬带了五百魔女来搅扰他,后来五百魔女被维摩诘居士降服了。临欲分别时,魔王原想带这些天女回魔宫时,天女们说:”吾有法乐可乐,不再乐俗乐之乐“。
修持欲达到真实法乐,首先要明了上述定慧为本、定慧等持的法理;其次要如法受持、如法修持。如法受持者,指有明师加持;如法修持者,指戒、定、慧。如《三藏法数九》云:“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或缺。”戒体即是性体,修行能以戒为师,又能蒙通宗通教的祖师加持,才易接通诸佛法流,契会佛性妙旨!在实际修持中需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刹那心,指妙境于刹那间现前,又随即隐灭;第二阶段——留住心,即境界常常能发现;第三阶段——甜美心,初契法乐妙旨;第四阶段——起伏心,喻修持境界仍起伏不定;第五阶段——安住心,至此方能安住法界身,恒常受用法乐。
三.六祖云: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行者明心见性,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而成三身。所谓四智,是指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转第八识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则内外洞明,自心顿觉大慈无量,摄受一切众生,而十方诸佛菩萨种性亦呈露其中,显示开佛知见真实境界;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则万法通流,更无滞著,任何佛菩萨净种皆得随机示现色身,是为示佛知见真实境界;转第六识意识为妙观察智,默契法界深密条理也。
万法平等,不妨同时并现;而相互间之条理在大空中栗然不乱。得其深密理致,以智力运用之,一切法流莫不隐显自在;则成法界智慧身,是为悟佛知见真实境界;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行者证入金刚后心,破除微细残惑,神变无碍,为利乐众生,诸智随事应用,成办一切羯磨事业,名成所作智,是为入佛知见真实境界。
所谓三身,一般指法身、报身、应化身。究其至理,言佛有三身,从佛菩萨的角度而言,即一体赅三用;从众生的'角度来看,则是根据人智之高低所能契会之境而加以区分。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顿悟入道,转识成智,不必不闻不见、屏绝外缘,知见已入佛地。缘此时所见所想已异于凡夫之妄见妄想。正如莲池大师注曰:“曹溪之不断百思想,明镜之不断万像也;今人之不断百思想,素慊之不断五采也。曹溪之对境心数起,空谷之遇呼而声起也;今人之对境心数起,枯木之遇火而烟。”
四. 六祖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心平、行直义指以平等性智、一行三昧来处事行事,则所念、所行皆符戒体。显教戒律以遮情为主,而密教戒律以表德为主。任何一位众生,无始劫以来轮回于六道当中,所造的业种无量无边储存于阿赖耶识当中。当善种、净种成熟时,表现于外即一切顺利、吉祥如意;发心向善,走学佛的道路等等;而当恶种、染种成熟时,表现于外即发生灾难、疾病等等不如意的事;甚至自甘下流,腐化堕落等等。行者通过修持,清除阿赖耶识当中的染种、恶种,令净赖耶识,使佛性渐渐辉耀于心,及至菩提心修习成就,自然所做一切皆善,皆符正理。行者修行工夫至此,则姑无论身处何种环境,身份为何,皆能随宜处世——在家则能孝养父母,怜爱亲友,尊长敬幼,忍让谦和;在外则能勤奋工作,服务社会,利益大众。若未能坚持如法修持,不断清除阿赖耶识中积存的业种,则姑不论其身份为何,身处何所,当恶种、染种成熟时,就会产生很多烦恼,而难以自拔,甚至造成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因此,修习禅学对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泰民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篇4:六祖坛经语录摘选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六祖坛经》
附:
最新佛语经典语录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佛学经典语录语句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佛家经典禅语
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禅语,无论你信佛还是不信,都可依此来照见自己内心,纯净的自己。至少能让自己心灵能够平静,常有敬畏之心,常有感恩之心,常有仁爱之心。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佛学经典语录
1、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2、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3、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5、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篇5:六祖坛经语录摘选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坛经》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既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坛经》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六祖坛经》
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见闻之所不及。即文字语言,徒劳设施也。
《六祖坛经》
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六祖坛经》
篇6:六祖坛经经典禅语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3、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4、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5、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既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6、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7、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8、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9、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10、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11、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12、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13、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14、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15、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离自性。
16、不思善,不思恶,此刻那个是你本来面目。
17、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18、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19、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20、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
21、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22、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23、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24、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见闻之所不及。即文字语言,徒劳设施也。
25、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拓展:
法句经禅语28句
1、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2、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
3、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4、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怖;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恐怖。
5、是以莫造爱,爱憎恶所由。已除缚结者,无爱无所憎。爱喜生忧,爱喜生畏;无所爱喜,何忧何畏。
6、不矜而行,终累大德。
7、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
8、莫学小道,以信邪见;莫习放荡,令增浴意。
9、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是为最吉祥。
10、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11、先学自正,然后正人。
12、无病罪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
13、敏学摄身,常慎思言。
14、毒无过怒。
15、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由何乐!
16、恶行危身,愚以为易,善最安身,愚以为难。
17、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18、爱意不尽除,辄当还受苦。
19、若人寿百岁,远正不持戒,不如生一日,守戒正意禅。若人寿百岁,邪伪无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学正智。
20、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21、若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亦不祷词神,是为最吉祥。
22、若人怀有是心,怨恨不得止息。若人不怀是心,怨恨自然止息。
23、应伐欲稠林,勿伐于树木。从欲林生怖,当脱欲稠林。
24、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矫箭,木匠之绳木,善行者自御。
25、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26、全被人诽者,或全被赞者,非曾有当有,现在亦无有。
27、.善哉制于眼。善哉制于耳。善哉制于鼻。善哉制于舌。
28、现世此处乐,死后他处乐,作诸善业者,两处俱受乐,见自善业已,他乐他极乐。
篇7:《六祖坛经》主要讲了什么?
《六祖坛经》主要讲了什么?
《六祖法宝坛经》是一部阐述人人真心本性的重要经典,它指出我们真正的生命,因此,也可以说是一部充满生命智能的宝典。
在禅宗庞大的典籍中,《六祖法宝坛经》被视为是一部无上的宝典,在中国佛学思想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力量;宋明两代理学家的语录,也深受此《坛经》影响。因此,《坛经》不但在佛教里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尤其将之与《论语》、《孟子》等书并列为探索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更是禅学的伟大著作。西方人瓦茨氏(Alan Watts)认为《坛经》是“东方精神文学的最大杰作”。
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日,学禅已蔚为世界潮流,例如在美国,“禅”被列为训练太空人的课程之一,因为到了太空,必须停留一段相当长的时日,如果没有禅定的力量,寂寞无聊的时间不容易打发。禅是什么?禅是不立文字,禅是言语道断,禅是自然天成的本来面目,禅是我们的本心自性。禅不是出家人的专利,也不是只有深山古刹里的.老和尚才参禅入定,因为禅就是佛性,所以人人都可以参禅。
禅有无限的意义,无限的内容,无限的境界,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点禅的素养,对于自己心境的拓宽,精神的升华,人格的培养,心物的调和,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一句难堪的言语,一个尴尬的动作,一段不悦的往事,在禅的洒脱、幽默、勘破、逍遥之中,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因此,禅之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六祖法宝坛经》是一部阐述人人真心本性的重要经典,它指出我们真正的生命,因此,也可以说是一部充满生命智能的宝典。全书一共分为十品,各品要旨分别陈述如下:
第一《行由品》,是六祖大师自述他的身世,以及求法、得法乃至弘法的种种历程,也是本经的序分。
第二《般若品》,记述六祖应韦刺史的请益,而为大众开演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法义,谓“若识得自性般若,即是见性成佛”。这是《六祖坛经》最重要的一品,本品将禅的价值、意义发挥得非常透彻。
第三《决疑品》,记述六祖大师为韦刺史解释达摩祖师何以说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了无功德以及念佛往生西方的疑问,并以《无相颂》揭示在家修行法。
第四《定慧品》,集录六祖大师为大众开示“定”与“慧”体用不二的法义。也就是说明曹溪的修行法门是以定慧为本,而定慧是一体的,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又说此修行法门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第五《坐禅品》,记述六祖大师为闻法的大众开示修习禅定不是在着心、着静和不动上修行。坐禅的意义是: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禅定是: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因此,我人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第六《忏悔品》,收录六祖大师为来山听法的广韶及四方士庶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及“无相忏悔”,说明忏悔、四弘誓愿、无相三归依戒等意旨。
第七《机缘品》,汇录六祖得法后,在曹溪弘化时,与无尽藏、法海、法达、智通、智常、志道、行思、怀让、玄觉、智隍等各方学者师资投契的机缘。
第八《顿渐品》,乃六祖大师为神秀的门人志诚禅师开示“南能北秀”二人所教示戒定慧的差异。因旨在叙说“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第九《护法品》,记载神龙元年(公元七五年)则天太后及中宗下诏迎请奖谕六祖大师的经过,也就是说明当时朝廷尊崇六祖及拥护佛法的情形。
第十《付嘱品》,是说六祖大师临涅槃时,教导弟子如何举用三科三十六对来说法,才不致失却顿门禅宗的宗旨,并记六祖迁化前后的经过情形。
在开始讲述《坛经》的十品经义内容之前,先就本经的思想源流、历史价值、版本……等等,加以说明、分析,归纳出下列十项,方便大家对《坛经》有个初步的认识。
篇8:《六祖坛经》读书笔记
《六祖坛经》读书笔记
《六祖坛经.行由品第一》讲述了慧能从一个砍柴的樵夫到开悟成佛的过程。在这一品中提到了与慧能打交道的九个人,从慧能与这九个人的交往,可以品出一些味道。
第一个人——念《金刚经》的人
慧能出身很苦,三岁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无力供他念书。慧能长大以后砍柴为生。有一天他到一家送柴,刚刚走出大门,遇见一个念佛经的人。慧能听他念的经文,心里就感到有所领悟。慧能就问那个人念的是什么?那人回答说:“《金刚经》。”慧能又问他从哪儿来,怎么会修持这部经典。那人回答说:“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那个寺院是五祖弘忍大师在主持教化,门人有一千多,我到寺院中敬礼朝拜,听讲领受了这部经典。大师经常劝谕僧俗两众,只要修持《金刚经》,就能够发现自己的佛性,当下成佛。” 这个人与六祖慧能擦肩而过,这擦肩而过亦是一种缘分,把慧能引上了学佛之路。
第二个人——慧能的恩人
慧能下决心学佛之后,有一个后顾之忧——老母亲生活还没有安排好。这时候有一个人拿出十两银子给慧能,让他拿去做老母亲的衣食赡养费。这个人对慧能也很重要,解决了他学佛的后顾之忧。十两银子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这个人也是慷慨大方之人。不过有人对此事表示怀疑,说《敦煌本》没有写客赠银两安置老母的事,从《惠昕本》开始才加上这一情节的。不管哪个本子写上的,能想到老母亲的安置,也是佛教的慈悲。
第三个人——五祖弘忍
慧能经过三十多天的跋涉见到五祖弘忍,这次见面是中国佛教界的重大事件。五祖弘忍慧眼识才,在慧能来到寺里仅仅八个月的时间,仅凭慧能的一个偈子,就把佛法、衣钵传给六祖慧能。五祖不仅具有超级的智慧,还有非凡的决策能力。有了这次交接班,才有了中国禅宗的发扬光大,这是中国佛教“本土化”的开始。
第四个人——一位行者
五祖打发慧能到后院干活,这是寺院的规矩,新来到的都要从干粗活开始,对僧人来说是磨炼意志、学习规矩的阶段,对寺院来说是考察修行者的品行、智慧的阶段,也是和尚们晋升起步的台阶。慧能遇见的第四个人是一位行者,这是寺院内一位管理杂务的中层干部,他分派慧能劈柴、踏碓舂米。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寺庙里也分三六九等,也有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区分。现在中国寺庙管理最好的,也是最有争议的是河南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用经营的理念办寺庙,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没的说,但符合不符合佛法,佛教内外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佛教教派甚多,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来评判,只好让时间来检验了。
第五个人——一位未正式出家的童子
有一天这个小童从碓房门前经过,一边走一边唱诵神秀的偈语。慧能一听,就知道这篇偈子没有认识佛的本性,虽然慧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导,但已经听懂了这首偈语的大意,就问小童说:“你念诵的是什么偈子?”童子回答说:“你这獦獠哪儿知道,(像寺里的其他人一样小童没有把慧能放在眼里,童言无忌直接表达出来。)弘忍大师想把衣钵法教传承下去,让众门人都作偈语给他看,如果能觉悟大意,就把衣钵法教传给他,作第六代祖师。神秀上座在南边廊壁上写了这篇揭示万物无相的偈语,大师让众人都来唱诵,按照这篇偈子来修持,以免堕落三恶道,照这篇偈子修持,可以获得大好处。”慧能说:“我也要念诵这篇偈语,好结下辈子的佛缘。上人(慧能蛮谦虚的),我在这儿踏碓舂米已经八个多月了,从来没有到前面法堂去过,希望上人能引导我到偈语前礼拜。”我想童子听到“上人”一定非常受用,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引导慧能到前堂去了。
第六个人——江州别驾张日用,
张日用正好在神秀题的偈子旁边,慧能央求他:“我不识字,请上人给念一念。”张日用高声朗诵神秀的偈语。慧能听了以后说:“我也有了一篇偈子,希望别驾替我写到壁上。”别驾说:“你也能作偈语?这种事可是少有。”张别驾也难免脱俗,从心底里瞧不起慧能,于是慧能就教导了他一番话:“要想学最高的智慧,就不能轻视初学的人。最下等的人也许有最上等的智慧,最上等的人也许会埋没智慧。如果轻视初学的人,就有无限大的罪过。”别驾知道自己理亏,悻悻地说:“你念你的偈子吧,我替你写。但如果你将来得到佛法,首先要超度我,可别忘了我这句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俗人就是俗人,张日用作为一个佛法的初学者得失心还蛮重的,不忘付出之后的回报,真是“不图三分利,不起早五更。”呀。
慧能念出那篇惊动佛学界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别驾把偈子写在廊壁上,众门徒看了都很吃惊,没有不感叹:“看来不能以貌取人,他来的时间还不长,怎么就成了肉身菩萨了!”
第七个人——和尚慧明
这是慧能最危险的一次相遇,慧能辞别了五祖,一直往南走,走了两个月,来到大庾岭。东禅寺的和尚得知衣钵被慧能拿走之后,几百个和尚追了过来,想抢夺证法的袈裟和钵盂。其中一个僧人叫惠明,出家前当过四品的将军,性格行为粗暴。慧明既然当过将军,古人云:“一将成名万骨枯”,想必他曾经杀人如麻,不知为何放下屠刀皈依佛门。可能是修行力度不够,火爆脾气未改。他跑在众人的前面,赶上了慧能。慧能看来者不善,就把袈裟和钵盂放在一块大石头上,隐身在草丛林莽之中。惠明赶来,拿不动袈裟钵盂,(这里有神话的色彩)马上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转变态度,高声喊道:“行者啊,行者啊,我是为佛法来的,不是为袈裟来的。”慧能见状,从隐身处走出来,在盘石上打坐。打坐的目的是形成一种气场,在气势上压住慧明。惠明向慧能行礼说:“请行者给我讲解佛法。”慧能说:“你既然是为佛法而来,你现在就静下心,杜绝一切俗缘,一点俗念也不要产生,我就给你讲说佛法。”惠明沉思静默了很久,慧能对他说:“不思想善,也不思想恶,此时此刻,不就是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吗?”惠明立刻觉悟。他又问慧能:“除了刚才说的密语密意外,还有别的密意吗?”慧能说:“我对你说了,就不再是秘密了。你如果能用它来观照自己,秘密就在你那儿了。”惠明说:“惠明虽然在黄梅修行,却并没有省察到自己的本性。今天承蒙您指导教诲,好像人喝水一样,冷和暖只有自己知道。现在您就是我的师傅。”慧能四两拨千斤,化解了这次危机。
第八个人——一群猎人
慧能后来到了曹溪,又被恶人寻找追逐,于是躲到四会,与猎人为伍以避难,经常随机给猎人们讲说佛法。猎人们常让慧能看守捕获猎物的网罟,慧能每见到活猎物误入网罟,就放走它们。每到吃饭的时候,慧能把素菜放在猎人们的肉锅里捎带煮熟。有的'人问慧能为什么不吃肉,慧能就回答:“我只吃肉边的素菜。” 过了十五年,慧能觉得危险已经解除,到了该弘扬佛法的时候了,就走出山林,直奔广州法兴寺。
第九个人——印宗法师
在法兴寺印宗法师正在讲解《涅槃经》。当时有风吹动了旗幡,一个僧人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僧人说是旗幡在动,争论不休。慧能就参与讨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幡动,是诸位仁者的心在动。”所有在场的人都被慧能的话震惊了。印宗把慧能请到上座,详细询问慧能佛法的深奥含义,他见慧能回答时言语简洁理当,不受经典字句的拘束。印宗说:“行者一定不是普通人,早就听说黄梅的袈裟佛法都传到岭南来了,是不是就是行者你呢?”慧能回答说:“不敢当。”印宗闻到再行敬礼,请求慧能把五祖传授的袈裟和钵盂拿出来给大众观看。印宗又问慧能:“黄梅的祖师在付托传法时,有什么指示教诲?”慧能回答说:“倒也没有什么指示教诲,只是说要认知自己的本性,并不说禅定、解脱的方法。”印宗问:“为什么不说禅定、解脱的方法呢?”慧能回答说:“因为禅定和解脱是两种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印宗听了慧能的回答,合掌作礼说:“我讲的经就像瓦砾,而您的讲论就像真金。”印宗为慧能剃发并拜为师,慧能开始在法兴寺讲授东山法门。
人生在世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人际交往的能力叫“情商”。六祖不仅智商非凡,情商亦了得,凡夫俗子在《六祖坛经》中也可以学到很多与人打交道的学问。
六祖对不同的人都能保持一种“平常心”,谦虚、和气、低调、温雅是六祖为人处世的主色调。面对印宗的尊敬回敬“不敢当”,对小童子口称“上人”,与猎人共同生活十五年,对五祖也不曲意迎合,当五祖要“度”他的时候,他提出:“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六祖对不同的人又能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同样是小瞧他的人,对小童子微微一笑不作计较,对张别驾就说出“最下等的人也许有最上等的智慧”的大道理。同样是讲解佛法,对慧明讲得鞭辟入里,使其心服口服,对猎人点到为止,并不强行灌输。同样面对寺庙主持,对五祖小心翼翼地讲述自己对《金刚经》的理解,是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对印宗讲解佛法口若悬河,以取得对方的信任。初到东禅寺听从分配到后院劈柴舂米,同样,初到法兴寺就讲出“仁者心动”高屋建瓴的宏论。
六祖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有自己的底线,同时又不强加于人。和猎人一起吃饭只吃锅里的素菜,对大快朵颐的猎人也能心理相容。对慧明的错误行为,先避其锋芒,后循循善诱,终于使其膜拜脚下。作为寺庙底层的杂役勇于挑战地位比自己高、学问比自己大、资历比自己深的神秀,同时不说一句贬低神秀的话。作为没有剃度的和尚敢于参与高僧们“风动幡动”的大讨论,只讲自己的心得,不批判别人的观点。该讲的话一定要讲,恰到好处地兼顾到了场合、分寸和效果,六祖大智慧呀!
初读《六祖坛经》给我的体会是,高人自有高明之处。《六祖坛经》可以是一个人一辈子修行的教科书。就是不以研习佛法为目的,用世俗的观点读一读《六祖坛经》,学习修身养性、学习思维方法、学习为人处世,也会收入颇丰的。
篇9:《六祖坛经》大义
《六祖坛经》大义
六祖不识字,在他一生中所说法,只是口讲给人听,今此一部《六祖坛经》之所有文字,乃是他门人之笔录,他门人也把六祖当时的口语,尽量保持真相,所以《六祖坛经》乃是中国第一部白话作品。
在后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两大伟人,对中国文化有其极大之影响,一为唐代禅宗六祖慧能,一为南宋儒家朱熹。六祖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卒于玄宗先天二年,当西历之七世纪到八世纪之初,距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朱子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六年,当西历之十二世纪,到今也已七百八十多年。慧能实际上可说是唐代禅宗的开山祖师,朱子则是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一儒一释开出此下中国学术思想种种门路,亦可谓此下中国学术思想莫不由此两人导源。言其同,则慧能是广东人,朱子生卒皆在福建,可说是福建人,两人皆崛起于南方,此乃中国文化由北向南之大显例。言其异,慧能不识字,而朱子博极群书,又恰成一两极端之对比。
学术思想有两大趋向互相循环,一曰积,一日消。孟子曰:“所存者神,所过者化。”存是积,化是消。学术思想之前进,往往由积存到消化,再由消化到积存。正犹人之饮食,一积一消,始能营养身躯。同样,思想积久,要经过消化工作,才能使之融会贯通。观察思想史的过程,便是一积一消之循环。六祖能消能化,朱子能积能存。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融合,如乳投水,经慧能大消化之后,接着朱子能大积存,这二者对后世学术思想的贡献,也是相辅相成的。
自佛教传入中国,到唐代已历四百多年,在此四百多年中,求法翻经,派别纷歧。积存多了,须有如慧能其人者出来完成一番极大的消的工作。他主张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直截了当的当下直指。这一号召令人见性成佛,把过去学佛人对于文字书本那一重担子全部放下。如此的简易方法,使此下全体佛教徒,几乎全向禅宗一门,整个社会几乎全接受了禅宗的思想方法,和求学路径,把过去吃得太多太腻的全消化了。也可说,从慧能以下,乃能将外来佛教融入于中国文化中而正式成为中国的佛教。也可说,慧能以前,四百多年间的佛教,犯了“实”病,经慧能把它根治了。
到了宋代,新儒学兴起,诸大儒如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诸人,他们都曾参究佛学,其实他们所参究的,也只以禅宗为主。他们所讲,虽已是一套新儒学,确乎与禅宗不同。但平心而论,他们也似当时的禅宗,同样犯了一个虚病,似乎肚子吃不饱,要待朱子出来大大进补一番。此后陆、王在消的一面,明末顾、王诸大儒,在积的一面。而大体说来,朱子以下的中国学术界,七八百年间,主要是偏在积。
佛教有三宝,一是佛,一是法,一是僧。佛是说法者,法是佛所说,但没有了僧,则佛也没了,法也没了。佛学起于印度,而后来中断了,正因为他们没有了僧,便亦没有了佛所说之法。在中国则高僧大德,代代有之,绵延不绝,我们一读历代高僧传可得其证,因此佛学终于成为中国文化体系中之一大支。而慧能之贡献,主要亦在能提高僧众地位,扩大僧众数量,使佛门三宝,真能鼎足并峙,无所轩轾。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当前的社会,似乎在传统方面,已是荡焉无存,又犯了虚病。即对大家内心爱重的西方文化,亦多是囫囵吞枣,乱学一阵子,似乎又犯了一种杂病,其实质仍还是虚病。试问高唱西化的人,哪几人肯埋首翻译,把西方学术思想,像慧能以前那些高僧们般的努力,既无积,自也不能消。如一人长久营养不良,虚病愈来愈重。此时我们要复兴中国文化,便该学朱子,把旧有的好好地积存。要接受西方文化便该学慧能,把西方的'能消化融解进中国来。最少亦要能积能存。把西方的移地积存到中国社会来,自能有人出来做消化工作。到底则还需要有如慧能其人,他能在中国文化中消化佛学,自有慧能而佛学始在中国社会普遍流传而发出异样的光彩。
讲佛学,应分义解、修行两大部门。其实其他学术思想,都该并重此两部门。如特别着重在义解方面而不重修行,便像近世中国高呼西化,新文化运动气焰方盛之时,一面说要全部西化,一面却又要打倒宗教,不知宗教亦是西方文化中一大支。在此潮流下,又有人说佛教乃哲学,非宗教,此是仅重义解、思辨,却蔑视了信奉修行。两者不调和,又成为近代中国社会一大病痛。
稍进一层讲,佛教来中国,中国的高僧们早已不断在修行、义解两面用力,又无意中不断把中国传统文化渗进佛教,而使佛法中国化。我且举一慧能以前的竺道生为例。竺道生是东晋南宋间人,他是第一个提倡顿悟的。所谓“顿悟”我可简单把八个字来说,即是:“义由心起,法由心生。”一切义解,不在外面文字上求,都该由心中起。要把我心和佛所说法迎合汇一,如是则法即是心,心即是法,但须悟后乃有此境界,亦可谓得此境界乃始谓之悟,悟到了此境界,则佛即是我,我即是佛。信法人亦成了说法人。如竺道生说一阐提亦得成佛,明明违逆了当时已译出之《小品泥洹经》之所云。但竺道生却说,若我错了,死后应入拔舌地狱;若我说不错,则死后仍将坐狮子座宣扬正义。此后慧能一派的禅宗,正是承此“义由心起,法由心生”之八字而来。
此前佛门僧众,只知着重文字,宣讲经典,老在心外兜圈子,忽略了自己根本的一颗心。直到不识一字的慧能出现,才将竺道生此一说法付之实现,固然竺道生是一博学僧人,和慧能不同,两人所悟亦有不同,然正因为竺道生之博学,使人认为其所悟乃由一切经典文字言说中悟,惟其慧能不识一字,乃能使人懂得其悟乃不自一切经典文字言说中悟,而实由心悟,而禅宗之顿悟法乃得正式形成。
今天我将偏重于慧能之“修”,不像一般人只来谈他之悟。若少注意到他的修,无真修,又岂能有真悟?此义重要,大家应注意。慧能是广东人,在他时代,佛法已在中国渐渐地普及民间,佛法从两条路来中国:一从西域到长安,一从海道到广州。当慧能出世,在广州听闻佛法已早有此机缘。
据《六祖坛经》记载,慧能是个早岁丧父的孤儿,以卖柴为生,他亦是一个孝子,以卖柴供养母亲。一日背柴到城里卖,听人念《金刚经》,心便开悟。此悟正是由心领会,不藉旁门。慧能便问此诵经人,这经从何而来,此人说:是从湖北黄梅县东山禅寺五祖那里得来。但慧能身贫如洗,家有老母,要进一步前去听经是不易之事,有人出钱助他安置了母亲,独自上路前往黄梅。我们可说,他听到其人诵《金刚经》时是初悟,此后花了三十余天光阴从广东到黄梅,试问在此一路上,那时他心境到底如何?他自然是抱着满心希望和最高信心而前去,这种长途跋涉的艰苦情况,无疑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可想知他在此三十余天的路程中,实有他的一番修,此是真实的心修。
到了黄梅,见到五祖弘忍,弘忍问他:“你何方人,前来欲求何物?”他说:“惟求作佛,不求余事。”这真是好大的口气呀!请问一个不识字人如何敢如此大胆?当知道这正与他三十余天一路前来时的内心修行有大关系,不是临时随口能出此大言。他那时的心境,早和在广东初闻诵《金刚经》时,又进了一大步,此是他进一步之悟。
当时弘忍再问:“你是岭南人,又是獠猖,若为堪作佛?”他答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獠猖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此一语真是晴天霹雳,前无古人,想见慧能一路上早已自悟到此。在他以前,固是没有人说过,在他之后,虽然人人会说,然如鹦鹉学舌,却不能如慧能般之由心实悟。弘忍一听之下,便知慧能不是泛泛之徒,为使他不招意外,故将明珠暗藏,叫他到后院去做劈柴舂米工作。慧能眼巴巴自广东遥远来黄梅,一心为求作佛,却使他去厨下打杂做粗工,这是所为何来?但他毫不介意,天天在厨下劈柴舂米,此时他心境应与他到黄梅初见五祖心境又大不同,这些工作,好像与他所要求的毫不相干,其实他亦很明白,五祖叫他做此杂工,便正是叫他“修”,也便是做佛正法啊!
慧能在作坊苦作已历八个月,一天,弘忍为要考验门下众僧徒工夫境界,叫大家写一偈子,自道心得,大家都不敢写,只有首座弟子神秀不得不写,在墙壁上写一首偈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却又不敢直陈五祖,但已立时传遍了东山全寺,也传到了慧能耳中,慧能一时耐不住,也想写一偈,但不识字,不能写,只好口念请人代笔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又当知,此“本来无一物”五字,正是他在磨坊中八个月磨米中磨出来的,只此一颗清清净净的心,没有不快乐,没有杂念,没有渣滓,没有尘埃,何处再要拂拭?此正是慧能自道心境,却不是来讲佛法。此时则已是慧能到家之悟了。
五祖弘忍见了慧能题偈,对于他身后传法之事,便有了决定,他到磨坊问慧能:“米熟了没有?”答称:“早已熟了。”弘忍便以杖击碓三下,背手而去。有这老和尚这一番慈悲心与其一代宗师之机锋隐语,配上慧能智慧大开,心下明白。叫他劈柴就劈柴,教他舂米就舂米,不折不扣,潜心暗修,时机一到,便知老和尚有事要他去,他便于三更时分,由后门进入老和尚禅房,弘忍便把宗门相传衣钵付给与慧能,嘱他赶快离开黄梅以防不测,慧能说:深夜不熟路径,五祖遂亲自把他送到江边,上了渡船,离开了黄梅。我们读《坛经》看他们师弟间八个月来这一番经过,若不能直透两人心下,只在经文上揣摩,我们将会是莫明其妙,一无所得。由上说来,我们固是非常佩服六祖,亦不能不佩服到五祖。但五祖也不是一个博学僧人呀!
两个月后,六祖到了大庾岭,但在黄梅方面,衣钵南去的消息也走漏了,好多人想夺回衣钵,其中一个脚力健快,赶到大庾岭见到了慧能,所谓:善者不来,来者不善,这位曾经是将军出身的陈慧明追赶六祖的目的,无非是在衣钵上。即时六祖便把衣钵放置石上,陈慧明拿不动衣钵,转而请教六祖,问:“如何是我本来面目?”六祖说:“你既然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良久又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麽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慧明言下大悟。
这是《坛经》的记载,但以我个人粗浅想法,慧能本不该把五祖传授衣钵轻易交与慧明,可是逼于形势,又属不能坚持,所以置之石上,意谓:我并无意把衣钵给你,你如定要强抢,我也不作抗拒。另一方面的慧明,本意是在夺回衣钵,待一见衣钵置于石上,却心念一转,想此衣钵不好夺取,所以又转向他自己本来面目,这正由要衣钵与不要衣钵这一心念转变上来请问。若说衣钵在石上,慧明拿不动,似乎是故神其辞,失去了当时的实况,但亦同时丧失其中一番甚深义理,这也待我们心悟其意的人来善自体会了。我们当知,见衣不取,正是慧明心中本来面目,而慧能此一番话,则成为第一番之初说教。
慧能承受衣钵之后,又经历了千辛万苦,他自说那时真是命如悬丝。他是一不识字人,他在东山禅寺,也未正式剃发为僧,他自知不得行化太早,所以他只是避名隐迹于四会猎人队中,先后有十五年之久。每为猎人守网,见到投网的生命,往往会为它们放出一条生路。又因他持戒不吃荤,只好吃些肉边菜。慧能在此漫长岁月中,又增长了不少的潜修工夫。比之磨坊八月,又更不同。
后来到了广州法性寺,听到两个僧人在那里争论风动抑是幡动,慧能想,我如此埋藏,终不是办法,于是他上前开口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此语被该寺座主印宗听到,印师也非常人,早已传闻五祖衣钵南来,如今一听慧能出语,便疑他是受五祖衣钵的人。一问之下,慧能也坦白承认了。诸位又当知,此“仁者心动”四字,也并不是凭空说的,既不如后来一般禅师们之浪作机锋,也不如近人所想,如一般哲学家们之轻肆言辩。此乃慧能在此十五年中之一番真修实悟。风动幡动,时时有之,命如悬丝,而其心不动,这纯是一掴一掌血的生派经验凝炼而来。慧能只说自己心情,只是如实说法,不关一切经典文字。自五祖传法,直到见了印宗,在此十五年中,慧能始终还是一个俗人身份,还没有比丘的具足戒。自见印宗后,才助他完成了出家人和尚身份。此下才是他正设教度人的开始。
六祖不识字,在他一生中所说法,只是口讲给人听,今此一部《六祖坛经》之所有文字,乃是他门人之笔录,他门人也把六祖当时的口语,尽量保持真相,所以《六祖坛经》乃是中国第一部白话作品,宋朝两代理学家之语录,也是受了此影响。依照佛门惯例,佛之金口说法始称“经”,菩萨们的祖述则称“论”。只有慧能《坛经》却称“经”,此亦是佛门中一变例,而且是一大大变例,这一层,我们也不该忽略过。若说《坛经》称“经”,不是慧能之意,这又是一种不必要的解说。
我们必要明白了慧能东山得法此一段前后十六年之经过,才能来谈慧能之《坛经》。《坛经》中要点固多,但在我认为,所当注意的以下两点最重要。
其一,是佛之自性化。竺道生已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此佛性问题不是慧能先提出,慧能讲“心即是佛”,反转来说则成为佛即是心。此与竺道生所说也有些区别。慧能教我们见性成佛,又说言下见性,又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能含万法,万法在人性中。能见性的是我此心。故说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他说:但于此心常起正念,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又说:能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他强调自修心、自修身,自性自度。又说自修自成佛道,此乃慧能之独出前人处,亦是慧能所说中之最伟大最见精神处。
其二,是佛之世间化。他说“万法皆由人与”,“三藏十二部皆因人置”。“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欲求见佛,但识众生,不识众生,则万劫觅佛难逢”。这样讲得何等直截痛快!
总而言之,慧能讲佛法,主要只是两句话,即是“人性”与“人事”,他教人明白本性,却不教人摒弃一切事。所以他说:“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所以他又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又说:“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又说:“自性西方。”他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又求生何国?”又说:“心平何用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这些却成为佛门中极革命的意见。慧能讲佛法,既是一本心性,又不摒弃世俗,只求心性尘埃不惹,又何碍在人生俗务上再讲些孝悌仁义齐家治国。因此唐代之有禅宗,从上是佛学之革新,向后则成为宋代理学之开先,而慧能则为此一大转捩中之关键人物。
现在我再讲一则禅门寓言来作此文之结束。那寓言云:有一百无一失的贼王,年老预备洗手不干了,他儿子请老贼传授做贼技巧。某夜间,老贼带他儿子到一富家行窃,命儿上楼入室,他却在外大叫捉贼,主人惊醒,儿子无法,躲入柜中,急中生智,故自作声,待主人掀开柜门,他便一冲逃走。回家后,埋怨老贼,这时贼王却向他说,你可以单独自去作贼了。这是说法从心生,真修然后有直悟。牢记这两点,却可帮助我们了解慧能以下禅门许多故事和其意义之所在。
篇10: 《六祖坛经》读后感
《六祖坛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称《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元代宗宝编,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书中所强调的”顿悟“等观念,在我国佛教史与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六祖慧能不识文字,居岭南卖柴养母,因听路人诵《金刚经》心即开悟,遂至黄梅谒五祖弘忍。由此可见,六祖有佛缘,其悟性之高,非常人所能及也。慧能初见弘忍,弘忍问他:“你是哪里人?来此求取什么?”惠能答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馀物。”弘忍言:“你是岭南人,如何能作佛呢?”慧能对此的回答蕴含着深深的禅思,他说:“人有南北之分,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初出茅庐便有此惊人之语,弘忍不由对他另眼相看。弘忍此时已感觉到弟子中有人对衣钵的窥觑之心,有意保护刚刚入寺锋芒毕露的慧能,故意让慧能去做苦工,防止歹人伤害慧能。我想这也是弘忍禅师磨砺他本性的一种考验。
八个月之后,弘忍为选择禅宗下一任继承人,命弟子每人呈上一首偈语。神秀是众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已知神秀‘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两日后,慧能闻童子唱诵此偈,遂知神秀未能见性,请童子代书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徒众无不惊讶,弘忍恐人嫉妒而陷害慧能,故意讲偈语擦去,向徒众说:“亦未见性”。其实弘忍已是中意慧能,打算传其衣钵与慧能。第二天弘忍到厨房看慧能,问慧能:“米舂好了吗?”,慧能答:“早就舂好了,只是没有筛”。弘忍用拐杖在石鼓上敲了三下,慧能随即会意。夜里三鼓时分入室见弘忍。弘忍为慧能讲解《金刚经》,这是师徒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心灵的对话,又将达摩衣钵正式传给慧能。弘忍传法慧能时说:“?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此时的衣钵已经失去原有的意义,成为争端的目标,慧能亦为此逃避追杀隐居大庾岭,在猎人队伍中呆了。
唐高宗年间,慧能来到广州法胜寺(今光孝寺)。正好风扬起寺庙的旗幡,两个和尚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关于这一点可以理解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世事皆有心生。若无心你则不会感到什么了,心不动则天下万物皆静止;心一动,则无物不动。慧能的说法,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了住持印宗法师的关注和尊敬。不久,印宗法师为慧能剃了度,并拜慧能为师,此时慧能才算正式出家。次年,慧能离开法胜寺,北上到南华寺开山传法。之后慧能并未传其衣钵与继任者,坛经记载太极二年七月一日,慧能招集诸弟子说:“八月份我将离开人世,有何疑问,尽早相问”。弟子法海问:“师傅圆寂后衣钵将付何人?”,慧能答:“我一生说法尽录在《法宝坛经》,你们依此传教,不需衣钵。且你们信根淳熟,堪任大事,只传法,不传衣。”弘忍也许亦能明白禅宗他日在慧能手中定能绽放出洁白的莲花,无需着相衣钵。
事实确是如此,慧能以一盏孤灯照亮后世凡人。禅宗因慧能发扬光大、开枝散叶,可以说慧能是禅宗的集大成者。慧能与先哲孔子、老子,并称为“东方三圣人”。六祖慧能被视为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塑像与孔子像、老子像一并矗立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中。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一思想与《涅盘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众生生而平等,众生的本性皆是佛性,佛性是本来清净的。而佛永远存在,亘古不变,就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有等差,性无等差,唯论见性,不论身处滚滚红尘,还是密林深处,只须心无一物,红莲终会绽放。我心安处,即是天堂。
一切众生都希望快乐的活着,但为何烦恼却是接踵而至,我们总会感到人生充满了烦恼忧愁。坛经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着太多的“无明”,是由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净而产生的,这六根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四大(地、水、风、火)假合而成,是虚幻不真实的,而我们众生则视此假身为真身,视虚幻为真实,本末倒置,心随物转,因而产生诸多烦恼。六根不净,使我们陷入诸多烦恼之中,心随境迁,为诸多琐事所困扰,有时不免会感到生活迷茫、空虚、没有意义。由于无始劫以来积业成因,造就了烦恼的果,要想重新找回自己的本心,就要在烦恼中磨练自己,体察自己本身清静快乐的本心。抛开心灵深处的无明,抛开一切我见、执见,智慧之光就会从本心升起,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
篇11: 《六祖坛经》读后感
最早读《六祖坛经》是20xx年8月,在北京潭柘寺,一共50多人一起共修,现在想来甚为怀念,为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林中的蝉鸣,不时传来的'鸟叫声,盛夏的骄阳,寺里却独有一种宁静的清凉。一共九天的时间,每天都是晚上两个小时共读《坛经》,郎朗读经声,在黑暗的夜空中闪闪放光。
如今一晃已近八年过去了,期间对于《坛经》也曾经一读再读。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读了。行由品第一仍然让我很惊艳,在于惠能的智慧言行,当他初到五祖堂前,被五祖呵斥”汝是岭南人,又是獠,若为堪作佛?“他的回答是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就是这一句,已经再次震撼到我,正如释迦牟尼佛一手指天,一手之地所说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一样掷地有声,平等无二。这是何等的智慧心性才有的自信和自尊啊!不由得赞叹!复赞叹!虽然他大字不识一个,却没有任何的自卑,发自本心,出自本性的活泼泼的佛性禅性流露无疑。
还让我很有感觉的就是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轻拂拭,勿使惹尘埃”,第一次看到这个偈子就有喜欢的感觉。
惠能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让我倾心,拜倒,爱极!与内心很多的感觉非常相似相应,忽远忽近,若有若无,神龙见首不见尾,慨然长叹,心向往之。
师父在惠能偈基础上的阐发又是另一重境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无一物,处处惹尘埃”,如此意境,也是不可说,不可说!看看我们在红尘俗世中漂流浮沉的芸芸众生,哪个不是皆具如来智慧德相,都佛性圆满具足,却又在在处处,沾染招惹了多少的贪嗔痴慢疑,烦恼障碍迷惑啊!同时这些个尘埃原本也没有,只是借假修真,一旦勘破,呜呼哀哉,真的就是空空如也!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我们入梦太深,把梦当真,如此想来,只要看到这些尘埃,也就如白雪见日,化为无形了!这也是“烦恼即菩提”的转化吧!所以感恩所有的贪嗔痴慢疑,感恩所有的烦恼障碍迷惑,感恩所有的尘埃,如果没有这些,也就没有所谓的借假修真了。
惠能在五祖为其秘密讲法开悟后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从八年前初见的惊鸿一瞥,到之后不断读诵的反复玩味,到近几年在生活工作中的结合,尤其是与《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一书阅读并实修一年的相辅相成,让我越来越有感觉!星云大师在《六祖坛经》的一次演讲中所说六祖开创中国禅风,禅不离行住坐卧,禅就在日常呼吸吃饭睡觉以及工作和生活之中,本来就是活泼的新鲜的流动的,本来就是啊!丁愚仁师所传授的“知道有念,知道无念,知道就行”的咒语正是禅在日常生活中的最实用的妙法!还要继续使用,多用,时时处处使用!
此时此刻此人此文,也是尘埃,也无尘埃矣!
篇12:六祖坛经读后感
六祖坛经读后感
最近看了六祖坛经,读后有些心得,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六祖坛经》让我明白人人都有做佛的德性,人人都可能成佛的真理,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念费的信念和信心。其中“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尽在自性”。说到这里,我想问,既然佛性人人都俱备,人人都可以成佛,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受苦,不能成佛呢?当我读到: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我的理解就是,世人虽有佛性却不能成佛,长期受苦不能解脱,就是因为“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凡人太贪念遮掩了我们的清静佛性,使佛性无法显现,也无法成佛。从书中慧能的聪明、智慧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凡事都要有悟性要用智慧处理事情。不管修行学佛法不能离开现实生活,并且要有无念、不取不舍的真修,才无愧于六祖慧能大师的启发之恩。
书中提到“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我们知道,身处这个社会,有些人会很不快乐,当然不快乐有很多原因,但是总的不外乎就是烦恼。当遇到烦恼时,如果可以向书中所说的用智慧去解决,就不会一直烦恼。当然有些人的烦恼是因为心中有了不好的念头产生的,而克服的方法就是我们心中无时无刻都要有为人设身处地地着想,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能否保持一种善意的念头。
《六祖坛经》我至今没把它完全弄明白,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努力让自己的心灵纯净,使自己的头脑清醒,“一念至,念念俱至”、“眼观鼻,鼻观心,心如止水”。也许我没有从《六祖坛经》中读出什么深刻的人生哲学来,但是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真正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应该怎么样去读一本好书。()
篇13:六祖坛经读后感
惠能大师关于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说法今天再次读来,依然耳目一新,他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自净其心,心净即是佛土净啊!如其所说,西方极乐世界并非远离我们千百万个十万八千里那么遥远,只要一念清净,善心所现就是极乐世界,就是西方净土。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对此,我是有切身感受啊,当我在愤怒、生气、恐惧、害怕、担心、忧愁、痛苦、悲伤、绝望等等情绪中时,全世界都是黑暗无边,全身上下都很难受,心中种种的想法念头,都是负面的、带着强烈的批判与执着的,此时难道不是在地狱中备受煎熬吗?当我在开心、喜悦、快乐、幸福、和谐、美好、感恩、付出、富足等等情绪中时,全世界都是阳光明媚,全身每个细胞都感觉舒畅无比,心中诸多的想法念头都是正面的,带着浓浓的爱和感谢以及赞美,此时难道不是在天堂中尽享欢乐吗?
万法唯心造,心外无物,只是这个心,就含藏万法,包罗万象,千变万化,所以在《楞严经》中,佛陀对阿难有七处征心,破去阿难种种的心之所在,不在内,不在外,不在身中,不在身外等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谓须弥纳芥子,是多么不可思议啊!
在《大学》里开篇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是强调修心啊!心性的修炼,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步步前进,才能止于至善,达到这种最高的善的境界,也就是自净其意,依然是在心性上下功夫!
《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所说的无与有,与佛家所讲的真空妙有不是一回事吗?同时这个无与有也是玄之又玄的,无法用语言描述,勉强描述也只是标月之指,那个月亮究竟是什么,在哪里,只能我们自己亲自进入那个众妙之门一探究竟了。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从古圣先贤那里,儒释道三家所说的都是一个事情,只是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啊!此刻要深深感谢感恩我生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有着无数文化瑰宝的国家,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的珍宝啊,如果不是这些年开始一点点学习和探索,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人身难得,中土难生,佛法难闻,此生我都获得了,教我如何不感恩?
更加感恩的是惠能大师在这一品结尾的《无相颂》,完全是给我现在准备的,我接触佛法到今年也算有八年了,今天才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其中一二的意趣。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者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贤。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赞叹,赞叹,只是在家中,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好好做,好好修。
汗颜,汗颜,这些偈颂早在八年前就已经看到,听到了,却远远还没有做到!正如《中庸》中所说”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一样是修好自己的心,修正自己的行为,修炼自己的心性啊!
合十顶礼,六祖慧能大师!
篇14:六祖坛经读后感
这一品讲的是唐朝女皇帝武则天派内侍薛简迎请六祖惠能到朝中接受问道。惠能坚决地拒绝了。星云大师对惠能为什么拒绝的理由是这样解说的,第一,神秀当时在京城,北方有他足够,惠能要遵守忍大师的叮嘱在南方弘法;第二惠能大师对荣华富贵没有羡慕心,有的是出离心;第三惠能生在南方,身材矮小,北方人都比较高大,自己到北方后外表可能无法让人生起尊敬,对人不尊敬,对法也会不尊敬。因此不去京城。
因其拒绝进京,薛简就请教他指示心要,以便带回京城给武皇交差。
薛简问“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六祖的回答是“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妙哉,妙哉,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心悟是第一要义,行住坐卧都可以用功,去来自由,无拘无束,才是如来本意啊!简单明了,真正做到,殊为不易!叮嘱自己,好好修吧!
薛简问六祖何为大乘见解,六祖的回答是“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凡夫见二,智者了达”,佛法是不二佛法,我们往往因为处于这个二元世界,执着于对错,就什么都有对立,也才有了无穷无尽地竞争、论诤与战争!生活中不是如此吗?
在家里,夫妻之间对于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各有各的见解,我们常常要伴侣认同自己,同意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而恰恰伴侣要的也是这个,于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伴侣是错的,就开始了无休无止地辩论,讲道理,烦恼由此产生啊!如果按照六祖所说,我的想法是对的,伴侣的想法也是对的,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观点不同,实际上是对同一个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而升起的念头和想法而已。如此一来,所有的二实际上都是属于一的,是整体的一部分呀!
又想起大学开头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中讲“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查乎天地”,以及“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家庭真的是最好的道场,所有的人事物都只为度化我而来!所以惠能大师告诉我们,在家里也一样可以修行,圣人讲的都是一样的,殊途同归!
感恩,感恩,感谢,感谢,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又何曾生,何曾灭呢?
★ 《六祖坛经》大义
★ 六祖佛语经典语录
★ 读《坛经》有感
★ 佛性励志的句子
【六祖坛经经典语录(共14篇)】相关文章:
《坛经》思想对般若与佛性的会通2022-05-07
讲经的稿范文2022-12-22
佛教徒散文2022-10-24
学习那个版本的CAD比较好?2023-09-02
《金刚经》的三多2022-11-11
《坛经》中的理悟与事修2023-07-17
人生必读的励志书籍推荐10部2024-01-04
《六祖坛经·机缘·第七节》文言文及翻译2023-03-04
《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2022-04-30
敦煌本《坛经》前世今生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