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力资源特征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时间:2022-10-23 07:39:33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校人力资源特征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合集13篇)由网友“兔子战玫瑰”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校人力资源特征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校人力资源特征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1:高校人力资源特征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高校人力資源特征

高校人力资源虽然是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等服务方面的,但最为重要的仍然是高校教师,他们才是整个高校人力资源的核心力量,在此高校人力资源特征主要也是就高校教师这一主体来说的,这里的高校教师包括高校教学教师和高校科研人员,因为很多时候在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是相重合的。

高校教师的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优质性。也就是说高校老师一般都具备特殊的才能和创意,同质劳动力可以很容易被取代,而优质劳动力则很难。而在当今信息社会的洪流中,这种具有独特才能的优质人员则很难被替代,况且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技术研发人员所做工作能比普通工作者高出五倍或者更多,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的难以替代性。

高校教师的精神需求占据主导地位。高校教师的高素质和高独立性决定了他们向往宽松和灵活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时间,而不是被仅仅束缚在固定的工作内容上,渴望自己的劳动者成果被社会承认,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喜欢完成更具挑战性的工作追求,尽可能追求最完美的结果。

高校教师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再生性。高校教师即使能获得较高的学历或者职称,但是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有所创新,那么他的价值就会不断贬值。同时,高校人力资源也是一种可再生性资源,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通过对教师的培养而得到再生,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地培训和学习中慢慢提高的过程。

高教教师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难以用精确的尺度去评估。与其他工作不同,高校教师的老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创作过程中是无形的,没有固定的劳动步骤或规则,所以也无法精确地计算他们的成果。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高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为了激发高校人员的'活力和创造力,所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是集作业执行、制度规划和策略规划为一体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实际中,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并非如此,在实际操作和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管理现状与问题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在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一些有些方面仍然采用着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方法,在改革过程中,有些改革方法治标而不治本,缺乏创造性的改变。其一,仍然是采用“论级定薪”的做法,更多的强调学术创造的数量而非质量,可是学术创作和产品制造有着极大的不同,一篇好的论文或者著作可能需要较长的周期去孕育和完成它,在这样的要求下,很容易引发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学者在学术研究上发生急功近利滥发论文的现象。其二,教学考核的方法流于形式,科研工作或许可以以论文或者课题为考察内容,可是教学工作却更难以考察,“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正是这个道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成绩测评上,可是一些高校只重视教学数量和直接教学结果,使得教学工作考核不能切中教学的本质,自然有些偏颇的。其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长效机制不完善,一些高校的薪酬难以让一些年轻的、潜在的优质人才满意,那么当这些人一旦“功成名就”,第一个考虑不是留在本校而是“远走高飞”,去更高更好的平台。还有一些学校只重视物质待遇,过分强调金钱,而忽视了时和人才居住、发展、科研的人文环境,物质是用来吸引人才的目光,而人文环境则是留住人才的心。其四,作为学术与事业并存的权力机构,更多应该是以人才为主体的学术权利占主要地位,而在我国一些高校过分强调行政权力,在很多规章制度的施行时,无法完全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

2.管理对策

面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特征,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应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一,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长效机制,选拔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拔方式和多种招聘方式选拔人才,量中求质。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可以首先进行普遍培训,通过试用期后,再进行更为专业的培训。人才考核时不单单以文章数量定夺,而是以文章为主,在出勤、职责、职业道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其二,在高校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学校有法,教学有德,以人为本,解决教职工的最关注的问题,在管理上任人唯贤,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其三,从多方面调整高校人才资源结构,科学配置各方面人才,主要是在在年龄和职称上进行合理调整。

篇2: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传统人事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人事管理模式,它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在管理形态、职责性质方面都有其显著的特点。其管理效果是传统人事管理远不能及的。本文主要在管理方式、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人事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方式 区别

一、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事管理,就是人事关系管理,它是对人的协调、管理、服务的总和。通常意义下的人事管理包括了企业员工的招聘、录用、退休,员工的调配与日常管理,职称评定,工作成绩考核,工资等级核定等内容。传统人事管理“以事为本”,其管理体制基本属于“行政命令式”,即上级下达怎样的安排或命令,人事管理就怎样执行。岗位的设定一般都是事前编制好,然后选择合适人员到岗位上,管理人员基本没有主动发挥的余地,是一种被动式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科学地计划、组织、控制、指挥人力资源的开发、获取、利用、保持,使人力与物力达到并保持最优比例,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提高管理效能、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员工培训,并实施各种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员工录用、调配、培训教育、考核、职位分类、人力资源规划、定编定员等。

二、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传统人事管理的基础之上的,二者具有诸多共同点:第一,二者都是一种管理方式,都是适合于当时时代背景的.管理方式,并且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企业发展。第二,二者都是对人事关系的处理。第三,二者都是服务于企业管理的,尽管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管理者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理念的差异。传统人事管理将物质资源放在第一位。过于强调物资资源的利用,而将员工视为成本,员工开支计入企业成本,企业运作的目标是降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最关注的就是以最少的员工做最多的工作,产出最多的效益,因而企业会通过各种方法减少人力投资以降低人工成本。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将人力资源视作可持续开发的资源、企业发展的重要要素。将人力资源放在第一位,任何物质资源的重要性都不及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认为通过开发、管理人力资源,可有效提高人的价值,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员潜能的开发,它将人力使用视作一种投资行为,而非简单的人工成本。

2.管理内容的差异。人事管理的内容较为简单,主要包括人员招聘、分配以及日常管理环节的监督、指导,其组织编制相对固定,管理者仅需填补所需人力,即可形成办事组织,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完全得不到发挥。而人力资源管理除了包括人事管理的各项内容外,还包括了协调工作关系、规划工作流程、进行工作设计等内容,同时还注重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还会拓宽工作面、增加工作内容,让部门的管理职能得以发挥。

3.管理地位的差异。人事管理是功能性部门,其管理活动处于操作层和执行层,所以对综合素质、管理水平、专业知识、特殊才能的要求不高,更重视的是执行效率。人事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仅扮演着处理事务性工作、执行已制定政策、维持员工关系、薪资管理的角色。人力资源管理则处于企业的运作层和决策层,它是具有决策意义、战略意义的一种管理活动,在承担传统人事管理任务的基础上,还肩负着人力资源规划等重要任务。

4.管理模式的差异。传统人事管理是一种被动的、孤立的、静态的管理模式。它将有联系的各方面分割开来单独进行管理,致使管理出现脱节。人事管理简单地将人分配至各部门,各部门对其进行“切块式”管理,一味强调拥有,却不重视使用,致使出现了人才闲置、人才压制的现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对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有机结合人员的录用、培训、使用、考核、调动、奖惩、升级等环节,将其视作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管理。它打破了部门分割的局限性,将所有人员视作整体,统一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尽管人力资源管理源于传统人事管理,但二者在本质上有着显著差异。人事管理是旧体制、旧时代的产物,在新时期下,其弊病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所以必须要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改革,建设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将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要从理论、思想到方法、模式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J].华章,(22):4

[2]田玉新.浅议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8):32

[3]张润兴.论我国企业如何实现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跨越[J].商业时代,(14):89-90

[4]李君.浅论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人力资源管理,(4):59

篇3: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

企业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相结合,才能将核心价值观通过具体的管理行为相结合,真正很到员工的认同,并由员工的行为传达到外界,形成在企业内、外部获得广泛认同的企业文化,真正树立公司外部形象。

首先,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这要求企业在招聘面试过程中,根据分析人的性格特点及价值观念,与面试要求与标准的对照,将不合格的人卡在企业的大门之外,而选择对本企业文化认同较高的人员,保证了企业招收适合本企业文化的人。

其次,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穿于企业培训之中。这种培训即包括企业职业培训,也包括非职业培训。尤其是非职业培训,要改变以往的生搬硬套的模式,而应采取一些较灵活的方式,如非正式活动、非正式团体、管理游戏、管理竞赛等方式,将企业价值观念在这些活动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员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

最后,企业文化的要求要溶入员工的考核与评价中。大部分企业在评价员工时,以业绩指标为主。即使有些企业也提出德的考核,但对德的考核内容缺乏具体的解释,也缺乏具体量化的描述,使考核评价时各人根据各人的理解进行,并未起到深化企业价值观的作用。在考核体系内,要将企业价值观念的内容注入,做为多元考核指标的一部分。其中对企业价值观的解释要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来进行,通过对鼓励或反对某种行为,达到诠释企业价值观的目的。

二、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

企业文化理论所构建的人本管理思想体系,重要的价值不仅在于阐明了一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独特的文化方式,丰富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文化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融洽的科学的上下级关系,应是平等民主的。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认为,促使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劳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资方不能只将工人作为提高收益的工具来使用,而且要经营者关注工人的利益。惠普公司的总经理比尔认为:“我们公司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他“希望使公司建立在一支稳定而有献身精神的劳动力的基础上。”

第二,选择效益原则和人性原则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准确把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尊重人性的辩证关系。日本创造了二者较好统一的企业组织,形成了强烈的组织归属和团队意识,也是社会统一、国势繁荣的巨大源泉。

第三,树立人才价值高于一切的财富观。企业一切财富中,人是第一位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重要性。优秀公司管理的共同特征是把普通职工看作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根本源泉。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需要加强对技术价值的认识,但是在重视科学技术的同时,如果忽略了人力资源和人才群体对科技知识的主导作用,就无异于南辕北辙。

三、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制订一切制度的基础,而制度则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化。企业文化虽然还可以通过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来体现,但制度才是诠释和推动企业文化的主要力量。要使企业文化为员工所认同,必须有赖于制度体现一种“行为导向”的作用,比如:

1)招聘制度。招聘时根据应聘人员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否与自己企业的文化相吻合,来决定是否聘用。为什么有一些出色的员工在企业中总是适应不了,发挥不了?就是因为他们的个人价值观念与企业文化不相吻合。

2)绩效管理制度。在建立绩效考核时考虑体现对怎样一种行为的鼓励,在绩效管理系统中不但对结果、而且通过某些特定的指标来对行为加以评价。

3)薪酬制度。建立薪酬系统时应体现出向哪些岗位和员工倾斜,晋升时采用什么标准?对什么样的行为进行奖励并采取什么样的奖励方式。

4)培训制度。在培训、发展系统中,对怎样的员工加以培训,如何培训等。

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与制度建设融合在一起,才不是“为了文化而文化”,才不是只是为了塑造企业的特殊“个性”,而忽略了文化对企业经营的作用。也只有二者的融合,才能使员工心悦诚服地接受企业的行事法则从而产生一种“我们公司就是这样做”的自豪想法,营造一种具有向心力和约束力的文化氛围,使员工把个人奋斗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的价值。

1.人力资源与管理是什么?

2.人力资源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学习收获

4.我们该如何有效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5.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活动有哪些?

6.跪求一篇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完整论文

7.集广思意--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8.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及其各部分职能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篇4: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

企业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才能将核心价值观通过具体的管理行为相结合,真正很到员工的认同,并由员工的行为传达到外界,形成在企业内、外部获得广泛认同的企业文化,真正树立公司外部形象,

首先,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这要求企业在招聘面试过程中,根据分析人的性格特点及价值观念,与面试要求与标准的对照,将不合格的人卡在企业的大门之外,而选择对本企业文化认同较高的人员,保证了企业招收适合本企业文化的人。

其次,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穿于企业培训之中。这种培训即包括企业职业培训,也包括非职业培训。尤其是非职业培训,要改变以往的生搬硬套的模式,而应采取一些较灵活的方式,如非正式活动、非正式团体、管理游戏、管理竞赛等方式,将企业价值观念在这些活动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员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

最后,企业文化的要求要溶入员工的考核与评价中。大部分企业在评价员工时,以业绩指标为主。即使有些企业也提出德的考核,但对德的考核内容缺乏具体的解释,也缺乏具体量化的描述,使考核评价时各人根据各人的理解进行,并未起到深化企业价值观的作用。在考核体系内,要将企业价值观念的内容注入,做为多元考核指标的一部分。其中对企业价值观的解释要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来进行,通过对鼓励或反对某种行为,达到诠释企业价值观的目的。

二、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

企业文化理论所构建的人本管理思想体系,重要的价值不仅在于阐明了一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独特的文化方式,丰富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文化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一,建立平等的上下级关系,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融洽的科学的上下级关系,应是平等民主的。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认为,促使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劳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资方不能只将工人作为提高收益的工具来使用,而且要经营者关注工人的利益,

惠普公司的总经理比尔认为:“我们公司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他“希望使公司建立在一支稳定而有献身精神的劳动力的基础上。”

第二,选择效益原则和人性原则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准确把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尊重人性的辩证关系。日本创造了二者较好统一的企业组织,形成了强烈的组织归属和团队意识,也是社会统一、国势繁荣的巨大源泉。

第三,树立人才价值高于一切的财富观。企业一切财富中,人是第一位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重要性。优秀公司管理的共同特征是把普通职工看作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根本源泉。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需要加强对技术价值的认识,但是在重视科学技术的同时,如果忽略了人力资源和人才群体对科技知识的主导作用,就无异于南辕北辙。

三、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制订一切制度的基础,而制度则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化。企业文化虽然还可以通过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来体现,但制度才是诠释和推动企业文化的主要力量。要使企业文化为员工所认同,必须有赖于制度体现一种“行为导向”的作用,比如:

1)招聘制度。招聘时根据应聘人员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否与自己企业的文化相吻合,来决定是否聘用。为什么有一些出色的员工在企业中总是适应不了,发挥不了?就是因为他们的个人价值观念与企业文化不相吻合。

2)绩效管理制度。在建立绩效考核时考虑体现对怎样一种行为的鼓励,在绩效管理系统中不但对结果、而且通过某些特定的指标来对行为加以评价。

3)薪酬制度。建立薪酬系统时应体现出向哪些岗位和员工倾斜,晋升时采用什么标准?对什么样的行为进行奖励并采取什么样的奖励方式。

4)培训制度。在培训、发展系统中,对怎样的员工加以培训,如何培训等。

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与制度建设融合在一起,才不是“为了文化而文化”,才不是只是为了塑造企业的特殊“个性”,而忽略了文化对企业经营的作用。也只有二者的融合,才能使员工心悦诚服地接受企业的行事法则――从而产生一种“我们公司就是这样做”的自豪想法,营造一种具有向心力和约束力的文化氛围,使员工把个人奋斗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的价值。

篇5:人事与人力资源管理

几天前,参加一个人力资源沙龙,途中主办方让我谈一下人力资源和人事管理,现整理出来,与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分享。

在回答这个个问题之前,先看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人事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初级阶段(有时也作为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代称),是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通过科学的方法、正确的用人原则和合理的管理制度、流程,调整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的关系,谋求对工作人员的体力、心力和智力作最适当的利用与最高的发挥,并保护其合法的利益。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一般把人力资源管理分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

简单地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升级版”。人事管理是静止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动态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组织中的具体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与人事管理大体相似的职能,但由于指导思想的转变,造成了二者从形式、内容到效果上质的区别。

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点:一是管理对象相同,都是人。二是管理的某些内容相同,如薪酬管理、人员编制、调配、劳动安全管理等。三是有些管理的方法相同,如制度化管理、劳动纪律管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等。

不同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事管理重在管理,人力资源重在开发。人事管理以事为主,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人事管理中人是管理对象,人力资源中人是开发主体。人事管理注重硬件管理,人力资源注重软件管理。人事管理晋升重资历,人力资源管理讲竞争上岗,能者上,优胜劣态。人事管理职业发展方向是纵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讲的是全方位、多元化的职业发展。人事管理讲的是服从命令、听众指挥,人力资源管理重视沟通、协调、理解。人事管理以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为主,人力资源管理以扁平式的管理模式为主。

处于人事管理阶段的企业,人事部门的工作是被动的、例行的,如考勤、工资发放等,遇到问题平息了事。而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和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从资源开发、职工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角度,前瞻性地注意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技术更新、员工心态等,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进行挑战性的开拓。

总之,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次思想上的创新,它们的差别并非仅仅是形式的,而是有本质的区别。

区别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不单是称谓上的不同,它们代表了在对人的管理方面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从人事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是历史的必然。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要做大做强,打造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必须实现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向人力资本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迈进。

篇6: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摘要】企业文化重在建设。文章通过分析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选人、用人、育人过程中结合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真正形成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逐渐从管理科学丛林中分化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如何建设好企业文化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层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够清楚,使企业文化只停留在一些空架子上,仅作为一种向外界宣传的包装,没有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即使有足够的认识,但在建设上总是照搬照抄成功企业的方法与模式,缺乏创新;或者刻意创新,却没有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文章试图说明怎样有效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塑造和传播企业文化,真正把企业文化的建设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经营哲学,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的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信念、风俗习惯和传统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员工们的共同信念与价值观,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价值观的塑造激发员工使其有共同的价值观取向。

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它是一种管理理念,即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文化引导作为手段,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达到管理的效果。

二、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密不可分

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的联接点是人——这个企业中最大的财富。企业文化是人的观念层次上的一种群体价值观,它渗透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也反过来促进企业文化的生成、巩固与发展,二者有着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是企业中的最重要的资源,对人的管理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企业文化所提供的企业价值道德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仅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作中的精神与行为依据,同时又为企业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无形的,它将企业的观念、价值、制度、以一种权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输入给每一个成员,让他们遵从它,从而使企业获得一种整体凝聚力。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约束员工行为的非正式控制规则,令员工放弃一些不适宜的行为习惯和利益取向,员工最终共享统一的价值观、荣辱感和献身精神,企业的人际关系将更加融洽,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将得到更好地处理,企业文化的凝聚、规范和激励作用有了更加突出的体现。因此,通过或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应是企业管理层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另一方面,被企业文化所滋润、加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又会促进企业文化的营造。企业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精神固然是在一种文化环境、氛围中生成的,但最终必须内在化为职工的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才能实现。但这种内在化的过程是必须有一定外在形式作保障的,尤其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期。

总之,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的两个方面统一在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上,毕竟一切企业行为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但企业行为对人是有要求的,这些要求可以通过引进适合的员工和培育员工等途径来实现,这一实现是一个内在的'和外在的双重化过程,而这正好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两种企业行为的功能,二者的结合和相互促进必会造就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去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选人、育人、用人中塑造与传播企业文化,使员工了解、认同并遵循它,逐渐形成一种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有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最终也达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在企业价值观的指导下选人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企业在选人时就要将企业的价值观与用人标准联系起来,选好企业所需的人才。企业要在企业价值观的指导下制订招聘要求,在招聘甄选过程中要选择对本企业文化认同度较高的人员,对被聘者进行严格的培训和企业文化的传播,这样选择的人员既可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又可以减少企业人才的流失,尤其可以防止那些经过企业培育并在生产中获得较高技术的人员,最终因没有认同企业而“跳槽”。

(二)结合企业文化进行育人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让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真正的职业资格。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育人环节。培训不仅是包括使员工掌握基本的岗位、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将企业的价值观传达给员工,也就是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这是塑造企业价值观的关键步骤。培(下转第42页)(上接第22页)训是从思想上要用企业文化去整合和占领员工的思想,让所有员工都必须认可企业的企业文化,并用这种企业文化在现实中指导自己的行为,使员工自觉地把个人目标纳入到企业目标的轨道,激励员工的责任感。

因此,企业应全方位的重视企业文化的教育工作,并投以一定的人力、经费,要尽最大努力,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让他们真正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视野,不断进步。

(三)企业文化与用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用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的最大效能,绩效评估可作为衡量用人结果的标准。企业文化对业绩也有很大的贡献。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使全体员工团结一致的凝聚作用,使员工产生“认同感”,积极参加企业的事务,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还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结构,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从而提高企业业绩。

绩效评估的有效实施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调整员工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使他们在特定条件下采取正确行动,促进组织绩效的改进。设计绩效估评方案时,以定义绩效为基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为定义绩效确定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企业文化对绩效反馈的方式、重视程度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员工的评估体系内,将企业价值观念的内容注入,营造一个坦诚和信任的企业文化氛围,并建立健全奖励制度,作到遵守企业文化的人受到奖励,不遵守企业文化的人受到惩罚,通过奖惩的办法,使企业文化根植于员工的头脑之中。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正处在探索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及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只有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用企业文化理论进行管理,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秦海金.浅谈我国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J].市场研究,,(11).

篇7:薪酬制定与人力资源管理对策论文

摘要:薪酬管理决定着单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工作效益的提高,是一个单位稳定发展的必要管理手段。

通过薪酬管理的方式和方法的统一与提高,可以有效地配置单位人力资源,使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单位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 薪酬管理 员工 激励

1、薪酬管理综述

薪酬管理,就是单位管理者对本单位员工报酬的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

现阶段我国的薪酬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薪酬制度:薪酬不是纯粹的货币形式的报酬,它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激励。

二是宽带型薪酬结构:宽带的薪酬结构可以说是为配合组织扁平化而量身定做的,这种薪酬结构中工资的等级减少,而各种职位等级的工资之间可以交叉。

这样的薪酬方式根本上解决了等级多、薪酬差距小的现象。

三是“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方案:传统的、以等价交换为核心的员工薪酬管理方案,正在被“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以对雇员的参与和潜能开发为目标的管理方案所替代。

笔者主要对此类薪酬管理制度和方式进行探讨。

四是特殊化薪酬管理制度:主要是单位针对特殊人元制定的非普遍意义的薪酬管理制度。

五是选择性薪酬管理制度:即单位让员工在规定的范围内根据个人的岗位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薪酬方式的管理制度组合。

六是薪酬股权化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留住关键的人才和技术,稳定员工队伍。

七是团队化薪酬管理制度:以团队为基础开展项目,强调团队内协作的工作方式越来越流行,与之相适应,应该针对团队设计专门的激励方案和薪酬计划。

2、建立“人性化”薪酬激励管理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是合理借鉴国外薪酬管理先进理论,使薪酬管理理论在我国得以运用和发展。

在薪酬管理领域中,往往实务推动理论不断发展。

西方国家的薪酬管理实践比我国早,已比较成熟。

因此,要解决我国经济改革中的激励问题,就要不断借鉴国外有关先进理论。

尽快把我国的实际与现代管理思想融合,运用先进的薪酬管理理念带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进步和提高。

二是建立和完善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

目前我国各单位中,激励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并存在约束不力现象。

要积极探索建立一套适合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找到一种机制保证具有真正经营才能的人占据经营者岗位,使业绩与薪酬相匹配。

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以抑制经营者的道德风险行为,以薪酬管理作为突破带动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经济效率。

三是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以对员工参与和潜能开发为目标,建立相应的薪酬管理制度。

薪酬对于每个等级的员工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因为薪酬的高低首先是定位了个人的能力及所在单位的地位,薪酬高了代表公司认可其工作能力,而一旦公司认可了其能力,也就代表了此人的地位相对提高;其次薪酬的高低也影响着员工个人甚至员工家庭的物质水平,薪酬高了,其本人也是一种动力,其家人也会跟着深受其益。

所以人力资源的管理中薪酬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而薪酬因此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激励员工的办法和手段,将工资计划建立在薪酬、信任、缩减工资分类和基于业绩的原则上,目的就是通过加薪的激励成分,换取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和敬业精神,从而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而薪酬往往需要建立在业绩的基础上,所以,薪酬的阶梯提高也会相对大大提高单位的效益。

(1)公平的激励薪酬也是所有企业的每个员工的共同的要求,也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是企业薪酬得以运行的保证。

(2)把员工作为单位的主人翁,建立员工与单位同荣俱损的工资管理方案。

员工与单位其实是一种共荣俱损的统一关系,只有单位稳定和效益才能提供给员工更好的薪酬待遇和发展机会,员工的共同努力也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

(3)建立技能和业绩付酬机制。

现代单位要求的不是单纯的工作量,而是工作中真正有效的部分,也是企业是对每个员工实际能力的衡量,那么在此通过薪酬的激励体制,也会使员工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带给企业更多的业绩以及利润。

无论是员工体现价值还是单位要求都要通过技能与实际业绩来体现,所以业绩和技能应该是唯一衡量员工能力的标准。

(4)适当的增加员工薪酬方案中奖励和福利的比例。

因为基本工资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往往会让员工感觉是自己个人理所当然和习以为常的收入,而这样的习惯恰恰促使员工感觉没有了竞争力,也没有了动力,在员工心里觉得应该自己的基本工资应该比其他人多一部分才公平,因为身边同事能力确实比不上自己,这样的情况可以说在每个具备真正实力的员工心理一直存在,所以解决的方法就是建立两种甚至多种基本工资的方案,以业绩为阶梯基础;另外还增加奖励和福利在整个薪酬中的比例,能有效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5)使员工的基本薪酬部分处于变动中,稳定收入比重缩小,不稳定收入加大。

员工工资的浮动部分视其对单位效益贡献而定。

这样的薪酬对于员工来说更公平,更有挑战性,当然,对于确实没有实力的人来说确实是很失望,但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就是如此,能者生存,劣着淘汰。

(6)加大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者的工资收入的差距。

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同时让没有能力的人认识到与其他同仁的差距。

(7)工资标准在某一工资类别的不同等级中差距拉大。

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等级间的差距要更大,一般最高档与最低档相差一倍以上,范围增大和薪级增多,让每个员工都有广泛的提薪空间,从而起到薪酬激励的目的。

(8)职务和工资等级主要取决于本人的专业水平,随着技能水平的提高,职位和工资也会紧跟着相应上升,实际上是加大了工资中知识技能的含量,鼓励员工提高自身技术能力。

(9)将薪酬与员工的能力和绩效表现紧密结合。

四是实行透明化薪酬管理制度,透明化是单位内部公平性的体现,要充分发挥薪酬制度预想的激励作用必须实行薪酬管理透明化。

要在有形或无形中向员工传达公司的薪酬制度是透明和公平的。

每个有能力、要求上进的员工都可以享受到应有的薪酬,充分激励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透明化实际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基础上的,是对薪酬内部公平性管理水平的挑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做法:(1)让员工参与薪酬的制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除单位领导外,也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员工代表;(2)职务评价时,尽量采用简单方法,使之容易理解;(3)发布文件详细向员工说明工资的制定过程;(4)评定后制定的工资制度,尽可能不让员工产生误解;(5)让员工了解自己并帮助其共同提高,获取更高的报酬。

参考文献 :

[1]?薛香鱼.浅谈加强企业薪酬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4.

[2]?匡玲.企业薪酬管理分析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5)

篇8:薪酬制定与人力资源管理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同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人力资源竞争逐渐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想有效增强自身实力,增加市场占有比重,就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展开。

而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章在概述薪酬管理内容及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薪酬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并且重视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制度;考核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用越来越突出,薪酬不再只是人力成本的单向性支出,而是一种双向受益投资。

企业薪酬管理主要就是根据员工付出及其创造的价值,以薪酬方式回报给员工,以此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参加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作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薪酬管理内容及必要性

1.1薪酬管理内容

企业薪酬指的就是以货币为主要形式的回报,和员工付出及其创造价值呈现正相关。

员工创造价值越大,薪酬也就越高,相反就会较低。

企业薪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基本薪酬。

基本薪酬又称之为基本薪资,主要就是按照员工承担以及完成的工作内容,或员工具备完成工作的技能的一种稳定性回报。

基本薪酬具有基准性、固定性、常规性等特点,是员工收入的主要部分,也是其他薪酬计算的基础与前提。

二是奖励薪酬。

奖励薪酬又称之为奖金,是员工对工作超履职标准努力及贡献所给予的经济补偿。

篇9: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国家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这是大家的共识。

教育是基础的人才的培养,是文化知识的传播,包括品德的修养。从现代竞争意义上讲,教育主要体现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投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与方法的建立和灌输。就此而言,一个企业的关键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投资和其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关键的核心工作是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投资和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基础和必备条件。由此,我们能认识到一个企业的强盛,可以在多个方面体现,也可以在某一方面突出体现,但都离不开教育这个基础,离不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那就是人力资本的提升。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人力资源管理

1.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和理解。一个企业的基本核心又是什么呢?针对一个现代企业来说,想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取生存和发展,不形成企业自己特有的核心竞争力是难以持续存在的。在此我们先来认识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然后再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解释为企业的“一组先进技术和谐组合”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能力。这种竞争优势能力是指某一方面的,或是几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能力,从而奠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也就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依靠。

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组先进技术和谐组合”。指企业所能够运用生产经营投资建设中的各种技术,包括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先进技术、资本筹集和运用管理的先进技术,市场营销与管理的先进技术、产品开拓与服务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等相互之间的有效组合。不同企业的特点、人文环境和条件形成不同的有效组合,产生不同的市场竞争效应。当这种产生市场效应的有效组合,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并能持续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营业绩时,那么该企业就可以说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由于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一组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不同,便形成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在这形成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各种要素和能力、先进技术不断地与外部环境条件进行融合,一旦达成高效的的谐,即产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便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独特性,与竞争对手之间形成质的差别。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将核心竞争力组合到不同的创新中,构成新的创造 (组合创新)和发展基础,进而在某一领域内建立起自己强大的竞争优势。举例

2.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资源管理的关系。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分析,除企业所必须具有的物质资源条件外,企业首先要掌握在市场竞争中所需要的各种先进技术;其次企业要建立形成自己的独特管理与营销(包括服务)理念、良好的企业文化等企业人文环境条件;最后,通过企业所处的外部政策法律条件、市场经营条件等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与企业内部各种先进技术和资源要素进行和谐的有效的结合,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分析,第一,企业中的各类先进技术是要由企业的人来掌握的,这就需要企业一方面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培养掌握先进技术的人员,再一方面需要企业人员不断地再学习,提高和完善企业的先进技术。这三方面的内容就归结为,企业要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与管理。第二,企业要有良好的文化和管理理念、经营策略,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并使这样的人才能融合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去,然后不断地总结提炼企业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思想,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显然这样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体现和工作目的。第三,企业的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条件相结合也要有人来完成。进这样组合的人要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创新就是不断挖掘发现新的技术、方法、渠道等,使之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组合,凭借不断的新组合持续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这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其结果是需要企业营造这样一种气氛环境:让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不断地寻找企业内外各种机会,把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原料、新的工艺等新的信息来源,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并且不断地进行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的新组合和新创造。毫无疑问,这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所在,是人力资源魅力的发挥企业创新。 举例

3.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发现和吸收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和责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企业最终能形成核心的人力资源,惟有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和人力资本的提高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者要真真正正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创造宽松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才能产生人人关注企业发展,形成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IBM总裁沃森说过:“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它能否激发员工的力量和活力,企业的活力来自企业的信念及其对员工的吸引力。”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未来的经济优势将会转移到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动力资源上去,这种资源就是人力资本。海尔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成功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人才,是企业竞争的优势。有了人才,资本才得以向企业集中,企业在竞争中才能取得优胜。”人力资源管理变化提高的结果,是企业未来不断发展的保证。

由此,我们可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根基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离开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如被人们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所说:松下公司的口号是“企业即人”,并指出“要造松下产品,先造松下人。”再有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所说:“如果说日本式经营真有什么秘密的,那么,我觉得‘人’,就是一切秘诀最根本的出发点。”在实践中,当代先进企业无不把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作为企业竞争的最根本要素,发达国家的企业正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人才,跨国公司通过遍布全球各地的分公司推行“人才本土化”战略,把“抢人”的触角伸向每一角落。作为世界500强之一的应用材料(中国)有限公司始终以“人才是本公司最重要的竞争资产”作为公司的用人理念,来招募、培养员工。北京首信也一直重视人力资源,他们自豪地宣称:“人才就是首信的第一财富”。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提高变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适应

1.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调整提高,以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同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变化提高,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竞争需要相适应。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上来看,起初的人事所属人力资源,他只是企业的执行和操作部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囊括的内容和领域远远大于以前。8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成为“成本控制理论的角色”,逐渐成为企业决策者的助手,在企业战略发展中发挥它的职能作用。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开始向“商业合作伙伴”方向发展,逐渐成为企业各部门管理的战略伙伴,为各部门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工具的一个职能部门,并成为企业战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有一些先进企业无不及时提高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地位,适时地调整了其管理职能,基本满足了企业在不同时代的竞争要求。也只有适时地调整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作用,企业才能获得较强的竞争力,在当时的竞争中取胜。毋庸讳言,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这方面的认识是不够的,对于更高一步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实践也是不足的,需要及时调整提高,才能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2.人力资源管理层次的提升,加大人在竞争中的作用。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与企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层次相关。如同个人有安全、保障、社会交往、受到尊重、自我实现这5个层次的需求一样,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变化从另一角度也可分成5个层次。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仅仅是作为一个实现商业利润的功能而存在;其次的层次是考虑雇员劳保福利和社会贡献;接着层次是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被视作企业单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发展到人力资源与管理在战略上受到尊重的层次;最终达到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的核心管理层次,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财富最大化的需要,也是企业财富最大化的组成部分(企业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这里的层次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层次和管理地位层次,它与前面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提高发展阶段相对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相关联,逐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与世界接轨的当代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从中我们看出,人的利益和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企业发展竞争中人的作用层次逐步提升,人力资源与

[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

篇10:探讨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论文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是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培育形成的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并共同遵循的、具有先进性与个性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是企业加快发展的最经济的战略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恰恰就是突出人本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系统化、层次化,形成新型的管理机制、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协调的分配体系,全面改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方向,提升人力资源运行效率。所谓新型的管理机制,就是指企业坚持“任人唯贤”的选才用才理念。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理念。反对“任人唯亲”。反对平均主义,建立起以制度文化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平台,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和优秀的员工团队,努力把人力资源提升为人才资源,形成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有利于促进人才创新,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企业发展相协调的工作格局。建立一套科学衔接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体系,彻底把传统的刚性管理转向柔性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是,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没有长久的生命力。具有先进理念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具备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必定注重“以人为本”。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软法宝,有些的企业文化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员工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从而使企业获得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提高企业凝聚力。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氛围,员工主动适应创新要求,不再抵触企业改革,而是积极地配合企业的改革,有利于人力资源改革几各项制度的顺利执行。

篇11: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结合论文

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结合论文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工作开展中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也增加了实际投入,但依然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1.企业政工部门职能薄弱

就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但很多企业的政工部门在职能方面依然比较薄弱,仅限于做一些宣传稳定工作,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环节的安排先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安排,导致政工部门的实际权力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影响其职能的发挥。其次,企业缺乏专业的政工人才,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这些都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的发挥,间接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政工工作过于粗放

近年来,企业的市场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涉及领域不断增多,使得企业内部的分管部门越来越多,人力资源管理分工越来越细化。如图1,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板块详情图,其中的六大板块又包含许多环节。但是,很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限于面上为落实到点上,不能贯穿于企业内部的每一个管理环节,缺乏具有深度的管理效果,与人力资源工作没有融合在一起,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政工工作缺乏创新精神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政工干部的思想守旧,工作方法及管理手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在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过程中,不能针对具体的员工因材施教,教育方式一贯运用显性方式,很多时候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削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些做法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不能满足企业在当今经济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二、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工工作有效应用的意见

通过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笔者提供了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工工作有效应用的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1.提高政工工作意识,强化政工部门职能

企业要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并提高自身整体竞争力,企业就必须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也是党中央的治国方略,而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对于企业员工来说,提高其思想水平,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事半功倍,这就需要企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加大对政工部门的投入,并扩大其职能范围,吸纳专业政工人才。如此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2.推进组织变革,加强机制创新

针对企业的发展需求,政工部门应该加强内部的组织变革和机制创新。首先,完善相关制度,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标准可以依据;其次,建立内部奖惩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思想考核,根据考核成绩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者批评惩罚;再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其效果最大化发挥,并根据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教育;最后,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方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先进的并适合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3.转变工作思路,结合生产活动

企业的中心环节是生产,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与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所以,企业的政工人员要深入生产活动的第一现场,充分了解并亲身体会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心态,把握员工的思想及心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分析研究,以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满足企业发展的新需求。

三、结论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篇12: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和谐共存论文

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和谐共存论文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法律的和谐并存是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律的结合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从劳动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并存注重的要点和一些具体措施出发,促进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规范化。

关键词:劳动法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者权益就业市场

劳动法律在企业管理和合同签订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者法律意识的增强使得企业管理必须按照法律的相关规程进行合同的签订等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国家以劳动法律的形式监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与效率,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又要依托于劳动法律的支撑。

一、劳动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关系

1.相关定义

我国的劳动相关法律作用在于调整和规范雇主和员工之间劳动关系,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最重要的法律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以企业为主体,指的是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采取的一系列员工管理行为的统称,包括员工的录用、待遇、培训、离职等,人力资源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同时也要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2.劳动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与趋势

我国劳动法律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一种互相影响和促进对方发展的关系,在中国的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其发展必须受到劳动法律的指引,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又势必会倒逼我国劳动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在劳动法律颁布的.初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法律呈现一种强制性的态势,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者开始逐渐融合,这也使得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变得更加规范化。

由强制阶段到融合阶段的过渡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维权意识和企业意识开始觉醒的阶段,在强制阶段时期,国家通过法律的强制性作用对企业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进行限制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可能会用上一些其它的措施。劳动法律的侧重点在于使得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使得企业自身的效益最大化。当劳动者的合法按权益被侵害的时候,劳动者可以根据我国劳动相关法律对企业进行起诉,也可以通过相关组织对此类事件进行处理。

当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的时候,企业对劳动法律所规定的相关条例已经比较熟悉,而且这时需要的是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就会更加侧重于如何增强员工的工作效率,这就和劳动法律中对于劳动力合法权益的维护结合到了一起,所以劳动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将会是必然趋势。劳动力和企业的利益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所冲突,但它们并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需要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二、促进劳动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和谐共存的措施

首先,企业要以人为本的树立管理观念。二者目的都在于保障人的利益,劳动法律和企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冲突的时候必然是因为企业发展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利益,需要企业对自身进行调整,注重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同意,深入学习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从而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企业效益能够进一步提升。

其次,企业的员工相关制度要根据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具体来说是企业福利需要进一步改善。员工和企业是契约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利益将会是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唯一纽带,只有完善了员工相关制度,员工才会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目前企业针对这方面都采取了一定措施,如使用成长性的薪酬制度使得员工能够更积极地参加工作;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同时科学合理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也可以在劳动法律的基础上推出,员工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明白自身在企业发展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使企业整体和结构都得到优化。

最后,企业要根据劳动法律精神和人力资源管理技巧,使得员工心中有更多的企业归属感。对于企业来说,市场竞争让企业不能投入过多的精力在员工福利和员工成长上,这种时候就要重视对于员工的技术专业素养培训,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更多的竞争力面对市场大潮。集思广益也是企业发展的方法,目前很多企业使用的员工持股模式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奇招,员工能够从企业的发展中获得更大利润,也会真正为企业能否顺利发展而担忧,和企业更好地融为一体。

总之,劳动法律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共存有其现实依据和现实需求。劳动法律的制定充分考虑到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企业中应该怎样得到维护,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也是增加员工的利益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二者之间不仅不矛盾,还需要相互融合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董保华.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共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7-47

[2]王絮微.试析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共存[J].管理观察,(9):31-32,34

[3]董保华.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J].现代人才,(2):10-13

篇13:财务类与人力资源管理简历

2.负责公司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及转发、传阅工作.

3.负责公司办公用品的添购工作.

4.完成行政部经理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7-06 ~ 2009-02 公司性质:中外合资所属行业:金融,保险 担任职务:经理助理  工作描述:1、客户理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对问题进行处理和反馈。

2、协助部门经理(外出)做好资料收集及整理。

3、负责部门物资仓库管理和发放,保险单证的录入工作,单证系统的'结算工作。

4、管理日常的行政事务,包括对分公司日常交接、代理公司和客户的快递查收,以及客户的接待和会议安排等工作。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最高学历:本科毕业日期:2007-07-01
所学专业一:工商管理所学专业二:人力资源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 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2004-092007-07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大专 
2006-012008-10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料管理本科 
2009-082009-10广州鑫桥教育连锁机构会计从业资格格-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擅长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操作,了解PHOTOSHOP等的画图软件。

2.学习软件能力快,工作主动积极,办事效率高。

3.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合理安排日常工作的分配。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性格乐观,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进取,在校期间除考取工商企业管理大专文凭外,并成功获取人力资料管理自考本科。进入工作后,能与人融洽相处,做事谨慎,勤奋好学,并能熟练地把word、excel、ppt等日常办公软件应用到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虽然从事的文职工作较为繁锁,但我仍热爱这份工作,因为真正做好真的不易,所以在做事的过程中会不断总结,务求把工作做到最好,同时也希望贵司能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家庭电话: 
手 机: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高校教师教学激励与保障机制分析论文

行政管理经济行政特征探索论文

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进展论文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试论基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档案管理方略论文

竞技健美操教学中运动技术特征的独特性分析论文

地方高校教师激励管理的论文

高校战略式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论文

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特征及环境构建论文

社区体育理论框架研究论文

高校人力资源特征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高校人力资源特征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校人力资源特征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合集13篇)】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杜会服务分析的论文2022-12-20

信息业人事管理定位分析论文2024-05-14

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发展探究论文2022-09-08

试论对固定资产转资滞后的思考论文2022-09-30

档案文化建设探究论文2023-06-13

药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成因与对策论文2024-03-09

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2022-11-08

酒店心理契约的运用论文2023-06-22

体育与茶文化探讨论文2022-06-10

高校教师激励的节制变量及其匹配关系教育论文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