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论文

时间:2022-11-30 07:43:19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柯南君”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论文

篇1: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论文

【摘要】

隧道工程作为极其复杂且又具有系统性的一项工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及诸多安全风险。本文就依据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一般风险评估流程,以沈海复线A7项目部赐敢岩隧道工程为例,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及信心指数法,对其在施工期的风险进行评估。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风险;风险评估

隧道工程就一定程度上较之于其他工程施工来说,极具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且投资风险大,不论是在设计、施工还是在决策方面,都会遇到诸多困难。通过风险评估,便可对在任何一个环节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把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转变为定量指标,以此来帮助相关部门做出正确决策,减少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

1赐敢岩隧道工程实例

赐敢岩隧道为单向行车单洞双车道分离式隧道,分离式隧道,净高5m,净宽10.25m,行车道宽2×3.75m。出口端左线隧道里程ZK51+824~ZK57+539,长5715m;右线隧道里程YK51+877~K57+546,长5670m。隧道平面线形为;左洞平曲线半径为:∞/2800∞/1000,纵坡-1.62%,右洞平曲线半径∞/2800∞/1000,纵坡-1.72%。设计行车时速80km/h;设计建筑限界:净高5.0m,净宽10.25m;衬砌结构为“复合式”。

2关于赐敢岩隧道施工风险的评估

2.1风险辨识

也就是对阶段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并将重点放在那些会对目标参数产生较严重影响的风险因素上。结合施工工序、所处地形地貌以及工程地质等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2.2主要风险因素的分析

2.2.1超前地质预报经地表测绘、钻孔揭露、物探大地电磁(EH4)成果揭露:场区主要发育9条断层构造带,隧道轴线相交,(其中进口段5条断层构造带)对隧道的围岩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我国山区分布较为广泛,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频发,也由此,地质超前预报更是隧道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但是,超前地质预报却也存在着不准确预报的风险。

2.2.2施工工序隧道场址区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熔岩等其他不良地质作用,隧址区现状整体较稳定,适宜隧道建设。洞身围岩级别以Ⅱ~Ⅲ级为主;隧道出口段及断层构造带和节理密集带内围岩级别为Ⅴ~Ⅳ级。洞口加强段和浅埋偏压V级围岩段采用CD法开挖。

2.2.3二次衬砌在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隧道边墙与拱部的二次衬砌浇筑来说,应采用移动式液压模板台车和泵送混凝土整体浇筑,以保证二次衬砌的密实,每模衬砌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一次完成。二次衬砌施作时必须先浇筑仰拱和矮边墙,然后立模进行拱部混凝土浇筑,矮边墙与拱墙模筑混凝土间的纵向施工缝宜位于电缆沟盖板以下。就实际施工方面来看,进行二次衬砌施工的风险主要包括:未能一次性连续完成浇筑;未能在应留注孔浆的拱部进行预留,导致无法在二次衬砌后进行重填注浆;拆模时二次衬砌强度未能与设计强度的100%相符等等。

2.2.4防排水铺设衬砌背后的塑料防水板前,应在防水板内侧(靠近围岩侧)先铺设300g/m2无纺布,无纺布用暗钉圈固定在喷层上;防水卷材的铺挂应采用热风双焊缝无钉铺挂工艺,防水卷材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cm并应保证接缝质量,防水板的搭接质量应采用气压测试进行抽检:两条焊缝间生成2.5巴的气压,在15min内,气压下降值应小于0.25巴;隧道沉降缝和施工缝设置橡胶止水带,纵向施工缝采用单液型遇水膨胀密闭胶;所有排水管路交叉部分,原则上均应采用市售成品;而在此施工中,主要存在如下几点风险:材料以及工法选择的不当、搭接质量不合格等等。

2.2.5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通常来说在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不免涉及到有大量弃渣的外运,这也就会造成如下几点主要影响:将弃渣运往处置地的过程中,会对城市路面造成污染,同时由于风的作用,扬起干、细颗粒物,还会对城市大气造成污染。

2.2.6洞内环境对施工级施工者的影响在赐敢岩隧道的施工中,使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法,加之由于洞内作业环境恶劣,会造成以下几点影响:①由于钻孔、爆破等施工产生的粉尘;②内燃机的废气及废烟排放;③有机溶剂产生的有害气体;由于洞内通风差,易使工作者发生缺氧症,而由于大量粉尘的产生,会对施工者造成健康风险。

篇2: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论文

3.1风险评估方法

最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检查表法、流程图法、故障树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等等。

3.2风险评估

依据本次施工特点,在以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为依据的基础上,构建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对赐敢岩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发生及其对施工的影响,来判定施工风险大小。①在借助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②以本次施工特点为基础,借助专家经验法的模糊估计方法,就各项风险因素做出风险评估;③通过风险评估矩阵的构建,得出基本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继而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本次工程施工中基本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等级;④借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到整体风险水平等级。

4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控制

4.1超前地质预报

该方法作为基本的地质分析方法,必须加以强化,促进其预报水平的.提高;在施工地质灾害的超前预报中,长期地质预报作为一项重要组成,应积极发展与应用。

4.2施工工序

注意以下几点施工工序的风险整治:隧道洞口开挖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尽量采用零开挖进洞技术,确保洞口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开挖爆破作业要点;初期支护。

4.3支护施工

隧道初期支护拱墙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隧道初期支护的仰拱采用模筑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物严禁重复利用;新喷射的混凝土应按规定洒水养护。隧道爆破开挖后,应坚持先喷后锚的原则,隧道系统锚杆为有压注浆中空锚杆,以保证注浆质量,锚杆必须设置垫板,并灌注早强水泥砂浆,锚杆孔内注浆应密实饱满。

4.4防排水

为了促进围岩止水性能的提高,将透水系数提升上来,必须要做好下列几点风险控制措施:①做好整个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对使用材料的管理、选用技术的管理以及水质管理;②严格依据施工目的、实际的地质条件选择压注材料。

4.5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对施工进度进行详细、合理、规范的安排,做好对弃渣运输的环境保护举措,尽量将由于弃渣运输而造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小;弃渣还应做好临时的覆盖保护工作,避免诱发水土流失的问题;依据当前节能、环保的基本观点,合理处理、管理产生的渣土。4.6洞内环境对施工级施工者的影响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洞内恶劣条件下施工时产生的粉尘浓度进行长期、持续、严格的测定,实际掌握粉尘情况,以便于做出相应的应对举措;同时,严格控制好在洞内所有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

5结束语

由于无论是风险评估还是其应用管理都具有动态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实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应做到随时更新相关信息,继而更新评估模型,以此来得到更为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

参考文献

[1]夏润禾,边玉良.山岭地区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以贵广铁路客运专线金宝顶隧道为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08(10):64~71.

[2]雷进生,包磊,陈建飞,等.基于模糊概率方法的软土隧道结构性态风险评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08(4):847~851.

[3]卢宗兵.隧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J].四川建材,(5):136~137.

[4]何发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隧道技术,,48(1):78~81.

篇3:基坑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研究论文

摘要:基坑工程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基坑工程具有很高的风险性。通过对风险的识别与度量,实现对基坑工程施工中风险的评价,并结合工程实例加以验证,得出合理的结论,对于基坑工程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坑工程;风险识别;风险度量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基坑工程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基坑工程由于开挖工期长、施工难度大、施工程序繁琐、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开挖过程中的未知因素多等特点,使得基坑工程施工风险性比一般工程高很多。因此,为了保证基坑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有必要对基坑工程施工进行风险评估。基坑工程是指采用明挖方式向下开挖的一个地下空间及其配套的支护体系。其施工流程如下:基槽验收→桩基施工→桩基验收→基础垫层→基础防水→基础防水保护层→基础放线→基础筏板钢筋施工→基础地梁、后浇带模板施工→墙、柱插筋→检查验收→基础筏板、地梁混凝土施工[1]。基坑工程施工风险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支护结构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性;

(2)基坑土体取样的局限性;

(3)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4)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篇4:基坑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研究论文

2.1基坑工程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常见的导致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

(1)基坑工程自身因素:基坑工程的地域性、隐蔽性以及基坑工程的复杂性;

(2)地质勘查与设计因素:是基坑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和基础;

(3)施工因素:抢工期;超挖;超载;钢腰梁与斜撑连接点施工不牢靠;止水帷幕漏水;

(4)其他因素:未编制科学的技术方案、处罚力度和案例教育不够等。

2.2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识别过程

(1)成立专项风险评估小组,明确小组分工,明确评估对象和范围,搜集资料;

(2)以整个基坑工程为单位进行总体度量分析;

(3)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以上的工程,进行专项风险度量分析;

(4)专项施工风险度量分析,识别施工过程中的事故类别;(5)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篇5:基坑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研究论文

清江大桥3#承台基坑所在标段属长江及一级支流清江的上游流域,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特征,河道蜿蜒曲折,河床狭窄深切。4.1清江大桥3#承台基坑风险分析清江大桥3#承台基坑风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基坑的滑坡、坍塌。主要原因有:地下水丰富、雨季未及时排水或未采用深基坑降排水;未采用基坑支护措施或基坑支护不当;开挖未避开危险区、基坑周边堆放大宗材料使坑壁承受荷载过大。

(2)施工组织不当。主要包括:基坑周边未按安全生产要求设置护栏;基坑内未设置安全坡道;施工人员未按要求进行佩戴安全帽;施工人员未按要求在基坑周边随意行走、停留;场地布局混乱、工具杂乱堆放等。4.2清江大桥3#基坑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评分经过专家论证,清江大桥3#承台基坑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X1--X6评分分值依次为:2、1、5、2、1、1,总评估分值为12。根据表4-2事故风险等级的划分,清江大桥3#承台基坑风险等级为二级,属于高度风险,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防范,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5结语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是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于安全风险的评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还有很多不足:

(1)评价指标的体系还不够全面,建立全面科学的指标体系,是后续研究的内容。

(2)本文未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和评价结果的信度进行验证。在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故面前,我们可以去分析去调查,但当有一些未知的风险发生时,我们要做的是对风险的防范。

(3)本文对基坑工程风险识别的方法介绍的比较单一,在对基坑工程施工风险度量的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多种方法就行评估,应结合两种及两种以上种方法得出的结果综合考量,确保把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人们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刘瑢.基于风险管理的深基坑工程施工预警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

[2]罗凤.深基坑工程风险管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篇6:基坑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研究论文

3.1基坑工程施工风险度量程序

(1)前期准备;(2)开展总体风险评估;(3)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4)选择评估方法;(5)开展专项风险评估;(6)提出评估对策措施建议;(7)得出评估结论;(8)编制评估报告。

3.2基坑工程施工风险度量的.方法

基坑工程施工风险度量的方法很多,主要有BP神经网络法、专家打分法、AHP层次分析法等,本文研究中主要采用专家打分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进行风险的度量。这两种方法都具有简单、实用、所需数据信息少等特点。

3.3基坑工程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坑工程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基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它的设置应符合系统全面、简明科学、稳定可比、灵活可操作的原则。本文根据基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建立了一套结构齐全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因素有工程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基坑周边场地情况和基坑开挖深度,这四个方面又有很多子因素.通过对上述指标体系赋值的分析及专家打分,得出基坑工程风险等级标准为:18分以上为一级极高风险,13-17分为二级高度风险,9-12分为三级中度风险,低于8分为低度风险。

篇7:隧道工程施工防排水应用探析论文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有效地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隧道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只有保证良好的工程质量,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和作用。在实际的隧道施工防排水中,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环境也变化多样。工作人员只有对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严格的勘察,再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排水方案,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1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简介

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主要分为防水施工技术和排水施工技术。防水施工技术就是利用具有防渗漏作用的二次衬砌防水混凝土或者防水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铺设在隧道内,形成良好的防水性能。排水施工技术就是针对实际的施工现场,进行不断地分析和计算,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进行安装,能够有效的将隧道内的渗漏水排出。

2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漏的原因

2.1隧道防水层失去作用。隧道工程出现渗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隧道渗漏会对隧道工程本身的质量、进度和使用寿命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实际的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铺设防水层衬砌结构来防止地下水的渗入,防水层能够形成一层不可渗透的墙体,有效的阻止地下水渗入隧道中。然而有些隧道工程的施工结果非常不理想,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接缝裂缝宽度较大,结构也很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隧道防水层就会失去作用,地下水就会渗入隧道中,施工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工作人员在防水层的铺设过程中,防水层的衔接部位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防水效果不明显,防水层出现裂缝,整个隧道工程的质量都会受到影响。2.2隧道接缝处防水性能较差。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拱顶进行施工,然后再对墙体进行处理。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方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会设置相应的变形缝。变形缝过多就会导致衬砌结构之间的缝隙过多,防水效果就会相应的降低,无法满足实际的防水需求,就会出现渗漏水现象。很多隧道工程都会出现一些伸缩缝、沉降缝和施工缝的问题,进而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2.3衬砌防水混凝土失效。钢筋混凝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价值,不仅能够承受工程结构的压力,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钢筋混凝土是铁路隧道防排水工作的重要保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都会添加一些防水材料,以免发生渗漏水现象。然而很多隧道工程还是会出现渗漏水现象,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认识不够全面,忽略了混凝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养护,因此防水效果就比较差。再加上地下水的侵蚀性能本身就比较强,混凝土就容易出现裂缝,整个工程的防水性能都会降低。还有就是对隧道基底处理不干净,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无法与底层紧密连接,中间产生隔层,影响混凝土发挥作用。

篇8:隧道工程施工防排水应用探析论文

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漏现象,不仅会对隧道工程的外观、结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导致隧道工程的运营条件发生改变,隧道工程的安全性能也会相应的降低。因此,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水害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和地表水出现的概率十分大,因此防排水工作就特别重要。如果没有做好防排水工作,就会增加设计和施工难度,隧道的建造成本就会急剧上升,隧道的结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做好防排水工作,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理隧道水害问题,进而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保证不会出现渗漏现象,促使隧道行车安全,提升隧道运营寿命。

篇9:隧道工程施工防排水应用探析论文

4.1测量放样。在测量放样施工中,需要用到全站仪,然后准确无误的测量出隧道的中心线,再根据中心线从两边散开来,进行放样工序。一般情况下,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每间隔5m为一个放样点,在测量出排水管道的纵向平面位置,最后再测量出墙体边的标高。4.2施工前的防排水处理。隧道工程在开始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需要对隧道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全面的了解,组织专业的研究小组对地表水的补给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执行计划。在地表水的防排水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认真、仔细,不能疏忽任何一个细小的细节问题,要将存在的问题全部规避。隧道施工中出现的一些坑洼部分,需要用粘土进行分层夯实的回填施工,将坑洼部分处理平整光滑。隧道的洞顶部分,底部的岩石经常会有很多的裂缝和沟谷,就需要用砌片对沟谷进行铺设回填,情况比较严重时需要用水泥砂浆将表面处理平滑。隧道的洞口也要按照图纸进行严格设计,将每一道工序都做好,才能防止地表水出现渗漏。4.3安装排水管。在排水管的安装工序中,需要在隧道每间隔1m左右的地方打一枚锚钉,再借助操作平台,用铁丝将排水管从隧道的一侧固定在另一侧,排水管要紧密的固定在混凝土悬挂的锚钉上。锚钉不仅要紧密的固定在混凝土的表面,还要铺设弹簧盲管,促使横向的排水管和纵向的排水管紧密连接起来。纵向排水管和弹簧管要铺设在沟底的20cm左右处,安装工序基本不变,排水管的交接处,一定要将接头进行密封处理。4.4安装防水板。在防水板的安装过程中,一定要对隧道初期施工的支护进行净空,还要提前进行岩石表面的欠挖,不然就会影响防水板的施工速度,防水效果也会相应的降低。首先需要对隧道内的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将凸出岩石的混凝土凿除,将凸出岩石的钢筋和锚杆割除,并且要保持表面光滑平整。在铺设防水板之前,还要将防水板两三张拼接,然后固定焊接在一起,再使用装载机将防水板放在架子上。在安装的过程中,要采用无钉法逐步进行安装。在复合防水板的安装过程中,先要将锚钉固定在混凝土的'表面,然后将铁丝纵向延伸拉开,每条铁丝之间的间距大约为90cm。同时还要保障铁丝之间的松弛度,不能太过于紧。4.5施工检查。当复合防水层铺设完成之后,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勘测,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检查的主要方法有将防水板用手托起,查看防水板是否与喷射混凝土紧密连接,查看防水板表面是否有划痕、扯破和裂缝问题。查看防水板的焊接和粘结宽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没有任何焊接问题。对焊接部位需要每间隔1m就进行检查,再进行压水实验,查看是否存在渗漏水现象。对防水板存在的问题,技术人员还要严格的进行记录,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处理。

5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漏的措施

5.1渗漏问题的提前预防。隧道工程出现渗漏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人为因素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为了有效地解决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渗漏问题,要采用有效地解决措施进行提前预防。在隧道的防排水设计中,就要重视防水混凝土、设计的系统各项指标是否合格,防水板的性能是否达到实际的要求。还要对防排水施工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在防水板的铺设过程中,尽量选择一些稳定、耐用的防水材料,杜绝渗漏现象。5.2渗漏问题的治理。隧道出现渗漏的现象原因有很多种,但是漏水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由于渗水处于结构外底层存在水力联系或者结构存在渗水通道。首先需要在隧道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将地表水引排,尽量避免积水。对地下水的出水口封堵,将地下水出水点钉牢,用排水管将地下水排净。若出现漏水现象,就要在衬砌内部进行注浆处理,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双快水泥注浆。其次就要增设内防水层,一般新建成的隧道衬砌防水选用的都是混凝土或者外贴式防水层,因此就可以增设内防水层,一旦水流停止在衬砌内,里面的孔洞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恢复。

6结语

隧道工程中的渗漏问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一旦出现渗漏就有可能导致隧道坍塌,出现各种重大事故,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今后的隧道施工过程中,尽量寻找一些比较合理、经济和适用的解决治理方案,避免工程出现失误,造成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只有在技术人员的严格防护下,从源头上治理渗漏问题,改善隧道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树芳.铁路隧道工程结构防排水设计理念及施工措施的思考[J].四川水泥,(3):79,143.

[2]叶帅,陈克家.探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防排水的施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3).

[3]刘金明.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排水的质量控制简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

[4]熊佃良.隧道工程防排水设计和施工[J].设备管理与维修,(3):72-73.

[5]张波.公路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91.[6]张鹏.公路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6(13):145,147.

篇10:隧道工程施工安全论文

关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论文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路、桥梁建设工程,这些工程当中,往往都会包含一些隧道施工项目。在实际的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中出现一些安全风险,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还会对整个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避免我国隧道工程建设当中的安全事故的出现。

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介绍

2、1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风险是其中关注程度最高的一项内容,从广义上来说,安全风险是指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内部或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无法向着正常的方向开展。在隧道工程施工时,通常都是在地下进行的,因此,隧道工程安全风险与其他类型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相比,具有更强的随机性与隐蔽性,正是这两个特点的存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很难及时发现安全风险,当安全风险出现后,常常会对整个工程的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2、2隧道工程施工风险的产生原因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引发安全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具体如下:

①地质因素。在隧道施工时,通常需要穿过山体,而在山体内部的'结构当中,不仅围岩的类型较多,而且变化情况较大,从而导致地质非常的复杂,对于一些地质条件来说,往往很难进行处理,从而出现了安全风险,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

②技术上的因素。一些隧道工程中,受到地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施工的难度较大,从而对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当中,一些施工队伍往往达不到实际施工的要求,从而使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风险,引发了安全事故。如云集隧道建设的过程中,其中有600余米的部位,出现了垮塌的现象,经过专业人员的分析之后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衬砌层未能一次建设完成,而是在施工时,分别从拱形的两侧进行浇注,浇注完成之后合缝的,导致合缝的效果不是很好,依然存在一些未连接的区域,使衬砌层的承重能力不高,在受到一定外力的情况下,出现了垮塌的事故。

③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意识往往非常的重要,良好的安全意识,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风险出现。

3、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估

在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使隧道更加安全的建设,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对施工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这一过程中,主要由两步骤构成:

①资料收集阶段。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地质、天气、气候等多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准备情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下一步骤的进行。因此,在收集的过程中,不同内

容的资料需要有不同的人员进行收集,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②资料分析阶段。当资料收集完成后,邀请隧道安全风险方面的专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推测出该工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以及影响这些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为施工中的预防奠定了良好基础。评估体系如表1所示。

4、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

4、1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使隧道施工的安全得到保证,必须要构建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可以对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寻找出其中良好的部分与不足之处,对于良好的部分来说,可以继续进行应用,而对于不足之处而言,则需要根据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实际情况,将其补全;其次,可以加强对国外良好的管理体系进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我国隧道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利用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完善后的管理体系当中,要根据安全风险引发因素的不同,详细的介绍每一种风险的防范对策,使隧道工程施工时,能够降低安全风险的出现几率。

4、2加强对地质预告工作的管理

在隧道工程施工的^程中,由地质因素引发的风险,往往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这一风险的出现,必须要加强地质预告工作的进行,通过良好的地质预告信息,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首先,在预告工作当中个,制定出良好的工作标准,该标准中详细的介绍了预告的次数、内容以及操作方法等;其次,制定出良好的监督制度,加强对预告人员进行监管,确保预告人员的行为符合工作标准中的要求,确保预告工作的准确性[3]。

4、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给管理

在隧道施工中,施工人员是主要的建设人员,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与安全意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风险的出现。首先,在对施工人员引进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不仅要其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建立出良好的安全意识,从而避免了安全风险的出现;其次,在施工人员工作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将最先进的施工方式与理念传递给施工人员,从而不断地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安全意识。并且,在培训结束之后,还要进行考核,只有考核符合要求的人员,才可以继续回到岗位上,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来说,需要再次对其进行培训,或直接辞退。

5、总结

综上所述,在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风险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建设时,严格的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不仅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保障,而且还能够确保整个工程顺利地进行。在当前阶段中,虽然对这一问题产生了一定重视,但依然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因此,在之后的隧道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使其中的内容更加完善,进一步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篇11:城市隧道施工环境风险评估探析论文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城市隧道工程在当前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城市隧道施工中,受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施工作业人员以及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威胁。在城市隧道施工中,风险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始末,是工程施工管理一项重要的工作,施工企业只有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才能有效地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为施工工程带来更好的效益。另外,从我国当前城市隧道施工来看,受到经济条件以及科学技术的制约,施工技术水平偏低,没有做好施工环境的勘察工作,进而增加了风险发生的概率。再加上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做好安全施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保障广发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既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根本需求。为此,在城市隧道施工中,施工企业只有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将环境风险因素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降低风险事故发生,进而为企业的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2.提高城市隧道施工环境风险评估效益的途径

2.1技术交底

隧道施工是城市隧道施工的核心阶段,只有做好隧道施工,施工IQ也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然而,隧道施工也是安全事故易发阶段,隧道的长度、深度等都是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因素。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在城市隧道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非常重要。首先,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各项工作安排,全面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其次,施工企业要将施工要求、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交代清楚,就隧道施工环境进行综合考量,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施工行为,进而保障工程施工进步和安全。

2.2加强施工环境风险的勘察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受地形、环境、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会给工程施工安全及进度造成巨大威胁,为了更好地保障路基及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保障施工进度,加大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掌握工程施工场地的地形结构、地貌特征。在铁路地基及隧道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对施工地点的地势、地形以及地基基础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利用地质勘探技术来确定施工方案,通过工程测量确定地基基础的地形环境,从而为施工设计以及作业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资料。

2.3土方开挖的风险评估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隧道工程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在城市隧道工程中,土方开挖是隧道基础工程开工后首道工序,土方开挖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然而在土方开发工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土方塌方问题,进而引发系列安全事故。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施工企业就必须做好土方开发的风险评估工作,要对地基基础工程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后,确定土方开挖方案,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所需要的机械设备。根据工程图纸设计要求,有序的进行土方开挖。

2.4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分析方法,这种评估方法改变了传统中最优化技术只能处理定量分析问题的观念,提出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城市隧道施工中,隧道工程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得其施工中存在风险因素不断加大,利用多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的针对隧道施工行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将风险因素控制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5风险因素分析法

在城市隧道施工中,为了降低城市隧道施工环境风险,就必须对可能导致隧道施工风险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降低施工风险概率的一种方法。在城市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风险有政策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利用风险因素分析方法就是对城市隧道施工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风险进行分析,例如隧道的选址,施工方案设计等,在隧道施工中,必须考虑到环境带来的影响,只有做好了风险评估工作,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好地效益。

3.结语

在城市隧道施工中,环境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采取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就隧道施工中存在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进而降低施工风险,确保施工安全。

篇12: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 宜宾建功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评估小组负责人:

审 批 人:

编制日期: 12月

评估小组名单及称职表

概 述

此次安全风险评估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217号)的要求,由“宜宾建功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江门至石海一级公路光明新城至石海互通段工程项目部”组织,并负责收集、整理、提供资料,由“宜宾建功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兴文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处”邀请并组成的安全风险评估小组参与,共同完成了“求雨山隧道”的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小组成员的认真讨论、听取项目部评估领导意见,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定量评估,确定 “求雨山隧道”总体风险等级为Ⅳ(极高风险),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重大风险源进行评估,确定了专项风险等级,制定了施工控制措施。采用定性估测法,对一般风险源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危害因素、事故类型,并依据指南及公司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特制定了本隧道的防控措施。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

2.1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地理位置.......................................................................................................... 2

2.3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 2

2.4气象、水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12

3.1评估过程........................................................................................................ 12

3.2.评估方法....................................................................................................... 13

第四章 评估内容................................................................................................. 14

4.1总体风险评估................................................................................................ 14

4.2专项风险评估................................................................................................ 16

4.3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分析........................................................................ 21

第五章 对策措施及建议..................................................................................... 33

第六章 评估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隧道工程Ⅲ级及以上风险存在的部位、方式........................................... 37

6.2隧道工程评估结论........................................................................................ 39

6.3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及存在问题.................................... 40

6.3.1科学性分析......................................................................................... 40

6.3.2可行性分析......................................................................................... 40

6.3.3合理性分析 ............................................ 40

6.3.4存在的问题 ............................................ 40

1. 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

质监217号)。

(2)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

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4)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5)公司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

法成果等。

(6)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

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评估报告。

(7)业主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2. 工程概况

2.1. 隧道概况

纳黔高速公路江门互通至兴文石海一级公路光明新城至宜叙高速公路兴文石海互通段全长5.377Km,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分A、B两个标段。A标段起于古宋镇石灰窑村止于光明新城本项目与省道S309相交平交口处;B标段起于古宋镇石灰窑村止于温水溪加油站北侧宜叙高速公路兴文石海互通连接线与县道X026相交平交口处。

求雨山隧道位于四川省兴文县古宋镇境内,进口大礼端位于石灰窖村,出口久庆端久庆村。该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线设计长度1176米、里程桩号K5+314~K6+490,瓦斯设防段长428米、里程桩号K5+525~K5+953,最大埋深218米;右线设计长度1154米、里程桩号Y2K5+310~Y2K6+464,瓦斯设防段长393米、里程桩号Y2K5+517~Y2K5+910,最大埋深226米。

隧道主要从川南古宋井田光煤矿p磺厂湾煤矿之间的矿权边界煤柱区经,由南向北自矛口组灰岩进入地下,穿越龙潭组p长兴组p飞仙观组地层切出地表。隧道从煤层底板进入,穿越煤层3层,依次为4号煤层、9号煤层和11号煤层,其中11号煤层为该区域小煤窖主采煤层,隧道通过区存在采空区的可能性极大,通过区采空区厚度最大1.8米。此外,根据设计文件,在11号煤层采空区顶部可能还会揭穿一层煤层线,为11号煤层上分层。

隧道洞身于K5+550里程进入了龙潭组煤系地层,周边煤矿的多年开采,煤层采空区等问题对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形成较大影响;同时,由于隧道直接穿越磺厂湾煤矿第9号和11号煤层,导致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在穿越采空区和煤层段落时,根据设计地勘资料显示,该隧道为高瓦斯隧道。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预计H2S,CO,CO2以及瓦斯浓度较大,局部地方可能会形成瓦斯突出。

主线技术标准: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分离式隧道,单幅建筑界限净宽9.75m。

隧道各级围岩等级见表1。

表 1 求雨山隧道各级类型围岩长度

本项目施工的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是本隧道为高瓦斯长隧道工程。总合同工期为24个月。

2.2. 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四川省都宜宾市境内东南侧,地理坐标位置为北纬28?16’―28?19’,东经105?11’―105?15’之间;起点位于古宋镇大礼村,顺接省道S309线K178+900,经温水溪村、石灰窑村、星火村、撑腰岩村、民主村、清龙村、久庆村,止于久庆收费站前,顺接省道S309线。

2.3. 隧道岩性和不良地质概况

2.3.1. 地层岩性

(1)第四系全新统(Q4)

区内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Q4el+dl)以及第四系冲洪

积(Q4al+pl)堆积:

第四系残坡积(Q4el+dl):

分布于斜坡区,第四系覆盖层一般厚度0.3-1.1m,结构松散,孔隙度大,局部地段第四系覆盖层后大,最大厚度3.8m。残坡积堆积岩性分

为粘土夹碎石以及碎块石土两种类型。在飞仙观(T1f)组地层出露区第

四系残坡积层岩性为粘土夹碎块石、粘土夹角砾,颜色紫红色―暗红色,稍湿,粘土夹碎石土主要分布于三叠系下统飞仙观组地层中碎块石土,紫红色,粘土含量约30-40%,粉土含量约25-30%,碎石呈棱角状,一般块度2-16cm。

二叠系(P)灰岩出露区残坡积堆积层岩性为粘土夹碎块石和碎块石土,粘土夹碎块石颜色浅黄色,结构松散,粘土含量约70%;碎块石土主要分布于由灰岩组成的斜坡区,碎块石含量约60%,粘土含量30-40%,粘土灰黄色;碎块石棱角状,一般块度2-50cm。

第四系冲洪积(Q4al+pl):

冲洪积发育于河流沟谷段,岩性主要为卵石土,稍密-中密,地下水丰富,地下水最小埋深0.0m;卵石多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卵石一般块度10-20cm,飘石含量约14-16%;卵石岩性主要为灰岩和砂岩,砂含量约30-35%。该层厚度5.2m―9.2m。

(2)中生代

①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

主要分布于矿区北东侧,该组上部主要为浅灰色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 下部主要为白云质灰岩、灰岩和钙质泥岩。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二段,总厚度412~570m。

第二段(T1j2):上部岩性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灰质白云

岩及白云岩,顶部有一至二层盐溶角砾岩;中下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薄层灰岩、盐角砾岩;灰岩中常见蠕虫状构造,该段平均厚243m。

第一段(T1j1):岩性在地层顶部以一套厚约20m黄灰色钙质粉砂质泥

岩、水云母粘土岩,夹薄层浅灰色泥质白云质蠕虫状灰岩、泥灰岩;中下

部为灰色中厚层细粉晶灰岩、白云岩,夹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

②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为一套以滨海、浅海相为主的紫褐色陆源碎屑沉积,出露广泛,平均厚度446~485.24米,根据其岩性特征不同可分为四段,本矿山范围仅出露第一至三段。

第三段(T1f3):岩性以紫色、绿紫色薄~中厚层状岩屑粉砂岩为主,

中、下部偶夹不稳定薄层生物碎屑灰岩,厚度168~>300m。

第二段(T1f2):岩性为紫灰、紫褐色薄~厚层状石英、岩屑砂岩、中

厚层鲕粒状灰岩等,按照其岩性特征不同可分为三个亚段:一亚段以绿灰色薄~中厚层状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灰色细砂岩和粉砂岩,底部为一层约5m厚的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二亚段以浅灰色中厚层鲕粒状灰岩、厚层状粉晶灰岩为主,间夹灰绿色、紫灰色薄~中厚层状砂质泥岩、薄层状泥晶灰岩。三亚段以紫褐色、紫灰色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条带,中下部偶夹薄层生物碎屑灰岩。该段厚50~70。

第一段(T1f1):岩性以灰绿色薄~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为主,夹薄层灰色粉砂岩,偶夹薄层紫褐色砂质泥岩。底部为厚约10m的灰色中厚层状粉晶灰岩或泥灰岩,并具龙须状方解石脉。该段平均厚约58m。

(3)古生代

①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

岩性为灰~深灰色细~粉砂岩、粘土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及煤线、炭质泥岩,含煤1~2层煤线,出露于两座隧道的进出口段。

②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为区内的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为灰~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粘土岩、细砂岩、粉砂岩,含煤4~52层,煤层厚度0.4-2.2m。该套地层出露于隧道进出口段。

③二叠系下统毛口组(P1m):岩性为灰岩、泥质灰岩,中厚层状―厚

层状灰岩。在区内广泛分布,地表溶蚀现象普遍,溶蚀沟槽最大发育深度

3.5m;溶蚀孔洞沿节理发育。该组灰岩强度高,完整性好,是线路区采石场主要的采石地层,用于当地工程建设。

④二叠系下统梁山组、栖霞组未分(P1q+L):其中梁山组地层岩性为:

灰色厚层状粉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夹砂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和薄层状泥质灰岩,局部含燧石结核。栖霞组地层岩性为灰黑色、深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砂质粘土岩,含煤线或炭质泥岩。该组地层出露于温水溪沟谷一带,地表覆盖层厚度较大,地表露头少。

2.3.2. 地质构造及地震

线路区位于珙长背斜北东翼东段之次级褶皱银光坪背斜北东翼。

珙长背斜长约80km,宽约20km,分布区域跨及高县、珙县、长宁县、兴文县、江安县、叙永县等六县境,主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北翼陡(40°~60°),南翼缓(10°~40°),是一个较复杂的不对称短轴复式大背斜。轴部出露地层最老为寒武系中统高台组。背斜轴部及其两翼的次级褶皱和断裂较发育,按方向可归纳为四个构造组,其中北东向构造组在大背斜西段较发育,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组在其中段至东段较常见,北西向构造组仅在大背斜东段少数地方可见。

漏风垭背斜也为一两翼近于对称的短轴状复式背斜,由漏风垭背斜、银光坪背斜组成,公路区位于银光坪背斜北东翼。银光坪背斜南西翼地层倾角14~17°,北东翼地层倾角13~30°。

区内构造简单,为一单斜构造,褶皱和断裂均不发育,岩层倾向26~31°,平均倾角约29°。属中等倾斜地层,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区内岩石节理裂隙构造较为发育。

在线路约K3+030处,见一条压性断层通过,断层倾向北东倾角45°~60°。据“大田湾煤硫矿矿山储量年报”资料显示,该断层延伸长大于3.5km,最大错距约35m。区内岩溶发育主要受节理和层间构造控制。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及《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兴文县位于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特征周期值为0.35s。

2.3.3. 水文地质条件

(1)水文地质概况

区内地下水类型包括松散土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以及管道型岩溶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层以及坡洪积层土层,地下水的埋深0-4.9m(ZK-29),地下水的埋藏深度随季节变化而出现变化,第四系冲洪积层地下水主要接受河流的补给,其次接受大气降雨的补给。

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赋存于泥质粉砂岩、砂地层以及灰岩地层中,钻孔钻进过程中未见稳定的地下水。

岩溶水:岩溶水主要埋藏于岩溶现象较为发育的溶蚀地层中,项目区岩溶的发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沿层面发育,岩溶主要沿不同岩性或灰岩层面发育;

②沿垂直节理发育,岩溶现象多沿垂直节理发育,并在出露断面处形成最大1.2×1.8×2.3m的溶蚀空洞,孔洞长轴方向呈垂直于地面;

③发育深度小,溶蚀现象发育深度2.0-4.3m不等。岩体深部岩溶现

象不发育,岩溶水含量较小,主要受降雨控制,降雨时段溶蚀孔洞充水,降雨结束一段时间后溶蚀孔洞水消失。

(2)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和排泄

调查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河流侧向补给。补给径流区为坡顶地段,排泄区主要为古宋河及其支流等较为低洼处,地下水补给区以该地区山脊为分水岭,雨季接受大气降雨下渗补给,并沿坡体松散堆积体孔隙或基岩裂隙通道向下游地势低洼处排泄。

(3)地下水水质类型及腐蚀性

区内地表水化学类型均属重碳酸镁钙型水,侵蚀性CO2含量极低(未

检出)。故区内地表水源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龙潭组底部与矛口组之间发育有一层硫铁矿,地下水流经此层硫铁矿时会产生腐蚀性。根据地勘单位判断,求雨山此段落地下水呈弱腐蚀性。

2.3.4. 隧道不良地质概况

(1)煤层瓦斯

求雨山隧道主要从川南古宋井田光明煤矿、磺厂湾煤矿之间的矿权边界煤柱区经过,由南向北自茅口组灰岩进入地下,穿越龙潭组、长兴组、飞仙观组地层切出地表。隧道洞身于K5+550里程段进入了龙潭组煤系地层,因该区历史小窑,周边煤矿的多年开采,煤层采空区、瓦斯问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2)隧址区周边煤矿生产现状

①光明煤矿

矿井始建于1984年,1985年12月正式投产,原核定生产能力6万t/a。矿井于1月获得技改扩能开工令,至20以来,矿井一直处于技改扩建工作,生产暂停,井型升至21kt/a,许可开采标高+500m~

-200m。

光明煤矿为原光明煤矿、大弯头煤矿整合而成,其中原大弯头煤矿矿权紧邻求雨山隧道线位区,是本次工作的主要调查和评价对象,原光明煤矿矿权则位于大弯头煤矿的西侧,其采空区远离隧道,对隧址区无直接影响。

光明煤矿主采9、11号煤层,斜井开拓,根据《四川省兴文县光明煤业有限公司光明煤矿矿山储量年报》核实信息,截止月底,在原光明煤矿矿区范围内+250m以上水平9、10号煤层采完,91号勘探线以西+205m标高以上部分开采(采空区东距隧址区1.3km);原大弯头煤矿11号煤层采空至+300m标高,+256m水平局部开采,9号煤层未采。

②磺厂湾煤矿

磺厂湾煤矿的前身为流水沟煤矿,正式建井生产,可以探访得到的最早开采时期可追溯至建国初期,但主要是浅部的小窑开采,其具体的分布位置和范围早已无法得知。据查,该矿于转手一次,业主更换,原准确的采掘资料丢失。矿井技改整合,按规定,对原采空区进行了封闭,巷道改造,以往采空区情况仅能通过历年的储量年报和调访获知,准确性无法保证。本次工作调查期间,适逢泸县煤矿瓦斯爆炸重大事故后的全省煤矿整改期,至9月,已停产3月,综合市场、煤矿安全、以及四川新出台的小煤窑关闭政策,经各方面研究,拟定该矿于20因服务年限到期自然闭坑,不在进行生产,矿技术管理领导已经离开矿井,给调查复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经查20、年矿山储量年报,允许开采区内9号、11号煤层,允许开采标高+415~+200m,生产规模为6万吨/年。该矿与光明煤矿相邻,其间为50m宽煤柱相隔,未有巷道联通等事件。

该矿为斜井开拓,原开采+293m水平上山煤层,该水平上山煤层已全部采空。目前最低开采标高约为+218m,开采煤层为11号煤层,开采水平为+218~+283m,工作面斜长平均约110m。采空区边界距 西侧矿权1~2号拐点连线约有5~10m,由于9号煤层厚度较薄,平均只有约0.45m,故矿山至今尚未开采9号煤层。

(3)煤层瓦斯评价

根据初堪阶段的大地音频成果,求雨山隧道于K5+710处穿越该采空区,根据《磺厂湾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该矿瓦斯来源情况如下:矿井鉴定月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864m?/min,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715m?/min,掘进区平均涌出量为0.561m?/min,占平均涌出量的20.66%;已采区平均瓦斯涌出量为1.50m?/min,占平均涌出量的55.25%;备采区平均瓦斯涌出量为0.653m?/min,占平均涌出量的24.05%。矿井鉴定月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742m?/min,掘进区平均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281m?/min,占平均涌出的37.87%,已采区平均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134m?/min,占平均涌出量的18.06%。回采区平均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327m?/min,占平均涌出量的44.07%。

通过以上瓦斯来源计算分析,瓦斯涌出量的主要来源是已采区,其次是回采区;二氧化碳涌出量的主要来源是回采区。

根据“2010年4月“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提供的煤样检测报告:该矿井煤层无爆炸危险性。矿井未发生过煤尘爆炸事故。”

根据“2010年4月“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提供的煤样检测报告:该矿井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鉴定为不易自燃。”

根据2012年8月24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矿山救护队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兴文县光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绝对瓦斯压力为1.7Mpa,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根据2012年8月20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矿山救护队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兴文县中城镇磺厂湾煤矿矿井相对瓦斯压力为0.76Mpa,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以上评价结论说明,煤层采空区有利于瓦斯积聚,隧道穿煤区为高瓦斯隧道~突出工区,危险性高。

(4)采空区

根据在兴文县国土局搜集的2012~2013年各矿的矿山储量年报,结合调访信息,求雨山隧道处两侧各200m范围内主要发育四处采空区,分别为氧化带采空区、Ⅰ采空区、Ⅱ采空区和Ⅲ采空区。与初堪的勘察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分别阐述如下:

①氧化带采空区:氧化带采空区位于求雨山隧道通过区,采空区呈条状展布,采空区投影宽度100-120m,走向130°--135°,与煤层的走向一致。采空区的分布标高为397m-468m,采空区的地面投影区对应隧道里程(求雨山隧道右中线)为K5+600-K5+710m。该采空区的形成历史较早,建国初期矿产管理尚未有序化,当地煤矿私挖乱采现象较为严重,采矿设备简陋,开采深度小,所采矿层均位于氧化带内。所采煤层主要为厚度大并相对稳定的11号煤层,由于9号煤层薄,厚度在横向上变化大,一般未开采该层。该采空区最大厚度1.8m。采空区最小标高397.0m,最大标高467.0m,采空区最小标高大于求雨山隧道标高,高差约35.0m。

②Ⅰ号采空区:位于求雨山隧道西侧,采空区东侧边线距离求雨山隧道左线中轴线直线最小距离179m。从该采空的地面投影图分析,采空区最低海拔高度224m,最高海拔高程397.0m。该采空区是光明煤矿在正常的生产活动中形成的,采煤对象为9号和11号煤层,采空区总厚度2.7m,最大厚度4.5-5.0m。

③Ⅱ号采空区:位于求雨山隧道西侧,Ⅰ号采空区北侧(下方),采

空区东边线距离求雨山隧道左线中轴线直线最小距离177m。从该采空的地面投影图分析,采空区最低海拔高度175m,最高海拔高程220.0m。该采空区是光明煤矿在正常的生产活动中形成的,采煤对象为9号和11号煤层,采空区总厚度2.7m,最大厚度4.5-5.0m。

Ⅲ号采空区:位于求雨山隧道东侧,距离求雨山隧道右线中轴线直线最小距离20.0m。从该采空的地面投影图分析,采空区最低标高至218m,最高海拔高程353.0m。该采空区是磺厂湾煤矿在正常的生产活动中形成的,采煤对象为11号煤层,采空区最大厚度1.8m。

(5)矿窑水

物探显示,异常低阻有可能是采空区积水的反应,故隧道在穿煤区有遭遇老空水的可能,应结合瓦斯超前探孔,进行老空矿窑水超前探测预报。采用物探超前探水结合超前探测钻孔,综合确定采空区的准确位置,采取合理的方式疏排老空水,并严格做好防范瓦斯涌出的应对预案,加强隧道通风和瓦斯监测,当浓度异常时,应立即按照预案进行处治。

(6)地下水腐蚀性

龙潭组底部与矛口组之间发育有一层硫铁矿,地下水流经此层硫铁矿时会产生腐蚀性。根据地勘单位判断,求雨山此段落地下水呈弱腐蚀性。由于求雨山进口段为上坡,因此从进口段至硫铁矿所在里程,即左线K5+314~+667、右线Y2K5+310~+645段落衬砌采用防腐蚀性处理,与地下水接触的部分(初衬、排水沟)均采用防腐蚀性砼。

(7)岩溶

①二叠系茅口组灰岩(P1m)

根据施工的K5+480R15m钻孔揭露,在标高390m~400m段小型溶洞发育,冲洗液全漏失,钻进中存在间断性掉钻和垮孔现象,岩芯成碎块状,完整性差,采取率低,可见黄泥状充填物,采取水泥砂浆护壁后,漏水停

止,说明在隧道洞身浅埋段段茅口组灰岩小型溶洞、顺层溶缝发育,主要分布于K5+347~K5+580m里程段。

②二叠系长兴组灰岩(P2c)

长兴组灰岩为11号煤层的直接顶板充水含水层,根据煤矿水文地质工作多年经验,在含隔水层的分界界面,具备流动水、CO2气体条件,十分有利于岩溶发育,从初勘的物探大地音频试验中也清晰的反应出长兴组灰岩的低阻反应,也可认为是长兴组灰岩发育的顺层溶缝富水的反应。同时,根据磺厂湾煤矿井下+218m水平西二采区揭露的地质情况也能说明长兴灰岩地层岩溶发育特征,在1号块段区发育有较大的岩溶陷落柱。

(8)危岩体

进口段仰坡部位发育有危岩一处,因灌木林遮掩而隐蔽,该危岩体离地高约7m,围岩体自高约3m,成大块状砌体结构,危岩下缘形成深约0.3~0.5m凹腔,发育倾角近水平,走向NE的节理一条,侧缘受240°∠90°节理分割,形成孤岩,后缘因土层、灌木掩盖,卸荷裂隙是否贯通不明,该危岩自重较大,对洞口施工开挖威胁极大。

3.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3.1. 评估过程

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结合实际情况,本隧道的风险评估程序为:

(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值。

(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施。

3.2. 评估方法

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风险安全评估指南》、《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等的有关内容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本隧道工程风险指标体系。

(1)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分成四级,见表2。

注:①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②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

(2)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四级

人员伤亡是指在参与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见表3。

注:F=死亡人数(含失踪)SI=重伤

(3)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的各种费用,见表4。

(4)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极高(Ⅳ级)、

高度(Ⅲ级)、中度(Ⅱ级)和低度(Ⅰ级),见表5。

4. 评估内容

4.1. 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公路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的表(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总体评估指标主要考虑地质、开挖断面、隧道全长、洞口形式、洞口特征。

注:1.指标的取值针对单洞。

2.表中“以上”表示含本数,“以下”表示不含本数,下同。

求雨山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G(A+L+S+C):

15

求雨山隧道R=G(A+L+S+C)=5×(2+3+1+1)=35>22,即等级Ⅳ(极高风险),其中G=1+3+1=5

根据《指南》总体风险等级在Ⅲ(高度风险)及以上的隧道工程,应纳入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以下为求雨山隧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 4.2. 专项风险评估

专项风险评估是将总体风险等级为Ⅲ级及以上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一般分解到分项工程。本标段公路隧道工程主要分项工程见表6。

16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公路隧道风险源清单,见表7。

评估小组从人、物、环境因素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

17

行分析,致险因子分析应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会的形式实施,并采用鱼刺图法进行分析。图1为采用鱼刺法分析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类型的危险因素示例。

图 1 鱼刺图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

分析致险因子时应找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并结合以往施工中发生的典型事故得出风险源风险分析表(见表8)

18

19

风险估测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数量估算。风险估测方法应结合工程施工内容、安全管理方案、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等因素确定。评估小组通过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对公路隧道进行风险估测,形成风险估测汇总表(见表9)。

20

4.3. 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分析

隧道工程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事故严重程度的估测采用调查法,事故可能性的评估采用指标体系法。

事故严重程度,主要从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两个方面进行估算,见表1,表2。

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的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2。将评估指标分值通过公式M= A+B+C+D+E+F+G+H进行计算。根据分值对照表13找出折减系数γ,再计算事故可能性。

21

根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公式:

M=A+B+C+D+E+F+G+H=0+0+0+0+0+0+1=1

因为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能引起风险的抵消,所以根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M找出与之对应的折减系数γ,见表13。

得出本项目的安全管理折减系数γ=0.8

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划分见表14,其中P=γ×R,其中R为典型重大风险源评估指标分值累加,按四舍五入计算取整。

22

物的不安全引起的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选取时,主要考虑某些典型事故类型,如坍塌事故、起重事故等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事故类型。

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事故可能性评估,按照《指南》主要建立以下典型重大风险源评估指标体系。

(1)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23

根据公式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分值P=γ×(C×A+B+D+E+F),计算情况见表33.

(2)隧道施工区段瓦斯爆炸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24

根据公式隧道施工区段瓦斯爆炸事故可能性分值P=γ×A×(B+C+D),计算结果见表33。

(3)隧道施工区段涌水突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25

根据公式隧道施工区段涌水突泥事故可能性分值P=γ・B×(A+C),计算结果见表33。

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等级,采取风险矩阵法确定隧道具体施工作业活动的风险等级,形成重大风险源等级汇总表。见表33。

26

27

28

29

30

31

32

5. 对策措施及建议

为创造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并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和项目施工过程中方案的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降低各种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决策风险等不稳定因素,结合本项目的特点,针对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源编制了相对应的专项防护措施。措施如下:

33

34

6. 评估结论

6.1.隧道工程Ⅲ级及以上风险存在的部位、方式

6.2隧道工程评估结论

通过隧道风险评估,认识到求雨山隧道存在坍塌、瓦斯爆炸、涌水突泥等典型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坍塌风险、高空坠落风险、物体打击风险、触电风险、机械伤害风险,这些风险事件均可能对隧道建设的安全、工期、投资及第三方造成不利影响,但通过一系列对策措施,可将风险降至可接受区域。

6.3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及存在问题

6.3.1科学性分析

本次评估是在项目风险交底的基础上,根据我施工单位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采用指标体系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进行的评估,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积极采纳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建议,完成了总体风险、专项风险、一般风险、重大风险的安全评估。

6.3.2可行性分析

本次评估是在重大风险施工前进行的评估,为现场施工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具体的控制要素,为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现场施工控制要点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要点鲜明,措施合理。

6.3.3合理性分析

本次评估的整个评估内容涵盖了求雨山隧道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危险性施工工序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6.3.4存在的问题

(1)本项目隧道存在瓦斯突出、坍塌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应提前做好检查与勘探,加强安全巡检,把可能出现的事故消除掉,使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2)大型施工设施多,使用频率高、使用周期长,施工应加强

专项安全检查,包括材质的变形、焊缝质量、疲劳损伤等方面的检查,执行使用前签证制度。

(3)加强作业人员的体检、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工作。

篇13:审计风险评估论文

摘要:

本文结合我办几年来的审计实践,以风险基础审计理论为依据,从实证的角度对环境审计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水平分别进行了评价。对现行的投资体制、财政体制、资金拨付体制、项目管理体制、地方利益驱动和法制观念进行了研究论证,表明环境审计具有较高的固有风险;农业农村工作的现状,普遍对经济活动和资金运行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控制风险处于较高水平;受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缺陷和审计成本效益的影响,项目总体状况和经济社会效益难以评价,有些检查风险不易控制;由此得出环境审计具有高风险的结论。接下来从审计技术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对降低环境审计风险的艰巨性进行了简单阐述。最后介绍了我办实施环境审计中加强项目管理、探索有效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依法审计规避风险、切实发挥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和威慑力的一些做法,以此降低环境审计风险,提高环境审计质量。

关键词:

篇14:审计风险评估论文

近三年,京津冀特派办审计的环境保护项目主要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在每次执行审计任务前,审计人员都对审计风险作了充分的考虑和评估,在审计任务完成后,又对如何认识和防范环境审计风险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现将审计人员的所得形成文字,与大家共同探讨。

本文讨论的环境审计指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审计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审计客体是与环境保护资金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审计对象是与环境保护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和效益相关的经济活动。

一、环境审计风险的分类

本文对环境审计风险的分类以风险基础审计理论为依据,将审计风险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二、环境审计风险水平的实证研究

1、环境审计具有较高的固有风险。

(1)现行投资体制下,环境保护项目名目繁多且内容雷同,增加了项目单位挪用、串用,甚至虚报项目冒领资金的风险。从实际情况看,搞了多年的首都周围绿化工程主要涉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则以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沙漠化和治理三化草地为主,治理措施包括栽植生态林和经济林、封山育林等林业项目;防沙治沙工程也包括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和水利配套工程;除此之外,还有专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如此一来,项目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容易给同时承担几个项目的单位造成挪用、串用资金的时机,而且在应付某一专项审计时,项目单位指鹿为马,容易蒙混过关,虚报完成工程量问题大量存在。更为严重的是,此种情况容易造成项目单位虚假重复立项,骗取资金。

如在审计某县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资金时,发现该县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规定,在一无计划二无资金的情况下,提前组织实施度京津风沙源区治理工程中的退耕还林任务,不仅挪用20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种苗费补助资金63.12万元,还造成国家对退耕农户的补助政策无法兑现,致使个别村组发生退耕农户毁苗复耕的严重后果。

(2)现行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加大实现项目社会效益的风险。以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中央财政要求项目省、市、县在预算中安排专项配套资金。但生态治理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国家要求地方给予配套,造成了资金投入由实施工程地区承担,但受益范围却大大超出当地辖区。由于地方政府往往比中央政府更直接地承受着本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和谋求居民福利最大化的巨大压力,从而迫使地方政府必须更多关注本辖区经济的发展和短期经济目标的实现,对与实现长期经济发展目标有关的公共支出项目,缺乏投资的积极性,项目效益难以达到设计要求。造成有些地区虽然有财力但不愿配套,有关部门检查时临时拆借安排一下,检查结束后资金原路返还;有些地区没有能力配套,却置当地政府的信用于度外,搞虚假配套争取项目,追求政绩。审计发现,有的县以虚开工程支出发票形式“落实”配套资金,有的县用其他环境治理项目为生态治理工程配套,有的县则用以前年度工程结余资金搞配套,结余资金循环使用,手法各异。

(3)现行资金拨付体制下,环节繁杂,加大资金管理风险。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国库集中统一支付制度正在构建当中,财政资金直接拨付工程项目单位还有待时日,现多采用层层拨付的方式,由上级财政拨付下一级财政,或由上级主管部门拨付下一级主管部门,拨付环节的增多引发资金管理风险。如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专项资金从源头到项目实施单位,要经过中央、省、市、县、乡(镇)、村六个层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林业部门划拨的资金也要经过国家林业局、省、市、县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等四个层次。审计经常发现上一个资金拨付层次挪用或滞留专项资金,影响工程进度等问题。

(4)现行项目管理体制下,计委管理缺位与越位并存,难以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转。由于环境保护项目涉及许多专业领域,造成项目管理部门过多,形成管理责任难以落实的风险和资金管理缺位的风险。以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按《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各地由计委牵头的生态环境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生态办)对项目执行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而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又作为项目的专业主管部门。在审计调查的6个县中,发现有5个县都将生态办作为当地计委的一个临时部门,由于生态办在组织上不独立,在行政级别上低于其他专业主管部门,而且缺乏技术监督能力,不具备全方位管理项目的权威和力度。还发现,有些县按业务主管部门切块使用专项资金,具体工程由业务部门承担,生态办的工程管理职能形同虚设。同时,计委监督资金既不符合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要求,也不具备管理的能力,造成资金管理职能缺位,各主管部门挪用、借支项目资金弥补经费开支的现象屡有发生。在审计调查的5个县中,有4个县存在这种情况。

(5)地方利益驱动。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搞利益平衡,在安排资金时“撒胡椒面”;地方政府挪用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搞自己所谓的“民心工程”、“政绩工程”;地方政府、部门利用专项资金搞地方、部门资金调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客观上与地方财政状况紧密相关,主观上也与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分不开。如某国家级贫困县将专项资金平均分配到各个乡镇使用,难以做到“集中连片、综合治理、择优选区”,生态治理整体效益大打折扣。审计还发现一些部门挪用专项资金搞基建、个别地区借用专项资金发放公务员和教师工资等等问题。

(6)法制观念淡薄。与农业农村工作现状紧密相连,项目实施县各级领导法律知识、财务知识不足,或是存在侥幸心理,增加了专项资金使用中的风险。审计发现,一些基层部门领导认为只要工程通过各级验收检查,国家的钱没有乱花,用在工程上就是无过。因此,一些地方混用、串用不同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的状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地方或部门,挪用专项资金后,为应付检查,篡改会计资料,以掩盖其违法违纪行为。

2、环境审计具有较高的控制风险

经过对环境保护项目单位内部控制活动进行调查和初步测评,审计认为:

(1)经济活动缺乏有效内部管理。县、乡(镇)、村大多没有建立充分的内部控制制度,或是有制度不依,形同虚设。如有的单位经济合同缺乏必备要素、购货不签订购销合同、赊账购货不做账务处理、收发存物资没有记载、施工小班无工时记录等。

(2)现金收支管理失控。县、乡(镇)、村三级专项资金管理粗放,普遍存在从银行大量提现,频繁的现金交易,专项资金存入个人账户等问题,成为最大的控制风险。

(3)资金运行缺少有力外部监督。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一是现有的监督体系未能发挥充分的作用。来自林业、农业、水利的工程监理人员,履行的监督义务主要是针对工程质量和完成情况。二是对工程资金监督作用非常有限,尤其对工程资金的支付实施控制时,监理人员根本无法与地方政府和各主管部门抗衡。三是缺乏强有力的外部审计监督。在调查的6个县中仅有一个县引入了国家审计监督,从实际效果来看,资金使用风险比较小,而其他县专项资金运行安全性较差。

3、检查风险:鉴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按照风险基础审计要求,要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实施详尽深入的测试。但在审计实践中发现,有些检查风险难以控制,处于比较高水平。

(1)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缺陷。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多限于经济类、管理类、法律类和计算机类,很少涉及环境保护类专业,加大审计取证风险。当前受多种因素制约,审计机关聘请专门技术人员还很难做到。

(2)受审计成本效益影响,项目总体评价困难。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起来,点多、面广,而审计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造成审计人员在有限审计资源约束下无法对专项资金实施全面审计。同时,由于点多、面广,各项目实施地区之间在资金分配、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不具备相同或相似的总体特征,因此审计人员无法实施统计抽样,而只能进行判断抽样。采用判断抽样,就难以根据样本的特征科学地推断总体特征,所以对项目的评价也主要限于抽样单位,“审什么、评什么”,对项目总体的评价风险比较大。

(3)项目投资效益难以评价。环境保护项目是一项见效时间长的项目,生态效益的出现,往往要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进行效益审计时,根据工程当年的'效益情况,评价以后的效益往往是不可能的。另外,影响环境保护项目的不定因素很多,如林草的成活率,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夏季审计时的林草成活率,到了秋天可能又是另外一种状况。

三、降低环境审计风险的艰巨性

从上面的论证可以判定,环境审计处于高风险领域,规避风险十分困难,由此产生的后果应引起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1、实施判断抽样,必然面临过度信赖风险和过度拒绝风险的两难选择。

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之后,如果产生过度信赖风险,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未被发现,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另外,如果舞弊行为被后来的审计或检查发现,原审计单位将面临多方面的压力,甚至被追究责任。

如果产生过度拒绝风险,审计机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扩大审计测试范围,在成本效益原则驱使下,容易违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审计本质要求,盲目认定或扩大项目实施单位舞弊行为,有可能导致暂停拨付被审计单位的专项资金,或者剥夺被审计单位甚至地方政府承办环境保护项目的资格,其影响可能超出波及到一个地区。更为严重的,政府审计提供的审计信息,最主要作用就是为政策当局提供决策依据,此时审计风险就有可能引起政策当局的决策风险。

2、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可操作性不强,影响强制力。

审计风险造成不良后果,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理应承担相应责任。按照目前审计法律法规,一方面的约束来自于国家审计准则中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检查暂行规定》,对于“上级审计机关认为被检查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有问题的,应当责成被检查审计机关予以纠正或者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质量问题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被检查审计机关对于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认真整改。”;另一方面的约束,主要来自于审计机关内部的各种考核、评比,涉及个人的主要是与考核、晋升相挂钩。可以看出,这些约束操作性不强,难以敦促审计机关采取切实行动规避审计风险。

篇15: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论文

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论文推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下城区疾控中心的32个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

1.2方法

1.2.1评估内容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对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特性、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关系、致病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实验室设施和设备,人员、实验方法、危险材料、实验器材、废弃物处理和突发事件应急控制等要素进行风险评估。

1.2.2评估过程

微生物检测人员收集病原微生物背景资料和信息,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并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对风险评估报进行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

1.2.3风险评估方法

从采样到分离、检测、鉴定等整个实验过程和实验活动中每个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一一识别,针对存在的风险,逐项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必须使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经过确认的方法进行检测,病原微生物感染性材料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采样检测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检测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背景知识和满足生物安全培训要求,生物安全设备和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检定、校准及维护,菌(毒)株使用、保存、销毁及运输的规范,不同废弃物具体分类处理要求等。

1.2.4风险评估报告模式

以病原微生物概述、病原微生物检测相关实验活动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人员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其他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控制风险的措施以及评估结论为主线,编写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结论主要明确所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级、需要的实验室防护等级以及个体防护等级等,并对整个实验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如人员、设施设备、实验方法、防护措施及自然灾害等方面是否能确保实验活动正常安全地完成进行简要总结。

1.2.5专家评审

组织浙江省熟悉相关病原微生物特征、实验设施设备、操作规程及个体防护设备的不同领域专家,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并不断修订完善。

2结果

2.1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收集的病原微生物相关资料和实际评估内容,编制了风疹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汉坦病毒和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霉菌和酵母菌、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军团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空肠弯曲菌、铜绿假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共32个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包括10个病毒、19个细菌、2个螺旋体和1个真菌。

2.2专家评审结果

2013年12月邀请省、市级疾控中心病毒、微生物、毒理、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质量管理领域的7名资深专家对32个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审。专家们肯定了课题组风险评估方法的先进性、评估内容的完整性、风险评估报告的规范性和评估体系的可行性,并提出4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活动复杂程度取决于实验活动实际的危险特性,并不一定都需要复杂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应根据各种危险源特征和强度适宜地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

(2)风险评估既要识别各种风险源,提出科学的防范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也应避免过度、盲目的防护;

(3)应注意到同一种病原微生物在不同实验活动时潜在的危险性不同;

(4)危害程度分类相同的`不同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可能产生的危害不同。课题组按照专家意见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对评估报告进行修订并邀请专家再次审核修订的评估报告,认为这32个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对目前生物安全实验室,特别是疾控系统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3讨论

生物安全研究的核心就是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评估。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最新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3版),增加了危险度评估、重组DNA技术的安全利用、感染性物质运输及生物安全保障等新内容。美国疾控中心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在《微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指出,生物风险评估还应包括对实验工作人员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评价。瑞典传染病控制所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生物安全合作中心,2007年前就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体系。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其他发达国家也都建立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标准。

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于2004年SARS实验室感染事件后才真正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各实验室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开始逐步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也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明确提出对实验室进行风险评估的要求。风险评估作为生物安全管理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下城区疾控中心实际检测的32个病原微生物,对实际操作的所有实验活动及实验过程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尽量减少工作人员暴露危险,并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经专家评审后修订的风险评估报告更加完善、规范,评估结论明确。风险管理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切实可行。编制的32个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是疾控系统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经常检测的病原微生物,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能积极推动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

风险评估指数法在空中交通管理的应用论文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研究论文

浅析信息网的建设对于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论文

公路隧道工程的软弱围岩施工技术探讨论文

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风险管理的研究论文

盾构法隧道衬砌荷载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地铁工程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论文

隧道抗震设计研讨论文

低压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及防护论文

桥梁与隧道工程GPS拟合模型研究论文

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论文
《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论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大田滴灌工程建设论文2022-11-08

隧道工程建设的开挖支护施工作用论文2023-12-07

隧道工程建设的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要点论文2023-01-13

地铁工程施工现场风险管理的论文2022-05-08

环保型技术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2023-12-26

可行性实施方案2023-04-02

房地产施工技术管理论文2023-03-08

隧道管片衬砌裂纹病害整治技术的论文2022-05-07

水土保持建设工程的论文2023-08-11

隧道工程突水机制及对策分析论文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