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艺术与人的意义世界

时间:2022-05-21 01:50:17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论文学艺术与人的意义世界(共13篇)由网友“三秋以为期”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文学艺术与人的意义世界,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论文学艺术与人的意义世界

篇1:论文学艺术与人的意义世界

论文学艺术与人的意义世界

文学艺术乃是人追求真理的意义世界,追求作为人之存在的真理的意义;它也是人追求现实性的意义,追求人之如何存在的意义.文学艺术是人希望凭真理生活、求真理意义的呐喊;它是人建构此岸世界的家园的价值所在.真理是人作为存在物存在的'本真意义.文学艺术是真理之寓所:人创造和拥有文学艺术使人得以平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重,它于自身中包含着使人之生命蓬勃向上的力量.文学艺术是人探究生命意义的途径和方法,它是人的内在需要和精神需求,它是人从人自身出发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投射,是人类生命活力的象征意义.

作 者:宫月丽 宫寒冬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长白学刊  PKU英文刊名:CHANGBAI JOURNAL 年,卷(期): “”(6) 分类号:B0 关键词:文学艺术   意义   真理   生命   境界  

篇2:《文学艺术:创造美的世界》教案说课稿

《文学艺术:创造美的世界》教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三课。

2.教材简析:本文围绕“发掘美好情感”这个主题展开,主要是让学生先感受艺术的形式美,再领悟艺术的情感美,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从中领会文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文学艺术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各类活动,尝试分析文学艺术之美和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艺术与社会,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隐藏在文艺作品中的美,理解文艺和社会的关系。

二、说教法:

1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辅助教学。

2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合作能力。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

4联系杭州实际,让学生体会文学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及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

三、说学法: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

2.让学生通过自听自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通过课堂练习,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视听音画,导入新课。(板书)(5分钟)

视听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创设情景,体验音乐的美感。

教师提问:“除了音乐,你还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学生回答(诗歌、、绘画、雕塑、………)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板书)(15--2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组,分发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赏析,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析本组作品所蕴含的含义,并归纳出文艺作品对自己有哪些好处。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

思考自己最喜欢的文艺作品有哪些,为什么。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得出结论。请有特长的学生表演或展示最喜爱的文艺作品,并说明喜爱的原因。

(三)深入探究,追根溯源(板书)(10――15分钟)

艺术的源泉是什么呢?(从戏曲的起源和发展来讲解艺术源于生活。)

戏曲艺术中,京剧已成为我国的国粹。(欣赏歌曲《说唱脸谱》),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今年9月10日,七艺节将在浙江举行。杭州最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什么?

由越剧讲到戏曲艺术的衰落和高雅艺术的曲高和寡,从而提倡保护文艺,传承文明的重要。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板书)(5分钟)

怎样才能肩负这个重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提高审美意识)

(五)反馈练习,巩固升华。(板书)―――――自我测评(5分钟)

篇3:论人与人的关系

论人与人的关系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而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人与人的和谐,即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性质和状态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际关系的发展状况.社会主义社会既为实现平等、互利、合作、公平竞争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可能,也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 者:SHUI Yuan-you  作者单位: 刊 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C912.1 关键词:人际关系   健康   和谐  

篇4:论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它以人创新、贮备、使用的知识作为资源,使知识经济与人的关系更为紧密.知识经济终极关怀的目标是人,建构以人与自然、社会和谐、一体化发展模式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知识经济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手段与有利条件,保证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作 者:张红扬 ZHANG Hong-yang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两课”教学部,四川,内江,641112 刊 名: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STERN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4) 分类号:B82-057 关键词: 

篇5:景观设计-论景观设计与人的关系

景观设计-论景观设计与人的关系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是人类的栖居地,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作 者:刘帮权  作者单位:广西华蓝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11 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23) 分类号: 关键词: 

篇6:论宗教与人的定义

论宗教与人的定义

宗教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宗教文化渗透进了人类文化的种种领域;宗教获得这种力量的原因在于宗教解决了人对终极问题的关注.人的定义是个众说纷云的话题,本文以宗教与人的'终极关注问题为视角点,给出了一种关于人的新的定义.

作 者:罗仲祥 Luo Zhongxiang  作者单位:毕节师专政史系,贵州,毕节,551700 刊 名: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IJIE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2) 分类号:B91 关键词:宗教   终极   人  

篇7:论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种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而且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建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使人类的这一美好理想成为一个全面的科学体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体制下,人的'发展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作 者:唐召云 TANG Zhao-yun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刊 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年,卷(期): 10(3) 分类号:B822 关键词:马克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的全面发展  

篇8:论社会公德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社会公德与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公德指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人类社会的公共道德.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公德与私德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应完美统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自然和社会公德构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作 者:谭德礼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广州,510320 刊 名: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3 “”(1) 分类号:B82 关键词:社会公德   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篇9:世界地球日意义

世界地球日活动意义

1970年4月22日的“地球日”活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它推动了西方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如美国就相继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和濒危动物保护法等法规;1970年的地球日还促成了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成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国际性环境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创建,以及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就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发生的第一届地球日活动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次运动催化了人类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已开发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并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而1970年活动的组织者丹尼斯·海斯也被人们称为地球日之父。

这次运动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组织环保活动成为一种惯例,在美国地球日这个名号也随之从春分日移动到了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题也转而更加趋向于环境保护。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在美国各大学举行演讲会,筹划在次年的4月22日组织以反对越战为主题的校园运动,但是在1969年西雅图召开的筹备会议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提出将运动定位在于全美国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草根运动。

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海斯听到这个建议后,就设想在剑桥市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于是,他前往首都华盛顿去会见了尼尔森。年轻的海斯谈了自己的设想,尼尔森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愿意任用海斯,甚至鼓动他暂时停止学业,专心从事环保运动。于是,海斯毅然办理了停学手续。不久,他就把尼尔森的构想扩大,办起了一个在美国各地展开的大规模的社区性活动。

他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就在那年的4月22日,美国各地大约有20xx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讲会。

美国的1970年正是个多事之秋,光纤织物被发明了出来,“阿波罗13号”的悲剧导致登月计划的失败,在南卡罗来纳州萨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厂发生泄露事故,当时的美国人,终日呼吸着豪华轿车的含铅尾气。工厂肆无忌惮地排放着浓烟和污水,却从不担心会被起诉或者是受到舆论的谴责。“环保人士”凤毛麟角,他们只是列在字典里的单词,却很少能够被人所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次“地球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鉴于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美国国会在“地球日”这一天休会,近40名参众议员分别在当地集会上讲话。伦特·杜贝斯、保罗·埃利希以及拉尔夫·纳德等美国的名流发表了演讲,阐明集会的重要意义。25万人聚集在华盛顿特区,10万人向纽约市第五大街进军,支持这次活动。

据统计,这一天全美有20xx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xx所高等院校和20xx个社区以及各大团体参加了“地球日”活动。人们举行集会、游行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幅画和图表,高呼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被誉为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这次活动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世界地球日活动影响

1990年4月22日这天,全世界有数亿人身穿蓝绿两色服装参加了“地球日”活动。他们为纪念“地球日”20周年,开展了捡拾废纸和塑料袋、严禁随地倒垃圾的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提醒人们重视保护地球环境,制止生态恶化,使每一位地球居民都为悍卫地球环境、改善地球环境作出贡献。身穿蓝绿两色服装是表示为捍卫地球环境而行动的决心。

“地球日”这天,美国全国大约有1亿人把汽车放在家里不用,以防汽车排放出来的废气和其他有害的排放物散发到空气中去。在中国,当时的李鹏在4月21日通过电视发表了环境问题讲话,中央电视台还播放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专题报道。从此,中国每年都进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20xx年2月末,海斯接受中国的邀请,来中国参加了“中国20xx年‘地球日’中国行动”启动仪式。

在20世纪90年代末,盖洛·尼尔森和布鲁司·安德森共同为把“地球日”办成一个年度性、高水准的活动,创办了“美国地球日”组织。“地球日”网页于1995年开通。“美国地球日”组织更名为“地球日网络”,成为一个面向全世界、推动每年“地球日”国际活动的组织。20xx年的“地球日”,又是由盖洛·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领导,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在1970年“地球日”的基础上,加入了全球性的公众运动,并充分利用了网络这一新兴的信息手段,把各国人民的智慧和热情都聚集在了一起。在盖洛·尼尔森、丹尼斯·海斯和其战友们的努力下,今天的“地球日”已真正成为全地球的节日,提醒着人类保护地球、善待地球。

篇10: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

第一讲 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

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背景:欧洲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却没出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感到失望,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特点: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积极追求理想世界。

②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强调个性自由表达。

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拜伦:英国,代表作是《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②雪莱:英国,“天才的预言家”,主要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③雨果:法国,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④海涅:德国,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现实主义文学

时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特点: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会矛盾,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3.现代主义文学

时期:20世纪以来

背景: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环境动荡复杂,集中反映了现代人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生活危机。

特点:

①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反传统;

②人物语言颠三倒四、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③突现人的丑恶、痛苦、绝望。

代表: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

篇1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

第二讲 艺术

一、音乐

1、古典主义音乐

时间:19世纪以前

特点:重视规范化,要求风雅、高尚、审慎与节制,侧重于形式与技巧的表现,将感情的表达作为一股潜流,在完美均衡的形式内,强调形式的严谨。

2、浪漫主义音乐

时间:19世纪以后

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偏重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感情热烈而奔放。

3、贝多芬

地位:德国,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时期的代表,有“乐圣”之称。

作品:《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

4、印象派音乐

时间:产生于19世纪末

特点:它强调音响和音色,强调运用声音的响度和色彩来提供一种暗示或是提供一种意象式心境。

代表:法国作曲家德彪西被誉为印象派音乐大师,代表作《牧神午后?前奏曲》。

5、现代主义音乐

时间:20世纪

流派:20世纪,流行音乐脱颖而出。流行音乐经历了爵士乐(二战前)、摇滚乐(50、60年代)和音乐风格更加多样(70年代以后)的三个发展阶段。

趋势:其发展趋势是大众化、多元化。

二、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时间: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

特点:内容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表现形式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代表: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等。

2、浪漫主义美术

时间: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特点: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代表:德拉克洛瓦(法)的《自由引导人民》和哥雅(西)《枪杀马德里市民》等。

3、现实主义美术

时间: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

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代表:米勒(法)的《拾穗者》和列宾(俄)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

4、印象画派

时间: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

特点:注重画家个人的感受,着力于表现光和色的变化,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

代表:早期印象画派莫奈的《日出·印象》、后期印象画派塞尚的《埃斯泰克的海湾》、凡高的《向日葵》等。

5、现代主义美术

时间:20世纪以来

特点: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代表: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篇1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

第三讲 电影与电视

一、电影

1、历程:

①19世纪末电影诞生,到1927年之前都是无声电影,被称为电影史上的“默片

时代”。

②20世纪20~40年代电影艺术进入成熟期,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③二战后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技术充分利用三维动画、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

2、重大事件:

①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②“默片时代”,格里菲斯(美)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卓别林是这一时期

最杰出的演员。

③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首次拍摄成功有声电影,标志着有声电影时期

的开始。

④1928年设立奥斯卡奖,好莱坞是世界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

⑤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

二、电视

产生和发展:

①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电视;

②二战以后电视真正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特点:

①可承载图象、语言、音乐等多种信息形式,兼备报纸、广播、电影几种传媒的功能。

②覆盖面广、实效性强、现场感强。

功能:传播资讯、远程教育、娱乐和展示艺术作品。

意义:是最普遍的大众媒体,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篇13:论道德信仰及其意义

论道德信仰及其意义

信仰化是道德的高级存在方式.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对道德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的`认识产生的对道德的崇信,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的特殊情感.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民大众利益基础、道德对个体与社会所具有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的双重意义是道德得以被人们所信仰的深刻基础.

作 者:黄明理 李德友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江苏,淮安,223001 刊 名:教学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TEACHING AND RESEARCH 年,卷(期):2004 “”(8) 分类号:B821 关键词:道德   道德信仰   超越  

论沉思阅读及答案

培根随笔的读后感600字

《人生十论》读后感

探究环境伦理学本体论基础的批判与反思论文

实践与人的现实生命--对生存论本体论的一点辩护

试论《理想国》中伦理思想与政治思想的张力

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范文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

浅论博弈学与中国哲学

揭开原始思维之迷--诗性智慧与野性思维比较浅谈

论文学艺术与人的意义世界
《论文学艺术与人的意义世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论文学艺术与人的意义世界(共13篇)】相关文章:

论人性与人生态度作文2023-01-13

弃“唯论文论”助推个性发展2023-07-14

论孔子的教学思想论文2023-04-16

亚里士多德美学与音乐美学思想浅析论文2023-12-10

浅谈中国传统造园思想论文2024-05-07

论“法律白条”之弊端 论文2022-12-17

初三读后感作文700字:《培根随笔》读后感2023-06-23

《政府论》读后感800字2023-03-09

培根随笔读后感15002022-08-06

反杜林论的论文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