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荐10篇)由网友“一巴掌打死7个”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希望大家喜欢!
篇1: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张彦青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终身教育体系是以现代大教育观看教育的形态和体制,是一种思想理念,它强调教育的终身性、系统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人自我完善的必然趋势,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及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高校在终身教育理念发展中的功能作用,浅析高等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挑战,并使之成为推进终身教育理念的坚实力量。
关键词: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体系;高等教育;高校
一、引言
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终身教育作为一项规定和任务,已分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终身教育是进入2l世纪的关键所在,也是必须适应职业界的需要和进一步控制不断变化的个人生活的节奏和阶段的条。保尔・朗格朗的继任埃托雷・捷尔比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合;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
二、高校构建终生教育体系的作用
1.终身教育理念激励高校为社会大众提供多样化的受教育机会。终身教育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日趋加快,周期不断缩短,任何人都不可能学一而终,必须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人们对于知识获得的需求,需要社会提供各种制度保障和物质资源,高校因此有了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的作为,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科研所等这些优势资源可为社会大众提供各种便利。目前,许多高校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函授等多种继续教育形式,为社会大众提供多样化的受教育机会。
2. 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激励高校培养优质教师。
终身教育理念激励高校教师自身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对师范生的培养更加注重专业化的培养,扩大了高等师范教育的职能范围,并更多地承担在职教师的进修和培训任务,如国培计划。终身教育理念促进学校组织多种资源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教育平台,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积极打造专业素质强的教师队伍。
3.高校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导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高校的职能已由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并且高校的服务职能为适应市场需求在不断强化。为适应市场需要提高办学效益,高校自身也在不断创新突破,以其自有的资源条件(图书资料、先进的科学实验条件等),为高校开展终身教育研究及推广提供了各种便利。另外,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将前沿理论知识和高新技术向社会展开,引领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传播。
三、终身教育理念下之于高等教育的转变
1. 高校从教育的终端转变为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教育观念下,人们认为大学是精英分子的特权地,接受的教育是最深奥最高端的知识文化。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已不再是教育学习的终端,不再是深奥知识传播的唯一场所。对于获得资深知识的人来说,获得的渠道已然是多样化、多形式的,高校只是获得知识的一个渠道。高等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仅仅是人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阶段,是继续教育新的起点和基础,是进行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2.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地位被打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传播,大学已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场所,失去了以往占有高等教育的统治地位,高等教育从单一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多样化的大众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权威机构,是培养人才和传播真理的最高学府。随着终身教育的介入,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打破了大学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主体地位。
3.终身教育理念的传播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终身教育理念的传播让人们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和全新理解。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高等教育也不是教育的终结。终身教育的提出让我们明白现代社会的教育已经不可能一次完成,而要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推行,进一步沟通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拓宽了学校的生源。在未来的社会需求中,世界文化知识是日新月异的,这就要求人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即终身学习,那么另一方面显现的是学校教育生源多样化。相对的,高校对于特定人群的人们进行教育,已不再是局限于校园教育,而是网络教育、函授等多种形式。
4.终身教育使得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多样化。终身教育使得高等教育由曾经的自我封闭走向开放,开展的多种教育模式多样化教育的形式。高等函授教育、业余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的高等教育及课程教育正在迅速发展,尤其是现在的MOOC(大规模网络开放教程)教学模式的出现对大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培养方式拓宽了人才获得更高教育的途径,社会发展要求每个人终身不间断地学习,也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多样化的成才途径和方式,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开放度。
四、高等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困境
1.高校对终身教育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高校发展终身教育的中坚力量是继续教育,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被认为是高校开展教育的副业,继续教育的内容“没有学术水平”,专业化指导等使得终身教育未能得到学校以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另外,由于终身教育体系尚未建成,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相关实践等也不规范。
2.高校教育发展终身教育资源不足。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就需要高校建立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生活设施,但是由于现有教育资源仍然紧缺,教育经费不足,缺乏建构先进继续教育的专业化平台,高校难以发挥功能,很难保证终身教育的教学质量。
3.高校师资发展跟不上终身教育发展的步伐。终身教育一般为继续教育的形式,它的发展需要高校教师对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在数量和质量上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中担任继续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紧缺和不足,我国的高校一般每个教师对应四十至六十个人,这就造成了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4.缺乏完善的终身教育立法体系。我国第一部关于终身教育的法律,是福建省9月28日颁布实施的'《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但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达到相应的实际效用和法律效力,不过其象征意义是不可言喻的。继这之后,我国出台的第二部地方终身教育法是1月5日《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其对终身教育的实施宗旨与目的、主体与对象,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之间在内在关系都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和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不足之处。目前,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理念并没有进入人们的思维之中,对于终身教育立法的意识还在前足阶段,仅仅出现在少数的地方政府认识觉悟中,国家层面尚没有完整独立的相关立法体系,这是值得我们去重视的。
五、终身教育视野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广高校联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最重要条件是学有所教,它强调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过程的终身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和教育空间的社会性。大学担当着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角色,推进终身教育发展是高校的责任,大学作为信息知识的前沿场所,应当开放优质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为终身教育提供服务渠道。深入推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从而达到全民终身教育的目的。
2.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及其终身学习的意识。高校发展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受益于终身教育的开展,能在离开校园后在这适者生存的社会中激流勇进。故高校在从自我管理角度发展终身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兼顾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充分展示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其在离开校园后仍能受益于学校的教育,这才是高校发展终身教育的固有成就。
3. 用终身教育理念建设学习型高等教育教学团队。20起,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考,打破了教师资格的终身制,这不仅是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更是对高校教师进行终身学习的挑战,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要求高校教师要时刻激励自己坚持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高校要想建立实质性的学习型高等教育教学团队,就需要高校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不断激励自己的成长,力争时代前进的步伐。高校教师要勉励自己做知识型社会先进知识的引导者、开发者,成为高校特色有内涵的教学团队成员,为高校构建高校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坚实的保障。
六、结语
要与时代共进,就要终身不断地学习,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知识和信息的时效性非常有限,人如果仅仅依靠在学校阶段获得的知识来应对社会各种各样的挑战,是绝对不够的。在不断探索发展过程中,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开始被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们通过终身学习获取知识技能,满足社会需求,来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国家政府机构也为了培养新型人才,优化人才,建立学习型社会,促进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齐幼菊,龚祥国。终身教育体系构架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11)。
[2]靳培培。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视阈下高等教育的定位分析[J].成人教育,.
[3]吴遵民,张媛。终身教育思潮下我国高等教育自考的定位与发展契机[J].继续教育研究,.
[4]陈乃林,祝爱武。终身教育视野下高等教育观念的解构与嬗变[J].江苏高教,.
[5]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阿瑟。J.克罗普利。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王莉芬,刘慧玲,廖端芳。终身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启示[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篇2:基于专用性人力资本形成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基于专用性人力资本形成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专用性人力资本理论对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全生命周期内专业能力标准与各阶段人力资本价值形成和实现途径的响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专业教育阶段、继续教育阶段人力资本形成和提升的专业认证制度、认可制度、继续教育制度的重要性,从而构建了专业能力标准体系指引下的专业人士终身学习模型.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年,卷(期): 7(5) 分类号:G64 关键词:终身教育 专用性人力资本 能力标准体系 专业教育 继续教育篇3:澳门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初探
澳门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初探
终身教育思想突破了传统教育框架的束缚,改变了过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之间相对独立隔绝的状态,使它们有机的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体化的教育体系。①近年来,澳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成人教育不断开展,已局部开创了构建终身教育体制的条件。本文探讨澳门成人教育的发展、澳门终身教育的法规及有关推行模式,最后,提出发展澳门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议。一、澳门成人教育的发展
澳门过去的成人教育是以民间发起为主。1947年商训夜中学成立,该校是由中华总商会创办的,对象为商业从业员,先后开办了珠算、簿记、普通话、中文、历史、数学等班。此外,中华总商会也于1951年创立青州平民识字学校,致力扫盲。1956年开办了一铭专科学校教授会计;1958年设立华侨工商学院;1968年设立了李锦涛英专学院。
到70年代后期,澳门经济发展起来,成人教育也相应地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教育范围不断拓宽,商业、会计、英语科、文娱类的专科成人学校纷纷开设。如1975年设立圣庇护十世音乐学院;1976年设立澳门烹任学院;1978年设立皇家健力院、澳门商学院;1979年设立澳门音乐学院。
80年代是澳门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年代,政府开始推展职业教育。1983年经济司设立职业培训中心,1985年教育司设立成人教育处,推广成人教育及职业教育。同一时期,私立的.成人教育也有显著的发展,1981年澳门第一所大学----东亚大学成立,并在大学内设立晚间成人课程。1982年澳门业余进修中心成立,提供各式各样的成人教育;同年澳门电视技术学校、致远英专学院成立;1983年还有澳门健美学院、蔡晓明舞蹈学校、澳门建筑工程学校设立;1984年项秉华芭蕾舞学校、澳门行隐画学会、灵均会计专科等设立。至此,澳门成人教育已具多元化,既紧密联系职业,又为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作出贡献。
90年代,政府投入更多资源发展成人教育。1992年,教育司重组架构后易名为教育暨青年司,并设立延续教育处,该处职能范围为订定有关再教育、校处课程教育及持续教育范围的成人教育总纲。1992年底,澳门大学校处课程及特别计划中心成立(东亚大学被政府收购后易名为澳门大学)。1994年,教育暨青年司属下的成人教育中心开幕,该中心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尺,耗资300多万澳门元,设有多个培训室、自修室、电脑教学室、电脑实习室、图书室、展览厅、多功能厅、互联网咖啡吧等。成人教育中心的设施,可借给本地区的注册团体或个人,用作举办与成人教育及公民教育有关的短期培训、讲座、研讨会等,只酌量收费。
成人教育中心培训活动统计
类别
举办次数
参加人次
电脑资讯
38
[1] [2] [3]
篇4:农民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农民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文化知识差、科技水平低、职业能力弱是我国农民现状的特点,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不断地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新时期,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在入世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随着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对农民实施终身教育显得比任何时期都尤为重要.
作 者:席军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烟台市分校,山东,烟台,264001 刊 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ORS' COLLEGE 年,卷(期): 20(2) 分类号:F328 关键词:农民 农民教育 农民终身教育篇5: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体系的构建论文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体系的构建论文
终身教育理论为我国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目前,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作为该体系核心支柱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其所应承担的角色还有一定距离,而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以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为支点和抓手,以毕业生就业后“回炉充电”和用人单位、校友企业员工培训为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衔接点,填补毕业生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与公共就业服务、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的缺失,是对终身教育理念的具体贯彻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一种有益探索。
一、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内涵
1.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的基本内涵。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是指以构建学生、用人单位、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为依托,在院校管理中引入客户导向的理念,将用人单位和已毕业学生定义为高职院校就业客户群,按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贡献进行分类管理和服务,同时,对已毕业的学生提供就业支援、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校友联络等就业“后服务”项目,即全程化、可持续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2.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的运行体系。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以终身教育理念为依据,以就业后教育服务为工作定位,采用客户关系管理的营销策略,工作内容集教育服务、继续教育、技能培训、职业指导、服务研发、校友联络为一体,以继续教育、职业培训与校友联络为重点,以毕业生就业综合服务机构为工作载体,形成就业指导与服务、“后服务”相通一体,教育工作与市场经营并存,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机构、毕业生“回炉充电”、用人单位管理与服务、校友会管理、评价体系五项机制相联结的模式结构,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人才招聘和培养、校友联络充分融入社会就业工作格局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
3.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的意义。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主要具有四方面的意义:第一,对毕业生来讲,“后服务”模式能给予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以强大的支撑,也给予用人单位以信誉保证,一定程度上促进毕业生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取。第二,对用人单位来说,招聘一名具有就业后服务保障的毕业生,不仅员工的技术技能提升有了基本保障,同时,也拥有了毕业生所在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资源,实现了毕业生就业质量与企业人才质量“双提升”。而且,就业“后服务”模式也为校企产学研合作开启了更广泛的资源平台。第三,对高职院校来讲,就业“后服务”模式有助于倒逼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回校继续学习、培训,有利于学校依据毕业生的学习需求,反思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第四,对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而言,就业“后服务”模式通过完善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服务社会的途径,拓展教育形式和教学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整合社会各类教育资源融入到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中,突出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沟通,强化了高职院校以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责任和功能,从而促进了终身教育覆盖全社会、面向人人的网络体系建设。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后职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通过不断地交换和流动得到更加有效的优化,人的―生“一次就业”被“多次就业”所代替。但是毕业生在职场上的事业发展状况,多样化的再教育需求以及多样化职业能力提升需求得不到满足,较少有人关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差距的矛盾,后教育培训服务平台的缺失等问题已经影响毕业生在职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特别是终身学习能力已成为其在职场激烈竞争中取胜并保持优势的关键。
1.毕业生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期望之间存在差距。毕业生固然有在校养成的基本职业能力和素养,但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岗位匹配性和社会经验,这不仅会影响到用人单位的选择,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们在入职后的发展提升,主要表现如下:①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弱,导致专业技能和能力不足。②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不强,工作责任感与合作意识相对较差,对岗位角色、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处理等还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③毕业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在工作中不能怡当地处理与同事、领导、客户之间的关系,常常忽略基本的日常规范和办公礼仪。④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做错事经不起领导的责问,工作中缺乏恒心与毅力。诸如此类的问题无疑成为大学生个人发展和适应职场的较大隐患,不利于其成长。
2.高职院校就业市场开发与就业后服务均存在不足。高职院校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仅要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更多的发展平台,也要为学生毕业后提供继续跟踪的就业后教育服务。因为毕业生离校进入职场,要有一个适应期和社会化成长过程,这一阶段是否顺利度过,将对其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对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存在空白:首先,高职院校与毕业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桥梁。目前,学校与毕业生间的联络沟通大多处于自发、无序、低效、不规范的状态。其次,对毕业生就业后的调研形同虚设。很多高职院校过分追求高签约率而对调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调研形同虚设,调研报告缺乏科学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不能真实反映学校在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许多高职院校没有把对毕业生就业后的相关指导当作学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普遍认为学生离校即为就业服务的终结,没有形成就业指导与继续教育相贯通的工作理念与机制。
3.用人单位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缺乏有效机制。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至,每年4000余位企业家的跟踪调查显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左右。目前由于员工培训的成本投入大、部分企业的人才稳定性差等原因,企业对职工教育培训投入较少且重视不足,现有的职工教育培训普遍存在目的功利化、培训内容抽象化、培训形式刻板化等问题,企业没有形成固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突出表现在:首先,职前培训时间集中压缩,培训内容针对性差,流于形式。其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后续培养重视不够,对员工使用多、培养少,在实际工作管理过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培养提升与支持保障。最后,用人单位没有形成与学校合作的员工培养机制,岗前培训、职场适应、自我规划等环节都缺乏投入,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是很少涉及,这既不利于毕业生较快地适应岗位,也不利于培养企业员工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三、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运行体系
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的构建与运行既需要结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又要立足高职院校发展,整合政府、学校、用人单位、校友群体等社会多方资源,强化学校教育、行业(企业)教育等多种教育主体间的横向沟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寻求作用发挥的长效保障机制。
1.改善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发展的外部环境。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是实现教育投入与就业劳动转换、人力资源与社会发展对接的基础桥梁,在创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背景下,政府应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的构建与运行优化环境、理顺体制,通过制度设计,促进学校就业“后服务”模式与社会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及终身教育体系的融通,以就业后教育服务促进就业,以终身教育促进职业发展,推动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经营、社会广泛参与,由就业“后服务”串起的就业与终身教育沟通衔接的“立交桥”。为此,首先,要通过教育综合改革打破相关体制机制的束缚。一方面放宽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通过政策推动确立高职院校现代产权制度和教育经营体制,引导重点发展面向校友、用人单位等教育活动相关利益主体的“就业后”延伸性教育服务产业,打通就业“后服务”与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的对接渠道;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逐步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增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的针对性。第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将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与服务充分融入国家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中,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承担就业政策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职业指导和就业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职能,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为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员工、校友和社会继续教育者提供公益性服务并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同时可将部分公共就业服务任务外包给高职院校开设的经营机构;细化相关机制以加强高职院校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沟通衔接;通过政策宣传和税收优惠等管理手段,落实和促进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就业咨询、职业培训等领域实现市场化运作。第三,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制定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学分转化实施细则,加快构建培养形式多样化、面向人人的专科与应用型本科之间的学历衔接渠道,激励企业重视参与和加大投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鼓励学校探索继续教育服务多兀投资模式。
2.完善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与社会就业工作格局相衔接的重点环节。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对常规的高校就业工作具有延伸性、拓展性、保障性功能,也是高职院校服务“校企合作”企业的最有价值的手段之一。就业“后服务”模式能够全过程、不间断地为学生提供毕业后与职场之间不同程度的衔接,通过职场适应、就业支援和就业见习、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为用人企业提供就业后跟踪服务和职工教育培训,为校友会建立一个动态全面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机制,从而不断开拓学校的就业市场。为此,首先,要加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衔接,内容主要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市场信息和需求,加强与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的沟通合作,形成固定的信息交流网络与联动机制。第二,加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与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衔接。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除了具有市场经营的性质,核心任务还是服务大学生就业这一民生问题,要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专项就业帮扶,提供就业支援,除了就业指导、政策宣传,还应为就业困难毕业生联系见习机会并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帮助其找到工作。第三,加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衔接。高职院校要加强与职业资格认证部门和培训机构的沟通合作,共同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加大对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关注,以详尽的毕业生就业后跟踪反馈,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3.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管理集成模式。首先,要完善高职院校就业后指导、服务与培训的管理机制。畅通学校就业工作网络和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就业工作部门与成人教育学院合作衔接的工作机制,共同开展就业“后服务”工作;实行就业导师对接制,按专职和兼职人员将就业创业与继续教育培训“一站式”推出;通过就业“后服务”拓展校友工作领域、增强校友工作的系统性,使就业、就业“后服务”与校友会的工作联动推进。第二,整合服务项目形成标准化,坚持就业工作的连贯性和就业支援的公益性,同时实行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市场化经营。职业培训在就业“后服务”中是具有民生与市场双重效应的重点服务项目,应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培训项目品牌,在课程内容上要加大实践成分,以资格证书培训为基础、以实践能力考核为导向,转变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同质化的发展误区,在定位上要强化以校企对接的办学理念来与社会一般盈利性培训机构相区分。第三,构建就业“后服务”评价体系。以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的构建为契机,实现就业评价和教育教学反馈一体化,就业工作评价与就业“后服务”评价全程化,学历教育评价与非学历教育评价并重。评价方式可包括第三方提供的就业质量报告、客户满意度评价、网络信息互动平台、定期拜访制等,注重将社会、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后服务”的满意程度作为评定就业“后服务”的主要依据。
4.引入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信息化管理。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引入了客户关系管理(CRM)手段,以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友为客户,以信息技术促进客户信息的整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确保客户维持。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增进企业与客户长期互动的营销战略,也是企业的客户培养战略,能给企业和客户带来“终身关系价值”。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主要采用客户关系管理的前期分析维度,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为信息技术和商业服务相结合推动教育产业经营提供硬件支持和保障,也为全程就业工作创建了一个信息集成系统平台。就业“后服务”信息系统包括客户对象(毕业生、用人单位)数据库和管理对象(校友会)数据库,毕业生信息智能化信息库用来跟踪和反馈毕业生就业,搜集毕业生的流动信息、发展信息、待遇信息、需求信息以及社会反馈等信息。用人单位按其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贡献度进行分类管理。校友会数字平台则是集校友信息、校友联络、调研反馈、校友服务、校友创业等校友信息资源库,它可增强校友工作的动态性、双向性和科学性,在维护就业资源上可将校友联络、校友创业、就业市场开发与教育服务的推介通过信息平台链接,整合学校与校友之间的多重沟通渠道和资源共享,加大校友会在就业与终身培训方面的中介与公关作用,从而通过就业工作和社会服务,促进学校品牌的树立和提升其社会责任的担当。
篇6:终身教育体系下远程教育质量探讨论文
终身教育体系下远程教育质量探讨论文
摘要: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成为可能。其中,远程教育作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载体,其质量问题得到社会极大的关注。因此,加强远程教育质量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概述了远程教育质量,具体分析了远程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因素,并提出了几点提高远程教育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终身教育;质量;远程教育;体系
就目前来讲,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对于人才结构的调整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远程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途径。从一定程度上讲,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有助于创造大量的新的就业机会,促进在职人员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在终身教育体系下,注重远程教育质量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远程教育质量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中时空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灵活性,更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通过提供开放的、不同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到目前为止,我国远程教育形成了多样化质量观、服务质量观和全面多元的质量观[1]。其中,多样化质量观的目标定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在职成人培养应用型人才;二是面向高中水平学习者提供学历教育;三是提高广大受教育者本身的满意度。与此同时,还应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明确目标原则和辩证统一原则。服务质量观主要体现在服务过程与服务效果两个方面,几乎贯穿了服务质量的整个过程。全面多元化的质量观主要包含了需求满足层次、培养目标层次、质量标准层次、动态变化层次等多个层次。
二、远程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因素
(一)开放式远程教育的开办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应促进各类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2],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与发展要求。远程教育的办学理念十分符合这一要求,能够为个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打破学校对教育资源垄断的局面,打破传统的教育中心体制,进而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的政策基础。
(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的建设
首先,通过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知识传输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其次,教学辅导平台的建立,一是能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二是能够指导、辅助学生进行学习,三是能够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四是能够使学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开展合作学习。再次,相关科研队伍对于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方式、模式和学习方法等终身教育与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得出了一些理论成果,进一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教学管理队伍实施的一系列有效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远程教育教学的可控性,更加有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三)教与学的.灵活性
远程教育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上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更加便于师生互动,实现双向视频教学,另一方面也更加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线考核与答辩等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更加具有灵活性,有助于适应非正式学习的发展趋势,更加有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三、提高远程教育质量的措施
(一)促进远程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角度讲,其主干与主体分别是学校教育与面向成人学习者的继续教育[3]。虽然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干仍然是学校教育,但成人教育囊括了其它教育内容,具有最长的教育时间跨度,具有最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因此,实现远程教育的多元化,更加有助于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二)注重内部质量保证内容的提高
新时期,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远程教育的内部质量保证一方面应关注学生产品与服务[4],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实现现有质量目标,不断提高现有质量与成本效益。具体来讲,一是应不断完善产品服务,加强内部质量控制,优化服务;二是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定标准,为远程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三是应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并完善优质学习资源共享机制,不断优化学习环境,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本效益。
(三)完善内部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其一,应尽可能提高专业评估与课程评价的可操作性。其二,作为相对静态的基础条件,教学基本条件应得到充分保障,学习资源应尽可能的丰富,学习环境应尽可能和谐。其三,应加强课程层次和专业项目等动态教学活动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我国远程教育也逐步发展起来。在终身教育体系下,远程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知,远程教育的质量对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应促进远程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注重内部质量保证内容的提高,并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袁松鹤,齐坤,孙鸿飞等.终身教育体系下的远程教育质量观[J]中国电化教育,,(4):33-41
[2]孙宗凌,王清.我国高校远程教育质量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10):8-10
[3]常云,常欢.远程教育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J]学理论,,(14):160-161
[4]应进平.网络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6):14-16
篇7:高校老校区功能转变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耦合
高校老校区功能转变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耦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终身教育需求膨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己被纳入议程.近年来,高校新校区建设规模的扩大使老校区的合理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老校区汇集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可否通过老校区的功能转变来推进我国的终身教育事业,本文从老校区可持续发展和满足市民终身教育需求两个角度入手,探索了实现老校区与终身教育耦合发展的可行性.
作 者:郑潇 任丽平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310027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21) 分类号:G72 关键词:老校区 终身教育 耦合篇8:浅谈大学数学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
浅谈大学数学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
分析了目前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大学数学文化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立足工科院校实际,通过“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教学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讲授数学文化,通过举办周末数学讲坛传播数学文化,通过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化数学文化,通过创办刊物升华数学文化。
一、引言
数学是一种文化早已是人们的共识。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最著名的如柏拉图和达·芬奇。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罗素、冯·诺依曼等文化名人也都是20世纪数学文明的缔造者。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数学》、《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无疑都是数学文化的杰作。“数学文化”一词,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广义的解释则是除这些以外,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数学文化”从文化层面来关注数学,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有助于人们了解数学的精髓,培养数学素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兴趣。
数学文化关注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探讨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是大学数学课程的拓展和有益补充。因此,如何构建完备的大学数学文化教育体系,使数学文化走进课堂,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当下大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数学教学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注重数学的工具作用而忽视数学的文化内涵。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无疑是前人研究的成果,这些知识的产生一般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其中不乏艰难与曲折。只是为了简明起见,编写教材时所有数学知识不仅都以定论的形式出现,而且几乎全部略去了知识发生的过程、命题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探索过程。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停留在现成知识即数学结果的教学上,既不注意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又不注重揭示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了“概念+例题”、“定理公式+例题”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对于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观点、数学方法等很少涉及。由于缺乏数学文化的滋养,学生对高等数学更多的是恐惧而不是热爱。受到教学时数的限制,课堂教学中存在满堂灌的现象,有关数学家、数学史等许多生动有趣的环节长期被忽略,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课堂气氛大多比较沉闷,学生被动听课,甚至有人当堂睡觉。长期进行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扼杀,学习兴趣丧失,甚至有人无法通过正常考试。许多学生由于数学不合格而导致学习生活的失败,这种挫折给他们造成的.精神创伤将伴随终生,由此给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数学的品格使人终生受益,但许多学生学习数学多年,仍然对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文化了解肤浅,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较差,数学素养欠缺。高等教育的急功近利导致文化氛围缺失。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使本该丰富多彩的数学仅剩骨架,而作为灵魂的数学精神、数学文化等内容大部分缺失。在许多理工类院校,数学仅满足于够用,数学文化类课程、活动匮乏。
三、构建数学文化教育体系的主要途径
自上个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学文化开始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注,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开始使用“数学文化”一词,强调中学数学要渗透数学文化。在高等教育领域,黄力民教授在湘潭工学院开设“数学文化”课,开始探索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召开“全国数学史、数学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数学文化成为全国性教学研究会议的一个主题。在我国高校中,南开大学作为教育部设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非常重视“数学文化”课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国家首届教学名师顾沛教授开设“数学文化”课已持续了10多年,深受各专业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数学文化教育要真正成为大学数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得到系统的文化给养。,我校以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大学数学文化的构建与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为依托,开始全面构建适合工科院校特点的数学文化教育体系。
途径一:借助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平台,全面渗透数学文化。充分利用理工类专业普遍开设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平台,全面渗透数学文化。教师积极树立数学的文化教育观,深入开展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通过业务学习、跨学科探讨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数学文化修养。将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等内容适当穿插渗透于日常教学中,既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例如,高等数学按照极限理论--微积分理论编排,适当介绍历史上先有微积分,再有极限理论,然后才有实数理论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历史顺序的不同。渗透“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体验数学方法之美。在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适当融进模型构建、数学抽象和数学美学等方法,渗透数学思想以及“变中有不变”的观点,等等。
途径二: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系统实施数学文化课程教育。面向全校开设“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与人类文明”等公选课,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数学文化教育。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使选课学生全面掌握数学文化的基本内涵,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体验数学的美。积极鼓励文史类专业的学生选修数学文化类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即使是纯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一旦借助数学的力量,就会呈现出全新的局面。
途径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积极传播数学文化。为了营造数学文化的浓厚氛围,我们每年举办一次“数学文化节”,开展趣味数学比赛、数学智力游戏、数学文化报告等。期间邀请校内外专家做数学文化有关的报告,如南开大学顾沛教授所作的“数学文化与精品课程建设”,北京工业大学孟大志教授所作的“数学建模及其竞赛”,通过举办“数学文化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接受文化的熏陶。开展周末数学讲坛,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组织团队自己解决问题,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利用周末讲坛进行辩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主动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时发现和培养精英人才。根据教学进程,举办专题讨论会,专题讨论通常针对一定的知识模块进行,选择开放性题目进行讨论,同时兼具趣味性。题目通常没有固定的解决办法,需要独辟蹊径来解决,不一定有唯一确定的答案。但问题能够运用学生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通过对学生智力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学生可以组队进行研讨,问题解决后提交书面论文。教师筛选出部分优秀者在讨论会上进行报告,最后进行点评。例如,在函数部分学习结束后,我们组织学生研究人口模型等。
途径四:搭建数学文化平台,让学生自主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建立数学文化专题网站,包括课程大纲、电子课件、数学漫谈、数学名家简介、交流论坛等资源,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传播数学文化,拓展教育空间,为广大师生服务。以来,点击量突破3万人次,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主办了《数学建模及其应用》期刊,并于2月正式发刊,这是我国有关数学建模及其应用的第一份专门学术刊物,为广大参与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数学文化与基础课程融合发展的教育理念,实施了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新模式。将数学文化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激发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文化的视角入手,立足工科院校实际,构建了完备的数学文化教育新体系。通过“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教学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讲授数学文化,通过举办周末数学讲坛传播数学文化,通过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化数学文化,通过创办刊物升华数学文化。通过选修数学文化课、参加数学文化讲座等活动,许多人文社科类学生认识了数学的重要作用,促进了数学与人文及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全面构建数学文化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把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使数学文化成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粘合剂和推进器,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发挥作用。
篇9:中小企业财政政策体系构建初探
中小企业财政政策体系构建初探
国家公共财政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理论界也有一些探索,但尚不规范。目前我国公共财政的目光更多地聚焦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仍不够。本文试图对中小企业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进行一些探索。
一、发展中小企业的战略意义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企业规模大,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其地位举足轻重;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产量较低,但量大面广,经营灵活,在国民经济中是一支重要而又活跃的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国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登记企业的90以上,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全国食品、造纸、印刷行业产值的70,服装、皮草、文体用品、塑料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木材和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同时,据统计,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73.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形态,而完全竞争的条件之一是市场存在众多的企业。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从我国情况看,正是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才保证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1979―,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9.5的增长速度,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
(二)是促进市场繁荣的积极因素
中小企业利用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组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快地接受市场信息、调整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生产,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态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基础和最活跃的主体。中小企业的存在,使市场主体更趋多元化,使市场自身资源配置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有效阻滞了垄断机制的形成,促进和构建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环境。
(三)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企业趋向于以资本代替劳动,而中小企业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要吸纳者。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底对全国66个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65.2在个体、私营企业中实现了再就业。此外,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渠道,提供给农民的工资收入由的4380亿元增加到年的8200亿元。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渠道。截至2002年末,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社会创新的主要载体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高的份额,而且创新的水平与层次并不亚于大企业,它们创造了许多当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中小企业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与大企业不同,它们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其自身的基本特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特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高科技企业都是从创办时的小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的。联想集团1994年初创办时,只有11名员工和20万元创业资本,到目前已发展成为有20余家国内分公司和子公司,有27个海外分支机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集团。目前高科技中小企业在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和医药生物制品行业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现行中小企业公共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财政政策在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但与《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资金规模小且分散,缺乏统一的政策协调
目前,我国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政策主要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和农业成果转化资金。这些资金总规模,每年不足20亿元,加上其他共享的政策资金,不足百亿元。因而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之,政府对各种中小企业资金进行多头管理,难以将财政性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组合安排,配套使用,导致财政性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整体效果不明显,降低了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发
展支持的影响力度。
(二)税收优惠政策实际效果不明显
现行关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局限于免征或减征两种措施,没有采纳国际通行的加速折旧、投资抵减、延期纳税等优惠措施。部分政策制定得比较粗糙,缺乏全面考虑,容易形成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比如,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现行所得税的名义税率33,根据优惠政策,中小企业的实际税率为18、27.但与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有限,并且由于中小企业利润小,因此实际税率仍然过高。
(三)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不突出
在很长一段时间,政府在资金、税收、市场开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一直给予国有大中型企业特殊的扶持,造成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不确定和竞争条件的不平等。据对辽宁500户中小企业调查,能从银行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仅占21.7,且大多为国有中小企业。结果,中小企业向社会提供了效益,却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融资供方市场不能使他们得到相应的回报。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供给的办法只能依靠自身内部利润积累,或者将大量资源用于融资市场,其融资成本相应升高。由于国家积极鼓励引进外资,因此实际上中国的外资企业享有许多“超国民待遇”,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外资企业提供“特事特办”,减、免税,亏损弥补等等优惠待遇。而国内中小企业既没有国家扶持,又没有优惠待遇,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此外,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由于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限制,我国中小企业基本无法进行直接融资。如我国深沪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这使处于成长期、效益好但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进入证券市场。同时债券市场上,受到“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约束,中小企业也很难以发行债券方式筹集资金,直接融资渠道基本没有。
三、完善中小企业财政扶持政策体系的建议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财政扶持政策体系,是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要求。鉴于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政策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议。
(一)统筹和整合现有政策资金。各级政府要尽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大资金注入量。目前中小企业财政扶持资金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需要对资金进行整合,切实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分为四个部分,包括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基金收益、捐赠和其他资金,需要尽快建立。
(二)完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增值税、所得税及其他有关税收政策的税率设计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优惠,对新开办的中小企业也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其创办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服务,加大税收宣传和纳税辅导,及时为中小企业办理纳税登记、发票购买等事宜提供服务。
(三)清理对中小企业的不合理收费。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公共部门利用职权侵害中小企业利益。对企业不合理收费严重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财政增收和政府运转的压力很大,还有部门利益的原因,对企业不合理收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必须加大清理力度,在降低收费标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建立对中小企业收费准入制度和惩罚制度。
(四)建立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制度。在避免政府采购行为对中小企业产生歧视的前提下,将政府采购订单量的一定比例划给中小企业。在商品和服务质量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可适度优先采购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后劲。
(五)完善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在推进中小企业产权改革和债务重组的同时,尽快建立完善失业、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等渠道,提高财政政策投入的增长比例,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考虑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
(六)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加快建立政府信息服务体系,包括中小企业数据库、信息网站等,向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发展规划、登记纳税、融资支持等“一站式”政府信息服务,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发表政策建议的平台,及时掌握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反映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有关政策。
(二)税收优惠政策实际效果不明显
现行关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局限于免征或减征两种措施,没有采纳国际通行的加速折旧、投资抵减、延期纳税等优惠措施。部分政策制定得比较粗糙,缺乏全面考虑,容易形成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比如,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现行所得税的名义税率33,根据优惠政策,中小企业的实际税率为18、27.但与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有限,并且由于中小企业利润小,因此实际税率仍然过高。
(三)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不突出
在很长一段时间,政府在资金、税收、市场开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一直给予国有大中型企业特殊的扶持,造成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不确定和竞争条件的不平等。据对辽宁500户中小企业调查,能从银行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仅占21.7,且大多为国有中小企业。结果,中小企业向社会提供了效益,却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融资供方市场不能使他们得到相应的回报。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供给的办法只能依靠自身内部利润积累,或者将大量资源用于融资市场,其融资成本相应升高。由于国家积极鼓励引进外资,因此实际上中国的外资企业享有许多“超国民待遇”,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外资企业提供“特事特办”,减、免税,亏损弥补等等优惠待遇。而国内中小企业既没有国家扶持,又没有优惠待遇,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此外,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由于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限制,我国中小企业基本无法进行直接融资。如我国深沪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这使处于成长期、效益好但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进入证券市场。同时债券市场上,受到“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约束,中小企业也很难以发行债券方式筹集资金,直接融资渠道基本没有。
三、完善中小企业财政扶持政策体系的建议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财政扶持政策体系,是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要求。鉴于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政策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议。
(一)统筹和整合现有政策资金。各级政府要尽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大资金注入量。目前中小企业财政扶持资金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需要对资金进行整合,切实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分为四个部分,包括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基金收益、捐赠和其他资金,需要尽快建立。
(二)完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增值税、所得税及其他有关税收政策的税率设计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优惠,对新开办的中小企业也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其创办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服务,加大税收宣传和纳税辅导,及时为中小企业办理纳税登记、发票购买等事宜提供服务。
(三)清理对中小企业的不合理收费。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公共部门利用职权侵害中小企业利益。对企业不合理收费严重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财政增收和政府运转的压力很大,还有部门利益的原因,对企业不合理收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必须加大清理力度,在降低收费标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建立对中小企业收费准入制度和惩罚制度。
(四)建立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制度。在避免政府采购行为对中小企业产生歧视的前提下,将政府采购订单量的一定比例划给中小企业。在商品和服务质量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可适度优先采购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后劲。
(五)完善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在推进中小企业产权改革和债务重组的同时,尽快建立完善失业、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等渠道,提高财政政策投入的增长比例,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考虑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
(六)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加快建立政府信息服务体系,包括中小企业数据库、信息网站等,向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发展规划、登记纳税、融资支持等“一站式”政府信息服务,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发表政策建议的平台,及时掌握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反映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有关政策。
篇10: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摘要】相对与旅游学校教育,旅游社会教育在国内研究较少,而对旅游城市而言,旅游社会教育非常重要。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保障之一。
旅游社会教育服务于社会,有助于科学的规划和发展桂林的旅游业,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于旅游社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旅游社会教育体系的构建,将逐步使本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发挥旅游社会教育的功能,规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引导旅游的审美。
【关键词】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旅游社会教育;体系
国务院(国发〔2009〕42号)文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1],这是我国首个获得国务院层面确定建设的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
通过试验区建设把桂林打造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建设成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国际旅游会展及文化体育交流的重要平台,将促进桂林旅游业转型升级。
负责桂林旅游调研课题多年的保继刚先生提出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需要三方面的支撑:政策突破、社区教育及管理智慧,“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教育和培训,是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着连续性、适应性、手段多样性的原则,在政策、资金、人力上积极扶持社区教育,构建社区居民的多层次教育体系。
社区教育的大力扶持,能够使本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也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和体验,并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教育是旅游发展永恒的主题,传统旅游教育偏重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旅游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旅游教育模式在桂林试验区的构建非常有启发意义。
通过系列的社会旅游教育可以规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引导旅游的审美,社区教育体系的建立,能够使本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也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和体验,并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而促进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桂林品质旅游。
一、旅游社会教育的概念
1、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的,“突出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不同,是对两者的有意的弥补和补充。”[3]从广义上说,社会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社会生活中所有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都可看做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的水平可以衡量一个地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能反映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
2、旅游社会教育
旅游社会教育的提法比较少,以往成果主要是关于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的研究。
有学者根据社会教育概念的延伸,将广义的旅游社会教育概括为“一种大的旅游教育观”,是社会生活中一切具有旅游教育意义的活动,包括正规旅游教育和非正规旅游教育;既有刻意的旅游教育影响,也有潜移默化的旅游教育影响。
狭义的旅游社会教育则是补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足的,一切旅游机构以及旅游社会团体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的旅游教育。
[4]旅游社会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一个旅游地区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普及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知识、旅游伦理意识,促进旅游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旅游社会教育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体系,多数的旅游社会教育只停留在非计划的潜移默化的旅游教育功能上,借助桂林试验区的建设,构建桂林的旅游社会教育体系,不仅能促进桂林旅游的和谐发展,也能在国内旅游社会教育方面提出新的思路。
二、桂林旅游社会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与客体是从哲学概念引入旅游社会教育中的。
教育的主体是指施教者,即教育者,在旅游社会教育活动中主体可以按照自身的尺度和标准去改造客体。
因其目的明确、主观能动性强,在旅游社会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教育的客体是指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在旅游社会教育中,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求、被教育主体支配的特点。
桂林旅游社会教育的主客体可以在旅游利益相关者中进行界定。
世界伦理委员会将旅游中利益相关者归纳为:中央政府;与旅游事务相关的地方政府;旅游公司和企业以及他们的协会;为旅游项目提供资金的机构;旅游业员工、旅游业专业人员和旅游顾问;旅游行业工会;旅行者包括商务旅行者和游客;当地居民和旅游目的地东道社区代表;其他法人和自然人包括专注于旅游、直接设计旅游项目的非政府组织和旅游服务提供者。
[5]其中主要的旅游社会教育主客体有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旅游开发商、旅游企业及员工、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社区、旅游者、旅游媒体、旅游学校。
旅游社会教育客体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有社区和社区居民以及旅游者。
高素质的社区和社区居民本身就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而旅游者的素质也能提升旅游地的品质。
对社区和社区居民及旅游者的旅游社会教育是桂林成为我国旅游示范先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的重要保障。
而桂林要成为新时期旅游城市的旗帜,对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员工的旅游社会教育也是必要的。
目前旅游企业的诚信问题、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也应该通过社会教育的途径得到改善,促使桂林旅游资源和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对游客的教育、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对旅游企业的教育、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是旅游社会教育客体的主要部分。
旅游社会教育的主要主体有社区旅游学校、旅游媒体、旅游景区、导游、旅游行业协会等。
由于社会教育的多层次性能,旅游社会教育的主体也可以是旅游社会教育的客体。
旅游社会教育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由于旅游活动中的相关利益个体关系的复杂,在不同的情形下教育主客体有可能互相转化,因而需要用层次来区分。
就旅游者而言,当他作为旅游社会教育的客体时,学校、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媒体甚至其他旅游者都可以作为主体对其施教。
同样旅游企业作为客体时,其他旅游企业也可以作为施教的主体。
因而旅游社会教育常常显示主客体的融合。
桂林的旅游社会教育要体现系统性,有必要理清旅游社会教育的主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桂林旅游社会教育的内容体系
桂林旅游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旅游规则教育、旅游伦理教育、旅游业知识普及教育、旅游文化教育、旅游审美教育、旅游职业教育。
1、旅游规则教育
“人不仅是一种追求目的的动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遵循规则的动物。”[6]要维持社会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规则的安排,规则是一个社会有效运转的基本要求。
桂林旅游要达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就要通过一系列规则让人们懂得自己的分寸。
因而,规则教育非常重要,“当一个社会的规范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已成为第二天性时,它们才能最有效地发挥作用。”[7]其中提到的“第二天性”就是习惯,因而规则的教育的主要目是让社会成员通过行为标准形成良好的规则习惯,如在城市、景区里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自觉维护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完整。
2、旅游伦理教育
旅游伦理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8]讨论的是人们用什么样的道德标准去指导、规范旅游个体和旅游群体的旅游行为。
[9]旅游伦理调节旅游活动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旅游伦理教育是旅游社会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旅游伦理教育包括旅游生态伦理教育、旅游经济伦理教育、旅游交往伦理教育、旅游职业伦理教育。
旅游生态伦理教育是桂林社会旅游教育的重要部分,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要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在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基础上,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经营中要克服挥霍旅游资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对城市居民和旅游者而言,在旅游实践活动中要自觉自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经济伦理教育主要调节的是桂林旅游中的经济利益冲突的重要形式。
旅游是一种与当地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有联系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各方面经济利益的矛盾运动。
可能出现如旅游企业的信用危机、旅行社低价竞争、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危机等问题。
要实现桂林旅游发展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良性发展,整个社会必须以旅游经济伦理进行调节。
旅游经济伦理教育要处理好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教育的关系,通过社会教育建立良性旅游市场经济秩序、倡导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利义合一。
旅游交往伦理教育调节旅游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桂林旅游社会教育要解决好一个的重要问题是本地居民与旅游者之间,桂林旅游从业人员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是旅游交往过程中的道德关系。
通过旅游交往伦理教育最主要的作用是要达到在跨文化旅游交际的过程中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者互相的文化认同和理解,促使各文化的“和而不同”,保持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促进桂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职业伦理教育主要针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旅游的普及,旅游行业的职业道德已经越来越被社会重视。
如作为旅游最前线的导游人员公众形象差,以回扣为主体的导游薪金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在桂林逐渐形成,在行业内部获得了默认,它一定意义上是各方面利益达成均衡的默契体制,但也给导游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伤害。
试验区要成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风向标”,核心应是旅游服务,导游服务是旅游业的代表业务,是桂林旅游的门面和旗帜,导游人员是桂林旅游的民间大使、服务窗口,导游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最为重要。
旅游职业伦理教育要探讨桂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合理途径。
3、旅游业知识教育
在旅游各利益相关者中,政府相关部门、旅游投资者、旅游企业及其员工的旅游业知识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相对于社区、社区居民和旅游者而言,他们更有理由和可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旅游业知识。
因而其掌握的旅游业知识必须是专业的,深入的。
对社区居民和旅游者的旅游业知识教育在社会教育中也比较重要,因为社区居民是旅游目的地的主人,是社区旅游发展的最终受益人,拥有对社区旅游的使用权和优先受益权,社区居民也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旅游业中主要的人力资源。
[10]由于社区居民不一定受到过旅游业的专业教育,所以应该通过旅游社会教育来补充其旅游业知识的缺乏。
旅游者也能通过旅游知识的教育获取更多的旅游经验。
桂林是一个旅游城市,由于旅游政策、旅游现状与居民的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桂林市居民基本上都关注最新旅游行业概况、旅游业知识,特别是关注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
桂林旅游社会教育要提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最新动态的宣传。
4、旅游文化与审美教育
旅游文化教育主要是引导政府、旅游企业、旅游投资者、旅游从业人员、城市居民对本土文化有系统的了解和学习,激起城市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更好地将旅游文化传达给旅游者。
旅游美育本来就是全民性的、广义的教育。
旅游审美教育对净化桂林旅游社会风气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对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如导游员),提高中国旅游业服务水平,从而增强国际旅游竞争力,增加旅游创汇有积极意义。
【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荐10篇)】相关文章:
浅析大学学前教育学现状剖析与教改论文2023-07-10
小学古诗教学论文题目2023-11-08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2024-04-21
浅析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论文2022-08-21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2022-04-30
小学一年级教学论文题目2023-05-26
浅析快乐体育的学科论文2022-09-13
浅析高校体育文化与育人功能2024-01-03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题目2022-04-30
浅析政治习题课自主探究模式的教学论文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