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之意蕴(集锦10篇)由网友“芝芝桃桃莓莓”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试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之意蕴,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试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之意蕴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之意蕴
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人之功能的最大实现;幸福本身即是完满的、自足的、固有的、本己的,且难于被剥夺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的本质在于德性,而有德的实践活动是通达幸福之途.围绕着幸福,亚里士多德着重论述了它与善、最高善、外在善、德性、思辩、中道、快乐等的.相互关联与有机作用.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过于理想化,过于“圣化”,过分被渲染成难以达至,有了些许“阳春白雪”的味道;但对于我们而言,其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客观的且有益的人生感悟与幸福感言,是可以触及的.
作 者:杨光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刊 名: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6(4) 分类号:B502.233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幸福 善 德性 完满 思辩 中道 自我实现篇2:亚里士多德论幸福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以善为目的',最高的善是幸福,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
作 者:沈卫星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62 刊 名: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JUNIOR TEACHERS' COLLEGE(EDUCATION SCIENCE) 年,卷(期):2004 24(3) 分类号:B89 关键词:幸福 伦理德性 理智德性 中道 现实活动 思辨篇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之比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之比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牵导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思想走向的两大哲学巨子,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指出了“美”的哲学含义和构成美的本体要素.他们对一系列审美原则的精到分析,开创了西方人以总体知识为背景的.,采取配套方法探讨美和美学问题的先河.对他们的美学思想进行分析和比较可看出许多相同和相异之点.
作 者:范世珍 作者单位:宁德师专政教系,福建,宁德,352100 刊 名: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DE TEACHERS'COLLEG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B82 关键词: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美 技艺 悲剧篇4:历史注释之意蕴追寻
历史注释之意蕴追寻
历史注释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所有人类历史活动的记载与评价,是人类历史活动主体在历史中注入其主体性与主观性的'活动过程.将历史注释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引入哲学研究,有助于哲学界更深刻地把握历史的丰富性、理解历史的全面性和注释历史的准确性.
作 者:邹兴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年,卷(期): 20(6) 分类号:B089.2 关键词:历史 历史注释 记载 评价篇5: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
幸福是古希腊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古希腊伦理学家尽管对幸福是什么有不同理解,但大都认定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并不同程度地表现了理性精神.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与以感官快乐或以德性自身为幸福的思想学说不同,主张快乐与德性相结合,并相应地强调公民个体幸福与城邦幸福的一致性,其思想学说具有综合、整合的性质,因而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对于亚里士多德以及古希腊幸福论思想的历史考察是研究幸福问题的重要视域,对于建构当代幸福观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作 者:温克勤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 刊 名:理论与现代化 英文刊名: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B516 关键词:幸福 快乐论 德性论 德性幸福论 幸福问题的研究视域 德性幸福论的借鉴价值篇6:德性与幸福:康德对亚里士多德
德性与幸福:康德对亚里士多德
本文译自《难以描述的日常性:哲学的可能性之研究》(The elusiveness of the ordinary:Studies in the possibility of philosophy,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第三章:“康德和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先验替换”.作者认为,亚里士多德及其后继者非常关心幸福或至福,把它当作人类努力的最高实现,康德在这点上与亚里士多德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尽管他以配享幸福来代替幸福.但是,虽然他承认幸福是人类努力的.一个基本目标,他对幸福论的攻击则为19世纪突显的诸如以满足(黑格尔)与工作(尼采)来替代古典的幸福观作了准备.我们可以满足于我们已尽了最大努力以配享幸福,即便我们不能肯定因而也不是真正幸福的.满足无疑低于幸福,而工作则意味着在无尽劳作这有限意义上的满足.在20世纪,幸福被代之以焦虑(克尔凯郭尔已经讨论过并把它从属于宗教的拯救或永福)与本真性(海德格尔).作者认为,幸福观的这种没落史与实践哲学的持续败坏,和它在现代数学与经验科学图景下的转型有关,而加速其没落的,则是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兴盛,更不用说行为理论与更时髦的人工智能哲学了.在这一章中,作者让亚里士多德分别与康德和海德格尔这两位现代大哲对质,意在让我们看到完全免于先验论或本体论意图的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如何不同于先验论或本体论意图的理解.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对质点在于从日常或前理论生活中形成出德性的方式不同,而另一对质的要点则在于把日常生活变形为本体论,伦理与政治于是从对“日常性”的考虑中被清除掉了.译者认为,作者所努力的方向,即把现代大师放在更广大的背景特别是古典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对于我们如何以适当方式继承自康德以来的现代哲学传统,意义重大.本文所翻译的是这一章的前半部分,题目是译者所拟.
作 者:S.罗森 成官泯 作者单位: 刊 名:世界哲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WORLD PHILOSOPHY 年,卷(期): “”(2) 分类号:B82 关键词:康德 亚里士多德 德性 幸福篇7:深入研读诗词之破解“西楼”意蕴
深入研读诗词之破解“西楼”意蕴
【关键词】古典诗词;西楼;意象;意蕴
赏读中国古典诗词,我们经常会看到“西楼”这个意象,它最早见于六朝诗歌中,其后诸多诗词曲中也屡屡出现“西楼”这个意象,尤其以宋词为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西楼”作为一个美丽而哀伤的意象被频频使用,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西楼”情结呢?对诗词进行深入的研读和分析,是准确把握“西楼”意象之内涵的重要路径。
一、借西楼写相思怀人之苦
西楼是建在主体建筑西边的小楼。在古代文学中,西楼常和月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因为在西边的方位,是可以很方便看到月亮的,尤其是下沉之月,也就是深夜之月。在《周易》中,西方为兑卦,兑为少女,所以,古人常按风水的原理,将年轻女性安排住在西楼,这就是天人合一。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一剪梅》当写于作者闺中少妇不知愁的时期。这首词一开始,就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天气渐凉、荷花凋残的初秋,正是这样萧索的天气引起了作者的相思闲愁。她全身心盼望的是,在大雁飞回来时,带来那个相思人儿的家信。词人正在洒满月光的西楼上等着呢,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对丈夫深沉真挚的思念之情。
二、借西楼抒思乡念旧之愁
我们知道,做主人我们会说做东,称呼主人,会叫东家,租赁房屋,我们也称主人为房东。古时的住宅,坐北朝南,北边为正,东面是主,西边为客。西楼这个意象代表了离开故乡、寄寓他乡的境遇。诗人们感触离合变迁,思乡怀旧,以情寓景,明月西楼,情不自禁脱口而出了。
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相见欢》,为李煜归宋后所作。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正月,李煜被俘至汴京,白衣纱帽待罪明德楼下,接受了赵匡胤赐给的屈辱封号“违命侯”,开始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幽闭的生活是无聊难捱的,更何况一个亡国之君。昔日拥红倚翠、威风凛凛,而今孑然一身、冷冷清清。有的'是纷纷愁绪:有对昔日荒废朝政如今落入人手的悔恨,有对自己处境的担心和忧虑。无言是愁绪深重,心头如堵,任何言语都无法言说,更是深陷孤院、孤家寡人,无人与之说。想说,却无从说起;有话,却无处倾诉。破国亡家、命在旦夕,李煜的孤独和痛苦是深沉的,只有独自登上“西楼”,凭栏望乡,排遣愁绪。
三、借西楼表送友惜别之情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亲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西楼、夕阳、酒、秋等。唐代诗人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过一首离别诗《谢亭送别》。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未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诗人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天色变了,下着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浓浓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朋友的船呢?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罩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凉,酒醒后在朦胧中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失落,使诗人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此诗主要借助“西楼”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惜别惆怅之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古诗中的“西楼”,一开始是实指,因为“西”字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意蕴和西楼的功能、位置。此后经过反复书写,“西楼”的指向逐渐虚化。“西楼”沉淀了相思怀人、言情抒愁、惜别离情等特殊意蕴,被频频使用,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西楼”情结,这是中国文学重复古代传统,也是诗词要求词语精简而意蕴深厚的需要。
篇8:言意之辨的人生哲学意蕴
言意之辨的人生哲学意蕴
言意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现象,过去我们一直都是把它当作是一道认识论命题,这实际上是对它的误解.从老子、庄子、王弼等人对言与意的理解来看,意不仅仅是一种观点,而是道.道不仅仅是宇宙间的规律,更是一种境界与自由.得意忘言已经超越了知识的局限,与体验和直觉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修行方法.因此,仅仅以西方哲学思维方式来理解得意忘言,是无法理解中国哲学的'真正精神的.
作 者:贺新华 作者单位:广东加禾武警指挥学院,广东,广州,510440 刊 名: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XIANG COLLEGE 年,卷(期): “”(2) 分类号:B2 关键词:言 意 道 知识 智慧篇9:幸福之花
“妈妈,幸福是什么?是一种美丽的花吗?”小小的兔汐殷靠在兔萌芊的肩上,眨着她那双如星星般闪耀的眼睛,好奇地问道。兔萌芊宠溺地搂住兔汐殷,轻轻笑道,“幸福呀,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没人见过它,但我们都能感受到。”“哦。”兔汐殷是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沉默了下来,可能是在思考幸福这个问题。她们都不知道,在她们的不远处,一朵娇嫩的玫瑰花正在悄悄绽放……
清晨。
兔汐殷早早就起来了,碍手碍脚地走出家门。
晨雾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中还加杂了一丝丝的花香,甜甜的。兔汐殷贪婪地呼吸空气。一个瞬间兔汐殷的思绪又回到了昨天的晚上,她又在思考幸福这个让人琢磨不通的问题。
想着,想着。忘了时间。
兔萌芊醒来了,她看到兔汐殷不见了,慌了神。急忙穿起衣服,急匆匆地冲了出去。
兔萌芊在许多的地方都找遍了,都没看到兔汐殷的身影。她叹了口气,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
在另一边的兔汐殷还在苦苦思考着幸福的问题,全然不知自己的妈妈在找自己。她一会是笑,一会又是眉头紧锁。一阵风袭来,没穿太多衣服的兔汐殷打了个冷颤。她缩成一团,好不让自己那么冷。不过清晨的寒风可没那没好抵挡的。一阵又一阵的风袭过来。兔汐殷冷到牙齿都在打颤。她最终还是忍不住,缩成一团小声地抽泣起来。
兔萌芊走着突然听见不远处有哭泣声,她再仔细地听了听,觉得很像兔汐殷的声音,她一惊,一路小跑着过去。走进了点,她隐约看到一个娇小的身影,定眼一看正是兔汐殷。
兔萌芊跑过去,把身上的上衣脱了下来,为兔汐殷披上。“汐殷,你怎么能这么傻,这么冷的天还穿这么少,是不是不想活了!”兔萌芊怒道,虽说是怒道,可这声音中充满了关心。
兔汐殷突然觉得身上顿时暖暖的,衣服上还有妈妈的体温,还有属于妈妈独特的香味。她缓缓地闭上了眼。她还觉得身边还有一种陌生的温暖,这种感觉好……好幸福。
幸福!
兔汐殷猛然地睁开了眼,眼中充满了甜甜的笑意。兔汐殷笑了笑,开心地对兔萌芊说:“妈妈,我知道什么是幸福了。幸福它就是一朵花,一朵驻扎在我们心里的花。它的花名叫做幸福之花!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就像妈妈刚才那样。”
兔萌芊很惊奇,笑了笑,紧紧搂住兔汐殷,“妈妈也有朵幸福之花,大家都有一朵。但大家的幸福截然不同,妈妈的幸福就是:汐殷在妈妈的身边过快乐的日子。”
她们对话的同时,她们心中的幸福开出了花,在她们的不远处一朵娇嫩的玫瑰花完整地盛开了……
篇10:幸福之花
古今中外,因为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牛顿发明地心引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反对他;哈堆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反对他。这些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生的苦难才品味到了人生的幸福。
人生中,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东坡居士曾说:“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沉着冷静的志向他才能笑对人生风雨,“一蓑烟雨任平生”中就是他的人生态度。在屡次遭贬谪的过程中,他高喝“大江东去”,在物欲横流中他独享“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乐趣,在那些失意的日子里他却拥有一份人生的诗意。如果不是以一份静和从容的心态,他怎么会看到动人的美景呢?如果不是以一个宽阔胸襟,他怎么能品味人中的幸福呢?
路遥曾说“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的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诗仙李白便是这样的人。众所周知,李白的仕途是曲折的,但他却没有因此而灰心反而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才有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绝句。若他没有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人生的苦难,那么他还会有如此高的成就吗?他还会被后世尊称为诗仙吗?
直面人生的困境时,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幸福才能意充满生命“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然而他却能直面挫折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的豁达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苏东坡因为有了沉着冷静的志度才能笑看人生,李白因为还有了乐观的心态,才在面对控折时拂袖而去,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王勃正因为有了豁达的胸襟,才能发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朗千古绝唱。
直面人生困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才能让幸福充满生命。笑对风雨,方得幸福之花!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之意蕴(集锦10篇)】相关文章:
《柳信》阅读答案2022-11-28
试析幸福作为教育终极目的辨析论文2022-05-02
审美现代性与21世纪中国美学论文2023-06-01
人文精神口号2023-06-22
海德格尔语言观对传统语言观的超越2023-01-23
外国文学作品2023-05-14
人的实践本质的全面论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总论)2023-08-06
田径运动的人文精神及价值内涵论文2022-06-08
论文 哲学与智慧的关系2022-12-06
法治的精神意蕴/姚建宗202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