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精选9篇)由网友“一棵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
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
分析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优缺点,探讨二者以何种方式进行优势互补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只有将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富有成效.
作 者:乔贵春 王中国 Qiao Guichun Wang Zhongguo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34 关键词:传统教育 网络教育 优势互补篇2:科学研究何以可能--子课题《网络教育学习观与传统教育学习观优势互补研究》
科学研究何以可能--子课题《网络教育学习观与传统教育学习观优势互补研究》半年小结
秋,我们承担了<网络教育学习观与传统教育学习观优势互补研究>的课题研究,这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的'子课题之一.回顾半年来的学习和工作,我深感参加这次课题研究意义的重大,从宏观看,将对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从中观说,将对单位或集体形成学习型组织产生促进作用;从微观讲,将引导每一个学习者本人形成良好的学习观.我们认为学习者本人学习观的形成将在学习型社会或学习型组织的演进中发挥关键的、核心的和积极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对我院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巨大的精神能量和宝贵的人力资源.
作 者:荆卫东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教育学院,045000 刊 名:信息技术教育 英文刊名: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 关键词:篇3: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
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
某大学去年岁未学生辩论赛总决赛着实为此唇枪舌剑了一番。说实话,这个辩题本身就有问题。“传统”与“网络”,并不是同一个逻辑层面上的概念,辩论起来免不了要出现“鸭同鸡讲”的尴尬场面。其实,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能否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倒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辩题。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今天学校教育的形式,的确是100多年前从西方“引进”的,大到班级授课制,小到统一校服、统一作息时间表等等,都是当年所谓“新式学堂”取代科举教育制度后确立的。既然“新式学堂”可以取代有1000多年传统的科举教育,网络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取代才有100多年传统的学校教育?
“网络”或“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如果说今日中国有哪个英文词已经取代了bey-bey而朗朗上口,那就非IT莫属。
有人声称,人类已经经历了简单绘画传情达意--读形时代、文字的发现——读字时代、印刷的发明——读文时代、影视技术的发明——读图时代的不断更迭。随着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登录互联网并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人类逐渐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那就是“读网时代”。
“读网时代”的挑战,学校将首当其冲。教育从观念到形式,都将发生根本的变革。
教育平等化:网络教育成主流
驱使网络教育从小规模实验迅速走进千家万户的主要动力来自价值取向。教育机构(未必是学校)通过网络投资或出售知识(课程),成本可以迅速降低,而(购买)者可以在互动中充分表达自我,再也不必在师道尊严面前噤若寒蝉。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的一个坚定信条是:在线销售的价格将比其他任何地方的价格都要低。知识“销售”又怎能例外。网络教育将改变人们对教育市场的看法。同时,人们将越来越关注“教育产品”的服务对受教育者(教育消费者)所具有的价值。网络将使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言者谆谆,听者渺渺”,教师在表情冷漠的学生包围之下寂寞而无可奈何地讲授知识的历史将被终结。
教育信息化:真正的数字革命
未来受教育者关心的一切,包括未来经济社会的每一点有意义的变化都有可能成为数据。传统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常常用本学年本专业能够开设哪些课程和计划开设哪些课程来讨论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内容。高等教育滞后于社会导致了怪圈般的所谓“结构性失业”。
将来,网络教育或许会更加关注潜在生源的“志向”与“兴趣”,更加有效地预测本市本国乃至世界经贸领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透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关教育机构可以把广大生源和社会的相关“教育信息”输入到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并且运用数据挖掘或通过其他系统来测定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课程和教育服务,随之开发这些课程和服务,因而网络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将更具有价值。
网络化学习:无所不在
通过对互联网、局域网、外域网的整合,以及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化学习可以无处不在,网络化学习将取代传统学习方式而创造更高的学习效率。
网络学习一方面节省了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更加自由。正是网络化的.学习创造了崭新的教育模式,并且学习者和施教者都变得越来越精于在网络环境中运作。
在未来社会,要懂得教育、管理好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网络化学习这一知识授受途径可能导致的变化,网上教师对学习者的影响途径与影响程度将大大有别于传统学校教育的教师。而受教育者的“虚拟化”也将给网络教育主办者带来一系列新的管理课题,未来社会需要“数字教育管理者”。
新教育集体:聚散随心所欲
传统的教育有着时空的限制,有明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分,经验(交流)的增加也基本上是依靠从那些随时间而凝固的、静态的书本上获得知识。在未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不分国籍与种族,不分性别、年龄与受教育程度,任何人都可以请求他人与自己一同分享经验与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就可以组织起来讨论,然后解散,成为一种即时性的高效率学术沙龙或教育集体。例如,某人想转行从事幼儿教育,不用急着出去购买一本有关幼儿教育的书,他立即上网找到了3个像他一样有意从高校转行到期幼儿教育的男子,并且发现其中之一已经转行并干了半年,因而从对方那儿获得了非常及时的经验。相比于阅读书籍,从经验团体中个人有时可能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因为书本通常只是针对普遍的读者而写作的。
学习为本:学习工作两不误
终身学习的传统概念是人们首先必须上学,然后工作,接下来是中止工作继续上学,继续教育与赚钱养家是一对矛盾,但这有可能因为网络教育的成熟而真正成为历史。
网络世界中的成年人不仅仅想挣到更多的钱,同时也想不断提高自己,但前提是可以即时学习,以学习为本。举个例子,某企业由于需求的不断变化,不得不改变现有的产品结构,尝试上一套新的技术设备。惟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网络世界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市场需求将会如何变化,并掌握新设备的相关技术,而不是在某一天吃惊地发现引进了一套不合时宜的技术设备,花了一笔不该花的“学费”。
传统上,董事长和经理可以让下属在业余时间或脱产去学习,而当老板们具有更好的机制来鼓励员工终身学习时,公司或企业自然可以更快速地前进,与市场的需求也更加一致--这些将增加单位对员工的吸引力。在一个生产效率极高的群体中,工作会使每一个人都觉得愉快。数字化和网络化才刚刚开始,网络还只是一株幼苗,在21世纪,它将迅速地长成参天大树。上述设想,有的实际上正在变成现实,有的则只是一种可能性,也有的可能不会实现,但笔者相信,在多数中国人的有生之年,会亲眼看见网络教育超越学校教育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如“班级”、“班主任”、“作息表”等等都将成为历史名词。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那是上一个世纪的疑问。
篇4: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文章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 珠海一中信息中心
【摘 要】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所采用。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学习的学生对其究竟适应到什么程度,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学生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学习适应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回答的问题。本文仅就国内外关于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做一文献综述。
【关键词】 网络;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适应;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学习都存在着学习适应性问题,如沿用了近4的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并不适应于所有的学习者,即使是专为适应学习者特性而设计的“适应性教学系统”或“适应性学习系统”也不是所有学习者都能适应,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更不例外。当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被越来越多的大学采用后,出现了学习者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其表现为有些人对其满意度评价很低;学业成绩评定多数人很差,差到考试只有25%左右的通过率;一份调查显示“复旦大学超过半数的网络生至今仍无法适应这种教学形式”;?1?浙江大学首批网上学生308人,至9月仅有70人获得学士学位,只占23%。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网络教学形式本身的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为了能深入研究并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仅就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习适应性研究做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综述
到目前为止,以“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习适应性”为主题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中尚未发现。证据是以“networking education a learning adaptability”为关键词在 ebsco database、eric database、global dissertations数据库上检索和以“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and 学习适应性”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到的文献篇数皆为0。
但当把“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搜索关键词扩展到distance learning、open learning、on-line education, 把“适应性”搜索关键词扩充到adapt、adaptive、adaptation、adaptable、fit、fitting、suit、suitable、adjustment、
[1] [2] [3] [4]
篇5: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摘 要】网络教育作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所采用。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学习的学生对其究竟适应到什么程度,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学生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学习适应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回答的问题。本文仅就国内外关于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做一文献综述。
【关键词】 网络;网络教育;适应;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学习都存在着学习适应性问题,如沿用了近400年的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并不适应于所有的学习者,即使是专为适应学习者特性而设计的“适应性教学系统”或“适应性学习系统”也不是所有学习者都能适应,网络教育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更不例外。当网络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大学采用后,出现了学习者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其表现为有些人对其满意度评价很低;学业成绩评定多数人很差,差到考试只有25%左右的通过率;一份调查显示“复旦大学超过半数的网络生至今仍无法适应这种教学形式”; 1?浙江大学首批网上学生308人,至209月仅有70人获得学士学位,只占23%。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网络教学形式本身的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为了能深入研究并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仅就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做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综述
到目前为止,以“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为主题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中尚未发现。证据是以“networking education a learning adaptability”为关键词在 ebsco database、eric database、global dissertations数据库上检索和以“网络教育 and 学习适应性”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到的文献篇数皆为0。
但当把“网络教育”搜索关键词扩展到distance learning、open learning、on-line education, 把“适应性”搜索关键词扩充到adapt、adaptive、adaptation、adaptable、fit、fitting、suit、suitable、adjustment、adjustability、flexible、flexibility时,则在上述数据库和其他期刊中可找到与此主题相关的文献。如“adapt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adapting distance education for Indonesians”、“网上人大开展学员满意度调查”、“学习适应性的因素分析”等。另外,在www.cernet.edu.cn的“网上大学”网页下也可查到关于学习适应状况的调查结果。下面我从3个方面进行综述。
1. 关于网络教育是什么和学习适应性是什么的研究
由于网络教育与网络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先来归纳关于网络是什么的观点。
● 网络是一种手段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老师可将教案、作业或补充资料放在网上,但那决不是说学生从网上得到这些就可以不来课堂上课。虽然也有人提出,应将网络从辅助手段跃升到基础手段,从而把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从一种辅助地位提升到基础地位,并依据网络所能提供的条件来设计教育。?
2?但实质上仍将其定位在手段上。
● 网络是一种环境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网络可营造一种虚拟的、信息快速更新的环境。正像李力所述:“人们面临着的将是不断变化的全新的学习环境,而这种变化的本质特征就表现在由实到虚的逐步演变过程中。”?
3?以及卢锋的观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完善和更新,学习环境正经历着由场所向氛围、由物理向非物理、由实到虚的转变。?
4 网络是一种文化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网络就是生活,网络就是交流。网络的根本性质来自于人类的信息交往的要求,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
5?网络已以一种文化的角色在影响着师生的交互方式、思维和观念。
关于网络教育是什么,有下述观点:
● 网络教育是一种手段
从网络是一种手段演绎出网络教育是基于网络支持的教育手段。如张有声认为:“网络教育不是一种模式……网络教育是一种手段”。?6?持这一观点的人强调:任何人都可通过网络学到东西,对于在校生,他们除了以课堂面对面的学习外,也可借助于网上提供的学习资源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和补充。
● 网络教育是一种学习方式
从网络是一种环境演绎出网络教育是一种学习方式。有人认为:“网络教育是以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为主体,以学员个人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7?
● 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
从网络是一种文化演绎出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人类教育自由的崇尚与人性自然的顺应,即为人类的教育消除各种限制与障碍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网络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而是一种观念。是将教育融会于受教育者的自然生活之中,按需求教育者的生存方式、生存需要、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生活状态、生活喜好,来设计提供多种教育的形式,指导需求教育者主动地发自内心地积极地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形式来寻求教育”。?8?
还有学者认为网络教育是一种后现代教育。网络教育会促使国家由“大众学校教育的潜在垄断提供者变为通过市场使消费者有权选择教育,而构建一种允许多样、选择、自由的消费者的制度理性”。?9?
我认为在研究成年学生通过网络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时,应将网络教育界定为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同时还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即网络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易于跨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的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发展学生个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个体为本的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为在网上学习过程中,网络无时无刻不在以工具、环境、文化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网络教育也无形中在以手段、方式、理念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正像吴刚所述:“在今天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信息技术中早已蕴涵着我们需要去领悟的教育新理念,是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并激发我们的教育想象力……”?10?
关于适应和学习适应性有如下观点:
● 适应(adaptation)是指个体与环境达到和谐关系的动态过程。
● 适应性(adaptability)是指个体与环境在适应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能力。
● 学习适应性(learning adaptability)是个体“超越学习情境中的障碍的倾向”?11?或“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也即学习的适应能力。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好,能提高学业成绩;相反,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则会导致学业不良。” ?12?我认为,学习适应性应包括学习观念的适应、学习环境的适应、学习方式的适应等三个层面。
2. 为什么要研究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的问题
● 现实中存在学习不适应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适应不良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外研究显示,约有22%的学生具有中等的或严重的情绪缺陷”。?13 网上大学凭借跨越时空的特质,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但是网络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与其他教学形式一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适应所有的人。北京蓝色调查公司于2月首次开展的以“为什么选择网络教育”为主题的包括对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的群体构成、就读动机、学习目的、疑点困惑等项目的市场调研结果也可说明这一问题。?14?
篇6: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网络教育虽然在西方已有近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很少关于学生对网上学习体验的调查和从学生视角对网上学习进行评估的研究。虽然有些,如“尽管学生也指出这种远程课程强化了分离和被动学习的感觉;但学生也同时指出,最大的益处是一种控制学习环境的感觉,如什么时候观看、什么时候中断、一个特定时间段收看多少内容等都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15?但为数太少。
● 使人们增强适应快速变化的不稳定环境的灵敏性
人类资源开发的实践者们持此观点,认为:可依据学习效果,将学生引向采用适合特定学习环境的学习风格,从而创立快速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条件。
我认为,通过研究可较准确地了解目前中国网上学生的学习适应程度,并通过分析找到导致不适应问题的因素,给出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对策。
3. 怎样研究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的问题
适应性属心理学术语,学习适应性属学习心理学术语。所以人们在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时较多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用现成的心理学测试量表去研究
如研究中小学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人常采用AAT-学习适应性测试量表。该方法的缺欠是不适合成年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测量。
● 用访谈加经验分析方法去研究
有研究者采用访谈加经验分析的做法,了解学生对下述4个方面的体验。(1)在远程课程中使用技术的体验;(2)对指导者的教学技能的评价;(3)学习资源的可获性;(4)对学习环境的感觉等。该研究所获得的最有意义的结论是:绝大多数的被测学生(一组为100%,另一组为75%)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再次选用远程学习这种形式来学习。?16?但这一研究的局限是,它只是针对利用交互电视和事先录制的录像带两种技术支持下的远程学生的学习体验的调查,并未涉及网络技术所支持的学习环境。
也有学者从远程教师对远程课程的评价来研究远程教育更适应于哪一类群的学生。经对40位教师、29位网站管理者、2个国际公共广播用户和1个学习中心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1)经优化设计和组织的远程课件,其有效性与传统面对面课程一样,对学生产生同样的影响并获得同样的满意度;(2)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便利性课程,使它们特别适合成年在职人员和要求更新、再训或再获认证的专业人士;(3)远程课程的有效性与个体学生的动机和个性特征有关,它更适合于成熟的、有内在学习动机和更自律(可自学或自我调整)的学习者;(4)远程课程不适合没有经验的学生或新生及不能自导、阅读能力差或没有先前的远程课程经历的学习者;(5)通过因特网交互多媒体技术传递的远程课程其最大优势就是课程以24小时/天,7天/周向学生全方位开放。?17?该研究的缺憾是:(1)没有从学生的经历去了解远程课程的适应性;(2)远程课件是以Videotape手段为主,而不是以Internet为主;(3)调查对象多为西方老师,不包含任何亚洲或中国的老师或网络教育的辅助人员。
还有学者从学生的视角对影响远程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学生的独立性和学习环境是学生是否适应远程学习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数据来自对两所澳大利亚大学远程学生的调查)。其中独立性受来自社会环境(学生的经济状况和得到的社会支持)、动机(学生出于就业需要、个人内在需要、对学术追求、对经济的考虑)、时间(学生可用于学习的时间总量、可用来一次持续学习的时间、是否有规律地安排学习时间)、分离(地理距离造成的师生分离、缺少支持的感觉、学生自我选择的分离)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环境受来自物理环境(学生学习时可用的空间、学生所需要的独处的不受干扰的学习条件、学生所需要的学习设施、学生的经济限制)、学习准备(查阅学习指导手册、收集参考材料、制定学习时间表)、学习模式等因素的影响。?18?
另外,还有从下面几个角度来研究学习适应性的。
● 用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抽象的适应性的程度
艾什比认为: “一种行为方式是适应的,它就能使基本变量保持在生理学的限制之内。”?19?他试图将抽象的适应性转化成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适应性的程度 。这一点对通过学生学业的稳定性作为测量其学习适应性的一个子项是有理论上的支持的。
&
[1] [2] 下一页
nbsp; ● 通过学习风格来研究学习适应性还有人从学习风格和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风格性向(the learning style orientation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learning outcomes)间的互动效果来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学习风格匹配研究,得出当学生的学习风格与老师的不相匹配时则可帮助学习者开发适合环境要求的学习能力,并可通过培训增强学习适应性。?20?
● 生物进化与学习适应性
还有学者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提出根本的适应过程就是进化过程。而“进化的网络包含遗传的学习性向,可描述为(1)最初的条件引导学习在正确的方向上。(2)行为的趋势是加强意识到的不同环境间的差异,从而决定改变输入刺激物以促使适应变化的学习。(3)达到所希望的稳态的能力。”?21?这一观点从理论上支持了上述的从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适应性程度及通过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风格性向来研究学习适应性的可行性。
● 组织管理与学习适应性
阿尔文・托夫勒从组织的角度研究适应性问题并指出:“为临时目的组建的组织将大大地增加。从永久性的形式变成临时性的形式,这一变化实际上是社会组织对社会高速变革的现实做出的广泛而根本性的适应。”他认为:分散的为各种需要服务的小组织,它们提供服务的前提不是为了造就一个静态的能从事生产的工人,而是为了使个人能够适应经常发生的变化。?22?
这一观点对打破学校体制一统化,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去探寻一种不是僵化的而是弹性的网络大学结构,从而创设一种适应分散的学生在网上学习的服务环境是很有启发的。
我认为,在研究中国网上成年人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时,其方法和视角都不能只局限在学习心理学范畴,而是要延伸到社会、文化、管理、技术、高等教育等领域。因为这些都构成了成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并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适应性。
上一页 [1] [2]
篇7:信息技术与物理探究实验整合优势互补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物理探究实验整合优势互补的研究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物理信息时空一体化提供了展现舞台,信息技术与物理探究实验整合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增长知识,开发创造力和潜力,提升物理教学绩效.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物理探究实验整合研究展开探讨.
作 者:杨明欢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化教育馆 刊 名:教育信息技术 英文刊名: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3) 分类号:G43 关键词:探究实验 整合 优势互补篇8:中美网络教育之比较研究
中美网络教育之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从网络教育的历史、网络教育的组织管理方式、网络教育的应用模式、网络教育的效果等几个方面比较研究中美两国网络教育的异同,中美两国网络教育的差距,以及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同时对中国网络教育的发展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网络教育 Internet(互联网) CERNET 现代远程教育 网络学校
美国思科集团总裁约翰・钱伯斯访问中国期间发表演讲指出“互联网和教育决定了人类的未来。” 钱伯斯说,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刻地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改变一个国家、企业、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在方兴未艾的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体系,谁将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作为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点的网络教育,在这场大潮中更是首当其冲了。教育部长陈至立早几年前就指出网络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要大力发展网络,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为此,教育部开始着手实践怎样将互联网与中国教育结合起来。1995年开通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今年提出的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便是几年来教育部采取的典型举措。
几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的网络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原因,同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如此,从网络教育的发展历史等几个方面比较两国网络教育的异同,寻找两国网络教育的差距,并探索为发展中国网络教育以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为中国的网络教育服务,实乃当务之急了。
一、中美网络教育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起源于美国国防与教育的需要。60年代美国国防部加强了计算机的研究,其结果便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APPANET。APPANET问世之后,便陆续有企业、高校等机构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教育当中,但进展比较缓慢。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快速发展时期是在90 年代克林顿总统上台之后。
1992年,克林顿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第二年政府正式拟定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方案,计划在以前建成一个全国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它向全美国人迅速准确地提供各种信息。
在政府的鼓励下,美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开始采取行动。最有影响的是“网络日(NetDay)”活动。第一个“网络日”(3月9日)开始时的计划是一天之内把加利福尼亚州12万所学校全部联上网,到现在为止,在“网络日”活动和其他活动的推动下,几乎所有的大学和绝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校园网并联上了Internet。
19,克林顿总统提出了“教育技术行动”(Education Technology Initiative)纲领。该纲领指出:到20,全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联上信息高速公路,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的技术文化方面受到教育。美国政府为此制定了投资预算政策,美国的企业界对此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1/3的投资都投在了信息技术方面。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美国现在已发展成了世界上网络教育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一个覆盖全国主要教育机构的网络业已形成,几乎全国所有的学校都能开展网络教育。在高校,网络教育所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已超过5万门,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
同美国相比,中国的网络教育起步较晚。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才开始开展网络教育。其标志便是1994年底开始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
[1] [2] [3]
篇9:教育、网络教育与服务
教育、网络教育与服务
本刊曾于7月29日刊登了由本报记者采写的文章――《网络教育就是服务》,并由此推出“由《网络教育就是服务》引发的思考和讨论”征文栏目。由于该文章中涉及到“教育的产品是什么”、“网络教育的核心是什么”等一系列敏感的话题而引起读者的关注,来稿踊跃。此次刊发的《教育、网络教育与服务》一文由河北大学冯秀琪教授撰写,冯教授在文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刊欢迎更多的教育界人士和读者参与进来,共同交流,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升华。――编者网络教育的实质仍然是教育
网络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在我国的土地上刚出现不久,在它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网络教育离不开硬件环境、软件资源、技术培训、运行维护等多种优质服务和技术支持。网络教育中的网络本身是为教育服务的工具,教育才是网络教育的本质内容。因此,网络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目标,服务只是网络教育中辅助性工作。网络教育需要服务,但是网络教育不仅仅是服务。
郑永柏认为,“教育的产品并不是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的服务,网络教育本身更是一种服务。”郑永柏的观点涉及对教育领域许多根本问题的认识。首先,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文化传承和影响人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教育是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因此教育的.社会定位是事业而不是产业。
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的公益事业,以服务于社会为准则,不以赢利为目的。它与产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同,不能用赢利的多少衡量教育的好与坏,而应以是否实现了教育目标为标准;不能简单地去界定教育的产品是人,还是其他什么精神或物质。这种界定是不严密的。因为教育不是产业,而是伴随人一生的社会事业。
其次,什么是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教育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媒体、教育环境与时间等。我们平时说的文化教育、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等是突出说明教育内容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是突出说明教育环境的;面授教育、远程教育等是反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时空关系的;广播教育、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是突出传播媒体的教育应用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突出的是教育观念。就网络教育而言,网络与其他媒体一样,都是传播工具。
网络教育的实质仍然是教育。我认为,无论运用何种传播工具实施教育,都改变不了教育的本质。
再次,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但不能忽视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地认为教育“是为学生提供的服务”。教育的宗旨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最终是为社会进步服务。
如果仅仅把教育视作为学生提供服务,学生则是服务的对象,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该听学生的。然而,事实上这是不现实的。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又要贯彻教育的宗旨,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并不矛盾,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讲究教育的方法与艺术,指导、帮助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与学生的关系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受教育者有了更大的学习自由和空间,他们可以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自主地进行探索或开展与同伴的合作学习,同时还可以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网络教育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改进方法,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身份,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并不断研究网络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学生一起共同实现网络教育的任务。
网络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发展、否定、革命?
陈建翔博士从“新经济”的角度论述网络教育的“核心和本质也应是服务”,提出“21世纪的教育就是要服务于学习、服务于学习者、服务于学习化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和共享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为一切愿意学习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创造了有
[1] [2] [3]
★ 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谈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其实
【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精选9篇)】相关文章:
高校实验与教学及科研论文2023-07-03
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提纲2023-11-08
发挥多媒体优势的论文2023-08-28
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模式2023-04-20
数学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应用研究论文2024-04-19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体育论文2023-10-14
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论文2022-10-22
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2023-06-19
关于中医的论文2023-10-03
工程师培养方式探索论文202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