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工作中的唯心主义表现(推荐5篇)由网友“鬼少嘅诅咒”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当前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工作中的唯心主义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当前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工作中的唯心主义表现
当前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工作中的唯心主义表现
【 正 文】
近年来,档案学研究学术思想活跃,成果累累。但是不能不指出,在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中,不少人存在着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见诸于杂志和刊物上。本文试图就档案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谈点浅见陋识,以期与同行讨论并求教于同仁。
一、档案学研究的正确思维方法
在谈正题之前,先阐述自己立论的基础,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没有过时,它仍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行科学研究和各种社会实践(包括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的惟一正确的思维方法。脱离了它,科研和实践就可能出现偏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仍是指导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
二、唯心主义思维方法任当代档案学研究中的表现事例
“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不可知论”是档案学研究中唯心主义的典型事例。比如,有人在论述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时说:电子文件“是人们无法感知的”、“能剥离载体而单独存在”、与纸质档案不同,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能“超越时空”,在不久的未来,档案工作者将面对“虚拟档案馆”、“无墙档案馆”等等,笔者认为这些论点的核心是否认电子文牛和电子档案的物质性,不妨对此逐个分析:
1.电子文档是“虚拟的”,“是人们无法感知的”,此说法的根本问题在于不承认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物质性。其实,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与其它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文件档案,如甲骨、金石、竹简、绵帛、纸质及化学胶片等等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它们都具有载体、记录符号,包含着信息内涵。它们都具有物质性,物质性是它们的共性,那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别,即前面提到的各种文件档案都是宏观物质,其载体和记录符号都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而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载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记录符号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物质,是以二进制数字形式存储的符号。借助于现代高科技,也是同样可为人们感知的,决不是“虚拟的”。
2.电子文档能”超越时空”。有两种解释:一是不具有时空;二是超过一段时空。这两种解释部是否认电子文档的时空概念,是否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物质性的又一变种,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一方面,运动的物质具有广延性,即是说都具有一定的体积,必定占有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物质只要存在着,必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有“寿命”,此持续性即延续一定的时间。所以,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及其运动的'基本属性,任何物质的存在,那不可能是“空的”、“虚的”, 部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内,持续于一定的时间中。如果我们承认电子文件的物质性,则必须承认电子文件与时间和空间的依存关系。把电子文件说成是超时空的东西,则必然否认电子文件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等于一方面承认有电子文件这东西,但另一方面又宣布它没有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就是否定其存在,否定其物质性。电子文件确有存储密度与容量是纸质文件无法比拟的特点,并且其传输速度极快,现代通信技术可以让它在极短的时间里从地球任意地点传输到你的微机屏幕上。但是不管电子文件如何可压缩、扩容,容量是天量还是海量,都应当是有量的,密度也是有限度的,尽管随科技发展而不断压缩并不断扩容,其密度仍然不会无穷大,所占空间也不会无穷小,这空间可趋于零而绝不能等于零。传递速度不管沿着什么高速公路,快到什么程度,依然不会无穷大,其持续应占一段时间,决不会无穷小,这时间可趋于零而不能等于零。它永远具有时空概念,决不会“超时空”。
3.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不同,“能剥离载体而单独存在”。这种说法没有看到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信息传递的本质,仍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文件是记录信息的,信息是供人们利用的。不管文件是纸制的还是电子的,利用文件时,传递信息的过程都是一样的,这个过程包含三个子过程:一是把信息记录于载体上存储起来:二是把信息从载体上调出来;三是把信息传输到人们的感官让人们接收到这些信息。就此三个子过程而言,电子文件与纸制文件、化学胶片,甚至于甲骨、金石、竹简、绵帛的原理都基本一致,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第一个过程而言,纸质文件记录机理显而易见,人们把具有一定色素的物质如碳黑、染料、石墨等用笔或者采用活字排版的方式把文字、图形附着于纸或胶片等物质上;电子文件记录机理有所发展,由于记录符号的微观性,人们用计算机把表示文字、图形、声音等的信息,记录于磁盘、光盘上。二者之间在物质性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物质的宏观与微观上不同而己。就第二个过程而言,把信息从载体上调出来,对于纸质文件来说,信息的反射光线经空气传播而被人的眼睛接收,纸和胶片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仍保留在原载体上,不存在“剥离”;而对于电子文件,由于其微观性,人们不能直读,计算机把记录在服务器等载体之上的二进制数字读取并高速传回到自己的计算机上,经过信息符号的转换,把表示文字、图形、符号的二进制数字代码转换成宏观的文字、图形、符号,这种转换过程的任何子过程都具有物质性,与纸质文件的读取过程原理是一致的,电子文档仍原封不动地保留在原件上。所谓“能剥离载体而单独存在”,大概是指在第二个过程中,计算机读取数据之后,好像这些数据就飘飘摇摇真的居无定所,像幽灵一样不依载体而存在。应该说,这些记录符号从服务器上调出、传送到读取,一步也离不开物质,传送靠介质、储存也靠介质,离开物质信息就不能存在。
4.有人认为,电子文件是虚拟的,似乎居无定所,来去无踪,它如何来到读者面前、怎么复制出来,似乎处于虚无缥缈之中。甚至有人扬言:电子文件已经构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其实电子文件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网络中的服务器上,而网络由操作系统、服务器和网络工作站组成。工作站通过插在其中的网卡经传输介质与服务器相连,用户通过工作站请求获得网络服务和访问共享资源,工作站通过网络服务器取出程序和数据后,用自己的CPU和内存进行运算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再送到服务器中。可见,作为共享资源的电子文件是存于服务器中的,它们与其它信息一样,既具有载体的物理形态,其信息以数字的形式存于其上,也具有物质性,它完全不是什么“虚”的,也不是模糊不定、虚无缥缈的,而实实在在是物质的。
从上述几点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电子文档同纸质文档都是物质的,具有物质性,那些认为电子文档是“虚拟的”、“无法感知的”、是“超时空的”等等观点都是违背唯物主义观点的。否认电子文档的物质性,把它看成是虚无缥缈的,不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就无法深刻认识电子文档本身,也就必然阻碍电子文档的发展。
三、唯心主义思维方法在档案工作实践中的表现事例
以过程性文件和结果性文件来划分归档与不归档的界限是档案工作中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事例。
笔者在参与国家某重点建设项目竣工档案资料的整体编制过程中,曾有一领导指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注重过程性文件,建设单位业主注重结果性文件,所以业主没有必要收存施工图等历次版本,只需保存最后版本
或者保存竣工图即可”。这一指导思想也体现在核安全局制定的文件《记录文件管理程序》中。该文关于记录的保管期限这样表述的:“一般说将结果性文件划为永久保存,而把过程性文件划为非永久保存,当结果的解释依赖于过程时两者都划为永久保存”。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同样属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过程与结果是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对立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表现形式。过程者,事物变化、发展的经过,事物发展变化是无穷尽的,即过程是无穷尽的,所谓结果不过是过程中某一阶段的表现形式。不存在没有过程的结果,用过程性和结果性文件和档案来作为划分归档和保管期限标准是不科学的,是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规律的,那么应该如何划分归档范围呢?笔者认为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文件的重要程度来确定是否归档,确定永久保管还是非永久保管。在这方面,国家档案局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规定,比如GB/T《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中,对于建设单位的归档范围,不但没有取消施工图的归档,反而把施工图的保管期限延长了。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归档与否不是取决于过程性或是结果性文件,而是取决于文件的重要程度。
过程性文件和结果性文件是互相区别而又互相联系的,是一对矛盾。比如说,合同谈判是一个过程,从申请立项、审批、编标、招标、投标、评标、中标可算作一个过程,而中标后签订的合同大概就算是这一过程的结果了。其实,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我们说过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经过,过程有大有小。谈判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包含若干子过程的大过程。比如说,立项就包含可行性研究、项目概算、评估、写申请、上报审批,上级的批复应该算这一过程的结果性文件了。同样道理,编写标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文件、中标书都可以说是每一个小阶段的结果性文件,但它又是整个招、投、评标过程的过程性文件。概括上述一段文字,我们可以说过程性文件和结果性文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前一个结果性文件,就是下一个过程中的过程性文件,二者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以过程性、结果性来划分文件显然不符合文件的发展规律,是不科学的,当然不能正确地确定归档范围。
就文件的重要程度划分也不应该把文件划分为结果性文件和过程性文件。仍以上述合同的签订过程为例,合同本身是合同双方和多方共同完成某一项工作的依据,大家都必须遵守,也只有共同遵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合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整个谈判过程所形成的立项、审批、编标、投际、评标、中标书等等文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维护双方、多方的利益,在反贪、反腐、廉政建设中的作用是合同本身所不能代替的。其它方面的例子更多,比如说,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有时比竣工图更具有凭证和依据作用,竣工图是不能反映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好坏、工艺过程质量好坏的。
过程性文件在研究思维方面比结果性文件更具参考作用,这是因为过程性文件更能体现出人民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对于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对于今后的同类事物、同类工作可起到更大的参考作用。
结果性文件不一定比过程性文件更重要,比如,设计施工图在技术上先进程度不一定比竣工图的技术含量低,设计更改也不一定越改越先进,有时因为现场条件、工艺或者技术跟不上,有时也可能因为材料解决不了,不得不把设计图纸的技术含量降低。
四、学术研究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近来,在档案专业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偏激性的立论,说一件事物好就绝对地好,没有一点缺点;一个事物坏就绝对地坏,没有一点好。比如论述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时就有这种情况:有的人认为电子文件的出现和推广应用,“世界将变成一个全新的世界”;“无纸办公的时代已经来临,纸张和其它所谓的硬拷贝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有人则大声疾呼“二律背反”,即所谓数量越大,质量越差,电子文件越是高速、便捷、大容量、数据共享,其质量必然越差,安全性、真实性越差,再如,讨论文档一体化管理时,要么好得不能再好,要么差得不能再差,在一些档案学术研究论文中,要么就外国的什么都好,要么就中国的什么都好。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是偏激的,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好、也不存在绝对的坏,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优缺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的。比如说,电子文件的产生、发展,都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都遵从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就拿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来说,它是在文件这一客观事物或者说是在人类记忆这一事物中,记录符号、记录方式、载体、传播方式诸因素相互对立、斗争与相互统一、共处的结果:是这些因素之间各方面量变与质变并互相转化的结果: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螺旋上升、否定之否定的结果。
实际上,在当代各种档案学刊物上,在档案工作实际中,还存在着许多违背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和学术观点,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笔者从自身工作与学习中碰到的大量事例中选取上述几个事例分析,只是想说明在我们档案工作者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唯心主义思维方式,它不利于我们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的蓬勃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清除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对待传统与革新、中国与外国、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在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中做出更大的成绩。
篇2:当前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工作中的唯心主义表现
当前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工作中的唯心主义表现
【 正 文】
近年来,档案学研究学术思想活跃,成果累累。但是不能不指出,在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中,不少人存在着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见诸于杂志和刊物上。本文试图就档案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谈点浅见陋识,以期与同行讨论并求教于同仁。
一、档案学研究的正确思维方法
在谈正题之前,先阐述自己立论的基础,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没有过时,它仍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行科学研究和各种社会实践(包括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的惟一正确的思维方法。脱离了它,科研和实践就可能出现偏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仍是指导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
二、唯心主义思维方法任当代档案学研究中的表现事例
“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不可知论”是档案学研究中唯心主义的典型事例。比如,有人在论述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时说:电子文件“是人们无法感知的”、“能剥离载体而单独存在”、与纸质档案不同,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能“超越时空”,在不久的未来,档案工作者将面对“虚拟档案馆”、“无墙档案馆”等等,笔者认为这些论点的核心是否认电子文牛和电子档案的物质性,不妨对此逐个分析:
1.电子文档是“虚拟的”,“是人们无法感知的”,此说法的根本问题在于不承认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物质性。其实,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与其它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文件档案,如甲骨、金石、竹简、绵帛、纸质及化学胶片等等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它们都具有载体、记录符号,包含着信息内涵。它们都具有物质性,物质性是它们的共性,那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别,即前面提到的各种文件档案都是宏观物质,其载体和记录符号都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而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载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记录符号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物质,是以二进制数字形式存储的符号。借助于现代高科技,也是同样可为人们感知的,决不是“虚拟的”。
2.电子文档能”超越时空”。有两种解释:一是不具有时空;二是超过一段时空。这两种解释部是否认电子文档的时空概念,是否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物质性的又一变种,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一方面,运动的物质具有广延性,即是说都具有一定的体积,必定占有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物质只要存在着,必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有“寿命”,此持续性即延续一定的时间。所以,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及其运动的基本属性,任何物质的存在,那不可能是“空的”、“虚的”, 部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内,持续于一定的时间中。如果我们承认电子文件的物质性,则必须承认电子文件与时间和空间的依存关系。把电子文件说成是超时空的东西,则必然否认电子文件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等于一方面承认有电子文件这东西,但另一方面又宣布它没有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就是否定其存在,否定其物质性。电子文件确有存储密度与容量是纸质文件无法比拟的特点,并且其传输速度极快,现代通信技术可以让它在极短的时间里从地球任意地点传输到你的微机屏幕上。但是不管电子文件如何可压缩、扩容,容量是天量还是海量,都应当是有量的,密度也是有限度的,尽管随科技发展而不断压缩并不断扩容,其密度仍然不会无穷大,所占空间也不会无穷小,这空间可趋于零而绝不能等于零。传递速度不管沿着什么高速公路,快到什么程度,依然不会无穷大,其持续应占一段时间,决不会无穷小,这时间可趋于零而不能等于零。它永远具有时空概念,决不会“超时空”。
3.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不同,“能剥离载体而单独存在”。这种说法没有看到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信息传递的本质,仍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文件是记录信息的,信息是供人们利用的。不管文件是纸制的还是电子的,利用文件时,传递信息的
[1] [2] [3] [4]
篇3:档案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专业个人求职信
求职信
尊敬的主管领导,
您好!
得知贵单位的招聘信息,特写此求职信,希望能得到一次面试机会。
本人将于6月从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毕业,将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所学专业是档案学,研究方向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本人本科阶段就读于湖南省湘潭大学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并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现在我希望在硕士毕业后立即就业,特写此自荐信,自信能担任贵公司(单位)的.文档管理、高级文秘等职位,或者在高校担任档案学专业、文秘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教师。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三个硕士专业,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档案学专业学生可以在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档案管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文秘、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管理等文科性工作,也可在高校任专业教师。
在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我学习认真努力,成绩一直在同专业名列前茅。本人专业基础扎实,同时还广泛涉猎各种课外知识,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了档案学各专业知识、文秘、管理学等知识,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此外,本人精通office办公软件,尤其擅长文字处理、文字排版、制作powerpoint、用excel制作电子表格等。还了解photoshop、frontpage、dreamweaver等计算机软件,能对这些软件进行一般性操作。本人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曾在《兰台世界》(档案学专业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一篇,在《档案时空》杂志上发表人物通讯一篇,在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实践与探索——档案工作大家谈》一书中,刊登专业论文一篇。
本人办事耐心、细致,又讲究效率,考虑问题周到,这是我性格上最大的特点。可以从事档案管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文秘、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管理等文科性工作。
鉴于以上基础,本人希望能加入贵单位,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贵单位能够给我这次机会!若贵公司目前如无适当工作,希望把我的自荐信列为未来招聘的参考。如需要我的个人资料,我愿随时提供参考,只要您方便,我愿随时前来应试。
最后,祝贵单位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谢谢!
此致
敬礼!
应聘者:许云峰
更多个人求职信范文,见大学生简历网
篇4:当前农村工作中的难点和对策
当前农村工作中的难点和对策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锐。 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是一次利益分配关系的大调整,是在农村问题和矛盾积累很多、积累很深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的环境很不宽松,更加重了改革的难度。从当前改革的现状看,虽然农民负担得到有效减轻,但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基层组织运转难,社会事业发展难,遗留问题解决难普遍存在,改革后,现在中央日子很好过,省里日子可以过,市里日子马马虎虎过,镇村日子无法过,难题都留给了基层。严重影响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农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一镇村运转难。村一级虽然按照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从保运转的角度编制了预算方案,但由于支出标准不断提高,全县有40%以上的村仍然收不抵支。少数地方村干部报酬难以保证到位。镇级资金缺口也很大。实施税费改革后镇级农业税净增量为2500万元,而需由镇级财政安排的原乡筹费及教育集资等七项支出需要8800万,收支抵缺的6300万元,上级财政用于镇级转移支付1225万,镇级缺口仍有5000多万元,尽管采取了各种配套改革措施,但缺口仍然难以消化,县财政又无力支持,镇级运转压力很大。
二村级债务化解难,我县村的债务数额大,形成时间长,成因复杂。初,全县村级集体账内外债务余额高达2.7亿元,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影响了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削弱了村级组织战斗力,阻碍了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在20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同时,就把化解村级债务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下发了《关于加快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具体政策,明确了化解目标,强化领导,周密部署,狠抓落实。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县累计已化解村级集体账内外债务1.7亿元。化解成效较为显著。但债务总量仍然很高,账内债务近亿元,加上账外债务,全县村级债务高达1.5亿元。且镇与镇,村与村之间很不平衡。有近30个村债务超百万,零债务村只有45个。今后化解的难度更大。 村级债务不是农村税费改革造成的,但税费改革规范了农村分配关系,使这个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村级债务多,负担重已产生了严重影响,给农村工作带来新的难度。首先,严重影响了农村税费征收。农户以所欠的借款,集资款抵交当年农村税费,使当年农村税费任务难以全额到帐。第二,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正常工作,更无心考虑发展问题。第三、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因村干部无精力,村集体无实力关心实施群众要求办,急需办的事,加之村欠农户的债务不能及时偿还,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大大降低,干群关系紧张,极个别地方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第四,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个别地方已出现了农民上访不断。第五,严重影响村干部队伍建设。村干部报酬因债务重而难以得到落实。工作量大,干群关系恶化等挫伤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农村基层工作的开展和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面临着新的挑战。
三、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操作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在本村范围兴办生产和公益事业向农民筹集的资金和劳务。但从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的实践看。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会难开。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村级范围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的意见》规定,向农民筹资,需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但由于近来外出劳务的农民数量逐年上升,导致村民会议无法正常召开。在推选村民代表时,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不高,未能将群众信得过的群众代表选出来,导致议定的筹资筹劳 项目常常得不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尽管有许多村确实想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但难以顺利组织实施。二是事难议。我县镇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资金压力较大,需要多方筹资解决。但由于 农民增收门路不多,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特别是部分农民对兴办公益事业在认识上存有偏差,热情不高,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部分基层干部也存在消极畏难情绪。导致村内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处于停滞状态。三是钱难筹。有的因家庭确有困难,有的因村与农户之间存在债务问题,有的因为村民与村干部之间有矛盾,村民的一些要求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或对筹资建设项目有不同意见原因,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到位率低。四是乱议事。在实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时,部分村筹资筹劳项目用途模糊,无具体工程项目和预算,有的村干部把“一事一议”看成固定的收费项目。认为有无议事项目都一样,反正都得筹,随便列个名称就开始筹资。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五是监管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应用于本村范围内兴办生产和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资金筹劳的筹集和使用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负责。虽然《意见》在资金和劳务的筹集使用上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一些少数在筹资筹劳后,没有全额用于年初议定的项目建设上,而是挪作他用。
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难。农村税费改革后,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虽然能解决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资金来源的问题,但杯水车薪,不仅无能弥补前期兴办公益事业的资金缺口,而且维护村组正常运转的财力也十分拮据,从而导致应当由镇村负担的沟、渠、路、桥等事业发展经费难以足额如数筹集,势必影响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我县农村危桥有1006座,迫切需要改造,需资金亿元以上,税收后即使想足办法,开足渠道,也只能解决5000万元左右,还有5000万元以上缺口难以到位。同时,农村改水,道路建设等社会事业也资金没有来源,逐步陷入停建,缓建的境地。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加大了村干部的工作难度,基层干部对税费改革的评价是“两头叫好,中间难受”。
五是农村税费征收执法难,农村税费改革后,因农民减负幅度大,深受群众欢迎,对上交新的税费,大多数群众踊跃交款。但仍有极少数农户缴纳税费意识差,农村陈欠款尾巴欠也逐年加大。基层干部在税费征缴中普遍感到依法征收难。向农民应收取的税费都有法律法规、政策依据,但农民拒交后,依法诉讼程序复杂,特别是少数农民不履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义务的,无法依法执行。
六是土地流转推进难。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解决农业效益低下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流转规模偏小,效益不高,与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片面理解中央的土地承包政策,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与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全对立开来,认为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障碍,只有彻底打破家庭经营才能解决农村土地市场的建立,才能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两种倾向,一是无所作为,放任自流,把土地流转中所必须遵循的农户自愿原则完全看成农民的自主自发行为,疏于管理和服务,对土地流转情况胸中无数,底数不清,对土地流转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不够,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办法不多,缺乏必要的推动措施,从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处于无序状态。二是行政包办代替,违背农民意愿,无偿或低价强行推动流转,热衷圈地搞政绩,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的方法来解决。。我们既要正视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又要振作精神,增强信心,开拓思路,更要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1.要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观,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农民增收减负的各项政策措施。
2.要以改革的精神,发展的思路,努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当前的困难和矛盾,主要立足自我。要真正解决思想,拓宽增收渠道,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地区优势,盘活集体存量资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引进和鼓励工商、民间、外间资本发展农业,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3.要积极探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路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要解决投入问题。在投资方式上,要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在财政支农资金极为有限的条件下,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放在突出位置,增加投入。要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三资”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集体和农民应各尽所能,同时按照谁受益、谁出钱(或出工)的原则和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体大户或富裕的农民以独资或股份制的形式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项目业主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局面,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产业。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市场化管理对已建成的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进行卖断,所变卖的资金,由村委会集中起来就地专门用于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滚动发展。解决有人建无人管、坏了无人修的问题,变卖后的农村基础设施,由产权人使用、管护、补偿、受益。
4.要加大对农村基层的支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农村基层平稳度过税费改革“磨合期”。要积极向上如实反映当前村级运转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能有更多的财政转移到村。
篇5:环境保护档案研究
环境保护档案研究
一、提高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1.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档案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予以保障。为此,应当进一步加快标准以及规范的制定,并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中国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规范》为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单位应以此为依据,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以此来强化对档案资料的管理,这样不但有助于档案管理顺利进行,而且还能有效提高管理成效。
2.完善硬件设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子类档案日益增多,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应当对档案管理方面的硬件设施加以完善。除了要不断加大相关方面的经费投入之外,还应当选用较好的档案管理系统。由于市面上的档案管理软件较多,在具体选用上,应当结合实际需求,选取质优价廉的软件,这样不但能够节省资金,而且还能有效提高使用效率,有利于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推动环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可建立如下系统:其一,计算机检索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不但能够方便档案使用者快速查找所需的资料,而且还能在调整档案时进行检索,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其二,计算机编目系统。该系统可以将各种类型的环保档案资料以一定的格式存在计算机中,并编成目录和索引,便于一次输入;其三,借阅管理系统。其具有快速查找、记录、注销数据等功能,档案管理人员借助该系统能够快速找到借阅者所需的档案资料。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目前,在各个领域当中,高素质、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都过于匮乏,环保档案管理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档案管理日趋现代化的今天,更需要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为此,必须不断加大对环保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首先,要让档案管理人员了解并掌握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环保科技知识、科技档案管理知识等等,这有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熟悉与环保档案管理方面相关知识,以满足现代科学技术高度综合趋势的发展要求;再次,应掌握各类先进的技术,如计算机、网络等等,并了解相关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这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提升环境保护档案利用效率的方法
1.推行环保档案有偿服务
环境保护档案属于一种可利用性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源,它是环保活动的历史记录,也可将之视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为了使环保档案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应当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这对档案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合理的收费不但能够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而且还能缓解部门经费紧张的问题。
2.对环保档案进行再处理
环保档案的再处理也可称之为二次开发,这是提高档案利用效率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对环保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并借助网络加快档案信息的传递速度,以此来实现环保档案的可共享性。在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中,要以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档案交流活动,同时建议上级档案管理部门建立档案检索中心,以便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当完成档案的二次开发后,可对一些重要的信息进行浓缩加工,即将部分能够说明问题的环保档案挑选出来,并将其中重要的内容提取出来,形成编述成果,这样可以将环保档案的价值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其作用也能够获得最大程度地发挥。
3.有效利用环境监测档案
所谓的环境监测档案具体是指在环保监测活动中形成的图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这些档案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想要使此类档案的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一方面通过对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对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评估,能够为编制环保规划、环境治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对环境监测档案进行合理利用,还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并使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了解、掌握本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从而为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结论:总而言之,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随之凸显。环保档案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为了充分发挥出环保的档案价值优势,除了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之外,还用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提升档案的利用效率。此外,各有关部门也应当对环保档案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对各类资料的有效利用,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这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丽华单位: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 供求理论论文范文
★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当前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工作中的唯心主义表现(推荐5篇)】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2024-03-12
日本青年心理学现状及对我国的启发论文2022-08-15
市场经济与林业革新农科论文2023-04-12
行政管理论文2022-06-25
国企人事管理强化思路论文2024-04-30
调查队档案电子化建设调研报告2022-11-21
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格式范文2023-02-28
当前地方高校保卫部门档案管理工作问题与思考2022-04-30
学校档案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论文2023-05-04
行政管理论文格式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