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体育合作学习结构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论文

时间:2023-01-03 08:01:49 体育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试析体育合作学习结构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论文(推荐10篇)由网友“锅包肉锅厂台游民”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试析体育合作学习结构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论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试析体育合作学习结构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论文

篇1:试析体育合作学习结构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论文

试析体育合作学习结构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结构模式 实践运用

论文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可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培养和发展。本文从什么是“合作学习”和其结构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运用的阐述,来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

1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课教学分组基本上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班内分组形式,分组形式往往依据教学内容和场地设施的条件,一般采用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这种形式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提高教师的管理效率方面取得了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班内的自然分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重视不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状况,限制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种无差异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分组形式使基础好的学生的发展潜力受到限制,而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落后状态进一步加重,这种教学分组很难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利于发展终身体育。对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

体育“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具体地讲,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能力、个性以及认知倾向、思维方式等,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教师有计划地指导、调控,小组成员间展开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合作性学习。

2“合作学习”的结构模式构建

1.明确目标:教师要明确本次课(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任务。

2.优化组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分组方式。

3.小组设计:小组根据教师制定的总目标来规划本组的子目标,并设计好本组的活动计划。

4.集体呈现: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手段,进行大容量教学,形成初步的技术概念。

5.小组活动:利用小组成员的各自优势,展开互帮互学、团结合作、共同提高,并引进激励机制。

6.教学评价:先组内进行自评、互评,再开展组与组之间评比,最后教师点评。

3“合作学习”的实践运用

3.1“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

“合作学习”与普通分组学习最大差异是在“合作小组”这个集团中学习,学生除了与教师发生联系外,更重要的是小组内学生之间密切的合作关系,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2“合作学习”中的“导”与“练”

“合作学习”就是相信学生,让学生参与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潜能和主体地位,力求“导”为前提,“练”为主体,互助共进,共同提高。

3.2.1“导”(教师的指导)

“合作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计划去学习,教师一般是引导学生进人教学情景中,在学生学习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针对某一问题,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引导,最后评价。 3.2.1.1技术技能指导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只有掌握了运动技术和机能,经过反复练习,才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教师通过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技术和技能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辅导和纠正。

3.2.1.2合作指导

在“合作学习小组”这个相对独立的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担任一定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协作互补,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

3.2.1.3创造性指导

“合作学习”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的创造力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表现的,当学生受阻于某一问题时,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从不同的途径去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尽可能巧妙地利用周围条件与现有的器材,不断地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投人到解决问题的尝试中去。

3.2.2“练”(学生主体发挥)

“合作学习”可以把过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转换成主动去学习的位置,并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3.2.2.1个性发挥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了充足的学习自主权,通过小组内的各种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来促进能力的提高,突出个性的培养。

3.2.2.2特长发挥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学生各有特长,“合作学习”可以对组内有特长的学生委以重任,充当教师角色,来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对培养学生有积极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并帮助指导制订个人发展目标,进一步使特长得以发挥。

3.2.2.3情趣发挥

“合作学习”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在充满温情和友爱的宽松学习环境中互相交流,协作学习。

4结语

“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学习和创新意识。建立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互相理解的良好教学氛围,通过教师少而精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把时间与空间留给自主学练,相互交流,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

“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在鼓励公平竞争的同时,更注重与他人协同活动能力,自尊自爱,善于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以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等,比较好地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会学、好学、乐学等问题。

篇2:结构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依据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观点、操作技能形成规律等,围绕教学空间、教学程序和考核评价,初步构建了“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了该模式的构建操作程序及适用范围、教学原则及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论文关键词:结构化 定向化 体育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

大力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它关系着国家振兴和繁荣富强。近十几年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不断提出,尤其是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与观点逐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学改革的科学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与弹性,相继出现了主副项制、俱乐部制等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势必推动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深人。因此,将先进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引人到体育教学模式研究中来,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如“引导一探究”体育教学模式川、“自主一合作”体育教学模式叫等。

“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是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忠良先生综合多年研究成果提出来的,并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199。年,李媛对后摆式投球操作进行了“结构一定向”教学实验研究;,“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被应用到跳远技术中,至今己涉及田径、篮球、体操、武术等多个运动项目。虽然“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在体育教学领域己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果,但为了更进一步推进该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本文立足现有研究基础,围绕“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内涵、操作程序等问题,展开较为深人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篇3:结构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研究论文

1.1概念的界定

毛振明博士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以此定义为依据,“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是指以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观点及其理论依据为指导,开展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不断构建学生的各种心理结构,以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方向变化的一种教学模式。简言之,“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就是依据“结构一定向”教学思想观点和理论,围绕每一教学活动单元而展开的体育教学设计。实施结构化与定向化体育教学关键在于操作技能形成规律在教学实践中的合理运用。

1.2组成因素分析

“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由教学思想、教学空间、教学程序、考核评价等四个因素组成(图1),以教学思想为中心,教学空间、教学程序、考核评价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学空间既是制定和执行教学程序的指南,又是教学考核与评价的标准与规范。因此,明确教学空间既是构建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也是形成教学模式的归宿,是“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

篇4:结构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研究论文

2.1构建的理论观点与依据

“结构一定向”教学是结构化与定向化两个基本教学观点的简称。所谓结构化教学观点,即教学首先要确立以构建学生的心理结构为中心的观点。在教学工作中,通过一定的心理结构的构建,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预期的变化,从而使一定的心理得以形成与发展。其中提到的心理结构,即通常我们所说的能力与品德结构。所谓定向化教学观点,即定向构建心理结构的教学观点。教学的成效在于心理结构的形成,为提高教学成效,必须依据心理结构形成、发展规律,实施定向培养。结构化教学观点是“结构一定向”教学思想的首要观点,它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以构建心理结构为中心的整体认识;定向化教学观点就是在这种整体认识的基础之上,依据心理结构的形成、发展规律,采取各种有利的必要措施,自觉促进心理结构的形成、发展与构建.

体育教学中的结构化教学是指学生通过有关体育运动知识与运动技术技能学习等活动,形成运动能力及相关的品德;定向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了解各种运动技术的动作结构,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动作技术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学习、练习等活动过程中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实现操作活动的定向。当然,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观点也不是凭空确定的,也有它们的理论依据,体育属于操作技能范畴,操作技能形成规律是开展结构化与定向化体育教学的主要依据。

2.2实施操作程序

在“结构一定向”教学思想指导下,“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操作程序围绕三个组成因素,共分六个步骤,具体流程见图2。

2.2.1明确教学空间

所谓教学空间,指的是教学活动范围,也就是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终末状态与教学开始前学生原有状态之间的心理差距。明确教学空间,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2.2.1.1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单元活动结束时学生所要达到的状态,即体育教学活动结束时所要构建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称为终末状态,它是实施“结构一定向”教学的关键。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体育运动的不同作用与要求,分析其典型活动,明确所要形成的能力与品德结构的内容;教学目标的表述词语要规范化,注意接受的层次或水平。

2.2.1.2了解学生原有状态

确切了解学生原有经验的准备状态,即学生的运动兴趣、学习态度及对运动知识、技术、技能及社会规范性经验等的掌握情况。主要通过了解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如参与了哪些有关的学习、对其实际掌握程度如何等,可借助教学前的测验来完成。

2.2.2运作教学程序

2.2.2.1制定教学程序计划

教学程序计划是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改变学生原有心理状态的规划。在“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构建中,教学程序计划的制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安排教学的过程及内容;二是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方式方法与手段等。

根据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依据教学空间与操作技能形成规律来安排教学的过程及内容。冯忠良先生提出了操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即操作的定向、模仿、整合与熟练“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及内容的安排紧紧围绕这四个阶段展开,基本教学过程见图3。

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中,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动作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方式方法与手段。例如在动作定向阶段,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可借助形式多样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等,以加强学生对动作映像的动态感知;在动作的模仿、整合、熟练等阶段,可采取集体练习、小组练习、白主练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2.2.2.2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即教学程序计划的执行过程,此阶段是模式实施的核心环节,教师要依据已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值得提出的是,已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并非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弹性把握。   2.2.3进行考核评价

2.2.3.1教学成效考核

根据运动技术项目的不同,体育教学中的考核一般以技术实践为主,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中,采取教学测量的考核方法,由于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在心理结构的形成状况,所以只能借助一定的量表和动作实践间接进行测量。教学测量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合理有效的量表及动作实践的标准要求,考核中尽量避免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

2.2.3.2教学评价

教学测量后,对所得的数据进行诊断与分析就是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运用测量数据,判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及能力品德的形成情况;分析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检查教学程序计划的完成情况等。

教学成效考核是对结果的客观描述,教学评价是对结果的主观判断;教学评价的主观判断必须以教学成效考核所得的客观描述为依据困。教学成效考核与评价贯穿于“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全过程:确定教学目标后,进行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已有状态,明确教学空间;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教学程序计划,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结束后,通过考核与评价来检查教学目标与教学程序计划的完成情况,若达到预期目标,则本单元教学活动结束,若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则需要不断修订教学目标及教学程序,为新一轮教学提供可参考之依据。

篇5:结构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研究论文

“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一经构建成型,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并不断修正、发展与完善。“结构一定向”教学原理在体育教学领域中的运用研究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果,立足于这些研究基础,结合“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理念,笔者提出了其适用范围、教学原则及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验证、改进、提高与完善。

3.1适用范围

在体育教学中,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自我控制与评价及对肢体的协调控制能力等,同时要求教学组织形式、方式方法与手段要灵活多样。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能力与品德结构,且其体质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起伏变化较小;高校体育课程采取大课时、小班授课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因此,“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为高校体育课程。

3.2教学原则

“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除了依据一般的体育教学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明确化原则。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空间,明确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明确考核目的与要求;②可行性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切实可行,教学内容的选用要与学生已有水平相适应,教学测量要易于操作;③多样性原则。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方式方法与手段等要多种多样,灵活多变;④互动性原则。积极调动教学双方的互动,既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动性,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

3.3应注意的问题

3.3.1突破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局限,树立教学思想新理念

“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引用到体育课教学中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掌握一定的结构化与定向化体育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师在运用该模式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大学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现象在所难免。因此,教师要坚定信念,耐心地帮助学生学会动作,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动作练习困。

3.3.2关注学生原有状态,力求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学生原有经验的准备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空间的确定,由于身心发展水平及后天学习效果的不同,每个学生原有的能力与品德结构必然存在差异性。教师要在总结共性的基础上,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力争在教学中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3.3.3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四个环节的教学内容

在“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程序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任务与作用,做到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并能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加以调整,如练习时间、练习强度、练习重点等。同样,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等的采用也应实现多样化,并做到弹性灵活。

4 结论与建议

“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从构建学生心理结构的角度出发,依据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观念及操作技能形成规律,开展各种体育教学活动。

“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适用于高校体育课程,但在运用中要充分考虑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其掌握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为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理论雏形,但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并不断修改、完善。

篇6:探究一合作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论文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它作为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可操作的实施模式。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针对体育教学目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实现其特定功能的有效教学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教法体系的有机系统,是以简化形式表达的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组织策略,是联系体育教学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由于人们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持不同的认识,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适应的范围与条件,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完全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本文研究建构了探究:合作体育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运用和检验。

1理论依据

1.1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包括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生活技能素质教育等五大方面。也即社会需要有现代知识、有创新能力、品德高、体魄强、身心健康的现代新人。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

1.2教育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不一致时,个体就会出现惊讶、质疑、迷惑和矛盾,从而激发个体去探究。因此,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具有乐于通过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探究一合作”体育教学模式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

1.3探究一合作学习的理念

“探究一合作”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课题选择,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或课余体育训练中进行主动探索和合作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课程重点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和共同合作的过程。“探究一合作”式体育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一种载体,其关键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确定的选题从模糊宽泛的理解发展到清晰明确的认识,从而为下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探究一合作”模式强调学生的白主探究,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体验,强化体育学习动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基本教学过程框架

在体育教学研究中尝试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教学模型进行合理组合,吸纳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模式的优点,避免单独使用的不足,构建的探究一合作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探究一合作”模式以教学流程为主干和统领,以教师和学生活动为两翼,教学流程体现了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主体,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运用与检验

3.1目标定位

“探究一合作”体育教学模式目标定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体验;学会交流与合作。这种模式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自我或子群体相互间以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的过程,通过亲自参与体育健身研究,促进学生对身心健康的探索和心理体验。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参与体育活动,亲身体验快乐,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沟通,通过体育知识技能信息传输与反馈及信息加工,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互相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分享相互学习体验运动中的创意与合作的健身效果:倡导开展探究一合作体育教学,以发展学生探究思维及交流与合作精神为目标,以体育学科的基本教材为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通过合作运动实践,去发现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激发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创设特定的情境,确立目标,使学生在明确探究方向中激发兴趣和学习动机,为自主探究做好铺垫。同时,指导教师充分考虑到体育学科的实践性特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出发,设计有价值的、富挑战性、新异性和目的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渴求状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3.3整合创新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自主地进行探索,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认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根据学生探究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作简明、扼要的讲解和示范,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每一小组探究活动的开展情况提出一些有针对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各自的体会和感受。每一小组成员根据教师的建议和小组提出的观点再进行进一步的'学练,练习时注意体会动作技术的要领和自己切身的感受和体会。指导教师根据每小组的学练情况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对不同体能与技能水平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对待,以求得最佳的练习效果。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要求的形式来挖掘学生创新的潜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及时的巩固和运用。

3.4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把探讨和交流获得的知识、经验加以归纳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出较为严谨、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进行技术演练,以实际效果来论证结论的合理性。

3.5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时,由于学生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往往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只等待教师的“命令”。因此,教师的耐心就表现在控制自己急于“点化”学生的心理,教师的勇气表现在敢于“浪费”时间,以足够的耐心和勇气指导学生逐渐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体育的学习总是与自我肢体运动经验或生活背景相联系的,学生已有经验是影响探究一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学生能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出与新的学习内容相关的体验产生正迁移,有的则受到这种经验的干扰产生负迁移。一般地说,上课伊始应创设一些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近的“练习”或“任务”,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身体活动、思维活动,再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促使学生在练习中思考、体验、交流、争论,最后达成共识。

(3)注重导学策略贯穿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在于教师善于当好“主持人”,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和指导学生主动学习,适当地介入和指导学生的活动。既不能过多地干扰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又要能在学生需要指导和帮助时发挥作用。

4结论

探究一合作教学模式依据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它以“学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任务体验、自主诊断评价,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被动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探究一合作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体育学习探究中孕育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运用、创新能力,掌握体育知识与锻炼的方法,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通过合作交流,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持续发展,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

篇7: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体育后进生自信论文

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体育后进生自信论文

摘要: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育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标准,共同完成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顽强进取的精神,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合作学习、体育后进生、自信

一、问题的提出

高埗镇西联小学是由六个村办小学合并而成,并前六所小学只有两所学校配有专职体育教师,合并后学生间在心理、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体育基础好的学生在技术、技能的学习上容易获得成功体验,得到成功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与兴趣欲,从而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更加勤奋。反之,体育基础差的学生由于学习常常失败,导致消极、恐惧,进而引起退缩、羞愧等情绪体验,导致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越来越小。因此解决体育后进生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是我校体育教师共同任务。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后进生自信的优势

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习”为理论依据,以“集思广益,探究创新”为核心内容,以“互帮共勉,竞争激励”为原则。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形成一个友爱互助的局面,而且可以使同学间的友爱得以拓展,也有利于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1、合作学习能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它保证了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而且同学们之间讲心里话,活动中能畅所欲言,心理相容,思想共鸣。有时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教师的更有效。他将一些枯燥的技术性练习、艰苦的身体练习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

2、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合作学习的根本就是将智慧最大化、集体智慧的效应就是把更多的理解、观点及方法推广到练习中去,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争辩,在实践中探索,这样思维和智慧就会在学生全神贯注的练习中得到碰撞,其结果就是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变化学习内容,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求异中掌握运动技术技能。

3、合作学习能加强人际关系交流,实现共同进步。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条件是伙伴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靠关系,必须向每一个学生布置任务,任务之间的相互依赖形成学生之间的角色互依。学生必须认识到某种程度上他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如果自己做不好,会影响其他同学。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组长检查整个动作,其他成员分别检查准备姿势、蹬地、团身等动作要领、并鼓励全组同学进行练习和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都有自己的价值并展开监督。正是这些优势所在,不管从锻炼身体的角度、情感交流、社会的意识等多角度来看,都极大丰富了体育教学。

4、合作学习能让后进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它集结了众人的智慧、经验,因此学习效果成功的比率较高,即使有失败,大家也会相互安慰、相互鼓励。如:一位四年级同学胆子小,从来就不肯参加跳高活动。有一次,这位同学在好朋友的鼓励下,降低高度后鼓足勇气跳了过去,“成功啦!成功啦!”这位同学高兴地跳了起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次成功的体验,在以后的跳跃项目学习中恐惧心理大为减少,起跳、腾空的动作也敢做了。

三、合作学习教学中后进生自信心的培养

1、加强师生互动,做到情感交融

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是不可能喜欢上你的体育课的。只有建立一种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喜欢上你的体育课。情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爱是启开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钥匙,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体育后进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往往因为学习差而羞于见老师,更不会主动问老师,久而久之,关系越来越远,情感越来越淡薄,学习越来越困难。老师应将自己置身于课堂活动之中,与同学们一起参加游戏、竞赛等活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将自己视为教学的服务者、学习的合作者、学生的伙伴和朋友,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爱,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2、友爱交往予以动力

自信心缺乏与不足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为自己无力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而苦恼,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活动性强的特点,让信心不足与缺乏信心的学生组成交朋友小组,指导他们掌握交往技巧。与此同时,再在班中选择一部分组织能力强、人际关系和谐的学生主动与他们交往,形成一个友爱互助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不仅可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而且可以使同学间的友爱得以拓展,也有利于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

3、把握“均衡度”,实行全员激励

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教师在安排合作小组时,应让各方面保持“均衡度”,使小组之间有一定的竞争性。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成功扮演小组中的各个“角色”。这不仅满足小学生好表现的欲望,而且还能在表现中帮助其逐渐克服和矫正因缺乏信心而带来的自卑和胆怯心理。如:让他们轮流示范、带操、做小组长等。在集体比赛中,任何一个人的失误都会导致小组的失利、充分体现了小组中个人的价值,同伴之间的协作、帮助,尤其是竞赛中互相切磋,使他们体验到归属这个集体,被同学所接受的幸福感。

4、相互评价予以权力

在技术动作教学中,学生是通过观察逐步认识与理解动作要领的,并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掌握完整的动作。教师可以在示范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学生轮流担任动作“评论员”,教师在巡回指导中要特别关注和鼓励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使其通过对其他同学动作的评头论足,得到自我教育,增强学好动作的自信心。

5、把握“进展度”,实行评价激励

在合作小组中,不能只注重小组的目标,而是要求学生“人人进步”。既注意培养体育尖子,更要重视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如果小组为了追求比赛的胜利而把体育后进生放到一边,那么合作小组就失去意义。任何一个人,只要通过不断努力,肯定会有所突破。当体育后进生有一点一滴的进步时,教师和小组成员都应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如“我已经看到你在进步”、“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等词语激励后进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些做法会让他们感到老师、同学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6通过体验成功,激发自信

当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时,就会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升华情感,并将此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对后进生的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激发学习动机。如摸高时,把悬挂物用斜线拉起,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摘到“成功之果”;跳山羊时,把高低不同的山羊分组放置,使每个学生能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地“腾飞”。使其感受到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有才能、有自己特殊的天赋。从而增强自信心。

四、结论与建议

合作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如果教师能搭配合理、正确引导、科学管理,使合作成员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就会形成心理上的相容性。而心理相容可以为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参与体育锻炼中提供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气氛。在心理相容的气氛中,人际关系融洽,合作成员心情舒畅、消除顾虑、相互切磋、平等交流、和平共处、共同进步,因而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效果。合作学习在处理优差生之间的关系上有其特殊的作用,为了使小组取得好成绩,他们必须合作才能成功。因此,他们就会和睦相处、相互鼓励,为争取好成绩而共同努力,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协作精神。同时,教师注意赏识教育的运用,用师爱和师能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和他们建立情感。引导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其自信,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激情。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激励的言语、手势、眼神、拍肩等赞扬。对体育后进生树立自信起到事到功倍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条特殊途径,我们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构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毛振明: 《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大学,9月。

2、沈伯娟:《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心理分析与教学策略》,中国学校体育,6月。

3、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4、华国栋:《差异教学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严志平:论心理策略对“弱势群体自信心的培养,体育教学,3月

篇8:学校体育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基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育专业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缺乏兴趣进行反思,提出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可以是帮助型,也可以是协同型合作学习.帮助型合作学习以教师的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分小组相互帮助,相互协商,强调对知识意义的理解,一般来说帮助型合作学习较为适宜于复述、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双基”;而协同型合作学习则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主动体验,构建出新知识,它更有利于发现探究、创造性解决问题,适宜于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的学习.在理论教学中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1 帮助型合作学习:提问——讨论——评估

具体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提问.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要求一题多解且答案要具有创新意义.比如:体育课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应如何解决.要求学生做出判断并给出理由.

第二阶段:讨论.

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小组各个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分享别人的观点,从而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为了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应注意:

1)每人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观点.

2)事先作充分的准备,证明论点.

3)不要垄断讨论,发言应简明、清晰、扼要.

4)在参与小组的决策或讨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之前,应明确问题的内涵.

5)小组一旦达成决策,应全力支持.

第三阶段:评估.

学习成果的评估包括个人和小组.小组的报告和小组设计均可作为集体成果,组内任意一人的回可作为全组成绩.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结束后对小组和个人表现分别进行评价.

在学校体育学的教学实践中,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笔者采用帮助型合作学习的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合作讨论,课中自我表现,按自己的思想去解释现象,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简单地从传统教学法中接受教师和书本里那些现成知识和解题答案.

2 协同型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开展探究——发现成果——进行评估

具体如图2所示

第一阶段提出问题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指定的教学目标、基本教材,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学习目标、内容,提出一个适合探究的总课题.比如: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组织体育课教学?对于教材中一些单调枯燥而实用价值较高的教材应如何组织教学?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更合理评价学生体育课的成绩等.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完成课题的子课题,并根据学生对子课题的兴趣分组,选择同一子课题的学生组成一个探究小组.必要时教师参与学生的选择,确保重要的项目都有人选,又不重复.这样通过师生协商形式,尊重学生愿望、兴趣、爱好,学生能表达真正的`学习思路、情感、思维方式,同时又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一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投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能.

第二阶段制定计划

在完成分组并确定各小组的子课题之后,由学生对探究活动共同制定计划,小组确定每个人在子课题中应负的责任.计划的内容应包括课题名称、小组成员、探究内容、可用资源、任务分工.

第三阶段开展探究

制定探究计划之后,实施计划,在这一阶段,学生走向课外乃至校外收集资料、信息、课外观察,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两人配对,在自主学习中接受各种各样的内容和观点,通过分析、综合,总结出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观点,各小组成员应经常保持联络,小组成员要定期配合,及时报告进度情况和分享信息.

第四阶段展现成果

小组成果是整个探究小组通过一段时间的协同努力之后综合各成员的聪明才智所得的结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现,在展现前教师花一两天时间浏览一下每组报告的主要内容,防止在学生作报告时被打断.

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作报告时,发言者和倾听者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言者围绕主题运用自己的语言清晰阐述,必要时插入图表或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等,结束时请求听者提问.同时,倾听者不随意打断发言,报告可分数天完成.在一个时间段完成两到三个报告.

第五个阶段进行评估在报告结束之后,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估相结合,对报告进行简短评估,促进质量的提高.对探究小组的评估应贯穿全过程.比如说,评价怎样把各人的观点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报告,怎样把报告中的内容传递给大家等等.

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一些内容,笔者采用协同型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接受各种各样的内容和观点,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总结出自己所需的内容观点,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教学法特点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学习方式、学习组织、学习系统、学习控制、学习评价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详见表1)

合作学习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小组讨论,相互之间交换意见,教师指正,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简单接受教师和书本里的现成知识和答案,死记硬背.

4 建议

1)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考试评价制度是教学的指挥棒,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且教师有较大的主动权.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要淡化选拔意识,增强激励功能,针对学生总体水平下降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实质性评价.如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既有考试结果的评价,更强调学生学习态度,重视学生的进步幅度;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结合的多种评价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避免学生考前1~2周突击复习的坏习惯.

2)为学生提供方便的文献资料查询服务,包括提供校内“中国期刊网”等资料查询服务.

3)学期开始,教师向学生公开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使学生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任务,以便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4)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后感受与情况,反馈信息,以便修正教学目标.

5)做好学生工作,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项课后的自主学习,进行合作学习.

篇9:把握合作交流契机构建合作学习模式论文

把握合作交流契机构建合作学习模式论文

一、精心设计,讲究实效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对培养复合型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尤其是数学学习)是一种独立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问题都通过学生去合作完成的,那么何时让学生合作完成,何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呢?我认为学生合作学习一般适合于这样两种情形:一是所涉及的问题的难度教大(如探究型问题),不通过合作学习难于完成;二是所涉及的问题对学生的认知上是互补型的,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认知上得到互补。为此,教师必须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好合作讨论的问题。

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用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课堂教学必须集中主要精力解决重要问题。围绕重点内容的得出展开合作交流,往往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针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设计一些讨论题,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为生动、具体,从而使知识成为思维的必然结果。如在讲分数应用题中工程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加工300套校服,甲服装厂需要15天完成,乙服装厂需要10天完工,如果甲乙两厂家合作,几天可以完成任务?”然后小组讨论找出解决方法。学生经过讨论根据以前学过的算术方法列出算式:300÷(300 ÷15+300÷ 10)=6(天);然后教师把第一个已知条件改成加工600套校服;依次改为900套、1200套、1600套 、1套……学生在不断的讨论和试作中认识到无论工作总量怎样变,工作时间不变,其结果总是不变。然后给出这样的题:“一批校服,甲服装厂需要15天完成,乙服装厂需要10天完工,如果甲乙两厂家合作,几天可以完成任务?”学生会根据讨论的经验,轻松 的做出1÷(1÷10+1÷15),师加以点拨,学生很容易接受了行动解题方式。这个结论是同学们通过讨论小组合作总结出来的,所以印象深刻,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轻松的学会了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的解法。

⒉新旧知识迁移时用合作交流 不少知识在内容或形式上有相似之处,若能使学生将已经掌握的旧知识或思维方式迁移到新知识上去,学生更具有探究新知的欲望。此时,如果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去交流,可驱动学生的思维并锻炼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我出示这样一道题:24÷6=( )÷3=( )÷1,指明让学生填空是应用了什么性质。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是“除法商不变性质”和“分散的基本性质”,然后我让学生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把复习题的除法算式改写成比,即:24:6=12:3=4:1,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有怎样的变化,进行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通过交流,学生将已知的内容很自然地迁移到未知的内容上去,起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而且使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一致,学得牢固,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依赖于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

⒊解惑释疑用合作交流 解惑释疑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密集性。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让学生思考:(1)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2)什么是圆的直径和半径?(3)元旦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学生对院的认识更清楚,更完整了,这也标志着本节知识的融会贯通。

⒋解决探究型问题时用合作交流 探究型问题的难度教大,不通过合作学习难于完成或者得不到比较完整的结果。这时候学生迫切希望得到协作,此时安排合作学习,学生定会全身心地投入。例如百分数应用题的浓度问题,把含酒精42的.酒精溶液30千克,稀释到含酒精15的酒精溶液,可得到溶液多少千克?通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做法,由学生自己归纳出酒精含量不变。 这种由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的结论显然比教师的直接灌输更有意义,多了一次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的机会。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更正探究,可深化知识,增强了辨别是非、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二、组织学生合作学生的几个注意点:

⒈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组建“合作小组”;

⒉提出的问题要明确且有思考价值。提出的问题要使得学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尤其是提出的问题是“生长”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的,这样学生对问题的钻研是一种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

⒊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放羊式”的,要组织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

⒋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是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总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 特别要注意的是绝不能让合作交去“牵”着学生走,不要以为交流多了,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学生的参与率就高了;更不能用合作交流代替一切学生的独立思考。否则,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质量就会下降,合作学习也流于形式,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合作交流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需要时合作才是合作的最好时机。

篇10:合作学习与体育教研论文

合作学习与体育教研论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的演绎和社会的进步,合作作为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其地位与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合作学习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符合时代的要求,它抓住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重大课题,现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影响最大和成果最多的改革之一,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

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4、合作学以小组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合作学习:它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各种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小组成员的学习,从而达成共同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1、积极互赖

2、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

3、个人责任

4、小组自评

三、合作学习与体育

教研上次市教研室徐淀芳老师来我院做报告时谈到,合作学习在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使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合作学习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突破口,其目的是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我也想到,合作学习也可成为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案例:储能中学是一所非试点基地学校,体育教研组以《体育与健身》新教材为抓手,本学期体育教研活动开展得卓有成效。

具体做法:

①教研组长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选择新教材的一个教学单元进行备课。

②每次教研活动时,由一位体育教师上课。

③(首先,)由这位教师做动作示范,其他教师跟着做。

④(然后,)全组教师一起讨论动作要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方法手段等。

⑤一学期来,组里的教师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中彼此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分析:

①共同的愿望是合作学习的前提。“经验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如果能从问题感开始,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去探索,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内在动力。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储能中学体育教研组抓住了活动的主题,伴随着课程改革和新教材的日益临近,由于如何认识、理解和使用新教材是组内每一位教师的内在需要,因此能够达成共识,从而形成了共同的愿望。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体育教研活动的一些设计应尽力将课改与教师的内需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清晰、明确的目标导向。

②教师分工明确是合作学习的基础。英国社会学家理查德.丹尼在《激励为王》一书中讲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世界上有四个人,每个人、某个人、任何人和没有人。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求每个人去做,每个人都以为某个人会去做,本来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是没有人去做。某个人对此感到愤怒,因为这是每个人的工作,每个人以为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是没有人意识到每个人不可能完成它。最后每个人都责备某个人,因为没有人做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事。这段话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团队中个人责任的.重要性。案例中每一位教师选择一项单元教材的做法,使组内的教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师要完成工作必须认真备课,充分研究教材和教法,学习新教材的深入和广度就有了一定保证。

③同时,“情景性认识”理论告诉我们:学习应在学习者相关的情景中发生,对教师来说,结合自己教学活动实际进行学习,能够比较合理地发挥教师参与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体育教研活动的一些设计应符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根据教师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参加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④教师之间积极互赖、相互促进是合作学习的保障。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之间需要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团结合作、相互促进、积极互赖,才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材学习过程中教师之间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互动,也是人际交往中情感交流的过程。由此可见:如何形成不但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同伴的学习负责的沉浮与共、休戚相关的体育教研氛围,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个课题。

⑤共同提高是合作学习的目的。最近,我到储能中学与一些体育教师交流,他们认为这种组织形式很好,对新教材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想:体育教研工作应该立足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由注重教师个体评价转为集体(教研组)评价,促进教师队伍的共同提高,从而切实有效地推动体育学科的课程改革。

小结:合作学习理论告诉我们: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可以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目前,在黄浦区整体推进二期课改进程的形势下,我们体育教研应紧紧围绕着新的课改理念、《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尝试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活动,尽力营造一种积极主动、互相合作、不断探究的教研氛围,努力研究适应课改需要的、适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背景范文

试析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策略论文

试析对皖西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

试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公共体育课调查论文

试析高校公共体育课应加强体育理论教学论文

试析发展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若干策略论文

探讨高校公体育课引入ProjectAdventure的论文

试析加强学校德育管理的论文

试析体育合作学习结构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论文
《试析体育合作学习结构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试析体育合作学习结构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论文(推荐10篇)】相关文章:

试析以“三自管理”为载体推进SPT人才培养论文2023-03-03

试析对21世纪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的探讨论文2022-10-27

试析隐形课程下大学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论文2023-10-19

试析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探索论文2023-08-12

毕业论文选题查资料及写作技巧2022-07-02

试析语料库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2022-12-18

试析幸福作为教育终极目的辨析论文2022-05-02

试析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的思考2024-05-22

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2023-04-11

试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