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整理11篇)由网友“苗苗”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希望大家喜欢!
篇1: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高技校固文化建设在推动国家科教兴固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然而由于目前部分高校对校园文化认识不到位,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有力的指导与支持,高校缺乏一个长教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等原因,高技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物质文化基础薄弱、制度文化保障匮乏和精神文化建设缺失的问题.为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就变得尤为重要.
作 者:陈晓红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成都,611756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问题 对策篇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新时期的高校提升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和争取优质生源的最有利条件,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现代高校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综合素养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则是培养优秀大学生的关键。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从内涵上讲,校园文化依次涵盖了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这三个层次结构的文化内容,并且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其第一个层次是包括校园内的各种物质产品的物质文化,第二个层次是有关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方面的制度文化,第三个层次是包括学校发展理念、价值定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最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这个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二、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客观存在于校园之中,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对校园中的全体师生产生重大影响,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载体。其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示范作用。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灵魂,也是学校价值观的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影响和感染每一位在校大学生,使学校的文化和精神深深的印在每一位学子身上。
2)价值导向作用。高校是一个帮助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锻炼成才的地方,而这一重要任务需要依靠深厚的校园文化来影响和塑造,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3)规范约束作用。高校是青年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驿站,作为其人生塑造的关键时期,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意志和精神使青年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一直具有规范约束的作用。
三、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1)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文化建设难度增大。目前的高校教育在逐渐向大众化覆盖,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多,生源结构复杂多样,师生教育观念的异同碰撞,多校区办学使学校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些都增加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难度。
2)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使大学生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影响校园文化建设。随着现代社会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和频繁,大学生不断受到各种网络文化的冲击,对社会现状的理解、对责任和义务的认识、对自己理想的追求逐渐呈现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也会对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大学生的主题教育效果产生影响。
3)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使大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就业压力不断加重,不断冲击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受到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各种压力,迫使大学生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和参加各种资格或等级考试,这就促使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对课本的学习和应试上,无心参与或消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初衷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四、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明确目标定位,坚持“三个点”的建设。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结合实际情况打造高校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现代高校应以培养出“境界高、品位高、素养高、本领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同时要坚持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塑造大学校园文化精神为活力点、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落脚点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精神作为道德环境的作用,通过开展优良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2)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加强高校物质文化建设。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群体,而是与外界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高校校园文化也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不仅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在物质方面进行高校长远的校园规划,使校园建筑布局更合理、校园环境更优雅,这将有助于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3)把握学校自身文化特点,处理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基本关系。每个高校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高校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底蕴经过多年的积淀逐渐深入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是一所高校无言的精神体现。在高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尊重科学的严谨性又要注重人文氛围的培养,既要学习历史的传承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既要坚持现代文化的共性建设又要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既要依照法律和制度建设规范师生的行为又要依靠习俗和道德观念规范高校的育人文化环境。综上所述,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有利于实现高校的教学改革目标,更有利于激发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独特的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3:微博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程佳琳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精神灵魂,对学生的行为选择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微博兴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向前发展,探究和找寻“微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发挥微博的作用,繁荣高校校园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具有突出的意义和价值。
篇4:微博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程佳琳(1975-),女,大连海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行政管理专业负责人,辽宁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公共管理。
自微博进入我国以来,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微博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微博客用户组,“围脖”以其独特的魅力,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改变了。“微文化”的逐步形成,给现在的校园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发挥微博的优势、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微博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影响力的日渐增强,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呈现出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只有积极主动把握微博的特点,熟悉微博运行传播中的规律,积极应对微博给当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才能将被动变为主动,趋利避害。
一、微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地位
1.微博是捍卫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工具。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意识形态的渗透从未停止,微博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载体,各种意识形态在这里相互竞争、角力。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条件的显著提高,为大学生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在他们的生活中,电脑、手机已成为最常用到的电子产品,微博也因此融入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内外各种势力利用微博传播西方价值观念,抨击本国主流价值观,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政治信仰、行为方式。
2.微博是舆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微博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广泛被使用,他们已经习惯使用微博进行信息交流。现阶段,如果不对微博传播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引导与监督,容易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不良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阻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微博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的风向标。现阶段,青年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由于课程安排,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微博成为在校学生了解社会的新途径,加快了在校学生融入社会的步伐。但仅通过微博对社会进行认识的.程度和深度是非常有限的,微博平台传播的信息量大,内容复杂,各种信息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价值观主要是在大学期间形成,他们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容易遭到腐朽思想的侵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取,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
二、微博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依托微博,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作用。在“微时代”下,社会上各种复杂的价值观、道德观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要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思想层面,它都是“微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上的指导地位。校园是一个重要的思想阵地,我们必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决维护它是中国的意识形态中的主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占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传播的高地,在与其他思想的较量中掌握主动权,但坚持这一思想的我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以我国具体实际和国情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运用微博这一新兴的工具,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进入微博,对大学生的“三观”进行导向,加强大学生对西方腐朽思想侵袭的抵抗能力,进一步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两个“百年目标”而不懈努力。
其次,要坚定理想信念,形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理想是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共同理想是人们共同的期许。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指导下,取得了许多的成就,但随着改革的推进,特别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多种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主流的价值观念,高校大学生作为微博的主要使用者,受到了更多的影响。微博给大学生带来了积极有益的思想,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垃圾信息,对学生的精神世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高校必须将共同理想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坚定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以微博为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上,不断进行创新,尽快形成校园文化主题。
最后,要在高校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方面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让广大学生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吸收营养,使他们自觉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入到生活之中。另一方面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将道德教育传播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角落,引导高校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腐朽文化,提升思想境界,形成一个积极、健康、进步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2.建设高校官方微博,开拓高校与师生沟通新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管理已成为当今重要的议题之一,而高校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交流传播最丰富的阵地,高校的民主管理尤为重要,每当高校出台新政策,颁布新制度时,都会引起老师、同学的关注、讨论,为维护高校的稳定与发展,进一步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建设高校官方微博刻不容缓。所以,高校应充分运用微博这一工具,开通高校“官微”,实现师生之间一种特殊形式的“面对面”交流,师生可以通过微博评论,来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校通过“官微”平台对师生的提问进行回复。这一新的沟通交流平台的搭建,加强了师生对高校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
高校开设“官微”已是大势所趋,微博的特点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发布信息的途径,因此,过去的对信息的控制与审查相对弱化,各种校园问题,在师生中被广泛讨论,在微博的作用下迅速传播,快速形成校园舆论,而学生在其影响下,他们的思想或是走向成熟,或是变得偏激。由于大学生“思想走向”多变的特点,在微博背景下,对其进行引导是极为必要的。
高校“官微”作为一种官方的声音,能够对校园文化进行准确、真实而又丰富的宣传,为树立高校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同时增加了与师生的互动。当高校遭遇舆情危机时,可以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官方消息,给予官方的回复,快速掌握话语权,安慰师生情绪,增强高校在他们心中的公信力。在“舆情危机”得到有效控制后,通过“官微”多方听取意见,谨慎处理危机遗留问题,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有进行了一次思想政治教育。
3.合理引导微博发展,掌握话语主动权,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微博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如发布信息的便捷性,造成大量信息的冗余,信息真假难辨,加大了监控的难度,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因此,引导和把握微博的话语权,使其变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建立健全微博舆论导向机制。加强指导微博平台上的热点和舆论的突发事件,牢牢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来对微博平台上的舆论进行导向,遏制传闻和谣言蔓延。对微博环境进行净化,用户采用实名制的形式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要保证师生的言论自由,在这个前提下,对在微博负面的舆论炒作,尽快来缓和与化解;对微博上的恶意攻击,积极开展斗争,防止微博上的信息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不良影响。第二,加强微博监督管理,组建微博管理机构。微博的发展对高校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专业的微博管理团队,及时适应当前形势,对话语权进行引导,应尽可能的掌握交流话语权,加强对微博平台上信息的把关,把握微博整体的舆论导向。
4.挖掘微博潜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Web 2.0的时代,充分挖掘微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需要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建设学生微博平台。第一,创建“微班级”群。目前,大多数学校通过QQ群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对班级进行管理。微博在大学生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微博对班级进行管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微博,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让他们作为管理人员,时时反馈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果发现班级同学有思想异常情况,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体。
第二,创建学生管理机构。将机构微博与学生个人微博连接起来,及时向学生传播校园内外的资讯。例如,大连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主管的大连海洋大学微博协会官方微博,微博开设两年来,拥有超过一万的粉丝,微博内容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母校资讯,活动信息,校园福利,失物招领等话题。“海大学子,榜样力量”校园明星评选活动中,通过大海大微博协会微博,对优秀海大学子的事迹进行宣传,引起了学生的热烈参与讨论,对激励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
第三,创建微博兴趣群。通过微博平台上的微群,将有共同爱好、相同标签的人联系在一起,组建成微群,微群的成员在里面进行交流,一同讨论分享某些领域的动态信息。组建微博兴趣群,建设微博兴趣社团,有效地将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使大学生各方面全面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丙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
[2]何燕玲。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3]任晓菲。大众传媒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
[4]王萌萌。高校微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5]伍娟,林志军。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篇5: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岑,李玉美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201418)
摘要:班级是高校的基本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必须仔细研究目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开拓不同的视角,为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班级文化;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陈岑(1985-),女,上海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玉美(1981-),男,安徽砀山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作为高校系统内的一个个小集体,是高校的基本组成部分,健康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促进学生顺利健康地成才,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也依赖于此,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但目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亟须开拓不同视角,为解决当前问题、为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思路。
一、高校班级文化
高校班级文化,是指高校班级全体成员在校期间在长时间的共同学习、生活、交往、成长及历练中,逐渐形成了高校班级全体成员都普遍认可、广泛接受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体表现为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的总和。一般来说,高校班级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高校的班级并无固定教室,很难形成教室环境文化,因此宿舍环境文化便构成高校班级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高校班级制度文化一般以学校的相关规定及班级的“公约”为基础,形成以班规等为载体的文化环境;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落脚点则是班级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班训、班级口号、班徽、班歌、班旗、班服等物质载体上。
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迅猛发展、文化“百花齐放”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当代大学生主体的“90后”甚至是“95后”,其个体、群体的心理变化较其“前辈们”有了明显的变化,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制度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路等并未能随之及时调整到位,再加上作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班级辅导员或班主任未能及时、科学地引导班级文化建设,使得本就班级概念模糊、班级意识弱化的学生无法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出现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使班级成员士气降低,进而使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形成恶性循环。
1.物质文化层面。高校不同于中小学,虽有相对固定的班级建制,但因课程设置等原因,学生在上课时需要经常更换教室,无法形成班级的教室环境文化,使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起到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效果。因此,学生宿舍便成了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宿舍环境文化主要包括宿舍的布置、卫生、安全状况等。目前看来,绝大部分高校都能建立起较为严格的宿舍卫生检查及评比制度,并能开展宿舍“硬文化”评比活动,来推动学生宿舍环境文化建设,但学生并未意识到建设宿舍环境文化的积极意义,大部分的学生宿舍对其宿舍环境的建设仅是为了应付学校卫生检查,因此,在实践中,宿舍环境文化也无法有效形成。
2.制度文化层面。成熟的班级制度可以为良好班风的形成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因此,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显得十分重要。班级制度一般分为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制度两种。成文的制度包括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班级自行制定的管理制度等,如各种校纪校规、宿舍卫生评比制度、班委选举及管理制度等,可以用来约束全体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得班级建设更为规范,但在实际施行中,大部分的学生会认为学校及班级的规章制度并非由亲身参与制定,在某种程度上仅反映管理者(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辅导员、班委等)的意志,即使学生遵守,也并非出自真心,而是迫于压力服从,导致这些制度形同虚设。
3.精神文化层面。班级“软文化”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也最能体现一个班级的个性,班级文化建设得如何最终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是否健康。一般来说,班训、班级口号、班徽、班歌、班旗、班服等是常见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起始点,()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其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不仅能发挥娱乐的作用,还有导向、育人的功能,其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学生团结合作,进而提升班级凝聚力。目前高校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其中不少都是高校强制性的班级活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虽然已经在活动形式上有所创新,但往往因为活动偏“主旋律”,在追求自我个性发展的“90后”、“95后”的学生眼中,这些活动“假、大、空”,无法体现他们所追求的人性化、自主化、时代化,于是挖空心思逃避班级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班级活动被赋予的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的功能也就无法实现。
三、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
班级文化是高校班级发展的灵魂,体现了一个班级的外在形象、内在个性,同时也代表了班级发展的文明程度,又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比拟的。根据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尝试解决目前高校班级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坚守宿舍教育阵地,拓展宿舍文化建设新领域。(1)利用各种新型网络工具、使用新兴语言体系来提高学生对宿舍文化建设的认识。传统宣传工具已无法引起“90后”、“95后”的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可结合其“机不离手”的特性,利用新型手机APP进行信息发布,如微博、微信、instagram等,并使用容易被现在的学生接受的其特有的语言体系进行信息编辑,使其由原先的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关注相关信息,从而提高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兴趣及认识。(2)尊重学生自主权、重视学生需求,鼓励学生主动建立健全宿舍规章制度。现在的学生对是否受到尊重尤为敏感,渴望能“做自己的主人”,据此,在此时,应支持宿舍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各宿舍根据自身情况形成本宿舍独有的规章制度,形成宿舍特色制度文化。(3)重视宿舍精神文化建设,发挥示范效应。目前,有不少高校里涌现出一批“奖学金宿舍”、“党员宿舍”、“公益/志愿者宿舍”、“考研宿舍”等,这些宿舍的成员共同进步,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政治信念和审美情趣,也为周围宿舍树立了优质榜样。在宿舍精神文化建设中,应注意挖掘有这种“潜质”的宿舍,并积极培养、重点支持,发挥其示范效应。(4)整合资源,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或资金支持。目前,高校要求学生进行宿舍文化建设时,尤其是宿舍环境文化建设时,宿舍成员需要“自筹经费”,参与评比获奖后可获得一定的奖励,一般以生活用品为主,未必能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可设立宿舍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宿舍常用装饰物及现金相结合),学生宿舍可根据情况填写申报表申请基金支持,建设初期可先给予最基本的支持,验收成功后再予以奖励。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宿舍文化体系,还应引导其在班级内发挥辐射效应,从而建立起健康、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2.健全班级管理制度,提高班级制度建设水平。引导学生树立“班级第一”的集体思想,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建立科学、合理、适合各自班级又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应先确立一个基本的行为准则,在此准则内鼓励班级全体成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在反复论证后形成“草案”,在此过程中,可借鉴“听证会”制度,使其符合全体成员的基本需求,班级管理制度一旦形成后,即“交付使用”,逐步实现班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3.依托物质载体及班级活动,强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在班级形成初期,辅导员应调动全班成员积极参与,策划并设计属于自己班级的班徽、班歌、班旗、班服、班级吉祥物等班级形象文化符号,使其成为班级文化的显性载体,设计完成后,应通过各种比赛、班级活动、年级活动、校级活动等各种场合适时展示,在其感召下引发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向心力、提高班级凝聚力,从而建设出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班级精神文化。在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时,尽量使用“时髦的外衣”包裹住“主旋律的内核”,用新颖的游戏、拓展训练等形式完成。同时,可以设置主题活动“承办商”,每次活动由班级成员自由组合成一个个的“承办商”策划组织,轮流交替,并设立明确的奖励制度,借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团结一致,还能更广泛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又尊重了其自主意识、突出了其主体地位,最终实现提高班级凝聚力、强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目的。
4.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打造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各班级不仅应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还应着力打造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富有专业内涵的班级文化,则能使学生准确认识、理解专业,培养专业兴趣、提前树立专业意识,从而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专业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学生专业发展的领航人,应鼓励其利用专业特长为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 百度文库。“ 班级文化”[DB/OL]
[2]王自华,孙素梅,苑帅民。新时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J].科技风,2013,(04):213.
[3]杨水华,姚玮。新时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3,(06):107-109.
[4]南江辉。关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也学报:社会科学版,,(12):1247-1250.
[5]徐玉莲。高校班级文化面临的现实困难与主要问题的解决[J].学理论,2010,(14):226-227.
篇6: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
梅国英1,路亚北2
(1.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2.常州博物馆,江苏常州213022)
摘要:博物馆和高校都具有传播文化、传递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社会责任。两者以校园文化为媒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相互借力,共同推进,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共同努力。因此,研究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篇7: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
博物馆是了解各类文化的窗口,其重要功能就是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服务。1974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11届国际博协会员大会上通过的博物馆定义:非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陈列有关人类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物证。[1]高校是传播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基地,文化是高校发展的软实力,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命,是一个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砥砺着高校学子的品行与人格,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为了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个人品质,浓郁的文化素养,更应该坚持博物馆和高校文化建设的有效互动,馆校合作不仅有助于双方在文化领域形成合力,拓展高校校外文化基地,而且也有助于大学生充分运用博物馆文化资源来提升文化品位,提高综合素养,全面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一、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与文化属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博物馆作为一种公开的、非营利性的文化载体,它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彰显。1990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解释博物馆的定义时,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并列视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美国博物馆协会的总经理和首席执行官小爱德华・埃博(Edward H.Able,Jr.)认为:“博物馆第一重要的是教育,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石。”[2]而作为人群中最富有活力、富有思想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受教育和影响的最为深刻,最具有迁移力。通过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相互融合,进行互动从而更深层次地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真正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
博物馆作为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主要展示场所,通过有形的实物,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历史与现实的变迁,是历史与文化的集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拥有博物馆的数量相对偏少,据世界博物馆统计:法国有博物馆5614座,平均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德国有博物馆5950座,平均1.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美国有博物馆6617座,平均3.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我国有博物馆2400座,平均6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我国人均拥有博物馆数量非常稀少,更凸显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珍贵和稀缺,因此更应该充分挖掘每一座博物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高校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教育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通过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3]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拓展知识和技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造就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
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主要通过它的三大功能来体现:一是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正如王继华教授所指出的,在学校的生活中,无论是小学、中学或大学阶段,学生不仅是在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接受具有恒久魅力并渗透骨髓之中的思想道德、伦理的教育,体会学校动态、静态的校园文化和育人取向文化的熏陶。[4]二是导向功能,校园文化通过它的教育思想体系、价值观体系和行为风尚体系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引导学校的发展。三是凝聚功能,通过校园文化来凝聚师生对学校目标的认同,调节学校成员之间的利益和情感冲突,从而构建友爱、信任、关心、负责、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彰显具有德育价值的校园隐性文化。
三、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
博物馆和高校都具有传播文化、履行教育的职责和义务。博物馆作为公益文化组织单位,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大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对社会的认知需求也迫切地希望走出校门,与社会紧密接触。因此,在博物馆与高校之间以校园文化为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相互借力,共同推进,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共同努力。研究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博物馆与高校德育教育的互动。德育教育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更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发挥博物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深远的视野。通过参观博物馆、参与博物馆的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和参与中激发爱国情怀。在参观中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博物馆与高校人文教育的互动。博物馆作为历史和文化的橱窗,不断向后人传递着一个社会、一个地区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博物馆里珍藏的文物和标本,是各种不同人文精神的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反映着当时的历史风貌,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科技水平。博物馆通过门类齐全的学科、丰富的藏品和各种展示手段,来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和民族精神。如常州博物馆里陈列出的常州历史文化,就是把整个陈列分成史前常州、延陵季子、齐梁故里、中吴要辅、儒风蔚然五大版块,通过将1288件珍贵文物,把丰富多彩的常州历史科学准确完整地呈现给观众。大学生在这里就能了解到常州的历史变迁,感触到文化的差异和延续,知晓了季札、萧统、唐荆川、赵翼、盛宣怀、瞿秋白等一批英才人杰的故事。大学生从博物馆汲取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和风俗文化与其在校内阅读累积的人文知识相互印证、补充和累加。
3.博物馆与高校素质教育的互动。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并且正在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博物馆作为去功利化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它的功能就是传承人类的文明,让现代人通过汲取每一历史时期人们的智慧结晶,不断发扬光大并且开拓创新,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因此博物馆教育的精髓是完全符合素质教育本义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以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博物馆有着在高校中无法模拟、无法创造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条件。大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参加体验项目,也可以通过成为博物馆志愿者等多种途径来接受博物馆教育的熏陶。如近几年来常州博物馆约有500多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从事各项志愿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加盟博物馆,不仅为博物馆提供了各种智力支持和新生力量,也解决了博物馆因免费开放而引发的人力资源紧缺的问题,推动了博物馆服务社会,更好地发挥教育宣传的功能。同时,对于高校素质教育来说,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体,能够有效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化、全面化的进程。
4.博物馆与高校专业建设的互动。教育功能是博物馆和校园文化的共同的使命,但博物馆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与高校教育所传播的知识存在很大差异。学校教育是传授权威知识,更多地倾向于灌输性;而博物馆教育则更强调自主性、趣味性,强调观众的自愿参与。因此,博物馆的教育可以让人更加感到轻松愉快。博物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开发性的大学,涉及的学科很广泛,因此高校许多的专业都能在博物馆找到学习的结合点。如常州博物馆里的谢稚柳艺术馆以及经常开设的各种书画家的临展,为高校艺术专业的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临摹、鉴赏的机会。据统计,迟燕高华―――谢稚柳、陈佩秋书画联展在展出的3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有4000多名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其中学习,鉴赏和交流。同时,博物馆和高校还可以共同开展专题展览、专业大赛、素描大赛、艺术研讨交流等专业性较强的活动,相互促进。因此,博物馆与高校专业或行业教育对接,可以作为高校间接教育的重要补充,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课堂。
博物馆和高校通过深度合作,多领域多方位互动,共同推动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互动不仅有助于在文化建设方面形成合力,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特殊的文化资源与教育功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精神的社会重任,扩大了社会的影响力。[5]作为学校软实力,高校则可以充分运用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建立文化基地,使高校学生能够切实利用博物馆文化资源来提高自身的文化需求和实践需要。
参考文献:
[1]路亚北。当代博物馆功能与大学文化建设的融合[J].常州大学,,(4 ):30.
[2]段勇。美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与公共服务[J].故宫博物院,,(2 ):90.
[3]袁先潋。学校文化力建设策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2.
[4]王继华。教育文化战略构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3.
[5]沙晓红。浅谈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4 )上:167.
篇8: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常俊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451150)摘 要 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力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对我国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校园文化;民办高校;教学
收稿日期:-05-04
作者简介:常俊红(1972―),女,河南项城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管理科学。
一、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词在古拉丁文中是指“耕耘”或“掘种土地”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指以儒家的文明礼仪来教化天下的思想。由于二战后日本公司的成功,文化被发现存在于管理之中。经过美日比较管理学、企业文化阶段的探索和左右的研究积累,人们普遍认同了文化因素对组织成员和组织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和巨大的意义,逐步形成了有关组织文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校园文化作为组织文化中的亚文化,其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情。关于校园文化的概念,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诸如“氛围说”,“精神说”等。本文的观点倾向于这样一种认识: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办学理念和行为规范,它渗透于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组织制度文化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处于浅层的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的是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如校园环境、图书资料、科研设备、传播媒体、文化设施及校园内开展的群众性的文化、卫生、体育和科技实践活动等;处于中层的校园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组织机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校规校纪和公约条例等;处于深层的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价值观念、教学科研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和师表作用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具有教育的功能。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感染学生,陶冶师生,使校园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转化为信念。它作为校园精神及其在物质和意识建设识形态上的具体,对校园生活,尤其是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重大。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指营造、参与校园文化的校园人。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校园文化的客体是指学生成长的客观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和校园环境。社会大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环境、社会风气等。校园环境既包括校园的物质条件、如校园建筑、设施、设备,也包括学校校风、学风,教风、学校的管理制度与教学、科研活动等。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市场经济客观需要的必然产物。民办高等教育打破了国家包揽办学的局面,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扩大了高等教育机会。民办高校作为民办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力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自《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新的发展。国内民办普通、成人高校达到228所,在校生139.75万人(含独立学院学生);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87所,注册学生105.33万人。民办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39.63万人,占普通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0.47%,比上年提高了3.16个百分点。
随着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突破,高校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高等教育在入学机会、学校转型、学术研究等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并更好地发展,打造名校品牌,是众多高校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对于年轻的民办高校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尚待改进的地方,应该引起学校领导者的重视。
1.政治思想工作不够深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给了民办高校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民办高校的精神文化定位指出了方向。
政治思想教育作为高校建设是的重点,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民办高校相关制度建设尚待完善,特别是对于师生员工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应的行为规范、守则、奖惩制度等尚未确立;偏重对教学工作、科研技能及学习尖子等方面先进典型的培养,而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兵、言谈举止文明礼貌的榜样、尊师爱生及见义勇为的典型,却疏于刻意树立,忽视了对各方面先进典型的培养;在学习工作中党团员的先进作用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工作明显滞后。
2.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在形成办学理念之后,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才能把办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管理行为。在高校中,一般是将学校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学年的目标任务,据此学校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各部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部门工作计划,直到具体岗位与个人。各层面的目标具体全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民办高校在管理中推行的计划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如没有保证学校内各级各类人员都参与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回避了基层人员,由学院领导层直接制订,下一级员工被动接受,不能充分保证目标制订的科学性;计划目标不够具体,没有涉及学校各方面的主要工作,如在校生巩固率指标,学生家长满意率指标,德育指标,各年级素质教育指标,学生安全指标,教职工队伍建设指标,后勤服务工作指标、成本控制指标等,使计划管理浮于面上,没有落到实处;对目标的实施缺乏监控,不能及时把握各部门及个人目标完成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措施,来确保目标的达成。这些使学校的计划体系不能有效地执行,从而影响学院整体工作的正常开展。
3.教学力量薄弱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保障,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教学工作正常的有效保证。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和主要创造者。一所学校只有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才能在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学生管理等诸方面创造优异的业绩,才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民办高校“乘东风而起”,发展迅速。但是在规模壮大的同时,管理薄弱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尤其是对教学及科研不够重视,教学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难题,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在师资人才引进上吸引力不足,教学力量薄弱,教师教学工作负荷过大,他们忙于完成超重的教学工作量,几乎没有时间参与科学研究及教学改革。所以,民办高校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学术气氛不浓,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二、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建议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做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植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利用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更好的培养出一批批新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民办高校应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视作学校党、团组织的一项常规且重要的工作来开展,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每个时期学生的兴趣特点、重大节假日,有目的地组织和发展校园文化活动,如党委注重团员青年的思想素质教育;学生会注重学生的课余活动安排和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的开展;德育教研室注重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理性培养;教职员工定期组织政治学习,等等。要在校内各部门之间自然地产生和形成有不同侧重和分工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网络,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完善计划管理制度
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严格,是学校教育目标实现和校园文化开展的有力保障;管理科学、民主,则是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和校园文化蓬勃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民办高校应调整管理方式,强化目标管理体系。学院领导要改进作风,提高水平,发扬民主,善于沟通。协调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工作目标的设立和管理工作,合理授权,给员工创造自由完成目标的条件,使目标工作切实可行;细化工作岗位,充分考虑管理细节,制订量化指标,全面目标管理;加强管理调控,使学校各项工作、各部门、各岗位、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过程,都处于目标计划管理的指导之下,更进一步改善员工工作表现。学院的监督机构要发挥作用,如围绕教学为中心,实行“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的管理,全力搞好教学工作。同时强化全员的教育与培训,使学校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都有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三)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民办高校应把全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1.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院校是一个知识分子聚集之地,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只有发扬民主,才能广招贤才,集思广益,增强凝聚力。
民办高校应根据教职工的实情,实行“严”制度,“软”管理,从而形成一种宽松、友爱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教师参与决策的机构,凡是学院管理中重大问题都应尽可能地公开,使教师在这种环境中身心愉快,乐教不疲;从教职员工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可行地制订并落实各项福利政策,把人情化管理落到实处,尽力改善教职工的各种待遇,使员工由不满足到满足,由接受到感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带动工作的高效率进展;同时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学校来学校工作;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从在职教师中选拔优秀人才到重点高校学习,为学校储备师资等。
2.加强师德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和教风,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应培养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教风和敬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必须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和准备教案,充分利用学院的网络设备公布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学院教务部门要适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和备课情况;教师要注重教学研究,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并通过教改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
学校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从制度上鼓励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注重学生参与,注重能力培养,探索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方法;将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手段改革有机结合,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建立面向教师和学生的电子教案、网络课程、网上自学系统等,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将日常的教学过程与考核方法改革有机结合,从学生学籍与考试评价制度入手,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整体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实施等。
(四)加强学术文化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发展
校园是传播知识的殿堂,大学校园则是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场所,即是学习和研究高深知识的地方。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直接影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是学校生命力的所在。
规范师生学术道德。学术道德建设是我国正在进行的公民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民办高校要大力提倡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做学问的风气,坚决反对思想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学术风气;要研究和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学术团体的学术管理经验,制定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和相关政策,以此规范师生的学术品行;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新教师上岗培训的必修课程和学生的培养体系之中,进一步强化教师和学生的学术道德意识;学院成立学术道德督查部门实行及时监控等。
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促进教学相长,学校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场地,并在校园环境布置和烘托学术氛围,如在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场所,橱窗、网络、学生刊物等媒介中充分反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内容;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创造精品学术论坛;要定期举办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活动;要支持和鼓励师生员工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促进教学、科研中的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努力解决重大学术问题和教学问题,不断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
三、结 语
民办高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走过创业阶段,正在调整发展时期。一些民办高校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已做出了新的构想,期待着新的文化创想能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和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添色增光。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官风华.台湾校园文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3]彭祥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3) .
[4]张建云.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7).
[5]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1999,(13).
[6]董建江.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4,(7).
[7]牛维麟.新世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
篇9: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但当前我们对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培养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视.本文通过对健康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内涵的揭示,指出高校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形成具有校园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
作 者:杜国喜 陈宁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体育课部,湖北,武汉,430073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7) 分类号:G80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 “健康第一” 建设篇10: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与声誉,并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高职氛围;校园文化;构建与管理
一、竭力打造校园文化,增强高职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的体现。它主要指校园的人文氛围和整体精神风貌。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历史沉淀。根据高职办学的特殊定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多姿多彩,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能满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一般来讲,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诸方面。物质文化是指高校具有明显文化意味的硬件设施,主要指自然景观、建筑风格、校容校貌、基础设施、活动中心等,它是学院“形文化”的一部分。制度文化是指高职院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管理思想和观念,以及在这种观念下制定的具体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及规章制度的综合体。它是一种“法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群体共有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体现了班风、学风、教风、校风的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高职院的校园文化是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三位一体的融合。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保证,同时精神文化也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体现。
(二)高品位校园文化对高职培养特色人才的特殊意义
高职院校既要赶超国际技术水平,又要适应国内地方产业调整的需要。社会对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决定了高职教育要在培养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的基础上,在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培养一专多能的适应岗位需求的实践性新型人才。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但除职业能力外,人文修养也应提到一个极高的地位。没有人文修养,具有再好的技术能力也会因为个人修养的不足而使技术能力失去价值。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育人氛围,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的作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效力帮助学生提升“人”的修养和品行。竭力打造校园文化,增强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就是要使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既具有职业能力,又具备与所学的技能相对应的人文修养的“全面”的人。
二、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之根本
按照“职”的要求加强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文化作为高职院的硬件设施、人文景观,因其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美感而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感情、道德行为、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因此,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高职育人的要求长远规划,整体实施。要有意识地对校园环境进行布置和设计,要让人们在美景交融中体会和感悟一种理念,一种特色,一种人文精神,使人的个性充分得到张扬。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在物质层次上处处突出“职”的特点。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理论水平上,而是体观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教学环境布置,除有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还必须有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与职业相关的因素,让学生从行业日新月异变化中体味职业感受和专业思想,提高学习动力。
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校园制度文化的创新。制度文化作为高职院的一种“法文化”,它是通过相当的制度规定来诠释文化的内涵。它包括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工作守则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规范校园内的各项活动、规范师生的.言行起到必要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成为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生活、工作秩序,进而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要重新建立起适应高职院校情况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制度的文化内涵,创新管理的模式,在制度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讲求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既以法束人,同时又要给予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其在制度规范与约束下自觉的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品牌文化。转按照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进行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也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精神文化在三种文化中属较高层次,学院要以完美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的科学制度来保证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形成。竭力打造出体现自身形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学校精神,要加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培养,注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养成,促进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科学求真的态度的形成等,从而体现一个高职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同时作为高职院校要切实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设。要以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浓厚的学风、文明的班风来诠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体现出学院的一种精神。
(二)以“两个课堂”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
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比较多,首先,应将课堂教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与知识相关的文化内容,打破单纯传授形成技术能力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克服知识传授中狭隘性,拓展知识的广度,显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学生对于知识在文化视野的吸收和重组。其次,要深化知识的学理内涵,将知识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使知识在技术能力形成过程中,不仅是一种经验的引导,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实现。除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外,还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富有情趣、适应于学生爱好的文化内容引进校园文化中来,这种情趣性的文化活动诸如邀请当地著名企业家、商界精英及成功人士开办讲座;举办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动画美术作品大赛和计算机编程成果展等,从而形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与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补给,情趣得到提高,视野得到开阔,最终达到能力得以提高和人格得以升华的目的。:
(三)以网络文化为载体,不断充实校园文化的内容
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带来的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学生通过它可以更容易、更快捷地接触到各类信息,当然也包括一些不良信息。同时,信息化的过程也影响着校园人内部的心灵、价值观以及外部的行为,不仅将改变校园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学习模式,也将使校园人的生活、工作、娱乐等行为方式发生转变。所以,正确认识信息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以积极和包容的心态赋予信息化技术更为积极的文化涵义,有意识地吸收有意义的网络文化,充实校园文化的内容,使它和校园文化和谐地共生发展,从而正确把握和引导校园文化的方向,是当前职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四)以创新文化活动为手段,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高职院校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办学历史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本着以学生的内在成才为动力,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主流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激发他们自觉地为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人类的进步而积极开拓,奋发努力。为此要不断创新文化活动,一是思路上,要在变中求新意,求精品;二是内容上,要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补给,情趣的添加和视野的开阔,更是人格的升华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方式上,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触角延伸至校外,与企业、社区、部队、媒体联“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形成校园、社会互动网络。
篇1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
摘要:从文化生态学理论视角出发,以山西省地方高校为例,研究高校校园文化的外部和内部建设.结合高校实际,充分认识到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重要性,理顺高校产学研和地方经济企业发展的关系,坚持地域特色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的相结合,最终实现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特色性和可持续性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文化生态学
随着地方高校大众化的发展,地方高校成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而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负责人类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任务,还是学术和思想创新的源动力,也是地方城市发展创新的源泉.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具有不同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各所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外是一种社会形象,对内是自己独有的一股精神力量.现今社会发展正发生深刻变革,经历着由工业化向知识信息化发展.山西省也正在进行资源转型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与之相适应.但是近年来,地方高校发展中更多的是注重建教学楼、修体育馆等硬件,忽略了校园人文与精神文化的建设.与此同时,外来文化具有出奇的吸引力,尤其是商业化的快餐文化、粗俗文化、流行文化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很容易迎合文化饥渴的青年人.这时,当地方高校校园文化还没达到文化自觉的时候,高校校园文化必将受到污染,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和优质人才培养也将受到影响.笔者拟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分析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文化生态学理论的解析
在借鉴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观点的基础上,主要从文化生态学是研究各种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动态系统这个角度来探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即认为文化不仅受其外部复合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文化系统内部也存在各种有机联系,因此要协调好文化内部和外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促进文化各要素的和谐共生,实现文化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1]如图1所示,笔者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外部社会环境(地方社会经济、科技和地域文化)和内部环境(办学定位、学术科研、特色文化精神)2大方面分析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规律.
2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外部社会环境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国家地方政府的支持,而且受当地特定社会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地方高校作为地域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集中地,不可推卸地承担引领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2]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外部环境的优势,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文化建设中,引领地域文化发展,提升地方高校的竞争优势,成为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亮点.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东部,北界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南与河南省相邻,东依太行山;因外河而内山,有“表里山河”的美称.山西省以煤炭、铝土、铁矿等矿产为主,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炼焦、建材等为主的重工业经济,轻工业相对薄弱.近些年,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山西省经济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相关产业转型,而实现跨越发展建设文化强省须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地方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将是文化强省建设的主力军.山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传说中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山西省西南部.其文化以佛教与边塞文化、晋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黄河文化等5大特色文化为根基,广为流传的民间文化有广灵剪纸、平遥推光漆器、定襄澄泥砚等10大文化产品,其中带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有编织、砖雕、木雕、石雕、木刻、堆锦、刺绣、葫芦画等.
3地方高校发展转型中校园文化的内部建设
大学的文化建设是根据大学办学性质目标、历史文化积淀、师生共同信念、师生对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长期积累起来的.[3]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内部建设的核心在于办学定位、学术科研、特色文化和文化精神.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学术科研、特色文化和文化精神是支柱.通过地方高校的校训可以影射出地方校园文化建设的风貌,如山西财经大学的校训“修德立信、博学求真”,弘扬“明礼诚信、艰苦创业”的晋商精神;中北大学“致知于行”的校训充分体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符合成人、成材的教育客观规律;大同大学则秉承“厚德、博学、慎思、笃行”,弘扬“关爱学生、敬重教授、崇尚学术、张扬个性”的校风;山西农业大学以“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精神享誉海内外.这些校训深刻地反映出山西省地方高校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精神.地方高校自身在迅速发展中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大多数地方高校均有建设历史不长、文化底蕴不深、办学资源不丰富、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制度待完善、大学精神需凝练等不足,尤其是对于一些近10年新发展、新整合起来的地方高校,这些不足更为明显.[4]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多元化、开放性和敏锐性的特点,容易受世俗文化的冲击,受功利主义、现实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影响而弱化人文精神的作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种社会思想文化碰撞渗透,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出现道德标准模糊和理想信念多元化.所以,地方高校校园文化需要理清思路,从办学定位这一顶层设计开始,思考如何立足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合格人才,同时承担起学术科研创新和地域特色文化传承的责任.
4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和地方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4.1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定位的关系
山西省有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济主要以煤炭、电力、冶金、炼焦、建材等工业为主,然而其地理位置又属内陆中部,市场化程度不高,地方经济主要以国企为支柱,民营企业发展市场空间还很大.[5]地方政府对城市建设的重视,高铁的建设,城市交通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些都为地方高校定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太原理工大学的矿业类、太原科技大学机械类、山西财经大学财务经融类、山西师范大学戏曲类等专业的建设,都是基于过去十几年的煤炭产业或传统晋剧文化等,突出了地方高校应用型和技术性定位层次.山西省各地方高校发展和转型相对缓慢,这是受历史、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71所普通高校(本科院校23所,高职专科48所),大多数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其中“老八所”高校在山西省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涵盖了工、农、医、师、经等专业类型.但是随着90年代高校的扩招发展,一些特色学校更名,如原来太原重型机械学院2004年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雁北师范学院更名为大同大学,学校专业特色逐渐削弱.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和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陷入高教系统内部的盲目攀比竞争,短期内很多高校专科升本科,本科(学院)升大学,地方高校也争着向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发展,脱离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发展.这种不切实际的办学定位必然导致地方高校走向同质化的道路,让地方高校失去其个性和特色.[6]所以,地方高校的定位首先需要树立为城市发展服务的理念,主动研究城市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充分把握地方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向标,引导地方高校科学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和优势.
4.2地方高校与企业科研合作的关系
地方高校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办学为主,其关键在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对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于高校来说,就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趋势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合作企业来说,这种模式提供了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减轻了企业改革创新的成本,推进了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共赢.近年来,太原科技大学先后与太重集团、徐工集团、中信重工和三一重工等50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大大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技术发展的能力,成果项目转化达到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地方高校的科研文化不是闭门造车,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在不影响各自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地方企业的创新发展也急需和地方高校科研嫁接合作,二者的深度合作需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相互连结—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享共赢.然而,现行高校管理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地方高校的行业背景,大多数地方高校传统的以学科为主导的办学模式,缺乏考虑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实需求.地方高校的科研起步较晚,科研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重视学术科研,学术科研容易量化和周期短,应用性科研投资大、周期长和风险大,都导致地方高校在应用性科研方面为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提供的科研成果较少,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增强,与地方企业达成的信任机制还需进一步努力.[7]这里既与高校内部自身的教学模式和科研发展方向有关,还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没有搭建良好的桥梁纽带有关,直接影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4.3地域特色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
地方高校具自治办学、学术自由的特点,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从而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提供先天条件.高校校园文化,不仅对社会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地方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要把握好主流文化、流行文化和传统特色文化三者的关系.主流文化是方向和灵魂,具有稳定持久性和正能量的特点;流行文化形式多样,新异易变,有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传统特色文化是植根于本土,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而流传下来的独特民间文化和精神气质.高校校园文化有多元性、高雅性、传承创新和交融性的特点,要在主流文化、流行文化和传统特色文化3种存在形态中,高校校园文化更好地发挥这些特点,就需要坚持以主流文化为导向,传统特色文化融于流行文化之中,共建地方高校校园和谐特色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属于国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认同和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信念,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有跟随主流文化,才能真正与时俱进,有助于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渗透,规避流行文化中的低俗性和消极性.流行文化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大众文化,是一种依靠高新技术传播形成的全球性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性文化,流行文化必不可少地夹杂着一些不良因素,如世俗化、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消费观念及人生追求.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等特点,而流行文化正好迎合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大学生成为其消费主体.由于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锻炼,因此在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三观”前提下,容易被披着漂亮外衣的外来流行文化所迷惑,渐渐产生玩世不恭、道德水准下滑、责任心淡弱和行为举止情绪化的失范现象.这时,规避流行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消极影响,就需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发掘地域传统特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是在地方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下,人们在长期生活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传统.地方高校是植根于地方环境这块土壤下成长起来的,其校园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中正在被削弱或走向边缘化.一方面,引领传统特色文化的主体没有很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平台,让传统特色文化失去传播的主渠道;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对地域特色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缺乏深入挖掘.地方高校特色文化的建设核心是重视研究地域特色文化,培育地方高校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首先要以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素材和现实养料为基础,其次发掘那些能陶冶情操和富有价值意义的民间文化,最后善于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在校园内外传播、传承这些特色地域文化.例如,地处于吕梁革命老区的吕梁学院可以借助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充分发扬吕梁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太行精神、晋商勇于开拓和明理诚信的精神,都是高校校园文化办出特色的宝贵原材料;地方民间的剪纸艺术文化、各种雕塑文化,也可以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5结语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根据时代的新要求和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树立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理念,坚持走产学研的道路,加深校企的长远合作,充分挖掘历史传统优秀文化,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底蕴创建地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才能为地方高校的长远发展注入活力,使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焕发出新鲜而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2):105-113.
[2]杜琳琳.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18.
[3]顾明远.重塑大学文化[J].中国大学教学,2015(2):4-6.
[4]周德俭.大学文化及其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特点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5):4-7.
[5]董继斌.绿色GDP与山西经济发展[J].山西农经,2004(6):8-12.
[6]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EB/OL].[2014-02-22].
[7]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2):15-17.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整理11篇)】相关文章:
浅谈高校危机管理的对策分析教育论文2022-12-10
艺术教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1-24
高校师资管理面临的形势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2023-04-02
“90后”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2022-08-12
初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题目参考2023-06-06
学校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论文2024-04-10
高校班级建设现状与分析研究2022-05-07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论文2024-03-11
高校档案管理失范对策分析论文2023-11-29
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论文202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