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

时间:2024-01-19 07:58:4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合集3篇)由网友“迈克龙爷”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

篇1: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积极引导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只有通过创造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础相适应的文化动力,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向深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文化;文化基础;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基础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精神源泉,马克思主义国别化是根植于这个基础之上的一个国家的灵魂的再创造。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建立在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基础之上,进而运用其最基本的理论去塑造人们的认识。“所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形式上说,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有助于其宣传和传播。” [1]从文化意义上讲,要形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必须从人民大众的不同文化层次去划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华传统文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思想在体现在中华文明史上的每个阶段。《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36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正是各种文化各尽其能的表现。“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3]23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历史传承性,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对正确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要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力量去积极引领大众意识,防止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认识上的僵化。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必然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滞后性,于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成为引导人们认识新生事物的灯塔。“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空场’。‘空场’并不表明没有任何文化精神,恰恰相反,现实情况是,同时拥有太多的文化精神,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文化精神同时包围和挤压着,它们互相冲突、碰撞、排斥,而没有哪一种能够成为主导性的文化精神。”[4]301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文化上的引路者,而中华传统文化则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主体,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传播对象的群体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方式。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方式。大众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普遍价值观形成的相对统一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形成相对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取向。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二)不同文化之间相对统一的和谐共生。要建设和谐共生的文化首先必须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在相互交融间会产生碰撞。因此,我们要在充分探究其内在矛盾的基础之上去诠释其内在的统一性。和谐状态不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消失,而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结果。(三)大众文化是动态的文化。大众文化的动态性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大众文化

《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天地之性人为贵。”[6]24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以人为本,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谐的大众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就意味着承认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文化的差别势必造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后汉书?隗嚣传》载:“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7]243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必定会各舒己长,接下来便是造成各方的论战,如何正确认识不同文化在融合过程中的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使不同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下和谐共生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然会造成不同文化层次的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偏差,这种偏差是必不可免的。这就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协调各方利益,努力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衔接点,在此基础上诠释各文化的共生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和谐。

四、结语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8]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把马克思主理论用通俗的表现形式为人民大众所掌握。“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8]9马克思主义只有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才能实现大众化,才能反过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由制度维系走向群众自觉实践的过程。” [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而社会历史文化便是人民群众的自我创造和发展的过程。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问题同人民群众所熟知和了解的文化基础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入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发展,如何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是现今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马克思主义是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其大众化意味着人们对该结论的普遍认识和实践运用。” [10]中华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土壤,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根植于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土壤中,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余金成.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现与社会实现[J].理论探讨,(1).

[2]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M].岳麓书社1989.

[3]范晔.后汉书?冯异传[M].中华书局1990.

[4]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云南人民出版社,.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

[6]范晔.后汉书?光武帝传[M].中华书局,1990.

[7]范晔.后汉书?隗嚣传[M].中华书局,199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9]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1).

[10]余金成.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现与社会实现[J].理论探讨,2010(1).

篇2: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

摘要:党的十七大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工程,简单的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是理性走进日常生活世界的一个过程,是自觉文化自在化的过程,更确切的说其实质就是生活化,是理论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内化为大众的东西,影响大众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实质

Trying to talk about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popularization essence

Zhao ruimin

Abstract:The CPC focusing on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consolidate Marxist guiding position, put forward “carry out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opularizing activities to promot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popularization”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great project, in simple term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popular essence is the rational regression of the world of daily life, and theory is entered popular in daily life, internalizes for mass of thing, influence public way of thinking, the behavior way and way of life.

Keywords: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Popularization: Essence

我党在十七大上综合各种因素,敏锐的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工程。在普及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原因就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把握不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简单的来讲,是一个自觉文化自在化的过程,是理性走进日常生活的过程,唤醒大众的主体性,使大众成为“自由自觉”的主体,使人成为具有自觉文化批判精神的人的过程。

一、自在文化与自觉文化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文化在最根本意义上是“人之历史地凝结成的生活方式,起源于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是人的类本质活动,即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这里所讲的文化不是与政治和经济等社会活动外在并列的具体文化活动,而是内在与人的全部存在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内在的机理性的存在。衣俊卿教授曾经在在其著作《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中强调,文化的基本功能是从深层次制约和支配个体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内在的机理和文化图式,在个体行为的层面,文化主要体现为人自觉或不自觉的遵从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规范体系。在社会运行层面,文化主要体现为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的内在机理和图式。

那么作为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的文化,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并影响人类的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用历史尺度的来分析文化。这时发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主导性的文化模式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性质。比如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的文化表现为以习俗、习惯等为主要形态的自在的文化模式,而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则表现为以科学、理性知识等为主要形态的自觉的文化模式。

衣俊卿教授曾经在在其著作《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中对于文化的存在形态作了关于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的区分。同时在书中指出,所谓自在文化是指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的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一方面包含着从远古以来历史地积淀起来的原始意向、经验常识、行为规则、道德戒律、习俗、礼节等等,另一方面包括常识化、自在化、模式化的精神成果或人类知识,如简单化、普及化、常识化的科学知识艺术成果和哲学思维。一般来说,自在的文化因素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示范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溶进每个人的生活的血脉中,顽固地然而往往是自在自发地左右着人的行为。一般来说自在的文化往往同传统农业社会相契合,因此往往表现为传统文化。

同时,衣俊卿教授还在书中对自在的文化做了阐述,他指出所谓自在的文化是指以自觉的知识或自觉的思维方式为背景的人的自觉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科学对事物结构的运行规律的理性揭示,哲学对人和世界的命运与本质的反思,都是自觉的文化因素。一般来说,自觉的文化不是自在自发地,而是通过教育、理论、系统化的道德规范、有意树立的社会典范等等而自觉地、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自觉的文化一般是以人类的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形式为载体或表现形态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科学、艺术和哲学。虽然艺术和哲学在人类很早的时候就存在,但是只是少数人的领域,大多数更多的是凭借自在的文化模式自在地生存。随着生产力的大众与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当今科学知识的丰富,科学、艺术和哲学等自觉的精神活动的成果和他们所承载的自觉的文化精神越来越通过教育、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而普遍进入到公共社会生活和普遍民众的生存之中。

一般来说,自在文化的载体往往是“人类的对象化活动的自在自发的历史凝结的文化形态。它通常体现在巫术、传统习俗、道德规范之中。这些载体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缺都具有自在的特征:一方面,人类的历史意识、文化精神、价值追求等在其中都是以“潜意识” 、“集体无意识” 、“集体意向”等形式自发地存在并发挥规范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文化载体不是外在于人的存在的,而是每一天然共同体或社会群体的内在的组织形式或机制,重要的是,它们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和历史意识也不是外在地灌输给特定的民众的,而是这些民众在生活世界中与他们血肉相连地生成的。同自觉文化相比,自在文化往往更具有惰性和稳定性。” []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

通过对自在文化与自觉文化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是理性走进日常生活世界的一个过程,是自觉文化自在化的过程,更确切的说其实质就是生活化,也就是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必须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实现生活化,才能使自觉文化自在化,这样才能进一步唤醒大众。。因为只有生活化,才能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只有生活化,才能成为群众的精神信仰;只有生活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民族的素质。

篇3:浅论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价值

[论文关键词]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价值

[论文摘 要] 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核是传统文化在传播内容上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借鉴是传统文化在传播路径上的价值;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思想教育资源是传统文化在传播方法上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长期以来是我国各族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传播路径和传播方法上都富有不可忽视的现代价值。

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历经无数次的否定之否定,溶思想、知识、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大多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共产党人一种文化心理和思想性格,融化在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中,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而成长的,如果撇开或弱化这些理论成长的母体,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就是与接受它的土壤进行神形交融,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正是在继承传统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原理,才创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毛泽东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意指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的“实事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科学解释,使得这一古老的概念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并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内涵的创造性转换。邓小平理论也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肉相连,也正是因为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润,邓小平理论才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特色。邓小平不仅有一种“忧以天下”的历史责任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而不同”的思维方法,并且张扬了传统“革故鼎新”的革新思想,提出了要进行观念革新、制度革新和体制革新。同时邓小平还将传统的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和封建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康”转换为现代化建设的初级目标。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新表述。与时俱进,从词义上看,与《易经》中的“与日消息”、“与日偕行”,《魏书》中的“与时俱化”以及诸子百家中的“与时推移”、“因时制宜”、“审时度势”等意思是相近的。从义理上讲,与时俱进源于我国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时变”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变”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一致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传统“中”、“和”观念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传统精忠爱国、“知耻”文化的创新。

从以上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转换,不断被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扎根并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消解,也不是异文化的简单移植,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创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文化生命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既不是单纯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结论去套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完全用中国传统文化去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而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发展的过程。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再是独立的两种不同的文化,而是在当代实践基础上实现合二为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要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借鉴和吸收;另一方面也应该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也要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提升的同时,不断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自身在内容上得到丰富和完善。即表现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转换。

二、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传播路径上的借鉴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中,如何强化人民群众对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主导文化的认同,在传播方式上,需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机制上表现出以下鲜明的特征:

1.渗透机制:以儒学为主体覆盖全社会。

儒学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牢牢地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和广为传播极为深厚的社会基础。儒学正统地位的奠定离不开下面两个因素:其一,儒家经典构成了教育内容和考试内容的主体成分。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和教育上的垄断地位是紧密相连的。历代官学基本上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汉朝中央官学——太学的教师都是精通儒家经典的儒生。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各级官学的规范读本以及科举取士的最高准绳。其二,儒家教义成了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衡量标准。儒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人格的自我修养体系,受此影响,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均被囿于儒学的意旨之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课堂和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两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进课堂,才能向人们讲授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化抽象为具体、化死板为生动,让广大人民群众通俗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2.传承机制:以阐释儒家经义为手段。

由于儒家经典在历代封建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所以封建文化的传承实际上就变成了对儒家经典不断地传注、释义、疏解[1]。儒学从孔子开始,就体现了重教化、重修身的德性政治光芒。到了汉朝,儒学与君权逐步结合,汉武帝颁布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发生了质的转变,儒学由民间学术一下跃为官方学术,内容中纲纪观念非常浓重,呈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以董仲舒为代表的西汉儒生在使儒学更好地适应汉代政治这一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董仲舒流传下来的唯一完整著述《春秋繁露》就是阐发《春秋》之意的。自董仲舒开始,历代儒生就不断地做着注释儒经这样的工作,所以,流传下来的典籍大部分都是对儒家经典的诠释著作,从总体上来说,都没有走出儒家的义理。

为此,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告诉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家学者在理论建构上要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学理支撑。专家学者们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学理性或政策性的深入研究,要形成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从总体上加大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支撑。

3.整合机制:以“三纲”“八目”为价值追求。

《大学》居四书之首,这篇结构严谨体系完整的典籍围绕“三纲”“八目”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一种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体系,是儒家提倡的社会和人生的总原则,也正是封建统治者传播儒家文化价值追求的目标指向。

“三纲领”是统治者倡导的道德修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大学》开篇就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对此解释道:“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明明德”的涵义是彰明天赋给人的美德;“亲民”就是使人自明其德,革旧更新;“止于至善”是指达到一种最高的道德目标和道德境界。封建统治者规定道德主体要从“明明德”出发,经由“亲民”,最终要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同时还提出了符合统治者要求的主体道德修为的具体实践之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借鉴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整合机制,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主导功能,实现人民大众的思想整合,要在一元的价值导向与人民群众多样的价值取向上保持平衡,在人民大众思想观念多样性基础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

4.制度机制:以国家意志为主导。

传统文化的传播主体和推动主体是主导社会意识的统治集团,在整个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中,凸现出一元性、垂直性以及强制性的特征。在高度集权的政治结构中,皇帝既是政治权力的主宰,同时又是全社会信息的总源和总汇,对社会信息拥有绝对的制导权,这就决定了传统文化传播体制的一元格局。在一元传播体制下,传播只有在君王的控制和在儒学意识形态的制导下运行,自上而下的信息往往能便利地畅行无阻地通达四方。为奠定儒家的正统地位,历代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形成了以儒学为内容的独特的教育考试选拔机制。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重视制度安排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长期性的传递和建构作用。当制度运行时,它便在不同的范围、层次和程度上成为大众共同接受的做法,这些做法自然而然地演变为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而内化为大众的自我价值取向。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制度形式确定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

三、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思想教育资源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先秦时期国家和社会用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政治观点来教化和统治人们思想的重任。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主要源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其教育思想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借鉴的传统资源。

1.以“学为圣贤”作为德育目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注重教育的层次性。

追求圣贤人格是儒家理想的德育目标。强调德行兼备,有德有才,把德行的修炼作为教育的首位。同时,还通过强调君子和圣人的理想人格,增强人们“圣人可以学而至之”的信心。《孟子·告子下》里谈到,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在孔子提出的培养“君子”人格理想的基础上,荀子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三个层次(士、君子与圣人)的培养目标,通过设计趋近“仁,义,礼,智,信”齐备的圣贤人格台阶,使其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应当把层次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原则,即价值目标上的一元化和价值实现方式上的多样化相统一。既肯定马克思主义在价值导向上的一元性,也允许人民群众以合乎自身生活特点的方式去实现社会普遍的价值要求[2]。马克思主义总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这又体现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价值要求,如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等,它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的价值在不同生活领域的具体表现。对于这些价值要求,应当尊重人们实现方式的多样性和实现程度的多层次性。

2.以“伦理”作为教育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强调人的自我完善。

儒家思想把“伦理”作为德育的基础,注重德育价值的内在性,大力倡导“为己之学”。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己”是说学习修养完全是自己内心的要求,是为了自己的心安,就是把完善自我,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作为“学”的目的;而“为人”,就是做给别人看,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赏,沽名钓誉。宋代大儒朱晦庵在《四书集注》中写道: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之于人也。它们的差异见于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倡导“为己”而否定“为人”,是对主体自我的肯定,充分体现了儒家在道德教育方面关注个体内心精神世界的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我们要遵循认同性原则。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许多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都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予以解释和说明,同时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坚持与发展,也要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之中。因此,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人民群众的主体需要相契合,使人民群众保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主性和自愿性。

3.以“仁”作为教育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凸显教育的人性化。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可以算是系统中枢。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去求“仁”,认为“为仁”是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达到“仁”的理想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主动追求去做。孔子所提倡的“仁”,是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泛爱众而亲仁”。儒家以“涵养仁心”作为德育的核心性目标,这不仅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而且使得德育有了统一的人性根基,更趋人性化[3]。这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根据大众的心理需求和生活实际选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最简单、最鲜明、最具体的实例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4.注重环境陶冶的教育方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重视对主体的隐性规范。

儒家认识到外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对人的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因此提倡教育者要主动创造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得以健康成长。孔子曾提倡择友、择处,择友和择处都是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孔子认为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他认为,不同的环境铸造出不同品格的人,他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于环境影响不同,人“可以不尧禹,可以为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借鉴儒家的教育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我们要切实加强隐性教育,加强传播渗透性。采取马克思主义进社区、进新农村、进网络,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等有效教育方式,利用文学、影视、小品、相声等大众文化的表现形态来推进马克思主义,既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骆玉安.论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和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5).

[2]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3]刘红英.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北京教育,2008(2).

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

试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治文化的建构

论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对当代论文

规律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究

马克思的社会化的人类与当代哲学问题的建构

试论加强高校大学生心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论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

艺术教育教学论文题目

安全阀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应用

当代艺术设计的状况和进展论文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合集3篇)】相关文章:

审美现代性与21世纪中国美学论文2023-06-01

文学批评写作范文2022-11-13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论文2023-08-18

加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2022-11-02

论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论文2023-07-03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文环境建设2024-03-23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2024-01-22

民法公平原则中的伦理学论文2022-08-11

浅析文化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文学价值研究2023-06-27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