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时间:2023-07-18 07:32:19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整理12篇)由网友“楚慈楚才”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篇1: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管理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和教师队伍等方面,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目的是使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论文关键词:高校管理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对策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也多种多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也在不断的推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教学资源的稀缺性越发突出,高校需要在实现规模扩张和自身职能拓展的同时,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升。从质量评价体系出发,以教师教学质量为核心,构造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创新和教学质量评估创新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分析,探索教学质量管理新路径,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就高等教育而言,要求是着力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对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2: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也多种多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也在不断的推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教学资源的稀缺性越发突出,高校需要在实现规模扩张和自身职能拓展的同时,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升。从质量评价体系出发,以教师教学质量为核心,构造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创新和教学质量评估创新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分析,探索教学质量管理新路径,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就高等教育而言,要求是着力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对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3: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1.1管理观念和教学方法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学质量管理观念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指导和统帅作用。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观念还非常落后,导致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实效性低下,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分数管理盛行。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也是考察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在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中,分数被绝对化了。分数从“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可怕的魔杖”。教师和学生在分数面前顶礼膜拜,成为分数的奴隶。分数管理观念严重扭曲了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价值取向,教学工作被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造成教学质量管理的低效。其次,规章管理泛滥。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过分看重规章制度,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这种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质量管理的本性,管理过程被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了。管理变成了检查,教师疲于应付,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谓的教学改革,也只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再次,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书本轻实践、重学科知识轻整体知识等问题。高校课堂教学基本上仍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大班授课制,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定期考试的方式,教学方法上还未有效地突出能力的培养,缺乏协作学习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理论课为主,实验课不仅课时少,而且往往难以保证实验的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1.2教学质量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和监控体系

对教学工作而言,评价和监控具有规范、导向、促进、诊断、反馈等作用,这对于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尚未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评价和监控体系,致使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难以充分发挥其各种作用。表现在:首先是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尽完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平衡,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而对其他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以及教材的使用监控较少,特别是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监控不力。其次,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对于教学质量监控,只重视评价标准的研究,不重视反馈信息的落实解决和跟踪,在整个具体的反馈实施过程中不能准确的处理反馈信息,特别是对某些跨部门的反馈信息很难跟踪,缺乏一个反馈链,某些重要信息就此不了了之。再有,评价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只有学校领导、教务处、教学督导室的评价,没有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缺乏全员性参与,没有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瞪。

l.3教学管理队伍不够稳定,教学质量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学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但教学和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相对于高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的速度、质量以及高校的发展要求而言,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较多的问题。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由专业教师兼任的,他们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及相应的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提高和进步,更重要的是造成教育资源投入的浪费。一部分从行政岗位转岗而来的工作人员,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与专业教学质量管理人员相比对教学管理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科研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事倍功半。另一方面,由于高校领导对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又受制于有限的经费,从而使高校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在客观上,则是由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事情杂乱,头绪繁多,同时又受制于不够完善的高校教育行政体制,致使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

篇4: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1树立“与时俱进”的现代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强化教学质量意识

要使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能够同步提升,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管理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相关的教育理论,对大学教育的本质和大学教育的规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高校要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正确处理发展规模与办学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教学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构建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现代课程体系、科学培养模式和完善的质量保障制度的有效的教学运行机制,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建立健全教学工作责任制。高校的党政一把手要做名副其实的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自抓教学质量,把保证教学质量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各级教学单位,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强化教学质量意识,紧紧围绕进一步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2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嘶。要通过不断改善学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规章制度,教师,学生及其他因素),通过科学的监控和评价、分析教学质量,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网络,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重视文件系统完善,建立质量管理文件系统要求将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全部要素、要求和规定都纳入文件,形成质量管理文件体系,从而形成科学的规章制度,使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工作有章可依,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其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要全员参与。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人人都是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被监控和评价的对象。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必须使学校的相关部门、教师、学生都参与进来,必须把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变成广大教师、学生和管理干部的积极行动,从根本上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质量反馈系统是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开展教学检查和考核,以及开展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教师评学、领导听课等活动,形成多条教学信息交流反馈途径。要注意反馈系统不仅包括学生、督导人员等向校(院)级领导和管理者的反馈汇报,更要包括上级对下级提出的改进意见及注意事项的反馈,这样才能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2.3做好教职工教学质量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要把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到与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对应聘人员在素质能力、学历、职称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并进行严格的审批。通过对上岗人员的考核和培训,提升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的层次,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

首先,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秀人才进入教学管理岗位,认真配备好教务处和各院系的教学管理人员,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的数量应与办学规模相适应。新进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要加强对教学管理骨干的培养培训,定期系统轮训一次,让新上岗的教学质量管理人员增强教学质量管理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尽快领会工作的实质,尽早适应工作岗位。同时,高校要鼓励教学质量管理人员继续进修高层次的学历,使他们的理论研究、工作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其次,举办定期的考察及研讨班。让教学质量管理人员听取知名同行专家的讲座,或到著名高校参观、考察、交流,吸收借鉴先进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提高业务水平及能力。第三,要保持教学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各高校要制定有关政策,切实解决好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问题,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要加强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建设,构建高效共享的教学管理网络平台,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提高管理效率。

3结语

以上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了初步的分析,随着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还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作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只有从追求规模扩张转移到追求质量、效益的轨道上来,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篇5:我国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我国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一、我国医学教学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改革计划的实施,对我国医学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单一、素质教育薄弱、教学方法落后及教学内容陈旧等一些不好的现象进行了有效改革。注重学医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医学生在能力、知识、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提高,使我国的医学教育质量有了稳步提高。

二、现阶段我国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要求、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还是不相适应。下面就我国医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在医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例如,教学中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将教师所讲的分散的.知识点横向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可能比较轻松,但教师并没有发挥主导性,只是简单充当了讲解员和教书匠角色。认为只要教案恰当、教材熟悉、在课堂上语言表达清晰,教学有逻辑条理性就是尽到了作为教师的责任。

(二)学生的学习习惯存在问题。医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散乱、广博、必须强加的特点。但是,就学生的学习特点看,只要在学习中强记的时间持续过长,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现阶段,在我国大学生中存在一个问题:随着大学毕业生职业转换的频繁和普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多,这种形势使很多大学生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缺乏学习动力,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不浓厚。

(二)教学评价存在问题。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对学生的考试评价,依然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偶尔会出现病例分析,但是其所占分值并不高,这种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只是专注一点一点地对知识进行积累,而很少对各种症状、各种病种等相关知识进行横向联系,每当遇到一个症状时,脑海里只有对应一个疾病的较简单的思维能力。

三、医学教学方法改进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方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在现代医学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投影、视频、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兴趣,还可以使教学课堂不再枯燥。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简单地向学生讲述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教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查找关于医学的一些临床案例,使学生养成自觉关注医学知识的好习惯。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考察的时候,教师要摒弃过去重点考查知识点的方式,而把重点放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现代医学教学中,教育者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革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关键是改革传统的以教材、教学、课堂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多给出一些病例,让学生设想当自己碰到紧急病例该怎么处理。在课堂上教师应多给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医学教育的办学条件

。要想改进我国医学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改善医学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医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例如,一方面可以采用多种办学体制,如和其他科类大学合并、合作、联合等,从而形成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并存的办学和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力度完善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学和继续教育在内的医学教育体系。此外,学校还要多给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四、结语

要想改进我国现代医学教学方法,首先要仔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不断改善医学教育的办学条件,转变教学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篇6: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介绍了国外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作 者:许桂兰 XU Gui-lan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系,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 19(12) 分类号:X820.3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法律制度  

篇7:浅谈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教学秘书工作没有受到充分重视

当前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一个现实是,许多高校高度重视师资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对于教学管理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仅仅是打电话、签收文件、排排课、管管成绩、安排考试、整理资料等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对教学管理更是抱有只要不出教学事故就行的态度。从而导致教学秘书无论在职称、职务、评奖、学习、培训等方面都比同学历的教师机会少,例如四川某高校在教学环节方面每年度会评“教学十佳”、“优秀教师”、“优秀实验员”“优秀辅导员”,而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设置任何优秀评定;并且教学秘书没有评定职称的机会,导致大部分教学秘书在工作了7、8年后还是初级职称,工资水平一直处于最低水平。这样严重挫伤了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造成队伍不稳定,一些高学历、能力强的教学秘书转为教师、辅导员或调出高校。

2.知识结构单一,学历层次和技术职称偏低

下面以四川某高校为例,从6月调查结果来看,教学管理队伍现状颇令人担忧。如年龄结构:35岁以下、35-50岁、50岁以上所占比例分别是51%、47%、1%,学历结构:博士仅占0%、硕士仅占16%、本科占60%、大中专及以下占24%,职称结构:正高占0%、副高占5%、中级占45%、初级及无职称者占50%.由此我们容易发现大多数教学秘书的学历在本科及以下,技术职称多在中级及以下,并且近年来招聘越来越多的编外人员做教学秘书。教学秘书既要参与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还要协调教师和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因此,专业不对口、学历和职称偏低的现象决定教学秘书很难更好地履行职责。

3.教学秘书的工作程序不规范

教学秘书在行政上属于院(系),在业务上却从属于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直接接受教务处安排。为此教学秘书工作经常陷入重复交叉的“两难”境地。再加上对教研室、教师和学生的临时性服务工作,使教学管理工作经常处于临时的应急状态,没有计划性和规范性。例如,监考教师在监考的时候没有按时监考,我们的教学秘书不能发挥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智能,而只有充当“救火员”的角色顶替监考,由此来避免教务处督导的巡查,保证学院的教学管理环节没有教学事故。

4.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缺乏,教学管理方法陈旧

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教学秘书想要顺利的开展这些工作,既要有教学管理知识又要有所在院系的专业知识,但是大多数教学秘书不是教育管理专业出身,不懂教学管理的相关知识,还有的虽然是教学管理专业毕业,但不懂所在院系的专业知识,还有一些教学秘书仍停留在事务型、经验型的管理层面上,教学管理方法陈旧,只习惯于上传下达、被动接受任务,工作上缺少创造性、积极性和科学性。

二、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和工作任务

教学秘书是高校基层教学单位最直接的教学管理人员,是学校教务部门和院系教学主任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务处、各学院、院系领导、教师、督学专家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在教学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概括起来,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和工作任务主要有:

1.教学秘书是服务者

这是教学秘书的基本职能,教学秘书要树立“立足本职、开拓创新、服务至上”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主要是通过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教学运行的监督管理、日常教务工作管理、教材的征订和发放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工作得以实现。

2.教学秘书是基层管理者

教学秘书是院系教学管理的基层管理者、信息反馈者。一是协助院、系分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一般运行进行管理。如对教师调停课的管理、辅导答疑的管理、听课的管理、教学计划的管理等。二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和监控管理。广泛收集来自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互评、教学督导专家和信息员的信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调查管理和评议,协助院系领导对教学运行的全过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

3.教学秘书是沟通协调者

教学秘书在具体的工作中,既要面临教务处、院系领导、教师和学生等多层面的协调工作;也要涉及到与各教学部门、与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具体来讲,既要及时准确的完成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又要客观及时的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反馈上去。还要做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关系。例如,每学期要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落实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负责教师教学任务书、教师课表、学生课表等相关协调工作;协调课务安排与变动事宜,并及时将课务安排与变更情况通知任课教师和学生;负责选课、考务工作中教务处、各学院、师生之间的协调工作等。

三、对解决教学秘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

为了保障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稳定性,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笔者针对目前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1.重视教学秘书工作,调动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应明确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各高校应使工作在不同岗位的人员都能够得到相当的待遇,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和合理的教学秘书人员进出机制。根据工作中的表现,给予教学秘书评优、升职和相当的评职称机会。由此来调动教学秘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学习,提高教学秘书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教学秘书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顺利的开展工作。具体来说,教学秘书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管理知识、所在院系的专业知识、熟悉现代化办公的能力。这就要求各高校给教学秘书提供各种学习、培训和进修机会,着重提高和完善教学秘书的知识水平、管理水平、统筹计划能力、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公文处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益,使教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

3.加强教学秘书思想意识

教学管理复杂、多样,涉及方方面面,即使一个很小的环节衔接不畅都会对教学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应鼓励并要求广大教学秘书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充分利用空暇时间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使自己在做好日常教学管理的同时,能从一些琐碎的教学事物中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从中去总结经验,摸索规律,让教学秘书从教学管理工作促进教学管理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现代化和规范化水平,

4.加强考核管理,引入评优激励制度

目前,很多高校,例如四川某高校,没有教学秘书的考核管理办法,只要不导致教学事故,干好干坏一个样(特别是编外教学秘书在工资水平上与在编教学秘书相差较大),导致了一些教学秘书没有进取心和责任心,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水平。因此,有必要开展教学秘书之间的岗位争优活动。使教学秘书队伍呈现优胜劣汰的局面,对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业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恢复教学秘书的职称评审资格,打破部分教学秘书工作了近还是初级职称的境况。这样能增强教学秘书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使教学秘书自觉提高个人修养、能力素质、工作水平、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等。

总之,进一步提高教学秘书工作质量,就要正确认识教学秘书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适当的对策,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个人综合素质,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供合理的发展空间,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开发创造性,这样才能推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使教学秘书工作进一步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现代化。

篇8: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 要:教学管理是按照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对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在高校的管理中,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要从学校的发展规划,专业的发展规划到组织和引导院系各专业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根据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实现最优组合、形成科学运行机制、发挥整体效益就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的、科学的、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一、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僵化。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还处于探索的阶段,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一些传统的经验都会对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机制有着制约,机制比较僵化,不灵活。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有严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方法的痕迹,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尤其突出,和现在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这样的教学理念根本无法跟得上发展的速度,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推行严重不相适应,在高校中分工管理不明确,管理机制僵化。

(二)管理手段落后。目前,我国总体来说已成为世界上的教育大国,但是教育大国不等于是教育强国,还有相当一批院校没有形成健全的、完善的科学教学管理制度。由于我们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经验不足,教学管理干部交替频繁,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健康发展。

(三)考核方式死板。现有教学考核制度尚未明确,所要考核的对象和方向还都不是太完整,考核的方式也比较单调和死板。特别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业绩考核的评审上,有很多学校太过于去注重科研成果,从而忽视了教学的任务。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以数量追求为向导,使“重数量轻质量”成为必然,给投机取巧者创造了可乘之机,功利主义在教师中日益膨胀和扩张。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的错误导向,损害了考核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公平,将会给高等教育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二、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繁荣,但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上也出现了某些不合理的现象,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滋生,使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自尊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职业信念动摇、师德失范、责任感削弱,教师不愿意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学上。在目前教师职业还比较清贫的情况下,一些教师有科研项目的稿科研,没有项目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热衷于社会兼职,到民办学校及社会培训中大量兼课,甚至有的人堂而皇之的在外面做起了生意,搞起了经营,教学成了副业,自然也就投入不足了。

(二)学校现行职称政策及其他政策的导向性影响。我国流行一般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是“一个中心学校”,重点大学既以教学为中心,又以科研为中心,是“两个中心学校”的说法,但是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办成了以科研为中心的“一个中心学校”。评价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主要是以其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多少为依据。教师在晋升职称时,主要靠科研成果和论文。

(三)教学管理不到位。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就是严格的教学管理。教师和教学采取的的弹性方式管理,这些都是由高校工作的特点来决定的,在有课的时候就去上课,那么在没有课的时候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这样虽然利于教师的研究和学习,但也容易使得教师的某些教学环节,如备课、作业批改、实验指导等处于失控状态。加之课堂教学的监控和督导机制不完善,教师上课如何,甚至是否空堂都无人过问。虽然多数高校也有教学检查和评估制度,但是,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很难用几个简单指标来衡量,所以为评估而评估、重结果不重过程、有量的衡量而无质的把握便成了高校课堂检查评估的一大特色。

三、高校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创新管理机制。第一,要积极探索建立二级教学管理机制,分散教学管理职能,对于原来高度集中的权利进行重心下移,实行纵向权利结构的调整。要对高等院校教务处与各二级学院之间的责权,适度地进行分级教学管理,适当扩大二级学院管理权限。第二,就是要鼓励师生参与教学管理,形成教师、学生和管理都参与到教学管理中的局面。

(二)创新管理手段。对于管理手段的创新,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还包括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通过分析专业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创新要求,如制定教学计划,不同学校由于教学条件、培养目标不同,也要不相同,教学计划要有自主性、稳定性、可变性、可行性,提出的创新要求是科学定位、充分调查、系统优化、注重实效、严格实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同时为我们对教学管理的创新实施指明了方向。

1.信息化管理。IT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就是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总的来说,对IT技术的依托,根据一定的教育和管理思想,对教学过程进行高效能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过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是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所执行的是高校中的各项教学管理事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广义上是指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狭义上是指通常意义上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及应用。因此,充分认识高校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及现状,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当今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2.学籍的管理。学籍管理制度是稳定学校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加强学籍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在此基础上,学校认真执行管理制度,对各个环节都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学籍管理制度是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力。通过学籍管理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留给学生更大的选择和自我发展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学籍管理制度是树立良好教风、规范教师教书育人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通过学籍管理制度制定一些教学质量评估与奖励制度,并建立约束检查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积极鼓励教师投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三)创新考核方式。要对高校的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就要在高校中制定出教学考核的激励体制,对教师的机

制设计要达到的效果在于减压增负,而对学生则在于加压减负。这便是我们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机制设计的基础。把握不好这一点,势必会出现彼此不合作,互相指责和不愉快的局面。首先,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考核政策。教学本身是个复杂的事物,它往往不能被简单地去评判。其实不管是学校评、学生评还是教师自评,都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教学的全貌。而综合打分的办法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权力的平衡,在治理结构上是必须的,但实际上就其评价结果本身来讲却不过是谬上加谬。

四、结语

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同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前途。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是对高校教学过程的管理,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麟娜.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03).

[2]梁海波.高师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有效性研究[J].科学新报(教育科研),(06).

[3]吴虹.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12).

篇9:高校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论文

高校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保卫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好新时期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给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坚持综合治理、重视技防设施建设、完善校卫队队伍建设是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校;安全保卫;现状;对策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高校的安全稳定对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高校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归纳并提出相关对策。

1 当前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问题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校扩招,学生防范意识淡薄,加重了安全保卫工作的任务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的扩大,使高校的人员成倍增加;办学层次增多,使学生的组成更加复杂。以广东医学院为例, 在未扩招前, 全日制在校生只有2 600多人, 而目前已发展到近2万人, 有本专科生、研究生,还有成人教育等多种层次。加之近年来, 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学生的个人贵重物品相应增多。但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较弱,防范意识淡薄,贵重物品随处放,出入不锁门的现象时有发生,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1.2 校内工作人员结构的复杂化增大了保卫工作的压力

国务院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从而全面揭开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序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过去封闭的校园环境增加了几分社会化的色彩,增加了高校与社会接触的窗口,一些原属学校内部的服务性单位转为企业化管理。同时,随着高校的扩建,基本上每所高校的校园内都有相当数量的建筑修缮工、临时工、合同工、季节工。这些“四工”人员成份复杂, 这使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挑战,增大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压力。

1.3 复杂的校园周边环境增加了保卫工作的难度

高校由原来单一的教学封闭型单位转变为初具规模的开放型社区,校园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一些目光敏锐的经营者瞄准了高校这个市场,纷纷在校园里及其周边地区开设饮食摊点、小超市、网吧、影吧、碟吧、出租屋、旅社等,且违法经营行为较为严重。

1.4 学校高、精、尖设备逐年增加,给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技水平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 高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学校贵重的教学设备、科研仪器及重点安全部位越来越多。这些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既要防火又要防盗,给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5 保卫人员整体素质和技术装备不能适应保卫工作的需要

一是由于各种的原因,目前大部分保卫干部年龄偏大,文化低,谈起工作、学习虽有热情,但毕竟力不从心。二是知识老化,部分保卫干部喜欢凭老办法、***惯办事。在当今违法犯罪手段向智能化发展的特殊时期,这样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显然不能胜任。犯罪分子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作案的事件越来越多,而高校保卫部门在装备、手段以及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等方面还很不够。有的高校至今没有专用交通工具,有的保卫干部因条件限制尚未掌握计算机和办公自动化方面的现代科技知识,这些现实的问题,都给保卫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很大障碍。

总的来说,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旧体制遗留下的问题,有些是当前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没有解决和处理好的问题。对这些现实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 解决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2.1 领导重视是搞好高校保卫工作的关键因素

一个单位的领导对保卫工作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个单位的安全与稳定。虽然保卫工作本身不会直接出什么成果、效益,但它对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的学习生活秩序、安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高校领导要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科教兴国的高度,把保卫工作放在高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从全局的高度来重视和统筹保卫工作。

2.2 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并使之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识别能力差,容易上当受骗。因此,高校要把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学生安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实用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知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防范技能。保卫部门作为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要善于利用自身的工作特点,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和板报、图片、标语和校园网等宣传工具,利用发生在高校的一些案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2.3 坚持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校内外治安环境

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各部门要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全员参与,群防群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综合治理的目标,才能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另外,高校要充分依托地方政府,善于借助社会执法部门,如公安、消防、城管、工商等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为学校安全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近几年来,我校先后在湛江、东莞两个校区分别与属地派出所联合组建了校区警务室,筑起了学校与辖区派出所治安联防的战线,特别是对一些突发性的事件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4 重视技防设施建设,做到人防与物防、技防相结合

高校应增加科技防范设施的必要经费投入,配置必要的现代化设备,发挥现代高科技的作用,加大技防力度,实行人防、物防与技防相结合。建议学校在走廊、教室、学生公寓、办公室等部位安装闭路监控系统;在实验室、机房、贵重器材室等安装防盗网,配备防盗防火自动报警器;建立“巡更系统”,加强值班值勤跟踪督促;在窃贼有可能潜逃的.路线上布下电子眼,随时记录逃窜时间及路线,便于截获或为事后破案提供有利证据[1]。我校于在湛江校区投入几十万资金安装了校园安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并派专人值班监控,保持所录资料保存15d时间。从实际效果看,起到了非常好的预防和震慑作用,作案分子看到有监控装置,不敢轻易藐然作案,校园内发案率大大降低。

2.5 重视保卫专职干部的选拔与培训

为改变保卫专职干部青黄不接、在岗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既要重视选配政治与身体条件好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青年干部到保卫部门工作,又要注意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可选送在职青年保卫干部到警校进修,也可举办短训班。

2.6 加强校卫队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效能

“建设一支团结上进、勇于创新的保卫队伍,是做好保卫工作的重要前提。”[2]高校的校卫队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高校校卫队一般由各高校保卫处直接领导,校卫队人员构成主要以临时工为主,配以少量的干部和正式职工为管理人员。目前高校校卫队的文化层次和业务素质偏低,出问题的较多,每年因违纪辞退或自动辞职的人约占录用人员的四分之一。

首先是校卫队员要严格招聘,加强培训。高校校卫队员从事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保卫工作的骨干应该由专门从事该行业的人才来担任,既要精通社会科学,又要懂得自然科学,还要学习高校的有关学科知识,掌握高校的教育规律。此外,相应的政治文化素质一定要高,以我国现有的国情标准,校卫队员文化水平一般不得低于高中,再从道德品质、业务素质等方面考察校卫队员是否能胜任保卫工作。目前提高保卫队伍业务素质的最好途径就是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高校安全保卫队伍了解高校自身情况,熟悉保卫对象的特点规律;会做师生思想工作、民事调解工作;会安全检查,预防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熟练掌握多种业务技能。

其次是在校卫队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设立不同的工资档次。每个校卫队员工作得好坏直接与劳动报酬挂钩。现在有些高校已经对校卫队员实行“百分考核制”,将校卫队员的工作总量按各项指标(考勤、记录、完成工作质量好坏等)进行量化打分,然后套入相应的工资档次获取薪酬。与此同时,实行“末位淘汰制”,即在每年年终的量化考核中,排名最后的一名淘汰更换。

再次是加强保卫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校卫队员要定期进行培训 ,培训以授课为主 ,辅以岗位训练和实战演练。经常考察校卫队员的考勤以及校卫队员的工作业绩,具体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思想修养和业务素质;二要不断增强是非辨别能力,时刻保持保卫人员应有的敏锐性;三要不断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熟悉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刚正不阿,严格执法;四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群众的监督,虚心采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总之,保卫干部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业务素质,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洪建场,闫璐.创建“平安校园”的几点见解[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3):175.

[2]戴岷峰.浅谈高校安全管理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178.

篇10:论文:我国城市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文:我国城市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竞争已成为新时代的又一主题。众所周知,竞争是全方位的,有个人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当然也有地区之间的竞争。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一个城市要想在平凡中突起,城市营销是基础,也是保障。

一、城市营销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城市营销”概念与西方的“国家营销”理念可以说是一衣带水的关系。菲利普·科特勒在《国家营销》中认为,一个国家,也可以像一个企业那样用心经营。他认为,国家其实是由消费者、制造商、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实际行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国家营销应当突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由“国家营销”衍生二来的“城市营销”,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比较明显的内涵。城市营销实质上是将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将某城市的各种资源以及所提供的公共产业或者服务以现代市场营销丰富的向购买者兜售。它包括一个城市内产品、企业、品牌、文化氛围、贸易。环境、投资环境乃至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等全方位的营销,其营销市场既包括本地市场、国内市场以及海外市场,还囊括了互联网络上的虚拟市场。

城市营销作为一种广义的营销,符合市场营销的一般规律,需要解决以下五大基本问题:第一,为什么营销城市。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各城市由上级政府计划性地分配资源到相互竞争有限资源,城市竞争开始出现,营销作为竞争有力的手段应运而生;第二,谁来营销城市。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城市营销的主要行为者包括三大类:当地行为者(又分为公共部门行为者和私人部门行为者)、区域行为者和国际行为者。按照我国的国情,可分为政府机关、公共组织、企业和个人;第三,城市营销给谁。任何城市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找准城市的顾客也就是市场营销中的目标消费者十分重要。必须通过市场调查等手段,了解城市的细分市场,熟悉目标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才能有的放矢。一般来说,城市营销的顾客包括投资者、旅游者、创业者、工作者、生活者、消费者等;第四,城市拿什么营销给客户。这个问题是关于城市营销的产品,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尼科尔斯说“产品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种思想、一种实在的物品、一种服务、一项政府规划、一个慈善机构、一种福利事业,或者其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他人的事物。”在城市营销中,除了有形的各种产品外,还涉及了很多无形的产品,大体包括环境、产品和人;第五,如何营销城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营销方式,城市也应该如此发掘自己城市的个性,追求与众不同,采用科学系统的营销方式,城市才能脱颖而出。关键的一点是以目标消费者为中心,真正满足城市顾客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推销范畴,体现当代市场营销理论的精髓。

目前,我国学界对城市营销概念的阐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比较权威的认为城市营销是指城市根据其现有或潜在的目标市场如市民、旅游者、投资者、企业、出口市场等的需求及竞争现实进行甄别、发掘和创造城市的价值与利益,通过设计、生产和提供比竞争城市更能满足城市顾客特定需求的城市产品或服务,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系列研究、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近年来,城市营销正日益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资源配置完全按国家命令执行,加上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所以这段时期的城市营销大都是无意识的,影响城市营销的要素也很单一,城市产业居于核心地位,其他营销要素往往是因此衍生出来的。

改革开放之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城市营销的萌发时期,这一时期,城市营销并没有本质的突破,但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利用现有的资源引资,如以廉价劳动力、土地资源以及优惠政策等来吸引投资,主要是外资和民营资本,并开始在城市文化层面上发展,涉及到民风民俗、历史传统等城市文化方面的内容。城市品牌逐渐涌现,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20世纪90年代后,是我国城市营销的发展期。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对各种要素的争夺日趋激烈,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影响逐渐深入,部分城市开始用营销理念来规划城市,以城市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战略在部分城市开始形成。

总体上来讲,我国的城市营销目前还处于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城市营销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营销理念有待普及,理论和实践都有待创新。

二、我国城市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营销理念还有待进一步普及

由于我们对城市营销理论研究的不系统、不全面、不深入,甚至存在概念上的误区,也由于城市营销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理论上的滞后阻碍了实践的发展,导致城市营销的观念远未普及。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明确提出营销城市的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昆明等少数大城市,有城市营销意识的也只是到地级市,大大部分县级市完全没有城市营销的概念。大连、福州等市有城市经营的实践,但是城市营销的观念尚未明确形成。厦门、珠海等沿海各市,威海、蓬莱等山东诸市,黑龙江等省也只是在城市形象传播方面进行了实践。

2.城市营销理论还不完善

由于我国城市营销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因此理论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从而不可避免地给工作上造成了一些思想误区。首先表现在对城市营销的理解存在误区,一些机构认为城市营销只要能创造经济价值,其它什么都可以牺牲,从而导致城市的文化、美学、生态等方面的价值严重缺失。从本质上讲,城市营销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这种需求不仅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精神需求。因此,城市营销不仅不排斥城市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相反,它有助于一个城市的这些价值得到推广和社会认同。其次,还表现在城市营销的理论研究滞后。由于我国城市营销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在实践方面有一定发展,但对于城市营销的理论研究还缺乏准确而全面的理解,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也比较肤浅。对于已经有营销实践的城市来说,由于对营销什么,怎么营销还缺乏准确全面的认识,致使在实践上表现出营销活动的盲目和混乱。

3.城市营销缺乏整体规划

一个城市要想在营销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和合理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城市发展的指南,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能仅靠工程技术知识,还必须从整体上强化城市营销的理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做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市经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经营环境。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营销的整体规划相当缺乏。大部分城市根本就没有把城市的营销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起来,而是割裂开来的。

4.城市的品牌核心价值不明确

城市的核心价值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可以体现在与城市相关的所有要素上,如环境、资源、文化、历史、经济和人等。无论是哪种要素,一个城市的品牌核心价值必须代表该城市能够为社会大众带来何种利益,这也是这座城市在商业竞争社会存在的理由。但就目前我国城市的营销实践来看,能够真正明确这一点的并不多。相反,大部分城市在进行营销推广时,都采用千篇 一律的手段和内容,比如宣传当地的优惠政策、发展潜力等。事实上,这些因素其他的城市也具备,人家为什么偏偏选择你呢。所以,这是我国城市营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5.城市营销实践中盲目模仿,竞相攀比

很多城市为了加快本地发展,在进行城市营销时一心盲目模仿其他城市,甚至照搬其他城市的营销方式。从哲学上来讲,这是极其错误,马克思主义唯物哲学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照搬他人经验,没有和自身的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到头来反而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和方向,最终将给城市的发展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导致城市品牌建设表面化、同质化,从而削弱了城市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此外,很多城市为了扩大影响或是某些政府官员为了显示政绩,不惜一切代价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且互相攀比,这必然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城市营销也是非常不利的。

6.城市政府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城市政府部门在城市发展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的工作效率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的发展。在城市营销过程中,城市政府是营销的主体,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政府的这一主体作用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由于部分政府决策暗箱操作、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等,导致了城市营销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我国城市营销的策略

1.重视城市营销理念,正确理解城市营销

任何一项改革,思想的解放是关键,没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成就,城市营销工作同样如此。随着城市营销的不断普及,城市管理者必须转变思路,以现代营销观念来营销城市。城市政府部门,特别是高层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由以前的以“城市为中心”的理念转向以“城市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

2.正确分析城市营销环境

城市营销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营销的所有方面。只有认真分析城市营销环境,才能发现机会和威胁,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城市营销活动。城市营销的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国际环境。城市营销的国际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只有很好地掌握城市营销的国际环境,才能为我国的城市,特别是沿海、沿边城市开展营销活动提供更多的国际契机。第二,国内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国家在推进和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法制建设、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完善,这为我国城市营销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第三,区域环境。同一区域的各个城市在制定城市营销策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环境的现状和整体发展目标,与其他城市形成互补和协同的关系,共同推出一种区位形象,营造一种区位吸引力,形成城市消费者在该区域的集聚效应。

3.挖掘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很多时候,城市在某些方面的特色可以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该城市在与其他城市竞争中制胜的法宝。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加剧,我国城市面临全方位的竞争。塑造城市品牌是增强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也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城市中,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与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初步联结,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受到国际城市的竞争压力。只有打造城市品牌,才能使城市取得竞争优势,在众多竞争对手中独树一帜。进行有效的品牌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品牌塑造科学化、加快我国城市品牌化进程、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

4.正确锁定城市营销的目标市场

科学研究表明,每座城市由于定位、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决定了其在经营过程中不可能满足所有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一座城市的经营目标只有集中于有限的城市消费者市场,才有可能在目标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为此,城市营销者应运用城市营销市场细分策略进行目标市场的准确定位,确定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目标市场,从各方面培养和强化自身的特色,塑造特定的城市品牌形象,以求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印象和偏好。

5.合理运用整合营销传播

城市营销需要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对城市发展的资源进行整合,需要以城市消费者为导向,用多层次、多功能、多结构、多目标的手段对城市的产业、功能、投资、布局、人口、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科学的策划方案,明确提出城市产品、进行城市品牌定位。按照方案具体执行时,还要定期反馈,监督城市营销的各方面工作,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调查各阶段实施的效果,根据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方案。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形成统一的城市营销目标,避免传统营销方法中以产品为导向产生的弊端,增强城市营销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效率

在进行城市营销时,首先要对城市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不断促进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城市营销需要正确的创新,也需要持久的创新。同时,还要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不该管的不能管,该管的就一定要管好,要不断推进政府内部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同时,政府作为城市营销的主体,必须不断加强城市营销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营销竞争中作出科学有效的决策。

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我国的发展需要城市的成功。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可以归根于是中心城市及其所在地区之间的竞争。面对国内外各种经济形势,每一个城市都要抓住发展和崛起的机遇,规避失败和衰退的风险,最大化地吸引投资者、旅游者和居住者,实现城市的脱颖而出和展翅高飞。避免失误的最佳办法之一是进行系统、科学的城市营销。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梅汝和等译:营销管理(第10版)[M].北京:我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2]左仁淑崔磊:城市营销误区剖析与城市营销实施思路[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3]康宇航王续琨:论我国城市营销的现状及其策略[J].江淮论坛,(3)

[4]陈章旺:我国城市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5]王军:引领城市迈向营销时代[J].安阳大学学报,2004(4)

篇11:我国预算会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的论文

我国预算会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的论文

一、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1.一些新业务不能在预算会计中真实完整的反映出来。

这些新业务都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政策、新问题,例如正在实施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等。我国政府的财政资金的流向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实施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常见的资金流动包括预算单位发放工资、购建固定资产、购买材料等,在以往的预算会计制度中这些事项所需资金都是由财政通过主管部门向用款单位拨付。但是现在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财政部门从单一账户或采购专户直接拨付给相关人员。例如职工工资,直接由财政部门拨入相关职工的个人账户,对于那些采购供应商,用人单位等也都是有财政直接拨入供应商账户。这样便减少了中间单位的参与。行政、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资金也不再由本单位经手,而是直接划入相关财政账户。

2.编制部门预算所需的会计信息无法满足。

预算会计应当为编制部门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但是现行预算会计还不能做到这一点。编制部门预算在形式上虽然与预算会计的联系不是十分密切,但就事实而言,编制部门预算时需要大量的精确的会计信息作为支撑,这些会计信息是他们开展预算的基础。我国的预算编制在以往实行的是“基数法”,但是这种制度随着会计工作的发展已经无法满足预算编制的需求。它按照基期年的支出基数与增长比例的简单相加来确定各部门的支出指标,这种简单的相加模式对会计信息没有太大需求。因而在以往的预算会计制度中也没有相关的为这一工作提供会计信息的机制。但是这种核算制度随着会计工作的发展已经不能在适应预算编制对精确性的要求。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零基法”的预算编制制度,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对部门内部的人员情况,固定资产状况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就需要预算会计制度提供大量的会计信息。但是,就目前预算会计的运行状况而言,仍然还是针对以往的“基数法”核算模式而设立的。这就使得这一制度相对滞后。

3.政府债务的'真实信息在预算会计中没有反映。

近几年我国为维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一直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大量发行国债的同时还从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和其他国家引入了大量外债。与此同期的会计报告中应当包含这些具体的债务信息。但是,就当前的预算会计来说,尚未形成提供这方面完整信息的制度和机制。现行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因此当期实际的还本付息数是财政收支的主要内容,但在计提利息支出方面还没有完整的记录,因此我们也只能看到政府负债的当期本金数,而对于本期负担、以后年度偿付的利息数等都没有完整的呈现出来。这种现象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或者市县级地方政府中大量存在。

4.政府会计信息在现行预算会计中还不能做到完全的透明与完整。

随着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财政的监督体制也逐渐完善起来。近几年审计署公布的财政审计报告中涉及的政府预算信息广为关注。但是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度更是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虽然我国各种预算会计各有自身的会计报表,但大都是分别编报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不能通过汇总生成政府整体负债信息,因此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性还不是十分满意。究其根源还是预算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的。

5.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受到现行预算会计的制约。

近年来,现行预算会计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很紧密。我国参与世界市场的前提是政府首先实现与世界市场的对接,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政府的最大影响便是,政府企业化的转变,简单的说就是政府是作为一个大型企业出现在市场上,为其如此才能带动国内企业和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既然是企业,就要按照企业的规律和要求来运作。这对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非常关键和重要。而权责发生制又是企业会计核算确认的基础,因此,当前的以收付实现制,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预算会计尚不能满足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公共管理要求。

二、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改革对策

1.重构条件下的预算会计体系。

当前我国的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三部分。在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正在成为我国预算会计的重点发展方向。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分类方式值得我国借鉴,在单位活动指引下对不同的管理目标实施分类。对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可以根据各自的核算重点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这样预算会计制度便实现与当前我国财政体制的顺利对接。并且在内部体系中也建立起了更加符合他们发展规律的基础依据。

2.向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转变。

相关单位或者个人评价政府的财政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主要是依据债权发生制这一制度展开的,这一制度的缺位直接限制了政府投融资体系完善和发展。同时政府若要建立新型公共管理体制必须明确政府会计改革方向,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且他们也不同程度地采纳了这种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对政府的财政工作将产生重大影响,政府收入只有在其提供服务时才能最终确定,并且在服务发生之后,政府才能将履行义务的成本列入当期费用,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债务列表中反映相关的债务。这样,政府的财务报告方能将政府的会计信息完整、透明的呈现在公众面前。另外,政府所有的经济资源都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上呈现出来,这是权责发生制的根本要求,也是规范政府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挪威政府将自身投资建成的高速公路和相关基础设施确认为政府资产,并对折旧费用做出了详细列举,这样就能引起政府和公众更加注意维护相关资产和更加高效的管理这些资产。

3.政府会计信息体系应当发挥对预算会计的支撑作用。

会计系统的根本使命就是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财务报告也要发挥这种作用,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因此应当改进现行会计报表结构。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逐步扩大会计信息公开的力度,增加编制现金流量表等措施,将一份更加完整和规范的合并会计报表公之于众。

篇12: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一、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低沉。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在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对物理似乎没有多大的兴趣,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学生上了心不在焉,不管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物理教学内容,学生总是不去理会。老师在教学过程在中由于没有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配合,导致物理教学效率低下,同时物理课堂教学气氛也死气沉沉。

(二)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不够恰当合理。

目前学生在学习物理方面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无法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拿到物理题就开始急急忙忙的解题,表现出慌张凌乱的现象。而且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不懂的对物理题进行归类总结,找不到共同的规律,因此在以后出现类似的题学生还得重新开始。同时学生还存在机械性学习,不会灵活应用物理中的计算公式等。

(三)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动手能力差。

物理教学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内容,那就是物理实验操作。物理实验操作关于着学生对每一个实验现象的了解知识,而且实验操作也代表着学生一定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对物理实验操作步骤十分生疏,不懂得如何应用实验器材,也不知道对一些实验步骤如何进行,动作笨拙,手忙脚乱。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对物理实验现象不知道该如何对照课本进行总结归纳,有时候还会因为实验操作的失误导致得出的结论也是不符合实际现象的。

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物理课堂的开展和构建,同时也对学生学习物理产生重大制约作用,这就迫切老师根据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策略来解决。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解决高中物理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同样要对学生以兴趣相引导,并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课堂。在物理课堂开设之前,老师提前对学生进行问题情境设置,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前进行有趣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和浓厚的兴趣去探索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物理就会十分容易。其次,老师要对物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导入,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讲到《力的和解与分解》的时候,老师形象地给学生说力的和解就好像两头牛从一个方向共同使力,那么他们的合力就是两头牛力量的相加之和;而力的分解好比两头牛在同一条线上,但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使劲使力,那么他的反向力量就是一头牛的力量减去另外一头牛的力量。老师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导入到课堂中,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学习效果事倍功半,还活跃了教学课堂。最后,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课堂上有效的交流和协作,也能营造良好活跃的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基础,以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动力,在这两大智胜法宝的相助下,高中物理教学不断走向正规化,学生成绩不断上升。

(二)加强培养学生科学良好的学习方法。

物理教学,不仅仅给学生传授的是知识,更是传授的是学习方法和技能,让学生自己能够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独自学习,完成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习题。物理学习方法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所该做的事情,这也是学生自己该做的事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拓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反应能力,注重科学方法的引导。对于相类似的题型,老师给学生总结出一半普遍规律,让学生结合例题领会其中的规律道理。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做题技巧,不能一味的.总是依赖老师传授,只有自己领悟到的,学生才会感受深受,对此有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学生也不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一些题型进行死记硬背,毕竟物理是一门靠理解来学习的科目。

(三)强化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老师要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能够独树一帜。物理实验教学前,老师先给学生进行一次实验示范,给学生讲清楚实验步骤,让学生对基本步骤有一定的了解。在老师实验示范结束后,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学生在学习老师的实验步骤之后,对基本实验操作过程有一定的掌握,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训练,这样学生在做实验中有其他学生的帮助和指点,他们的进步会更多,学习的也会更快。学生熟悉了实验操作程序,对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更会容易让他们对物理有准确的认知。尽管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着一些列的问题,但是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物理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学生的物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相信在未来不断的探索努力下,物理教学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关于体育教学环境的论文题目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初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

高校双语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高中语文课堂问题法教学分析与对策研究的论文

南京市外卖快餐配送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分析论文

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问题与对策探析教育论文

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整理12篇)】相关文章: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2022-04-30

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与对策论文2024-02-03

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困惑与对策论文2022-08-28

航天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论文2023-01-28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2024-04-21

高校档案管理失范对策分析论文2023-11-29

高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初探的论文2022-09-05

浅谈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论文2022-11-12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发展思路与对策论文2022-06-04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