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时间:2023-07-14 07:50:05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精选12篇)由网友“顶锅盖的老浆糊”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篇1: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一、隐性德育的认知

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有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及活动文化载体等,它体现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渗透教育。这也就意味着,隐性德育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可以通过纸面来轻易考察的,它的效果表现在学生潜意识的方方面面,具有长久的、深远的持续效果与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于隐性德育还缺少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高校普遍重视显性德育,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对隐性德育却不甚了解,轻视它的作用。实际上,显性德育有助于学生高效率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全面地接触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思想、精神、人格等全方面道德发展,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平日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中的。

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隐形德育优势

网络文化深受热爱流行文化的大学生群体的喜爱,是隐性德育效果得到提高的一个优秀载体,并且其具有的诸多文化特点也为德育提供了契机。

(一)师生交流平台的提供

网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新形式的社交方式。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们的现实身份得以模糊,网友与网友间的地位趋于平等,因此社交的方式也与现实社交具有很大的差别,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面对面的交流还要更加真实。德育工作者通过网络平台,更容易与大学生获得真诚的交流,淡化二者之间的隔阂,消除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触情绪,得以真正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在这个社交平台中,德育工作者能掌握的范围更加宽广,信息的'真实性也更加大,便于他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与引导。

(二)隐私的保护性,有利于学生内心情感的宣泄

网络文化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真实的身份隐藏起来,可以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向网友倾诉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向父母、朋友表达的东西。通过这种倾诉,对于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了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发泄后重新冷静地面对自己,整理自己的心情,得以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重新面对现实生活。德育工作者应该利用这样一个契机,通过网络平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烦恼、困惑与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通与引导,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隐性德育开展的丰富化

网络发展到进入,已形成了成熟的信息系统,人们只要输入想要得知的信息,按下搜索,就可以轻易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内容种类丰富,并结合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于一体,便于网络使用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事物。同时它的更新速度极快,以其新鲜度吸引人们的眼球。德育工作者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可以将德育内容加以处理于渲染,改变其单一的教育功能,充分展示其魅力,转化为更贴近学生、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新鲜形式,使学生产生兴趣,自觉自主地去接触这些内容,这样不仅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德育教育,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使学生对德育的一贯刻板印象发生转变,更加愿意去接受德育课程。

三、结语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信息不能无节制、无序地传播。高校网络应在在树立人文管理、民主管理、和谐管理的理念基础上,坚持系统管理、创新管理和高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发展和完善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实施网络德育,最重要的是应向德育工作者普及网络知识,提升其网络文化素质,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掌握大学生的德育相关知识又精通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德育工作者队伍。网络载体作为新型的隐性德育载体,应于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传统载体实现双向互动,更加有助于提高隐性德育的实效性。将校园景观、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德育方法,通过多媒体形式体现在网络载体之上,既有助于对其教育效果进行总结、盘点、归类整理,加强隐性德育的整体性效果,也有助于网络德育阵地与日常生活相关联,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增进对网络与现实双方面的深入了解。隐性教育的活动空间和时间的自由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与如今网络文化媒介载体有着诸多的共同点,将二者结合起来,既是网络文化发展之下的迫切需求,也是隐性德育创新发展的最优选择。网络隐性德育具有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内驱力,约束、规范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主动积极地认同社会主流思想政治文化,并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网络生活等各方面体现出来,达到德育的目的;并且这种认同―――实践―――认同的网络德育轨迹形成良性传播循环,更使得优秀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强化和弘扬。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德育虽然成为了德育的一个发展趋势,但并不能替代现实德育。应该将网络隐性德育进行科学的界定,合理掌握网络隐性德育在大学德育中的位置及其与传统隐性德育、传统显性德育、网络显性的与的关系,使它与多种德育方法形成有效互补,这样才能使大学德育的实践更加科学合理、富有实效性。

篇2:高校德育工作论文

高校德育工作论文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性欲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与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如果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容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意区分德育与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与道德领域内“信”与“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人伦问题、利益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常常容易与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体现社会主义的“倍”与“行”

区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与道德认知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与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点,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与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作用。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与智育和美育交叉。

一是德育的阶级范畴。阶级分析的观点并没有过时。一定的统治阶级总是用相应的德育手段,去培养满足其特定阶级要求的人。对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阶级价值永远是高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大学的德育,必须理直气壮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服务。否则,就难以保证大学生“信”和“行”的基本取向。

二是德育的“信”的范畴。德育的实施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来展开。为了实现德育的阶级目的,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不能颠倒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以美育、智育,包括名种形式的基础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等,来取代集体主义的理想与信念教育。尽管这些形式的教育都是必要或有益的,但这还不够。必须更加重视对大学生正面的、科学的理论灌输,并使之内化为远大的社会理想、必胜的社会主义信念、尽责社会的献身精神,才能使大学生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而矢志不移。

三是德育的“行”的范畴。德育实施过程中“行”的环节十分重要。“行”即德育实践和体验,既是德育实施过程中的手段,又是德育实施的最后目的。作为手段,通过“行”,正如前面所说,可以使大学生在亲自参加德育实践的体验中,更加牢固地形成“信”;作为目的,通过“行”,可以使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落实并检验“信”,然后,在此基础上强化“信”。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50年代至60年代前半期,我们党非常重视德育中的“行”,强调用政治统帅德育,经常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和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参加生产劳动等,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的革命化。几十年的历史表明,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尽管难免有某些“左”的因素,但从总体看是成功的。在这个阶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是兢兢业业、爱国、爱党、有社会主义信念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这与重视德育的“行”是有很大关系的。总之,“行”是必须十分重视的德育范畴。

篇3:高校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论文

高校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论文

摘要: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以隐蔽形式传递给学生的有关价值、态度、情感、信仰等方面的非学术性教育经验,它主要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良好品德经验。本文从隐性课程的概念出发,对隐性课程的特征、存在领域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隐性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因素去探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办法。其中对隐性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家普遍的认可和重视。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

隐性课程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杜威等早期的现代教育学家。但一般认为这一概念是菲利普·W·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课堂生活》中明确提出的。隐性课程概念和理论的提出实质上是现代教育理论对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早期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实证化,追寻教育活动的可控制性和中立性的价值倾向的一种反映。事实上,教育活动也是一种具有价值性的实践活动,试图保持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很困难的。因此,有关隐性课程的理论实际上为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开辟了一个比较广阔的探索领域和时间研究的空间。国内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隐性课程研究还刚刚起步,对隐性课程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各执一词,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特征

(一)内容的阶级性。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无不体现着社会或国家的整体价值观念,因此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菲利普·W·杰克逊认为,构成学校班级生活的有三个重要的隐性课程因素。第一是“群体”,其中充满了各种规则、规定、常规,学生必须在满足的延迟、欲望的打消、工作的中断中才能理解和适应它;第二是“表扬”,即班级中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等使得学生尽力与教师和班级所要求的价值保持一致;第三是权力,班级中的权力结构和差距是班级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首先从适应班级的社会结构开始。根据杰克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校是一个社会规范同化最强的环境,价值学习、社会化等方面是隐性看出的主要内容,表现出一定的阶级性。

(二)方式的隐藏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往往隐含在各类显性课程背后,在各种学习活动与环境氛围中都有渗透,而使学生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接受各种载体的隐含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过程,一般既受学生原有生活学习经验、情感体验的影响,又受到所在周围环境的熏陶感染,是学生个体在环境的直接作用下,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相互转化的过程,这不是简单地按照个人的理论或观点而形成的,在隐性教育设置的环境下,受教育者本身能够根据情感需要,选择那些自认为符合需要的有价值的教育信息,这样就能够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从而个体也就相对容易内化成社会所倡导的思想品德素质。

(三)效果的持久性。隐性教育是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感知来对其进行影响的,采取受教育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注重以情感来动人,以情感来育人,起到入耳、入眼、入脑、入心的作用,从而在不知不觉中真正渗透到受教育者的心灵里面。同时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观念的形成也是一个逐渐发展和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个体通过不断地消化、吸收和改造,逐渐把这些思想融入到自己原有的思想中。在隐性教育环境中,个体的自我思想一旦形成,就会持久地作用于内心,并且很难改变。

这种经过融合的思想将会对个体的人生产生持续影响,并促使个体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完善和发展。

三、隐性课程存在的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直接存在于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这三大领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也就相应地主要存在于上述三大领域。

(一)学校课程领域。在学校课程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非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第二种是其他课程及教学存在的偶然出现的和不可预知的德育影响;第三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课程中隐含的与显存目标不一致的德育影响。在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学科课程、各科教学和活动课程都会设定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隐性课程可能与这一目标大致相同,也有可能产生相异甚至相反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领域。校园文化领域的隐性课程一般指学校的物质与精神环境方面暗含的思想道德影响。学校物质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基本的物质条件。设施比较齐全、环境优美的学校容易提升学生的士气,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否则往往让学生有挫败感,妄自菲薄,丧失斗志。另一方面是学校空间位置关系。假如学校行政办公楼处于比较显眼的位置,而教学空间相对被冷落,这样学校实际上在进行权力至上的价值观暗示。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距离、讲台与课桌的高度关系也都体现了学校在进行平等或不平等,民主或专制的教育。学校精神环境主要是指隐含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精神风貌,主要包含校风、班风、人际感情、心理气质等等。这种精神文化环境可能是有形的也有可能是无形的。受教育者处在一个精神风貌较好的环境中,容易形成一些健康的价值观念,并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相对地来说,不良相似群体的示范作用容易造成受教育者精神或道德水平的降低。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建设中,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精神环境方面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四、隐性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隐性课程能起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的作用,从而更好的适应当今时代信息化的要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的途径五花八门且参差不齐。

积极正面的信息能够成为青年学生的精神食粮,促进他们的进步,消极负面的可能会导致青年学生道德水平的下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宽从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正确引导变得非常必要。隐性课程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学校的一草一木、学校氛围、建筑风格、规章制度、教育教学活动甚至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可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进行。

(二)使教育效果更加稳固持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思想不是它们被记住的时候就会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而是在他们生存于朝气的情感波澜之中,生存于创造和行动之中的时候才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稳定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依赖于丰富多彩的情感感悟和亲力亲为的生活实践,这同时也符合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发展规律。隐性课程教育功能的发挥过程一般是从受教育者的感性心理体验开始的,如他们的态度体验、情感体验等,这个过程渗透着受教育者的情感和意志。由于隐性课程渗透于受教育者的一切活动中,因而有利于他们形成比较坚定的思想观念,教育效果也更加稳固和持久。

(三)平衡和改善学生个性。在现代社会,由于大学生隐私意识的增强,他们的内心往往隐蔽着很多问题和心理困惑。这些问题教育者往往不容易发觉,且仅仅靠显性教育或理论灌输难以有效解决。而通过隐性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有朝气的、积极的文化氛围,并渗透进去许多有效的教育元素,相应的可以改善有关问题,甚至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大学生长期被这种氛围熏陶,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感应,有利于平衡和改善大学生的个性。

(四)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脱离了这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既无法产生也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率较低、效果不明显,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育者把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并与社会生活脱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势在必行。把思想政治教育植于隐性课程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生的时代气息,既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进行,也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课余生活中进行。只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问题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才能增强,也能提高学生实际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佘双好,著.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7.

[2]冀学锋.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J].思想政治教育,2003(09).

[3]丁文胜.浅议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J].安徽教育,(22).

[4]王艳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概念的界定[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04).

[5]李延青.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及其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9).

[6]李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开发探微[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03).

[7]魏贤超,著.现代德育原理[J].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111.

篇4:思想品德教师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思想品德教师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分析德育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意义。从案例导入、教材朗读、小组合作等方面提出思想品德课上德育方法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提出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德育工作;德育方法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多的教师都以为是班主任的专职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课堂都可以思想宣传,培养情操,体现生命张力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就是强调要改变以往教学中“只重知识,轻过程中,轻方法,更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误区,培养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思想品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因此,思想品德课对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任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这一点,那么如何做到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案例导入中激发道德观念

案例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形成感性的认识,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激发学生进入课堂的热情与欲望。然而案例的创设也不能过于复杂,花费的时间不能过多。选材要精练,要有思想性,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的情感,尽快进入课堂的学习中去。概括来说,教师的案例选择要能够击中学生的心灵,带给学生震撼,让学生满怀情感满怀触动地进入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力,学生才会想去学,想要学。如在讲授,《正确对待与参与竞争》这一框题时本人采用选用《动物世界》中精彩片断“强者捕食强者”的精彩瞬间。学生一看就明白,大自然的法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激发起一种竞争意识,意识到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二、在教材朗读中弘扬正能量

说到思想品德课,很多人不喜欢,认为它是说教课,老师喜欢照本宣科,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内容空洞单调,都认为该科目很假。因此,正常上课学有学生分心走神。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呢?我觉得教师就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选出课本中对教学重难点,有用原文字与素材让学生专注诵读,读一遍不行就多读几遍。俗话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熟读,学生才会体会到知识,才能理解到内涵,才会提升情感,才会深入其中,才能认同教师的说教,让正能量得到弘扬,在讲授八上《父母赋予我们生命》这一框题时本人选择书一段文字“人都是父母所生,不可能选择父母,也不应该挑剔父母。无论父母是贫穷还是富贵,是伟大还是平庸;也无论……追求”,让学生不断持续地去读。读着读着,我发现学生的眼角有泪,声音哽咽,自我受到了教育,唤醒了学生热爱父母的感情,体会到父母抚养我们的不容易。

三、在小组合作中体味幸福感

小组合作是一在种非常好的学习模式,是现行课程改革下所提倡的.教学理念。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开阔学生的思路,深化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轻易调动课堂积极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感到到平等,感受到民主,感受到幸福。所以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好、中、差学生的搭配,分配任务时就要需要特别注意题目的设置。让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的欲望,每个学生都有问题解决,都能解决一些问题,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体会到班集体温暖。本人在上课时,没有根据前后座位四个学生分组,而是将顺序进行打乱,将班级42人分成8个小组,每组4―6人,注意学生成员与性格搭配,保证每组有好中差的学生,也有性格内向与外向的学生。这样保证组里学生活动有序展开。同时问题的设置有基础题也有能量题,遇到问题让组长进行记录,再全班共同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感受自己是幸福班级中的一员。

四、在探究交流中领悟正确思想

探究活动不能只追求热闹,追求轰动效果,探究交流是让学生深化已学的知识,对知识进行更进一步拓展。即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去进行深化。探究要有依据且不能太难,而且教师在探究活动中也不能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去感悟自身存在的价值。所在教师在设置探究题时要巧妙利用新颖材料,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鼓励学生亲自去试一试,让学生身临探究活动中,感受到自己作为其中一员,让道德感油然而生。本人在设置探究活动时,让学生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大家参与进来讨论中进行角色扮演来分析新闻中每个当事人的道德品质,渗透感悟价值。

五、在情感升华中生成价值追求

思想品德课的一个目标就是加强学生情感教育,让学生的情感通过知识的传授得到领悟升华,所以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情感升华。现在很多学生情感冷漠,对人对事都有一种无所谓态度,不懂感恩,教师往往会设置这样一个环节。教师在设置时要紧扣教学重难点,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情感。如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可以通过哼唱歌曲达到情感共鸣,还可以利用影视等多媒体手段对学生进行直观播出,触动学生的内心。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将情感意境搬到学生面前来让他们在情感中获得价值的追求。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将德育工作贯彻到课堂上,当然德育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教师只有时刻关注这一点,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课堂上探索,并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在改进中再去进行不断实践,积极教育激励学生,做好学生德育方面榜样。这样这会达到新课标准要求,实现思想课程的价值追求,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长知识、明道理、增情感、提能力、修道德的课堂。

篇5: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论文

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论文

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德育工作目标模糊

首先,德育没能因人而异。学校一直用统一的德育标准来要求学生,德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因人而异”,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不能区别对待,致使很多大学生对德育不接受、不认同,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其次,德育和智育脱节。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强调智育,对德育工作严重忽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已形成,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着眼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违背学生实际需求,不能很好地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最后,知行严重分离。德育工作过于抽象和理想化,德育脱离实际,不具备可操作性。在实际过程中,德育和政治教育混为一谈。重说教,轻实践,使得德育流于形式。德育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很多学生难以接受和认同德育目标,出现逆反心理,导致大学生出现知行分离的现象,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德育理念脱离实际

德育理念是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在德育中,一部分德育工作者脱离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坚持“教条主义”,这严重了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很多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还把德育仅限于对课本内容的简单解释,不能满足大学生更深层次的内心需求;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只重视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把属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教育一律归于政治教育,限制大学生的人生视野,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此外,在实际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太重视自己的权威地位,忽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只强调社会价值,忽视大学生的个人价值,缺乏人文关怀。学习是一个互动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德育中过分强调德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师生互动过程,致使部分大学生对德育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三)德育内容有待提升

长期以来,在大学的德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刻意强调内容的正确性,对德育的目的丝毫不掩饰,在德育过程中过分重视政治内容的教育,强调灌输“正确的”思想,回避那些“错误的”观念和社会现象,一旦大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现实状况,就会对课本知识产生怀疑,这会降低德育的信度。在信息普及的当代,德育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内容,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借鉴国外有利的文化内容。当代社会,独立、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许多大学德育内容仍旧停留在一成不变的课本上,德育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跟不上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不能解答大学生疑点、难点问题,不能开阔大学生认知视野,德育内容滞后于大学生实际需求。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场所,家长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家长不注重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不能发挥很好的示范作用,部分家长把学习当作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事情,只抓智育忽视德育,造成大学生智育水平和德育水平严重不平衡。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开展德育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能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的素质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图书馆、宿舍、社团等有利文化活动不能开展,校园精神建设滞后,不能有效开展引导作用。

(三)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建设,受市场经济金钱观和道德观影响,很多大学生开始倾向于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他们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不屑一顾,自私冷漠,缺乏责任感,不敢和歪风邪气、违法行为作斗争。信息网络的发达,使得一些错误的言论思想广泛传播,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成熟,他们很容易受到这些过激言论的影响,从而迷失自我。

三、增强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探究

(一)以人为本,尊重个体

大学生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几乎已经成为共识,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大学生的权利和权益、尊重大学生的思想感情是德育工作首先要做到的'。在新的德育中,应更充分注入民主、自由元素,让每个大学生成为德育工作中的主体,能对等地和德育工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激发大学生对德育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中。德育工作者也尽量“弱化”权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更加平等、积极的姿态融入德育中来,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自我道德建设。

(二)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开展积极的德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选择接受一些有益的价值观。“知行不一”是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德育中,除了一些德育实践活动外,还要通过日常生活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引发学生对德育的实践,促进学生道德他律转化为自律,完善自己的德育体系。

(三)开展整体教育

目前,大学生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仍有部分学生缺乏公德意识、价值观扭曲、缺乏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思想。因此,大学生德育必须坚持集体价值和人文教育,但是在集体主义价值之下也要保障个人利益。德育内容不仅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还要吸收西方优秀文明,中西结合,确保德育内容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

(四)优化内外环境

首先,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对学生德育素质有很大影响,德育工作者要指导提高家长素质,与学生家长及时交流教育心得,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共同为学生提供教育指导。其次,学校要为学生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基础建设,丰富学生业余文化活动,为学生活动提供场地。学校要重视校风建设,通过评选优秀宿舍、先进班集体等活动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最后,加强社会环境建设。网络是大学生对外交流的主要平台,建设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总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让德育成为大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走向社会,理论结合实际,从实践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积极的、健康的思想理念。大学生德育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工作要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大学生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心理需要,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开拓新的局面。

篇6: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一、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施德育教育

为了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主要是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体,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集体班级的活动内容一般都比较的广泛,而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对转化教育学生的德育行为有很强的推动力,集体活动有效开展还能够促使学生们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在活动中建立深厚的友谊,促使大家都能够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且互相爱护。为了促使德育工作都能够有重点、有针对性,而且还能够收到一定的实效性,班主任可以结合法定节日或者是一些传统的节日,也可以是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是一些纪念日等开展各种各样的且活泼生动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比方说“祖国的生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学雷锋活动”等主题教育。在开展这些活动时,班主任可以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们都能够在实践中,把学生们的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以美的行为教育学生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仅用语言是不够的,既要言传,也要身教,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语言之余,也还是需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的。比如说,班主任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有学习的对象,这样也便于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会被信服、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其次,班主任还要大力表扬学生身边的好事,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可信可学,用学生的行为去教育学生,这样也能够有效地避免了说教的枯燥。比如说,可以表彰那些拾金不昧的学生。有些被表彰的学生在其它方面并不突出,但是班主任如果能够大力宣传,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的.激励,能够促使他们也都能够在其它方面取得进步。学生们也都能够意识到:只要你做的事对他人、对社会是有益的,大家也就会认同你、赞许你。学生看到了,信服了,也就会积极地照着去做了。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一旦得到他们的认可后,学生们的道德行为规范也就会慢慢地养成了。

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和思想教育

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关键点,也是核心。班主任在上课或者是和学生在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要带有真挚的情感与思想,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嘘寒问暖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有效方面,这既能够提高班主任的亲和力,还能增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多和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和任课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更好地做好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也需要其他老师的配合,需要小学生们的配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用爱进行指导,这里的爱并不是一个单项的工作,而是集合了多种要素在其中。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班主任要时刻以爱为前提为准则,来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使小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7:人才培养的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人才培养的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摘要:从德育体系的构建;强化自身素质,探寻德育新途径;丰富德育活动,创设良好育人环境;注意教育方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德育工作是塑学生心灵的工作,必须讲究针对性、实效性和艺术性。

关键词:德育工作;体系建构;探索途径;育人环境

目前,有不少学生患有“德育不良症”。在家里凌驾于家长之上,在学校常与教师发生摩擦,给教育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而,如何教会他们生活、如何指导他们做人、如何培养他们成才,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我们都知道,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必须讲究针对性、实效性和艺术性。德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学生实际,广泛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现状,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如何育人进行积极探索,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并付诸实施。

一、德育体系的构建

学校要在全体教师畅所欲言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做好整体规划,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德育计划,并实行年级推进,分类指导,分类承包。做到责任到人,层层落实,互相促进,开拓新思路,追求高境界,群策群力,整体构建好学校德育体系。学校要完善科学的目标体系和评估制度,对班级管理工作拟定出量化评价标准,做到条目具体,容易操作,通过建立学生德育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从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要实施目标化管理,对差生的帮带工作要责任到人。每个教师都能用课间和休息时间,深入自己的包教对象之中,进行辅导、谈心,使差生感到老师的关怀。爱心是照在学生心灵上的一缕阳光,是差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主动进取的动力源泉。学校要积极启动“爱心工程”,要实行“以爱动其心,以严利其行”的教育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好思想教育。同时,要构建德育的社会化体系。对学生的德育,不单纯是学校的工作,它是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要同派出所、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协会等结成共建单位,并且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沟通,建立完善的班主任家访制度、学生家长座谈会制度,共同探讨教育方法,齐抓共管,力争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强化自身素质,探寻德育新途径

开展德育,教师要先受教育。学校针对教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理论困惑,要确定研究专题,组织学习讨论,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认清形势要求,自觉调整实践行为,并经常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建立起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投入,坚持激励原则,化解心理障碍。实践告诉我们:差生,更需要温暖和鼓励。自觉遵循激励教育和尊重性原则、信任性原则,对差生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不仅使一些差生转变了对社会、对人生、对前途的偏颇的看法,而且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了师生关系。教育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必须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德育方法,讲求创新,这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正面引导、先进示范的方法,这是从中学生要强心盛、模仿性强的特点出发的。

三、丰富德育活动,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为了把德育搞好,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工作。在内容上力图贴近学生实际,在形式上做到生动活泼,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例如,制定《学生一日常规》《文明公约》的规章,加强规范指导;举办“提倡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学生征文比赛;参观附近的各类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参加建校活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等。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在全校形成了比、学、帮、超的育人氛围,使“真、善、美”的种子悄悄扎根进学生们的心田。

四、注意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管理教育时,要特别注意其方式和方法,不能轻易损伤学生的“面子”。实际上,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进取心、荣誉感强,他们总是想被老师赞扬和同学认同。班主任如不摸清情况对症下药,就容易使学生失去信心,从而丧失前进的勇气或产生逆反心理,加大学生与自己的心理距离。因此,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偏见、偏心是影响和制约班主任与学生心理距离的一个重要因素,班主任应自觉地加以注意并努力克服。班主任在整个管理活动过程中,尤其是执行班规班约进行奖惩时,一定要公正,不能偏心,优生、差生、干部要一视同仁。最后,班主任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欠佳或表现差的学生,更要充满爱心和信心,要和他们交朋友,解除他们对班主任的戒心,建立师生情谊,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以心换心,这样才能设身处地体会学生的情感,促使自己站在学生的位置重新观察自己,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促进班主任与学生在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使班主任制定的措施更具号召力和说明力,从而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

五、结束语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辛而复杂的工作。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就会在德育上探索出新的方法,开辟出新的道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05).

[2]张莹霞.对中学生德育教育先行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5(03).

篇8:大学生德育工作新趋势研究论文

大学生德育工作新趋势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德育工作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便是其中的一大进步,也是德育工作新趋势的重要体现。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新趋势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德育工作趋势方面的几个转向进行阐述,希望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鉴文中观点对己身工作进行调整,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工作;新趋势;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大学生是我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中坚力量,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产生了一定变化,下面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对其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在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有所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更加明显,我国大学德育工作者可以参考文中几方面的转向趋势对己身工作进行改进,促进学生德育素质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趋势之一:实现方式向实践方向进行转向

传统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更侧重于理论教育,通过“两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指导,但是这种德育教育工作的形式比较单一,无法使德育教育发挥其应有作用。基于此高校需要对大学生德育工作进行调整,将理论和实际进行更多的联系,进而获取学生更多的认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以及理想信念可以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方向上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这些方面的要求为原则,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更好的结合,进而使大学生道德行为及认识相互统一。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为了使学生形成更好的道德认知,需要对实践到精神的.这种认知形式产生更多重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便是如此,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学生的道德信念、修养以及理想可以正确的树立,下面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对其进行分析。例如:某医专院校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组织开展“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德育工作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学生走入工厂、农村卫生所以及社会大环境对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社会民生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解,进而实现对学生的德育体验式教学。通过学生的观摩和体验式学习,大学生能够借由情感体验对道德价值产生更多认知,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与坚定的信念,这对日后从事医学救助工作而言也是十分宝贵的。在实际教学中体验与生命过程不可拆分,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应使学生感悟到更多生命的内蕴,对大学生的生命深度及层次进行提升。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便是道德实践的重要途径,在真实情境中,教师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体验和感悟,进而树立自身的道德信念,大学生普遍反映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能够接触更多的真实,进而形成自身的道德价值取向及判断标准,这便是实践出真知的重要体现。

二、趋势之二:主体向主动方向进行转向

传统大学生德育工作与如今的时代形势并不相符,德育教育工作者应通过一种亲和、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便可以实现这一点。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对德育教育主体向主动方向进行转向的趋势进行分析:某医专院校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该校学生可以自愿参与这些服务活动,这便是“志愿”方面的原则及魅力所在。该校的教职人员赋予学生一定的拒绝权力,大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在活动中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因此能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并主动完成老年人血压测量一类的工作,自身的主体作用被充分尊重,按照自我取向以及自主选择意识方面的指引行动。

三、趋势之三:内容向生活德育的方向进行转向

传统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更加侧重于知性德育,即包括知化、思维以及知识方面的德育教育,这种方式虽然具有一定优点,但是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知性德育对行德、知德以及情感、认知之间进行了分离,将道德与生活实际进行分离,事实证明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同样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新趋势进行分析:某医专院校组织开展扶助弱势群体活动,对校区附近的社区中孤寡老人、失意群体进行帮扶,对其进行简单的体检。同时在基层中向民众传播一些新的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救助和帮扶;在进行社区建设时,组织开展环保主题的活动对相关的思想进行普及和宣传等。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容较多,涉及范围较广,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便是“生活即教育”的一种重要体现,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基层,便可以与真实生活中受到德育教育,这也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趋势所在,最终可以对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等方面进行培养。

四、趋势之四:运作方式向组织方向进行转向

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新趋势进行分析:志愿者服务活动往往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组织化行动模式便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充分体现集体的美德,具有充足的道德资源基础,同时在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多的信任及认同关系,进而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更多积极影响,高校的大学生德育工作也可以取得预期效果。

五、结束语

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一种实现手段,上文已经结合这方面实例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新趋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几方面的转向进行说明,希望我国各大高校可以对大学生德育工作及新趋势进行了解,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的作用和价值产生更多认识,进而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育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觅美.论志愿服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现实意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5):140-140,141.

[2]孟珍伟.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德育功能分析[J].文教资料,(28):117-118.

[3]付朝阳.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德育成效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1):176-176.

[4]朱继,黄雯.浅析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4(10):63-63.

篇9:高中德育工作管理研究论文

高中德育工作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德育工作在高中教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而“以生为本”则是推动高中德育工作管理的重要理念。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以生为本”的内涵,然后从意识不足、平台欠缺、模式陈旧三个角度分析了德育工作的现状,最后立足于“以生为本”视角,就如何完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树立生本管理理念、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等。

关键词:高中教育;德育工作;以生为本

德育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德育工作自然也就成为班主任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以生为本”内涵

“以生为本”,顾名思义,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为了更好地发挥“以生为本”在高中德育工作管理中的作用,下面从地位、目标以及手段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以生为本”的内涵。首先,就地位而言,“以生为本”强调以学生为根本,要求学校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既要将学生的存在作为学校存在的依据,也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前提,切实凸显出学生在学校的关键地位。其次,就目标而言,“以生为本”主张一切为了学生,要求学校将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确保学校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最后,就手段而言,手段也就是“以生为本”的实现机制。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学生教育多依托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缺少主动性,“以生为本”则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个性与创造性,以自主发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途径。

二、高中德育工作现状

1.德育意识不足

德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贯穿学生从小学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然而,正是在高中阶段,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最多,其效果也令人堪忧,这固然和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年龄阶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更多的则是归因于教育者德育意识的欠缺。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问题,很多班主任在高中教育阶段,一切向高考看齐,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高中教学的唯一追求,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有沦为形式之虞,这是当前德育工作现状中的首要问题。

2.德育平台欠缺

高中生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高中生的成长发展有着相当突出的作用。一般而言,高中生德育工作包括以下三个平台:专业化的德育课程,如思想政治课程;班会制度;学校以及班级举办的各种以德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只有综合发挥好这三个平台的德育价值,才能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事实上,德育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三个平台的运转效能。但受当前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这三个平台的德育价值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比如,思想政治课程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化倾向,德育作用式微,而德育实践活动更是寥寥,很多学生从高一到高三参加过的德育实践活动仅有一两次,效果可想而知。

三、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策略

如前所述,高中德育工作现状不容乐观,改革德育管理势在必行。如何改革,是摆在所有班主任教师面前的难题。对此,“以生为本”理念有着相当积极的价值。教师需要从“以生为本”的视角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1.树立生本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指教师在德育工作管理中所秉持的基本信念,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效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德育工作管理中,教师多以“事”为中心,比如考察德育课程的开展效果、德育活动的实施现状等,虽然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对此,班主任教师在高中德育工作管理时需要重树管理理念,以“生本”理念取代“事本”理念,将管理工作的着眼点转移到学生身上。首先,教师需要从高中生的心理现状出发,制定相应的德育措施,避免德育工作与学生现状相脱节的尴尬情形,提升德育工作针对性;其次,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德育效果作为衡量德育工作管理效能的唯一依据,并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调整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目标。

2.完善德育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既是推动高中德育工作稳步开展的前提要素,也是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管理的有效手段。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班级管理中的事务非常多,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动态与生活状况,工作较为烦琐。德育工作作为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管理制度的建设便成为其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在制度建设环节中,教师需要落实以下两点原则:第一,全面要求原则。德育工作是针对班级内部所有学生的,管理制度面对的自然也是全体学生,对此,教师在德育管理中要做到一视同仁。第二,个性差异原则。学生受主客观各种因素影响,在德育工作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教师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结合制度内容制定针对性的管理规划。

3.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以生为本”对教师的德育工作而言,有着多重的要求,其中基本的有以下两点:第一,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展德育工作。当前高中生大都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性格上普遍存在着自私、独立性差、集体荣誉感薄弱等问题,这些都是教师德育工作中所不得不面对的。第二,教师必须以德育工作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换言之,既从学生当前的不足出发,制定针对性的矫正策略,而开展此项工作的前提则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是学生除家长外接触最多的群体,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管理中要保持“爱生”之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与思想状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提升其班级归宿感与集体荣誉感。

4.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德育工作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标则是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与思想水准,从而培养其健全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而这也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班主任在高中德育工作管理中以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生成作为最高目标。首先,班主任要落实好班会制度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班会德育作用的同时,丰富班会的内容,为学生的德育打造坚实的平台。其次,实践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工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实践水平。对此,教师需要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型的课外活动,诸如参观烈士陵园、走访敬老院、社区义务服务活动周等,既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培养其正直、善良的品格。

四、结语

德育工作在学生教育中有着相当突出的价值,是学生学习、成长、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环节。德育工作管理是保障德育工作稳步推进的有效手段,对此,班主任需要从当前德育工作现状出发,立足于“以生为本”的理念,逐步矫正德育工作中不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力男.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研究[J].考试周刊,(13):160.

[2]陈招英.浅析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基于“以生为本”的视角[J].新课程,(12):144-145.

篇10:中职德育工作的研究论文

中职德育工作的研究论文

【摘要】在教育形式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随着中职学生的素质不断发生变化,中职德育工作也要认清形式,在充分了解学生现实的情况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本文精准的分析了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状态,提出了今后中职德育工作的方向及关键所在,指出了工作要点。

【关键词】中职德育工作;学生现状;持久性;措施;方法

当今社会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呈下滑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势下,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难度增加,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压力和困难日益增多。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我对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具体措施。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

1、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环境的改变。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还有价值观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在世界范围内,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国家的文化思潮不断发生碰撞。在思想、道德、文化等领域越来越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体系通过教材、通过德育教育深入学生内心的难度在增加,中职德育工作的环境改变,来自社会的各种侵扰增多。对于学生的教育将面临更广阔的内涵,以致加大教育难度。

2、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对象特征变化。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增大,中职学校教育的发展呈良好态势,招生规模年年攀高,导致生源整体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混日子的现象。对未来茫然、对生活漠然、对学习木然。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很多正处在青春期,更存在叛逆的思想情绪。

3、社会轻视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选择中职教育是高考失利的无奈之举。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的生活态度是消极的、情绪是低落的,学习态度也不明确,往往对于专业课还比较重视,对学校的德育课程有抵触情绪,认为可有可无。

4、相对薄弱的师资是中职德育工作的软肋。生源急速增加造成了师资力量的匮乏,德育工作教师多是兼职,工作经验不足,理论基础不扎实。面对德育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的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教学的创新能力不强,开发课程资源能力不够,在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稍显吃力。

二、中职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点

1、德育工作的长期性。

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要充分把握职业教育的原则和规律,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和教育教学,操之过急或急于求成都达不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要想做好中职德育工作,必须把加强工作实践和总结德育教育规律作为重点,找出工作中的不足,找出中职德育教育的根本问题,使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中职德育教育要着重教育的实效性,应以适应时代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为原则,将中职德育工作切实的开展起来,形成自上而下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逐步转变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样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目标。

三、今后德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1、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润物细无声,是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如何从说教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打破德育教育的灌输模式,寻找教育新途径,是摆在每个德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要本着“教学的教育性”特征。不只传授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修养的教育。把德育作为各学科教学的隐性目标,把德育作为教学的基础,这不仅是德育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如何探究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实现知识传授和品德教育相结合。比较科学的做法是:任课教师把学科知识中涉及到品德层面的内容通过隐性的方式启发学生。生活性和欣赏性是各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生活性就是要规避学科德育教育的概念化、程式化的教法,坚持德育生活化的教育原则,使德育教学活动在生活情境中自然展开。欣赏性原则是学科德育渗透的又一原则,让美育贯穿学科德育渗透的全过程,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品德教育是一个寻找美的过程,是可以欣赏的过程。

2、率先垂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的示范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德育工作中,要积极发挥教师的示范性原则,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学校要求学生着装得体,不穿奇装异服时,如果教师本身做不到;让学生为灾区捐款捐物,老师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教师不能够率先垂范的时候,学生的.内心就会对教师的品质修养产生怀疑。只有当教师以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的时候,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从心里信服老师的言行,听从老师的教育。在树立高尚的品德情操的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切入:

首先,教师要观察入微,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尤其是思想比较落后学生的长处,适度适时表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家庭,与他们谈心,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共甘苦共患难;

第三,要学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用过激语言教育学生,适时提醒,善意规劝反而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纽带,是德育工作中的桥梁和枢纽。想要成为优秀的德育工作教师,不但要坚持自身修养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还要更多的关注教育实践,总结经验。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师者的尊严与素质,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更好的实现中职德育工作的目标,为国家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J]。中国高等教育,。

[2]朱小蔓。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道德教育研究,2005。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1993。

篇11: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浅析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浅析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特点,论述了新时期高校德育建设的途径和思路.

作 者:汪强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康尼学院 刊 名:教育与职业  PKU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VOCATION 年,卷(期): “”(33) 分类号:G641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   德育工作  

篇12: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探讨

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探讨

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政治的不断改革,面临着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以高校工作所遇到的'问题为突破口,结合问题进行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些思考,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作 者:罗节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安徽,蚌埠,233041 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年,卷(期):2009 21(12) 分类号:G40-012.9 关键词:问题   影响因素分析   创新思考  

浅议外语教学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接口理论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论文

略论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现代高校德育的意义

论影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隐性因素及其保障机制

论高校扩招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

广西:“90后”高校毕业生掀起“隐性就业”热

教学中的知识管理浅析的论文

大学音乐课程小论文范文

浅谈专业实习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论文

两种视角下的管理复杂性简化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精选12篇)】相关文章:

高校债务风险防范的思路与对策2023-11-17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与知识转换论文2022-12-27

试析隐形课程下大学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论文2023-10-19

高等学校课程的内涵建设研究2022-12-10

社团导向中的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论文2022-04-29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分析论文2023-09-11

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与发展研究综述论文2023-10-05

场与图书馆知识转移2023-01-15

心理训练对小学生整体发展影响的研究2022-04-30

高校班级管理健康型组织建设意义论文2022-09-09